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老龄化的看法

对老龄化的看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47: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老龄化的看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1、人口老龄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标准是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2、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2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形成原因

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产生有许多方面的原因,对于我国来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对于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点与众多发达国家和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是不相同的。由于新生儿的出生率在政策实行的短期时间内大幅度下降,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迅速生成,这点和发达国家由于人口死亡率和人口出生率同时较低导致的缓慢形成的人口老龄化是不同的,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来势汹汹中国面对的问题就更加严峻。随着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中国的少儿群体人数相对较少并且增长缓慢,从70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以来,我国就一直保持着这种低生育率。

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条件更好了,老年人有更好的生活条件进行养老,使老年人的平均寿命大大提高,并且随着医疗水平迅速提高,国家大量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新型高效的针对性医疗药品也不断地开发,为老年人生病的治疗和康复进行保障,导致死亡率大大下降。诸多因素导致了我国老龄人口的人数不减少反而增加,同时面对的是低生育率,青壮年的人口数由于低新生儿率的影响逐渐减少,结合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产生巨大的变化,呈现的便是我国老年人口的比重大大升高,出现了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趋严峻。

3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本身并非是问题,这只是一种社会人口比例的动态变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经的状况,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状态。然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在逐步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将会给社会带来相应的问题,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源是老龄人口数量的庞大以及所占比例的较高,这对于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稳定以及文化等方面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3.1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

在社会中,主要劳动力无疑是青壮年群体,老年人是社会的一个帮助对象,由于身体条件的约束,老年人对于社会经济的创造较为微弱,主要依靠家庭和社会的供养。由于中国老龄化趋势发展迅速,社会财富的创造不能满足对老年人的供给,对老年人抚养金的巨大额度的支付给所占较小比例的年轻人带来巨大压力,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跟不上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形成了巨大矛盾,尤其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不能够满足对老年人的抚养需求,造成地方财政赤字,导致经济危机。实际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高低并非直接决定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对于社会的影响,必须与经济基础相考虑,具有充裕的社会经济资源,则对于老龄化带来的经济压力社会可以轻松面对。然而我国并不具备足够的经济条件,因此即使老龄化程度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仍要面临远远大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压力。据研究表明,以AECI指数来对老龄化经济压力进行判断的话,中国以2.4的指数远高于按美国的-5.1,并且经专家学者研究,我国在未来40年会达到老龄化经济压力的高峰,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空前的压力。

3.2 人口老龄化对政治的影响

老年人口数量以及所占比例的变化对于国家的政治和制度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首先国家的政策对于不同年龄层的群体之间的利益会产生巨大冲突。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大导致老年群体在我国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导致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政党等政治力量之间的政治势力争夺战中,老年群体成为了争取的对象。由于社会政治民主化的进步,老年人对于政治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其参政意识也随之不断地增强,这导致老年人参加政治事务成为政治团体中的一部分具有了很大的可能性,导致政治团队中的年龄群体有了重新的格局,因此对于老年人群体的利益有了更多的争取力量和机会,对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都有很大的影响,有可能以牺牲未来几代人的发展潜力作为求得政治上稳定的代价,给社会的政治稳定和公共安全带来威胁。

3.3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由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全球的资源紧张和社会经济的震荡都对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带来了更大的推动作用,导致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不断被放大。城市化的进程使我国农村的劳动力不断地聚集到城市以谋求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发展,这对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城市青壮年劳动力的缺乏带来了一定的弥补,然而这对于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农村中生产力极度匮乏,呈现的是极其低下的经济收入状况,农村老年人由于生产能力和生产技能的缺乏在生产过程中获得的收入极其微薄,并且农村中社会保障金的发放也有一定的难度,由于老年人口基数过大,老年人抚养金常常得不到足够的保障,并且农村人口社保额较少,在面对如今严重的“空巢”状况,农村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3.4 人口老龄化对文化的影响

自古以来,中国人传统是以孝为先,重孝道,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浓重的尊老成分。在传统社会中,“孝”体现了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成为中国家庭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核心部分,赡养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对父母多年来的养育之恩的报答。然而人口老龄化的情况导致我国在养老方面上从“用心”的重视文化和情感的模式逐步走向“用钱”的行为模式,老年人和他们的子女往往不住在一起,由于家庭观念中赡养父母的思想,子女们将金钱上的供养和帮助作为了赡养老年人的方式,和老年人情感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子女和父母之间的联系仅在于金钱供养或是帮助照看孩子,导致我国数千年来的“孝道”的意义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家庭的经济资源相挂钩。

目前社会中对于老年人的看法存在着严重的歧视,对于老年人的生存意义有了越来越偏激的看法,认为老年人的需求只是生存,对于老年人情感上的投入十分吝啬,子女对于探望老人这一基本的家庭交往都往往难以做到,甚至需要通过法律的规定来加以规范,甚至由于老年人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子女对老人产生厌恶感,出现了漠视老人甚至虐待老人的现象的发生,导致“孝道”的严重缺失,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冲击。

4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公共政策视角

人口老龄化状况的出现是一种自然的社会发展现象,当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发展太过猛烈到达一定阶段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社会对于这种变化做出及时和有效的反应,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方法来适应这种变化并对自身进行相应的调整。然而我国现有的社会制度和政策体系不能适应当前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所需,导致了一系列上述老龄化问题的发生。因此必须对公共政策进行相应的调节,来有效地应对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给社会所带来的问题。

4.1 不只停留在人口政策的调整

我国实施的计划生育等人口政策对于我国人口的调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特定时期的中国国情中,因此人们也习惯性地认为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应该依靠人口政策的进一步调整,来面对新的人口年龄层次分配情况。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行带来的人口发展状况问题需要认真对待,采取相应的调整来面对老龄化的问题,然而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生育政策的影响,还有人类寿命自身的延长方面的因素,仅仅依靠政策不足以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应该调整或者重构制度安排,并且整合公共政策来进行当前社会年龄结构和现有政策制度之间的协调工作。

4.2 不只调整对于老年人的政策

篇3

我国早在2003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预测2030年以后,我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时期,到2050年,老龄人口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面对严重的老龄化压力,学术界纷纷提出延迟退休缓解养老压力的观点。针对这一观点,课题组对从事老年工作的专家进行访谈,阐述他们对“延迟退休”的看法,结合贵州省省情,探讨延迟退休在贵州省的可行性。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抽选了贵州省4个城市中7名从事老年工作的专家,被访专家中男性3名、女性4名,年龄34—65岁,平均43.6岁,1人为大专学历,6人为本科学历;分管老年工作年限2—20 年,平均7.6年。受访者均已知研究目的,并自愿配合本次研究。受访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2.方法

研究采用深入访谈形式,采取现场录音及笔录,记录7位专家对“延迟退休”的主观看法。在访问前向受访者解释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协商是否可以进行录音,承诺决不会损害受访者的利益,用编码代替姓名,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和保密原则。在得知受访者同意后,选择私人房间进行单独访谈。访谈过程中没有特定的结构式问题,只运用了刺探和引导方法。访谈结束后,反复聆听录音,提取重要陈述,及时将其记录下来,并记录受访者的非语言行为及其所提供的个人基本资料,建立独自的文档。

二、结果

1.延迟退休是老龄化社会的必然趋势

(1)人类平均寿命提高。根据2006年统计结果计算,目前贵州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8.2岁,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67.14岁提高1.06岁,平均每年提高0.21岁。平均寿命的提高,反映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专家6:“现在人均寿命延长,解放前人均寿命还不到60岁,现在已经超过70岁了,若仍然沿用以前的退休年龄显然不合适。”专家5:“随着科技、医疗水平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逐渐延长,就算到了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一部分人仍然精力旺盛、思想活跃,依然可以承担起部分工作。”

(2)老龄化加速。贵州省统计局获悉,2005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为456.93万人,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2.25%,2005年60岁以上老龄人口比2000年增长49.21%,年均增长8.33%。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比总人口的增长速度高出10倍。老年人口比重年均增加0.57和0.45个百分点。专家6:“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从社会长远发展来看,特别是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角度出发,我支持延迟退休。”

(3)人才资源不可浪费。在退休人员中,不少都是有文化、有技术、有能力的人才,应当充分利用,对国家、对社会都有利。特别是对于一些“高、精、专”的岗位,他们辛苦多年的经验技能和资历是许多年轻人在短期内难以替代的。专家3:“对于一些身体素质和工作能力都比较好的老年人来说,是可以支持其继续工作的。”专家5:“尤其是对于一些高知识、高技术型的职业,把退休年龄延迟几岁也是可以的,毕竟他们经验丰富,见多识广,也可以发挥其工作能力。”

2.现阶段延迟退休还不适合贵州省

(1)延迟退休会加剧社会的就业压力。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并没有马上出现劳动力的短缺,反而劳动力资源仍然丰富,中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王国艳认为, 推迟法定退休年龄必定会加剧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年轻的劳动力人口进入老年后,其养老问题将会成为一个更加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专家3:“目前,我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如果再延迟退休,务必会牺牲更多年轻人的就业机会。”专家2:“60年前未控制计划生育,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将是老龄高峰,延迟退休并不能缓解老龄问题,反而给就业问题带来很大的压力,就我个人而言,我肯定不愿意延迟退休。”

(2)制度不够完善。退休年龄的制定涉及面很广,会涉及到社会保障与分配、社会公平以及各阶层劳动者从业状态差异等一系列问题。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养老制度还不健全。专家7:“退休年龄的延缓会牵涉到社会保障、社会待遇以及社会分配等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看似很简单,但实施起来相当难。”

三、讨论及建议

国外把延迟退休年龄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鲍淡如在参加第四届上海“民生访谈”时表示,自2010年10月1日实施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手续以来没有引起社会波动,有利于满足多元化需求。学者彭万也建议在健全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大力发展经济、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的基础上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延迟退休符合人类发展的规律,应该是大势所趋。但就目前贵州省的状况来看,延迟退休有一定的局限性,还不适宜施行“一刀切”,建议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参考文献

[1]金刚.中国退休年龄的现状、问题及实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0,2:32-38

篇4

一、前言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阻碍我国发展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仅需20年我国就完全步入世界老龄化国家行列,其发展速度令人生畏。相对于发展国家来说,我国人口老龄化最突出的矛盾是“未富先老”,老龄化发展结构不平衡,老龄化带来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亟待解决。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均以延迟退休年龄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压力,许多发展中也在不断讨论和探索延迟退休的政策,我国早在2007年就开始关注退休年龄延迟的相关问题。

二、我国延迟退休概况

目前,我国各大媒体、学术界、企业和城市居民对延迟退休问题十分关注,对其看法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支持延迟退休年龄的人们认为,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知识储备充足,技能娴熟,经验丰富,太早退休会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况且当前社会人们寿命逐渐延长,生育率不断下降,社保压力极其巨大,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反对者则是从就业角度来考虑,认为近几年就业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延迟退休必然会挤占就业空间,加剧了年轻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此外,老员工的薪酬相比于新员工则高出很多,延迟退休使得企业还要为老员工支付社保,给企业带来的负担是沉重的。

我国近几年还不会面临这些问题,但是,长远来看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重,社会赡养压力不断增大,必然会造成劳动力缺乏,劳动市场人口不足,延迟退休也就不可避免,这不仅是我国乃至全球的发展趋势。鉴于我国老龄化情况特殊,延迟退休这一政策的实施要循序渐进,把握好度。可以先制订弹性退休制度,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来缓和老龄化造成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压力。

三、延迟退休对劳动市场的影响

延迟退休对劳动市场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需对一级劳动力市场和次级劳动力市场分别讨论。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工作稳定,环境优越、待遇丰厚、福利齐全,在岗工资远远超过退休工资,尤其是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退休工资可能仅为在岗工资的十分之一,退休后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对于他们来说,延迟退休等同于更多的经济收入。而次级劳动市场的劳动者则完全相反,其工作待遇差,收入不稳定,退休与在岗收入相差无几,退休对于他们是一件好事,他们常常会选择提前退休,社会上很多下岗工人都没有闲置在家,退休后从事一些小生意或兼职工作,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3.1延迟退休增加了劳动力供给

人口年龄分布固定的条件下,要保持劳动市场的劳动量不变,可以通过改变退休年龄来调整劳动市场的退出劳动量,退休年龄即劳动者离开岗位的年龄,其大小直接决定了退出劳动市场的劳动人口数量多少,具有增加或减少劳动力供给的作用,因此,常常被作为劳动市场的调节。延迟退休年龄,则达到退休年龄的人数就会变少,退出劳动市场的劳动力减少,进而劳动力人口数量就会相应增加。若减低退休年龄,则劳动市场劳动力人口就会减少。延迟退休这一政策加大了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改变了目前社会劳动力数量持续下降的局面。延迟退休与正常退休相比,大大增加了劳动力供给,这一方案的实施,预计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达到全国人口的50%,彻底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缺乏问题。

3.2延迟退休缓解劳动人口的抚养压力

倘若退休年龄保持不变,而人们寿命却不断延长,则必然导致老年人被赡养的时间增加,劳动力人口的抚养压力日益加大。延迟退休延长了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增加了劳动人口规模,被赡养人口数量和赡养时间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下降和缩短,调整了人口抚养结构,降低了制度赡养比,减轻了劳动人口的抚养压力。延迟退休的时间与制度赡养比下降幅度成正比,延迟退休的时间越长,制度赡养比下降的幅度越大,则劳动人口抚养压力就越小。预计再过四十年,与正常退休年龄相比,延迟退休下的制度赡养比要下降25%还要多,推迟退休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压力,还减轻了劳动人口的养老负担。

3.3延迟退休对就业情况的影响

社会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延迟退休增大劳动力供给,则会对就业情况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老年人在岗时间延长,导致企业工厂等用人单位职位空缺减少,对目前年轻人严峻就业形势可谓是雪上加霜,这种想法代表了大多数人观点。然而,一些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研究发现,延迟退休对就业产生冲击,尤其影响青年人就业,这种现象是短期的表面的。宏观开来,退休年龄与就业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一个国家的就业容量取决于其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岗位,与退休年龄没有必然联系。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是自身能力素质不足,经验缺乏,而又不肯从基层做起。年轻人和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存在很小岗的位竞争和替代,老年人所在岗位技能经验要求较高,多数年轻人是无法胜任的。而且我国大部分老人退休后仍然从事相关工作,“退而不休”现象十分普遍,工作岗位未被大量释放腾出,年轻人就业岗位总量并未增加。因此,延长退休并不会对就业有较大冲突,我国教育医疗、服务和公共行业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可提供大量的岗位并吸收大量就业群,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冲击。由此可见,延迟退休对就业没有必然影响,对就业冲击程度较小,延迟退休下的就业形势仍然乐观。

参考文献:

[1] 钱敏.关于延长我国职工退休年龄若干问题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04.

篇5

有研究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78亿,近年来,老年人口比重将从13.26%逐渐增长至16.00%,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会正式进入老龄社会,对于老年人群首要解决的问题为呼吁社会对养老机构的帮助和照顾。因此本文中针对老龄社会中养老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并做了相关综述,具体如下文。

一、老龄人群面临的主要问题

老龄化社会的体系:人口老龄化社会属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而我国近年来仍属于发展中阶段,因此对于科学全面的认识老龄化社会问题相当重要。我国老龄化人口的比重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为我国经济社会综合飞速发展,一方面为生育政策的改变。就现状来看,我国对老龄化相关知识仍较为局限,且部分人群将老龄人群视为社会负担,忽略了老龄化属于社会一种正常状态,因此应加强社会、家庭、个人对老龄化社会的看法。我国在面对老龄人员社会保障水平、养老服务体系、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等现象时,还未做到完善,因此现如今老龄政策体现仍处于碎片化。

老龄化社会进展的不平衡:现有研究统计,我国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已超过50%,大城市达到70%,相比之下,农村空巢老人比例明显高于城市空巢老人比例,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劳动人口大量涌进城镇,导致城乡人口的变动,且也造成农村空巢老人比例上升。研究统计,东中西部地区老龄人群比例差异仍明显,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为东部地区,总而言之,应加强农村老年人群的经济效益管理。

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缺乏:经相关研究统计,我国养老机构共有4.2万个,床位有381万张,同时我国功能患者约为3300万人,养老机构看护人员为1000万人,相比之下,老年人和看护比例为1:3,比例明显失调,使部分老年人无法得到相应完善的护理。同时本次研究,对老年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进行探查,发现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均较低,经3万人持有养老护理资格证书,大部分看护仅为专职养老护理人员,因此使老年人无法得到相应的有效护理,相应的老年病医生更是缺乏。

二、老龄化社会的演进

2008年老龄化概念已提出,但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从最初的提出发展至进行,逐渐应用于广大人群。近年来联合国提出,年龄≥60岁老年人占总人群的7%,则可判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口老龄化标准,其主要用意在于改进人口经济、环境、资源等。与人口老龄化相比,健康老龄化强调的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改变过程,更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贸易水平以及综合素质。

早期联合国针对“健康老龄化”便提出了照料、参与、独立、自我实现等原则,以保障、健康、参与作为三大支柱,不仅强调老年人群不会带给社会负担,其更是社会和家庭的财富,从而激发老年人技术、智力、体能等方面潜能,在实现老年人健康基础上,做到老有所为,尽可能为社会提供自身一份微薄之力。

随着对老龄化社会知识的研究深入,有学者不断提出新概念,更有学者认为老龄化的提出忽略了人口平均寿命时间,过于强调人身心的衰老,因此近年来形成了“人口长寿化”概念,且通过结合我国国情,有专家提出和谐老龄化、保障老龄化的概念。

三、对于社会管理的国际经验

重视养老专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在德国,政府将老年人专科护理人员分为老年护理助理和老年护理人员,其中护理人员资格证主要是指通过专业培训,且不断提供职业水平人员。中专职业培训主要针对失业者、家庭妇女、应届高中毕业生等10年基础教育人群,通过1.5年专业知识学习基础,加上重点培训职业能力,从而考取老年护士助理资格证,同时通过临床3年考试和学习,可获得老年护理人员资格证。同时德国大学还设有专门的老年护理专业,且部分人群已完成硕士、学士的进修。

在澳大利亚,其将养老护理人员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养老注册护士、养老登记护士、养老护理助手。其中养老注册护理人员需完成大学三年的进修学习,且获得相关学士学位证书,并能够在澳洲护士局注册,能够独立完成老年人的护理工作;养老登记护理人员主要是指在技校完成的18个月非全职学习,可完成医院患者或养老院的日常护理工作;养老护理助手主要是指在养老院或职业技术学院完成6~8周以护理为主的相关培训,待考核成绩通过后,才可进入养老机构。

四、结语

通过结合个人、家庭、社会,建立养老保障系统:对于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可从不同层面分析,其主要和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相关,属于国家长治久安和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在养老保障体系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我国农村、城市、中西部地区差异,再结合我国儒家传统思想、人口流动、家庭结构变迁、宏观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针对特殊老年人群,比如低生活保障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给予相应特别的关注。将家庭、社会、国家等因素全部纳入养老保障系统中,从而解决老龄化到老的相关问题,重点强调部门合作,同时加强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参考文献:

[1]姚余栋,王赓宇.养老金融:应对超老龄社会之道[J].银行家,2016,(04).

[2]杨国才.少数民族老龄社会与养老政策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

[3]陈永昌.中国养老面临的问题及以房养老的可行性[J].北方经贸,2014,(11).

[4]建立养老机构准入制度 推动社会养老服务发展[J].社会福利,2012,(04).

篇6

第一,农村老年抚养比难以承受。至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10%,步入了老龄化社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3.26%,农村老年抚养比为4.22:1。也就是说,4.22个劳动力养活一个老人。据专家预测,按现有情况来计算,到2050年,社会总人口可以降到11.5亿人,而60岁以上的老人将会达到4.37亿人,占总人数的38%。农村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更为突出,农村社会老龄化挑战将比城镇更加严峻。我国整体上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在我国农村,未富先老的矛盾更为突出,给社会带来了严峻挑战。

第二,农村老龄化的“三项”指标均超过城镇。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地进入城市,从而提高了农村实际老龄化程度。据有关调查,在老年人口总数、老龄化水平和老年抚养比三项指标中,农村都超过了城市。其中农村老年人口的总数已经达到1.05亿,是城市的1.69倍;农村老龄化水平达到18.3%,是城市的2.3倍。

第三,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亟待解决。据不完全统计,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已接近一亿,多数是无劳动能力、生活来源微薄者,求医看病比较难,甚至出现病死无人问津的现象。

第四,新农合落实效果不佳。农村70%以上的老人医疗费用在5000元以内,在报销起付线以下。“新农合”主要是针对住院的大病给予报销,且多数地区15万元封顶,老人住院自费比例部分难以承担,一旦患大病,有的老人甚至放弃治疗。

第五,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改革滞后。农村为改革开放贡献了巨大的人口红利,但与其所享有的养老保障相比,却不能划上等号。“农村非农业人口”处境更加困难。部分60周岁以上的农村非农业人口在进城务工时,养老意识尚未形成,退休回到农村后,一无工作,二无劳动能力,有的甚至已将承包地、住房都转让了,无力负担个人养老费用。对于这部分对改革开放有贡献的老人来说,养老得不到保障是不公平的,需要国家救济和照顾。

养老保障的城乡差异

第一,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差异。城镇老年人拥有良好的养老基础设施,包括养老服务机构、医疗资源、老年学校、老年活动场所等,而农村则相对缺乏。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不能只看床位数情况。我国多数地区出现城市养老床位紧张,而农村床位却大量闲置的现象,正是由于农村医疗资源不足或不配套、养老机构的布局不合理、农村布局分散,使得服务设施功能难以发挥作用,这是由服务质量不均衡造成的。

第二,养老模式的差异。城镇老年人的养老模式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1949~1958年,以家庭为主,集体养老为辅,《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保证了老年社员的生养死葬都有依靠;1959~1978年,以集体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由于是“政社合一”,都是集体保障老人的养老;1978~迄今,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模式补充。有的农村地区建立了类似于敬老院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社区综合服务站等提供养老服务,但由于没有配套的医疗资源、专业护理人员、老年活动场所等,对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水平较低。

第三,退休年龄的差异。城镇退休年龄,男性在55~60岁之间,女性在50~55岁之间。而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农业生产基本靠“妇女、儿童、老人”的“386199”部队完成。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粮食生产从业人员50岁以上的约占63%,其中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农农民年龄已接近60岁。当城镇退休职工享受着人口红利创造的养老金时,农村老年人仍在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第四,区域性差异。中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远高于西部地区,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吸引了西部地区年轻劳动力的流入。各地区养老保险不够平衡,养老保险跨省转移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因此,对于吸纳劳动力较强的中东部地区,其养老压力小、养老保险统筹力度大,相反劳动力流出的西部地区,不但老龄化速度高于东部地区,且养老保险基金严重不足。

应对农村老龄化的对策建议

统筹城乡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战略。解决城乡矛盾既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中之重。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大背景进行考虑,而不能仅考虑农村养老、医疗、照护等具体问题。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根本还是要提高“三农”的自我发展能力。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降低“新农合”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报销上限,切实解决农村老年人就医难问题。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高龄老人补助和五保供养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大贫困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

篇7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建筑设计 城市设计居住环境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老龄问题包括老年人问题与老龄化问题,而老年人问题与老龄化问题相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一般把有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看作"老年人问题",把有关老年人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称为"老龄化问题",这是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范畴来认识老龄问题。

世界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80年代以来,联合国曾两次召开老龄化问题世界大会,并将老龄化问题列入历届联大的重要议题,先后通过了《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十.一国际老年人节》、《联合国老年人原则》、《1992至2001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全球目标》、《世界老龄问题宣言》、《1999国际老年人年》等一系列重要决议和文件。提醒各会员国"铭记着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老龄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任何社会都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吁请各会员国"加强或设立老龄化问题国家级协调机构","在国家、区域和地方各级制定综合战略,把老龄问题纳入国家的发展计划中","为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提出了"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的口号,以期增强人们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和老年人问题的重视。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再加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叠加在一起,养老问题异常严峻。〖图1〗

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85亿,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增加4300多万,达到2.21亿,届时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表1〗

表1全国老年人所占比例增长趋势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由于下世纪前半叶人口压力仍然沉重,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使中国提早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

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呈现出"先富后老",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而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

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下个世纪前半叶,中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少的国家更为艰巨。

人口老龄化与城市建筑规划的关系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医疗保健事业的加强,人口死亡率在下降,人口平均寿命在延长,中国社会也正处于老龄化过程中。

如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人口老龄化现象同样是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这种现象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尤为显著。我国有部分城市,特别是老城市,将提前进入老年型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传统观念在变化,一些原来由家庭承担的职能将逐步转移到社会,其中老年人问题将首当其冲。如何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不仅是城市管理部门的职责,也是城市规划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新任务。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要从整体角度考虑设置老年服务设施,如老年大学、老年俱乐部、养老院、康复中心等,为这些设施及相应管理机构落实建设用地。在居住区详细规划中则要更细致地安排为老年人服务的基层公共设施,如老人公寓、老人之家、老人活动中心、门诊部、老年人服务中心,以及安排更多的室外活动休憩场所和为老年人提供安全的公共交通设施等。在居住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更加细致,从住宅层数、住宅类型、户型比例到建筑细致处理,均应充分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如此形成一个从大到小配套的老年人需要的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人服务系统,为老年人创造一个生活上能相对独立、丰富多彩的内外环境。体现国家、政府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视、对老年人的关怀,弘扬祖国尊重老人的传统美德,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来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

增加社会基本老年设施以满足老龄化量的问题

增加住房。随着核心家庭的普及和传统家庭的逐渐消失,居住建筑的户型将产生变革。一方面下一代与老一代分居现象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中国家庭结构演变具有的"分而不离"的特点,要求两代人的住房距离不宜太远,出现了小户型住户比重将明显增加的趋势。

增加老年公共设施。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后,迫切需要向他们提供相应的文化娱乐设施。

增加老年公共配套设施。一些分布于居住区内的城市基层医疗保健设施(保健站、门诊所等)深受老年人欢迎,使体质较弱但病情不严重的老人不必前往距离较远的医院,可在社区内就近得到治疗。

增加老年管理机构并出台政府政策控制其财政分配。现在我国城市中,为老年人服务的养老院(敬老院)、老人公寓、康复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服务中心等机构少得可怜,要进入这些设施条件十分苛刻、费用昂贵,致使相当数量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而又无人照顾的老人处境困难。〖图2〗

表 2 我国社会养老设施体系功能

改进居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以满足老龄化质的问题

住宅建设上应考虑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尽可能在同一楼层配置门厅、厕所、浴室、老年卧室,在楼梯、厕所、走廊等空间设置扶手,厕所、浴室尽可能确保可供护理的空间,为老年人创造独立生活的居住环境,为家庭养老创造条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在住宅建设中至少应在多层住宅的底层按照老年住宅的要求进行设计,或为改造成为老年住宅创造条件,如减少室内外高差、将踏步改为坡道、将浴缸与洗脸盆分开以做到干湿分离等等。

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和社区文化设施。目前在大多数居住区中服务设施十分欠缺,社会服务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老年人仅有的娱乐场所就是条件简陋的麻将室。这种状况亟待改变,建议在居住区规划中配套建设老年人活动设施,如修建老年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和交往场所;修建老年人日托中心,白天可为老年人提供餐饮等服务,晚上老年人可回到家中与儿女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建立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卫生保健等服务,同时可吸收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图3〗

在居住区中大力推广“两代居”房型。鼓励儿女成家后与父母就近居住,既可在生活上相互照应,又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使各自的生活方式不受影响。这种做法既有利于老年人养老、又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具有很好的社会意义。〖图4〗

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中应注重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根据老年人的行为特点,设置晨练场、门球场,各种形式的休息空间、交往空间等,尤其应鼓励老年人与青年人、儿童等不同年龄群体的相互交往,使老年人融入社会大环境之中。户外空间宜相对开放,使老年人与社区有更多的视觉和心理上的互动,避免过于封闭造成心理上的社会隔离感。强调无障碍设计,应包括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前者着重于为老年人提供有利于发挥自理能力的居住条件;后者为老年人提供广泛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在老年人居住建筑与公共绿地及公共服务设施之间应提供一条或多条无障碍通道,保证轮椅能通达。

结语

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有心理学上的,有医学上的,有社会学上的。面对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的严峻现实,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老龄住宅政策,切实落实《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老年住宅“事业化”转变为“产业化”,在设计理念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人性化设计和开发,并完善社区公共设施,做好老年人住宅的外沿建设。

参考文献:

【1】杨贵庆著,《城市社会心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2】林武著,《城市老年住宅区的户外空间设计》,华中建筑,2005

篇8

人口太多还是太少

总和生育率,通俗说,就是妇女从最初进入生育期开始生育,直到退出生育期,在这个完整的35年内,按照既定的生育模式,平均每个妇女能够生育多少孩子。如果每个育龄妇女在此期间平均只生一个,总和生育率即为1,以此类推。

理论上,如果一个社会长期处于人口数目不变的状态,总和生育率简单说应该是2,且新生儿性别比基本是1:1。因为只有当母亲生育了一男一女,孩子才能抵消父母一代死亡带来的人口减少。

可现实是,考虑到新生儿成活率、性别比,或者有人不愿生孩子,有的人只生一个,并且孩子无法全部成人并繁育后代,总和生育率的实际数字需要达到2.2~2.3才能维持人口世代更替水平。

如今,世界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2.5,而中国更是已经从上世纪50年代的6,下降到1.4。

以总和生育率1,新生儿性别比1:1来计算,800位男性和800位育龄妇女将生育400个男孩、400个女孩,400个女孩未来又将生育200个男孩、200个女孩,此时,三代人口总和为2800人,而当第一代人死亡后,第四代由200个女孩生育的200个孩子作为补充,总人口数量也锐减为1400人。

因此,如果从现在起中国维持总和生育率1.4不变,千年之后,人口数量有可能不断减少至0。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段成荣表示,短期内这种趋势并不会出现。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低于2,但是总人口已经继续增长20年了,今后二三十年还会继续增加。”他解释说,“这是因为人口增长有惯性,之前出生人口多,这些人逐渐进入生育年龄, 尽管平均生育人数减少了,一定时期内总量还是在增加。当然,一旦过了人口增长惯性期,人口就会进入逐渐减少的阶段。”

人们究竟应该忧心如何应对接下来50年内新增的二三十亿人口,还是警惕更久远的未来人类可能会消失?段成荣认为,纯粹的数字计算无法代替百年、千年之后人类的真实发展状况,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

应对老龄化多是纸上谈兵

与人类也许面临消失的境遇相比,眼下焦点在于不断下降的生育率致使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已经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日本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超过了20%,中国也达到了8%。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梁中堂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每年退出劳动年龄的人口将近2000万,而达到20岁开始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约有1800万~1900万。此外,即使在劳动人口内部,四五十岁较高年龄层的人口也占到了1/3。

老龄化除了对医疗、福利、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提出了挑战,由于高龄劳动力接受新技术速度慢,劳动转换很慢,会造成这部分人口的失业。同时,高龄劳动力不愿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给年轻人造成很大的就业竞争压力。

例如,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加速了老龄化进程,10年之间老龄化从13%上升到17%。而它在1990年的失业率为2.1%,2001年失业率上升到5.6%。同时青年失业率持续上升,2003年日本15岁到24岁年龄组的平均失业率高达13.2%。

不过,在段成荣看来,老龄化是由于寿命的延长,尤其是医疗进步、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例如饮用水卫生、克服营养不良、克服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以及降低母婴死亡率的结果。他认为,老龄化只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能一味将其定义为问题。

梁中堂也表示,尽管许多欧洲国家、俄罗斯、韩国都在鼓励生育,试图缓解老龄化的趋势,但是成效并不明显。

“现代人不愿意承担过多责任和压力,牺牲自由,不需要靠孩子成就未来,生育的意愿很难回升。”他告诉记者,生育率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下降,事实证明是一种历史规律。

因此,防止老龄化几乎已经回天乏术,当前的重点在于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养老保障问题,以及保持经济增长。但梁中堂坦言,世界范围内还未能找到良策,中国更是纸上谈兵多于实际行动。

人口与资源不是矛与盾

人口与发展的关系,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论,有人认为人口增长对于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另一部分人的看法则正好相反。事实上,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并非非黑即白。日本、新加坡、以色列的人口密度大大超过中国,资源远没有中国充足,但却比中国富裕,环境问题远没有中国突出。同时,人口少于中国,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地区也大量存在。

篇9

一、概念陈述及历史回顾

(一)概念陈述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老龄化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金也不同,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比企业多两三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道。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国家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目前差距大概是3-5倍。

(二)养老金双轨制历史回顾

中国的养老保险改革从1992年开始,实行的是“养老金双轨制”的退休制度,不同工作性质的退休人员实行不同的养老金制度: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实行由财政统一支付的退休养老金制度;而企业职工则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

自1992年开始,双轨制导致的养老金差距越拉越大。近几年,因为调整幅度有很大差距,虽然国家对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行了7连调,但7次连调的总和尚不足机关事业单位一次调整的幅度,从而导致两者之间的差距反而扩大到了五六千元。现在,养老金不合理的差距仍然在继续扩大。

2009年1月28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正式下发,人社部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如今,方案下发已有4年多,但事实上,5个试点省市几乎无进展。2012年5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明文规定“十二五”期间要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二、乌鲁木齐市老龄化及养老保险现状

(一)乌鲁木齐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乌鲁木齐市的老龄化趋势及出现的原因跟国外发达城市不一样。国外老龄化出现的背景是“先富后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慢慢进入老龄化社会。而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我国老龄化出现的原因有特殊性。乌鲁木齐市老龄化社会起点比较晚,是社会经济不够发达而出现了人口的老龄化,即“未富先老”。统计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市从1999年开始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超过了10%。虽然乌鲁木齐市进入老龄化比较晚,但老龄化速度比较快,到2005年老龄人口比例达到了11.43%。这些年以来,乌鲁木齐市老龄人口数量也在逐年上升(如图-1所示)。2006-2010年老龄人口分别增加到了11.72%、12.64%、12.63%、12.77%和11.03%。

(二)乌鲁木齐市养老保险的现状

自1986年养老保险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始建立以来,乌鲁木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相关文件,基本建立了包括城镇职工、灵活就业人员、撤村建居失地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等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截至2011年底,乌鲁木齐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4.74万人(其中:在职参保74.96万人,离退休人员19.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55万人(其中:在职参保较上年末增加10.05万人),增长15.27%。2011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8.36亿元,比上年增加10.48亿元,增长27.67%;基金支出42.56亿元,比上年增加8.16亿元,增长23.72%;年末基金累计结存24.88亿元。待遇水平按照自治区和市政府的要求,继续调整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2011年底,全市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776元,较上年增加96元,增长5.71%。

三、乌鲁木齐市老龄人口养老金双轨制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人员在养老保障方面的待遇“双轨制”长期以来备受社会诟病。乌鲁木齐市作为中国西部大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快速增长的人口老龄化及退休后的养老金双轨问题在当今社会已成了不容忽视的社会焦点。

(一)缴费和待遇脱节

乌鲁木齐市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待遇计发办法是,员工退休待遇仍然根据参保人员的工作年限及其退休前上一个月的档案工资的一定比率计算。这种待遇计算方法与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制度中的职工个人缴费多少、时间长短不挂钩,多缴少缴与退休待遇没有本质联系。缴费与待遇出现脱节,不仅严重影响了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也不能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原则,没有实现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同时,由于制度不完善所造成的缴费与待遇脱节,出现了一些消极因素:部分参保人员对缴费的多少漠不关心,甚至希望缴费工资越少越好,个人既可以少出钱,又不影响退休待遇,造成企业退休人员心理上的不平衡,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由于企事业单位退休待遇相差太大,一些事业单位不愿改制为企业,给机构改革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二)养老金社会发放的不平衡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目前仍然实行的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0年前的差额计算,掩盖了缴费单位经济效益不好、离退休人员不能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的矛盾。虽然参加了养老保险,但并不能做到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也就不能保证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对于机关事业单位而言,在铁饭碗的表象下,也隐含危机。恰恰由于社会化程度低,单位包办养老金,个人不必自负其责,养老金能够按时足额发放与单位经济状况密切相关,职工养老保险基本保障缺乏保底。

(三)过大的养老待遇差距增加了社会不公平

由于历史及制度设计等方面的原因,公务员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待遇普遍比较优厚,甚至远高于相同条件下的企业人员,这必然会增加社会成员的不公平感,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严重时甚至可能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四、应对老龄化及缩小养老金双轨政策的措施

对于老龄化对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只有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更好地应对,实现人口结构的合理化,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加快老年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要想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乌鲁木齐市人口老龄化最严峻时期到来以前,应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解决老龄人口的基本养老问题并且养老金实现公平,为此,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为了应对老龄化,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保障广大参保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增加即期消费,促进乌鲁木齐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优化人口目标,使乌鲁木齐市的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为保证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需要采取科学控制生育率的可行方案,选择最佳时机适当地调整生育水平,逐步调整人口结构。乌鲁木齐市人口老龄化是在人口年龄结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这能够说明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客观存在,人口老龄化本身就不存在好与坏的问题,需要我们接受并积极应对。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们不要悲观和盲目乐观对待,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谈“老”色变。应该正视人口老龄化问题,要以科学的对策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以积极态度对待人口老龄化,从政策制定到社会认同到个人努力,尽量避免或减少人口老龄化对乌鲁木齐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可能造成的不良效应和冲击。

(三)企业年金

篇10

养老金缺口问题:据专家估算,中国养老金“空账”规模大约为1.3万亿元;2004年该数字为7400亿元。由此引发的问题是:个人账户资金被用于支付当期养老金,参保人担心权益受损;国家有没有能力解决养老金的收支缺口。有国家信用的背书,前者的担忧不是太大问题。但养老金缺口如何补上,则直接涉及央企分红和国有股转持的未来走向。

“养老难”浮出水面:我国城乡老年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达到70%。继幼儿园“入托难”之后,“养老难”又浮出水面。据媒体报道,“十二五”规划的31个待批专项规划中出人意料地挤入了一个“冷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这也是这个项目首次正式进入国家的五年规划。

延迟退休问题:从10月1日起,上海市开始实施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延迟年龄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此前,针对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延迟退休年龄问题,人保部发言人称,对退休年龄的问题还在进行研究,同时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在国外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比如最近有一些国家发生了比较大规模的游行。

篇11

1.背景

居住区规划建设的适老化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伴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年龄结构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居住区的开发建设与规划设计必然要向更加适应老年人需求的方向发展。居住区是实现居家和社区养老的重要的物质空间载体,“适老”将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通用设计要素,体现在所有的居住区规划中。

2.人口老龄化和居住区规划关系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涉及面甚广,将影响国家的城市规划工作、社会福利政策、退休制度、劳保制度、医疗保健及保险事业等,其对居住区规划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对规划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解决好老年人的生活、学习、娱乐的要求,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满足老年人健康、长寿的要求,是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使年轻人能更安心地工作的关键。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及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等按人口的一定比例安排出市级的养老设施用地;为区级或全市老年人留足大型老年活动场所和老年教育设施用地。我国老年人虽然大多选择独居但仍希望与子女同住一个居住区。目前我国大部分老年人的居住、生活是靠社区服务来完成的。所以城市规划对老年人的关怀还应体现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上。本文将从我国老年型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两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3.老龄社会下居住区的规划思路与对策

3.1老龄化社会下居住区的规划思路应把握以下原则:

要以老年人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对老年人真实需求充分调研和分析,包括要了解老年人的居住模式、老年人日常出行活动的特征,对社区服务的要求等。需从这些需求入手,来重新审视居住区规模、居住产品类型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合理性。

要考虑居住区长远发展中的动态变化要素。老龄化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常态”,须从长远视角来考虑居住区规划的适老性需求,充分预估认可结构、家庭结构的变化趋势。特别要认识到老龄化的成都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设施规划和空间环境仍需要根据不同的老龄化发展阶段而不断调整,以保证居住区长期可持续发展。

3.2基于上述规划思路,提出规划设计的适老性对策:

丰富住宅选型:老年家庭的增加是老龄化的又一特征,2000年我国老年家庭已超过3000万户,其中独居老人已占26.6%。子女要求与老人分居,老人多希望分而不离,于是出现了以小户型为主,两代各居一户且距离不远的居住方式。所以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注意住宅选型的多样性,以小户型为主,并保持适当比例的两代居户型。

合理配置老年型居住区内的养老设施,并加强统一管理养老设施在小区内的平面布局,可选择在小区中心。在经济发达国家,社区住宅设计中早就提出所谓“太阳系”的建筑格局。以老人住宅为中心,在周边建设为老人服务的医疗、娱乐、学习、健身设施。

加强小区内医疗保健设施的管理与建设。就城市而言,基层医疗保健设施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它既能方便广大居民,又能缓解目前大医院就医难、住院难的问题。老人们体质较弱,身体经常出现一些小毛病,但病情并不严重,不一定前往距离较远的大医院就医,他们更希望能在社区内就近得到治疗或由社区医疗机构提供上门服务。

严格控制居住区内小游园和组团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人类对绿色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在混凝土丛生的喧嚣城市,老年人有大部分的闲暇时间,需要一个绿色、宁静的场地去晨练、溜鸟、呼吸新鲜空气或与他人交流。有的小区虽可就近利用公共建筑的前庭进行体育锻炼,但往往受外在因素的干扰。“在宁静、安全、四周种满丁香树的场地上晨练”是老年人们的共同愿望,也是衡量一个居住区设计好坏的条件之一。所以在注重居住区公园的规划管理的同时应确保小游园和组团绿地的规模。

3.结束语

老龄化问题在中国己经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中国许多大城市已经成为老龄化城市。而作为我们规划设计工作者和决策者能够做的就是在规划设计中充分地对老年人给予细致的、人性化的关怀,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方便而舒适的养老环境,协助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理想境界,为实现和谐社会尽一份力量。

本文通过阐述我国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与特征,进而在老年人的居住模式和居住环境方面提出基本的看法或应对措施,旨在唤起城市建设的决策者、规划设者以及开发者在以后的住区规划建设等,对养老居住及户外环境设计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指导和设计上的关注。只有对老年人的需求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在规划、单体、房型各方面考虑得细致入微,才能持续推动养老地产的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篇12

据统计,2011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重已达到13.7%,而据专家推测,到2013年有可能会突破2亿,到2050年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一都有可能是老年人,在未来的20年中,我国的老年人口将以每年1000万的数量递增。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从1982年老年人比重的4.9%到2011年的13.7%,近30年的时间就提高了近9个百分点,而英国、瑞典从5%到7%就用了大概80多年的时间,超快的增长速度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大特点。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在经济不发达的状态下我国提前进入了老龄化时期,一些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不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整体偏低,针对更多的离退休老人,关于“谁来养?”、“怎么养?”的问题引发了各种矛盾,并形成了多重压力,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

二、当前我国离退休老年人生活现状

我国离退休老年群体的构成,主要是曾在建国前参与革命战争、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和享有供给制待遇的,已到离休年龄,开始实施离职休养的老干部;以及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符合退休标准、享有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劳动者。这个日渐庞大的“银发群体”,在物质经济条件如此优越的当今,理应是进入了人生当中“苦尽甘来”、“尽享天伦”的美好时期,然而,通过对我国离退休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年龄的增长与身体的衰退使很多离退休老人变成了社会中的“弱势人群”,他们中的多数人幸福感和满足感并不明显。尤其在企业中,大部分的离退休人员都是与企业一起成长的,企业的每一次成功与失败都与他们息息相关,在工作的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是任何人与事都无法代替也无法割舍的,一旦脱离熟悉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地位,明显的角色差异使他们倍感失落和无助。而其中也有部分离退休人员或为疾病所困,或存在经济方面的压力,更有甚者成为独居的“空巢老人”,这些问题都让离退休老年人的生活呈现出不容乐观的状况:

第一,在由“企业人”向“社会人”的过渡期无法把握心态平衡,对新老交替的自然规律认识不够,不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即将开始的离退休生活,经常表现出生活秩序紊乱、情感起伏波动大,情绪焦躁不安等现象。

第二,经济待遇的差异使很多离退休人员心理上难以适应,一方面来自于老年人在职期间与离退休后的纵向经济落差,另一方面来自于与其他离退休人员之间的横向攀比。经济是离退休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经济上的差异最容易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被社会、被企业遗弃的心理,影响着新生活的适应和转化。

第三,养老体制与养老机构的不健全导致离退休老人的“老无所养”,加深了他们的顾虑。随着离退休人员的老龄化和高龄化,生活自理成为他们的一大难题。完全依靠子女照料显然并不现实,这就需要有更多的专业护理人员和服务机构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而专业人员的缺失和服务机构的不健全为离退休老人频添了很多忧虑和烦恼。

三、生活管理的有效策略

离退休老年人的生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我国“和谐老龄化”这一理念的落实与发展,因此,作为新时期的管理工作人员在积极帮助老年人进行角色转换的同时,要采取多种有效策略让他们尽快的摆脱各种心理困扰,更快更好的去适应新的生活、新的社会环境。

第一,融入社会生活,做到“老有所乐”。

孤独感和失落感是很多离退休老年人都具有的消极情绪,这些情绪如不及时排除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对大部分离退休老年人的走访发现,很多老年人并不希望自己和社会脱节,更愿意离退休后仍继续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而保持自己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联系。因此要积极组织各类活动,让离退休老年实现“老有所乐”。如开办各种书法、摄影、美术等老年兴趣班,让他们开心的“学”;组织老年人开展旅游活动,让他们放松的“走”;举办各种联欢会或者座谈会,让他们快乐的“聊”;传授各种保健、养生技能,让他们高兴的“练”。实践证明,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不但提高了离退休老人的生活质量,还能有效减缓老年人生理老化速度,继而延缓社会的整体老化进程。

第二,关注政治生活,做到“老有所为”。

老年人最大的心理负担,就是怕自己离退休后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没用的人”,虽然他们离开了工作岗位,但在内心深处是渴望自身价值仍然得到发挥与认同。引导他们融入一些扶贫活动、关心下一代工程、志愿者服务等政治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在活动中老年人可以继续发挥余热,使这些从事祖国建设的劳动者身上的宝贵特质得以发扬光大,让他们能深切感受到自己“老有所为”;另一方面政治活动加强了老年人与社会、与政府、与相关政策的联系,让他们时刻保持着先进的思想和精神面貌,从而使他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提升。

篇13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01

引言

根据民政部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到2015年12月,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含60)已经超过了2.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而世界上的一般看法是当超过60岁的人口数量达到一个国家总人口的10%时,该国就踏入了老龄化社会的阶段。人口老龄化在给国家带来诸多问题的同时,也给一个国家的养老管理体系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现行养老模式

对于我国现在的养老模式分类,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并不一致,但大体可以分成下面的几种。

1.机构养老。是指以社会机构为养老地,依靠国家资助、亲人资助或老年人自备的形式获得经济来源,由专门的养老机构统一为老年人提供有偿或无偿的生活照料与精神慰籍服务,以保障老年人在晚年的幸福生活。

2.家庭养老。是指以家庭住房为养老地,由老年人的家庭成员(一般指老伴、子女)负责其经济支持和精神支持的养老形式。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这种形式在本国的家庭中非常普遍。

3.社区养老。是介于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之间的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由老年人居住的社区为其提供生活照拂、精神慰藉等服铡U馐且恢中滦偷难老方式,既能使老年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又能使老年人得到专业的照料服务。

二、现行养老保险体系

我国现行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是由我国强制实施,各单位按国家统一政策执行,保证广大职工群体退休后基础生活需求的保险制度。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政策之外,各企业根据国家有关建议,结合自身经济情况,为本企业职工设置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的重要补充成分,是自我决定是否办理保险的一种方式。

此外,从事灵活就业的,可以按照对应方式缴纳养老保险。无工作也未从事灵活就业的,可自行按需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三、相关法律政策

为适应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早在2008年,全国老龄委和民政部就联合发文指出了我国发展居家养老的重要性。从2011年全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开始到2016年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我国都明确将“加速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当作各规划的重点,并提出到2020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这一点与我国现行养老模式匹配),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管理体系。2014年,民政部等五部门率先了养老标准化的指导意见,接着又了推进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的新要求;其后教育部等部门又了加速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希望有更多青年和学者投身到养老这个紧迫的事业中去;同年11月,商务部又提出了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健康成长的综合意见和建议。相关部门(例如发改委、民政部、老龄办、国务院、人社部等)又在2015年,就养老服务业发展、促进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相融合等方面指导意见。

四、相关标准

我国由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全国范围内社会福利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此外,参与标准化建设的部门还有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从当前来看,我们国家在养老管理方面的标准(不包括地方标准)主要见表1,对养老各方面规范的还不够细致。

五、结语

从目前来看,我国老龄化问题严峻,养老问题亟待解决,我国政府也对此十分重视,与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很多的惠民养老政策、相关行业标准并建立了各类养老机构。虽然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分布广的特点使得养老问题到现在没有完全解决,但是情况也在逐步好转。对此,国外发达国家在构建养老管理体系时的一些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是要结合我国的主要国情。

参考文献:

[1]文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财政监督,2013(17):69-71.

[2]刘尧.老龄化呼唤养老模式多元化[J].社会观察,2015(6):45-4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