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机电设备资产管理

机电设备资产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34: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机电设备资产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机电设备资产管理

篇1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信办等有关部门,根据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特点和问题,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我国第一部针对信息化工程提出的系统性管理规范,也是今后一个时期从事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部门和机构必须严格遵守的法规性文件。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目的

出台管理办法力求通过对重要环节的严格把握,对需求分析、资源共享、招标投标等关键点实行有效控制,努力做到需求不清的项目不批,贪大求洋的项目不批,做不到互联共享的项目不批,提高电子政务工程质量,发挥国家投资效益,实现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出台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原因

出台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首先是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后,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作用日益显著,已经步入了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发展阶段。但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制定管理办法来明确立项规则,强化项目管理,约束政府投资行为,遏制盲目建设风潮。

其次,是规范审批程序和要求的需要。项目审批时间过长是目前项目建设单位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最主要的是项目建设单位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符合审批要求的立项或可研报告,许多时间被用在对项目方案的反复讨论、调整和修改中。这其中虽有申报部门缺乏项目组织经验,申报、审批部门间缺少有效沟通等方面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规则不清、程序不明造成的。因此,有效解决政务信息化项目审批时间长的矛盾,必须从制定管理办法、规范审批程序、明晰审批规则、改善审批服务这一关键环节入手。

第三,是强化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的需要。电子政务工程与传统基础设施项目有着完全不同的建设管理特点和规律。电子政务工程从任务提出到建设、营运,目前均为同一政务部门,项目建设后能否发挥应有效益,取决于政务需求的挖掘深度和现行法规、管理体制对系统的支持程度。因此,需要有比普通基建项目更为严格的制约和管理机制,做好立项前的咨询服务尤其重要。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主要内容

管理办法分为正文和附件两大部分。其中,正文共九章三十八条,主要是对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项目审批管理、建设管理、资金管理、监督管理、验收评价管理、运行管理等重要环节的程序和管理进行规范,对项目建设主体和审理、监管部门的责任、权力做出明确规定。管理办法有四个附件,均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性规定,包括: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初步设计及概算报告编制大纲、项目验收大纲。管理办法中对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全过程进行了规范,具体解读如下:

什么是国家电子政务工程

第二条 使用中央财政性资金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电子政务项目”)。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项目主要是指: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国家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国家基础信息库、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相关基础设施、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和电子政务相关支撑体系等建设项目。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涉及的部门及分工

项目建设单位:中央政务部门和参与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务部门。

项目建设单位职责:负责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申请,组织或参与电子政务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

项目审批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项目审批部门职责:负责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批,会同有关部门对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约束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须严格执行项目的建设流程和验收流程。

建设流程应包括:申报和审批管理、建设管理、资金管理、监督管理、验收评价管理和运行管理。

验收流程应包括:初步验收(初验前可组织分项验收或专项验收)、竣工验收和工程后评价。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申报和审批

第六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规定和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研究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申请 。

第七条 电子政务项目原则上包括以下审批环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对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及特殊情况的,可简化为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

申报:建设单位提出立项申请。

审批环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其中,项目建议书不属于必需环节,即在一定条件下,可省略该步骤。同时,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是同步申报内容,不是先后关系。

第十三条 项目审批部门对电子政务项目的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的批复文件是项目建设的主要依据。批复中核定的建设内容、规模、标准、总投资概算和其他控制指标原则上应严格遵守。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与项目建议书批复内容有重大变更的,应重新报批项目建议书。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的编制内容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内容有重大变更或变更投资超出已批复总投资额度百分之十的,应重新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的编制内容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内容有少量调整且其调整内容未超出已批复总投资额度百分之十的,需在提交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时以独立章节对调整部分进行定量补充说明。

调整额度:超过10%与未超10%的操作环节截然不同。未超过,则只需在初设报告中单列章节说明调整情况,如超过,则必须重新申报项目可研,一般此审批时间会较长。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建设管理

第十六条 电子政务项目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并遵从优先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原则。

第十八条 电子政务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委托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相应监理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进行工程监理 。

注意进口产品采购:如果国产设备不能完全满足项目需求,需要进行进口设备采购,应按财政部财库[2007]119号文件《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规定向财政部报批,周期在30天左右。

监理依据:强化了信息系统监理的工程依据。

第十九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于每年七月底和次年一月底前,向项目审批部门、财政部门报告项目上半年和全年建设进度和概预算执行情况。

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加强过程中与项目审批部门及财政主管部门的联系,为后续项目整体验收打好基础。

第二十二条 项目建设单位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可申请项目前期工作经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开展应用需求分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的编制、专家咨询评审等工作。项目审批部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批准下达前期工作经费,前期工作经费计入项目总投资。

前期工作经费:需要注意前期工作经费的归垫。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验收评价管理

第二十九条 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实行验收和后评价制度。

第三十条 电子政务项目应遵循《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工作大纲》(附件四)的相关规定开展验收工作。

两个阶段:项目验收包括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验收包括工程、技术、财务、档案等四个方面;

初步验收由项目建设单位按照《验收工作大纲》要求自行组织;

竣工验收由项目审批部门或其组织成立的电子政务项目竣工验收委员会组织;

对建设规模较小或建设内容较简单的电子政务项目项目审批部门可委托项目建设单位组织验收。

第三十一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后的半年内,组织完成建设项目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初步验收工作。

初步验收合格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向项目审批部门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并将项目建设总结、初步验收报告、财务报告、审计报告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等文件作为附件一并上报。

项目审批部门应适时组织竣工验收。

项目建设单位未按期提出竣工验收申请的,应向项目审批部门提出延期验收申请。

第三十二条 项目审批部门根据电子政务项目验收后的运行情况,可适时组织专家或委托相关机构对建设项目的系统运行效率、使用效果等情况进行后评价。

后评价认为建设项目未实现批复的建设目标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项目建设单位要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审批部门可对其进行通报批评。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效益评价、项目影响评价、项目过程评价和项目持续性评价。

项目效益评价是通过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所产生的实际效益与可行性研究时所预测的经济效益的比较,评价时常预测是否准确,项目投资是否值得,并以项目投入使用后实际取得的数据为基础,重新计算项目的各主要投资效益指标,与当初预测值进行比较,从分析效益目标实现程度和产生的偏差的原因中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改进措施,为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和投资决策水平服务。

项目的影响评价主要是指对项目给所在地区经济、社会、技术

和文化等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主要是从项目的外部作用和影响来分析和评价特定项目的优势和缺点,分析项目对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

项目的过程评价是根据项目效益和影响评价中发现的变化和问题,对照项目立项时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分析和评价项目执行过程,从中找出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过程评价主要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法令、制度和规定,对项目的工程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进行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前期工作评价;建设实施评价;运营评价;投资执行评价;管理工作评价;技术服务和配套投入评价。

项目的持续性评价是分析项目在建设投入完成之后,项目的既定目标是否还可以持续;项目是否可以顺利地延续进行下去。持续性要考虑政策变化、技术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的变化对项目持续性的影响。

项目后评价的结论应该是定性地总结项目的成功度。项目的成功度一般分为五个等级:非常成功的项目,成功的项目,部分成功的项目,不成功的项目,失败的项目,是项目评价专家组对项目后评价的定性和集体结论。项目成功度评价的程序:首先确定评议专家,选定评价因素及其指标,专家个人打分,集体评议,数据处理,得出结论。

项目评价的三个阶段采用的方法没有太大的区别,一般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项目评价从决策的角度看,其核心内容主要是项目的市场评价、技术评价、经济评价和环境评价等。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相关部门、单位或个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截留、挪用电子政务项目资金等,由有关部门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相关规定予以惩处;构成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对违反本文由收集整理本办法其他规定的或因管理不善、弄虚作假,造成严重超概算、质量低劣、损失浪费、安全事故或者其他责任事故的,项目审批部门可予以通报批评,并提请有关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信息工程监理产生的背景

在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后,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电子政务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委托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相应监理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进行工程监理 。”强化了信息工程监理的政策依据,对信息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持作用。

信息工程监理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在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在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也陆续暴露了许多问题,如:不能满足设计需求、工期拖延、资金超预算、信息泄露等。更严重的是近年来在信息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一些“豆腐渣”、“半拉子”工程,极大地浪费了信息化投资。为此,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和领导机构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所发现的问题给予密切关注并且采取了有效措施,在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中引入监理制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

信息工程监理的定义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是指在政府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其主要作用和目的是通过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程师“基于职业谨慎”的工作,力求在计划的质量、进度、投资以及信息安全的范围内实现信息系统建设目标。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将不是,也不能成为任何信息系统工程承建单位的工程承保人或保证人”。监理阶段主要包括工程招标、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和工程验收四个阶段。

信息工程监理的发展历程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应该说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质量管理标准,它为我国提高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率、工程质量、技术性能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同时,也对国际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它主要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

1999年,原信息产业部在起草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的相关文件的同时,也开始着手筹备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相关文件的起草工作。

200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2002】47号文件转发的《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实行招标制、工程监理制”。

2002年11月,原信息产业部部信【2002】570号文件

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共六章,二十二条。

篇2

中图分类号:T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b)-0233-02

我国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在高速公路运营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高速公路管理企业重要的生产资料,机电设备的管理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水平。随着高速公路管理需求的不断提高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使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所包含的设备数量越来越巨大、种类越来越繁多,这对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首先分析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特点,进而探讨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管理需求。

1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特点

1.1 数量大

随着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其复杂度越来越高,规模也越来越大,一个路段的机电设备往往近万台。要做到对数以万计的机电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满足现代企业的管理需求,需要为每一台设备建立详细的档案并能实时查询、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使用计算机来存储设备信息是最佳的选择。而为设备建立电子档案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对设备进行合理的分类,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计算机的查询效率,也有利于管理人员根据分类对设备进行查询和统计。

1.2 分布广

为了能够对高速公路上收费区域、隧道区域、重点路段进行监控,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并不像工厂中的设备集中在厂房和车间中,而是遍布整条路段或是几条路段组成的路网上。例如安装在收费广场、隧道、道路沿线的摄像机,需要将实时的视频信息通过光纤传送到监控中心,在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供监控人员查看,以便了解道路状况或对突发事件做出应急处置。这种分散的设备状态增加了维护和维修的难度,维修人员需要定期巡查设备状态,并且延长了设备从报修到修复的时间。

为了便于管理,目前常常采用“设备分散,数据集中”的管理方式,将设备的档案信息在分中心统一管理。设备的状态、维护维修等信息的更变都需要在分中心统一进行更新,这样既保证了设备信息的准确,也能提高管理的效能,使分中心及时掌握设备状态、进行维修调度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3 种类多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种类繁多的机电设备构成,这其中既包括了高速公路上的专用设备(如收费站设备、交通指示设备等),也包括了大量的通用设备(如计算机网络设备、机械设备、消防设备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机电工程)(JTG F80/1-2004),高速公路常用的机电设备近200种(不包括同种设备的不同型号、规格)。

不同种类的设备在使用、维护、维修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使管理工作变的复杂。相反的,如果能够通过对设备进行合理分类相当于找到了设备的共性,将针对具体设备的管理归纳为针对设备类的管理,这样做可以简化管理工作,并且有利于发现设备的运行规律,对每一类设备有针对性的制定维护、维修、升级改造计划,进行故障统计和预测。

1.4 资产属性突出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绝大多数的使用年限都超过一个会计年且单价超过2000元,是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机电设备的管理本质是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采购、维护、维修、报废、更新等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产状况,因此高速公路机电管理部门往往需要为财务部门提供详尽的资产台账,再通过财务部门统计、汇总生成企业财务报表。财务部门根据财务报表分析得到的资产信息也为机电设备更新、采购、报废、专项维护等工作提供依据。因此,注重机电设备的资产属性对于管理好机电设备是十分重要的。

2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管理需求

通过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功能及组成的研究,结合现代设备管理的要求,总结出以下几点我国在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管理方面的管理需求,见图1。

(1)科学选型,合理采购,提高设备利用率。

机电设备作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资料,不同的生产厂家、不同的品牌和规格对于其采购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生产计划的要求,在机电设备采购的过程中,需将不同特性的同类设备进行比较和筛选,以便于最后确定采购目标。通过高质量的采购过程,可以使合适的设备在正确的生产位置上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这将直接的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力提高。高速公路机电管理部门不仅需要在建设初期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在运营过程中,还要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如设备的损耗情况、运行状态、技术落后等),进行备件采购以及对设备进行更新。

(2)建立设备档案,监管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

现代设备管理理论要求以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为研究主体,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包括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购、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以及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因此,对于机电设备,建立独立的具有针对性的详细设备档案是高效管理的基本需求。通过建立起的设备档案可以查看设备的历史信息,对设备运行情况做出粗略的评价,使针对设备的管理工作有据可循,同时也使管理人员便于掌握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

(3)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合理制定、调整维护计划,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期设备的维护与维修是设备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设备的管理工作经历了从事后维修到预防维修的发展阶段。设备管理的预防维护是指通过在设备使用时加强维护保养以预防故障的发生。通常情况下,预防维护的核心是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的综合应用。通过基本的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管理者可以掌握设备使用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设备的现状进行维护和修理工作,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和防护突发事件的发生,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设备管理部门需要对某一类或某一地点的所有设备有针对性的制定维护计划,并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和设备的历史信息调整维护计划,以达到人员、维护费用等支出最小化维护效果最大化的效果。

(4)缩短设备故障响应时间,及时修复故障,提高设备完好率。

设备的使用过程是其生产产品、创造利润的过程,但由于磨损和难以完全避免的情况,会致使设备自身消耗。设备补偿,是保障设备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设备故障将会导致设备功能丧失,无法维持正常生产。此时,需要设备维修人员尽快的对设备进行检修,找出故障并修复,以确保设备可以尽快的恢复功能。若无法及时修复设备故障,应尽快使用备件对设备进行替换。这需要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并报告故障,维修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养选择合理正确的维修资源和维修方法。设备完好率作为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企业资产管理中的关注重点,及时的发现并修复故障,可以提高设备完好率。而对于设备管理人员更高的管理要求是通过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历史信息对于非突发的设备故障进行预测,在设备尚未丧失功能时进行维修减少停机时间,这是国内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管理部门正在探索的新路径。

(5)规范库存管理,提高出入库效率,实现库存最优化。

库存备品备件管理是反映企业技术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控制修理费用至关重要。合理的备件储备是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因为维修资金有限,过多的备件储备会造成资金的积压,而过少的备件储备又将影响到生产的正常运行。高速公路机电管理部门需要科学合理的确定各种备品备件的数量,提高出、入库的效率,为设备的维修做好后勤补给工作。

(6)进行资产管理,掌握企业资产分布及使用状况,结合设备运行情况,评价设备状态,为采购、更新、报废设备提供决策依据。

设备资产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生产的技术物质基础。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对属于固定资产的机电设备、机械进行资产管理。对机电设备进行资产管理,往往需要设备管理部门、使用单位和财会部门相互配合。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的工作包括设备资产的验收、编号、维修、改造、移装、调拨、出租、盘点、报废、清理以及更新等管理工作。设备的使用单位承担着设备资产的正确使用、妥善保管、精心维护等责任,对设备资产的完好保存和有效利用直接负责。对于固定资产责任制度的组织、制定和响应,则划归于财会部门的责任范畴内,其同时还承担着完成凭证审查手续,并协助其他各个部门做好固定资产核算评估的工作任务。对于机电设备的资产管理与设备管理,在内容上有相通的部分但又各有侧重,两者并不对立,正确的做法是从这两个方面共同对设备进行管理,将资产信息与设备融合,这样可以更加全面的评价设备状态,为采购、更新、报废设备提供更加全面的决策依据,同时满足设备管理部门和财会部门的管理需求。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 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相对于普通的生产工程而言,煤矿生产过程更为复杂。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煤矿生产过生基本已经实现了全方位的机械化,而机电设备在为生产带来方便的同时,在管理、使用等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使机电设备安全有效的利用到煤矿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区,不仅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而且能够在稳产的基础上提高产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目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最好的方法是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的信息化。这样就可以从网络、通讯、自动化等方面入手,高效便捷的实现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不过煤矿机电设备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方式还有许多地方不够完善,不能大量的推广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去。下面就对煤矿机电设备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措施展开分析。

机电设备全过程信息化管理要求

信息化的目的是为生产管理服务的,这就要求煤矿机电设备应当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关键重要的大型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能够及时全面远程采集,这包括运行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运行参数、电气参数等等。

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实现最对设备的安全管理。

对于采集到的数据能够进行智能分析,对设备运行状况做出直观判断,能够诊断出常见故障问题。

能够通过网络等手段实现数据的远程输送,实现数据共享,为有关部门实施实时跟踪提供便利,并且允许操作终端的远程控制。

能够与另外的通讯监控系统集成。

二、机电设备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1、与实际联系紧密,实用性很强。这种管理措施是以实用作为出发点,与煤矿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紧密联系,将BPR、ERP等现代管理理念和传统的设备管理经验相结合,从而为设备管理信息化奠定了系统基础。

2、结构成熟,操作方便。这种系统采用国际上先进的C/S架构,能够通过客户端的数据处理能力,只将处理结果传递到网络上,有着相应速度快、数据传输量小、安全性高等特点,而且网络用户只需要对客户端进行一次安装操作,就能实现系统的自动升级,不须复杂的维护。

3、安全实用。这个系统能够对软件系统、网络通讯和用户访问等各个层次提供有效的安全方案,确保系统安全运行,而且系统与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贴近,能够为每个层次的设备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帮助他们提高管理的质量,从而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4、方便易用。系统与使用者交互性良好,操作简便,使用灵活,容易掌握。

5、具有可扩展性。由于系统是用模块化设计的,进行后期扩展十分方便。

三、主要功能模块

系统采用的是用户自定义多级树状菜单结构,有系统管理、固定资产子系统、设备运营子系统、系统配置等几个模块构成。

系统管理。在对系统中的编码数据项的编码进行规则设置操作,就是利用此种模块,通过这种模块,还可以实现对数据项中每一个编码项目的编码最大长度、当前总长度、单级长度、编码最大级数、设置编码方式的管理。

2、设置运营子系统。这个模块主要由设备档案管理、基础数据管理、计划管理、基础数据、合同管理、单位设备管理、设备分布图、运行管理、设备管理报表等。

这个子系统几乎涵盖了设备基础资料的全部信息:各种计划的审批、申报;设备大修过程的运作流程;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公司内设备流动管理;抢险设备管理;矿区的设备分布图和设备管理报表。这就实现了设备管理向自动化的过渡。

基础数据。这个工程仅仅对系统管理员开放,用于完成编码字典维护、编码方案实际、设备资产卡片数据监控、业务单据维护、批量上传设备卡片和合同报表模板维护等基础数据的功能。

基础数据管理。此功能主要对系统中的基本要素进行定义和维护,分为四个类别:一是完成设备状态、设备类别等设备本身属性的基本数据定义;二是使用费基础管理;三是人员管理;四是计划项目、厂商档案和主要产品信息维护。

计划管理。一是对计划申报周期进行设置;二是完成年度购置计划的审批;三是完成年度大修计划的审批;四是完成年度报废计划的审批;五是完成每月检修、大修、付款和需求调剂。

设备档案管理。本功能主要是对机电、抢险排水等设备进行分类管理。

单位设备管理。对设备终端使用单位的领用、回收和转移安装地点等活动进行管理。

运行管理。完成有关设备大修的查询、检定、合同以及设备的竣工验收结算等功能。

合同管理。完成有关设备租赁的管理。

设备分布图。直观反应井下设备的分布情况,通过特定的图形处理工具和控件程序,在航道图中直接进行对设备的安装和定位,方便查看设备的分布情况。

设备管理报表。分析当日的业务数据,自动生成日报表,在月底自动生成各种月度报表,并以EXCEL格式输出。

3、固定资产子系统。这个系统主要覆盖六个方面:一是基础数据,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资产类别、增加方式、折旧方法定义;二是资产卡片,完成新旧资产的增加、减少和撤销功能;三是业务处理,完成关机有关行为的操作;四是变动单,跟踪资产变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实现最设备资产的精确管理;五是租赁费结算,有成和设备租赁有关的财务活动;六是资产管理报表,分析业务数据,生成各种报表,最后以EXCEL的形式输出。

4、系统配置。这个模板主要对应用户权限分配、系统初始配置、登陆用户的权限查询、个人配置、个人系统菜单维护等。

四、应用效果与总结

机电设备的管理是涉及人身财务的综合性管理,在整个煤矿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仅直接影响煤矿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还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所以,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力度,对整个矿山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煤矿机电设备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措施的实施,设备的管理得到规划,实现了设备实物与台账、资产管理的统一关联,随时就可以对机电设备实施监控,并可以根据根据各种数据,编制工作计划,为管理据侧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新系统的实施,基础管理工作得到规划约束,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成本,降低劳动强度,为煤矿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翟莉.煤矿机电设备全过程信息化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1.4:48.

[2]范斌.煤矿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J].山西煤炭.2011.31.10:26.

[3]丁雷,孙磊,苗河根,孙玉民.机电设备全过程信息化管理[J].煤炭企业管理创新现代化成果集.2010.3:374——379.

[4]杨展.有关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措施的分析与讨论[J].科技风.2012.7:163.

篇4

(2)受井下工作条件和现场工作环境影响,少量机电设备存在现场搬迁、升井维修、设备跨单位交接、设备闲置、设备淘汰、报废处理等情况,机电设备交接易出现空挡管理,交接漏洞,造成部分设备不能及时有效利用,降低了机电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

(3)各单位机电设备、机修厂维护维修设备、仓库现存机电设备种类繁多,查找、领用、统计、对账及其不便,机电设备型号、性能、种类、年限和出厂日期等信息无法有效提供,很容易造成错误引导,使决策者做出错误判断,造成我矿资金大量占用,增加我矿经济运行压力。

(4)现有机电设备管理仍以台账形式出现,仅限以各单位数据统计分析,没有预测、提示报警、设备状态显示、设备运行年限等功能,不能实时反应出设备的动态运转情况。如实反映设备的现有状态,使用、机修厂维修、入库等状态,将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相连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可视化管理。

2关于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功能设计与运用

(1)设备管理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机电设备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设备管理可分为设备前期管理、设备后期管理,进一步细分为设备的规划、设计、安装和使用、修理、改进、更新、报废七个阶段。

(2)精细化分管理业务,建立预算管理、采购管理、台账管理、技术标准管理、运行管理、维护管理等子模块化管理信息平台。

(3)建立基于数据库的机电设备档案库和设备结构树、实现对机电设备的分类、编码、设备登记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和在线查询、共享等功能。

(4)设备管理系统分为日常管理和设备综合管理两部分,采用面向对象分析作为系统需求分析和建模方法,使用UML作为建模语言。在UML中,用例模型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来界定以及定义系统功能。根据系统中用户分类,进一步来详细说明角色定义以及应该具有的功能。根据用户的分类,角色可分为5类,设备管理员、库房保管员、机修厂修理员、基层单位修理员、系统管理员。根据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业务流程分析,获得系统需求,划分系统功能模块,系统分为设备管理子系统和查询可视化子系统,下设若干模块。采用工作流技术,实现基于互联网网络的设备领用、维修、移交、报废、入库等流程化管理,对移动设备的使用流动过程、维修过程进行管理登记,强化移动机电设备的状态管理,确保在用机电设备的状态完好,以保证满足安全生产各项需要。

(5)实现基于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和井下机电设备分布图的可视化管理,进行规范化管理、在线管理井下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等,实现基于设备对象的各种信息的管理查询,为管理者提供一个可视化设备管理平台;

(6)采用图表的方式,实现对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情况、报废情况等统计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机电管理的辅助决策分析手段;

(7)建立对大型设备的跟踪管理档案及机电设备的各种技术资料的归档、建库管理等功能

3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应用价值与前景

(1)再造、优化设备管理流程,达到设备管理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专业化,提高设备执行效率。

(2)建立设备管理基础及其过程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快捷查询、统计和自动分析,避免了人员变动等造成的资料和数据的缺失,提高机电设备管理安全稳定、可靠。

(3)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可利用率,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提升设备的综合效率;合理整合与配置公司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备件资源等,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维修工作的效能。

(4)借助信息系统及工具加强现场工作管控,实时掌握设备状态,全面跟踪记录维护维修过程,为设备资产管理提供准确及时的维护维修信息分析。

(5)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备件库存预警机制实现采购-库存-消耗联动,降低备件库存及其备件成本,并配合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备件领用管理;实现与ERP、OA、财务系统以及基层单位设备资产管理系统的集成。

(6)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WEBGIS技术,建立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对机电设备出库后的设备使用情况、维修情况、维修费用的跟踪管理,加强对在用设备的维修费用控制管理,来确保实物价值物尽其用、安全运行,并建立一套先进的、规范的、及优化的机电管理机制体质,将物资、设备管理贯彻到我矿运营的每一个方面,帮助企业最大程度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提高获利能力,从而增强综合竞争力

(7)利用互联网+“机电”概念,建立专业机电软件平台,实现机电设备、人员、物资等资源的共享模式,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机电设备等资源。

篇5

随着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传统的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管理方式逐渐不再适应当前的形势,因而要从机电设备的种类入手,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的运维管理方式,构建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精细化管理系统,迎合时代要求,提高机电设备管理的服务性。

1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管理的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带动机电设备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管理。因而在新形势下,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管理要求实现以下三点发展。

1.1系统化管理

机电设备要求进行数据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信息数据的主要载体,同时网络能够提高数据分析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数据存储和传输,因而机电设备的管理依托于网络的顺畅运行,通过网络技术能够统筹兼顾各项数据信息,最终达到系统化管理的目的。

1.2标准化管理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运维管理要求对整个组织机构的运行进行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涵盖的所有内容,日常管理和拓展业务进行运维。机电设备的运维管理作为运维管理行业的一个分支,同样要求对越来越复杂的交通环境、功能操作越来越复杂的机电系统、机电设备相关的维护人员等进行系统化管理。

1.3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在社会分工逐渐精确、服务对象逐渐精确的发展趋势下衍生的管理方式。机电设备在科学管理方式的引导下,必须要经历精细化的管理。在现代管理方式的要求指导下,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管理要求进行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实现管理的层层递进,将管理落实到各个环节,达到机电设备管理对推动交通顺畅的积极作用[1]。

2对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实现精细化管理是大势所趋。但同时,高速公路和机电设备所存在的主观因素也在推动着机电设备运维的精细化管理。2.1机电设备种类繁多而资产管理混乱高速公路中越来越多的机电设备证明其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涉及到大量的资产管理内容,如资产的存在状态管理、资产的购买报废状态等。同时高速公路还存在着多个虚拟仓库。当前机电设备多而杂,但管理人员和管理方式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致使整体出现无序性和无效性[2]。

2.2维护单位对机电设备维护的忽视

高速公路的运维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运营单位的自维;二是专门运维单位进行承包。承包的运维方式具有重要的缺陷,在于无法对机电设备的维护情况和维护质量进行跟踪监控。这主要是由于承包的运维单位是出于经济考虑进行运维管理工作的,因而对相关的质量标准的重视度不够,报告具有随意性。而对于承包方式下的运营单位而言,因为无法掌握到最新的数据信息,所以无法采取比较分析,无法为决策提供参考。

2.3机电设备使用情况的监督滞后

高速公路的机电设备要求具有较高的性能,因而要求全面掌握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提前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而现实中的机电设备使用巡检监督的方式是靠人工定期巡检,具有时效性差、巡检不全面等缺陷,而导致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监控系统等机电系统在遇到故障时,停止运营时间长[3]。

3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方式

根据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研究可知,实现运维精细化管理要求制定相关制度和对策,展开实践活动,从而证明方法的可行性。目前,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

3.1实现机电设备专业咨询小组,提供集体决策

实现机电设备运维的精细化管理要求成立专业的咨询小组,发挥个人的力量,收集把握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发展现状,为机电设备运维提供数据基础,同时在机电设备运维进行项目成本运算、工程任务分析和机电项目库管理等工作时,专业小组能够发挥集体才智,进行查缺补漏与科学决策。3.2执行机电设备仓库化管理,规范使用行为由于机电设备种类繁多,在进行精细化管理时容易制造更多的问题,从而增加管理的难度。因而要求对机电设备进行仓库化管理,将全处的运维项目实行三级入库管理,同时三级管理方式中分别对不同的项目负责,项目入库程序清晰明了,相关资料齐全,从而实现资金的动态管理。

3.3定时展开机电工作会议,落实各项工作

机电工作会议主要参与人员有机电管理人员、运维专业咨询工作人员、运维承包商和机电设备商。主要是通过总结在场各个代表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内容,掌握最新的行业消息,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细致的部署。这种形式对于工作内容公开化、工作内容细致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样还有利于监督管理。使全处机电运维精细化管理程度得到提高[5]。

3.4进行管理业务培训,加强科技力量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包含4个系统,这4大系统中依托于众多的现代科学技术,如电子信息、计算机存储和传输等,体现了高速公路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而加强科学技术同样成为运维精细化管理的保障。因而最重要的方式在于加强人的科技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具有精确化业务技能的队伍,通过不同渠道进行科学学习和交流,实现对运维人才的培养。

3.5完善信息管理制度,建立资料库和档案室

实现精细化管理要求对各个时期各个机电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掌握,提供给下一阶段的运维管理一个真实的工作状态反应。所以可以通过完善信息管理制度,提高各运维人员对信息管理的主动性和科学性,同时要求实现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同现代信息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

4结语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精细化管理是大势所趋,是由当前机电种类繁多、机电监督滞后、承包维护不重视所决定的。而真正实现高速公路机电运维精细化管理在于集体的力量,机电入库的规范性在于各项工作的落实提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信息收集的全面等。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提高机电设备精细化管理质量,因而从实践中加以证实和优化创新[6]。

作者:薛志伟 单位:河北省高速公路廊坊北三县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唐红斌.基于ITIL的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管理系统[G].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应用.北京:中国智能交通协会,2012.

[2]张明月,韩彬.高速公路联网机电系统运维管理体系研究与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10):331-335.

[3]余振耀.论广东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机电运维管理系统[J].广东科技,2013(14):137-138.

篇6

一、引言

资产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的资产按其赢利状况可分为良性资产、沉淀资产、不良资产。良性资产是指有效的,能正常循环、周转,能带来当期利益,赢利的,可偿债的,实在的资产。沉淀资产是指有效的.实在的,可偿债的,但暂时不能循环、周转,不能带来当期利益的资产。不良资产是指已经无效。却仍作为正常资产列示的。不能赢利,不能偿债,不实在的资产。

很多企业或企业管理者认为,煤矿的重点在于煤炭的生产、加工、经营和销售方面。因此.煤矿固定资产的管理往往被忽视。存在的问题也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更特殊。

二、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技改后出现的问题。开采时间较长的矿井存在不止一次的技术改造及生活设施改造问题,在这些改造中有些房屋建筑及安全生产设施得到了及时的处理和重新利用,也有些没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和利用,没能发挥其资产应有的赢利功能,被闲置甚至任其老旧损坏,成为沉淀资产乃至不良资产。在技改过程中,在计划和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可能出现沉淀资产和不良资产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对已经变为不良资产的要及时处理掉。

2.改扩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是整个改扩建的建筑设施系统提前时间较多,不能及时投入使用;二是配套设施完成的时间相差太多,致使先完成的长时间闲置。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要求在制定改扩建计划时及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配套设施的步调一致性,避免建成后长时间闲置不用。

3.计划方面出现的问题。煤矿的设备使用都是提前制定计划的。设备计划是依据矿井的设计及安全生产计划制定的。而煤矿的设计和安全生产计划又是根据矿井的煤层赋存状态、地质条件及其他相关的自然条件完成的。煤矿的这些初始条件在设计和制定计划时并非都百分之百地符合现场实际,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生产现场的变化要求设备计划也要跟着变化。这除了要提前分析生产现场的变化,及时修改设计和安全生产计划外,对设备计划也要及时予以修改,以免按计划进来的设备现场不能用而闲置或频繁更换.既造成安全生产方面的损失.也造成设备的闲置浪费。

4.设备使用管理方面的问题。设备管理方面主要应注意到的问题:备用设备的数量不宜太多。以免造成闲置浪费。集中管理全公司的机电设备,避免出现各矿井自行管理,设备型号互不通用。对损坏老化而不能在原安全生产现场使用的设备要及时修理或改作他用,没有修理价值或再使用价值的,应作为不良资产及时处理掉。

5.土地方面的问题。矿井建设需要征用大面积的土地.而一些老矿井则拥有大量的土地。对这些土地的使用和管理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对老矿井的闲置土地,要积极开发寻找新用途,使其赢利。对衰老关破矿井的土地,因其所处位置的房屋建筑、交通道路、水电等设施往往齐全完善。因此其价值往往高于未经开发的土地。为此,对衰老关破矿井的土地。要结合所处位置的各种设施状况来考虑其开发利用,避免其变为沉淀资产。 转贴于

三、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较以前在计划、采购环节上强化了措施,进而节约了采购成本。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还必须正视目前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控制仍然存在的以下问题:

1.管理者对各经营层的固定资产管理效果没有细化的绩效考核约束。煤炭企业管理者大多着重强化控制煤炭安全、产量、可控成本费用、经营利润等考核指标,而且相当部分煤炭企业较以前取得了卓著的成效,较好地降低了吨煤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但鉴于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对各经营者固定资产管理具体绩效未纳入考核的范围,出于功利性,经营者不屑对固定资产的强化管理与控制,导致煤矿企业固定资产资产管理力度不够,出现固定资产修旧利废挖掘不充分及年底清查“年年清年年不清”的弊端等。

2.非机电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组织结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派不明晰。煤炭企业非机电设备固定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分工职责不明确或管理缺位,导致资产管理责任覆盖有遗漏;要么是部分职能部门权力重叠,使该部分固定资产的管理互相推诿;有关设备采购部门权力不明确,或采购、验收实质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实物资产日常具体验收、台账登记、部门调拔等业务部门管理职责不清楚,尤其是年底资产实物清查更是不了了之。

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固定资产采购、验收、核算、使用保管、维修、调拔、处置、清查等核算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流程不规范、考核奖惩制度空白或不兑现。

4.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健全。一般企业都设有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其有效的监督检查,可以帮助有关部门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完善内部政策或执行政策的程序,促进企业内部各项政策、程序更为有效地得到遵循,从而促进单位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并没得到足够重视,其主要表现为:审计机构独立性依法审计的执行力度不够;审计人员未能配齐配强,所以其固定资产审计监督力度无从保证。

四、结语

本文认为解决当前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主要应着手于:(1)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严格实施固定资产管理董事经理负责制和项目经理负责制;(2)建立科学、明晰、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组织结构和权责运行体系;(3)完善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4)完善煤炭企业内部审计体制,加强审计监控力度。

篇7

中图分类号:TQ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1-0053-02

Abstract:According the characters of equipment operation management in Shenhua Zhungeer explosive plant ,this paper analysis difficulties in the management,proposed key points how to enhance equipment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Key words:equipments operation management; electromechanical basic work; management key points; maintenance mode

1 引言

神A准能集团公司炸药厂,是国家“八、五”计划重点工程,地处鄂尔多斯准格尔旗黑岱沟露天煤矿工业广场内,始建于1991年,原设计年生产能力1万吨,占地面积2.18hm2,是生产铵油和乳化炸药的自产自用定点厂,主要服务于公司所属黑岱沟露天煤矿。

进入2006年后,随着煤矿产能扩大,炸药厂原有的生产能力及仓储能力已不能满足两个露天煤矿生产的爆破需求,2006年2月准能公司精心组织筹备了炸药厂改扩建项目,改扩建后炸药厂占地面积5.1hm2,年生产能力为11万吨,项目总投资概算7996万元,炸药厂改扩建项目引进澳瑞凯公司的与生产工艺系统技术,其核心是乳胶基质制备工艺,该工艺主要特点是将自动化技术与炸药生产工艺技术紧密的结合,在控制上实现DCS控制;在安全上实现自动联锁保护;先进的乳胶基质制备工艺和配套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高效的炸药混装车能够为生产现场提供重铵油、重乳化、多孔粒状铵油三个品种的炸药。

炸药厂现有现场混装炸药车26台,地面生产线3条,辅助生产车辆21台套,区域分三个地方,一个有14个可存储爆破器材的成品仓库库区,一个是炸药厂总,一个是炸药厂分厂,主要服务于准能集团公司的两个露天煤矿。炸药厂设备具有点多面广线长、长期与强腐蚀性物质接触、车上或地面制药系统比较复杂、设备技术含量高、尤其危险性最大等显著特点,如何管理好使用好这些设备,发挥设备的最佳能力,是摆在炸药厂机电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

2 炸药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的特点及管理指导思想、管理方法

2.1 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的主要特点

炸药厂机电设备种类较多,复杂程度高,分布广,机动性强,作业环境恶劣,生产任务重,操作难度较大、维修人员短缺维修难度较大、设备管理人员较少,管理难度大。

2.2 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的指导思想

依据准能集团公司《机电设备管理标准及考评细则》、神华集团煤化工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要求,加强设备现场管理和考评工作,计划维修与预防维修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员工以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岗位素质,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2.3 机电设备运行管理方法

炸药厂设备运行实行三级管理,厂属各单位的所有班组配备设备包机人,责任落实到班组到人;厂属各单位配备有设备分管领导及机电技术员,负责设备具体的使用、检修保养、监督、考评等工作;炸药厂设立机电设备管理职能部门和配备设备主管工程师。

3 炸药厂机电管理工作中的难点

3.1 设备方面

设备逐年老化,非不锈钢部分腐蚀严重,故障较多,给设备使用、维修、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如表1所示。

3.2 人员方面

尽管炸药厂一直重视培养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但由于两矿爆破对炸药的需求量显著提高,对炸药产品质量的要求随着降低成本节约资源而优化的爆破方案一再提高了炸药产品品质,DCS控制等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设备操作也较复杂,维修人员较少且维修水平较低,培养一批操作技能好、业务素质高的操作和维修人员,还需要一定的过程等,给设备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难度。

3.3 设备使用环境方面

炸药厂机电设备的作业环境恶劣,尤其是根据露天煤矿的开采需求,装药作业面不固定且地面不平整,粉尘较大,设备长期连续与强腐蚀性炸药原材料接触,设备防腐工作非常严峻。

4 炸药厂加强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的重点

根据炸药厂机电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通过综合分析,炸药厂机电设备管理分常规管理和非常规管理两大部分。

4.1 常规管理

(1)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管理平台及档案。形成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程序和管理制度,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在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的职责范围,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明确各负其责。同时炸药厂主要设备全部建立技术档案和生产设备台帐、机动车辆台帐等,规范机电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信息,确保固定资产账、卡、物相符,充分发挥机电设备效能最大化。

(2)确实做好机电设备运行分析和计划维护保养工作。在《机电设备运行分析报表》中,要把着重点放在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分析上,分析的内容包括设备缺陷分析、影响设备出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和措施。以促进维修单位实施精细化维修,提高设备完好率,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3)建设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炸药生产厂区。借助计算机及网络管理全厂机电设备,使得各项设备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让各类信息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权限在瞬间相互传递,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借力信息化的优势,全部实时在线实现。

4.2 机电设备运行考核管理

设备运行管理是炸药厂机电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加强运行管理,使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操作规程得以贯彻落,使设备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经济,使设备发挥更高的效率,从而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主要有推行设备包机制和红旗包机评比工作,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做到责任到人;同时结合机电设备管理职能部门采取日常抽查与定期检查的方式,保证设备使用与维修处于最佳的状态。

4.3 设备使用环境管理

创造良好的设备使用环境对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至关重要。各级机电管理和技术人员要积极参与设备使用环境的监督工作,向各级领导提出建议,积极督促改善环境,领导经常有针对性地强调设备作业环境,形成全厂重视、生产机电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局面,为设备高效运行创造良好条件。

4.4 供电管理工作

炸药厂采用双电源供电模式,充分体现了炸药生产的重要性,因此整个炸药厂的供电系统运行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设备效率的发挥。

做好供电设备春检工作和供电系统日常维护工作。

5 设备维修管理的主要模式

5.1 预防维修

预防维修时指维修人员通过检查、测试、检测发现故障征兆,为防止故障的出现,使其保持设计功能状态,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的维修活动。预防维修目的是为了消除故障隐患,防范于未然。减少事故停机,消除部分潜在故障。分为定期维修、预知维修、状态维修三种。

5.2 生产维修

生产维修包括:维护预防、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其中改善维修是对设备进行局部结构或部分系统的改造,消除设备的先天缺陷,防止特定故障的重复发生,为日常维护、检查、修理方便而进行的改良性维修,目的是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安全性水平。改善维修常常是设计的修改,应属于设计、制造部门的工作范畴,是维修工作的扩展。

目前,炸药厂属于生产维修,强制维护保养机电设备、事故或故障属于事后维修、预防性维护保养、对设备的设计制造缺陷等进行技术创新四方面在整个维修体系中所占比例不同而已。

6 设备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

(1)设备管理,是指设备“一生”的管理,包括研究设计、生产制造(或选择购置)、安装调试,以及使用、维护、更新改造一直到报废为止的设备“一生”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的管理。设备“一生”的管理也称设备的全寿命管理。可分为技术管理、经济管理和经营(计划、组织)管理。

企业内部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完成既定生产经营目标而在企业内部开展的一切管理活动,它包括企业的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班组管理、现场管理等等。

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生产设备无论从企业资产的占有率上,还是从管理工作的内容上, 以及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体现上,它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十分重要的位置。管好用好生产设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对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设备维修与管理是企业生产的根本。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的维修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优良而又经济的技术装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在最佳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从而使企业获得最高经济效益。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预测,决定进行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水平是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证。安全生产是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的前提,没有安全生产,一切工作都可能是无用之功。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无不强调安全生产,紧抓常抓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强制性的,是必须无条件服从的,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之上。根据有关安全事故的统计,除去个别人为因素,8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设备不安全因素造成的,特别是一些压力容器、动力运转设备、电器设备等管理不好则更是事故的隐患。要确保安全生产,必须有运转良好的设备,而良好的设备管理,也就消除了大多数事故隐患,杜绝了大多数安全事故的发生。

(3)提升设备维修与管理的重要意义。首先,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设备是一个重要因素。加强设备管理是提高质量、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保持高的设备利用率,预防和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第二,提高劳动生产率,关键是要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企业内部多数人是围绕设备工作的。要提高这些人的工作效率,前提是要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利用率。第三,减少消耗、 降低生产成本更是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原材料的消耗大部分是在设备上实现的。设备一般都有常备的零部件、易损件,设备管理不好,零部件消耗大,设备维修费用支出就高。设备管理抓得好,设备大修理周期就可以延长,大修理费用在整个设备生命周期内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所占的比重就可以下降,从而为降低生产成本打下基础。

7 结语

机电设备管理是一项长远的工作,伴随着整个企业的诞生、成长、壮大也不断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管理模式也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尤其是现代企业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从农耕到工业到信息时代,机电设备管理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把信息化的前沿尖端技术消化吸收,不但传承优良传统,还要继往开来推陈出新,把信息科学充分应用到机电设备管理上来,才能更好地发挥设备的效能、提高设备生产效率,从而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邵泽波,陈庆,主编.《机电设备管理技术》[M].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2]王汝杰,石博强,主编,《现代设备管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3]苏月,王晓奇,主编,《煤矿机电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4]张琦.《现代机电设备维修质量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北京开采研究所.《地下开采现代技术理论与实践新进展》[M].北京: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6]袁维义.《机电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7]郁君平.《设备管理》[M].高职机电规划教材,2008.

篇8

2018年1月,根据公司机构变动情况,及时对公司的《资产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针对固定资产领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依据《资产管理制度》编制并了《固定资产领用指引》及《固定资产领用流程》,规范固定资产领用程序。

2018年7月,组织开展固定资产风险辨识培训及风险辨识工作。8月份配合行政事务部开展了体系内审工作。对内审中出现的整改项进行了整改。

2、资产管理及计量管理

2018年,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时搭建资产信息管理平台。根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编制了《资产信息管理平台功能需求》。目前已完成该项目的CEA申报工作。9月份开始项目招标流程,预计于2019年5月完成平台搭建,实现公司资产管理信息化。

今年,资产管理部对公司2017年的资本性支出项目进行了梳理,对符合政府补贴的项目进行了整理,目前已将杨家门水厂送水3号机组节能改造项目向政府申请节能项目补贴,该申请已通过区政府审核。预计可获得的补助资金5到10万元。

同时,资产管理部根据国家《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对2018年公司资本性支出项目进行整理,将符合《目录》中的设备采购项目向财务中心进行推荐,争取税务减免。

2018年4月,资产管理部组织开展了计量管理知识培训,辅助基层单位建立计量器具台账。对公司的计量器具按期进行周检,周检率达100%。

3、设备维保

2018年,部门下属设备维保中心,在继续负责各水厂及泵站设备维护的同时,对公司新近接受的利民水厂及龙湖供水泵站的设备也纳入维护工作范围。截止8月底,共接到各类工单240个,完成240个,完成率100%。2018年在管网测压点的维护方面,引进了外协单位共同维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测压点设备的维修及时率,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2018年在公司各水厂深入开展TPM活动。编制了相关手册。并对水厂一线员工开展设备维护的相关知识培训。

4.专项工作

2018年,在利民路水厂取水泵房无人值守改造经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杨家门水厂取水泵房无人值守改造。安防监控系统采用平台化管理,监控系统的联动更加简便、可靠。对厂内的自控系统进行了局部更新。将后续增加的设备及仪表接入自控系统。根据水厂生产需要,对原有的报表系统进行更新。满足水厂对生产数据统计的需求。

二、工作中的亮点

2018年,本部门的工作亮点表现在设备点检(TPM)的推广及3D模型展览室的建设上。

1、设备点检的推广

2018年,设备点检的重点工作方向是设备管理。设备维保中心《设备点检手册》与《设备管理手册》。在生产条块建立了设备点检微信群,录制点检教学微视频,在生产条块大力推广设备点检知识。并在三山水厂和泵站管理所正式启动设备一、二级点检。通过设备点检工作的开展,机电设备的维护模式正从事后维护向事前维护转变。通过设备管理的实施,延长了设备使用周期。

篇9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机电设备是构成施工生产的重要因素, 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材料、工艺、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其零部件会逐渐地被磨损、变形、断裂、蚀损等, 随着零部件磨损程度的逐渐增大, 设备的技术状态将会产生劣化, 不可避免地将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 设备的功能和精度降低, 甚至整机丧失使用价值。保持现场机电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 提高利用率, 延长使用寿命, 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一、机电设备维修的意义

机电设备维修是对机电设备维护和修理的简称。维护是为了保持延长或改善机电设备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 修理则是为了恢复或改善提高机电设备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维修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增加利润、节省原材料、优化投资回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费用、避免事故和技术性灾难”。维修为机电设备在施工中有条不紊地高效工作做出了重要的前期保障。随着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出现, 先进的维修可以确保设备无故障运行,而且能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状态。就维修性质来讲, 维修为将来投资。维修不只是排除故障,而是保证建筑工程生存、发展,取得工程经济效益的一种长期连续的投资。维修已不仅是恢复机电设备原有性能的手段,而是要改善提高机电设备性能, 从而提高工程质量。维修也是一种投资, 它是与固定资产同样重要的投资, 没有维修投资, 固定资产就难以保证回报, 难以扩大。维修已不再是一种辅助手段和应急措施, 而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的类型及发展

1 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的类型

目前, 国内外生产过程机电维修都有故障维修、定期维修、改进维修和状态维修等几种维修方式。故障维修: 又称事后维修, 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立即停机进行维修的方法; 定期维修: 又称预防维修或计划维修,是根据固定的设备运行时间或当量时间间隔进行维修,不论设备状态如何, 到一定时间后便停机维修的方法; 改进维修: 又称技术维修, 是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和采用新技术, 实施改进设计和技术改造,从根本上改进设备的性能的维修方法; 状态维修: 又称预知维修, 是根据先进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 判断设备的异常, 预知设备的故障, 在故障发生前进行维修的方法。

2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

故障维修针对已发生故障设备,且不具有预防性,改进维修则虽然具有预防性,但只针对需要性能优化的设备,显然两者都只是针对系统特定设备进行的维修方法。而在实际维修过程中, 随着生产规模化发展, 维修活动只有得到系统化管理,并采取预防性措施,才能有效避免或减少设备故障停机,以取得保证安全生产的目的,因此,维修方式必将从针对系统特定设备的维修方式向兼备预防性和系统性的维修方式方向发展。定期维修和状态维修正是适应这种发展要求的维修方式。

三、机电设备故障的维修

这里由于篇幅的限制, 只对定期维修亦即预防性维修进行分析。预防性维修指通过对设备的检测, 发现潜在的故障或故障症状。为防止其功能故障发生, 使其保持在规定状态所进行的一系列维修活动。预防性维修视设备的情况进行维修, 而预先不规定设备的使用时间, 因此最充分地利用设备的寿命, 把维修工作量降到最低, 是一种最经济的预防性维修工作, 它还是目前正在兴起的状态维修。

1 预防性维修的策略

根据设备故障产生的后果, 以及维修工作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实施的效果来决定所要采取的维修方法。

(1)对有安全性和隐蔽性后果的, 因其故障损失较大, 应采取预防性检测和预防性修理的策略, 将故障降低到规定的可接受的水平。

(2)对具有使用性后果, 则要求预防性维修费用低于使用性后果的损失费用和修理费用, 否则, 做定期更换或事故后修理。

(3)对非使用性后果, 要求事后维修费用低于预防性维修费用, 否则, 定期更换或事后修理

(4)当在技术上具备视情维修的条件,且状况监测费用低于设备故障可能造成的损失费用时,采用视情维修。

2 预防性维修间隔的确定

可靠性维修不仅要求选择合理的维修类型,也要求选择合适的维修时机。根据预防性维修的过程, 需要确定下述4个间隔:定期检测间隔期;发现异常时的跟踪检测间隔期;定期拆卸修理的间隔期;设备定期更换的间隔期。

四、加强机电设备运行管理

1 夯实机电内业和机电基础工作

(1)形成一套规范的管理程序和完善的机电管理制度,并在机电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各单位机电内业规范,加强监督和检查职能,使各项规范和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2)建立技术档案和生产设备台帐、机动车辆台帐、计算机台帐、通讯设备台帐、电铲钢丝绳使用更换台帐、坑下供电电缆使用更换台帐等;规范机电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信息,确保固定资产账、卡、物相符。

(3)要把着重点放在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分析上,分析的内容包括设备缺陷分析、影响设备出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和措施。机电分析的内容要力求具体,定量地说明问题,为设备维修管理提供参考,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加强设备的缺陷管理,用以促进维修单位实施精细化维修,提高设备完好率,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4)制定并执行机电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由分管领导、相关机电管理人员参加的机电例会,总结上阶段工作,提出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安排下阶段机电工作的重点。

2 加强机电运行考核管理

设备运行管理是机电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加强运行管理,使机电管理制度和设备操作规程得以贯彻落实,使设备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经济,使设备发挥更高的效率,从而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1)继续推行设备包机制和红旗包机评比工作,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做到责任到人,严格要求操作人员按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精心操作,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推行设备包机制,必须做到奖罚分明,责任明确。

(2)机电运行管理职能部门采取日常抽查与定期检查的方式,对使用中发现的问题,要求设备使用单位限期整改,并进行复查;对维修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维修单位联系处理。保证设备使用与维修处于最佳的状态。

(3)充分利用机电质量标准化考核平台,结合露天矿实际情况,对机电设备质量标准化考核项目进行分解细化,使考核项目更加完善、具体,便于操作。

3 设备使用环境管理

创造良好的设备使用环境对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至关重要。各级机电管理和技术人员要积极参与设备使用环境的监督工作,向各级领导提出建议,积极督促改善环境。

4 供电管理工作

供电系统运行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设备效率的发挥。要认真安排每年春季供电设备的检修工作,对所有供电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保养,对所有供电系统的地线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对变压器和避雷器等设备进行试验,确保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要加强供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提高检修质量,加强对电缆的管理,保持供电系统的低消耗、高完好率。严格执行供电系统的各项制度,确保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结束语

现代机械运行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 就其本质而言是随机过程。它的故障形势有: 连续性、离散性、间隙性、缓变性、随机性、趋势性和模糊性。从整台设备来看有成百上千个零部件组成。零件间的相互耦合决定了现代机械故障的多层次性, 即一种故障有多层故障原因所构成。故障与现象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

参考文献

[1] 赵红毅.机电设备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及维修措施[J]. 科技风. 2011(03)

[2] 张雪涛.机电设备运行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方法[J]. 科技创业家. 2012(15)

篇10

煤矿技术管理是指对企业的生产技术活动、安全技术活动,以及技术开发和创新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当前,随着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和在煤矿的全方位应用,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较高和严格的要求。因此,为了不断提高煤矿生产机械化程度和不断提升机电装备水平,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十分必要。

一、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完善技术管理制度

井下的电气设备大体上可分为设备、电缆、安全保护装置、小型电器四大类。首先,应设立设备、电缆、安全保护装置、小型电器7个专业化管理小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其次,应组建由技术员、技术技师、拔尖技术工人组成的技术管理队伍,逐级分解技术管理任务,使技术管理更贴近生产;最后,为规范机电技术管理工作,应每月召开由各管理小组及各单位主管技术员参加的技术管理专题会议,布置当月机电技术管理工作,即机电检修工作、职工培训工作及档案管理工作。

二、落实基础管理,服务安全生产

1.基础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一是应牢固树立“机电为生产服务”的观念,保证机电设备按时到矿和各工作面的设备正常衔接,从而实现机电系统能力的最大化和设备配置的最优化;二是应针对每个工作面的设备准备,拟定工程网络图,并在地面进行配套安装和调试,从而保证每一工作面做到一次安装试产成功;三是在每一工作面组织安装移交后,应有专人对工作面所用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及特性等进行汇总,并编写《综采工作面手册》。2.严把设备、配件入矿质量检验关。一是在选用设备和配件时,应优先选择大厂或行业定点生产厂家,检查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书、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鉴定报告等;二是对于进入煤矿现场的机电设备,应检查其质量合格证等,对于电气插件和大修后的电机、变压器等,还须经试验室进行标准试验和测试,确定合格后才能入库和发放使用,以把住机电安全关口。

三、加强设备现场管理,实现设备可靠运转

1.严把设备安装质量关。较高的现场安装质量,是实现机电安全的关键。一是在安装每一台设备时,应要求安装单位提前制定出完整的设备安装作业规程,并经主管工程师进行严格审批,把设备安装质量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在安装综采工作面时,安装单位要提前编制出安装网络图,制订出工作面设备安装规程、安全措施,由机电、安全等部门严格审批后才能进行;三是为确保设备安装质量,机电设备管理员要严格对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验收,确认合格并签字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安装,以保证了整个工作面的安装质量。

2.严把机电设备运行质量关。一是煤矿企业应开展效的设备点检制度,坚持实施设备在线与离线的点检工作;二是煤矿企业应坚持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对振动、温度等数据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点检标准,实现与企业资产管理(EAM)系统的有效结合,以确保机电设备在在线与离线的点检过程中,能准确了解设备的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提供维修保障;三是技术人员应利用EAM系统,将EAM设备管理模块和工单模块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跟踪设备的运行、维修和维护等状况,从而方便制定、调整设备的点检周期,以确保设备的点检管理科学、有效;四是利用EAM系统,可方便地将点检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使EAM系统的使用者可通过网络方便地查找点检数据。

3.严把设备检修质量关。一是狠抓设备停产检修,即在每次停产检修前,应制订严格、细致的停产检修计划,编写每个项目的检修安全措施和作业规程,经机电、安全等部门的主管领导进行审核把关后方可停产检修;待检修结束后,相关管理人员应进行设备的试运转,不合格的不能进行验收、签字,保证了每一项目的检修质量;二是应增强检修人员的责任心,应完善设备检修质量时限责任制,以确保每一台设备的检修质量,促进机电设备完好、安全运转,以有效降低机电设备的故障率。

四、创新机电安全管理,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的检测和预防性检修

(一)落实责任,加强考核,不断提高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一是应落实机电设备各级领导的包片、包机责任制,实行定期上岗巡回检查制度;二是应加强对现场机电设备的检查,即:对机电设备进行逐台开盖检查;对电气设备实行双测双绘、开盖检查管理;定期测定机电设备的运转温度、测定电气设备和电缆的绝缘值等,做到超前防范、超前检修,确保设备开机率在95%以上;三是应加大下井、查隐患、现场解决问题的考核力度,实行分管矿长考核科领导、科领导考核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考核队组、队组考核班组的层层考核责任制,使机电设备完好检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

(二)超前预防,将设备检测纳入规范化、程序化、周期化轨道

一是应制订和完善机电设备检测管理制度,坚持每月定期检查和试验各种机械保护、联结件、部位等;二是应定期测试综采工作面及变电所得电气保护和接地保护;三是应开展大型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测预报工作,即可利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对电气设备下井前或使用中进行定期试验,应利用油化验、铁谱采样分析对大型设备的关键部位的油进行化验、分析,以确保大型设备的正常运转;四是应对调拨进矿的电气插件等配件进行检验和测试;五是可充分利用一些节假日对大型设备进行预防性停产检修,以及时消除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无法处理的设备缺陷。

五、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机电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

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因此,要做好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则应坚持“人本管理”的理念,做好“培育人、引进人、留住人、用好人”的实际工作,即:一是在人才的培养上应积极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即请师傅进来与送职工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以培养一批优秀的机电技术人才;二是应制定《机电维护人员技术培训发展计划》,坚持每年从队组中抽调一批文化素质较高的年轻工人进行机电技术培训,同时在培训中采用现场操作、案例分析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使其能掌握机电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工艺技能;三是在培训过程中还应严格其考核制度,采用每月坚持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每季度组织考核的办法,就“查阅其会议点名册、培训教案、授课记录、职工考卷及成绩统计”5项内容,对培训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以检查其学习情况;四是可采取对表现突出的机电技术人员给予奖金奖赏,以激发广大职工学习机电技术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机电技术职工学技术、钻业务,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篇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领域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从而带动了我国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煤矿企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机电设备,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并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重要作用[1]。因此,煤矿机电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必须加大对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力度,确保各机电设备处于最优的安全运行状态,最终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提供先决条件。

一、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煤矿机电设备的投入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煤矿企业的日常生产也会对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2]。因此,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俨然成为煤矿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确保煤矿企业各机电设备处于最良好的运行状态,是当今煤矿企业所面对并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然而,由于煤矿机电设备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加上煤矿企业生产中的作业环境较复杂,影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因素众多[3]。因此,工作人员应重视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力度,善于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技术,确保各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进而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的效率与安全性。

二、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

1、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 调查显示,我国有些多煤矿企业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安全生产,过度、长时间地使用机电设备,使得设备提前报废,或者可靠性降低,甚至使之“带病运转”,也没有相应的安保设施[4]。因而,这样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煤矿的工作环境日益恶劣,粉尘、湿度等也比较高,腐蚀性气体增多,从而影响到井下作业的安全。此外,这更需相关人员重视维护工作,如加强防锈、防尘等,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加速设备的腐化和损坏。这往往都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很多的隐患问题还发现不了,因而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理念滞后 由于我国煤矿企业大多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理念大多沿用传统、低效的管理模式,也没有得到相关煤矿企业的管理者给以足够的重视。通常情况下,煤矿企业在管理与维护机电设备过程中往往是追求产量,而忽视了管理的作用,没有凸显现代化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对于机电设备的高效使用。此外,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相关管理制度也不是很完善,没有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的管理体制,使得部门的职责相对地淡化了,甚至出现管理人员在面对具体的生产工作时没有实际的职权,最终造成管理效率的低下。甚至有些煤矿企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与产量,将本来用于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的费用投入到增大产量中来,使得机电设备难以长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直到设备真的出现了影响正常生产的故障,才进行整修,这样不仅仅增加了机电设备的维修成本,反而还会降低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

3、管理队伍素质较低 由于煤矿企业的工作处于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又脏又累,并且日常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所以大多人员不想到煤矿企业工作,尤其是各方面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因此,大多数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人员是综合素质较低,能力水平不高的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再加上当今煤矿机电设备技术较先进,更新换代快,普通人员难以彻底地解决安全隐患,往往会错失最佳的清除故障时机,无法对真正的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保障和指导作用。

三、煤矿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策略

1、不断建立与健全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制度 相关煤矿企业在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需要跟据我国法律法规,在全面掌握各种机电设备性能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设备维护与管理意识,进而制定出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设备维护与管理制度。同时,在制定过程中必须要以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为出发点,以提高机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标准,严格执行矿井停产检修计划,并重视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为设备安全管理提供信息和数据。此外,还要制定好机电设备日常维护与管理时间表,根据设备的可靠性程度、运行状况、工作环境等因素,确定机电设备的检修周期和检修范围等。对于某些重要的设备,还要指定由专人负责维护和日常检修,分工明确,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设备处于最良好的运行状态,有效降低设备的事故率。

2、提高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业务素养 随着先进的煤矿机电设备不断引进,相关维护与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也要不断提高,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现代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发展要求。因此,煤矿企业必须定期对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有条件的企业还要聘请相关专家莅临现场指导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专业知识技术,从而实现对机电设备的科学、合理使用,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先进机电设备的技术优势,确保机电设备的各环节合理、安全、有序地进行。

3、加快煤矿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变革与发展,对于煤矿企业机电舍不得维护与管理也不例外。其传统的维护与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加快煤矿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已经成为煤矿企业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趋势。同时,要善于引进先进的管理设施,将信息化有效地融入到机电设备管理和仓库管中来,切实地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的水平。随着先进机电设备品种、品牌、规格与技术标准不断的增加,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将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此外,企业的资产增多和人员流动的加强,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因为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于科学化、数字化的资产管理有很大的差距,效率低下,也容易造成财产统计上的损失,因此,对现有的设备仓库管理模式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改革势在必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多,使得先进的机电设备被应用到煤矿生产中来,同时,人们也对煤矿的生产及其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相关煤矿企业充分重视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不断的借鉴外国的管理经验,提高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最终确保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王世强.浅析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21)261

篇12

1 甘肃省高等级公路整体运营现状及背景

近几年,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猛,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对全省高等级公路和联网收费公路进行统一的运营管理,主要负责全省高速公路的资产管理、养护监管、标志标牌、隧道、机电系统、服务区及管理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负责全省高速公路的应急救援、调度指挥和交通战备保障、监控管理、交通信息收集与以及全省高速公路管理单位组织人事、劳动工资、档案管理和安全生产等工作。截止2015年底,甘肃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下设9个高速公路管理处、34个收费管理所、2个隧道管理所,183个收费站,26个隧道管理站,1081条车道(其中ETC车道336条),45对服务区,14对停车区,共管辖收费路段36条,总里程已达到3852.65公里,其中隧道155处299座420.13公里。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证收费运营管理工作的基础条件,做好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更换、升级等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高速公路的机电设备种类繁多,从功能上可划分为监控设施、通信设施、收费设施、高低压配电设施、照明设施、隧道机电设施等。目前,我省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还利用手写填表的方式完成,费时、费力,且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行情况,无法提供全面可靠的决策依据。实现以智能交通为特征的交通信息化是实现交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通过二维码、B/S(浏览器/服务器),Android、Ios智能终端,4G网络、可视化界面等技术,将更有利于管理者及时、准确的了解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管理者的决策和效率。

2 甘肃省高速公路机电养护管理系统平台内容

高速公路机电养护评价系统是一项综合性的信息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直接遵循。因此,采用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机制,有效调配人员、时间和资金等资源,对该系统的建设非常重要。系统将建立以下几个模块:

(1)设备管理:包括设备录入、设备查询、设备调拨、设备调拨记录、二维码打印、备品备件录入、备品备件查询和数据录入情况分析八个功能。各单位在此模块录入本单位的机电设备信息,也可查询本单位下属单位的数据录入情况,实现设备的统筹管理和资源整合利用。为方便设备日常管理维护,可打印设备的二维码或条形码并粘贴到对应设备上;将各单位备品备件信息录入系统,实现查询本单位下属单位备品备件的详细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

(2)养护管理:各单位通过此模块录入设备的日常巡查、光缆巡检、养护巡检信息,方便上级单位的查看和审核。设备出现故障时,将相应故障信息添加到模块内,随时更新故障处理情况。

(3)统计分析:包括设备台账、故障频率分析、故障率分析和备品备件台账四项,通过分析已录入的设备故障情况,生成故障频率统计图表等各类分析报表,管理人员根据需求可选择不同查询条件和统计方式,全面细致的了解所有机电设备的故障率、故障原因、发生故障时间、使用部门等详细信息。

(4)预算管理:包括设备维修费用预算和日常巡查费用预算两个模块。维护单位在完成设备故障维修后,提交系统经该维护公司审核后的维修费用。维护单位完成日常巡查工作后,将具体巡查工作输入系统,信息审核成功后系统根据标准库自动计算巡查费用。

(5)专项工程:包括项目信息、审核项目、项目招标、合同管理、项目监理、计量支付和竣工验收,是一套完整的项目实施流程。各收费所申请本单位的专项工程,先在系统内录入详细的工程相关信息,完成后由各管理处进行项目审核,通过后填写项目招标信息,按照相关规定签订施工合同记录在系统中,根据合同约定进行计量支付,经监理单位审核确认后支付费用,项目完工后,各管理处组织竣工验收。整个项目从申请、批准、实施、完工均可在系统中查询到时间点、经手人等信息,避免了因管理人员变动、文件表格丢失等现象对项目产生的影响,更方便于以后项目的筛查、上级单位检查、审计等工作需求。

(6)综合管理:包括通知管理、操作手册、制度管理和制度类型管理,通过此模块可向下属单位发放通知、操作手册、管理制度等信息,方便快捷,是各单位上传下达的重要途径。

(7)标准设置:包括设备名称管理、二维码属性设置、设备分类管理、预算材料基价、预算定额管理、预算材料基价(维修)、预算定额管理(维修)和设备标准品牌库,主要用于系统中所有材料、定额的设置。使用者可添加本系统中当时没有的设备、材料或维修项目,根据设备大类管理下一级别的设备小类,以及预算材料的基价添加、预算定额的添加和修改,设备标准品牌信息的添加、维修设备材料的基价、预算添加等。

(8)系统管理由组织机构管理、用户账号管理、角色(用户组)管理、模块(菜单)管理、日志查询、数据字典管理和修改密码组成。

3 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该软件管理平台,规范了我省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维护标准,建立了设备动态管理台账,为整体管理工作计划目标的制订和相关决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并从技术上对机电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设备故障的发生率;根据系统设定的评定标准随机抽样检测维护单位的维护数据,实现了对不同维护公司客观公正的绩效评定,加强了整体机电系统管理队伍的技术水平,实现信息化的科学管理,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费用支出的最终目的,使甘肃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决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并为收费运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也是高速公路交通智能化的一个缩影。

参考文献:

[1]按部颁标准JTG H12-2003《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有关机电设施章节执行.

[2]靳引利,范晓,雷雨.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公路交通科技,2007.

[3]邹国平,李翠.路网环境下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系统的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

篇13

1 机电维修现状

机电设备是洗煤企业不可缺少的生产设施,而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直接关系到洗煤正常生产的关键,因此维护机电设备的正常使用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传统的维修模式主要采用事后维修和预防性维修模式,不但影响了设备运转效率的提高,又制约了企业生产的发展。

(1)通常情况下,一般零活采取运转工汇报的事后维修,这种维修方式常常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种工作方式占维修部门工作量的90%以上,由于不能对症下药,常会造成小事故不断的境况,消耗了维修车间主要精力。

(2)另外生产过程中遇紧急事故抢修的维修方式,由于为了赶进度,减少事故影响时间,经常造成维修不足,维修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3)预防性检修,由于缺乏科学依据,仅靠经验制定设备检修的周期及内容,极易造成过度维修。

2 项目需求

传统的机电管理模式,维修部门工作始终围绕处理零活和事故抢修等工作内容展开。不但工作量大,而且维修成本过高。被动的维修模式,是维修人员疲于应付,缺乏维修的主动性和计划的合理性,有必要改进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

3 项目设想与实现手段

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编制一套应用软件。将机电相关信息汇总到软件平台,提供相关实时的技术数据和相关统计信息,同时系统具有强大的综合分析能力,为有关人员提供数据和管理决策提供支持。通过长期应用软件,积累大量数据,为预防检修、技术改造提供数据支持。

4 项目初期目标

4.1 建立设备管理查体系

(1)建立厂、车间、班组三级设备完好检查管理体系。厂每月组织两次设备完好检查。由机电副总、工程技术人员、各车间车间管理人员、维修技师组成的厂级队伍,对全厂设备进行专项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以项目平台为依托形成指令由责任单位限期整改,达到提高设备完好状态的目的。

(2)使用单位、维修单位分别每星期组织一次以车间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班组长等组成的队伍,对设备进行完好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利用项目平台,汇报问题,调度部门依据数据,形成指令进行专项整改。

(3)在专业班组建立以包机制和日常巡检的设备管理方法,责任落实,包机到人,将包机设备状况与职工个人绩效工资挂钩的办法,提高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确保设备维修及时,状态完好。

(4)建立机电维修部门维修记录、维修部门完好检查记录、使用单位设备完好检查记录、运转日志等上报台账管理制度。

4.2 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1)全要素化管理。 厂建立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不但将与传统上与设备管理有关的设备资产管理、设备性能手册、维修记录、注油记录等纳入管理系统,而且将运转日志、工艺检查记录、材料备件库存表、检修计划、零活单等纳入整个系统。

(2)网络化信息采集共享体系。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普及化的互联网技术,编制专业软件,做到信息分级录入,信息共享的目的。该系统信息采集全要素化,给有关部门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为其分析、决策提供依据。

(3)强大的信息分析能力。由于该系统采集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结合计算机技术,我们为此在系统建设上,对数据设置强大的的综合分析能力。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工作的需要,利用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依据结论指导工作。

(4)建立分级管理体系。建立的管理体系分为厂、车间两级管理方式。厂级主要负责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转,并负责协调有关部门解决运行当中的实际问题,对重大问题、关键数据进行分析,指导基层单位工作。车间负责该车间分工范围内的数据采集、上报,利用系统提供的全要素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指导工作,为预防检修、事故分析、材料备件计划、技改提供依据。

5 实际效果

采用先进的专业化管理平台,通过加大设备管理工作,采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式,预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1)设备事故时间大大较少,运行效率大大提高。月事故时间从原15小时/月,降低到2.5小时/月,较以往降低了50%以上,且事故时间成逐步下降趋势,实现机电设备零事故运转。

(2)维修费用大幅降低。由于采用了合理的维修计划,提高了维修准确性、针对性,防止了过度维修,使材料备件的消耗量大大降低,实现吨原煤材料费支出降低了0.5元的效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