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网络经济研究

网络经济研究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5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网络经济研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网络经济研究

篇1

关键词:

网络经济;企业供应链;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就必须具有能够对多变复杂的环境进行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对顾客多样化的需求进行精确分析的能力,也就是加强自身对市场的适应性。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供应链模式也要由传统模式向新型模式转变。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供应链管理要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进行智能化管理。

一、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要了解企业供应链的内涵,首先必须对供应链的概念有所了解。供应链是从扩大的生产这一概念中发展而来的。现代管理教育对供应链的定义是:围绕核心企业,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进行控制,然后使用销售网络将制造成功的中间产品和最终成品销售出去,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消费者联系起来的具有整体性的功能网链结构。而企业供应链管理是针对单个公司的,它是对单个公司所提出的含有多种产品的供应链进行管理。在整个供应链中,该公司处于主导地位,拥有主导权。在这一供应链中,必须明确主导者的主导权及其具体所代表的含义,以及它是否能成为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统一的关键因素。如果主导权不够明确,那么一方面会对企业计划制定与实施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会使整个供应链的运转难以维系,更无法建立起强有力的管理组织。以企业供应链为基础的供应链管理,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与供应链中的其他成员合作,另一方面也要对企业多种产品的各个环节如原料采购、生产、分销、运输等方面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进行考虑。

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

在供应链管理中,核心是企业将各级供应商的资源如业务流程、技术、能力等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加强自身的竞争力。而在网络经济下,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来源于被整合过的价值链。价值链的具体流程是“原料采购—各级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这是一种价值附加传递的过程,而且它能够将原料和产品的再利用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而供应链管理就是将这一价值链中的所有组织进行有效整合,使其协同作业,也就是将“产品设计—原料采购—制造—装配—运输—仓储—分销—最终用户”这一过程中的所有组织联系起来,使其进行协作,从而形成一个虚拟企业组织的网络业务模式。在供应链模式中,产品生产并不是由没有形成供应链之前时制造商的推广式业务模式决定的,而是由客户来推动的。在网络经济下,供应链管理的实质是企业与重要供应商在网络竞争环境中的协作关系。

三、供应链质量形成的产品结构特征

供应链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对各项资源进行控制,最后经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送至消费者手中的具有整体性的功能网链结构。在这一模式中,产品质量具有特定的结构性特征,如信息不对称等。这些特征使得与企业内部控制相比,供应链质量管理更为复杂和艰难。具体来说,产品质量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系统相关性

供应链产品质量与原材料、零件生产、半成品加工、分销及物流等行业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它的形成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而在某一个具体的企业中,产品质量又受到设计、采购、生产、售后等所有部门的影响。再具体至某个部门,例如制造部门,负责产品的铸造、冲压、焊接、装配等各个环节。要保证产品质量,就必须在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控制质量。在这一包含众多企业、环节及部门的体系中,每个企业、部门及环节的质量都与其他企业、部门、环节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不仅要保证供应链核心企业产品的质量,还要保证其他企业产品的质量。

(二)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供应商与采购者之间在商品质量方面信息不对称。产品质量具有非常明显的隐性特征,部分商品在购买之前能够进行质量检验,也就是“先验商品”,还有的商品购买之前则无法有效确定质量,即为“后验商品”。由于信息不对称,因此采购者在商品质量识别方面所花费的成本增加,且往往会出现质量比较、识别、检验及购买成本与产品质量之间不对等的现象。供应链中质量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结果有:一方面,在签订合同之前,由于制造商对原材料供应商所提供材料的性能并不确定,消费者对制造商多提品的质量也不能确定。因此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购买者会更倾向于使用相同且较低的价格购买商品,那么优质产品供应商就会因为利益受到损害而被迫进行改变,使得市场上的劣质商品增多,出现类似于金融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劣质驱逐良质”。另一方面,签订合同后,由于信息不对称,购买者无法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导致成本较小的供应者会降低产品质量,使得实际交易中的产品质量与合同中的质量不符,加剧供应链产品质量的恶化。

(三)双重边际性

双重边际性是指供应链系统中的采购者和供应者是独立核算的法人和实体,他们在进行决策时,对供应链中其他成员的利益并不关心,更多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并力求使利益达到最大。当利益在供应链成员之间进行分配时,当一方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就会对市场均衡和另一方的绩效产生影响。这一特性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供应链上不同主体之间存在利益不一致和分配不合理。这一特性作用于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会导致供应链产品质量的进一步下降。这一特性在供应链产品质量事件中的表现为,采购者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不断降低采购价格。而供应者面对较低的价格,必然会降低产品质量,最终出现产品价格及质量都较低的现象。

(四)合作关系不稳定

这是造成供应链中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供应链中的企业是受到利益的驱使而暂时进行合作,合作过程中对双方关系进行固化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合作成员的可替代性较高。这些特征导致成员之间的合作具有不稳定性,随时有瓦解的可能。在非长期合作的情况下,各个成员考虑的是自身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忽视了整体利益的长期最大化。

四、供应链中出现问题的解决策略

由上述内容可知,受到自身结构特征的影响,在供应链模式下,产品将经常处于价格较低质量较差的状态,使得采购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因此要针对供应链的结构特征,采取一定的措施,从而保证采购者所购买到的商品质量有保证。

(一)建立质量信号传递机制

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采购者与供应商之间对商品信息和质量的了解是由差别的,很明显供应商对商品的了解要多于采购者。在很多情况下,这会对采购者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信号传递机制。具体来说,可采用两种形式。一是质量保证金。供应商为了证明自身商品的质量,可先向采购者支付一定的质量保证金,采购者使用之后确认无质量问题后退还质量保证金。而质量较差的供应商自然不愿意支付质量保证金,这样就会淘汰质量差的商品;二是售后包退保修制度,这也是能够对质量较差的商品进行淘汰的方式。

(二)实行跨期支付

针对供应链中存在的合作关系不稳定导致的参与人短期利益最大化倾向,采用跨交易周期的支付机制能够有效将短期交易长期化。采购者并不是一次性付清全款,而是只支付一部分。在这种机制下,供应商的收入与产品质量直接挂钩。一旦出现假冒伪劣产品,会使购买者的购买意愿直线下降,从而使自身的利润锐减。因此供应商会对自身所提品的质量较为重视,而且这种方式对于想要提供假冒伪劣商品的供应商来说,都是非常有效的。

五、网络经济下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网络经济是一种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新兴的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形态。它不仅包括以计算机为依托的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还包括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整个高新技术产业,更包括受到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的传统行业和部门的深刻变革和发展。因此,网络经济并不是一种独立于传统经济或者与之对立的虚拟的经济形态,而是一种以传统经济形态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在网络经济下,供应链管理也会具备网络经济的特征,朝着管理越来越简单智能、管理组织越来越精简、管理速度越来越快、管理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

(一)供应链管理时效越来越高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广泛,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采用了计算机技术。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库存、销售等都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导致管理的时间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具体来说,例如在原材料采购这一环节,采购商在了解了实际情况之后,可在网上下单,通过网银等形式先行支付部分货款;在商品生产环节,生产设备由机器人进行控制,实际上还是计算机控制,库存装包等也是使用全自动信息技术控制,大大提高了操作速度,缩短了操作时间,使得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管理的时间与速度都相应加快,从而在整体上缩短了管理的时间。

(二)供应链中产品质量与资产生产率越来越高

在供应链商品生产环节,无论是零部件加工,还是商品组装,都使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生产。由于计算机无论在操作速度还是效率方面,都远高于人,因此资产生产率与传统方式相比,也会大大提高。且在差错方面,计算机出差错的概率也远远小于人为因素导致的生产错误,这就能够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由此可见,网络经济下,供应链中产品质量与资产的生产率都会越来越高。

(三)供应链组织越来越精简

由于计算机能够实现诸多功能,一台计算机在很多时候甚至能够同时取代好几倍人力的工作,并且在质量及效率方面也都有保证。因此在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随着计算机技术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计算机能够取代的人力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那么自然而然很多人力就会被淘汰,供应链组织中的人越来越少,组织也就越来越精简。组织精简能够使组织管理的成本降低,利润增加,但同时管理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供应链模式下,商品从原料采购到销售及售后的各个环节都对商品及服务质量有着一定影响。尤其是由于供应链模式存在种种弊端,导致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处于不平等地位,商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经济不断盛行,供应链管理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效率越来越高,供应链组织越来越精简,产品质量也会越来越高,最终促进供应链中各组织之间的双赢。

作者:黄玉萍 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潘云飞,付强.网络经济时代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29).

[2]陈欢,马费成.国内学术电子期刊供应链上多元主体竞争合作关系探讨[J].情报杂志,2012(04).

篇2

关键词:

网络经济;市场垄断;反垄断规制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15802

1网络经济下垄断的成因

1.1信息网络产品的规模经济

在网络经济形态之下,网络外部性是由于购买相同产品的消费者人数增加时,某一消费者从该产品的使用中得到的效用增加量,它是随着网络经济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需求方的规模经济。这就使得网络产品的价值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提高,又反过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形成强烈的正反馈效应。因为网络产品在前期需要投入高额的研发成本,一旦研制成功,产品的复制成本则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由此决定了网络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递增而呈递减趋势,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收益就越高。在由这种规模经济引致的正反馈效应的激励下,企业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规模的扩大降低了供应方的平均成本,又为顾客提供了更多的产品与效用,从而刺激需求,驱使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提高供给量,成本进一步降低,规模进一步扩大。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它会大幅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增强企业的垄断性,甚至导致独家垄断的市场结构出现,即所谓“赢者通吃”的局面。

1.2消费者的锁定效应

如果消费者从一个系统转换到另一个系统的成本过高,从而使消费者不能或不情愿转移到替代的系统中去,就会使消费者被锁定。路径依赖和转移成本是造成消费者锁定的重要原因。路径依赖是指某一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被采用,便会遵循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不容易被其他潜在或更优良的体系所取代。网络经济下的转移成本包括购买网络产品、相关配件和组件的费用,重新学习培训的费用等。出于对这两方面原因的考虑,消费者在购买网络产品时往往会产生一种路径依赖,在路径依赖下,网络外部性增强,形成规模经济,正反馈效应的作用又使需求方规模经济不断扩大,当这种网络产品成为市场的一种标准时,将会使得消费者被锁定在该标准上。企业凭借锁定消费者,从而可以获得比较固定的客源,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形成自己的垄断。

1.3信息网络产业的市场进入壁垒

按照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观点来看,市场垄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进入壁垒。在网络经济下,市场进入壁垒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产品市场的临界规模所造成的。这是因为信息网络产品的生产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点,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平均成本下降,边际报酬递增。在网络规模较小时,企业收益小于成本,企业难以盈利;只有当网络规模达到甚至超过一个特定状态时,企业才能实现盈利,打破市场进入壁垒,成功融入市场。等到企业进入市场之后,在正反馈效应的作用下,企业的规模越大对消费者的效用就越大,消费者就越青睐企业的产品,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市场规模的扩大。所以,临界规模是企业盈亏的分水岭,达不到这一临界规模,企业将被淘汰。同时,那些早已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企业可能利用控制销售渠道或采用一体化等手段,构筑某些策略性进入壁垒保持对市场的垄断。

1.4信息网络产品的技术壁垒

为鼓励创新和促进知识产品的生产,政府会授予知识产品生产者一定程度的垄断权。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信息网络产业大多是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与知识是最重要的、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企业依靠知识产权的保护,即使在面对信息技术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自己一定的市场垄断性。这是由于在知识产权与专有技术的保护制度下,加之创新技术和专有知识的不易扩散和难以仿制的特点,创新企业能取得一定程度的技术垄断,率先在市场上确立起自己独有的标准,并且逐渐成为被市场所接受和采纳的领先技术,获得进一步控制市场的资金和声誉,从而对潜在的竞争企业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中,凭借专有技术和知识形成自己的垄断。

2网络经济下的垄断绩效分析

2.1有利于消费者福利水平的提高

在传统经济条件下,垄断企业可以通过提价限产等方式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但是,超过边际成本的垄断高价说明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消费者的需求和福利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在网络经济下,一方面,由于信息产品的生产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并且平均成本和复制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不断降低,市场供求状况和成本因素不再最终决定信息产品的价格。消费者对信息产品的价值和价格的敏感程度成为信息产品格变化的主要依据。同时,由于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手段和焦点不再仅仅是价格,更多的是依靠技术创新。另外,企业在取得垄断地位的过程中,为尽快达到临界规模会采取很多的优惠条件来吸引消费者,不会采取限产提价的策略,也不可能完全实现价格垄断。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产品的生产规模的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既可以降低平均成本又可以降低研发成本,这激发了厂商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扩大生产规模的动力。这样,在网络经济下,垄断厂商降低价格、提高产量的政策,使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得到提高。

2.2有利于技术创新和进步

传统经济条件下的垄断企业可以利用合并、合谋、纵向限制和掠夺性定价等手段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从而缺少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信息和知识资源具有扩散性和共享性,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排他性的独占这些资源,这就决定了企业拥有这些资源的暂时性,也就决定了其垄断地位的暂时性。企业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并将其转化为新产品率先占领市场,建立和拥有公认的标准以锁定广大用户群体,通过路径依赖赢得暂时的垄断地位和竞争优势。但是,其他企业也会加入到创新的队伍之中,创新的速度明显加快,任何企业所梦寐以求的持久垄断地位不再成为可能。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这种依靠技术创新来追逐垄断地位的市场机制,为企业注入了技术创新的强大动力,从而推动了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2.3有利于实现和强化规模经济

传统经济条件下,产出受到物资资源禀赋的约束,规模经济有一个最优范围的限制,成本是每一个企业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网络信息产品具有的需求方规模经济和正反馈机制的特点,这使得其成本结构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企业前期投入很高的研发成本,待新产品研制成功后,就能以很低的成本大量生产这些新产品,并且很少受资源稀缺性的约束。生产规模越大,平均成本就越低,边际成本不变甚至递减,规模经济的范围变得无限大。同时,在正反馈机制下,垄断厂商也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既实现了盈利又巩固了自身的垄断地位,规模经济得到强化。

3网络经济下的反垄断规制

3.1重新确立反垄断规制的目标

传统条件下的反垄断主要是基于垄断会导致消费者福利减少以及妨碍技术进步等,政府反垄断的主要目标是限制垄断地位,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然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信息产品市场垄断是一种由需求方规模经济所导致的垄断,垄断企业不断地向消费者提供更多高性能、高质量、高规格的产品。这种垄断不仅没有阻碍技术进步、损害消费者利益,反而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增进消费者福利。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不仅不应该限制和禁止这种垄断,而且要通过一定的政策对这种自然形成的垄断给予政策扶持和保护。如果政府执拗的要打破垄断,反倒会损害消费者的福利、降低市场运作的效率。所以,政府反垄断的目标应转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促进技术创新和维护消费者利益方面。

3.2调整反垄断规制的内容

在网络经济时代,由于市场分工的深化和广化,信息产品市场结构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垄断色彩,应认真区分垄断行为和垄断结构。如果市场份额被少数几家企业所独占,或者某一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投入产出中占有绝对的比重,这就是垄断性的市场结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革新管理制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如果政府的反垄断针对垄断结构,也就意味着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革新、劳动绩效和规模经济进行抑制,市场经济就会失去应有的活力而变得僵滞。如果企业为了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滥用市场势力限制竞争,利用不正当手段打击、排挤和威胁竞争对手,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定价以及企业间的合并、扩张中有意针对交易对方,破坏市场的竞争秩序,这种行为即为垄断行为,它抑制了市场的活力,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政府反垄断焦点应该是企业的垄断行为而不是垄断结构。

3.3建立新的反垄断衡量指标体系

在网络经济形态下,由于存在网络外部性和正反馈机制,企业不断追求生产规模的扩大来获取巨额的利润,市场结构本身就带有垄断或寡头垄断的性质。企业销售量的多寡、市场占有率的高低不能准确界定其垄断性质和程度,判断企业垄断程度大小的根据不再是垄断结构,而是企业的垄断行为。因此,基于传统市场结构提出的衡量垄断的指标如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壁垒的强弱等,其适用范围和应用价值在网络经济下是有限的,而对行为垄断的判定至今还缺少明确的衡量指标,这就要求政府部门根据网络经济形态下企业垄断形成的特殊原因、过程和结果,结合反垄断的现实需要,创立新的界定垄断程度的指标,为网络经济下反垄断提供依据,对那些滥用市场势力排挤竞争对手、妨碍技术进步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垄断行为进行规制。

参考文献

[1]胡春.网络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小蒂,倪云虎.网络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762.

篇3

一、概论

当今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交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日益深入人心。电子商务交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卖家的商品成本,拓宽了卖家的销售渠道,简化了买卖过程,改善了资金与商品的流动关系,极大得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力。虽然,电子商务交易发展迅猛并得到广泛利用,但是在市场中的占有比重与其发展形势不成正比,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性得不到保证,致使很多消费者不敢再轻信网络交易。

网络电子商务交易不是当面交易,所以安全交易的保障就是重中之重。只有从根本上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和商务交易安全才能使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交易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网络设备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都属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范畴。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系数,必须落实网络相关的安全规定。为了保障电子商务的安全顺利进行,要完善交易密码的保密性,特殊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依赖性。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支付环境,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交易的巨大优势,创造无穷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推动整个社会电子商务交易的进程,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

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交易存在的问题

1.网络信息泄漏。很多网站没有对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处理,这就造成用户的数据信息在网上以各种形式传播。很多违法人员利用各种手段获取用户信息,甚至可以通过路由器发出的wlan信号来获取信息,来达到其目的。通过很多案例得出,采用加密措施来防止信息的泄漏十分有必要,可以从信息的形成规律,相关格式来入手保证信息的安全。

2.通过假冒信息进行用户信息获取。很多黑客利用网络漏洞,通过更改数据格式,假冒购物网站或其他网络媒体向用户发送支付信息,利用银行支付某些程序的漏洞和用户对支付程序的不够深入了解,使用户难以分辨真伪,进而上当受骗。

3.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存在系统漏洞。在我国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不够完善,在加上网络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又因为很多相关企业对电子商务平台交易不够重视,造成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还存在很多漏洞。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管理人员对其安全性重视不够,没有及时更新交易系统,进而造成出现很多安全漏洞。

4.网络上即时交流沟通的软件安全系数不高。一些不法人员通过盗取他人的交流沟通软件的登录信息,冒充别人利用他人的信任进行网络诈骗。一些人员甚至利用某些软件的特殊功能漏洞,进行远程控制,进行不法活动。这些事件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很多沟通软件的安全系数较低,甚至当涉及财产往来是很多软件根本不进行提示,很多沟通软件的运营商不考虑安全性的问题,导致很多安全漏洞未得到解决和修复。

三、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防范措施

1.防范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入侵。如今,人们主要通过安装杀毒软件来防范网络病毒的入侵。虽然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病毒能及时被查杀,但是很多杀毒软件都存在一定的漏洞。首先,软件病毒库的更新速度远远比不上病毒的更新速度。又因为很多用户不重视病毒库的更新致使很大程度上很难查出一些入侵病毒。然后是很多的国内杀毒软件只限制在国内,这就造成了很多来源于全球的病毒不能有效查杀,也就大大降低了病毒的查杀能力。其次,现在所有的杀毒软件基本都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而病毒也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传播,这就出现一个查杀范围有限的问题。最后,在Station Lock的技术下,限制了查杀病毒执行的数量程序,这就对辨别病毒的攻击意图和攻击对象造成了困难。

2.运用先进的网络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已经慢慢被网络运营商所接受并采用。这种技术通过对信息重新编码,重新编译,二次加密来保证交易信息的安全性。这样处理的信息及时被盗取或泄漏,如果没有相应的解密手段很难得以使用,从而做到了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交易的本质安全。通过运用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并利用椭圆曲线密码算法,进行高效率、高速度的信息管理。

3.重视网络电子商务交易管理,重视安全科技投入。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安全技能,和专业水准,加强学习,积极创新,为网络电子商务交易做出应有的贡献,用自己的行动促进IT行业的良好发展。提高网络电子商务经济投入比重,着力开发一个全新的杀毒软件,解决网络防火墙在某些功能上的漏洞。突出网络防火墙的过滤程序,运用先进的体系,从数据层到应用层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安全领域,打造一个本质安全的网络交易平台,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四、结束语

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多元化的改变给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交易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发展方向。推进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性的进程任重道远,安全程序的复杂性正逐步提高,网络安全技术的变革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我们网络工作人员,紧随社会时代前进的脚步,制定相应符合时代潮流的安全技术规则和安全技术手段,着力打造安全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形成安全交易体系。同时因为网络破坏手段也在不断变化,更要求我们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拓宽思路,开拓创新,探索新的安全技术手段,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协同建设,为了打造一个安全的交易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篇4

二、网络经济对国际经济贸易影响研究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二零一四年网络经济规模到了四十五万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百分之三十,如此庞大的交易量足以对国际经济贸易产生影响。在国际经济贸易中西方发达国家百分之九十二的企业通过网络完成交易,百分之九十五的企业利用网络进行资源整合、材料采购、人员配置、企业管理。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已率先颁布了网络经济法律法规,这足以说明各国对网络经济建设的重视。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预计二零二五年,国际经济贸易中网络经济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国际经济贸易不仅沟通成本高,且沟通具有明显滞后性,极易使企业错过最佳商机,甚至导致企业遭受经济损失。另外,国际经济贸易交易过程中传统支付手段通常采用信用证、汇付、托收等方式,此类支付方式不仅办理繁琐耗时,且中间费用昂贵。网络经济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活动效率被大大提高,使国际经济贸易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不仅改变了交易方式和沟通方式,更压缩了成本。网络经济影响下一些国际经济贸易交易无需进行面对面洽谈,通过网络便能够实现突破时间、空间、地域限制的实时交流,既保障了沟通交流流畅性和有效性,又节约了交通费、住宿费用及办公成本,有效提高了沟通效率,提升了企业市场反应能力。此外,交易流程也被大大缩短,交易程序也得到了简化,通过在线支付便可完成交易。售后服务中技术支持、资讯服务、售后服务也可利用网络完成。这种模式既提高了服务、反馈效率,更提高了企业利润。例如在软件、技术、音频、视频、影像等虚拟商品交易中,企业完全可利用网络进行商品信息化传输,这样便节约了商品运输费用,也减少了商品流通环节。网络经济给国际经济贸易带来许多积极影响,为经济全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加强网络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已十分明显,为了在未来全球经济中占得先机,我国必须加强网络经济建设,积极适应网络经济发展格局。虽然我国网络经济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二零一二年,我国网络经济规模已达到七点八五万亿元,同步增长百分之二十七,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达到二点六五万亿元。二零一四年,增长到了十点二三万亿元。但目前由于我国相关法律不健全,缺乏网络经济运行机制,所以我国网络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我国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网络经济,保障网络经济健康发展。

篇5

即时通讯的成本低而效率高,并且内容丰富,能够满足人们频繁交流与对信息大量获得的需要。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于普及,为其规模扩大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即时通讯的概念与分类

即时通讯是利用网络终端,允许多人利用网络进行文字传递,语音与视频交流。依据用途对其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企业与网站即时通讯。依据平台分类又可以将其分为PC和手机即时通讯。即时通讯用户规模较大的如QQ,微信,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一些即时通讯软件。早在1996年时,以色列人开发了能够利用互联网快速进行信息交流的软件,之后各国纷纷推出了即时通讯软件,市场不断被扩展。即时通讯软件类型多样化,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并且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即时通讯发展更加迅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即时通讯功能也在持续丰富与完善。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产品的多样化,客户对于通讯功能的要求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也推动并促进了即时通讯软件发展。毫无疑问,即时通讯的发展带来的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最为显著的就是运营商的利益受到损害。在即时通讯软件没有出现之前,通信方面运营商获取了绝大部分利益。由于缺乏其它有效方式的补充,导致其处于垄断位置,用户可选择性小,而即时通讯软件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现象。信息时代,信息成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而信息安全性却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信息面临关各种安全威胁。即时通讯方式扩大了联系沟通的范围,增加了沟通的频率,同时风险也在随之增大。从即时通讯未来的发展来看,创新是其吸引用户的有利途径,客户群体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求趋向于多样化方向发展,即时通讯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及时适用客户需求的变化,从而占领市场。

二、网络效应中正反馈机制

网络效应描述的是网络基本经济特征,所连接的价值是由连接这个网络的人数来决定的。网络经济中,市场规模越大,客户群体越大,服务与产品的价值则会越来越高。信息虽然得到了共享,但是实际上其总量是在增加的,只有客户群体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会产生正反馈,而该类型软件的用户价值才能实现最大化。在该种现象中,强者将会更强,而弱者将会更弱。以腾讯公司为例,腾讯QQ在最初进入市场时,就提供了许多途径,并利用这些途径将QQ传递给潜在用户。其背后的原因就在于QQ有较强的网络效应,通过免费安装与下载,当市场容量达到临界值时,引发正反馈就十分容易。对于不是特别有耐心的客户,则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为提供服务,从而使其获得应用的途径。对于腾讯而言,突破临界容量是十分重要的,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还需要做好对用户的预期管理。网络的价值就在于网络的大小,如果临界容量无法得到突破,那么网络就没有什么价值而言。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用户群体认为QQ会在以后成为一种大众接受的即时通讯工具,客户接受QQ就会较为容易,相反,用户可能会选择其它自己认为有可能的即时通讯软件类型。客户预期是非常重要的,而一旦用户对其预期良好,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使用,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并引发正反馈,用户规模就会持续的扩大。在网民中至少每个人注册了一个QQ,而且QQ发展到今天,也不只是限于沟通与交流,还可以应用于其它方面,如工作,教学,个人提升等。内容在不断丰富,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这就是QQ在网络经济中所引起的正反馈。如果需求一方的规模经济作用十分强烈,消费者预期某一类型的产品会在将来普及,那么,该产品就会逐渐流行,并慢慢形成良性循环,消费者预期也会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因此在网络经济中,采用一定营销策略对消费者预期进行影响是十分关键的。导致正反馈的原因从经济学方面来看,在既定要素配置平台,生产要素在持续投入,边际收入则会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边际成本相反就会增加,而边际收益则会减少。而网络经济的发展则使得该规律被打破,如果参与能够对其它的参与者带来好处,大的网络相比于小的网络就会更加有吸引力,外部性也能够形成。由于网络正反馈效应十分强大,需求方形成了规模经济。而网络经济则遵循相应的法则,网络价值增长的速度是用户数量的平方,即边际收益增加。

三、网络效应中的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初始状态敏感依赖,指的是某种体系如果具有反馈机制。如果受到外部偶然性条件影响为系统所采用,就会沿着一定路径发展,而其它潜在路径或者是更加优质的路径则难以将其代替。开发信息产品投入的成本非常大,而复制成本则非常的小,几乎为零。腾讯QQ在最初出现时,由于其使用人数有限,价值也不是特别明显,而随着使用的人数越来越多,价值就会逐渐增加,当其产生了正反馈后,就会在市场内形成垄断。而用户在习惯了产品之后会形成一种依赖,这种依赖就是路径依赖。QQ获得了绝大部分人的认可,当其通过界面搭载一些新的功能时,用户就会尝试这些新的功能。并且由于其品牌效应,用户会在潜意识里认为新产品与原有产品一样可靠,而最终用户也会接受捆绑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就被锁定,锁定则是路径依赖的极端体现。如果用户想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就需要考虑到转移工作所需要的成本。从某个系统的某种状态退出,在新系统中达到理想的状态,就需要对系统转移成本进行细致的考量。比如,客户想要使用其它通信软件,但是又需要和原有软件上的朋友保持联系。二者相互兼容的软件不存在,而客户的朋友又不会放弃原有的软件使用新软件,并且客户也不可能会说服所有的朋友放弃原有产品,这样成本非常大,最终客户就会放弃使用新的软件。

四、网络效应兼容性导向

新产品在进入市场的时候,需要考虑与现有厂商在产品兼容性方面相关问题。如果新的厂商与现有的厂商在技术上相互兼容,可以利用现有厂商积累的用户基础。同时对于用户而言,如果是老用户,在某些时候可以减少用户的转移成本。但是就另一方面而言,兼容性的存在会导致新进入的厂商技术与谈判成本增加,并且受到网络外部性影响,现有厂商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转移成本的存在,导致了市场缺乏弹性,消费者则容易被锁定,而在初期厂商间会因为市场争夺而导致竞争加剧。

五、结语

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与网络效应有密切联系,除过即时通讯软件,其它产品也与网络效应有密切联系。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就网络效益进行认真分析,采取有利的方式占领市场,促进企业发展。

作者:李丽月 单位: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聂永有,费金玲.从即时通讯软件的迅速发展看网络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J].经济师,2008(1):69-70.

[2]司明.空间经济网络的作用机理及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4.

[3]谢云.基于网络即时通讯行业的服务质量对客户保持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