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健康教育记录

初中健康教育记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0: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初中健康教育记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初中健康教育记录

篇1

根据《方案》,孝感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主要从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推进招生录取办法改革、推进考试内容与命题改革四个方面推进,其目标是到2022年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初中毕业生均需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科目实行全科开考

根据《方案》,今后高中录取不仅看中考成绩,还要看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进一步完善初中毕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两考合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毕业生均需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方案》明确,考试科目实行全科开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设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道德与法治、化学、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15门课程。其中外语包括听力,物理、化学、生物包括实验操作。

考试方式上,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道德与法治、化学、地理、生物采取书面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增加项目的选择性,采取现场测试;外语听力与笔试同时进行,外语口语测试待条件成熟后组织实施;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操作采取实验操作考试;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考试按省有关要求组织实施。

《方案》规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采用原始分和等级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道德与法治、化学、地理、生物、理化生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以原始分数呈现。

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等级呈现,分为A、B、C、D四个等级。

中考总成绩为730分考试时间也有变化

《方案》中的重点,是从今年七年级新生开始,中考总分为730分。

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其中听力30分)、物理70分、历史60分、道德与法治40分、化学40分、地理40分、生物40分、体育与健康50分(其中七、八、九年级平时成绩各计5分,体育中考成绩计35分)、理化生实验操作30分(其中物理操作10分、化学操作10分、生物操作10分)。总分730分。

考试时间上,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道德与法治、化学考试时间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结束时的6月20日、21日;地理、生物考试时间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结束时的6月22日;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科目考试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音乐、美术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上学期;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

组织实施上,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道德与法治、化学、地理、生物科目由市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组织实施。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目考试由市教育局制定实施办法,县(市、区)教育局和市教育局有关院、站具体实施。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评定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

《方案》要求,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把握学生成长规律,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全市在籍初中学生均须按要求参加并完成综合素质评价。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内容,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和突出表现。

在评价方法上,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取以学生“写实记录”为主要依据、由初中学校组织“等级评定”的方式进行。评价程序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等。初中学校和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写实记录,指导学生做好具有代表性的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的遴选整理;对“写实记录”和等级评定结果进行定期公示、审核;运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平台,为每位学生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篇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2009年1月~2009年6月对在门诊建立系统管理病历的8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09年6月收治建立系统管理档案的糖尿病患者,未接受过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标准,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行动方便、思维清楚、表达正常者,均记录有一般信息、身高、体重、BMI、腰臀围、运动情况、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酸、肝肾功能、尿常规及尿微量蛋白等。所选病例共88例,其中男48例,女40例,年龄31~75岁,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8例,2型糖尿病80例,有嗜好烟酒者44例;合并高血压66例,高血脂62例,脑梗死20例,冠心病22例,眼病10例,肾病18例,下肢血管病变6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22例,高中或中专32例,初中28例,小学或以下6例。

篇3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增高的趋势,一旦患者需终生使用药物治疗,但部分患者由于认识不足,患者时未加以重视或重视不足,不按医嘱治疗,导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影响生活质量,甚至死亡。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对40例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实施了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6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糖尿病科住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36~83岁,平均(51.4±5.5)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5.4±1.6)年;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6例,初中、高中18例,大学及以上16例。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38~80岁,平均(50.8±5.8)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5.4±1.6)年;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7例,初中、高中19例,大学及以上14例。两组性别、年龄分布、病程、受教育程度等临床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③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能看懂或回答问题。

1.2.2 排除标准:①排除患者病情危重或合并有严重的并发症者;②排除思维障碍,不能正确理解问题者;③排除临床资料收集不完整者。

1.3  方法: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同时给予降糖及治疗并发症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①采用集体讲解和讨论的形式:1次/周,1 h/次。内容包括:糖尿病治疗原则、高血糖的危害、低血糖应急处理措施等、血糖监测及控制目标、心理指导、糖尿病饮食的必在性、如何运动、自我监测方法;②单独指导形式:解答患者的提问,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指导用药,指导胰岛素的注射方法、血糖仪的使用等;③健康教育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了图文并茂的糖尿病知识小手册,每周黑板报,鼓励患者自学。

1.4  健康教育效果(依从性)评价:观察记录受试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自学服药(或注射胰岛素)、自我监测血糖、进行自我皮肤、足部检查护理情况。记录受试者健康教育培训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质量的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经SPSS 13.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篇4

【关键词】健康教育;母婴;护理

孕产期健康教育是指在孕期、产期对孕妇及产妇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进孕产妇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1]。为使健康教育工作更具可行性、针对性、实效性,我院于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共对其进行孕产期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并设对照组对母婴健康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对象 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自愿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正常初产妇共5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2组产妇均为正常女性骨盆,单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的初产妇,应用双盲法测定和记录各项指标2组产妇平均年龄24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产前不接受健康教育,临产后按传统轮班制助产模式实施护理。实验组按照产科护理特点制定合理的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表,责任护士根据产科护理路径表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同时记录每位产妇的满意度,孕期知识掌握度,新生儿护理技能,母乳喂养成功率等。

2 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

2.1 由预防保健中心专人对实验组进行产后访视干预,对母婴进行相关检查, 对喂养及母婴异常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并给予具体的卫生宣教和指导。对照组母婴产后访视及喂养,母婴异常情况登记同实验组, 余未进行特殊干预。

2.2 向受众发放《母婴保健常识》、《儿童保健常识》、《母婴喂养100问》等宣传资料。

2.3 以行政干预的手段介入健康教育,利用病区、走廊进行黑板报宣传,根据病人的需要和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每月更换1次内容,在每个病房内,走廊张贴母乳喂养知识宣传画。

2.4 电视录像教育 在“父母学校”、孕妇宣教室配备电视机、录像机,派专人定时播放有关知识。在电视、广播、报纸《健康有约》栏目里讲授孕产期各阶段及新生儿卫生保健知识。

2.5 产褥期 讲授生殖器官的复旧、产褥期卫生、营养,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指导母乳喂养的技巧,示范新生儿洗澡及脐带的处理,说明产褥期用药对婴儿的影响。帮助选择产后避孕措施,并强调说明产后42天复查的意义。

2.6 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为了保证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的科学性、实用性,通过查阅有关资料,首先由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对产妇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评估,再结合医师的诊疗计划及产妇不同阶段存在的健康问题和需求,由护士长组织病区护理人员制定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表。

3 结果

3.1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处理,计量数据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结果(见表1):

表1两组产妇接受健康教育后效果比较(%)

组别n 满意度 孕期知识掌握度新生儿护理技能母乳喂养成功率

实验组 250241(96.4) 230(91.2)237(94.8)243(97.2)

对照组 250198(79.2) 158(63.2)182(72.8)200(80)

PP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220例高血压患者,所选患者均与诊断标准相符合,排除沟通障碍、精神异常、合并肿瘤疾病等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110例)和研究组(110例),对照组男59例,女51例,年龄为42-79(66.3±9.5)岁,其中61例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49例在初中及以下;研究组男58例,女52例,年龄为43-78(66.4±9.6)岁,其中63例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47例在初中及以下;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高血压分级管理,以患者高血压危险分级情况为依据,开展定期随访指导,主要涉及到用药保健、疾病知识等内容,并对患者开展集中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①在项目开展之前,由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慢性疾病管理医生联系患者,对患者参与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的意愿进行了解,并对相关情况进行记录。②对自愿参与高血压自我管理的患者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并建立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并签订知情同意书。③针对组内成员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培训活动,首先将高血压自我管理指南发放给患者,并对其说明自我管理的理念和作用,同时向患者说明高血压相关知识,如发生原因、影响因素、防控措施等。其次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其增强自信心,对待担忧、紧张以及生气等情绪如何有效处理,同时对患者低落情绪管理方法进行指导,并传授患者放松技巧、疲劳管理方法、与人沟通技巧等。最后在饮食及运动方面给予指导和鼓励。在饮食方面,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并戒烟戒酒,对自身体重进行控制。在运动方面,应嘱患者注意合理锻炼,特别是老年患者,应控制运动量和时间,应以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日常生活管理目标,并制定相关行动计划。另外在用药方面,应向患者说明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方法等,避免出现漏服或增减剂量等问题,对于上述内容,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培训,持续开展6周,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稍缓,但注意保证培训质量,并且在2个月内结束所有健康教育活动。④在自我管理小组中选择一位有号召力且活跃的患者担任组长一职,负责预约和组织每次活动,并负责协调等工作。健康服务中心安排一名医务人员专门负责一个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为患者自我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所选患者均随访6个月,记录管理前后的血压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管理前两组血压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管理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