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煤矿精益管理

煤矿精益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47:0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煤矿精益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煤矿精益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F426.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煤炭的价格下降较大,煤炭行业进入调整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虽然短期内煤炭市场中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但是从长远来看,未来煤炭的需求量仍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在激烈的煤炭市场竞争下,煤炭企业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应用精益化管理模式加强对煤矿的管理,促进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以三道沟煤矿为例,对精益管理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三道沟煤矿概述

三道沟煤矿是陕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电厂2×600MW+4×1000MW机组的配套生产矿井,位于府谷县西北部,井田面积为176.13km2。首采区共有7层可采煤层,预留区共有4层可采煤层,层位稳定,产状平缓,矿井资源储量为 15.42亿吨,可采储量为9.2亿吨,服务年限为76年。矿井设计采用平硐开拓,中央分列式通风。矿井矿井最大涌水量65m3/d,矿井为瓦斯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为9.00Mt/a。矿井2013年生产原煤1258万吨。

二、三道沟煤矿精益化管理工作现存问题

三道沟煤矿自2013年4月开展“精益化管理提升”活动以来,以“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增加效益”为目标,大力推行精益化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成熟的经验,为促进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但是通过自我诊断和分析,发现目前该煤矿的精益化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煤矿综采设备运行问题

第一,综采设备由于煤矿综采设备的故障率较高、皮带机空载率高,导致设备的负荷率偏低,设备综合利用率偏低。第二,三道沟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工作时间较长,计划维修时间与实际维修时间并不匹配,且维修量大,重点不明确;维修效率不高,不同的维修工人之间的操作熟练度,人员素质,经验能力等参差不齐,导致检修效率降低,延长了检修时间。第三,设备故障处理存在问题包括故障处理工作安排不协调;常见故障处理时间过长;对设备的日常检修不到位;井下设备出现突发故障时,没有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延误了故障处理时间。第四,煤矿生产瓶颈。三道沟煤矿的筛分系统同时承载了两个综采面的原煤运输任务,其负荷远远超出额定运载能力,无法有效的发挥出采煤工作面的生产能力,制约了矿井的原煤生产量。

2 煤矿生产组织方面问题

生产流程方面:生产过程组织不紧凑;只有部分员工依据作业流程文件进行规范的作业;人员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生产前准备不到位,生产中后勤保障不完善,存在较为严重的等待浪费现象。

技术与管理方面:没有对煤矿生产事故进行及时的跟踪处理;电气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制度有待优化;井下通风的管理制度和风险识别制度有待完善;运输过程存在浪费问题;材料没有实行闭环式管理,人员节约意识差,材料浪费严重。

生产指挥方面:主要是生产指挥系统技术方面的问题,包括存储效率低,没有真正实现信息网络共享;未形成完善的信息统计功能;无法动态生成和查看生产调度台帐和报表。此外,生产指挥中心也存在有些故障统计不及时,导致警报时间不准确。

现场管理方面:机电设备故障率高,主要是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现场岗位工操作水平不高,生产期间设备出现故障时,准备不充分、反应慢、处理能力低、效率低。

三、三道沟煤矿精益化管理工作提升策略

由于三道沟煤矿精益化管理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导致了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浪费现象,不利于煤矿生产的成本控制。所以,三道沟煤矿加强了精益化管理,制定完善的计划和实施方案,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手段,以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煤矿生产经济效益。

1 明确管理工作的目标、计划和流程

煤矿开展精益化管理以提高单产单进为主要目标,其总体目标就是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企业要明确整体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生产环节和过程中的分步目标,从设备管理、生产组织、标准作业流程、矿务工程、煤质管理、材料消耗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入手,加强管理,不断优化。同时,三道沟煤矿精益化管理实行统一部署、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流程。为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性,成立了专门的精益化管理实施领导小组。

2 建立完善的精益化管理工作体系

首先,完善煤矿综采设备的日常检修和事故处理制度,高效利用有限的停机时间,加强日常检修力度,对设备运行能力进行诊断,按时提报预防性检修计划;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合理的制定检修任务和时间,根据人员素质不同,有针对性安排检修任务;其次,建立周转材料管理办法,设立专人负责,制定保管、使用和修复的管理制度;针对材料浪费问题,建立班组材料核算制度,生产班组、检修班组均设置材料费用指标,并建立奖惩办法。最后,建立完善的管控制度。各专业组、各区队要根据煤矿实施方案,制定本单位管理实施方案,并结合目标指标,按月制定具体工作计划。

3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

首先,加强检修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强化检修人员奖罚考核机制,提升跟班队干的故障处理和判断能力以及井下突发事故处理应急措施;其次,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对各类机电操作人员上岗前要经过技术培训,对各类机电事故认真分析,加强对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教育,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再次,加强员工对作业流程进行系统的学习,促进现场作业流程的培训;最后,企业加强对生产环节中各个材料的节约宣传,提倡节约意识,倡导员工修旧利废,杜绝各个环节的浪费。

结语

篇2

一 实施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煤矿企业本身的内部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尽管近几年在技术、装备上有了飞速发展,采掘机械化程度已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由于缺乏科学的企业内部管理,传统粗放式管理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导致国有煤矿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比较陈旧,形成了“一流的设备、末流的管理”的局面,很难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需要。同时,虽然一般管理理论在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如起源于日本丰田公司“精益生产”理论,但这些理论大都脱胎于制造业,如何将之科学应用于煤矿采掘业并发挥效益值得深入研究。

二 煤矿精益管理内涵

煤矿精益管理就是运用多种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以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为根本,彻底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为煤矿企业谋取经济效益。结合煤矿生产运营的实际,其内涵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目标管理为指引

目标管理强调目标制订过程中的员工参与度,提升上下级对工作目标的共同认可度,从而提升员工的责任感,形成一种责、权、利紧密结合的目标责任体系;同时,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强调员工的自我控制和监督,在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节省了管控成本,降低了吨煤材料费和单位煤炭的生产成本。

2、以要素管理为主体

煤炭生产对象属于自然资源,其采掘生产设施按照工艺流程布置,主要生产工具是各种采掘加工设备和生产物料,在煤炭生产成本中,设备物资型成本几乎占总成本的60~80%,因此,提升生产设备利用率和降低生产物料的浪费是煤矿企业实施精益管理的重要内容。

3、以内部市场化为平台

煤炭企业生产系统复杂,由井下生产系统和地面生产系统两方面所组成,前者包括提升运输、通风、供电、排水、压风等多个子系统,后者包括选煤、排矸、物料补给、地面管线等子系统。通过实行内部市场化,使相对独立的内部经济实体自负盈亏,企业部门之间复杂的协调关系通过价格手段予以进行,为精益管理建立了良好的实施平台。

4、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

信息化能提高煤矿经营管理中各种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利于管理者经营决策的科学化;信息化能够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组合及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从而大大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煤炭生产的矿井环境复杂,借助信息化技术,能够加强监控监测能力,提升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 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精益管理系统

根据煤矿精益管理的内涵,城郊煤矿的精益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了定额预算管理(目标管理)、物资管理系统、周转性物资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方面。

1、定额预算管理系统

预算是行为计划的量化,这种量化有助于管理者协调、贯彻计划,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是煤矿企业精益管理的基础。通过预算帮助管理者来确定可行的目标,通过经济杠杆协调组织的活动,考虑整个价值链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每一个部门主体业绩评价。定额预算管理系统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定额管理;二是预算管理。定额管理实现了人工、材料、设备定额手册的电子化,便于用户管理和查阅;预算管理实现经营预算和材料预算的各种成本项目的网上预算管理,并可实时根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调整,达到对生产经营情况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2、物资管理系统

对煤矿企业物资进行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模式,是对企业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提出时间、空间、数量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并做到有机衔接,成为改变企业粗放管理所致的管理不细、考核不严等问题,是提升煤炭企业物资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这部分主要分成两大部分:一是材料核算;二是仓库管理。材料核算系统主要是完成网上申领材料及材料计划的的管理和查询功能;仓库管理系统是管理仓库中材料的收发存情况,实时统计库存和消耗。

在对煤炭物资科学分类的基础上,需要详细探讨每类物资的需求特点,从而为其分别建立不同的库存策略打下理论基础。对于重要物资要建立安全库存基础上的集中储备策略,通过集中采购、集中储备和集中配送来保证最大程度地降低采购成本和保证安全生产,缺货损失应是这类物资储备中考察的主要影响因素,采购成本、库存成本和配送成本等限制条件为次要影响因素。对于日常消耗性材料要考虑实施分散储备策略,通过分散采购和储备实现“零库存”,供应商管理库存、物料超市等现代管理理念,从而降低储备成本,采购成本和配送成本是这类物资储备中考察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上述煤矿物资采购和库存策略下,物资管理系统应能够实现的功能包括:(1)为采购计划提供科学依据。物资管理系统中各环节间应有序连接,相互制约,用户可以查看物资管理过程中使用金额,对制定物资采购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尽量避免库存积压所造成的物资浪费等现象。(2)规范物资管理流程。系统对物资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物资发放、物资配送、物资回收、物资移交、物资处置等各个环节都进行透明跟踪记录,系统可以按照不同模式进行搜索查询,降低物资发放、使用和回收等环节因物资遗失、短缺等因素所造成的浪费。

3、周转性物资管理系统

对于可修复的周转性物资管理,基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煤矿管理理念,提出了通过虚拟库存来监控废旧物资回收和再利用的管理模式。传统库存管理以物资领用为分界点,之前以实物形式存在于仓库中,之后以成本形式存在财务中,而领用后的使用消耗情况很少跟踪,物资进入成本后即领用意味着报废。本系统进一步地将使用中的可回收物资存放在一个网络虚拟库中,库存数量变动的依据是该物资使用后的交还情况,库存量存在意味着系统外存在着可回收再造物资,库存为零意味着该物资全部收回。虚拟库存量的减少有两个去向,不可再造部分进入报废系统待处理,可再造部分可在物资维修后重新进入该物料的实际库存中待再次领用,同时冲减前次领用时已进入财务的成本。这种管理策略保证了使用中物料始终在管理者的控制范围中,同时,透明化的层级信息系统在技术上支持了集团各部门对可再造物料的需求共享,这样既最大程度地防止了物资浪费,又通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方式激励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4、设备型物资管理系统

对于设备型的周转性物资管理,可以借鉴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建立周转性物资的动态库存管控模式。具体管理思路是:将物资使用过程看作是物资本身的损耗过程,损耗程度取决于任务性质和使用时间,该物资在系统中库存状态随损耗程度而不断调整,一个循环下来物资回交后,物资数量虽然没变化,但系统中的库存状态反映的是在该点物资的还可循环使用的周期;物资回交在库期间库存状态保持不变,一旦进入下一个循环使用,库存状态随之动态调整,如此反复,直至该物资最终完全消耗。因此,库存状态函数是一个连续的分段函数,每段函数的斜率分别是相应时间段该物资的损耗程度。采取这种生命周期式的管控方法,可以对每一循环使用过程中物资损耗程度进行评估,从而制定正确的物资使用管理办法,防止物资的过分消耗;同时,也为该物资的下一轮采购时间和采购数量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5、内部市场结算系统

内部市场化结算是对内部各级市场主体,通过借助内部结算价格,对其劳务或服务进行结转、核算。通过内部市场化信息管理系统,我们实现了对内部各级市场主体收入支出网络化结算管理,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直接结算和链式结算,实现了收入、支出明细台帐信息化管理,实现了收支报表编制自动化,职工个人收支核算可视化、动态化。

6、日清日结系统

区队内部市场管理人员将班组职工当天得分输入内部市场精益管理信息系统,职工可通过触摸屏和信息站口大屏幕查询班组、个人的每天得分情况,实现日清日结。

7、整合矿原有信息系统

根据管理需要,我矿实现原有的生产技术系统与内部市场化信息系统的数据链接,使各级领导在登陆生产技术系统的同时,也可以查询全矿及各单位材料收支情况,实施动态管理。同时我矿实现了人员考勤系统与内部市场化管理系统的数据链接,实现了数据共享。

四 实施效果

1、引入全面预算管理,提高了市场化管理水平

通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采取多种措施全方位地控制成本,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目标清晰、责任明确,使得预算编报的准确率大大提高,对成本管理真正做到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在煤炭经济形势严峻的形势下有效的控制了成本,增加了效益。细化绩效考核工作,全面推行精益管理系统和内部市场动态管理,推行物资二级ABC分类管理和虚拟库存物资供应管理。目前,该矿修订和完善市场化定额4166项,建立和完善了内部市场化价格体系,修订和完善了包括管理业务流程和操作业务流程在内的275项流程,企业管理水平得以明显提升。

2、市场化精细管理推进了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再造

市场化精细管理不仅解决了企业经营管理指标向区队分解、向班组延伸、精细到岗位和工序的问题,而且对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了再造。城郊煤矿成立的专业市场部,就是改变其它管理模式中企业与单位发生不平等交易关系的弊端,企业中的各基层单位、市场部、机关部室在内部交易上一律平等,以此为基础来构建内部市场交易链,从而理顺了单位、市场部、机关部室在生产经营中的关系。

3、精细管理创造了企业的和谐氛围

实施市场化精细管理重要目标是实现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有效沟通,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城郊煤矿以经营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通过经营核算、工资分配的公开与透明,凝聚了员工的关注力;以月份工作例会的形式,通过各单位自我分析生产经营情况、公正调控仲裁市场运行、公开绩效评价、集体审定预算方案等,实现了共同参与生产经营管理,同时拓宽了上下沟通渠道,形成了“人气和谐、基础稳固、创新主动”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王鹏.浅议煤矿信息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

[2]杨学山.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篇3

1 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内涵

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是指在煤炭企业的内部构建并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特征的内部市场运行机制、市场体系和管理体制,通过内部市场机制的运行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企业实施内部市场化管理需按市场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内部市场运行规则和办法,并建立一整套在一定周期内相对稳定的价格体系,并以此价格体系作为市场链接,最后形成有市场交易特征的管理行为。

2 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过程中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顺利推行与运作,一定要建立在高度的信息化基础之上。通过一整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把各基层单位、部门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使信息能够准确并通畅地传递,从而提高决策的正确率。煤矿精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不但能够处理庞大的信息量,而且有利于业务流程简化与优化,同时网络数据共享减少了大量人工成本和办公成本,能够真正实现降本增效。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还迎合了当前无纸化办公的需求,降低了材料消耗,也从根本意义上减轻了人的负担。

3 煤矿精益管理信息系统在开滦林西矿业公司的应用

3.1 成本费用一卡结算 林西矿业公司自2008年推行内部市场化以来,就将各承包主体所发生的材料费、劳务费、设备修理费等成本费用全部纳入管理信息系统结算子系统,这些费用的使用与结算均采用智能卡一卡通的方式。所谓一卡通就是每个承包主体在申请支领材料、设备修理、使用炮工及矿车等服务时均使用同一张智能卡,该智能卡在管理信息系统中仅对应本单位唯一一个帐户。每月初,公司职能部门将各主体单位所需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按预算一次性分类别为单位帐户充值,各承包主体在发生每项费用时均需在信息系统中提交申请,审批通过后,持卡到指定地点刷卡消费。当单位之间发生服务与被服务业务即劳务费时,系统按照服务项目类别分别在服务单位收入项及被服务单位的支出项同时计帐。以矿车服务为例,当生产单位需要使用矿车时,首先在信息系统中提交本单位矿车需求的使用申请,通过矿车服务单位(井运区)的审批后,持智能卡到指定地点刷卡并打印矿车使用小票,凭小票领取矿车,待服务项目完成后,服务单位按实际使用矿车数量进行网上确认,系统将所发生服务费金额自动计入使用矿车单位的劳务费支出项及提供矿车服务单位的收入项。其它服务费的有偿结算均采用此方法。

3.2 承包工资结算 ①公司各承包主体实行按月结算。承包工资的结算是依据公司年初制定的考核总体方案,由职能部门预先将收入、支出、奖罚项目、结算比例等在管理信息系统基础项目中予以设定。对于智能卡一卡通结算项目,当承包主体有业务发生时,系统将当月实际发生额自动计入收入方与支出方各自帐户;对于智能卡不包含的结算项目,比如井下生产单位的主营收入、单项工程收入、单列指标考核奖罚、安全考核奖罚及各种单项扣款等均由职能部门按照当月实际发生金额,月末一次性录入到信息系统中,由管自系统自动计算并生成各承包主体的部门收支月报表。该报表涵盖了承包主体当月所有收入、支出明细、扣款、奖励明细、结余、实付工资等经营考核项目,有了这张报表,该部门的月份经营核算情况便一目了然了,部门及相关主管领导能够随时在信息系统中进行查阅,为指导下一步生产经营提供了依据。②月份结算完成后,利用信息系统下达工资结算数据。职能部门每月末根据各单位收支核算结果,在管理信息系统中下达当月结算通知书。通知书中更加具体地注明了各单位工人工资总额、管技人员工资总额、各类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和奖金水平以及承包核算明细账等。各承包主体只要在本单位帐户中进行查询并下载,便可知晓本单位当月承包考核提资数据及具体明细帐目,以便进行工资分配。

3.3 工资分配 林西矿业公司的职工工资分配是在信息系统中完成的。各承包主体在系统中收到职能部门下达的提资通知单后,就按照下达数额及各类人员分配标准,依据本单位自己的经营考核政策在系统中进行二次工资分配。这二次工资分配是以日清日结的形式完成的,即由生产班组每日对本班组的职工在系统中评价打分,月末形成累计得分。工资分配时依据职能部门下达的工资数据按个人得分比例计算职工个人考核工资。此种工资分配方法更加科学快捷,有效地避免了工资无序分配现象。同时,职工个人还可通过设置在公众场所的触摸屏或到刷卡网点进行每日得分、个人工资及相关信息查询,既能做到对自己挣多少钱心中有数,有利于互相监督,使工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4 煤矿精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

通过几年的努力,林西矿业公司依托现代信息化手段,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智能卡在企业内部对材料、设备、服务等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一举攻破了以往管理手段落后、材料浪费大的难题。煤矿精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使管理流程更加科学,操作更加快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方便各单位查询和统计分析自家成本费用发生情况,增强了费用支领及薪酬分配的透明度,便于领导查询各项经营考核数据,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企业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调动了广大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了矿井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1.安全评估

通过适时完善评估内容,精细化评估过程,评估结果奖优罚劣,共享评估成果,达到提升矿井安全程度目的。

1.1适时完善评估内容:

每月公司分管领导组织,公司、矿井相关人员参加,对区队和系统评估项目及评估内容开展研讨,及时补充完善评估内容,制定出当月评估考核的重点。

1.2精细化评估过程

(1)区队评估

对一周来每个班组的安全生产状况、安全隐患统计台账、三违人员管理台账等进行汇总统计。

(2)系统评估

矿井主管领导主持,相关专业人员参加,对一个月来各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分析。

(3)采掘头面评估

矿井总工主持,相关人员参加,利用月底工程验收评定会,对一个月来各采掘安全管理情况,现场条件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标评估。

1.3评估结果奖优罚劣

公司月底根据区队上报的评估结果,结合一个月对各施工地点的动态检查情况对区队进行综合评估安全程度,根据排序结果对标奖罚。

1.4共享评估成果

公司主管评估部室每月对区队安全评估及系统评估进行排序,对安全评估及系统评估中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办公网上进行通报。

2.开展安全计划管理,达到安全掌控的目的

安全计划管理,通过月初安全计划的编排、全月安全计划的落实,月底安全计划的奖惩,达到“隐患可防、可控、可治”的目的,控制了重大隐患的发生。

2.1安全工程计划的编排

月初由公司分管安全领导组织,相关业务部室人员参加,根据上月对矿井的安全检查、排查掌握的安全生产需要情况,下发到矿井强制执行。

2.2安全计划工作的落实

矿井根据公司下达的安全工程计划内容分解到相应的区队、科室,进行实施。公司业务部室不定期的对安全计划工程进度跟踪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和整改。

2.3月底安全计划工作的奖惩

安全计划验收采取百分制,公司月底“多合一”大检查时安排专人对安全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验收, 矿井一项安全计划没完成,根据安排实施扣分。

3.创新质量标准化管理

3.1实施“菜单”式管理

强化“菜单”管理,实现每个岗位职责明晰化、精确化、程序化。

3.2隐患闭合管理

完善“五环六步”隐患防控体系,实现岗位隐患防控、班组隐患防控、区队隐患防控、专业隐患防控、矿井隐患防控五个层次的隐患防控,每个层次成为一个完整的闭合循环,每个循环包含排查、记录、整改、反馈、验收、考核等六个步骤。

4.创新新工人上岗教育

4.1理论+实操

建立多媒体教学和实操基地,模拟井下环境对新职工讲述安全生产知识,让新招录的职工在接受培训阶段,这样便于新职工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知识。

4.2导师带徒管理

导师带徒采取一师多徒、多师一徒、一徒轮师方式开展导师带徒安全培训,让新职工在对相关联的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及安全注意事项有了深入的了解和熟知。

4.3职工培训终身负责制

对新职工培训采取终身负责制,授课老师和受训学员建立联系卡,跟踪落实培训效果。授课老师对新职工在岗期间的安全终身负责。

5.规范职工班前会安全教育

班前会安全教育采取“四三三”工作法,把握“包班、点评、互动、闭环”四项环节,推行“思想教育上级文件传达单,安全教育写实单,问责通报单”三单督导法,强化“集中抽查、盲时督查、拉练互查”三级巡查机制,建立精细化班前会安全教育工作模式。

6.强化职工技能教育

6.1采取互动形式,让职工在反复讨论中加深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和理解,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共同受益的效果。

6.2采取轮岗作业的形式,强化技术培训,使职工达到多“专”多“能”。

6.3采取“一师多徒”、“一徒轮师”和“多师一徒”的新模式,促进职工技术素质综合提高。

6.4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理论授课与现场实际操作、技术交流培训,根据考核结果,奖优罚劣。形成了区队自主“内部培训—激励考核—推荐使用—优化待遇”运行机制。

“一评两化三教”在嵩山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篇5

关键词 安全 管理 原因 途径及方法

近年来,唐口煤业公司以落实精准管理为基础,层层落实五精管理工作目标,构架了以英雄行动七路并进、打造三基九力精英团队、导入五精管理等20种技术等三大支持。但是,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方面,仍然会出现工作标准不高、过程控制不细,制度执行不严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识偏差,重视不够。部分干部职工盲目追求企业文化建设,而忽视制度建设。不知道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搞企业文化理念的宣传灌输,搞环境面貌的更新改造等表层文化建设,虽能起到鼓舞士气,凝聚人心,提升企业形象的作用,但要真正实现“以文化力激活生产力,从而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还必须依靠制度建设和对全员、全过程的精细管理来约束职工的行为。

二是标准不严,贯彻不力。对于我们制定的安全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岗位职责、成本核算制度等。由于基层单位学习贯彻不到位,职工和管理人员对本岗位的精细化考核标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认为每项工序,每个岗位量化考核没有必要,执行工作标准不到位,对工作不善于精益求精,习惯于传统模式管理。

三是控制不细,执行不严。部分单位精细化管理的标准体系运行质量不高,在对所有上岗人员逐日考核上存在应付凑合现象,甚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致使运行质量、考核程序、过程控制不力。

针对其原因,笔者认为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和方法,使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找准切入点,实现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转变

各单位要提高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充分利用班前会、学习日、安全活动日等时间,强化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员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各项工作量化标准渗透到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以量化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判断,考察评估,把定性的、无形的管理变成定量的、有形的管理。

二是层次划分,精细运作。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就要从日常管理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严格按制度办事,严格按标准办事,工作精益求精,管理细化量化。要实行层次划分,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把企业管理划分三层,即党政领导班子组成决策层、综合管理职能部门的执行层、各区队班组组成的实施层。三层之间要互相依存,相互联系和协调配合。

三是完善标准,建立体系。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是对各个工作流程进行控制和考核。为此,各单位区队班组要从遵章守纪、正规操作、危险源辩识、定置化管理、安全市场化管理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各项管理制度、岗位作业标准、精细化管理标准及相关考核办法。

二、选准突破口,掌握精细化管理的途经与方法

煤炭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关键要选准突破口,寻找途径和方法,努力实现企业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人性化。

一是安全管理精细化。全面推行安全管理精细化,要从安全管理系统流程精细化和细节管理精细化两方面入手,以彻底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为目标。

二是要形成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分专业对口开展“每日一题”和对特殊家庭、特殊时间、特殊人员的特殊班前教育,形成家庭、单位、班前室、地面、井口、工作地点、井上、井下途径路线“六点一线”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身心的安全教育W络。

三是生产管理精细化。拿出最好的生产时段,保证两头生产任务和工程质量,利用高收入”政策,鼓励作业班组积极开展劳动竞赛,促进生产任务的完成;优化现场管理。完善各个主要工种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生产考核细则,“出手就干标准活,精品活;优化后勤服务。

三、加大执行力,确保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实处

实行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对基础管理进行长期的细化,使其根源于管理创新之中,融入于生产经营之中,才能营造出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在实践中要针对新情况,新要求不断完善、补充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建立起一套既科学规范又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才能形成一种具有强大动力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

篇6

1.加强企业管理能节约优化资源

一个好的企业管理系统能够让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有着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合理的进行管理预算计划。最优化的分配好企业各个部门工作的衔接,使企业运作有条不紊进行,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加强企业管理能降低成本

企业进行生产时,都会有一个成本的预算。在预算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实际花费的成本越低,经济效益就会越高。加强企业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3.加强企业管理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件很繁琐很复杂的事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人员过剩或者人员缺乏的情况。加强企业管理,根据岗位的需求,安排好工作人员工作表,保证人人都有工作做,每种工作都有人来负责,避免出现人员过剩或者人员缺乏的情况,从而最优化使用人力资源,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提升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1.加强煤矿企业成本预算管理

每个企业在投入生产前,都会有管理者做一个全面的预算。做出一个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就是管理者自己在做预算之前,应该具有科学的管理意识,了解到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在实行预算管理时,合理的分配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严格执行预定计划,最大利用预算成本。全面预算管理,顾名思义,即对企业各个部门的财务或非财务的部分进行最合理的分配、考核和控制,科学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完成既定的生产目标。改革开放后,企业经历了巨大的转型阶段,从短期追求快速效益的管理方式发展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优化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不仅仅是降低企业成本,更重要的是在保证企业生产质量良好的前提下,使企业成本支出降到最低。

2.加强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使工作人员和工作种类对应起来,是一件很细致的工作,需要认真负责有耐心的管理人员来执行。煤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在人员管理分配上,可实现对员工规定好岗位,每个员工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每类工作都有相应的工作人员来负责或执行。企业在人员管理时,应严格执行定编定岗定员制度,结合员工业绩考核标准,有效管理员工的切身利益和工资。员工业绩量化考核通常与员工的工种、出勤率、工作质量等多方面相关,员工业绩量化这一项的建立,能够很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煤矿企业工作环境一般分为井上或井下两种,工作环境的不同导致对员工的数量和技能要求也不同。在做人力资源管理时,管理员应按照不同工作种类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合理的分派员工工作岗位和数量。这样就能避免出现人员过剩或者工作完成不了的情况,最优化利用好了企业的资源。

3.加强煤矿企业设备管理

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要加强对作业设备的定期维修和保养。设备管理员应具备对设备预防维修的意识,做好对设备保养的工作。管理员可以建立科学的体系来管理设备,可以在设备管理部门中分成几个小的分部门,如车辆设备检查部门、故障判断部门等。提前做好科学的故障检修工作,加强对设备的日常保养。对于检修结果显示存在故障隐患的设备,负责人应及时做好维修工作,不能等到设备出现重大故障或设备完全不能用时再开始采取补救措施,那时,不仅错过了设备维修的最佳时期还会降低工作效率。企业设备管理中,应严格执行定期维修保养设备的工作,在设备出现严重故障之前开展好维修保养计划,减少因保养不到位使设备失去使用功能而重构新设备的成本,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在设备管理时,还要做到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如车辆设备检查部门中经常会用到点检测系统,点检测系统可以随时检测到设备的故障情况,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的共享,保证管理员随时可获得车辆设备检测得到的数据,及时对需要维修的设备进行维修保养。

4.加强工作人员素质管理

就目前来说,我国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综合素养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工作人员都缺乏责任心,在生产过程中,不按工作要求的相关规定作业,常出现偷工减料、违规违章的现象。就专业技能来说,由于煤矿工作的流动性,很多工作人员没经过严格筛选就进企业工资,不能避免良莠不齐的情况。正对上述问题,企业应计划好管理措施。如(1)严格执行人员面试环节,并要求应聘设备操作、安装及维护方面的人员具备相关的证书保证人员的专业素养合格。(2)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不止是形式上开展活动,还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上,保证每个员工通过培训能够学到一定的知识,并安排小小的测验,对变现好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赏。不仅能巩固员工所学的知识,还能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3)不定期开展宣传安全防范意识的活动,使员工对工作有责任心,保证在一个有安全保障的环境下工作。

5.加强煤矿企业物资消耗管理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应尽量减少物资的浪费。加强对物资日常管理的工作,可以有效的减少煤矿企业物资的消耗。根据实际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合理安排企业用水用电,办公用品及其它物资的消耗。对煤矿企业物资的管理应采取点对点管理模式,一步一步落实好工作。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结算制度和奖惩规则,避免浑水摸鱼的员工。其次,要设定好合理利用物资资源的计划,本着节能的精神,使企业成本降到最低。再者,建立好核对清算账单制度,确保材料的合理使用,最优利用好材料。最后,对水电的使用设定好标准,不能造成浪费,生产和经营结束后,应及时做好材料和设备的回收利用,并作好相应记录,避免造成企业物资的浪费。通过这些制度,可以有效的提升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率。

6.加强煤矿企业业绩效考核制度管理

煤矿企业应制定合理的业绩效考核制定,各项指标主要朝经济方面来讲,比如生产成本、销售总收入、总利润等多项数据都可以说明企业业绩和效益情况。当实际经营情况和目标经营计划的情况差不多时,可以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是很可观的。业绩效考核时还要考虑到企业物资消耗情况,如企业的材料费、水电费、维修费等,这些费用越少越好,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优化业绩效考核制度。

篇7

1、资源问题。煤炭企业是以自然不可再生资源为主要挖掘目标的。首先,煤炭资源的储备量是有限的,而且现有的资源勘探技术还比较落后。调查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在已勘探出的资源中精查资源占25%,详查资源占17%。大部分的普查煤资源可靠性差,不确定性大。这样的勘探结果是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煤炭需求的。其次,2002年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国内煤炭资源储量为1891亿t,基础储量3341亿t,资源量6861亿t。人均占有量仅为145t,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资源可开发量有限,还要考虑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影响,合理规划煤炭资源开发。当前能用于煤炭挖掘的量就更少。最后,资源条件限制,尚未利用的资源中可供建井的煤矿藏区严重不足。在尚未利用的煤炭资源中,可供建井开发非资源不足50%。

2、煤炭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度不高。煤炭全身是宝。而国内目前对煤炭资源的应用主要还停留在燃烧供热方面,燃烧过后的煤渣大多丢弃。对煤炭的提炼技术的实践还比较落后。因此,国内煤炭经济管理还非常粗放。一方面,焦煤、肥煤、瘦煤等炼焦配煤资源稀缺。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国内的焦煤资源总储量为695亿t,肥煤373亿t,瘦煤445亿t.三者占查明煤炭资源总量的14%.焦煤、肥煤、瘦煤是煤炭炼焦用的必要媒介。媒介储量不足严重影响了煤炭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许多的煤炭企业只关注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企业技术革新重要性。

3、煤炭资源分布不合理,煤炭资源运输效率低下。国内的煤炭运输主要是依赖铁路运输。铁路运输占据了煤炭总运量的80%。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匀,西部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西部经济落后,其中以山西为代表。东部和南部地区经济发达,但煤炭资源匮乏。煤炭运输是解决煤炭销售的关键。铁路运输作为煤炭运输的主要途径,保障运输通畅是非常重要的。但近年来,铁路运输一直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成为了煤炭供应的瓶颈。导致了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煤炭价贱,销售困难。而在煤炭资源匮乏的地区,煤炭价贵,一煤难求。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是交通的问题。

二、提高国内煤炭经济管理水平的策略

提高煤炭经济管理水平是提高煤炭行业竞争的重要措施。对稳定经济,保障经济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意义。

1、重视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提高煤炭产业经济的资源开发率和利用率。建设高效矿井,推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国内经济正处于改革的重要时期,煤炭产业的发展同样也需要依靠有效产业升级来实现。首先,对现有大中型煤炭矿井进行改造,建成一批高产高效矿。通过开采技术创新,简化煤炭开采工艺、优化装备,实现煤炭的有效集中开采。现存的合法小煤矿,实行统一的规划、正规开采,保障煤炭生产的安全性。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进,提高回采率。把回采率作为煤炭经济管理的重要考核指标。其次,关闭违规开采煤矿,淘汰产能过剩和生产力落后的煤矿。保持煤炭供求总体基本平衡是煤炭资源开采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关键。借助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防止煤炭生产总量过剩、供严重大于求的局面出现,稳定煤炭市场价格。最后,重视信息技术在煤炭经济管理中的有效应用。不断完善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煤炭经济管理效率。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以产品开发、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人力资源等等数据为基础。借助计算机信息化技术集中处理,为煤炭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信息基础,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数据基础。而且考虑到煤炭企业的特殊作业环境,通过煤炭企业信息网络的建立,可以有效组织企业生产,还可以有效监控企业生产过程,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2、深化煤炭企业内部改革。实践证明大公司,产业集中度高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好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提高煤炭经济竞争力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发展规模经济。积极支持煤炭企业的内部改革,发挥优势企业的龙头作用,通过兼并、联合、参股等方式逐渐形成一定煤炭规模经济。根据煤炭生产的流程,发展煤炭集团业务,包括煤炭开采、运输、销售、深加工等等。发展纵向渗透模式,矿业、电力等行业渗透发展;发展横向渗透模式,可以向运输、化工、建材等行业渗透。借助产业高度集中的优势,集合优势力量重视技术创新研究,重视煤炭的深加工及其衍生物的深加工研究。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还可以有效提高煤炭经济管理的软实力,提高煤炭开发利用率。

3、重视科教兴煤与煤炭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人才的匮乏是制约煤炭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要实现煤炭经济的有效改善,必须重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重视科教兴煤,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实现煤炭企业的科技研发、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有效提高煤产量。同时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也是实现煤炭开采机械化和企业集约化发展的前提。针对基层员工,做好知识和技能培训,尤其是在综采综掘技术、安全生产知识、矿井防灾、抗灾知识、遇险自救等方面的学习。通过有效的教育培训,实现员工的执证上岗,能有效降低生产安全风险。针对高技术的人才,要不断做好企业的人才引进计划,通过有效的薪酬激励等措施,吸引具有高技术水准和高知识水平的人才进入煤炭企业,积极投入煤炭企业的项目研发。还可以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发挥高校较强的科研能力,为煤炭经济管理提供有效的科研支持。针对煤炭企业的管理层,也要重视管理层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应急能力的提升。具备扎实的实践基础和良好的管理理念,才能为有效开展煤炭企业的管理。在管理方面,大胆起用新人,年轻人,不断为企业的创新管理输送新鲜血液,保障煤炭经济的持续有效进行。

4、积极寻找和合理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合作伙伴。现代物流市场的大力发展为煤炭企业寻找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创造了条件。适度地利用社会的物流企业开展煤炭运销服务,不仅有效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还可以很好的利用物流公司的灵活性增加煤炭企业运销的灵活性,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以样本的确认为例,煤炭企业可以通过快递公司运输样品,不仅成本低而且效率高还有效完成了目标。同时,随着煤炭经济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一些煤炭企业建成了自己强大的运输体系,在实现自己企业煤炭运输的同时,可以为其他煤炭企业或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提高运输体系的有效利用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篇8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如果把企业的经济效益比作是“九层之台”,那么有效的企业管理就是这九层之台的最关键的“累土”。没有正确企业管理观和经济效益观,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失去了根基,企业的健康发展就会受阻。我国煤矿企业市场竞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加剧,因此通过采取有效的企业管理措施来减少不必要的资金、资源消耗,增加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十分重要。以下将通过几个构成企业管理的方面简单阐述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一、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

2009年山西焦煤集团,“2·22”屯兰矿难使我们78名井下作业者失去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给自己的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矿难同时还造成经济损失高达9500多万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3776.3万元,间接经济损失5780万元。这样一组数据告诉我们只有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才能确保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是相辅相成,又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一个整体。安全就是效益,有效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是获得经济效益的前提和保障,良好的经济效益却又离不开严密有效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只有严密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保证正常的生产秩序;只有严密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吸引和留下大批人才;只有大批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才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只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才可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安全防范和教育。

二、煤矿企业成本管理与经济效益

煤炭产量的增加以及价格的增长使得煤炭经济形势的好转,但是从煤炭产量结果以及经济运行的质量上看,并没有相应的提高,煤炭企业发展的道路十分严峻。所以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十分必要。成本控制管理是煤矿获取利润的关键所在,但在我国企业的管理中,成本管理还有众多问题,诸如:领导的管理意识很薄弱,成本管理良莠不齐。但是市场形势好转的现象使得人们看不到管理的漏洞。

煤矿企业生产成本分为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而隐性成本一般比较难以发现且不在财务账簿中彰显出来,给煤矿带来的损失却难以估计。煤矿生产的复杂和特殊性使得隐性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难度更大,能否成功地降低隐性成本关系到煤矿企业的盈利水平。

回收榜样、金牌矿工—平煤集团一矿矿工吴如,自1984年至2006年,22年来吴如升井从不空手,回收物资折价110万元。可回收利用物资作为隐性成本可见数字之大,煤矿企业在注重显性成本的控制的同时,也要重视隐性成本的控制,对可回收利用的物资及周转品要更加重视,重视成本消耗的有用性,可以尽量避免无效成本的发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隐性成本对于煤矿企业成本管理的可呈现方面还有很多,比如说管理者对煤炭采掘方案的决策、对生产工艺的决策、对产品筛分的决策、对矿井工程的决策、对管理方面的决策等产生失误时,隐性成本就会巨额增加。又比如说煤矿工人工作的环境差,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行为反常,不顾企业形象的现象。最终导致他们不讲究生活卫生,破坏财产设备,故意设置障碍,小事故影响大生产,小事故积累大事故,增加了隐性成本的产生。

三、煤矿企业设备管理与经济效益

煤矿企业的机械设备的先进程度决定了企业的成产成本。所以有效的设备管理对企业成本管理是有利的。对于煤矿设备管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生产率应该与企业经营方针、工作规划、生产计划及运输能力等相匹配,片面的追求生产率,可能导致设备投资大、耗能高、维护复杂等,增加企业的负担,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如果相应的技术水平达不到,还可能导致生产率不能提高,发挥不了设备的效率。第二、经济性迫使煤矿企业要求设备的投资低、生产效率高、使用年限长,同时维修与管理费低、并且在使用中节约能源和人力。第三、合理利用设备,合理安排工作流程,避免出现设备闲置的现象,保证生产效率。

总之,保证生产设备具有统一性与互换性,同时具有适应性与灵活性。在煤矿企业中,除了购买的设备还有一些设备需要租赁的,对于这部分设备,应该合理选择,保证对对设备投入及运行成本的控制是行之有效的。

四、加强煤矿物资管理

煤矿企业的物资管理应该实行精细化管理,合理的配置材料,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不浪费材料。对于煤矿物资管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考核、结算、奖惩制度,责任到人,避免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脱。第二,单耗及材料目标管理实行双向管理的方式。第三,资源利用要合理,避免生产浪费现象,使得企业的整体成本降低。第四,建立整体清查对账制度,确保合理使用材料,合理调剂材料,实现材料的最优配置。第五,对现场管理应该加强,及时进行材料以及设备的回收利用,避免因浪费和丢失追加成本,避免企业利益损失。第六,对于煤矿企业的水、电的使用,以及工资的标准均应该和生产经营计划结合,建立考核制度,实现定额管理,改善计量装置,在生产生活中合理用电用水,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同时配合成本、人力、设备以及物资等多种管理,降低不必要的消耗,节约资源,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煤矿企业效益最优化,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千万吨矿井不断完善矿井设计,在提高机电设备安全性能的同时,也进一步采用了更为先进的井下无轨胶轮车运输方式。但是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令人堪忧,由井下车辆引起的职工伤亡事故不断发生,甚至出现一些群死群伤现象。所以加强对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的安全管理,具有一定必要性和重要性。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管理,要抓住根本点,从基础工作做起,扎实的管理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矿井辅助运输工作安全、高效的进行,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1 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运输现状

1.1 安全管理理念滞后

对于我国的一些煤炭企业,包括一些大型煤炭企业来说,当前对无轨胶轮车运输管理意识较为淡薄。有些企业中的车辆管理制度只是照搬照抄,没有结合自己矿井的实际情况来加强管理。当前煤炭企业的通病是“重生产,轻管理”,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不能落实具体措施,仅将无轨胶轮车运输管理放在辅助生产的位置。只有出现运输事故之后才发现漏洞和不足,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从近几年发生的井下车辆运输事故可以看出,大多是由于管理不到位、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所造成。

1.2 车辆维护力度不到位

在我国目前众多煤矿中,由于资金投入、性能比较等原因,使用的无轨胶轮车种类不一。有的企业购买的是国外进口的防爆胶轮车,例如澳大利亚威利朗沃公司生产的SMV系列防爆车,它的优点是性能优越,采用了油温、水温、速度、停车制动等一系列保护,井下行驶安全性能好,但是缺点就是配件不容易购买,即使出现小问题,也不能及时更换或维修,给后期使用带来诸多麻烦;我国一些厂家也制造井下防爆车辆,例如常州科研试制中心生产的常州科技系列工程车,质量上可能与国外产品有所区别,但是价格合理、性能稳定、易于维护保养。但我国矿井辅助运输存在一个共性问题:车队管理人员对完成运输任务较为重视,却常常忽略了对车辆的维护保养,导致司机急于出车,而对车辆的日常维护不到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1.3 安全管理的投入不足

以当前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的运行状况来看,一些车辆早已超过服务的年限,车辆运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运行性能大幅度降低;还有一些企业没有意识到冬季保养工作的重要性,造成车辆的管路或者水箱冻坏,降低了车辆的使用效率;另外,由于缺乏对车辆燃油管理意识,造成车辆发动机的磨损较为严重,缩短了使用寿命,不利于安全、稳定运行。

2 强化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结合当前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管理的实际情况,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强化安全管理措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努力:

2.1 坚持管理制度化

只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结合煤炭企业发展实际情况,针对无轨胶轮车制定安全管理的细则、标准、规程等,其中包括对胶轮车的日常检查、检修、操作方法、修理规程、岗位责任制度、车辆保养制度等,增强各项制度的执行力,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形成“全员参与、全员重视”的安全管理氛围。

2.2 加强检修管理

在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运行过程中,车辆的维修与保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落实安全管理目标的根本途径。通过加强检修与管理,避免车辆超负荷或带病运作,定期查看车辆的照明情况、转向情况、安全制动情况等,确保车辆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2.3 提高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综合素质等直接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能否发挥作用,从根本杜绝不安全的行为,可更好地避免发生事故。因此,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技术队伍整体素质,可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进行。首先,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只有具备意识保障,才能更好地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中不会出现违反规章制度、错误操作等行为;其次,在整个煤矿生产过程中贯彻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教育的长效性,开展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教育,意识到安全与生产的重要关系,确保无轨胶轮车的安全运行;再次,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选择灵活的教育方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切实发挥安全管理作用。

2.4 加大安全设备的投入力度

意识到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加大安全投入力度,主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严格管理胶轮车驾驶员,应做到持证上岗,参与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位,随时了解驾驶员的动态;其二,购买便携式车辆测速仪,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监测无轨胶轮车行驶状况,避免发生超速行驶现象;其三,在矿区内开展“安全胶轮车班组创建”活动,遵循煤矿安全管理考核标准,制定奖惩措施,提高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其四,强化外委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结合车辆的型号、巷道高度等,规范车辆运行,避免改装胶轮车的驾驶室或者擅自进入安全高度不足的巷道中施工;其五,完善胶轮车的装载管理,井口检车人员做好安全检查,避免发生车辆超载运输现象。

3 结语

总之,在现代化煤矿管理过程中,应该意识到无轨胶轮车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结合以往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增强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提高综合素质,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加大日常检修与维护力度,将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扼杀在萌芽阶段,实现人、机、环、管的协调发展,保障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的安全运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煤矿企业;后勤管理;经济效益

一、煤矿企业提升后勤管理能力的价值

在当前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后勤管理工作是任何企业寻求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部分。对煤矿企业来说,后勤管理工作是一种保障煤矿生产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煤矿企业人才对煤矿企业的必然要求。企业开展后勤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员工提供完善的生活质量保障,保障员工及其家属走向较为优越的家庭生活。从表面上来看,这属于企业的福利待遇。但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看,这是关系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计划。因为后勤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员工解决自身和家属的生存问题。当这些都得到妥善安顿之后,企业员工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为企业工作,从而增强员工的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煤矿企业后勤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煤矿企业与普通企业一样,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满足生存的条件。因此,在实际运行中,经济效益是煤矿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其经济效益也是衡量其经济活动的综合性指标。因此,所有煤矿企业都在计划如何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为此,许多企业总结出许多提升经济效益的途径,如创新生产技术、降低经营成本等,都是提升经济效益的基础途径。提升经济效益的途径有许多种,有些能够产生直接性效果,有些则是间接起到重要作用。良好的后勤工作就是间接提升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良好的后勤工作是提升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提升经济效益是执行后勤工作的必要保障。

三、煤矿企业后勤工作的概念

对煤矿企业后勤工作来说,其概念范围极其广泛。无论是员工衣食住行方面的保障,还是矿区的环卫系统、供热供暖系统、供水供电系统等,都属于后勤管理的范围。要想做好煤矿企业的后勤管理,不仅为员工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还要从间接方面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现代社会的煤矿企业,在开展工作时,对技术性、专业性、工作效率的要求较高。因此,煤矿企业在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有优秀的技术人员和素质较高的体力劳动人员作支撑。煤矿企业要想留住人才,除了要运用丰厚的薪资待遇以外,还要为其提供优质的后勤管理。所以,煤矿企业要充分关注后勤管理工作。

四、提升煤矿企业后勤管理能力的策略

1.转变企业后勤管理模式

第一,要充分转变传统的人才管理思想。在我国以往的市场经济当中,会不自觉地走向严格管理的误区。重视对人员的惩罚措施管理,而忽视对他们的奖励措施管理;重视企业对员工的绝对领导,而忽视员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价值;重视对员工价值的开发,忽视对员工能力的维护。这些都是在经济转型时期,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的形势下,形成的错误的人才管理模式。后勤管理成为煤矿企业的一个口号,许多计划也得不到实施。在新时期的条件下,煤矿企业的员工具有企业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企业与员工之间主要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只有以此为基本理念,才能做好煤矿企业的后勤工作。第二,要更新对象观念。在以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矿企业在进行后勤管理工作时,会将企业所有部门的员工作为管理对象。无论是施工部门、设计部门,还是策划部门,都被划分到煤矿企业后勤管理的范围当中。这种定位很明显是错误的。后勤管理工作,管理的应当是参与后勤服务的员工。对他们进行管理,转变他们的服务理念,增强其服务能力,才能切实提升煤矿企业的后勤服务能力。

2.建立完善的产业体制

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后勤服务也是企业的一种特殊的“商品”。在煤矿企业中,后勤与业主之间的职权范围在逐渐走向分离。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煤矿企业面临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致力于后勤开发的企业必须要站在煤矿企业实际需求的角度上,建造一个市场需求量大、具有长期发展前景的后勤组织框架。对煤矿企业来说,要充分分析当前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自身的资金条件,深入调查工作人员对后勤服务的要求,最终实现市场导向下的运营体制。实现完善的后勤管理工作,是提升煤矿企业后勤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必然准备。为了有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企业必须要充分了解实现有效后勤服务的切入口,以后勤效益最大化为基本的指导理念,促进后勤管理与现代化需求相结合。现代的煤矿企业要将后勤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来对待,找准将社会效益、工作人员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最佳区域,以经济效益为根本目标,最大限度地挖掘后勤服务对人才潜能开发的最大价值。为企业提供后勤服务的相关后勤企业,也要以市场化发展目标为基本导向,分析煤矿企业的内部系统结构与员工的实际需求,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在后勤服务管理机制上的创新,也是提升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3.创新后勤管理思想

从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来看,煤矿企业要想占据更为广泛的市场份额,就必须要在各项管理和经营工作上创新。煤炭后勤管理工作是企业的重要部分。因此,后勤企业也必须要将创新作为企业的重要发展目标。充分借助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完善的运作机制,将商品时代的管理理念融入到煤矿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中。例如,后勤管理企业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使后勤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角度发展。这是保障后勤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工具,也是实现服务企业与自身利益融合的重要切入点。

4.创新后勤管理工作

对煤矿企业来说,其后勤服务是关系矿区工作人员家家户户生活情况的大事。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煤矿行业的竞争也大大促进了后勤服务企业的发展壮大。但后勤服务企业也必将面临严峻的竞争趋势。因此,后勤服务企业必须打破传统思维的限制,转变竞争机制的发展方向,实现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多元化、现代化,不断落实后勤服务管理体系的发展变革,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后勤服务。在与煤矿企业合作时,后勤服务企业要充分分析煤矿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状况,分析煤矿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除了提供完善的后勤服务之外,还要有效提升后勤管理的能力,使后勤服务策略能够落到实处,后勤服务水平能够得到基本保障。寻求煤矿企业经济效益与员工效益的结合点,满足煤矿企业的要求,满足员工的需求,实现煤矿企业与自身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从而走向一个良性的发展协作道路。

篇11

1 煤矿井下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1.1 管理制度无法贯彻落实

在煤矿斜巷运输过程中,按照规定绞车应安置安全设备并编制严格的管理机制,但是为了省事却不用。矿车串挂应当具有严格的规定,可是依然有车辆超挂,再加上监督检查力度不够,造成煤矿运输事故频繁发生。如在绞车坡用矿车提升或下送材料时,由于钢丝绳严重存在着锈蚀并且超过了断丝规定、把钩工没有认真负责、矿车连接销子没有插上,绞车坡安全梯不起作用等这些都是发生碰坏设备、撞伤人员的因素。

1.2 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煤矿工作人员没有树立牢固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管理思想淡薄,重视生产、轻视安全,具有十分严重的侥幸心理,并且时常违反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某煤矿准备区域的斜巷安排一部分工作人员运输材料并且在此实施钉道。在没有撤离巷中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利用绞车拖拽小绞车的滚筒,当拉紧小绞车的钢丝绳时出现了崩倒,令木支架产生了垮顶,3名工作人员被埋,经过现场实施的抢救,依然造成死亡1 人、重伤和轻伤分别1人,这属于一起典型的重视生产、轻视安全、违规作业的事故。某煤矿的运输区域,1名员工在绞车道主井上寻找矿车轮对时,随车蹬钩上堤,利用人车刮线产生信号联系绞车司机采取紧急刹车的方式,对绞车道上掉落的矿车轮对进行处理。因为在斜巷水平交岔口位置的信号线是长度为42m 的皮线电缆,在这个位置正好出现了矿车轮对,该员工看到后速刮线之后告知绞车司机采取停车措施,可是并没有及时停车,串车迅速上堤碰撞矿车轮后发生翻到,绞车司机察觉突然增大的绞车负荷之后及时采取停车,可是为时已晚,翻倒后的矿车将该名员工的胸部与腹腔撞伤致其死亡。分析原因,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违反规定进行作业,贪图省事,冒着生命危险蛮干,存在着侥幸心理。

1.3 特种作业人员业务水平低

特种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供电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1.4 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

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运输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职工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做连班,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难。因业务培训难以组织或组织的成效不大,从而使工人不能得到很好的培训,技术素质得不到提高。

1.5 违规操作与盲目指挥

煤矿在绞车坡运行时,要严格实行“开车不行人,行人不开车”的制度,如在绞车坡运行时,队长违章进行操作指挥,安排1 名没有进行岗位培训,缺少操作小绞车司机资格证的员工开绞车,该员工又违规操作,另一员工在前方挂空矿车,凭借矿车的自重下矿车,自己也紧随前面矿车而下,并且一次挂3辆矿车(规定最多两辆),造成途中矿车掉道,该员工缺乏工作经验,站立角度又不正确,矿车在下滑过程中横转被挤伤。

2 做好井下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

对待安全生产以及各项煤矿工作,重点强调安全,一切工作都将安全放在首位。同时煤矿各级领导者要将安全生产作为大事进行管理。目前很多煤矿的生产环节大都设置承包岗位模式,承包人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通常忽略了安全防范工作,设备一般带病工作,违反了有关的操作规定,更加无法保障安全生产。因此,安全工作不能松懈,同时还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全面调整各个生产部分,统一部署安全管理目标,时刻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2.2 加强设备的技术管理,定期检查、检修各环节设备

(1)使用合格的达到规定安全系数的钢丝绳,定期检查钢丝绳的磨损、锈蚀、断丝情况,不符合要求及时更换。(2)斜巷使用的矿车连接环、链和插销等,必须执行下列规定:批量生产的,必须做抽样拉断试验,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初次使用前和使用后每隔2年,必须逐个以2倍于其最大静荷重的拉力进行试验,发现裂纹或永久伸长量超过0.2%时,不得使用。(3)矿车与矿车之间的连接装置、矿车与钢丝绳之间的连接,都必须使用防脱装置。(4)提升机制动装置要灵活可靠,司机操作停放车时,要注意防止发生松绳冲击事故。(5)倾斜井巷阻车设施、声光信号要确保安全准确可靠,并操作正确。

2.3 加强特殊工种的管理

煤矿运输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各个岗位工种都不要出现照顾身份,因为这些岗位需要专业技术、思想端正的工人担当,同时对临时用工加强安全监管,尽可能不雇佣或者少雇佣临时工人。特殊岗位员工不可以随意进行更换,要严格实施考核并且发放证书,持证上岗。

2.4 积极组织安全教育培训

利用各种途径教育引导员工,说明事故产生的严重危害性,避免出现侥幸心理,加强安全教育。利用典型煤矿运输事故案例教育员工,定期为员工开放展览典型事故案例室,通过形象的事故典型案例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使员工深刻认识到“三违”产生的危害,增强员工防范事故风险的意识。

2.5 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

煤矿安全的重要前提就是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经过大量实践表明,只有对煤矿质量标准化投入大的矿井,才能够获得较大的产出效益,也有力地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要将这项工作当成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要从静态化的达标逐渐转变为动态化的达标,从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充分实现煤矿生产整体过程的达标。

2.6 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

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3 结束语

我们国家的煤矿运输工作总体形式非常不错,其伤亡人数也在减少,总体的安全状态也在不断的变好。不过该项运输相关的安全活动并不是非常的有序,由于违规而导致的安全事项非常多,特别是跑车现象时常的出现。为了确保运输工作的稳定性,就要积极的做好监督管控工作,特别是跑车问题。只有开展好该项活动,才可以切实的确保井下活动能够顺畅有序的开展,降低问题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张鹤霄.煤矿井下倾斜井巷运输事故的原因及预防[J].煤炭技术,2011(4).

篇12

第2条各矿井必须设置专职通防副总工程师,高突矿井逐步配备地测副总工程师,通风工区及安全生产部室应配齐通防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最低要达到中专水平,其专业必须对口。加强职工培训,努力提高“一通三防”人员素质,凡新增加的“一通三防”人员文化程度最低要达到技校或高中毕业水平,数量满足瓦斯治理需要。

第3条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及有高瓦斯区域的低瓦斯矿井要采取积极的人才措施,确保通风专业人员稳定。“一通三防”专业人员调动时,组织部门应及时予以配齐。

第4条瓦检员、防突员、安监员享受采掘一线待遇,实行末位淘汰考核制度,并建立后备人才库(后备人数占在籍数的15%)。

第5条各矿应对生产及主要辅助单位现任班长、区(队)长进行“一通三防”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生产及主要辅助单位职工未经“一通三防”专业培训、考试不合格,不得担任班长、区(队)长;特殊工种须经“一通三防”专业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第6条各矿井每年必须制定瓦斯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确保瓦斯治理的针对性,实现瓦斯治理“一矿一策”、“一面一策”。每季度最后一个月要结合下一季度生产安排情况对通防系统进行审查和分析,并将审查材料报集团公司备案。

第7条集团公司、矿总工程师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一通三防”技术分析会,要对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形成会议纪要。矿须将会议纪要以书面材料报集团公司备案。

第8条严格执行调度和监控中心值班制度,发现井下瓦斯超限必须在5分钟内向矿值班领导汇报,值班领导必须及时安排处理。

第9条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严格执行瓦斯超限谈话制和分级追查分析处理制。采掘工作面风流及回风流中瓦斯浓度≥1.0%或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浓度≥0.8%且小于1.5%的由矿总工程师或安监处长负责追查处理,采掘工作面风流及回风流中瓦斯浓度≥1.5%的由矿长负责追查处理,并将追查处理结果于次日报集团公司备案。

第10条突出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新煤层开采、采煤工作面设计中,对突出煤层必须编制防突专门设计;设计时必须考虑瓦斯与地质的关系,提前制定瓦斯综合治理方案,合理生产布局,避免孤岛煤柱开采和在应力集中区布置巷道;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地区瓦斯治理工程应与新水平、新采区、新煤层采煤工作面同时设计、超前施工、先行投入使用。

第11条按《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一十三条必须设置而未设置专用回风巷的老采区必须限期整改。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先完善其专用回风系统,确保其回风能够直接进入采区专用回风道,严禁其切断任一采掘工作面的唯一安全出口。

第12条严格控制高、突区域及与其系统相关联的区域内作业人员数量。各采区每班作业人员数量应符合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当生产布局发生变化时,矿必须对作业人员数量重新进行核定,并将核定结果报集团公司备案。

第13条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地区必须编制瓦斯地质图,全面反映采、掘工程范围内的煤层赋存、地质构造、瓦斯参数、巷道布置、防突措施、安全防护设施、发生煤与瓦斯动力现象地点及强度等有关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填图。

第14条所有石门揭煤及采、掘工作面投产前,必须由生产矿长或安监处长组织有关单位现场验收,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严禁揭煤和投产。

第15条高突矿井遇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采掘应力迭加区域及瓦斯异常带前,必须制定“五位一体”现场管理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即地质人员加强地质预测预报,及时提供预测资料;打钻人员在钻进过程中发现瓦斯异常涌出时立即停机,并及时汇报;掘进施工人员发现地质、矿压、瓦斯异常时,立即停止工作;监控人员保证瓦斯超限时,立即切断掘进巷道及其回风系统内电源;瓦检员发现瓦斯异常时,立即撤出人员)。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第16条在突出煤层顶、底板掘进的巷道,特别是距突出煤层法线距离小于20米的掘进巷道,要采取措施严格控制突出煤层层位和地质构造,巷道掘进每隔100米要施工地质探测钻孔控制层位(根据煤层和构造变化情况也可适当加密),防止瓦斯异常涌出或误穿突出煤层。

第17条提前预警非突出煤层转化为突出煤层。在非突出煤层揭煤和煤巷掘进期间,如出现吸钻、夹钻、喷孔、瓦斯涌出异常等情况时,该地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并由现场负责人向矿调度室汇报,矿必须及时向集团公司汇报。

第18条掘进工作面采用先抽后掘、边抽边掘技术。有突出危险的掘进工作面和瓦斯绝对涌出量大于3m3/in、炮后瓦斯经常超限、有瓦斯异常涌出现象、或预测突出指标超限的掘进工作面以及石门揭穿突出煤层的工作面,要实施巷帮钻场深孔连续抽采措施,并确保掘进迎头钻孔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个。

第19条施工煤层瓦斯抽放钻孔,应选用钻进能力大、钻孔直径不小于89毫米的钻机。第20条加强瓦斯监测监控工作,在以下场所增设甲烷传感器:

1、突出煤层长距离煤巷(半煤巷)掘进工作面,每600米内增设一个甲烷传感器。

2、采动卸压带、地质构造带、采掘工作面过老巷、老空区、钻场等处增设甲烷传感器由矿总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21条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由各矿分管机电负责人牵头,有计划地实现矿井供电设备无油化,并推行实时监测监控。

篇13

中图分类号:TD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123-01

矿井通风管理是矿井生产过程中重要管理内容。通风状况直接影响到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因此,要针对现场实际情况,解决相关的矿井通风技术难题,从系统安全角度出发,提高通风管理的整体水平。

一、加强通风安全管理

1.1 计划管理

在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中预先的计划管理处于首要位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计划编制:编制计划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矿井生产发展计划、技术装备、技术水平及通风安全技术资料。计划可分为中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月计划。 (2)计划落实:根据计划要求合理分配资金、人力、物力,认真贯彻落实,无特殊条件变化应确保计划实现。 (3)计划检查、总结和分析:每期计划执行中和结束后要进行检查、分析和总结,对事故隐患及计划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对下期计划进行全面安排,提出保证计划完成的措施。 (4)计划调整:如果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地质条件变化、资金或设备不能到位,采取措施后仍不能解决时,可适当调整计划,但必须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1.2 技术管理

(1)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管理:图纸要齐全,反映实际情况。每个矿井必须有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和防尘管路布置图,对于有监测系统、煤矿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系统的矿井,要有监测系统图、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管路系统图等,技术数据要齐全。需要收集、储存的数据有主要井巷的通风参数,如长度、断面、风阻;煤矿中厚煤层瓦斯含量,瓦斯相对涌出量,瓦斯绝对涌出量,瓦斯地质资料,煤层的自燃倾向性鉴定资料,自然发火期统计资料,煤层的最短自然发火期等;主要通风机的性能曲线,局部通风机的型号及其性能参数。各种报表应数据齐可靠及时。技术文件要齐全。施工应有安全技术措施,各工种有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各种报表应存档,各类台账健全,各种检查记录齐全。 (2)制定符合本矿的风量计算办法,矿井和采掘工作面配风合理。定期进行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和矿井通风系统阻力测定,以获得主要通风机性能实测曲线和关键阻力路线的阻力分布等资料。

1.3 通风系统管理

井下一切通风设施,如风门、风窗、风桥、密闭墙等必须有专人负责维修管理,使其保持完好状态。随工作面推进和迁移应及时进行系统。

1.4 计算机技术管理

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可包括如下子系统:建立煤矿瓦斯数据库,瓦斯突出数据库,防尘数据库,通风监测技术数据库,通风测定仪表数据库,矿井火灾数据库。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能有利于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全面提高矿井通风科学管理水平。

二、建立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