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47:3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成考音乐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从古至今我国都比较重视音乐教育,尤其是在近代史上西方音乐教育对于我国音乐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的学校音乐教育仍然把西方音乐教育作为重点教育,忽视了学校应有的民族音乐教育传承职责。甚至由于某些教育人员的音乐价值观出现偏颇,间接造成了民族音乐传承受阻的局面,民族音乐传承在一步步的走向滑坡。在音乐教育中处处可见欧洲音乐体系的身影,我们的炎黄子孙在乐理上推崇欧洲音乐体系,在创作和音乐思维上也是东施效颦,有的音乐学者在个人感情和价值取向上也出现了以西方为重点的现状,还有甚者完全是一副以西否中的姿态。这是民族文化的悲剧,这是多年以西方音乐为主体造成的自虐。
(二)民族音乐教育的使命
随着当代流行音乐体系的形成,多种音乐体系并存的局面已经奠定。流行音乐体系是并非本土音乐衍生,它是源自于西方的全球化音乐模式。它本身具有的音乐性、娱乐性以及商业性为一体特点,在短暂的时间内就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融为一体,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主体。客观上讲流行音乐的发展给民族音乐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从价值观上考虑它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的负面作用。所以现在面临民族音乐教育、传承岌岌可危的局面,学校应当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拓宽民族音乐教育渠道,把民族音乐传承作为自己的时代责任。
二、音乐教育要把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教育重点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文化交融不断扩大,在此社会背景下一些国家已经制定出了一些保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国策。这些基本国策大都以把本国文化作为教育的重点,以使文化得到不断传承。我国也应当及时借鉴并制定国策把民族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性资源。这能使民族音乐得到不断的传承与发展,真正做到发光广大。不可否认近年来有些学校还存在“面子工程”的现象,表面上重视民族音乐,其实连配套的学习教材和考核标准都没有,这直接导致“好”学者无从学起或者学员兴趣低下的现状,教师的民族音乐教育引领作用沦为“一纸空谈”,学生对民族音乐没有足够的认识,民族音乐传承者的资源流失也就在所难免了。所以教育单位必须把民族音乐教育当做重点,必须从高度上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性,真正的履行教育责任,有效的将民族音乐传承下去。
三、在音乐教育上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的具体方略
(一)打造健康稳定的民族音乐学习氛围
有效的传承离不开富有成效的音乐学习氛围。民族音乐教材的编订要多元化,要使学生在民族乐器、各民族舞蹈和地方放性戏曲中感受到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体会到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内容要融欣赏力、可贵性为一体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不觉得的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可贵性,不由得生成一种民族责任感。选材要选积极向上的、民族气息浓厚的、与时展融合的音乐内容,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爱上民族音乐,在音乐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方式上可采取研究小组或比赛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之间的交流;在学习手段上可借鉴现代化的手段在推动学生的学习,也可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条件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二)运用多元文化开展民族音乐教育
过于注重对民族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不能真正的把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去。我认为在多元化的文化视角下要注重音乐本身的内涵和所代表的人文精神表达。在进行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时,为使教学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要鼓励学生们在学习之前先要对有关曲目的生成区域进行调查,必要时要对各民族的生活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状态、民族语言以及民风等进行了解。教师在教学时再辅助利用视频和图片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性与主动性。最终即达到了音乐传授的目的,又使学生在对民族音乐理解的基础上产生了尊重感。
一、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历史及现状
翻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自以后,中国的音乐教育都是在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中曲折前进的。从西学东渐到学堂乐歌。西式音乐教育实质上充当了中国音乐基础教育的“催生剂”。1927年,萧友梅在的支持下创办了上海国立音乐院,从而掀开了中国音教史新的一页,走了一条不折不扣的西方专业音乐教育之路。
作为一种异质艺术文化,为了顺应当时的时代潮流,中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们选择了西方的教育模式。现如今,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已经发展到拥有9所专业音乐学院,300多所音乐二级院(系)和无数所为达到综合院校标准而正在建立音乐系的综合大学这一欣欣向荣的局面。然而,由此又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以西方欧洲音乐为中心论、中国音乐落后论、大量的中国民间音乐以及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游走在教学大纲之外。我们这些“科班学生”的知识结构大概基本如此:不懂传统音乐,却浅薄地认为它落后。
二、民间音乐不能在不经意间灭亡
社会的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使我们了解了更多的外来文化,不少人开始追求新鲜艺术时尚的潮流,而疏忽了本民族固有的艺术精粹。表面上看民间音乐还在静静地流传繁衍,然而它在社会上的重要性已经慢慢丢失。以电子音像产品为主的新时期音乐传播文化使大众的音乐欣赏渠道变得无比广阔,口传心授的民间音乐已经逐渐写入了教科书。
如果意识不到这些问题,那么可贵的民间音乐遗产就会在不经意间消散。本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的昆曲被列为世界首批19个“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到2009年,我国已经有古琴、南音、侗族大歌、粤剧、藏戏、花儿、呼麦等29个项目列入该名录,中国成了世界上列入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三、扬州民间音乐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扬州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有着深厚的文明史和江淮文化底蕴。民间音乐非常丰富且流传广泛,最具代表性的民间音乐如扬剧、扬州清曲、扬州平话、道情等。这些都来自于扬州人民的生活,与该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和交往经验密切相关,并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
就拿扬州清曲来说,始于元,成于明,盛于清,又称广陵清曲、扬州小曲、扬州小唱等,有500多种曲目、140多个曲牌,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江苏民间曲种之一。清曲音乐属曲牌体,伴奏以丝弦为主,曲词优美,意象深远。这些充分的资源既有传统的文字记载资料、音像资料,也有现代的网络音乐形式等,完全可以纳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体系,这样既在弘扬、传承和保护本土音乐资源的同时,又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内容健康的文化精品纳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体系,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熏陶,确实有利于加强民间音乐保护、传承意识,并激发大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地方高校开发和利用本土民间音乐课程资源的文化与教育价值:地方高校开发和利用本土音乐资源,一方面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音乐艺术,保护区域艺术文化生态的平衡,另一方面对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也将具有极为重要的建设性价值。
1.实现对本土民间音乐文化生态的保护
扬州民歌丰富繁多,20世纪80年代,扬州文化部门创作组曾编辑了三册《扬州民间音乐资料》,辑录了扬州民歌近千首。《拔根芦柴花》就是栽秧号子的代表作品,它既有江南俚曲的委婉缠绵,又兼北方的高亢嘹亮,现已唱红大江南北。另一首邵伯民歌《撒趟子撩在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了亚洲民歌。
另外,扬州的文艺团体在向高校介绍本土民间音乐方面也作出了不小的贡献,2010年,由扬州曲艺团和扬州大学艺术学院共同主办的《曲艺50年扬州大学专场演出》,给高校的学生们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共同享受,这些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通过他们的欣赏形成感受之后,不仅可以在更多的观众心中产生共鸣,还可以将扬州本土音乐的魅力传递给更多的人。
2.促进对本土民间音乐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具有主体性、基础性和开放性。民族音乐文化在具有自身根本特征的基础上,是一个传承与发展相结合的概念,学校音乐教育,在时展的高度上,应将民族音乐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引进到音乐教育中,并将其作为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基础,让每一个学生浸润在民族音乐的环境中,并以开放的心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多元音乐文化。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与基础教育有着最直接的联系,直接关系到输送的人才是否符合中小学音乐教育机构对师资的各种要求:是否符合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人的发展的要求;是否适应学校办学发展的要求。概括地说,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要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及发展趋势,有利于多出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我校也一直在这方面做着努力与各种尝试,通才专业的设立(现改名为艺术教育专业)就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的一次创新,课程较之以往更加丰富、更加全面。
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党的以后,我国再次强调美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功能,将音乐教育视作落实美育的重要手段,前不久教育部提出的“京剧进课堂”,再次把对音乐教育的重视达到了从未有过的程度。纵览国内的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课程,大致有以下三类科目组成:公共理论科目:其中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思想道德、心理学、教育学、外语、计算机、体育等。音乐专业科目:其中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复调、声乐、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民族民间音乐、欧洲音乐、艺术概论、音乐教学法等。学校的公共选修课与系里的专业选修课。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文化和专业的知识面。
一、我国与美国和德国的音乐教育的比较分析
美国的高等院校中,不少都设有音乐教育专业,加上音乐学院内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从事音乐教育的师范生逐年增加。为了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学校对未来音乐教师的教育能力与知识结构要求颇高。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层面:较广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行为科学的知识;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某方面的音乐专业特长;基本的音乐技能和理论知识;普通教育理论和方法;音乐教育理论和方法;课程的安排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音乐教育实践方法类课程:课堂吉他、小学音乐教学、器乐教学法、中学普通音乐和合唱教学法、音乐教育的组织和督导、弦乐教学讲座、中小学合唱教学法。第二部分是音乐教育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课程(表演、理论作曲等)。这部分有100多门科目供选择。
再看德国。“德国的音乐师范教育没有全国统一的体制,各州甚至各校间都各不相同。小学音乐师资一般学习三年,中学音乐师资一般学习三至四年,高中音乐师资则学习四年。在完成了学院规定的课程后,必须参加一次国家考试,获取合格证书。然后到中小学进行两年的实习,实习合格者方能取得教师资格证,到中小学中去担任音乐教育工作。[1]”
德国音乐师资培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基本包括三个方面:艺术实践、专业科学理论、专业教学法。艺术实践以器乐和声乐为主,合唱指挥和乐队也是必修课。专业理论的学习,包括音乐学、教育学,音乐教育和教学法理论。教学法方面的学习内容,包括培养学生创作(创作式的和即兴式的发现音乐)、再创作(演唱和演奏发现的音乐)、接受(听音乐)、移动或改变音乐(将音乐与词文、图画、身体运动、情景表演结合)、反思(对音乐进行思考、讨论)为中心的教学能力。对音乐师范的学生具体要求是应将音乐理论、课堂实践和学生的音乐经验联系起来研究,努力发展自己的教育能力;帮助学生自由发挥塑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感受力,发展他们的表达力。师范生应朝着“教师是教育者、教学者、分析判断者、顾问、革新者”的方向发展。
与国外的高师音乐教育所开设的课程相比,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涉及面相对比较狭窄,缺乏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广度,这直接影响了我国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此外,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中,缺少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管理方面的基础性课程,这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所欠缺,直接影响了他们教育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指课程的设置应当遵循音乐教育的自身规律。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音乐教育和其它学科教育又有许多共同的属性。它们都是以人为培养对象,都是以儿童和青少年为教育重点,都有一定的上层建筑属性,都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2.人文性
音乐教育是普及音乐文化的教育,人文性是音乐课程的重要基础。音乐艺术是人类所拥有的文化产物,是精神文明的结晶,,是文明发展史的艺术见证,是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直至相互接纳的桥梁。音乐教育的过程就是让学生通过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怀的过程,是开拓文化视野、接受多元化文化、孕育国际文化意识的过程。
3.创造性
音乐教育又是发展创造才能的教育,创造性是音乐课程的根本特征。音乐是最具创造性的艺术门类之一,从作品的产生、表演到欣赏,音乐创造贯穿始终。“而音乐教育则能使学生通过对不同的音乐体验和行为展示,凸显音乐的创造性特征。在即兴创作与有目的的创作过程中,丰富学生的音乐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并在发展学生音乐创造才能的同时,开发学生音乐智能为核心的多元智能” [2]。学生参与在各种音乐的实践活动中,潜能得以挖掘,个性得以张扬,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
4.双重性
高师音乐教育是培养音乐和教育双重专业人才的培育体系,要求能够培养出既有音乐专业技能,又有音乐教育能力的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必须体现高师音乐专业的这一特点,一方面培养学生娴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培养学生音乐教育的能力。从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来看,课程的设置,必须突出教育目标,合理安排双重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上的比例,适当增加音乐教育管理方面的基础性课程,掌握音乐教育的方法,熟悉青少年心理与发展等,总之,应具有较强的音乐教育的实践能力。
5.发展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音乐和音乐教育也在不断发展。高师音乐教育也应当与时代同步发展,其课程设置也应当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先进性。目前,我国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个“大艺术教育”的理念和体系正在形成。将音乐教育与戏剧教育、舞蹈教育、美术教育、电影教育、文学教育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而且,随着计算机和数码技术的发展,高科技的应用也已逐步地进入课堂。这对音乐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高师的音乐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音乐素质,在课程设置方面作出调整,不断开拓课程的内容,使学生能够适应当前和未来教育的需要。
总之,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高师音乐教育也必将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确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音乐教育将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将步入世界音乐教育的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1]姚思远.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研究文集.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迎来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音乐新课程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展起来的新型课程。它强调了“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学科综合”等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健康成长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有效手段。
(一)音乐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巨大推动作用
柏拉图曾经说过:“受过真正音乐教育的人,可以敏锐地看到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很明显,柏拉图所强调的音乐教育的巨大作用,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有道理的。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用非常直接的形式反映人们的感情世界,所以音乐所展现的内容在感情上容易让人接受。没有哪种艺术能像音乐那样直接地、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浸入人的内心世界。因此,音乐教育在实施德育中的功能和学生们美感意识中的情感因素是分不开的。学生们在音乐美的感召下,必然产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和对美的认识,长此以往其心灵也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品德也逐步高尚。音乐教育能把音乐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用这种“心理体操”去拨动学生心灵中的琴弦,使他们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逐步认识生活中的美,形成自己健康美好的心灵和道德情操,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以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为例,学生们听到那优美的旋律时,仿佛在听者面前展示出一幅生动的、秀丽的山水画卷,会情不自禁地体会到古老中华锦绣河山的美好壮丽,从而迸发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音乐教育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和艺术教育两部分,如果只是纯艺术地从音乐的角度去传授知识,忽视品德教育,就达不到审美育人的目的。由于音乐教育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和审美价值,可以把诸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关心集体、遵纪守法等深刻的思想道德内容以一种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它是向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生动有效的形式。例如,在教唱革命历史歌曲时,结合歌曲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表达的乐思和情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讲述革命前辈们英勇抗敌、保家卫国和奋发图强、建设祖国的革命历史,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自觉产生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懂得肩负的使命,从而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发愤学习。这样的音乐课既以音乐文化为核心,除了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技能外,又是一堂生动的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课,它比单纯的理论说教要活泼深刻得多,从而达到了以乐辅德的效果。
(二)音乐对智力教育的配合协调作用
人的智力来源于左右半脑的功能,左半脑主管语言和抽象思维,右半脑主管音乐、绘画等形象思维,二者相辅相成。音乐学习是一个长期听辨、视唱和视奏的过程。从单音到和弦、从单声部到多声部,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人的视觉、听觉以及口、手、脚等器官都在同时启动,并依靠大脑的活动来调节。有人称音乐训练是多器官同步发展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觉知觉表象等心理活动得到了很好的配合与锻炼,这个特殊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音乐促进人的思维发展,尤其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
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也是培养、引导学生发展和运用形象思维的过程,分析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音乐形象和乐理教学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音乐教育能促进智力的发育,这一点不仅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所重视,还逐渐形成了社会的共识。许多成功的科学家都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普朗克擅长演奏钢琴、波尔曼有很高的欣赏能力、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里高津和美国系统哲学家拉兹洛早年都是钢琴家。爱因斯坦曾说过:“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因此,通过音乐教育不但使学生增长知识,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同时也增强了思维能力,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学校的智力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语、数、理、化、史、地等课程,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承担、配合、协调进行,使学生的文化素质达到一定的程度和水准。而音乐教育中的智力教育实际上就是音乐课与上述课程的协同教学。例如,学习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下通过链接获取许多相关知识。
意大利地理 意大利经济
意大利风景 意大利民歌
桑塔・露琪亚
意大利建筑 意大利风俗
意大利歌剧 意大利文化
从上图可以想象出与一首民歌相关联的学科领域有多么广泛、多么丰富。学生通过这首意大利民歌了解了意大利的地理位置、环境概况和民族风俗等,然后通过对比、欣赏、分析、讨论的方法了解该民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及歌词的创作手法和歌曲的艺术性、思想性等。这样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美育教育,又把音乐教育同其它学科结合起来;既体现了课程综合化教学的原则,又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文化学习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同时还利用音乐的可塑性和抽象性,培养学生理解力、记忆力和创造力,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
2006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指导纲要》正式出台,将《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为一门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1]两门课程的整合打破了长期以来两门课程相分离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其整合来优化课程结构,从而构建《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使音乐理论学习与音乐能力的培养相互结合。
一、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课程是高师音乐专业中重要的两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乐理》是最基础的理论课,《视唱练耳》则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两门课程是独立分开进行教学的。在课程设置上:
《乐理》学习一学年,每周两节课;《视唱练耳》学习两年,第一学年每周四节课,第二学年每周两节课。这样的课程设置虽然能够比较全面及系统的完成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但缺乏两门基础理论课之间的理论和实际联系,让学生的学习感到有疑惑,知识点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达不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来说,我们的教学目标和学生们以后的教学目标是有着本质区别的。[2]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四年的时间中尽可能多的掌握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但是,通过几届毕业生就业以后的信息反馈当中得知,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让我们的学生如何去掌握最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以便于传授给他们的学生们,这是传统高师音乐教学的不足之处。
二、新教学模式的特点
1.课程设置的突破
以往的《乐理》与《视唱练耳》是进行分离式教学,在此教学模式中我发现一些问题。比如:两种教学的脱节,独立的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相对缺少连续性,并且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练习也不多,所以在学生的学习上造成了一定的困惑。自《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课程整合以后,在课程设置上也与之前传统的教学课程设置上有着明显的对比:《乐理与视唱练耳》共开设两年,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周课时为6节,第二学期为4节;第二学年的周课时都为每周2节。这样整合后的课程设置在总的课时量上较以前相比相对减少,但整合后的课程有机的将乐理和视唱练耳的知识点结合在了一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大大激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2.教学方式的优化
基本乐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内容的讲解上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的死记和练习,这样就出现了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3]从而影响学生整体音乐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视唱练耳课程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一般都是从简单的节奏到复杂的节奏练习,视唱从无升无降号到有多个升降号的训练;练耳则是从单音到音程、和弦、旋律等。通过我几轮的教学下来发现,学生初学时还能跟上步子,但随着难度的加大,理论知识的缺乏和不熟练,视唱练耳也就慢慢变得枯燥无味。因此,将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
首先,在教学中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来丰富此课程的教学。比如在教学中可使用多媒体音乐课件,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视频这样的特点,因此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4]使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不仅仅掌握各理论、视唱、练耳的部分环节知识点,又可以在视唱和练耳的过程中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来弥补在视唱和听记环节中的不足,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相互贯通,实现两门课程的渗透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视唱练耳的学习质量,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同时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其次,《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课程是音乐专业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这两门课程学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本专业其他各科的学习和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因此,针对新课改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我们必须对以往传统、单一的课程加以改革,使之具备技能性、师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现代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本专业各学科之间相互融汇贯穿,这样既使他们获得一定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教学实践能力也得以提高,而且还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模式的教学,实现了《乐理》与《视唱练耳》教与学的结合。
再有,就大多高师院校而言,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大多都采用班级授课制,并未按照学生的专业水平分班,这样每班学生的总体水平就参差不齐,在教学中就很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我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因材施教,进行规划式教学。可根据每个学生入学时的专业成绩或入学考试时的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成绩作为分班的依据,让同一水平的学生划在一班,这样不仅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也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最后,我认为可以在院系中适当的举办一系列学生视唱音乐会,在音乐会中也可插入乐理和练耳的内容,它不仅是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的实践和检验,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本课程的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在此课程的学习中提倡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和提高。学习地点不仅仅只局限于教室和琴房,学习用具也不再局限于纸笔和钢琴,[1]在学习中可使用视唱练耳学习软件,如《Auralia》和《EarMaster Professional》这两款软件不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还可以在学生的课后练习中广泛使用。[4]如果学习者通过计算机循序渐进地完成各项练习,其听觉能力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结语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整合对于高师音乐教学来说是一门新型的课程,需要我们广大的音乐理论教师和全国广大的专业人士、音乐同仁一起在教学和实践中不断探索,统一认识,转变教学观念,研究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本学科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雅先.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
法,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周燕.高师音乐专业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合并初探,科技
信息,2008年第8期
[3]杭丽华.高师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整合教学,民族音乐,
2008年第1期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民族文化形成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鲜活的精神物资,包括文化、民俗等,精神文化伴随着物资文化被创造,这其中也包含音乐文化。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中国历史文明,凡是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年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必是欣欣向荣,都会出现代表性的音乐艺术形式。近年来,中国经济突飞发展,但作为世界三大音乐体系之一的中国音乐体系,不但在理论体系构建上落后于欧洲音乐,而且在教育实践层面上也远远不能与欧洲音乐体系相抗衡。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并存的今天,传承中国传统音乐,对其进行定位,成为中国高校音乐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高校中开设音乐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有重要意义。艺术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我国高校开设音乐课程的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音乐学习和活动,培养自身的艺术气质,提高审美能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目前,中国的音乐人才主要是由我国音乐院校、综合类或师范类的院校培养而成的,这是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中国高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音乐未来的发展方向,高校要担起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的责任,这个责任是不可推卸的。传承中国传统音乐,就要将其引入到音乐教学中去。当前我国各大高校音乐行业和课程体系设置“西化”严重,例如,我们的艺术院校在讲述民族音乐技术和知识时,基本上以西方音乐体系和形式为核心;在专业艺术院校从事的民乐表演中,其内容和形式已不是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基本上是以西方音乐体系创作模式来表演。用西方音乐理论来解读中国传统音乐,改变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容和形式,这使得传统音乐丢失了它的传统本质,被边缘化。
我国的音乐教育应该以培养传统音乐继承人为目标。我国音乐教育实践的面向人群主要是在校高校学生,这部分人群有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和一定的音乐素养,落实对这些学生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对于落实传统音乐继承人,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音乐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虽然现在还没有建立起像西方音乐教育那样完整的体系,但并不是说它没有自己的传承规律,中国音乐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应该总结出它自己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平等地进入世界音乐文化教育中去。中国音乐属世界三大音乐体系之一,在整个世界文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应该面向传统,与其他有关机构多合作,开展国际音乐文化交流会和研讨会,跨越文化差异,加强对话、学习、探讨和交流,交换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共同为全世界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传统高校音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一)传统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传承中面临的问题
音乐学是一门研究音乐的学问,人类虽然在几千年前就对音乐进行研究,但真正地把音乐学作为一门科学严谨的对象来研究并提出的却是西方。我国音乐教育引入音乐学,开展音乐学专业教育的时间还很晚,在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和研究队伍中,很多是在西方音乐理论为核心的音乐体系下学习并成长的。我国高校以西方音乐理论教学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不注重从音乐本体方面培养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忽视了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实践在事实上形成了脱节现象。中国传统音乐在民间大部分发展日趋衰微,面临生存危机。
我国传统音乐源于黄河流域以外的四域音乐、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流入我国的外国音乐。我国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推动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就必须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音乐学术界要求教育学界关注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呼声渐高,他们呼吁继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反对乐队和乐器的西方化,呼吁提高传统音乐的文化自信,在多元音乐文化的背景下,保持中国传统音乐的个性。很多音乐学家倾注了大量心血,出版了多部中国传统音乐基本理论的论著,为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打下了理论基础。
声乐教育的文化回归,重点是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回归。声乐教育是通过声乐艺术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等相互关联的有机整合。受限于西方音乐本体结构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影响,我国国内音乐教育的最大倾向性问题是西化、崇洋现象严重。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主要发音音节就是西方的大调音阶,即do、re、mi、fa、sao、la、xi、do。
(二)对策分析
1.加强音乐教材体系建设
音乐教育回归文化母语,构建新型的音乐教学模式,需要立足于现代教育体系,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领悟音乐艺术。为了进一步突出传统音乐特色,传承传统音乐,高校音乐课程应该按照我国母语表达系统来设置音乐教学内容,增设方言课程、传统乐器课程、中国音乐史课程、中国乐理等课程;建设中国传统音乐教材。教材的顺利编写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学不能脱离教材,教材编写内容、侧重点和结构安排要符合我们高校音乐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教材的升级改良,探索适合可推广的高校音乐教材。
2.探索适应高校音乐文化氛围的传承模式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把经典的曲种或剧种带入课堂,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传统音乐,在教学中引入或借鉴传统音乐学习的经验,结合现代社会多元化音乐背景和教学实践,探索出适应高校音乐文化氛围的传承模式,实现传统音乐艺术形态的正确定位,在多元化音乐共同发展的背景下,为我国传统音乐在世界音乐的地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蔡奉伶;失位与回归:传统音乐文化话语权的丧失与重建[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000年,谢嘉幸先生曾《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文中揭示了一个在学校教育中长期存在,却至今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现象――“许多学生根本就不会唱自己家乡的歌”。他尖锐地指出“对于这种文化上的缺失,我们的神经似乎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这确实透视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之间始终存在着脱节、割裂现象,追其根源应是高等师范教育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课程设置方面。我国文化资源相当丰富,但长期以来其挖掘整理工作一般都由文化部门的群艺馆、民族音乐研究机构承担,且大部分成果也未纳入高师音乐课程范围,即便是被纳入了也因受课时的限制而不能广泛和深入,更谈不上突出地方特色。由此造成地方高师院校不能为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的挖掘、发展与传承发挥应有的作用,势必会影响到我们的基础教育,如果我们的下一代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就会慢慢的丧失民族情怀最终丢失自己。
从国际音乐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来看,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越来越具有主体性、基础性和开放性。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音乐是人的一种文化行为的人文思想已随着全球文化视野的拓宽而被人们广泛接受。民族音乐更是文化财富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它所涵盖的情怀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
二、梅州近代本土音乐特色与现状
客家人崇尚文化,历史上人才辈出使它素有“文化之乡”的美称。以二黄、西皮为主要声腔,以普通话(“中州音韵”)为舞台语言的戏曲剧种“汉剧”(旧称“外江戏”)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进入粤东潮州地区,最初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潮州任职的外省籍官吏和驻军,活动范围以潮州、普宁等地为重点,韩江上游的梅县、大埔、五华、兴宁等客家语系地区,由于语言源于“中州音韵”,外江戏因而很受欢迎,并迅速普及、流行。在清末鼎盛时期,仅传统剧目就达到近九百个,其中最出名的如《齐王求将》、《二度梅》、《孟姜女》等;“当外江戏之盛,潮州社会,崇为雅乐,士绅颇好习此,檀板歌喉,春风一曲,以为雅人深致”。在唱腔上,汉剧经历了一个由“楚调兼潮调”的演变,并在吸收粤东民间音乐的同时较多地保留了皮、黄腔朴素淳厚、悠扬典雅的本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汉剧演员陈伯华悉心观摩梅兰芳等名师的演剧.通过学习和借鉴形成了“以情行腔,以腔带字”的汉剧唱腔的创新,成为名动京沪汉的陈派唱腔大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东汉剧以它出色的编剧、乐手和演员及优秀的剧目赢得了“南国牡丹”的美誉。
受山区自然环境的影响,客家人的山野歌谣自古风行,正所谓“一日三餐歌傍(送)饭,夜夜睡目(觉)歌贴头”。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粤东、闽西和赣南等地先后组建了一批专业山歌剧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将过去只在老百姓口头流行的哼唱小调,发展成介于戏曲与歌剧之间的新兴剧种。山歌剧或称“客家方言剧”;山歌剧融会了丰富的客家文化和淳厚的民族风情,独具地域艺术个性和鲜明的客家文化特色。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历程中,逐步形成自身的艺术特色,产生了大量优秀作品,如《彩虹》、《三代犁手》、《相思豆》、《等郎妹》等,培养了大量的受众群体。作品的影响面也从地区走向全国及海外,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曲家、剧作家、名演员和优秀歌手,逐渐奠定了它在梅州地区专业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三、文化生态的改变使民间传统音乐面临生存危机
随着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的巨大冲击力改变了这里的原文化生态环境,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诸多弊端逐渐显露。近十多年来,随着铁路的开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封闭的山区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尤其是广播、电视和音响,使人们的音乐欣赏活动更具支配的自由,人们在不参与音乐活动、不亲临音乐表演现场的情况下随时可得到欣赏音乐的满足。这也说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音乐的社会功能,音乐与社会活动的关系是有很大差别的,在生存环境较封闭的情况下,音乐与社会活动的联系就十分密切,对社会生活的依赖性很大,具有实用、交际、娱乐、宗教、教育及文化传承等多重社会功能。也就是说老百姓需要娱乐、交际、教育等活动,因而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四、梅州的音乐教育尚无法承载地方音乐文化发展需求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梅州地区尚不存在高等音乐教育,梅州艺校这所中专学校一直肩负着为地方专业文艺团体输送演员及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重任。九十年代初期梅州地区有了自己的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并迅速发展壮大,成为这一地区师资培训的主要基地。但由于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的限制,即便是地方高等教育也未能为地方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渐凸现,一方面剧团、剧院需要演员及乐手和编创人员;另一方面与之专业对口的地方艺校又在紧缩招生,而大量的高师毕业生又因学习面窄而死、不学变通,且对本地区的传统音乐知之甚少而无法胜任或是挑战新的就业领域。由此可见这种失衡现象使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陷入窘境。传统音乐在现代传播媒介的激烈冲击下如何完成其自身的适应性发展变化过程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五、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最有效途径
音乐与文化的关系。音乐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是人的一种文化行为。一个民族的音乐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思想、灵魂和智慧,是最为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
文化与教育的相关性。“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文化的依托”,学校教育是近代教育活动的核心,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学校音乐教育理应成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就如同文化与教育的关系一样,民族音乐文化应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而学校音乐教育也应成为民族文化的依托。长期以来,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主要依赖于民间音乐活动、专业音乐团体和学校音乐教育这三个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校音乐教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最主要的途径之一的认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肯定。
高师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应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逐步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且强调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今天,民族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多的引起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高师
音乐教育是连接专业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的桥梁,也就是说它要为专业音乐教育打基础又要为国民音乐教育的普及输送人才,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关系到我们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前景,因此寻求开发本土文化资源并引进到高师音乐教育中来,以适应不同人才培养的需要已成为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责任,同时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
六、地方高校应承担起地区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的重任
地方高校在传承本土文化中的优势。由于地处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师生们对本地区的历史、民俗、民风及方言都较易熟悉,因此对有着深刻文化内涵的本土音乐也较易理解。作为文化单位,地方高校应是本地区文化生态链中的一个环节。过去高校教学普遍存在着脱离社会实践的问题,如今已有很大改变,特别是在思想观念上,人们开始反思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和现存教育体系、教学内容的不足,重新审视多元文化价值,尤其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价值取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能力与素质、学习与创新的互动联系。
正视本土音乐文化,拓展多元文化视野。过去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体系基本沿用欧洲音乐院校的,其教学内容基本反映着欧洲传统音乐的文化价值观;在文化、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格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强调“在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宽阔的视野,学习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建立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和自重意识,可以加强我们对乡土音乐文化的热爱,有利于我们及早在思想深处建立起正确的民族音乐价值取向,并自觉投身于挖掘、保护和传承乡土音乐文化的工作中去。
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地方高师院校应主动与本地区文化研究部门、文艺单位及音乐社团建立起密切联系,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高校可及时将他们的研究、创作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也可与他们共同搜集、整理和开发当地的音乐文化资源,并将音乐人才培养规格与当地音乐文化生态的需求结合起来,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又使本地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真正落到实处。
七、开发本土音乐课程新局面
地方高师在传承地方民族音乐文化中要有所作为,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治学措施。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其他阶段、类型的音乐教育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它的基础性。专业性和师范性。
基础性。指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本科阶段,虽然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相比较而言是专业性音乐教育,但是这种专业性音乐教育仍属单位教育专门人才的基础教育,因为在它之后还有硕士阶段、博士阶段的教育,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育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中,除了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之外,还应当为硕士、博士阶段的教育打好宽厚的基础。
专业性,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普通学校教育在培养目标方面的主要区别。对于普通学习音乐教育来说,音乐学科是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中的艺术审美、音乐审美教育。其目标是在音乐审美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
师范性,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方面的主要区别。如果说,专业音乐院校是以培养音乐表演艺术专门人才(即歌唱家、演奏家、指挥家),音乐理论、音乐创作专门人才(即音乐理论家、音乐评论家、作曲家)为目标的话,那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就是以培养中小学的教师为主要目标。
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
根据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必须要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计划。在这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应包括三大部分。即:素质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1、素质教育课程
素质教育课程指的是一般大学本科生。包括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生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教育的课程。在以往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称之为公共必修课。包括政治课、文化、教育课程、体育和计算机理论与实践等。由于在高等师范院校中,从培养中小学和其他学校师资这一目标出发,从教育部到各大学都有对素质教育课程的统一规定,各院、乡专业没有太大的自主权,所以,这里主要讨论的是专业课程。
2、专业必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大致有如下类别:①音乐审判类课程;②音乐表现类课程;③音乐创造类课程;④音乐与相关文化类课程;⑤音乐教育类课程;
音乐审美。是音乐艺术和音乐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人类的音乐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音乐美和接受音乐美的活动。为了适应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音乐专业课程中。也必须以音乐审美的理论作为统领。
音乐表现,是充分体现音乐艺术实践性特点的一种方式。因此在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中,必须重视音乐表现类课程的设置。让学生在声乐、钢琴、合唱与指挥、民族管弦乐器、西洋管弦乐器、合奏、艺术实践等演唱、演奏的实践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感情。
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是在《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新创设的教学领域。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的作用,充分注意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应当成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两个方面,使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课程类别,成为促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素质提高和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腾飞的两扇金色的翅膀。
音乐与相关文化类课程包括: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世界民族音乐、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音乐与自然社会民族等。此外。应在其他课程中注意音乐与相关文化内容的讲授。一方面从文化脉络中来介绍音乐。另一方面注意音乐中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讲授。
音乐教育类课程,这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区别于专业音乐院校的特色课程。这一课程类别应当包括: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学、中外音乐教育理论体系、音乐教育电化技术、音乐教材教学与教案写作、教育实习等。
一、我国音乐研究型课程教师角色缺位的原因
我国音乐研究型课程教师角色缺位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的教育哲学观存在偏差。教育哲学是对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用哲学的方法和语言来研究教育问题。研究的对象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学习的历程、知识的架构、人类的课题、权威的问题、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教育的方针等;二是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作为一种特定形态的社会意识,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它包括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评价。随着高中生心理结构、学习能力的不断变化,传统的课程模式已不能适应他们的学习方式,教师在传统课程体制的影响和制约下,逐渐忽视自己作为课程主体的价值和地位。
二、转变音乐研究型课程中教师角色的策略
(一)生成意识
音乐研究型课程生成意识的培养是建立教师把课程视为动态生成的认识。研究型课程不是预设的,它有研究目标,但其研究过程是发展变化的,其结果也是不可预知的。研究型课程的生成发展,实际上是在探讨教师与学生如何共同学习、探索和成长。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了新的阐述和定位,突出特点是课程目标由单向方式走向多元、综合与均衡,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考虑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是否契合。对预设课程中不合理的部分或进行否定和批判,或进行重新选择、补充、修改。
(二)资源开发意识
音乐研究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的培养是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主动性的重要体现。它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和有针对性的课程中和课程外的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利用。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培养目标等,它们的特点是直接作用于课程并成为课程的要素;后者包括与课程实施有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时间、场地、媒体、设备、设施和环境,还有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实施水平。由此可见,课程资源的外延范围远远大于课程本身的外延范围,可以说它是后者的一种必然延伸。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在于:“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高中音乐教育课程重视学生审美能力、兴趣爱好、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教材中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将课程资源进行拓展迁移,不能仅仅把教材内容、教学设施设备等看作课程资源,还应视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在学习中的疑惑、见解等。而且,教师要善于利用己有的现成资源、外显性资源,善于充分挖掘利用学习进程中内隐性资源、新生成的资源,让学生对音乐及其相关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
(三)创新意识
音乐研究型课程的创新意识是指教师在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之上对新课程资源的改进和创新的一种认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行为,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再进行与他人不同的革新是一个研究型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条件。音乐课程是基于抽象概念的学科之上的,其内涵和外延与其他课程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正确把握音乐教育课程本质的基础上,拓展其外延,使学生有机会学习更多、更丰富的音乐知识,有机会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因此,在音乐研究型课程中,不但要强调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要以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为突破口,削弱教师作为“知识代言人”、“知识化身”的权威性。
(四)合作意识
音乐研究型课程的合作意识是培养教师在课程实施环节中与其他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及教师和教师的合作。合作意识,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研究型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这一基本素质,很好地加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和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从而使课程实施真正落到实处,深入到每一位教师、学生、家长的心中。
三、结语
音乐研究型课程只是课程改革的一种形式,要真正使其落到实处,使学生从中获益,首先必须变革基础教育理念。基础教育理念的变革会带来教育制度的根本转变。其次,需要构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学校制度。如果不能从宏观上、整体上形成学校制度,那么课程改革也将流于形式。最后,在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发生改变之后,教师需要重塑教育的人文背景,重构学科的知识背景,善于发现自身的局限性和发展的可能性,从而实现专业化成长,推进课程发展。
参考文献:
《音乐教学法》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最直接、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音乐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唯一课程。学生所学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都要在该课程中融汇为音乐学科教学知识,所学的音乐专业技能要在该课程中转化为音乐教学能力。
近年来,高师音教专业围绕着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改革;同时,各中小学音乐课程也在进行着重大的改革,特别是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不但对中小学音乐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中小学音乐老师以及担负着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高师音乐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形势,成了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改革的中心议题。为了能让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不至于脱离实际,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新课标要求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我们从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的目的意义、课时设置及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材选用、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在即将毕业的学生中进行的,因为这些学生已经完成了本课程的学习,并且也完成了教育实习的过程,他们对教学法课程有着直接的感觉。从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看,当前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的确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基本情况及分析
1.与中小学音乐课程接轨问题
当前,中小学音乐课程是围绕着“素质教育”这一中心进行的,这一精神在新课标中得以体现。对于中小学音乐课,新课标重点强调的是音乐感觉能力的培养,摈弃了过去以音乐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在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对于乐感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音乐欣赏及音乐实践中。而这一信息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却知之甚少,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情况非常不乐观。在调查中,关于对新课标的了解,回答“不太了解”的学生相当多,调查竞占94%!这说明《音乐教学法》课程必须在教学内容方面与中小学音乐教学进行接轨。目前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教材,更多的是一种理论专著,着重研究的是教育理论内容,能否以中小学教学为中心更多地谈谈教学的手段、方法或教学技巧?能否能举些成功的教学实例?能否理论结合实际去领会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在规律?与学生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学生需求的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有着大量教学实例的实用的教学法教材,同时教师还要使用辅助教材进行补充。
2.高师音乐专业理论课与专业技能课比例亟需调整
这个问题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课程设置方面,理论课与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时间比例;另一方面是《音乐教学法》课程自身的理论讲授与实际教学实践的比例。在高师音乐专业教学计划中,理论课占用了绝大部分的课时,而技能课却被强行压缩。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眼高手低,实际动手能力很差。虽然,我们应该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但是音乐教师毕竟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师,音乐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的动手能力决定了他对音乐课教学的把握能力,因此,适当压缩理论的讲授,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对学生来说可能更有必要,也更有实际意义。在两次的问卷调查中,关于“能否胜任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这一问题,第一次有22%的学生选择“非常胜任”,有71%的学生选择“不太胜任”,而第二次的稍有好转,有51%的学生选择“不太胜任”,选择“非常胜任”的则有47%。这说明有相当多的学生到走上工作岗位时只能动口不能动手,工作相当被动。因此,高师音乐专业如何调整好理论与技能课程的比例,如何在保证理论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仍然需要好好思考,仍然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3、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时间、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急需调整
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时间、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应该以学生将来走向讲台这一现实问题为依据,根据一定的教育规律及法则进行调整。比如,在教学时间方面,目前的教学法课程安排了一个学年的教学时间,建议可以适当延长,在学生进行教学实习的前一学年开始,通过模拟教学、观看教学录像等办法,未雨绸缪,让学生在接受教学法理论之前,就从感性上对教学法课程有一个认识;在教学模式方面,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运用,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甚至可以走出大学校园,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总之教学模式可以灵活多变,不一定要大家坐在教室里讲理论。至于成绩考核方式,更应该以对实践的考核为主,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核,至于书面的理论考试,应该只是本课程考核的一部分,避免仅靠一张试卷决定本课程成绩。
二、认识与对策
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走向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的桥梁,是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变的催化剂。学生在大学中所学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都要在本课程中融汇为音乐学科教学知识,所学的音乐专业技能要在本课程中转化为音乐教学能力。因此本课程教学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学生将来能否早日适应工作岗位。根据前面对问卷调查的分析,我们认为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改革应该从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整。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多听多看。先让学生接触大量的教学实例,有成功的例子,也有不太成功的教学实例,让学生先有感性的认识。通过对这些教学实例进行分析评判,让学生从直观的角度去懂得如何上好一堂音乐课,同时通过对一些不成功实例的分析,让学生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引以为戒,自觉地避免出现类似问题。这个阶段不占用太多的教学时间。
第二个阶段:理论升华。对于第一阶段接触的实例,运用教学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寻找内在的联系,总结出普遍性的规律,结合教材形成理论。这个过程既可针对某个实例进行,也可结合多个实例进行,但不占用太多的教学时间,不要变成理论大课。
第三个阶段:实践运用。由于教学时间、实践环境等的约束,不可能进行大量的教学实践,因此这个阶段可以调整为片断性的实践,即在课堂上让学生抽取某个单项的内容进行实践,时间可以控制在10分钟以内。实践之后再让学生进行优劣的评判,并要求运用相应的教学理论,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总结归纳,并重新设计教学过程。这个阶段可以多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从实践――理论――再实践――理论。
三、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必须将新课改理念作为指导,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以往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所以,老师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时候,必须转变思想,用新的办法做好教学设计。
一、新课程音乐教学设计现状分析
虽然,新课改的施行,对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进行了改变,但是其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老师进行研究和改进。
(一)新课程下,在进行音乐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重视学生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青少年都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到这一点,如果老师不了解自己的学生,对自己的学生不够关心,也不愿意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那么这个老师便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也必须做好学生的管理,而且,老师还应该注意课堂氛围的活跃,把握好和学生交流的“度”,若是管理不够到位,不但很难起到积极的作用,甚至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实行新课改之后,音乐教学效果虽然得到了改善,但是上述问题依旧存在。
(二)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学会交流
对于教学而言,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若是不进行交流,那么教学是很难得到发展的,老师只有交流才能够了解其他人的长处和优点,从而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进。
1、老师必须学会和其他学科的老师进行交流
和其他学科相比,音乐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他学科的老师很容易和音乐老师产生一定的距离,对音乐也不够重视。有些音乐老师认为自己比较特殊,和其他老师有明显的区别,而不愿意和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其实不然,正是因为如此,音乐老师才应该和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学习更多的教学和管理的经验,这对音乐教学的进步也是有重要作用的,现在还有很多音乐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2、和学生进行交流
老师想要保证教学效果,应该和学生进行一些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难题,这样学生才会更加喜欢音乐老师,喜欢上音乐课。
3、和音乐老师进行交流
这个交流可以是和学校内部的其他音乐老师进行交流,也可以是和其他学校的音乐老师进行交流,音乐老师之间的共同话题是比较多的,多和其他老师进行交流,能够了解其他老师的一些新的和感受,这样才能更好的改进自己的教学。
二、音乐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改变教学模式,对音乐教学进行设计是符合新课改需要的,随着改革的进行,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需要,为了保证教学的效果,老师必须转变思想,进行教学模式的改进。《新课程标准》指出,进行音乐教学应该重视审美的作用,将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在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个理念也给音乐的改革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所以,我们在进行音乐改革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转变理念更好的进行音乐的学习,帮助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三、课程理念下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一)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将审美放在核心位置,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应该让学生更好的体验进去,来感受音乐的情和音乐的美。音乐本身是一种情感因素,其能够更好的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在进行音乐教学和课堂设计的时候,老师应该努力的抓住情感这个因素,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美,并进行享受,这样学生的兴趣很容易便会被激发出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还应该尊重学生的感受,多听学生对音乐的感觉。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纯的课程。所以,老师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将生活因素加入进去,比如说,讲到山水的时候,老师可以将一些带有鸟叫、流水声的乐曲播放给学生听,并听取学生们的看法,这样不但能够更好的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将学生的音乐学习主动性激发出来。
(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并且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老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应该注意给每个学生关怀和表现的机会,因为学生在获得表扬和鼓励的时候,学习会更加的认真。老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真正的认识到没有个性音乐便很难得到发展,所以,老师设计的内容应该对学生个性的张扬和感情的抒发是有利的,这样能够更好的将学生的个性解放出来,个性发展的空间也会更大。
(三)重视实践的作用,鼓励学生进行音乐的创造
音乐本身的操作性和实践性都特别的强,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开展一些演奏、演唱以及综合性艺术表演一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非常有利的,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在进行教学实际的还是还应该重视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并对评价机制进行完善
进行音乐课程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进行学科综合,所以,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将这一点重视起来,不断的对音乐内容进行丰富,并给学生更多的音乐文化方面的体验,在教学的时候重视这门科目的开放性,从而构建出一种开放活跃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学生进行表现。此外老师还应该对评价机制进行完善,最终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更加的积极主动,音乐课堂也会更加的活跃。
结语
老师在进行小学音乐设计的时候,必须将人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不断的转变自己以往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音乐教学才能够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给国家培养更多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福友.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初探[J].音乐时空,2011(11)
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这次新课程改革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资助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课改后的音乐课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音乐鉴赏、歌唱、音乐与舞蹈、乐器演奏、音乐创作和音乐与戏剧表演。这六个模块除了以音乐鉴赏为必修模块外,其他的模块都是选修课程。音乐课开设的目的并非是想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让音乐这一美好的艺术能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为音乐会培养优秀的听众,同时也顾及到个别学生在音乐道路上的发展,为他们今后更长远的发展创造一个非常好的社会环境。
在新课程理念影响下,新的教学行为不断涌现,给音乐课堂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但也产生了新的压力和困惑。面对全新的音乐课程理念,系统、具体但又有些实施难度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新颖、开放充满审美情趣的多种版本的音乐教材,以及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式,一些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常常难以适应,一些音乐课堂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离题内容的拓展等等。面对这些现象,我们有必要回头审视、反思:新课程的课到底怎样上?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笔者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观点。
一、建立音乐新课程的目标观
音乐新课改的目标指向于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要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切实把握学科特点,将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出来。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一板一眼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积极学习和贯彻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改变教学观念,以音乐的五大“基本理念”作为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懂得“爱学”与“如何学?”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及高尚的情操。
二、加强音乐课程结构的整合性和科学性
音乐结构主要体现为:第一,音乐课堂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第二,音乐教学是师生交往与互动的过程;第三,音乐课堂教学是对学习过程和结论的双重关注。教师要明确一个观念: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开放、民主、平等、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要做到:
1.优化教学目标。教师要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纬度构思、科学制定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提高课堂教效益。
2.优化教学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将重点、难点、主导思想、作品风格、音乐知识等形象而生动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3.优化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感受音乐的内涵、获取音乐知识与技能。
4.优化教学手段。要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网络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音乐视野,拓展学生多元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中学生正处富于想象的年龄,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音乐的本质特征在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感情生活。音乐创作的一切手段,都是为表现这一本质特征而服务的。“情动于衷,而形于外”。前者是外部世界在音乐家内心的提炼与概括,后者则是艺术化、典型化的反映。在音乐教学中,只有处处突出情感因素,才能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关注学生对音乐情景,审美情感的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渲染和谐的氛围。
三、课程评价的发展性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评价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具体实在的,应该让学生知道正确在哪里,不足在何处,能使学生意识到下一步应该怎样去努力才能做得更好。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评价得体、语言中肯,不但能达到很好的激励效果,潜移默化中也能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评价。
目前,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它需要一个不断改进、探索、深化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让我们乘着新课程改革这一股东风,迎风破浪,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深化改革。只有这样,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在教育改革的沃土上生根,音乐新课程才能在教育实践的花园中结果。让我们再接再厉,积极探索音乐新课程的改革之路,以百倍的信心和更高的热情创造音乐改革的新辉煌!我们深知,实施素质教育任重道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更新观念,创新思想,总结经验,开拓进取,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07-02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基础教学也受到了教育部高度重视,被纳入各类高等教育院校的公共必修课,其目标即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然而,作为音乐类艺术院校公共必修的计算机课程不仅要具备文科类计算机课程的实用性,还要体现音乐类的专业特色。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当前音乐类院校学生的特点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做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2.音乐类艺术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音乐类艺术院校学生特点
音乐类艺术院校的所有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均具有音乐专业特长或精通某一种乐器,而地域性和专业性造成了学生不同的教育观和价值观。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已不仅仅只需要单一人才,更多的却是多元化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谁能获取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知识,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音乐类艺术院校不同专业,学生入学的文化基础分数线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而言,文化课分数越高的学生,其学习的自主能力和学习能力就越强,而文化课分数越低的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和接受能力就越弱。因此,学生层次的参差不齐导致教师教学必须因材施教。
2.2 音乐类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
计算机课程作为音乐类艺术院校的公共必修课,采用集体授课、课堂教学方式展开,在教学过程中也具有以下一些突出问题:
①教学内容与教材单一。由于音乐专业院校的特点和师资的限制,教学内容过于统一,不能很好地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除了掌握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Office办公软件外,还需要掌握多媒体音乐课件的制作以及相关音乐教学软件(视唱练耳教学、乐理教学等)的应用;表演专业和舞蹈专业学生需要学习音频与视频的编辑与制作;艺术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平面设计与动画制作软件;而所有与音乐相关的专业都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绘谱软件(Finale、Sibelius、Encore、TT作曲家等)。由于各个专业对计算机的需求不一致,因此,应根据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将计算机课程渗透到不同专业学习中。
②学生基础差异大。有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学习了计算机相关课程,能够比较熟练的操作计算机,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从未接受过计算机相关课程且极少接触计算机,只会使用计算机上网查资料和娱乐。此外,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更进一步加大了两极分化程度。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进度,保证教学计划正常有序地进行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③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的固定化和程式化。目前,计算机教学主要采用广播系统和大屏幕投影方式进行,教师在课前设计好课件和案例,通过点对点方式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和练习操作。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学习和接受新知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特别体现在学生课堂所学内容,课下很容易忘记。而考核方式则采用随堂上机按照指定要求完成相应操作的方式进行,该考核方式具有片面性,不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且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音乐类艺术学院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改进措施
3.1 分类细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应密切联系学生所学专业和社会需求,设置不同类别实用性广的操作性课程,既要包括计算机技术技能操作的基础知识,也要包括与专业相关的外延知识。然后,将教学内容分成三个类别,第一类为公共必修课,即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信息社会中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第二类为专业必修课,即根据专业特色设置的辅助课程,其任务是增强学生解决本专业问题中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第三类为选修课,即为满足不同学生需求设置的外延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在音乐类专业中的应用手段,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教学方法可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做相应的安排和调整。对于第一类教学,考虑到学生个体情况的差异,在开课前预先进行计算机水平测试,成绩特别优秀并且已达到本课程要求的学生可自愿申请免修免考,其他学生则按照测试结果,由教师科学地分组实施教学,这样有助于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教学质量。而对于第二、三类教学,考虑到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而文化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弱的特点,教师可采用“知识点+案例”的教学方式,通过知识点的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课堂学习的整体知识结构框架,而精选的实例操作则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引导和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将学习的主动给学生,并完成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
3.2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首先,教师应主动参与课程教材的编写和更新,将教学内容,案例操作及时实时地传递给学生,供其学习和参考,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好习惯。其次,针对计算机教学资源的不足、课时安排的有限性以及学生排练表演时间的冲突,创建一个计算机学习网站,提供一个非正式的学习平台对学生是非常有益的。教师可在平台上设置多个与教学相关的学习模块,将好的教学课件、学习资料以及视频文件上去,学生可随时提出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分享学习心得,实现师生的互动交流,并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最后,理论学习与实际相结合,给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让学生学以致用。
3.3 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公平公正的考核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决定学生在整个学习中付出的努力和精力。由于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该课程更注重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因此,应采取以应用为导向的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建议考核方式分为三部分:平时课堂表现、随堂考核(或阶段性作品提交)以及期末考核。其中,平时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态度以及上机操作作业完成情况;随堂考核或阶段性作品提交则在系统学习完某一模块知识后,对该模块内容的检测,可通过上机考试或提交作品的方式进行;而期末考核则是对本学期所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检测,仍以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三部分的比率,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结束语
将计算机技术更好地与音乐艺术相结合,并渗透到学生的专业学习中,是音乐类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师的一项艰巨任务。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院校的资源,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和理念融入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常玉芳. 艺术院校音乐类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与教学的思考[J]. 音乐生活, 2008.12 : 56-59.
[2]陈明兵. 西部艺术类独立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年9月, 第6卷, 第26期: 7298-7299.
[3]杨红飞. 艺术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福建电脑, 2010年第2期: 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