发布时间:2023-10-11 17:34: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市场经济相关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自由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其强调的内容便是进入到商场当中并且切实地参与到市场每一项活动中的个体组成部分。都必须建立并且具有一套独立并且自由的资格。因此,所谓的只有不仅仅是市场经济对所有的经济行为的行为发起者的资格所提出的要求,还是内在经济要求中的价值意义。虽然市场经济要求的或者是为人们所带来的自由,重点是人身的、经济主体性的,但是,每一个人的政治自由以及道德自由最基础的部分便是每一个主体本身的只有。通过相关的观点看来,所谓的经济解放实际上就是社会解放以及政治解放的基本前提。如果有人这样人认为:成员的广泛参加便是民主政治最基本的意义,那么所谓的参与能力的体现,便是公民本身只有选择权利的发挥。那么对于人生只有以及独立而言,市场经济内在的要求就是民主政治以及主体自身具备了统一的价值以及等值的意义。并且在上述的两者之间对于价值或者利益的取向都是保持一致的,并且可以相互间进行融合。而所谓的差异实际上是对人生的只有以及独立内在的一种更追求,是与民主政治具有相同的意义以及价值,并且就利益以及价值的取向这方面,存在有一定的共性以及相融性。在市场经济中,差异所体现的人身自由,并不是在民主政治的范畴内所承认的主体人身自由那样全面或者是彻底。也许民主政治以及市场经济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共同特点,比如多元、开放,或者竞争、法制等等,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自由、平等为两者共存的价值相关理念。
二、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正相关性
市场经济推动并影响民主政治,民主政治也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这种正相关的关系是两者相互关系的主要方面。
(一)市场经济推动民主的政治发展
首先,市场经济强调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市场经济有等价交换的基本特点,要确定人与人平等的关系: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但是价值规律主张是商品在交换过程中应该是等价交换的原则。在确保交换双方地位平等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等价交换。但是经济活动实现平等,就要求政治上平等;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的特点,需要建立在管理上的民主机制;市场经济开放性的特点,要求政治生活要增加公开性和透明度。其次,市场经济是为民主政治提供物质的条件及客观的基础。大量的发展事实证明,市场经济和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相比较,市场经济与生产力发展是相匹配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主体盈利能力与竞争压力形成机制,其需要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下调整并完善自我,使整个社会经济充分发挥活力,推动社会经济来实现新超越。如此,经济发展成果提升了居民的整体收入,提升了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更多的人具有物质生活条件,并接受好的教育,具有开展民主政治活动的相关能力,并利用空闲时间来开展民主政治方面活动。外国相关学者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能决定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进程,如美国著名学者罗恩指出的“发达的经济生活使人们拥有自己的财富,享受更高等的教育,从而获得了更大生活空间和选择自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府对公民生活的操纵和管理”。这里的经济高水平发展是民主发展的前提,然而,经济上的富足并不一定实现民主,只是民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民主政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条件
民主政治为市场经济存在以及发展的基本要求,然而,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民主政治以后,其建设的相关成果,对于市场经济发展产生的反作用,也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条件。首先,民主政治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形式存在于特定的政治环境内,特定政治形态也为经济提供了政治环境。市场经济强调市场主体应具备平等的地位,因经济主体在地位上实现了平等,才有机会实现公平竞争,切实发挥市场的经济效率。政治民主化既肯定了个体平等的政治权利,也确认了个体平等的政治地位。所以,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政治为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民主为经济民主在政治层面的反映。经济内民主是将各相关的主体放置在平等地位,反对或是否定具有经济特权的市场主体。政治民主不同于经济民主,政治民主也是经济民主在政治范围中的对立。其次,政治民主能限制偏狭经济理性,进而确立市场经济的秩序。经济理性具有个人性和自立性。经济理性是指市场主体对自身来讲效能实现最大。经济理性所指的是市场主体做出经济行为中本身的内部动力,但是不能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然而需限制市场主体经济的理。如果对其不进行限制的话,就会出现市场主体经济理性的极端化,采用优胜劣汰法则的市场就会变成弱肉强食的场所。政治民主是政治理性发展的产物,但政治理性也是社会理性的一种。针对只有个人性以及自立性的经济理性来讲,社会理性中的政治理性是补偏救弊之方。政治理性强调政治的民主,在生活中实现以后,就能整合私人利益,克服经济理性本身的偏狭性。
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负相关性
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之间除了正相关关系之外,还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二者无论从价值目标、运作的基本原则还是权益的分配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根本差异,所以彼此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异质排斥的一面。
(一)市场经济对民主政治的消极影响
首先,市场经济会出现经济发展不平衡,并破坏民主政治社会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体制情况下,市场交换的主体实现形式的平等,市场交换确立人和人间具有相等的权利力,并且在权利的形式过程中,拥有绝对的只有。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在市场的确定方面,其实也是建立在个人独自拥有的财产(产权)的基础之上,而公民的财产权利并不具有绝对的相等性,并且与市场进行交换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实力存在有明显的差异性,而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异性存在,导致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成员在进行财产权的分配过程中并没有绝对的公平。因此,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从本质上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平等,最终导致社会上产生极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的现象,从一方面而言,社会主要经济利益永远只是掌握在极少一部分人的手中,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每一位劳动者除了自己本身所拥有的劳动力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东西。再者,从整个社会的基础结构上而言,处于上层社会的,只有社会的精英人员,而绝大部分的劳动人员却开始被社会有意识无意识的淡忘。而民主政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公民本身就具有的政治参与权利,但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实现社会平等以及经济平等以后,才能实现政治权利的平等。就目前社会实际情况看来,在民主形式方面的表现实情是对公民本身的参政权利进行有力的保障,但是,从其本质上看来,所谓的民主其实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且在其实践的过程中,还会受到来自社会经济方方面面的制约。对于普通公民而言,其参政权利以及愿望的实现,往往要求公民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资源给予的支持。就政治竞选而言,就需要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作为整个活动的支撑,而在经济上所存在的不平等的根本后果就是导致政治权利使用以及存在的不平等。因此,经济不平等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原因导致的。这使得公民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中并不能有效地对政治生活平等的地位进行保障。而那极小的一部分掌握着社会最多财富的精英人士却处在了社会以及政治绝对的优势地位,这个优势地位直接控制着大众人的思想以及意志,从某一种意义上而言,与社会民主原则是相互偏离的,其本质就不能称之为民主。因此,从上述的这种意义上来讲,起源于资本主义市场私有制度以下的市场经济对于民主的政治产生的促进作用毕竟有限,从长时间来看,对于民主政治以及高层形态的形成是完全不利的。
(二)民主政治对市场经济有潜在危害
民主政治对市场经济存在潜在性危害,这在国外民主中很常见。民主政治对市场经济所产生的伤害的原因是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财富分配原则是不一样的。市场经济强调私有财产不允许侵犯,反对任何形式下的经济平等主义及政府对个人经济自由上进行的干涉。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及为谁生产等相关问题,需要从微观经济主体加以来决定,并且决策权力和所获得资金量是成正比的关系。但是民主政治赋予每一公民平等政治权利。资本主义社会上富裕的是少数上层阶级,中间层以及较为贫困的下层占数量多。从本身利益开展理性思考发现,占有大多数的群体会让政府干预市场,来获得法律以及相关政策。在选举的压力下,国外政治家为赢得大选或实现连任,需要提出能够获得选民支持的政策。国外政治家为了迎合选民的急功近利之心,采取相关措施刺激经济,虽然采取这样的措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但是其符合民意,经济政策也被政治化。所以,政府采取的措施转为短期行为。最后将会降低经济效率,从而损害社会经济利益。因为选民有限理性,和民意相符的决定难免有时候并不是最佳的决定。例如过度收入再分配实现经济上的平等,带来妨碍激励机制所起的作用,对经济效率产生负面影响;政府管制可能就会扭曲市场信号,给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四、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相关性是具体的、历史的
(一)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概念有相对性
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民主政治,只是相对概念。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都不会是单一模式,其内容受制于历史、文化等。人们会参照本身的社会文化条件以及历史可能性来选择、改造以及重构其认可的更为科学的市场经济类型以及民主政治类型,并形成其经济生活与政治民主传统。在人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已经有很多市场经济模式及民主政治模式。例如完全竞争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模式与市场经济模式;新自由主义市场与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等。民主政治模式也存在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分,即使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民主政治模式也不是完全一样的。如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达尔提出的“平民主义民主”、“多元民主”和“新多元民主”、“麦迪逊式民主”主张,已经能证实上面谈到的这一点。
(一)变量和数据的选取
为了检验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我所选取的指标有:一是经济增长的指标;二是股票市场发展的指标。
本文分别采用了经济增长指标、证券市场发展的指标(市场资本化率、换手率、交易率、股票市场依存率、上市公司数量)来进行分析。
(二)实证检验
利用stata软件分析国内生产总值与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之间存在的关系,分析情况如下:
本文采用2005-2015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与上证指数和深圳指数的年度数据进行计算,如表3.1所示的,使用stata软件计算得出国内生产总值与上证和深圳指数存在正相关,但是由于相关系数数值只有0.0924和0.2369,表示国内生产总值与两者之间的存在的相关性不太显著,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券市场中的那些变量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增长。由图3.1我们可以看出上证指数与深证指数的走势基本相似,然而利用stata软件算出上证指数与深证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9263,说明上证指数与深证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1.经济意义检验
由表3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资本化率(CAP)每增长1%,平均来说国内生产总值(GDP)会增长4335.84元;当换手率(TOR)每增长1%,平均来说国内生产总值会增长266.2441元;当交易率率(VAL)每增长1%,平均来说国内生产总值会减少311.3249元;当市场依存率(SDR)每增长1%,平均来说国内生产总值会减少39724.65元;当上市公司数量(GS)每增长1%,平均来说国内生产总值会增长240.6668元。
2.统计检验
由表3中的数据可以得到可决系数 R2=0.9784,修正的可决系数为2=0.9712,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回归效果比较好。
F检验:针对:=====0,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k-1=5和n-k=15的临界值(5,15)=2.90。由表3.7中得到F=135.71,由于F=135.71>(5,15)=2.90,因拒绝原假设:=====0,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资本化率”、“换手率”、“交易率”、“市场依存率”、“上市公司数量”等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显著影响。
t检验:分布针对:=(j=1,2,3,4,5,6),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t分布表得到自由度为n-k=15的临界值(n-k)=2.131,由表3.7中的数据可得,与、、、、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4.06、3.86、3.22、-0.96、-2.90、9.17,只有的绝对值小于于(n-k)=2.131,这说明在显著水平α=0.05下,分别应当拒绝:=(j=4),也就是说当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资本化率(CAP)”、“换手率(TOR)”、“市场依存率(SDR)”、“上市公司数量(GS)”分别对被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都有显著影响。“交易率(VAL)”所对应的t统计量为-0.96,从图3.7中可得P值为0.350,表明在α=0.05下,“交易率(VAL)”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在α=0.10下,可不拒绝“换手率(TOR)”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显著影响。
最后通过回归分析,由表7可以看出,可决系数 R2=0.9784,修正的可决系数为2=0.9712,模型的拟合优度高,F检验显著,P
变量CAP、TOR和GS的回归系数为正值,三个变量都显著地进入回归模型中,并且与GDP呈现正相关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资本化率、换手率和上市公司的数量对经济增长起着积极作用;股票市场依存度SDR的回归系数为-39724.65,说明股票市场依存度对我国经济增长有不利的影响,但是CAP、TOR和GS对GDP的影响比SDR对GDP的影响显著,所以本文最后的结论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是正相关。
一、引言
如何对资本市场进行定价?这是自从有金融学和会计学研究以来,众多会计研究者经久不衰的研究主题。根据公认的观点,采用资本市场价值与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好坏呈正相关。本文试图通过使用不同模型对上市公司经营性盈余,非经营性盈余与资本市场价值的相关性,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在历经我国会计规则的变化时,资本市场价值是否会因为会计规则的变化所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经营性盈余与非经营性盈余。从不同的方法和模型来验证其它研究者们的结论。我国会计准则的变化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4年至1997年。1991年11月26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基本准则)(草案)的通知》,向全国广泛征求意见。1992年11月30日 正式了建国以来中国第l号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并决定自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该规则基于历史成本,没有实质性的影响。第二阶段:1998年至2000年。从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以后,财政部即着手草拟制定具体会计准则,为保证准则质量,分别成立了国外、国内两个咨询专家组和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经过三年多的努力,1996年完成了30多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分四辑印发各地征求意见。并于2008年执行。该规则增加了披露的要求,允许企业自行决定是否计提减值准备以及具体的计提比例,增加了企业自由选择的空间。第三阶段:2001年至2006年。2001年财政部先后修订、颁发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该规则的重点是取消了公允价值,对于计入利润的项目进行限制。减值准备从四项增加到八项。明确了关联方非商品销售的利润计入资本公积。第四阶段:2007年至今 。2006年2月15日颁发38项具体准则形成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些具体准则的制定颁布和实施,规范了中国会计实务的核算,具有重大变化。大量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基本与国际接轨,大大改善了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考察了这些会计规则的变化如何影响公司会计信息和质量,进而影响公司的市场交易价值,前提条件是假定市场有效理论成立, 而且投资者们利用会计信息做为投资依据(其实在我国,投资者很少参照会计信息进行投资, 而且宏观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很大),投资者能理易,市场能有效地反映集体智慧。而会计信息质量是根据Barth的模型,同时采用普遍的观点: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指会计计量和确认的及时性和稳健性。采用了营业收入与非营业收入和所有者权益如何反映出上市公司资本市场价值。先对主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然后逐步加入控制变量,虚拟变量和交叉变量进行对比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同时对国企私企进行了探讨。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Ohlson(1995)利用净收入和资产负债与市场价值的相关性来考察会计信息的质量与资本市场价值的相关性,开创了盈余与资本市场价值研究的先河,随后很多学者接踵而至,纷纷采用此方法对会计信息和市场价值进行研究。Barth(1998)采用了与此类似的模型对美国破产公司和风险大的公司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美国其它公司根据行业和风险进行了分析。Ball(2003)对东亚四国(香港,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的会计收入与资本市场价值的研究表明:影响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价值主要是由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市场机制决定,而不主要是由会计规则决定。
(二)国内文献 国内学者对收入包括正常盈余与非正常盈余)与资本价值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注重会计准则的变化和会计质量与市场价值的关系。杜兴强等(2008)使用了净资产模型,盈余和应计项目度量法,以及盈余与资本市场度量法对会计规则的改变和会计质量,资本市场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价值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政府的宏观政策,法制规则和市场机制等,高质量的会计规则并不一定带来高质量的会计质量和市场价值。这与Ball(2003)研究东亚四国的结论一致。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以上海和深圳二地A股1995年至2008年的年报数据交易为研究对象。这样会计规则变化的4个阶段的数据都有。并进行了如下剔除:金融类公司(153个),主要是此类公司的资本结构比较特殊;ST和PT公司,共1087个,这类公司的股票市场波动大,股票价值未必能真正反映会计信息;数据缺失,不能匹配的样本;最大值和最小值;B股,因B股是针对国外投资者。数据来源于国泰安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CSMAR的年度报告。
(二)变量定义 (1)主变量定义。第一,市场价值: Market Value(MVE)。公司市场价值是在有效市场理论成立的前提下,衡量公司的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公司的价值的变量。但市场价值还受很多市场因素的影响,如整体市场风险,宏观经济政策等,同时也受公司的规模,公司资产结构和所在行业等因素的影响。这里根据Bart模型, 采用公司年度股票市场交易得出的市值, 但考虑到公司规模的影响, 将市值除以该公司的年内平均总资产(年初总资产和年末总资产的平均),以降低公司规模的影响。第二,营业性盈余/主营业收入: Operating income/Earnging (OINCOME)。是指企业的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收入,且是重复发生的,如销售收入。这里采用公司年度报表上的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支出,同时,为降低规模效应的影响,将公司营业收入除以公司内平均总资产。第三,非营业盈余: Non Operating Income/Earning(NOINCOME)。是公司的非营业活动的收入减去非营业支出,一般情况下不会重复发生,如资产的处置等非经常性活动产生的收入。将收入分成营业和非营业,主要是基于我国公司会计盈余操作的普遍性,来考察上市公司是如何进行盈余管理的。 同样,为降低规模效应的影响,将公司非营业收入除以公司年内平均总资产。第四,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 Book Value of Equity(BVE)。同理,为降低规模效应的影响,将公司年度账面价值除以公司年内平均总资产。(2)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bles)。控制变量定义如下:公司规模: SIZE(Lnsize)。为减低公司规模效应,对公司规模取公司年初总资产的对数, 以使其回归结果较平滑。国内经济增长率:GDP(LnGDP)。股票市场受总体经济因素的影响,所以为降低次影响,加入了GDP对数作为控制变量。消费者物价指数:CPI(LnCPI)。通货膨胀对股票市场有一定影响,而消费者物价指数又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所以加入此指标作为控制变量。ROE=净利润/所有者权益。ROA=净利润/总资产。(3)虚拟变量和交叉变量。对经营性盈余非经营性盈余和所有者的权利的账面价值分别设立虚拟变量, 以测量当这三者为负数时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经营性盈余的虚拟变量:如果经营性盈余为负数时, 也就是亏损时,OINCOME_Neg = 1,反之,则OINCOME_Neg=0。非经营性盈余虚拟变量:当 OINCOME
(三)模型建立 采用Barth(1998)的价值评估模型:MVEit = a + b OINCOME + c NOINCOME + d BVE + e(模型1)。在模型中,可选择性的加入不同的变量(具体变量的加入见表说明),使用了下面的模型:(1)加入资产规模控制变量:
模型2:MVEit = a + b OINCOME + c NOINCOME + d BVE + LnSize+ e
(2)加入资产规模,GDP和CPI 控制变量:
模型3:MVEit = a + b OINCOME + c NOINCOME + d BVE + LnSize+ LnGDP+ LnCPI+ e
(3)加入资产规模,ROA 和ROE后:
模型4:MVEit = a + b OINCOME + c NOINCOME + d BVE + LnSize+ ROA+ROE+ e
(4)加入资产规模和3个虚拟变量后 (用于稳健性检验):
模型5:MVEit = a + b OINCOME + c NOINCOME + d BVE + LnSize+OINCOME_Neg + NOINCOME-Neg + BVE-Neg + e
(5)加入资产规模,3个交易变量和他们的交互变量 (用于稳健性检验)
模型6:MVEit = a + b OINCOME + c NOINCOME + d BVE + LnSize+ OINCOME_Neg + NOINCOME-Neg + BVE-Neg+ OINCOME
*OINCOME_Neg + NOINCOME *NOINCOME - Neg + BVE *BVE-Neg + e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在剔除PT、ST,银行金融类股和一些极端值,以及B股和1994年前的数据后,共有11591个样本。其分布如下:私企占33%, 国企占70%, 按行业分类,制造业占60%左右。如(表1)和(表2)所示。(表3)是均值、标准差最大和最小值的统计列表,从中可以看出市场价值和ROE的波动性最大。
(二)回归分析 下面的回归结果是先用最基本的模型,也就是4大主变量――市场价值与经营性盈余,非经营性盈余和所有者权益的回归结果,然后逐步加入控制变量和虚拟变量进行回归。
(1)总体回归分析。从(表4)和(图1)可以看出,只用主变量――市场价值与经营性盈余,非经营性盈余和所有者权益回归的R平方30%,当加入规模对数控制变量后,R平方增加了8.4%, 到39%, 但加入控制变量CPI和GDP的对数后,其影响不到1%,所以在随后的实证分析中,就不再使用这2个控制变量。随后又加入控制变量ROE 和ROA,此时对R平方的提升只有2% 不到,而且还带来了多种共生性问题,使得ROA的VIF值达19.66, 而且对经营性盈余和非经营性盈余的VIF分别达到:8.11 和14.63。这是因为这2个控制变量都是由盈利作为分子,而且ROA的分母还是总资产,所以ROA与盈余的2个主变量很接近。因此在该文中的其它实证分析就较少采用此二变量。然后在加入控制变量资产规模的对数后,又加入3个虚拟变量――经营性盈余的虚拟变量OINCOME_Neg,非经营性盈余NOINCOME-Neg,所有者权益虚拟变量:BVE-Neg。其结果是对R平方提升了1.7%左右。但有个别虚拟变量不显著, 需要进一步检验。在上面的模型中,再加入交叉变量,经营性盈余*经营性盈余的虚拟变量OINCOME_Neg,非经营性盈余*非经营性盈余NOINCOME-Neg,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虚拟变量:BVE-Neg。回归结果是R平方提升了5%。总的说来,回归结果较理想,除个别情况,几乎所有的检测的P值都为0。说明这3大变量与市场价值关系很显著。经营性盈余的回归系数最大,其次是所有者权益,最后是非经营性盈余。可参见下面的分析。
(2)分年度回归分析。分年度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和(图2)。可以发现,会计信息与市场价值在不同的时间呈现波动性的相关关系,1996年的会计价值相关性最高,但此时的会计准则质量却比2001年和2006采用的公允价值的新准则的质量低。这结论与国内著名会计学者杜兴强采用P=a + b EPS + c BV + e (P 为股票价格,EPS为每股收益,BV 为每股净资产) 得出的结论可谓殊途同归。2001年至2006年系数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会计规则采用了历史成本,而不是公允价值来计量,所造成。而2007年系数较比2008年低,可能的解释是2007年的宏观政策导致了资本市场股价较高,而2008年股价是2007年的1/3, 这样造成了资本市场价值偏低,而会计信息变动不大,相比而言,会计信息的比例就偏高。杜兴强教授(2008)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归咎于法制水平,公司治理结构和盈余操作。也与Ball对研究东亚四国得出的结论一致,那就是会计信息质量和资本市场价值不只取决会计准则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政治经济和市场环境以及会计运作机制。
(3)按会计规则变化时间段的回归分析。按会计规则变化时间段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图3)和(图4)。(图3)得出的结论与(图2)的结论一致。在会计准则质量低的1995年至1997年,其价值相关性却是最高,而相比其它时段的会计质量,1995年至1997年会计信息与市场价值的相关性却要好些,这与该阶段的会计规则质量低不一致。 除了上述所说的法制水平和市场机制等因素外,样本数量显著不对称(2001年至2006年的样本数量占55%, 而1995年至1997年的样本数量却只有8%)是否有影响,值得考虑。不过,会计准则质量被公认为高于2001年至2006年、1998年至2000年的阶段的2007年至2008年,其会计价值相关性高于这2阶段,与其会计准则质量一致。(图4)说明经营性盈余的相关性最高,其次是所有者权益。这与国内众多学者采用不同模型得出的结论一致。2001年至2006年期间回归系数偏小,这是因为该期间的会计规则采用了历史性成本计量,而不是反映市场价值的公允价值计量,使会计数据偏低所致。总的说来非经营性盈余系数最低,而且有时检验结果还不显著。1998年至2000年和2001年至2006年,这2阶段的非经营性盈余系数为负,说明该变量与资本市场价值呈负相关,这主要是新的会计规则和证券监管,使非经营性盈余的操控难度加大,尤其是2001年起,更为严格的会计规则来控制非经营性盈余操控。而2007年至2008年的数值较2001年至2006年高,可能原因是因为股票波动性大有关。
(4)按企业性质的回归分析。以总样本做为对照组,国企和私企分别与总样本,进行对比,分别观察国企或私企在这会计规则变化期间,与总样本相比,是否有着相似的影响。结果见(表7)和(表8)没有用国企和私企进行比较,以避免内生性问题,因为二者本来就不同。从(图5)可以看出,国企在会计规则变化的前3个阶段,受会计规则的影响与总样本相比,没有多大差异。但在会计规则变化的最近阶段, 也就是2007年起使用的公允价值计量法,国企的向上分散,正面影响大些,可能与其资产结构有关。(图6)把私企加入,可以得知,在前3阶段,国企和私企的受会计规则变化的影响接近,但从最近阶段来看(2007年至2008年), 私企受会计规则的影响与总样本很类似,但与国企图形走势分散。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国企资产规模比私企大几倍,采用公允价值后,其资产规模变化更多,极为不对称所致。从国企和私企的统计数据来看,规模调整后的平均市场价值MVE:国企是2.005997,私企2.295417,国企比私企的低10%左右, 但经营性盈余: 国企0.0529125,私企是0.0412428,私企却比国企高出20%, 而国企和私企的非经营性盈余和所有者权益的差异不大,在5%以内。但如果以未进行资产调整的数据来看:国企是:平均市场价值是5.07e+09,平均经营性盈余2.08e+08,平均总资产是4.36e+09,平均所有者权益是2.06e+09, 而私企的分别是:2.45e+09, 3.86e+07,1.64e+09,7.74e+09。从中可知国企在这些指标方面是私企的倍数。其不对称性不言而喻了。
五、结论
我国会计规则历经多年的变更和改革,会计规则作为一种法规也越来越完善,这无疑对会计的规范,会计质量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加之证券市场也越来越规范化,可以期盼的是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价值的相关性会越来越大。通过对经营性盈余和非经营性盈余与资本市场价值的相关性研究,从不同行业、不同会计年度、和国企私企角度,证实了此点。但是如果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采用了较高质量的会计规则,那资本市场价值和会计质量就会自动提高,其良好的愿望只能是以失望而告终。市场经济、完善的会计实务运作和监督执行机制,才是切实保障会计规则得以有效的执行,也才能迎来高质量的会计质量曙光。这就是Ball对东亚四国会计信息质量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是我国众多学者研究后得出的宝贵经验。如杜兴强,刘峰,蒋义宏等在研究会计信息与市场价值的相关性后提出的加强公司治理,建立健全公司管理机制和会计监督机制。同时,除了加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外,还应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和诚信制度。强化会计工作者的独立性,加大惩罚力度也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和资本市场价值的重要机制。最后,值得思考的是,所有用会计信息质量来衡量资本市场价值或Vice Versa是基于这一假设:投资者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投资策略,而且是理性和有效的市场。但是在我国,一是市场受政府宏观政策影响极大,二是投资者普遍存在投机,他们以所谓的技术指标,也就是图形作为投资的依据,而不是使用公司的基本面,也就是会计信息进行投资选择。很多人连公司做什么都不知道。在这种背景下,使用会计信息来衡量资本市场价值或有多少意义?相关性有多大?可靠性如何?而那些所有的资本市场价值与会计信息相关的所有模型都是基于市场经济、理性投资、成熟的资本市场,以及私有经济、健全的法制法规与有效的监督机制、政府较少的干预。利用这些模型是否适合我国的特定环境?
参考文献:
[1]蒋义宏、王丽琨:《非经常性损益缘何发生?――来自亏损上市公司年报的证据》,《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
[2]杜兴强、赵景文:《财务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刘峰、周福源:《国际四大意味着高审计质量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Hamilton Lawrence著、郭志刚等译: 《应用STATA做统计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Johnston J.著、唐齐鸣等译:《计量经济学方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7]陆正飞、姜国华、张然: 《财务会计与资本市场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Barth M and Beaver W.. Relative valuation roles of equity book value and net income as a function of financial health.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8.
[9]Ball R and Brown P..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8.
[10]Ball Retall. Incentives Vs standards: properties of accounting income in four eastern Asian countri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3.
[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a)-107-02
目前,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1]。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学干预,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是做好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解公共场所女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艾滋病相关行为情况,为今后制订针对性的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2006年4~6月笔者对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的370名公共场所女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4~6月笔者随机抽取前来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预防保健所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发廊、桑拿室、洗脚屋、卡拉OK歌舞厅、酒店、饭店等公共场所的370名女员进行问卷调查。
1.2方法
根据艾滋病有关知识,调查问卷由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制作,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相关行为及对艾滋病检测的态度等。由专业工作人员现场发放,填写时不予任何提示,问卷填好后当场收回。以填写完整为有效问卷,共收集有效问卷370份,统一收集后进行分析。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共调查公共场所女员370名,暂住人口占41.9%, 流动人口占41.1%。年龄16~41岁,平均(23.1±4.3)岁。文化程度从未受过教育至大学,其中,初中文化占45.1%,高中文化占37.0%,大专及以上文化仅占9.2%。 婚姻状况:未婚占59.8%,已婚占26.2%,同居占12.8%。
2.2 工作场所
接受调查的女员来源于各类公共场所,具体见表1。
2.3 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情况
以接吻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最低,仅为56.8%,具体情况见表2。
2.4 艾滋病相关行为
共调查370人,承认与异性发生过的有153人,占41.4%;有8人承认与同性发生过,占2.2%;第一次与异性发生性关系的年龄最小为12岁,最大为27岁,平均(19.5±1.8) 岁;初次对象为恋爱者占43.8%,其次为异性普通朋友的占38.9%;有9人承认尝试过,占2.4%;有117人自愿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占31.6%。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的性病、艾滋病传播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外来流动人员是高危人群[2],而一些公共场所如桑拿室、发廊、歌舞厅及酒店等又是的高发场所,及时了解公共场所女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艾滋病相关行为情况,对制订下一步的防艾措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次调查的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是一个以外来人口为主,有近百万人口的大街道,其中外来人口大多来自内地农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调查结果表明,沙井街道的公共场所女员是以暂住和流动人口为主,两者占调查对象的83%;文化程度不高,以初高中为主,占调查对象的82.1%;而年龄又处于性活跃时期,平均(23.1±4.3) 岁,其中未婚人员占59.8%,因此,我们应及时加强对该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教育,以降低通过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在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方面,女员的回答正确率较低,正确率最高的题目也只有87%,也就是说在被调查对象中还有13%的女员不知道通过发生性关系可以传播艾滋病,只有约3/4的调查对象知道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有三成左右的调查对象不知道不戴套、共用针头及输血等方式可以传播艾滋病;另在相关行为方面,女员除了有与异性发生外,还有与同性发生和吸毒现象,通过该次调查可见女员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差,感染艾滋病的风险相对较高,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亟待加强。因此,加强对公共场所女员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及时提高该人群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并将艾滋病预防知识纳入到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卫生知识培训内容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阳宁.第十三届国际艾滋病大会在德班举行[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分册,2000,27(5):227-232.
[2]吴尊友,祁国明,张家鹏.艾滋病流行与控制[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9.39-56.
[中图分类号]E93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009-01
1轴子、光子相关理论简介
本文首先简述了关于轴子和光子的理论,以方便研究轴子和光子的相关理论,进行相关实验。
1.1量子场论
量子场论是以量子力学原理等为基础,一种解释了微观物理学的理论。量子动力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比较成熟。他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电磁场和带电粒子的相互影响的情况以及这种相互影响的量子性质、带电粒子相关活动等。它还对相关高精度实验进行了分析。
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中存在着许多量子场系统。粒子的生成或消失取决于量子场的情况。所渭真空就是指量子场中的能量处于一种最低状态。与其他激发态相比较,这种最低态指的是不存在任何粒子的状态,可是,真空中存在着许多量子场,并时时刻刻运动,即物理学中所谓的真空零点振动,该点对应的能量则称为真空零点能。在这种情况下,若能够使量子场不再扩散到更大的空间中去,而它所在的较小的空间的大小出现改变时,此量子场产生的零点振动能也会出现较小的改变,即得出了著名的卡西米尔效应。
1.2对称性和守恒律
对称性和守恒律在物理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物质的情况及其运动特点在对称变换时所展现出的固有性质就是对称n生。如果物体的运动及其能量最低态具有对称性特点,则其相应的物理量均守恒。物质在运动过程中都满足守恒定律。
1.3规范场和规范玻色子质量
规范场是一类物质场,它与相关规律的固定性联系很大,规范玻色子指的是一种场量子。电磁场也是常见的规范场。其不变性对周总耦合形式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规范场的量子就是规范玻色子,也使其相互影响。因为规范对称性的规定,规范场的相关量中没有规范场的质量项,它会影响规范对称性。当相应的规范玻色子质量为零时,这说明其对应的作用是长程力。
2强场激光偏振法探测轴子实验简述
二十世纪末,世界著名大学罗切斯特大学的一位博士和一些学术专家在美国国立实验室做了该实验。他们通过变更激光射向强磁场偏振方向的方式,来探测轴子。下面着重研究光子非静止质量的相关情况。
强场激光偏振法探测轴子实验,指的是研究轴子与光子的电磁耦合作用。有相关效应可知,当一束线偏振光出现于强磁场时,而与磁场正交的分量则与磁场相互作用生成新的轴子,所以,此分量的幅值就会降低,进而造成其偏振方向会与原偏振方向有一定的角度。二十世纪末,有一些博士和专家就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来探测肘子。
该实验体系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强磁场;二是光学系统;三是椭圆偏振检测系统。强磁场主要是生成新的轴子,磁场是通过超导偶极磁体形成的。还有其他物体如起偏器等,其光轴方向与磁场方向须有一定的夹角,如此方能满足实验的要求。
实验时,首先在某一横向磁场中引入一束线偏振光,激光先经过隔离器到达起偏器,其光轴方向与磁场方向会有一定的夹角,而后会产生一定角度的线偏振光,接着射进光学反射腔,最后又到达检测区,反射腔位于磁场区中,一旦磁场中形成新的轴子,则反射腔发出光线,其偏振状态会有一定的改变。实验对变化的激光偏振方向夹角进行分析,以达到探测轴子的目的。
光首先进入反射腔,射出后又进入法拉第盒,并得到其一定的调制,如此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非线性项,随后射到检偏器上,需要说明的是,它和起偏器一样也是偏振晶体,二者的光轴方向是正交的,结果发出的光电信号传到光电二极管,并在此处被检测出。我们要想了解该偏振光的椭圆率,可以把一定规格的波片放在法拉第盒的前边,这样就可以通过测量偏振方向的变化来得出该椭圆率。
3光子静止质量为零时的实验分析
由相关效应知,当线偏振光经过较强磁场时,与磁场正交的分量在与磁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轴子。有量子动力学理论可知,光子主要来源于激光束,并在强磁场的影响下,形成了轴子。磁场中的场强张量存在于一定区域的总电磁场中,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外部产生的强磁场;二是由激光束产生的电磁场场强。
因为Primakoff效应中的光为外磁场平行的部分时才能形成轴子,但和外磁场正交的部分却未出现任何改变。二十世纪末期,有一些专家教授根据相关理论和原理,并采用相应的方法来探测轴子。当激光经过一个非纵向的磁场区时,其偏振方向则会与磁场形成一定的角度,约为45度。发出的激光的偏振方向与原方向也会形成相应的角度。
4光子静止质量不为零时的实验分析
从一些图书资料中可以查知,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提出了两个基本假设,即所谓的光速不变和相对性原理,它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光子静止质量上述假设中的观点。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因此,只有进行科学的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论。我们可以从电动力学中得出光子静止质量为零时的电磁场的密度等参数。由此密度推导出电磁场的运动方程。当光子静止质量为非零时,玛克斯韦尔电磁场必须把其静止质量项考虑在内。然后才能对其进行独立地光子静止质量研究。实验中测得的角度与磁场区域长度呈线h生关系,为方便探测,在实验中安装了反射镜,使激光循环反射,从而增强了相应的测量效应。
结束语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