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少数民族知识竞赛

少数民族知识竞赛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47: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少数民族知识竞赛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少数民族知识竞赛

篇1

活动准备:

各小队队员搜集我国各民族的相关资料,如少数民族的服饰、建筑、节日、杰出人物等。

各小队准备向祖国妈妈献礼的书法、绘画、手抄报、手工制作作品。

设计民族精神雏鹰奖章。

活动过程:

中队集合:汇报人数,出旗,唱队歌。

一、赞华夏美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人们用自己的勤劳、勇敢,建设、保卫着自己的家乡,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首赞歌。

诗朗诵《我们爱你呀,中国》(配乐)。

全体队员合诵。

二、观华夏景

我们可爱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悠久的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绘织了一幅幅壮美的画卷:

苗苗旅游团成员配乐介绍:北京(故宫、长城)西安(兵马俑)台湾九寨沟(布达拉宫)

三、知民族风情

举行一次“锦绣中华”知识竞赛

第一轮:必答题

a.每小队选一名队员在小黑板上写出自己知晓的少数民族名称,数量最多者获胜。(3分钟之内)(写对一个加10分)

b.多媒体依次出示画面及乐曲,各小组的同学回答出这是哪一个民族。(答对加10分,错一个减10分)

①蒙古族《敖包相会》;

②傣族《月光下的凤尾竹》;

③藏族《北京的金山上》;

④维吾尔族《掀起你的盖头来》。

c.看画面,辨民族节日。(答对加10分,错一个减10分)

多媒体依次出示动画:

①汉族 元宵节;

②傣族 泼水节;

③彝族 火把节;

④藏族 赛马会。

第二轮:抢答题

看服饰,辨民族(答对加10分)

多媒体依次出示画面:

a.满族服饰

b.高山族服饰

c.汉族服饰

d.朝鲜服饰

e.苗族服饰

f.维吾尔族服饰

第三轮:风险题

四个小队由低分到高分依次选择题号。

多媒体依次出示题目:

a.说出2个以上少数民族的杰出人物,并讲一个人物故事。(故事《回民英雄马本斋》)

b.听歌曲,自编舞蹈。(新疆维吾尔族歌曲《娃哈哈》)

c.在中国版图上找出北京、新疆、、香港、台湾的位置,并按要求表演节目。(表演节目,表达盼台湾回归的心愿。诗朗诵《台湾一定要回归祖国》)(张贴中国地图)

d.看表演,说说是什么运动项目,是哪个民族的。

由学生表演。(藏族:摔跤;朝鲜族:顶瓮竞走)

第四轮:颁奖

“锦绣中华”知识竞赛经过激烈角逐,产生三等奖2名,二等奖1名,一等奖1名,给他们颁奖。

四、抒爱国情

1.吴仪、张婷演唱《爱我中华》。

2.同学们向祖国妈妈献礼:书法、绘画、手抄报、手工制作等。

3.王瑶等同学吹竖笛《茉莉花》。

4.各族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共同谱写了伟大祖国辉煌的篇章,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伟大的祖国万岁。请欣赏歌曲《歌唱祖国》。

五、颁发雏鹰奖章

为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队员颁发雏鹰奖章——民族精神章。

六、辅导员讲话,呼号

篇2

1.预科学生思想意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际交往。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自小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其中少部分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强,性格较为、内向、孤僻等。比如湖北民族学院预科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新疆籍维吾尔族学生中的多数学生和本民族学生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小团体。由于饮食习惯、精神信仰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加之高中以前这类学校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因此口头表达能力较差,与汉族学生沟通时存在较大困难,由此导致他们大多不愿意和内地学生交流;而其他少数民族的学生大多不了解维吾尔族的民族文化,很多时候也不愿意和维吾尔族学生沟通交流。特别是在新疆出现一些暴力恐怖活动之后,由于少数同学不能正确理性看待,因此对整个新疆籍学生都有一种恐惧心理,更谈不上和他们交往。(2)。是触动民族情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表示,如果不触及敏感问题,他们不会特别在意少数民族的身份;但对于宗教问题则表现得更为敏感。如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往往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而拒绝与其他民族的学生相处。一部分中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对有其他的少数民族不了解,也会导致他们在生活中容易与其他少数民族学生产生冲突。(3)学生心理。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偏远封闭、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高山草原、峡谷山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都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与传统汉族文化不同。有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本民族内有着强烈的优越感,但是进入大学学习之后,这类学生却再也找不到那种优越感,而所在的大学和想象中又有所差距,于是在开学的前几个星期心理失衡,心理波动大,出现厌学、旷课、违纪等现象。

2.少数民族预科生德育工作途径的探索

(1)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为了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我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族活动,如班级的民族知识竞赛、民族风采月、少数民族十大歌手比赛等。除了开展大量的课外活动外,我院还开设有政治课,第一学期的政治课主要内容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第二学期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以化解民族矛盾。(2)以寝室集体为单位开展各项活动。为了打破区域限制,我院根据预科生的民族情况分配寝室。混合编制寝室,对于汉语水平不高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一个锻炼和提高汉语水平的绝好机会,能为将来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混合编班分寝室也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加强交流,促进民族团结。(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少数民族预科生全面发展。预科不同于高中,因为不像高中学习压力太大;预科又不同于本科,不会对专业课进行深入的学习,预科阶段的学习是打基础的阶段,学习相对轻松。在这种状况下,有些预科生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以至于有的学生会出现心理问题。因此,要帮助这类学生合理规划将要面对的大学生活,树立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勇于竞争的意识,以引导他们全方位发展。(4)加强感恩教育。民族预科本来就是国家在高等教育政策方面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的优惠政策,因此,让学生领会国家福利政策,从而开展感恩教育显得非常重要。近年来,教育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等有关职能部门为了新疆籍学生可以去中东部地区的大学上学做了不懈的努力,对新疆学生给予经济上的补助和政策上的优惠,这对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更加努力学习以及将来更好地建设家乡和回报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策划方向:新疆新源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在网点“建”、“管”方面逐步健全完善,为工作的长期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此后,我们将“学”、“用”的快速开展提上日程,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以“学”、“用”为主题的活动,诸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主题月、第十八届“科技之冬”联合培训新型农牧民活动等等。然而,如何检验党员群众在这些活动中的学用效果,如何刺激他们参与活动以及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我们认为举办一场知识竞赛,是立竿见影的,既可以量化学用效果,了解基层现状,又可以形成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知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活动内容:经新源县委远程办近一个月的精心准备,2008年3月30日,新源县首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知识竞赛拉开了帷幕。知识竞赛采取现场知识问答方式,用汉语语言进行,内容涉及远程教育知识及其精神、电脑操作和运用、远程教育网的使用、农作物种植及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防疫、与农牧民相关法律法规常识等11个方面的内容。在全县11个乡镇组织党员群众中的农牧民学用能手组成代表队作为竞赛选手,设集体一、二、三等奖各一名,个人奖六名。竞赛进行期间进行网络直播,在各村终端站点组织党员群众收看。

活动步骤:第一步,开幕仪式:选手入场后,由县领导发言,强调远程教育工作的作用和目标,号召大家积极进行学用。随后,由主持人申明竞赛规则和奖励办法。第二步,答题竞赛:竞赛力争形式灵活,分为问答、抢答和选答三个部分。竞赛各轮抽出的题目不再放回题库,以免重复提问。1.问答:从竞赛主题11个方面的内容中抽取300条做成题目,现场抽取,所有选手轮流作答,每队答10题。2.抢答:选择100条题目,以抢答钟为准,选手答对加分,答错减分。3.选答:每次抽取5题,由选手选择其一作答,队员间可探讨,答对加分,答错不减分。第三步,实践竞赛:1.现场微机操作和远程教育网使用,每队推荐一名选手,按题目要求上机操作。2.学用比武,每队推荐一名选手展示个人学用措施和成果,由评委打分。第四步,颁奖闭幕。

学用效果:来自全县的33名农牧民党员群众参加了大赛,其中汉族选手19人,少数民族选手14人。各乡镇党委领导、各村党支部书记共700余人在现场和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此次竞赛。通过竞赛,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现代远程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学用积极性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作者为新疆新源县委远程办干部)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3.017

Reflections on the Class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College of Nationalities Universities

――Take an Engineering College of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ANG Wei, WU Baon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00)

Abstract Class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minzu universities student work, is the surest way to promote good style of study and school spirit 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clas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chool orientation different from ot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ecial factors, such as actively to establish good style of study class explore new channels and highly cohesive force.

Key words Minzu universities; construction of class; five in one

大学班集体是在高校学生工作者带领下,由学生有意识并创造性地发挥积极作用的集体。班集体是在学生群体基础上形成的,优秀的大学班集体将会对班级成员起到影响性甚至是关键性的引领作用:它能明确并统一成员的奋斗目标;凝聚起成员的合作和集体荣誉观念;对成员形成内在的影响和约束力;促进优良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综合素质的主阵地。

大学班集体建设是高等学校学生组织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是承担学校各项教育管理任务的基础,优良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必定与打造过硬的班风不可分离。对于笔者所在的民族院校工科类学院而言,班集体建设除承担基本的职能任务外,因学校办学宗旨、定位及班级成员的特殊性等因素,对其班集体建设需要把握其特殊主题,通过有效的项目运作载体,形成特色鲜明的班集体建设思路。

1 以目标为导向,准确把握班集体建设的核心主题

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紧密把握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其主动性,要高度重视班团组织这些主要组织形式。班集体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的强大力量。正如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因此,重视班集体建设工作,以此发挥学生群体中的正能量,促进学生教育和管理适应新形势、新变化。

对于民族院校工科类学院,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按照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民族大学的办学目标以及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在开展班集体建设过程中,需要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同学的风俗习惯,以促进民族团结为出发点推动班级凝聚力建设,以打造优良学风为归宿塑造班风,最终形成以团队凝聚力和优良学风两个核心兼具的优秀班集体。

2 以项目为载体,全面实施五位一体的工程化运作机制

图1

近年来,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民族院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结合院校实际,切合学生需求,实施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项目工程。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大连民族学院第三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七项教育的实施意见》和《树优良学风,创先进集体,争做文明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等通知文件,笔者所在的工科类学院在学生工作开展过程中,牢牢把握班集体建设这一主渠道,以集体发展带动个人进步,让个人增光为集体添彩。通过制度建设、队伍组建、特色活动、考核表彰、总结创新等五个方面,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经过近两年的实施完善,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成为提升学院学风建设水平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有力突破口,形成体系化的班集体建设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

2.1 制度建设

围绕学校下发的文件要求,学院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奖学金实施办法及一系列通知文件,明确先进班集体的建设思路,把学风建设和团队建设确立为班集体建设的两个基本落脚点。

2.2 队伍组建

学院学生工作者密切与各班级班导师的联系,重点引导班级学生干部、学生会干部、学生党员在班集体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加强对学生干部吸纳和评优入党工作的过程管理。

2.3 特色活动

开展活动是实现目标的关键载体,学院围绕学风建设和团队建设两个基本点,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富有特色的集体活动。在学风建设领域,考虑到工科类学院以应用为主的学科特色,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因此会分年级举办有针对性的学科竞赛活动,一年级举行基础学科知识竞赛,科目主要为“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二年级举行专业基础知识竞赛,重点考查对数字电子技术和电路原理等专业基础学科知识的应用掌握;三年级举行电子产品设计大赛,重点考察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比赛结束后,学院将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对比赛成果认真评定,对优胜的班级团队和个人予以表彰。团队建设方面,近年来,学院针对不同年级阶段举行了校歌合唱比赛、英语话剧比赛、拔河比赛、校园running man等团体赛事。校歌合唱比赛在一年级入校后举行,将入学爱校教育与团队意识培养相结合,成为新生入校后的第一场大型集体比拼活动;英语话剧比赛和拔河比赛在二年级举行,英语话剧比赛在四六级考试前举办,绝大多数同学会在二年级准备英语过级考试,有益于增强班级英语文化氛围。拔河比赛在二年级开学后举行,作为集体活动的传统项目;校园running man是一项户外综合素质拓展的团体活动,二、三年级都会举行,既有益于增强身心锻炼,也为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2.4 考核表彰

每年9月份,在学校统一部署奖学金评比工作后,学院随即对一年来的班集体建设进行总结评比,通过确立的量化考核指标,对各班级在守纪、班级及格率、班级操评分、班级荣誉、寝室卫生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分年级召开先进班集体评比会,由参评班级进行现场汇报展示,综合这两个环节评选出年度先进班集体。学院将在年末召开“三好”表彰大会,对先进集体进行表奖,积极宣传优秀集体的业绩经验。

3 以成效促改革,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学生组织夯实基础

3.1 团队建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团队建设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为年轻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的举行,学生的团队意识不断被激发,有力地维护了集体内团结氛围,进而在参加学校举办的红歌会合唱比赛、运动会、民族风俗风情展示周、12・9长跑比赛等文体活动中,学院队员和观众都展现出良好的团队比赛风貌,比赛成绩连年取得新突破,已经位居学校前列,这为学院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夯实了基础。

3.2 充分调动个人对集体的正面影响力,发挥少数民族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

在班集体建设工作中,注重个人对集体的正面影响力,明确集体锻造个人,个人成就集体的共荣辱观,努力引导优秀学生代表在集体建设中发挥榜样作用,特别是少数民族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近年来,在各类评优入党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逐年提升,这些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也为所在班级的评选评优起到了积极推动影响作用,为班级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民族院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辟一个新渠道。

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培养教育工作既是贯彻学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也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础途径。在开展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调动积极性,通过学生会定期举行少数民族学生联谊帮扶活动,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发挥其在班级内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少数民族学生群体成为先进班集体的重要贡献力量。

3.3 把握学风建设主线,将学风建设常态化、过程化

始终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贯穿学风建设这条主线,使得学风与班风、院风相结合,让学风建设常态化、过程化。坚持把搞好学风建设放在学生工作的首要位置,是开展学生工作的基本要求,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每年11月份作为学风建设月,集中开展学风主题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与班集体建设紧密结合,均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此外,在班集体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引导学生始终把学风表现放在首位,形成相互监督、比拼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形成良好的学风。

当然,学风建设工作也会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班级在进入二年级后,成绩差别化现象日益突显,学习后进的同学逐渐对搞好学业动摇信心,努力程度也在退步,不及格科目会逐年累加。因此,在班级加强学风建设中,应当要重视对这一部分同学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及时重拾信心,避免问题累计拖延,积极发挥辅导员、班导师、学生家长、成绩优异学生的多方合作,督促帮助这些学习困难学生及时摆脱泥潭。注重年级间的有效沟通,充分利用学生会和代班机制的桥梁作用,实施优秀学子驻班计划、学生“一帮一”互助学习活动等特色帮扶措施,在年级间建立有效联系,让高年级在班集体建设方面的有益做法能够被低年级学习接纳,促进经验传承。

篇5

【摘 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其结果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谐稳定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文章以内蒙古财经大学商务学院为例,结合工作实际,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阐述,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其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点,从而决定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在现阶段,各条战线、各个系统都在深入开展学习领悟“中国梦”丰富内涵的活动,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把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来抓,这是必须履行好的一项重要政治使命。

本文以内蒙古财经大学商务学院为例,结合具体工作实际情况,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一、内蒙古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

内蒙古财经大学商务学院成立于2007年6月,秉着培养少数民族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其前身贸易经济系于1981年便开始招收商业经济本科专业民族班,1993年市场营销专业招收民族班,采用蒙汉双语进行教学。目前学院共有本科学生2066人,少数民族学生总人数884名。

二、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少数民族学生家庭多数困难,生活压力大

受历史条件、经济环境、地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中贫困生较多,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虽然国家设立了奖助学金、生源地贷款,学校也设立了专项助学金、企业奖学金,提供了临时补助和勤工助学岗位,但种种措施都难以帮助所有贫困生从根本上走出生活及心理的困境。

(二)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压力大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相对滞后,在师资队伍的结构、数量、质量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基础课程方面比较薄弱。入学时的文化起点参差不齐,使得部分学生入学后感到学习压力很大,惧怕竞争,影响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信心,甚至自暴自弃。

(三)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特征明显,难以融入大众交际圈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到原生环境和自身民族文化的影响,在语言交流、生活习俗、思维表达方式等方面与汉族学生有明显差异。在新的环境中,文化圈的差异及时空上的因素,各民族学生在学习和交往的过程中,都会潜意识的以自己在本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认知结构为依据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四)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强,政治观念相对薄弱

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宗教习俗及政治地位等方面敏感,强调民族意识、民族荣誉,希望得到汉族师生的理解与尊重。少数民族把这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并把它升华为本民族的标志。但是他们对社会不正之风缺乏理性的认识和分析,易产生怀疑和困惑。

三、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商务学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负责、责任落实到人的高效工作体系。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历史,珍惜现在,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增强其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局意识,使其能够自觉担负起早日实现“中国梦”的重任。

(二)在解决思想问题的同时,更要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问题

商务学院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申请贷款,积极为他们落实勤工助学工作岗位。采取课堂考勤、专业讲座、诚信考试承诺书、学风表彰等形式开展学风建设活动,浓厚了学习氛围。

(三)以活动为载体,将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

商务学院通过开展民族知识竞赛、蒙汉双语演讲比赛、民族歌曲比赛等,给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丰富的展示自我、展示民族的舞台,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品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在学校组织开展的文艺表演、体育比赛中,商务学院多次摘得桂冠,都离不开少数民族学生的奉献。

(四)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商务学院2010年建立了“学院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商务学院心理辅导站是内蒙古财经大学最早成立的院系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有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制度,有专业的指导教师和团队,有专门的办公地点、报刊杂志。

(五)重点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和少数民族学生党员

商务学院严把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准入关,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干部整体素质,定期对少数民族学生干部进行素质业务培训,以提升学生干部水平。在学生党支部建设方面,学院高度重视党员的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坚持学生入党教育和入党后教育的“双轨制”。

参考文献

篇6

2新疆地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研究的现状

(1)理论研究现状

目前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广泛、深入,取得了不少重要的学术成果。但是,针对特定地区、特定群体研究较少,对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开展对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的作用,民族体育元素引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较少。而且目前,没有在新疆高职院校领域进行具有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构建整体性研究的。

(2)实际应用研究现状

目前研究有少部分理论型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方面,而动态地研究调研新疆本土具有典型特色的5个世居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调研并不多见,对把具有本土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引入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较少。

(3)多领域研究现状

目前研究领域比较单一,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方面主要在民俗学领域,整体性的研究成果较少,而在与高校体育教育结合的交叉领域研究更少。

3新疆地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的研究途径

(1)分析研究新疆本土具有典型特色的5个世居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传统体育项目、传统体育文化特点,通过分析整理,形成新疆特色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相关概论性资料。

(2)以校园体育文化、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两者间的结合为研究对象

以期构建具有新疆地域民族特色的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3)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硬环境,创造学生能积极参与的校园体育文化软环境,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力求使各院校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发展具有本身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传统特色,对体育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大力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少数民族体育知识的讲座、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体育知识竞赛,加强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队的建设。

(4)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

采用观察法、测验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验法等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了解新疆特殊地区性特点,研究新疆具有典型特征的5个世居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收集、分析、整理材料。形成区域、民族特色后,对各个定点院校进行地域性分析,探究把民族体育文化引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然后,选定新疆地区的多所高职院校进行定点的实际构建研究,做出实际引入民族特色体育文化的具体实施方案。最后,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对实践途径的有效性、适用性、理论和推广价值及尚需完善的地方做出进一步探讨,终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新疆南北疆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践教,评估实践效果。

(5)通过对新疆地区部分高职院校进行试点研究

(选取具有地域性典型性的南北疆院校),构建具有新疆地域性少数民族体育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构架,探究其实效性,定点实验,在实践中检验具有新疆特色的、民族特色的、地域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效果。

篇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156 ― 02

把人文关怀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种符合时展和教育改革要求的价值取向。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为今后有效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应当注重理论分析和价值应用研究,研究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关怀的特殊性,认真分析人文关怀的特殊定位、特殊规律和特殊功能,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一、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特殊定位

(一)人文关怀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的价值、开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人以更多选择和创造机会的人生哲学。〔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人文关怀应该体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本身都是属于创造性的人文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将人文关怀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切,努力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综合素质,又要倡导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提高,融合民族文化开展人文关怀教育工作,使人文关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产生决定性作用。

(二)人文关怀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关联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在诉求。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的核心思想是立足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把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自由平等的爱护主体,引导他们根据思想道德规范促进自身主体意识的良性发展。人文关怀应当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为宗旨,尊重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性价值,理性对待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客观差异,尽可能的采取多种人文手段,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多样化的合理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功能得到强化。笔者认为,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需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存现状、性格尊严、价值取向、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给予真正的情感关切,去认真挖掘每一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性价值。

二、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特殊规律

人文关怀需要重点把握多元文化背景下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和教育内容的民族性,创新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培养更多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储备人才。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对象的独特性

认识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是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工作的首要前提。我们知道,作为独具个性的特殊群体,少数民族大学生除了具备和其他大学生的一般性特征,同样存在思想道德水平和教育层次的个性化差异,主要表现为:独具群体性和个性化,缺乏主体性意识,教育层次不平衡,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笔者从事少数民族大学生理论课教学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内部存在教育基础和知识可接受能力的差异,个别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弱,专业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效果不佳,自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笔者以为,应当增强人文关怀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的情感引导能力,结合每位民族大学生的自身教育背景,在一定范围试用分层教育模式,发展培养不同层次的个体人格。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由于复杂的民族社会文化环境,再加上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西方政治思潮的全球化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上均呈现出群体的民族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自身民族属性普遍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这种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教育者既要考虑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受教育背景的复杂性,又要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让他们更好地熟悉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了解民族地区的发展规划,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民族心理素质、知识创新能力,提前做好人生未来的谋划。

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够称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3〕 在不同的民族学生个体之间发生的交往联系中,若涉及对民族语言、语言风俗、信仰习惯等民族特点不尊重的问题,属于民族关系,而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同学关系。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内容既要体现倡导平等意识的民族特性,又要引导各个民族学生平等和谐地交流,学会正确对待解决民族问题,自觉做好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内容的民族性

传统人文关怀教育体系在目标定位上过多强调“集体价值”的一元性,关于培养什么样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目标界定模糊,容易出现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个体价值定位偏离甚至可能会产生个体边缘化现象。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民族性决定了人文关怀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上的选择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教育内容的讲授除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还要贴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文化背景,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方法,增加更多的情感互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营造宽松舒适的学习环境,这也是贯彻民族教育平等思想的重要体现。

三、明确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特殊功能

(一)弘扬民族文化,明确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价值

人文关怀应该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坚持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主体观”。〔4〕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平等交流。〔5〕

人文关怀教育者首先必须具备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熟悉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才能承担好培养少数民族合格人才的重任。教育者需要树立人文关怀自觉意识,认真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帮助他们学会了解和欣赏自己的个性。立足于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照顾好他们的学习生活,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发展好他们的主体意识。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实践者,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对于民族人口整体素质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多选择民族文化为教育创作题材,适当开发富有地方民族区域特色的人文教育课程,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中学习吸收其他民族文化。

(二)培养民族自信,关注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格素养

采用人性化的关怀服务方式,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搭建更多的成长发展平台,是搭建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笔者以为,应当定期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问卷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人格特征和政治立场,塑造健全的独立人格,帮助他们提升民族自信。

管理工作应当适当兼顾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利益诉求,做好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服务;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校园民族风情中陶冶思想情操;拓展社会交往的舞台,举办民族知识竞赛、民族宿舍文化节、民族游园娱乐、民族传统体育、民族歌曲比赛、民族故事阅读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塑造少数民族大学生良好的人文品质。

(三)激发民族自觉,培养凝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中国梦的提出不仅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新的内容,也赋予了受教育者与教育者新的时代使命感与高度的责任感。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把握中国梦的战略理念,是夯实推动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所有中华民族成员的共同参与创造,只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只有个人的人生理想积极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我们从民族视角去解读中国梦,强化民族自觉意识,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青融入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民族篇章,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性力量,获得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参 考 文 献〕

〔1〕王东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4):135.

〔2〕高艳青.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4):56

篇8

“我是1996年来到十四连的,当时这个连队农机少,连队领导让我来支援春播。”王继成说。那年春天,王继成在十四连认识了少数民族农机驾驶员莫合台。工作中,他们互相帮助、相互学习;生活上,他们互相尊重、相互照顾。工作忙时,莫合台就让王继成吃住在自己家里,天长日久,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小王像亲弟弟一样,机子上的技术都给我教,我们一块干到2004年的时候,小王说一个拖拉机干排挡子少,我们一起买了一个东方红。”莫合台说。当年,王继成瞅准了十四连耕地多机车少的好时机,和莫合台一起筹资6万元合伙买了一台新型“东方红”802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有了新机车,他俩越干越有劲。他们的优质服务和诚信经营受到连队各族职工的欢迎,当年,两人仅农机作业一项各自收入4万元。

“少数民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作为一名汉族驾驶员在少数民族单位工作,大家都很照顾我,谁家有事我也会积极去帮助他们。”王继成说。2005年,莫合台的父亲不幸病逝,王继成和妻子帮助莫合台办理了丧事,还一直守候在他的身边。

“我年龄大了机子上不干了,儿子跟小王干着呢。”莫合台说。近几年,随着自己年龄越来越大,眼神也不如以前了,他就从机车上下来让儿子莫布跟着王继成干,几年来,在王继成的传授下,莫布现在也成了机车上的一把好手。莫合台闲了给他们保养机车,忙了给他们送饭,处得跟一家人一样。

“那年我家里没有钱,王师傅帮我中耕了,没有要钱。”十四连职工赛福丁说。2011年,王继成了解到十四连职工赛福丁因家庭困难付不起中耕费,王继成免费给他作业,赛福丁25亩地的中耕施肥工作如期完成。近几年,随着团场科学防治力度加大,农作物的化学防控次数不断增多,药物种类也繁多,在连队的农机服务工作中,有些驾驶员不愿意打味道较大的药,王继成打;有些农机户不愿干欠账的活,王继成干。多年来,王继成始终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思想贯穿到个人的整个劳动生活中去,和连队的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互帮互助,并积极引导身边的职工群众发展农机共同致富。

在十四连从事农机服务的18年里,王继成自己致富了,并没有忘记身边的各族职工兄弟,他与农机户阿里木江、艾里开木、莫合普利等人结成农机作业交流对子,不断发展壮大连队农机队伍,带领连队各族职工共同致富。2014年开春,连队农机户阿里木江和艾里开木想更新农机具,但资金不够,找到了王继成,王继成二话没说,让爱人取了3万块钱交到了他们手中。

“古尔邦节时候我病了,当时家里没有钱,小王1000多块钱给我了。”说起那次生病的事,莫合台的爱人阿曼古丽依然激动不已。2014年古尔邦节期间,莫合台的儿子和女儿结婚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偏偏这时阿曼古丽又由于劳累过度高血压病犯了,当时拿不出现金住院的莫合台非常着急。王继成掏出身上的1000多块钱塞给了莫布,嘱咐他赶紧送母亲去医院。

篇9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市民委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城市民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走在全省前列。

一、主要情况及基本做法

1、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和部门支持,为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对民族工作的认识得到加强,对民族工作的关心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几任书记、市长亲自带队深入民族聚居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分管领导深入现场,帮助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如清真宰牛场的迁建、大南门民族文化街区的规划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修缮创建、清真寺消防通道等问题,市领导多次协调、亲自督办,才得以落实。每年开斋节,市几大班子领导都专程到南关清真寺,亲切慰问回族同胞,市财政拨出专款祝贺节日。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各级各部门积极为少数民族办实事,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已形成良好的传统,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

20xx年,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庆发〔20xx〕8号),提出了加快全市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十一条举措,规范了财政、规划、教育、交通、扶贫等部门责任义务。同时,市政府对进一步明确了21个民委兼职委员单位及兼职委员,专门行文制定了兼职委员职责和工作制度,要求每个兼职委员单位每年至少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办1至2件实事。有效地整合了社会资源,凝聚了各方力量,初步形成了党委高度重视,党政齐抓共管,民委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共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新格局。

《实施意见》出台和市民委兼职委员工作制度建立以后,市民委注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社会各界对民族工作的关注支持力度明显增强。市财政设立了民族工作专项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市规划局出资编制完成大南门民族文化街区规划;市交通局帮助开通了清真寺消防通道、修建新回民公墓水泥路;市农委积极帮助民族村场开发新农村建设发展项目;市公安局及时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苗头性事件;市教育局将少数民族学生初中升高中由原先加3分改为加5分录取;市体育局配合市民委,积极开展少数民族群众体育运动。由于各部门通力协作,进一步拓展了城市民族工作的空间,为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2、注重发挥社区和基层群众组织的作用,为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城市民族工作的基础在社区、在基层。社区和基层群众组织在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维护民族团结、化解民族矛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难以替代的作用。市民委加大指导帮扶力度,积极支持民族社居委发展民族经济,创办社会公益事业,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一是以民族团结工作为抓手,努力创建文明和谐的新社区。南水回族社区所在地大南门是我市传统的回族聚居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城市改造后,许多汉族居民相继迁入,回汉之间因生活习惯不同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街道办事处和社居委充分尊重回族的风俗习惯,努力排除一些不安定因素。专门在大南门街设立了民族一条街的标志牌,严禁在此区域内经营销售回族禁忌的生熟食品。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这项规定得到了广大经营户的充分理解和自觉遵守。社居委不断加大对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开展民族团结宣传周活动,召开汉族和少数民族群众联谊会等形式,增进了相互间的理解和尊重,密切了邻里关系,增强民族间的凝聚力,营造和谐的社区生活氛围。二是以扶贫帮困为重点,真诚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南水社区内共有少数民族312户,其中生活特别困难的有30户,主要是五保户和夫妻双双下岗户。社居委逐一登记在册,将他们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优先考虑最低生活保障,定期开展慰问。社居委还积极帮他们谋求重新上岗的机会,解决再就业中遇到的困难。社居委还创立了“妇女维权岗”,组织社居委的工作人员、辖区内的公安干警、居住在社区内的司法界专业人士,主动上门处理侵犯少数民族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的情况。三是以发展经济、弘扬民族文化为突破口,不断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质量。社居委积极寻求支持,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因地制宜,兴办和协办少数民族传统行业和便民商业网点数十家,网点遍布辖区内的大街小巷,既发展了少数民族 经济,又方便了群众生活,还帮助一些少数民族群众解决了就业问题。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社居委组建了南水民族艺术团,定期开展自娱自乐的社区文化活动,丰富社区群众生活,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设立了“星光老年之家”,使老人们老有所乐。开展了“美在家庭”活动,宣传家庭伦理道德,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社区内少数民族群众和汉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民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南水回族社区先后多次受到省市表彰,被命名为“全省和谐社区”。

根据伊斯兰教的民族特点,市民委注重发挥伊斯兰教协会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方面的独特作用。在深入调查摸底,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指导市伊协及时换届。现任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更加合理,文化水平、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真正成为政府联系广大信教群众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纽带,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3、加大《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的贯彻力度,为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保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颁布十多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严格按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一是加大《条例》的宣传力度。市民委多次编发《条例》宣传小册,指导社区开设宣传栏,组织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扩大了干部群众的知晓面,为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二是积极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支持伊斯兰教协会筹资130万元对南关清真寺进行大修,全寺面貌焕然一新,不仅为广大穆斯林群众开展宗教活动提供了一个优美的场所,也为我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尊重少数民族特殊的丧葬习俗,全市城乡兴建回民公墓达十处。市政府重点解决了城区回民公墓用地问题,帮助兴建了回民公墓。公墓的规模和管理水平在省内均属一流。20xx年,市民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为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全部办理养老、医疗保险,解除了与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人员的后顾之忧。三是大力弘扬和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0xx年,市政府协调市文化局将回族古建筑探花第交给市伊斯兰教协会,开辟为**回族历史文化陈列馆,两年来共接待省内外参观人员近万人,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成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展示**良好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20xx年,经国家民委领导实地指导和严格把关,陈列馆顺利通过了审批,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省民委领导来我市隆重举行授牌仪式。为加强传统回族聚居区建设,挖掘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突显民族特色,市民委、市规划局和迎江区、建设路街道办事处组成联合考察组,赴西安等地考察,学习外地成功经验,市、区两级财政拨款30万元对大南门民族文化街区进行规划。四是做好清真食品的服务和监管工作。20xx年,市、区两级政府投资119万元在城郊新建了清真宰牛场,实行生牛集中定点屠宰,彻底解决大南门环境污染问题;20xx年,市财政又拨款8万元对宰牛场进行维修,消除安全隐患。市政府还协调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五年内免收一切费用目前,清真宰牛场运行正常,确保了市内清真牛肉的供应;,支持清真网点建设,加强清真饮食服务,在确保清真饮食经营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民族、商务等部门妥善解决了百年老店马永兴清真饭店的问题,现该饭店已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发包,修葺一新,重新开张营业;近年来,我市清真饮食业有了较大发展。截止20xx年底,全市经营清真饮食的少数民族个体工商户约有120余家,其中市区接待能力超过百人的规模较大的清真饭店3家,基本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需要。五是扶持重点民族企业发展。在省民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中国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市财政局、市民委的共同努力,20xx年,柏兆记清真食品厂、清怡针纺织品公司被国家民委批准为“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20xx年两家企业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加强设备改造,进行技术更新,扩大生产规模。柏兆记实现了年销售额3000万元,再创历史新高,清怡针纺新建了26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购置了新设备,实现工业总产值1亿3千万元。

4、努力维护民族团结,为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营造优良环境。一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活动。每年九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市政府分管领导发表电视讲话,进行宣传动员;几大班子分管领导亲自走上街头,宣讲民族政策;市民委精心组织,细致安排,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如举办民族政策知识竞赛,组织广场文艺演出,召开民族工作座谈会,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等。目前,市文广局、市民委正在积极创作一台以**回族历史人物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融合为主题的黄梅戏《民族英雄马大用》。通过不懈努力,党的民族政策更加深入人心,遵守民族政策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在全市上下形成了维护民族团结、关注民族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及时妥善处理民族问题突发事件。制定了《**市处理涉及民族方面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了应急工作机制,为及时妥善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注重对涉及民族方面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民族部门及时介入,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积极发挥作用,确保将矛盾纠纷全部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三年来,我市先后妥善处理大大小小涉及民族方面纠纷近20起,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一方稳定。

二、存在问题

我市的城市民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清真食品的监督管理无章可循。长期以来,我市清真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只接受工商和卫生等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民族工作部门基本没有参与进来。个体清真食品工商户均未通过市、县(区)级民族工作部门认定,国营清真食品企业也没有经过市、县级民族事务部门审批。清真食品生产,尤其是个体经营,完全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监督管理无章可循,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着“清真不真”的现象,一些个体工商户乱打“清真”招牌的现象非常普遍,回族群众对此反映比较强烈。

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难度加大。由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加上一些人员主动接受管理的意识不强,使得户籍管理等有关部门对其情况难以掌握,在管理和服务上的难度加大。外来少数民族人员来宜经商等逐年增多,其风俗习惯有时得不到当地汉族群众的尊重和理解,一些侵害少数民族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导致突发性事件增多。

3、城乡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清真食品行业仍是城市民族经济的主导产业,虽在近年有了一些发展,但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各民族村(场)基础条件差、生产形式单一、增收渠道狭窄的问题仍是制约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4、城市民族工作开展不够充分。由于城市少数民族居住比较分散,人数少,容易被忽视,加上人员职业构成复杂,各行各业都有,工作开展的难度很大。基层部门对民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民族工作的性质、内容理解片面,对民族工作存在着畏难情绪。

三、对策及建议

1、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民族政策宣传力度,尽力普及民族知识,增进汉族对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了解和尊重,增强相关部门为少数民族服务的意识。各级政府应按照《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的要求,加大对民族村(场)、民族企业的扶持力度。

2、建议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少数民族社团组织,广泛调动少数民族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热情。

篇10

活动开展以来,该团工会主席王香提带领团工会、社政科等部门干部,深入基层第一线,“面对面”与职工群众交流,充分了解职工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需,根据实际情况一是开展“四送”活动。春“送岗位”。投资28万元,培训20余场次,印发各类资料5000余份,提供咨询1200人次,培训再就业人员达300余人次,妇女创业就业培训200人次,职业介绍服务13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1人。夏“送清凉”。先后走访慰问了葡萄酿酒厂、纸箱厂、杏干厂、边防派出所、武装部等10余家团非公有制企业和单位,共送去清凉物品和慰问金达5000元。秋“送助学”。投资12.5万元,资助高考、中考、9年义务教育段困难学生117人,圆了3名困难学子的大学梦。冬“送温暖”。在古尔邦节、元旦、春节期间,广泛开展慰问困难职工达500余人次,累计发放慰问资金42.8万元。

二是扎实开展走访调研活动,掌握职工队伍新动态。自该团开展“面心实”活动以来,团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连队、职工、社区中,召开企管会、工会干部、职工代表等座谈会,共调查走访了26个基层单位,1个城镇管理中心,职工家庭1250户。

三是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不断增强职工的法律法规意识。利用基层一线工会宣传阵地的优势,该团工会联合司法所、政法办、社政科等部门组织广大职工、农民工学习贯彻落实《工会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等一系列保障职工(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知识;采取定点宣传咨询、巡回检查解释、免费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送政策及法律法规到工业企业、到社区、到工地、到职工手中。共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板报123期,展板45块,橱窗100余处,从而增强了广大职工的法律意识,学会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心贴心”着力解决职工实际困难

一是把这项活动与“作风建设年”活动相结合,从机关做起,在办公大楼内外设立了机关干部 “岗位承诺”公示牌、“党务政务”公开栏,把团领导、工会干部、机关干部姓名、职务、职责都写在公示牌上,做到了工会组织亮牌子,主席、工会干部亮身份,从最基础、最现实、最易行的环节抓起,从而把工会与职工的距离拉近了,工会干部责任感增强了,工会组织的知名度也提高了。

二是认真抓好少数民族“扶贫帮困”工作。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促进少数民族困难职工帮扶的制度化,常规化和社会化。团场还想方设法筹资499万元帮助全团212户少数民族职工发展农林业生产,依据部分困难职工无土地或果树老化、品种杂、无效益的实际,团在无生产对象的职工在呼尔赛旱田划分土地的同时,对种植或更新果园的少数民族职工给予果树每亩300元、杏树每亩400元、葡萄每亩1000元的无偿投资,用于购买树苗。通过出实招、心贴心的帮扶,截至2012年底,全团90%以上的少数民族贫困户职均收入达到了2.7万元,户均收入1.8万元,人均收入达到9000元。

三是全面推进困难职工“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着力解决职工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团工会、民政科积极探索新途径,全面推进职工大病医疗救助,对因癌症、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造成家庭困难的职工,给予医疗救助,最高救助额达10000元,2012年累计发放大病医疗救助金近21万元,受益职工203人。

“实打实”全面抓好工会重点工作

一是抓“两个普遍”,实现组建维权全覆盖。活动以来,团工会按团场城镇化建设区域,社区、连队、工业园区划分了工会组建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责任区,做到人员、任务、责任三大落实。全团下设基层工会组织32个,新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2个,建会率达100%,新增会员200人,会员入会率达100%,工资集体协商签订率达到100%。

篇11

一、说教材

科学把握教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公民基本义务》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本框题主要内容是介绍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重点讲述了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这四项基本义务的内涵及要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理解履行义务的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从家庭、社会中得到的较多,而付出的较少,受成长环境影响,学生的权利意识很强,但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不强。尤其是对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更是知之甚少,或是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所以让学生知道有哪些基本义务,理解履行义务的重要意义是非常必要的。我会循循善诱,为他们架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义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增进对宪法的认识。

能力目标:正确对待公民义务,增强履行义务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义务具体内容和要求。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难点:理解公民履行义务的意义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观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将紧紧地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配合情境设置问题,采取小组讨论法,分析归纳法进行学习,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五、以上所述都是为了课堂更好的呈现,接下来我将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我将从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四部分展开我的教学。

(一)导入

课堂伊始,我展示一张漫画,让学生初步感知义务,从而引出课题——《公民的基本义务》。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这样一幅漫画(一块蛋糕,“义务”的部分被切成了两半留在了桌上,而“权利”的部分被这人拿起),拿起的这块蛋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对,上节课所学的政治、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化发展等公民基本权利。那能不能只吃权利这块蛋糕?显然不能。那生活中我们具体有哪些义务呢?这位戴眼镜的男生说纳税、不违反法律,真是一位守法的好公民。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系统地了解——公民基本义务。

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漫画导入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注重前后课程内容的联系,让学生系统把握教材知识,培养逻辑意识。

(二)新课讲授

接下来,我安排了以下环节以及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循序渐进,落实教学目标。

活动:看图说义务

课前,我已经布置了学生提前预习本课内容,梳理出来了主要的五大公民基本义务和其他基本义务。

展示六张涉及本课公民基本义务的图片,请同学结合预习成果,一秒之内举手抢答图片体现了哪一项公民基本义务?然后整体呈现本课的知识框架,做到心中有数。

设计意图:以抢答的方式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果,能带动课堂气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接下来,具体讲解五大主要的基本义务。

一是遵守宪法和法律。我会播放视频《我是宪法守护者》,并布置任务:根据视频和教材46页内容,小组自学讨论: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如何遵守宪法和法律?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如有归纳错误或者不足的地方,其他组员可补充。

从而总结归纳出:遵守宪法和法律这一义务的是,为,怎三方面知识点。

设计意图:该部分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在视频启发下,小组讨论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是维护国家利益。

活动:少数民族知识竞赛

首先,进行一个简单的少数民族知识竞答,题目涉及少数民族的概况、文化、语言等,在欢快热烈的答题氛围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独特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增添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归纳总结我们必须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然后图文并茂讲述在喀喇昆仑高原的故事,印度官兵悍然越线挑衅,我国士兵与其发生激烈冲突,5位官兵英勇牺牲。并提问:战士们的行为为何让我们动容?从而归纳总结我们必要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设计意图:以知识竞赛的趣味方式,寓教于乐,真实的热点故事,激发学生的义务意识和爱国情怀。

三是依法服兵役。

接着刚刚喀喇昆仑高原上官兵的故事继续讲述,作为军人,他们其实也是积极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再呈现一个没有依法服兵役被法律制裁的案例。从而归纳总结: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四是依法纳税。

接着就上述的军人谈到我国的国防力量,国防力量的逐渐强大也离不开国家的巨额的国防支出:2012年国防支出预算比上一年预算执行数增长6.8%。提问:你知道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吗?——税收。我国的税收有一个特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活动:案例分析,要or不要

周末你和几个同学到一家餐厅聚餐。服务员说:“如果不需要开发票的话,我们可以给您打个折,并送您一瓶饮料”。这时:同学甲:“还是开发票吧”。同学乙:“不用开了吧,也没什么用,还是打折优惠实在呢。”你会作何选择?

请说出你的选择和理由。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归纳: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设计意图:以上的两个义务均从“维护国家利益”义务的案例展开,既体现了课程的整体性和逻辑性,也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三)巩固小结

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我会请小组代表归纳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再点评总结。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注重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六、在拓展作业部分,我会让学生去发现身边没有积极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现象,并写一份倡议书。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以致用。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篇12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中的优秀青年,肩负着振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巩固祖国边防疆土及增进民族和谐发展的历史重任。在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优秀学子迈进高校大门时,民族之间历史、地理及文化差异给他们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凸显出来,而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程度特别是思想意识形态,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各民族繁荣稳定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适时调整学校针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至关重要。曾说过:“青年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个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剩余的扣子都会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高校普遍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管理工作,注重分阶段、分年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入学教育、毕业生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等为契机渐进式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力求为大学生的人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将他们培养成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一、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马克思曾说:“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即表明了对某种事物或思想的认同培养是可行的观点。高校是塑造青年英才、培育青年学生价值观的主阵地,在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度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重大。高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约束和学习能力,从个人的行为做起,从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开始,积极推进全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才能助推实现我们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二)有助于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性思考和甄别能力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和科技化,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方面面临着国际、国内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面对着良莠不齐的社会现象的冲击,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障碍重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适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润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方面面,把握他们的心态形成、变化及发展规律,对于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对事物的理性分析和科学研判能力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民族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社会文明。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身上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与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服务,注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文化底蕴、道德素质提升的同时,帮助他们系统地掌握价值内核,引导学生自觉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以献身祖国、服务人民为己任,有利于他们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专业学习与实践活动,更好地完善自己、提升综合素质。

二、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以贴近思想为原则

当前,“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进步、健康向上的,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样,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备一定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由于这些大学生大都来自于生活较落后、信息不通畅、经济欠发达的地域,经历了长期的民族聚居生活,受到本民族习惯、文化,特别是信仰的深刻影响,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深深烙下本民族思维习惯、价值取向和民族文化的印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以贴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为基本原则,更好地把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二)以贴近实际为原则

高校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特殊性,又要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理解他们的内在感受,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统一,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真正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自觉抵制各类非核心价值观的错误思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致认同和遵循的政治信仰。

(三)以贴近民族为原则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每个民族的经济、文化、生活、风俗等特点的充分体现,这些民族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特有符号也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有所改变,在这一过程中,把握好他们的思想特点和思维方向显得尤为重要。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尊重他们所独有的民族特点和思维习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想理念与核心价值观相融合,能够兼顾本民族的优良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创新。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究

(一)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民族团结融合

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以民族理论、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要注重强化学生“大家庭、大团结”理念,教育学生树立“大中华”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引导学生尊重民族习惯和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包容共进。在每年新生入学教育阶段,针对新生来自不同地域及不同民族的特点,将民族团结作为新生入校教育的第一课,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结合安全教育、专业教育及党课等,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汉族文化,让汉族学生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在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如“古尔邦节”等,组织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共同庆祝,以联欢会、素质拓展活动等形式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民族融合。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培育共同理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开展民族教育的任务之一。高校应积极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使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民族精神、创新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教育结合起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如“民族梦”“青”“成才梦”等,组织学校、学院、年级、班级进行“四级”大讨论,或者召开主题班会,让同学们畅谈理想,畅谈“中国梦”,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鼓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刻苦学习、努力奋斗。

(三)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建立学生信息员信息反馈机制

保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安全稳定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畅通的信息渠道有助于及时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为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学校通过建立思想动态信息员、学生公寓巡查员、网络动态监控员等学生信息反馈队伍,选拔思想政治觉悟高、责任心与团队意识强、立场坚定、思维敏捷的学生担任信息员,通过日常信息反馈交流,及时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真实反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丰富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容

心理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一环,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步入大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随之开始。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测量与普查的工作,重点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测量数据加以分析与研判,全面掌握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将测量结果反馈给辅导员或班主任,适时开展追踪教育。此外,学校通过组织心理协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阳光形象大使”“心理剧”“心理运动会”及“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积极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加。通过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们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挫折能够积极正确地对待,增强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和抵御外界负面影响的能力,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困境。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陈颜,张志坚,陈金龙.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

篇13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已广泛的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对提高教学效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现代教育

技术双语教育发展亦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运用。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个矛盾,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双

语教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质量

1、降低双语教学资源的开发成本。目前双语教学资源匮乏,教材大多是汉语教材直译过来,缺乏民族特色,不符合学生母语特点,给学生理解教材带来一定困难;部分直接使用汉语教材,不但增加了学

生学习的难度,且对母语传承不利。但由于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少、市场小,很少有人愿意开发民族专用教辅,如果这个任务交给教师,又大大增加了老师的工作强度,而且是如果教师个体来编译教辅,

教辅资源多为在班级或学校内部使用,很少与别的学校交流。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教师可以将自己编译的教辅分享至资源交互平台,实现跨时空的资源共享,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另一方面在计算机平台上开发教材及教辅也降低了开发商的开发成本,扩大

了教材及教辅使用者的潜在客户群,这可以刺激专门从事开发工作的教师们专门开发适合各个民族自身特点的教材及教辅。

2、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率。现代信息技术独特的信息存储方式,如光盘、幻灯片、教学视频等可以一次制作,多次使用,实现一人制作,多人使用。每个学生,每位教师都可以将自己的学习资源上传至

一个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学习资源。

3、方便学习者及其老师间的沟通交流。现代信息技术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人们跨越时空的交流,学生利用QQ、MSN等同步交流工具实现问题的及时解答、信息的快速传递,邮箱、微

博等异步交流工具实现问题的大讨论,向名师求教等。

4、提高学习效果。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动画、视频、声音的插入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同时打破学生传统的被动型接受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与交流合作,提高学习

的效果。学生也可以利用学习平台上的资源温故知识,扩充知识面。

5、减轻教师负担。现代教育技术为改变了教师的讲课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演示文稿,视频配合自己的讲课,降低了讲课的难度,同时这些资源可以重复利用,把教师从板书中解脱出来,更多精力关注学

生。对于双语教学,教师也可以从资源平台上便捷的获取教学资源。

二、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困难

1、资金短缺。少数民族地区较之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对教育的投资就相对紧缺一些,很多学校没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备,也没有资金投资对在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进行培训,大部分

家庭也不具备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等现代学习工具的条件。

2、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薄弱。经济相对落后造成教育的整体落后。教师没有认识到教育技术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老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认为传统教学方式足以达到教学目

的,且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相对欠缺;年轻教师少且在整体对现代教育技术不接受的环境下,亦很少使用;多数学校的现代教育设备都束之高阁。

3、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不足。部分教师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停留在幻灯片、电影录像等技术层面上,对教育技术的利用也就止步于课件的制作。多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缺少对课程的设计,简单的将板

书内容照搬入课件中,日常教学中很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和交流。

4、教师及学生的信息素养都有待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就像把双刃剑,在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比如有的学生沉迷于网游、网聊;有的学生利用信息的效率太低等。

三、增强现代教育技术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中使用的方法

1、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教育直接影响着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因此绝不可忽略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在加大对其他地区教育资金投入的同时,也要增加少数

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现代教育技术依赖于现代化信息设备,因此必须加强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同时,加大对教师培训资金的投入,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的能力。

2、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视。意识是行动的根源。要使教师、学生都乐意使用现代教育技术,都能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受益,必须得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便捷性、有

效性,看到现代教育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革。因此,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界可以举办相关的交流研讨会、观摩会以及知识竞赛、作品赛等,激发教师踊跃参与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中。

3、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技术支持,方便教师和学生日常的教学和学习。比如为每个学校或者每个年级配一个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日常的技术工作,解决教师和学生的技术难题,为他

们讲解技术要领,指导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最新的技术支持。同时,技术人员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创建学习共同体,组建学习小组,创建学习平台,与其他学校组建联系等。

4、加强能力培训。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以假期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并重,建立培训的长效机制;对部分教师进行长期的技术培训,培养成为学校的技术骨干,支撑学校的技术

发展;建立教师的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交流。

5、大量引进内地教师到少数民族地区支教。内地的师资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理念相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相对强大,鼓励优秀的内地教师到少数民族地区,把内地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引进到少数民族地区,一补充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资源的不足,二促进与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交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能够产生有益的影响,我们需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运用,并积极的创造条件,努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解决教育发展上的困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

育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晓英.提高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几点建议――新疆小学数学双语教师培训工作调查报告[J] .新疆:教育教学研究,2008,(2).

[2]王阿舒.强化职后培训:提高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语水平的有效途径[J].新疆大学学报,2006,(2).

[3]李大东.加强“研培”结合提高双语教师专业素质[J].中国民族教育,2011,(3).

[4]邓华秋.论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方法与手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