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47: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音乐教学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146
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让人愉悦心情,还能增强人们的审美体验,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丰富学生的课程,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从当前的音乐教学来看,在教学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本文就音乐教学谈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音乐学习有所帮助。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音乐在教学中的地位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保持正确的教学观念,才能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平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从当前的教学来看,很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中应试考试的影响,只重视文化课程,而对音、体、美教学不够重视,这种教学观念是不符合当前的教育理念的,并且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认识到音乐教学对学生的重要作用,提高音乐在教学中的地位,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认真对待,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通过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
学习音乐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环境的创设,通过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比如,在教授民族音乐时,要给学生传授相关的文化知识,利用多媒体设备等为学生创设与歌曲相关的环境,增强学生对歌曲文化的理解,让学生能够深层次的理解民族乐曲。
(二)创新教学方式
在音乐教材中,有些乐曲相对有难度,如果教师不在教学方式上创新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做到投其所好,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性格,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来。比如,学生都喜欢听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相对教材上的古典音乐对学生来说更加具有吸引力,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流行音乐为导入,让学生从流行音乐中感知古典音乐,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将抽象、难懂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熟悉的内容,以此来降低学习难度。
(三)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会欣赏,还要让学生学会表演,当学生自身能够真正投入到歌曲的表演中时,对歌曲的感悟将会更上一层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歌唱的机会,歌唱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并且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自身示范,以及播放乐曲让学生熟悉歌曲,并且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歌唱时教师要做好带头作用,以此来增强学生演唱的自信心,并且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敢于放声歌唱,同时要加强学生在歌唱时的情感表达,以此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三、提高教师的音乐素质,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平台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向标,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高自我,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和能量。
(一)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
教师在“教书育人”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先使自己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所以在课外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拓展学习的时候,教师也要进行相应的知识拓展学习,对中外音乐的发展史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教师要在对音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音乐中所包含的音乐知识及文化内涵,充分的体会到不同国家、民族及地区之间音乐所存在的风格差异,并对不同的演唱技巧进行领略。教师在接触了大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后,可以体验到音乐的真正内涵,学习到许多新的音乐教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可以让教师能够清楚认识到多元音乐文化对音乐教学产生的有利影响,从而能够在教学中不知不觉的把多元音乐文化融入到教学之中,从而使学生的音乐视野得到有效的拓展,给原本枯燥的音乐教学融入一丝人文色彩,让学生能体会到音乐之乐、感受到音乐之趣。
另外,教师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够在面对各种音乐文化时,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去从容的面对多元音乐文化的洗礼,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来汲取其中的养分,感悟到音乐的真谛,体会到音乐之中蕴含的最为纯粹的美,使自己鉴别美丑的能力能够更上一层楼。这样教师就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从而在教学中将音乐中的民族特点凸显出来,让音乐教学不光对学生进行鉴赏能力的培养,还要培养起学生对祖国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使音乐教学在体现美育功能的同时,也体现出相应的德育功能,把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怀进行同步培养。
(二)增强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与其他职业的不同就在于教师要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仅仅要丰富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要提高自身的业素养,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带头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教师自身的魅力。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教师的人格魅力是音乐的代表,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以及精神气质,能够给学生起到标杆的作用,并且能够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改变教学观念,并且从教学和自身素养方面出发,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搭建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音乐教学现状;教学方法
一、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的理念与教学方法也需不断更新,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高中音乐教学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内容如下。
(一)高中音乐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在多数的高中的音乐课堂上,音乐老师还是主要采取老师教、学生跟着唱的教学方式,极少关注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真正需求,尤其是所谓的自由练习时间,大部分学生是做其他科目老师布置下来的作业或是跟同学嬉笑玩耍,因此,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认为上音乐课就是玩耍课。
(二)音乐学习意识十分淡薄
在我国大部分的高中中,由于音乐并不是考试的科目,而且高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学校就根本不重视音乐,因此,导致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意识较差。部分学生认为与其上音乐课不如多做几个数学题呢,甚至有些学校就根本不设置音乐课。
(三)师资力量缺乏
我国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重视考试科目,轻视像音乐、美术等体艺类的科目,这一现象就导致部分音乐院校毕业的老师不愿意到高中去教学,同时学校也不想聘请这些老师,这就导致了高中音乐老师的师资力量缺乏。
(四)课时少完不成教学任务
学校在排课表的时候,一般都会将音乐课排为一个星期一节课,有的甚至是两个星期一节课,这还不包括其他老师征用音乐课,这就导致一个现象那就是音乐课时太少,根本就完不成教学任务,大部分音乐老师表示能教多少就教多少。
二、改善高中音乐教学现状的建议
作为一名高中音乐老师,我们要改善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不足,与时俱进,从而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笔者通过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不断更新音乐老师的教学理念
笔者认为要想更好的实施新课改要求与目标,就必须创新高中音乐教学方法,那么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从思想上进行改革,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要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教学原则,将学生作为我们教学的主体,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充分调动高中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效率,达到新课改的目标。
(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要更好的实施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就应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动力。我们就要改革和更新教学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经典的内容保留。例如,我们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只能局限于我们的教材,可以扩展到大自然与社会百态,将课本上的知识放到社会大的环境中去讲述,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社会,体味人生。还可以将现在社会上较为流行的音乐引入课堂教学中,例如,现代的电子音乐、流行音乐等等。这样把课堂外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音乐课虽然不是考试科目,但是,作为高中学校课程中的一部分,音乐课就是一个基础性的学科,它的教学方法也要与其他学科一样要多样化、创意性,这样才能不断吸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例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老师可以将一个体任务分配给一个小组,让小组成员来体现一首歌的音乐内涵,这样小组成员之间就可以相互学习与促进,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效率。同时,还可以采取老师与学生合作的方式等等。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可以促进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兴趣,从而不断促进高中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从而提高高中生的音乐素养。
(四)加强对于后进生的关注,从而进行心理引导
由于生源的不同,所以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就大不相同,因此,有些高中生因为个体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的不同,例如,五音不全,唱歌不好听等等,他们对于音乐课总是会有一些畏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音乐老师就要做好心理引导,加强老师与这些学生的沟通与了解,帮助这些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帮助他们克服他们对音乐课的恐惧,使这些学生接受音乐,从而热爱音乐,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新课改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理念。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的深入分析以及结合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现状和新课改的要求提出的建议的探究,我们发现,我国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我国高中音乐教学,从而不断地提高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高中生对于音乐课的兴趣,从而不断地提高我国高中生的音乐素质。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的发展。
作者:袁小利 单位: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也在加快其改革创新的步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优秀人才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首要目标。而音乐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美学感受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起步时期,这个时期,发展好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传统小学音乐教育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显现出许多不足和缺点,改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过分重视音乐技能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过去一直沿用的音乐教育模式比较注重对学生的规范化教育,过分强调音乐教育背后的政治意义和教育意味,从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选择到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比较严谨,而对于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则比较少。音乐教育的主旨更多地偏向了政治素养的培养,而忽略了音乐教育的本质――审美教育。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乐理知识的教学和传达,更多地让学生去学习音乐技巧,而忽视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不能采取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学生往往只能从教师的音乐教学中学到一些技能方面的基础知识,而自我能力的提升则比较有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也打压了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显著
传统教育理念一直延续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明显。在音乐教育方法的使用上也多是以教师的单向传授为主,教师总是事无巨细地给学生讲解各个技巧、难点等,而学生则一直处于被动听课的地位。学生间缺乏主动沟通、交流的机会。而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的深度也全靠教师的讲解程度来决定,缺乏自主学习的锻炼。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指导下的教学方法也显得十分保守和过时。教师的单向授课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自我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对音乐作品内涵深度的挖掘。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这种专业式的讲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音乐、开发音乐潜能等都是弊大于利的。
二、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探析
针对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积极加强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不断完善小学音乐教学体系。笔者根据当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探寻了几个发展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途径。
1.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学习
小学生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天性好动、爱玩、定性不强、对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也许并不成熟,但是这并不影响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一些孩子一听到音乐,身体就开始自然地律动,这是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反馈。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引发学生的好奇为出发点,寻找一些能够引起他们关注的教学内容,并合理安排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为主,引领学生进入音乐作品创设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去自主感受音乐的魅力,并配以适当的对音乐作品主旨和思想内容的讲解,让学生从心理和内心感受上都能得到提升。
2.注重情感教学法的选择
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还没定型,在情绪上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特别是受教师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从情感沟通和情感体验方面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了,就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学习中,轻松学习,能够获得的音乐审美的提升也更多,也能为今后审美能力的发展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此外,由于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还是依靠其情感、喜好来支配的,根据学生的情感特点以及音乐教学的课堂需求来选择情感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投入音乐课堂学习中去。
3.加强情境教学法
音乐教学是一门十分注重自我感受的课程教育,而小学音乐教学就是要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主,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更加真实、自然的自我感受来不断深化对音乐作品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些简单的音乐电影、歌舞剧等方式,来强化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音乐小故事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音乐学习中。例如:教师在讲解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时,首先要向学生描绘一下歌曲内容,“小船”“湖水”“小鱼儿”“凉风”,让学生通过这些关键词来表达一下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引领学生进入歌曲创设的情境之中,共同感受那美好的情景,然后再伴着优美的旋律一起欢唱。
4.积极组织多种多样的音乐教学活动
小学生天生活泼、外向,许多学生都很喜欢通过表演来表达自我。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各种音乐课堂活动的组织,为学生的自我表达提供充足的机会。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关于音乐的表演活动,例如:举行唱歌、乐器演奏以及舞蹈比赛等,努力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音乐课堂活动可以进行组合式的表演,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让孩子通过互相合作,提升其团队配合能力和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多参加一些课外的音乐活动,带学生进行户外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并且可以结合一些户外地点设置课堂主题,例如:在公园进行户外音乐教学,可以选取一些与当时的情景相关的类似花朵、阳光等事物的歌曲教学,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受来学习音乐作品。
5.加强音乐教育的探究式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强探究式教学是未来音乐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所谓的探究式教学就是要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改变过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改而采用辅助、引导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音乐教学课程的探究式学习就是要通过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寻问题、让学生自主解答问题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学生开启对音乐的审美与感受能力。在教唱歌曲《同一首歌》时,如果采用原来的教唱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也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要先预设好关于歌曲的问题,例如:《同一首歌》的演唱形式有几种?歌曲的哪一部分需要独唱?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其进行分组讨论,最后通过自己演绎的方式来回答教师的预设问题。这种让学生自主参与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快地掌握音乐知识,而且也能够使其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加强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对于发展小学音乐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发挥着积极影响。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必须坚持对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发展探索。
参考文献:
[1]雷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研究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2).
[2]张英梅.小学音乐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科教版,2011(10).
[3]徐蓉.一般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歌海,2009(3).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22-01
林语堂说:"鹤足的挺拔之美是逃离危险的结果,熊掌的雄壮之美是捕捉食物的结果",音乐的艺术之美也许就是陶冶情操的结果了。音乐是积聚灵感、催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少年儿童学习歌唱可以使他们了解生活,熟悉生活,从而更加热爱生活;还有益于扩大他们的视野,陶冶情操,丰富情感。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大面积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现实课题,这里只就自己教学中感受较深的几个侧面粗略地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1.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模仿力强,但持久性和耐力差。把组织教学变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所以,不要把组织教学只当作教学开始部分"师生问好"和无目的的起坐.将它有效地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时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如带领学生玩开火车的游戏学生听音乐走入教室,或者老师和学生在一起歌表演进行师生的问候。在导入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前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制作课件,或者讲述故事、猜谜语、让学生扮演角色等形式,创设一个适合音乐教学的浓郁环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来。如在学习《小雨沙沙》一课中,教师可用一段引人入胜的语言来唤起小朋友对该课的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姑娘吗?春姑娘来了,迎春花花儿开了,好多不知名的鸟儿叽叽喳喳的唱起了歌,大地披上了绿色的新衣,柳树吐出了嫩嫩的枝芽(播放课件)。小动物在森林里开起了音乐会,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去参加?"这样边讲述边播放相应的课件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仿佛身临其境。
2.把乐理知识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消化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兴趣能导致生动性的充分发挥,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至关重要。在乐理知识学习时,教师应注意打破生硬、笼统、死板的介绍学习模式,教师应运用形象比喻和有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传授新知识。这不但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把附点音符中的附点比作什么音符带了个"小宝宝"。"小宝宝"乘车要买半票,这样,把附点的时值总是等于前面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一半)与半票是整票价格的一半有机联系起来,这就较好克服了学生把附点的时值固定当作半拍的错误概念了。再比如:把顿音记号比喻成小鸡啄食的鸡嘴,小鸡吃米"嘟嘟嘟",我们也应唱得"短促、跳跃"再如学习高音谱号的书写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高音谱号的外形,编出"逆写六,抬起头,竖个杆子,弯个勾"的口诀,让孩子参照这个形象口诀进行联系书写……上述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清楚地交待了这些音乐记号的作用,加深了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效果是很明显的。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的兴趣不仅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兴趣确实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兴趣是在探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知识与学习科学的重要动机。
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如果小学生对音乐感兴趣,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寻找机会去学习音乐,而且在学习音乐时感到愉悦、放松和有乐趣,表现出积极而自觉自愿地学习的情绪。兴趣可以使小学生产生巨大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
(一)培养学生唱歌的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
(二)激发欣赏音乐的热情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例如,钢琴曲《骑竹马》是一首曲子短小的曲子,乐曲头尾部分以轻快的节奏和弱拍上的突发强音,风趣地表现儿童骑竹马、奔跑雀跃的欢快情景;中间部分表现儿童模拟勒马动作环顾四周的谐谑情绪。在指导学生欣赏时,我先结合插图讲了儿童比赛骑竹马时的热烈场面,然后初听音乐一遍,复听音乐时让学生举手表示出中间部分的音乐。为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歌曲的情绪,再听音乐时便让几名学生拿着教杆、尺子当马骑,同学们兴高采烈、情绪高涨,表演得非常精彩。在这个从感知到体验的欣赏过程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深刻地理解音乐,充分欣赏音乐之美。
二、情境创设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景。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机条件。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
(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带有浓厚感彩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不成为沉重的负担。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景,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要运用生动的教学形式,将所要教的知识技能重新整合,制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会激发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与求知欲走进音乐课堂。
(二)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变幻。如果在一种刻板、枯燥的环境下,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力、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营造一个与音乐形象相关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去想象。
教师可以通过制造一种神秘的情景,引发学生欣赏音乐,用心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意境。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和情绪的变化,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将学生的无穷想象创造性地发挥得淋漓尽致。因为,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惊人的,无穷的想象蕴含了无尽的创造。正如新大纲中指出:作为教师要能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为学生创设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
(三)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的审美力
恰当的音乐教学方法,是上好音乐课的重要条件。不注重音乐教学方法的研究,让学生死记硬背音乐知识。一味填鸭式的灌输绝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讲台上的讲,课堂成了“讲堂”。音乐教师主宰的课堂,和盘托出,天衣无缝地讲授,缺乏生命的活力。其危害就在于:让学生感受不到上音乐课的快乐,异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进而扭曲了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压抑并泯灭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得学生的“知识”停留在外在的、呆滞的、惰性十足的水平。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很差,也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如何改进音乐教学方法,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各种音乐教法,掌握各种教法的精髓
音乐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音乐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教学的基本要索之一。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关系到音乐教学设计制定的教学策略是否正确,音乐教学方法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古今中外在漫长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曾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教学方法,且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音乐教学方法还将不断出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可以充分调动参与者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为学习者进行知识学习提供一个全方位音乐学习的交互环境。多媒体将更广泛地应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上,全面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和质量。同时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情景交融,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感知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对音乐的表现也更加准确。充分发挥多媒体教育技术在整个音乐教学中的优势,是不断增添音乐无穷魅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当前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大致归纳一下两种:
1.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感受、情感体验为主,通过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感受鉴赏音乐,情感体验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包括欣赏法、演示法、参观法。
2.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技巧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近年来,随着音乐教学思想的转变,音乐教学改革和教学实验对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探讨日趋活跃,在实践中出现了各种新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研究与开发教学模式是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的重要措施,也有利与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因此,开发和推广各种各样教学模式仍是十分必要的。
二、对各种音乐教学法要灵活运用、不盲目照搬
在选择音乐教学方法时,是应该充分考虑的。例如。“音乐本位原则”是针对音乐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非音乐性现象和问题而提出的。从这一原则出发,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时,必须注意选择的合理性,突出音乐学科教学的特点。突出音乐性,而不要喧宾夺主。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是通过特定的教学内容来实现的。不同的音乐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教学方法有明显的差异。音乐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复杂的心里活动过程,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学生智力、能力、态度以及班级学习纪律、学习风气等实际情况。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会更进一步开拓音乐教学方法的功能和运用范围。依据教师自身的条件选择放学方法取决于教师专业水平、教学水平、年龄特征、能力特长、个性特点等条件。任何一种音乐教学方法,只有适应教师的自身条件,并能为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才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音乐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平等互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因此,为了达到教学的良好效果,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教学工作实施之前,要根据一定的目标要求,选择正确的内容,制定方法策略,精心进行设计。
面对我国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状况,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大面积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现实课题。近些年来,国外的一些音乐教学方法陆续被介绍到国内来。这些外国音乐教学法各有所长,但这些音乐教学法毕竟是各国音乐教育家根据各自国内实际情况创造出来的,我们的音乐教育改革不能照搬照抄,只能在其启发下依据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努力探讨中国式的教学方法,这是一个大课题。本文只就自己教学中感受较深的几个侧面粗略谈一谈浅显的看法。
一、中学生都是十四、十五岁左右的学生,他们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模仿力强,但持久性和耐力差。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首先要重视音乐课的组织教学。组织教学应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使其精力集中,以便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不要把组织教学只当作教学开始部分的“检查课前准备”、“师生问好”和无目的的起坐,而要有效地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特别在每次出现新知识、变换新内容之前,都要千方百计地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才能迅速、顺利地突破难点,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其次,组织教学的方式方法,应注意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应多采用启发、思考、发现等方法进行疏导。另外,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结合自身各方面条件,扬长避短,使自己始终保持一定的权威性、示范性、,减少失误。
二、学生对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往往会出现困难和混淆。如果死记硬背,为学生带来许多困难。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特点编写一些“节奏歌谣”或归类比较,让学生反复练唱或分析对比。例如:在欣赏《会打切分音的闹钟》就让学生模仿钟的响声,在欣赏的同时也学习了切分音这不但对视唱有所帮助,对以后的听音记谱也有促进作用,同时,增加了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三、教师的有意提问,能把学生带入思考、追求、探索的意境中去。例如:欣赏《牧歌》提问:前面的引子部分给你的是个什么样的意境?
学生情绪很高课堂也活跃起来。
四、在曲调和节奏练习中,采用由浅入深的变化和对比,诱导和鼓励学生去不断克服困难。如:通过练习节奏2/4xxxx|xxxx|,然后换成2/4oxxx|oxxx|再换成2/4xxx|xx|抓住学生要强、好奇的心理,使他们觉得“既不能轻而易得,又不是高不可攀”地引导学生逐步克服困难去完成新的任务。
五、运用形象比喻和有趣味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传授新知识。这不但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把附点音符中的附点,比做某某音符带了个“小弟弟”,“小弟弟”乘车要买半票(当然前面的大哥哥音符要买整票)。这样,把附点的时值总是等于前面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一半),而与半票是整票价格的一半有机地联系起来。这就较好地克服了学生把附点的时值固定当做半拍的错误概念了。把顿音号比喻成指啄食的鸡嘴:顿音号、象鸡嘴,应该唱得短又脆;把重音号比喻成箭头:重音号,象箭头,时间唱足音饱满;把延长号比喻成眼睛上面加眉毛;把连音号比喻成相同音上搭座桥;把渐强号比喻成喇叭,左边小来右边大;把渐弱号比喻成宝剑,右边小来左边大;把休止符°比作“某某同学没赶上车”,要给他留座位(即空出与音符相应的时值)。也可以将一些音乐符号组成“鸟”,让学生辨认。通过上述方法,既交待了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又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知识概念的理解。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高中音乐教学
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如设备、环境等),使得音乐教学长期停留在欣赏阶段,即使具有创新意识的老师想把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到创作范畴,拓展教学内容,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对于不会使用乐器演奏的学生来说,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很难把他们创作的作品原汁原味的表现出来,毕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丰富的表现形式,运用音乐创作工具就可直接进行创作并演奏,这就为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提供了基础。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大量的音乐教学信息网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包括音乐学习(歌唱、器乐、乐理、音乐知识及世界音乐文化)、音乐欣赏(世界上各类音乐作品、音乐会实况)、音乐创作(各类音乐创作软件)、音乐交流(音乐学习、欣赏、创作)等全面的、高效益、立体化音乐学习环境和资源。不断的开发和利用这些音乐网络资源,能极大地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使学生处于优良的学习环境之中。
此外,音乐教学同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也有板书设计和适量的习题。我们如果把这些内容在备课时制作成电教课件,就可以减少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增大教学容量,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力
2.1多听音乐作品
听,是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在这最初阶段,或许只是觉得旋律好听,可慢慢听多了,就会感受到节奏、旋律、音色等的变化和特点,甚至能对音乐中的情感、意境也能有所领会。这个过程都是建立在多听基础上的。
2.2对背景知识的了解
欣赏音乐的时候,了解所欣赏乐曲的背景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如作品处于什么时代、作者生平、创作特点、风格流派、创作意图等,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音乐的内容。例如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血腥统治时期,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作品《第六(悲怆)交响曲》就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贫苦,社会的黑暗、动荡不安,预示1905年的俄国革命的来临,因此整部作品悲剧性的形象和气氛贯彻始终。
2.3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
为了更好地欣赏音乐,除了听音乐进行感性知识积累外,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学习乐理方面的知识,如懂得节拍、节奏、速度变化、旋律行进、调式等,具备了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感受和欣赏音乐。
2.4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文化艺术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音乐欣赏能力所能到达的水平,某些艺术作品无论从题材或内涵来说都有相关的文化背景,只有加强欣赏者的文化修养,才能更好地体会音乐作品所要体现的内涵。
三、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
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因为音乐课堂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所以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要么是迎合老师,做出一副很认真的模样;要么是趴在课桌上睡觉或听音乐;要么是带上其他文化科作业或课外书籍等等。总之,他们在音乐课堂上找不到他们的需求。那么,学生对音乐课的需求是怎样的呢?
3.1与时俱进,追求音乐的流行美
现代世界,包括音乐在内的各方面都在飞速的发展。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都在技术上,艺术上有了很大突破,紧紧的体现了时代气息和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作为欣赏主体的学生,理所当然对音乐的品味也越来越高。
3.2时尚旋律美,是学生音乐鉴赏的首要需求
在《学堂乐歌》单元中,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陌生,缺乏兴趣,甚至认为其旋律老土,没有新意。课后,我认真的反思并作出了调整,我将“学堂乐歌’和“校园民谣”结合起来,课堂上简略的聆听“学堂乐歌”,重点是欣赏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民谣”。比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又自然的进行了同类音乐的拓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3明星表演美,是他们内心的“榜样”需求
在欣赏民族歌剧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时,学生没精打采,接着播放了王菲演唱的版本,同学们立即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调查发现他们大多数对王菲特别喜欢,甚至是很多同学的偶像。因为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偶像,都有自己的“明星梦”。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找到不同明星的多个版本的音乐给同学们欣赏,以便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共鸣。
3.4浪漫意境美,是他们放飞心情的需求
在钢琴音乐单元,我们欣赏了肖邦的《“革命”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两首音乐都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杰作。但学生更喜欢《爱之梦》,因为《爱之梦》更让他们觉得“浪漫”,更适合高中生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总是从他们的兴趣入手,由浅入深,选择一些诸如《神秘园》、《神话》等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逐步过渡到对他们来说较“难”的音乐,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5动听配器美,是他们体验音乐魅力的需求
在流行风单元,我们欣赏的是毛阿敏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思念》,学生反映普遍较差,随后我立即播放了同样是毛阿敏在“同一首歌”上演唱的《思念》,学生马上兴奋起来。因为音乐家对这首歌曲进行了重新配器,使其在音色、和声等更富于流行美。
良好的音乐教学方法,是我们教学上巨大的推动力。音乐教师要随时捕捉到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法,做一位与时俱进的新型音乐教师。以上是我在音乐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总之,要想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只有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上实行变革,才能使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发展。教师应走进学生的音乐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收获,让学生真正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热爱音乐。
1.设问答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想象,展开联想,才能使学生对音乐听之有情、思之有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启发、诱导、提问的方法来进行。比如,在欣赏音乐前,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演奏这段音乐的主要乐器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采用这种设问的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自主性,让他们在心灵深处感受音乐,捕捉到音乐形象。
2.给学生展示优秀的音乐作品
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如电视剧《雍正王朝》热播时,介绍《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歌;《水浒传》热播时,介绍《好汉歌》,慷慨激昂的乐曲和热情洋溢的演唱,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体会到音乐的独特魅力。
3.活用多种教学方法,增进兴趣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采用视与听、听与动、听与想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法,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体验情感。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上要运用包括多媒体在内的有利于教学的一切教学手段和方法,并不断地挖掘和提高情感因素,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二、丰富的教学设计
丰富的教学设计可以充分体现音乐课堂教学的审美价值,并通过教师的准确启发和精心点拨,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要素,体会音乐情感,提高音乐欣赏的知识和技能。这就体现了新课改中对学生情感、知识和技能多方面的培养理念。如《椰风海韵》(选)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台湾高山族民歌展开教学,通过“情境创设―感受体验―唱歌表现―实践创造―评价反思”等教学环节,尽量借助音乐、画面、文字等媒体创设情境,通过观看、演唱、律动、舞蹈等艺术活动,调动各种感官感受台湾高山族民歌特色,并让学生对与之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在歌曲情调与意境的体悟和民歌特色的赏析中得到音乐素养的熏陶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互动式教学
如何做到互动教学呢?结合实际,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试。
1.寓教于乐,乐在其中
怎么样才能做到学生乐于跟老师互动呢?关键是教师的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敢动、敢说、敢做,乐于与教师交流、互动。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应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通过游戏、分组比赛、课堂外教学等等,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课堂上注入了快乐的灵魂,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更加默契、融洽,课堂也变得生动。
2.注重实践,深化体验
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和深化,现阶段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单单是向学生传输知识内容,更关键的在于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在初中课程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可取代的,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音乐课程的重要作用,不断改进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真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与生活相结合
初中音乐教材内收录了很多经典音乐曲目,但是这些乐曲和新时代学生的兴趣爱好不符合,很多中学生对音乐课本中的乐曲内容难以深入的理解,更加不能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意境。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之下,我们必须要科学应用教材,尽量选择那些能够调动学生情感的内容进行教学,从而有效调动其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手拉手》这首歌时,我们将它和2008年奥运会中的开幕式歌曲《我和你》联系起来,学生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这首歌较为熟悉,之后我们慢慢的引导学生了解历年奥运会的主题曲,如此一来不但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当代初中生喜爱流行歌曲的情况我们也应当合理应对,对当下的流行乐曲进行筛选,特别是要去除其中不适合中学生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我们的引导下,有选择性的欣赏流行歌曲。比如说很多中学生都喜欢周杰伦,他的很多歌曲中都蕴含了积极健康的正能量,我们能够从中选择一些如《听妈妈的话》、《蜗牛》等与学生共同讨论曲风特色、演唱方法等,学生们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同时借助于我们的引导也让他们改变了盲目追求流行歌曲的态度,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升[1]。
二、让学生动起来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必须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比如说对音乐节奏的学习,要求学生进行节奏模仿。这样做的优势在于能够极大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生也想要更准确的模仿教师的节奏来向其他同学“炫耀”自己的反应力,因此大部分学生都能够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节奏模仿还能够有效的将过去一些难点知识变得更加简单,若教师能够将乐曲内相对复杂的节奏选择出来让学生进行模仿,则能够有效的减轻演唱难度。又例如画旋律线的学习,学生能够在乐谱下画,或者自己用手在空中画,听范唱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一起动手画出旋律线。借助于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接的体会到音乐旋律的起伏节奏,这样学生不但能够动手操作,听课时也更加认真。
三、课后作业拓展
近年来,很多音乐教师也开始尝试着为学生提出一些课后作业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较为有趣的作业帮助其拓展,能够很好的调动他们的音乐学习兴趣。一方面是体验式的学习,能够有效的加深他们对音乐的感悟与体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了一些经典抗战曲目之后可以设置如下作业:下课后几名学生一组合唱《游击队歌》,并共同讨论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又比如说让学生欣赏钢琴曲《保卫黄河》之后,把音乐文件拷贝给学生同时设置下面的作业:大家回家之后利用空余时间继续欣赏这首音乐,体会其中的意境与情感。借助于体验式课后作业,能够有效的丰富其音乐情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另一方面是合作式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比如说可以借助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以及学生和父母之间的合作来完成作业。当我们在某一首乐曲教学结束之后让学生回到家中唱给父母听,或者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分小组合唱比赛等。
四、多媒体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这种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比如说我们在教学《大海啊故乡》这首乐曲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拉近音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借助于PPT课件来展开教学。对这首乐曲的主导节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给学生展示海浪起伏的视频,要求他们观察海浪的形象,感受乐曲中海浪的节奏;随后根据这首歌主导节奏XXX.XX丨XXX—丨进行分析,借助于大附点与切分节奏的应用,将之前的强弱规律所打破,充分的体现出波涛起伏的海浪形象,让整个乐曲极具推动力。PPT的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乐曲的意境与内涵,同时还有效的促进了课堂有效性的提升。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给学生呈现出丰富的音乐素材以及图片,不单单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很好的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拉近学生和音乐之间的距离[2]。
五、结语
总之,音乐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课堂教学即是持续创新的过程,唯有不断进取、大胆创新,真正深入的理解新课改的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够让新时期的音乐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着力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其学习营造更多的有利条件,从而确保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这也是初中音乐教育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不断渗透。要完善音乐课程体系,就要在新的时代精神的指引下,抓住音乐教育的情感因素,把握教育规律,合理安排音乐教学,通过音乐情感的评价机制,把音乐和情感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开展体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最终实现美育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一、以人为本,回归主体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活动,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音乐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改变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观念,提倡解放、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内容转向真实的生活化,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及“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念。
和谐的师生情感氛围是情感教学模式中的基础。这就要求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时间应该体现为组织者、引导者,并以这样的角色出现在学生群体中。这时候,教师与学生共存于一个整体内,而不是分离的关系。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有“我们”一起感受、表达和表现音乐的感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师生共同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情感教学,德育渗透
(一)以教敦情,以情寓教
音乐是一门擅长表现情感、以情动人的情感艺术。音乐教学中的歌曲、乐曲等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黑格尔称“音乐是心情的艺术”所以说,音乐最能直接地表现和激感,最有力地拨动人们的心弦的一门情感艺术。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智的、审美的高尚情操。”而从本质上讲,音乐就是情感教育。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信息传递的催化剂。作为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人类生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在促进学生的个体全面发展和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注重对学生潜能的挖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促进学生认知因素的发展、健全人格、提高审美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以艺育德,以德促学
音乐教育是形成思想品德素质的关键,而德育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在学校教育中处于首要地位。美育和德育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因此,初中音乐教育与德育进行整合,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教学中把德育教育引入高学音乐课堂,结合中学音乐教育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良好的道德情操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深刻理解音乐作品中情感教育的关键,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满怀激情地把一部音乐作品的内在的情感从传神的眉目间,喜悦的笑脸中,生动的手势里表达出来,并将其与创新相结合,使学生能在声音运动中直接地、酣畅淋漓地体味出音乐家从生活体验中获得的各种情感。
三、兴趣教学,探究学习
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虚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技能练习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活动,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特定的场景和情景,把抽象的音乐变成可闻可感、可歌可泣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给每个学生提供自由表现和创造的机会,使技趣相生,从而达到“以悦助情、以趣激情”的目的。
音乐教育以审美对象来激发人的审美情感,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而获得心理的满足、情感的共鸣,使情操得到陶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在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赏,进入角色意境中。有时可通过表演,或对主题哼唱、发展旋律,或为作品创编伴奏,或通过乐器的演奏,引导学生在音响流动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音响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进而在知识的应用、拓宽和延伸过程中延伸情感,达到创造美。
四、整合模式,合作创新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其教学结构自当追求艺术的设计。只有当音乐教育真正遵循着音乐艺术与艺术教育自身的规律来进行时,音乐教育才能成为审美教育、艺术教育。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更是必须有一定的艺术结构,教师作出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时,就犹如作曲家创作出一首作品;教授这堂课,就类似这首作品的演出;观摩这堂课,就是一次艺术欣赏。好的音乐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心均得到愉悦。
而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学生如何才肯放下课堂上偷偷看高考科目书籍而认真听课呢?高中音乐教师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拟结合自身体会来谈谈对高中音乐教学的以下几个建议。
一、树立新型教学理念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高中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与认识,不仅通过老师对音乐教材的讲述,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来进行,比如电视节目上每年开展得吐火如荼的超女、快男,或多或少给了当代高中学生对音乐的一些初步认识。
在各位教师的努力下,整个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应当意识到当前高中音乐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变,并随之进行相应教学模式的改变,积极拓展思维,充分发挥当代科学技术进行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学方式的不断完善。
此外,在进行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将课堂实践同相关理论之间的有效结合。笔者认为,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要注意避免音乐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2.要注意避免音乐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而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3.要注意避免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音乐教学脱离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4.要善于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全面了解音乐艺术的学生;5.要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学生美育的全面发展;6.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时代精神的指引下提高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以下几种方法: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教师创设的问题要做到小而具体、新颖有趣,又必须有适当的难度和一定的启发性,同时,我们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悬念;丰富教材呈现方式。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黑板教学,通过采用图画、幻灯、投影、录像、录音、CD、VCD、电脑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还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唱、奏、舞、演、说等活动展开二度、三度的创作来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及时反馈和鼓励。了解自己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及时的反馈和鼓励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调整学习方法;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思维活跃,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抓住音乐音响的“延时效应”和音乐的形象思维,借助空间想象和表象联想,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艺术丰富的创造力,没有亲身参与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无法体验的;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是可以感染别人的,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很好地感染到学生,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三、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是我们取得长足进步的重要环节。我们要经常静心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问题的提出是否能促进学生学习和小组合作,是否关注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即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纳以取舍,这样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此外,高中音乐教师之间还应经常互相交流,探索多样化的反思方法,例如充分利用校园网及个人教育博客,将教师的教学反思内容在网上公布,或在教研组内讨论传阅,使教学反思“公开化”。
四、采用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态度
笔者认为,评价并不是仅仅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分数或者是一条评语,即使是高中学生这样的年龄段,也都是需要鼓励的,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去评价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有了源源不断学习音乐的动力,最终才能促进学生音乐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以上是笔者对高中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些教学感悟和建议,虽然高中音乐的有效教学方法不少,但以上三点,经过笔者自身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让我们更加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了建构动静结合、使学生满意的音乐课堂而继续加油吧!
参考文献:
[1]《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2]王英奎,等.音乐教师新课程教学指南 [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
普通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几年来,不少高校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以音乐教学的独特艺术形式来实现美育,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随着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针对出现的实际问题,如何进一步改进音乐教育形式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呢。
一、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书育人”,首先是育人,然后才是教书。而“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的手段去塑造人、培养人、造就人的教育。所以,音乐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改变以往音乐教育中注重强调知识的教授转向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
教学不只是为了教,而更是为了学,教师不仅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教会学生打造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只单纯追求教学结果,而是必须重视教学过程的研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并善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重视教的过程,强调对学生“学”的研究。
三、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要在教学中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和旧的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意味着不仅将学生视作教育的对象,更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为此,了解并尊重他们的感受和体验、需求和愿望,并在尊重的基础上爱护学生,了解和沟通学生的心灵,这正是每一位老师应做到的。
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从音乐中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艺术是情感升华的产物,倾注情感、投入生命激情进行的艺术教育,才会感动受教育者,打动并吸引他们,令其有主动学习的欲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要用人格的力量和真实的情感表达对艺术作品中真善美的追求,同时表达出对邪恶丑陋情感的唾弃,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升华情感,教师应采用启发和诱导的方式,使受教育者用心灵去体会音乐之美,从而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灵深处,健全其人格,陶冶其情操,自觉地追求善良与美好的艺术,自觉地压抑、唾弃邪恶与丑陋的情感,实现伦理道德的内化,达到育人之效果。
五、通过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教育和自然学科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不拘泥于规范。过于规范、讲求逻辑就违背了音乐教育的原则,所以,音乐教育能够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音乐教师的行为个性对学生的创造力有直接的影响,教师要发挥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优势,在继承和传播人类已有的音乐文化成果的同时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空间和创作的自由。让学生学会学习要从否定开始,不盲从接受原有的知识技能,在创新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六、音乐教育课程应成为高校必修科目
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社会对教育的过度专业化和功利性倾向提出了批评和质疑,而音乐教育可以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才能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艺术专长,就要求高校音乐课程体系越宽泛越好,要有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
作为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实践,建议在普通高校设置必修的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教育课程,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获得特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和对艺术的理解,达到净化心灵和情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的目的。综合性艺术教育课程立足于学生的整体人格发展,既考虑每门学科自身的独立性、系统性,又强调建立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将原有的分科课程整合为包容性更强的综合课程。这种综合并不是要抹杀学科的独立性,不顾及师资、学校的现有情况,盲目地实施难以把握的大综合,而是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某一学科的教学为重心,致力于领域内各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综合性艺术课程可以统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门艺术学科的内容,力图通过多种艺术的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支持,为学生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创造良好条件。软化学科界限,改变单纯以学科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为线索组织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致力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
七、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音乐爱好者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学生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音乐教育开放式教学的重要方法。艺术的魅力在于演员在舞台上的亲身体验,学生在舞台上和舞台下对艺术的领悟和体验有着质的差别;在剧场外和剧场内有着鲜明的对比。要充分创造条件,让具有特长的学生展示才华、体验艺术的魅力并锻炼自身。
本人多年来也负责学生的艺术团和校园文化活动,亲身体会到舞蹈队、模特队、合唱团的学生在校园艺术文化节、相声小品大赛、“一二•九”合唱比赛上都是主力军;通讯社会员在所创办的刊物上发表作品后,对其自身是莫大的激励。仅就一场演出而言,这些学生不仅要登台表演,还要进行艺术指导、组织排练,还要负责指挥、导演、舞台监督、灯光、音响、服装、道具,对学生自身锻炼和提高极大。我所指导过的数届艺术团骨干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都成为了单位里优秀的人才,也说明大学生艺术团与社团活动对学生的成才教育是极为重要的。
八、加大音乐教育投入,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设备水准
高校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不仅要进行教学,还要负责指导艺术实践;不仅要有音乐专长,还要有较高的鉴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不仅要有以人为本的理念,还要有广博的知识、一专多能的本领;不仅以教为主,还要不断提高,并进行定期培训、进修。高水准的师资是高校艺术教育取得优良效果的保证。
同时,艺术教育必须具备高水准的教学条件和设备,要建设良好的多媒体视听教室和学生文艺活动场所,要购置各种乐器以及舞蹈等必备的道具。要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设备水准,就要求高校领导对艺术教育有正确的认识,每年对艺术教育的投入不仅要有保障,还要逐年增加,要把对艺术教育的资金投入看作是人才培养必备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郭声建.音乐教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