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土地整治规划的内容

土地整治规划的内容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47: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土地整治规划的内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土地整治规划的内容

篇1

土地整治规划是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目标的下层级规划,对科学指导和统筹安排土地整治各项活动,合理安排土地整治区域、项目和资金,确保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各级土地整治规划存在规划定位不清、任务不明等问题,直接给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以及实施带来重大影响。研究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重点问题,可为相广东省不同层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提供基础和参考。

一、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面临的形势

(一)转型升级背景下要求提升稳定、持续的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加快转变国土资源利用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土地制度作为后台支撑体系,对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非常关键。制度导致的土地配置效率低下亟待破解,转型升级背景下需要大量建设用地,同时要求土地政策应具备支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土地制度来说,提升稳定、持续的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加快转变国土资源利用方式是保障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土地整治规划作为建设用地内涵挖潜的重要方式,其对新形势下保障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创新型、低成本、高收益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作用。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国土均衡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土地城镇化带来的城镇化结果不仅加剧了城乡利益矛盾,也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城镇化模式。土地的粗放、无序利用加剧了土地的供需矛盾,但也为节约集约用地提供巨大空间。随着国家综合实力提升、技术进步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日益迫切,低效、闲置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急需通过包括土地整治在内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内涵挖潜,促进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

(三)农业现代化要求加大农村土地整理复垦,提高耕地质量建设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是长期发展战略。可见,土地整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保障粮食安全是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的核心,最根本的措施则是保护耕地。耕地的量与质是稳定粮食安全基础、提升粮食安全保障的根本和核心,而土地整治能够缓解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降低、生产力不断下降的现状,从而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同时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要素利用效率。排灌设施、沟渠道路等田间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功能退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因此农业现代化对耕地保护和土地整治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提升国土生态安全水平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需要通过土地整治调整区域土地利用格局,需要通过实施差别化土地整治,明确不同地区土地整治工作定位、方向和措施,也要通过管控土地整治,促进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切实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此外,构建国土生态文明格局要求山水林田湖统一管护,土地整治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前提下,要降低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损害程度,要在沙漠化等生态破坏严重地区,实施以生态修复为主的土地生态环境整治工程,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土地整治工作在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的同时,应深入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土地整治等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根据实地情况实行差别化的土地整治战略,在农业生产区域持续推进田、水、路、林、村(镇)综合整治,在城镇化建设区域积极推进“三旧”用地改造,并按照城乡统筹理念综合整体推进集中连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城乡建设用地整治,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五)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需要通过土地整治稳定耕地面积、提升耕地生产力

土地整治活动可以不断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条件,稳定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藏粮于地,维护粮食安全。土地整治工作要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力度,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要加大废弃地等的复垦利用,提高复垦耕地质量。土地整治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生产力的重要内容。通过土地整治,可以实现保护耕地数量不减少、提高耕地质量等级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实施土壤改良和土壤污染防治,配套和改造现有灌排设施;通过土地整治加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实施农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粮田,进一步提升耕地的产出能力;通过土地整治探索实施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不断建立和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管护措施和相关制度,提高耕地、基本农田的生产力。

(六)多规合一要求土地整治支撑各类功能区土地利用差别化,提高土地保障经济发展能力

土地整治应与各类规划相协调,并落实规划提出的各类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实现土地利用差别化管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根本方式就是土地整治,对各类发展区实行差别化土地整治战略和方案是土地利用科学合理的核心。如优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应把土地整治作为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的重要手段,对农村建设用地和城市低效用地进行综合整治和优化,加强低效用地复垦和腾退,为经济发展腾挪空间;而农业地区应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建设行为,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并统一集中、集约布局,并通过土地整治活动着力进行农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耕地数量和质量并增,同时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推动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和有序退出,改善村庄环境;生态地区主要是通过土地整治修复生态,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差别化土地利用政策是优化各类功能区土地利用的关键,也是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土地整治工作是支撑各类不同功能区开发、保护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手段,也是“多规合一”背景下,实现土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关键。

二、广东省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任务和定位

(一)土地整治规划任务研究

不同层级的土地整治规划均有土地整治方向和目标、土地整治的规模、结构和布局方案、土地整治项目和资金安排的任务。省级土地整治规划层级较高,土地整治调控较宏观,而县级土地整治规划是最低层级,是指导区域土地整治各项活动的详细文件,因此县级规划应明确各类整治活动的分布以及整治项目的类型、时序、规模和范围,土地整治活动需分门别类确定,对应的土地整治布局应精确、清晰,其土地整治规划有针对性和控制性。因此,根据不同层级土地整治规划的性质和要求,其土地整治规划的任务应有所区别和侧重。

十三五期间土地整治规划应成为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等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省级土地整治规划应充分考虑省内区域差异,明确重点区域,注重土地整治差别化,以农用地整治为基础,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旱改水计划”, 保障粮食安全;以建设用地整治为重点,大力推进“三旧”改造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低效建设用地整治,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有效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以土壤污染治理和环境整治为途径,坚持绿色发展,加大污染土地、退化土地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废弃土地复垦,加强对生态文明的提倡与呼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数量、质量与生态“三位一体”的新型土地整治,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整体环境质量;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立足于田、水、路、林、村、城(镇)的综合整治,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间有序流转,统筹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土地利用,明确全省土地整治战略和目标,根据区域自然资源、基础条件和经济发展等,制定差别化的土地整治政策,科学指导不同功能区域和市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

市级土地整治规划应承上启下,注重分解下达指标、衔接好省级土地整治规划内容、确定各县各类建设用地规模和总体布局等。县级土地整治规划则应注重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明确县域土地整治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合理安排各类土地整治活动活动和项目,包括农用地整治尤其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旱改水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建设用地整治的规模、布局和时序安排,确定各类土地整治项目的类型结构、规模时序和布局安排等。

(二)土地整治规划定位研究

土地整治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矛盾的重要手段,其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有所不同。但是,土地整治的根本目标都是通过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不断提高土地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资源条件。省级土地整治规划是对省级全域范围土地整治进行指导的规划,属政策性、引导性的宏观规划,主要是为省域范围内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等提供方向和引导,是确定全省规划期间土地整治战略、分解土地整治规划任务目标、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的指导性文件,规划的科学合理实施能够使后备土地资源适度开发、废弃土地充分复垦、污染土地合理整治等,从而使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土地资源综合效应充分发挥,并稳固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市级规划属落实省级规划各项任务目标的中间层级,是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重要补充,是深化区域土地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指导市级土地整治活动的重要政策文件。县级土地整治规划是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重点,属于具体落实性、实施性规划,是落实市级土地整治规划各项任务和目标、确定区域土地整治活动安排的实施性文件,也是深化实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补充,是各类土地整治活动开展和项目实施的依据。

三、广东省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现行土地整治规划指标体系存在规划指标单一、指标体系不完整,规划指标设置雷同,层次差异不强以及指标空间指导性不足、难以落地等问题,直接影响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

(一)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不同层级土地整治规划定位、目标和任务等是土地整治规划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据之一。土地整治规划指标体系是土地整治目标和任务的定量、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层级土地整治规划的不同目标、任务,应构建不同的指标体系和约束条件。同时,土地整治规划指标体系因区域自然资源、基础地理和生态环境以及土地利用实际等影响,不同区域土地整治规划指标应有所差别,如沿海地区土地整治规划指标应有防止土壤盐碱化等指标体现。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省级土地整治规划以预期性指标为主,主要是确定省域范围土地整治战略和土地整治任务目标,为全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等整治活动提供方向;市级土地整治规划指标体系比省级土地整治规划多,包括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主要是确定不同县域的土地整治任务和目标,解决相对具体的土地整治问题;县级土地整治规划以约束性指标为主,主要是指导具体土地整治活动和行为。根据不同层级土地整治规划任务和定位,综合提出土地整治规划指标控制体系。

四、结论

本文基于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面临的形势,根据当前不同层级的土地整治规划情况分析不同层级规划任务差异,明确其不同的规划定位。在此基础上,基于不同土地整治规划任务和内容,提出省级、市级、县级土地整治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对不同层级土地整治规划设定不同的规划指标体系,可以进一步明确不同层级土地整治规划的任务,提高规划编制科学性,加大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可行性,也为全省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提供研究基础和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郧文聚,地方土地整治规划探索[M].地质出版社,2014.

[2]张勇,等. 土地整治研究进展综述与展望[J].上海国土资源,2014(03).

篇2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8.102

0.引言

y绘技术是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关键影响,精确程度直接是会影响最后的成果。而土地整治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及耕地占补平衡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其主要对农村土地进行整治,需要做的是开发农村土地加之好好利用,同时对于开垦过的土地要科学改造加大农村土地全面应用。因此需掌握好测绘技术从而搞好土地整治项目,提高工作效率。

1.测绘技术和土地整治

1.1土地整治

中国自古是个多样化的国家,文化、宗教、土地都是多样化的。因此土地整治也分为:土地数据调查、土地合理规划和土地妥善运用等三大项内容。土地整治多样化显得比较复杂,但是实际上土地整治是很有条理性的。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不合理、不充分甚至混乱现象进行调整、改造和综合治理。其中比较针对性也可以说重点整治农村,开发农村荒地,充分利用好自然资源,整治利用不当土地,统一零散土地,确定地界的划定和权属。同时也要进行环境改革,良好的土地整治,更好地促进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实现农村社会、经济能高效提高,发展并促进社会发展。

1.2测绘技术

测绘技术需要学习的方面非常多,测绘技术主要应用于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的测量规划。管理则涉及到房屋拆迁,土地开发等方面。还有服务领域主要包括水利、建、矿山、交通等部门。测绘技术种类繁多,而且需要精确有效土地整合高标准。如今在科技发展带动下测绘技术的概念越来越完善,在土地整治方面作用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2.测绘基准的建立和统一

2.1建立坐标系与高程基准

土地面积测量精准是直接影响到土地整合的结果的。因此采用正确方式完成土地整合,做好土地整合整个策划。如果土地整治项目区域纳入统一的平面坐标系和高程基准,那么土地整治效率提高。平面坐标一般选择的平面坐标系统要满足投影长度变形的限值要求,主要还是要选择和当地所使用的坐标系统相一致,对症下药的选择大大提高土地整合项目的效率。而如今绘测技术应当采用和国家坐标系投影带相同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当然如果选择项目区的高程基准,则先了解当地状况并以当地目前采用的高程基准为统一的标准。可以采用GPS定位的地区应当适当使用GPS定位方式测定准确的坐标,获得更多准确的地势情况,有利于测绘实施。

2.2控制测量

通常情况下,进行土地整合项目初级阶段时一般对项目地形地貌的现势性与准确性有着很高的要求,一般设计工作的底图需要采用比例尺大于1:2000的地形图。其必须控制同常规的地形测量一样,开发整理地形的测量测量精度要达到:基础控制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相对于图根起算点,图根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能大于图上的0.1mm。首级的高程控制要采用四个等级水准进行测量,这样算起来更精确,速度也会提升。

3.土地整治中地形地貌的测绘要点

首先要注重测图比例尺的选择,土地整治中地形地貌的测绘内容要合理安排测绘起来就会轻松多了,而其精确度也会有。这样测绘出来成果才能达到满意可用的程度。当然对于测绘的经费也是可以节约的。因此规划好安排好土地整治中地形地貌的测绘内容是测绘的关键,必须认真对待。

篇3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089

土地整治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在不断的整治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新形势下的土地整治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立规划设计的整体目标,立足于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态度对待土地的整治问题[1]。在新形势下,就土地的整体整治情况来看,项目规划设计不科学性突显出来,在设计的方式上过于陈旧,没有从实际的情况出发。因此,要制定合理的项目规划设计来对土地进行整治,保证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1 土地整治在规划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1)规划设计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我国的土地整治工作已经开展了多年,不断的整治过程中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但在规划设计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直接造成土地在整治的过程中诸多问题的产生。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参与设计的人员较少,存在意见的垄断性,缺乏对相关部门规划意见的征求,造成在规划设计的工作中内容衔接存在问题[2]。在规划设计中各项规章制度都是独立的,加上土地整治在规划设计上对各部门资料了解不够详细,直接导致道路施工、水利工程建设等项目实施产生冲突,重复建设时有存在,整体的规划设计存在极度不科学性。

(2)规划设计未结合实际情况。我国受到了诸多地形因素的限制,例如在交错纵横的高速道路周边,部分区域交通受到阻碍。土地整治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施工的成本,减少调查的时间,往往在前期的土地调查工作中只是形式化,没有深入了解到地形存在的具体情况,造成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土地施工的地形了解模糊。周边的环境调查不明确,直接导致规划设计与实际的土地整治工程存在不相符,脱离了实际的工程状况,造成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原有的设计进行临时的变更,不但增加了项目施工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土地整治的效率。

(3)规划设计缺乏创新性。我国土地整治发展的现阶段,在施工的规划设计上遵照着原有的陈旧观念,没有结合整个生态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忽略了对农田环境、居住环境的影响,未将这些因素纳入到规划设计中去[3]。新形势下,土地整治工作脱离了生态规划,忽视了生态环境。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只是对土地平整、灌溉工程等进行整治,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工程显得较为单一,缺乏对土地整体的整治的认识,与相关部门缺少沟通交流,造成总体规划存在片面性。

2 提高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的具体措施

(1)加强对规划设计的管理工作,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在土地整治施工过程中,倘若进行规划设计的变更,会给整个工程进度造成很大的影响,也给整治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麻烦。因此,土地整治工程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对施工相关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态度,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困难。设计者的自身专业素质对规划设计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加强对设计人员的素质培养,完善相关的制度,确保设计人员是持证上岗,减少设计过程中的漏洞,提高规划设计的合理性[4]。此外,需要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实施准入制度,对由于设计的差错所产生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追究设计人员的相关责任,保证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为土地整治提供理论依据,在不断整治过程中创新模式。

(2)提高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工程可实施性。近年来,我国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人员管理上缺乏科学性,造成人员流动性较大,项目的设计人员整体的专业素质不高,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导致经验不足,影响了规划设计的质量。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对设计人员的岗前培训,提高土地整治工程的可实施性[5]。新形势下,土地在整治上又有了新的要求,对规划设计人员你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快对规划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减少土地整治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失误,降低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的可能。

(3)倡导设计新理念,提高生态建设。土地整治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对土地的整体规划,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因此,需要做好对项目施工的前期设计工作,加大对生态工程的建设工作。土地整治项目的设计内容能够整体的环境相适宜,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避开施工工程,减少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升土地整治项目规划的设计水平,在完成土地整治的同时,维护好生态环境。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土地整治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要想土地整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保证土地整治项目能够在施工中平稳进行。影响土地规划设计水平有诸多的因素,且工程涉及到的范围较广,土地在整治的过程中会给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倘若未做好前期的了解工作,会造成土地整治工作与其他的工程项目产生冲突,从而降低了整治的效率,同时也影响了周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文章中结合了我国在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需要在未来的土地整治过程中制定合理的规划设计,保证的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减少项目施工的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冯应斌,杨庆媛,樊天相,潘菲,何春燕.重庆市青阳镇镇域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14(08):65-71.

[2]何刚,张岳红,周佳松,唐朝晖.论农村土地整治――以四川省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6):1-4+10.

[3]徐忠国,韩伟刚,倪永华,赵哲远.浙江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试点探索[J].广东土地科学,2013(06):21-27.

篇4

前言

2012年3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年-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我国就此开始了新一轮的土地整治工作。与上一轮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相比较,本轮《规划》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给各级有关负责部门,足可见国务院对本次整治工作的高度重视。《规划》一方面剖析了我国土地整治规划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明确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土地整治总体战略。

土地整治规划作为土地整治活动的纲领性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区域内土地资源的现状情况,在满足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的条件下,对一定时期内区域土地整治活动的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落实和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措施,选择土地整治项目和保证土地整治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依据。由于我国当前土地整治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因此在其规划编制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忽略了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00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2009年实行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件》明确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1 托克托县概况

1.1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1.1.1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位置

托克托县隶属于首府呼和浩特市,位于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麓、黄河上中游分界处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东与和林格尔县接壤,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毗邻,南与清水河县交界,北同土默特左旗相连,是内蒙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被命名为“海生不浪文化”。地理坐标在东经111°2′30″-111°.32′21″、北纬40°5′55″-40°35′15″,全县平均海拔1,132米。黄河流经县境37.5公里,县辖5个建制镇,行政区域面积140,195.30公顷。托克托县人民政府驻地双河镇。

托克托县地理位置优越,是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一个近郊县,距呼和浩特市仅65公里,距草原钢城包头市130公里,距国家大型能源基地准格尔煤田40公里,处在呼市、包头市、准格尔煤田“金三角开发区”之腹地。

(2)气候条件

托克托县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经常受冷空气的侵袭,具有显著的北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又由于依山傍水,故而个别地区又有明显的区域性气候特征。冬季漫长而干冷,夏季短暂而温热。冷热变化剧烈,雨量少、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6.7℃,最冷月(一月)气温为-12.8℃,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22.9℃,年较差为35.7℃。年平均降水量361mm,年平均蒸发量为1,934mm。降水量的分布由南向北增加。年平均日照时间为3,035小时,光照最充沛的5、6月份日照时数均在300小时以上,全年大风日不多,为8.5个,但沙暴日数较多,为18.9个,且集中在3-5月份,年平均风速为3.7m/s。

1.1.2社会经济条件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2.9亿元,年均递增15.2%。人均GDP达到12,764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5.3亿元,年均递增6.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29亿元,年均递增15.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8.5亿元,年均递增15.3%。财政收入完成20.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6亿元,特别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0,090元,年均递增16.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54元,年均递增15.8%,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托克托县由国家级贫困县一跃跨入全区一流旗县行列,并连续五年进入全国西部百强县行列,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中,位列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第68位,并跻身于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行列。

1.2托克托县土地利用概况

根据托克托县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托克托县土地总面积为140,195.30公顷。其中农用地91,689.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39%。建设用地11,249.2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02%,其它土地37,256.6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6.58%。

农用地以耕地和林地为主,面积分别是65,717.85公顷和18,123.85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71.67%和19.77%。园地面积很少,只有558.55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0.61%。牧草地面积1,557.18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70%,其它农用地面积5,732.02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6.25%。

全县建设用地面积为11,249.23公顷,在双河镇和新营子镇分布较多,分别是3,408.11公顷和3,986.38公顷,这2个镇的建设用地占全县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5.73%。建设用地以城乡建设用地为主,其面积是9,016.54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80.15%,其中建制镇1,358.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97%;农村居民点7,467.8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33%;采矿用地190.3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3%;交通水利用地面积2,020.31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7.96%。其它建设用地面积很少,只有212.38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89%。

其它土地面积为37,256.62公顷,其中水域2,290.91公顷,占其它土地面积的6.15%,自然保留地34,965.71公顷,占其它土地面积的93.85%。其他土地主要分布在古城镇、伍什家镇和新营子镇,这3个镇的其它土地占全县其它土地的69.54%,其中古城镇的其它土地数量最多,为10,159.13公顷(见表1)。

2 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

根据《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年-2015年)》,本轮土地整治与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相比较,在整治范围上,已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转变;在整治内涵上,已由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并重转变;在整治目标上,已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建设性保护耕地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转变;在整治手段上,已由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工程为载体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运用转变,土地整治管理模式有了显著改变,综合效益有了质的飞跃。

规划期内,面对托克托县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趋势,结合《托克托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9-2020年)》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田、水、路、林、村土地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为托克托县实现生态富民强县的目标提供重要保障。

本轮整治规划目标为:(1)确保补充耕地数量和质量,规划到2015年,补充耕地1,113.96公顷。(2)挖掘农用地整理潜力,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等级。规划期到201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为8,159.29公顷,其自然质量等别提高1等,利用等别提高1等,经济等别提高1等。(3)加快工矿废弃地的复垦,到2015年,土地复垦目标为312.71公顷。(4)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宣农后备土地资源,规划期内,到2015年,土地开发目标为577.28公顷。(5)积极推进全域城镇化,实施迁村并点,整理农村废弃地和闲置宅基地。到2015年,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模为453.52公顷。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地整治环境影响评价

3.1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在对托克托县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影响识别的一般性原则,找出环境影响因子,进行环境影响识别,识别内容如下:

(1)识别土地整治规划中与环境关系密切的内容

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中与环境关系密切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方面是土地整治规划目标与方针,包括经济发展目标、土地利用目标和土地整治规划具体目标等;另一方面是土地整治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安排。

(2)分解或列出规划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行为

首先,根据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规划期内进行土地整治总面积为140,195.30公顷,新增农用地面积17,883.34公顷,新增耕地面积1,113.96公顷。

其次,在规划期内,对现有集中连片的耕地区域和分散的农村居民点,进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

再次,通过土地整治,其区域的林地面积、水域面积、交通用地面积、水利设施面积等都发生变化。

3.2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为能够对《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年-2015年)》规划方案进行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2.1指标体系的建立

以土地整治规划对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环境的影响考虑为基础,以社会影响、经济影响、生态影响为准则层,构建本研究的指标体系(见表2)。

3.2.2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根据上文的分析,综合托克托县实际情况,分析计算可得出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值(见表3)。

以上所建的指标体系是在参考托克托县各项指标而形成的。该体系有如下特点:

(1)该指标有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之分。正向指标是指数值越大,对环境目标越有利的指标,逆向指标是指数值越大,对环境目标越不利的指标。

(2)规划指标来源于两种类型:一种是规划中直接给出的指标,如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另一类是通过相应规划指标分析计算得出的指标,如人均耕地面积,林地覆盖率等。

(3)充分体现了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不是一般的污染评价,它只能从土地整治规划内容中寻找曲折反映环境影响的因子。

3.3确定权重

3.3.1构造判断矩阵

一般地,随机一致性比率CR愈小,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愈好。当CR

根据目标层与指标层各权重的计算结果,得出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因素的权重表(见表9),得出指标层中权重最大的因子为基本农田保护率,权重最小的因子为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其余因子的权重居于二者之中。

3.4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对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太少,缺乏相应的法定标准,所以无法根据法定评价标准赋予评价指标分值,为此,本文采用正负指标标准化算法:

对于正指标ci=Ci/Cmax

负指标ci=Cmin/Ci

ci表示Ci的无量纲化值,Ci表示规划方案的实际值,

Cmax=max{Ci};Cmin=min{Ci}

依据以上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标准化值(见表10)。

4 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4.1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果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每一个指标都是从不同侧面反映土地整治规划对社会、经济、生态的影响情况。根据上文中确定的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对环境影响的各指标标准化分值和权重,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出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果表(见表11)。

4.2评价结果分析

从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年-2015年)》的实施,对区域的综合环境影响有改善作用。本次规划不仅考虑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重视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从社会环境影响角度来看,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对社会环境影响是正面的,该规划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人均耕地面积也有所提高,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从经济环境影响角度来看,通过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耕地面积的增加,人均收入、粮食总产量等都得到了提高,城镇工矿用地占地面积得到有效控制。从生态环境影响的角度来看,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正面的,基本农田得到保护,水利设施用地增加,林地覆盖率也有所提高。

综合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三方面评价,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总体上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5 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预防减缓措施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不仅要对环境影响作出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而且要对规划产生的影响提出预防减缓措施,以降低规划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通过对《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年-2015年)》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得出规划对区域的综合环境影响有改善作用,但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新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预防减缓措施。

1 合理保护林地、坑塘水面等生态用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形地貌、土壤水分保持等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规划过程中应该进行合理保护,保留一定数量和面积的生态用地。

篇5

土地整治的概念是根据一个地区土地利用总体的规划,对一定区域内的农田、水系、公路等进行的综合整治活动,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内容上主要有土地的开发、整理、复垦等,合理的土地整治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土地整治规划涉及到的方面很多,故需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对土地整治的效果、得失做一个总体的评价,使土地整治更加合理有效

1.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涵和方法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在规划层面上协调环境与土地利用矛盾、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通过对土地整治的相关内容、任务以及重点整治项目等的分析及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提出合理科学的并且切实可行的缓解措施和预防对策。环境影响评价常用的方法有政策分析方法与规划方法、核查表法、专家判断法、生态适宜度评价法以及景观分析方法等,这些方法的评价面各有侧重点,可以对土地整治的不同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在这些方法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一种或选择多种,具体的选择可以根据县级土地整治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使最终的评价更加准确有效。

2.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首先,对土地整治所在的县的各方面综合情况进行一个考察,这是整个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通过前期的考察对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做一个全面的把握,掌握相关数据,为后期评价做好准备工作。其次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如果没有一个评价参考和科学的评价体系,整个评价工作便不能有效展开,最后的评价结果也会不尽科学。最后在评价完之后要根据具体的环境评价结果,制定出一个有效的减缓措施,对土地整治规划中不合理的地方做出整改,使之更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3.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理论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有着广泛的理论基础的,这些理论给整个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持,使评价更趋科学化。主要的相关理论有生态经济学理论、环境承载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这些理论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提供了理论支持。生态经济学理论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的交叉,重点关注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这个理论在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可以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充分考量,分析两者的相互影响,争取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另外是环境承载理论,这个理论研究重点是关注当地环境的各方面的承载力,比如人口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等,这个理论在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可以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环境承载力,确保土地整改在当地的环境承载力范围内,防止出现土地整改过度对当地整个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4.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也是涵盖多方面的,主要有对当地水资源和水环境影响的评价,对植被及相关生态过程的影响的评价,对土壤及相关生态过程影响的评价,对社会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这些方面构成了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也是在土地整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4.1水资源和水环境影响的评价

县级土地整改不可避免的会对当地的水文状况产生影响,整治得当会对当地水文产生正面影响,如果整治不当则会使当地的水文状况遭到破坏,所以在评价过程中要对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影响作出准确的评价。土地整治中通过实施生物、工程等措施,可以有效完善当地水利配套,提高区域土地的蓄水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土地的防洪、抗旱等能力,改善当地的水资源结构和质量,这是土地整改可以给当地的水文带来的有利影响。另外,土地整改也会给当地的水文状况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蓄水工程的建设,这可以影响到当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如果在河流的上游增加耕地,就会对中游和下游的生产生活用水产生影响。所以,在对水文方面进行评价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对利弊得失给出一个综合有效的评价。

4.2植被及相关生态过程的影响的评价

植被因素与土地整改息息相关,土地的整改势必会对植被造成一定影响。植被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植被可以起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在土地整改中会对植被的面积、格局分布产生影响,比如一些建筑用地的扩大就会使植被呈破碎化的状态,使植被的整体性受到影响。对植被方面进行评价时就应该考虑到植被的覆盖面、植被的分布等因素,尽可能减少土地整改对当地植被造成破坏,使植被受影响度降到最小。

4.3土壤及相关生态过程影响的评价

在土地整改过程中,土壤也是极易受影响的方面。比如在土地的整改中对某些地表的开垦,土地开垦会造成土壤,土壤失去植被的保护会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和沙漠化,这就会使土壤的肥力和土壤的成分发生变化。另外在土地上耕种如果过度使用化肥,容易使土壤板结、土壤微生物减少等状况。土壤成分、结构等一旦发生变化,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土地整改中容易对土壤产生影响的操作要对其进行全面评价,使土地整改对土壤产生尽可能小的影响。

4.4社会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

土地整治不仅对自然生态产生影响,对社会环境也会有影响。自然环境产生的任何变化都会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产生影响。比如在土地整改中,如果植被遭到了破坏,会使人们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受到影响,水文发生变化会使人们的生活用水产生变化,水量和水质都会受影响,土壤的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在对土地整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时,对社会生态环境要进行全面的评价,力求使社会生态环境朝着良好的方面发展,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给人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结束语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土地整治规划的一个全面分析,良好的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充分认识到土地整治规划的不足之处,也可以对各方面带来的得失给出一个预估,对整个土地整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规划环境影响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办法、遵循一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理论对评价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用评价的结果指导具体的土地整改工作,发挥评价中的优势,避免评价中的不良因素,使县级土地整治工作朝着最优化的方向开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