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47:0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问题的提出
在解放初期,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统一计划和生产,市场服从于政府,没有自力,经济发展缓慢,该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国经历长达20多年的经济市场化的探索,政府职能也从服务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市场在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作用越来越大,对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时经济发展仍然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后来转变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但这一阶段在政府与市场的比例关系中政府的比例还比较大。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下,市场比例越来越大,经济增长加快,从近来年我国的GDP增长比率大约在10%左右可以证实,但是随着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物价也大幅度上涨,尤其是房价的上涨以及由房价带动的其他生产性和消费性商品的上涨,使百姓的压力加大。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使百姓住有所居,国家在2011年下半年开始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控制房价,加大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为了实现“十二五规划”中规定的年均增长速度7%,快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使市场和政府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市场与政府的缺点分析
(一)市场的缺点—市场失灵
在实践中,市场并不是万能的,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经济大萧条即是典型的例证,商品出现了相对过剩。这说明市场也存在着许多天然的、无法克服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然垄断。一般来讲,当一个产业存在自然垄断时,当且仅当一个企业存在时,该产业能够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这时竞争是不经济的、无效的且具有破坏性,最终垄断难以避免,一旦垄断形成就会滥用垄断权力,形成与竞争性均衡价格相背离的垄断定价,从而造成无谓的损失。这就是自然垄断的“生产效率与配置效率”之间的根本矛盾。由此可见,市场无法克服自身的天然缺点,想实现社会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就必须借助市场以外的其它干预机制予以弥补。
第二,外部性。所谓的市场的外部性是指某厂商的经济决策(或某人的消费决策)经过非市场价格手段直接的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它厂商的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或某人的效用函数),并成为后者自己所不能加以控制的变量。主要包括生产的外部经济与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与不经济。外部性存在能够导致即使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实现的资源配置也不是最优的,即将偏离所谓的帕累托最优,使得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第三,公共物品。市场无法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就是说,不能排除人们使用一种公共物品,而且一个人享用一种公共物品并不减少另一个人对它的享用。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失效,原因不在于社会不需要公共物品,而在于公共物品不可能像私人物品那样,通过市场的买卖行为而使产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建立联系。事实上,私人不愿意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去提供公共物品,如国防、外交和法律等。这些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的介入来弥补市场的缺陷,以保证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第四,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在买卖交易过程中,由于交易双方对于产品质量、性能和成本等信息的了解程度不同,难免就会出现“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信息的完全和对称是构成完全竞争市场的重要前提。在这种前提存在的市场机制下,所有的信息都可以认为凝聚在价格之中。但是由于市场双方的信息条件并不相等,交易中的一方并不会主动显示自己的偏好、边际替代率等信息,甚至会提供虚假的信息以谋取自身的利益,以致出现“劣胜优汰”的怪现象。这被称为“道德风险”。道德风险造成逆向选择,使社会资源无法实现最优配置。
第五,分配问题。市场的自发作用会造成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市场交易虽然按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但是由于人们的资源禀赋和竞争条件以及机遇的不同,因而人们的收入差距相差很大,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是不可能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这极其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二)政府的缺点—政府失灵
所谓政府失灵就是指政府在干预经济的过程中,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但是由于自身的特点及其他一些因素造成的损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所获得的信息不完全而导致的干预无效。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的有效干预取决于及时正确的经济政策,而及时正确的经济政策来自于对市场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的掌握。由于现实市场经济运行的复杂性,政府作为一个规模很大的机构,常常面临着信息获得的不充分、不完全、不准确、不及时,信息处理速度慢、成本高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势必导致减弱政府的经济政策效果实现与发挥,从而造成政府失灵。
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当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它主要反映出的是竞争与供求的关系,价格的变动、资金与劳动力流动等各种市场活动之间的一种有机的联系。竞争机制往往和价格机制及信贷机制联系较为紧密,并且往往共同发生作用。竞争机制常常包括买卖双方之间的竞争以及买方之间、卖方之间的相互竞争,竞争的直接作用是各种交易的质量都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所以事业单位在人员使用和薪酬发放方面都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过去干与不干、干多与干少同样待遇的不合理局面,使得各项工作都在朝向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迈进。
目前,大多数地区在事业单位人员考核上,都实行了业绩考核和评聘分离的考核体制,这对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考核机制在具体实施中却往往因为各个地区和单位的具体差异性,执行力度不够,往往考评只是一种形式,而实效性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成为“空欢喜”。所以看似很完善的一项改革措施,在具体实施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干预使得改革变得困难重重,所以笔者认为进一步完善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是有效转变事业单位改革中各项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问题的良策。具体包括有:
首先,事业单位在经过改革之后,具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的可能性。事业单位在前期的改革中,已经在技术等级考核、薪酬管理和分配方面有了一定的成效,且改革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已经深入人心,也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这为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基础保障。其次,事业单位因为大多数都具有公共服务性质,从性质来看,基本上都是非盈利性单位,其工作人员在收入方面主要依靠工资收益,而没有其他收益性收入,所以和企业相比较,目前所实行的基础绩效和奖励绩效,看似很完善的奖励体制,但是对于大多数非盈利性事业单位而言,基本上奖励绩效收入是摆设。而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工作人员在收益方面与周边人群的落差导致他们工作积极性下降,这是事业单位薪酬改革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也是必须正视的问题,所以进一步完善势在必行。最后是形式化考核体制依然存在,不利于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很多事业单位的考核机制上,考核成为了一种形式,看似新的考核评价体系,最后执行的还是原有的管理模式,这一方面容易滋生内部矛盾,另外一方面容易挫伤大多数人的工作积极性。
针对改革中存在的这些现实问题,只有把市场竞争机制的核心理念引入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才能进一步体现劳动与报酬步调的一致性。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应该注重实际业绩的考核,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在现有考核评价体系当中,应该把每项具体的考核内容实现量化。这里笔者所要说的是实效量化,以往的量化考核有走过场的嫌疑。在改革中,我们应该本着公平、公正的考核理念,把工作中各项业绩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真实地体现出来,让大家对考核的结果心服口服,这对于增强工作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评聘分离是实行多年的改革制度,在进一步完善中,我们应该摒弃以往职称终身制和聘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一些单位在人员的聘用上,往往是论资排辈,按照职称等级依次列队,而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却并非如此,这对于中青年工作人员而言是有失公平的。为了更好地发挥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应该根据每一个工作人员每年的工作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且把时效性定为一年。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岗位工作和薪酬发放都有危机感和竞争性,这会增加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也利于单位在人员聘用方面更加趋于理性。最后,进一步完善待遇分配制度,使考核效果立竿见影。一些事业单位在对员工完成考核之后,对于待遇的提升却不能立即执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工作的热情。有些人员在取得较好的业绩之后,自己的待遇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还有一些人员的业绩因为单位内部的调整,被其他人员所占用,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次分配。这些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只有把考核和待遇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具有一定的时效,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现有的尴尬境地。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改革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但是引入市场竞争并非让事业单位抛弃公众服务理念,只是通过市场调节的手段,让单位更有活力,更好地服务社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已基本步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大型国有企业由政府引导转向市场引导,国有企业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六字方针,基本完成了市场化改革。市场经济是面向市场的经济,是面向消费者的。如何从市场经济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中流砥柱,这便涉及到了企业竞争力问题。企业竞争力是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拥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源泉。
1、企业竞争力分析基础
最先研究企业竞争理论的美国教授Michael Porter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五力分析模型,对全球企业战略制定产生较为深远影响。五力指“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后来衍生出各种分析模型,如PEST分析(总体环境分析),BCG矩阵和价值链分析,基准分析、竞争者档案研究等。之后我国学者又提出九力分析模型,即“品牌力”,“研发力”、“营销力”、“制造力”、“产品力”、“资源力”、“决策力”,“执行力”、“整合力”。这对企业内部静态属性与其外部动态属性作系统分析,可对企业目前所具有的竞争力做出全面认识。具体而言,属于企业外部属性的包括“品牌力”、“研发力”、“营销力”、“制造力”和“产品力”,属于内部属性的包括“资源力”、“决策力”、“执行力”、“整合力”。
2、企业竞争力本质
首先,我们应准确把握企业竞争力的本质特征。根据Amit & Schoemaker、Dierickx & Cool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企业竞争力是通过不断学习积累而缓慢形成的。企业竞争力短期内是很难形成的,必须是长时期通过公司对人力资源的持续投资,缓慢地积累发展起来的。在积累过程中,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企业竞争力不能在短期内迅速得到提升。由于企业竞争力的开发和积累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许多缺乏竞争力的公司常常在短期内受到限制,这些公司急于投资、开发,力求在短期内迅速构建竞争力,但常事与愿违、效果不明显。
第三,企业竞争力与其他能力组合可发挥最大效应。企业竞争力不是单一的能力或技能,而是由不同层次、主附相助的体系组成的。企业竞争力的存在及发挥作用不排斥其他能力的作用发挥,甚至企业竞争力本身需要有相应的低层次能力做补充,使企业竞争力发挥更大的放大效应。
第四,企业竞争力是顾客心中竞争优势的源泉。顾客通过购买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满足是多方面的,如质量、性能、品牌、与购买者的关系、畅通的渠道、灵活的促销手段等。企业要在这些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其根本在于高素质的人员、规范的管理制度、实用有效的实施手段,都是需要以能力体系作为支撑。
3、进一步探讨企业竞争力
什么是企业竞争力?如何正确认识、把握和运作企业竞争力?还需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加以认识:
第一,企业竞争力是一种战略观。它寻求从企业内生核心力来解释企业竞争中的优胜劣汰问题。企业生产范围可以用竞争力来界定,即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企业经营的广度与深度。一个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必然经历了合理定位竞争力的过程,才能使企业朝着既定路线前进。
第二,企业竞争力是企业运行而产生的一种综合合力,不是简单的1+1=2加法效应,而是一种1+1> 2的放大叠加效应。企业运行通过资本的投入,资源的运用,劳动力的使用,科学技术知识的创新等一系列生产要素交互作用,释放了大于企业运行的能量。如果企业缺乏所需的竞争力,只简单表现为资本、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的简单叠加,甚至相互递减,那么该企业即使拥有雄厚的人、财、物等资源并投入了大量生产要素,它也无法产生必要的劳动剩余价值。
第三,企业竞争力是技术、技能的结合体。根据企业竞争力理论,我们可以将其解释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我国一些学者将其理解为“企业内存在的一组技术和技能的结合体”。“以一项或多项领先核心技术为主建立的企业深层次能力”等。企业的竞争力是以知识为特征的企业战略性资产,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层面,渗透到所有组织里,贯穿于生产经营全部过程中。
第四,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合理运用生产资源并制造产品所拥有的企业能力。企业生产产品的同时也在生产竞争力。这决定了企业生产的产品好坏。该能力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积聚变化,或放大、或缩小资源要素,使企业逐步走向繁荣或衰退。企业各方面的能力只有在综合运用时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才能形成企业向心力,从而形成企业竞争力。
第五,企业竞争力是由企业内部各成员组成的具有处理企业常规事项和非常规事项的集合体,它优劣决定企业竞争力的优劣。企业内的各成员相互协调、相互联系,其合力大于企业内单个成员能力叠加的总和,并且该合力支撑着企业的实际运作。企业内部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大小。这便意味着企业必须注重企业内部人员的甄选,使他们最大程度发挥力量。企业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企业竞争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011年的电视收视市场格局依然呈现出省级卫视份额上升,中央级频道小幅下滑的特点,省级卫视全天的市场份额已连续两年超过中央级频道,占据了近1/3的市场。省级卫视的收视成绩,一方面得益于落地入网的不断加强,扩大了频道的覆盖范围;另一方面,也是省级卫视倾力打造强势节目、建设频道及节目品牌的结果。
近年来,更多的省级卫视“跨越本省,走向全国”,持续不断地向周边和全国其他区域渗透,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加强频道的落地。随着数字电视平移速度的加快,广电“村村通”的推进,以及“无线机顶盒”的发展,很多省级卫视频道实现了“区域性覆盖”和“全国覆盖”,成功地扩张了传播渠道和平台。
节目竞争方面,省级卫视在电视剧和娱乐节目方面的优势非常突出。电视剧的大容量播出、多频道联播、首播独播抢占资源,以及对电视剧的高调宣传营销等手法,强化了省级卫视的电视剧在整个收视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而省级卫视的综艺娱乐节目也是近年来整个电视综艺节目创新的先锋,不仅创新方式已从简单的模仿复制上升为购买国外成熟节目模式,其内容形式更是涉及娱乐真人秀、游戏闯关、婚恋交友等多个方面,话题不断,亮点不断,在收视市场上一直方兴未艾。电视剧、新闻、综艺,这三架拉动收视的大马车,省级卫视两架领先,这正是省级卫视收视率上升的关键所在。
但与中央台频道专业化定位、细分市场、发展相对均衡的特点相比,省级卫视其内部实力的“集中化”趋势却越来越明显。其一,省级卫视虽然数量众多,但竞争实力非常集中,少数频道在高覆盖的基础上,以强大的节目资源优势和品牌影响力遥遥领先,2011年的收视数据显示,收视份额前3位的频道,占据整个省级卫视份额的30%,前5位的频道占据40%,而前10位频道的份额之和已占到了省级卫视收视总量的60%以上,众多的省级卫视竞争实力很弱,“长尾”态势非常明显。其二,优势节目资源竞争集中。省级卫视节目竞争差异化不强,大多集中在综艺娱乐节目的开发及电视剧的购买上,真正能赢得市场的少数节目皆集中在少数强势频道上。以综艺节目为例,播出量不足20%的10个卫视频道,其综艺节目的收视份额却超过了80%。电视剧资源更是如此,“一剧难求”,少数实力强劲的频道方能为一剧“血拼”,方能实现首播和独播。其三,广告及收益集中。良好的传播效果创造了良性的广告投放环境,竞争的强势最终使得广告收入、节目收益等更集中于少数频道,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已在省级卫视内部竞争中得以充分的体现。残酷的现实是:省级卫视在收视市场的竞争,是以少数强势频道为主导的,众多的省级卫视频道是弱小的跟随者,其生存空间不容乐观。
2012年,广电总局各项限令正式实施,对于以电视剧和综艺娱乐为节目主体、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省级卫视来说,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生存大挑战阶段。娱乐节目首当其冲,2012年娱乐节目的竞争更集中在周末以及晚间后黄金时段。后黄金时段的开发空间有限,各卫视都把王牌节目押在了周末,竞争更为惨烈;电视剧取消中插广告,观看更为流畅,但好剧仍然难求,卫视为了拿好剧播好剧,同时尽可能消化广告的压力,势必付出更高的成本和代价,竞争更加白热化。形势严峻,无论强势弱势,省级卫视都在探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路径。
省级卫视的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条:
整合资源 拓展渠道
——以“规模”增强竞争优势
高额的落地覆盖费,天价的购剧成本,节目开发资金局限,研发力量不足,单一的频道管理和营销模式等,是省级卫视在竞争中时刻面临的压力。省级卫视要在“空中”抗衡资源优势、政策优惠的中央台频道,在“地上”阻击数量众多、贴近本土、自由度较强的地面频道,于“夹缝”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寻求突破资源和渠道的限制。合纵连横,可以实现资源的融合和平台、渠道的互补,以合力赢得市场的竞争。
合纵连横可以是卫视与本台地面频道的联合,特别是在广告吸纳量大,而地面频道竞争实力强劲的城市和地区,卫视与地面频道通过细分市场来避开内部竞争,减小内耗,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以横向拓展、纵向加强等策略,在不同的收视时段上形成纵横交错的竞争网,阻击其他频道对观众的分流,形成竞争的合力。
省级卫视的区域性联合、整合,也是合纵连横的重要模式。湖南卫视与青海卫视、上海东方卫视与宁夏卫视的整合已率先实践了这种跨区域的联合。合作双方在媒体资源、内容产品、市场运营和人才技术等诸多方面,通过结成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形成跨区域合作的新格局。简言之,即是强势频道拓宽了传播渠道,弱势频道获得了优质资源,双方互惠共赢,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实力。省级卫视电视剧的联播,也是合纵连横的一种方式,好剧联播,分摊成本,共担风险,一部剧在三四个频道上同时播出,多重覆盖,形成规模优势,强化剧的传播效果。
省级卫视与新媒体的联合渗透,是近年来合纵连横的新形式。一些强势频道,立足自身节目内容资源,向IPTV、手机、互联网、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分发和衍生,建立起跨媒体、跨行业的产业联合。以多点支撑的赢利方式化解竞争压力,并进一步延伸电视产品的价值。
节目模式创新,塑造品牌特性
——提升频道竞争力
[分类号]F270.7
1 引言
知识型员工是指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的员工。知识型员工在知识生成、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等知识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其绩效评估已成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评估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薪酬、晋升、解雇等,且绩效评估的公正会直接影响到知识型员工的态度、行为和业绩。因此,组织中的管理者和知识型员工都十分关心绩效评估的公正问题,公正是绩效评估的核心。
绩效评估中公正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文献提出了将组织公正和绩效评估融合到一起的正当过程评估系统模型,文献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绩效评估中公正感的前因后果模型,文献从组织公正视角研究了绩效评估系统模式,文献运用组织公正理论,提出了加强绩效评估过程中程序公正性和人际公正性的措施。文献从科技评估的要素角度,即科技评估者、科技评估指标体系和科技评估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了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性的一些原则。
本文从指导管理者实现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估公正和有助于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估知识管理软件开发两个角度,提出一种符合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需要,能够有效地被管理者应用来提高绩效评估中被评价者知识型员工的公正感的一般模型――公正场景及其实例,并且给出该模型的框架表示。
组织公正对于实现绩效评估系统中的公正具有指导意义,实现评估系统公正的关键问题是关注评估系统中出现的公正场景。
2.1 组织公正的类型及其在评估系统中的含义
组织公正指的是员工对工作环境中组织内部管理实务与相关决策的公正程度的感知。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间,一些组织科学研究者先后提出了“分配公正”,“程序公正”和“互动公正”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初,研究者Greenberg指出在人与人的交往特别是上下级的互动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彼此之间是否相互尊重的主观感受,而且包括互动双方在执行共同程序时是否能实现信息共享,因此,又形成了“信息公正”的概念。
组织公正研究的一般结论是:分配公正对具体情景的、与个人相关的结果如薪酬满意度有更大的影响,程序公正对一般性的组织态度和系统性的评价有更大影响。对两种公正效果的比较发现,分配公正在预测薪酬和工作满意度上更有效,而程序公正则与绩效、缺席、公民行为、异常行为、组织承诺等更相关。相对于预测与组织整体有关的结果更加有效的程序公正,互动公正则在预测与主管个人有关的结果时更加有效。
对于评估系统,程序公正指对组织采用的评估程序的公正知觉,互动公正指对评估流程中人际沟通的公正知觉,分配公正指对绩效评估的公正知觉,信息公正指对执行共同程序时能否实现信息共享的公正知觉。
2.2 公正场景的概念及表示
2.2.1 公正场景的概念
定义1:场景是关于人及其活动的故事,包括背景、参与者动机、情节以及各种可能遇到或利用的工具及对象等,它描述了一系列产生最终结果的动作和事件。
不管评估环节中的公正机制在实践中是否得到应用,但各种评估场景都一定出现。由于最终决策接受者一方定义了“什么是公正”,即公正是从决策接受者的期望来界定的,因此,把包括最终决策接受者以及公正机制得到保障的一类场景称为公正场景。
定义2:公正场景包括最终决策接受者以及公正机制得到保障的场景称为公正场景。
在绩效评估系统中,出现被评估者并且评估公正机制得到保障的场景,即为评估公正场景。
2.2.2 公正场景的框架表示 框架是一种描述所论对象(一个事物、一个事件或一个概念)属性的数据结构。在框架理论中,将其视作知识表示的一个基本单位。
一个框架(见表1)由若干个被称为“槽”的结构组成,每个槽又可根据实际情况分为若干个“侧面”。一个槽用于描述所论对象某一方面的属性,一个侧面用于描述相应属性的一个方面。槽和侧面所具有的属性值分别称为槽值和侧面值。在一个用框架表示知识的系统中,一般都含有多个框架,为了标识和区分不同的框架以及一个框架内的不同槽、不同侧面,需要分别给它们赋予不同的名字,分别称为框架名、槽名及侧面名。
・框架的一船表示格式。
・公正场景的一般表示框架。
公正场景的更具体的描述,认为公正场景由四个关键部分组成(见表2):①包括最终决策接受者的参与者;②参与者及其环境的公正上下文信息;③参与者的目的或目标;④一系列公正活动和事件等的描述。
3 基于组织公正的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估系统的概念模型
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估系统中的主体主要包括组织、知识型员工、评估专家。组织主要负责制定评估程序和政策,知识型员工提供个人在知识生成、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等知识管理过程中所做出绩效证据资料,评估专家根据评估程序和政策以及知识型员工绩效证据资料实施评估。各种评估政策、证据资料、评估结果等形成评估信息库。
保证绩效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存在如下困难:①绩效评估没有唯一科学的标准。管理人员的价值观决定了组织评估什么,按什么标准进行评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②不可能对员工所有行为进行评估。③评估者的能力有限。不同的评估者对相同事件的评估结果往往仍有较大的差异。④不同职务、不同工种之间很难进行比较。此外,员工往往有偏祖自我的倾向,他们往往高估自己的投人而低估他人的投入。员工的工作成果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不完全反应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努力程度。因此,组织很难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做出完全精确的评估,很难确保员工对绩效评估的结果感到公正。
然而,当评估程序和交往比较公正时,员工会觉得评估结果也比较公正。这就是所谓的“替代效应”。能够消除或者降低对评估结果不满意引起的负面影响。根据公正性理论,公正的程序能够保障员工长期利益。即使对评估结果不满意,如果评估程序是公正的,员工仍然相信今后能够得到公正的结果,他们会继续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因此,组织必须更加重视
绩效评估中的程序公正性和交互公正性。
为了实现程序公正性和交互公正,知识型员工除了提供绩效证据资料外,还应该参与组织的评估程序和政策制定过程以及在评估专家实施评估过程中解释或回答质疑,同时,组织能够解释或回答评估专家在实施评估过程中所提出相关问题。各种评估信息对组织、知识型员工、评估专家应该是透明的,便于监督和共享,实现信息公正。由此得到一个基于组织公正的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估系统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4 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估的公正场景设计
根据图1所示的基于组织公正的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估系统的概念模型,不难发现,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公正场景,即制定评估程序公正场景和实施评估公正场景,下面分别给出其框架表示。
4.1 制定评估程序公正场景框架
在制定评估程序公正场景框架中(见表3),组织背景是其重要侧面之一,组织公正的文化是组织背景重要因素之一。组织应培育组织公正的文化,把组织公正树立为组织追求的价值观。因为在工作中,组织公正常常是决定员工工作满意度、信任度和组织公民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组织公正可以使员工安心工作,提高效率,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4.2 实施评估公正场景框架
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成果常常以某种思想、创意、技术发明、管理创新的形式出现,并且由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知识创新和科研性成果的形成通常非一人所能为,而需要团队的协同合作,共同努力。因此,对知识型员工特别是个人的绩效考核的实施评估公正场景必须由知识型员工和评估专家的参加,具体实施评估公正场景的基本框架见表4。
5 应用示例
政府在全面弥补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失灵的问题,但是政府也并不是全能的,产生了政府失灵的问题。政府失灵是当前调节市场经济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公平稳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要研究政府干预失灵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和改善政府失灵问题。让政府和市场这两个手,更好的结合起来。
1政府失灵的含义及表现
政府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但在干预中具有局限性,产生了政府失灵。政府调节市场失灵所产生的效率损失,超过了市场失灵本身产生的效率损失,即为政府失灵。政府失灵的表现,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未达到预期;政府干预即使到达了预期目标,但成本值过高、完成效率过低;政府干预引起负效应。
2政府失灵问题的产生原因
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经济中,产生政府失灵有许多原因,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2.1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不当
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是政府对市场经济干预的基本方法,通过用政策法规还有行政手段,对市场缺陷和调控失灵进行有效的弥补和纠正。对于市场经济条件,有两种决策类型:非市场决策和市场决策。非市场决策就是公共决策。政府若没有制定好合理的或者可执行的公共政策,则会导致公共政策失灵。这即不能补充市场机制,还会对市场失灵起到加剧的作用,造成资源浪费的增加。2.1.1现有的公共决策体制及方式的缺陷以多数原则为基础的民主制,通常被大多数现代国家采用。但是,通过投票选出的代表,则拥有“经济人”特性,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非选民或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并且选民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现有的投票规则即表决方式,也不是完全民主的,只是少数人服从大多数人的强制决策。2.1.2信息掌握不全和“近视效应”等影响公共决策的合理性有大量经济信息作为前提,高效的经济决策能够提升经济效率。在现实中,信息都掌握在每个个体的手中,政府部门也不能将全部信息都收集到手中。从而造成了决策部门对信息的掌握不全面现象的发生,即造成失误决策的产生。政治家、选民的“近视效应”也是导致公共决策失误的原因。政策效果具有复杂性,多数选民都着眼于近期影响,而政治家和官员受到任期、政绩及晋升的影响,则会附和选民短见,制定出来的政策弊大于利。2.1.3政策的有效执行被阻碍执行公共政策被某些因素影响或条件阻碍。还有执行人员的执行能力和态度等都会产生影响。任一方面或配合中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政策的失效。在执行中,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在。
2.2政府机构运行和公共政策执行的低效率导致政府失灵
政府机构出台的公共政策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但造成社会资源分配情况变差又或改变资源配置,但会造成低效率并且损害社会福利,产生资源浪费的代价。其一,当政府干预后的收益超过了干预成本,这样的政府干预才具有意义。反之,实行的公共政策是低效或无效的。政府作为垄断组织,收益来源于税收,支出属于公共开支。政府干预运行的成本和收益,即为分离。政府动力很低,不会积极去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不计成本的政府干预行为造成浪费。由于政府是政权组织,难以对一些政府产品全面监督。则我们国家设立了监督机制,对政府是否履行了职能进行监督,但是政府的公共服务和提供的物品,具有自然垄断的特性,政府的监督人员根据被监督者所讲述出来的信息进行监督,很有可能被迷惑和蒙蔽。并且,还会有政府干预不成功的现象发生,但实际情况是缺少制止这种现状继续发生的政府机制。所以,政府干预出现了垄断和排他性。从而,发现政府干预的弊端。其二,公共产品市场被全部垄断,缺乏竞争、效率低下,政府干预和调控行为迟缓,造成政府失灵。公共产品市场是完全被垄断的,在市场条件下不会产生竞争。政府的职能和控制范围被扩大,政府则运用自己手中权力加强干预,反而,造成政府工作更加低效。政府各个部门之间没有竞争,每个部门所进行的公共服务都是独有的并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不会形成激励关系。
2.3寻租行为及腐败导致政府失灵
寻租及腐败行为是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阻碍。垄断行为导致寻租行为,寻租行为导致腐败行为。在很久以前,就有寻租行为的发生。政府人员运用手中的权力获得私有钱财就是寻租行为。其特点是通过运用一些合法手段或非法手段,从而占取租金。政府的干预与行政部门的管制行为都可能会产生超额的收入,从而发生寻租活动。寻租行为会产生较大的个人收益,却会造成浪费社会资源的现象发生,以及对政府中一些官员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政府部门中的官员为了得到额外的利益,对部门中权力的争夺十分激烈,使竞争秩序的公平遭到了破坏,全社会的福利、经济效率、政府的效率和原则性都遭到了损害,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最终导致政府失灵。
3政府失灵问题的对策建议
调节市场失灵,政府责无旁贷。市场经济不能缺少政府干预和调节,但是这种干预和调节的行为会有许多缺陷和不足之处,从而产生政府失灵。政府失灵会产生一定的严重后果,所以必须采取一些合理有效的对策建议,来防止政府失灵现象的发生。
3.1加强对政府的宪法约束和完善表达民主的方式
通过立宪的方法,打破政府方面干预的局限性。着眼于立宪进行分析,为国家的立宪改革建设提供出一些建议,对政府提出一系列的需要完善的规则和程序,使得政府提出的政策方案更加合理,才能有效的减少或者避免公共决策的失误。针对现有的投票规则或公共决策方式的各种缺陷,应当完善表达民主的方式。产出新的政治技术,便于做出“更佳的决策”。
3.2提高政府机构的效率,加强社会的监督和约束
提高政府机构的效率,第一,在政府的公共部门中增加互相的竞争。对于政府部门垄断公共物品提供的现状,应该创建一个政府部门之间的竞争机制。将政府公共部门拥有的权力缩小、分开、弱化;对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各个公共部门都拥有竞争机会,更或是给予私人部门一些机会等。第二,通过最现实最实际的金钱来鼓励政府官员,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比如:把从公共物品的各个环节节约出来的资金,奖励给官员或者作为预算之外的开支。第三,约束政府的税收款和开支花销。这样的精准严格的约束可以对政府的许多行为进行强有力的限制,减少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没有政府有效的约束,合理的行为就无法出现。这就是监督和约束之间的一种反向激励。政府掌握公共权力,若没有强有力的监督,会发生违背公众利益的事情。监督的有效途径:人民的监督;新闻媒体媒体部门的监督;舆论的力量进行约束;在整个国家政体中的上下间相互监督的关系等。
3.3对政府的廉政建设进行加强,用政府制度和法律
法规来规范其行为对于建设政府、政府职能、相互的经济关系等都要实现法律化。市场经济等同于法制经济,在市场运行和政府部门作出的决策都应该被法律所约束,实现有法可依。对于政府的职能加强法律的规范,可以对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寻租、腐败行为进行约束和避免。加强廉政建设治理腐败问题,第一,加强各项制度的建设,使其不能谋私;第二,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使其不图谋私;第三,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使其不便谋私;第四,加强对案件的查处力度,使其不敢谋私。
参考文献
[1]施建刚,徐奇升,魏铭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政府失灵:表现、原因及其矫正———以上海市为例[J].农村经济,2016,(02):29-33.
[2]杜莉梅.市场经济下的政府有效干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3]黄丹丹.经济法学视野下市场、政府与制度的关系[D].南昌:南昌大学,2016.
[4]赵芸芸.克服政府失灵的法律保障研究[D].兰州:甘肃政法学院,2016.
[5]葛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发展[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41-44.
浙江省近几年的旅游发展特别是入境旅游发展势头迅猛,但是与国内旅游发达省市在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旅游客源市场是制约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业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客源市场的竞争,因此要提高浙江省入境旅游竞争力需要对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客源市场进行分析。本文试图选取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两个指标,从旅游市场竞争态的角度对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拓展策略。
一、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的概况
浙江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全面增长的良好势头,根据浙江统计年鉴,2000~2008年除了2003年受非典的影响导致入境人数和外汇收入有所下降以外,浙江省的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呈逐年上涨趋势。浙江省近年积极开拓日本、韩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市场,入境旅游增长旺盛。2008年接待入境旅游者539.7万人次,同年浙江省旅游外汇收入达到30.24亿美元,同比增长11.7%,旅游外汇收入仅次于北京、上海、江苏,在全国排名第四。
在浙江入境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不少问题阻碍了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首先,浙江省旅游的配套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景点有老化现象,不能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高品质入境旅游服务。其次,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单一,接待的入境游客大部分来自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五国。客源结构单一,应对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薄弱。再次,浙江省缺乏高质量的大型旅游企业,旅游企业存在对市场需求的反应不够迅速,对旅游新产品开发缺乏积极性等问题。另外,旅游从业高端人员短缺。最后,浙江省旅游产品偏单一,以观光型旅游为主,缺乏休闲度假和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缺乏有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
二、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
1.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
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模型是对旅游产品进行评价的波士顿矩阵法:根据旅游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和增长率高低,将其划分为四个象限,可根据评价结果对旅游产品组合做出相应决策。通常通过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两个因素对特定旅游区域进行市场分析,它们分别是测度该区旅游业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指标。令:Xti为第i个客源市场第t年的入境旅游客流量,则可定义区域旅游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
市场占有率:………………………(1)
市场增长率:........... (2)
式中市场占有率指市场竞争中所占地位;市场增长率表示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潜力,即较上年的增长率。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组成双指标组合Ωi(,),表示该区域在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共同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则为旅游市场竞争态。
给定合适的划分标准(m, n),以A=m,B=n把市场竞争态划分为四个象限,每一象限代表一种市场类型,可以将区域旅游市场划分为明星市场、金牛市场、幼童市场和瘦狗市场四种市场类型。m、n有三种确定方法,分别是平均值法、坐标散点法和综合法。本文将采用平均值法,即分别利用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的平均值确定m和n。每个市场的竞争态Ωi(,)在二维坐系中对应一点,此点既能确定该市场在同类市场中的地位,又可以描述其未来发展趋势。由此既可对旅游业各市场进行对比分析,对区域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做出全面规划。
2.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竞争态分析
根据浙江省旅游局2007年浙江省主要客源地的统计数据,计算出平均市场占有率m=9%,计算出平均市场增长率n=23%,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竞争态格局进行分类(表1)。
从客流量市场占有率来看,在浙江省主要的客源地中,港澳台处于第一档次,市场占有率为33%,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韩国日本处于第二档次,市场占有率为12%~13%;美国处于第三档次,市场占有率为6%;德国、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处于第四档次,市场占有率仅占3%甚至更低,市场竞争力最弱。
从客流市场增长率来看,在浙江省主要入境客源地中,韩国和美国处于第一档次,分别高达35%和36%;港澳台地区、日本、德国处于第二档次,市场增长率在20%~30%;泰国和新加坡处于第三档次,市场增长率在10%~20%;马来西亚则位于第四档次,市场增长率只有5%。
综合考虑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可将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为以下四个市场类型:
在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体系中只有港澳台市场为相对成熟的金牛市场,占整个市场的33%,占有率远大于9%,增长率只是略低于23%,刚刚步入金牛市场。应该适时开发新的需求,采取维持策略延缓该市场的衰退。
韩国和日本为典型的明星市场,市场占有率均大于9%,增长率也超过23%,处于稳步增长的趋势,应适当加大投资力度,保证现有的地位和未来的发展。
美国和德国属于幼童市场,占有率均小于9%,增长率大于23%,这两个新兴市场增长迅速,颇具潜力。其中美国的市场增长率高达36%,很有可能发展成未来的明星市场和金牛市场。对于幼童市场应该有选择性的重点培养有潜力的客源国使其进入明星市场或金牛市场范围。
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瘦狗市场,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处于双低状态,开始衰退。但是作为传统的东南亚市场,其客源稳定,应继续观察,避免盲目拓展市场,在稳定现有客源的前提下争取开发潜在客源。
三、入境客源市场定位
浙江省要提高入境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必须进行正确的客源市场定位。首先应划分入境旅游目标市场,根据客源地的不同,将入境旅游市场主要划分为:外国人市场、华侨市场、港澳市场和台胞市场。其中外国人市场主要包括亚洲市场、欧洲市场和美洲市场。根据旅游动因,可以将入境旅游市场划分为:观光休闲、会议和商务、探亲访友、度假等。
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在当前的第一目标市场应为港澳台地区以及日韩市场。虽然港澳台地区已经进入成熟期,增长潜力有限,浙江省应稳定这一区域的客源。日韩在浙江的市场分额和增长率均远高出平均水平,说明浙江省对这两个地区的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浙江省也应将其作为重要的目标市场,尽可能快速扩大其在浙江的市场。第二目标市场应定位于欧美市场,这一部分的市场虽然占有率较低,但是近几年都保持着高增长率,有巨大的潜力,应该加强对这一市场的培养。
根据游客的旅游目的来看,虽然观光休闲所占比例较高,但这一市场受到的影响因素太多,稳定性较低,因此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应该把主要目标定位在满足不同游客的双重或者多重市场上,推出观光和商务、观光和度假等二合一或者多合一的旅游产品。
四、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拓展策略
根据前文对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的拓展应致力于以下几方面:
1.树立特色旅游品牌
首先要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品牌,力争使入境旅游成为浙江旅游强有力的新增长点;其次,结合浙江的经济发展,把招商引资产、会展会议等同入境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吸引入境旅游者;再次,整体规划,加大管理力度,整治旅游环境,完善旅游设施,确保入境旅游服务的高质量。
2.均衡省内各个地区的旅游发展
浙江省应针对不同的市场类型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杭州和嘉兴拥有近半的市场占有率,但是已趋于饱和,应该适当的开发一些新的景点,保持游客的数量,避免衰退。金华和宁波近几年成长快速,应该加大这两个城市的旅游建设。丽水、湖州、衢州和绍兴在全省入境旅游市场所占比例较低,但是近几年的发展势头迅猛,还有很大的旅游开发空间。浙江省应该有选择的对这些城市进行重点发展,充分利用各个城市的特色资源均衡省内各个地区的旅游经济。
3.分级开发入境客源市场
首先,要对海外客源市场进行细分,确定重点海外客源目标市场,有重点、有层次地开拓海外客源市场。对于港澳台这一金牛市场应采取维持策略,适时推出新的路线和促销方案刺激旅游发展。对于日韩这两个明星市场,浙江应集中全力做好深度开发,加强对日韩的市场促销以保持其增长率。东南亚等作为浙江省入境旅游的瘦狗市场虽有衰退迹象,但客源稳定,可通过增开航班,去客源地市场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以拓展客源。而对于欧美主要客源国要尽量争取,尤其美国作为典型的幼童市场,其市场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很有可能发展成明星市场或者金牛市场,要以长远的眼光有层次、有步骤地来开发该类客源市场。另外要注意培养俄罗斯、印度及中东等地的潜在新兴市场。
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尤其是海外客源市场的主流媒体,加强对浙江整体旅游形象的宣传促销力度。各级政府要积极参与旅游促销活动,通过举办社会文化和经济贸易活动、参加境外旅游产品交易会等各种机会展示浙江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海外旅游者赴浙旅游。
4.优化旅游消费结构
面对新的市场形势,浙江省应主动调整市场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虽然浙江省入境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游客的平均停留天数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浙江省可通过加强省内不同地区的宣传和整合浙江省内的旅游产品来提高入境旅游者的停留天数,从而进一步提高旅游外汇收入。同时也要改善海外游客基本消费比例过高的现状,通过加强娱乐产品的开发等措施增加非基本消费,提高外汇收入。此外,浙江省可以根据不同客源市场的特点,打造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开拓更多的国际客源市场。
5.完善旅游的软硬件设施
在硬件设施方面,浙江应该继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努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特色旅游资源和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在软件设施方面,应该加强对导游的外语能力及业务素质的培养,除了导游外,还需要出色的营销人才、外语人才参与浙江省旅游业的推介、策划,从而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提高入境游客满意度。
6.推进旅游信息系统的建设
旅游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和设施为基础的产业,信息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目前浙江省旅游信息系统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需要对进一步完善浙江旅游网络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对区域与旅游相关信息进行自动化管理和分析,实现浙江省旅游信息系统的查询功能,满足入境游客的信息查询需要,实现通过网络接受海外游客的预定。
参考文献
[1]行业咨询网.2007年中国旅游行业咨询报告[DB/OL].省略/0-0/1311322
[2]中国旅游景点介绍 省略/b580474/d47621245.htm
[3]2007年浙江省旅游经济运行情况[J].省旅游规划发展处,2008.3
西方经济学中有两个著名观点,一曰市场失灵,一曰政府失灵。古典经济学家长期奉行市场至上原则,认为市场自然形成完美秩序。但信息不完全、竞争不充分、市场不完善的现实最终导致市场失灵,打碎了经济学家们的美好愿景,也迫使政府介入市场。可是,政府也不能保证实现资源有效优化配置,也会出现政府失灵。因而,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市场的政府和没有政府的市场都是无法想象的。离开了市场,现代社会将难以持续健康发展;离开了政府,市场正常运行的制度前提也将无法保障。
当然,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这种共生关系并不是亲密无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中介机构,比如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师事务所,作为政府和市场的“桥梁”,应运而生并逐渐壮大。
中介机构是指依法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服务,向委托人提供公正性、性、技术性等中介服务的机构。中介机构行业比较特殊,它既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却又负有客观、真实、充分地披露经济活动运行信息的社会责任,被公众视为“没有编制的警察”;他们接受服务对象的雇佣,提供评估、鉴定、咨询等服务,工作成果却不止于服务合约双方,各利益相关方乃至政府都在利用这些成果。因此这个特殊的行业是政府实施行政监管的重点,其监管意义不止于促进相关行业发展,规范其运行秩序,更在于借助中介机构行业的服务辐射作用,形成社会监管体系,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转变。现阶段,中介机构行政监督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一、中介机构行政监管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从监管主体看,多头监管问题屡见不鲜。日常管理中,行政部门和行业自律部门都对中介机构提出监管要求,如业务报备,给中介机构带来较大的负担。监督检查中,也存在多部门检查现象。以证券类事务所为例,要接受财政部专员办、中注协、证监局等多个部门的检查。
从监管结果看,对违法违规行为惩处力度不足。《行政处罚法》和相应行业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行政部门可对违法违规的中介机构实施行政处罚,《刑法》也将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罪入刑。但在实际监管过程中,行政部门对中介机构的惩处往往形式大于内容。
从监管职责划分看,行政监管和自律监管的界限不清晰。行业自律部门自成立起就与行政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行业自律部门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具有行政部门下属事业单位的性质。行业自律部门既要维护行业成员利益,又要服从上级行政命令,这种角色的冲突让行业自律部门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行政部门则既有可能越位,干涉行业自律领域的事务,又有可能缺位,推卸行业监管的职责。
从监管行为看,过度监管和不当监管的现象仍然存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减少行政力量干预市场,但当前资质林立、条块分割、过度审批、政府不当干预市场等现象仍屡见不鲜,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仍在享受超国民待遇。
究其原因,主要是中介机构行政监管中存在政策目标不清晰,监管制度体系不完善,监管主体错位、缺位与越位等情况。
二、国内外理论研究借鉴
(一)国外理论研究借鉴
对于中介机构行业的监管,国外学者观点分两类,一是认为中介机构必须加强监管,理由是中介机构的服务报告要取得公信力,就需要一定的增信机制,政府监管是途径之一;二是认为监管增加了企业购买中介机构服务的成本。
(二)国内理论研究借鉴
我国学者对中介机构行政监管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监管主体,提出要提高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吸引政府外人士加入监管队伍;界定行政主体和自律主体之间的管理权限,使政府和协会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行使管理权;行政监管和行业协会监管可以灵活轮换进行,防止“管制俘获”现象的发生。二对监管方式,提出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三、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的若干建议
(一)明确监管目标
长期以来,行业监管的目标过于偏重于秩序,只要市场有失灵现象,政府就积极干预,比较忽视政府干预是否有效,导致政府微观管理过多,扼杀了市场活力。现代政府行政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市场主体经济自由,允许市场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我国现阶段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应当是“适度监管”,尽可能减少微观干预。
因此,中介机构行政监管的最终目标是为中介机构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充分尊重中介机构的自,激发其市场活力。
(二)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诚信体系未能建立,客观上造成中介机构违法成本过低,难以激励其诚信经营。中介机构行业提供着存在外部性的特殊产品―鉴证或者审计报告,从本质上来看,这是一种“信任品”,社会公众对中介机构报告的信任度决定了这种商品的价值。因此,长期来看,违法违规的中介机构最终将因失去公众的信任而被市场淘汰。如果诚信体系健全,失信者很快能受到市场的惩罚,行业参与者将会加强自我约束,行业监管面对的压力将骤降。
近年来,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行诚信体系建设,但由于部门间利益分配,各系统间信息未能共享。中介机构处于现代服务行业,服务对象分布在社会各行各业,其诚信相关的信息也散布各处。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建立诚信信息平台必须依靠各部门合作,建立统一的中介机构诚信信息平台。
(三)合理区分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监管
首先要实现行业自律组织去行政化;其次要明确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监管的界限。在逐步取消中介机构设立审批制的背景下,包括设立、变更、注销等备案职能可以移交行业协会,行政机关主要负责制定相关政策以及事中事后监督检查。
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监管权限分离的情况下,信息要做到互通有无。行业自律部门在日常管理中发现的中介机构违法线索应及时向监管部门移交。行政部门要对行业自律部门的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纠偏、惩戒,行业自律部门保留申诉乃至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权利。
(四)创新行政监管手段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框架的一个重要梁柱和支点,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出资者的所者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要分离;产权的流动和重组,财产混合所有制的单位将越来越多;企业财产构成组织形式将发生很大变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合作制组织将有大的发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相应改革企业登记管理制度,拓宽企业登记管理范围,规范和确认新的市场主体。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审批转为登记注册机关依法核准注册i从注重明确企业经济性质转向明确企业产权关系;从注重明确企业经营范围转向明确企业的法律责任和组织形式;从注重审查审批机关提交的文件转向重点审査企业章程,本着既规范、又简便的原则,逐步推行一审一核的工作程序.最终实行和完善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制度.使企业成为依法设立,依法终止,由政府进行间接管理,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
二、围绕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探索监督管理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办法。
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按照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匣则来培育和管理各类市场。随着《决定》的贯彻.以生产资料、生产要素为重点各类市场将有较大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将大量增加,市场交易行为也会有新的变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拓宽监督管理范围.从侧重监督管理农贸市场和工业品市场,转变为监督管理和参与监督管理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等各类市场上来;从侧重于培育市场“硬件”,搞好服务.特别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全市场机制上来。把培育建设市场与监督管理市场有机结合起来,紧紧抓住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三个环节,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打破市场主体“成份论”,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建立与完善市场竞争规则.保护公平竞争,促进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三、围绕培胄多元化市场主体,积极鼓励发展个体、私营、外资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是体现在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等方面.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允许不同地方、行业的所有制格局上有差舁。目前_个体私营经济认总体上讲还发展不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鼓励支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并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竞争创造条件,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要把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和新的増长点.积极鼓劻促进其有一个新的大发展=要支持它们与其他经济成份参股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的经济。要加强对它们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做到促进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
四、围绕加强社会主义市场法制建设.强化工商行政管理的执法力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国家行政执法机关,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监督管理市场.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工商行政管理的全部工作都要依法来进行,其地位与权威也要靠执法来确立,法制工作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现在,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还不完备,监督管理职能在许多方面还不到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把提髙执法地位和执法水平与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逐步配套建立既有规范市场主体资格的法律法规,又有配套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法规来引导、推进和保障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行政执法的水平、力度和权威性。要广泛开展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制止垄断与不正当竞争,保护合法经营和消费者权益T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五、围绕建立健全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研究鼴立有权威的市场执法和监督管理机构。
一、自由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其强调的内容便是进入到商场当中并且切实地参与到市场每一项活动中的个体组成部分。都必须建立并且具有一套独立并且自由的资格。因此,所谓的只有不仅仅是市场经济对所有的经济行为的行为发起者的资格所提出的要求,还是内在经济要求中的价值意义。虽然市场经济要求的或者是为人们所带来的自由,重点是人身的、经济主体性的,但是,每一个人的政治自由以及道德自由最基础的部分便是每一个主体本身的只有。通过相关的观点看来,所谓的经济解放实际上就是社会解放以及政治解放的基本前提。如果有人这样人认为:成员的广泛参加便是民主政治最基本的意义,那么所谓的参与能力的体现,便是公民本身只有选择权利的发挥。那么对于人生只有以及独立而言,市场经济内在的要求就是民主政治以及主体自身具备了统一的价值以及等值的意义。并且在上述的两者之间对于价值或者利益的取向都是保持一致的,并且可以相互间进行融合。而所谓的差异实际上是对人生的只有以及独立内在的一种更追求,是与民主政治具有相同的意义以及价值,并且就利益以及价值的取向这方面,存在有一定的共性以及相融性。在市场经济中,差异所体现的人身自由,并不是在民主政治的范畴内所承认的主体人身自由那样全面或者是彻底。也许民主政治以及市场经济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共同特点,比如多元、开放,或者竞争、法制等等,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自由、平等为两者共存的价值相关理念。
二、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正相关性
市场经济推动并影响民主政治,民主政治也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这种正相关的关系是两者相互关系的主要方面。
(一)市场经济推动民主的政治发展
首先,市场经济强调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市场经济有等价交换的基本特点,要确定人与人平等的关系: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但是价值规律主张是商品在交换过程中应该是等价交换的原则。在确保交换双方地位平等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等价交换。但是经济活动实现平等,就要求政治上平等;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的特点,需要建立在管理上的民主机制;市场经济开放性的特点,要求政治生活要增加公开性和透明度。其次,市场经济是为民主政治提供物质的条件及客观的基础。大量的发展事实证明,市场经济和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相比较,市场经济与生产力发展是相匹配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主体盈利能力与竞争压力形成机制,其需要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下调整并完善自我,使整个社会经济充分发挥活力,推动社会经济来实现新超越。如此,经济发展成果提升了居民的整体收入,提升了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更多的人具有物质生活条件,并接受好的教育,具有开展民主政治活动的相关能力,并利用空闲时间来开展民主政治方面活动。外国相关学者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能决定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进程,如美国著名学者罗恩指出的“发达的经济生活使人们拥有自己的财富,享受更高等的教育,从而获得了更大生活空间和选择自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府对公民生活的操纵和管理”。这里的经济高水平发展是民主发展的前提,然而,经济上的富足并不一定实现民主,只是民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民主政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条件
民主政治为市场经济存在以及发展的基本要求,然而,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民主政治以后,其建设的相关成果,对于市场经济发展产生的反作用,也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条件。首先,民主政治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形式存在于特定的政治环境内,特定政治形态也为经济提供了政治环境。市场经济强调市场主体应具备平等的地位,因经济主体在地位上实现了平等,才有机会实现公平竞争,切实发挥市场的经济效率。政治民主化既肯定了个体平等的政治权利,也确认了个体平等的政治地位。所以,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政治为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民主为经济民主在政治层面的反映。经济内民主是将各相关的主体放置在平等地位,反对或是否定具有经济特权的市场主体。政治民主不同于经济民主,政治民主也是经济民主在政治范围中的对立。其次,政治民主能限制偏狭经济理性,进而确立市场经济的秩序。经济理性具有个人性和自立性。经济理性是指市场主体对自身来讲效能实现最大。经济理性所指的是市场主体做出经济行为中本身的内部动力,但是不能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然而需限制市场主体经济的理。如果对其不进行限制的话,就会出现市场主体经济理性的极端化,采用优胜劣汰法则的市场就会变成弱肉强食的场所。政治民主是政治理性发展的产物,但政治理性也是社会理性的一种。针对只有个人性以及自立性的经济理性来讲,社会理性中的政治理性是补偏救弊之方。政治理性强调政治的民主,在生活中实现以后,就能整合私人利益,克服经济理性本身的偏狭性。
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负相关性
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之间除了正相关关系之外,还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二者无论从价值目标、运作的基本原则还是权益的分配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根本差异,所以彼此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异质排斥的一面。
(一)市场经济对民主政治的消极影响
首先,市场经济会出现经济发展不平衡,并破坏民主政治社会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体制情况下,市场交换的主体实现形式的平等,市场交换确立人和人间具有相等的权利力,并且在权利的形式过程中,拥有绝对的只有。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在市场的确定方面,其实也是建立在个人独自拥有的财产(产权)的基础之上,而公民的财产权利并不具有绝对的相等性,并且与市场进行交换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实力存在有明显的差异性,而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异性存在,导致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成员在进行财产权的分配过程中并没有绝对的公平。因此,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从本质上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平等,最终导致社会上产生极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的现象,从一方面而言,社会主要经济利益永远只是掌握在极少一部分人的手中,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每一位劳动者除了自己本身所拥有的劳动力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东西。再者,从整个社会的基础结构上而言,处于上层社会的,只有社会的精英人员,而绝大部分的劳动人员却开始被社会有意识无意识的淡忘。而民主政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公民本身就具有的政治参与权利,但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实现社会平等以及经济平等以后,才能实现政治权利的平等。就目前社会实际情况看来,在民主形式方面的表现实情是对公民本身的参政权利进行有力的保障,但是,从其本质上看来,所谓的民主其实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且在其实践的过程中,还会受到来自社会经济方方面面的制约。对于普通公民而言,其参政权利以及愿望的实现,往往要求公民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资源给予的支持。就政治竞选而言,就需要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作为整个活动的支撑,而在经济上所存在的不平等的根本后果就是导致政治权利使用以及存在的不平等。因此,经济不平等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原因导致的。这使得公民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中并不能有效地对政治生活平等的地位进行保障。而那极小的一部分掌握着社会最多财富的精英人士却处在了社会以及政治绝对的优势地位,这个优势地位直接控制着大众人的思想以及意志,从某一种意义上而言,与社会民主原则是相互偏离的,其本质就不能称之为民主。因此,从上述的这种意义上来讲,起源于资本主义市场私有制度以下的市场经济对于民主的政治产生的促进作用毕竟有限,从长时间来看,对于民主政治以及高层形态的形成是完全不利的。
(二)民主政治对市场经济有潜在危害
民主政治对市场经济存在潜在性危害,这在国外民主中很常见。民主政治对市场经济所产生的伤害的原因是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财富分配原则是不一样的。市场经济强调私有财产不允许侵犯,反对任何形式下的经济平等主义及政府对个人经济自由上进行的干涉。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及为谁生产等相关问题,需要从微观经济主体加以来决定,并且决策权力和所获得资金量是成正比的关系。但是民主政治赋予每一公民平等政治权利。资本主义社会上富裕的是少数上层阶级,中间层以及较为贫困的下层占数量多。从本身利益开展理性思考发现,占有大多数的群体会让政府干预市场,来获得法律以及相关政策。在选举的压力下,国外政治家为赢得大选或实现连任,需要提出能够获得选民支持的政策。国外政治家为了迎合选民的急功近利之心,采取相关措施刺激经济,虽然采取这样的措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但是其符合民意,经济政策也被政治化。所以,政府采取的措施转为短期行为。最后将会降低经济效率,从而损害社会经济利益。因为选民有限理性,和民意相符的决定难免有时候并不是最佳的决定。例如过度收入再分配实现经济上的平等,带来妨碍激励机制所起的作用,对经济效率产生负面影响;政府管制可能就会扭曲市场信号,给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四、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相关性是具体的、历史的
(一)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概念有相对性
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民主政治,只是相对概念。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都不会是单一模式,其内容受制于历史、文化等。人们会参照本身的社会文化条件以及历史可能性来选择、改造以及重构其认可的更为科学的市场经济类型以及民主政治类型,并形成其经济生活与政治民主传统。在人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已经有很多市场经济模式及民主政治模式。例如完全竞争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模式与市场经济模式;新自由主义市场与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等。民主政治模式也存在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分,即使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民主政治模式也不是完全一样的。如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达尔提出的“平民主义民主”、“多元民主”和“新多元民主”、“麦迪逊式民主”主张,已经能证实上面谈到的这一点。
1.政府行为的定义
研究政府行为所指的政府,不应只是行政意义上的政府,而是全部国家机构意义上的政府。政府行为则是上述定义的市场经济关系中,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所进行的一切活动。由于政府是体现国家意志,行使国家职能的全部国家机构的总和,因此,它在特定市场经济关系中完全代表了国家,市场土体一一国家即政府。由以上关于市场经济关系的定义可推定,政府行为是在特定市场经济制度下,政府作为市场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权利和义务的合乎既定制度规定的行为。
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封建专制旧观念和传统习惯势力影响,行政者难以走出行政法即管理法,行政法是管理社会、管理公民的法,行政行为模式就是“命令—服从”的误区;规则意识淡薄,缺乏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崇尚法治的理念,工作主观随意性大,、强迫命令、权力膨胀、把个人凌驾于国家政权和法律之上,忽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违法行政,甚至堕落腐败现象仍然存在,不适应建设法治政府所要求的合法行政、合理行政、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制度建设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政出多门, 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忽视社会公共利益 。制度建设结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够、围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制度不够,没有充分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一些政策的出台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导致有令不行,政令不通,很难把党和国家的意志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依法行政面临诸多体制,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3.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政府行为的建议
3.1引入民主竞争机制
引人民主竞争机制,推动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目的就是要改变政府独自制定制度的背理现象,使制度真正根据市场交易的需求而制定。既要使对市场交易的调整有法可依,又要废除形式主义的条例文犊,从而实现制度保证市场经济运行的目的。民主竞争机制引入政府的制度制定行为中,具体操作上可有以下途经:(1)制度制定的发起以民主的自下而上的提议、提案为主要方式,以政府自上而下的建议为辅。(2)新制度的制定要体现民主、竞争、透明等原则。制度的制定绝不是专家研究的纯学术课题,在这里,专家只是收集民意再翻译成制度的捉刀人。(3)新制度的通过以民主的公开决议为形式,至少符合大多数一致原则才可施行。
3.2引入市场机制
政府的微观管理行为,是对微观领域存在的市场失效,包括市场失灵、市场低效和市场负效现象,通过政府的管理行为进行修补或矫正,使市场运行效率提高,社会福利增加。但由于政府本身的行为在执行市场失效矫正过程中也可能失效,故而要针对政府失效的两个根源,即政府偏差和政府行为机制缺陷来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政府矫正市场失效行为效率的提高。这些措施中,引入市场机制是一个带普遍指导性的原则措施。
总的来说,政府修补市场失灵行为有三大类:(l)政府通过制定某些制度并使之贯彻实施,从而使原来市场失灵的领域在政府力量下形成市场。这实际上是政府制度行为的创新,即根据市场交易要求制定新制度,规范并提高市场交易的效率。比如,著名的“产权明晰法”就是这种制度创新典型。对于某些市场失灵领域,在有条件和有代价的前提下,征得社会公众的同意,由政府赋予某些交易者拥有某些公共品(市场调节失灵产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产权,从而创造出这种产权使用的有效供给与需求,形成市场,最终由市场机制调节这个领域的社会经济活动,而政府也从中获得产权使用者上交的税收。无疑,这个过程,政府行为非常得当地引入了市场机制。(2)政府直接生产或消费。从而创造有效供给或有效需求,使原来由于市场机制缺陷而没有市场的产品,因政府行为的介人而形成狭义定义的规范市场的行为,提高社会福利水平。(3)政府管制。一般是采取数量管制或征税,以及二者结合的办法来管制公用品使用者、负效经济外部性副产品生产者。市场机制在这类政府行为中的引入,着眼点在于被管制者的利益与社会福利的关系处理上,使被管制者逐渐在保证社会福利基础上调整自己的行为。
3.3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
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调节永远是基础性的第一调节手段,政府行为是补充性的第二调节手段。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政府宏观干预的效率,第一要旨是干预督导建立好市场化干预基础—统一、完善、开放的市场体系,保证政府干预能通过这一基础顺利传导;第二要旨是政府干预政策措施的市场化,使政府干预能被市场自觉、自愿地接受。
3.3.1完善的市场体系对于政府宏观干预效率提高意义重大
一是只有市场体系完善,才能给出市场失效的信号,使政府干预政策在市场基础上正确制定;二是干预政策措施只有在完善的市场体系下才能低耗地发挥作用,即先影响市场信号变化,使之显示政府干预政策的意图,进而引导市场及所有交易者的行为,最终引导整个经济向政府预定方向发展;三是只有完善的市场体系,才能对政策措施的作用效果发出真实的反馈信号,使政府可正确判断政策效果,利于检验和调整政策。
3.3.2完善的市场体系意味着
其一,市场体系的完备性,即市场体系内,各种商品、服务及内容的市场都具备。比如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等等。其二,单个市场发育程度的充分性,即市场发育程度高、规模大、,范围广、产品的商品率或商品化程度高,信息流畅、资源进出自由、竞争程度高,在市场中非经济因素干扰影响小。其三,市场体系的统一性,即全国性的市场体系。这个体系可是全国统一中心市场向各区域市场辐射结成,也可是各区域市场平行结合形成,市场的触须延伸到全国各地。其四,市场体系的开放性,这个市场体系是横向开放式的,即各个市场平行协作,没有地区分割,直至对外国也是公平开放的。
3.3.3完善的市场体系的形成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政府的引导具有催化、加速的作用,尤其是现代市场经济卜,有些市场体系,如期货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与新兴市场的建立完善,更是缺少政府的督导则难以实现。因此,政府行为在完善市场体系的建设方面必须提供规划、引导、制度等服务,为政府宏观干预行为效率的提高创造基础。
4.结论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为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必须以市场化的政策措施为主,尽可能地减少行政式的干预措施。这既是贯彻市场调节是基础性的原则,即行政式的干预是以直接损害市场机制为代价的,又是提高政府干预行为效率的明智选择。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理论都告诉我们:金融的发展能够提高储蓄率及加速储蓄向资本的转化,进一步促进技术的进步和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那么,我国现存的金融结构是否对经济的增长有积极的影响,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互动的关系,本文试图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来检验我国的银行业、证券市场和经济增长3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动态稳定的关系,结果发现3者之间存在长期动态稳定的关系,而且银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证券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用脉冲响应函数测算3者之间精确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发现:一方面,证券筹资额的变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银行的变动对经济会产生放大的作用,同协整检验的结果一样。另一方面,证券筹资额、贷款融资增加量对经济的冲击反映很小,这说明了我国的金融市场对经济的预测功能很低。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融资方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自从熊彼特(1911)展开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以来,众多学者们针对个体国家和多个国家以及各行业,采用时间序列、横截面数据及面板数据模型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一个讨论的热点。
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谭儒勇(1999)运用国外的金融发展指标,计算出我国相应指标,并与我国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解释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冉茂盛、张宗益(2004)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股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我国股市的规模的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微弱的正向关系,但流动性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不明显;杨英杰(2004)实证分析了我国股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股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黄嵩(2007)分别研究了金融中介、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往往是分别研究银行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证券市场与经济的关系而没有将其纳入一个模型中,同时,由于采用的指标、数据模型不同,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本文在1980-2007年度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多变量同积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相应函数(IRF)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将反映两个系统的指标纳入一个模型中来实证分析银行系统和证券市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样本选取与研究方法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1、中国法人企业贷款融资增量(LOAN): 用该指标反映银行对企业的支持度,单位(亿)。其中,1980-2001年数据摘自劳平《融资结构的变迁研究》;2002-2007数据来源于。
2、证券融资(SEC):反映金融市场对企业的支持度,单位(亿)。用企业当年债券发行额减去当年兑付额并加上当年股票筹资额。其中,1980-2001年数据摘自劳平《融资结构的变迁研究》;2002-2007年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中国债券网。
3、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发展状况,单位(亿)。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二)变量单位根检验
由于经济时间序列往往是非平稳的,如果直接对其进行分析,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本文在分析各变量之间关系前,首先对数据的平稳性用ADF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显示LOAN,SEC,GDP的水平值均为非平稳序列,但是经过一阶差分后,LOAN,GDP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平稳性检验;SEC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平稳性检验。即LOAN~I(1),GDP~I(1),SEC~I(1)。
(三)多变量同积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
1、因为LOAN~I(1),GDP~I(1),SEC~I(1),所以可以进行变量的协整检验。对于多维或协整的秩增加时,采用EG两步法分析估计不准确。因此,本文采用多变量同积检验,对3者进行同积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最大特征根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向量存在一个协整方程。这说明我国银行、证券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
2、用OLS估计可得方程如式①,小括号内数值为标准差,中括号内为T统计量检验值。
GDP=10395.97+5.25704*LOAN+6.8678SEC
(6564.946)(0.877795)(3.858051)①
[1.583557][5.988919] [1.780117]
R2=0.888972 DW=1.213418 F=100.0837
结果显示,上式总体拟合效果较好,但是SEC前系数未通过T统计量检验,说明证券市场对经济影响较微弱。而贷款融资则对其有较大的影响,银行贷款每增加一个单位,GDP增加5.257个单位。
(四)VAR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测算了模型定变量对各种变量冲击的反应轨迹,可以揭示组成VAR系统内生变量间动态影响规律。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设定脉冲为残差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并将冲击的滞后期间数设置为5,图1为GDP、LOAN、SEC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可以看出:给SEC一个正的标准差冲击,GDP几乎没有任何响应;给LOAN一个单位的冲击,GDP在前两年内响应微弱,但是所受到的影响逐渐增大,具有放大机制的作用。给SEC 增加一个单位的正冲击,LOAN减少,产生负的响应,形成收缩效应。给GDP一个单位冲击,SEC、LOAN几乎没有响应。因此,所得的结果与上文的静态分析基本一致。
三、实证结果及结论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现代计量分析理论对各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主要手段是Johansen协整理论和脉冲响应函数。从实证分析可得以下结论:
第一,银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证券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协整方程的检验结果可知,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金融贡献还主要是银行提供的间接融资。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证券市场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巨大潜力。
第二,在脉冲响应函数中,SEC的变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银行的变动对经济会产生放大的作用。另一方面,SEC、LOAN对经济的冲击几乎都不产生反映,这说明了我国的金融市场对经济的预测功能很低。原因可能是:在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以前,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受到国家的控制,不能很好地反映市场的需求。并且,证券市场的融资长期以来采用“额度管理”、“指标管理”,不能反映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第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中,给SEC增加一个单位的正冲击,LOAN减少,可以看出银行与证券市场之间呈现一定的动态互补关系。
四、政策建议
第一,银行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贡献很大,所以应继续发挥银行在我国企业融资中的作用。但是,银行等间接融资体系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信贷结构不合理:由于中小企业风险大、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银行便对他们产生“惜贷”,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国有大型企业中去。二是虽然国家已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不良资产的剥离,但是其不良债权仍占很高的比重,严重影响其流动性。鉴于以上原因,应促进小型金融贷款公司的发展,不仅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资金,改变不合理的信贷结构,而且还能够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提高市场运作效率。国家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增强其流动性,使其规范有效的参与市场竞争。
第二,我国证券市场对经济发展影响小,而且预测能力低。因此,应加强证券市场的建设:一是增加债券交易品种,降低进入门槛,扩大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实行利率市场化。二是加快上市公司法人结构改革,积极稳妥地推动国有股、法人股流通,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股市秩序,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充分发挥股市“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加快发展二板市场,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黄嵩.金融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解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2、冉茂盛,张宗益.转型经济与金融发展[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3、尼尔斯・赫米斯,罗伯特・伦辛克著;余昌淼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理论与经验[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政府失灵的产生是在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施国家政治干预经济的发展措施,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影响逐渐加大,帮助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弊端就会暴露,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走向经济“滞涨”的状态,各国的通货膨胀现象严重,国民的收入水平下降,物价上涨,大量的失业现象也越来越多,使得人们对政府的职能干预经济的调节失去了信心,“政府失灵”现象也就应运而生。
二、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的主要内容
市场失灵理论的主要内容主要包含:市场的不完全、市场的不普遍、信息不对称、外部性问题、公共产品、分配不公平、宏观经济不稳定这七种现象。
政府失灵理论的主要内容主要包含:政府职能的内部性、政府职能产生了新的外部性、政府行为的低效率、政府的寻租与腐败、政府职能的公共政策的失效。这五种这要的内容。
三、应对市场失灵和政府适量的对策
(一) 市场失灵的原因与利用经济法去纠正市场失灵
首先我们分析下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种可能。第一,信息不对称。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靠经济利润的支撑,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使得人们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开展交易就必须进行讨价还价从而带来最大利益的实现,为了实现这种最大利益,也就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现象,对消费者的价格和价值的隐瞒和欺骗。第二,垄断力量。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如果企业要获得最大的利润就要将市场的资源进行垄断,可是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是无法完全实现的,所以,只有企业扩大其生产规模,提高其生产效率,才能够降低费用的支出,从而实现降低成本,实现垄断,在竞争中获胜。第三,外部性。外部性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纠正和弥补市场失灵是学者和政府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去不断地强化经济职能。市场经济为背景的今天,立法的主要职能体现:一是提高效率的职能,主要表现在限制垄断,矫正外部效应,提供公共产品等三个方面;二是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上,主要体现在治理失业,通胀和经济失衡方面上;三是增进平等的职能,体现在公平收入再分配上。
(二) 政府失灵的根源与利用经济法如何克服
政府失灵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政府的某些干预行为的效率低;第二,政府干预缺乏足够的信息和能力,也就是政府自身无法对信息实现完全对称,即使面对不确定的因素,政府无法有效的按照其偏好进行干预,无法有利的代表公众的利益将资源合理的分配下去。第三,政府干预的公正性出现偏差。政府的干预是为社会公益而运行和调控的,可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施行这“内部效应”,无法真正的将政府职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利用经济法的这一法律手段充分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将政府存在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等弊端因素规避。将竞争机制进一步引入到政府的公共服务领域当中,将自由竞争的形式同时在政府部门实施,有效地提高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能力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从而实现真正的“无形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