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47: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

篇1

1. 国务院批复八七分水方案

1.1八七分水方案

1987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计委和水电部“关于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报告的通知”。这是我国首次由中央政府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该水量分配方案由国务院办公厅以(1987)61号文通知各省(市、区)作为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的分配方案。分配方案是基于黄河地表水资源量580亿m3,可供分配水量为370亿m3,输沙水量210亿m3。

1.2分配方案的局限性

现在看来,在那个时期已经考虑到了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用水,但并没有生态环境用水,仅协调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方案经历了较长时段的枯水期和严重断流的考验。

但是25前各省区对于水资源需求不像现在一样严峻,同时受其局限性不可能分配的十分科学和完美,比如山西省能源发展估计需求相当大,文件称“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大部分位于黄河流域,工农业需水量较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当时分配43.1亿 m3,时至今日该省使用耗水15亿 m3,只占其分配指标的三分之一,当然有其山高水低,利用困难因素,导致山西省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和水污染严重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可以预见其未来即使扭转目前用水状况,其用水量也很难达到分配指标。

2.南水北调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1西线南水北调工程不确定性

八七分水作为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的分配方案,由于西线的不确定因素,很难说何时能够上马。西线经过了几十年的前期工作,近年国务院一度暂停了前期工作。西线主要问题在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以及长江及西南地区水资源遭遇枯水期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大力发展,特别是我国政府承诺的节能减排目标,促使我国大力发展绿色水电能源,随着规划和开工建设大型水电站,生态补偿机制还没有建立,这都给西线的建设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

2.2南水北调工程中东线的确定性

随着2014年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我国海河和淮河流域各省区水资源短缺得到局部缓解,受水区局部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得到遏制,生态恢复有了可能。原来黄河受水区缺水状况将有所变化。

因为黄河流域自身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一直很突出,特别是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的治理更是需要安排一定水量来保证,黄河的水资源应该首先满足本流域生产生活和西北荒漠治理的需要为前提。基于上述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工程不确定性和中东线引水工程的通水,要必要对黄河“八七分水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使其逐步趋于合理和完善。

3.各省区政府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

黄河水量分配方案是我国大江大河中首次制定的分水方案,作用明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黄河流域各省区的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国务院八七分水方案是省区总量,没有划分干流、主要支流,需要细化到干支流以及地市。黄河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细化体系是精细调度的基础。因此,各省区政府在流域机构的协调下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

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颁布实施,将有利于加强分级总量控制,在有效遏制引黄用水需求的快速增长之时,有利于避免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的失衡和协调省(区)内部用水矛盾;有利于水权转让;有利于流域与区域的统一管理;有利于黄河水资源的统一配置和调度管理。各省区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实施,将更易显现干支流、各省区内部各市、各省区间实际用水与方案的不协调性及不合理性,将有助于“八七分水方案”的调整与完善。

   

4. 国务院批复第二次水资源综合规划

2010年国务院批复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m3以内,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7000亿m3以内;在该规划里涉及到黄河总水量由国务院八七批复的580亿m3减少到现在的535亿 m3,也就是说现状黄河来水量比国务院批复“八七分水方案”时减少了45亿m3,即处于逐步减少趋势,而流域各省区用水量却趋于增加,这其中尚未考虑流域生态环境用水量及其趋势。

各省区政府在流域机构的协调下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仍然是按八七分水指标进行的,以后如何协调或调整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使其适合流域和各支流水量的变化。

5.对八七分水中优化、完善与调整

结合国务院分水的背景与现状的黄河水量变化、流域各省区用水量增加以及荒漠治理和生态环境需水,在南水北调西线生效前和东中线2015年前通水后,有必要对八七分水中370亿m3做必要的完善与调整,进一步优化。

5.1青海省增加生态保护补偿水量

“三江源”地区号称“中华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发源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不但对维护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十分重要,也是遏制西部荒漠化向东侵袭的天然屏障,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应当建立起一个长效生态补偿机制。青海省提供了黄河水量的一半以上,当年仅分配14.1 亿m3,建议给予生态环境用水2~3亿m3或更多。

5.2宁夏、内蒙古适当增加水量

八七分水方案已经考虑了黄河最大可能的供水量,特别指出:山西省因能源基地发展的需要,增加用水量50%以上;宁夏、当前农业用水较多(但有效利用率不高,今后主要应在节水中求发展)增加用水量10%左右;河北省、天津市今后一个时期需从黄河引水接济,分配用水量20亿m3。其它沿黄各省(区)一般增加用水量约30~40%。

宁夏、内蒙古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国家发展侧重地区,其用水量早已超指标,并大幅度地实施了水权转换措施解决工农业、城市与农村用水矛盾,而当时并没有考虑生态环境治理用水量,为了持续发展和荒漠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议给予两自治区区各5亿m3,重点解决荒漠治理用水。

5.3河北、天津随着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减少依赖黄河水量

八七分水方案中河北省、天津市今后一个时期需从黄河引水接济,分配用水量20亿m3。随着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减少依赖黄河水量,建议核减河北天津的水量,以解决黄河自身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所需要增加水量。当然,随着“引黄入邯(邯郸)”2010年11月开始引黄河水,规划中河北省将来达到15亿m3。同时,北京有可能利用黄河水。

5.4山东省的用水指标水权置换方式

山东省也已超过了国务院分水指标,虽然有东线南水北调的补给,但由于山东省经济和工农业发展迅猛,用水仍依赖黄河水。建议山东省的用水需要增加指标可通过水权置换方式获取,以解决超指标用水问题,比如给予用水指标富余的陕西省、山西省初始水权不同方式的补偿机制。采用什么方式可以探索,如通过援建对口支援等方式,主要还是针对解决两省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是否可以探索把省区内部采用水权转换解决工农业、城乡和区域用水矛盾问题,引用到流域各省区件,以解决流域内各省区存在用水指标余缺问题,或者采用递进收取水资源费,至少要对超指标用水部分加倍收取水资源费,从经济上给予制约。

5.5甘肃省用水

甘肃省也面临荒漠化治理需要更多水资源,特别是石羊河流域用水除了“引硫济金”,以及通过甘肃“景电”向民勤供水,将来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如大柳树水利工程的建设“引黄济民”工程,将极大改善石羊河流域的生态。

5.6充分利用水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在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高效利用水资源,但是节约用水毕竟是有限度的,要认识到水资源年年更新的大背景,如何减少入海出境水量,是最根本的出路。

其实,水资源是天然可再生资源,每年都在不断更新。从年内角度看,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经对汛期和冬季降水统计,扣除雪山冰川融水外,中国水资源每年更新来源于海洋季风大气降水超过90%以上。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我国每年超过2.2万亿m3河川径流水资源没有被利用入海或出境了,而这些水量主要集中在南方,特别是西南。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20%,但流域之间差异很大。特别是南方河流水能资源丰富而开发利用程度低,华北地区接近100%,海河和淮河每年大约引黄河水100亿m3,而长江流域只有18%,潜力巨大。

作者通过对黄河流域预测2013年将结束自1986年以来较长时段的枯水少水年,有可能出现一个平水年较丰的时期,随着污水资源化的全面使用,结合跨流域调水以及“洪水资源化”,,2015年将是北方环境修复成为一个“拐点”。

5.7建议调整的水量首先用于生态环境建设

在我国大江大河中,我们母亲河黄河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大面积环境恶化,急需治理的河流,黄河流域还是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别极大、人均占有量和耕地占有量较少的河流,同时还是水资源利用千差万别的流域,怎样合理把有限的黄河水用好,在解决好流域自身发展需要同时,把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好。

黄河流域西北宁夏、内蒙一带生态环境恶化,不但影响下游,而且对我国华北地区也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两自治区生态环境治理事关重大。

建议调整的水量首先用于生态环境建设,改造荒漠化地区如河套地区相邻的毛乌素沙漠、库布其、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南缘。

把少量黄河水留到生态脆弱区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有限水量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再造“河套”和沙漠变绿洲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李东.浅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电开发率(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0(5):31~35

[2] 中国水资源公报[r].水利部,2008

[3] 李东.高坝大库是我国大江大河长治久安的工程性保障措施. 2010-11-20

篇2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拓宽资金供给渠道。将团队重点项目放在资源分配的关键环节,优先支持科研创新团队对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要加大对现有国家级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使其逐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积极搭建研究平台。高校应改善研究平台建设的条件,搭建跨学科的交叉合作平台,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以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作为依托,组建既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又具有较强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

三、聘请与培养团队带头人。要加大领军人才引进力度,以优厚的待遇聘请学术成就卓越的带头人,以建设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高质量团队。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建立培养基地,设立培养基金,为领军人才成长创造条件、营造氛围。

四、打通产学研一体化通道。从科研创新团队产生科研成果到企业运用科研成果,要打通产学研一体化通道。要从团队中遴选科技人员,将科技成果带入企业,协助企业攻克关键性技术难题。

推动黄河流域宁夏段生态发展

宁夏“因黄河而存、由黄河而兴”。397公里的黄河流域宁夏段穿越卫宁平原和银川平原的10个市县(区),流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43.2%,聚集了全区57%的人口和80%以上的产业,创造了全区90%的财政收入,是全区工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目前,黄河流域宁夏段生态环境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水生态健康欠佳,生态系统脆弱。二是环境与发展矛盾突出,发展动力不足。三是生态保护欠账多,监管能力不足。为此,建议:

一、构建科学的黄河流域生态发展机制。自治区发改委牵头,系统研究、评估气候变化和工农业生产对流域水循环、生态系统等的影响,推动顶层设计的科学化、整体化、规范化。要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科学的黄河流域生态发展机制,创新有宁夏特色的黄河生态发展模式。

二、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强与沿黄省区间的协同合作。要积极对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发展规划,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协调治理、统筹推进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促进沿黄省区生态保护联动协调机制建立,加强与沿黄省区间合作;推动银川市融入重点城市经济圈,成为西部中心城市,带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篇3

1水资源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37mm,地下水位低但因矿化度高含盐量大而不能被利用,因此黄河、引黄干渠、数量多面积大的人工水库蓄水是其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无可替代的水源,也是形成和维持本区生态环境的主导因素。根据利津水文站的实测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进入河口地区的年径流量为286亿m3,上世纪90年代后年平均径流量仅为140亿m3左右。除黄河外,该区还有溢洪河、挑河、神仙沟等排污、排涝河道单独入海,且均为季节性河流。

2湿地资源黄河三角洲共有天然和人工湿地402071公顷。其中以浅海湿地面积最大,有167940公顷,占湿地面积的41%;其次是滩涂湿地,有101913公顷,占25%;再次是沟渠湿地,有35150公顷,占9%;沼泽和草甸湿地,有23459.7公顷,占6%;其它类湿地所占面积均不超过5%。黄河三角洲湿地分布是沿海区(县)湿地面积广阔,分布集中,随着向内陆的深入,主要湿地面积逐渐减少,分布也较零散。从行政区划来看,湿地在该市各区(县)的分布也不均匀,以河口区的湿地面积最大,占全市湿地的41%;其次是垦利县,其湿地占全市湿地的35%;东营区占全市湿地的10%;利津县和广饶县分别占8%和6%。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黄河经过了10次调水调沙后,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显著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3动植物资源黄河三角洲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三角洲保护区是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自然保护区。据初步调查,该保护区内有海洋浮游植物116种,有各种植物393种,海洋浮游动物有79种,陆栖动物331种。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该地区有鸟类265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的有7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的有31种;世界上鹤类共有15种,中国有9种,该地区已观察到灰鹤、丹顶鹤等5种。

4后备土地资源黄河三角洲国土总面积805300公顷,人均占有土地0.48公顷,高于山东省人均水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平均每年携带1亿吨泥沙进入河口地区,使该地区每年新增淤地1230公顷,为该地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后备土地资源。

5矿产等其他资源黄河三角洲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盐矿和地热资源,是我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其独特的黄河入海景观和极富特色的动植物景观,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主要内容;大量天然和人工湿地的存在,不仅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徒的重要越冬地,而且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局部气候;湿地的部分水域更是水产养殖的良好场所。

黄河三角洲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黄河入海流路不稳定对地区环境生态系统造成影响黄河三角洲是我国大河三角洲中海陆变迁最活跃的地区,黄河口造陆速度之快,尾闾河道迁徒之频繁更是世界罕见。黄河高含沙水流和河口弱潮作用,使黄河在给河口地区带来丰富的水沙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大环境的不稳定。黄河自1855年在黄河三角洲实际行水156年,较大改道变迁有11次,决口50多次,入海口门摆动弧线距离近150km。黄河尾闾每次改道、决口和口门摆动,就使原天然湿地遭到破坏,水文生态系统演替,又发育成新的湿地生态系统。黄河泥沙淤积造成的河口频繁变动以及洪水、冰凌,给油田和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带来了困难和威胁。随着油田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三角洲地位及作用的日益重要,保持黄河入海流路长期稳定、确保防洪安全的要求更加迫切。

2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黄河三角洲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该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均水资源仅有288m3/a,低于山东省334m3的平均水平,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7。黄河是该地区生产和生活的主要供水源,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用水量增加,加上降水偏少等原因引起的水资源量减少,黄河天然径流量呈现出一定的减少趋势。以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战场东营为例,该市多年平均引黄量为9.55亿m3,但是按照国家的分水方案,东营的分水指标为7.3亿m3,超指标引水30.82%。黄河水量持续减少,不能满足黄河三角洲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需求,加之水资源浪费和水质恶化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从而危及到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高效、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3风暴潮灾害严重三角洲沿岸是我国风暴潮的多发区,平均约10年一次。建国后到20世纪90年代前期,渤海沿岸发生风暴潮12次,平均3-4年一次,其大风暴潮4次,也平均10年左右一次。每次风暴潮,特别是特大风暴潮,都发生较大的风暴潮灾害,不仅给三角洲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和威胁,还对三角洲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为抵御风暴潮灾害,三角洲地区20世纪50年代就修建了部分防潮堤;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防潮工程建设发展迅速,为减轻风暴潮灾害损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已建防潮堤大部分标准偏低且不连续,有的经海潮多年侵袭,损坏严重,已失去防潮作用,与防护对象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

4生态环境脆弱,土壤盐渍化严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每年以13km2左右的速度造陆,给当地带来了丰富的土地资源,但多数地区土壤以粉细沙为主,成土时间短,质地均匀,草甸发育程度不够,海拔低,潜水位高,盐分易升地表,导致土地盐渍化,加之旱涝灾害影响以及海潮的侵袭,使得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工农业生产、油田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存在矛盾黄河三角洲原为农业区,但近年来工业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中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是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其负面影响之一就是生态环境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大片的林木、草地、池塘等被工厂、企业、城镇、油田开发建设所代替,不但在利用面积上把天然植被全部破坏,而且在周围相当大面积范围内的天然植被和动物资源也受到严重破坏,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开发存在矛盾。

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与措施

1加大河口尾闾部分的治理力度,使入海流路尽量保持长期稳定黄河尾闾的每次改道和决口,都使原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文生态系统演替,又发育成新的水文生态系统。为此,必须加大河口尾闾部分的治理力度,使入海流路尽量保持长期稳定,以求原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2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缩小水资源供需矛盾要解决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首先要统筹规划,统一调度和强化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流动的多功能、多用途的实体资源,一条河流不可分割开发、治理,也不可单目标开发、治理。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不能只图一时一地的经济利益,而应该从全流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总体规划出发,统筹考虑各行各业、城镇生活、生态环境和景观旅游等方方面面对水资源、水环境的需求,力争使有限资源在上、中、下游都发挥作用。为此,统筹规划和统一调度水资源,在黄河流域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和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其次要继续实施调水调沙工作,使黄河下游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再次,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调度,南水北调后水量到黄河后,通过河道可以将清洁的水资源直接送到河口地区,通过现有的引黄渠道可以把调来的水量配置到广大的黄河三角洲平原,这样做不仅将大大减少调水、配水工程投资、节省工程占地,同时也改善了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

篇4

中图分类号 Q148;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2-0015-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2.003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目标是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探索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发展高效生态经济过程中,生态补偿制度将起着减震器的作用,既能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又能协调不同功能区之间发展和保护的矛盾。因此,制定合理的可操作的黄河三角洲生态补偿制度,是保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原则和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和义务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在受益者、保护者、破坏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分配很不公平,除了法规、制度的缺失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态补偿利益相关方各自的责任、义务模糊。黄河三角洲要有效实施生态补偿,就必须确立生态补偿的原则和责任主体。

1.1 生态补偿原则

根据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的需要,建立生态补偿的机制应遵循以生态系统功能整体优化、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保护者受益、受益者补偿等原则。

1.1.1 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优化原则

生态系统功能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各种利益。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补偿最直接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系统功能优化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系统功能可持续提供的目标。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只有着眼于规划区内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才能达到生态功能的优化,实现生态高效的目的。

1.1.2 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原则

生态系统是公共物品,受益者应包括区域内的所有居民、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政府及相应管理机构有责任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同时,作为生态系统保护成果的受益人,企业、团体和个人也应积极参与。

1.1.3 生态保护者受益的原则

“谁保护、谁受益”这已是近些年来我国生态补偿探索中形成的共识,也应成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实施生态补偿的原则之一。由于保护者不能直接从生态保护中得到经济收益,必须给予相应的直接经济补偿,使生态保护不再是政府的强制和社会的公益事业,而成为投资和收益相对称的经济行为,把生态保护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鼓励人们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1.1.4 受益者补偿的原则

即“谁受益,谁付费”。生态保护具有向社会提供生态服务的功能,生态服务功能是一类特殊的公共产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享受产品和服务的个人和社会应该向该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付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机制应建立起以政府引导、市场调控的机制。

1.2 生态补偿利益相关方的权利与责任

目前我国在实施生态补偿实践中,各级政府扮演着生态补偿的主体,生态补偿的客体――即利益相关方一般归纳为四类:生态保护贡献者、生态破坏的受损者、生态治理过程中的受害者和减少生态破坏者。目前有关生态补偿的核算方法主要有按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按生态保护者的直接投入和机会成本、按生态破坏恢复或修复成本、按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以及基于生态足迹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等。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实施生态补偿,必须明确利益相关方各自的生态保护责任、范围、面积,将权利与责任统一起来,摸索出一套便于计算、便于评估、便于监督的公正透明的运行机制。在实践中,应在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地区特点的基础上,选取适宜、综合的方法,以便构建兼顾各利益相关方的补偿机制。如对流域水资源保护,除界定清楚是否属于跨界污染的前提下,应制定出区内流域生态补偿实施办法,对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19条河流,应一一区分上游、下游各自的权责,上游保护则下游受益,上游破坏下游受害。只有充分明确上游生态保护的职责和保护付出获得补偿的权益,才能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对于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和海岸线自然保护带等核心保护区,属于严格限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区域,该区域内居民和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稳定生态系统结构,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因此需要根据保护活动的付出和禁止开发的损失给予补偿。对于石油、化工等重点开发的企业、单位,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对造成的坏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收取排污费和生态修复费。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平台建设

黄河三角洲处在省界交汇处,生态补偿内容多样化,既有黄河流域的流域间生态补偿,也有老石油基地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补偿,同时又是重要的生态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地带。随着山东蓝色经济的发展和生态补偿重要性的显现,该区域将发生越来越多的生态补偿交易,这必将涉及到跨界资金流动,需要建立统一的市场平台来规范和进行交易。

2.1 明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功能细分

根据黄河三角洲的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容量,生态补偿平台建设需要统筹考虑生态保护、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情况,优化空间结构,规划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合理分布的总体框架。

2.1.1 重点开发区

就黄河三角洲而言,是指以陆域沿海防海大堤内的盐碱荒滩地为主的未利用地和国家及省级开发区、城镇建设用地等区域,这一区域是产业集聚、人口稠密的重要区域和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点区域。

在产业布局中,要充分发挥区域内未利用的土地资源,集中力量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依托东营、滨州、潍坊和莱州,重点发展临港产业区。东营临港产业区:位于东营市东北部和东部临海地区,主要为国有荒滩盐碱地。发挥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带动作用,重点发展精细化工、能源工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生态旅游业和高效生态农业,打造全国重要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和产品集散中心。 滨州临港产业区:位于滨州市无棣、沾化北部沿海地区。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环渤海地区物流中心和油盐化工、船舶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制药等产业聚集区。 潍坊北部临港产业区:位于潍坊市寒亭、寿光、昌邑的北部沿海地区。重点打造船舶发动机和汽车制造、科技兴贸创新和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莱州临港产业区:位于莱州北部沿海。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建成电力、冶金、精细化工、机械制造、滨海旅游、生物育种等产业聚集区。以四大临港产业为核心,以东营港为龙头,以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为节点,形成贯彻黄河三角洲发展的高效生态经济带,从而连接起环渤海南岸经济聚集区。

在城镇布局上,要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在推动大城市建设的同时,要围绕大城市进行县市镇和重点镇的建设,构建黄河三角洲的功能齐全、城乡一体的城镇体系。对于东营和滨州这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城市,要提升综合实力、完善服务功能,发挥辐射带动的能力,打造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同时要围绕大城市打造各具功能的小城镇,依托港口和大型企业、商品集散地的不同特色,大力发展具有高科技水平的第三产业,优化农村居民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1.2 限制开发区

黄河三角洲的限制开发区包括沿海岸线的浅海滩涂、高效生态农业区以及黄河现行的备用入海流路。对限制开发区,要以综合开发利用滩涂资源为中心,以农副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为支点,发展低能耗、可循环和少排放的生态农业。对于浅海滩涂,要根据其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发展养殖业,合理开发海水、滩海油田,大力发展风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同时结合限制开发区的旅游资源和特色,发展旅游业,严禁发展重化工业。在高效生态农业区内,要打造潮土和盐化潮土相结合的粮棉区、沿海的生态渔业区、中部的生态畜牧区和绿色果蔬区。开发高效生态农业区要始终贯彻优质、高效的原则,考虑到农林渔牧业的空间布局,促进农产品的优势集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推进黄河三角洲荒碱地综合治理。对于黄河入海区域,要严格限制生产建设活动,在黄河备用流路区控制城镇建设和人口迁入居住,实行依法有序利用。

2.1.3 禁止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就是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的敏感区和脆弱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和海岸线自然保护带,在这个区域要严格限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稳定生态系统结构,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服务和生态屏障的作用。对于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这样的自然保护区,要结合主体功能区进行统一的规划,对保护区的地域范围要严格控制,实行环境保护制度,加大资金的投入制度,通过完善保护区的管理机制,引导人口能够有序的迁移,促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努力达到污染物的零排放,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适度开发绿色食品产业。在水源地,对河流源头和水源涵养区要实行强制性的保护,加强水流域植被的修复和保护,禁止污染企业的设立,合理安排城镇建设和人口规模。黄河三角洲处于渤海湾内,区域海岸线范围广,要合理划分海岸线功能,保护海域资源,实施海洋集约型开发,保护好浅海护养,加强人工造林工作,发展生态旅游和健康养殖。

2.2 实施黄河三角洲生态补偿平台建设

黄河三角洲生态补偿平台应当由4部分组成,分别是生态补偿市场平台、生态补偿风险保障平台、生态补偿交易中介服务平台和生态补偿交易监管平台(见图1)。

2.2.1 建立集中生态补偿交易市场机制

生态补偿交易市场平台由政府主导建立,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来激励生态补偿市场,比如对主动参加生态补偿的企业,从税收和财政上给予相关的倾斜,对于生态破坏比较严重又不能关停或者迁出的企业,实施强制分配生态补偿指标政策,促进其参与生态补偿交易平台。政府主要负责制定交易规则和监督管理,搭建交易平台,而相关生态补偿项目价格的制定、买卖等具体交易,则应当依靠市场本身去完成。生态补偿交易系统分为3个组成部分,首先是交易系统,该系统通过网上执行交易,其最大特征是价

格公开透明。其次是清算和结算系统。该系统处理所有交易活动,并把每天和每月的交易传递给会员。最后是注册系统。用于记录和确定会员减排量和交易的生态补偿金融工具。

2.2.2 建立生态补偿风险保障平台

建立黄河三角洲生态补偿平台,需建立以下四方面的生态补偿风险保障机制,一是建立生态补偿保险市场,开设自然灾害政策以及远期风险保险等保险品种。二是设立生态补偿期货商品,尤其是森林碳汇的期货交易,为生态补偿交易双方提供套期保值交易业务,减少碳汇价格风险损失。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提供者互助基金,以互助形式分散个别生态补偿提供者的土地价格风险和政策风险。四是建立证券化交易的生态补偿市场,让市场制度和规则清晰化、标准化、减少不确定性,提高生态补偿交易商品的流动性,最大限度节约交易成本,降低风险损失。

2.2.3 建立生态补偿交易中介服务平台

主要包括相关独立认证和监测(检测)机构、独立资产评估机构、独立审计机构、相关机构等。这些机构属于营利性的独立中介机构,依法独立从事业务活动,除依法接受行业协会或行业监管部门的业务监管外,其执业活动不受其他政府部门的干预。

2.2.4 建立生态补偿监管平台

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从立法上确定并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黄河三角洲生态补偿交易。二是政府设立监管部门对相关交易所、中介机构以及交易主体进行业务监管。三是设立行业协会,以加强对行业的执业指导,并协助政府监管部门工作。

黄河三角洲生态补偿平台的四个系统不是各自独立,需要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参与交易的商业实体大部分应当是大公司或其他机构。当参与企业或机构达不到生态保护的目标,就必须从其生态建设或者生态修复项目中,购买生态补偿信用额度,“抵消”超额的生态破坏指标。而生态补偿受偿方由认证机构认证后进入生态补偿交易市场,通过中介组织评估后将生态补偿资金拨给这些实体或个人。可以通过吸纳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社会大众的力量增强生态补偿平台运行的实践性和高效性。

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运行机制设计

3.1 建立生态补偿的法制措施

所谓生态补偿法,有学者概括为:“生态补偿法是以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增强和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为目的,以在对生态环境产生或可能产生影响的生产、经营、开发、利用等活动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保障生态补偿机制顺利实施和运行的法律规范。”黄河三角洲作为山东蓝色经济的引领者,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我们应当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发展进行全面的规划,深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黄河三角洲的生态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的全面、协调发展,更是要求我们加强法制环境建设,重视区域立法。

3.1.1 在国家层面上,应当加快制定《生态补偿法》

制定《生态补偿法》既是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要求,也是未来社会生产方式低碳化,生态补偿普遍化的要求。通过制定《生态补偿法》,对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用法律制度来维护和促进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因此,对《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生态法规的修订,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立专门的《生态补偿法》,管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投入与补偿的方针、政策,能够使生态补偿真正地落实到经济生活中。

3.1.2 加快区域法规制定进程

要制定《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补偿协定》,首先要把一些基本的原则和制度用法律形式落实下来,明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区域发展的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做到有法可依。具体做法是首先明确有关区域地方政府作为补偿主体,主要包括黄河三角洲区域以及更大的环渤海经济区的省级政府以及黄河三角洲区域内的省级以下政府。其次界定补偿资金的来源,包括生态补偿基金的财政预拨款方式、支付周期、核算方式、区域生态补偿基金的保值,增值方式和捐赠资金的管理机制。第三是规定补偿金的支付方式和用途,包括生态效益的保值补偿和生态效益的机会成本补偿,真正使补偿资金能够依照法律程序落到实处,发挥真正的作用。第四是建立补偿资金的管理机制。这个管理机制涵盖生态补偿基金的征收、发放、使用和监督等。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进行转移支付额度和方式的确定并划拨相应的资金。这个机构要有一定的行政职能,能够对转移支付的最终效果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追踪、反馈、监督和考评,能够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统一,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

3.2 完善生态补偿的财政政策

3.2.1 完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中央财政应当增加用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的预算规模和转移支付力度及生态补偿科目。目前在《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中,对生态环境保护支出的30多项项目中,具有显著生态补偿的项目如退耕还林沙漠化防治等只占支出项目的1/3,没有专设生态补偿的科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作为国家设立的生态功能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政府在财政转移支付上投入更多的资金,把保护生态环境而造成的财政减收作为计算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应当对有可能破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政策上的限制,增加对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地区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专项财政拨款、财政贴息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3.2.2 提高横向财政转移制度的纵向化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区域包含着几个县市,建立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尤为关键,实行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区的财政转移支付。通过建立财政转移的横向机制,使生态收益的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政府直接向提供生态保护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政府进行财政转移支付,以横向财政转移改变黄河三角洲地区间的既得利益格局,提高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防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利益的急功近利型的发展,实现各个区县的均衡发展、和谐发展。

3.2.3 建立“环境财政”制度

将环境财政纳入目前正在建立的公共财政体系框架中,强化政府的环境财政职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应当在中央和山东省政府设立环境转移支付的专项资金,并且把资金列入到财政预算之中,形成多元化的融资体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内的地方财政也要加大对生态补偿和生态环保的支持力度。为了扩大资金来源,可尝试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资金的安排使用,应当向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为了生态环境保护丧失了发展机会的地区倾斜,优先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作用明显的区域,加大对污染防治的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和应用的资金支持力度。

3.2.4 拓宽社会环保资金筹措渠道

从全国来看,近年来环境保护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增发国债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今后可以继续利用国债这一有利的筹资手段,解决环境资金的缺口问题。针对黄河三角洲的发展前景,应当考虑增设新型的环保债券和彩票,从资本市场上筹集一定的环保资金,金融监管机构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环保型企业上市,争取在股票市场上形成黄河三角洲为主体的绿色环保板块。对私人企业从事绿色产业的投资,国家应当在政策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金融机构应当开发出面向绿色产业的金融衍生品和新的贷款政策,要充分利用黄河三角洲沿海的有利条件,面向国外,加大金融开发政策,积极吸引国外资金直接投资到生态项目中。

3.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税收政策

3.3.1 推进资源税的改革

现行税种中,资源税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作为一个以石油产业和相关化工产业为主的地区,其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无论企业是否获利,都会对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应以开采量作为企业缴纳税款的依据,对不同等级的油田的开采实行不同的征收标准,普遍征收资源税,实现税收的调节作用。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征收的范围,将水资源、森林资源、湿地资源等纳入到征收范围之中,突出资源税在调节不可再生资源中的作用。改变减免税的单一优惠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

3.3.2 征收生态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

选择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作为征收生态税的试点地区,把“生态税”作为保证补偿金长期稳定的来源。尝试建立面向生态保护的专门税种――生态税,在内容上设置具有典型区域差异的税收体制,体现“分区指导”的思想。尤其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税收调节加以限制和控制,对木材制品、野生动植物制品适当提高税率。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有利于生态恢复的产品,可以考虑减少税收。在没有出台生态税之前,可以先设立生态附加税,通过将生态附加税附加在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上,逐步地实现从附加税过渡到生态税。

3.3.3 改革现行消费税制度

在众多税种中,消费税对于调节消费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发挥消费税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利用税收的杠杆原理,将一些对环境危害较大的消费品纳入到征税范围中,约束过度消耗资源和损害环境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倡导理性消费模式和生产模式,形成绿色节约的社会氛围。

3.4 推进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建设

3.4.1构建生态保护职责和生态补偿对称的评估体系

生态补偿工作需要明晰职责,科学评估。建立生态环境评估体系,科学测度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价值,确定生态补偿标准。通过生态补偿资金的有效使用,把生态环境保护、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结合起来。

3.4.2 健全生态补偿指标考核体系

建立以补偿依据、补偿要素、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支付模式为内容的生态考核体系。要会同相关部门制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的量化评价方法,研究制定资源减耗、环境损失的评估方法和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资源消耗、“三废”排放总量等统计指标,充分显现生态补偿机制的经济性。

3.4.3 完善环境执法监督管理体

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要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夯实环境监管基础,对各类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要加强执法监督,尤其是环保部门要依法对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对涉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湿地和黄河水污染的重点地区、重点范围、重点查处的企业要重点监督,可派驻专员进驻到这些区域和企业中,进行重点督办。行政部门要审核执行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对排放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限期治理。同时,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制定公众举报制度和公众听证制度。

3.4.4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的增长点,目前也正处在从单一的二元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的高新产业过渡的阶段。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态恢复和建设的创新能力,加强环保科技的基础研究,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增强环保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机制,注重人才的作用,吸引人才、尊重人才,建立环境科技人才库,吸引海内外优秀的生态科技人才来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生态发展做出贡献。

3.4.5 提高公众参与度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生态补偿制度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的科普教育和大众宣传,增强群众的生态补偿意识,明确生态补偿的政策,使公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生态补偿中去,扩大生态补偿的社会影响。在人、财两缺的贫困地区,应当加强政府部门和社区组织的能力建设,包括决策者、规划者、管理者等等,通过典型示范和逐步推进来使生态补偿制度深入人心。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生态保护体系、机制和建设资金筹措和使用等各个方面。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生态经济发展才刚刚起步,所以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尚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问题还不清楚,有待于深入研究。建议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问题列入国家重点科研计划,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关键问题的科学研究。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补偿标准体系等关键技术,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物质量和价值的核算、资源开发和重大工程活动的生态影响评价,都需要跨学科综合研究,需要组织进一步的科技攻关。还需要加强生态监测体系研究,为建立切实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周珂.环境法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32.[Zhou Ke. The Research of Environment Law[M].Beijing: China People University Publication,2008:332 .]

[2]崔金星.论我国生态补偿法的现实性[J].云南环境科学,2004,8(4):26.[Cui Jinxing. The Analysis of Reality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Law of China[J].Yunnan Environment Science,2004,8(4):26.]

[3]张永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2005,2(1):12.[Zhang Yongping.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Policy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J]. The Research of Finance,2005,2(1):12 .]

[4]钱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政策建议的综述[J].经济参考,2008,54 (8):18.[Qian Kai. The Research of Policy of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 Compensation [J].Economic Information,2008, 54 (8).]

[5]尤艳馨.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与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07,3(3):34.[You Yanqin. The Suggestion of Environment compensation[J] Local Economic Information,2007,3(3):34 .]

[6]刘琨.生态型政府语境下的政府生态补偿责任[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0-22.[Liu Kun. Government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Liabilit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Ecogovernment[J].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0,(3): 20-22.]

[7]王女杰,刘建,吴大千,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区域生态补偿:以山东省为例[J].

生态学报,2010,(23): 6646-6653.[Wang Nvjie, Liu Jian, Wu Daqian, et al. Regional Ecocompensation based on Ecosystem Service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of Shandong Province[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0, (23): 6646-6653.]

[8]余璐,李郁芳.中央政府供给地区生态补偿的内生缺陷:对补偿原则和收益原则内在矛盾

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S2):94-97.[Yu Lu, Li Yufang. The Endogenous Defects in Central Government Supplying Loc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An Analysis 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ensation Principle and Reward Principle[J]. Technoeconomics & Management Research, 2010, (S2): 94-97.]

Research of Policy of Environment Compensation of Yellow River Delta

ZHAO Jianjun HAO Dong DONG Jin

篇5

《规划》提出,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不仅关系到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近年来,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受到人们的持续关注[1]。所谓生态系统健康,是指一个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即在时间上具有维持其组织结构、自我调节和对胁迫的恢复能力,是生态系统的综合特性。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一种,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不仅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其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因此,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进行评价尤为重要。

(二)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评价结果所反映的问题,今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湿地管理应在以下若干方面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强化治理措施。

(1)加大治沙治碱力度,逐步改善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针对土地沙化,要从源头开始进行治理。就目前来看,遏制沙化土地扩张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在入海口地区上挖沙、降河、造地,把黄河下游降为地下河,把黄河河区沙质化土壤变成良田,在有水源之后,经过开发种植生态系统自然会得到保护。其二,引水冲沙,可以通过引莱州湾海水注入到黄河利津以下河段,造成水面和河床跌差,进而能够减少泥沙淤积,冲深河槽。另外,由于咸水、淡水的混合可能产生异重流,导致泥沙远离河口区。其三,当来水量足够时,要进行配套的生态工程建设,在沿海、沿河、沿路等地段设立防护林带,在滨海地区营造海浪防护林带,在沿河设风景防护林带,加强植被建设,搞好环境绿化,重点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2)加强清淤工程和黄河流路的治理,防范风暴潮的侵蚀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首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进入河口地区的来沙量,切实搞好清淤工程。要设法推动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从根本上减少进入下游河道的泥沙量,同时在下游引洪放淤,疏通河道。通过有效的“疏”、“导”措施,加大输往三角洲滨海范围以外的沙量。其次,要尽可能扩大河口三角洲堆沙范围或空间,有计划地实施改道工程。要尽量扩大尾闾流路在三角洲入海的范围,并利用海洋蚀退的动力向外输沙,以减缓岸线的延伸。第三,加高加固三角洲沿岸堤防,并充分考虑风暴潮对黄河口延伸造成的影响,逐步建立包括保护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系统在内的较为完善的风暴潮防护体系,还可考虑将防潮大堤与沿海公路相结合,不仅可以少占土地,还可以节省投资,而且也能提高防潮大堤的防护抗灾强度。

(3)合理引进淡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缩小水资源供需矛盾。一要统筹规划,统一调度和强化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流动的多功能、多用途的实体资源,一条河流既不可能分割开发、治理,也不可能为单一目标开发、治理。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只考虑当地局部利益和一时的利益,而应该从全局出发包括全流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出发,统筹考虑黄河流域各行业、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和景观旅游等多方面对水资源、水环境的需求,使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作用。为此,统筹规划和统一调度水资源,在黄河流域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和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二要加快兴建、加固骨干水库,切实搞好蓄水工程。针对黄河水干流水量60%集中在汛期的特点,在沿黄地带要因地制宜,多建水库,把汛期的水尽量蓄积起来,在黄河下游有计划地修建平原水库,相机引黄河汛期或冬季来水,做到以丰补缺,丰蓄枯用。通过积蓄黄河水,达到蓄淡压碱、有效遏制海水侵蚀之目的,维持湿地生态的良性发展。三要合理使用水源,限量开采地下水。针对沿黄地区地下水位高的特点,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用水方法,尽量把现有的各引黄渠道尽量衬砌起来,减少渗漏。四要针对水土保持进行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必须认真搞好水土保持工作,不断增加蓄水能力,提高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更有效地拦蓄降水,有利于缓解人畜饮水困难,提高土壤水分存贮,增强抗御旱灾能力。同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还能大大增加植被和作物的面积和生物产量,改水分无效蒸发为有效蒸腾,提高降水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蒋卫国,潘英姿,侯鹏,等.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J]. 地理研究, 2009 (6): 1665-1672.

[2]彭益书,杨瑞东. 草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地球与环境, 2014 (1): 68-81.

.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8, 86(1): 47-59.

ndicators, 2006, 6(3): 525-542.

[5]胡志新,胡维平,陈永根,等. 太湖不同湖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J].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4): 28-32.

[6]袁军,吕宪国. 湿地功能评价研究进展[J]. 湿地科学, 2004 (2): 153-160.

[7]袁军,吕宪国. 湿地功能评价两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 林业科学, 2005 (4): 1-6.

[8]汪朝辉,王克林,许联芳.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3 (4): 63-64.

篇6

2009年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开发与资源利用成为近年来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以来国家实施的又一重大发展战略。黄河三角洲资源丰富,蕴含丰富的滩涂资源、海盐资源、石油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生物资源等重要资源,尤其是其丰富的滩涂资源,为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空间。但是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护与开发并行,才能促进高效生态经济顺利发展进行。

一、目前黄河三角洲滩涂主要开发利用的方式

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种类多、蕴藏量大、开发利用价值高等特点。黄河三角洲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廉价的地租,吸引了大量化工产业和加工制造业在此落户。

(1)海产养殖和石油开采

黄河三角洲浅海地区滩涂地区平坦开阔,潮上带为黄河淤积平原, 潮间带跨度大,淡水径流量比较大,地势比较平缓,水质肥沃,饵料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当地居民充分发挥黄河三角洲滩涂的这一优势,加大了海水养殖的力度,扩大海水养殖的范围,在黄河三角洲沿海滩涂建立了众多养殖基地。海水养殖的品种有中国的对虾、鲈鱼、梭鱼、梭子蟹等,养殖产品不仅销售国内,而且远销日韩等国。三角洲内浅海及滩涂油气田资源丰富, 现有油气田16 个, 年产石油能力达到460×104 t。

(2)填筑滩涂,扩建城市、交通及港口

近几年来,由于环渤海经济圈和半岛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带动,黄河三角洲沿海滩涂开发也迅速展开,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滩涂的开发利用和城镇的建设。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黄河三角洲通过填筑滩涂,以达到扩建城市、交通和港口的目的。现有油、商、渔港11 处, 分布在沿海10个港址上, 有东营港和黄河港2个对外开放港口, 港口吞吐量约264.65×104t, 其余均为二、三级渔港自然港口和盐、油专用港口。

(3)制盐与盐化工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由于当地廉价的地租和丰富的海盐资源,沿海化工正在逐渐形成规模。三角洲盐业原料海水和地下卤水资源丰富, 是盐业及盐化工业发展的优良场所, 盐场遍布东营市三县两区的沿海地区, 主要有广饶盐化集团公司盐场、东营区王岗盐场、垦利县盐场、垦利县永丰制碱厂、利津县及乡镇制溴厂、河口区新光盐场、新户盐业一、二场等。

(4)滩涂围垦种植

近年来,由于黄河三角洲沿海地区人口稠密, 耕地稀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近几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对滩涂进行了大量围垦,来扩大耕地面积,进行发展种植业,以缓解人地矛盾。这些地方现已成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及温带水果生产地。

二、目前黄河三角洲滩涂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滩涂资源过度围垦和无序开发,导致滨海湿地退化

由于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耕地稀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为了增加耕地面积,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加大了对滩涂的围垦,大量湿地遭到过度开垦和无序开发,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不仅使湿地生物失去了栖息地,滩涂埋栖性贝类赖以生存繁衍的栖息地被破坏,埋栖性贝类资源衰退,使湿地景观急剧减少。

(2)众多化工企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污染日益严重

由于黄河三角洲滩涂廉价的地租,众多工矿企业纷纷落户,在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例如溴厂和农药厂的设立,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工业“三废”污染严重,加上沿岸生产生活污水的无度排放、入海河流的污染、海上泄漏油事故的不断发生、海水养殖自身造成的富营养化等原因,陆地有害物质入海量增加,海岸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致使黄河三角洲浅海滩涂环境污染状况不断恶化。当地居民由于长期生活在污染的环境中,身体健康水平显著下降,部分当地人也因污染而得上一些疑难杂症,遭受病痛的折磨。

(3)滩涂开发利用程度低、效益差,经济结构不合理

从黄河三角洲现有的滩涂开发利用方式和程度来看,总体说来存在技术落后,经营粗放,滩涂开发科技水平低、效益不高等问题。黄河三角洲滩涂开发目前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基本上都是传统的技术,属于高消耗、低产出的类型。在品种改良、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方法均滞后于滩涂开发的需要。在黄三角的滩涂经济结构中,传统的盐化工、石油化工业、海水养殖业仍占据着主导地位,新兴产业刚刚起步,旅游业尚未发展。长此以往,开发沿海滩涂靠消耗资源而不是优化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无法持久下去,还会造成对滩涂资源环境的破坏。

三、建议与结论

随着省政府和国家战略的出台,我们必须以客观正确的姿态重新对黄河三角洲未来的滩涂利用与开发做出准确的定位,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真正适合当地发展的新路径。笔者认为加强黄河三角洲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高效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遵循三条原则:其一,坚持保护和利用并重的原则;其二,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符合国家现有滩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政策的原则;其三,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不能破坏生态系统。

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加快当地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加强科学研究,探索滩涂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关注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加强滩涂盐田改良,海水养殖生态农业,建设盐生经济作物的开发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切实加强生态经济模式的研究,为合理利用滩涂资源提供科学的研究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互协调,从而促进黄河三角洲地区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同时,政府部门也需要注重滩涂保护,建立完善滩涂的保护政策体系,建立起滩涂保护和发展的管理协调机制,理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统一规划,合理分配职能。(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篇7

AbstractThe Xinxiang wetland of Yellow River is one of the wetland areas with typical features in China,so it is significant to implement wet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se areas. The Xinxiang wetland of Yellow River,whose wetland structure and function showed significant changes and wet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worsening because of many physical and human factors,which affects natural evolvement of wetland ecosystem and exertion of wetland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se,the problems,restoration of the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the restoration of pivotal technologies around wetland in the Xinxiang of Yellow River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wetland restoration;ecological system;the wetland of Yellow River;Xinxiang Henan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及许多野生动物、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最为活跃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湿地还是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除自然原因外,人类对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都会造成湿地某些功能的改变或丧失,使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水质改变,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1-2]。目前,新乡市黄河湿地面积的减少、土壤盐碱沙化、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已成为湿地退化的主要过程[3-4]。因此,保护现有湿地、恢复退化的湿地,已经成为发挥湿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重要途径。为防止这些过程的进一步恶化、湿地进一步退化,现将新乡黄河湿地恢复研究概况总结如下,以期为湿地恢复提供参考。

1湿地恢复的概念

所谓湿地恢复,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5-6]。包括提高地下水位来养护沼泽;增强调蓄功能;迁移湿地水域中的富营养沉积物和有毒物质;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等。目前的湿地恢复实践主要集中在沼泽、湖泊、河流及滩涂湿地的恢复等方面[7]。一般在许多情况下,湿地受扰前的状态是湿林地、沼泽、滩涂或开放水体等,湿地恢复为哪一种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湿地恢复管理者和计划者的选择。

在湿地恢复过程中,由于许多物种的栖息地需求和耐性不能被完全了解,因而恢复后的栖息地无法完全模拟原有特性[8]。因此,湿地恢复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需要全面了解受扰前湿地的环境状况、特征生物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和演替、发育特征,以更好地完成湿地的恢复和重建过程。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湿地范围逐渐萎缩

围河造田、建设用地、泥沙淤积,使区内湿地面积萎缩,削弱了湿地对洪水的调蓄和缓冲功能[9-10]。据调查,20世纪90年代新乡黄河湿地面积达2.478万hm2,估计目前该湿地面积不足1.5万hm2,由一个完整的通江河的大面积湿地被分割为几部分,面积明显缩小。

2.2野生动植物濒危,生物多样性降低

随着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物群落受到严重影响,湿地内鸟类由156种减少至130多种,被国家列入重点保护鸟类由39种减少至29种;鱼类由7目10科32种减少到25种;组成本区湿地植物有多种,水域分布主要为眼子菜科、金鱼藻科、睡莲科和浮萍科植物;沼泽地分布则以香蒲科、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多,这些植物也大量减少[11-15]。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人类的过度开发建设、生境的破碎、环境污染和外来种入侵。

2.3水源干枯,沙荒盐碱面积扩大

湿地的需水量是湿地为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以及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而需要的量,可以分为生态需水量和环境需水量。生态需水量是维持自身存在、发展过程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需要的水量,环境需水量则侧重支持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生态过程及改善环境而需要的水量。由于新乡黄河湿地水源补给的季节性、不稳定性和地方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湿地水源问题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退化和丧失,最终导致沙荒盐碱地面积扩大[12-15]。

3湿地恢复的原则和目标

3.1湿地恢复的基本原则

3.1.1可行性原则。湿地恢复的可行性主要包括环境的可行性和技术的可操作性。现时的环境状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其内部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尽管可以在湿地恢复过程中人为创造一些条件,但只能在退化湿地基础上加以引导,而不是强制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恢复具有自然性和持续性[16]。不同的环境状况,花费的时间也就不同,甚至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恢复很难进行。新乡黄河湿地具有暧温带内陆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气候条件,春季一般降雨较少,通常偏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春末夏初植被自然恢复速度比较快。另一方面,一些湿地恢复的愿望是好的,设计也很合理,但操作非常困难,恢复实际上是不可行的。因此,全面评价可行性是湿地恢复成功的保障。

3.1.2区域性和优先性原则。为充分保护区域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及湿地功能,在制定恢复计划时应全面了解区域湿地的广泛信息。新乡黄河湿地是国家鸟类自然保护区,是鸟类等野生物高价值的保护区,是内陆平原湿地的典型代表,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17-18]。新乡黄河湿地恢复的目的是恢复湿地的动态平衡而阻止陆地化过程,但轻重缓急在恢复前必须明确。湿地中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种,它们的栖息地恢复就显得非常重要,即所谓优先性。

3.1.3最小风险和最大效益原则。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某些环境要素的突变性,加之人们对生态过程及其内部运行机制认识的局限性,人们往往不可能对生态修复的后果以及最终生态演替方向进行准确把握。因此,退化的新乡黄河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就要求对被修复的生态系统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同时,还应尽力做到在最小风险、最小投资的情况下获得最大收益,在考虑生态效益的同时,还应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实现三者的统一[19]。

3.1.4美学原则。湿地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不但表现在生态环境功能和湿地产品的用途上,而且具有美学、旅游和科研价值。因此,在许多湿地恢复研究中,特别注重对美学的追求,如国内外许多国家对湿地公园的恢复。美学原则主要包括最大绿色原则和健康原则,体现在湿地的清洁性、独特性、愉悦性、可观赏性等许多方面[20]。

3.2湿地恢复的目标

3.2.1湿地生态恢复的要求。为了推动新乡黄河地区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有序、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演化与修复的关系进行研究,探索湿地生态健康评价、预警机制,寻找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恢复对策与措施,并通过生态景观设计与规划,为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1]。新乡黄河湿地生态恢复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生态系统地表基底的稳定性、改善湿地的水环境质量、恢复植被和土壤、实现生物群落的恢复、恢复湿地的景观、实现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2湿地生态恢复的具体目标。恢复湿地的功能,特别是有助于小气候生态环境的调节和改善,例如有助于调控水资源供给,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重要的汇,湿地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如渔业等;保留和恢复自然湿地,为特有的目标种或目标群落设置特定生存空间,例如新乡黄河湿地成为鸟类栖息的芦苇床,同时也大大恢复了生物多样性;恢复传统景观与土地利用方式,从湿地形成与发展来看,目前新乡黄河湿地特征是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的,例如夏秋收割湿地植物,有些湿地也被改造成了低湿度的草地、农田[22-23]。

4湿地恢复的关键技术

以湿地的构成和生态系统特征为依据,新乡黄河湿地的生态恢复可概括为湿地的生境恢复、湿地的生物恢复和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24-25]。

4.1湿地生境恢复

4.1.1生物栖息地恢复。通过合理设计物种与生境间搭配关系、种的生态学特征和生境大小等,恢复和改善生物栖息环境[24]。利用新乡黄河湿地自然景观要素,如农田、芦苇地、沼泽、滩涂地等,营造鸟类理想的栖息地;沼泽湿地种植芦苇、苦草、莎草、微齿眼子菜等湿地植物,滩涂盐碱地种植白茅、沙蓬、猪毛菜、碱蓬等,为水禽和候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天然、招引和人工放养手段,经过一段时间抚育和自我繁衍平衡后,形成鱼类、两栖类、水禽等的自然栖息环境,构成较完善的湿地生态链,恢复湿地生态稳定性和自维持能力。

4.1.2土壤和基底恢复。新乡黄河湿地地表土壤为粉质黏土或粉土,一般为3~15 cm,在埋深50~70 cm处有1层厚8 cm左右的粉土、粉质黏土底板。黄河背河洼地土壤为褐色、灰黄色粉质黏土,土质结构一般较松软,局部夹黑色淤泥。黄河滩地地表土为粉砂、细砂[12]。由于围垦、废水排放,造成土壤污染和肥力下降。其恢复措施主要有:在土壤里加入修复剂,转化和驱除污染物;利用具有超积累功能的植物吸收一些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层缺乏的地方采取客土移植,增加土壤厚度和肥力。湿地基底恢复是通过工程措施,对湿地地形和地貌进行改造,维护基底稳定与湿地面积,包括基底改造、清淤等技术[26]。新乡黄河湿地为自然形成的黄河泥沙沉积,后经围垦造田,大部分湿地已经陆地化,很难完全恢复到以前的自然状况。基底恢复主要包括人工湿地建设、陆地生物本土化等。规划采取合理配置陆地、渠、沼泽、滩涂,形成以湿地为主的多元景观元素嵌套,各要素互相协调,最终实现生态平衡。

4.1.3水体恢复。新乡黄河湿地水体恢复包括水文条件恢复和水环境质量改善。湿地水文条件的恢复,原则上要利用黄河水资源,利用各种工程和管理措施引黄河水灌湿地,减少湿地排水,拦蓄洪水,改善池塘、洼地的水面景观,从而达到保护、恢复和重建湿地的目地。具体措施有:筑坝以抬高水位,修建堤坝材料用低渗透膜;堵塞排水沟以减少湿地横向排水,修建引水渠等。湿地水环境质量改善以生物措施为主,如在景观设计中有意识仿效自然,种植芦苇、香蒲等一些既有良好景观效果,又能有效净化水质的湿地植物,它们根系发达,能吸附水中悬浮物[27];也能对水体污染物质逐级吸收和降解。

4.2湿地生物恢复

4.2.1提高植被覆盖率。新乡黄河湿地植被恢复可采取物种选育、培植、引入和移植,以及种群动态调控、群落优化配置与组建等技术,使植被覆盖率达到60%以上。在工程实施中,可将水生、湿生植物的种子、鳞茎、根系、幼苗和成体作为湿地植被恢复的材料。植被恢复优先利用原有种子库,短期恢复可选择育苗。在没有表面水情况下,可撒播种子。滩涂盐碱地种植白茅、莎草、沙蓬、碱蓬等。湿地恢复初期,沉水植物因漂浮及水分浑浊存在生存和繁殖困难的问题,通常不被考虑使用,但在湿地恢复中、后期引入可有效维持底泥稳定。

4.2.2控制外来物种。新乡黄河湿地对外来物种实施防范性控制和实时控制。防范性控制是从源头上杜绝外来有害物种和病源虫源入侵,物种引进要经过严格的专家论证和病虫害检疫;实时控制是对已发现的外来物种,评价其环境效应和危害性,对有害外来物种采取生态控制为主、人工控制为辅的手段,最大程度降低其危害性[22,28]。湿地恢复建设尽量使用丰富的天然种质资源,若当地物种具有同种功能则不选外来种;同时,物种引入要实施严格的物种筛选与安全测试,建立数据库,为风险评估提供咨询,以确保湿地的生态安全。

4.3湿地结构与功能恢复

4.3.1生态系统恢复。农田、芦苇沼泽和河漫滩涂地是新乡黄河湿地典型的生态系统,也是水禽和鸟类的乐园,其规模结构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湿地的生态功能[8,22]。但是,长期以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新乡黄河湿地芦苇沼泽和草本滩涂地规模不断减少,质量不断降低,严重影响了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因此,恢复新乡黄河湿地生态系统是生态恢复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新乡黄河湿地,沿农田、沼泽和滩涂地建设森林湿地、芦苇沼泽、草本盐碱地,有意识地仿效自然湿地类型。

4.3.2湿地景观恢复。根据新乡黄河湿地地理与生态环境状况,将景观恢复与园林建设相结合,在恢复湿地动物、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的同时,创造必要的人工景观和多种生境,增强湿地景观的美学感受[6,20]。湿地景观恢复的主要方法有以下方面:一是采用芦苇、灌木、乔木等喜水湿地植物,分几个区域对现有岸边进行处理,用自然、柔和而有修复功能的土质护岸;二是植物绿化以多样性为原则,尽量使用乡土植物,适当选择落叶与常绿、阔叶和针叶树种相结合,构成丰富的景观效果;三是低洼部分恢复水域,采用较多曲折岸线,不仅在空间上形成开敞、线状等变化,而且布置了较多湾、岛,以达到增强景观的多样性和增加边缘生境的目的。

4.3.3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办法有以下方面:一是采取珍稀动物放养、植物移植等手段,直接增加生物多样性[19,29];二是根据鸟类迁徙、繁衍等规律,通过生境保护和恢复手段,为鸟类提供适宜的生长、繁育环境;三是在湿地水域内进行鱼、黄鳝等放养,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提供支持。四是保护盐碱地及生态敏感区植被,以提高土壤肥力,恢复森林。

5参考文献

[1]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湿地管理与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1-3.

[2] 安树青.湿地生态工程——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优化模式[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302-322.

[3] 张永泽,王火亘.自然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01,21(2):309-314.

[4] 崔保山,刘兴土.湿地恢复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1999,14(4):258-264.

[5] WHEELER B D. Introduction:Restoration and wetlands[A]. In:Wheeler B D,ShawSC,Fojt WJ,etaleds. Restoration of Temperate Wetlands[C]. Chichester:John Wiley &Sons Ltd,1995:1-18.

[6] 白军红,欧阳华,杨志锋,等.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4):36-45.

[7] 赵晓英,孙成权.恢复生态学及其发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8,13(5):474-479.

[8] 许木启,黄玉瑶.受损水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J].生态学报,1998,18(5):547-557.

[9] 李新民.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9.

[10] 任宪友.长江中游湖区湿地资源利用问题与保护对策建议[J].重庆环境科学,2003(12):61-63.

[11] 邓宏兵.长江流域洪灾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6(1):117-120.

[12] 李莲花.豫北黄河故道湿地保护区生态地质环境分析与防治对策[J].地下水,2005,27(6):480-481.

[13] 张松梅,李杰.豫东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现状调查及生态保护规划[J].干旱环境监测,2000,14(3):172-175.

[14] 雷昆,张明祥.中国的湿地资源及其保护建议湿地科学[J].湿地科学,2005,3(2):81-86.

[15] 刘昌明,杨胜天.基于RS/GIS技术的黄河流域水循环要素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

[16] 陈芳清,HARTMAN J M.退化湿地的生态恢复与管理[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2):217-223.

[17] GUARDO M,FINK L,FONTAINE T D,et al.Large-scale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nutrient removal from stormwater runoff:An everglades restoration project[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5,19(6):879-889.

[18] HARWELL M A,LONG J F,BARTUSKA A M,et al. Ecosystem man-agement to achieve ecological sustainaility:The case of South Florida[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6,20(4):497-521.

[19] OKRUSZKO H.Influence of hydr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of Fens on their transformation after Dehydration and Possibilities for Restoration[A]. In:Wheeler B D,Shaw S C,Fojt WJ,etaleds. Restoration of Temperate Wetlands[C].Chichester:John Wiley &Sons Ltd,1995:113-120.

[20] 王保忠,王保明,何平.景观资源美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9):1139-1146.

[21] 周进,HISAKOTACHIBANA,李伟.受损湿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进展[J].植物生态学报,2001,25(5):561-572.

[22] 王保忠,计家荣,骆林川,等.南京新济洲湿地生态恢复研究[J].湿地科学,2006,4(3):210-218.

[23] 闫芊,何文珊,陆健健.湿地生态工程范例分析及一般模式[J].湿地科学,2005,3(3):222-227.

[24] GREGORY L B,MATTHEW F H,CURTIS J R.Effects of agriculture and wetland restoration on hydrology,soils,and water quality of a Carolina Bay complex[J]. Wetlands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3(11):141-156.

[25] 崔保山,刘兴土.湿地生态系统设计基本问题探讨[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1):145-150.

[26] PAUL R W,ARNOLD G V,LOUIS A T.Restorati on of wetland veget-ation on the Kissimmee River flood plain:potential role of seed banks[J]. Wetlands,2001,21(2):189-198.

篇8

黄河内蒙古段二期防洪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新闻分析:今年黄河防汛抗旱形势不容乐观

黄河防洪工程影像资料规范化探索

保加利亚黑海沿海地区的供水问题及对策

浅议堤防道路维修养护方法与工艺

浅析坝岸水下根石探测新技术的应用

关于组建黄河机械化抢险队的构思

陈雷主持会商研究部署汛后重点工作

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推行节水用水新模式

陈雷会商部署当前和下一阶段防汛抗旱工作

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抗洪压力增大

JZL-350型两用铅丝笼缝合机的研制与应用

小水库加固中的渗流分析及防渗方案选取

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浅议悬立式水尺在水位观测中的应用

水利部印发关于加强河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多功能黄河险工险情报警器设备研制与应用

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形成新模式

黄河干流各河段治理开发保护的功能与任务

黄河又遇枯水年今冬明春黄河水调形势严峻

浅谈黄河水利改革发展中的探索与思考

基层水利普查档案专项验收工作全面完成

浅析堤顶沥青路面破坏成因及维修方法

国家防总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抗旱和防汛工作

论黄河长治久安之三:黄河下游径流和泥沙

黄河禹门口以上干流统一高程系统项目启动

应用技术类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途径

确定年度水量调度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原阳黄河滚河防护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对构建档案馆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黄河机淤固堤工程解决机淤土场难题的办法

建设俄罗斯贝加尔湖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

浅析堤防管涌的形成原因及处理措施

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呈现总体向好趋势

加强治黄队伍建设构建职工教育大格局

气候变化对美国西南部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黄河泥砂资源作为建筑材料开采问题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水文站在站资料整编质量

黄河下游滩区乡级迁安救护预案探索与应用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县级黄河防大汛工作调度流程的研究及应用

国务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意见

郓城黄河防汛备石储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多功能新型机淤工程尾水排放管的研制与应用

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化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篇9

一、 水土保持建设现状与问题

1 水土流失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是:分布广、类型多、强度高、危害深、治理难度大。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使水土流失成为主要的环境问题。中国的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根据公布的全国第2次遥感调查结果,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达165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91万km2。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面积为26万km2,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特点各异,相互交错,成因复杂。

2水土流失的危害

2.1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

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土地石化和砂砾化,失去农业利用价值,减少了耕地面积。水土流失使植被减少,地面覆盖率降低,土壤拦蓄地表径流能力减少,流失后坡地土壤持水力小,一旦遇干旱则农业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人畜饮水也出现困难。近50多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267万hm2以上,平均每年5万hm2以上,因水土流失造成退化、沙化、碱化草地约100万km2,占中国草原总面积的50%。进入20世纪9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 460 km2。

2.2泥沙淤积加剧了洪涝灾害,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剧了干旱的发展

由于大量泥沙下泄淤积江河湖库,降低了水利设施的调蓄功能和天然河道的泄洪能力,加剧了下游的洪涝灾害,大量的泥沙淤积使黄河河床每年抬高9 cm左右,形成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增加了防洪的难度。每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的成因之一就是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加速了地面径流的汇集过程。黄河流域50%以上的雨水资源消耗于水土流失和无效蒸发。为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部分黄河干流水库不得不采用蓄清排浑的方式运行,使大量宝贵的水资源随着泥沙下泄,黄河下游每年需用200亿m3左右的水冲沙入海,以降低河床。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人为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我国生态环境受到较严重破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不合理农业结构所致。据遥感调查,1989年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46.5万k,其中水蚀面积为34.52万k,风蚀面积11.98万k;1999年水土流失面积41.11万k,其中水蚀面积35.05万k,风蚀面积6.06万k。从两次遥感调查对比看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经十年治理,治理面积增长7.11万k。但由于近期在采矿、交通、冶金、建材等生产建设开发中,不重视水土流失防治,在开发建设中出现生态环境破坏。

3.2 农业产出效益差,产业化困难重重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业内部以粮食种植为主,高产值、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及畜牧业比例过低,导致整体农业产出效益差。农业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但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主要问题一方面是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但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主要问题一方面是产业化的思路尚不清晰,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产业基地的保障;充分利用不同类型区的自然条件特点和资源优势发展各自的支柱产业,尚需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大部分群众的主要投入及大部分耕地资源用来生产粮食,以解决温饱问题,尚未从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中解脱出来,缺乏产业化意识和资金投入。

二、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战略

1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

1.1 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我国的水土保持必须从国情(区情)出发,长远规划,分步实施,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制订切合实际的治理目标。

近期目标(2001-2010):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坚决控制住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使水土流失面积不再扩大。2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草,水土保持措施平均年减少入黄泥沙4-5亿吨,有效林草覆被率提高到25%,人均基本农田0.13-0.2h,粮食占有量达到人均350-400kg,生态环境治理度达到40%。

中期目标(2011-2030):部分1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流失面积的60%以上,有效林草覆被率达到35-40%,退化、沙化、碱化的草地基本行到恢复,人为水土流失全面得到制止,已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80%以上得到恢复治理,水土保持措施多年平均年减少入黄泥沙6亿吨左右,农村人民生活初步步入富裕,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治理度达到80%。

远景目标(2031-2050):退化、沙化、碱化的草地得到改良,大部分荒山的自然植被得以恢复,宜林地全部绿化,有效林草覆被率达到50-60%左右,坡耕地实现梯田化,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基本得到控制,水土保措施多年平均年减少入黄泥沙8亿吨左右,建立起基本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实现环境优美、农林果牧全面发展、人民富裕的目标。

1.2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开发相结合

通过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建立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新机制,不断改善生存环境,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以水土保持为核心,寓富民增收于生态建设之中,把恢复植被作为突破口,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带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开发替代产业和增加就业,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3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

我国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退耕还林还草并不仅取决于粮食,在有粮无钱的情况下做到全面退耕具有一定困难。因此,国家除了"以粮代赈"投入粮食和资金、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之外,还应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足本地,面向全国,考虑国际。既要适应农产品市场的现实需要,又要研究和预测潜在的、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以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及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和动态发展的需求。

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利用现状

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对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的形成机制、发生过程、发展赵势以及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开展了近百项专题研究。特别是通过微观与宏观、机理与形态、室内模拟与野外观测、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综合研究,初步摸清了我国不同类型区水土流失的方式、类型、面积及发生发展规律,在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不同地区的坡面与小流域侵蚀产沙预报模型。

在应用研究方面,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措施及其优化配置、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等多项研究,试验推广了以改变小地形和高效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的各种耕作措施;以恢复植被,增加地面覆盖为中心的造林种草技术;以减少径流、拦蓄泥沙为重点的各种水保工程措施。先后建立了上百个试验示范小流域。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治理模式与配置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

四、 几点具体建议

1 注重历史经验,坚持综合治理

以县为基本单位,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修建基本农田和发展经济果木为突破口,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的做法是成功的,应当加以肯定。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和有计划地封山育林育草,这一综合治理中的关键环节未能取得突破。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既是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有效实施造林种草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在半干旱区进行人工造林(含灌木)时必须强调以工程整地为前提;而在发展人工种草的同时,如果不将草纳入正式种植制度之中,并与发展畜牧业与饲草加工业相结合则很难持久下去。建议各地制定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必须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治理规划,而不是单一的林草建设规划。

2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生态优先

退耕还林还草是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但如何具体实施却大有讲究。我们认为,对于25°以上的陡坡地,不是退耕后不再种粮就算完成了任务,而是要强调退耕后主要应作为营造水土保持林灌草的生态保护用地,即在一定期限内不再进行任何方式的收获和采伐。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力度。前一时期限内在拍卖"四荒"中,一些地方将牧荒坡地翻耕改种经济林果、药材,甚至粮食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天然植被变为生产用地了,应考虑其后果。至于25°以下坡地退耕后的利用问题,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置,同样应遵循生态保护为主的原则。对于地少人多、特别困难的少数地方,为保证群众生活和保护生态环境,则应考虑采取移民搬迁工程的办法加以解决。

3 把对天然植被保护、改良放在与退耕还林还草同等重要位置

篇10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5-0021-04

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腹地,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补给区和生态安全屏障。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起,三江源地区草原沙化、冰川萎缩、水源涵养功能退化等问题日趋严重,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加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我国政府投入巨资、先后启动了两期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工程和一项国家战略,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能否顺利推进,不仅对源区人民具有重要意义,更对维护三江流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立足于公共经济学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建设的战略意义、工程实施效果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以期为建立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长效机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其生态环境功能,但实际上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是一项具有多重意义的国家战略。

首先,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区,水资源蕴藏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源自于此,有“中华水塔”之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三江流域(长江、黄河、澜沧江)省市总人口和GDP总量均占到了全国的90%以上。因此,三江源地区承载了极其重要的生命负荷和经济社会发展负荷,保护好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对于三江流域乃至整个中国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将为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落实特别是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根据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空间被划分为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其中,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一般是关系到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的生态屏障区和自然保护区。如何平衡好这些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保护与发展,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难题。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三江源等生态屏障地区为流域地区乃至国家提供的是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生态财富和生态服务,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征,理应由公共财政(包括中央财政和下游各地区财政)来购买其生态财富和生态服务,共同维护好流域和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建设不仅对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对其他类似地区特别是我国西部广大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制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先行探索意义。

第三,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将为探索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生态补偿提供参考和借鉴。如何进行广范围、跨区域、不同主体间的生态补偿,是一个极少有成功案例的世界性难题。三江源在生态保护建设过程中,同样面临如何确定其生态服务的受益者、受益范围、受益大小,以及如何通过生态补偿体现其生态价值的难题,其探索和实践将为我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建立生态保护的长效投入机制提供有益参考。

最后,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是中国参与全球环境保护、强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媒介。三江源及其所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大江大河发育的集中地,是亚洲国家的江河之源。三江源区独特的地形,阻截了西南气流携带的大量水汽,形成了充沛的降水,对大江大河起着源头补给和初始循环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最重要的世界高原生物基因库,有9个植被型、50个群系、70多科、390属、17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重点保护植物34种;有各类野生动物396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69种;对维护亚洲生态安全和世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态外交日益成为国际外交重要内容的今天,中国可以通过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以水为纽带,加强与澜沧江下游、东南亚5国的生态合作与经贸文化交流,进一步巩固地缘政治。同时,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升在国际生态环境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

二、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效果评估

为确保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现其预定目标、发挥其重要作用,需要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以期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参考。截止目前,我国先后启动了两期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其中,一期工程于2005年启动,2013年完成。二期工程于2014年启动,保护面积和规划投资均扩大到一期工程的2倍以上(具体见表1),是一期工程的延续和深化。由于二期工程刚刚启动,本文将主要对一期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估。

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75亿元,覆盖范围包括青海省玉树、果洛、黄南、海南4个藏族自治州、18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主要内容包括生态保护、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支撑项目三大工程和退牧还草、鼠害防治、草地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22个子项目。2005-2013年一期工程实施期间,三江源地区累计完成封山育林511万亩、退牧还草5671万亩、退耕还林近10万亩、湿地保护160万亩、黑土滩综合治理523万亩、地面及地下鼠害防治11781万亩和沙漠化防治66万亩,同时配套开展了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等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生态保护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流域供水能力加强。根据监测,一期工程的实施使得三江源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增加了约85亿立方米,湖泊面积增加了760平方公里,湿地面积增加了104平方公里,草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增加了约29亿立方米,由2004年的169亿立方米提高到2012年的198亿立方米,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年出境水量比工程实施前的2004年增加了20%以上。同时,水体质量得到有效改善,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干流水质连续8年达到Ⅱ类以上。上述数据说明,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使该地区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水量增加、水质改善,对于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和保障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的水资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草原退化得到初步遏制,水土保持能力提高。自2005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域内的植被明显恢复,中等覆盖度草地面积呈现稳定态势,高覆盖度草地面积以每年2378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黑土滩治理区的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20%提高到80%以上,大面积沙化地区的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不到15%提高到38%。工程区内的草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水土保持能力有所提高,特别是人工增雨工程对缓解荒漠化的作用尤为显著。

3.区域生态系统改善,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2005-2012年,三江源地区森林面积增加了150平方公里,工程区域内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了11.6个百分点,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各种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目前仅玛多县境内的藏羚羊数量就已达到4万只以上,比10年前增加了1.5万只;藏野驴达到3万多头,增加了0.2万头;岩羊达到0.7万只,增加了近0.5万只。区域生态系统有所改善,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渐恢复。

4.城乡基础设施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实施以来,三江源地区共完成生态移民5.6万人,建立了86个生态移民社区,改善了23个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加了5万亩灌溉饲草料基地,投入了3000万元生态移民创业扶持基金,解决了1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牧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民生问题都得到明显改善。

5.生态环保意识提高,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各种生态工程的建设实践,当地干部群众对加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传统过度放牧的“掠夺性”生产方式也发生很大改变。

三、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

尽管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已经初见成效,工程区内的生态环境也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遏制。一期工程实施以后,虽然工程区内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据监测,整个三江源地区的草地仍在以每年近8万亩的速度退化和沙化,水土流失情况和荒漠化趋势依然严峻。究其原因,一是生态恢复的艰巨性与资金投入的有限性矛盾使然。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历史欠账过多,生态恢复、保护与建设的成本高、任务重、难度大,需要长期、持续和稳定的资金投入。目前,尽管国家已经陆续投入大量资金,但总体上依然存在较大缺口,环境治理的速度跟不上生态退化的速度。二是生态建设的长期性与工程项目的短期性矛盾使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但目前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是以阶段性、项目式的工程建设为主,缺乏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如国家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政策纷纷到期,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还草补助期限仅为2年,而三江源地区的牧草生长周期很长,恢复原生草原植被大约需要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三是生态保护的整体性与具体建设的局部性矛盾使然。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要求整体性和协同性,但2005年启动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覆盖面积只占三江源地区的40%,尚有60%的地区未能开展协同建设。二期工程虽然涵盖了整个三江源地区,但生态保护建设资金多头管理、分散使用、政出多门现象比较普遍,生态保护建设尚未形成合力,给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整体建设带来难度。四是特殊地理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使然。如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内的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但由于高寒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那些对于水土保持更具意义的植被根系层却恢复缓慢;又如全球气候变暖使三江源地区的冰川融水增多、区域水量增加,但随着冰川消融速度加快、雪线持续退缩,从长远看,冰川对河流的补给可能经历先增后减的倒U型变化,使三江源地区未来的持续供水能力堪忧。

2.生态移民“留不住、难致富”的难题亟待解决。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先后有5万多牧民实施了退牧搬迁,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面临着“留不住、难致富”的困境。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生活补助低。围栏禁牧、退牧还草等措施的实施,使众多迁移牧民失去了放牧、养殖等基本生活来源,且很多日常生活必需品,如牛羊肉、牛奶、酥油等,由自给自足变为对外购买,生活成本大幅提高。而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工程对每户牧民仅给予每亩5.5斤饲料粮、折合现金约2.5元的补助,整体搬迁牧民每户每年补贴8000元、连续发放10年,补贴标准明显偏低,不足以弥补其发展成本和生活成本的损失。二是就业能力弱。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移民大部分以畜牧业为生,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很多藏民讲不好汉语,很难找到正规稳定的工作和持续的经济收入来源。三是接续产业发展难。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候恶劣、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产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成本高,受生态保护的限制大,当地市场消费能力不足且又远离主要市场,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发展困难,移民就业渠道十分狭窄。很多牧民特别是老一代牧民在搬迁后找不到工作,只好靠国家发放的退牧还草补助勉强维持生计,部分生态移民的生活水平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而且一旦退牧还草政策结束后,这些移民的长远生计将会面临更大困难。如果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未来这些移民可能存在回流的危险。

3.生态补偿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所需资金巨大,必需建立完善的、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形成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长效投入机制,对三江源的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的保护和建设,真正维护好其生态安全。从目前来看,三江源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补偿主体单一。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之一,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效益惠及范围广、涉及主体多,但目前其生态补偿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体现其巨大生态价值的流域间、区域间、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二是补偿标准相对较低。2005-2013年,国家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累计投资75亿多元。但实际上,为保证长江、黄河的水质和流量,三江源地区每年仅禁伐和休牧就要损失数十亿元,生态补偿与三江源地区放弃发展的成本相差很大。三是缺乏持续稳定的利益补偿机制。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补偿等政策都是为了通过对生态移民进行经济补偿而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但目前这些政策大多以工程、项目的方式组织实施,具有明确的时限,缺乏延续性,存在较大变数和风险。

4.专业化管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面对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专业化能力和管理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一是组织机构不匹配。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以来,当地政府的主要职能由经济建设转为生态环境保护,但政府的机构设置和承担职能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改变。三江源办公室等管理部门大多属于负责项目实施的临时性机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有效的组织机构保障。二是专业化人才匮乏。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如生态监控、草场管护、水土涵养、沙化治理、动植物保护等,同时地区建设如社区管理、产业发展等也需要一支具有现念和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而三江源地区地处偏远、气候恶劣、条件艰苦,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各类专业化人才都严重匮乏。三是管理措施不到位。特别是对退牧、禁牧出来的草场管理出现真空,既无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护人员,又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禁牧区草场管护问题日见凸显。

四、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对策建议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的规划目标是: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根据上述目标,针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创新生态保护模式,推动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从三江源地区以往的生态保护实践来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禁管护、围栏封育等措施对短期内减轻草场负荷、增加地面植被、遏制土壤沙化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一味强调“退、封、禁、围”,单纯使用人工修复手段,既缺乏科学性,阻隔了动物迁徙途径、割裂了食物链条;又不尊重自然规律,忽视了牛羊群、野生动物适度啃食、排便对草地牧场所起到的非常重要的强化与养育作用,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而,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坚持采用人工手段与自然修复相结合,逐步减少人为干扰,促进并最终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动态平衡。

2.建立生态移民的多元途径,让移民“稳得住、能致富”。在三江源地区,当地牧民通过千百年的游牧活动,已经成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恶化虽然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所引发,但如果因此而因噎废食,通过大规模生态移民和简单禁牧、制造无人区,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事实上,野生动物的采食量远大于家畜,如一头藏野驴的采食量大约相当于6只羊,如果缺少人类制约,野生动物无序增长,会对草原生态造成新一轮的破坏。因此,在生态移民的实践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元的移民模式。在空间上,要根据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以及区域自然生态的不同情况,科学制定移民规划,引导牧民有序迁移,优化人口空间布局,合理确定畜牧数量,促进草畜平衡、人与自然平衡;在结构上,对于很难实现职业转换的老一代牧民,可以通过定畜定量、减牧补贴、聘用为生态保护监督员等措施,让他们在合理放牧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到草原生态的保护中来。对于知识结构较新、职业转换相对容易的新一代牧民,可以通过加强职业培训和定向劳务输出等,引导他们走出去,向周边城镇乃至外省转移和集聚,实现非农化和异地城镇化;在措施上,可以一方面加强对迁移牧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生产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等,提高他们自身的人力资本和就业创业能力;另一方面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费减免、创业扶持基金、产业引导基金、低息和贴息贷款等多种优惠手段,促进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特色文化产业、民族手工业、农牧产品加工、藏药藏香等产业的发展,积极拓宽生态移民的就业创业渠道,让牧民“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篇11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优势;劣势

Key words: Yellow River Delta; economic development;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139-01

0引言

山东省于2008年4月和9月先后出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区规划》和《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又快又好发展的意见》支持黄河三角洲的开发。本文通过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优势,劣势,提出了几项促进黄河三角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区域范围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以黄河历史冲击平原和鲁北沿海地区为基础,向周边延伸扩展形成的经济区域,地域范围包括东营和滨州全部,以及与其相毗邻,自然环境条件形似的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东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和烟台莱州市,占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1]

2黄河三角洲的优势

①土地资源丰富。是黄河三角洲最具特色的优势。丰富的土地资源是黄河三角洲别具吸引力,成为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②区域地理位置优越。黄河三角洲作为环渤海圈的一部分,北接天津滨海新区,东连胶东半岛,南靠济南经济圈,而且是连接中国东部和西部的中间地带,也是华东华南向华北过度的中间地带,战略位置十分重要。③自然资源丰富。黄河三角洲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分别为50亿吨和560亿立方米。同时又是全国最大的海盐,盐化工基地。旅游,风能,地热等资源丰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燃料。④旅游资源丰富。黄河三角洲是我国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入海口。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这里是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栖息和繁殖地。是中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⑤历史文化丰富。a.黄河三角洲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有着灿烂的文化,广饶县傅家遗址,始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2]。b.广饶是一代兵圣孙子的故里。如此丰厚的文化积淀为此地平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如此历史悠久的文化,更加丰富了旅游资源增加了城市的吸引力。⑥政府政策的支持。国家政府的重视为黄河三角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国家的巨额投资及政策倾斜,技术支持都将给黄河三角洲带来全新的面目。

3黄河三角洲的劣势

①土地质量差,生态环境脆弱。该地土地盐碱化程度高,农作物产量低,生态环境治理与土地恢复治理的难度大。其土地质量差,生态环境脆弱却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一个因素。②淡水资源短缺。黄河三角洲属于淡水贫乏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低,地下水含盐量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低。贫乏的淡水资源限制了该地的发展空间。③区域经济合作水平低,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2006年,东营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4048元)约为滨州市(22398元)的3.3倍,反映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3]。同时作为环渤海圈的黄河三角洲与京津地区的区域合作水平低,处于明显落后状态,经济差距大。④区域竞争激烈,黄河三角洲处于不利地位。黄河三角洲的周边经济地区,京津冀经济圈,胶东半岛,济南经济圈,以及南部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都比黄河三角洲高,在引进外资,吸引人才等方面都处于优势。⑤人才相对缺乏。由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本身欠发达,同时又面临着周边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抽离效应”的影响,是黄河三角洲更不利于网络人才。没有高技术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地区的发展。⑥产业结构不合理。黄河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产业比重大,而且缺乏科技化,产业化。第三产业的比重低,而且服务业不发达,产业结构层次低,不合理,缺少经济发展的活力。

4建议和措施

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设施不发达限制经济发展,所以要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②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利用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加强与胶东半岛的合作交流,进而加强与东北也地区的经济合作,引进日资,韩资,争取加强与韩国日本的经济贸易往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促进黄河三角洲的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③加强区域经济合作。黄河三角洲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带动全省乃至全国的龙头地区。纵观中外,区域经济合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黄河三角洲内部要加强互助合作,实现人才,资金,和资源的交流使用。④引进高水平人才。黄河三角洲因为缺乏人才导致经济结构层次低,科技水平低,这对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因此要大力引进人才,为引进人才要舍得投入。⑤大力发展旅游业。黄河三角洲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民俗资源。⑥优化产业结构。黄河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层次低。第三产业,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比重低,不利于发展该地区的循环经济,致使经济发展缺少活力。[4]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引进人才技术等,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⑦借鉴长江三角洲及主教三角洲的经验教训。黄河三角洲作为最后一个有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虽然目前经济相对落后,但是可以通过借鉴其他两个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少走很多弯路,更加高速的实现经济发展。

5结论

经济的发展不会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黄河三角洲的发展也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要抓住机会,做好黄河三角洲的更好更快发展,充分利用黄河三角洲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等一系列优势,克服其不利因素。要加强黄河三角洲与其他经济区域的联系,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把黄河三角洲建成拉动经济增长的发达地区,也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区规划[Z].

篇12

材料一 中国的河流,如长江干支流,正步入开发资源的高峰期,今天中国有100多座60米以上的高坝。

材料二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国梦专辑刊登了“引江入湖再造800里洞庭”的梦想,大致内容是:在松滋前山,长江进入两湖平原的制高点,再造一个类似古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在此引长江清水入洞庭湖,再现“八百里洞庭”。此构想旨在恢复洞庭湖生态,同时减轻长江防汛压力。

材料三 长江水系图

(l)目前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是 ,该工程的首要任务是 ,还具有哪些综合效益?

(2)长江横贯东西,素有“黄金水道”的美称,试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角度分析其通航价值高的原因。

(3)“引江入湖再造八百里洞庭”的构想将成就一个2万平方千米的湿地圈,试述湿地有哪些生态作用?

解析 本题以“长江建坝”“引江入湖”为背景,侧重考查河流的开发利用。第(1)题,仅从知识层面考查三峡水利工程的作用,较易。第(2)题, 长江通航价值高受自然条件(如流量、流速、通航里程、通航时间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如人口、城市分布和经济水平等)的双重影响。第(3)题,湿地的生态效应可从涵养水源、蓄洪防洪、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方面分析。

答案 (1)三峡;防洪;发电、航运、养殖、灌溉、生活用水、旅游等。(2)自然条件: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量大、汛期长;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形,流量平稳;无结冰期,可四季通航;流程长,通航里程长;社会经济条件:沿途是我国人口密集、社会经济发达地区,货流量、人流量大。(3)涵养水源、蓄洪防洪、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

点拨 河流之“利”主要表现在水资源、水能和水运三方面,此外还有淡水养殖、农业灌溉、旅游等,综合效益高,开发潜力大。

二、河流之“患”

例2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是世界上最复杂难治的河流,全球所有河流存在的问题在黄河上都能够寻到踪迹,而黄河的泥沙、悬河、断流以及生态问题均可堪称世界之最。

材料二 在1992~1999年的28年中,黄河利津水文站有22年发生断流,共计86次,1091天。自1999年黄河水量实施统一调度后,尤其是2002年黄河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以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请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材料中黄河下游断流的原因。

(2)试述调水调沙后黄河河口防洪防凌(汛)形势和生态环境有何变化,并简析原因。

解析 本题以黄河为研究对象,侧重考查河流之“患”的成因和治理措施。第(1)题,黄河断流原因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且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为主。第(2)题,修建水利工程是一项重要的防洪防凌措施,“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以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湿地面积增加”。

答案 (1)黄河沿岸人口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耗水量增加;无统一调度,导致对黄河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使得土地蓄水、保水性能差。(2)防洪防凌形势得到缓解;调水调沙使得河底泥沙冲刷入海,河床加深,泄洪能力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河口地区淡水和湿地面积增加,减轻了盐渍化和水污染程度,生物种类和数量有明显增加。

点拨 河流之“患”(或称“水害”)一般表现为洪涝灾害和水污染,特殊河流或河段还可能存在断流、凌汛、地上河等问题。在河流治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针对水患形成的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采取合理的有效措施。

三、河流的综合开发利用与治理

例3 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与治理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

材料四 经过多年的实践,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已取得的成绩有:①航运方面:田纳西河干流已建成9座梯级船闸,完成了航道渠化整治,通航里程共1240千米;②防洪方面:田纳西河干支流上已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流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③水力发电方面:建成水电站30座,总装机容量(包括抽水蓄能)609.3万千瓦,水能利用率达90%;④水质管理方面:通过有效监测为流域内提供了洁净的水源;⑤土地利用和水上游览方面:TVA通过制定相关规定,实施有效的管理,使各类开发利用活动与自然保护相协调。

(1)简述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

(2)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

(3)针对当前长江流域开发与治理的现状,请你就今后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 本题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治理为成功范例,探讨我国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策略。田纳西河流域在气候、水文、地形及资源方面存在着优势,与我国长江流域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开发的成功经验对长江流域的开发有很大借鉴意义,如水能的梯级开发、旅游、养殖等特色产业的发展。

答案 (1)①田纳西河流域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②流域内地形起伏,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③有丰富的煤炭(磷、铅锌矿)等矿产资源。(2)相似之处:①都通过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②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③立足于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④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等。(3)①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②加大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③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④进一步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⑤发展特色旅游业。

点拨 河流综合开发利用与治理的两点启示:一是河流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水利”和“水害”;二是要学会辩证地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培养辩证思维。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图示黄河河段( )

A.支流众多

B.汛期主要出现在6、7月份

C.含沙量少

D.有凌汛现象

2.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资源有( )

A.丰富的土地资源 B.充足的能源资源

C.充沛的淡水资源 D.充裕的煤炭资源

3.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

A.解决资源供求矛盾 B.消除城乡差别

C.提高环境的承载力 D.不利于产业结构

4. 阅读材料,回答(1)、(2)题。

(1)长江流域和波河流域均旱涝灾害多发,试分析原因并提出综合整治措施。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给河流开发利用的基本内容有 、 、 、 、 、 等。

篇13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也被誉为“鸟的乐园”和“物种基因库”。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了当前我市湿地保护工作的基本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下一步做好我市湿地保护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菏泽市湿地资源现状

我市是山东省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市之一,据2012年菏泽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全市湿地面积79968.14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53%。其中河流湿地类面积66951.85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83.72%;湖泊湿地类面积11.41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0.01%;沼泽湿地类面积173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0.22%;人工湿地类面积12831.88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16.05%。由于我市湿地环境典型独特,滩涂广阔,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成为众多野生动植物的生长栖息之地,尤其是珍稀濒危水鸟的重要越冬、繁殖、迁徙和停留地。据调查,全市共有鸟类200余种,分属17目、41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19种,省重点保护鸟类22种;兽类动物有19种,两栖类动物8种,爬行类动物10种。全市有湿地植物有69科227种,其中湿地野生植物有6种、湿地栽培植物有3种,分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二、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湿地资源保护工作,把湿地保护摆在生态菏泽建设的突出位置,提出强化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生态修复,修复黄河故道,加快赵王河等湿地开发。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快湿地公园建设力度,对全市湿地资源实施抢救性保护。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湿地公园6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3处,分别是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曹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单县浮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东明县庄子湖省级湿地公园、菏泽牡丹区万福河省级湿地公园和单县东舜河省级湿地公园。已经完成的湿地保护恢复项目1个,即单县黄河故道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项目;已获省发改委立项的湿地保护恢复项目1个,即单县黄河故道浮龙湖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有效保护,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我市湿地保护事业呈现出不断加强的态势,不仅维护了重要湿地的生态功能,促进了全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而且也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当前湿地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多年的湿地保护和建设,我市湿地生态系统在一定范围得到了恢复,湿地的各项功能和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修复和提高,有效地保护了湿地境内的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为生态菏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人口剧增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我市湿地保护的形势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掠夺性围垦造成湿地面积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开发建设用地需求增大,有的地方对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生态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缺乏全面认识,只顾短期经济利益,进行围垦造地,导致湿地被侵占甚至转为建设用地。

(2)保护宣传教育有待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是一项新兴事业,目前全社会还普遍缺乏湿地保护意识,对湿地的价值和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虽然开展了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宣传,但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形势的要求,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因此,宣传普及湿地知识,提高全民的湿地保护意识,仍是今后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3)缺乏湿地管理协调机制。湿地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牵涉面广、部门多,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工作。但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至今尚未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长期以来,不同部门因在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方面的目标不同,利益不同,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矛盾突出,影响了湿地的科学、有效的管理。目前,我市尚未建立湿地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统一的协调组织与机构,难以形成联合行动、分工协作的保护管理机制。

(4)湿地不同程度地受到威胁。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工业污水的大量排放,有许多湿地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湿地环境污染不仅使水质变坏,而且环境污染对湿地的威胁正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增大。污染湿地的因子主要包括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药、化肥的面源污染等。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产品,影响到河流的水体质量,给湿地资源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我市河流、坑塘普遍受:到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染,水体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菏泽市赵王河公园、环城公园等因水质富营养化严重,导致蕨类水草及浮游生物泛滥成灾,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

(5)保护和建设资金短缺。湿地保护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具有超前性、渐进性的特征,投入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既要有阶段性投资,又要有长期的渐进性投入,还要有大手笔的重点项目投资。近年来,虽然国家重视湿地保护的建设和发展,但由于我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投入湿地保护的基础设施经费和管理经费都很少,所以无法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使得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举步维坚,湿地的监管职能和监管能力下降,不能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已批复的湿地恢复和湿地公园项目建设难以实施。湿地保护和开发的经费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湿地保护和利用的瓶颈。

四、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建议

保护好湿地是生态菏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立足于市情和湿地保护工作现状,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按照积极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湿地建设力度,加快建立有效的湿地保护管理机制,全面促进我市湿地持续、健康发展。

(1)提高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和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如科普讲座、制作专题片、环保志愿者等活动,广泛宣传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湿地保护意识。从科学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让人们了解和认识湿地与人类的关系,特别要加大警示宣传的力度,使湿地保护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形成全社会支持湿地保护事业的良好氛围。

(2)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和湿地公园建设。科学编制湿地资源保护和建设利用规划,加快推进湿地恢复和重建工作。要依照我市湿地保护工作的总体布局,统盘考虑、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对全市典型独特的湿地类型区和生态敏感区、脆弱区,要抢救性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小区,扩大湿地保护面积,使其自然恢复其生态功能。对生态退化和损失严重的区域,建立保护小区或湿地公园,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措施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和重建,恢复湿地受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要加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建设力度,推进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黄河故道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科学划定重点生态功能区,合理确定受保护范围。

2月3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菏政办字正〔2015〕14号),确定“省里自2015年起,将湿地资源动态变化考核纳入各级政府科学发展政绩考核范围。”根据全省湿地保护总体布局,我市共有23处湿地列入省级重点湿地保护工程,今后将采取抢救性保护、修复与治理、污染控制等人工适度干预措施进行重点保护。这23处湿地包括10处湿地保护工程、3处湿地恢复工程和10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10处湿地保护工程包括1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9处湿地公园。1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9处湿地公园包括:万福河省级湿地公园、鄄城雷泽湖湿地公园、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庄子湖省级湿地公园、单县黄河故道湿地自然保护区、浮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东舜河省级湿地公园、曹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定陶县菏曹运河湿地公园。10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包括:牡丹区赵王河、安兴河、沙土镇生态湿地,定陶县新河湿地,单县东沟河湿地,成武县文亭湖北区,巨野县老洙水河湿地,郓城县宋金河湿地,东明县五里河湿地,曹县四季河湿地。

对已批准建设的6处国家和省级湿地公园,要按照建设规划进行实施。力争2020年以前,再新建一批省级或国家级湿地公园。同时,以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为基础,建立湿地资源及其生态功能效益监测网络,健全完善由相关利益方共同参与的监控机制和功能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对全市湿地进行持续测定和调控的能力。

(3)加强湿地资源环境综合整治。加大重要湿地内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加强生态公益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管理,减轻河湖淤积;对部分淤积的河流、湖泊进行清淤;加强对保护区周围污染源的类型、数量、范围、排污途径、总量等数据调查,有计划地治理已受污染的河流、湖泊,对排污超标的单位予以处罚并限令整改,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单位,坚决实行并、停、转、迁。应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自然湿地的监管,坚决依法制止、打击各种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确保湿地保护工作科学、健康、顺利开展,尽快扭转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局面。

(4)多渠道筹措湿地保护资金。湿地保护是公益性事业,国家和省应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投入,各级政府要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结合本地条件,出台湿地补偿和扶持政策,在经费上给予保障。同时,还要多方筹措湿地建设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合作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建设。要按照“谁保护、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积极投资湿地保护。要将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引入股份制、合作制、民营制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全面推动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社会化进程,争取社会各方共同参与。

(5)强化组织协调。林业部门是湿地保护的职能部门,但湿地保护管理还涉及发改、财政、水利、环保、城建、旅游等多个部门,需建立“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管理体制,通过定期召开湿地保护协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湿地建设和保护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政府要做好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形成齐抓共管的湿地保护互动机制。要建立湿地管理档案,对每一块湿地明确管理部门和单位,明确执法主体,同时建全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增强管理部门和单位责任感和积极性。

总之,通过加大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等措施,力争到2020年,使我市9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基本形成自然湿地保护网络体系;通过对我市重要区域湿地的恢复示范工程,使这些湿地的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同时,较大程度地提高我市湿地资源监测、管理、科研、宣教和合理利用能力。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