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训练配音的方法

训练配音的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47:4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训练配音的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训练配音的方法

篇1

作为一种语言的媒介,中国的英语教育相对来说更加倾向于读和写两个方面,导致许多学习者语言实际操作性较差,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口语能力不足所引起的。传统的口语教学手段形式单一,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当今大学的英语口语课堂更加倾向于实用性和趣味性,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提升口语交际能力,脱离“哑巴英语”的困境。语言模仿,是学习语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途径,利用手机软件“英语趣配音”进行英文原声配音模仿学习,既是语言模仿的特殊形式之一,同时也是帮助学习者提高口语收效最快的手段及方法。以手机配音软件辅助英语口语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融视听说为一体,使学生完全沉浸在语音环境之中,通过与配音软件的不断交流与反复协作,从而达到口语能力的提升。

一、利用“英语趣配音”进行英文原声配音的特点

1.实用性。“英语趣配音”是一种在智能手机上安装的app,近来年,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拥有率几乎达到100%,而且大多数学生会在手机上安装一些英语学习软件来辅助英语学习;此外,“英语趣配音”同时适用于安卓系统和IOS系统,可直接用于手机下载,便携、易操作,这些都为实现利用“英语趣配音”进行英文配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趣味性。在英语的学习上,很多学生存在着误区,他们认为只要背诵了大量的单词、句式以及课文就可以讲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然而到了真正运用口语的时候,会由于受到中式英语思维的限制以及脑海中纠结于英文的句式和语法而“有话讲不出”,因此口语学习对许多学生来说成为了一种痛苦的经历。“英语趣配音”的配音素材丰富多样,包含电影、英美剧、演讲、纪录片等多种内容,生动有趣,图文并茂,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喜好选择材料进行配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其从被动地W习枯燥的信息转变为主动地接受新的知识。

3.知识性。在配音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异国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每一个片断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通过配音学习,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深刻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等相关知识。另外,该软件的配音素材的不断更新也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掌握最新颖、最实用、最地道的词汇表达,最终全面提高学习者的综合口语水平。

二、“英语趣配音”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1.创立口语课堂的真实语言环境,全面提升学生视听说能力。英语口语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完全沉浸于语音环境中。英文原声片段是沉浸于语言环境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一字一句地模仿配音中的语音语调,与软件不断交流与协作,最终达到口语能力的提升。此外,使用“英语趣配音”进行原声配音是融视听说为一体的综合训练,从理解台词,到分角色练习,最后完成配音作品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听力、口语以及理解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从而促使学习者更直接、更深刻地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交流方式,这不仅能够提升学习者的口语能力,还能使其视听说能力得到全面的强化。

2.增强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了解异域文化知识。鉴于“英语趣配音”中的取材大多都来源于日常对话且语音语调正宗,因此在配音过程中,学生的视觉、听觉以及语言学习能力都处于一个积极的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能够跳出中式思维,融入英语思维中,从而更加直观地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将学习英语从简单的复述升华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交流。同时,学习者在接触不同国家、不同类别的配音素材时,还能顺便学习异国文化知识,扩大口语学习的知识面。

3.实现口语教学模式现代化,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不可否认的弊端,而利用手机软件进行配音学习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通过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配合口语课堂的推进,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能够给课堂添加活力。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使得师生之间可以民主平等地对话交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英语趣配音”在口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过程

1.受试对象及研究方法。本项目以青岛工学院2015级英语专业(1)、(2)班约8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每班约40人),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课堂观察、课堂测验、课下跟踪等形式搜集相关信息,了解英语专业学生使用何种网络配音软件、使用方法、使用频率、是否对口语学习起到积极作用等,并进行分析研究;其次将实验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为两组,一组使用网络配音软件辅助口语学习,而另一组不使用,进行为时一学期的考察;随后,将所得数据整理分析,比较两组实验对象口语的提高程度,包括在语音语调、词汇、表达等多个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差异有多大,检验使用网络配音软件达到的效果,从而证明配音软件在口语学习中的实用性。鉴于使用“英语趣配音”来进行口语学习的教学模式只是对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起到辅助作用,所以本次研究将于每节课只抽出10~15分钟来进行配音练习,整个课堂依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

2.研究过程。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和笔者使用手机配音软件的亲身效果,最终在众多的手机配音软件中挑选出最适合口语学习者使用的软件为“英语趣配音”,以下内容为运用该软件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过程:

(1)选择合适的素材。配音素材的合适与否对学习效果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选材时,应当以学生的实际口语能力为基准来选择材料的难易程度和类型。在考虑整体水平的情况下,教师应选择贴近生活且发音清晰地道的片段,同时还要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2)熟悉材料,掌握剧情。在正式配音前,教师可让学生先完整地观看一遍材料,一方面是了解该片段的背景知识和大体内容,并将生僻的词和短语进行查询,必要时进行讲解,以免配音过程中出现听不懂或看不懂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另一方面,学生在预览影片的剧情和台词的同时,还可以借鉴原声英语中角色的语音语调、情感语气以及停顿连读的处理,揣摩角色的心理和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在模仿中力求达到发音准确,语义传递准确,情感到位。

(3)一字一句地进行配音,掌握发音技巧。“英语趣配音”将文本分割为一句一句的小片段,并且提供在线查询生词的功能,学生遇到不会的单词只要轻触该单词便可查询其发音和释义,因此学习者可以多次重读文本,不断地模仿片中人的发音,在多次磨合后争取做到与原视频中的语音语调一模一样,包括重读、弱读、停顿、连读以及升降调的处理,从而进一步掌握发音技巧,巩固语音知识,练习地道发音。

(4)回放配音,修改不足。将配音完成后,使用者可以回放自己的录音,如有不满意的句子可以与原声片段进行对比并重新录音进行完善,最终上传该作品便完成了整个配音。教师在倾学生配音作品后,应做出有效的反馈。教师可以要求其他同学对配音成果进行点评,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并给予指导。

(5)课后练习,加强巩固。由于课上讲授与练习的时间有限,学生应在课后继续练习,吸纳课上教师的指导与建议,通过模仿更多的视频来改善自己的发音,弥补语音语调等方面的不足。

3.检验效果。笔者对8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收回的有效问卷为76份。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有32%的学习者选择看美剧、听音乐等方式学习英语,17%的学习者选择与外国人面对面交流,71%的学生则认为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更加方便有效;84%以上的学生都认为通过手机配音进行口语学习可行性较高;超过60%的学生认为“英语趣配音”是辅助英语口语学习的最佳平台。

笔者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参照班学生的口语水平进行了测试,测试主要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音语调、词汇的使用等方面。在实验开始前,通过测试,笔者发现两个班的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普遍存在着较多问题,如语音语调不正宗、词汇匮乏、语法错误、中式英语表达、以及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较少等等。在对实验班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配音学习训练后,笔者以综合考核的方式再次对两个班学生的口语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英语趣配音”进行口语训练的实验班学生成绩平均上升了4个百分点,其中只有3%的个别学生成绩未体现出明显的进步;而未进行配音训练的参照班成绩则整体无明显的提升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学习者在配音后有一种成就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也有明显的提升,之前存在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配音的效果越来越好,形成了良性循环。

本次实验达到的功效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类。短期功效体现在使用配音练习法的学生成绩脱颖而出,口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包括语音语调、词汇使用、语义表达及文化接收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而长期功效则体现在合理高效的吸收与升华配音练习法,将其效果和实用性充分运用到英语口语学习的实践当中,从而全面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能力。

4.实验结论。在配音学习模式的实验中,学生通过模仿、沉浸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吸收配音片段中的口语词汇、句子结构、语音语调。此外,这一过程还可以调动学生进行口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使得学生在配音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语言,也了解了国外的风俗文化,不仅使得英语口语水平得以大幅提升,还提高了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模仿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而且,本次实验的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英语专业学生提高口语能力的实践,还可推广到非英语专业,帮助英语口语学习者和爱好者走出困境。另外,该研究成果可以运用到许多英语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当中,比如:大学英语视听说,英语语音学、英语初级听力、英语中级听力、英语初级口语,英语中级口语,高级英语视听说,以及高级口译等。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价值。基于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旨在实现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的转变和突破,符合当前英语学习和改革的趋势。

篇2

《美丽的绒球花朵》这个微课是选自我校自选教材中的《精细绘画手工》中的精细动作训练板块的内容。本微课主要是在绒球拼贴花朵这一主题中,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实践操作对学生进行花朵形状拼贴技能的训练以及手眼协调与手指精细动作的训练。

二、教学背景:

本次活动训练的对象主要是手眼与手部精细动作不协调的低年段智力落后儿童、自闭症儿童,或中高年段中重度智障学生中的手部精细动作不灵活、手眼协调性差的儿童、脑瘫儿童的训练。绘画手工是多数孩子喜欢的教学实践活动,又基于精细手工的训练内容对于肢体手眼不协调儿童的康复训练具有较好的实践可操作与促进效果等因素,因而本微课的创作具有积极的意义与实操性。

三、训练目标:

1、训练学生的对简单花朵形状的认识记忆,训练学生动手操作的主动性,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2、通过训练活动中对精细动作的控制等的肢体感知和协调能力,提高手眼协调与手部精细动作的能力,改善学生的手眼协调、手部动作的控制能力,帮助肢体协调发展,锻炼学生的脑干对肢体动作的控制调节机能等。

四、教学方法:

根据训练内容、目标,结合训练场所和被训学生的实际,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动作解说的文字说明以及配音讲解的方法。主要有:

1、图案示例视觉提示法:把抽象的训练内容用图案示例的视觉提醒下具象化,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实践操作。

2、直观教学法:根据智障生接受能力较差的特点,把训练的过程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进行呈现,并配音予以动作解说,使学生在视觉听觉辅助下更快地完成训练过程,达到训练目标。

3、知识点细化法:通过将训练重点内容细化成几个小过程的训练引导,拉近了受训者与训练内容操作感知的距离,以更快地达到训练的目的,使本课的拼贴出花朵同时进行手眼协调与手部精细动作训练这一目标更有引导体会的空间。

五、教学小结:

这个微课主要通过直观的画面和动作的配音讲解,带领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肢体感知觉等的体会、感悟,较快地完成教学目的。

《美丽的绒球花朵》微课教学反思:

《美丽的绒球花朵》这个微课围绕对花朵形状的拼贴技能学习从中对孩子进行手眼协调、手部精细动作训练的目标,设计了小绒球拼贴花朵的教学活动,从整个课堂作出如下反思:

篇3

在进行模仿之前,我们首先要认识清楚自己声音的构成元素,在乐理中,构成声音的元素有音高、音L、音强和音色,但是针对有声语言的创作,我们首先要进行深刻认知的是其中的三点:音量――也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音强,音域――也就是声音高低的范围,以及人人所各有不同的音色。

一、音量

声带的厚薄、气息的大小、腔体的共鸣以及相关的语言环境和用声习惯决定了我们发声的音量。一般来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拥有的基础音量条件是差不多的,不需要像话剧演员等戏剧表演者对音量的要求那么高,可以说,音量是每一位戏剧演员所要具备的硬素质。而在话筒前,对音量的要求就没有那么高了,只要别小到听不清,或大到爆频失真即可。话筒就像是人的耳朵,舒服的声音大小就是最佳音量。

因此在配音的时候,我们这样分析,比如纪录片,观看片子的人距离电视机或者电脑屏幕的距离是很近的,解说的声音可以就像身旁的朋友一样对你娓娓道来,音量不需要很高,多数使用小实声,甚至可以在许多地方使用虚实相间的发声位置。这样播出来的纪录片才能真正体现出一种以画面为主,解说为辅的烘托和补充的效果。在这样一个基本的要求中,例如在练习《大国崛起》这个片子的配音时声音会偏实一点。在练习关于动物的《萌宠日记》类的片子的配音当中声音会偏虚一些。

二、音域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度,声带震动频率快慢决定声音的高低,它直接关系我们发声音域的宽窄,音域的宽窄直接影响有声语言的表现力,而表现力的有无能直接决定你是否能承载相应的稿件作品。

我们所说的“音域”,一般是指自如有效的发声区域。有的人的音域确实能达到很高或很低,但却并不是在自如有效的区域范围内。大多数男生会追求如同李易老师、孙悦斌老师的那种低沉宽厚的用声感觉,但往往会在模仿过程中花大力气在音域问题上,在自己的声音无法承载自己想要表现出的感觉的时候,超出有效发声区域的盲音便会出现,诸如表现为:不够明亮,不够饱满,音量不受控制,杂音较多等情况,从而大大弱化语言内容本身的色彩。就像唱歌当中不同八度的哆咪发嗦啦西,每个人的自如音区也有所不同,男女解决盲音的方法也就是适当提高或者降低自己的音调,找到支配自如的最佳用声位置。

松弛的低音和通透的高音才能为语言增色,以“声音变形”为代价,以过分夸张的吐字技巧来弥补音域上的距离,不仅说的人难受,听的人也不舒服。所以,通过专业的练声方法,打开腔体,改变习惯,灵活控制气息,刺激声带以拓展的它的弹性限度,从而增加声音的频宽才能解决音域问题,音域的问题不解决,语言表现力的难关就很难突破了。关于这一点,我在练习《国窖1573》这类广告的配音过程中就深有体会,内容才是主体,广告词当中的“你能听到的历史”、“你能看到的历史”和“你能品味的历史”其实各有不同,对比人体最重要的听觉和视觉,才能凸显出最后品味的“味觉”之享受和它的重要程度,从而展现整篇广告所要表达出来的“味道”,而不是一味的为了模仿原声、为了达到历史的厚重感而压低声线导致声音变形,语言变味。

三、音色

“音色”就是声音的特色,它好比是声音的颜值,是语言魅力的关键。“音量”和“音域”尚可通过科学训练逐步改善,“音色”却是与生俱来难以改变的。好比你的外貌,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日渐成熟,但是神韵和神态却不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声音也是如此,它所具有和外貌形象相同的个性和识别性,可以说声音就是形象中的一种,当你的声音出现时,听者心中与你相关的姓名、年龄、外貌、性格等相关的属性都会被调取出来,从而完成对你这个人印象的还原和补全。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的商业广告和品牌声总是保持不变,不同种类配音需求的风格也有着趋同或者分明的原因。

既然音色如此重要,而它又是与生俱来难以改变的,那想要改善音色,是不是无计可施了呢?那倒未必,通过对音色的开发引导和长期的针对训练,是可以有所改善的,但是天生的基础还是起主导作用,就像是实在不漂亮的人想通过整容来变漂亮还是有困难有风险的。

篇4

课改十年,虽然对英语教材、教法等一系列英语教学活动进行了改革,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低下仍然是广大英语教师、学生所面临的大问题。一方面教师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创新、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但是仍不能舍弃对语法的精讲精练、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对笔头书写的强调,无休止地攀登着笔试的高峰。这就造成了在课堂中没有充分的实际来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尤为薄弱。初三毕业班也不能用英语自然而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口语能力往往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大多数学生能写而不能说,想说而不会说,如鲠在喉,脑中有词,而口中却连平时常用的词都说不出来。让每个学生自信、流利地张口,应该是每个英语老师的愿望。为此,笔者对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进行探索,了解现状、挖掘原因,最终从课堂内化到课外拓展训练,达到口语“完美进化”的过程。

一、初探成因

1.语言环境的制约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天赋的,大脑中有专门的语言装置,我们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具有掌握人类一切语言的能力,在两三年间由外部环境给语言装置设定特定的参数,于是人就具体掌握了一门语言。而我们的语言环境包括了自然语言环境和课堂语言环境,这两者对学生的口语能力都起着影响作用。

2.教育体制的限制

英语学科从小学开始到大学阶段,向来是注重笔试多于口试。考试这个风向标指引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加偏重语言知识的讲授,也陷广大学生于般的题海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太多的学生受“哑巴英语”之苦。但随着教改的深入,国家自上而下都在进行各种探索以求突破,而对课外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3.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从平常课堂表现中不难推测。课堂中,从初一到初三,学生愈发地对自己的口语没有自信,怕说错,怕发音不准成了他们的焦虑来源。而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疏导学生的心理,让他们对这门功课产生兴趣,利用兴趣这一有效的导师,让学生愿意张口说。

二、合理利用资源“进化”学生口语

充分利用课内、课外资源,从初一年级开始全方位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成为系统化的教学,并内化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初中时期,学生热情高,接受得快,可塑性强,乐于表现自己,不怕犯错。

1.配音训练,抓语音

学习正宗的英语语音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模仿了。前期笔者用课本(牛津初中英语)中Comic Strip部分Eddie和Hobo简洁而有趣的漫画故事为剧本,让学生初探配音。学生发现了,配音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这就对学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1)发音要标准,语速要恰当。(2)理解故事,把握人物性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又需要去理解故事的内容,由此也可强化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力,也可算是以听读促理解。

当学生对书本对话得心应手时,笔者开始加入“电影配音”,利用网络英语资源与校本课对学生进行更为“高端”的配音训练,使学生对英语更加有兴趣,更愿意去说、更愿意张口,在英语学科中获得成就感。

2.短剧演讲,促表达

短剧或者表演难度都要强于单纯的模仿配音。从记忆输入语言到内化语言,再能够通过再创造加以生成输出。我们的目的是在课本知识中渗透阅读表达,在课外阅读表达中融入课本知识,短剧表演的过程中,内化语言知识,输出口语技能。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此环节笔者同样是用了如上的“课堂内化过程,课外输出拓展”的方法。如,常规课堂中的单元导入课、综合技能课等都能用到简单的表演输出。

3.学校“好声音”

笔者在上学期本校的“学校好声音”中就充当了一回音乐老师。学生选歌,老师陪练,在这简单而有趣的教学中拉进了师生的距离,小到一个连音,大到歌词内涵,师生合作默契融洽。而当学生能将一首英文歌模仿得惟妙惟肖,老师满心的激动就会溢于言表。

4.小故事背诵达人

篇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304-01

在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智能手机客户端也逐渐被应用到了英语教学中,这些手机客户端包括QQ、微信,金山词霸,英语趣配音等,它们在英语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能够有效促进我国英语教育的总体发展,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补充传统英语教学的不足,学生的学习时间也相对自由,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一、QQ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QQ手机客户端在智能手机中是非常常见的软件,容易下载、使用方便,它的特点是具有非常好的交互性,在能够联网的状态下,学生可以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问题,下载资料。在当代英语教学中使用QQ软件,能够有效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比如:有些学生交际能力比较弱,教师可以利用QQ群,分享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网络词汇、英文原版电影、演讲视频以及英语幽默笑话等,鼓励学生去学习,这样学生们通过学习,词汇量不断增加,知识面随之扩大,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会不断加强。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去搜集一些笑话和材料,并指出其中的笑点和用词,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QQ电话会议,可以实现多人同时的语音或视频沟通,这样师生可以在一起进行实时的交流讨论,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就如同我们随身携带的会议室。通过群投票,教师可以非常方便的了解学生们对某一知识点或观点的看法,籍此随时调整自己课堂教学的进度和内容;通过作业平台,教师可以布置作业,查看学生完成情况,学生可以完成作业,查看成绩和教师评价,作业可通过文字、图片、语音等各种类型来完成。

二、微信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微信与QQ一样,是目前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种APP,支持文字与语音、图片发送等形式,功能比较丰富,在现代英语创新教学中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充分利用微信的教育价值,能够有效整合碎片时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录制30秒视频,或者是60秒语音短信,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口语会话训练。微信语音有记忆功能,学生可以模拟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展开对话,反复听取语音,还能够自己发现语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微信的订阅服务,只需在公众号页面搜索“英语”,便出现一系列跟英语有关的公众号,如“华尔街英语”,“每日学英语”,“一起记单词学英语” 等,很多都是不错的免费英语学习资料。教师也可以申请一个个人公众号,让学生都添加关注,这样十分方便作业类的公告,也可以方便查看学生们的作业完成情况。

三、金山词霸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金山词霸是一款免费的词典翻译软件,收录了很多个版本的权威词典,翻译功能十分强大,生词本全平台同步,并且新增了机器翻译引擎,涉及金融、法律以及医学等行业的80多万个专业词条,翻译功能极为强大,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很多读音不准、机械记忆、遗忘过快的问题。

比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常发现学生某个单词读音错误的情况,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调整语音、语调的机会不多,如果学生读错某个单词,那么很可能会一直这么读,纠正过来比较难。“金山词霸”则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每遇到不清楚的单词,学生可以试听一下单词下面的发音,而且金山词霸提供了英英和美英两种发音,对于英美发音不分的学生可以方便地试听不同的发音方法。每日一句的推出,造就了很多的大咖,学生可以去收听大咖们的发音,不断改进自己的语音语调,还可以上传自己的发音跟伙伴们共享。

四、英语趣配音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利用短视频配音的方式,激发人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且还会每天更新演讲、美剧以及动漫、纪录片等视频资源,通过收听好友和大咖们的配音,不断提升自己的语音语调、口语表达能力和词汇量,因此此软件兼具英语学习和社交功能。学习者可以从自己的英语水平、兴趣爱好等出发,自由选择模仿、跟读喜欢的视频,而且配音过程是一句一句的配音,配得不满意可以重配,甚至配完后试听不满意还可以返回到某一句进行修改,最大限度地保证配音的完美性。该平台还有生词本功能:视频台词中如有生词,点击可直接翻译,并可一键加入生词本,随时进入学习中心巩固积累词汇,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词汇量。

比如:进行英语语音语调训练时,教师可以从海量的资源中选取适合训练某个知识点的多个视频让学生跟读、模仿、配音,并要求学生将配音作品在小组中供教师和其他学生点评,学生可根据教师或同学的点评和反馈意见加强练习,并将完善后的作品再次上传,这样一来,教师便可及时了解学生对某一语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的指导作参考;进行英语听说能力训练时,教师可让学生对同一主题的多个配音视频进行配音、听写、脱离视频表达等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结束语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信息网络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英语教学中手机客户端的应用也更加频繁,本文对QQ、微信等手机客户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相关英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英语口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出现,为小学英语口语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例如,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等开始在全国各个小学建立。特别是在深圳特区,每个教室直接配有完善的多媒体各种设备,学生可以直观在课堂上直接使用指定的网络,从而创造出轻松的氛围,让学生们能够放松心情,敢于多读,多说,多交流,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我们为什么需要重视小学口语英语教学,如何更有效率更有创造性的运用网络教学,让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更加生动,结合自身多年小学英语教学。在此,浅析一二。

一、注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

(1)基础小学的英语教育从“说”开始,其实每一个小学生不可能是等到上了小学才开始接触英语,早些时候的动画片,出国旅游,实际对小学生来讲,都有一个“输入”的过程。到了小学里面,我们开始系统的进行英语教育,“说”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口语教学是极其重要的。(2)目前来讲,我国的英语教育在应试方面来讲,一直只有笔试,从小学的英语各种其中期末考试到大学的英语考试都是以笔试为主。四六级近年来开始改革增加了口语考试。但是近些来盛级一时的雅思考试,口语却是四项听说读写其中之一,其重要性等同于其他三项。深圳小学里的学生,由于其地区和环境的特殊性,很大一部分学生以后将要面对的也会出现口语较高要求的升学机会。所以我们必须从小重视口语英语的教学工作。

二、网络学习的具体应用

(一)魔鬼跟读法

魔鬼跟读发最先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国内雅思名师王陆。它的原理是能够快速提高考生对语音的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是语料训练的一种方式。我们教研组将此方法运用到小学英语的课堂上。每天的英语早读课上,学生看着大屏幕上传的课本篇幅,由录音开始播放第一个单词后,全班集体跟着朗读。这个过程可以反复的进行几次,很明显地可以发现,在后面几次的跟读,学生的朗读的整齐率,正确率都有很大的提升。这说明,不断跟读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以及学生的专注力。这整个过程中,老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表情,跟读的情况,将没有全班没有跟读下来的地方和部分同学跟读不下来的情况分别做下记录。学生在养成了这样一个跟读习惯后,在课外的看国外电影,新闻等各种网络媒介的时候,在有字幕的情况下,都可以进行这种跟读。这可以培养学生口语的语音语调,当学生可以较为流利正宗的开始“说”英文的时候,他们的自信心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对英语学习会充满极大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开始英语口语学习的第一步。

(二)配音

开展“二十一天配音之旅”。由教室题材到家长微信群,题材涉及ABC发音联系,衣帽间单词联系,学习数字练习,以及动画片《冰雪奇缘-贪睡的艾尔莎》。二十一天配音之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简单的发音练习开始到最后给动画片配音,视频都经过我们老师精心制作,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反复练习直到最后满意再上传。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作品,可以进行点评。老师在审阅每一天的练习中,可以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可以在第二天的课堂上马上提出解决办法。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这是一个对意志力的挑战,有文献表明二十一天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我们开展的这个“二十一天配音之旅”也是希望同学们能就此机会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要习惯“开口说”。其次,因为是在微信平台里涉及的视频资料,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共同完成,也给亲子教学提供了一个机会,学生家长可以更加直观的参加到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中,家长可以耐心的引导学生,反复的帮助学生录音,直到达到各自满意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更好的帮助鼓励孩子,对亲子关系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也可以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最后,因为上传的配音的音频在一个公共的平台上,学生和家长也可以听到班上其他同学的配音,这里面就存在了一种好的良性竞争,谁都希望自己的配音得到的赞赏更多,学生可以比较自己的配音和其他同学配音的。

(三)混读

混读可以使用在教材里面的对话练习中。对话中一方是英语母语国家的朗读者,另一方是我们的学生。因为学生在一开始直接接触人与人的实时对话,有些学生会产生胆怯情绪,而这种混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心理障碍,敢于开口,勇于尝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大声地朗读,指导语音语调要准确,注意停顿,大声地朗读,通过这种不断的对话朗读形式,学生可以放松心情,调节气氛,掌握一定的固定句式,以及惯用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兴趣。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话,朗读,演讲等多方面的能力。而且在日常的交际中,因为有大量的混读练习,在不同的情境下,学生们可以组织语言进行交流。当学生们在掌握了基本普通的沟通交流后,对于英语口语自信心的提升也是很有作用的。

篇7

在英语模仿中,许多模仿者在模仿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严重影响了模仿的效率。

其一,模仿素材不合适。很多模仿者模仿定位不清晰,选择了语速过快、方言和俚语过多的电影片段。比如,在《阿甘正传》模仿阿甘发音。在这部电影中,汤姆.汉克斯在这部电影里并非纯正发音,而是一种故意模仿的智力缺陷口音,并且带有浓厚的家乡口音,所以不是合适的模仿素材。

其二,模仿目的不明确。许多模仿者只关注语音语调模仿,而忽视了其中地道的语言表达,未能充分从中汲取口语养料。比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句台词为“no good things ever dies”,即“美好的事情永远不会消逝”。大多数人只模仿了这句话的发音,却忽略了其中蕴含的地道表达方式。

其三,模仿方法不正确。模仿需要反复多次进行,费时费力,因此许多人只是草草跟读一遍了事。并没有认真研究其中的音变、重读或升降调、节奏感、地道连读等发音特征。比如,电影《功夫熊猫》中熊猫阿宝带有儿化音的地道美音,如果不对其进行认真揣摩研读,就很难达到好的模仿目的。

对于一则诸如英文电影的模仿素材,我们应当模仿什么,又应当采用怎样的模仿策略来进行呢?

第一,明确模仿目的。事先应确定要模仿美式英语还是英式英语,二者在发音和用词上有较大不同,比如前者喜欢带儿化音,并在很多音标上也与英式英语不同。一方面,要模仿其音标、音高、节奏和强弱,逐步掌握连读、重音、同化等发音技巧并运用到朗读和交际中。比如,在一部纪录片《跑步人生》中有一句话为 “We say things differently”。 在模仿时,就要注意say要重读,things处为升调,情感要平缓深情。另一方面,要吸取模仿素材中地道的表达方式和用语,逐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形成自己表达的词汇库。

模仿的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改善发音,更重要的是模仿影片等素材中的英美人对话方式、常用句型、表达用语,并感受其所承载的文化。

第二,选择合适的模仿材料,并高效利用诸如英语趣配音等手机app软件。

作为模仿对象,所选用的电影等材料应该是标准和规范的。应选择那些现代感强,发音标准、语速适当、语法规范的电影等影视素材。过于久远的电影以及台词过于抽象的电影不适合模仿,比如《音乐之声》就时代过于久远,片中的语言与现代英语语言已发生较大改变,并且口音模糊,并不适合模仿。而某些梦工厂和迪斯尼出产的卡通片,比如《花木兰》 、《功夫熊猫》等电影发音纯正、语速适当、语言贴近生活,非常适合模仿。另外,在英语趣配音等高质量的手机app软件中,有各种模仿素材,包括电影、广告、时事新闻、英文歌曲等。在模仿配音完成后,可以结合电影情节和音乐来欣赏自己的辛勤劳动成果,极大激发了学习兴趣。

第三,养成正确的模仿习惯和方法。正确的模仿步骤应该是“查”、“听”和“逐句模仿”三部曲。首先,应该利用词典(在英语趣配音等app中,直接点击生词即可查出)查出生词的词义,并加以记忆。这种方法可以高效率地帮助学习者扩大词汇量,记住那些贴近生活、鲜活生动而又地道的表达词汇。比如,英文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有一句台词为“The organstic future that year by year recedes before us”.模仿者就应事先查出其中的生词“orgastic”和 “recede”,并加以记忆。

其次,应该闭眼精听模仿素材,尽力捕捉那些不熟悉的生词和表达方法。为什么要静听呢?因为精听可以在大脑中形成一条音轨,你会循着这条音轨感受到每句话的频率、节奏、语调、重读连读弱读等各种语音音变现象。精听后,再把这句活说出来时就会使发音尽可能地做到标准。比如上述《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那句台词,模仿者就应该在精听中去捕捉orgastic和recede这两个生词,并感受重读词汇orgastic、yearby year和升调recede。最后,逐句反复模仿其发音、音变、升降调、重读等发音要素。在模仿中,可以借鉴李阳疯狂英语中的三最口腔训练法和一口气训练法等,即用最大声和憋一口气来训练自己的口腔肌肉。要不断重复,并在模仿的句子中划出所有的音变现象。随着时间推移,模仿者会逐渐对连读、弱读和缩读等非常敏感。辨音能力逐步提升,语音音变应用逐步熟练,发音和口语就会逐渐变得非常地道。应该说,模仿取得突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如果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数月之后就会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篇8

为此,我想了不少办法。一年级的拼音教学中有许多情境图。我便有意识的在每一个情境图中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当然,许多孩子是想说但是却不能很好的表达。因而,首先要克服的便是加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我在黑板报上开辟出一个角落,专门写一些简单而又优美的句子,让孩子们经常看,读。我们还在一些活动课时做与黑板报中的句子相配套的情景表演,让孩子们能把学到的句子说出来。渐渐的,孩子们不再局限于模仿,他们慢慢有了自己的语言。

我还会定期给孩子们找一些有趣的flas,让孩子们做配音演员,孩子们很喜欢这个工作,甚至那些很缅甸,从来不愿意说的孩子也忍不住想来试一试。最开始,我给孩子们准备好配音的内容,让语言能力比较薄弱的孩子来配音,慢慢的,我准备的配音资料少了起来,而孩子们自己的语言多了起来,就这样,我的资料越来越少,孩子们自己的话越来越多,现在,我们已经能自由发挥给动画配音了。

篇9

动画里的主要角色、主角的强劲对手――来自中国上海的球手“孔”,一口漂亮的普通话,就连听不懂汉语的日本观众都禁不住发出了赞叹,深深被这个角色吸引。在这个充满魅力的角色背后的声优,就是来自中国广州的大男孩文晔星。

文晔星的表现无疑证明了中国的配音事业再次崛起,证明了中国人也能在日语配音界占有一席之地。

十年追梦

“十年前,家人和朋友都说我不可能在日本当上声优。当时我就下定决心,既然大家都说没有人能成功,那我就来当第一个成功的人。”文晔星回忆道,尽管没人相信他能成功,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离开家,只身前往日本求学。20岁的文晔星开始了追逐梦想的征程,他也不知道,成功究竟要多久才能到来,但他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来到日本后,对日语还不熟练的文晔星先在日语学校学习日语,然后报考了东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在读书期间,他还上过夜间声优学校接受系统的声优学习。为了离梦想更近一步,文晔星积极寻找各种“试戏”的机会积累经验,如给中文教材配音,做临时演员等。就这样,文晔星一点一滴地累积了丰富的配音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文晔星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不过他仍不满足,他说:“既然要在日本做声优,日语就得要比日本人说得更流利。所以我必须不断地努力学习日语。”

在日本,声优的竞争非常激烈,想要在一部动画作品中取得一个角色非常难。哪怕是一个只喊一声的小角色,都会有几百人前来试戏。文晔星就曾经历过这种有几百个对手的小角色争夺战,虽然为此作了诸多准备,但最终他还是没能赢得该角色。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文晔星这十年来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幸运女神向他投来了橄榄枝。通过一位大学师姐的介绍,文晔星认识了当时正在筹备动画《乒乓》的制作小组人员,进而被选为剧中人物“孔”的声优。

“要成功就要有魄力”

虽然“孔”这个角色说的是汉语,可在文晔星看来,诠释“他”的难度更甚于其他说日语的角色,因为“孔”的台词都是由文晔星自己撰写的。为了让这个说汉语的“孔”在日本动画中显得协调,文晔星必须经常跟制作团队研讨这个角色,然后再按照分镜剧本写中文台词。文晔星将原作漫画看了很多遍,在自己心里塑造出一个在中国被一流球队赶出来而流落到日本的孤独球员形象。所以我们从动画里听到的“孔”的声音、腔调,以至于说话内容,都是由文晔星一手打造出来的。

迄今为止,在日本动画界里还没有人尝试过这种国际协作的合作方式,但也正是因为有了精通双语的文晔星,才使得这部动画作品比预期更加精彩。

作为会说日语、汉语普通话和粤语、英语的声优,文晔星正在开拓声优界的新领域。与此同时,他也在不断地训练自己。如开发喉咙肌肉,研究不同的音色等。目前他已开发出几十种音色的发声及持续控制方法,其中能够自在发出的声音就有十三种。“要成功就一定要有鹤立鸡群的魄力。”这是文晔星的守则。

文晔星的下一个目标是取得一个完全说日语的角色。“如果能够在《机动战士高达》系列里出演主角,那就太好了。”他兴奋地说。虽然日本声优界的竞争十分激烈,但他仍然选择继续奋斗,在他看来,为了梦想,所有的挑战都值得一试,所有的困难都不再是困难。

文晔星Q&A

Q:你是怎么喜欢上ACG(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的呢?

A:原本就很喜欢ACG,但只是一般喜欢。在国内上大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当时经历人生的一次低谷。有一次在朋友家看了一套Chobits(中文译名《人形电脑天使心》――编者注),之后便开始大量地“灌输”各类动画,进入“二次元世界”。因为自己不懂画画,所以自然地就会想去当声优。

Q:第一次配音的角色是什么?

A:第一次配音是来到日本一年以后。当时为一本高级中文教材配音,内容是《孙子兵法》的原文。

Q:最崇拜的声优前辈是谁?

A:神谷明先生。

Q:为什么会去日本做声优?

A:想成为第一个在日本声优界打出名声的外国人。

Q:对于国内很多向往“声优梦”的人,作为先驱者的你有什么忠告?

A:对于初学者,打好基础,训练声带、吐字归音。

对于中级者,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搜集储存各种生活场景和与其相应的人物动态。

篇10

一、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

 

在电影艺术中,用音乐独特的表现形式来代替其他诸如解说词等方式,会得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气势磅礴的场面时,用解说词就得不到想要的效果,相反还会把降低场面的震撼效果。再比如,电影中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内心活动或表现突发的事件,紧张、恐怖、激烈的场面,或对景物的描绘,或加强对影片中悲欢离合等情节的渲染等等,音乐要比其他形式更能使影视作品的表达效果展现出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演员如今也逐渐认识到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声乐艺术对增强音乐语言的基本功,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力、感受力及表达能力,提高音乐素养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声乐又是一切音乐形式的基础,是曲调、歌词、旋律及语言的结合。它更接近于生活,更能准确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各种情感,更能确切地、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各种情感,所以,音乐、声乐在电影艺术形式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声乐课训练的必要性

 

专业的歌唱者在声乐训练方面,特别是声音的造型上,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要保证声音的洪亮、音质的纯正和音色的优美,喉头稳定以及对气息的控制等等,通过共鸣唱法提升歌唱效果。电影演员则比较特殊,因专业性质不同,所以和专业的歌唱声乐训练有所差异,在声乐的训练目标和要求程度上都不太一样。

 

影视专业中的声乐训练除了具有的表演专业特性外,还兼有声乐专业的共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尽量做到因材施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课程的合理安排,具体课程内容包括声乐个别课、声乐排练课、声乐理论课和选修钢琴课等等。不断加强声乐理论和技巧方面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声乐课程中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提升自身音乐素养。通过对身体各个发声器官的控制与养成正确的呼吸方法,使之发出的声音有共鸣,有刚有柔。引导学生培养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能力。

 

国外的一些影视作品中,为了追求作品的真实感,基本采用演员自身进行歌唱配音,如《音乐之声》、《翠堤春晓》等。而国内的影视作品却比较偏向于用歌唱家来进行配音配唱工作,即使这些工作做得十分相似,可依然不能代替演员来配音配唱的实际效果和真实感,显得非常不自然甚至格格不入。我们经常会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发现很多不同演员的声音是一个人的,源于都用相同的歌唱家配唱,这种做法破坏了艺术的完整性。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尽量采用有歌唱能力的演员来进行影视作品的演唱工作,才能把作品展现的更为真实、形象和自然。

 

三、声乐教学对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

 

影视演员的听觉能力是保证演员歌唱的重要因素。学生要进行声乐艺术中的听觉训练,如培养音准、旋律和节奏,在此之外,还要培养内心的听觉,内心听觉的完成要借助于自身对作品节奏、色调和色彩等变化的感知。在基本掌握了内心歌唱方法之后,还要不断体会听觉与视觉的配合,在脑海中不断地形成所要描述的场景,把内心的情感与演出画面是相融合,使内心的听觉和视觉有机结合,使演绎的人物形象更加逼真,贴合实际,更好地体现出艺术的真实感。此外,演员在外形与内心体会的相互协调也至关重要。要积极丰富自己的音乐语言表现手段,拓宽自己的内心感受,把生活经验与阅历融合到歌唱的表演艺术中来。以内心感受为基础,强化对旋律起伏、节奏变化和强调对比等的控制。

 

在歌唱过程中,也要意对歌唱状态的把控,包括口型、眼神以及动作等,不可矫揉造作,又不要平淡松懈,应朴实自然,有歌唱艺术的真实感。在现阶段,对电影电视中演员歌唱都是通过录音来实现的,所以演员对录音设备的特性要有所了解,以便于更好的掌控声音的变化规律。

 

篇11

一、让学生明白何为倾听

1.听老师的发音和指令

英语教学中,教师的发音具有示范性。但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当学习一个新单词的时候,往往着急跟读,而不管是否正确。因此,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口型,做到看明、听清,然后再模仿。另外,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还应会用各种指令语。因此,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要把指令、活动要求、活动人数、活动形式说清楚。如果有学生违反活动规则没听清楚而急于活动,可以适当扣分,同时奖励那些认真听并做得好的同学。

2.听录音(点读机或磁带)

对于英语语言习得者,听录音不仅是一种很重要的输入手段,更是一种无法取代的最为标准的语言载体。听录音能使学生感受到不同角色的语调、语气、音质和感彩等。学生只有多听录音,并养成习惯,才能做到脱口而出。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可以规定学生听录音的时间,如每天至少二十分钟。除了在课堂上,更要在家里听。利用吃饭、起床、洗漱、睡觉前的时间,让学生无时无刻都能身处英语的语言环境。

3.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英语交际的主要场所。但是由于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他们往往没有耐心仔细听别人的发言,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各种形式,比如,适当追问“刚才那个同学喜欢什么”?或者“谁听得最认真”?“谁坐的最好”等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并不是只有发言才是参与,仔细倾听也是参与。

二、教师应设计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教学生学会倾听是教师的重要责任。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听得有目标、听得有兴趣、听得有思考,才能在听中激起思维的火花,实现听有所得。

1.听答训练

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发生了什么事。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在听的时候往往更加认真,这种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倾听注意力和倾听判断力,而且也能加强学生的倾听能力。

2.听后复述

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倾听并复述的训练。如学了故事之后把这个故事简要地复述,讲给同学们听。这种训练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复习,更是一种语言输出,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更能促进其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3.听记训练

根据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学生学的知识如果不及时巩固,很快就会被遗忘,背单词更是这样。所以,我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个小小的英语笔记本。不仅要将上课听到的重要的知识句型记下来,而且每段时间还会梳理,归纳所学知识点,及时复习。因此,在倾听活动中,学生要集中注意力,积极认真地听,并对一些重要内容或问题做好记录。这也是养成倾听习惯的一个重要

途径。

4.听写训练

听写训练中要选择教材相关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听写,比如四会单词等。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又是培养学生耳、脑、手三者并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5.听后配音

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听课文后配套的相关角色配音,而且可以在课后让学生给动画片配音。如,下载“英语模仿秀”软件,通过一遍又一遍听、模仿、跟读,给自己喜欢的角色配音,增加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三、教师要正确评价,强化学生的倾听习惯

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课堂上,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积极倾听学生的回答并及时鼓励。如“你听得真仔细”“我为你感到骄傲”“你的发音很完美”等。如果教师能密切关注学生行为,认真倾听学生回答,真诚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一定能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快乐,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更加注意倾听。

篇12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虽然广大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口语交际教学刚起步近十年,我们平常又过于重视了阅读教学,因此教师缺乏经验。面对如此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我们教师只有提高认识,不断探究,寻找到一些对策,才能得到较好的改观。下面我就谈谈如何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率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一、改进口语交际评价角度

现在的口语交际评价取向,很多时候停留于“当众说话”,满足于“说得好”,而不关注交际的效果。实际上,我们不应只是评价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只是评价谁“说得好”。说好只是第一步,不得体依然不行。会说话不等于会交际,语言能力不等于交际能力,我们还要关注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关注实际的交际效果怎么样,关注是否实现了交际的意图,关注在具体的语境中,语言是否得体,行为是否得体。所以,口语交际的评价,既要评价听说的内容、评价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也要评价交际时的行为和态度。后者的重要性不亚于前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更为重要,因为它有可能直接决定着交际的成败。如,有的孩子能言善辩,但是声音特别大,经常摆出一副不压倒对方势不罢休的架势,这不能说是一种得体的交际。在讨论、辩论类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学生是否尊重他人的观点,是否使用恰当的语气,是否有真诚的态度,都应该是口语交际评价中重点关注的方面。要通过我们老师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学会尊重,成为有礼貌的、讲文明的现代公民。

另外,评价要关注全体。在评价的时候,是考虑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是“看谁说得最好?”还是“看谁比以前说得好?”我们当然选择后者。我们要避免少数人占据课堂的局面,要关注全体,追求机会均等,追求教育公平,让“沉默的大多数”也有同样的甚至更多的机会得到锻炼。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指向,都应该致力于所有儿童的发展,致力于所有儿童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创设口语交际课堂情境

1、通过教师语言创设情境。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尤为重要。如:苏教版第八册口语交际《两只小花狗》,在看图之前,教师先用语言描绘出图中的一个场景,“可以说是两只一模一样的小花狗,怎么会出现如此情景呢?”这样就快速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激发学生去探索漫画大意,创编有趣的故事。

2、通过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如《学配音》一课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电脑课件或录像播放《小萝卜头》,体会演员的配音,让学生感悟。然后再播放无配音的《宝莲灯》让学生观看,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给动画片配音。这样,变抽象为形象,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各种感觉器官,使学生自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情绪高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配音就不是件难事了。

3、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表演愿望,让学生参与故事的表演,既能创设一个大的语言环境又便于学生直接进行换位思考,揣摩在具体事件中该怎么做、怎么说。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让学生演演林冲和洪教头,学生就会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融会到故事中,学生可以创造性地进行人物间的口语交流,发散思维,丰富语言。再如教学口语交际《学会安慰》,让学生根据口语交际练习所提供的语境,分角色表演,这样学生入情入境,容易产生说的欲望和说的激情,进而让学生懂得安慰别人必须有同情心,说话要委婉动听及多说鼓励的话的道理,真正学会安慰别人。

4、通过活动创设情境。在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有:作实验、游戏、手工后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或者参加各类活动时进行训练等。训练的方法为:首先以活动为先导,精心设计、严密组织活动,再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如果是即兴说话,则按事先设计的活动内容和程序,指导学生边活动边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三、开放口语交际各个要素

1.时间开放:将口语交际训练渗透到课内、课外的每时每刻中;课外口语交际训练落实在课前、学校里的其他时间和家庭的生活中。

2.空间开放:将口语交际训练延伸到校内(利用口语课、班队课进行,并在其他学科中渗透)、校外;将口语交际训练渗透到学习和日常的生活中去。

篇13

普通话课程教学中“命题说话项测试目的是测查应试者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重点测查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此项测试有别于朗读测试,以应试人生活中普通话的实际应用状态为考察要素,使普通话测试能更真实体现应试者的普通话口语的运用能力。口头语言从思想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很短,而且一旦成为语言就是最终的形式,不能修改,不像书面语言表达时那样可以再三斟酌、反复修改,所以口语表达更要求思维敏捷、严密。这种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就要求我们在训练时尤其要注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进行科学的训练。又因为它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复合体,所以我们在训练时不能把它孤立起来训练,应注意多管齐下,以达到最终目的。长期以来,在普通话教学中“命题说话”成了学生最薄弱的环节。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使学生从怕说话变为想说话、会说话?

一、克服不敢“说”的心理因素

“说话”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和生理过程,它是以表达为中心的将思维快速转换成口语的过程。但是,学生的说话学习,并不是冷漠地、被动地、消极地进行的,而总是伴随喜、怒、哀、乐、惧等各种各样的情绪、情感,并根据自己的或社会的需要对说话采取亲近或疏远的态度。这就是心理过程的情感因素的作用。在说话活动中,学生还根据自己的需要,带着一定的目的,在说话中克服种种困难,这是心理过程的意志因素在起作用。这些知、情、意等心理因素在学生的说话活动中都起着特定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常有一些学生紧张得哆哆嗦嗦,说起话来面红耳赤、支支吾吾、语无伦次,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究其原因,不是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心理因素造成的。一方面学生自身心理素质不好,加上平时锻炼少,缺乏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当众说话时便过分紧张、胆怯,从而影响了表达质量。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长期以来传统的“满堂灌”、“满堂讲”使学生习惯了做一个三尺讲台下的“听话者”,在听讲中,他们慢慢地丢失了“说的能力”,也丧失了“说”的欲望,越来越自我封闭。所以要使学生善“说”,教师在说话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步扫除说话时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在说话时能显示出一定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素质。同时培养学生关爱世界的情感,丰富能够说出来的内容,打开自我封闭的大门,做到乐说,欲说,爱说,从而“动之以心,发之于口”。

二、日常学习生活注重积累

(一)语言积累。如果没有积累,说的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积累与能力相比,积累是更基础的。提到语言积累,有人就想到了死记硬背,想到了食古不化,想到书呆子和书袋子,好像强调了语言积累,就一定会阻碍人们的灵性和创造力,其实这是种误解,是一种机械认识。语言的积累的途径是让学生建立笔记本,在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积累:第一:字词的积累。汉语言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构成普通话音节的21个声母,39个韵母,有机拼成了400多个基本音节,加上4个声调的配合组成了1250多个带音节,掌握了这些字词正确的声、韵、调和字义,说话时运用起这些汉字就如鱼得水,自由自在,轻松愉快。掌握丰富的词汇有利于人们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分析理解能力的提高,这是说的基础。无论哪一位演说家,他的语言都会表现出词汇丰富的特点。即使是普通人,如果词汇贫乏,说话也就索然无味。第二:佳言美句的积累。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让学生大量积累锦言佳句,无疑是一种非常可贵和可靠的思维训练和言语训练,是他们学习和发展说话能力的内容素材和形式规范。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使他们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指导他们在阅读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警句、成语格言、优美诗词等,把生活学习、电影戏剧、报刊书籍、宣传标语、电视广播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好材料记录下来,广撷博采课外语言,并在同学中进行传阅交流,互相观摩。这样直接、间接的语言材料积累多了,表情达意就能挥洒自如。

(二)生活积累。说话的材料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常用的谚语、歇后语,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生活笔记中去。学会了品味生活,才会使生活的语言富有灵性,生活经验丰富了,便会自然产生联想,将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选择重组,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得到永久储存。这样,既积累了说话的材料,又训练了思维。

三、采用多种形式综合训练

练是培养说话能力的最好的良方。说话能力构成因素复杂,训练内容多样,途径也多,训练应通盘考虑,有计划地进行。应遵循能力发展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规律,拟定说话能力的序列,使训练计划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多年实践中,我采取的办法是:

(一)在朗读和背诵中加强语音能力。

语言表达归根结底是思维的反映,也是情感激发的过程。以往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尝试中,朗读、背诵一直都作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因为这两种手段能培养学生的语音能力。然而,如何提高这些手段的使用效率,让他们充分激发出学生的语音能力来呢?变文字符号为可感的视觉或听觉是最有效的办法。朗读、背诵对培养语感起到一定作用,也是培养表达能力的主要方法。朗读、背诵从形式上已被学生接受,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例如配乐朗诵:诗歌、散文等采取配乐朗诵的形式不是简单找一段音乐边放边朗读,或者直接播放事先配乐的朗读带,而是让学生在理解文章意境和所表达感情的基础上自己挑选音乐来配,看谁的配乐与诗文的内容、意境、感情、背景最吻合。音乐是学生喜爱的,诗文的意境美是学生不太容易掌握的。利用艺术相通的特点,把两者结合起来,既学到了文学知识,受到了美的熏陶,又使学生的语音能力在朗读中得到提高,为学生训练出良好的说话能力打下了基础。如在朗读作品22号(王文杰《可爱的小鸟》节选)、作品25号(朱自清《绿》节选)、作品32号(杏林子《朋友和其他》节选)、作品58号(老舍《住的梦》节选)等散文类的作品时,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集体朗读,也让个别同学单独朗读。可是涉及面毕竟不广,学生下课后一般不会捧着书主动朗读,始终无法很好地领略文章的意境,更谈不上提高语音能力了。于是,我就布置学生回家制作配乐朗诵的录音带,通过这样的作业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作品的能力,规范语音,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语句的优美。美国教育家帕恪说过“感觉是人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通过在吟诵中加强对审美的感知,学生可以促进对语感的培养。

(二)在训练中让学生有意识地剔除口语杂质。

所谓口语杂质是指那些不起任何表情达意作用的音节,主要包括滥用的语气词和使用的口头禅。同书面语相比,日常口语中语气词用得比较多,但口语、书面语的主要区别并不表现在语气词的使用上,更重要的是,较多使用语气词是口语的特点,却非优点。在许多学生的口语表达中,语气词用得太多而使得语句表达松散、凌乱、拖沓。这种情况往往是学生思维阻滞,缺乏训练的表现。有时,把学生一段话中这些无关的语气词去掉,五分钟的话可缩减到三分钟。那么如何让学生改掉滥用语气词和口头禅的习惯,提高语言质量呢?一是让学生对自己常用的语气词和口头禅加以统计,并由学生自己建立个人语言小档案;二是在学生演讲、辩论、训练过程中,教师针对这两方面进行提示并作记录;三是让学生每周自录一段即兴发言,由学生自己加以改进;四是对学生进行分组对话训练,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指正提高。

(三)在课前三分钟“自说自话”和辩论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课前三分钟即兴之作是一种行之有效锻炼学生说话能力的方法。在教学中由学生讲一个有关自己的小故事(姓名的由来、有趣的往事、自我描述,等等),然后分别请同学从文章的内容、语音语调、流畅等方面进行评论,然后打分。最后由老师根据学生的说进行评述:首先根据学生说话的内容选择一点有感触的内容进行联想,拓展发言,引发出更多的话题,为学生大胆发言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结合学生的评讲和打分,老师可以发表见解和意见。学生特别注重老师的看法,所以老师评论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在评讲中对学生的不足,以希望的方式提出,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更为轻松,这样能解除学生的心理压力,便于“张口”。也可定期开设一节辩论课,辩题由老师一周前公布,将学生分成正、反两组,让其各自查阅资料准备辩论。在辩论过程中老师退居二线,由学生唱主角。平常有些沉默的学生这时也会嫌辩手讲得不够具体、深刻主动举手加以补充。学生这时不再沉默寡言,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不知不觉中辩论思维渐为敏捷,见解更为深刻,从而达到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目标。

四、在表演中激发学生的说话潜能

给童话剧、名影片段、动画片配音,配音后再讨论评析,全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老师只在背后做指导点评。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说的积极性,更可以训练学生的即兴说话的能力及体态语言――动作、神态、表情、手势、体姿等,这对学生的要求更高。而且,表演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们展现自我提供了舞台。学生亦可利用这些机会,锻炼胆量,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提高学生朗读作品的能力。例如给格林童话《白雪公主》配音,同学们分工合作,根据自己的音色分配角色:恶皇后在不同扮相时的声音特点,七个小矮人性格不同声音效果也截然不同,等等,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再如播放同学们熟悉的电影、电视、动画片片段,不打字幕,让同学们凭借记忆和想象自由发挥给人物配音,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显得格外轻松,在配音的过程中即兴说话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总之,厚积才能薄发,学生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广博的知识基础,加上科学的训练,说话才会如“万斛泉水,滔滔不绝,不择而出”。

参考文献:

[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1.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