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47: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土地精细化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引言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要实现项目实施管理的高质量和施工高速度最终目标非常艰巨。为此迫切需要我们采取科学化的管理手段来统筹管理土地整治项目。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包涵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管理规范化,第二个阶段是管理精细化,第三个阶段是管理个性化。为此笔者认为:项目实施管理精细化就是要在项目实施管理全过程中,做到精心计划安排,精细管理组织,层层细化目标,措施准确,责任明确,同时做到上下统一,全面落实,全员到位。下面笔者从土地整治管理工作实践,浅谈土地整治实施工作中精细化
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目前广西土地整治管理模式
就当前我区土地整治管理模式看,主要还是以行政职能为主导的土地整理管理运作模式,即以行政权利推动为主,参与管理主体也是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业务机构。我区经过多年土地整理工作的实践和总结,为实现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标准规程做了大量工作,制定全面的土地整治有关政策规章制度,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广西土地整治实施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的模式,完成了项目管理规范化建设第一个阶段。笔者认为接下来管理工作重点转入到第二阶段管理精细化,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不折不扣认真贯彻执行和落实已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上来,逐步转变管理方式,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首先从各级项目管
理单位和从业干部职工执行力和权益上做到精细化。
二、当前土地整治实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区土地整治工作自2000年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广西经济建设发展和耕地保护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项目实施管理观念、手段和方法上依然滞后土地整治工作发展,表现在:
一是项目实施管理观念和手段方法有待创新和提高。目前我区项目承担单位存在重项目申报,忽视项目实施管理的观念。表现在:一是业主认为只要把项目申报工作做好,争取新项目批复,业主主要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可以交由熟悉工程施工管理监理和施工单位去完成,导致项目业主对项目实施管理流于形式,对项目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心中没数,处于被动局面;二是重结果,轻过程。项目的实施管理是全过程管理,项目承担单位管理重点是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把控,做到对项目实施的每个程序和环节心里有数,片面的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管理,致使项目存在的质量问题就会被表面现象所掩盖,造成诸多工程质量隐患。
二是土地整治机构建设重眼前,轻长远发展。土地整治事业是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和扶持“三农”政策一项长远战略规划,目前我区各地对土地整治机构建设存在一些误区,表现在:各地管理机构建设还不健全,管理人员配置不到位,有的地方甚至只有一两个人,或者临时抽调管理人员,由于业务不熟悉,职责不明、衔接不紧、工作效率不高。
三是土地整治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目前我区土地整治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主要靠人工完成,收集、上报和更新周期长,无法满足土地整治发展需要,主要表现:一是由于项目区分布广、项目数量大、资料数据多,对标准和规定理解不同,造成信息真假难辩。二是无法对信息资料进行实时更新,三是无法对信息进行共享和交流对比。
四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办法。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是企业广泛推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是推进土地整治工作的一个推手,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能够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奖在明处,罚在明处,避免目前土地整治实施管理工作上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因此,土地整治工作应尽快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刻不容缓。
三、项目实施中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要实现项目的精细化管理,首先要精心做好项目管理的策划工作。要根据项目的不同施工特点,识别哪些是一般过程,哪些是关键过程,哪些是特殊过程,制定对每个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程序和要求,
使整个项目施工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精细化管理体现的是对全过程进行精心控制和有效管理,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精心细致和有效的控制管理是确保总体目标实现的保证。一是要精心设计图纸,精心编制施工组织方案,精心审查图纸,精心审查施工组织方案,精心细致地做好图纸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使项目承担单位、施工技术人员对图纸和施工组织方案清晰明了,心中有数。
二是要充分调动人的工作能动性,提高项目实施的管理效率,放线定位、项目监理、权属调整、设计变更、项目资金管理、工程质量、工作量复核等各环节要落实到责任人,对所制定的责任和权益要精细。
(四)建立土地整治项目参建单位的诚信评价机制,对从事土地整理工作的设计、施工、监理和招投标单位,要建立年度审核备案制度,杜绝有不良记录和评价不合格的施工、监理和招投标单位参与本行业工作。
(五)各级管理部门对项目监管工作要精细化
(1)项目监管由原来偏重“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控转变,以促进项目规划设计评审工作质量的提高,加强工程管理费用开支标准及工程变更审批管理,杜绝“钓鱼工程”和变相套取项目资金行为发生。
(2)充分发挥各级土地实施管理人员的技术支持作用,采取现场不定期抽查和检查与日常工作月报等监管方式相结合,运用数据分析、类似项目比较等方法对项目质量进行评估。
(3)择优选取项目决算审计机构,扩大评审复审面,防止中介不中的行为,保证项目审计质量,使竣工决算编制客观准确反映资金用途。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进程中,非农业用地越来越多,而农业用地则越来越少,这样就有碍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就需要对土地实施有效的管理,而在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与规划又是其最主要的内容,因此,采取有效的途径,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就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更好的推动各项土地建设的发展。
1.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实际意义
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是最为基层的土地利用与规划,虽然其属于低层规划,但是却起到了基座的作用,如果不稳扎稳打,势必会影响到上层规划意图的贯彻和落实是否可以顺利进行,因此,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是土地利用与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中,必须要对具体区段、范围、时间及方式做好具体安排,合理制定规划方案,并真正实施,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城乡规划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经济正经历着转型,土地利用和规划也在不断的进行着变化,以往的土地利用与规划已经无法有效的满足于先进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依据现有的耕地法律来说,以往的土地利用与规划也无法满足其具体的需求。尤其是针对一些已经进行城镇合并的区域来说,不仅是原有的土地利用与规划无法有效的应用,就连现有的土地利用与规划都无法得到有效的进行适应。所以,要想使得土地可以实现合理的利用和规划,就需要不断的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具体应涉及到镇区规划,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同时,土地利用与规划不仅是调整产业结构、保障人民生活需求的蓝图,还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促进土地管理更加合理,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在进行土地利用与规划中,通过对各个部门的协调,尤其是对于耕地保护及建设用地比例的调整与规划,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生存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及审批各项用地的编制都以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托。
2.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1当前规划难以衔接其他规划
从目前看来,现有的规划与其他规划存在衔接不当的问题,在建设用地标准上也难以统一,例如在对生态保护、土地管理、地质灾害等专项规划中还比较落后,从理论上来说这些规划必须要与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衔接。但是,由于在对各项规划中,所规划的侧重点不一样,对于修编的期限也有一定区别,实际操作中存在协调性问题。如从土地管理的角度来看,在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宗旨是严格控制各类用地指标,加强对土地的节约,尽量少的占用耕地,并根据供给需求来建设用地,而从城市总体规划的角度来进行就应根据经济发展来进行用地规划预测,才能达到供给需求。
2.2规划缺乏动态性与严肃性
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是以市场经济发展导向所作出的动态反应,但是现有的规划无法实际操作,上一轮规划采取了土地利用分区管理制度,而对于城乡土地利用条件从主观上看所划分的区域可操作性差,对于土地利用管理规定只有一些概括性规定,动态性和可操作性明显不足,必须要制定详细细则及规范性规划来确保实施。此外,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是在法律范围之内,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在实施中,土地利用计划没有与规划配套,因而造成二者指标不匹配,导致规划架空,无法得到落实。
3.从土地管理角度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途径
3.1提高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实用性与操作性
将土地利用与规划作为其他各种设施利用和规划的基础,在对土地进行利用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他各种设施的利用和规划进行有效的连接,值得注意的是,土地的规划和利用要与实际的情况相符合,而且各个部门也需要鼎力配合,在对土地进行利用以及规划之前,要对周边的地理情况以及城镇的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土地利用和规划方案,从而使得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实用性得以提升,另外,土地的规划要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合理的对土地规划进行控制,严禁控制过于死板,要在规划最优的原则上,对土地规划的强制性以及约束性进行有效的降低处理,同时将土地规划的刚性和弹性有效的结合到一起,使得两者土地规划的可操作性得以最大限度的提升。
土地规划和利用都具有一定的刚性指标,针对其刚性指标要进行合理的空间预留,针对土地利用和规划所制定的方案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弹性,可以对土地利用和规划进行上限以及下限的有效设置,在对土地利用和规划的方案进行制定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依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将所制定的方案设置为高、中、低这三个等级,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来选择最为适宜的等级的方案,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3.2科学指导节约集约用地
从土地管理的角度来说,在对土地规划和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依据,对用地进行节约和集约,合理的调整土地,对土地实施有效的规划和利用,从而使得城市的用地紧张局面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另外,在对土地利用和规划进行完善的过程中,还需要制定出土地利用规划的未来发展方向,依据制定出的具体发展方向,来对土地的利用和规划进行深层次的布局和调整,深一层的对用地的指标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收集,依据用地指标,来对城市用地、耕地以及各种非农业用地等进行优化配置,以经济角度、生态角度以及各个方面的角度来对用地的集约节约指标进行制定,从而可以实现土地利用与规划的进一步完善。
3.3做好规划中的各项工作
要想完善土地利用和规划,从土地管理的角度来说,先要制定出总体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根据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来对土地规划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系统的分析,保障土地规划和利用方案可以进一步的实施和开展,应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对土地各项数据的检测,然后对土地的利用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清楚的了解土地的分布状况,最后就是要对土地利用过程中,变更的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和调查,在经济学理论上,实现土地规划和利用测量数据的精确性,这样可以使得土地规划和利用的科学性进一步的得到凸显,从而达到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最终目的。
4.结语
总而言之,土地利用与规划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要想使得土地管理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就需要对土地利用与规划进行完善处理,将土地管理工作作为向导,针对城乡以及城镇之间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实现土地的科学利用和规划,将科学发展观以及严谨的规划理论作为土地利用和规划的指导思想,全面的收集土地利用和规划的变更指标,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完善土地利用和规划,从而更好的推动城乡城镇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璐,朱迎松.国内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2(0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生活的环境,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不断地开垦土地进行城市建设,导致土地的占用面积加大,生态环境难以平衡,根据目前社会情况,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环境问题,虽然近年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有很高的关注度,但在具体实行促使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在现有情况下进行环境建设由于土地占用量过大很难保证很好的进行环境建设,所以对于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和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讨论。
1 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对城市环境建设的影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开始注重生活质量,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居住在环境优美,空气质量较好的地方,这样就导致一部分的开发商,将开发的目标转向了人口较为稀少的远离城市的自然区域。虽然这样能够保证人民生活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修建楼房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是不可估量的,逐渐对土地的开垦一片片的森林变成了高楼大厦,绿地也变成住宅区,人口的增多不断向城市涌入从而导致城市车辆增多,光污染、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都在逐渐产生。人口逐渐都集中在城市,而农村人口减少,乡村人民人均土地又被开发商建设楼房,这样持续下去,虽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是对生态环境而言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2 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与矛盾
2.1 自然中心论与自然环境恶化的矛盾
长久以来的发展当中,“人”作为世界的高智商生物一直占据自然生物链顶端的位置,“人”经历几千年甚至是上万年的发展变化,从对自然的恐惧到学会利用自然资源,演变到今天人们已经能够完全控制和“掌握自然”。就是这样“人”一直认为自己区别与其他生物,作为自然界的“中心”,“人”以其聪明灵活的大脑而骄傲,不断地利用自然资源,占用自然环境致使其他生物无处生存,甚至濒临灭亡。不知从何时开始,“自然”开始发出警告,自然灾害频发,山洪、地震、海啸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由此人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开始融入“自然理念”、“低碳理念”,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客观存在,并且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理重点。
2.2 价值观错误对于资源环境的破坏
在传统的价值观念中,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也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如空气、水或者土地等,都是大自然的免费供给。长久以来的错误观念导致人们对于自然资源不珍惜,随意砍伐树木、不断地使用资源和破坏环境,长此以往自然环境资源所剩无几,土地沙漠化、空气受到污染,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人们总最开始的认识不明确从而导致自然资源的临近枯竭,人类的发展起源于自然的给予,最开始的人类对于自然来说是渺小的,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口数量急剧上升,现在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自然的负荷量,所以合理的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才是人类能够长期生存发展下去的有效办法。
2.3 生态伦理与环境发展的矛盾
人们只有合理处理与土地的关系,才能奠定生态伦理理念基础。在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人们已经将一些理想转变为现实,但是也要意识到,科学技术并不是万能的,人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而不能企图控制自然、摆布自然,否则必将受到来自自然界的惩罚,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促进繁荣景象。
3 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建议
3.1 树立科学的持续性发展观念
长期的滥砍滥伐大肆利用,已经使自然“不堪重负”,自然灾害的频发为人类敲响了警种,要想能够真正使人类发展下去与自然和平共处,现阶段人类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就是怎样将资源可持续发展下去,从而保护生态环境。现存的自然资源已经在一个不可透支的程度上,只有合理的利用现有的仅存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发展,对于城市生态环境也应持着持续性发展的理念进行下去,在工业发展注意资源的整合利用,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也应注意一次性制品的使用,对于木制品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控制,是保证自然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从小做起。
有关可持续发展观念,应注重其公平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实现代际之间的公平,也就是人们在注重消费、注重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的同时,不能提前享受后人应具备的同等消费权力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实现同代之间的公平,也就是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得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3.2 试析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市场已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在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以当前实际发展形势来看,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以供给为主,在推动城市发展方面起到指导意义。当前,我国耕地面积已经大幅度减少,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并将“保护每一寸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上升为基本国策层面,对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优化、城市建设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将城市的开发建设与环境资源有机融合,树立科学的生态理念,积极运用可持续发展策略。
3.3 妥善处理资源短缺和环境建设的关系
在城市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必然面临郊区和农村的资源短缺问题,在城市房地产业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不能对环境、资源造成肆虐般的影响,否则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性、健康性发展。面对土地资源稀缺的实际情况,我国城市中心以集约化建设道路为主,势在必行。
结束语
结合以上叙述,城市土地规划和利用空间不光关系着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同样关系着自然环境,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已经被人们使用,对于现阶段状况的环境资源保护,只有将现在仅存的土地资源加以保护,并对现阶段已经利用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控制,这就需要城市土地规划与城市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共处,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在保证这一举措的前提下,对于每个人来说也应注意环境保护意识,从小培养保护环境的好习惯,这样保护环境的观念根深蒂固,才能够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颖,王群,王万茂.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问题的探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杨战社.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方略[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
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城市面积正逐步扩大,并倾向于“郊区城市化”发展模式,而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问题显得非常重要。由于城市建设已经拓展到郊区,对土地占用、环境建设等产生一定影响,加强对该方面课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 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对城市环境建设的影响
一方面,随着城乡郊区以及乡村人均土地越来越多,城市的郊区化发展也就是开发在城市边远地区的土地,这样会对郊区以及农村的农田、湖泊、森林、河流等产生影响,对国土资源造成破坏,产生严重的浪费现象;同时,越来越多的耕地变成住宅区、办公楼或者商业中心,不仅对环境产生影响,也挑战力环境的影响力,破坏郊区特有的环境污染自净能力,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开发规模的扩大,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大量人口的集中,增加了城市的人口密度,而高层建筑将对周围建筑造成遮挡,不利于良好的光线保障作用。过去,一些住在远郊乡村的农民身份转变为新城市居民,而失地农民的大量存在,增加了城市环境的容载压力。
2、 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与矛盾
2.1 征服理论和自然环境恶化的矛盾
在传统的征服理论中,以“人”作为世界发展的核心,人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设计或者利用,飞快的发展经济,不惜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长此以往,环境污染、交通堵塞问题越来越严重,自然界通过反馈机制,向人们提出抗议,人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开始融入“自然理念”、“低碳理念”,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客观存在,并且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理重点。
2.2 价值观和资源环境的矛盾
在传统的价值观念中,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也没有任何价值,如空气、水或者土地等,都是大自然的免费供给。因此,人们受到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大肆开发土地、破坏自然资源、任意占有和利用,直到如今生态恶化、资源枯竭。传统的经济发展中,强调高享受、高消费,以此带动经济投入力度,实际上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终只能让人们陷入囹圄之地。
2.3 生态伦理与环境发展的矛盾
人们只有合理处理与土地的关系,才能奠定生态伦理理念基础。在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人们已经将一些理想转变为现实,但是也要意识到,科学技术并不是万能的,人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而不能企图控制自然、摆布自然,否则必将受到来自自然界的惩罚,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促进繁荣景象。
3、 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建议
3.1 树立科学的持续性发展观念
人类若想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摒弃传统的、落后的观念,意识到可持续发展观的积极作用。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都应确保处于资源、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人类自觉约束自身的污染、浪费行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尤其节约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速度,加大力度挖掘全新资源;保障废弃物的排放量在环境容量范围内,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
有关可持续发展观念,应注重其公平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实现代际之间的公平,也就是人们在注重消费、注重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的同时,不能提前享受后人应具备的同等消费权力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实现同代之间的公平,也就是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得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3.2 试析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市场已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在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以当前实际发展形势来看,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以供给为主,在推动城市发展方面起到指导意义。当前,我国耕地面积已经大幅度减少,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并将“保护每一寸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上升为基本国策层面,对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优化、城市建设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将城市的开发建设与环境资源有机融合,树立科学的生态理念,积极运用可持续发展策略。
3.3 妥善处理资源短缺和环境建设的关系
在城市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必然面临郊区和农村的资源短缺问题,在城市房地产业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不能对环境、资源造成肆虐般的影响,否则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性、健康性发展。面对土地资源稀缺的实际情况,我国城市中心以集约化建设道路为主,势在必行。
总之,在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中,必须加强对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人类的持续性发展,更好地实现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颖,王群,王万茂.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问题的探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杨战社.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方略[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2)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156-03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形式渐趋复杂,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愈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空间布局,影响土地利用的方向和强度,进而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2003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1]。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简称战略环评,SEA)的范畴,是指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从生态环境角度提出规划的最佳方案及其调整建议,同时提出消除或减缓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产生的负面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方案的形成阶段就参与其中,及早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规划方案可能引发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而进一步改善规划方案,从源头上尽量减少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其优势在于可以弥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只考虑单个项目的环境影响、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土地利用可能引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不足。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能够促进土地利用更好地向环境友好方向发展,并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全面性、可持续性以及可操作性[2~4]。
二、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方案
秀山县位于重庆市东南缘、武陵山腹地、渝、湘、黔、鄂四省(市)结合部,为重庆市最边远的区县之一。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43′06″~109°18′58″,北纬28°09′43″~28°53′05″之间。根据2005年秀山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全县土地总面积246 361.31hm2,其中,农用地210 572.35 hm2、建设用地12 292.58 hm2、未利用地23 496.38 hm2,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85.47%、4.99%和9.54%。
本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进行的修编。规划基期为2005年,规划近期为2010年,规划期末为2020年。秀山县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方案(见下页表1)。
三、评价的指标体系
本文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构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PSR框架模型最早是由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在评价世界环境状况时所提出的评价模式[5],其基本思路是人类活动会给环境和自然资源施加压力,结果改变了环境与自然资源的质量;社会通过环境、经济、土地等政策、决策或管理措施对这些变化发生响应,缓解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压力,维持环境健康[6]。
在土地利用中,压力是指由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量的增加以及各种建设活动对土地资源造成的破坏而对土地资源产生的压力。本文选取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人均GDP和耕地压力指数这四个指标。
状态是指土地受到外界的压力作用使得土地利用结构和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或产生相应的影响。本文选取土地利用率、城镇及工矿用地率和自然保留地面积率这三个状态指标。
响应是指为了预防和减缓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政府和公众作出的反应和采取的措施。本文选取城市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和基本农田保护率这三个响应指标。
四、评价方法及结果
1982年,中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创立灰色系统理论。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灰色系统的关联分析是系统态势度的量化比较分析,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程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7]。
土地利用涉及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由于因素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使得该系统成为一个灰色系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对象不同于一般的建设项目,评价一般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步,时限较长,评价时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灰色性的特点,因而可以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比较规划方案实施前后不同水平年环境序列与理想环境序列的关联度,综合评价规划方案对环境的影响[8]。
1.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参考序列就是作比较的“母序列”,记作X(k),一般选取最优指标集,记为:X(k)={x(1),x(2),…,x(n)},(k=1,2,…,n)作为关联分析的原始参考数列。比较序列是与参考序列作关联程度比较的“子序列”,记为:Xi(k)={xi(1),xi(2),…,xi(k)}。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根据土地利用的具体情况,按其可能给环境带来的最佳影响或根据相关经验以及环境质量标准确定参考序列,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前后的环境序列作为比较序列,利用其实施前后的环境状况与理想或最优方案之间关联度的大小对评价对象进行比较、排序[9]。
本文根据相关经验和行业标准选取了各个指标的标准值,组成环境影响评价的参考序列;通过对秀山县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2006―2020年)中各项指标值的推算,组成环境影响评价的比较序列(见表2)。
2.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为消除由评价指标物理量纲不同带来的影响,在评价之前,需将样本中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10]。
3.计算关联系数和关联度。运用灰色建模系统IV软件计算各比较序列中每一个指标相对目标序列对应指标的关联系数以及各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关联度。其中:分辨系数ρ取0.5。
ζ=1,0.5167,0.6222,0.5196,0.3333,0.3982,0.4378,0.5912,0.3570,0.47151,0.6135,0.5588,0.8336,0.5629,0.6190,0.6908,0.5275,0.4052,0.33331,0.4106,0.4708,0.4988,0.3333,0.4005,0.4330,0.4390,0.4142,0.7505
关联度为:R=(1,0.5248,0.6145,0.5151)
即2005年秀山县土地利用现状以及2010年和2020年规划方案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与预期的环境标准的关联度分别为0.5248、0.6145和0.5151。
4.评价结果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秀山县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方案带来的环境影响与预期的环境标准的关联度均大于0.5的水平,说明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方案带来的环境影响都与环境标准比较协调;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方案带来的环境影响与环境标准的关联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即2010年规划方案与预期环境标准的关联度为0.6145,大于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与预期环境标准的关联度,2020年规划方案与预期环境标准的关联度为0.6145,小于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以及2010年规划方案与预期环境标准的关联度。
规划方案与环境的协调程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评价指标看,主要是由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耕地压力指数的增加、城镇工矿用地率的增加以及自然保留地面积的减少。即由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大幅增加,占用了大面积的耕地,同时大力开发荒草地等自然保留地为城镇建设用地所需,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由于秀山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因此,矿产资源的开采及加工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矿区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环境质量。虽然森林覆盖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并对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由于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扩大带来的环境破坏明显大于森林覆盖率上升带来的环境质量的提高。
因此,在规划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人均耕地面积及生态用地面积,合理且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次生灾害控制,综合整治矿区生态环境,建立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机制。最终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与讨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的结构、规模和空间布局,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的方向和强度,其带来的环境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采用PSR框架模型,从土地利用的压力、状态以及生态环境的响应三个方面选出10个指标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对比这10个因子在规划实施前后的相对变化,预测规划方案的实施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本次规划方案在优化环境、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目前,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还正处于初期阶段,相关理论和方法尚不完善[11]。文本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初步探讨,尝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秀山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进行评价。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应用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尚属尝试,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灰色关联分析因为自身的特点,对样本量的多少没有过分的要求,也不需要典型的分布规律,且不会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不一致的情况,运用此方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较合理。但是常用的灰色关联度量化模型求出的关联度总为正值,不能全面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12]。同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采用静态的标准值作为参考序列,不能全面反映规划方案实施的效果。因此,本研究的评价方法还有待改善。
参考文献:
[1]陈文波,赵小敏,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初探[J].江西农业大学报,2006,(1):134-138.
[2]贾克敬,谢俊奇,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3,(6):15-20.
[3]蔡玉梅,郑伟元,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03,(6).
[4]王永生.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与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国土资源导刊,2006,(1):36-38.
[5]蔡玉梅,谢俊奇,等.规划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J].中国土地科学,2005,(2):3-8.
[6]卞正富,路云阁.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4,(2):21-28.
[7]刘思峰.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0.
[8]曾光明,杨春平,曾北危.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J].中国环境科学,1995,(4):247-251.
[9]荀文会,刘友兆.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22):10-14.
Summary: in this paper, the 105 national highway shunde period use plenty native plant landscape greening, the ecological design gimmick, build a shunde ecological corridor of the perfect,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native plants shunde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emphasis on the 105 freeway shunde period of green plant localization application, is both shunde regional plant diversity protection effective means, and can realize shunde regional plant resources sustainable use, not only change the 105 national highway landscape, and to preserve the ecological system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orridor expressway also is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the city greening, road landscape features, site design, native tree species selection
中图分类号:S7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5顺德段国道是顺德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 是顺德城市景观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绿化景观提升设计重点打造绿地景观的量的改变,将交通组织融入绿地中,空间合理运用,使景观环境同时具备艺术性、多样性、延续性和使用性。特别在该项目中逐渐推行珠三角乡土绿化植物配置应用,使该国道在原有的绿化基础上,经过绿化升级提升设计之后,以更加完美的生态廊道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1105国道顺德段绿化景观特征:1.1 区域特征和设计定位:
105国道贯穿顺德区的容桂、大良等主要镇区,任务繁重,又是顺德区内连系镇区、疏导交通的城市道路的角色,既是顺德区重要的经济走廊,也是综合反映顺德区城市形象以及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的生态廊道。其定位为用景观系统的方法来构建生态的“森林城市”。
1.2105国道顺德段绿化景观功能
根据105国道道路性质、街道建筑、顺德气候及地方特点要求,以公共绿地为出发点,使道路在满通功能的前提下,与顺德城市自然景色等、历史文物以及现代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注重自然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合理科学配置生境,为顺德人民提供具有优美环境、都市特色的场所。创造有特色、有时代感的顺德城市环境。特别是该国道的绿化设计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美学特征和人的行为游憩学原理来进行植物配置,体现各自的特色。特别在树种的选择方面更加推行本土植物的配置。
2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场地设计特色分析
2.1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场地设计特色
105国道顺德段景观是在国道路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构筑物、绿化、小品等要素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首先满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其次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
2.1.1宜路斯路---道路绿化功能性设计
由于城市的布局、地形、气候、地质、水文及交通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性质与功能的道路网络。由于交通的目的不同,不同环境中的景观元素要求也不同,道旁建筑、绿地、小品以及道路自身设计都必须符合不同道路的特点。该国道是快速路,其绿地树种在高度、型、种植方式上应有适当的尺度,必须考虑汽车速度因素,在隔离带的种植时,一个标准端的长度就应考虑到车速,行人速度等问题。105国道顺德段道路不应支配环境,而要与场地环境融为一体。
2.1.2宜树斯树--- 道路绿化生态性设计
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植物采用大量本土植物,可以滞尘、净化空气、隔音、吸收噪音、防风、防雪以及防火,增加空气湿度,吸收一些有害气体,并能杀灭细菌,制造氧气,遮荫降温,遮挡汽车眩光等生态功能。合理利用场地的现状条件,对现状植物进行合理保留和调整,尽量减少资源损失,让现状自然资源和绿化提升改造相互融合在一起。
2.1.3宜人斯人--- 道路绿化人本化设计
因为不同的交通目的和交通手段,产生了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性。在105国道顺德段主要通行机动交通路线要作为视觉线形设计对象,它的环境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到行车速度的影响。在考虑到105国道顺德段的交通方式产生的视觉特点后,在快车道设计流畅简洁景观,在人行绿地设计自然生态景观,形成具有符合用路者的行为规律与视觉特性的城市道路景观。
2.1.4宜地斯地--- 道路绿化场地设计
105国道顺德段绿地应与道路场地的交通、建筑、附属设施、管理设施和地下管线、沟道等配合起来。在进行105国道顺德段的绿化时,为了交通安全,道路绿地中的植物不应遮挡汽车司机在一定距离内的视线,不应遮蔽交通管理标志,要留出公共站台的必要范围以及保证乔木有适当高的分枝点,不致刮到大轿车的车顶。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绿篱或灌木遮挡汽车灯的眩光。要对105国道顺德段沿街各种建筑对绿地的个别要求和全街的统一要求进行协调,其中对重要公共建筑的美化和对居住建筑的防护尤为重要。道路附属设施是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如停车场、加油站等,是根据道路网布置的,并依照需求服务于一定范围,而道路照明则按路线、交通枢纽布置。它们对提高道路系统服务水平的作用是显著的,同时也是道路景观的组成部分。对公众经常使用的厕所、报刊亭、电话亭给予方便合理的位置,人行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出入口、电杆、路灯、各类通风口、垃圾出入口、路椅等地上设施和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及地下沟道等都应相互配合。该国道服务性设施,要与场地路线结构物彼此呼应,和谐统一。
2.1.5宜土斯土--- 道路绿化土壤设计
105国道顺德段绿地设计时考虑到顺德土壤条件、养护管理水平等因素。顺德是个有历史的城市,虽然雨水充沛,但是作为国道的话交通比较繁忙,道路内土壤成分比较复杂,一般不利于植物生长,其他方面如浇水、除虫、修剪也会受到管理手段、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这些因素在设计上也应兼顾。
2.2植物配置的生态立体方式
105国道顺德段整条路段在生态设计的原则下,采用分段特色,用景观系统的方法加大植物的密度和数量,使整条道路显出郁郁葱葱的森林绿色廊道效果。在各路段的设计中,将植物的多层次配置, 将树木、植物叠加种植在一起,以取得层次丰富、环境充盈的效果。部分地带保留现有的行道树芒果,增加和调整中下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以高大乔木与中灌木以及低矮花草木相结合,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自然生态景观林带效果。 部分下木处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对道路沿线景观不佳的情况就采用遮挡型的绿墙。主要路口对现有的绿地绿化进行调整与修改,增加大型乔木以形成绿色气势和绿色背景,增加小型自然型植物群落,如灌木和地被。对大良、容桂、伦教等主要立交桥和现有桥头和管道进行攀爬垂直绿化。3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本土化植物选择
珠三角乡土植物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珠三角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
乡土植物在105国道顺德段景观中的广泛运用,实现顺德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实现顺德区域性植物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保存了顺德当地植物的遗传基因和植被特色,同时对减少生物入侵的风险有积极作用,为生态多样性的恢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造成乡土植物的独特形态,反映了顺德岭南地方特色,合理利用顺德乡土植物资源,实现顺德景观文化的岭南本土化。
乡土乔木的选择方面,行道树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目前在顺德本地应用较多的有海南蒲桃、紫檀、黄槐、合欢、凤凰木、桂花、细叶榕、大叶榕、幌伞枫、美丽异木棉、黄瑾、竹节树等。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应用较多的有杨金凤、易生木、白水木、福建茶、龙船花、山瑞香、桂花、双槐,等等。
顺德主要选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顺德本地应用较多的有野牡丹,大叶蚌花,蜘蛛兰、大叶荭草、马缨丹等。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常用的有狗牙根,台湾草等。
在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设计中,重点强调该国道景观场地设计和绿化植物本土化应用,既是顺德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手段, 又能实现顺德区域性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并且对城市道路生态型、节约型具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淑秋,李炳发 .《道路系统绿化美化》[M].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 郭建斌. 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分析应用. 中外建筑[J],2010(2).
[3] 杨建虎,魏琰.浅析乡土植物在西安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9,35(28):343-344.
[4]王浩,谷康,孙新旺,陈蓉,金晓雯.《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M].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5] 王缨.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J]. 上海农业科技, 2008(6).
传统产业更该精耕市场
对企业来讲,精耕是分几个层面的,首先是对市场需求和企业定位的精细研究,尤其是对客户需求的深层次挖掘,而这不是简单的市场调查就能做到的。其实有些发展是很多人都预料不到的,谁能想到电梯里也能装液晶电视?所以才有江南春。我的一个观点就是:客户讲出来的需求已经不是他真实的需求了,或者已经是大家都能满足的了。因此对基本人性和社会发展的掌握格外重要,需要从源头上,从战略角度深层次地、细致地研究和预测客户需求。不仅是精耕自己现有的土地,更要精耕到没有开垦的地方。
这一点可能在新产业更多地被提及,但在传统产业更应该提。正是因为忽略了这一点,才使很多中国企业很难受。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夏普。它原来是做小型计算器屏幕的,但它在十几年前就投入庞大的研发力量,坚定地往液晶方向走,这就反映了它当时对世界未来显示屏市场的精细研究和预测。而且,它很好地将自己的惟一优势(显示屏)进行精细化、创新,现在成为全球液晶老大。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平板电视的集体亏损。
诚然,精耕是需要成本的,任何前瞻性项目都是有压力的。但伟大的企业却往往是一投一个准儿。为什么它们总那么幸运?实际上是有赖于科学的研究体系、预测体系等一套精耕文化。精细体系保证了企业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从这个角度说,精耕是无风险的,这也是精耕的根本。
精细管理是底线
在对市场的精耕之外,精耕还包括对企业管理的精细化。
许多行业被集体淘汰,原因就在于不精细。科技和产品之间有很大的距离,核心竞争力不是光有技术就行了,从实验室到产品是一整套精细化运作的过程。而在市场经济中,所有都是假的,就这块是真金白银。
2、项目概况———为什么要调整?
调整区域属于桥头镇中心区范畴,是总规确定的新城区镇级副中心,是中心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调整范围约246公顷。然而,作为桥头镇未来发展的主要区域,早期编制的控规却存在众多问题:
2.1用地布局不合理,城市功能有待完善作为桥头未来新城区镇级副中心,原控规布置了大量工业用地,这与中心区功能不相符。规划区的商业用地面积36公顷,商住用地24公顷,商业建筑总规模达98万m2,如此大的商业量,桥头能否消化?据统计,整个桥头中心城区的商业量:商业金融业用地规模达到124公顷,建筑面积高达308万m2。与东莞其他镇街对比,桥头镇中心城区商业规模与整个莞城的商业规模相当,远远大于第一梯队镇街(虎门、长安、塘厦、樟木头等),但桥头的经济实力在东莞处于下游水平,桥头镇中心城区商业用地规模明显偏大。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中心区未来发展。
2.2支路网密度过低,干道网交通压力大,交通不成系统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等城市的道路网密度分别为:主干道1.0~1.2km/km2,次干道1.2~1.4km/km2,支路3~4km/km2。而规划区的支路网密度仅为2.0km/km2,支路网密度明显不足,需增加支路网,完善规划区内部交通微循环。
2.3地块切分过大,不利于土地精细化管理规划区属于桥头镇中心区,是城市核心地块,根据经验,建议一般街坊控制规模为2.5-4ha,原控规街坊切分明显偏大(图1),不利于中心区土地的精细化管理。
2.4项目的提出我们的目标———规划提升:作为桥头镇未来发展的主要区域,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如何优化规划区的用地、交通结构,使其与中心区和周边功能协调发展;如何更好地利用中心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对土地进行精细化管理,引导中心区的有序发展,促进桥头转型升级,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3、城市设计理论的应用
3.1SOD发展模式运用(1)概念:SOD(ServicesOrientedDevelopment)即服务导向型城市发展模式,政府有意识地进行大型社会服务设施以及某些商业型设施的建设,从而对期望集聚的要素产生巨大吸引力的开发模式。(2)SOD模式在规划区的应用(表1)规划区是桥头未来的新中心区,将建设桥头镇的体育中心,通过体育中心建设,以引导城市拓展,提升其周围土地价值,带动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完善投资环境,吸引外部资源导入,带动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
3.2复合高效———创造体现交流活力的功能聚落,引领24小时活力生活规划区建设应该摆脱超级街区的形象———连绵的居住区和零散的社区商业,提倡在清晰合理的城市结构框架下,进行多功能混合,增加城市肌体有机联系,形成多种核心功能簇群发展的有序格局。从用地功能簇群化到建筑功能多元化,核心区商务、办公、商业、娱乐、休闲等功能的混合叠加,使得各地块的使用价值达到最大化,同时增加城市活力和人气,营造充满魅力的24小时活力城。
3.3精明开发———提高支路网密度,构筑活力街区规划区采用了高密度路网与小尺度街区,降低道路等级、提高道路密度,来获得均质疏解能力强的通行与停车系统;小尺度街区与其周边的街道承担起了城市公共活动和交往安全的功能,街道为汽车和行人共享,适宜步行,为城市增添更多的活力;小尺度街区在相同的面积内获得更多的沿街界面,以达到商业价值的巨大提升,同时更容易获得连续的城市界面与人性化尺度的空间感知。同时,地块的细分,有利于分期建设,管理者能对土地进行精细化管理。
4、控规调整内容结合
城市设计研究,对规划区的道路交通、用地功能等方面进行调整优化。
4.1道路系统调整———增加次干道,加密支路网,完善地块交通微循环在原有主次干道的基础上,在中兴路和工业大道中间,新增一条次干道,主要分流东西向生活型交通。次干道密度由2.81调整为3.46km/km2。依据现状,加密支路网密度,细分地块,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益。密度由2.00调整为4.90km/km2,完善了规划区内部交通微循环。调整后道路用地增加8.41公顷。
4.2用地调整———优化规划区用地结构
核减原控规的商业规模,整合至沿中兴路两侧集中布置,主要发展为现代服务业、科技研发、旅游休闲等未来高端产业职能,为桥头注入创新要素,成为升级转型的动力枢纽。遵循工业进园的思路,将原控规中的工业转移到几大工业组团,集聚发展。适当增加居住功能,提升片区人气与活力。
5、调整影响评价
本次控规调整,以城市设计为指导,完善规划区交通与用地布局,梳理城市结构,保证公共设施的落实,同时,提出重点打造中兴路城市景观轴,通过布置商务办公、体育、研发等能展示城市形象的建筑群,提升桥头城市形象。
2方法和材料
慈溪市土地生态质量调查对象为土壤、灌溉水、大气沉降物和农产品,2007~2009年开展调查,内容以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为主,灌溉水、大气、农产品质量和土地自然特征、生产环境调查为辅,其中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精度为1︰5万,样品4件/km2,分析测试全量27项、有效态15项、有机污染物2项。进行了土壤养分、环境质量、土壤污染程度、灌溉水质量、农产品安全、富硒土地资源等评价,按中国地质调查局《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技术要求》(DD2008-06)进行了土地质量地土地生态质量调查和评估———以慈溪市为例刘军保陈智渊潘卫丰谢少娟(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浙江杭州311203)摘要:土壤、大气、水和农产品是土地生态质量的基础组成,通过慈溪市基本农田质量调查试点项目的开展,以土壤地球化学评估为基础开展的大气、水、农产品综合评估,实现了土地生态质量评价,为国土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并重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关键词:土地生态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大气;灌溉水;农产品质量InvestigationandEvaluationofLandEcologicalQuality———TheCixiCityLIUJun-bao,CHENZhi-yuan,PanWEI-feng,XIEShao-juan(ZhejiangInstituteofGeologicalSurvey,Xiaoshan311203,China)球化学评估,结合大气、水、农产品质量调查完成对慈溪土地生态质量的评估。
3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依据土地有益元素、有毒有害元素和有机污染物含量水平,及其对土地基本功能的影响程度而进行的土地质量级别评定。其内涵包括了土地基础肥力、环境和土壤健康质量评估。评估模型构建包括指标筛选、权重赋值、隶属函数模型建立、指数计算等内容。
3.1指标筛选
肥力因子:N、P、K、有机质是土地肥力的主导因素,依据主导性原则都应入选。但N和有机碳关联性较好,相关系数达0.92,具有较好的线性函数关系(图1),依据独立性和空间分异原则二者选择OrgC。P、K真正对土地质量影响的是它们的有效态,依据慈溪土壤有效态评价速效K和有效P都处于缺乏和比较缺乏情况,因此选择速效K、有效P作为参评指标。土壤微量有益元素有效态Fe、Mn、Cu、Zn、Mo、B元素有效态地方分级评价,慈溪土壤中Fe、Mn、Cu、Zn、B都处于丰富和相对丰富状态,因此选择有效Mo为参评指标。环境因子: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显示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元素Cd、Hg、情况突出,DDT在局部残留已也超标,因此根据主导性原则选择Cd、Hg、DDT为有害元素参评指标。另外,慈溪为滨海平原区,pH和含盐量是土地质量的重要理化指标,根据系统性原则选择pH和含盐量参评。健康因子:I、F、Se环境健康指标中,I、F都虽处于高背景下,但地方生态没发现威胁。Se作为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调查显示慈溪分布大面积的富硒土壤和杨梅、水稻等富硒农产品,因此选择Se为参评指标。综上所述,建立了慈溪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的指标体系(表1)。
3.2权重赋值
评价指标权重值的大小,实质是该项指标对土地质量影响程度的衡量,对土地质量的影响主要是由元素对作物生长和安全质量的贡献大小、研究区的丰缺程度以及空间的变异情况等决定的。慈溪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指标权重赋值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层次构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指标体系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为目标层,即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第二层为决策层,包含土壤养分要素、土壤环境要素等;第三层为指标层,包含pH、orgC、P、K、Cd、Hg、Se、有效Mo、含盐量等评估指标。矩阵判断:层次分析法通过两两比较构建判断矩阵,如在肥力指标层中,有机碳是决定土地基本质量的主要因素,绝对重要;P、K比较P的缺乏比例大于K,P比较重要;有害元素中Cd的污染比重大于Hg、DDT,Cd比较重要。pH和含盐量,pH相对重要。权重分析:通过层次构建和矩阵判断,通过计算构建层次指标的权重值见表2。
3.3隶属函数模型
隶属函数模型共有戒上型、戒下型和峰值型三种[1](见图2)。OrgC、速效K、有效P、有效Mo等肥力指标采用戒上型。由于研究区硒元素较为缺乏,因此也采用戒上型模型。镉、汞、DDT采用戒下型,含盐量考虑到本地区靠近海域,含盐量普遍较高,已普遍构成影响慈溪土地质量的重要因素,采用戒下型模型。pH采用峰型模型。
3.4隶属函数计算
应用研究区L、U、O1、O2阈值确定采用背景值法[1]。指标的隶属函数归属采用慈溪土壤背景20%、40%、60%、80%累积频率分级;但肥力指标参考第二次土壤普查肥力分级标准,有害元素参考GB15618-95标准,pHO1、O2根据慈溪实际农业生产格局和作物耐受适应情况采用值6.0-8.0(表3)。
3.5评估指数模型
根据指标筛选、隶属度函数值计算模型和权重值结果,采用加法模型,对各参评指标的实测值进行权重和隶属度计算,获得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综合指数P。P=Σfi×Ci(i=1,2,3,4……n)式中:P为综合指数;fi为第i个评估指标的隶属函数值;Ci为第i个评估指标的权重;评估指标为表征土地肥力和土地环境健康的各类指标。
3.6评估方案
依据土地肥力综合参数(P肥综)和土地环境综合参数(P环综)分别进行土地肥力和土地环境等级划分,分为3等。每等对应的综合参数值见表4。依据土地肥力质量等级和土地环境质量等级评估结果,采用表5所示的分等方案,对评估图斑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分等评估。#p#分页标题#e#
3.7评估结果
慈溪土地质量综合评估结果为:优质一等地面积22.7km2,占评估区耕地面积的3.4%,分布于横河、匡堰等一塘内水网平原区;优良二等地面积537.9km2,占评估面积80.65%;良好三等地主要零散分布在一塘-七塘之间,面积105.9km2,占15.87%;中等四等地面积0.5km2,占0.08%。五等地未现(图3)。总体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显示良好。
4土地生态质量评估
1:土地整治概念
土地整治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田、水、路、林和村进行综合整治,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率的活动。土地整治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提高土地产能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将土地整治与农村发展,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是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配置 的重大战略。
2:土地整治存在问题
2.1:认识不够全面深入
土地整治应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导向,以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从最近十多年开展的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来实践来看,由于土地整治工作的主导部门仅限于单一的国土部门一家,导致了片面强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设施、优化用地布局等土地工程目标,对于很重要的“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发展等社会目标则考虑较少。此外,从土地整治工程本身来看,以往的土地整治,内涵上主要集中于片面追求耕地数量增加,不考虑提高耕地质量、优化用地布局和改善生态环境;范围上以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为主,很少延伸到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目标上只是单纯地保护耕地,未强调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2.2:协同不够积极有力
这主要表现在分散在各个部门的项目、资金等未得到整合,部门协调难度大。土地整治涉及国土、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等多家部门,然而整治工作各自为政,规划、资金、项目选址等各部门自行分头进行,导致规划不衔接、项目重复投资、资金分散使用,难以整合各要素,形成全域全方位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以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土地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项目实施过程需要多个部门统筹协调,但目前,土地整治工作往往以专项任务为主,缺乏全域性、综合性规划和统筹安排各部门资源的机制,部门之间相互推诿。
2.3: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土地整治工程中,技术标准要求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农田建设工程技术和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落后、矿区土地复垦工程简单、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土地整治工程一般未体现地区、类型、工程的差异性,导致标准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并很少关注过程标准及生态环境等指标。污染土地修复标准未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考虑,也未从人体健康风险及地下水安全风险等方面进行筛选。同样,矿山土地复垦标准、参数的制定未对生物气候带、矿山及其开采工艺类型、复垦目标、损毁类型进行区别。
3:土地整治改进对策
3.1:提高认识水平
对土地整治应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在追求土地本身的工程目标的同时,对于以农民权益保护为核心的“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置这一目标不可偏废,否则就背离了土地整治的初衷和目标。应把土地整治视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土地整治,提高土地质量优化土地资源布局,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和谐。今后对土地整治的认识应调整为:内涵上以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数量、提高质量、优化布局和改善生态环境并重转变;范围上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综合整治转变,由农村土地整治延伸到城镇工矿、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目标上将由单纯的建设性保护耕地向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转变;手段上将由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为载体,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政策的综合运用转变。
3.2:强化统筹协作
一、引言
随着我国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提出以及烟草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烟叶的精准种植、精益生产、精细管理(可称之为烟草农业现代化“大三精战略”)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种烟土地产出率,保障烟叶质量安全,农业部于2013年开始计划试点推广烤烟生产烟用物资物联网。贵州作为全国烟叶第二大产区,正在对此进行积极的探索。
从当前国内外农业生产性物资的物联网建设来看,大都是以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为基础的。最早提出烟用物资物联网的是美国国家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简称NTIA),该机构在2006年的报告《在网络中落伍:走向数字化》中指出,利用RFID对物资进行数字化编码,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和云端服务器建立物联网,从而管理和控制物资,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这对于信息时代的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后,该问题也引起了经合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OECD)的关注。OECD在2007年的报告《理解数字鸿沟》中指出,RFID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技术,利用它能够构建起企业的物资物联网,从而提升农业产品的质量安全。新西兰经济发展部报告《电子商务在新西兰:一项对企业使用互联网情况的调查》(2008),认为RFID和私有云技术在烟用物资管理中推行,对于新西兰未来烟草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性的作用,可以实现生产、物流配送、质量监管全方位一体化。
二、贵州烤烟生产烟用物资物联网设计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1、贵州烤烟生产烟用物资管控现状
烟用物资主要包括烟叶种植用的化肥、农药、农地膜、分拣袋、种子五大类三百多小类,贵州省每年用量为1000万吨以上,总价值2.8亿元以上,数量和金额都很大。要将贵州全省的烟用物资统一管理,是一项异常庞大和烦琐的工作,除了在供应环节要进行物资生产批次、出厂日期等信息的写入和读取外,还需要在物流、仓储、发放等多个环节进行信息的跟踪确认,从而全面系统地保障物资的质量以及最终产品――烟叶的安全。
据笔者实地调研发现,目前贵州全省九个地市下辖的上百个烟叶种植基地单元中,有七成已经建成了烟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但仍然停留在“人敲键盘录入数据”的低层次信息化水平;另外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基地单元还是手工用笔填写记录数据的,根本谈不上信息化基础。长期以来,全省大部分基地单元烟用物资管理较为粗放,存在着烟用物资运输数量错误、仓储时间过长、发放不精准等问题,容易导致烟用物资大量浪费和出现质量安全隐患。
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要构建烟用物资身份识别系统,二是要构建烟用物资质量追溯系统。
2、贵州烤烟生产烟用物资身份识别系统设计
贵州烤烟生产烟用物资身份识别系统应提供对每一单位物资(如每一袋化肥、每一箱农药)的全生命周期统一管理,实现基于互联网络的物资生产、物流、仓储、发放整个业务流程的数据读/写管理操作。
(1)烤烟生产烟用物资生产阶段。把RFID标签贴到每一单位物资上,然后通过写码器将生产数据信息(烟用物资生产厂家、批次、检验证号、合同号等)写入RFID标签中,确保烟用物资供应链源头的质量安全,实现烟用物资身份的统一认证,为数据传输/存储加密等工作提供保障,避免通过假冒物资生产厂家、伪造合同表单等方式欺骗烟叶种植单位。
(2)烤烟生产烟用物资物流阶段。在装车、运输途中、卸货时再对RFID标签增加写入物流数据信息(烟用物资装车责任人、运输工具编号、起点终点、温湿度、是否变质、卸货责任人、是否安全完整卸货、是否按时按路线到达等),并带有火灾、水灾、污损与变质等“异常报警”功能。将贴有RFID标签的烟用物资放置于天线射频读取器电磁场范围内,就能够自动准确地读取到相关数据信息,而不用像红外条码标签那样要手持瞄准读取,不但能减少操作时间,提高装卸速度,而且可以减少因人工干预数据采集而带来的效率降低和产生差错以及纠错的成本;射频识别技术能同时处理30―50个标签,从而使企业能够在不增加管理成本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管理精细度,让整个作业过程实时透明。
(3)烤烟生产烟用物资仓储阶段。在仓库门口对每一单位物资的RFID标签写入仓储数据信息(入库时间、入库责任人、物资存放的库房号、货架号、是否污损与变质、出库责任人、出库时间等)。RFID标签的识读,不需要以目视可见为前提,因为它不依赖于可见光,因而可以在那些条码技术无法适应的恶劣环境下使用,如高粉尘污染、野外等,这样能进一步扩大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范围。RFID标签能将信息传递到10―20米范围内的射频读写器上,仓库和车间不再需要使用手持条形码读卡器对元器件和在制品进行逐个扫描条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遗漏的发生,并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种烟季节烟用物资频繁的出入库操作来说,RFID可以同时读取大量的射频识别标签,从而大幅提高出入库工作效率。
(4)烤烟生产烟用物资发放阶段。在烟草种植季节,烟草种植单位从仓库中提出物资,组织物资调运,并最终交到服务社或者种烟农民的手上。首先,在安排调运时对每一单位物资的RFID标签写入提取与调运数据信息(提取与调运责任人、调运物资去向、验收人、验收日期、保管时间和地点等);然后,服务社或烟农领用物资并在RFID标签中写入领用数据信息(领用人身份证号码、服务社或烟农编号、领用日期、物资使用烟田编号等)。
综上所述,在烤烟生产烟用物资生产、物流、仓储、发放等环节写入并存储关键点数据信息,物资管理者可以为每一单位物资分配一个唯一标识的“身份证”条码(这种“身份证”条码是通过逐级编码和加密算法产生的没有任何逻辑关系且无法逆向破译的一组数字),这些身份识别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服务器中,烟叶管理处、省市县站四级烟叶生产收购单位和烟农都可以利用私有云技术在手机、PAD或PC上查询到整个生产和流通信息,而无须下载客服终端,既方便又快捷,还节约了大量硬件终端设备和相关机房建设经费。
3、贵州烤烟生产烟用物资质量追溯系统设计
可追溯的定义为通过记录的标识对某个实体的历史用途或者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即利用已有的唯一对实体对应的记录标识追溯产品的历史应用情况、所在位置或者类似产品活动的能力。贵州烤烟生产烟用物资质量追溯系统,是在每一单位物资有唯一标识的“身份证”条码基础上,将物资在生产和流通各个环节采集记录的信息串连起来,建立起“一物一档”的电子文档记录,使得物资使用者(烟农)和物资监管单位(烟草企业)可“逆向追溯”物资与质量安全有关的数据信息,从而达到全面系统地精细化管理物资的目的。
(1)贵州烤烟生产烟用物资质量安全建模架构。只有从物资的生产源头、物流运输、仓储保管到发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把好质量关,才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物资质量安全模型。首先要按照“一物一档”的方式建立起物资质量安全档案;其次在各个关键点要遵守相关国家安全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四安工程”(出厂安全、物流安全、仓储安全、发放安全)不打折扣。
(2)贵州烤烟生产烟用物资质量安全建模之“四安工程”。第一,出厂安全是保证物资质量安全的第一道关卡,烟用物资厂家必须按照国家制定的质量安全生产标准进行生产,通过出厂自检或委托国家质检部门进行检验,并建立好安全出厂数据库。第二,物流安全是保证物资质量安全的第二道关卡,烟用农药、化肥等事关香烟吸食者的健康,这些物资在运输过程中有可能会受到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为吸食者的健康埋下隐患,因此必须通过RFID和GPS技术做好物流安全控制,确保物流全程监控。第三,仓储安全是保证物资质量安全的第三道关卡,应对贵州全省烟用物资仓库、货架和托盘进行统一编码,科学安全保管和出入库,减少物资变质过期。第四,发放安全是保证物资质量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卡,应保证烟叶站按“基地单元”一对一发放物资,确保每一单位物资真正“完好无缺”地用到烟田里。
物资使用者(烟农)和物资监管单位(烟草企业)可以通过贵州烤烟生产烟用物资质量追溯系统,逆向追溯出厂检测信息、物流记录信息、仓储检测信息以及发放记录信息。该系统的应用可以使物资监管单位在烟用物资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实现“产出有记录,流通可跟踪,责任可追溯,召回有针对”的精准管理,不但能够提高烟叶这一“吸食品”的质量安全系数,而且能为烟草企业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品牌知名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烤烟生产烟用物资是烟草业重要的生产资料,是烟草业第一道生产环节中的主要投入,我国每年投入到烟用物资上的资金高达2100多亿元,如何规范、高效地管理烟用物资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围绕国家局“卷烟上水平”和“建设一体化数字烟草”的要求,为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为“十二五”烟草行业转变生产方式提供信息支撑和保障,本文研究了贵州烤烟生产烟用物资物联网。通过建立起来的贵州烤烟生产烟用物资物联网,物资使用者(烟农)和物资监管单位(烟草企业)可以根据每一单位物资在生产和流通各个环节采集和记录的数据对农产品进行追踪溯源的操作,实时在线查询物资“来龙去脉”的电子文档记录。
贵州烤烟生产烟用物资物联网能够真正实现需求上报精细化、物流仓储精细化、发放监管精细化(可称之为贵州烟用物资管理现代化“小三精战略”),未来一定可以为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注:资助项目:2013年度贵州省科技厅、贵州财经大学联合基金软科学项目“贵州烤烟生产烟用物资质量安全追溯物联网研究及应用”(黔科合体R字[2013]LKC2016号);中国烟草总公司贵州省公司科技项目“贵州烤烟生产烟用物资使用管理研究”(201224)。)
【参考文献】
[1]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Falling Through the Net:Toward Digital Inclusion[R]. Washington D.C.,U.S.A.:NTIA,2006.
[2]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R].Paris,France: OECD,2007.
中图分类号:TE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土地是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生产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保证耕地所占的比重,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一项基本国策。石油企业作为矿产采掘型企业,对于土地的依赖性较高,要保证油田的长期持续开发,必须合理利用油田建设用地。对于油田企业来说,合理利用油田建设用地,缩小建设用地征地范围,实施油田土地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油田建设用地特点和现状
目前我国油田建设用地特点分析。由油田滚动开发模式和“三高”的特点,决定了油田建设用地具有了区别于其他矿产采掘的特点。一是用地规模大且分散,油田分布的分散性决定了油田建设用地的分散性,并且每一块油田开采,都需要相应的油田配套设施,这些配套设施用地规模总量较大。二是用地位置的固定性和用地规模的不确定性,由于油田开采的特点,一旦确定了油区的位置,便确定了油田建设用地的固定位置,但在开采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导致了开采的不确定性,油田建设用地规模也很难确定。三是建设用地时间的迫切性,油区位置,井场位置等一旦确定,为了保证石油产量跟上全年生产进度就迫切需要开发新确定的油区,这对油田建设用地时间上提出了较高要求。
2,我国油田建设用地现状。一是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分散,我国在过去对土地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使得油田企业取得的土地比较容易,这也导致了他们对土地的利用不够珍惜,节约用地意识不足,重征轻管,土地确权登记意思淡薄,致使一些用过的油田建设用地遭到非法侵占,引起纠纷,维权困难。二是油田征地难度增加,成本上升,随着国家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向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变,这意味着以后油田取得土地使用权将以有价补偿的方式进行,这将大大增加油田征地成本,另外,随着国家对土地审批政策越来越严格,油田建设用地的审批也将更加严格。
我国油田缩小建设用地征地范围的必要性。
1,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尤其是可以耕种的土地更加宝贵。国家的耕地“18亿亩红线”政策,为耕地的保有量做出了硬性规定,这就把油田的建设用地限制在了一定的范围之内,在这有限的范围内还要处理好城镇化建设用地等用地冲突,随着我国油田开发的进一步发展,缩小油田建设用地征地范围便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
2,油田建设用地征地成本的增加,将导致油田综合效益的下降,缩小我国油田建设用地征地范围是油田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需要。企业的使命就是在合法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油田企业作为国有企业,既具有企业盈利的性质,还担负着保障国家战略能源安全的任务。缩小油田建设用地征地范围,有利于油田向着集约化方向发展,促进油田综合效益的提高,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
3,缩小油田建设用地征地范围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油田建设用地增地范围的缩小将对我国油田开发各个方面提出一系列的挑战,有挑战就有机遇,这将迫使油田企业不断更新现有技术及设备条件,促进油田企业必须依靠创新这条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三,对油田建设用地缩小征地范围的一些建议。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和完善土地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是油田建设用地缩小征地范围的必要措施之一。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普遍运用的现代社会,把这些现代技术应用与油田建设用地管理,将大大提高我国油田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油田企业必须首先要加强和完善油田土地管理信息统计和登记工作,这是油田实施建设用地信息化管理的第一步,另外还要对油田建设用地变动进行实时的登记,以保证用地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为油田建设用地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利用创新技术等措施节约土地资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不懈动力,是一个企业取得经济效益和实现跨越的关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企业利用自身先进的创新技术,使油田企业在生产中实现集约化发展。油田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设备的改良必然会促进油田生产“空间”的节约,实现缩小油田建设用地征地范围的目标。
3,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力度,合理缩小油田建设用地征地范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城乡建设用地将会有所增加,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形势下,根据油田生产建设用地时间迫切性的特点,需要地方政府在城乡建设过程中,为油田建设用地预留空间,这就需要加强油田企业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力度。预留的“空间”既不能太大,这将增加油田征地成本,不利于综合效益的提高,又不能使预留的“空间”太小,使正常的油田生产不能进行。
4, 以人为本,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土地管理队伍。
对于油田建设用地的管理离不开一个高效的油田土地管理队伍。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油田建设用地管理制度首先要以人为本,企业的管理实质就是对 “人”的管理。一方面油田企业在土地管理过程中要招募一些技术业务娴熟,责任心强的员工,另一方面要加强油田土地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国家土地管理法规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从而促使油田企业建设用地管理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转变,以保障油田缩小建设用地征地范围的各项措施切实落得实处。
四,总结。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土地形势,我国的油田企业只有不断创新,立足油田企业建设用地特点,建立和完善土地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力度,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油田土地管理队伍素质,实现基本耕地,城市建设用地,油田建设用地三者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努力缩小油田建设用地征地范围,为油田的持续,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Abstract: in this paper,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resources shortag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background,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dvanced experience in the proposed system, the patter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macro level of transit oriented smart growth, support the city function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in the network between different functional areas of the middle level of the micro, in the aspect of design and fine management guide residents green way of travel, and to develop security mechanism of concrete, provide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land use and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throughout the world, realize the transition region and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ultimatel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ition space transformation.
Keywords: land use, transportation, integration, trans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S757.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改革开放30年,珠三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推进,已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和世界级城镇群,是我国建设密度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城镇密集地。但是,城市发展模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整体资源利用水平不高,城乡无序蔓延和设施重复建设并存。资源短缺倒逼着社会经济发展深刻全面转型,“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已成为全省上下的核心任务。立足于珠三角建设全国密度最高的城际轨道网的构想,必须先导性地根据区域城乡空间发展格局的优化整合要求和轨道交通的高度互动关系,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和同步实施,避免土地利用与交通建设脱节,实现城乡区域的空间转型,以促进发展转型。
1.1 工业化初期,以省道、国道为主导带动“马路经济”的发展
这一时期,村镇工业用地开发呈现其固有的自发性与盲目性,大量小规模的工业小区和独立的工业厂房遍地开花,多集中在地价便宜和交通便利的城镇边缘,并沿过境公路或通航河道两侧伸展扩张,使城镇建设用地沿过境公路形成了“一层皮” 的建设形态,“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现象十分普遍,城镇工业布局较为散乱。国道数量较少。省道和国道在对空间形态的引导上表现出明显的主导性。
1.2 工业化中期,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导形成明显的经济发展走廊
珠三角产业的外向化和重型化,使得通畅的交通条件和物流服务显得对生产要素在各城市间的自由流动尤为重要。高速公路和铁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作用迅速发展,成为这一时期交通对区域形态产生影响的主导要素,其对沿线的城镇建设、居民地建设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交通干线沿线的建设用地强度要大于其它地区。在珠江口东岸地区,深圳、东莞建设用地增长斑块较大,形成广深铁路、广深高速公路两条增长轴,沿线城镇建设用地扩展非常强烈。
1.3 工业化后期,希望以轨道交通优化整合城乡区域空间发展格局
随着珠三角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扩大内需及促进以“面对面交流”为特征的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使大规模的区域性人员流动取代远程货运成为经济要素流动的主要方式。因此,《珠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同城化规划(修编)》提出提高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使快速公交线网密度与高快速公路密度基本持平。2020年,规划城际轨道交通线15条,线网总长1478km;2030年,规划城际轨道线23条,线网总长约1870km,线网密度4.5km/百km2,将超过巴黎都市圈的线网密度(4km/百km2)。
2 新时期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为实现土地利用与交通的一体化发展,遏制城市无序蔓延,大多数世界先进城镇群依托大运量公交(轻轨、地铁、高铁等)引导枢纽地区高密度、复合型土地开发,促进城市“精明增长”,解决城市大规模快速出行的同时,提升城市的整体服务水平和交通运行效率。
2.1 减少对小汽车出行的依赖,建立以大运量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多层次运输网络
国外发达地区的形成和发展均伴随着其自身交通系统的扩张和发展,在经历了以小汽车为导向的发展阶段后,均选择了大运量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同时又保持使用多种公共交通或非机动交通方式,保持强核心区“人气”旺盛的同时又避免了塞车的痛苦。公交、步行和自行车要在区域范围内发挥出最大程度上的环境和经济社会效益。
2.2 通过交通改善引导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演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城市不同地区发生功能联系而导致的交通出行需求,对交通量产生不同影响,必须通过分析交通与土地利用的耦合互动关系,建立与现代交通方式相适应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把城市居住、工业、服务功能地区进行合理组织是研究的重点。合理调整轨道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并为轨道交通提供足够的客流量。
3 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