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数字经济下的市场竞争

数字经济下的市场竞争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47: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数字经济下的市场竞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数字经济下的市场竞争

篇1

关键词科教兴国科技出版社改制综合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些科技成就,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显著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已将科教兴国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迎来了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春天。

科技出版事业既是出版事业的一部分,又是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鼓励科技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科技出版作为上层建筑中一颗夺目的明珠,成为21世纪科教兴国的重中之重。

目前,全国有科技出版社150多家,包括中央部委、协会、总公司所属的中央科技出版社、省(市、区)所属的地方科技出版社和部分城市出版社、以及理工科大学所属的大学出版社。我国的科技出版不仅要发展,而且要更加繁荣,这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呼声,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21世纪,改制的浪潮将科技出版社推向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本文从财务的角度,分析了21世纪科技出版社面临的挑战,并积极探讨迎接挑战、促进科技出版事业的繁荣的出路。

一、科技出版社面临的挑战

21世纪,改制的浪潮将科技出版社推向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从财务的角度,我们发现,离开了政策的保护,科技出版社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如下:

1.科技图书市场在萎缩,利润率在下降。为了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科技出版的新书品种逐年增加,但由于读者总量需求相对稳定,对出版物的内容却要求不断更新,科技类图书单品种印数以及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的码洋比重和销量呈下降趋势,加上近年来稿酬上升、纸价和生产工价上涨、批发折扣降低、发行运费提高、反盗版和保护版权的费用大幅增加,致使成本增大、利润率下降。

2.科技出版社正失去原有的税收优惠。根据财税 [2008]151号文件和财税(2009)147号文件精神,绝大部分科技出版社正失去原有增值税退税的优惠政策,因为从2009年~2010年对出版物只能享受增值税先征后退50%的政策,另外这部分退税收入不再享受企业所得税的免税优惠。

3.科技出版物正面临自身发展的瓶颈。与大众消费型的文艺、娱乐类图书不同,多数科技出版物不是面向全体大众的,故读者群体相对较小,因此,科技出版物不可能单纯追求高定价或大印数,获取经济上的高额利润。可以说,科技出版社是在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坚持立足本专业,面向大科技,按专业分工要求,守土有则,保证科研成果、科技专著的出版。

4.数字化正在成为21 世纪出版业的基本特征。国外大科技出版传媒集团70%~75%的业务来源于数字出版。日本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电子书的出版。随后,欧美许多国家也纷纷开始了网络出版业务。作为专业期刊发行的发达国家,荷兰从2002 年起已经停止发行平面纸质期刊,而全部采用网络出版的形式。经调查,国内已开始数字出版建设的科技出版社,仍是以纸质出版为主,数字出版为辅,数字出版仅限于开通网上销售、与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合作,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建立图书增值服务、借助数字出版平台出版电子图书等等。数字出版的冲击应是对整个传统出版行业的挑战,而科技出版社需要积极寻找出路。

5.盗版问题已使科技出版社陷入极为不利的处境。国内图书市场仍然存在的无序和不平等竞争,今后形势有更加严峻的趋势。正规出版社不惜高额前期投入,把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摆在了第一位,而盗版者却直接利用正规出版社的劳动果实谋取非法利益,不仅不承担正规出版社应尽的义务,反而侵占了市场,损坏了形象。

二、科技出版社提升竞争力的出路

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科技出版社的效益稳步提升?如何在失去政策扶持和上家保护的情况下,提升综合竞争力?我们认为,科技出版社应加强图书的策划力度,立足专业特色,再造有力的品牌,打造畅销书、精品书,扩大图书的销售市场;同时应向数字出版领域进军,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做到这些,必须充分调动编辑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加强对图书的策划和销售研究,为新时期科技出版社做大做强装上强劲的火车头。

1.立足品牌促销售。众所周知,国外的出版机构非常注意图书的品牌效应,把品牌当作营销的工具。许多科技出版社一直也有着良好的品牌形象,特别是在改制以后,更加需要品牌的再造,使读者对“产品”有明晰的定位与类型判断。因此科技出版社要强化出版社品牌在媒体和经销商这一界面上的影响力,首先要充分发挥品牌影响力,强化渠道订购者的印象,在书市交易等行为中,促进订购者对出版社产生偏好;其次,要强化终端读者的印象;其三,应当向社会传递出版社明晰的内涵和形象,即出版哪些书籍(出版物),品质标准是怎么样的,等等;最后,也是最为核心的,那就是明晰,并凝聚和提升自身员工的编辑、出版理念,并诉之于各自的工作中。这样科技出版社在业内必将占有一席之地。

2.优化出书结构。图书市场容量非常巨大,但不同年龄、职业、教育背景、文化结构、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的读者,其购买和阅读图书的方向也不一样,这就要求科技出版社在做选题策划的时候,要对目标市场的主流意识、流行趋势以及读者结构属性有非常充分的了解,并且把这些潜在的和附带的感性需求体现在图书中,真正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优化出书结构。目前,某些科技出版社也迈出了勇敢的一步,例如:黑龙江科技出版社新近开发的益智和励志类图书,《哈佛给学生做的300个思维游戏》、《密码中的秘密》、《百年哈佛给学生的人生哲学》等已多次荣登图书畅销榜,成为该社图书品牌的新亮点。所以,进行广泛的读者调研,挖掘其潜在的感性需求,把握准确的读者定位,并实施恰当的促动和激励,是图书选题策划成功的关键。此外,可以拓展到游戏、影视等领域,开发相关文化、创意产品及服务。

3.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如前文所说,数字化正在成为21世纪出版业的基本特征。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出版业的数字化特征也越来越鲜明。电子书的火热销售带来电子书阅读器的火爆。如果电子阅读器取代了纸质图书,传统的纸质图书生产模式将被颠覆,传统书业将会逐渐走向衰落。中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为迎接数字出版时代新的挑战,科技出版社应当充分发挥科技出版社多年来积累的在资源和人才的优势,密切关注我国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动态,深入了解广大读者对数字化、跨媒体出版的需求,制作出更多更好的数字出版服务产品,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我国数字出版大环境加速形成。

4.激励编辑提高经济效益。然而上述建议要落到实处,真正提高效益,关键还在于人的因素。在科技出版社,编辑是最有能力提高图书效益的人,他们辛勤组稿,冲锋在一线,活动在基层,什么书好卖,应该出什么书,如何节约图书的成本,如何应对数字出版的挑战,他们有优先的发言权。激发工作热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他们的每一本优秀的图书都能给他们自身带来良好的回报,这需要有科学的效益核算方法。单本成本核算为启用新的考核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单本核算的基础上,科技出版社可以设立不同比例的奖励机制,例如,一本好书,带来的效益越好,超过一定额度的收益,可以奖励更高比例给编辑,从而最到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建议设立十佳图书奖,对出版后满两年的效益最好的十本图书进行奖励,以及十大编辑奖,对当年给科技出版社带来效益最好的十位编辑进行经济奖励。

科技出版社竞争力实质上是指科技出版社在图书选题、编辑、印刷、发行等经营活动领域以及在图书的内容、价格、质量、服务和满足读者需求方面所具有的竞争优势,科技出版社应用不同的方式开展经营,服务不同的目标市场,为不同的读者提供不同的购书方式、个性化的图书、服务与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差异去提升竞争力。而且,经济效益的提高不是以社会效益的下降为代价的。我们所说的科技出版社做大做强,应是以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适应市场竞争,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改制的浪潮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科技出版社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断提升竞争力,让科技出版社的名字在新一轮的洗礼中更加熠熠闪光,让祖国的科技事业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

[2]北京日报.

篇2

前言

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曾指出,从客户的观点来看,市场营销就是整个企业活动,而市场营销的产品策略又是市场营销中的核心策略。进入21世纪,网络经济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的进步、网络用途进一步多元化以及人们对互联网使用的越来越频繁,并且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免费。但当今的消费者是传统消费者与数字消费者的聚合,他们的消费行为即包括采用传统的渠道也包括网络所提供的数字化渠道来满足其需要和欲望。因此,可以将聚合营销理解为在数字时代,基于消费者身上出现的新科技和人类持久的行为习惯的聚合,企业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新科技(计算机、互联网、手机以及PDA个人数字处理助手等)、多渠道(网站和非网站、数字和传统)或多手段(交易营销手段和关系营销手段)的组合,建立、保持和加强与顾客以及其他合作者的关系,使各方的利益得到满足和融合的一种社会过程与管理过程。

1.我国市场营销发展及现状

我国营销理念主要经过了以产定销、以销定产和以需定产三个阶段。虽然20世纪90年代按需定产的市场营销理念在中国兴起了,但由于正规的市场营销理念的传播和教育相对滞后,而且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错误的思维惯性,我国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简单地把推销就当成营销。到1995年后,因国际学术交流进一步加大,很多企业才开始从推销导向向注重顾客导向发展;开始采用整合性的营销策略,并且注重采用整合营销传播IMC的理念;此外,我国企业越来越注重关系营销,把建立与消费者的长久关系作为自己营销建设上的重点。这表明虽然我国的现代营销路并不算长,但是我国市场营销理念的发展却是空前的,以致有学者感叹“中国营销用短短2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历程”。90年代后,由于互联网的兴起以及我国互联网基础的渐渐成熟,网络营销在我国快速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网络营销大致经历了网络营销的混沌、应用和发展三个阶段。综观我国市场营销理念的发展和现状,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为聚合营销理念作为一种融合传统与现代、网下与网上的营销理念在我国发展兴起提供了应用的背景。

2.聚合营销产生的动因分析

2.1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后应用范围逐渐扩散到了民用。由此在90年代引发了影响深远的互联网革命。近年因科学技术以及商业应用的驱动,互联网经历了爆炸式的增长,人们对网络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和广泛。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开始于1986年,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为1986―1993年,主要实现了与互联网的电子邮件连接;第二阶段从1994年起,实现了与互联网的TCP/IP连接,开始提供互联网的全功能服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4年7月的《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数据表明:从宏观的角度看,我国互联网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网民数、

上网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8700万、3630万;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了382216个、626600

个;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数达到53941M;我国大陆的IPv4地址数达到了49421824个。该报告还对历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几个关键指标——上网计算机数、CN下注册的域名数、WWW站点数、网络的国际出口带宽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3630万台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1.1%;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382216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2.5%;www站点数为626600个,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2%;国际出口带宽的总容量为53941M,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90.3%。

通过上面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互联网的上网计算机数、CN下注册的域名数、WWW站点数、网络的国际出口带宽有着显着的增长,尤其在上网计算机数、上网用途数、CN下注册的域名数以及网络的国际出口带宽等指标上现在的数据是10年前数据的几百上千倍。全球互联网和国内互联网的急剧发展给聚合营销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广大目标消费群基础,在需求驱动下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最终又会使消费者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当然,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营销还保持着许多传统的东西,人们的这种聚合状态正是聚合营销所强调的。

2.2网络经济的繁荣兴起与泡沫破碎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应用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社会各界都认为随之而来的网络经济将取代传统经济成为国家经济最重要的推动力。人们乐观地认为网络经济能够带来高效率,能够提供一种低价的交易成本,并带来经济制度的彻底改变。在我国,虽然互联网的历史比较短,网络经济热潮依然成为企业界、学术界以及政府各界人士最关注的焦点。从中国大陆第一网站——瀛海威的诞生,到以中华网在纳斯达克(NASDAQ)首发上市所引起的一轮又一轮上市热潮;从“Dot-Com”以吸引“眼球”烧钱,到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游戏以及电子竞技等新业务层出不穷。网络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每个国家都致力于大力发展网络经济的技术基础,试图通过发展网络经济,强化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节约国民经济基本资源,优化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最终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2000年3月,纳斯达克(NASDAQ)应声落地,自此网络经济的泡沫开始破碎。很多网络 公司想当然地认为通过互联网将购物过程变得更有效率就能让消费者获得巨大的利益,但是这些企业显然没有料到实际上很多的消费者是喜欢购物的体验。在网络经济繁荣的时期,网络公司的市场营销人员常常意识不到人们购买东西的原因,以及这些情绪是怎样影响他们采取哪种方式购买的。网络经济的繁荣与泡沫破碎为聚合营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时代背景。

2.3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

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是聚合营销产生的商业驱动因素。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主动权越来越大,并且随着我国进入WTO逐渐开放,曾经受到国家保护的众多行业、企业如何才能在“狼来了”的残酷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是很多企业商家所主要关注的问题。在市场竞争激烈的21世纪,市场营销显然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一环,因为我们都知道“市场上的成功者是那些最能适应现行环境要求的公司——他们向真正需要购买的人提供商品”。免费。但在如此激烈的商业竞争下,企业需要做的是认识到在数字时代消费者的价值和购买行为已经有所改变,当然也不能像技术鼓吹者那样认为消费者已经完全改变,过去的营销策略、营销方法都不管用。企业应该明白当今的消费者是混合型的消费者。因此,如果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企业需要认真通过聚合营销理念去思考现在的消费者,并且创建一套全新的市场营销策略,从而在这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中取得胜利。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是聚合营销理念的产生及应用的商业动因。

2.4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与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与应用是聚合营销理念产生的技术动因。由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形成的现代信息技术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应用。在现代通讯技术上,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电子通讯还是光通讯,固定通讯还是移动通讯,在近年来都有了巨大的进步。而在现代计算机技术上,由于空前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资,使其发展速度更是空前的。计算机芯片的处理能力在不断提高,其磁盘的存储能力在不断扩大,以及输出输入的设备在不断丰富,但计算机的价格、体积以及重量却在显着下降。

篇3

中图分类号:TN949.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4-0124-01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新媒体形式也将不断涌现。互动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并日益呈现出主流化发展趋势。我国的广电传媒产业正处于从“传统”走向“新兴”的嬗变过程。新媒体与传统广电传媒都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广电传媒的广告运营模式受到了巨大挑战和冲击,产业价值链的再造和优化成为必然。新媒体产业链上的内容服务环节也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新媒体与传统广电传媒之间在商业运营上存在着天然的契合点。在从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延伸的过程中广电传媒的产业链基本上没有发生价值创造环节增减的变化而是价值创造的核心节点发生了裂变和扩张。电视台作为内容提供商从模拟电视时代的频道运营向新媒体时代的创意与版权转移,进而深入到数字时代内容资源的多平台运营和跨网络递送、跨终端展现。这种变迁过程实际上也是新媒体运营对传统广电传媒运营模式的扬弃过程。在扬弃的过程中,需要强调广电内部产业链各环节的产业联动和整合,将电视台和网络公司在业务和运营上进一步捆绑,结合播和传的优势做文章。

一、战略转型 合理定位

有线网络运营商应积极推行战略转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未来可拓展的业务领域和区域可选择面广,有线网络运营商的资源有限,只能集中资源在有限的领域内做重点突破,形成相对竞争优势。因此有线网络运营商需要在继续巩固和发挥广电网络现有业务的基础上,依托于广电网络,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拓展相关业务领域。对于有线网络运营商的战略转型,最核心要回答的问题是在哪些地域进行拓展、拓展哪些业务领域,如何分步骤分阶段的实现公司拓展计划,这些问题的回答都必须建立在充分考虑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以目前有线网络运营商的实力,要快速抢占目标领域还有相当的难度,目前已经有部分有线网络运营商通过“合纵连横”的方式来达到迅速拓展业务领域的目的。这个时代已经由“大鱼吃小鱼”发展成为“快鱼吃慢鱼”。无论怎样,方向定位有了,关键就看“谁快一步”了。

二、业务和产品创新 加强市场营销

有线网络所能承载的业务种类越来越多,如果驾驭眼花缭乱的各类业务,结合企业自身的现状,使其发展成为自己的盈利业务,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线网络运营商必须建立和强化企业的业务创新体系,并建立相对应的市场营销体系,培育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

更新营销观念,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应当看到,有线网络运营商的员工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顺沿而来的,对市场竞争的概念和感觉都比较陌生。在原来,整个广电基本是采用“一市一网”的政策,缺乏竞争,整个企业的员工都适应了当时体制下的舒适的环境,管理人员的营销意识和能力都还相对较弱。但现今企业即将投入到市场竞争的浪潮中,面对国内运营商、其他有线网络运营商,甚至国外公司的激烈竞争,如何快速的更新营销观念,摆脱对大锅饭的依赖,从思想上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是建立现代化市场营销体系的基础。

市场和销售分离,强化对终端用户的管理。职能专业化,市场和销售职能分离,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和研究、品牌的建设和销售过程的规范管理,特别是对终端用户的市场和销售管理。目前有线网络运营商基本只是关注与楼盘客户的关系维护,对终端用户的需求关注度非常小,甚至基本不考虑终端用户的要求。但未来有线网络运营商的主营业务将逐步由有线或数字电视的固定费用,转移到增值业务,在增值业务上终端用户将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如何抓住终端用户的需求、爱好,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对公司的业务发展有着生死存亡的影响。

三、建立和强化业务创新体系 快速满足市场需求

保持竞争优势要求公司持续创新,不断开发和推出新产品、新业务,成功的创新驱动公司的业务发展,保持竞争优势。如果没有创新,公司的竞争力将很容易被模仿,这会造成企业只能在最低层次与竞争对手展开殊死搏斗,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未来有线网络运营商的核心业务将主要集中在增值业务,这些业务的创新将成为有线网络运营商的核心收入来源,因此如何较竞争对手快一步推出满足市场需要的新业务和新产品占领市场将是有线网络运营商获取相对竞争优势的关键。

数字时代给人们以便捷远不止体现在生活的层面,资讯作为现代社会人们获取希冀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论。而作为资讯的与传播者之一的广电网络要想在未来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充分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在不断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得以可持续性发展,其有限的市场份额成为不可小觑的阻碍。借“三网融合”契机和行业体改趋势。“有线数字电视”作为广电网络当前首要推广产品,其目的及战略在于先期占领市场、中期增值发展、后期业务叠加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能否借此占领并稳固市场份额将成为后期整个行业发展的分水岭。

参考文献:

[1]周拥军.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的发展前景分析[J].福建电脑,2006(06).

篇4

近年来,伴随着科技进步,我国传统广播电视领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电视节目内容增多,电视种类不断丰富,从最初的黑白电视、无声电视到现在的彩色电视、数字高清电视,从三个频道变成几十、成百的频道,到现在的电视互动点播,这些变化足以建成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但是,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新媒体的强势来袭让广播电视事业受到严重的冲击,严重影响到数字电视的市场前景。

一、目前我国有限数字电视市场营销拓展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投资巨大,网络构建不完善

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的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构建、完善网络设施,安装相关设备,而费用则是有限数字运营商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例如歌华有线就是当前数字电视主要运营商之一,它在数字电视领域及高清电视点播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人力,但是受到国内外各方面因素及技术因素影响,这些投入并么有获得较大的收益。歌华有线的实例足以说明,在有线数字电视构建的初期,经营者必须慎重考虑资金投入,否则既无法获得经济收益,甚至可能导致企业陷入恶性循环当中。

(二)有线数字电视未能抢占市场发展先机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广大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它方便、快捷、灵活,实现了传统媒体无法满足的功能。例如,互联网新媒体已经成为电视媒体最大的市场竞争对手,他可以实现不同人群之间的信息互动,实现海量信息收发,以高质量的服务水准赢得了人们的心,尤其俘获了青少年的心,这导致有限数字电视的受众两直线下降。

(三)付费电视市场有待完善

数字电视使用者在最初使用的时候只需要缴纳数字电视的使用费就可以,不需要缴纳额外费用。但是随着数字电视节目内容及其他功能的完善,出现了互动点播付费节目。经调查显示,开通数字点播的用户非常少,而且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不黑的。可见,消费者目前并不认同缴纳其他有线数字电视费用,中老年人认为付费项目是一种浪费,青年人可以从互联网获取更多的资源,没必要花钱购买。所以,付费点播是有线数字电视市场推广的一个重要的突破。

(四)市场营销拓展工作质量有待提高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始终依赖国家发展,近几年,国家对广播电视的发展政策逐渐放宽,但是企业对国家的依赖性较强,市场竞争意识不足,很多管理者仍然没有意识到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危机。互联网、IT及新媒体的市场营销手段花样百出,迅速抢占电视市场,对于已经习惯高额广告收入的电视行业,这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互联网及新媒体不仅枪托了观众,同时也强多了更多的广告订单,这些问题都像一个黑洞一样,无情地吞噬了广播电视市场份额。

二、有线数字电视市场营销与拓展的主要策略

(一)积极培育拓展市场

面对互联网及新媒体的竞争,广大观众更加期待有线数字电视能够在节目内容、自主选择、清晰度等方面进行创新。这也说明有限数字电视仍然存在较大的潜在市场,只是经营者在培育市场、加强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应该强调有线数字电视的个性化发展,以此来达到观众与经营者双赢的目的。

(二)不断提高电视节目质量

有线数字电视节目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其中不乏一些粗制滥造的电视节目,严重影响了观众对数字电视节目内容和节目质量的评价。新媒体及互联网的快速崛起,观众对节目的选择余地不断增加,面对这样的现状,有线数字电视不仅难以激发观众对付费节目的热情,甚至无法调动观众对数字电视本身的兴趣,这对于有线数字电视的经营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所以,有线数字电视必须提高节目质量,丰富节目内容,由此才能逐步获得广大观众的好评,赢得市场。

(三)提高有限数字电视的服务质量

重塑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将多年形成的垄断行业的服务理念转变为以用户为本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从单一的公共服务向综合性、个性化服务转变满足客户的需求赢得用户,创造长期价值。三网融合使得网络服务竞争更加白热化肩线电视必须明确客户满意是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洛业务环节的建立和业务流程的完善都是围绕客户这个中心服务的。

(四)丰富市场拓展理念

高科技信息时代的主要特点就是:合作、竞争、开放、融合,它不仅应用于社会生产领域,同时广泛应用于生产管理,目前,信息技术更是已经融入到各个行业的发展当中。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过程中亦是融入了数字信息,并将其充分地展示出来。例如杭州的华数传媒,其发展的始终都坚持互助共赢、资源共享的理念,并且积极推进跨区域、跨界合作,目前与国外130多家供应商合作,并不断完善发展。

三、结束语

虽然数字电视仍然是主流媒体,但是有线数字电视行业面对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冲击必定会承受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为了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丰富观众的娱乐生活,有线数字电视必须跟上时展的脚步,对市场进行准确的定位,积极拓展市场,由此才能促进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参考文献:

[1]数字电视迎来爆发性增长[J].中国新通信. 2008(10)

[2]许盈.博通欲深耕中国数字电视市场[J].电视技术. 2009(04)

篇5

引言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检测系统的广泛运用,建筑施工过程的精确性和有效性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借助于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也得到加强,并使得建筑企业的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借助于现代网络技术,建筑企业得以实现网上竞标、招标,这不但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而且还有助于通过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支出和成本的监控,有利于优化建筑施工过程。

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的原因

(一)建筑施工信息化的客观原因

今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传统的以人工计算工程造价的计算方式、手工描绘工程图纸的设计方案以及单纯的依靠人工体力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行为,以无法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在建筑施工方面,引进高科技信息技术对建筑施工企业传统的施工生产方式和施工技术进行现代化改造,是市场经济环境对建筑施工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是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二)建筑施工信息化的主观原因

我国加入WTO之后,为了增强国内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打破传统的“以政府分配项目,建筑公司承包”的建筑施工模式,促使我国的建筑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对国内的建筑施工企业采取了“投标竞争”的形式,以谋求在建筑施工领域有步骤有层次的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意识。进而促使建设施工企业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

但是,虽然国家在建筑领域内的这些改革,提高了我国建设施工企业的竞争意识。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在参与实际的市场竞争时,也遇到“投标中标难、回笼资金难、验收结算难、项目低价中标后成本控制难”的难题。并且,由于我国现阶段市场竞争机制的还尚未完善,这一社会现实更加大了建筑施工企业解决这四大难题的难度。由于社会现实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既然建筑施工企业无法改变市场竞争体制,为了寻求企业自身更好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就必须从改善自身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入手,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从创新和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经济结构、投资方式等方面入手,建立包括办公信息系统、企业资源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四部分的建筑企业信息管理体系。这四部分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为建筑企业内部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通过建筑施工企业的这些改革创新的举措,可以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抗风险能力,从而促使建筑施工企业更好的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施工企业中,利用高新信息技术对建设施工实行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渠道,使施工企业从产值效益型转变为管理效益型的有效途径。

三、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一)全面数字化的趋势加强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筑施工过程的信息化程度也得了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在国内建筑施工行业中,全面数字化和网络化趋势已经渗入到了建设施工的资源配置、建筑施工的财政管理、建筑施工的人员利用、建筑施工的日常安排等各个方面。其中,我国国内的很多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商机,打赢这场现代市场的信息战。更是充分地利用企业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建筑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方面,不仅引进了先进的信息高新技术和设备,为施工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硬件环境。并且,为了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建设施工企业更是注重了数字信息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软件环境。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这不但为包括建筑企业在内的众多生产经营部门实现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且还为这一趋势的推动提供了必要性。谁先掌握了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谁就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抓住机遇。

(二)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的发展

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的发展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有利的机遇。这主要表现在借助于互联网,建筑施工能够得到更便捷的信息数据支撑,而且对于建筑项目的管理来说,网络同样提供了信息处理和存储的有效途径。此外,在信息交换方面,借助于内外部网络则实现了对建筑施工信息数据的无障碍交换和共享,并且通过网络数据库的建立,为便捷的检索相关信息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和现代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电子商务也成为建筑施工的重要发展趋势。

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操作性强、可复制和存档的便捷性也在建设施工企业的企业重组,企业合作中凸现出来。传统的建设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注重了“人”的主观地位,人才的流失可能导致整个建设施工企业无法正常运行。而网络及电子商务的运用,加强了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即使没有当事人的参与,整个信息系统由于自身完善存档工作而保证企业高效的运转速度,也能在短时间内,综合有效地信息,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也降低了人的主观重要性。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实现,节约了建设施工企业出门洽谈业务的经费,节约了企业资金。

(三)信息里用的科学化趋势加强

建筑施工企业统一的工期信息可分别为生产计划、材料供应、预算等方面。建筑施工统计部门从各自的需要出发进行检索,而数据库规模和种类的增加, 使施工人员不但可以及时掌握施工项目自身的信息, 还可检索到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与管理规定, 获得全面的信息支持。此外, 检索结果还可加工为各种需要的格式输出, 支持办公自动化。在信息利用方面, 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 引入科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基础信息进行自动深加工, 进一步产生支持决策的有效信息。例如, 可提供工期、质量、成本分析工具软件, 分析比较实际工期与计划工期, 排定下一阶段生产计划; 发现质量通病并查找原因; 及时汇总成本, 找出节支或浪费发生的主要环节。

(四)市场导向性趋势加强

施工建设企业为了应对纷繁复杂的市场形式,常常根据中标项目的水准完善市场价格数据库。与此同时,根据市场人工机械成本, 主材、周转材消耗水平建立市场定额库,进而修正企业内部定额数据库,另外在建设施工作过程中,应不断完善企业技术资料储备。建立基于企业内部定额及市场价格基础上的投标报价分析决策系统;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在不同标的、交易规则、业主、对手构成特定市场条件, 分析不同市场环境对投标人及投标技术、价格的影响, 分析价格变动因素,对照企业成本价格, 得出工程结算利润的变动规律, 再根据测算竞标对手出价范围, 结合几率分析判断修正报价。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施工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拓展企业自身的信息渠道,以真正做到以市场发展为企业发展的标杆的作用,从而更好的依据市场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市场应对策略,促进建设施工企业的长足发展。

四、结语

目前,我国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时代。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引进高新信息,不仅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工程建设管理、施工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也提高了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业务往来的速度。进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钱方杰; 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J] 科技资讯,2011(02)

[2] 马智亮,陈娟. 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J]. 施工技术, 1998,(04) .

[3] 高友弟. 论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J]. 现代商贸工业, 2007,(10)

[4] 张奇伟; 浅谈建筑施工的信息化管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2)

篇6

关键词 大数据 数字图书馆 企业化运营

大数据(Big Data)又叫做巨量资料,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数字图书馆要在激烈的信息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打破传统的运营模式和运营理念,以市场化的心态来重新考虑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

一、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概述

数字图书馆的企业化运营说白了,就是让数字图书馆的运营行为市场化、利益化。传统的图书馆主要功能是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来源主要是政府补贴拨款,经费来源不足。而数字图书馆作为大数据环境下新经济的产物,它的资产投入大、信息及技术更新快,没有相当实力的资金投入和周转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让数字图书馆在兼顾社会利益的前提下,为了提高图书馆经营效率和经营质量,借鉴市场经济的手段,按照企业运营的模式,对数字图书馆的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进行市场运作,来实现一定经济效益的市场化运营,这种企业化运营的模式既保护了知识产权,又推动信息资源共享,使以馆养馆成为可能。

二、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的可行性

(一)企业化运营能有效解决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从传统图书馆为基础的数字图书馆,不仅要承担传统图书馆的运营,而且还要支付数额庞大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开发支出。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网上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数字图书馆要发展就必须做好数字信息资料网上知识产权的保护,而网上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有代价的。数字图书馆只有通过企业化运营获取经济效益才能解决资金问题,而拥有充足的资金做支持,数字图书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二)企业化运营能够提高数字图书馆的运营效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实体图书馆旧的经营机制已经不能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如果图书馆工作依然只停留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上,信息市场势必会被蓬勃发展的数据信息中心、信息咨询公司等同行业者逐渐占据,图书馆将面临被替换、被边缘化的可能。而引入企业化运作的思路,通过企业化运营来合理而有效的整合资源、提高服务功能和水平,获取竞争情报,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去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占领信息市场的竞争优势。

(三)企业化运营能有效解决数字化版权的问题

出于数字化信息本身的特点,加大对数字化版权的保护力度是数字图书馆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果不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势必会助长盗版和侵权的不良现象,更会使读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使知识产权保护陷入恶性循环。要有效解决数字化版权的问题,只有通过数字图书馆进行有偿资源共享才能解决,这就使得数字图书馆进行企业化运营成为必然。

三、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一)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

最近北大法学院陈兴良状告中国数字图书馆侵权纠纷案引起了国内图书馆界的普遍的关注和争议。这个案件也突出反映了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数字信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现状在网络上传播,如果数字版权得不到保护的情况下,作者的版权得不到维护,不但打击作者的创作积极性,还会成为整个社会盗版侵权不正之风的推手。所以,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是数字图书馆发展中首先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信息的安全与防护

数字图书馆在企业化运营中遇到的最大的技术问题就是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问题。数字图书馆要做好网络信息的安全就要采取全面有效的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来保证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的安全,比如采用加密技术、认证技术、防病毒技术、防火墙技术等等,确保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资源免受破坏,在万一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在第一时间恢复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尽可能减少损失。

(三)企业化运营中的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数字图书馆要实行企业化运营首先应建立一整套的企业制度,通过建章立制充分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潜能,把研发知识信息产品的优势转化成市场竞争的优势,增强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的活力和竞争力。

四、结语

我国虽然拥有几百家数字图书馆,但是这些图书馆之间各自为战,数字化格式不统一,相互之间不兼容,信息用户检索困难,这一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数字图书馆的整体发展。基于大数据的中国数字图书馆要进行企业化运营要借鉴国外数字图书馆的成功经验,充分借助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做事,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体系,在保证图书馆公益性性质的前提下,通过企业化运营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项目名:本文系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 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立项号:150633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篇7

一、医学图书市场的现状分析与出版社的市场定位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的医学图书出版社主要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是体量较大、出版领域宽广的成熟性出版社。这类出版社在医学出版市场上占有压倒性的主导地位。它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式,拥有高质量的出版编辑人才队伍和相对稳定的作者群体,出版物的覆盖面非常广泛,市场营销策略灵活。因其精品迭出和紧跟国家的有关政策,在国内的图书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声誉和极高的市场占有率而能在占有垄断的位置和高额的利润。这类出版社通过经营和产品的多元化形式,不断延伸出版的价值链条,目前正在向国际化、数字化和多样化的大型的跨国性质的出版集团发展演变。

第二类是学术性图书见长型出版社。它们以对某些特定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学术图书的深耕细作而在图书市场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这类图书具备专家资源、医学编辑队伍和相当的市场基础,有能力出版特定学科的学术性精品图书。但是,他们还没有建立起一整套的参与市场竞争的体系,也不太注重开拓医学科普类图书。因此,此类出版社极有可能向突出学术性和精品路线的专业出版社的方向发展,专注服务于医学科研人员、医院高级医师和具有较高医学素养的读者群,从而以学术专长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此外,此类出版社在学术著作科普化方面大有可为,同时科普图书市场的开拓可以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类是以高超的营销策略在图书市场制胜的出版社。这类出版社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市场营销经验和策略,对医学科普图书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具有相当的市场号召力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但是,他们欠缺的是专家资源比较少,出版的有代表性的精品书籍不多。因此,此类出版社可在巩固原有科普图书的基础上,加大在精品化方面的尝试,以科普加专业精品的形式成为国内一流的出版社。

第四种是还处在成长发展阶段的出版社。这类出版社体量不大,没有明显的专长或者特色,因此在医学图书市场中处于竞争弱势地位。基于这种现实情况,此类出版社应当合理地设定自身的目标市场和目标读者群,努力去占领大型出版社和优势出版社没有占领的空白市场和缝隙市场,提高出版物的含金量,逐渐积累优势,以点带面,逐步走向大型出版社和专业出版社的道路。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医学出版社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学术特色不明显,同质化竞争问题比较突出。同时,少数大型出版社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专家资源和精品图书的出版,形成了一个市场集中度非常高的寡占市场。这非常不利于整个医学图书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各类出版社都应合理定位自身的市场位置,适应市场竞争和政策发展的新需要,务实地选择一条适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二、制定医学图书出版的营销策略

合理的营销策略的选择是医学出版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应当建立适合医学图书出版销售特点的营销策略。

1.制定营销策略始于选题策划阶段

医学出版社在选题策划阶段应当改变原有的“编辑与销售两张皮”的状况。编辑应当培养市场化的意识,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读者需求选题策划医学图书,把选题策划阶段作为市场竞争的起点。首先,要细致地分析读者的阅读需求,把握图书出版上市的节奏,精确地锁定目标市场。出版社可以利用本社的精品图书资源,开拓数字出版物等新型出版物。并以捆绑式销售和增值性销售等形式拉动纸质图书的销售量。

2.探索新的营销渠道和营销方式

医学出版社要改变原有的那种“酒香不怕巷子深”式的陈旧销售模式,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和拓宽传统图书的销售渠道,革新营销模式。首先是通过尝试分众营销渠道和精准销售,开发新的用户。对于专业性的医学图书而言,利用学术会议开发潜在客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通过主动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可以结识专家型作家和潜在客户,有针对性地宣传图书和发放图书宣传资料,为长期销售打下基础。其次,要增加营销的附加值,进行差异性竞争。第三,出版社要利用自身的内容提供者的优势,为读者提供新媒体的相关信息服务,实现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灵活转换。最后,出版社要树立自身的品牌意识,参与品牌竞争,实现最大的市场价值。

3.做好售后服务,占据图书市场制高点

在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的市场中,医学出版社应当有意识地延长市场营销的服务链条,为读者提供可信赖的售后服务,提升图书品牌的价值,增强读者群体对图书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三、重视数字医学图书的市场开拓

篇8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检测系统的广泛运用,建筑施工过程的精确性和有效性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借助于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也得到加强,并使得建筑企业的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借助于现代网络技术,建筑企业得以实现网上竞标、招标,这不但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而且还有助于通过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支出和成本的监控,有利于优化建筑施工过程。

1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的原因

1.1 建筑施工信息化的客观原因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传统的以人工计算工程造价的计算方式、手工描绘工程图纸的设计方案以及单纯的依靠人工体力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行为,以无法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在建筑施工方面,引进高科技信息技术对建筑施工企业传统的施工生产方式和施工技术进行现代化改造,是市场经济环境对建筑施工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是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1.2 建筑施工信息化的主观原因

我国加入WTO之后,为了增强国内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打破传统的“以政府分配项目,建筑公司承包”的建筑施工模式,促使我国的建筑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对国内的建筑施工企业采取了“投标竞争”的形式,以谋求在建筑施工领域有步骤有层次的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意识。进而促使建设施工企业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

但是,虽然国家在建筑领域内的这些改革,提高了我国建设施工企业的竞争意识。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在参与实际的市场竞争时,也遇到“投标中标难、回笼资金难、验收结算难、项目低价中标后成本控制难”的难题。并且,由于我国现阶段市场竞争机制的还尚未完善,这一社会现实更加大了建筑施工企业解决这四大难题的难度。由于社会现实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既然建筑施工企业无法改变市场竞争体制,为了寻求企业自身更好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就必须从改善自身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入手,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从创新和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经济结构、投资方式等方面入手,建立包括办公信息系统、企业资源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四部分的建筑企业信息管理体系。这四部分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为建筑企业内部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通过建筑施工企业的这些改革创新的举措,可以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抗风险能力,从而促使建筑施工企业更好的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施工企业中,利用高新信息技术对建设施工实行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渠道,使施工企业从产值效益型转变为管理效益型的有效途径。 2 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2.1 全面数字化的趋势加强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筑施工过程的信息化程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在国内建筑施工行业中,全面数字化和网络化趋势已经渗入到了建设施工的资源配置、建筑施工的财政管理、建筑施工的人员利用、建筑施工的日常安排等各个方面。其中,我国国内的很多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商机,打赢这场现代市场的信息战。更是充分地利用企业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建筑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方面,不仅引进了先进的信息高新技术和设备,为施工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硬件环境。并且,为了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建设施工企业更是注重了数字信息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软件环境。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这不但为包括建筑企业在内的众多生产经营部门实现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且还为这一趋势的推动提供了必要性。谁先掌握了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谁就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抓住机遇。

2.2 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普及

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的发展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有利的机遇。这主要表现在借助于互联网,建筑施工能够得到更便捷的信息数据支撑,而且对于建筑项目的管理来说,网络同样提供了信息处理和存储的有效途径。此外,在信息交换方面,借助于内外部网络则实现了对建筑施工信息数据的无障碍交换和共享,并且通过网络数据库的建立,为便捷的检索相关信息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和现代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电子商务也成为建筑施工的重要发展趋势。

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操作性强、可复制和存档的便捷性也在建设施工企业的企业重组,企业合作中凸现出来。传统的建设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注重了“人”的主观地位,人才的流失可能导致整个建设施工企业无法正常运行。而网络及电子商务的运用,加强了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即使没有当事人的参与,整个信息系统由于自身完善存档工作而保证企业高效的运转速度,也能在短时间内,综合有效地信息,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也降低了人的主观重要性。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实现,节约了建设施工企业出门洽谈业务的经费,节约了企业资金。

2.3 信息使用的科学化趋势加强

建筑施工企业统一的工期信息可分别为生产计划、材料供应、预算等方面。建筑施工统计部门从各自的需要出发进行检索,而数据库规模和种类的增加, 使施工人员不但可以及时掌握施工项目自身的信息, 还可检索到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与管理规定, 获得全面的信息支持。此外, 检索结果还可加工为各种需要的格式输出, 支持办公自动化。在信息利用方面, 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 引入科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基础信息进行自动深加工, 进一步产生支持决策的有效信息。例如, 可提供工期、质量、成本分析工具软件, 分析比较实际工期与计划工期, 排定下一阶段生产计划; 发现质量通病并查找原因; 及时汇总成本, 找出节支或浪费发生的主要环节。

2.4 市场导向性趋势加强

施工建设企业为了应对纷繁复杂的市场形式,常常根据中标项目的水准完善市场价格数据库。与此同时,根据市场人工机械成本, 主材、周转材消耗水平建立市场定额库,进而修正企业内部定额数据库,另外在建设施工工作过程中,应不断完善企业技术资料储备。建立基于企业内部定额及市场价格基础上的投标报价分析决策系统;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在不同标的、交易规则、业主、对手构成特定市场条件, 分析不同市场环境对投标人及投标技术、价格的影响, 分析价格变动因素,对照企业成本价格, 得出工程结算利润的变动规律, 再根据测算竞标对手出价范围, 结合几率分析判断修正报价。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施工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拓展企业自身的信息渠道,以真正做到以市场发展为企业发展的标杆的作用,从而更好的依据市场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市场应对策略,促进建设施工企业的长足发展。

3 结束语

目前,我国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时代。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引进高新技术,不仅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工程建设管理、施工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也提高了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业务往来的速度。进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9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正在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数字化、网络化、全球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总趋势。而技术商业化则是图书馆技术与业务社会化、市场化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图书馆最终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它必然遵循企业的经营思路,才能激发工作的原动力,才能赢得市场竞争,其中市场营销思想和方法的引进,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的服务环境和市场形象。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获得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有了拓展其信息服务职能的最新生长点,因此笔者认为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营销服务是对图书馆传统职能的新拓展。

1背景

1.1信息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大批经营者把资金投向与信息生产、组织、传播的相关领域,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同时信息产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新兴的信息服务业,如数据库服务、信息咨询业、网络传播业等一片繁荣,而传统的信息服务机构如图书馆、情报所则门庭冷落。因此图书馆受到了一些新兴信息服务业的冲击。

1.2知识经济是以创造性人才资源为依托的经济,人类智力资源的充分挖掘将受到重视,从而使提供知识和信息的服务行业将纳入社会的主流行业 图书馆具有的强大的信息收集、传播和的功能与其它的新兴信息服务业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优势将更加明显,图书馆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2对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及市场定位的理解

2.1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营销是图书馆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 营销战略正在各行业中普及,作为知识与信息服务的图书馆也不例外。在商品经济的全面作用下,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要有营销,营销已成为各产业领域组织发展的必要手段和必然支持。作为非营利的图书馆引入营销理念,不是简单的思想和观念的导入问题,而应以用户(读者)为中心,及时了解预测用户的信息需求,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及图书情报专业的技术方法,开发信息产品并推向市场,并且关注其服务效果,也就是用户的满意程度。因此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营销不同于传统的市场营销观点,它不是围绕经济效益展开,而更多的是关注营销服务的社会效益。其目的就是要创造一种从用户需要出发,充分考虑用户的信息需求及其满意程度的良好的知识与信息交流场所,从而促进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2、2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应坚持公益性为主,兼顾经济效益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联席会议上指出:。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一定要坚持公益性为主,兼顾经济效益,数字图书馆获得经济效益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公益性的图书馆事业,最大的受益者是社会、读者。因此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要强调图书馆的公益性,因为数字化、网络时代图书馆的性质仍然是信息服务业,其目的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方便快捷地为所有公民提供知识与信息服务,并且更要关注服务效果,也就是用户的满意程度,而不是经济效益。因此图书馆和网络信息营销应坚持服务第一原则,注重营销服务的社会效益,正确处理好公益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因为图书馆学是强调服务的科学,服务观念成为图书馆学思想的重要因素,离开了服务,图书馆事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有义务、有责任引导用户在网上查询各种社会信息源。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营销服务是图书馆引进市场营销理念,追求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高效率、高质量运作,以适应网络环境下不同层次用户的多元化知识与瘩息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用户,促进人类文明。

3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的内容

3.1研究分析信息市场,预测用户的信息需求 如追踪社会热点,编制二、三次文献,进行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并针对用户的特定需要,挖掘特色馆藏及对网上有关的知识与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开发,给用户提供各种专题信息服务,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3.2销售因特网技术 包括信息、网页设计、传统文献的数字化,建立表格、报表,以及将文本文件转化为超文本文件等,这是图书馆向用户提供高级技术服务的一个基础性内容。其目的是利用销售因特网技术来推销图书馆的传统技能——处理文献信息方面的专业知识。

3.3提供图书馆特色的网络信息服务

数字时代要达到充分的资源共享,资源要合理配置,各个图书馆都应有本馆的特色馆藏与特色网站,有特色才有生命力,这是图书馆竞争创新的必然结果。因此提供特色的网络信息营销是数字时代图书馆的主要内容,如法律、金融等特色服务。

3.4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的营销关系

通过专门网站、电子信箱,及时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信息产品,提供及时定期或不定期的网络信息服务。

4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的策略

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要赢得市场,必须实施正确的、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下面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4.1服务 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要坚持服务第一,强调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因为服务常成为提高用户满意度而击败竞争对手的切入点,也是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定位的重要因素。图书馆要做好服务创新,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用户信息需求现状及变化趋势,调整服务策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占有市场,创造性地开展网络信息服务,这是图书馆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

4.2培训 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依赖于拥有各种专业知识的人才,而创造性人才匮乏是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潜在危机。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培训图书馆工作者,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是图书馆目前乃至永远的管理主题。图书馆员不仅要掌握完备的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专业知识,而且应具有充分的科学知识,要能从庞大的海量的网络信息中筛选信息、组织网上信息资源,进行分析研究,这些技能离开了培训是很难做到的。

篇10

把握数字文化经济价值高地,主动融入数字经济发展体系

一是积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推动文化数字化创新发展。文化是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是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资源,文化、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和核心价值。过去,我国文化产业主体市场竞争意识不足,缺乏依靠科技提升竞争力的主动意识,导致在企业主导的网络平台数字经济发展阶段,传统文化产业难以形成集聚化经营资源和竞争优势。在当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期和机遇期,文化产业应积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调整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数字文化经济,加快推进文化数字化创新发展进程。二是主动融入数字经济发展体系,构建数字文化经济生态体系。文化数字化不是简单的文化资源和内容数字化加工处理,而是涵盖文化发展全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首先,要将优秀文化资源转换为具有网络经济价值的资产。过去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把文化遗产资源全拿过来,不分优劣、不谈价值地全盘转化,这是缺乏意义和效益的。文化遗产资源是整个中华民族拥有的财富,是全社会的和公益的。这些资源只有在有限权责下经过加工整理处理,形成可复用、可转换的资产,才会具有经济循环的产业价值。其次,要积极构建数字文化经济生态体系,形成数字文化经济健康发展的市场秩序。按照新型数字经济运行格局在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公共基础服务、公平价值交换服务贸易以及社会化监督生态化体系构建的要求,建立包含文化市场监管、数字版权保护、舆情风控与文化传播安全、文化服务信用和服务质量保障等功能的数字文化市场治理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数字文化市场治理现代化;建立数据隐私保护、社会公共文化资源服务等公共基础服务体系,将公共资源和个人隐私信息数据采集从各类互联网应用中剥离,统一下移至公共基础服务体系中;建立公平透明的价值交换服务贸易体系,保障产业生态中各方利益,打击垄断性定价,杜绝价值迂现;建立基于区块链的社会化监督及辅助管理体系,强化从业自律及社会化监督管理功能。

篇11

正如说“不进则退”。在数字经济时代里,新、老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老品牌将面临数字经济新的业态冲击,比如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信用本位、消费创富等数字经济新业态,以及创新品牌的激烈竞争,但也会迎来新的机遇。

在新的“风口”上,老品牌可以华丽转身,重新焕发新的活力;新品牌凭着新技术和新模式,迅速占领目标市场,成就自己品牌。在第四次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领导者,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22万多亿元,跃居全球第二。如今中国企业面临着“海阔天空任鸟飞”的千载难逢机会,它与世界品牌企业同歌共舞,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比如,传统的空调行业,节能环保、智能化是发展大趋势。物联网的出现,万物互联互通,传统的空调面临着智能化更新换代,将会迎来新的蓝海,同时,它所产生的大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又可以提升客服水平,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有人说“数据是新的石油,是本世纪最为珍贵的财产”。为此,大数据将会对经济发展、社会秩序、人民生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经济数字化,是新时代的“风口”,也是品牌建设的新课题。

比如,如何精准品牌定位?如何大数据营销?如何整合创新发展等新模式,随着品牌生态的改变,也会全新改变,品牌更迭将会更快、更短,新老品牌竞争面临同一个“风口”竞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将会颠覆很多传统理论,品牌出现“早、高、短、快”等特点。

又比如,共享单车摩拜品牌,载着共享经济的春风,不到一年时间,迅速 打开品牌知名度,品牌传播速度十分快。而竞争品牌小蓝单车,从品牌建立再到品牌倒下也不过一年时间,可见,“速度”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正如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数字经济时代,品牌竞争容不得半点闪失,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在竞争中修正,只有在品牌成立之前,一切都要“预”,否者,很容易“废”呀!由此看来,发挥长板效应是塑造品牌的重要法宝,让品牌优势发展到极致,在市场竞争中独立鸡群,尽管品牌仍然有很多非致命短板,在新风口下,“补短板”的传统理论将会颠覆。

篇12

中图分类号:G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20)15-0-02

一、引言

时代的发展促使数字出版产业不断发展,合理地处理好文化与科技的相互融合,是当前数字出版行业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从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的完善,让传统出版行业具备了更好地市场竞争力。而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不但加强了出版行业的竞争力,也保障了文化的不断创新,提高了市场需求也使科技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技术只是一种技术,真正的推广使用与广泛采纳需要与社会文化的历史背景相结合。

二、出版活动向低成本转化

出版技术的进步,在出版业中可以体现为三种实现,经济实现、政治实现、文化实现。其中经济的实现是最重要的实现。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版模式逐渐走向低成本、高效率,这种转化方式增加了社会财富的总量,并且提高了科学技术对于行业的应用,而随着数字出版的相关领域的不断扩展,技术的因素在出版活动中的地位也被强化,技术的进步也使出版活动向着低成本和高效率转化,这也为出版行业带来了生机和新的发展途径。而出版业一直在人类的文化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出版相关的领域由文化领域开始向着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的多方面产业发展,也能感受到科技的创新与文化融合的影响力与塑造力。

三、技术推动出版行业内部管理科技化

文化科技的融合也推动了出版界的内部管理的改革,随着技术的推进,出版信息管理系统以及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推进,让出版行业提高了内部管理、企业决策的准确性以及企业的竞争力。从另一方面来讲,出版行业的发展对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也起到了推进和引导的作用,使得文化科技融合双方互相得益,而出版产业也随之发生了需求的变化,行业的需求使数字出版技术的社会需求增加,也使科技得到促进。

四、文化科技融合的出版商业模式转化

由于数字化出版模式的出现,对于传统的出版模式是一种冲击,这也促使传统出版产业转型,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进入到传统出版产业,新的数字出版的商品开始产生,电子图书、电子阅读器以及手机阅读产品等。这些产品的出现有效地减少了有形的原材料的消耗,掌握数字化的生产设备以及复合性人力资源,也开辟了全新的市场,数字阅读。目前的数字阅读企业也打破了传统阅读企业的垄断。随着商业模式的转换,对于出版产业来说,出现了全新的经营手段和盈利方法。战略定位的更改使出版产业的形象发生了转换,而业务网络的商业模式也使战略定位进行的各种核心业务和相关业务与客户产生联系。而核心的资源也使出版企业需要的各种资源能力,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及各企业不同的差异化服务。

五、出版产业的产业链數字化转变

随着文化科技的融合,数字出版改变了传统图书的产业链,产业链也发生了转变,产业链的上端变为数字内容开发,而数字内容开发是数字出版的发展基础,而在数字化的产业链的上游,由数字出版的内容供应商为主体,将图书、版权等内容售卖,并且从销售中分成。而在产业链中游,是出版商的数字内容出版和对于用户的技术支持,并且同网络的运营商共享收益分成。而在产业链的下游,则是数字的终端生产,以及相关数字出版的平台和分销,当传统出版社实现数字化的转型后,要明确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并且进一步的开展数字出版的业务,在产业链中要成为传统出版企业向数字出版战略规划的立足和方向。

六、文化发展与出版产业转型的互动

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体现在文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借助体现群体的共有价值的方法,并令群体成员依此来进行经济生产的程序;第二,文化会影响群体的公平,影响在群体里的决策;第三,会对群体追求方向和社会目标发生影响。文化系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出版产业转型。数字媒体文化加速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也打破了出版的垄断,随着数字化出版的转型,出版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目前的出版业已经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消费品,也对大众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这些数字出版作品,具有开放性、形式的结构性、内容的动态性等特征。文化价值可以引导出版产业的转型,而数字媒体文化的出现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媒体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且也融入了更多的文化,网络传播体现技术理性、工具价值,并在互联网上缺少相应的控制机制。也是目前在转型其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所需的重要要素。

篇13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168-02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企业的市场营销逐渐向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企业营销服务者也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更多直接沟通的管道。网络经济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其高效率和高速度的优点在企业营销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企业也要在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下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迎接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文章就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对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展开讨论。

1 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

1.1 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产品改革和技术同质化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国民经济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传统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逐渐向个性化和享受型的方向转变。另外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在产品制造的过程中,也高度贯彻了计算机的全面应用,整个生产过程呈现出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特征,并且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同类产品的生产同质化,生产的技术和配方也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被相关行业所破解,使得行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所以,在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企业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保证自身的产品与同行业之间的差异性,保持自己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1.2 网络经济促进了新的营销方式的建立

生产、批发和零售是传统企业营销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但是在网络经济促使下,消费者更多的是通过网络购物平台来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在线支付结账。这样的消费方式大大节约了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这种网络交易的模式,直接冲击到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促使企业要不断地进行市场营销体制和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营销管理的要素也发生了改变,为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1.3 网络经济使市场竞争出现新特点

传统的市场竞争是一种有形产品之间的竞争,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市场的竞争不再局限于有形的商品,所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也逐渐呈现出一种无形化的趋势。企业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要素包括:生产技术、销售资源信息、企业的品牌形象、产品的售后服务等。传统的市场竞争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跨区域的竞争形式难度比较大,营销方式主要是以营销点为中心向周围的市场进行辐射。在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市场营销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互联网平台就可以实现企业产品之间跨区域竞争。企业产品营销的影响范围也会逐渐突破时空限制,呈逐渐扩大的趋势。

2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

2.1 变革营销观念,引导市场消费

首先,以市场导向,衡量企业自身在社会市场中的发展优势,摒弃传统的、盲目跟风的旧思想,因为在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中,消息的传播会难以突破时间的局限性,造成资源在空间的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难以把握市场动态发展状态。在网路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市场信息更新的内容进行实时的把握,及时地掌握动态,并且根据市场动态的变化情况制定相关的市场营销策略,生产出符合广大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其次,优质的服务是保证企业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能够促进企业良好品牌形象的树立。在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生产技术可以实现互通,企业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最大程度地减少产品质量之间的差距。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就不再是产品品质之间的竞争,而是产品服务之间的竞争。所以,在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企I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建立服务优势和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自身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2.2 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首先,企业要及时收集市场的信息,了解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产品中充分体现消费者的需求理念。例如: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对消费者进行市场的问卷调查,将消费者的理念设计到产品当中,这样不但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还能推进企业产生和市场需求的统一。其次,产品要在市场中保持自己在竞争地位,就要在营销之前对其进行定价测试,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还要充分地考虑到产品生产的成本,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与消费者进行价格的协商,对产品的价格进行合理定位。

2.3 建设网络平台,推进营销策略的创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购物平台的高度兴起和发展,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例如:天猫、京东等购物平台可以让消费者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与产品的经营商之间展开对话,并且随时随地通过智能移动端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时代的特征,建设网络营销平台,推进营销策略的创新,不但可以更新自己的营销方式和结构,还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产品销售的成本。最终产品的口碑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对企业的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3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市场营销逐渐向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企业营销服务者也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更多直接沟通的管道。企业应该了解网络经济时代市场机制和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变革营销观念,引导市场消费,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建设网络平台,推进营销策略的创新,保持自己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童丹丹,李玉红.移动互联网络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探析[J].现代商业,2014(9):46-47.

[2] 胡忠任.网络经济下中小企业营销策略研究[J].山东工会论坛,2014(4):78-83.

[3] 孔颖.分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287-288.

[4] 郑红霞.网络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探究[J].中国市场,2015(23):19,27.

[5] 李军.网络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策略转变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8):5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