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非遗文化的市场

非遗文化的市场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47: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非遗文化的市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非遗文化的市场

篇1

中图分类号:F592.7;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215-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生存发展中形成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经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往往更加偏重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而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建设,新常态下,要求工作人员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工作的重视,积极研究相关建设模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相关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是记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所有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所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鉴别、申报的相关资料,例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现有情况、保护计划等,第二部分是文献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通过文字书写记录、录像等形式,将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转化,所形成的具有不同载体的文献资料,第三部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相关记录的地方文献资料,例如地理志、人物传记、游记、族谱等,第四部分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著作和文艺作品,例如广东砚文化研究基地工作人员的研究成果和制作出的艺术作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是历史文化传承、延续的重要载体,对弘扬传统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传承以及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需要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传统模式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的传统模式中,国家主要将文献建设工作授权给相关的社会团体等,要求其运用有效的文献化保护策略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但是并没有具体的规范要求。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建设工作严重缺乏系统性,文献化后得到的文献也出现了内容缺失等问题,并未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妥善保管的目的。同时,用于文献化的原始资料大量累积、人力资源方面又相对匮乏、文献建设工作缺乏合理分工等因素,都给文献资料的保存带来了严重风险。一些机构在文献化过程中,也不会主动收集其他组成部分的资料,难以形成系统化的文献体系,给日后文献的利用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新常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模式的构建

1.整合各部门力量。很多部门都在开展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例如文化馆、档案馆、图书馆等。新常态下,要想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模式的科学、有效,应对各部门力量进行整合,加强各部门之间合作,以减少重复建设情况,合理分工,提升文献建设效率。例如图书馆和档案作为文化信息的重要保存中心,可以在分工中偏重于文献的收集、保存工作,深入民间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献资料。文献化资料数据库可由本科院校图书馆建立、管理,建立过程中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文献资源数字化保存工作,以提升文献保存的安全性,促进各部门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2.建立综合型数字化文献数据库。以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模式中,主要采用特色数据库的形式,这种数据库的建设限制条件众多,且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难以充分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新常态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工作也应充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综合型数字化的文献数据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进行统一管理,进一步促进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和共建共享。例如全国地方文献专业委员会于2013年组织的文献共建共享联盟,在超星公司和湖南图书馆的支持下,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了基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库,有效实现了对地方文献资源的统一管理。通过这一数据库的建立,联盟中的所有成员都能够利用互联网实现对所需文献资源的快速抓取,并在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提供自身拥有文献,以补充完善超星集团缺少的文献资源,为各地方文献门户网站提供了坚实的资源支撑。

3.文献资源的推广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价值实现在于其充分运用。因此,文献资源的推广运用,也是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新常态下,相关机构应运用互联网,将文献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无形变为有形,并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广大群众,尽量将文献资源整理成文书和光盘两种形式,以便于保存和运用。同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提升人们对相关文献的兴趣,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充分利用。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是传承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新常态下,我国应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工作,分析以往建设模式,并通过整合各部门力量、建立综合型数字化数据库、加大文献推广运用力度等方式,构建新的建设模式,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妥善保存和延续传承。

篇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能体现当地人民的智慧结晶,地域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交流也更能促进地域间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与传承。但现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受各种外力因素,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传承人自身老龄化,这些都促使了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出现后继乏人、经济压力大、文化心理自卑的现象,让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逐渐消亡的危险境地,而本文将尝试对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据库建设的论述分析。

将岳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系统化,并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结合,建成全面、详实、生动的数据库,将填补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信息的空白,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建立岳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将有助于更完善地保存岳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形成资源共享的网管系统数据库,为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剧团、学校等单位进行文化交流和普及提供重要的信息数据帮助,有效的弘扬、传承、发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根据全国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统计比较权威的群艺馆统计,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主要通过口授与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只有音没有乐,只有文字与图片而没有音像与音频资料,甚至连有些地方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文字资料都还没有,单单只知道它的名称,而对于其具体表演方式与形式我们一无所知。这对我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无疑是一种阻碍,让我们不能更好的去了解、保护与传承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本文就是对如何能更好的保护与传承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如何让人们能更好的去观看、学习和了解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据库建设的尝试。

上世纪60年代数据库系统问世。最初它是对文件资料系统数据处理的一种补充和发挥。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电脑网络技术开始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社会多个层面对数据库的要求促使其建设与研究也日趋成熟。直到上世纪90年代,数据库才真正应用于各个学科,而此时,作为音乐学科的数据库建设也逐渐揭开面纱。上世纪80年代开始,湖南省文化部开始组织对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进行普查式地整理,与此同时在创作表演、理论研究、教学科研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于当时的科技手段有限,对所搜集的资料的保存和处理主要是以文字为主、伴随部分磁带录音,跟目前数字信息化的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

截至目前,有关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建设与研究,鲜有结合软件工程知识的数据库建设系统尝试,包括近几年来岳阳已申请的音乐类非遗项目仍无系统的信息整理。

通过浏览湖南省群艺馆、岳阳市群艺馆两个最权威的岳阳音乐类非遗保护官网,我们不难发现:诸多国家级、省级、地级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岳阳巴陵戏”“洞庭渔歌”“岳阳花鼓戏”“临湘花鼓戏”“平江花灯戏”“平江九龙舞”与“平江民歌”等均只有文字叙述或部分图片记录。在湖南省群众艺术馆的官网上能看到的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少之又少,能够轻松找到的只有岳阳汨罗市的长乐故事会,而且仅仅只有文字的记载,图像与音像的资料全无。最严重的是在岳阳市群众艺术馆的官网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栏中,岳阳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中,仅仅只有其名称,连文字资料都没有,更不用说图像与音像资料了。

就以本文课题的研究对象岳阳为例,“洞庭渔歌”源于战国期间,最迟在北宋年间就已在古代岳阳地区广泛流传。,由于近几年政府出台的《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实施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的指导意见》让渔民“上岸”陆续告别以船为家、打渔为生的生活状态,那么这对岳阳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洞庭渔歌”的保护与传承无疑是一种打击。虽说渔民们得到了安居保障与稳定就业,但伴随着渔民们不再打渔或者打渔者减少的一个现实,唱渔歌的人也日趋减少,那么“洞庭渔歌”便面临着慢慢消失的危机,若我们再不去拯救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岳阳乃至全国更多优秀的口授与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逐渐减少,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个,省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个,其中大部分民间音乐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近年来,国家为了挖掘、整理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很多努力,岳阳本地的音乐文化工作者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多数成果都拘泥于传统的文字、谱例等方式,已远远跟不上当今社会信息数字化的发展步伐,无论是对于向外宣传还是对内保护,都显得苍白无力。

我们以为,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理论成果,并结合实地调研对濒临灭绝的民歌、曲艺、戏曲、民间歌舞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全面、真实地采集、整理工作;另一方面依托地方高校在硬件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进行数据加工,以数据库软件的形式来保存和展示这些宝贵的资料,逐步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并尝试运用二维码扫描方式,让大家更加直观、直接地了解与关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首先对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储存,基本的的信息内容有: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资料、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乐谱资料、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声像资料、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资料。

(二)通过对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数据库的信息资料加工,将储存的原始资料转化为信息资料。具体内容包括:将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非物质形态知识和物质形态载体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属性、特征和类型,转化可供计算机处理和检索的印刷型(文字、图谱)和非印刷型(声音、影像)信息集合。将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各种非机读型资料信息电子化,并运用多媒体技术,合理组织转换计算及可读的信息集合。根据音乐专业的要求和多媒体制作功能对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做必要的类型划分,建立专门统一的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存取、管理和加工并且操作简便的系统。

(三)通过对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料数据库的数字语言处理,建立独立使用的可供查询、修改和删除功能的语言操作系统,提供操作与控制一体化数据库语言。并尝试以此数据资料库为前提,生成并使用二维码扫描的方式,通过手机微信等网络平台让大家更加直观与直接地浏览岳阳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5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湘教通[2015]269-359;指导老师:庞毅、刘林利。

参考文献:

篇3

在我国政府部门助推下,我国文化与地区旅游的可用资源有效整合已是文化领域、旅游事业今后长足进步的必然趋向。在此之前,文化、旅游二者资源开发的匹配程度差异明显,社会各界对我国非遗保护、传承与地区旅游开发这两项话题聚焦重视程度同样稍显欠缺。但在新形势下,我国市场经济近年来的稳定增收,使社会大众将注意目光落在区域旅游方面。加之我国非遗传承力度不足,亟需大众高度关注。因此,将非遗传承与旅游文创产品二者紧密融合,不仅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大幅提升,还能够让我国认识到非遗文化以商业产品这一流动载体大规模传播主体保护、传承的现实重要性,使双方收获到较为优质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非遗与文创产品关联性的体现

(一)文化性质。我国非遗文化简化来讲就是将传统工艺、经验、精神、意志通过世代相传的流传方式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趋向成熟的现代化文创产品应持有基本且浓厚的深刻文化内涵作为进步、优化导向,是可充分体现出鲜明民族、地区特征的独有文化符号。所以,“文化”也是前沿性文创产品的核心精髓。对此,在某种程度上,二者对于“文化性质”的理解具有一定相似性。(二)特征互补。非遗文化的显著性特点为“非物质”,主要强调属性中的非物质性,并注重突出物质本体具备的内涵品质而非外在表现形态,对民族先辈代代传承下的文化遗产高度尊重其“原始面貌”。然而,将非遗文化引入产品领域运作中,难免需要依托实物载体将其“具化”呈现。而文创产品归根结底就是流通商品,拥有实际物质特性。在产业运作、发展中,非遗文化可搭载文创产品实现高效宣扬、传播。同样,文创产品则可通过融入非遗文化,收获到艺术、内涵、美观、文化、精神等多种非物质性质的优良特点[1]。

二、非遗渗透文创产品开发的实践途径

(一)分类——直接及间接的应用。根据个体感知事物时运用的多感官,即嗅觉、听觉、视觉、触觉、味觉作为判定标准,文创产品富有的文化性创艺元素多半需通过直观视觉被受众悉数感知,其产品审美同样也是视觉美观鉴赏的动态过程。对此,视觉感、观赏性强的非遗文化项目更契合被具化为文创产品。当然,还应按照非遗文化具体现况,对其采取恰当性转变,让其通过创新再创造实现可利用、可开发价值的获取。以民间传统知识为例,创意设计师可以漫画的表现形式完成文创产品的设计创造,将传统知识的其他感知方式汇聚于主观视觉,加强非遗文化的可用、实用程度。(二)定位——内部及外部的调研。非遗属性的文创产品应兼收并蓄地将非遗文化主旨思想、地区旅游主题项目、文创产品观赏内涵及实用功能等元素侧重“一体化”整合。另外,文创产品需流通于市场,所以还应具有实物商品的性质特点。依托产品设计常规性步骤、流程,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定位还应周全考量现实性社会需要及当地实况。根据“市场外部调研——本土内部调研——文创产品定位”这一系统性、程序化的步骤流程,高质量完成文创产品的市场定位工作。其中外部调研内容可参考以下几方面,如市场主流浪潮、同类产品、对标消费人群等;而内部调研则需全面考虑政府是否支持、本土大众支持基数、可用企业资源等[2]。(三)开发——三元主体及一契二融。在推进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工作中,项目实施主体应由政府部门、非遗传承人、产品设计师三方构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管理,需将组织统筹、核心管理、方向把控、政策保证等责任逐一落实;非遗传承人应“扮演”顾问角色,精准控制非遗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平衡点,规避其过度异化这一不良现象发生;产品设计师则应充当“智力主体”,多角度展示自身专业性现代设计主张、能力素养。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应紧紧依靠各项实况,在设计工作中需根据“非遗契合旅游、非遗融入旅游、旅游融合非遗”这种系统方式兼顾思量具体作业方法。其中,“非遗契合旅游”核心意义为当地旅游区域项目主题与本土非遗文化应在地域性、文化性、整体发展规划等方面持有互相的高度契合,继而确保非遗文化可没有阻碍、自然、通畅地结合于文创产品。如英国打造的莎士比亚小镇,其推出的“莎士产品”就充分体现出了莎士比亚文化遗产完美契合当地旅游事业,使得文创产品可顺畅地匹配于当地非遗文化;“非遗融入旅游”的关键所在是当地旅游事业当下发展状态需较为成熟,将非遗文化视为“附加属性”向地区旅游业、文创产品逐渐渗透。如我国安徽黄山旅游区主推的松树文化,在该情况下,部分“徽州”文创产品应明确自身“点缀”意义的根本定位。“旅游融合非遗”则恰好“相反”,其基础含义为当地非遗文化具有较高品牌性、影响力,“风头”甚至“盛过”本土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应优先考虑实行资源整合工作,搭配非遗文化科学、合规地开发作业。深挖地区非遗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将其作为文创产品开发的基本遵循原则。此外,按照当地经济现况,可思量本土非遗旅游主题项目的多方位策划。构造出地区专属的“非遗生态圈”,通过非遗文化“权威性”高效带动当地旅游事业发展。(四)推广——单渠道及多渠道。在非遗文创产品的推广运营方面,需灵活使用各类恰当性资源。谨慎选择合作企业参与方,将非遗文创产品专线运营公司及时成立。构建出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的产品营销渠道、平台,有效拓展产品营销途径。而产品营销平台可依托规模的实际大小划定为“联合营销平台、实体专卖店、联合销售商铺、自动售卖机、线上销售程序”等,为当地创造出结合实况可多选的售卖平台组合条件、思路;销售渠道的选择可同样可按照规模大小多元选用中间环节,即“生产加工方——产品商——产品批发商——产品零售商——产品消费终端群体”,全方位保障非遗旅游文创产品的流通通畅性,满足消费群体、文创产品经济利益、非遗传承等各现实性需求[3]。

综上所述,非遗资源作为当地的地域性关键文化资源之一,将其深度融合文创产品的系统化开发,实质意义就是通过生产、销售活动保护非遗文化,面向社会进行大规模的活态传承。另外,非遗性质的文创产品也是将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与新时代流行主流元素有效衔接的特殊纽带、桥梁,更是当地的品牌性文化名片。将非遗文创产品高质推广,可增长地区的文化个性,实现非遗文化与文创产品的联动、协同、创新发展。对此,工作人员应将深挖地区非遗文化鲜明特点作为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工作的基础落脚点,设计出“别具一格”、非遗传承观念强烈、流通性高的文创产品。在保证其市场销售量的同时,向大众传播非遗保护、传承思想,助推我国文创产品、非遗文化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黎.非遗传承与旅游文创产品开发互推策略研究[J].绿色包装,2020(08):69-73.

篇4

平遥古城特产包装设计应该立足于平遥古城非遗文化、品牌塑造在包装中的应用以及充分考虑品牌塑造与非遗文化的关系,在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将平遥古城特色产品集合成一个品牌化的体系。以平遥古城非遗文化保护为出发点,增加包装设计价值并通过包装传播非遗文化内涵,在满足包装的基本功能同时,恰当的在功能和结构造型中融入非遗文化要素,找出传统非遗文化与自身产品个性乃至当前流行时尚元素的平衡点,形成平遥古城独特的包装设计风格;充分考虑品牌对包装设计构思的作用和包装对品牌构思的作用,通过对包装功能的完善,结构的改进和设计的创新深化品牌的形象;在品牌塑造的环境下合理使用非遗文化元素并且通过非遗文化元素的运用加深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充分揣摩当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审美情趣,增加消费者和包装之间的沟通互动,开发包装的附加价值(图1)。

一、立足于平遥古城非遗文化

首先,对平遥古城的非遗文化元素提取、加工、再设计,并应用到包装设计中,可以提高包装的民族性。比如平遥牛肉的包装,其非遗文化元素提取可以从平遥牛肉传统烹饪技艺入手。要做到文化和包装的完美融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其次,消费者通过购买融入非遗文化元素的包装设计,在购买包装的同时,了解当地的非遗文化,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最后,把提取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进行进行时代语境的转化,让它更具有时尚性,并以包装为载体,创造出一种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方式,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

二、立足于品牌统一

首先,包装设计作为品牌的一部分,其设计构思由品牌决定。品牌不仅仅是代表产品的文字或符号,它还是平遥古城特色产品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因此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包装的纹样、形式都应该在品牌的观念下寻找创意出发点,不能与品牌脱节,达到塑造包装个性、建立市场地位,从而最终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作用;其次,包装是品牌的品质体现。包装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品质的判断,同时会连带认为其品牌价值等同于产品品质,最终会造成对品牌的不信赖。2因此在包装设计时要多考虑包装设计的功能性、包装和产品的关联性以及不同类型的包装定位要有所不同。如,娱乐型包装的设计要活泼艳丽一点,礼品型包装的设计要典雅大方一些,装饰型包装可能要更加注重其设计纹样的华丽和高贵。这些都是对品牌品质的一个体现;最后,包装是深化品牌形象的重要渠道。品牌形象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通过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的更新包装来升华品牌。

三、充分考虑品牌塑造与非遗文化的关系

首先,品牌塑造强化非遗文化的应用。平遥古城特色产品的品牌在对以前狭隘的地域品牌形象予以提炼的前提下,围绕其“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的文化定位,从称谓到标识,创立独特的艺术风格,强化着品牌的文化内涵;3其次,非遗文化有助于区分品牌。平遥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将非遗元素提取并运用到品牌塑造中,有助于将品牌与其它地域的品牌加以区分,切实打好“地方特色”这张王牌,为产品打上“平遥产”的烙印。

四、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

首先,设计不同档次的包装。平遥古城特色产品的包装要立足于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依据现代特产市场发展趋势,根据相应的需求进行产品定位,开发相适应的包装结构形式。改变现有市场上大一统的包装局面,根据用途、场合、消费人群的不同设计不同档次的系列包装;4其次,考虑绿色减量化包装理念。为满足当代社会消费者所提倡的绿色安全减量化设计理念,平遥古城的包装设计在展示产品的基础上,要做到合理包装,不过度。就需要将包装结构做好,给每一件产品创造出属于它们的合理空间。在选择包装的材料时应该倾向于选择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应用广泛的材料;5最终,考虑到现在市场上销售渠道的多样性,增加线上物流包装可以迎合当下消费者善于网购的趋势并给传统特产行业带来活力。传统上架的包装可以适当的多考虑其创意性,有些产品可以考虑开窗包装和造型不规则包装以突出其个性。线上物流包装时要多考虑包装的安全性和统一性,要方便装配和运输。

作者:张佳慧 左祯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注释:

1.黄楚峰.天津非遗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3.

2.杨雪,王宾旗.包装设计与品牌塑造[J].大舞台,2011(10):136.

篇5

“世界上每一分钟都有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古流传至今,经过一代一代人的传承,它伴随着时展,承载了一片土地的故事与历史。现今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非遗文化同样需要,在保护中求得发展是关键。旅游业是面向大众并且具有文化特性的产业,它具有宣传力大、受众群体广、包容性的强的特点,将江西的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进行结合,不仅有利于大众理解和认知这些文化,而且非遗文化也可以得到发展

(1)大力开发旅游业,将当地的这类文化作为开发重点进行宣传,吸引外地游客前来观看,更多的展示机会给传承者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精神鼓励,进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与精神鼓舞。通过旅游展演,吸引更多人了解并且喜爱这些民间传统文化,这也是拓宽传承空间的一种体现。

(2)旅游产品开发使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发展工作能够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势必带动旅游产品的需求增多,非遗文化产品凝聚了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与传统,具有担当旅游产品的优势。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产品开发相结合,使传承传统文化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共同得以实现,非遗文化产品作为旅游产品进入市场,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使非遗文化的保护性发展事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

(3)旅游产品开发利于发掘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旅游产品是结合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民族民风和生活生产的产物。在将非遗文化产品开发为旅游纪念品的过程中,需要对它的传承发展、内涵寓意和突出特点等进行深入的挖掘,这一过程能够得到许多之前不为人熟知的故事进而丰富其内涵。

2.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江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产品开发方面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由于缺乏保护性理念,对非遗产品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性措施还不够。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研究不够深入,宣传形式趋向单一

针对如何将旅游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融合,如何保护性地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旅游商品方面的研究还不足。当地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方面,大部分依赖路标和展示牌这种传统的宣传形式,传播范围狭窄,缺乏网络 、影视广告方面的利用,不仅大众知之甚少,当地的群众对非遗文化也了解的很少。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群众很难与这些传统文化产生心灵的融通,保护性发展工作进展甚微。

(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资源的开发模式有待进一步拓展

江西许多已开发的非遗文化旅游地基本上停留在以“参观”为主,与当下流行的“融入”型农家乐在这一类体验性质的旅游模式相比,缺乏创意和吸引力,“参观”旅游是供旅游者了解非遗文化发展历史和故事传说的一环,相关部门和旅游开发商对非遗文化特色旅游产品和让旅游者参与制作的模式开发还不够。

3.加强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产品开发的策略研究

篇6

非遗研究,当从非遗体系的要素市场出发,体现非遗之要旨。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天地有时序,草木乘于时。非遗,今非昔比,非遗我顾,我顾非遗!

非遗可以划分为三个体系,一是非遗的宏观调控和监管体系,二是非遗的市场体系,三是非遗的机构体系。从文化自觉自信起,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中国非遗自然要形成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宏观与监管,文化部、协会、博馆院,遗风高起,气势恢弘。非遗名人名录名品名吃名鉴名验,都已深入人心,自不待说。市场体系的主导,时下还是相应的国家机构和各级政府的文化体系在运营、求索、创新。作为市场的活跃主体机构,依然是非遗企业或传承人在苦心孤诣,琢磨蹉跎。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非遗机构,已不再是锦衣夜行,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胜景指日可待。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非遗与时序浩荡,人面与桃花映红。

非遗市场的要素构成:非遗项目库、非遗传承人、非遗参与资金、非遗个人中介和机构、非遗交易市场及非遗价格衡定体系。

各级非遗体系构成了非遗项目库,种类名目众多,由国家和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进、演化和保护。在现有的1372个国家非遗名录库中,找寻出人们能够直接感知、可交易可投资传承的品种,进而推进演化,用度与民,成风化人。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非遗传承人是非遗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他们是非遗王冠上的明珠,正是他们不懈的努力深情、痴心不改、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构成了今日的非遗文化与传承体系。

各N从事非遗文化和非遗传播的机构和个人,构成了非遗的运营主体机构。他们积极求索、传播、创新和坚守,才使非遗文化明珠赫然出土,璀璨夺目。

非遗交易市场的形成是非遗行业发展和演进的必然结果。非遗交易市场工具,是证明非遗项目所有权、物权、版权、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这种工具必须具备规范化的书面格式、广泛的社会可接受性和可转让性以及法律效力,这也是参与非遗交易中最为复杂和最为缺乏的一部分内容。

非遗交易是一个很大的命题,非遗交易市场上最难衡定的是市场交易价格,非遗产品的价格是指它所代表的价值,非工业化生产运营,工时工序和传承人的级别,是较好的价值参照。目前非遗市场包括非遗品种都是好声一片,知易行难。非遗虽好,难以入手,无成交易买卖。一件非遗国家级传承人的作品面世,都承载着太多的关切与热望。以中华九大名剑之首的棠溪宝剑为例,《战国策》曰:“韩之剑戟,出于棠溪。”据《史记》记载,中国九大名剑皆出自西平:“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曰棠溪,二曰墨曜(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剑为百兵之君,君子之器,镇宅辟邪,代表正义与道,市场却鲜有耳闻,专业之士才能有渠道而得之。传统的非遗企业在企业运营管理和市场推广开发上都捉襟见肘,难以企及。

非遗之事,有待非常之人。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非遗市场的确需要有足够影响力和责任担当的平台来开发、运营、孵化和投资非遗项目与非遗企业。非遗平台承载着的价值、责任与使命,便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篇7

(一)有助于提升非遗教育的效果,扩大其影响力、覆盖面,提高其知名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但再好的资源如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那它也仅仅是一种事实存在而已。将全媒体引入非遗教育,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丰富和拓展非遗教育内容,增强亲和力和说服力,在全社会形成关注、保护和自觉传承非遗文化的氛围,接受非遗文化熏陶,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方式不仅有助于个人形成正_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且也有助于在全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有助于创新非遗文化传播载体

全媒体包括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可以让非遗文化的内容采用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传播,方便人们在各种接收终端欣赏、学习。我们可以利用全媒体技术的全方位、多渠道的特点,把非遗文化多媒体化,实现文化的传播交流。新兴的媒体技术降低了文化信息传播的成本,扩大了可利用的内容、渠道,方便了人们以更直接有效的方式来获取循环传播的文化信息。因此,非遗文化只有创新传播载体,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得以在时代中传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

(一)充分利用新兴媒体进行传播

1.打造“非遗”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可以将“非遗”进行数字化并得以永久保存,受众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地限制自由地查看、获取相关知识,有利于促进“非遗”研究工作的展开。“数字图书馆是对收集、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储的网上图书馆,包括对经典典籍、研究著作、地方文献、研讨会议记录、研究期刊、音像资料、图片展示等进行数字处理和存档,方便网上查阅者的使用。”美国早在1990年就开始启动全国性的数字图书馆“美国记忆试验计划”(American Memory),其中一部分内容记录了美国几百年的风土人情,和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类似。

建立数字图书馆,可以保留“非遗”的原始文献资料和影像素材,为人们观看、研究、利用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公共平台,是“非遗”全民共享的重要途径。由于“非遗”数量较多,任务很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可以按照国家级、省级、市级等不同级别的“非遗”名录,逐步建立和健全“非遗”数字图书馆。另外,“非遗”数字图书馆可以依托并挂靠在现有图书馆上,也可以单独构建数字图书馆。

2.利用微信、手机APP等移动媒体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每人几乎都拥有一台甚至是多台智能手机,人类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具有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特点,所以应当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加大“非遗”的传播,特别是对微信、手机APP等移动终端的应用。广东省文化厅在这方面就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2015年6月13日,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APP项目《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地图》(手机版)已经正式上线。安卓手机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并安装使用,轻松地就可了解广东“非遗”项目分布、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相关信息。

手机应用终端不仅能够缩短沟通的时间和空间,且已经成为人们如影随形的信息媒介,微信、手机APP等应用程序可以随时更新,随时关注,互动效果十分明显。就如王隽博士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过程中注重契合碎片化、短微化传播规律势必能够提高到达率,顺应现代受众的收视收听或阅读需求。”由于“非遗”整体信息量较大,所以我们就可以开发具体到个体的APP软件,特别是具有商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非遗”项目。像黄杨木雕、瓯绣等传统美术类型的“非遗”就可以充分利用手机APP软件,把黄杨木雕和瓯绣的历史、现状、传承人信息、活动信息、相关制作工艺、品牌推广和意见反馈等内容用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进行推广与传播,甚至可以做成销售平台,这是典型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紧跟时代潮流,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提高“非遗”的海外影响力

“非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也需要走出国门,向海外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非遗”。“非遗”的海外传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例如国粹京剧、昆曲和泥人张都在海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特别是昆曲曾一度在西方掀起了“昆曲热”。同时,“非遗”也成为海外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与方式。海外传播对温州“非遗”的传播显得尤其重要与特殊,因为温州是著名的侨乡,有将近70万人在海外生活和经商,“凡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海外温州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鲜明的特征,祖籍温州的华人华侨在海外呈现“全球分布,地区积聚”的空间分布特点,以欧美为主,主要集中在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国家。所以温州“非遗”的海外传播可以根据温州人在海外的空间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向温州人聚集的国家或城市重点推广宣传。这样一方面可以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海外温州人,因为这些“非遗”是他们成长生活中的共同记忆,有着故乡的熟悉气息和味道,是情感凝聚黏合剂,所以在当地华人中容易形成“集体认同”和“共同归属”,成为海外温州人乡愁的寄托;另一方面又可以让海外了解温州的异域风情。

(三)“非遗”的品牌延伸传播

“非遗”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代表着城市的形象,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非遗”已经成为当地的“文化DNA”,由于这些“非遗”历史悠久,在当地颇有影响力,所以自身就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品牌。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品牌效应,对“非遗”进行适当的开发和利用,衍生出一些具有商业价值的艺术品或产品。例如,可以把瓯剧、永嘉昆曲中一些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脸谱、服装、道具、动作造型制作成手工艺品甚至是玩具,把这些“非遗”元素融入本地的服装品牌设计、家具设计、瓷器设计中,或者是旅游景区及地标性建筑物的一些装饰中,把这些元素放在显眼位置。温州目前正在规划发展轨道交通,可以把具有温州地域特色的“非遗”作为一种重要元素融入车站的装修中,不同的车站选取不同的内容,这样每一座车站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物、服装、家具的文化层次,使其富有鲜明地域特色,还可以扩大“非遗”传播的受众面,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篇8

(一)京剧视觉元素

京剧是集文学、音乐、美术等多个领域于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其视觉艺术形象多种多样,可以分为服饰以及舞台道具、装饰这两种类型。其中服饰涵盖了服装和化妆这两个方面,主要涉及京剧人物的脸谱、服装以及附属用品,用于表现京剧角色的人物身份以及性格特点。舞台道具以及装饰物品包括文房四宝、烛台、船桨、马鞭、各种武器等,同时也涉及到整体的舞台摆设。例如桌椅是最常见的舞台装饰道具之一,结合不同的戏剧情节可以充当不同的用途,像桌、山石、床等。这些视觉元素是组成京剧的重要部分,也是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载体。

(二)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视觉形象

综合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视觉形象来讲,主要指的是当消费者针对这一产品进行初步浏览时,第一时间可以通过视觉捕捉到的相关元素,例如构图、形状、颜色、文字搭配、背景画面等(张琦、周杨静、曹艺馨:《中国传统纹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探索――以南京博物院文创产品为例》,《大众文艺》2019 年第19 期)。这些元素能够为消费者评价这款文创产品提供依据,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产品设计融合的主要桥梁。通常来讲,这些视觉形象可直观反映该产品的实际用途和设计意义,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再现。近些年,国家大力推动非遗文创产品研发,故宫博物院以及各地的博物馆和文化机构均进行了文创产品设计。结合具有历史文化气息和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具有实用性的文创产品,不仅能够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力度,也可以使消费市场内的产品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三)京剧视觉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的联系

在京剧表演过程中,蕴含了多种多样的视觉元素,这些元素具有极强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特点。视觉元素和视觉形象之间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在设计非遗文创产品的过程中,为了凸显京剧的实际内涵和文化寓意,需要将京剧表演中的诸多视觉元素转化为视觉形象,并且与文创产品的实体结合起来,通过视觉形象来体现产品的实际功能和想要表达的内涵,当这样的产品流通到消费市场后,不仅能够提升文化产品的实际价值,也可以有效实现京剧文化的传扬和发展。在设计文创产品的过程中,挖掘京剧表演中的文化元素,并且将其转化为视觉形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文创产品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京剧视觉元素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形象转化方式

(一)常见的京剧视觉元素

常见的京剧视觉元素通常有以下几种。首先是京剧脸谱。脸谱是京剧的代表元素,也是观众在观赏过程中能够非常直观感触到的。当人们看到色彩多样的脸谱时,第一反应便是京剧,因此对京剧来说,脸谱是应用价值最高的视觉形象符号。其次是京剧服饰。京剧服饰按照其功能可以分化成蟒、靠、帔、褶、衣这5 种形态。京剧服饰不仅沉淀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韵味,也表现出极为强烈的视觉美感。再次是京剧头饰。京剧头饰也分为多种类别,例如旦角的头饰有正凤、偏风、六角花、包头帘、串蝴蝶、蝴蝶顶花以及泡条等。京剧头饰涵盖了繁复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以及极为丰富的文化底蕴,集技艺和精巧于一体,已经成为京剧的主要代表元素。

(二)京剧视觉元素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形象转化方式

篇9

人们常说,华夏文明看山西。作为一名山西人,这也是很自豪的一件事情。山西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的积淀非常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类繁多,是一座蕴藏极丰富的宝库,是中华民族文化当中最亮丽、最精彩、最生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植根于人民群众,存活于老百姓的生活中,因此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民间技艺的需要,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更是促进山西文化繁荣昌盛的需要。正如在2016年两会上,代表委员聚焦非遗保护与传承,亮出的观点是:让非遗“活”在当下、“火”在民间,提出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力度、增强非遗发展后劲。这和我们宣传非遗的主旨高度一致。

本刊倾力打造的特色阅读专栏“传承”,主旨是:关注非遗,助力传承。作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的会刊,任务是为全省各非遗单位及非遗传承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宣传及销售平台,并让更多的人走近和了解非遗文化,使非遗项目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科学之友》每期精选一至两个非遗项目,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宣传,展示非遗魅力,领略非遗技艺,分享非遗文化,传承传统精髓。

对于非遗项目的专题宣传,在省文化厅非遗保护促进会的协作下,我们提前策划选题,通过寻找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从历史溯源、工艺制作步骤、传承人谱系以及项目的现状前景入手,来做深度的挖掘和系统梳理。自2015年起至今做过的非遗项目全部来自省内,分别为芮城县永乐木雕、繁峙县晋绣坊、介休市唐源古建琉璃制品、太原市梅花剪工作室、长治市黎城县黎侯虎、阳泉张文亮刻花瓷、晋中鱼羊包、平遥道虎壁王氏妇科、稷山螺钿漆器、晋中雾酒疗法、临汾市襄汾县晋作家具、平定砂器、芮城布艺、大同铜器、交城堆绫、侯马蝴蝶杯、交城琉璃圪嘣等。

本刊非遗专题的呈现,受到了非遗方的喜爱,吸引了更多关注的目光,在弘扬、宣传非遗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对非遗项目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大力宣传非遗项目,有效增强了其创新能力,并带动了非遗产品的销售,并且因为其产品已广泛推向省内外、国内外市场,如“晋酒”“晋醋”“晋药”等,促进了人们对山西非遗文化的直观感受和深刻体会,进而提升了山西的文化形象和影响力。

十年发展看经济,百年发展看制度,千年发展看文化。山西省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们发展的底气。作为非遗会刊,我们在不断宣传非遗项目的基础上,今后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宣传平台,不断提高非遗产品的知名度和其自身的文化魅力,给山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篇10

1目前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在中国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计划中,专业基础教学不仅强调多种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性学习,也开始注重传统文化在课程中的渗透,中国的设计教育大多重理论轻实践、重艺术轻技术,课程设置基本上游离于经济和市场之外,虽然我国目前有许多艺术院校都是将《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来开设,但课程内容多停留在表面的装潢和美化阶段,教学脱离于市场,缺乏对传统文化应用实践技能,忽视了要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的形式,导致课程缺乏科学性、实践性及合理性,从而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较窄,专业素质不高,不能全面而有效地服务于企业。而在国外,类似于传统文化课程却趋向与当今现代设计应用相结合,面向企业培养实用性人才。强调理论结合实际,重视课程设置和实践技能训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学生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培养,重视程度较高,这些都给我们在课程教学改革上新的启示。

2“项目导入式”植入传统装饰艺术课程的优势

从课程改革的意义来看,教育的目的不在“教”,而在“学”,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强调学生获取知识、训练能力的研究性角度和方式,立足于激发和引导学生有效地自主实践学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对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有深入地了解和直观具体的感受,将实践基地的项目课题分阶段性导入并加以训练,通过实际教学方法策略,其优势在于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认识加深理解,培养专业技能,增进对社会的了解,让学生进行亲自实践项目并操作,从项目课题中自我感知、领悟知识的衔接性,总结项目活动中的自我体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项目导入式”植入传统装饰艺术课程教学实践

立足于本院目前教学现状,依托建立武汉汉阳江欣苑“高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实践基地,利用实践基地的优势,探索出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合作模式,使课程设置与实践基地相结合,在教学方法改革思路上立足基地特色,以较高层次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课题教学中,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设计训练,做到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促进与非遗文化产业基地合作模式,达到校企合作的“双赢”效果。下面以“湖北黄梅挑花非遗文化品牌的宣传与推广设计”项目导入分析为例,从以下两个方面阐释教学方法的实践过程:

第一,突出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强调课堂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通过前期与实践基地进行嫁接,在课堂中导入“湖北黄梅挑花传统文化品牌VI设计”项目,从项目到推进过程中,积极辅助开发校外第二课堂,引入非遗传承人走进学校联合教学,开展相关的非遗文化讲座和技艺讲解,学生对黄梅挑花的工艺针法产生了极大兴趣,通过技艺培训学习,将其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结合针法入手,对其公司品牌LOGO进行设计,以黄梅挑花“十字针法”特色为设计元素,以“石”为主题涵盖了中国印章与中国结的抽象形态元素加以变形,推导出最终设计方案。

第二,突出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强调继承传统和实用创新的并重原则,将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相结合。在项目导入过程中,为解决黄梅挑花非遗文化品牌存在的产品开发单一性、技艺传承的艰难性、非遗文化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等问题,组织学生多次与文化传承人和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加强其传统文化品牌在VI设计应用部分的实践创新,从传统的应用领域向现代产品的开发过度,将现代人们的生活观念与方式结合在一起,针对黄梅挑花设计中式风格餐桌的三件套产品的包装设计应用,包括中式桌布、杯垫及筷子包装等应用产品开发,对黄梅挑花艺术的实用领域带来有效地宣传与推广。参考文献:

[1] 李泽,赵凤娟.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基本轨迹及未来取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0(03).

[2] 肖念.中国大学教学改革逻辑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07).

篇11

重庆是巴蜀文化的发源地,具有独特丰富的自然环境和民间民俗文化。在各族人民的劳动创造中孕育出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的长河里不断在自身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精髓。经过发展和传承,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形成了包涵内容广泛,艺术价值高,知名度高等特征。

(一)调查目的

重庆主城区拥有众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资源丰富。该调查通过专家调查问卷、实地访问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重庆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其目的是确定重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存量状况以及类型、分布、规模和开发程度,并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等相关研究提供基础的数据资料。

(二)调查对象

根据学术界对于旅游资源普遍认同的范畴,对重庆市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甄选,确定了重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调查的对象为木洞山歌、接龙吹打、小河锣鼓、车灯、四川评书、四川扬琴、四川清音、川剧、川江号子、蜀绣。

(三)调查方法

首先,通过实地考察法了解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种类、特色以及分布情况,之后,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向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对调查对象有深刻认识和研究的专家进行调查,获得详细的资料,统计相关的数据,为之后的赋分评价提供参考。

(四)调查流程

本次的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采用统一的评价量表,然后进行评分,得出旅游资源单体的得分并评价其所处的等级。本次调查在充分收集和参考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后进行实地考察,专家问卷调查主要集中在2016年6月8日至2016年6月20日,对相关专家进行访问,并对记录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评分打下基础。

二、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一)旅游资源分类

我国学术界根据各级政府和单位申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划分了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重庆主城区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有两个大类和四个亚类,如下表1。

(二)旅游资源类型构成

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类型、构成以及占重庆整个区域的比例,如表2所示:

由2表得出,重庆主城区国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重庆直辖市范围内所占的比例较高。

(三)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分析

1、旅游资源数量种类较多

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有10项,其中都较为著名且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强(表1)。重庆主城区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有2大主类,4个亚类,占全市标准数目的比例较大。由此得出,重庆主城区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数量较多,种类繁多。

2、旅游资源历史悠久

重庆主城区的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众多项目都是发源于古代,传承至今。如木洞山歌,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经过历史的演变,至明清时期演化形成木洞山歌。接龙吹打最迟在明代末年形成,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演变,至今形成自身独特的曲调和内容。四川评书、四川清音、四川扬琴经过明朝时期的发展和传承,在清代的时候盛极一时,拥有大量的听众。蜀绣在三国时期就已驰名天下、世人皆知,被视若珍宝,更有寸蜀寸金的说法。川剧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名声,清代年间吸收各家戏剧的精髓,揉百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至今受到人们的喜爱。

3、旅游资源根植于实践生活

重庆主城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多为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和曲艺类的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是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产生的,在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上与人民群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能与人民群众在情感和精神上产生共鸣。与人民群众的劳作有直接联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川江号子、木洞山歌、小河锣鼓等,它们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重庆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都是来自民间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4、旅游资源雅俗共赏

重庆主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知名度较高。部分项目长期活跃在舞台上供人们欣赏,根植于人民群众的非遗文化不仅传颂于百姓的口中,更在舞台上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川江号子扎根与底层人民的辛勤工作之中,是船工们的呐喊声。在“印象武隆”中川江号子气势雄厚、震撼人心,让观众陶醉其中。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艺术形式在巴蜀大地上得到和谐的相处。四川清音、四川扬琴较之显得娴静温柔,扬琴的音色清丽婉转、悠扬动听,适合演奏活泼的乐曲。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雅客、普通百姓在一杯清茶的陪伴下,惬意的聆听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放松和舒适。

三、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

(一)主要旅游资源评分

采用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评价标准,旅游资源的评价共100分,主要分为 “资源要素价值”(总共85分。其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珍稀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资源影响力”(总共15分。含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用期或使用范围5分)和“附加值”(分正分和负分,主要是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三个部分。

按照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表,对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其评分结果见表3。

由表3得出,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得分较高,其中观赏价值普遍得分高,但是知名度得分差异较大,完整性得分不高。

(二)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采用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对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评价等级如下表4所示。

由4表得出,重庆主城区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旅游等级较高,旅游资源的品质优良,可开发程度高。

(三)旅游资源总体分析评价

重庆主城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等级较高,2个五级旅游资源、4个四级旅游资源、3个三级旅游资源。重庆主城区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还未达到应有效果,形象不突出,不完整,没有合理和可持续的的旅游开发体系。整体上还严重缺乏重视和保护,需要各方面的保护。

四、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一)加强文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随着新世纪现代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现代化的影响,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守护。巨大的社会变化使得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岌岌可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加强对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显得尤为重要。重庆主城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较之其他自然资源显得较低。所以需要重庆市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与非遗文化相关的文化活动,创造一个非遗文化与百姓生活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媒体宣传,举办走近非遗文化的体验和观摩,向人民群众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演变和精神内涵。此外,还可以充分结合非遗文化与民族传统节日的关联,加深人民大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度,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从而在重庆市内形成良好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

(二)突出巴渝特色,创建崭新形象

巴渝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但是在游客心中的印象却不突出,在打造重庆旅游形象和口号时,加入文化元素。例如重庆的朝天门和瓷器口的码头文化,与川江号子是密不可分的。在重庆码头文化的宣传时,可加入川江号子的发展历史。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非遗文化。重庆的麻辣火锅闻名全国,在火锅店中加入文化宣传栏,让人民了解火锅的由来和背后所产生的文化。因此可以在各方面打造重庆文化名牌。因此在未来的重庆旅游形象建设工作中,可融入具有巴渝韵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接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用心体验到巴渝雅俗共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整合市场优势,创新旅游形式

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要重视和认清市场需求,满足游客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 可打造新的旅游形式,让游客不仅游览和观赏景点,还可以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和表演中去,切身体验和感受非遗文化,如游客在游览瓷器口古镇时,可以去茶楼聆听评书,在抑扬顿挫的语调中,感受评书的嬉笑怒骂;另外游客可前往重庆市曲艺团里不仅可以欣赏四川扬琴、四川清音的表演,还可聆听国家级传承人对非遗文化的学习历程,感受文化的传承。此外,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时,应积极结合重庆周边的旅游资源,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线路。

篇12

第二,传承人的认定体系存在缺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传承着某一种技术或技艺的有突出能力的代表者,这种技术和技艺蕴含着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如今,非遗传承人的认定,仅仅是由专家组根据上报的各类评审材料进行,这样就容易造成材料做得好而实际作品较差的得到认定,导致本该受到保护的进入不了传承保护体系。

第三,部分非遗传承乏人,大师无徒可教。几乎所有的非物质文化传承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耐心学习和实践,然而一些非遗项目由于待遇不好,不能满足基本的养家糊口需求,使得年轻人或学徒半途而废,或干脆避而远之,老艺人找不到传承弟子,非遗传承后继乏人。

第四,非遗项目申报与保护单位不在统一的区域,造成非遗项目申报困难。有些非遗传承人的实际传承地与申报地不在同一区域,例如:在南京市非遗展示馆开展传承活动的传承人不能在展示馆进行申报,必须到传承人户籍所在地的文化部门进行申报,这样就造成申报部门不了解具体情况,而知道具体情况的传承单位又不具备申报资格,造成该申报的申报不上,有些不太符合申报要求的却可以顺利申报,甚至通过评审,严重影响了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首先,建立健全保护扶持体系。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建立合理有效的保护扶持政策体系,建立长效保护与扶持机制,确保非遗保护措施落实到位,确保非遗传承得到实现。

第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从市场人手,给予税收、信贷方面的政策倾斜,鼓励企业参与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等门类非遗的扶持;鼓励社会成立专门的公司,建立非遗传承基地,经营传统美术手工艺品,让传承人专心于创作;鼓励社会组织支持、参与民俗活动。

篇13

对于这种情况,联合国从上世界八十年代开始就给予了极大的关注。2001年,昆曲被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到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自此,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非遗的申报热潮。我国各地也都在积极申报非遗,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止2017年底,我国共有34个项目被联合国家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遗名录,至此,我国业成为了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兴趣也在日益增长。文化旅游成为当今旅游业举足轻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验各个地方的非遗项目也成为一项热门的时尚旅游活动。如桂林的印象刘三姐,河南少林寺的音乐大典,这都是非遗与旅游相结合的成功典范。这种适度的开发,可以繁荣当地的旅游市场,同时也会为非遗项目的保护提供资金支持,这样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然后,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非遗遭到了猛烈的冲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诸多难题。面对宝贵的非遗资源,如何能在保护的基础上协调和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实现“帕累托最优”。遗产地旅游开发不同于一般旅游资源开发,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如何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遗产地旅游如何进行开发等成为了非遗旅游开发的一大难点。本文在分析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问题,尝试探讨开发思路与策略。

一、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

扬州,这座运河城市的历史可以追述至公元前486年,至今已经超过2500年。悠久的历史、便利的交通、商贸的繁荣,使这座城市不仅有繁荣的物质文明,也有丰富璀璨的文化资源。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就是其中之一。扬州是一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扬州这座古城几度繁荣。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文化的兴盛。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文学家、艺术家曾经在扬州生活,留下许多名篇。唐朝诗人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更是成为流传至今的名句,每年春季也给扬州带来一波旅游高峰。我们去扬州,不仅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街巷,精巧秀丽的私家园林,还可以体验闻名中外的扬州“三把刀”,欣赏扬州评剧、清曲、弹词等。目前,扬州市拥有世界的非遗项目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9项,省级非遗项目61项,市级非遗项目206项。扬州非遗项目涵盖类别非常广泛。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类具体如下表1所示。总的来说,扬州非遗资源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浓缩了扬州这座古城2500年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资源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蕴含较高的美学价值。再者扬州非遗资源具有较强的科考价值,可以作为历史、文化、民俗、文学、人类学等领域专家的考察对象。

二、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1、强调非遗旅游产品的观赏性而忽视参与性。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旅游消费需求越来越趋于多样化、个性化。非遗旅游资源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果游客只是简单的观赏,是很难体会其中的价值的。现在扬州的非遗旅游资源很多以博物馆陈列的方式来进行展示。如扬州八怪纪念馆、南柯一梦传说扬州市文化馆、扬州琼花与琼花观传说广陵区文化馆等。这种陈列式的参观,再加上解说系统不完善,会使游客兴趣大减。目前,很多游客对于非遗,会有一种过于僵化、呆板的印象,这对于激发游客的旅游意愿是非常不利的。2、偏重物质化展示,忽视对文化内涵的挖掘。扬州非遗资源内容较为丰富,种类众多,并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扬州的非遗在许多方面提现出我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但是在旅游开发方面,多数只注重对非遗物质化的展示,而忽视其文化内涵。扬州许多景区对于非遗的展示呈现出同质化、简单化的倾向,并没有去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因此,许多产品主要展示出的就是观光功能,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展示,并且没有形成文化衍生品。3、非遗宣传工作不到位。扬州非遗资源丰富,但是在宣传方面,力度明显不足。至今,我们去网络上进行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索,只能在扬州门户网站群的旅游与文化专栏下面找到部门内容。相较于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丰富的城市苏州就落后许多。苏州在非遗的宣传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苏州建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作为一个非遗的官方网站对外进行宣传。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在2015年对外开放,包括山花博物馆、苏作博物馆等。此外,在2016年4月,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也正式开放。文化遗产馆分为光耀历史的一刻、市井生活的一天、岁时节令的一年、人生礼仪的一生、生态苏州的一城五个主题厅来多方位、多视角地演绎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苏州非遗对外展示和宣传的门户。扬州相较于苏州,对外宣传工作不到位,这不利于本地市民和游客了解扬州深邃的非遗文化资源。4、部分非遗项目存在传承危机。非遗是一种活态文化,这种文化能否传承下去主要靠继承人。扬州非遗项目众多,但是不少项目由于市场需求不多而出现了没有人愿意去学习的窘况。如扬州剪纸,这门手艺在张家已经传承了300年,其当代继承人张秀芳就表示怕找不到合适的传承人,这门手艺在她这一代断档。非遗由于文化性较强,所以对传承人的要求不仅是有意愿要学,还要传承人具备文化素养、动手能力以及领悟力。扬州其他非遗项目也面临着这样的危机,如掌握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的仅有两位老人,扬州琉璃灯制作技艺仅剩一位家传艺人在业务时间进行创作,扬州绒花制作工厂现在已经倒闭。许多扬州非遗项目都存在着后继无人的传承危机。5、部分非遗责任主体申报积极性不高。由于非遗申报需要大量的投入,这需要在前期花费时间和金钱,一些非遗项目的保护责任主体不愿意配合。再者,非遗项目保护责任主体也担心即使申报成功了,政府的扶持资金却不能到位,这也影响了他们申报的积极性。还有一些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状况欠佳,无法由个体企业承担申报工作,而由企业协会来承担。

三、体验经济视角下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策略

1、旅游产品突出体验性,提高游客的积极性。体验经济时代对我们开发扬州非遗旅游产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体验经济要求我们在对非遗产品设计的时候,要注意产品的参与性。不仅要注重企业和游客之间的互动,也要调动游客的积极性,让游客和游客之间进行互动。我们应该改变现在单一的博物馆式的参观模式,可以引入一些动态的过程来增强趣味性。我们可以引入参与性的活动或者舞台式的表演来吸引旅游者。比如对扬州剪纸这项非遗产品的开发,我们可以请扬州剪纸艺术的传承艺人到现场进行表演,或者可以开发扬州剪纸技艺学习活动来增强旅游的趣味性,提高游客的参与性。还可以让参与剪纸学习的游客在学习结束之后,进行剪纸比赛,最后对他们的“成果”进行排名,对优胜者颁发证书。总之,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满足游客参与、体验、学习的需求。2、深入挖掘扬州非遗文化内涵,设计非遗旅游线路和旅游纪念品。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较高的价值,具有扬州原生态文化的基因,同时代表了扬州鲜活的原生文化。我们在对其进行开发的时候要注意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这对于丰富我们的旅游产品,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都有重要的重要。同时,在对扬州非遗开发之时,我们除了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还应注意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如我们可以和旅行社、学校、艺术协会等合作,以扬州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为主题,设计非遗旅游线路和非遗旅游纪念品,开发研学、亲子、艺术爱好者等特色线路。这样的产品推向市场,可以使得这些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宣传效果。3、多方位宣传,加大非遗宣传力度。在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方面,应该借势借机,抓住一切有力的机会,加强非遗产品的宣传。如政府可以利用开展“烟花三月旅游节”、“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等节日庆典的契机,充分展示扬州地方文化特色,加大对扬州非遗的宣传。政府还可以鼓励非遗传承人或者民间艺术表演团体,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盛会,进行非遗文化的展示和表演,这对于宣传、推广扬州的非遗文化也有重要的作用。再者扬州还要加快非遗数字化建设。相关部门应该组织开发便捷的数字化平台,做好非遗的资源库,对非遗的资料进行积累,保存。在这个基础上,对资料进行整合,建立专门的扬州非物质文化网站,以加大对扬州非物质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4、培养和保护扬州非遗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扬州非遗保护的主体。我们应该强化非遗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不断改善传承人的待遇,同时还要增加扬州各类院校从事非遗文化的教育工作者,壮大扬州非遗的传承队伍。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扬州应该对各项非遗的传承人进行评估、确认和保护,建立传承人技艺资料库的保护制度。同时,扬州还应不断去改善非遗传承人的待遇。如淮安和徐州都已经明确民间艺人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等方面享受实业单位人员同等待遇,有特殊贡献者循序破格提升。杭州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并且给学习传统技艺的年轻人发津贴,这些都是值得扬州去学习的。扬州也应该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再者,扬州应该整合职校、高校的教育资源,为广泛培养非遗传承人打下坚实的基础。5、多渠道筹集、利用保护资金。扬州应逐步完善非遗旅游融资体系。政府可以采取招标、转让的方式,把非遗景区进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引入企业进行经营,提高景区的经济效益,并且利用自己的经营收入开展保护工作。同时,对于资金的使用状况,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信息系统,让大家可以随时监督非遗资金的使用情况,最终形成一个政府调节,行业自律,企业自主经营的新型旅游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沈娟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扬州样本[J].群众,2016(10):5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