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水下通讯技术

水下通讯技术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47: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水下通讯技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水下通讯技术

篇1

中图分类号: TN915.8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石油天然气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深水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将成为今后海洋石油工业的重点。海洋工程正朝着超深水、大型化、水下生产系统方向发展。图1为海洋油气开发技术发展趋势示意图。我国海域广阔,水深超过450m区域占3/4以上,深水油气开发已进入设计阶段。作为深水石油开采的解决方案,水下生产技术越发的重要,国际上大型石油公司已经成功地将这项技术应用在1500m或更深领域。国内在深水开采领域还是空白,技术落后,发展缓慢,公司已经在努力突破这种困境,以达成自行设计和建造水下管汇系统的目的。

图1 海洋油气开发技术发展趋势示意图

2.水下管汇概述

常规水下油气田管汇分为生产管汇和测试管汇,生产管汇用来汇集各生产井口的流体,然后进入生产处理流程,或是直接通过海管外输;测试管汇主要用来测试每一口生产井的产量,测试时单井流体通过测试管汇进入计量系统进行计量。管汇大小要考虑所有生产井的产量,并且在管汇上应根据油藏的后续开发方案预留接口;管汇一般根据关井压力进行全压设计以节省投资,但管汇后续的生产设施是否全压设计要根据具体生产流程进行分析。水下管汇系统由管子和阀门组成,用来分配、控制管理石油和天然气的流动。管汇安装在海底井群之间,主要是把油或气集合起来输送到处理器[1]。

3.电力/通信传输技术简介

水下通信对水下管汇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是水下管汇系统的动脉和神经。水下通讯应具有高可靠性,应提供可满足所有可预见情况的通讯能力。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数据速率的限制,不能或不适用,将数据实时传送给主控制系统(MCS)。如数据应适时传输给主控制系统(MCS),可允许在水下电子模块(SEM)中临时存储,并应保证存储的数据不会丢失或被覆盖。通讯和电源系统应可承受正常的噪音和干扰而不会误操作。应可在电压、频率变化范围,和水下电子模块(SEM)上连接数量变化下不受影响。主控制系统(MCS)与水下电子模块(SEM)间通讯的管理端为主控制系统(MCS)。系统通讯性能应满足购买方指定的误码率要求,电通讯系统误码率设计要求为

4.水下系统电力/信号传输

针对水下电力通信的特殊环境,水下管汇系统电力/信号传输可以应用电力线通信技术进行,电力线通信简称PLC(Power LineCommunication),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是以电力网作为信道进行载波通信的一种有线通信方式。PLC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能充分利用电力线资源,因此PLC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和应用价值。PLC在原理上和邮电有线通信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它在电力线路输送50 Hz/60 Hz电能的同时,利用电力线路来实现数据通信的传输。

水下控制模块还包含基于微处理器的水下电子模块(SEM),对来自主控制单元的电力载波信号进行解码,从而对水下阀门进行操作;同时对水下采油树及井口的压力、温度等过程参数信号进行编码后调制在电力线上实现上传,当发生电力/信号传输中断等意外情况时,电力电子模块会自动向主控制系统报警,提示维修和使用备用设施。在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调制解调方式上,该控制系统采用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模式,其中对于相位不连续的调频方式,数字调频信号可以看成是2个数字调幅信号之和[3]。

5.结束语

水下管汇系统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水下管汇系统不仅可以提高采收率,而且不须要对地面不动产进行投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PLC传输技术在水下管汇系统中可行性研究。PLC技术具有多种优点:

(1)实现成本低 由于可以直接利用已有的配电网络作为传输线路,所以不用进行额外布线,从而大大减少了的投资,降低了成本。

(2)高速率 PLC能够提供高速的传输。目前,其传输速率依设备厂家的不同而在4.5M~45Mbps之间。

(3)便捷 PLC属于“即插即用”,接入电源就等于接入网络。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无线通讯;超声波;声通讯

Key words: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wireless communication;ultrasonic wave;acousti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215-02

0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度发展,无线通讯正悄然的改变着这个社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意义上的无线通讯大多建立在电磁通讯上,虽发展早技术相对成熟,但并不适合于所有领域,如海洋环境。由于水是电的良导体,这使得电磁波在水下衰减十分迅速,想进一步实现无线通讯非常困难。如今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开发的日益重视,人们越发感觉到找寻一种新型的无线通讯方式并制定与之相应的通讯体制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因声波在水下传播方向性好,穿透力强,传播距离远等特性,使得水声成为水下通讯的首选媒介,无线声通讯的研究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新一代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以其成本低、可靠性高、开发周期短等优势,广泛应用于通讯、工控、接口总线、航空及车载控制等的设计上,成为最具灵活性及广泛性的开发设计平台之一。FPGA可轻易地被修改与变更,且允许开发人员根据需求变化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这允许我们对已经成型的PCB在不改动硬件连接的情况下进行二次开发,这一优点在无线通讯设计方面尤为明显,突出表现在系统的升级更新,协议的调整,接口的扩展等方面。FPGA在为无线通讯系统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也使无线通讯系统烦琐的开发过程变的简单。

1 总体设计和系统架构

本系统分为超声波收发部分,调制解调部分以及与外界MCU、PC进行数据传输的UART接口模块、系统接口缓存FIFO四个部分组成。系统将待发送的数据通过脉冲进行编码调制,把数据加载到声波上以超声波的能量形式发送出去,由超声波接收模块接收,并进行信号的解调与校验。系统中将要发送与新接收到的数据都暂存在FIFO中,并通过UART接口与外界进行数据的交互,如图1所示。

2 设计原理

2.1 无线部分的设计

2.1.1 超声波无线通讯协议选择与数据帧结构 为了能够正确地对超声波进行编码,首先必须对通讯协议进行选择与设计。设计的关键在于帧的同步问题,本设计参考了串口通讯协议,数据帧包含一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一个偶校验位和1个停止位。未接收到信号时,定时器不计时,当电平由高变低即收到起始位0时,记时器开始计时,既以起始位作为帧同步的信号。通过比较计数器的计数来判断每一位是0或者是1,接收完8位数据、校验位及停止位后。定时器复位,准备接收下一个数据。本设计以200个40KHZ周期脉冲时间作为最小的电平转换单元,即最小的电平持续时间为5ms,为保证采样数据的可靠性,对每位的电平数据进行中心点附近的5次采样。

篇3

红外技术及应用

(2857)红外焦平面阵列盲元簇成因分析 王巍 樊养余 司俊杰 吴伟 侯治锦

(2861)前视红外地面固定目标末制导相对定位技术 李志军 刘洋 陈曾平

(2869)利用ansys快速计算空中目标温度场 马森 李晓霞 赵楠 郭宇翔

(2875)两种不同方法测试hgcdte材料少数载流子寿命 王妮丽 刘诗嘉 兰添翼 赵水平 姜佩璐 李向阳

(2879)空间目标红外地基探测的信噪比分析 杨帆 宣益民 韩王阁

(2886)二氧化钒薄膜对红外脉冲功率激光的智能防护分析 路远 凌永顺 冯云松 张鹏

(2891)隐身飞机红外辐射特性测试评估方法探讨 王超哲 童中翔 刘永志 李建勋 张志波

(2898)二氧化钒在红外自适应隐身技术中的应用 刘东青 程海峰 郑文伟 张朝阳

(2903)红外高通量干涉成像光谱仪的设计与验证 孟合民 高教波 肖相国 范? 李建军 高泽东 丁娜 张芳

(2909)基于红外测温的电气控制柜内部元件热缺陷温度与方位的三维反问题识别 闫光辉 杨立 范春利

(2916)使用低发射率膜层的目标红外特性分析 任登凤 韩玉阁 宣益民

(2921)256分辨率电阻阵性能测试及非线性校正方法 张凯 马斌 黄勇 孙力 闫杰

激光与光电子技术应用

(2927)1kw单模全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张利明 周寿桓 赵鸿 冯宇彤 朱辰 李尧 王雄飞 张昆 张大勇

(2931)用鱼眼镜头获得平顶化聚焦的精细激光束 常山 吴波 付敏

(2935)激光水下通讯误码率的影响 沈娜 郭婧 张祥金

(2940)主振荡功率放大相干合成系统的相位误差分析 王德田 周维军 温伟峰 王荣波 陈光华 彭其先 李泽仁

(2945)蒸发波导激光雷达的原理与信号接收系统设计 王乐东 王江安 张峰

(2952)非均匀介质透射波goos-hanchen位移的研究 毛红敏

(2956)光电系统离焦量对其猫眼效应回波功率的影响规律及原因分析 和婷 牛燕雄 张鹏 苏平 牛海莎 张超 李易难

(2961)巨磁致伸缩快速转向反射镜及其谐振频率 王浩攀 张天丽 蒋成保

(2967)庞加莱球方法对非线性相干耦合模在低双折射光纤中的偏振态稳定性分析 通拉嘎 贾卫国 杨军 张俊萍

(2973)有源干扰条件下多预警机空中部署及优化 王国师 李强 钱琼芬 杨征 谢毓湘

先进光学

(2981)热力学非平衡分子辐射中的重粒子影响 吴杰 董雁冰

(2986)环带型波前编码大景深相位模板的设计和优化 莫绪涛 王晋疆

(2993)宽谱段成像光谱仪前置物镜的设计 逯雪峰 白清兰

(2997)红外探测器光学系统滤光膜的研制 杨坤 付秀华 张静 潘永刚 黄金龙

(3003)近红外吸收pvb薄膜

制备及性能分析 孟凡富 王庭慰 张其土

光学遥感与空间探测

(3008)利用时间监测的联合感知模型及空间态势模拟方法 母一宁 孙高飞 李淑军 张国玉 姜会林

(3016)相变热控在高空光学遥感器ccd组件中的应用 李延伟 杨洪波 张洪文 丁亚林 冷雪 张继超 远国勤

(3021)ccd芯片热电制冷系统的非稳态性能分析 潘海俊 阮萍 李福 卜凡

(3027)65m天线结构主反射面面形精度分析 钱宏亮 刘岩 范峰 付丽 刘国玺

(3034)2m超轻高精度sic分块镜的设计 曾春梅 余景池 郭培基

大气光学

(3040)湿度对近地面大气湍流测量不确定性影响研究 陈新 易桂英

(3046)南海海边整层大气相干长度的测量与分析 于龙昆 吴毅 侯再红 靖旭 何枫 秦来安 程知

(3050)大气气溶胶散射相函数反演算法 韩永 饶瑞中 王英俭 吕达仁

(3055)中国部分典型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特性遥感研究 李建玉 徐青山 詹杰 魏合理

光通信与光传感

(3061)空间激光通信中高速伪随机序列及多路器 张德瑞 佟首峰 宋延嵩 杨阳

(3065)机载空间光通信平台的交互多模型粒子滤波跟踪算法 曹阳 赵明富 罗彬彬 全晓莉 郭靖 李鑫

(3069)相干光检测系统中的偏振控制 李铁 柯熙政 谌娟 宁伟刚

(3075)高阶模滤除法抑制蓝宝石光纤光栅反射谱带宽 王艳红 王高 郝晓剑

(3079)拉曼型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自校准解调 蓝天 王巍 李小彦 李俊一 杨潇君

光电测量

(3083)利用激光三角法测量货车车厢体积 邢冀川 罗小红

(3088)光电对抗平台高精度平稳跟踪技术 彭伟 曹剑中 杨小军 罗俊萍 郭敏 刘锋

(3093)空间运动模拟平台中的滑车运动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史风栋 史屹君 苏焕鑫 陈广永 宗鹏 武鸿涛

(3097)四频差动激光陀螺腔长敏感性的研究 王飞 汪之国 龙兴武

信息处理

(3102)红外图像的自适应混合双边滤波算法 余博 郭雷 赵天云 钱晓亮

(3108)ransac直线估计方法在路面三维点云优化中的应用 曹毓 冯莹 杨云涛 赵立双

篇4

97、工业自动化

大型复杂生产过程和连续生产过程所需综合自动化系统,多种现场总线标准和工业以太网并能利用互联网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现场总线技术的检测与控制仪表,高性能智能化控制器,大型传动装置用高效、节能调速系统,数字化、智能化传感器,现场总线集成的各种软件及硬件产品,智能化工业控制部件和执行机构。

98、网络化制造

企业资源信息网及相应的企业核心信息、产品、图形和技术资源等分布式数据库,支持网络化制造的Web运行平台,具有行业和专业特点的网络化制造示范系统。

99、现代科学仪器设备

近红外光谱仪、等离子体光谱仪、金属原位分析仪、辉光光谱仪、激光光谱仪等光谱分析仪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色谱分析仪器,新型电化学传感器、pH计、电导仪、离子计、电位滴定仪等电化学分析仪器,动态冲击试验机、微机控制材料试验机、材料图像分析仪、智能化电磁超声探伤仪等材料性能检测仪器,二维色谱、阵列毛细管电泳、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激光诱导荧光等医学研究仪器,虚拟仪器等。

100、新型传感器

性能好、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位移、力敏、磁敏、光敏、热敏、气敏、湿敏、离子敏和生物敏型传感器以及红外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微纳传感器,生物、医学研究急需的新型传感器,新型环保、气象、海洋、大气环境监测传感器,工业过程控制传感器,汽车传感器,多传感器的集成与融合技术。

101、精密高效加工和成形设备

精密零部件(如精密轴承、高速齿轮)成套加工技术,近净成形加工技术(如精密铸造、精密锻压、超塑性成形、精密焊接),自动化成形装备及集成系统,相关工艺过程分析、模拟和优化软件,模具加工技术及设备。

102、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

性能稳定的大功率激光器,大型轧辊激光表面强化设备,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和设备,数控激光切割技术和装备,激光焊接技术和设备,激光热处理和熔覆技术及设备,激光复合加工技术和装备,激光加工基础装置和系统,激光测量仪器。

103、高精度数控机床及其功能部件

高精密车、铣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高精度四轴及以上联动数控机床,高精度数控磨床,数控齿轮加工机床,重型、超重型数控机床,高精度电加工机床,中高档数控系统和数字伺服控制器,大功率、高刚度电主轴及其伺服单元,直线电机、力矩电机及伺服控制器,高速滚珠丝杠副和导轨副,高速防护装置,刀库及机械手,全功能数控刀架、数控回转工作台。

104、机器人

新型工业机器人及其在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面向危险环境作业的机器人,面向人类健康的医疗机器人,面向社会公众的家用机器人、保安机器人、教育和娱乐机器人等。

105、大型石油化工成套装置

重质、含酸、含硫原油加工成套技术、百万吨级乙烯成套装置系统成套设计技术,乙烯裂解炉,“三机”、冷箱、氢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组、氧化反应器、回转干燥机、真空过滤机等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精对苯二甲酸(PTA)成套装置系统成套设计技术。

106、电力电子器件及变流装置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芯片及模块,中小功率智能模块,5英寸以上大功率晶闸管,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高精度、高性能不间断电源,新型动态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装置,大功率高压变频装置,全数字控制交流电机调速系统,电气化铁路专用电力变流装置。

107、汽车关键零部件

自动变速器、电动转向装置、主动(半主动)悬架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牵引控制系统/电子稳定装置(ABS/TCS/ESP)、高性能低噪声轮胎,安全气囊,铝车身,电动驻车制动系统,双离合器变速器,智能前灯和中央照明系统,载重车用盘式制动器,商用车与越野车用空气悬架,电控悬模块,电涡流缓流器;启动/发电机/飞轮一体电机,驱动电机;42V电源系统,电动汽车或混和动力汽车车用驱动电池、电机,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电控空调压缩机模块。

108、高效节能内燃机

满足国Ⅳ排放和节能的汽车用柴油机、汽油机,船舶、铁路机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配套用新一代柴油机,汽车配套用各种代用燃料发动机、混合动力车用发动机,电控直列式喷油泵、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电控高压单体泵以及各种新型喷油器、喷油嘴。

109、数字化专用设备

高速单张纸多色胶印机、高速卷筒纸胶印机、大型高速柔版和凹版印刷机,智能化多色双面印刷设备,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与设备,数字化的联合开发合作(JDP:包括CIP3、CIP4)接口系统、TP光聚合版、数字化电子轴传动技术;日产200吨及以上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高速粘胶长丝连续纺织机,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高质量、高效、节能、环保的染整设备、数字化喷印设备;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全断面盾构掘进机;消防技术与装备。

110、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及设备

激光快速原型成型机、紫外光固化成型机、三维打印机等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和装备;快速制造技术与设备,多点数字化成形技术与装备,板材逐渐成形(或增量成形)技术与装备,基于快速成型(RP)的铸造法直接制造金属零件的技术与装备,直接制作功能零件的技术与装备。

111、大型构件制造技术及装备

钢铁、电力、石化、船舶、国防等行业所需重大装备中大型构件的冶炼、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及表面处理技术与装备,大型铝、镁、钛合金特种构件制造技术与装备,计算机工艺模拟技术。

112、核技术应用

辐照交联电线电缆、热缩材料、辐照材料、发泡材料、交联聚烯烃管材及附件、橡胶硫化、高分子PIC器件、绿色环保涂料,用辐射技术处理三废,电子束固化等辐射加工,食品辐照保鲜、医疗保健用品辐射灭菌消毒,同位素辐照装置及成套设备、大功率辐照加速器、电子加速器及成套设备等辐射装置及成套设备,以同位素γ源和加速器为射线源的大型工业在线检测、危险物品的安全检测装备,同位素药物及辐射治疗。

113、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

30万吨以上超大型矿沙船、1万标准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液化石油气船、液化天然气船、化学品船、滚装船、大型疏浚船舶、大型船用柴油机、推进装置、船用设备、导航和自动化装置,大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大型起重兼铺管船、超大型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海上稠油及边际油田开发装置、深水水下采收系统。

114、轨道交通设备

200km/h及以上动力分散式交流传动动车组,200km/h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160km/h大功率(轴功率1200KW及以上)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交流电传动及其控制系统,机车、地铁网络控制及信号系统,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及列车控制系统,高速磁悬浮交通车辆(悬浮导向系统)、牵引供电系统、运行控制系统,中低速磁悬浮车辆等。

八、先进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

115、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灵敏、快速的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及重要有机、有毒污染物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原水生物预处理,水厂生物强化过滤处理技术,有机物的高级催化氧化技术,高效膜过滤技术,安全消毒技术,水质在线检测和预警技术,高效控藻、除藻和藻毒素去除技术;管网水质在线检测技术,管网水质生物稳定和化学稳定技术及有机物高效吸附剂、高效混凝剂及强化混凝技术,超大口径工业和城市水计量技术;农村饮用水除氟、除砷技术与装置。

116、工业和城市节水、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

洗涤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水的重复利用技术及装备,城市节水器具和设备,供水管网防漏技术,有毒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湿式催化氧化技术,采油废水处理及回注、回用技术,炼油废水处理技术,高效水处理药剂的研制与开发,工业、城市废水处理中污泥的处理、处置和资源化技术,高含盐废水处理工艺与技术,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工艺与技术,固定化微生物高效脱氮技术和设备,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高效处理工艺与技术,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再生水回用技术以及配套水处理化学品,高效生物填料,薄膜负载型光催化材料,膜材料及组件,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

117、雨水、海水、苦咸水利用技术

雨水收集利用与回渗技术与装置,海水、苦咸水淡化(热法和膜法)技术与装备,海水膜法低成本淡化技术及关键材料,规模化海水淡化热能设备和海水淡化设备,海水、卤水直接利用及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耦合海水淡化技术。

118、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设备

机动车控制用高性能蜂窝载体、满足国Ⅳ标准汽车净化器,高性能除尘滤料和高性能电、袋组合式除尘技术与设备,可炉内脱硫的高效循环、流化床工业炉窑的技术和装备,特殊行业工业排放的有毒有害废气、二英、恶臭气体的控制技术与设备,工业排放温室气体的减排技术与设备,碳减排及碳转化利用技术,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烟气脱硫关键设备,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技术,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与削减技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控制技术,油库、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与设备。

119、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

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复合材料、尾矿微晶玻璃、轻质建材、地膜、水泥替代物、工程结构制品等技术及设备,电厂粉煤灰及煤矿矸石、冶金废渣等废弃物的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废旧家电、汽车等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成套设备,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技术及设备,矿山尾矿资源生态型管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复合墙体技术,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生产利用技术,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废弃植物纤维生产复合板材及其他建材制品的技术及装备。

120、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技术及装备

危险废物高效、安全、可靠的收集、存储、运输与焚烧技术及设备,焚烧渣、飞灰熔融技术和设备,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技术及设备,危险废物固化技术、设备和固化药剂,医疗废物收运、高温消毒处理技术与设备,有害化学品处理技术,放射性废物处理与整备技术与装备,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设备,军事特殊用途废旧物的无害化处置技术,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及设备。

121、环境自动监测系统

水质及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微量有机污染物、总氮、总磷等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及样品采集、处理(包括富集)和数据的传输技术及设备,空气质量及污染源的烟尘(粉尘)、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及样品采集、处理(包括富集)和数据的传输技术及设备,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等便携式现场快速测定仪及预警、警报仪器,危险废物特性鉴别专用仪器及系统,大气中细微颗粒物、有机污染物等采样分析技术和仪器,多物种生物在线检测技术与设备,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富集装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采样、分析系统,环境遥感监测系统。

122、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及装置

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沙漠化防治技术,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植被恢复、补植、补造和重建技术,林草综合加工技术及配套机械设备,湿地保护、恢复与利用及其监测技术,矿山生态恢复、污染土壤修复、污染水体修复及富营养化防治技术,主污染水体衬泥治理技术,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替代技术及替代产品,沙尘暴监测技术装置及预测预报系统,重金属污染物农田治理改造技术与产品,国家生物多样性预警监测和评价技术,水生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与重建技术。

123、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

绿色基础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垃圾堆肥技术,垃圾分类、收集及清运技术和装备,垃圾分选技术和设备,厨余垃圾处理技术与设备,大型垃圾焚烧处置、热能回收利用及尾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垃圾填埋防渗材料的研发、渗滤液处理技术和设备,垃圾填埋气(甲烷气)的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型制造工艺及装备,机电产品表面修复和再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在产品开发、加工制造、销售服务及回收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124、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

产业规模大、资源能耗高及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钢铁、电力、建材、有色、化工、制革、造纸、酿造、纺织、石油等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资源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

九、海洋

125、海洋监测技术与装备

抗污染和耐腐蚀的传感器,适合海洋动力和生态环境现场连续快速测量的浮标、潜标、海床基、岸基以及智能化走航的平台技术,海洋环境探测雷达,海洋环境声学探测技术及装备,海洋遥感技术,水下通讯和能源补充技术,海洋信息处理和应用技术。

126、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及生物制品

海洋生物大规模分离、提取、纯化海洋药物,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获取分子材料、酶制剂以及诊断试剂等现代生物技术获取海洋生物制品。

127、海水养殖病害防治技术

水产动物病害快速、灵敏检测试剂盒,鱼类嗜水气单胞菌、弧菌的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主要病害高效多价疫苗,免疫增强剂生产应用及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128、海水养殖良种繁育和育苗技术

鲍、牡蛎、对虾等多倍体优良品种育种、育苗、大规模海水养殖技术,海带、裙带菜、紫菜等海藻细胞工程育苗、育种技术,耐盐滩涂蔬菜培育与栽培。

129、设施渔业和渔业工程装备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