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

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5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

篇1

关键词:会展业地理区位;区位选择;空间尺度

作为会展旅游的核心,会展旅游的市场交易主要发生在会展举办地,举办地所追求的是会展旅游给居民和商业团体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利益。会展旅游的吸引力激励和鞭策着举办地去赢得会展市场,最富有竞争力的会展旅游举办地能够使会展业的不同利益群体获得各自的利益。因此,会展业区位选择的合理性将影响到会展业的发展规模和效益。所谓区位就是从空间的观点,确定地理现象位置、距离、规模、结构的合理性。所以,区位研究的目的是寻求地理事物存在的地域内在规律。

一、会展旅游业的地理区位和空间尺度

区位(Location)一词,除解释作空间内的位置SituationorPositioninSpace外,还有放置和为特定目的而标定的地区两重意思。所以区位与位置不同,它既有位也有区,还有被设计的内含。地理区位这个术语是在区位论引入地理学后才开始使用的,它增加和强调了区位同有关地理现象的相互联系,并赋予各种地理要素以区位概念[1]。由于地理区域存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因此依据地理区位因地理现象和事物存在的空间形态不同,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不同的区位尺度。作为一种产业形态,会展业也存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不同的区位尺度,它们关注的重点分别为会展业的地区布局(宏观)、地点布局(中观)、会议与展览的场馆布局(微观)。这些侧重点构成了有序的空间层次。

(一)会展地区选择时考虑的因素:宏观区位

从目前会展业的发展分布情况和各地区的经济分析来看,会展产业带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密切相关[2]。发展地区会展业应考虑如下区域经济条件:

1.区域经济发达程度

会展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纵观世界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如德国、法国、美国等都是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我国城市会展业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崛起也充分表明会展业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强烈的正相关关系,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总量的扩大必然会对会展产生强大的需求,促进会展业的快速发展。

2.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开放程度

一个城市要发展城市会展业,必须具有较高的开放程度。国际上会展业发达的城市,一般都是开放程度较高的国际大都市。在我国拥有“中国第一展”、并被誉为“华南会展之都”的广州,因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政策束缚少,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因此会展市场开放度很高。广州既有国家级的广交会,也有纯粹的国外来华专业展,还有民营展览机构所办的各类专业展。

3.第三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达程度

会展业与交通、通讯、住宿、餐饮、旅游、商业等行业有较强的关联性,需要这些行业提供完善的服务,满足参展客商的多样化需求。另外,国际会展业发达的城市很大程度上是依托城市产业发展起来的,如德国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法国巴黎的时装展等,因为只有特色的城市产业才能培育出特色的展览项目。

4.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

旅游与会展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会提高城市会展活动的吸引力,世界上著名的会展城市如汉诺威、法兰克福、米兰、新加坡等都是著名的旅游城市。瑞士东部小城达沃斯是阿尔卑斯山系中海拔最高的城市,人口100余万,是世界知名的温泉度假、会议、运动度假胜地。每年1月末,世界经济论坛在这里召开年会,仅此一项每年就给达沃斯带了7000万美元的利润。另外,每年除有400多个大小会议在此召开外,还有70万游客前来度假。因此,具备特色的旅游资源,成为会展业发展的一个必备条件。

5.政府的支持

会展旅游是一个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产业,通过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与其他经济部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互动中实现良性循环,共同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发展规划时,积极考虑本国会展业发展的需要,进行有利的安排。除客观条件外,发展会展业还必须有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支持。如德国的汉诺威、法兰克福、慕尼黑、杜塞尔多夫等都是国际著名的展览城市,它们都把展览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吸引参展商和观众。

(二)选择会展城市时考虑的因素:中观区位

会展旅游业的中观尺度主要是指会展举办城市的选择问题,该空间尺度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是城市的区位条件、经济实力和城市吸引力状况等因素。

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发展会展旅游必须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世界上最重要的150个专业展览会中有近120个都在德国城市举行,与其地处欧洲中心、交通便捷密切相关。从城市看,2001年承办各种国际会议最多的10大城市,如巴黎、伦敦、日内瓦、布鲁塞尔、柏林等,几乎都在地理位置上得天独厚。我国的香港、上海、北京等城市会展旅游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理位置优越。

2.高度发达的城市经济

会展业成本较高,无论举办何种会展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资金投入。据世界银行提供的资料,20世纪以来举办国际性会议次数最多的前10个国家和城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均在10000美元以上。瑞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长期位居世界第一,举办国际会议次数排行世界第九位。因而发展会展旅游的旅游目的地通常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或城市。

3.完善的会展设施

现代化的会展设施是开展会展旅游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许多会展旅游目的的成功得益于良好的会展设施。纽约、底特律、米兰、伦敦、巴黎、东京、法兰克福、慕尼黑都有10万或20万m2以上的大型现代化展馆,汉诺威建有展出面积接近47万m2的世界上最大的展览场馆,新加坡也有一个近10万m2的博览中心。

4.良好的城市形象和较强的城市吸引力

城市形象是旅游竞争的武器,缺乏城市形象或城市形象不佳的城市很难向游客促销,也就是没有竞争力。发展会议展览旅游的城市必须要有鲜明的城市形象。城市的吸引力在于城市形象,城市旅游资源的丰度和文化内涵则是营造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会展与旅游是分不开的,很多时候会展的举办就是冲着举办地的名胜古迹、美丽风光和良好的城市环境而来的。

5.完善的城市功能

会展业对城市功能有极大的依赖性,没有完整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先进的通信设施等,一些大型会展活动,如世博会乃至一些交易会是不能举办的,要成功举办一些大型会议也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只有提升城市公众休闲、城市娱乐、康体、文化、商贸、购物、交通、通讯、邮电等城市功能,才能吸引会展旅游者和旅游投资者。新加坡发展会展旅游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交通、净化环境等以吸引投资者和会展旅游者。

(三)选择会展场馆所时考虑的因素:微观区位

会展场馆选址对会展业的发展而言举足轻重。场馆一旦落成,也就决定了会展业借以发展的空间地理区域。这一区域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包括它的相关配套设施、道路交通状况等等,就成为会展业的运行环境,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项目甚至行业本身的发展。在会展场馆的选择的众多因素中,交通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对于那些正在选址建立会展中心的政府规划部门,选择好展馆的建设位置对展馆效益和城市会展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好的会展场馆,不仅应该具备完善的内部设施和服务机制,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周边环境[3]。

其一,好的展馆应处于交通网络发达地区,四周交通便利、换乘方便,各种交通设施齐全,便于游客和参展者的参展行为。

其二,展馆地址应远离居民区和其它行政机构服务区域,避免给附近居民带来困扰或者妨碍其它公共事务。

其三,展馆附近应配有齐全的配套基础设施,如宾馆、酒店、商场、健身场所等等,为展会和旅客提供方便的同时,也避免了重复建设所造成的浪费。

其四,展馆群体架构应呈现狭长、分散型,而非集中、聚集型,避免因展馆过分集中而带来的车辆拥堵,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地集散。这样既可以使观众有效参展,又能够发挥展馆优势,兴办品牌展会。一般而言,会展场馆多选址于城郊结合部即与上述因素的可实现性有关。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要避免庞大的会展活动所带来的周边交通问题,对展会的明确定位和对专业观众的区分,也是加强对展会控制、减少观众流动量,以及提高展会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会展旅游业区位选择的综合因素

具体到某一个展会的举办地的区位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吸引力、会展场馆的周边环境及自身状况等因素[4]。

三、会展业的区位决策过程

从理论上讲,会展业的区位决策过程可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为会展预先策划阶段,主要是确定会展的时间和预算,并开始做一些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在此阶段中,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先决条件。例如协会执行委员会的新成员,可能会提出对这个过程的不同观点。过去的经验,尤其是最近一次会展的执行情况是未来会展地点选择的重要依据,比如先前已经制定的轮换使用会展地点的政策。预期的环境条件对会展的举办具有也是非常重要的。毋庸置疑,为数众多的地点选择因素都会对这个策划前的步骤产生影响,并进而在做出最后地点的决策时,能够看出每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在这个早期步骤中,其他竞争区位在准备候选地名单之前通过与协会的接触,就可以开始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决策过程。

篇2

作为会展旅游的核心,会展旅游的市场交易主要发生在会展举办地,举办地所追求的是会展旅游给居民和商业团体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利益。会展旅游的吸引力激励和鞭策着举办地去赢得会展市场,最富有竞争力的会展旅游举办地能够使会展业的不同利益群体获得各自的利益。因此,会展业区位选择的合理性将影响到会展业的发展规模和效益。所谓区位就是从空间的观点,确定地理现象位置、距离、规模、结构的合理性。所以,区位研究的目的是寻求地理事物存在的地域内在规律。

一、会展旅游业的地理区位和空间尺度

区位(Location)一词,除解释作空间内的位置SituationorPositioninSpace外,还有放置和为特定目的而标定的地区两重意思。所以区位与位置不同,它既有位也有区,还有被设计的内含。地理区位这个术语是在区位论引入地理学后才开始使用的,它增加和强调了区位同有关地理现象的相互联系,并赋予各种地理要素以区位概念[1]。由于地理区域存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因此依据地理区位因地理现象和事物存在的空间形态不同,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不同的区位尺度。作为一种产业形态,会展业也存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不同的区位尺度,它们关注的重点分别为会展业的地区布局(宏观)、地点布局(中观)、会议与展览的场馆布局(微观)。这些侧重点构成了有序的空间层次。

(一)会展地区选择时考虑的因素:宏观区位

从目前会展业的发展分布情况和各地区的经济分析来看,会展产业带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密切相关[2]。发展地区会展业应考虑如下区域经济条件:

1.区域经济发达程度

会展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纵观世界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如德国、法国、美国等都是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我国城市会展业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崛起也充分表明会展业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强烈的正相关关系,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总量的扩大必然会对会展产生强大的需求,促进会展业的快速发展。

2.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开放程度

一个城市要发展城市会展业,必须具有较高的开放程度。国际上会展业发达的城市,一般都是开放程度较高的国际大都市。在我国拥有“中国第一展”、并被誉为“华南会展之都”的广州,因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政策束缚少,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因此会展市场开放度很高。广州既有国家级的广交会,也有纯粹的国外来华专业展,还有民营展览机构所办的各类专业展。

3.第三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达程度

会展业与交通、通讯、住宿、餐饮、旅游、商业等行业有较强的关联性,需要这些行业提供完善的服务,满足参展客商的多样化需求。另外,国际会展业发达的城市很大程度上是依托城市产业发展起来的,如德国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法国巴黎的时装展等,因为只有特色的城市产业才能培育出特色的展览项目。

4.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

旅游与会展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会提高城市会展活动的吸引力,世界上著名的会展城市如汉诺威、法兰克福、米兰、新加坡等都是著名的旅游城市。瑞士东部小城达沃斯是阿尔卑斯山系中海拔最高的城市,人口100余万,是世界知名的温泉度假、会议、运动度假胜地。每年1月末,世界经济论坛在这里召开年会,仅此一项每年就给达沃斯带了7000万美元的利润。另外,每年除有400多个大小会议在此召开外,还有70万游客前来度假。因此,具备特色的旅游资源,成为会展业发展的一个必备条件。

5.政府的支持

会展旅游是一个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产业,通过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与其他经济部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互动中实现良性循环,共同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发展规划时,积极考虑本国会展业发展的需要,进行有利的安排。除客观条件外,发展会展业还必须有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支持。如德国的汉诺威、法兰克福、慕尼黑、杜塞尔多夫等都是国际著名的展览城市,它们都把展览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吸引参展商和观众。

(二)选择会展城市时考虑的因素:中观区位

会展旅游业的中观尺度主要是指会展举办城市的选择问题,该空间尺度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是城市的区位条件、经济实力和城市吸引力状况等因素。

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发展会展旅游必须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世界上最重要的150个专业展览会中有近120个都在德国城市举行,与其地处欧洲中心、交通便捷密切相关。从城市看,2001年承办各种国际会议最多的10大城市,如巴黎、伦敦、日内瓦、布鲁塞尔、柏林等,几乎都在地理位置上得天独厚。我国的香港、上海、北京等城市会展旅游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理位置优越。

2.高度发达的城市经济

会展业成本较高,无论举办何种会展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资金投入。据世界银行提供的资料,20世纪以来举办国际性会议次数最多的前10个国家和城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均在10000美元以上。瑞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长期位居世界第一,举办国际会议次数排行世界第九位。因而发展会展旅游的旅游目的地通常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或城市。

3.完善的会展设施

现代化的会展设施是开展会展旅游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许多会展旅游目的的成功得益于良好的会展设施。纽约、底特律、米兰、伦敦、巴黎、东京、法兰克福、慕尼黑都有10万或20万m2以上的大型现代化展馆,汉诺威建有展出面积接近47万m2的世界上最大的展览场馆,新加坡也有一个近10万m2的博览中心。

4.良好的城市形象和较强的城市吸引力

城市形象是旅游竞争的武器,缺乏城市形象或城市形象不佳的城市很难向游客促销,也就是没有竞争力。发展会议展览旅游的城市必须要有鲜明的城市形象。城市的吸引力在于城市形象,城市旅游资源的丰度和文化内涵则是营造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会展与旅游是分不开的,很多时候会展的举办就是冲着举办地的名胜古迹、美丽风光和良好的城市环境而来的。

5.完善的城市功能

会展业对城市功能有极大的依赖性,没有完整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先进的通信设施等,一些大型会展活动,如世博会乃至一些交易会是不能举办的,要成功举办一些大型会议也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只有提升城市公众休闲、城市娱乐、康体、文化、商贸、购物、交通、通讯、邮电等城市功能,才能吸引会展旅游者和旅游投资者。新加坡发展会展旅游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交通、净化环境等以吸引投资者和会展旅游者。

(三)选择会展场馆所时考虑的因素:微观区位

会展场馆选址对会展业的发展而言举足轻重。场馆一旦落成,也就决定了会展业借以发展的空间地理区域。这一区域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包括它的相关配套设施、道路交通状况等等,就成为会展业的运行环境,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项目甚至行业本身的发展。在会展场馆的选择的众多因素中,交通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对于那些正在选址建立会展中心的政府规划部门,选择好展馆的建设位置对展馆效益和城市会展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好的会展场馆,不仅应该具备完善的内部设施和服务机制,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周边环境[3]。

其一,好的展馆应处于交通网络发达地区,四周交通便利、换乘方便,各种交通设施齐全,便于游客和参展者的参展行为。

其二,展馆地址应远离居民区和其它行政机构服务区域,避免给附近居民带来困扰或者妨碍其它公共事务。

其三,展馆附近应配有齐全的配套基础设施,如宾馆、酒店、商场、健身场所等等,为展会和旅客提供方便的同时,也避免了重复建设所造成的浪费。

其四,展馆群体架构应呈现狭长、分散型,而非集中、聚集型,避免因展馆过分集中而带来的车辆拥堵,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地集散。这样既可以使观众有效参展,又能够发挥展馆优势,兴办品牌展会。一般而言,会展场馆多选址于城郊结合部即与上述因素的可实现性有关。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要避免庞大的会展活动所带来的周边交通问题,对展会的明确定位和对专业观众的区分,也是加强对展会控制、减少观众流动量,以及提高展会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会展旅游业区位选择的综合因素

具体到某一个展会的举办地的区位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吸引力、会展场馆的周边环境及自身状况等因素[4]。

三、会展业的区位决策过程

从理论上讲,会展业的区位决策过程可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为会展预先策划阶段,主要是确定会展的时间和预算,并开始做一些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在此阶段中,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先决条件。例如协会执行委员会的新成员,可能会提出对这个过程的不同观点。过去的经验,尤其是最近一次会展的执行情况是未来会展地点选择的重要依据,比如先前已经制定的轮换使用会展地点的政策。预期的环境条件对会展的举办具有也是非常重要的。毋庸置疑,为数众多的地点选择因素都会对这个策划前的步骤产生影响,并进而在做出最后地点的决策时,能够看出每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在这个早期步骤中,其他竞争区位在准备候选地名单之前通过与协会的接触,就可以开始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决策过程。新晨

第二步的主要工作是通过调研和现场考察,收集能够满足最低要求的可能的会展区位和详细信息,对地点选择进行分析。对于重大的会展还可邀请候选的举办地的代表向协会介绍商务活动开展情况。另外,要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最后的建议。

第三步根据会展策划者或者选址委员会的建议,由会展主办方做出区位选择的决定。委员会的成员可能会对到底哪些地点选择因素更为重要提出不同的看法,而且相竞争的举办地常常会不断地进行据理力争,还可能提出先决条件的问题。例如从吸引参展商或与会者以及获利的角度,会展的特定目标就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最后阶段,为举办会展(第四步)和会后评价(第五步),将此次区位决策过程作为下次会展的先决条件。评价还可能提出一些潜在的备选或竞争区位,以备未来举办会展时选择。

参考文献:

[1]杨吾扬.区位论原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

篇3

一、西安国际港务区概况

西安国际港务区是陕西省“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它由保税物流区、国内物流区、集装箱作业区、国际贸易拓展区、国家应急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产业转移承接区、湿地景观区、综合配套区、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域组成。作为以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服务业为龙头的专业化园,西安国际港务区依托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西安综合保税区两大平台,采用公、铁、航、海多式联运,承接沿海港口功能内移,将迅速形成商贸、物流、加工、服务等产业聚集。成为西北地区连接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门户和桥梁,成为服务陕西、覆盖西北、辐射欧亚大陆桥节点城市物流体系的平台。

二、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选择理论

区位理论是经济地理学以及区域经济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是解释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在一定的经济空间中,各区位所处的地位不同,其区位因素各异,从而其市场、成本、技术、资源约束不同,为追逐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各决策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相应的约束条件选择最佳的区位,也即决策主体的区位选择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什么样的理论进行抉择、选择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哪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区位选择理论的核心内容。

区位选择理论主要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和韦伯认为区位选择应该符合三个标准即成本最低;市场份额最大;集聚效应最高。区位选择的基本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因素和投资环境。杜能指出距离城市远近的地租差异即区位地租或经济地租,是决定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作物布局的关键因素,由此他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呈六个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理论,即著名的“杜能环”。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指出三条区位法则即运输区位法则、劳动区位法则和集聚或分散法则,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的工业区位是运距和运量最低的地点。

三、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区位分析

(一)位于西安发展的战略要地,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物流企业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周围应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为物流中心及工业企业发展留有余地,它以效益为宗旨,地价的高低对其区位的选择有重要影响。

西安国际港务区位于位于西安市东北部灞渭三角洲,园区西沿灞河,北抵渭河,东接临潼,是西安未来空间发展格局中的战略要地,南衔绕城高速和城市三环线,距西安市行政中心五公里,是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北扩、东拓、西联”的前沿区域。此处风景优美,地阔人少,地价适宜,完全具备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件,可降低对城市生活的干扰,泾渭灞四水聚港,丰厚的文化积淀与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园区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它的建成将对拉大城市骨架,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布局,统筹城乡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具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西安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是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是中国内陆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内陆最大的铁路交通通信中心之一。西安国际港务区靠近货物转运枢纽,铁路、公路、航空能够保证货畅其流。通过多种实体交通方式的组合,可最终实现西安国际港务区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配送集疏运系统。

公路方面,西安地区拥有西北地区最为发达和繁忙的公路交通体系,西安处于“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网的中心,是中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之一。

铁路方面,西安国际港务区北部依托西安铁路集装箱供应站,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便捷的铁路输运系统和集装箱中心站确立了西安物流中心的地位。它将依托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新筑铁路散货场以及周边便利的铁路运输网络,实现与沿海港口有效连接,形成中国西北最大的转运枢纽型综合物流园区。

航空方面,西安市同样具有突出的优势。咸阳国际机场可以为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日常航空运输提供便利的条件,窑村机场可承担应急物流的运输。

(三)具有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条件

西安市高效云集,科研机构众多,有着较强的物流教育与科研实力,这是西北地区其他省市所无法相比的。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都设有物流专业和科研机构,具备培养物流学科博士、硕士、本科及专科各个层次专业人才的资质和能力,能够为西安现代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良好的智力支持。

(四)具有先进的信息技术条件

西安市的科技优势及其依托西安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是十分突出的,陕西电信的发展一直都走在西部地区前列,其电信网络已实现模拟网向数学网、人工交换向程控交换重大转变,基础传输网在全国处于网络枢纽地位,技术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物流信息化起到很高的带动作用。

(五)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西安国际港务区建成的内陆港,解决了陕西地区对外贸易和承接外向型产业的硬件环境,将为各界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也为跨国企业开拓西北内陆市场、中亚市场甚至欧洲市场打开了通途。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负责研究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并负责相应落实、监督,解释、咨询;这为招商引资提供了软环境。

四、结束语

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区位优势独特,它不仅是西安的,更是中国的,甚至是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纽带。在陕西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资源、能源基地的形势下,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建成将对西安市、陕西省的产业结构、城市形态、城市功能及城市价值的兑现都起到重要作用。它是陕北、关中、陕南三大经济带的物流枢纽和辐射中心,它将会以其优惠的税收政策、快捷的集疏运体系、完整的产业配套链、最新的市场信息流、方便的融资渠道、强大的保税物流功能、高效的行政服务架构等,在构建起完善、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充分地为西安“四区两基地”强大的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同时,辐射西北和黄河中上游地区,使西安真正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和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洼地、拉长产业链条的平台、发展高端服务业的核心区,将为西北内陆地区与国际、国内搭建一个物流合作平台。

参考文献:

[1]姜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选址与规划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篇4

分析2007年各地高考试题,文综试卷中有关“区位分析试题”命题素材丰富,设问角度灵活,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类型一:评价区位选择是否合理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36.图1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合理。图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

(2007年高考文综天津卷)36.Y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20世纪50年代后,在老城区以西10余千米处建设了以机械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区。(如图2所示)

说明图中A工业区布置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交通便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与文化生活区之间建有绿化防护带。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36.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图3中的A、B、C、D、E五处可供选址,该地盛行东风。据此并读图3,回答问题。

在A、B、C、D、E、五处中:

(1)印染厂宜选址于 ① ,理由是 ② ;

(2)水厂宜选址于 ③ ,理由是 ④ ;

(3)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 ⑤ ,理由是⑥ ;

(4)科技园区宜选址于 ⑦ ,理由是 ⑧ ;

(5)生态公园宜选址于 ⑨ ,理由是 ⑩ ;

参考答案:(1)①B ②在居住区的河流下游和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2)③E ④在城区河流的上游 (3)⑤A ⑥在城区污染源的下游 (4)⑦D ⑧靠近高等院校 (5)⑨C ⑩在污染型企业与居住区之间

(2007年高考文综重庆卷)图4为a城到d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规划设计走向有甲、乙两个方案,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按乙方案建设,线路总长58.5千米,建设费用31亿元,比甲方案的概算费用多5亿元,长度多7千米,根据图4及相关信息,回答(1)-(3)题。

(1)图4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其原因可能是

①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②沿河谷走向自然障碍小 ③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④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c地建休闲度假地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环境承载量大,旅游配套设施好

B.环境优美,旅游配套设施好

C.环境承载量大,交通便捷靠近市场

D.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靠近市场

(3)最适宜在b城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建材工业 B.仪表工业 C.造纸工业 D.森林工业

参考答案:(1)D (2)D (3)B

(2007年高考文综山东卷)图5位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该城镇与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局的工厂是

A.建筑材料厂 B.化肥厂 C.冶炼厂 D.电镀厂

参考答案:A

类型二: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

(2007年高考文综天津卷)39.环渤海地区被确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优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

参考答案:科技水平高;经济基础雄厚。

(2)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

参考答案:甲区域:原料和燃料;乙区域:市场。

(2007年高考文综宁夏卷)37.读图7,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计划在a处建一大规模的木材加工厂,分析其选址的有利条件,并说明建厂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参考答案:有利条件:接近原材料产地;靠近水、陆交通线(交通运输便利)。影响: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对策:合理采伐和育林相结合,采取防治污染等措施。

(2)该地区计划建一大型机场,分别说明b、c两地作为机场选址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提示:大型机场占地规模大,c地需填海。)

参考答案:b地有利:位于几个大城市的中间(靠近几个大城市),便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便利)。不利:占用大量农田和湿地。C地有利:通过填海修建机场,可以保护农田和湿地。不利:位置偏离大城市,不利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不便);填海造陆,工程造价较高。

类型三:分析某类最佳工业区位的选择

(2007年高考文综四川卷)36.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05年10月2日13时30分(当地区时),“和平之旅”使者哥德堡号仿古木帆船于图8中A港启航,经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于2006年8月29日10时30分(抵达地区时)抵达图9中B港。

甲区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主;油气开采和化工、机械设备、食品工业为其三大主导部门;该区工业主要集中在西部。试用你所学地理知识对上述工业特点的成因分别给予合理解释。

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主:___________________;

油气开采和化工、机械设备、食品工业为其三大主导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

该区工业主要集中在西部: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主:劳动力资源丰富(有较多熟练劳动力和技术人才);区内市场狭小;对外经济联系方便(临海)。

油气开采和化工:临近北海油田;邻近世界重要油产地。

机械设备:近钢铁产地(鲁尔工业区);科技力量雄厚

食品工业:乳畜业发达;消费市场广阔。

该区工业主要集中在西部:西部城市密集(有城市群);海运条件便利;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

类型四: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从动态角度观察某类或某地区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是一个重要的视角。例如,钢铁工业布局就依次走过了煤产地接近铁矿接近交通便利地的演变。行业的兴衰,社会环境的改变,都将使区位布局随之发生变化。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36.图10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

参考答案:两厂都属于污染(大气)较重的工厂,仅次于盛行风向垂直的老城区郊外,较为合理;现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污染城区,影响居住环境(人们环境意识增强),需迁出城区。

类型五: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

(2007年高考文综天津卷)36.图11中甲、乙两区域都是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读图回答问题。

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条件及其治理措施。

(2007年高考文综江苏卷)31.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础。表1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图12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结合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原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技术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40.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13,回答(1)~(2)小题。

(1)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1)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运(漕运)通道。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蚀。(2)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东北可通东北平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南经华北平原可通过东部平原地区,且东南离海较近。

二、高考地理试题中区位分析试题的复习策略

1.掌握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1)可持续原则。区位选择的核心原则。多角度、多层面分析某地区工业、农业、商业、城市、交通、旅游等的区位因素,采用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等措施,以绿色GDP为依据,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寻求这种布局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2)主导性原则。不同的产业部门,其投资要素中各要素所占的比例不同,区位选择一般要看是否满足其主导性需求。如装配工业区类(普通服装)要看是否有廉价劳动力;冶金工业(炼铝业)要看是否有廉价电力和原料;饮料业(啤酒)要看是否有便捷的市场。商品粮基地主导因素是优良土地和水热条件;花卉业主导因素是市场和水源;宁夏平原水稻种植主导因素是水源;南疆长绒棉种植主导因素是昼夜温差大。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和把握其区域特征,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如以农业为例:

(3)因地制宜原则。因不同的自然环境制宜,因不同的经济环境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区区位,把握区位联系的特殊性。细心地分析给定的环境特点,发挥“比较优势”是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的基本方法。如“珠三角”的区位优势是邻近港澳台,面向东南亚,对外贸易的优势明显。宜大力发展外需性产业;武汉的区位优势是“九省通衢”,对内贸易的优势明显,宜大力发展内需性产业;上海的区位优势是具有中国“大地理中心”的位置――长江流域出海口、南北沿海航线的中点,对内、对外均有很大优势,发展内、外需性产业均可。

(4)因时制宜原则。区位因素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除了静态地从综合、主导方面分析区位因素外,更要从发展变化角度进行分析、评价。例如,某个工业地域的繁荣、衰败等皆由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而引起。又如,钢铁工业分布的历史演变为:前期为煤铁复合体型,后期为临海型。再如,劳动密集型工业,大约每十年变化一次,在二战期间主要在美国,20世纪50~60年代主要在亚洲“四小龙”,20世纪80年代主要在中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20世纪90年代主要在中国沿海省份,21世纪初主要在中国的中部省份(即中部的崛起)。

2.理解区位分析的基础知识

区位分析知识主要集中在高中地理必修(1)下册,我们要认真学习教材中的每一个案例,通过相似知识的整合、核心知识的辐散,掌握区位分析的基本方法、基本规律,构建高质量的区位分析知识结构,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城市发展的区位分析

①城市新区的发展区位选择――从城市的整体发展需求分析比较城市各个方向发展的优势,选择发展的重点方向(大比例尺的平面图上)。例如分析浦东开发区的区位优势是什么?――应从上海市的城市发展需求出发来分析,上海城市在扩张、“退二进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建设成服务型、信息化、国际化大都市,故扩大其中心商务区的功能是关键。因此可答为:①紧邻外滩老商务区,历史基础好;②与老城隔江相望,易发展成一个整体;③地势低平,水源方便;④老城区人口、工业、商业活动高度集中,环境问题严重,急需减压;⑤濒江临海,交通方便。

②城市“点状”的区位分析(小比例尺的平面图上)。多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形成多与自然条件相关――气候优越、地形平坦、水运发达、水源充足、矿产丰富。发展多与经济壮大有关,如交通的发展、经济的开发、科技与旅游的发展有关,如重庆市的形成和发展区位:①位于嘉陵江和长江的汇合处;②直辖市;③西南重要的工业基地。

(2)某工业部门设置地理位置的选择

①国内两地或多地(小比例尺图上)的比较区位优势――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要从以下四方面来分析:A.自然条件:位置、地形、水源。B.经济条件(追求利润最大化):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等。C.社会因素:政策(促进就业、社会进步、区域均衡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个人爱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等。D.环境因素。工业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因此,在现实的区位选择中,要首先考虑其主导因素或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同时注意: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原因是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③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④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重要;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分析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劳动力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九个方面。同时要注意:A.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B.分析时应从有利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例如,上海建立大型钢铁企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海南为何目前仍没有建立钢铁企业?上海无煤无铁,缺乏原料、燃料,它之所以能发展钢铁工业具有以下有利条件:A.位置优越,交通使利。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居我国大陆南北沿海航运中点,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相接,是水陆交通枢纽。可以利用海运、廉价的河运从内地和国外输入煤炭,发展临海型钢铁工业;B.接近消费市场。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又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各种工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钢铁,建立钢铁企业,可以就地消费,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C.工业用水方便。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大型现代化宝山联合企业就建立在长江之滨,工业用水极为方便;D.技术力量雄厚。上海工业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沿海地区老工业基地,知识技术密集,高等教育、科学技术都很发达,能为我国生产高、精、尖、新的产品,为全国钢铁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而海南岛虽然蕴藏着丰富的富铁矿,但由于能源短缺,开发较晚,技术落后,市场狭小,目前还没有建立大型钢铁企业。自从1986年成立海南省以来,它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海南的钢铁工业也会兴起的。

②工业类(大比例尺图上――城市平面布置)从“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角度采点:A.“风”――应保证有污染的气体不吹向居民区,注意图中风向条件。B.“水”――应保证有污染的水体不流向居民区,把它放在下游,注意河流的流向。C.“宝”――有好的经济效益。依据产品生产过程中对要素的特殊需求,接近原料地、燃料地,接近市场,接近廉价劳动力,接近科研中心等。D.“地”――从地域空间联系和地形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

(3)农产品生产的区位选择

①小比例尺平面图上,从农产品的生产特点、质量要求和营销的特殊需求条件来分析。A.米袋子问题。从商品粮(余粮)多来分析。例如:试分析鄱阳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发展的条件?――余粮多、稻米生产的特殊需求来分析。可答为:地势平坦,易机耕;气候优越,水热丰富,单产高;劳动力充足而廉价;国家政策扶持。B.菜蓝子问题。例如珠江三角洲(市郊地区)花卉、蔬菜生产区位分析――花卉、蔬菜的生产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分析回答为:市场广阔,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面向港澳、东南亚;交通方便;水源方便;劳动力廉价;保鲜技术先进;地势低平,土地肥沃。D.钱袋子问题。例如分析陕西中部黄土高原地区苹果生产的区位优势条件――苹果是非主食,是辅助食品――市场要好;质地要求“脆”――水分适中、“甜”――昼夜温差大、“色丽”――光照充足。种植苹果的过程中,施肥、整枝、护果――耕劳动力多;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一旦栽培有中长期的效益。故答为:品质优良,市场广阔;地处我国平原向高原、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地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适中,品质甜、脆、粉红、个大;劳动力廉价,土地低廉,成本低;土壤疏松肥沃;符合“退耕还林”工程需求,有国家政策、资金扶持;有利于水土保持。

②大比例尺平面图上的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去分析。自然条件有: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同时注意:自然因素的改造: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种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另外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就社会经济因素而言:一是市场(决定性作用):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二是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即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小。如乳畜业,一为对市场的需求,二为对牧草的需求;茶叶生产,一为对多云雾的需求,二为对酸性土壤的需求;旅游休闲业,一为对环境的需求,二为对市场信息的需求;在最适宜的地方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阿根廷五国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4)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

应从“两头地域、沿线地域”建设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来分析。从“自然条件、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条件”等角度综合采点。在分析中,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①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A、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要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B、地质: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C、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D、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②从人为因素考虑归纳如下:A、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B、经济:经济发展――客货运量大增,资金充足;反过来,交通建设――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C、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D、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密集区,最大限度受益。E、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F、政治:京九线――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进藏铁路――加强,巩固国防等。G、科技:如在冻土上修筑铁路的技术已解决等。同时要注意:公路选线的分析方法,主要考虑社会经济的需要(资源开发与调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流、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交通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a、国道选线的一般原则:路线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b、地方性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c、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从微观上考虑是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3.重视区位分析的基本方法

(1)分清区位分析的对象。区位分析的对象一般有两种:某个区域的区位和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例如“简述上海港在我国水运中的区位优势”属于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简述东北商品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属于某个区域的区位。

篇5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必须妥善组织安排。空运主要是运输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公路主要是运输短途、量小及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货。铁路主要是运输远程、量大及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货。水运主要是运输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3)综合考虑确定运输方式

经济性、快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是运输方式的四大评价指标。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其适用的范围。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客、货运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来确定运输方式。

2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是交通运输线路的基础因素,其影响逐步减弱。

4水运的区位条件(以莱茵河为例)

(1)自然条件:莱茵河流经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缓,利于船只航行;该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水位变化较小,冬季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该区域河网密布、运河众多,可以形成庞大的内河水运网;河流含沙量小,河道不淤积。

(2)社会经济条件:莱茵河主要流经德国,其中鲁尔工业区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其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河运是其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二)交通运输选择的思维方式

1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思维模型

(1)求同――交通运输线和站点的区位选择都受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因此要用综合的观点观察分析区位因素。

(2)存异――根据交通运输点、线区位选择的不同要求,构建相应的区位分析微观模型,如港口区位分析应重点考虑航运条件(港阔水深)、停泊条件(风浪较小)、筑港条件(地势平坦开阔)、腹地条件(腹地广阔而经济发达)、城市依托。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如下表所示:

2交通运输布局区位分析的思路方法

(1)观图知地,整合区位信息

区位分析类问题的解决多依赖于对所给图示信息的判断分析,因此要按照区位因素结构从图表中充分提取有用信息。以交通运输线为例:从区域图中提取地形、地质、河流等区位信息,分析比较自然条件对线路选择的影响。从图中整合资源、人口、城镇分布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区位信息,对区域运输需求做出综合分析,说明交通运输建设的必要性。

(2)综合分析比较确定方案

交通运输建设方案的比较,既要看到自然条件的不同,又要重视社会经济效益的差异,以“低成本、高效益”为最佳选择。

(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1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四)商业网点区位的判读方法

1分析城市地价高低:在地价最高处,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在次高峰,可能布局次级商业区。

2分析城市路网密度:城市路网密度大的地区,人流、物流大,商业网点密集。

3分析城市道路网格局:城市干道与市区环路交会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员流动和商品货物集散,成为合理布局商业网点的理想区位。

4分析建筑的密度:建筑物高大稠密的地区地价高,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

5分析车流量:白天车流量大、停车频率高,夜晚相反,可能是商业密集地区。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车速快慢、事故次数多少、监测点多少、人口昼夜差别大小等方法判断商业网点区位。

(五)交通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除了对聚落和商业影响较大之外,对人类其他生产、生活,诸如人口迁移、农业、工业、旅游等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1交通运输对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影响

一方面交通便利的地方,人口分布的密度较大。另一方面,随着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

没有人不想和你同坐一辆豪华轿车,但你需要的,却是轿车坏了还会和你一起搭巴士的人。――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

人生四然: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莫言

2交通运输对农业的影响

交通运输对商品农业的区位影响突出,而对自给农业的区位影响较小。现代农业生产的产品最终要运往市场,实现其商品化和社会化,靠的就是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农业的区位选择要充分考虑交通运输条件,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3交通运输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交通运输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沿江、沿海港口和铁路、公路沿线、枢纽地区对工业布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例如美国芝加哥、底特律的冶金工业,就是利用五大湖的廉价水运,将附近的煤、铁矿石运来建成的。

不同社会阶段的影响有明显差异。交通运输的发展,为工业走向分散提供了条件。一方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工厂对原料、燃料地的依赖性减弱,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可以布局加工业。另一方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扩大了工业生产原料、燃料的来源范围和产品销售市场,使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工业生产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区位。

4交通运输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交通运输条件的日益改善,使世界各地距离日趋“缩小”,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对一地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影响较大。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通过影响旅游者的经济距离和游览心情来影响其开发价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