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的意义

课程建设的意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47: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程建设的意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课程建设的意义

篇1

摘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使各个中职学校把精品课程建设提到日程上来。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实践,我们探索和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实践证明,坚持不懈地抓好中职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对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职教育;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DOI:10.16083/j. cnki. 22 - 1296/g4. 2015. 08. 04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8-0093-02

在人才培养中,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长春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年)》文件精神,继续深化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职学校都在积极实施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是集先进性、互动性、整体性、多样性和开放性为一身的课程。它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性作用的课程。它的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点是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使教师和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还能推进中职学校信息化进程。精品课程建设不但能推动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还能培养出中职教育特色人才,打造中职教育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全面推进中职教育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一、精品课程建设能推动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基础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熟练的技能,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基于这种认识,中职学校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呼应,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课程内容的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中心。根据岗位职责和岗位能力确定课程内容,使内容既适当又实用。理论课程内容的选取以能够支撑后续课程、对岗位丁作必须够用、能够支撑技能证书考核应知内容等为原则:实践技能教学内容的选取以能够满足基本技能操作、能够应用广泛的技术技能、体现企业真实任务项目、能够支撑技能考核应会技能等为原则。比如“航空服务英语精品课程”根据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工作流程,选取订票、问询、值机、安检、候机、VIP要客服务、客舱服务、英文广播词等内容。打破了传统模式,以模块、项目、任务、情境取代了过去的章节,注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降低了学习难度。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遵循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为学生设计编排学习性工作任务,安排社会实践任务,设计合理的实训、实习课程。“航空服务英语精品课程”围绕职业能力,安排“地勤服务、客舱服务、英语广播词”等实训内容,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内容体现了中职课程改革的方向,推动了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精品课程建设能为中职教育培养出一大批特色人才

中职学校开发精品课程同样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深化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根据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例如头脑风暴法、情景模拟法、分组讨论法、游戏竞赛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增强直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航空服务英语精品课程”中的安检这一模块教学中,首先播放一段乘务员为旅客进行安全检查的视频,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头脑风暴:在学习各个情景对话的过程中,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一个学生为安检员,另一个学生为旅客,营造了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安检员的岗位职责,帮助其了解自身不足,唤醒职业意识,进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精讲多练,鼓励为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从而有效地将教、学、做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为中职学校培养一大批特色人才。

三、精品课程建设能为中职教育打造高水准的师资队伍

篇2

国家教育部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并在全国高职院校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我们应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材、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的建设,建立课程网站,创建现代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使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得到全面的建设和长足发展。

1 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背景及现状

1.1 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

由于现在大多数初高中学校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部分学生家庭也已有计算机,许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已达到比较高的程度,但也有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差,这样造成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别较大。

1.2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造成教学内容不断增加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拓宽各模块深度和广度,及时补充新的知识,还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而教学的时数在压缩,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安排各模块的内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讲多练,提高效率。

1.3 教学面临外部形式发展和内部学生需求提高的双重挑战

一方面,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入学水平已有了较大提高,原来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另一方面,IT发展越来越快,课程现在讲授的内容显然难以满足学生将来的要求。

2 全面推进精品课建设的意义

2.1 能够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全面推进教师使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创建教学名牌,促进计算机教研组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学历层次,造就一支拥有高水平科研和教学能力、老中青相结合、能够保持长期稳定性的教师梯队,造就名师队伍。

2.2 精品课程建设是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保证

这样的精品课程拥有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将最终有利于实现课程培养目标。

2.3 精品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发展竞争力

精品课程建设是对课程实行宏观管理、可持续地推进课程整体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管理观念更新、实现教学管理创新的主要方面。建设一批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可以营造一种重视教学质量、重视课程建设、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良好氛围;可以推动科学、规范有效的课程建设机制的形成。

3 精品课程建设中可采用的方法和措施

3.1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名课工程

教学队伍是否具有一流水平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有没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评定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应积极采取措施,按照课程体系和课程质量要求重视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完善教师进修和培养机制,以老带新,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3.2 推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教学内容要先进,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必须能够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中提取其核心精华,要保证课程本身的“适应性”、“体现新技术”和“新的应用”。(2)在教学观念上,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3)在教学方法上,摒弃灌输式,实行启发式学习。除课堂教学外,还要通过布置课外作业,鼓励学生参加等级考试、组织信息技能大赛等活动,将课程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4)大力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使用网络进行精品课程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录像、课程素材、习题、实验指导、题库等要上传网络并向社会开放,形成精品课程网页,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3.3 编写和制作系列化、立体化优秀教材

应围绕课程目标,做好主教材和实验、实训等教材的配套建设,编写和制作相关教材、教学参考资料,重视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将基础课程教材、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实验课教材、实践课教材配套建设,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的配套建设。

3.4 开发网络教学系统,提供多元化教学资源

网络辅助教学系统是以网络学习为主、传统教学为辅,协助学生主动式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采用网络辅助教学可以极大的方便教学工作:比如,将讲义及有关学习资源放在网上,学生随时都可以在自由上机时间内登录课程网站浏览并进行课后练习。其次,为学生构筑一个网络学习环境,既可以个别化学习(通过学习课件自学和复习,结合教材完成上机操作、提问、搜索学习资料)等,也可以协作式学习(与同学相互讨论、作业互评等)。同时培养了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获取知识的能力。

3.5 建立科学、高效、严格的课程考试系统

课程考试应采用网上在线考试,在课程网站开通的同时,还要自主开发网上通用考试系统,实现自动组卷、审卷与发卷、答题与交卷、试卷评阅和成绩管理与统计分析,且对个人课后练习将提供全面支持。学生通过网上练习系统和考试模拟系统,可以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自我考核和评价,还避免了人工评分时人为因素的影响,确保了评分的客观公正。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25-02

“学讲计划”是江苏省徐州市推进教学改革的区域性本土实践,自2013年底实施开始,迄今已走过三年的历程。在中国的传统语境下,“三年”往往被看作一个特别的时段,具有总结规律和预测的隐意[1]。笔者作为徐州市“学讲计划”的参与人之一,选取这个历史节点撰写本文,一是希望通过回顾、梳理徐州过去三年的教育改革经历,尝试对徐州乃至区域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做出一点展望,二是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本意,为后来人提供一个区域性教育改革的记忆细节。

一、“课程建设”与“学讲计划”的逻辑关系

1.“学讲计划”是什么?

“学讲计划”,全称为“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它的提出,反映了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区域教育主体的强烈自我构建意识。“学讲计划”的施行初衷,是徐州市教育局针对该市部分学校课堂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现状,在借鉴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基础上,而提出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2016年3月13日,徐州市教育局李运生副局长在其《“学讲计划”――区域推进教学改革的徐州实践》一文中对“学讲计划”概念的进一步系统阐释为:“‘学讲计划’,宏观层面,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中观层面,是指一类教育方式;微观层面,是围绕自己的核心主张,对教学的预期目标、实施策略、流程结构和评价标准进行相应的指导。”[2]

“学讲计划”并不是只指“学进去 讲出来”的课堂教学方式,而是一个复合的“教育理念表达系统”。从对概念的理解来看,笔者非常赞同《徐州教育科研》杂志主编郑少华老师对“学讲计划”的阐释。她认为,“学讲计划”应该是一种具有特定区域内涵的“教育文化”,蕴含了“学讲行为”、“学讲制度”、“学讲理念”三个层次的意义:(1)“学讲行为”:它是体现教育规律的具体存在,如“学讲”教学所提出的基本范式、路径和要求等,是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的表层存在;(2)“学讲制度”:在“学讲理念”影响下,在徐州教育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度;(3)“学讲理念”:是教育参与者在“学讲认知”基础上所形成的教育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2.“课程建设”在“学讲计划”中的定位

“学讲计划”实施两年多来,徐州教育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最显著的是师生行为的改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效点拨”已成为全市课堂的“新风景”,“深度学习、质疑讨论、主动反思”已成为课堂生成的新成果。调研监测发现,80%的徐州学生经常使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原来那种“授―受”关系的课堂生态在徐州已被“边缘化”。由此带来的是师生关系的变化。“校长关注课堂,教师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成为徐州教育人的共识,学生对学校生活满意率达到87.2%,师生学校生活的幸福感明显增强。诚然,“学讲行为”作为“学讲文化”的表层,最容易改变,但不可否认,“学讲计划”为了解决全市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率低下”的课堂教学问题的初衷,基本实现了。

事实上,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发现很多深层次的教学问题开始在“‘学讲’先进学校”浮现,进而成为“学讲计划”向下扎根的阻碍,即遇到了“岩层现象”。根据调研,来自基层一线的很多教师反映“教学内容难、多,教学任务完不成”,“许多师生不堪重负”,“为什么课堂上总有那么几个学生,要么不讲话,要么无精打采?”很多学校则疑惑,“‘学讲计划’推行一段时间了,为什么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没有大的提升?”“为什么我们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可持续?”

这时候,如果我们依旧站在教学的立场来看待这些问题,往往不容易看出问题的真正症结在哪里,也因此难以对症下药。但我们如果用课程的视角审视,就会发现,许多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教学本身的问题,而是深层次的课程结构问题。例如,很多教师常把“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完不成”归结为“学讲计划”导致的,却没有考虑过教材体系本身存在的缺陷,没有反思过教师中普遍存在的把教材当“圣经”的潜意识。再比如,学生不喜欢学习,大家往往归结为教师不会“教”或学生不会“学”,却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成绩好”的学生也不喜欢“学”?

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徐洁老师曾对此形象地写道:“仅改变课堂教学手段和形式,就好比吃营养餐,配方没有变,无论花卷、蛋糕或面条,怎么吃下去效果都一样。只有改变了营养成分,也就是说,只有解决了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他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如果教学解决不了“教什么,学什么”以及“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那么要在课堂教学层面上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实现“主体性教学”是很困难的。即使有可能实现 ,至少对大多数教师而言也是过于苛刻的要求。这也是“学讲计划”遇到“岩层现象”的深层原因。

因此,在“学讲方式”逐渐成为老师的自觉实践之后,区域范畴下的教学改革从“教学”层面转移到“课程”层面已经是势在必行。事实上,我们看到,徐州的一些推行“学讲计划”较好的学校、教师已经开始思考“教什么,学什么”以及“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了,这就说明他们已经接触到许多教学实践问题的核心――课程问题层面了。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意味着“学讲计划”在走向深入,也意味着“学讲计划”以“教学方式”转变倒逼课程改革的做法已初见成效。

那应如何准确把握 “学讲计划”中的课程建设环节?

在课程论的话语体系中,课程是一个大概念,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只有解决了课程问题,学校才会发生真正的改变――这,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共识。而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一个环节。在此,我们需要厘清两对教育关系。

1. 课程建设与“学讲计划”之间的关系。上文已经提及,“学讲计划”是一个复合的“教育理念表达”系统,是一种致力于区域教育生态改变的整体课改方案。所以,“学讲计划”的推行目的,不能也不会仅仅停留在改变师生的课堂行为层面,而是致力于徐州教育文化的重建。它作为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区域整体变革,其中诸如学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建设等一系列实践,都是“学讲计划”重建徐州教育生态的必经具体路径。因此,对于教育改革的参与者而言,除了要明白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过程外,更应明晰课堂行为变革与课程建设变革等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内在关涉。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将“学讲计划”有条不紊地深入下去。

2.“学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建设之间的关系。从教育逻辑上讲,学讲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和课程建设都是“学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既具有本源统一性,又有层次差异性,始终在互动、平衡中发展。“学讲计划”启动以后,首先发生变化的是课堂教学行为改革,随后才自发地对课程改革提出要求。课程则是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途径。而一旦课程改革的势能形成并开始进入实际操作层面时,又会反过来要求新的教学行为作支撑。教学总是特定内容的教学,课程总是以一定形式的教学为依托的课程,二者就是在互相支撑、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螺旋式上升,进而对整个教育产生影响。按照上文中对“学讲计划”概念的界定,可以认为,徐州市“学讲计划”初期推行的“学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属于“学讲文化”的表层部分,“课程建设”则涵盖了“学讲行为”“学讲制度”两个层面。所以,当前徐州基础教育的课程问题是一个涵盖在“学讲课堂”范围下更大的教育命题。绝大部分的教学问题,实质上都是课程问题。

因此,作为区域性课改品牌的“学讲计划”要想进一步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就必须进入到它的第二个阶段,即从课程教学的整体上进行综合考虑。 教学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这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全球性课程改革给了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二、“学讲课程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课程问题是教育上的一个永恒课题。美、英、日、韩、芬兰等发达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起加快了课改节奏,我国在2000年形成了具有全球视野的新课改指导思想,直到 2012年以后关于课程建设的研究才渐渐成为国内教育学界研究的热点。

即使如此,我们从区域实践的视角下审视全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则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北京(以北京市十一学校、清华附小为代表)、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早于21世纪初期即在借鉴他国课程改革思路的基础上,率先重构具有区域(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及实施策略,而中西部地区如河南、河北、山西、山东中西部、贵州等省,其重心仍在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层面。这是区域经济不平衡在教育领域的最直接体现,也是区域教育策略选择的最有力证据。

就徐州而言,在教学方式发生了大面积转变之后,启动具有区域特色的“学讲课程体系”建设迫在眉睫。调查发现,这样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部分学校总体的课程规划能力比较薄弱,课程开发呈现碎片化、低水平状态,二是学科课程校本化水平不高,进而成为“学讲计划”深入推行的重要阻力,三是学校层面对课程理解“异化”,课程领导力不足,严重制约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可以说,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打通“学讲计划”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

同时,我们也看到,此时构建具有徐州特色的“学讲课程体系”,是大势所趋,也正当其时:兼具“天时、地利、人和”的“三才”优势。(1)“天时”:如上文所述,课程结构改革既符合全球性教育趋势,也是当前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尤其是当下“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更对课程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2)“地利”:徐州,作为淮海区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沟通南北,五省通衢,风尚多元。这种兼收并蓄的城市品格、较好的经济基础无疑是徐州教育能够自我革新的底气所在。(3)“人和”:“学讲计划”在徐州全面推进已经三年。通过徐州教育人的不懈努力,“学讲行动”还在持续进行,“学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学变革已经成为共识,学讲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触及到课程改革层面,对课程改革提出了强烈的要求并做出了必要的准备,在客观上促进了“学讲课程”建设的启动。

三、“学讲课程建设”的方向

《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是学校最为重要的产品,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着眼未来,立足实际,通过对国家课程的开发和学校课程的建设,系统开发满足学生需求、充分落实学校培养目标的校本课程。”笔者以为,这种理念对徐州“学讲课程”的建设同样具有指导性意义。我们必须明白:课程的本性是面向未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重构课程体系不仅要适应未来,还应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未来。

然而,由于受到课程权力高度集中统一、基层课程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许多学校、教师都一直在刚性课程体系框架下开展教学,在课程理解上和实践层面仍存在诸多认识上的偏颇,如“不明白为什么要重构课程体系”“课程和教材的区别在哪里”等问题还不绝于耳。

哲学家康德说:“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一种存在。”意即“教育的使命在于人的完成”。那怎样的教育才能使“人”本身达到完成的状态?这恰恰是教育的魅力所在:教育的历史性特征决定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必然赋予教育不同的形态。而作为江苏省教育大市和淮海区域文化圈中心的徐州,又当在这场变局下如何准确定位自己的教育坐标?这也意味着徐州的课程建设之路需要更多的耐心与智慧。

笔者以为,当前,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努力:

1.开阔视野,汲取众长,提高课程意识。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全市教育实情,在大市范围内对各学校的课程建设(课程形态、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情况进行充分调研,“摸清家底”;另一方面要自觉地发现并借鉴一切对课程改革有启发和帮助的理论、实践。课程的形态就是教育的形态,只有将课程改革置于大教育的高度、多元化的视野之下予以审视,教育改革的基础才会坚实。

2.在借鉴课程建设先进地区、学校经验基础上,在先期“学讲计划”已有准备的前提下,集众智搭建“徐州市课程建设框架”,顶层设计课程体系,科学推动课程实施(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学校校本课程的总体规划、某一门校本课程的实施),正确进行课程评价。

3.采取多种策略,增强学校课程开发能力(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教师的课程开发与执行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课程建设的发展。目前,与教育部课程中心、江苏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的若干项目及实验学校建设工作等都为徐州课程建设提供了智力资源。

4.关注实践,整体设计。真正的认识要通过实践形成,课改的价值需要成果证明。“学讲课程”与“学讲课堂”是“学讲计划”的一体两翼,具有目标一致性、过程互动性,二者要相互配合,共同支撑“学讲计划”向前发展。

(文中诸多观点承蒙徐州市教育局李运生副局长、徐州市教研室何振国主任、《徐州教育科研》主编郑少华主任等诸位领导专家的点拨,在此深表谢意。)

篇4

【中图分类号】G640

1. 引言

秘书学是研究揭示秘书及其工作的发生和发展基本规律及特点的学科,它与写作和管理等学科联系密切,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从事秘书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既需要具备秘书专业的基础知识,又需要掌握其他相关技能,例如办公软件及办公设备的操作与使用能力、熟练的语言文字处理能力、较强的社交能力、对复杂事件的综合分析咨询决策能力、熟悉相关的法律知识等。因此,作为输出秘书专业人才的本科院校秘书课程的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对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要符合秘书岗位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教学结合,最终达到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的。

2. 秘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就业难度的加大,社会对秘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于专业化和全面化,对秘书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本科院校在秘书课程建设方面发展较慢,学科教学多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对秘书专业的实践性培养重视不足。对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1】。

首先,秘书学的一大特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高校中的秘书课程大多设置在文秘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等相关专业下。传统的秘书课程的设置偏重于对秘书理论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达不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其次,秘书课程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这要求学生在学习秘书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培养动手能力,达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要求。最后,进行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是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发展、人才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引起人才结构的调整,对秘书人才的需求更加偏向于具有管理知识并具备办公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因此,秘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 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3.1确定课程建设目标,明确课程建设思路

秘书课程的建设首先要有明确的课程建设目标。一方面,秘书课程建设目标的设置要以秘书岗位的要求为依据,注重将课程设置放到秘书职业环境中去,将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另一方面,秘书课程建设目标的设置要以培养高能力、全面化、应用型秘书人才为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将秘书接待方面、活动安排方面、文书处理方面、信息调研方面等不同的秘书核心能力分项目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分别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和应用【2】。

秘书课程的建设还要有明确的课程建设思路。对秘书课程建设的思路主要是要合理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及转向。对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针对秘书岗位需求重新设计课程结构;对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以秘书工作任务、职业活动为依据,打破传统的以专业知识为主体的课程内容,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对教学实施方式的重新创作,改革传统教与学的单一实施方式,建立新的情境任务型、理论实践相结合型的实施方式。对教学情境的重新构建,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尽可能多的实际教学环境,使校园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打破单一教学模式。

3.2基于秘书工作过程,采取切实有效的课程建设措施

在课程的教学理念方面。一方面要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多方位全面发展。

在课程实施方面。首先要严格挑选课程教材及辅导材料,使教材符合课程设计思路并适应秘书岗位要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要注重校内模拟实习基地的开发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充足的模拟实习与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方面。要注重改革教学模式,建立专业认知与准备、情境教学、课程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四个环节的系统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平台向学生相关课程资料及习题、案例等,让学生掌握充足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面。要打破以往只重成绩的考核方法,重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注重考核与实践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实习表现在考核中占的比重,将考核的重心转移到实际操作中来。专业实践应该通过教研平台力量搭建,校外评价则借助一定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获得较为理想的考核效果。

3.3开展角色融入式项目教学法

角色融入式项目教学法是秘书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它强调学习者是面对未来职业领域内的实际情况来学习,要求学习者将已有观点、知识、经验等等技能与实际工作情景相联系。首先要通过在课内设置模拟情景或联系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切实体验秘书角色,以秘书身份进行自主探索和互相协作的学习。其次要将学生秘书实习规模化、制度化,在实践教学方面遵循"校内课外实习、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参与社会活动"这样一种由易到难的实践模式,不间断的对学生进行秘书角色实践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学会实干,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4. 结语

随着社会对秘书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更高要求,本科院校秘书课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对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秘书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秘书课程的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篇5

电子商务是当今中国社会的重要潮流和经济增长点,也日渐成为各阶层人士的一种生活方式;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借鉴电商行业运作的思维来建设和提升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内涵,是与潮流接轨的一种新尝试。在电商活动日益深入生活的背景下,笔者有幸参与了一次赴几家知名电商公司的进行考察调研的活动,对电子商务及其运作模式有了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在考察调研的过程中笔者见到、听到了许多,有很多想法和念头都随感而发、随口道出,然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反复思索,又可提炼出不少观点并引申为今后对待教育教学的清晰思路。基于职业敏感,笔者认为电商行业的平台化模式和平台化思维,对于高职层面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因此笔者以自己常教授的包装设计课程为例,浅要分析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平台化建设思路。

一、平台化思维下的艺术设计课程建设思路

在几家知名电商公司的参观考察中,笔者被告知电子商务活动其实是一个在不断建设和维护中的平台,是在不断地互动运作中的媒介,这可算颠覆了笔者对电商的粗浅认识,因为绝大多数普通人都认为电商就是上网购物、谈生意再交易就算完事。而事实上,电子商务活动包含运营、客服、推广三大部分,电子商务公司的业务本质是基于平台的综合运作;电商公司首先运用相应技术建设好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平台空间――这个空间本身也在不断修正和改进甚至升级中,之后充分运用平台来承接其他各种企业的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推广业务,通过运营和客服两部分的通力协作,在企业产品和终极顾客之间构建一座桥梁。

在高职层面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笔者与同事多注重视觉传播设计和营销(推广)的教学,也就是说注重引入实训项目进行策划和设计,却容易忽视对设计实训整体工作的筹划(运营)和互动沟通(客服)工作的引导;那么今后我们是否可以运用电商平台化的思维来启发和借鉴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呢?具体说来就是将课程和实训项目分为基础能力、整体筹划、沟通交互过程等三部分,课程以基础能力的培养来构建平台框架,以整体筹划和沟通互动等各种可变性强的因素来充实和完善;这样在为每次、每届不同班级的授课中,都可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课程准备和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都需积极发挥主动性,教师备课自不必说,但还需引导学生在课前课中进行准备和筹划,并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甚至直接面对客户进行沟通协调,来让自己的设计过程和成果得到一定检验,只有为公众所认可的设计方具有生命力和推广价值。

二、包装设计课程的平台化建设思路

以笔者教授的包装设计课程为例,绘制包装纸盒平面图、编排图像和文字的装潢设计能力是包装设计的基础技能,是课程得以建立和支撑的平台;课堂实训虽然可以导入实际设计项目,但学生缺乏对设计进行整体筹划的机会,也缺乏直接面客户和市场并与之沟通的机会,因此在学校里、在老师指导下反复修改所做出来的设计成果多为闭门造车,虽然视觉上不乏优秀作品却没有经过客户(市场)的检验。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发挥课程的平台化效应,笔者将尝试在课程基础知识授课阶段用时最短、学习包装基础并定下(导入)实训任务;设计中的大部分时间将用于调研,即离开教室去市场收集和观摩同类产品的包装――以前也是如此,但调研的重点不在是市场上流行的包装设计风格套路以便模仿,而是何种风格的包装产品销量好及其原因,并与市场销售人员沟通、学会了解不同顾客的心理,有了这些准备后,包装设计的目的性将更加明确。学生的设计作品完成后,还应有沟通推广的过程,教师可带领学生将所有作业进行展示,自由发言,让每个学生都从公众的态度中获取对自己设计的改进意见。

电商从业者的工作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不断与不同人进行沟通,艺术设计行业的工作也是如此,而且这也是当今社会商业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以笔者的个人经验来看,笔者曾在工厂的设计部门从事过平面设计工作、后又在专业设计公司从事平面设计,在工厂里所做的设计都是本单位所需的,内容单一、工作轻松;而在设计公司工作则每天面对不同行业不同要求的客户,不同客户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平台的挑战有所增强,自己在专业上的成长进步也快些,这也是电商的平台化运作对笔者的启示。

三、结语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本文在实际考察调研的基础上,以包装设计课程为例,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平台化建设做出了浅要解析。笔者看到、想到了很多,或有待进一步提炼和检验,但所看所想的都不会转瞬流逝或仅存于照片中供人想象,而是会融入笔者今后的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工作中,创造新的价值。

篇6

课程是高校教育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它关系到学生在高校中的学习成果,也关系到一个高校在教育水平方面的成效。一门课程至少涉及六个基本要素:一是课程的目的;二是课程的理念;三是课程的知识体系;四是课程的教学模式;五是课程的教学资源;六是教师。这六个要素是相互融入、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制约或促进的。

实验课程是高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实验课程将这六个基本要素进行更多的丰富和创新,并融入更多现代化技术,它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将课本中学习到的内容付诸实践,进行实际操练,在实验中学生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高校实践及创新人才的培养。

但是长期以来,高校在教育过程中都更加重视课堂教学,在保证了足够的课堂理论教学之后,辅助以实验教学,因此实验教学一直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位置,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也相应的处于一个从属的位置,缺少更多学习、交流和提升的机会。与此同时,实验课程的内容、教学大纲更是多年不变,缺少创新,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是高校忽略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所导致的。

实验课程的开展是理论指导实践最直接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创新以及动手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在高校教育中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要梳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专业的特点和需要,合理安排课程,彻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切实开展实验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从而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精品课程建设是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教学共享的一项教学创建活动。它的宗旨是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2003年4月8日,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内容包括:课程所在学科的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

因此,实验精品课程的建设更加有利于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报刊编辑是实践操作性强、同时需要学生创新能力的一门实验教学课程,它是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结合的一门课程,如何将它建设成实验精品课程,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队伍、教学模式、实践平台等多个方面出发。

一、从学生角度出发设置教材,使教材内容安排更加合理

实验教学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将理论课学习的内容与实践更好的结合,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教学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包括报刊版面的设置与排版、报刊内容的选择、色彩的运用、图形与文字的配合等等内容。传统的教材多是类似于说明书的形式,仅仅介绍各种控件及案例的操作方法,但是操作方法的理论依据、各操作之间的联系与融合、整个版面的编排、设计等内容很少涉及,因此在实验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教材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要首先进行改革。在教材的设置与安排上,可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用于介绍报刊编辑的基本设置和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文字、段落、图片、图像、色彩等的主要操作,让同学们先熟悉整个报刊编辑的内容,也是进行报刊编辑学习的提前热身。下篇则安排几类重要的报刊实例,包括报纸的编辑、杂志编辑以及海报的编辑。每个部分介绍一个完整的刊物编辑过程,使上篇介绍的基本操作能够与之更好地融合从而运用到完整的实际编辑当中,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才能让整个报刊在编辑过程中更加合理、科学。整个教材完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编辑、设计,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这样一来,使得整本教材在设计架构方面更加全面,内容安排方面也更加合理。

二、建立高素质、稳定的师资队伍

报刊编辑学是一门操作性强、对排版、编辑、设计等各方面要求都很高的课程,这门实验精品课程的教学需要一支高素质、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需要教师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同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应更加重视对实验课程教师的培养工作,以教学团队为基础,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给予老师更多学习、交流、提升的机会,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报刊编辑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新闻理论、报纸编辑学、读报评报、新闻采编、报纸编辑软件操作技巧、版面设计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请研究新闻学、新闻采写、设计等方向的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为报刊编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还可以与业界人士进行沟通,让业界在报刊编辑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人士走进课堂,用实际工作经验和经历进行教学,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业界老师可以将报刊编辑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课堂中可能不会碰到的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将业界的操作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学生,让这门课程的实际指导意义和价值更高。

三、整合资源,构建创新性教学模式

实验精品课程的建设,特别是报刊编辑这样操作性强的实验课程,必须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信息时代下,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与网络的结合。除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有关报刊编辑的资源、课件,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作为主要的载体,使得获取海量信息、资源变得方便快捷;同时学生作品以及搜索的资源可以上传至网络服务器,最终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实验室变成课堂,学生可以第一时间与教师进行互动,一改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打破传统课堂模式的束缚。

现代化的实验室建设整合了各种资源,将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运用的实际教学中去,模拟真正的报刊编辑操作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够真实体验到报刊编辑的工作环境,软件操作、报刊打印都可以在课堂上完成。当电脑屏幕中的报刊真正呈现出报纸、杂志的模样,便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编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更方便学生进行修改,在不断地操练、观察、修改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报刊编辑的过程,也更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从而达到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实验课程的实验室环境也要进行不断的深化改革,高校需投入更多的经费用于实验室建设,包括实验设备、环境条件等方面,提升实验水平和质量,逐渐与业界实验室接轨,用先进的技术、生动的教学来创造全新的教学模式和环境。

四、建立实习实践基地,提前了解业界工作氛围

实验精品课程建设就需要搭建课堂与社会的桥梁,建立实习实践基地,让学生更早地也更快地了解到业界的工作环境,掌握操作技巧,提高能力。

报刊编辑课程需要了解新闻理论、报刊版面设计、报纸编辑软件操作等,这些内容的掌握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来指导实践,因此在课后需要为学生创造完备的实习实践基地。学院可以与当地的报社、电视台、出版社、杂志社等新闻类工作单位通力合作,为学生搭建学界与业界的桥梁,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习实践环境,和真正有报刊编辑经验的人学习与沟通,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求知的能力,培养主观能动性,了解更多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编辑知识和技巧。学界与业界合作的教学模式,是实验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界和业界优势资源的互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更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

五、提升管理能力,建立高效运行机制

实验室设备众多,随着实验课程不断被重视,设备利用率提高之后,加强实验室管理,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变得更加重要。这些细节得到落实才能更好地保证实验课程的正常进行,及时解决实验室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建立更加高效的实验室运行机制。

结语

实验精品课程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必须要求学校至上而下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密切结合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勇于创新,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贡献力量;与此同时,不断开拓教学团队视野,吸取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优质的教学资源、一流的教学团队、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高效的教学管理,只有这些教学资源之间优势互补、不断优化,才能为实验教学改革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促进实验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安徽大学教学项目《新闻传播信息共享教学平台的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①冯婉玲、段远源,《课程建设的内在规律与制度保障——兼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建设案例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8)

②精品课程,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1058442.htm

③郑家茂,《实施精品课程战略加强教学内涵建设提升教学工作水平》[J].《中国大学教学》,2006(6)

④李佳恒,《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与对策研究——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例》[D].天津大学,2010

⑤刘艳,《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和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

⑥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篇7

一、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由于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加之我国经济结构体制不合理、教育改革滞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落后。当代大学生就业矛盾突显。这主要表现在毕业生快速增加,但社会需求减缓;培养学校学科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就业结构不合理;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就业现实脱节。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就显得尤为紧迫、重要。

二、2010-2012年川北医学院医学生就业状况

以川北医学院2010届、2011届和2012届医学类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毕业生就业数据库相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240名毕业生做相关调研。

1.川北医学院医学类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川北医学院医学类大学生就业特点:第一,就业地区以基层为主。三届毕业生中,有超过60%的学生选了县级以下的基层工作单位。这完全符合川北医学院“努力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方针。

2.毕业生中未就业学生情况调查

如表2所示,在被调查的近三年未就业毕业生中,53%以上的人是因为就业的态度、想法问题造成未就业,有30%的毕业生因为全力投入公招、研究生考试复习准备而放弃就业,剩余13%的毕业生因为结婚等个人原因放弃就业。在这15名未就业人员当中,因为个人学习和技术能力未能实现就业的为零。

三、医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建议

1.医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基础知识教育相结合。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不光有老课,也要结合当下医疗卫生行业现状,向同学们介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项目等新情况、新问题。

2.邀请专业人士走进课堂。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避免迂腐的“陈词滥调”,可以适当邀请医疗行业相关人士、本校毕业生等走进课程,亲身讲述自己的求职、工作经历。

3.构建多样化的就业指导教学模式。积极拓展就业指导教学模式,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全方面、多渠道、立体化的就业指导教学服务。比如我校专门设立了就业指导网络课堂,该网络课堂内容覆盖当前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技能提高、就业政策介绍等。

4.强化大学生自我评估测评等教学内容。自我评估是职业规划过程中的一个起始环节,客观、全面的自我评估是科学进行职业规划的前提,它对职业环境分析,职业目标确立,生涯策略,生涯评估等环节及其连续过程的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要素主义教育理论是美国教育史上比较有影响的一派教育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要素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文化的价值具有永恒性和客观性,在人类文化遗产中有着共同不变的文化要素,学校教育的使命就是把社会文化遗产传递给下一代,要素主义注重维护社会文化遗产的主张深深印在其课程理论中。

一、要素主义课程论的具体思想

(一)课程目标:传授文化遗产和进行理智及道德训练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具体化,要素主义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因此要素主义课程目标也带有比较明显的社会功利化倾向。这种倾向使得要素主义的课程目标主要有传递人类文化遗产的要素和实施个人理智及道德的训练两个方面。巴格莱在《教育与新人》中写道:“从最广阔的含义上看教育,把教育看作是社会进化的基本因素,有组织的正规的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将人类学会的最重要的知识编织到每一代人的生活经历中去。”[1]由此可见,教育就是要传递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标准,强调道德方面的训练和智慧方面的训练,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强调社会与个人的统一,利用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增强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意识。

(二) 课程内容:选择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

要素主义在其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置上主张以“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为基本原则。基于实在论,要素主义承认世界本身有绝对价值,人能通过理智活动达到真理,而真理表现为文化遗产。“全部课程是人类与世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社会的成果已成为社会遗产的东西”。[2]根据要素主义者的课程标准,要素主义课程内容的选择坚持以下三个原则:第一,课程内容必须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第二,课程内容要具有长期目标;第三,课程内容要包含价值标准。

(三)课程实施:教师主导的接受式教育

在课程实施上巴格莱认为,学生应接受心智训练。要素主义者认为教师是理智和传统社会价值的模范,学生要服从教师的指导。教育的主动权操在教师手中,只有教师才能把人类历史遗产、民族文化的共同要素以及成年人的世界介绍和引导给儿童,儿童的智慧及能力的发展也需要教师引导。教师是有“权威”的人物,在使儿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以及情感、道德、人格的成长诸方面,教师都要直接负责对儿童的教育、指导与管束。

(四) 课程评价:高标准、严要求

在课程评价上,要素主义课程范式提出了严格的考核制度。要素主义认为对学生缺乏严格学业标准,不仅不能造就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缺乏严格的学业标准“对于学习者和民主集体都是严格的不公道”,威胁着学校,也威胁着自由本身。要素主义课程范式主张刻苦严肃的学习,学校要有统一严格的纪律,教学要有统一的进度和要求,学生应该接受严格的考核。

二、我国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当前我国现实的课程建设过程与实效来看,我国的课程建遭遇到的种种困境值得反思,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试教育”文化传统,个人功利主义心理严重

在我国,“应试教育”具有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根源,这是今日存在的阻碍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性因素。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普遍存在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分数的至高无上的传统思想。为了保证分数只升不降,似乎一切手段都是必要的。显然,这种“应试教育”的怪圈,绝不仅仅是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形式与教材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关于教育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心理的问题。

(二) 重视学科知识,忽视传统价值作用

受唯分数论的影响,课程内容方面,我国偏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忽视很多传统价值的作用。教师传授给学生最多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对一些具有价值判断的传统文化知识不重视,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书本上的知识,俨然书呆子形象。不得不说,很多学生的素质有待提高,很多中国的传统美德在现在许多人身上看不到。

(三)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积极性受挫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明显存在两种消极的态度与行为:应付性态度与行为、排斥性态度与行为。教师超负荷的工作量使其处于一种高压、无助的状态下工作,形成一种挫败感、无力感,进而丧失前进的动力。这一系列问题使教师的绝对领导地位发生了微妙变化,许多教师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去传授学生知识,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从而影响教学与学习效果。

(四)课程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的矛盾冲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评价遭遇到了一个两难困境:理论的课程评价与实践评价矛盾冲突,以选拔为宗旨的考试,考试与理论的课程评价产生巨大偏差。[3]以往的教学评价的理论标准就是促进教学,甄别与选拔只是它的附属功能。但是实践工作者却不这么区分,他们不关注理论中的教学评价,而是把它直接异化成选拔意义上的概念了,以选拔为宗旨的考试,是教学实践者以至于学生家长们解释教学评价的依据。

三、要素主义课程观对我国课程建设的启示

(一)教育目的上,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

要素主义强调社会功利主义的教育目的,倡导社会效益的课程与教学目的观。人才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的,只有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是国家真正需要的。针对于高考扩招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国确定将全国六百多所(包括三本)本科院校转型为职业技术学院,将会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基于让教育社会功能的更好发挥。

(二)教育内容要重视传统文化思想与道德教育

要素主义者主张传授“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这些要素是经受了历史考验,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并对整个社会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现在教育的一个显著缺陷。在我国的课程建设中,应改进德育方法,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结合各科教学和各种活动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也要注意潜在课程和隐形课程的潜移默化作用。

(三)重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素主义极力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学生就是接受式的学习。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对学生能够有效的把握。要素主义对教师的肯定是对其很大的支持,人只有感觉自身价值时才会认真去做一些事情。同时,也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具有一定思想的学习者,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与看法,尤其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一些先前形成的思想很难发生改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努力。

(四) 正确看待学生的成绩,完善课程评价标准

要素主义课程范式主张刻苦严肃的学习,学校要有统一严格的纪律,主张对学生严格要求。现阶段课程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对其他方面的重视很少,这严重打击了一部分同学积极性。课程评价标准必须严格,课程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要综合在一起,同时,也要坚持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不能单纯的看分数,学生的其他天赋也应该予以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看待自己。评价的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评价学生时一定要坚持多方面综合考虑,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评价时要客观,不能主观臆断。(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一流课程建设是当下高校教学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大战略契机。2017年8月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的决策,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2019年4月为进一步推动“双一流”建设,教育部正式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即建设1万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一流课程建设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其中,教学内容改革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根本与核心,是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改革的基石。以下从立德树人、沟通古今、融汇中西、体用结合等四个方面来探讨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路径创新。

一.强化课程思政,将立德树人与教授专业知识相结合

在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多侧重文学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学生人文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究其原因,主要与古代文学课程内容特别多、教学课时比较少有关。古代文学包括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辽宋金元文学、明清文学,部分高校还会将近代文学纳入其中,可见,古代文学包含了自上古至近代两千多年的历史,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就文学本身而言,囊括了众多的文学作家、文学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化思潮等。显而易见,古代文学的课程内容具有历时悠长、涉猎广泛、内容繁多、文义多元等特点。因此,教师为赶教学进度,往往以知识讲授为主,而减少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评析,从而忽视了古代文学作品蕴含的文化精神,以及对学生人格精神的熏陶与培育。不难发现,中国古代文学包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仅就《论语》而论,即蕴含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入则孝,出则弟”的孝道规范,“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坚毅果敢,以及“学而优则仕”的兼济情怀等文化精神,另有君子品格、学习方法等不必赘述。更遑论先秦诸子、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瀚如烟海的文学经典。这些文化精神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格精神的培养目标高度一致,是立德树人的第一手材料,也是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第一把钥匙。因此,在一流课程建设的战略契机下,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优化教学内容,强化课程思政。具体来说,既要饱满地完成专业知识的讲授,又要深刻挖掘古代文学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时刻以树立学生美好品德、健全学生人格精神为教育目标,并体现在教学实践之中,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终极教学目的。

二.注重古为今用,将古代经典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

中国古代文学距今时日久远,与当今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化社会环境存在较大差异,譬如就语言的读法来说,古代汉语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等四声,而如今普通话中已无入声字,而且现代汉语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与古代汉语中的平声、上声、去声并不完全相同,这就造成了古今语言文字理解上的障碍。再如,古代文学中的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玄言诗、盛唐气象、古文运动等文学风格或文学现象,都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文化思潮等密不可分,解读古代文学需要知人论世,文化语境的不同又加深了对古代文学理解的难度。又如,律诗和词的创作有严格的规范要求,讲究平仄格律和对仗押韵,这在今天已经很少被创作。另外,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普及,更加剧了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脱离。因而,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古代文学是故纸堆里的“死”学问,不具有时效性和实用价值,从而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古代文学经典也成为束之高阁、无人问津的案头作品。鉴于此,在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中,亟需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具体来说,应增强现代教学意识,第一,吸收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更新教案与课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用新方法、新材料来解读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常学常新的学习态度和用现代意识、现代材料解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方法。第二,强化实践教学,挖掘古代文学与当下社会生活的契合点,用现代方式解读和演绎古代文学,使古代文学“活起来”,以最终达到古为今用、沟通古今的教学目的。第三,在讲授古代文学经典时,除了传统的阅读欣赏、评论鉴赏之外,还可以强化视听体验、经典再创作体验。比如,观看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剧,进行比较研究。再如,化用诗词进行现代广告语的编写,对古代戏剧作品进行改编、续写等剧本创作,拍摄抖音等微视频演绎古代文学经典等。总之,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力求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结合,赋予古代文学新的视野与功能,使学生置身古代文学的情境之中,感受古代文学的时代魅力与现代价值。

三.推进中西融汇,将传统文学与西方先进理论相结合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烙印,因此,在传统的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一贯采用本民族的传统思维和理论,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亦以彰显民族特色为主。这是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必要手段,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忽略了古代文学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不利于学生国际视野的养成。实际上,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无论当时还是今日在国际上都有着比较广泛的传播和影响。《三国演义》早在明代隆庆三年(1569)已传播到朝鲜,英国牛津大学收藏了一本崇祯八年(1569)的明代刊本《三国志传》,目前朝鲜、日本、越南、英国、法国、俄国等多国都有《三国演义》的译本,同时也有许多研究论文和专著,《三国演义》的国际影响与地位可见一斑。再如元杂剧《赵氏孤儿》曾被国外多位著名作家改编并且搬上舞台,法国伏尔泰就据此编写了《中国孤儿》,并于1755年出版。《三国演义》《赵氏孤儿》受到国外读者的欢迎并不是个例,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许多经典作品,乃至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国外都有着广泛的受众,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必然结果。另外,由于历史的遗留问题,中国许多原始文献曾大量流失到国外,比如敦煌学发源于国内,其第一手文献材料却在国外。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中,不能忽视其在国外的现状。另外,西方学术研究中的先进理论也是打开中国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钥匙。比如,西方的传播学理论、美学理论、语言学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等,与国内教学研究与改革有许多共通之处,我们可以择其善者应用到本学科的建设与改革之中,以拓展研究视野。因此,在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不能故步自封、画地为牢,而应该具备国际眼光,主动探索古代文学在国外的研究现状和最新成果,以及国外相关学科的先进研究理论,并存其精华、化为已用,将最新的、客观的文学知识、文学理论传授给学生,以开拓学生视野、培育学生中西结合的先进理念。

四.提倡体用并重,将文学本位与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

篇10

调查研究,统筹兼顾。本学期,我们重新对学生、家长进行了发展需求调查、评估,对教师的个性特长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组织部分教师、学生、家长访谈。通过调研及分析,我们重新确定了人文素养、艺术素养、体育技能、学科素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6大类35门校本课程。

在课程资源上我校突出一个“借”字。我们本着开放办学、开门办教育的思路,除充分挖掘本校教师资源外,还从家庭、社区等外在学校环境中挖掘课程建设资源,寻找新的增长点。在课程管理上我校突出一个“统”字。我们统筹实施三级课程,统筹学校教师资源,统筹学校研究力量,统筹学校发展的人、才、物。

自主选修,“走班”上课。根据学生的需求,我们把校本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其中以选修为主。必修课有晨诵、午读、暮省,乒乓球课,一、二年级的形体课,全校的实践课、面塑课,其余课程均为选修。学生选修课程后由班主任统计人数,再报给相应课程的任课教师及教导处。我们的选修不仅打破班级壁垒,也打破了年级界限,真正做到了“我的校本我做主”,从而形成了动态的课程结构。

每天下午两节课后,校园里就会呈现“学生大迁移”的壮观景象,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一样,飞到自己钟情的教室、操场、训练馆。每个场馆展现出“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热闹非凡的情景,不同年级的孩子因为一样的兴趣走到了一起。

搭台展才,凸显个性。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平台,他们满怀热情地走进乒乓球馆,走向篮球场、足球场,走进民族艺术的世界,走进社会这个广阔的大课堂……他们的个性在多彩的课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如果说校本课程为所有喜欢此类课程的孩子提供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平台,那么在此基础上选的优秀选手则成为该项目“塔尖”上的佼佼者。目前,我们有“一社”,即三叶草文学社;“三团”,即合唱团、舞蹈团、民乐团;“五队”,即乒乓球队、羽毛球队、足球队、篮球队、轮滑队。活跃的社团文化给特长突出的孩子向“高、精”方向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他们成为校园里在“塔尖”上跳舞的孩子。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238-01

一、前言

我国相关的兽医诊疗技术中提出了相应的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原则,因此要求畜牧业和动物医疗行业具有相应的职业操守,并且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因此本文对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的课程建设和改革进行相应的探讨。

二、兽医临床诊疗课程地位与课程构建

1.兽医诊疗的课程地位

在畜牧兽医类的专业当中,兽医临床的诊疗技术是一门基础的课程,对学生诊断动物疾病的掌握,基本治疗方法和基本治疗技术的掌握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畜牧医专业课程中的核心;是畜牧兽医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临床课程及畜禽生产课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桥梁”作用的专业核心课程。这是防控和诊断动物动物疫病和畜禽生产课程一门基础课程,同时是把课程和临床诊疗结合起来的一门课程,而且国家在考核“动物疫病防治员”时也是以该课程来作为重要的考核课程。

2.课程构建

在我国,培养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通过《兽医临床诊断学》等十多门课程来完成,在这些课程中,分门别类的对相关诊疗的基本办法和基本技能作为介绍,并通过这些之后才能对课程的核心理论和技能进行学习和训练,这样就使得在对动物基本诊疗时出现基本办法交叉和重复,并且各自封闭,对动物疾病诊疗不能够达到完整和系统的情况,在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显得比较分散,基础动物医学教学联系不紧密,使得专业学生临床诊疗技能的整体水平不高,无法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所以要参照国际上动物医学教育的现金方法,根据兽医专业高职学生工作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进行设置其专业教育模式,通过相应的临床病例结合相应的专业知识、人文社科、基础医学知识,把传统各专业课程诊疗内容融合,进行整合、优化并改革。以兽医基础平台为基础,开发出崭新的,具有新时代意义的课程体系,把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禽生产课程作为专业课程。

三、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1.教材建设体现以人为本

社会在不断进步,我国兽医工作者也具有了新时代的要求和挑战,要求其临床诊断办法和技术符合新时展,并对新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进行应对和处理,动物在种类和疾病的情况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情形。因此这就要求在进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的传授时,要进行相应的教材删减和补充,符合社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补充,对最新的科研成果进行补充,其教学内容要反应出新时代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水平,并且要充分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思想,突出讲授“常见症状”,分别从概念、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和鉴别诊断思路进行分析;在诊断的对象中把伴侣动物、特种经济性动物以竞技性动物的内容加入到教学当中。

2.课堂教学突出能力培养

2.1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把能力培养跟启发式教学互相融合起来,主要通过讲师进行讲授,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讲授内容侧重教材各章节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突出重点、难点、疑点,注重联系生产实践,并注意介绍兽医临床诊断技术的新成就、新发展;

2.2把多媒体与板书、实物融合起来进行教学。对多媒体丰富的录像资料及彩色图片资源进行良好利用,让学生在教学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获取丰富的信息;

2.3对学生采取相应的引导,让学生具有自学的能力和意识。通过课后思考题的样式,来促发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理解,并通过对课文参考书和文献资料的查阅,来增加学生自身的知识面,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一个加深和增强的作用。

3.实践教学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

在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制定和安排时,重点注意课程的理论结合实践,并采用实践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学的计划当中,把实践教学跟学生创新能力之间的联系要重点关注,把兽医临床诊断学理论的实用价值通过实践和创新来进行体现,让学生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并进行创新。

4.充分利用课外环境,强化实践教学

4.1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生产实践当中,并安排学生到动物医院进行相应的实习。其实习的内容主要让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比如病历摘要,典型病例的诊疗资料、病情分析、评估,参考资料等;

4.2让学生在假期之间进行专业性的实践,对畜禽疾病进行诊断,并参加技术咨询和畜禽传染病防治方面的研讨会,创造机会给学生来对最新的疫病发展和流行进行了解;创立学生疾病诊断科技小组,对畜禽病例和病料进行了解并利用兽医临床诊断实验室来实现,通过临床诊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进行锻炼并提高;

4.3派系里知名专家和教授来担任顾问,组织学生成立科技咨询服务小组,由系,同时还请一些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来定期给咨询小组进行培训。通这样的科技咨询方式,让学生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同时对专业知识也是一种巩固和检验,同时真正的做到吧知识转化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畜牧兽医的教学课程建设和改革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和缺陷存在,有些是授课教师不能克服的,比如说门诊病例减少、实习场所不够、经费不足、动物单一等等问题。所以,要对我国兽医诊疗技术的课程进行深化的改革与创新,让兽医诊疗技术的课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人才尚需学校、地方、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长坤,杜维军. 谈我校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教学法,民营科技,2012年10月,第32期,42-44页

篇12

一、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它既要满足学生就业、升学及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鉴于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各高等院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1]鉴于艺术院校各种专业人才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英语使用的频度和广度的差异性,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首先应该优化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在将大学英语课程视为基础技能类的工具课程的基础上,将其视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来设置和实施改革,为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服务。[2]

二、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探究现状

在丰富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成果中,涉及以艺术类学生为教学对象的相关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成果较为缺乏。范谊(2000)认为:“教材要有一定程度的教案化,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富于交际性的交互活动,以保证课堂交互活动的开展。”[3] 应国丽等(2003)认为:“艺术类学生本身英语基础差,如不选好教材,无疑增添了学习英语的难度”[4]。[周捷峰(2008)首次提出仅靠教学方法的改变来改革一门课程是不够的,必须变革以教学内容为核心的课程[5]。曾凤英(2010) 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课程的设置两方面探讨了艺术院校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6]。他们的研究回应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渐渐地向系统、科学、个性化发展的倡导。

三、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课程设置缺乏多样性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选择性和多样性,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差异的需求。部分学生入学英语水平总体偏低、学习动机不足,达不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对教学对象的入学起点要求;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从事艺术,不需要学习英语。还有部分学生有学英语的动机,但由于基础较弱,没有正确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如何分层次要求,是课程体系设置中需重视、改善的一个环节。

2. 美术专业高考招生政策的特殊性

近几年美术专业考生的文化录取分数线比文科文化录取分数线低两百分以上。因为报考美术专业的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选报普通高校文理科无望的情况下,临时急转弯。目前的招生制度使艺术院校处于两难境地。如提高文化课录取线,势必要降低专业水平;如维持现状,则文化课尤其是外语课几乎变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四、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1. 个性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2007)指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7]

基于以上要求,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构建了符合各专业学生实际的丽水学院艺术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方案。它包括语言基础知识、语言应用技能、专门用途英语、第二课堂英语四模块构成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模块间既相互关联又自成体系,下面就这一体系作简单介绍。

(1)模块1――语言基础知识课程

英语基础知识是发展英语应用技能的重要基础,掌握和学习语言知识不仅仅只是为了储备知识,而是将所掌握的语言知识运用于语言实践运用中。

(2)模块2――语言应用技能课程

课程设置着重强调语言基本功及语言应用能力并重,让学生树立“能力本位”的观念,充分意识到英语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我们强调的是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人才的培养,尤其要重视语言知识技能化的课程设置;听、说、读、写、译是英语语言基本技能;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是吸取的技能,说、写、译是语言的输出,是表达的技能。[8]

(3)模块3――专业英语课程

大学英语教学要自觉适应市场,根据不同专业办学情况和相关行业人才需求现状,研究把握学生实践能力结构。[9] 针对艺术学院学生对艺术专业英语知识的需要;以及《大学英语课程要求》(2007)中倡导的“个性化的学习”,我们设置了系列实用艺术专业英语。

(4)模块4――第二课堂英语

开设“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我们将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得以提高。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英语课程设置必须要充分体现个性化,既要照顾基础差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留有发展的空间;并且既要保证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水平逐步提高,又要开创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来满足他们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根据艺术学院学生的入学英语水平,对各个专业学生设置了相应的要求(如表2所示)。

丽水学院艺术学院模块化课程体系 表1

丽水学院艺术学院各专业大学英语具体课程 表2

2. 多样化课程教学方式的采用

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需改变,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基于网络的英语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伴随这种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多种途径的师生交流、人机互动,教师的角色就从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为主变为以设计教学为主,学生也更加主动地去发现式学习。

3. 立体化课程教材的选用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教师应该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校园网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应利用各种资源创造丰富的英语学习环境。当然,教科书更要重视,要注重选择合适的教材。《21世纪实用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依托网络和信息技术,用音、像、图等手段把这个世界拉到学生眼前,有利于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力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4. 多视角课程评价方式的构建

新一轮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十分重视课程评价的改革和发展性评估,对学生、教师和教学过程都采取了发展性评价。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查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以往的大学英语评价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很难准确、全面、科学、客观地进行教学评估。形成性评价方式不仅只是关注结果,而且更关注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有三种,即: 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百分制评分。形成性评价由课堂活动、出勤、作业完成情况等构成,占期末总成绩的40%。终结性评价包括各类正式的考试。终结性评价由期末笔试(含听力)与口语测试组成,占期末总成绩的60%。

五、结束语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口,艺术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大学英语课程目标定位,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方面积极改革创新,并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同类的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曾凤英.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探索[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1):99-100

[3]范谊.大学英语教材改革的若干问题[J].外语教学.2000(4):55-62

[4]应国丽,罗珊冰.艺术英语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114-116

篇13

(2)某些课程内容陈旧,未跟上学科发展的需要,比如微机原理、单片机等课程编程停留在汇编语言,而目前绝大多数公司用C语言开发等问题。

(3)课程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各自为政,基础课程没有对后续专业课程起到辅助和辐射作用。课程体系是本着“先基础、后专业”的原则开设各课程,由于各课程之间内在联系不足,不同专业教师之间学术交流活动少,虽然各科教学任务完成了,但是没有形成连贯性,造成了学生经常学此忘彼,即使是感觉各课程都学得不错的学生,也无法从全局上掌握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缺乏完整的实践和科研能力。建设计算机技术课程群,挖掘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内在联系,拓展工程学中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外延,构建体系完善、层次分明、目标明确的计算机教学体系,真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计算机技术课程建设方案研究

针对目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首先必须要整合生工专业现有计算机技术类课程,研究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等与生工专业各学科间的关系,明确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在生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实现生工专业计算机教育的系统化和全程化,即课程群中的各课程教学保持前后呼应,紧密联系,融会贯通;然后要强调计算机技术类课程教学与生工其他专业课教学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强化计算机在专业中的应用为目标,使学生学习系统化、专业化,打造生工专业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核心竞争力,具体方案如下:

(1)认真研究生工专业学科群课程体系,切实抓好计算机课程群全面建设为了使课程之间前后联系紧密,知识结构环环相扣,与医学仪器方向其他专业课内容息息相关、承上启下,根据计算机课程知识结构,结合生工专业医疗仪器方向专业课教学内容需要,首先要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上重新进行设计,在确保本课程教学内容完成的基础上,增加关联课程的相关知识点间的讲解学时。例如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讲过指针和结构体知识后,增加链表的讲解,讲到位运算知识时,增加位运算的单片机应用概述等知识点。另外在教学内容建设上,不仅要明确本课程群与生工专业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还要重视不同课程在课程群系统中的逻辑关系。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规范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避免内容重复;抓好课程教学大纲的执行与落实,规范课程的讲义与教案,加强课程教学课件等方面的建设,将该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等及时补入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结构合理、软硬件研发和应用能力完备的教学团队形成学术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均合理的教学团队,是构建计算机技术课程群的重要保证。在人才培养上,可以实施以老带新的制度,让更多学历高、有能力的年轻老师快速成长起来;坚持教学和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鼓励老师进行科研活动,这样老师就可以把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带入到课堂,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习兴趣;坚持老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坚持不同课程间的听课制度,鼓励老师多课程间授课,这样才可以知己知彼,加快课程之间的融合速度。

(3)搭建计算机技术课程群网络资源平台,推进课程资源的网络化与信息化建设整合课程群中各门课程资源,将课程群作为一个整体,加强其网络化与信息化平台建设。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队伍熟悉课程群中各门课程之间的紧密耦合关系,明确课程群的整体教学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统一的网络资源平台有利于整合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类课程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统一的平台,温故而知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围绕课程群建设,深入开展教改、教研和科研活动每个学年要制定出相应的教改教研活动计划,确定每次教改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与时间,并且于每个学期末,对教改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实施效果、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总结;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专题研讨,探讨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针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精品课程培育与建设、教材教辅资料编写、课程教学资源的网络化与信息化建设以及学生的课程考试、教改项目的申报与实施等各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的具体办法和方案;倡导以生物医学工程为主体的科研项目申报,鼓励学科间老师的合作,以计算机技术为工具,以各专业为目标的团队合作方案,是课堂上老师最好的案例,也是课程之间融合建设过程中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