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

篇1

1.区域教育的方向性偏离

在欠发展区域,基础教育是教育的主体。由于基础教育的特征是应试教育,忽视职业技能培养,严格与高考对接,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也几乎是在为城市培养人才,城市有更强的吸引力,回流的比例较低,教育对区域社会经济的贡献率很低。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与人才结构,欠发展地区人才严重流失,而人才流失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观念的落后与经济发展的滞后形成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2.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的严重缺失

目前区域教育体系基本以基础教育为主,区域发展所需的职业技能教育发展很慢,而且很不规范。职教的目标也是为了劳务输出,为地区培养技能型劳动者;农民科普与素质教育几乎被荒废;区域党政决策者及各层次干部的管理与决策教育没有列入区域教育体系,而他们担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决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继续教育的程度与有效性;企业家队伍和企业家精神是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企业家的培养与教育完全被忽视,依赖土生土长。应按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以区域发展为目标,建立完整的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特别重视决策者教育、企业家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民科普教育。

3.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目前,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不利于农村和农民。为什么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长期解决不好?其根源就在于现有的义务教育经费分配格局严重不利于农民和农村。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现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中央只负担2%,省地两级负担11%,县级负担9%,78%的经费要由乡镇这一级来负担。既然是实行义务教育,就应该是城乡一体的,都应该由国家来承担,或主要由省级财政来承担,不能往下压。国家每年的卫生经费支出是几千个亿,但是85%给城市,只有15%给农村。这种文教卫生的二元投资结构,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区域的财力只能勉强支撑基础教育的发展,根本无力发展区域所需的教育,无法完善区域教育体系。

二、

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问题,但是已经隐含或涵盖了这一点,这是区域内部第二层次的协调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这一层次的协调中,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角色,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区域社会发展,还影响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教育影响观念的形成和转变,影响人力资源的形成,从而影响区域的制度变迁。实践证明,教育发达和适应的地方,相应地是社会和经济较发达;相反,社会经济欠发展的区域,凸显教育的落后与不协调,并严重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不协调的问题,已经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但并没有引起区域的足够认识。目前,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定义区域教育的发展方向、结构和体系。区域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和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欠发展区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措施

1.调整教育方向

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与作用,把握区域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的结构、质量和数量必须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区域的发展为依归和出发点。

2.完善教育的结构与体系

按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要求,逐步完善区域教育的结构和体系,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发展,完善各层次教育,尤其是决策者教育和企业家培养。在为城市和发展地区培养人才的同时,立足区域,培养人才。

3.改变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在改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同时,按“多予少取放活”要求加大对区域教育的投资,有效改变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

4.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人力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区域党政应建立这一共识,从区域长远发展出发,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在经济改善的同时,改善人才就业环境,逐步留住本地人才和吸引城市人才、企业家和投资者。

5.改革区域教育体制

把教育看作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致力于改善区域教育体制,提高教育的效率、质量与活力。促进教育的多元化、市场化,充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激化教育的活力。

6.引入社会资本,扩大教育的投入

完全靠中央政府来办好区域教育是不现实的,只能在充分挖掘现有投入渠道潜力的同时,使教育投入结构多元化。其中,重要的是要引入社会资本,而要完成社会资本与区域教育的多元化,就必须改革办学体制和产权制度,促进办学模式的多元化。

四、结论

篇2

由供给制、半供给制消费向市场化消费转变。改变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对居民消费采取“包”和“统”的办法,城乡居民消费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由生存需要为主向享受、发展需要转变。从90年代开始,居民用于吃、穿、用等实物性消费比值下降,而用于文化教育、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精神文化的消费比值不断上升。据统计,在农村,恩格尔系数由1990年时的58.8%下降到2003年的45.6%。在城镇,从1990年的54.2%下降到2003年的37.1%。

由传统型消费向超前型消费变化。随着小康社会的到来以及社会对财富和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构,一个优越、富裕有足够消费能力的社会新富群体正在形成,他们的超前消费与世界消费潮流相一致。这些新富们享受到了更高的生活水准,成了消费潮流的创造者和引导者。

由国内消费向国际消费迸发的趋势。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信息传递速度加快,消费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大城市居民在对国内名牌商品消费获得满足的基础上,开始热衷和追求世界各地的时尚和流行。而且越来越多的居民也乐于接受国际流行的时尚、款式和消费方式。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上涌现了一些畸形消费、流行铺张浪费甚至奢靡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有的是超越现实条件、盲目攀比,有的是斗富摆阔的奢靡消费,还有的是过度包装的蓄意浪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报告:200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482.4亿吨,其中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61.3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4.2%。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沿袭传统的大量消耗资源的数量粗放经营型低层次方式。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能源、资金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发展在总体上没有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200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通过大量的对比分析表明:以2001年为例,我国单位产出能耗比单位产出能耗较高的美国高出2.3倍,比单位产出能耗较低的日本高出5.1倍,比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巴西等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58%。钢铁消耗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资源消耗水平,我国单位产出的钢铁消耗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9倍,是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的两倍以上。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世界的5%,但煤炭消耗约占世界的30%,电力消耗占13%左右,钢材消耗占25%,水泥约占50%。用科学发展观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

“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而消费模式的转变是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一,没有科学消费观的支持,科学的发展观也不可能彻底和牢固树立起来。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消费方式变革。

树立适度消费的理念。适度消费是指在满足生活需要范围之内,不过度地欲求。现代经济学把物质消费分为满足需要的消费和满足欲求的消费,“需要”是人们为了生活必须消费的东西,而“欲求”则是在需要之外,由追求心理上各种满足(如追求地位上的优越感、满足感、嫉妒、攀比和炫耀等等)而形成的一种需求。需要是有限的、相对稳定的;而欲求则是无限的。满足需要的消费是一切社会共同具有的,而满足欲求的消费则是工业社会所独有的。“欲求消费”在本质上是一种“异化消费”,它使消费与“需要”、“使用价值”相背离,过度地去追求不必要的欲求满足,势必造成巨大的浪费。对于普通人来说,适度消费由支付能力决定,超过支付能力的超前消费和过度积累的滞后消费都不可取。

培养“文化人”,用先进文化引导消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要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和第一消费力的作用,提高全民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根本上体现以人为本。而文化是发展的摇篮,用先进文化来引导消费活动,丰富消费生活的文化内涵,使人们物质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从而使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发展和提升,使人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人”。这样,就可以不断提高消费中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促进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协调。

实行循环消费。这就要求消费品生产所需资源是可再生的,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生产的消费品应能够循环利用。这种消费理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意旨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收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品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努力做到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以及坚持消费代际公正与代内公正的行为准则:当代人的发展及其需求满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或者同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

消费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检视

生存消费方式与传统农业经济社会

生存消费方式的诠释。生存消费方式是指为了维持家庭成员生命的延续和满足家庭成员生理需要的基本消费方式。满足生存需要的家庭消费过程包括满足生命的生产和生命的再生产需要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人的生理需要。生存消费可分为简单的生存消费和扩大的生存消费。前者是指家庭已有人口生命再生产的消费(补偿),后者则是指满足家庭新增人口生命的需要和生命生产与再生产质量提升的需要,其消费对象伴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具有很大的相对性。

传统农业经济作为一种处于长期均衡状态的特殊类型的经济,是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静态的经济,它的经济结构则由特定传统要素(土地、劳动、生产工具和技术等)组合成的一个有机结构体系,它包括土地所有制结构、农业种植结构、农产品加工贸易结构等。它具有技术状况长期大致保持不变和把生产要素作为收入来源的特点。但是,传统农业的农民是理性的,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是有效率的(舒尔茨)。因此在传统农业经济社会,人们的消费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吃、穿、住等,是一种较低层次的需求。

现代消费方式与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社会,现代的消费方式是主要指工业社会的消费方式,它与农业社会“生存型”的消费方式不同。人的需要不仅是量的增加而且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基本型需要发展到享受型需要。市场经济不仅造就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且使人的个体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一方面,要扩大现有消费量,把现有的消费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另一方面,要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这样,就必然大规模地深入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不断发现自然物的新属性以及加工自然物的新方式,以不断开发和满足社会的新需要。

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在凯恩斯消费主义理论的主导下,“大量投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不断循环。这样,一方面,使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步入了新的持续增长时期,物质消费水平达到了惊人的高度。另一方面,生活中巨大的浪费和高度的物质消费导致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例如,用过即扔的"一次性"消费商品和过分包装的商品,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造成大量生活垃圾。据统计,在美国,仅用于食品的包装就达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5,人均达130千克。同时,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效仿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及其派生的消费方式,使得过度消费方式向全球扩展。

由于工业社会的发展模式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刺激消费成了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生产经营者为了在生产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地推出超越人们"当前需要"的新产品,即创造一种新的消费时尚,使它最终扩展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价值尺度,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之一。可见,现有的消费方式源于现有的发展模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必然产生过度的消费方式。

倡导资源节约型消费。节约型消费是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保证全社会有较高的福利水平的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首先,这里的“节约”与其传统意义有根本的区别:节约并不是吝啬,不是该花的钱不花,而是花尽可能少的钱获取更大的效益。节约不是过苦日子,消费不是铺张浪费,要科学、适度地消费。消费既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又要以人为本、扩大消费、公平消费。消费不是浪费,节约型消费要避免浪费。消费是必需的,但要绿色消费、环保消费。其次,这里的“节约”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节约。它是按科学发展观反映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人们在科学、合理、有效地消费后,应当而且必定将目光和富余的资源投向许多新的、陌生的消费领域,不断延伸出新型的消费种类,从而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般来说,节约有三个层面:决策政策层面、技术支持层面和资源使用层面。不同的层面,内容各不相同,又互相联系,甚至相互制约。三者协调,节约的内涵才能完整,节约的效用才能更大。因此,推行节约型消费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参与:通过政府消费、政府购买等方式,优先选用绿色产品、再生产品,制止资源过度消耗和奢侈消费的现象,为人们的日常消费作示范和引导;在消费领域全面推广和普及节约技术,鼓励消费能源资源节约型产品,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努力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逐步形成节约型消费方式;大力加强消费教育,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能源资源节约活动,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到来,人类的需求由物质到精神,由商品到服务,由有形到无形的不断提升,要用科学发展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逐步形成文明、节约、与国情相适应的消费方式,使之既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步。

篇3

Abstract: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current focus of the society,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 analyzed harmonious society; from the deep presents put out the economic connota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economic measures.

Key words: harmonious society; economics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翻译结果重试

抱歉,系统响应超时,请稍后再试

支持中英、中日在线互译

支持网页翻译,在输入框输入网页地址即可

提供一键清空、复制功能、支持双语对照查看,使您体验更加流畅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也就是各种社会资源在地区之间、产业之间、部门之间进行合理有效配置,使生产力不断、可持续发展,所有社会成员公平分配、占有和享用社会财富的社会。和谐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均衡状态,它要求在不损坏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按照价格机制来追逐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学的均衡却是一个动态的均衡,包括自由竞争均衡和垄断均衡。自由竞争均衡的形成是基于价格机制的作用(即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使供求刚好相等,既没有短缺也没有过剩的状态。此时,消费者的效用和生产者的利润同时达到最大化,没有无谓损失,社会福利达到最优,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但是,这种均衡是以市场为基础,价格规律为主导,以此实现以人(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为归依。因此,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内涵应包括:

――和谐社会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社会资源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基础。社会资源集中的地方,往往是社会财富增长最快的地方。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在相互竞争的需要之间配置资源,应将它的生产和消费单位组织得使社会能够得到最大数量的所需物品;在整体经济中使用资源,应在现行习惯、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和谐社会应是各种资源在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和部门之间得到优化配置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经济结构合理的社会。目前,影响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短缺、城市化步伐加快和居民消费上升,还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也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资源短缺和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是贯穿今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其中尤以能源问题最为突出;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一时期往往是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最快,带动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升的重要时期。因此,通过技术进步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通过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和谐社会是公平而有效率的社会。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从社会分层的角度说,公平的规则包括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各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且恰如其分的回报;各阶层之间应当保持一种互惠互利关系等。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和谐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的稳定应该是动态的稳定,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改革,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性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生机和活力的前提下谋求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此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避免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激化。和谐社会又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这种稳定有序主要表现在社会流动上,它既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上升机会,又让人们的这种上升或下降都是持之有据的。

――和谐社会是制度科学合理的社会。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科学合理的制度分析方法包括:权力分析、利益分析、规范分析以及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分析等,而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标准则是生活质量。一切正统的经济学往往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小或增加的快慢作为判断标准。而国民生产总值只是一种经济价值,它只是各种社会价值中的一种。除了经济价值以外,价值还应包括社会的平等、生态的平衡、都市的整洁以及美、尊严、生活的乐趣等等。不能允许由于追求经济价值而牺牲了其他的价值,要考虑经济增长的代价。经济价值以外的其他价值,称为文化价值。如果把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综合起来用一个价值来表示,这个价值标准就是“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一种制度的设计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基于经济学研究,构建和谐社会应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权力约束。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无可替代,问题是政府并非万能。即使在不同时期,政府的职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服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政府职能必须有明确的定位,总的是要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减少过多的资源和所有权垄断,不再充当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主要是生产和提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所必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建立秩序、规范行为、搞好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垄断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只要市场能做的,就要让市场去做。当市场失灵时,政府才需要发挥作用,为企业营造一个能够按照市场规则运行的环境。政府应减少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各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调整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是一个利用资源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经济发展也确实需要有一个较高的速度。因为没有一定的速度,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就不可能实现。但是必须指出,经济增长应该考虑市场与资源约束、需求合理性问题、长期的增长能力以及未来的消费需求等因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明确“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发展、增长与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结合起来。

第三,妥善处理城乡、区域、民族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等问题。从社会结构的层面来说,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针对我国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民族发展差距和产业结构问题等特殊国情,构建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民族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和谐。中国目前最大的不和谐是城乡之间不和谐,这种不和谐涉及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消除之难,比其他许多不和谐都大得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当前最关键的就是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当前城乡关系不和谐的核心是农民和市民的权利不和谐。必须在制度设计中把统筹城乡具体化、人格化,即统筹农民、市民权利。农民是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其弱势源于经济贫困、精神贫困和权利贫困,而权利贫困究其实质是农民的权利和政治决策脱钩的产物。我国区域之间发展和收入差距大,也是一种特殊国情。但问题是目前这种差距的扩大还在继续,较发达地区的收入增长水平仍然快于欠发达地区。因此,应当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在税收返还和财政转移支付上的倾斜,逐步扭转这种区域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

第四,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导致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差异的失控和社会公平的缺失。差异的失控使得社会成员丧失互助互利的基础,无法建立利益的共同点和结合点;而公平的缺失,又使得社会无法合理地协调利益关系,使利益关系不断走向对抗。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使现实的社会差异转换为一种互助与合作的动力,使差异建立在可调节和公平调节的基础上。公平主要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其实以上三种公平观,从狭隘的立场出发都存在缺陷。首先,单纯强调起点公平,而忽视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做法,不仅不可取,也将使公平的追求置于不可实现的境地;其次,狭隘的过程公平由于过于重视规则而轻视结果,必然走向两级分化的失衡状态;最后,如果单纯强调结果公平,必然走向平均主义的陷阱。因此,科学的公平观应该是一种统合的公平观。统合公平观认为,公平应在基于非歧视的规则约束下来保障过程公平,并在可行的范围内去调整结果失衡和缩小起点差异使社会分配收敛于结果公平。

第五,推进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是现代经济学界探索经济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而言,需要在体制上进行创新,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促进社会的和谐。其中包括:

一是以完善的收入分配制度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突出解决好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重点是通过市场效率和政府公平分配两大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中的行业、企业、阶层、群体和体制内外间的收入差距。一要继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从政策设计上完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鼓励通过团队效率和个人效率取得、增加个人收入;二要充分利用财政、税收和工资等分配工具,从制度设计上制定调节政策。用财政支出工具调节体制内外、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用税收工具调节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用工资工具规定最低工资水平保证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三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和收费制度,取消预算外制度,从体制和制度上消除权力参与分配。

篇4

二、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与新闻宣传的共生关系

(一)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撑作用

新闻传媒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的重要连接纽带。新闻传媒的宣传导向作用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新闻传媒需要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性的、具有代表性的信息进行播报。[3]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环境下,新闻媒体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互联网行业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可以为新闻传媒的资金因素和资源要素提供一定的保障。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可以为新闻传播工作提供更为广阔的信息发展渠道。因而,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和社会大环境方面。

(二)社会经济对新闻宣传工作发展的制约作用和引导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传媒业的整体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与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性的关系。[4]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水平是新闻传媒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可以为新闻媒体和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基本条件。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分工的细化和生产部门之间联系的强化,让人们开始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关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让信息加工条件和信息采集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为了使产品的生产成本、交换成本和流通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工厂开始向道路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集中,这就为工业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我国新闻传媒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受众市场、资本市场、广告市场和新闻来源市场在相关报纸媒体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从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市民阶层是在社会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个社会阶层,他们可以为报纸媒体提供一个广阔的读者市场;市场经济繁荣,可以为新闻媒体提广告市场;城市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和多元化特点,为社会新闻、文体娱乐新闻提供了来源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则为新闻传媒提供了投资市场。于是,新闻来源、读者群体和投资市场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素。这样,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成为了新闻传媒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改革开放来,我国专业财经媒体的纷纷创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改革开放初期创刊的《市场报》可以被看作是我国当代财经类传媒的开端。20世纪80年代末创刊的《中华工商时报》等刊物则是国家出于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而创建的财经传媒,其后《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国际商报》等报纸和广播电视财经频道的出现,让财经媒体在专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进入新世纪后,《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和在互联网兴起以后所出现的一些门户网站、新闻网站中的财经证券频道,成为了宣传财经新闻的重要载体。传媒的产生与发展,是市场经济全面推进的产物,也是在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过程中产生的。

(三)新闻传媒及宣传对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影响

新闻传媒自身具有一定的价值。由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功能与社会经济现象传播过程中的舆论导向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因而对新闻宣传工作经济价值的量化分析工作并不是对其最终价值进行衡量的有效方式。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社会大众的需求声音是新闻媒体关注的三大重要内容。新闻媒体对一些热点事件的持续关注,可以让这一事件得到有关部门的妥善处理。新闻宣传工作是对居民生活需求进行转播的重要方式,可以让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得到有效提升和拓展,从而发挥新闻媒体的引导作用。新闻传媒的广告传播行为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就让新闻宣传工作给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新闻传媒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行业。社会民众对传媒产品的消费情况和企业广告的支出情况也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因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传媒产业经济的繁荣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传媒产业经济的繁荣也会让新闻宣传工作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现代经济领域,广告可以被看作是传媒产业发展状况的反映。因此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新闻媒体的广告总额也表现出了高速增长的特点。信息沟通在社会经济系统的整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财经新闻宣传对经济信息的传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在经济领域对市场经济所涉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要素产生积极影响。新闻宣传机制对社会经济的热点和焦点的传播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些与社会热点有着密切联系的经济报道是促进传媒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只要新闻媒体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新闻宣传工作往往可以达到相对较好的传播效果。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敏感问题,新闻媒体的新闻传播工作可以发挥出信息预警的功能。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企业也可以对经济活动的未来进行了解和预判,进而在对自身发展战略进行调整的基础上,提升经济效益。传媒产业与地域经济系统之间的融合,可以为某一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与新闻宣传有关的传媒组织和一些与新闻媒体相关联的创意组织已经在一些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表现出了集群现象。从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这种集群趋势在我国也已经有所体现。对于与新闻宣传有关的传媒业和文化产业而言,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和物资流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是这些产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力因素。基于地缘因素的信息体系与知识因素和资源要素之间的融合,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区域内各个产业相关要素之间的不断作用与融合的过程,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传媒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融合,既可以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帮助,也可以在对区域空间的契合度进行提升的基础上,推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

三、新闻宣传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对新闻传媒发展模式进行创新

新闻传媒发展模式的创新主要设计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闻宣传硬件设备的更新;二是新闻宣传内容的创新;三是新闻传播方式的创新。新闻宣传工作中,媒体的硬件设施设备的更新,可以让新闻信息的宣传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对和谐社会的经济传播要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可以让新闻宣传在时展要求下进行内容和形式的不断转变。值得重视的是,新闻传播形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是新时期新闻传媒的重要传播媒介,应加以有效利用和善于利用。

(二)对新闻宣传的自身价值进行重视

新闻价值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价值。和谐的社会声音可以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舆论保障。新闻宣传就是发挥这一保障作用的重要方式。从新闻传媒的宣传价值来看,它可以在借助新闻宣传向人们传递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发挥出对普通百姓的思想进行引导和保障的作用。在对我国媒体行业的现状进行探究以后,我们可以发现,对新闻传媒自身价值的重视,可以让新闻宣传成为对各种价值进行协调的工具,这就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遵循国家政策要求的基础上,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成为了新时期新闻宣传中所要遵循的原则。[7]

(三)对平民情怀进行展示

在新闻媒体领域,平民情怀主要指的是新闻媒体在对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进行关注的基础上,对广大普通民众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平民情怀是新闻媒体从业人必须秉持的工作态度。在自身利益的影响下,不同阶层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会表现出差异性的特点。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不同阶层人民的声音的倾听,可以让国家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新闻传媒是对平民阶层的信息进行传递的重要机构,新闻宣传工作也是对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进行展示的主要方式。平民情怀的展示,对新闻传媒的长远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出发点。新闻宣传在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推动社会主义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在充分了解新闻传媒及宣传工作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谢国勇 单位:万州区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许琳.论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J].新闻传播,2016(01):110-111.

[2]孙见泰.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共生关系探讨[J].中国报业,2016(14):22-23.

[3]潘骏晖.新闻传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J].科技资讯,2014(32):210.

[4]孙超.基于和谐社会视阈的新闻宣传创新路径探究[J].理论月刊,2007(09):85-87.

篇5

关键词: 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设计原则;功能特点;建设意义

Key words: social economic comprehensive database;principle of design;function characteristic;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182-02

1 建设哈尔滨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的重要性

哈尔滨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的建设是将统计元数据库管理、业务自定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监测分析等覆盖统计行业的全部业务流程进行无缝连接,实现数据资源的完全整合与统一管理。是将我市经济、社会、人口、科技和环境资源等基础性信息进行有计划地收集、整合、汇总、存储、管理和统计数据监测,为社会各界提供信息产品及服务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哈尔滨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建设总体目标是依托哈尔滨信息化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为基本需求框架,在数据互通共享机制下,对全市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国民经济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搜集的经济社会信息资源进行有计划、可持续地收集、整合、存储和管理,建设全市统一的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系统,通过数据交换、资源共享、信息及监测分析等业务,满足政府管理决策、部门共享和社会各界等不同层次的需求。

2 哈尔滨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设计原则

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系统体现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资源共享、确保安全”的原则,以服务为目的宗旨,按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系统建设的管理要求,运用计算机技术方便、高效、可靠地进行业务处理,简便、高效的汇总相关数据;提供快速、准确、强大的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数据监测、数据分析等功能。

2.1 统一性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始终坚持统一性的出发点,对各处室的业务实现统一系统开发、统一使用、统一汇总,以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共享,方便上层的领导决策,防止信息传输、交换困难的情况出现。

2.2 权威性 在相关系统开发建设过程中,将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指令,指导进行具体开发设计工作,确保应用系统完全符合相关要求,数据规范、权威,确保可靠性。

2.3 高效性 在进行应用系统开发时,将使用方便、提高效率始终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依据,尽可能设计简化的界面和操作步骤。

2.4 安全性 在进行建设规划时,我们将充分重视安全问题,对安全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对其中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环节,通过布置相关安全设备和软件,杜绝隐患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应用系统部分,我们也将设定严格的权限控制机制,同时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从技术和管理上确保网络和应用数据的高度安全性。

2.5 可靠性 在进行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的规划和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时,应把可靠性作为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要求系统具备高度的稳定性,能够提供7天×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

3 哈尔滨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的功能特点

3.1 企业直报功能 包括数据录入、数据审核、数据计算、数据查询、企业子用户创建、数据打印等。

3.2 业务管理功能 包括元数据管理、业务自定义、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数据录入、数据处理、数据交换、漏报查询、多头管理等。比较显著的特点包括:①以元数据库为核心的统计管理。通过对统计元数据进行统一编码、详细描述,分类管理。可以动态地扩展和维护统计元数据,并以元数据为纽带,保持不同历史时期的统计数据的内在联系,实现统计数据的共享。引入专业指标及表式的申请、审批流程,并将总字典库为基础衍生出各专业的名录库。②监督数据源头。可看到企业报表的上报人,上报时间,修改人,修改时间 以监督统计数据的来源情况。③监督数据痕迹。清晰记录下来:初报人,初报时间,初报IP,调整之前的原值、调整之后的新值情况。以及调整数据的修改人,修改时间,修改人IP。④多级数据验收。具有区县统计局、街镇多级验收的功能(包括验收审批功能,与验收意见编写功能)。⑤多种漏报查询。⑥实现多头管理同一企业。保证了任何一个统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能根据其权限管理企业数据。⑦灵活的查询汇总。可以在已有汇总模板的基础上添加临时的条件,并可将其下发给下级统计机构使用。⑧灵活的数据接口。能够提供灵活的数据接口,数据的导入导出功能强大方便,支持文本、CSV、Excel、DBF等多种数据格式,并支持统计系统中常用的VF、SARP、久其以及统计局格式。

3.3 监测分析服务功能 可进行统计数据的主题创建、统计数据主题分析、统计数据时序分析、统计数据区划分析、统计数据自选分析、统计数据图表分析以及提供统计数据分析报告等。监测分析主要为经济、社会、居民生活、资源环境、城市建设与管理和科技六大类。监测分析过程中,可进行动态指标监测、动态时序监测、动态区划监测、动态钻取监测、重点企业监测以及专题监测。

具有以下特点:

①多元化数据服务功能。传统的分析专题功能仅仅能查询出结构化数据结果集、分析图表,但是领导往往需要文字分析报告来解读这些枯燥的数字、图形。将结构化数据集、图表、各类非结构化信息(可包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flash、网页连接的统计分析报告)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分析专题。

②领导监测简捷实用。领导只要登录本系统的首页,即可看到关注的热点专题的分析结果。领导若要临时查询到一套宏观指标数据,鼠标只需点击三次即可查到。

③专业处用户简便。自动将数据给领导,无需再专门数据。

④动态图表分析功能强。图标分析功能支持各类型图表,界面更加美观,实现图表动画效果。

⑤个性化首页专题自定义。实现了个性化首页专题自定义功能,保证为不同领导能提供不同专题,比如主管工业、科技的领导,登录系统后看到的是工业、科技专题,主管贸易、服务业的领导,登录后看到的首页里只有贸易、服务业专题。

4 建设哈尔滨市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的意义

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统计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利用,旨在提高统计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统计部门是经济社会信息的主体部门,是政府统计监督机构和重要的咨询机构,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统计服务,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统计部门不断提出的新要求。

其目的是立足当前哈尔滨市统计局信息化建设现状,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明确哈尔滨市统计局未来三年信息化建设所坚持的原则、建设范围、建设目的、建设的必要性、系统选型与实施、投资来源,以及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哈尔滨市统计局信息化建设有序发展、稳步推进提供重要保障。

其必要性是建设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是实现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的重要举措。其必要性体现在:①信息化时代政府管理创新的客观要求。知识经济要求政府管理科学化、专业化、信息化,政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全面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提高整个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要求。②提高政府工作有效性的客观要求。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政府职能转变。要求政府为全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服务,提高政府的有效性,已成为当今政府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③提高政府对宏观经济判断能力的客观要求。准确、全面、系统地认识经济社会现状与发展趋势,就是要对情况和问题有数量概念,有基本的数量分析,而各类统计信息是我们把握经济社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重要基础。④政府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需要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统计数据来反映和评价。因此,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也要求有效地整合政府各类信息资源,综合反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与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⑤政府提高行政能力、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需要。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充分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保证各类信息资源的对称、统一和数据的真实可靠,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效力,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5 结论

建设哈尔滨市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是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标是确保统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实现统计信息资源共享。其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十分显著。

5.1 可实现全市经济和社会信息的共享。通过建设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把现有分散在全市各部门的宏观经济社会数据有序地整合在一起,可以改善目前各单位、各系统的数据库相互分离,逻辑上不一致,信息共享与综合分析程度低的现状,从而实现为政府决策服务、提高部门管理效率以及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5.2 可以提高数据质量,确保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和权威”。目前许多数据存在口径不统一、数据不完整、更新不及时的弊端,使得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用性受到了限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可最大限度地实现“数出一门,权威可靠”的目标;

5.3 可构建决策支持环境,提供快捷的查询界面。通过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建设,可提供更多的综合数据资源,为各级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决策分析环境,从而提高信息的综合应用能力,可以更方便地开展数据的优化调度、方案评价、预测模拟等高层次数据分析和应用工作,实现最快捷地在数据库的友好界面下,查询所需信息;

5.4 通过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规划的建设和完善,为哈尔滨市建立统一、强大的电子政务平台,为哈尔滨市电子政务共享交换目录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和谐社会作为多方面、多层次与广范围的系统工程,无疑需要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和谐与深入发展。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一、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这是的最基本原理。

(二)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如果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因此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解决经济发展的对策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经济发展和谐入手,要协调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彼此要相应适应,相互促进,经济发展进程要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近年来我国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对公有财产的掠夺和侵占,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权力参与分配、既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扭曲了资源的配置,也加大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以发展本地区经济,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其次,必须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以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并逐步放开竞争,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最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的起点公平和过程的规则公平。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主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中之重的任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加快发展现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其次,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再次,要通过资产重组,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

和谐社会必须确定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原则,在生产劳动领域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既要保证不同性质的劳动投入得到不同的报酬,又要保证同工同酬。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要确保各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线得到执行。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勤劳致富,保护投资者以及高级人才的合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各收入阶层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收入调节方面,加强和规范国家对企业的税收征管,尽可能减少企业偷税、漏税现象;限制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现税负公平,对高收入者应实行重点监控。如果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举措使某些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要制定合理的补偿原则,确保每个主体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不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特别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

综合上述,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篇7

一、引言

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问题,但是已经隐含或涵盖了这一点,这是区域内部第二层次的协调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这一层次的协调中,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角色,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区域社会发展,还影响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教育影响观念的形成和转变,影响人力资源的形成,从而影响区域的制度变迁。实践证明,教育发达和适应的地方,相应地是社会和经济较发达;相反,社会经济欠发展的区域,凸显教育的落后与不协调,并严重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不协调的问题,已经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但并没有引起区域的足够认识。目前,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定义区域教育的发展方向、结构和体系。区域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和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欠发展区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这里的“欠发展”是发展不够或发展滞后的意思,不同于“欠发达”,欠发达是不够发达,但含有发达的成分,而“欠发展”是一个更普遍而沉重的现实。这里的“区域”更多是指县域或县域毗邻区,因此,“欠发展区域”的定义是指发展不够或发展滞后的县域或县域毗邻区,即一个以上的欠发展县或欠发展地区,是以发展地区作为参照物。“欠发展”区域教育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1.区域教育的方向性偏离

在欠发展区域,基础教育是教育的主体。由于基础教育的特征是应试教育,忽视职业技能培养,严格与高考对接,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也几乎是在为城市培养人才,城市有更强的吸引力,回流的比例较低,教育对区域社会经济的贡献率很低。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与人才结构,欠发展地区人才严重流失,而人才流失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观念的落后与经济发展的滞后形成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2.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的严重缺失

目前区域教育体系基本以基础教育为主,区域发展所需的职业技能教育发展很慢,而且很不规范。职教的目标也是为了劳务输出,为地区培养技能型劳动者;农民科普与素质教育几乎被荒废;区域党政决策者及各层次干部的管理与决策教育没有列入区域教育体系,而他们担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决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继续教育的程度与有效性;企业家队伍和企业家精神是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企业家的培养与教育完全被忽视,依赖土生土长。应按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以区域发展为目标,建立完整的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特别重视决策者教育、企业家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民科普教育。

3.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目前,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不利于农村和农民。为什么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长期解决不好?其根源就在于现有的义务教育经费分配格局严重不利于农民和农村。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现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中央只负担2%,省地两级负担11%,县级负担9%,78%的经费要由乡镇这一级来负担。既然是实行义务教育,就应该是城乡一体的,都应该由国家来承担,或主要由省级财政来承担,不能往下压。国家每年的卫生经费支出是几千个亿,但是85%给城市,只有15%给农村。这种文教卫生的二元投资结构,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区域的财力只能勉强支撑基础教育的发展,根本无力发展区域所需的教育,无法完善区域教育体系。三、欠发展区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措施

1.调整教育方向

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与作用,把握区域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的结构、质量和数量必须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区域的发展为依归和出发点。

2.完善教育的结构与体系

按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要求,逐步完善区域教育的结构和体系,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发展,完善各层次教育,尤其是决策者教育和企业家培养。在为城市和发展地区培养人才的同时,立足区域,培养人才。

3.改变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在改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同时,按“多予少取放活”要求加大对区域教育的投资,有效改变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

4.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人力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区域党政应建立这一共识,从区域长远发展出发,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在经济改善的同时,改善人才就业环境,逐步留住本地人才和吸引城市人才、企业家和投资者。

5.改革区域教育体制

把教育看作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致力于改善区域教育体制,提高教育的效率、质量与活力。促进教育的多元化、市场化,充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激化教育的活力。

6.引入社会资本,扩大教育的投入

篇8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美术作品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美术作品也在不断的改新换代。比如古时候的代表作《渔家女》《钟馗嫁妹》等这些美术作品都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真实反映。相比我国而言,外国的美术背景更加丰富,尤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新的人文思想意识的影响下,使得意大利的美术在当时取得了空前发展,为人类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美术作品,比如《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还有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经过一系列思想的改革推动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得法国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还为美术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使得美术运动在法国得到繁荣发展,创作出了丰富的美术作品,比如《拾穗者》《土耳其浴室》以及《立法肚子》等具有代表性的著作。而我国在古代盛唐时期,由于当时国力的强盛和经济的繁荣,使得对外贸易日益增加,在这种开明盛世的背景下,为繁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是在美术工艺方面有所体现,在楼宇建筑方面也有具体体现。目前,世界闻名的莫高窟以及龙门石窟等都是当时的特色代表作,还有《步辇图》和《簪花仕女图》都是那个时期的典型代表,唐朝时期为人类留下太多美术艺术精品,是对我国历史的见证。

二、美术作品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价值

自18世纪以来,很多国家和地区就将美术作品作为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当致力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时候,要迫切地从经济学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经济价值,思考美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可能性。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生活的整体质量的提高。美术以及美术设计正在向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包括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室内外环境设计、建筑物的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等,审美因素已经超越了使用功能,而观赏性艺术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美术艺术品交易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美术艺术作品的发展了,这种需求将直接带动美术作品的生产和消费,从而推动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在我国艺术品的市场交易起步比较晚,作为美术特殊商品的交易可以说市场前景还是比较大的。美术作品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艺术欣赏阶层以及艺术消费阶层的壮大,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还可以有效地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让美术作品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满足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爱好者的需求,促进了艺术市场的形成,它是现代工业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美术作品与旅游文化业的结合,人们在空暇时期都会去到各个地方去旅游,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可以了解各个地域的风土人情。而在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旅游景点的艺术纪念品都会同美术作品相结合,从而吸引人们的购买欲望。比如在巴黎旅游,那么在奥维和梵?高故居附近就可以买到一种特别的干花,它就是著名画家梵?高爱画的向日葵。还有我国有一些地方的美术艺术作品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纪念品,十分受欢迎,比如蔚县的剪纸、陕西陇东的布艺、南阳的泥泥狗、武强年画、苏州刺绣等。所以,这样不仅可以让我国的美术作品文化得到传承,还可以通过消费者的消费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价值。

三、美术作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美术作品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可以看出,平时我们的吃穿住用等等都包含了美术,应用了美术。虽然说与经济、工、农业等相比,美术的作用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它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在改革开放时期,美术以改革开放的特点为依据,通过美术作品自身的内容来体现其对社会的影响,比如在那个时期经常通过绘画或是雕塑失学儿童,来反映学生们渴望读书而又没有条件读书的心情,这种作品就通过自身强大的艺术性感染了每位有志之士伸出援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美术作品具有双重价值,一个是它的使用价值,而另一个就是它的交换价值。美术作品的使用?r值主要体现在审美功能上,而美术作品的交换,价值则是通过交换作品让美术作品成为商品而体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画经常作为商品被拿去交换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价值,到国外去卖画使得一部分画家走上了致富之路,他们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而在改革开放后期,我国鼓励很多美术生去外国留学,让他们出国举办画展或是参观等,这样使得外国美术作品与中国作品得到了有效的融合,使得我国了解到外国先进的哲学思想和艺术思潮,这些先进的思想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从国外带回卢梭雕像照片,让大家了解到卢梭提到的各种关于艺术的观点,同时还了解到卢梭曾经提出过人生而自由、生而平等等对欧洲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观点,这些对我国人民的思想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美术作品是对社会的反射,通过研究中西方美术艺术的区别,促进我国思想的进步和成熟。如今美术作品正在大批量的进入市场,美术作品慢慢朝着市场产业化方向发展。如何让美术作品创造出更大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所以要正确看待美术作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作用。

四、美术作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要确保美术作品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良性发展,就必须正确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都知道随着市场的发展,很多画家都将美术创作当成自我价值的体现,纷纷夸大自身作品价值,通过举办各种画展来宣传自己的作品,而完全忽视了美术本身的艺术价值所在。当然,在这其中有较为少数的画家的美术作品具有一定的市场收藏价值,获得了名与利的双丰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那是极少数的事例,不是每一个画家都可以达到的高度,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每位画家还是要量力而为。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都已经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人们获得各种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能够真正步入美术馆欣赏美术作品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于现代人的需求同以往对美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以及本质的需求有所不同,现代化的美术作品必须能够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才能获得相应的市场,而且在满足市场发展的前提下,还需要添加我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我国的传统剪纸艺术,可以根据生肖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剪纸艺术的发扬,一方面是对我国传统美术文化的体现,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市场需求,比如今年是猴年,刻一只聪明活泼的猴子的剪纸贴在门上,明年是鸡年,再换一种机灵小鸡的剪纸。年年更换,惹人喜欢,很受欢迎。通过剪纸设计出这么多与生活相关联的美术作品,以满足市场需要。比如这两年,一种两三厘米见方的福字很流行,它是专门贴在电脑屏幕上方的。别小看这小小的福字,它可以使数千年的情怀一下子将当代的生活点燃起来。它还使我们明白,在时代转型期间,其实不是人们疏离了传统,而是传统的情感无所依傍,缺少载体。如今,传统节日将要成为法定休假日,传统节日的复苏,使美术作品有了更加广泛的用武之地。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保证两者之间的良性发展,不可以盲目地注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美术作品真是存在的意义。

五、现代化美术作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篇9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009-03

决定一国或地区发展前景的主要因素是竞争力。古代军力是竞争力的第一要素,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社会因素在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竞争力的内涵逐渐扩大。综合竞争力研究成为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研究热点,给决策层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与定量的分析工具。本文用2015年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心城区的数据建模,进行经济社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和分析。

中心城区是一个大都市发展的起点和焦点,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直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文化、商务、信息、流通、科技、金融及人才等各种优质的经济社会因素在中心城区集聚并发挥最大效益,有力地引导和促进了城市乃至整片区域的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空间距离对区域、国家的制约不断削弱,竞争意识越来越强,国家、城市间新的竞争变得非固定性,赋予了每一个竞争者新的发展机会。研究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是为了增强中心城区的主动作为意识,释放出新的能量,并挖潜所有潜力,探索出新经济、新发展和新常态下的中心城区发展路径,以较小的投入,创造性地配置利用优势资源,强化中心城区功能,准确把握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方向和城区运营力度,创造社会财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构建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考虑科学性、代表性、可比性和综合性,还需考虑选取的指标能体现出中心城区特有的投资、人才的吸引聚集能力,经济辐射能力以及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基于多种发展视角的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其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让中心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者能够通过一个评价模型的分析来了解中心城区各项指标的发展能力,从而为其提供决策参考。

因此,本文经过多轮反复筛选、增删、修改、调整和系统整合,将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分为6大部分:(1)经济实力竞争力是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主要部分,经济基础的起点越高,发展能力越强,发展效果越好。(2)经济发展潜在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发展潜力和未来的竞争能力,这种能力的取得与现有的投入十分相关,其所产生的效益或对区域经济的贡献需要在一段时间以后才能表现出来,但一旦产生效益将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3)资源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影响力,资源环境竞争力为中心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撑。(4)社会发展竞争力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促进提高居民福祉的有效考量指标。(5)居民生活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力,反映了区域经济对人才的吸引力、人民生活改善及贫富差距等的情况。(6)满意度竞争力是为了更好的把握区域居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个人体验评价结果,以便有针对性的实施改革服务质量和方向,使得整个区域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提高区域对居民的服务竞争力。根据对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定义,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是中心城区经济实力竞争力、经济发展潜在竞争力、资源环境竞争力、社会发展竞争力、居民生活竞争力及满意度竞争力的函数,其公式如下:

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F(经济实力竞争力、经济发展潜在竞争力、资源环境竞争力、社会发展竞争力、居民生活竞争力、满意度竞争力)

根据上述函数,构建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指标体系为:一级指标层(A)、二级指标层(B)、三级指标层(C),3个层次,6个子集合,36个指标(见表1)。

(一)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是把若干评价指标分为不同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本文设计了一套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指标体系权重表,咨询了18位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专家意见后,对指标的权重进行了多次修改和调整,当个别指标的权重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运用了算术平均法进行合成。

(二)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指标体系中36个原始指标的单位和量纲不同,无法直接运算;并且各指标对竞争力评价的贡献各不相同,有“越大越优”的正指标。例如,人均GDP等,有“越小越优”的逆指标;又如可吸入空气颗粒物(PM2.5)年日平均值等。本文采用极值差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单位和量纲带来的影响。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标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三)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评价模型

本文的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评价模型应用国际上通行的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分配,并采用线性加权法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模型如下:

(一)9个副省级城市中心城区竞争力排名及结构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9个副省级城市中心城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见表2)。

评价路径从总层次展开,分项是比较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中的经济实力竞争力、经济发展潜在竞争力、资源环境竞争力、社会发展竞争力、居民生活竞争力及满意度竞争力。总的评价是各分项评价加权合成后的结果。

表2中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5年9个副省级城市的中心城区内部交流数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及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由于不同中心城区间的差异、各区统计口径与范围的不一致性,模型中部分数据存在缺失现象,本文采用个案剔除法、均值替换法及多重替代法进行处理。

(二)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

从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来看,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最强的是北京市西城区,其综合评价值达到50.48,其次是深圳市南山区,随后是深圳市福田区、广州市天河区、天津市和平区、北京市东城区、广州市越秀区及上海市徐汇区,其中深圳市罗湖区最低,评估值为24.27。

(三)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各分项竞争力

各分项竞争力的结果显示:经济实力竞争力最强的是天津市和平区,其综合评价值达到66.61,其次是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市福田区排名第三;经济发展潜在竞争力最强的是北京市西城区,其综合评价值达到91.44,其次是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市福田区排名第四;资源环境竞争力最强的是上海市徐汇区,其综合评价值达到37.19,深圳市福田区排名第二;社会发展竞争力最强的是北京市西城区,其综合评价值达到37.3,其次是北京市东城区,深圳市福田区排名第三;居民生活竞争力最强的是天津市和平区,其综合评价值达到71.19,深圳市福田区排名第二,综合评价值为69.23;满意度竞争力最强的是深圳市,其综合评价值达到8.442,其次是北京市。

(四)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竞争力发展建议

中心城区竞争力是一个比较有内涵和复杂的评价指标,不能认为只要综合排名第一,竞争力就绝对高。各个中心城区可以根据二级指标和各项具体指标指数排名找出优劣势,分析其内在原因,从而提高自己区域的竞争力。

1.加强主动作为意识,提升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加强城区的主动作为意识,在创造性的配置利用资源上狠下工夫,不断创造条件、寻找机遇,突破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强化决策、执行和监督的管理协调机制,把战略规划的实施落到实处。

2.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主导产业竞争的优势。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其所拥有的高端产业环境的规模及其产生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心城区要不断提高科技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主导和先导产业的比重,努力营造与高端产业相协调的一流投资、生活环境,给高端产业、高端人才营造一个相对优越的外部环境,创造社会财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并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3.确保中心城区区位及优质资源的竞争优势。中心城区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及核心地位,土地成本较高,人才、技术、信息及资本相对集中,在产业价值链的分工体系中承担的都是高附加值的环节,应充分利用中心城区的核心、主导和战略资源,强化中心城区功能,创新具体的工作措施,与辖区企业、居民共同协作创造出每个中心城区的独有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金怀玉,韩兆洲.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统计与决策,2009,(20):23-24.

[2] 倪鹏飞.2004、2005、2006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陈柳钦.论产业价值链[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4).

篇10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概述

过去几年,我国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河南省作为农业、工业大省,同样经历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波折。通过全省人民努力,终于实现了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的“V”型反转。当前,河南省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在各项政策作用下,工农业生产、省内外需求均保持稳定增长;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物价、房价问题在各方高度关注下调控总体有效;充分运用市场环境趋紧的倒逼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化压力为动力,主动转方式、调结构,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加大对保障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健全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尽管河南省各地市的社会经济均有较好发展,但个体差异仍很明显,所以在总体分析河南省社会经济现状的同时,有必要对各地市情况进行对比,这样有利于明晰省内区域经济现状,对今后河南省、市两级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以及政策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主分量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对于大样本量、多维特征空间的数据处理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种较常使用的统计方法。在研究区域社会经济时,PCA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如同一时期不同区域之间[2,3];也可进行纵向比较,如同一区域不同时期[4,5]。本文以2010年河南省各地市市区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统计数据为参考对象,选取了与三大产业、工业效益、教育医疗等相关的25个宏观经济指标进行研究,以PCA为工具进行特征指标的降维压缩,并最终提取“社会经济评价指数”这一指标来横向对比各地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指标体系

根据可比性、完整性、易获取性、非重叠性、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等原则,建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地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征,可归纳为六大类:(1)城市市区概况类:年底总人口(万人)、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年底单位从业人员数(万人);(2)宏观经济发展类:GDP(亿元)、第二产业GDP(亿元)、第三产业GDP(亿元);(3)生产消费投资类: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年底余额(亿元)、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万美元);(4)工业生产类: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亿元);(5)地方财政类:一般预算收入(亿元)、一般预算支出(亿元);(6)民生类:本地固定电话用户数(万户)、本地移动电话用户数(万户)、居民生活用电量(亿千瓦时)、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亿元)、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万张)、医生(万人)。所选取的24个特征指标尽量涵盖到社会经济的主要方面,从宏观到微观都有所体现,数据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2011对前一年的统计数据(缺济源市统计资料)。

三、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主分量分析

在进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时,尽管对特征指标精挑细选,但仍有多达24个相关指标入选,带来所谓的“维数灾难”;并且特征指标彼此之间难免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信息冗余和重叠。采用PCA方法进行降维处理,在保留了绝大多数变异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构造新的映射空间,将原来较多的特征指标约简为少数几个主分量来代替,主分量彼此之间互不相关,最终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河南省17个地市与社会经济相关的24维指标空间,对各指标进行零均值1方差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指标特征空间进行PCA,得到24个主分量。由于前三个主分量对原始特征指标空间变异信息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5%,所以本例中PCA的最终结果将24维特征指标空间降为3维主分量空间。在新的低维主分量空间中,采用单一指标z将前三个主分量y1、y2、y3所包含变异信息全部囊括,z定义为社会经济评价指数,其表达式为:

图1为依据社会经济评价指数对河南省各地市进行的排名,指数z数值越高,说明该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越好,规模越大。由图中数据排名可以发现,全省17地市(除济源外)基本可以分为四类:(1)郑州、洛阳位于第一集团,尤其是省会郑州,是全国闻名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食品工业基地、大客车生产基地、纺织工业基地,又是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中心,依靠其较为完备的基础建设、雄厚的产业规模、较高的民生质量,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居于河南省首位;(2)南阳、平顶山、新乡、安阳位于第二集团,这些城市的市区基础建设相对较好,工业体系较为完整,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科教卫生等民生领域成绩优良;(3)第三集团包括焦作、商丘、漯河、信阳、开封,这些城市的城区规模相对较小,市区建设相对薄弱一些,许多优势特色产业都位于郊县,所以多数社会经济指标排名不靠前,综合排名也处于中游;(4)濮阳、鹤壁、许昌、驻马店、周口、三门峡归为第四集团,这些城市或因市区规模较小,或因缺乏优势产业、或因农业经济比重较高,它们几乎所有的社会经济指标均位于中下游,它们亟需破解的主要问题就是在合理规划市区建设基础上,培育、壮大城区发展所必需的支柱产业、优势特色产业。

图1 河南省各地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排名

综上所述,河南省各地市市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有较大差异,在PCA方法排序的名次中,市区规模较大、基础建设较完备、工业发展较好、优势特色产业较发达的城市排名相对靠前,这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具有较高可信度与客观度。

四、结论

城区与县乡的发展定位是不同的,前者往往承担了更多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任务,所以各地区在市区建设方面要下大力气。当前,河南全省正在掀起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一国家级战略的热潮,各地市分析发展现状、寻找潜在优势,都想利用这一平台加快自身发展。本文在分析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多种合适的特征指标,横向对比各地市市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与现状,最终得出了以下结论:

1.与社会经济相关的特征指标种类繁多,从市区概况、宏观经济发展、生产消费投资、工业生产、地方财政、民生等角度提取的24个指标作为参考特征,可以较为全面把握河南省各地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规模。

2.经过PCA处理,可以将24维特征指标空间压缩为3维主分量空间,这有利于各地市样本之间的横向比较。最终通过社会经济评价指数对各个地市进行了排序,按排名先后及近似程度又细分为四大类,结果客观有效,对今后城市发展规划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喻新安.转型发展:河南“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06):133-137.

[2]陈开智,郑友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福建省9个地级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研究[J].福建地理,2003,18(02):20-22.

[3]杜渐,刘小明.我国区域公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主成分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35(05):639-646.

篇11

第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理念与我国传统的诚信理念的矛盾和冲突是造成诚信缺失状态的深层次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就是以契约为核心,由此形成法治的基础。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活动通过“契约”进行,所有市场主体都必须严格遵守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契约,从而体现出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谐。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传统的诚信是以“忠孝”为核心,从而形成人治为基础的诚信,我国经济体制根本性改革的巨变过程中,以“忠孝”为核心的诚信与以“契约”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的诚信发生了强烈的碰撞,以“忠孝”为基础的诚信动摇了,而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尚未建立起来,出现了诚信的混乱状态,从而表现出的许许多多诚信缺失的现象是一时难以避免的现象,由此导致了道德不和谐的大量存在。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中新旧制度的碰撞造成的不和谐。如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现代产权制度、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如市场体系中,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等市场的不健全;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的不平等,尤其是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还有在市场准入制度、城市户籍制度等对非公有制经济和农民的歧视;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尚未从根本上转变,如此等等都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

第三,经济体制改革和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同时进行中的两难,也造成了经济社会不和谐。我国传统农业与工业化同时并存,又不得不同时兼顾加快现代化进程。而我们的参照系却是现代化国家,由此涉及到两套核心指标。一是工业化核心指标,主要是:增长速度、工业在当中的比重、城镇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二是现代化的核心指标:污染最小化、资源最优化的消耗、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目前我国总体上是在实现工业化,而评价体系却是一个现代化的。在这些目标与现实之间冲突的两难选择中,较难避免社会经济、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的现象发生。

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谐社会

篇12

1.经济因素在艺术设计的不同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

从设计到实现设计的全过程中,经济因素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1)设计观念的产生阶段:艺术设计需要把握设计物由过去到未来形成发展的种种相关因素,然后以创造性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使之成为崭新的设计方案。其中的经济因素体现在对原有状态的经济价值分析、市场需求预测以及新方案的经济内容评估等方面。对原有状态的经济价值分析,是设计观念产生的基础。(2)设计的实施阶段:设计的实施过程指的是设计方案由图纸到生产为实体的过程,对于设计来说,是实际制作的过程。设计在真正付诸实施的过程中,从设计物的试产、批量生产和专利保护等方面均受经济因素的制约。(3)设计的实现阶段:设计物最终要推向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主要是通过销售来实现的,当设计物作为商品投放市场,设计师应当及时调查市场反映和销售效果,综合反馈信息以改进产品设计和进行新的设计构思。其中,经济因素不仅体现在设计物的综合经济价值实现的过程中,而且作为改进更新已有方案和促成新的设计方案的产生基础,经济因素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23年,现代设计之父格罗佩乌斯将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育理念“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传播到全世界,使设计终于打破艺术桎梏解脱出来。而在经济与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提倡“设计与经济的结合”,设计必须服务于经济。

2.艺术设计通过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来确定设计目标和方向

设计具有强烈的超前性、预测性。“设计”这个概念在许多场合中,也往往被“策划”等术语代替。这意味着设计与艺术、手工艺活动都不同,它更偏重于事前的过程。在整个市场营销的组织中,设计占有引导性的地位。“设计生产销售使用”这四个环节中,设计不仅在时间上先于生产、销售活动,而且设计的市场定位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两者的成效。正因为如此,设计前的活动往往比设计本身花费的时间、精力更多。如设计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包括对厂家、消费者、竞争对手、媒体的详细调查;调查之后的数据要加以统计分析直至最后提出成文的方案、策划报告;并且还必须根据市场状况及时调整方案,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这就要求设计师的思考必须高度理性化和高度专业化。科学地进行市场潜量、市场占有率及需求预测,把握设计物实现为实体后在市场中的作用和价值体现,能够使新的设计方案更加合理,更加准确地适应未来市场,并且通过预测可以得到提高和创造设计物附加价值的理论依据。

二、艺术设计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的产生而产生

就艺术设计这一创造性的活动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器物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它实际上就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

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艺术设计的历史之河也从这里发源。当人类的祖先把一块石头敲打成用来切割和砍削的石刀时,最早的设计活动就开始了,这把石刀就是最初的设计产品。这种工具的创造首先符合实用目的,同时也顾及到了用起来方便、省力,以引起主体的。它的制作过程具备了设计所要求的从预想、选料到加工成型等必备过程,它的功能和形式结合于一体。最早制作劳动工具如石斧、石刀、弓和箭的原始猎人,是人类第一批设计师。

工具的制造是人类自我革命的开始,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族类的根本。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史前艺术品,差不多都是与人的生活最紧密相联系的工具和食用器。这些就是我们人类早期之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于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的科学文明水平的提高,艺术设计也越来越科学化,其技术性也越来越高,艺术设计逐步成为了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成为了协调人和环境、个人和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手段。

三、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艺术设计繁荣的基石

艺术设计的技术性、经济性、文化性决定了只有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才有艺术文化的繁荣。从艺术设计本身的发展来看,现代设计的起源有两个显著特征,其一是劳动的分工,其二是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得大规模生产和低消耗成为可能。艺术设计的每一次飞跃和进步,都处在因社会分工而造成的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首先,因为社会经济发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商品的物质,而越来越重视消费过程的精神享受和审美,社会需求加大、人类文明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为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时期也是社会观念大变革、大解放时期,为艺术设计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想和思维空间。

知识经济是继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次革命。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的直接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设计艺术将成为人类十分主动和相当自觉的一种行为。大至建筑、环境、公共艺术、城市规划,小至食品、服饰、生活用品、劳动工具。总之,人类一切生存空间、物质和生活方式,都要经过精心而富有创意的设计。人类将生活在一个经过了设计并不断被设计着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中。也就是说,在这个新世纪,设计本身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将成为一种历史沿革的文化。知识经济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土壤。时代的变革,经济形态的变化,为设计艺术的创新发展将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设计艺术也必将以自身更为完善的运作体系,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2.艺术设计的发展是社会经济腾飞的翅膀

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艺术设计同样也是一种生产力,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艺术设计发展的原动力在于满足人的需求。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欲望和要求称为需求。按照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的需求理论,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艺术设计的市场取向就是以满足需求、引导需求、创造需求为目标的,它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其次,艺术设计所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设计是把预期目的和观念具体化、实体化的手段,是人们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的先期过程。它的本质是人们对将要进行的经济建设活动作出艺术化的设想和筹划。总体来看,这种设想和筹划是进步的,发展的,甚至是超前的。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了艺术设计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艺术设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设立或制定专门的工业设计部,把设计业作为国家经济整体的一部分。二是以原东南亚“四小龙”为代表,政府直接参与设计的实施。其目的是把设计作为国家综合性经济改革的一种手段,如通过调动本地工业的多种资源激发设计,以便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推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三是以日本为代表,日本千叶大学著名学者宫畸清教授在介绍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时,谈到日本产业振兴和经济增长有三要诀:一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二是领先一步的工业设计;三是不断完善的经济政策。这三者相辅相成,其中,工业设计对日本经济的腾飞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各个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来看,“艺术设计也是一种生产力”“设计就是经济效益”的说法并不过分。艺术设计不再是对客观世界的简单反映,它强调创造性与个性,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通过艺术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科技、艺术含量,提高产品的审美附加值,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中国加入“WTO”已经成为现实,我国的经济运动模式和产业结构更新也将因此而发生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中国的设计产业发展迅猛,且设计产业是伴随着经济不断成长起来的,特别是知识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对设计产业的适时性、前瞻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现在或未来,艺术设计都会以强大的推动力和自身优势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中,推动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1

[2]徐晓庚《现代设计艺术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09

[3]荆雷《设计艺术原理》[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09

[4]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07

篇13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过程表明:经济发展方式演变的总体趋势是从劳动、资本投入驱动型到管理、知识创新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型,体现为要素积累――集约管理――知识创新的动力演化路径。目前,发达国家正逐步从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的发展方式过渡,资源配置模式也更多地向以人的知识创新获利模式过渡。而我国则处在从要素积累的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的发展模式转换。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引起世界瞩目,成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经济。但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资金高投入和资源高消耗作支撑,但直到现在,我国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还在继续。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按照十七大的部署,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前提,它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又从整体上制约着、影响着人类社会内部关系问题的解决。人类在自身发展和改变自然时,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推进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量的快速增长,新兴部门大量出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完成的“十五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问题报告”对中国目前的工业化进程作出了明确判断: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并处于高加工度重化工业比重不断提高的时期。根据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从2002年开始,中国经济就已经进入重化工业加速时期。国际经验表明,各国工业化加快时期,资源消耗量、污染排放量都是增加的。1965年~2004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以及美国、日本和印度的能源消费总量,随时间变动都呈现出稳定上升的态势,表明能源消费与人均GDP水平存在正向联系。我国目前和未来较长时期内,都将处于重化工业主导的工业化时期,资源,特别是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工业化的推进也存在一定的正向联系。我国万元GDP能耗水平从1978年的17.9吨标准煤下降到2004年的5.7吨标准煤,年均下降速度为4.5%;但从1998年以后,下降速度大幅放缓,年均只有0.3%,进入2002年以后,连续三年出现了提高的情况。这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工业制造业结构的变化对能源消耗具有明显影响。我国煤炭产量从2001年的13.8亿吨,迅速增加到2005年的21.9亿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需求拉动,表明产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加。在资源利用、污染排放控制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受发展水平和资金能力的制约,加快工业化会不同程度引起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增加。

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是导致我国资源消耗总量上升的一个重要诱因。但应该指出的是,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对资源的过高消耗很大程度是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和增长方式粗放造成的,也就是说,关键在于重化工业的发展方式不合理,而不在于重化工业发展本身。因此,与其说是重化工业化加速带来的压力,不如说是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产生的问题。由于经济粗放扩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越来越突出。2005年,我国GDP占世界的5%,但一次能源消耗量占世界的14.7%(煤炭则占36.9%),钢材消耗量占世界的27%,水泥消耗量占世界的50%。2005年,我国万元GDP能源消耗量为1.22吨标准煤,相当于美国的3.2倍、日本的8.7倍。针对这样的情况,“十一五”规划纲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关键。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22个主要指标,其中GDP和人均GDP均为预期性指标,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以及水耗降低、耕地保有量等均为约束性指标,即政府要确保实现的指标。这些约束性指标是最重要的指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体现。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困难重重。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9.61%,单位GDP能耗1.206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1.33%。尽管200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三年来首次由升转降,但从地域上看,全国除北京外,均未完成2006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的目标任务(《人民日报》2007年07月12日)。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认为:现阶段我国高耗能产业增长仍然偏快,经济增长依然粗放,各方面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的问题,节能降耗形势依然严峻。另一方面,我国资源并不富裕,人均耕地、淡水、石油、重要矿产品(如铁矿石、氧化铝、铜等)短缺。多年的粗放扩张,已使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还没有完全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还主要是数量扩张型增长,而不是质量效益型增长。尽管早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就提出了“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几年过去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然是中国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源日趋匮乏的发展背景下,我国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曾普遍采取的“掠夺式”和“拼资源式”的发展模式,必须从过度依赖资金、自然资源和环境投入,以量的扩张实现发展转向更多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进步,以提高效率获取经济发展,要及时的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使我国真正成为发达的世界强国。中央对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已经从“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这种调整蕴涵着经济社会政策和理念的重大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使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和谐发展之路。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它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

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三种模式,它反映了人类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同自然关系的调整和进步。第一种是传统经济模式。它对人类与自然界和环境关系的处理模式是,人类掠夺性地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又在生产过程中随意排放废弃物,在消费过程中随意丢弃包装物和其他废物。这是一种由“资源―生产(污染物排放)―消费(丢弃包装物和其他废物)”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型经济。第二种是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过程末端”治理模式。这种模式的进步表现在意识到需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但这种事后治理往往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和代价。第三种就是循环经济模式。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重复和循环使用多种物质资源。这是一个“资源―生产(减少污染)―消费―资源再生(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物质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因而可以把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既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也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根据我国过去20多年的发展经验、资源环境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十一五”规划目标,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中长期目标是:到2020年,主要能源、资源的需求总量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并开始好转,基于10种资源和污染物的节约指数比2000年降低60%,实现资源生产率或生态效率的2倍~4倍跃进。具体目标如下:

1.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基本抑制,单位GDP能耗降低50%~60%。

2.实现用水总量的零增长。单位GDP水资源消耗减少80%,其中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比例控制在45%以下,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超过85%。

3.实现水泥、钢材消耗总量的零增长,力争单位GDP水泥消耗降低55%,钢材消耗强度降低40%,有色金属消耗强度降低20%。

4.废水排放总量实现零增长,单位GDP废水排放减少70%;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保持稳定下降,排放强度降低75%;努力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争取单位GDP排放量下降60%。

5.废物循环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其中废钢循环利用率超过55%,常用有色金属再生利用率达到50%。

按照上述目标,我们必须重点建设如下五大支撑体系:

1.建立节约型生产体系和可持续生产模式。重点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最佳实践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优先发展绿色制造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可持续农业,实现能源的高效、清洁与梯级利用,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2.建立节约型城市化发展模式。重点发展“紧凑型、组团式”的城市群,提高资源的规模效益和效率;建立公交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的城市综合公共交通系统,促进城市理性增长;发展绿色建筑和节地、节能、节材、节水的城市基础设施。

3.倡导适度消费观念,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实现由注重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的减物质化的文化和功能性消费转变,从注重自然资本密集型的消费转向技术、知识和服务密集型消费。

4.加强自主创新,建立绿色科技支撑体系。着力培育和提升节约型社会的科技支撑能力,重点发展促进开源节流和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建设以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产业及其技术开发为重要导向的创新型国家。

5.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制度保障体系。包括建立健全有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经济激励与行政规范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制定和实施强制性的行业、产品的资源能源消耗或效率标准体系。

有了上述五大支撑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以此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经。

参考文献:

[1]吴俊杰张红等:《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80087-823-6/F502,2005

[2]张占斌:《和谐增长――中国经济的未来》,远东出版社ISBN 7-80706-222-3/F253,2006

[3]程超泽:《中国经济成长之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ISBN 7-313-03516-0/F4852004

[4]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编著:《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人民出版社ISBN 7-01-004986-62005

[5]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落实污染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对话录,2007年07月16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6]全国29个省份2006年未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目标,2007年07月12日新华社

[7]《新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日报》2005年10月24日常修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