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配音的诀窍

配音的诀窍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47:4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配音的诀窍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一)配音激发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的日渐丰富,学生们的眼界越来越广阔,他们所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他们所喜欢的东西,也日趋广泛,要想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经过深思熟虑,和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觉得英文原版电影深受学生们喜爱,但是我们怎样运用原版电影呢?如果让他们看电影,只能感受气氛,还浪费时间。如果节选精彩片段让他们模仿配音,是否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呢?对于他们的口语是否会有帮助呢?笔者沿着这个思路,在课外辅导时,实施了一个阶段,发现学生们不仅兴趣浓厚,口语说起来也比以前地道了许多。另外,为了让学生们对配音更加好奇,我给他们介绍了许多国内知名的配音演员,让他们欣赏精彩的对白。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渴望去做,渴望去说英语。

(二)配音教学的优点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之所以采用配音教学,就是因为它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英文原版电影,尤其是迪士尼动画内容健康,语言诙谐幽默,可以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风俗以及文化背景。而且影片中的语言是纯正、地道的英语,原汁原味,是极好的口语训练素材。电影中的语速也符合学生们的听力要求,在他们练习配音时,也能让他们的听力得到锤炼。学生们在配音时,会把自己代入情节,他们很自然地就会运用影片中的语音、语调与人交流,这样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们经常性的交换角色,让他们既说自己承担的那一部分,也了解其他同学所要说的那部分。这样,丰富了他们语言的接触面,了解不同角色的心理变化和说话语气的改变。最后,为了让学生们熟记台词,可以让他们分组合作,反复地练习台词。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当然,小组分工合作还能增强学生们的团队意识,让他们以后在配音练习中配合地更加默契。

二、配音教学的策略

(一)课前准备

1援在上课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一些对话量适中、时间在10 分钟以内、便于操作的对话,将其做到课件中,以备上课时用。

2援课时安排不要太频繁,每周用一节课时间就足够了。每天可以把电影情节作为教室背景音,放给学生们听听,让他们有一些英语环境即可。

3援如果只让学生们听、看,可能效果不会太好,而且时间也不多,要想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我们可以把节选的对话打印出来。让学生们的配音训练目的性更强。也方便指导学生们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配音表演。

以电影《疯狂原始人》为例,影片的开头有一段女主角介绍家庭状况的叙述,我把那一段话作为配音的素材。在之前就打印好,课上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先观看课件中节选的电影,然后再看自己手中的材料。在最初观看时,他们知道了角色说话的语气、声调,但是他们很难抓住女主所说的每一个单词,当看到纸质的材料时,他们很自然地知道该怎样说了。此时,让他们再去读,他们就不会那么紧张,可以从容应付了。

(二)课堂教学

1援背景介绍。在让学生们分组模仿配音之前,我们要给学生们做一个介绍,让学生们知道影片的内容,了解作者的情况。当他们对整部电影有所了解时,对于他们把握人物性格,理解主人公的心情,都有一定的帮助。就像《极速蜗牛》中的Turbo,它是菜园中的一只蜗牛,它有一个几乎完全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它想成为汽车大赛的冠军,也就是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蜗牛。让学生们知道故事背景,他们在配音时,就能理解主人翁的心情,知道该用怎样的情绪去演绎,用怎样的语调去配音了。

当学生们大概了解了故事背景之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挑选角色,然后自由组合。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他们的分组做一个适当的微调,让所有学生都能融入配音练习中。学生们拿到台词以后,教师要把台词中的内容,作一个适当的讲解,让他们知道单词、短语和句型的大概意思,以便于他们理解剧本。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于强调语法知识,只要能理解意思即可。

篇2

刘江导演坦言,“《乱世三义》也许并不具有那种先声夺人的气势,但即使费力不讨好,我们哥几个也全都心甘情愿,在这部戏里我就想老老实实地讲一个经典的故事。拍着良心说,这是所有作品中,带给我感动最多的一部戏,无论人物的纠结度,情感浓度,还是情节设置,都让我有颇多感触。”

刘江说这是一部讲述民族尊严和骨气的戏,“编剧是创作过《康熙大帝》、《努尔哈赤》、《成吉思汗》、《走西口》等多部重磅级作品的泰斗级编剧俞智先老师,在其古稀之年历时三年锻造了此作,他将小人物的命运与波澜壮阔的民族命运完美结合,赋予了作品宏阔苍凉的独特气质。主人公唐子义这辈子都不甘心,不甘心落草为寇;当兵后不甘心被日本人欺负;‘’后不甘心当亡国奴……‘不甘心’牵引着他的命运,他其实求的就是尊严。整部戏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拧脾气的二愣子如何变成英雄的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和尊严。”

在众多实力导演中,刘江的风格最为多变。他所执导过的题材包括刑侦、军旅、家庭伦理、谍战、都市情感等多种类型,堪称“影视多面手”。其中,《媳妇的美好时代》以诙谐、温情的轻喜剧风格开创了“正能量”家庭剧的先河;《黎明之前》也缔造了《潜伏》之后谍战剧又一。

在看过《乱世三义》的剧本后,刘江立志将其拍成一部“超越自己以往所有作品的电视剧”。刘江介绍说,“这部戏有历史原型,有历史依据,绝没有胡编乱造。比如唐子义的清末部分就是以为原型的,人物性格、行为故事,都有确凿的历史依据。这部戏是我迄今为止拍摄时间最长,也是带给我感动最多的一部戏,这种感动不仅来源于故事本身,也来源于整个团队的投入。创作期间,我们九易其稿,整部戏从2011年7月5日开机,到2011年12月8日凌晨3:18关机,157天的超长作业,1000盘创作素材,后期剪辑用了将近10个月的时间,最后面对50多集的体量,我不得不痛下杀手……”

黄海波:演完这部戏,我长大了

在电视剧《乱世三义》中,实力男星黄海被去掉了自己最擅长的“黄氏幽默”,饰演一位沉默寡言、隐忍内敛的乱世英豪唐子义。黄海渡说:“从自己拍的第一部戏算起,所有戏都不及《乱世三义》在我和刘江导演心目中的分量。这部戏里,余味、李大本事的那些特点全都用不上了,唐子义是一个内敛含蓄,沉默寡言的人。以往的戏,演员都要说很多台词来展现人物的特点或推动剧情发展。以前演余味和李大本事的时候,能用一句话说明白的事儿我可能变着法儿地说上八句,但是这个角色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唐子义绝不说第二句。但演绎的难度也就在这儿,肚子里面一堆话说不出来,还得想办法让人知道。”

黄海波还透露,拍戏之前自己就跟父亲交流,什么样的军队最可怕,而父亲则告诉他,“沉默之师”最厉害,那种肃杀之气比喊着口号的军队更具有杀伤力。此番陈述也启发了黄海波,黄海波表示,这部戏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剧中“唐子义式”的沉默,“拍完《乱世三义》之后,我忽然敢说,黄海波长大了,学会沉默了。”

黄海波颇为动情地说:“2000年,我拍了自己的第一部戏《激情燃烧的岁月》,2010年拍了《永不磨灭的番号》,‘李大本事’可以看成我十年演艺生涯的一个总结,而《乱世三义》则把我十年来的积淀全用上去了,这是在‘余味’、‘李大本事’之后,我人生和事业的又一个节点。这是刘江导演送给我的一份礼物,通过唐子义和这部戏让我长大了,更有内涵,也史有变化了。”

每部戏拍完,黄海波的父亲都会给他的表现打分,“余味和李大本事得分都在89分,唐子义则在90分以上。”黄海波说要想让父亲给自己能打90分以上,还得努力20年。

监制《暴走吧,女人》未来想导自己的戏周星驰御用配音石班瑜 我这辈子是为声音而活 张琳(夯石)

日前,由麦丹影视出品的女性减压励志电影《暴走吧,女人》在北京举行首场会,导演董董、监制石班瑜携范文芳、李斯丹妮、王莎莎、范逸臣等主演悉数出席。片方透露,该片已受邀参加中美电影节,并在美国好莱坞举行了全球首映礼。本报记者在会后独家采访了素有周里驰御用配音之称的台湾音效权威石班瑜。

周星驰善于接受新事物

《暴走吧,女人》于三八妇女节在全国公映。据导演董董介绍,该片拍摄时曾前往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多个地区,将边界美景一网打尽,荒漠戈壁、崇山峻岭、原始森林、浩瀚草原应有尽有,片中瑰丽雄奇的壮美景色很快就让观众们沉醉其中。该片的监制石班瑜先生此前曾是周星驰的御用配音演员,对于该片的画面和3D声效,他表示:“这部戏帮我重新找回了对声音的热爱。我本身是做配音出身,了解好的画面和声效对一部电影来说有多重要,我们也努力呈献给大家最好的视听效果。我听说很企业都把此片作为给员工减压的福利。”

“喜剧之王”周星驰家喻户晓,而他的御用配音、幕后英雄石班瑜却鲜为人知。石班瑜表示,周里驰是个善于接受新事物、善于改变的人,“他不是那种墨守成规的人,不会觉得自己坚持的东西就一定是最好的。一起配音的时候,我有时会告诉他,国语不会用这句话来表达这个意思,他觉得有道理,就会把词全部改掉。只要是对的东西,他都会接受,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很多大演员,比如周润发、刘德华,他们演得很棒,但他们20年前的电影里的台词,现在还有人当成流行语在用吗?没有。但星爷电影中很多经典台词20年过去了还是网络热门词汇,这就是周星驰电影的魅力。”

我一直是在用声音演戏

石班瑜1958年出生,当过军人,1978年开始从事广播方面的工作,“到现在已经做声音30多年了,从最初电台音控师,到后来学习配音,偶尔也会在《雪山飞狐》等影视作品中参与‘跑龙套’的配音。”

早期因声音过于尖细,石班瑜只能偶尔客串一些太监这样的角色,直到1990年,《赌侠》导演为了找一个能与刘德华的正派声音形成对比的嗓音,他才因此一鸣惊人,先后为30多部周星驰电影配音。除周星驰外,石班瑜还给陈小春、张卫健、张学友等明星配过音。

虽然早期经历不是很顺,但谦逊、感恩的石班瑜还是把自己的成功归于广播对于他的磨炼,“如果没有经过前面二十多年的经验累积,就不会有今天的我!如果没有先前的那些磨炼,我肯定无法胜任像为周星驰配音这样难度极高的工作,我的一生也不会因此而改变。现在做广播节目主持人比从前轻松许多,以前像控制音乐、分配节目内容、旋转盘带等等工作,都是一个人完成的,虽然很辛苦,但也很有成就感。”

说到配音的诀窍,石班瑜透露:“其实我一直是在用声音演戏,换句话说,就是要完全进入角色,我要塑造一个声音版的周星驰。此外还要有一些技术要领,比如对口型,不能等演员张口才对,否则会赶不上演员的唇形变化;同一个演员的不同角色要用不同的声音来诠释,再有,像换气、断句、转音、咬字、情绪等等,都是不可忽略的细节。”

篇3

8月25号是炎热的一天,哪怕已经傍晚,闷热的空气中仍然一丝风都没有。按道理说怕热的成都人在这个时候都会选择躲在家里吹空调,但在市中心的成都锦城艺术宫门口却挤满了人群。“180元的票现在只卖800!”“有没有票?你还有没有票?”这样的对话在锦城艺术宫门口到处都能听见。8月底才上演的话剧在8月初就早早售罄,这种情况在成都演出行业比较少见。

这部话剧叫《活着》,黄渤是主演之一。黄渤扮演剧中的主角福贵,在他之前因扮演电影版福贵而出名的人是葛优,葛优凭借此片获得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珠玉在前,黄渤顶着压力出演,却获得一片赞扬。同样珠玉在前的还有《大话西游》,周星驰扮演的孙悟空深入人心,黄渤推了3次,最后还是接了,他扮演的那个神经质、胆小又暴戾的孙悟空颠覆了周星驰版的孙悟空形象,收获一片好评。

演什么像什么,这是对一个演员最基本的要求,却也是最难的事,不过黄渤做到了。今年4月25日在上海举办的“2013壹戏剧大赏”,黄渤主演的话剧《活着》囊括了“年度大戏”、“年度最佳导演”、“年度最佳男主角”3大奖项。“他是一个特别杰出的演员,他这个人极其真诚,每个角色的色彩饱和度都特别高,所以都很精彩。他特别不把自己当回事,很谦逊,自信的人才会懂得自嘲。”和黄渤一起出演话剧《活着》的袁泉这样评价他。

除了话剧,黄渤的电影同样成功,他获得过2009年台湾金马奖影帝,荣膺过2012年度导演协会表彰大会年度最佳男演员。今年年初,由他与张涵予、刘烨联袂主演的电影《厨子戏子痞子》也过了两亿票房,成为导演管虎最卖座的电影。黄渤还主持了2009年台湾金马奖,其机智的应变,调动全场情绪的提问,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黄渤在电影学院的老师徐燕这样形容他:“他太聪明了,别人要用10分力,他只需要脑筋一转,大概两分钟,就会出来一个鬼主意。”为什么做什么都能成功,成为很多人问黄渤的问题,但他却说:“不可能什么都做好,如果我未来有什么做不好是很正常的,现在得到好评是老天爷对我还不错。”当记者问起最近重新唱歌的野心时,他说完全没什么野心后突然嘿嘿一笑说:“这首歌已经拿了排行榜第一了。”

“因为我心疼钱”

要不是最近黄渤和沙宝亮合唱了一首《男人好难》,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黄渤这么会唱歌。所以8月25号《活着》在锦城艺术宫谢幕时,黄渤在观众要求下唱了一首《忘不了》,并笑着说“大家今天的票价值了”。

早在上高中时,黄渤就开始在酒吧驻唱,挣的钱比他父母的工资还高。他还去当地的一家少年宫教舞蹈,在边教边学中也给自己打下了舞蹈基础,接着高中毕业的他开始了长达7年的酒吧驻唱生涯。“当时最多一天连赶过11个场,人家分偶像派和实力派,我是体力派。”之后黄渤开过工厂,和各种人打过交道。最后他选择去了北京,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配音专业。《绿巨人》、《三傻大闹宝莱坞》、《加勒比海盗》……黄渤都参与过配音,最后却因为参演《疯狂的石头》一炮而红。

黄渤的过往充满戏剧性,不过他压根没打算把自己往励志路线包装,说起当年的漂泊,他也只是笑着说:“不辛苦,当年真没觉得有多苦。”很多明星在成名后回顾一夜走红的经历,不少人都有疯狂“报复”的时候,比如大肆购物,用更多物质来填充当年的辛酸。拿这个问题问黄渤时,他听到“报复”两字哈哈笑了快半分钟,然后停下来说:“我明白你的意思,有很多人是会这样做,但是我没有。因为我心疼钱。”

黄渤是票房之王,他演的电影没有不卖座的,在电影海报上出现黄渤两个字,就相当于有了票房的保证。黄渤演戏没什么诀窍,就是真诚。这和他多年的经历有关,他总是愿意真诚地去做很多事情。面对巨大的工作量,黄渤带着点和自己较劲的意味说:“这两年我一天都没有休息过,也烦躁,也想休假,也有消极的情绪。但没办法,我有点工作狂,接了的事就得做好。我是一个认真的人,这是我的习惯。”

“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我”

有人算了一笔账,说黄渤近一年来演的戏,加起来票房有人民币30亿,于是给了他一个称号“卅帝”。出道后有人把“周星驰接班人”、“葛优接班人”的定位加在黄渤身上,他也倍感压力,但他说自己清楚自己是谁就行,做好自己的事就好。

篇4

失魂少女

布兰妮・墨菲,看似陌生的名字,其实入行时日不浅,你或多或少会看过她的作品,她一直在起眼与不起眼之间存在着。深黑眼圈、大眼睛、闪亮金发是她的标识。她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她的本色表演:哭起来像赌气的小朋友,撒起娇来像打翻牛奶的猫咪,生气的时候说话会很明显地鼓起腮帮。

是的,演了二十多年戏,她仍然只是个花瓶。可那又如何呢?

抢眼的表现

生长在单亲家庭的布兰妮・墨菲,由母亲莎伦独自带大,那时候家境十分拮据,可在小布兰妮的眼里,母亲始终是一个法力无边的魔术师,每到交纳学费的日子,她总能神奇地把钱款递到布兰妮手中,布兰妮在成名之后,依旧坚持只和母亲住在一起。

出生6个月,她就会说完整的句子,9岁开始登台表演,十几岁就雇佣演艺经纪,14岁时搬去了洛杉矶,当她高价买下小甜甜布兰妮曾在贝弗利山的豪宅时,刚刚25岁。

1999年她在《失魂少女》中饰演一位精神分裂的病患,与薇诺娜・瑞德、安吉丽娜・朱丽一同飙戏而崭露头角,也让大家认识了这位外形甜美中带着一丝不羁的女孩;2001年由迈克尔・道格拉斯主演的惊悚片《一言不发》特别钦点布兰妮・墨菲出任女主角,剧中她饰演18岁的重度精神病患者,抢眼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但似乎,她适合的角色不是痴傻就是疯癫,而不管这种歇斯底里是以何种变体呈现,她的癫狂表演总能让人对她不竭的精力刮目相看。

“我的字典里,没有疲倦这个词语”,事实就是如此,她曾经在半夜两点半时,醉醺醺在路上被警察拦下来,不过罪名不是酒后驾驶,而是她坐在超级市场的购物车里,被两个同样喝醉了的朋友推着在马路上乱跑。

21岁的纯情

你可以在杂志上翻到性感的她,但是你不会知道她曾经害羞到17岁被母亲强迫出门第一次与男孩子约会,在那之前,她始终遵循着放学回家的古老作息时间,没有夜游,也不参加派对,空了就腻在母亲身边。她一直不是坏女孩,荧幕上不是,实际上也不是。她的单纯让无数人为她心醉,不是她勾引你,是你自愿的。

在母亲的督促之下和男孩的交往也进展十分缓慢,“我的第一次是在汽车里完成的,那时候我竟然非常丢脸地已经过完21岁生日,说老实话,这并不是一次愉快的经历。”

不管后来感情生涯如何人戏不分,身边有多少男子走走停停,她当初可绝对是个感情上的后进生。

不过这个后进生却后来居上了,不知是因戏生情还是入戏太深,布兰妮总能和影片中的男主角擦出火花,片场成了她滋生爱情的前沿阵地,她从拍戏现场俘虏来的男友,前有合作《8英里》的痞子阿姆,后有搭档《新婚告急》的阿什顿・库彻,只是这两段高调的恋爱事件,都没有持续上一年便宣告结束。

而她和杰夫・克瓦廷内茨、乔伊・麦卡罗的两次大张旗鼓的订婚,也都在仪式之前就夭折了。奉行再见亦是朋友的布兰妮,在承受爱情重伤的同时,总能收拾心情重新上路,她清楚知道伤心只能一小会儿,在奢靡成风的好莱坞,感情是最浪费不得的,或者及早抽身,或者见好就收。

娱乐活动家

“爱情逝去了,但鞋永远都在”这是《欲望城市》的名言,也是布兰妮的人生信条。1995年布兰妮参加影片《独领》首映礼的时候,自己化着粗糙的妆,穿着从自己衣柜里随意扒拉出来的衣裙,那时的她既不知道什么是时尚,也不知道如何放大自己的性感。如今的她,不用刻意装扮一样性感夺目,那个《失魂少女》里棕发圆脸,略显婴儿肥的布兰妮,悄无声息中脱胎换骨了。

篇5

记得刘欢在《好汉歌》中唱道:“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然而,课程改革开展多年,仍有很多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学习,总是设计好教学中的每个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强调:“课程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放手”注重的就是学生个性的展示和培养,恰恰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的空间。

“放手”展示的是语文学习的多维性内容和多元性的价值观,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实践性,是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必经之路。我认为,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释放自己的潜能和才华,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唯有“该放手时就放手,放大胆子搞改革”。所以,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省时省事而限制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给点时间,放手让学生充分阅读

在听课时,时常看到一些教师为了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理念,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不时让学生读课文,可不到一分钟就让学生停下继续下一个教学环节。试问,学生没有时间充分阅读课文,怎么能发现问题?没有进行深刻地感悟,怎么能理解课文内容?如此的流于形式,又怎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呢?

回顾教学历程,在和学生一道学习《雾凇》一课时,我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第二自然段。学生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明白了雾凇是逐渐形成的:由细到粗,由少到多,先是像银线,接着像银条,最后全是银松雪柳。正是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又悟出了朗读时声音也要有相应的变化:由弱渐强,由柔和到凝重。结果学生朗读时会读得声情并茂。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提供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和机会,学生才能读通、读懂、读透,才能深化理解所学内容,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给点空间,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当相信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是能够解决一些问题的。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更要相信学生,敢于放手,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

在教郭沫若的《白鹭》一文时,学生紧紧抓住中心,提出:“白鹭是一种动物,为什么说它像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呢?”对于这个问题,许多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因为白鹭外形很漂亮。”我问:“仅仅是这样吗?”学生们愣住了。这时,我们教师不必担心,学生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便得到了证明。我放手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共同研讨,相互交流,很快从优美的语言描写中发现白鹭不仅外形很美,连捕食、飞行、休息时也有说不出的美。

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有着教师不可低估的能力。要尊重学生,不能以乏味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学习,以自己的感受来代替学生的想法,应该在时间和空间上放手,多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

三、给点机会,放手让学生自由习作

新课程中虽然更多的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但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我们的教学不应该无目的地放手,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或理解不正确时,教师要加以引导、点拨。

一位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未曾加以指导就让学生写作文,这种放任自流的后果可想而知。而另一位颇有“经验”的教师发现六年级学生虽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但写参观记或游记还是不尽如人意。于是,他教给学生一个“诀窍”――将以前学过的有关名胜古迹的课文回忆一下再写。这样的指导教会了学生在学习中如何偷懒,还遏制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欲望。我们不应当为完成习作而习作,应当先让学生亲身参观或游览一些景观后进行指导,放手让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写下来。

只有给学生创造亲身体验的机会,学生才会在习作中尽情地绘童心、露童趣、叙童乐,充分展示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充满情感的内心世界和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写出的作文才会百花齐放。

四、给点权利,放手让学生参加实践

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特意安排了许多综合实践的内容:学做主持人,学配音,推荐或自我推荐,开展小小辩论会等。可一些教师为了节省精力和时间,常常剥夺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的权利,将这些实践内容简而化之,甚至不了了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