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40:4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建筑行业背景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此体现出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对于现今高职院校建筑行业人才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录取门槛普遍较低,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学生英语根基普遍不扎实,起点较低,将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有效结合,较难激发学生较为持久的学习动力。
一 高职院校建筑行业英语现状及问题分析
行业英语承接公共英语开设,是公共英语在学生各专业领域的延伸课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以普通基础英语为主要教学内容,课程教材缺乏专业性,与学生职业需求相脱节,无法较好地体现行业特色,培养的学生文化素质不高。但在现有建筑行业英语教学中,仍面临着以下主要问题:
1.教学模式僵化
高职院校建筑行业英语教学目前普遍沿用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为主导,重视以“翻译+阅读”为重点的技能培养,较少考虑学生实际行业英语运用能力的训练与提升,学生参与度较差。
2.建筑行业英语教材选择面较窄,教学内容滞后
目前已有建筑行业英语教材内容往往选材零散而不系统,没有体现建筑类的专业特点,部分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
课程设置缺乏深度和广度,教学知识点分布往往停留在单纯的阅读和词汇练习上。高职院校由教师自编行业英语教学教材存在困难,英语教师较缺乏行业背景知识,而建筑行业专业教师较缺乏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较弱。
3.教学手段单一化
高职院校建筑行业英语的教学仍以教师课堂讲解、学生课后翻译为主要方式,教学手段单一,对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效果不明显,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转贴于 二 建筑行业英语教学定位
在建筑行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应当始终坚持“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大方向,以英语教学为主线,以职业教育为背景,旨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使学生在完成基础英语的学习后,经过专业英语学习及英语技能的培养,掌握一定的建筑工程类英语基础知识和实用交流技能,扩展专业英语词汇量,让其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从而借助词典顺利阅读和翻译有关建筑类英语业务资料、专业刊物,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使英语成为专业工作中的得力工具。
三 建筑行业英语教学探索思考
1.坚持将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相结合
在基础英语前期教学中,授课教师应根据讲授对象专业的特色和岗位特点,侧重从各自的实际生活领域和职业岗位中选取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及时补充所涉及行业的背景知识或相关专业词汇引入,因材施教。在建筑专业英语课程讲授中,既要包括基础英语教学,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又要包括一定的建筑工程行业英语,以满足学生将来走向一线工作岗位时对行业英语的需求,不能将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完全脱离。
2.教学方式多样化、互动化
成功的专业英语教学要致力于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 实践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引入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对话演示法、教学片演示、案例教学等应用性强、学生感兴趣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善于思考、积极参与,要善于打破常规,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建筑行业英语教学师资应基本固定,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税收管理在建筑行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良好税收环境的构建、建筑企业经济利益的维护及税收政策的有效落实等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对纳税筹划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影响。
一、税收改革背景下建筑行业纳税筹划的优势
纳税筹划除了能在产业结构的改善及减轻企业纳税总额上有所体现,还对税收精细化管理以及税收风险防控等有重要意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筑行业虽然能以稳健的步伐向前发展,但面对繁重的税负压力时,部分建筑企业还是会存在税收管理效率低下或管理混乱等问题,若不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则会给企业市场竞争力度的强化带来干扰。在纳税筹划的辅助下,企业可以直观、清晰地了解各阶段税收工作的开展情况,并科学规划内部税收体制。如现金流是否存在紧张问题、总利润是否出现下滑现象或现阶段是否隐含风险因素等,相关信息都能在纳税筹划的逐步开展下得到反馈。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提高税收管理的深度与广度,发挥纳税筹划制约性价值,还对提高企业综合实力有很大助力,有利于推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二、税收改革背景下建筑行业纳税筹划中的难点问题
(一)纳税筹划意识较薄弱
导致纳税筹划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的因素有很多,意识较薄弱就是其中之一,与财会人员专业度不高以及领导层重视度不够等都有一定关系,不利于税收改革下建筑行业的平稳发展。如有些经验不足的中小型建筑企业,可能会因缺少足够的人力资源而聘用了专业能力有限的财会人员,使得后期纳税筹划中出现工作对接不到位或税收管理混乱等问题,给企业的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若领导层没有树立良好榜样,如规范自身税收行为或及时引导行为不端的员工,那么相应的纳税筹划工作便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情况,弱化其实施意义。若企业没有将以人为本理念贯彻到纳税筹划中,导致个别员工存在利益受损问题,那么纳税筹划的利用价值便会受到实质性的影响,违背良性税收管理原则。
(二)纳税筹划体制不清晰
有些建筑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项目活动规划、资金资源协调或市场竞争中,而在纳税筹划体制的补充与完善上有所忽视,使得税收管理水平一直处在可维持的状态中,不仅给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了阻碍,还给内部税收管理带来了隐形的负担。如部分建筑企业可能会受项目周期影响而没有对纳税筹划体制中的细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导致所堆积的问题在负面作用下由量变逐渐转化为了质变。这种现象的出现就会在影响财会人员职能作用的同时降低纳税筹划力度,有时还会浪费不必要的资金成本,增加实际税收压力。若在开展工程项目时,建筑企业没有根据项目特性来建立契合度较高的纳税筹划体制,那么还可能增加项目资金投入量,不利于企业经济利益的维护。
(三)税收风险防范不到位
虽然部分建筑企业能够按照指定的纳税筹划方案开展相关税收工作,但却因风险防范力度不强而难以展现纳税筹划的运用效果,导致企业仍然会受税收风险影响而难以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如有些建筑企业针对工程项目所拟定的合同中,除了会涉及到成本和收入问题,还会对工程中基础设施与建材等内容的资金投入量进行说明。若企业没有在签订合同前对此类内容的市场经济价值及真实情况进行全面调研与考察,或是结合市场经济变化趋势制定妥善的风险应急预案,那么当建筑材料或基础设施的市场价格发生大幅变动时,则容易引发税收风险问题,严重时还会威胁到企业的利益安全。若根据工程项目所制定的纳税筹划方案中缺少监督管理机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风险隐患概率,需要建筑企业加以重视。
(四)纳税筹划管理有待加强
纳税筹划管理效率低下也是影响税收质量的一大原因,与管理理念固化及管理模式老套等都有很大关系。如有些保有传统观念的建筑企业已经习惯了固定的纳税筹划管理模式,若是在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强行将新型的管理模式或理念引用到纳税筹划中,不仅会给财会人员的工作思路造成干扰,有时还会降低领导层的决策与判断质量。对于一些中小型建筑企业而言,若是为了紧跟时代步伐而盲目借鉴大型企业的纳税筹划管理模式,也会给日后税收工作的统一管理与开展带来不利影响。由于不同性质的建筑企业其内部税收形式会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若企业没有对自身税收框架进行稳固搭建,或对纳税筹划进行定向型调整,那么企业便很难在税收改革背景下脱颖而出。
三、税收改革背景下提高建筑行业纳税筹划水平的策略
(一)优化纳税筹划管理体制
严谨、健全的管理体制不仅对纳税筹划的有序推进有支撑性作用,还对各阶段税收管理方案的构建有正向引导效果,需要建筑企业对管理体制的优化与完善工作给予关注,具体可从以下几点中入手:第一,要对当前所实施的管理体制进行全方位分析,对于体系机制中存在漏洞问题的规章制度或准则等,除了要进行及时整改,还要将改进后的内容记录到指定备案库中,从而为日后纳税筹划管理体制的再次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第二,要对短期发展计划与长期战略目标下的纳税筹划管理重点有所区分,以客观、辩证的视角来制定适用度较高的管理体制,以免出现体制形式化或表象化问题而给纳税筹划带来不必要的干扰。第三,要对管理体制的阶段性更新提高重视,如对陈旧、落后的制度理念等进行升级或剔除处理,以此来更好的顺应税收改革背景下的纳税筹划诉求。
(二)注重纳税筹划动向监管
要让纳税筹划在建筑行业发展中发挥出最佳效果,为相关企业的协调运行打开防护伞,就要在纳税筹划的动向监管上进行合理规划,在根源上防止税收风险问题的出现。如建筑行业中会产生大量的劳务信息和建材信息,与资金成本的应用和调配等都有很大关系。而不同形式下的经济管理模式会导致纳税筹划重点存在一定差异,需要企业按照标准的流程步骤来落实税收政策,在维护企业与工程人员权益及利益的基础上减轻纳税负担。这就需要企业能以实事求是的理念来把握好纳税筹划监管力度,如在税收流程监管或市场经济动态监管上,都要尽可能保证监管信息的真实性与精准性达到理想状态,从而为后续纳税筹划方案的制定与调整奠定坚实基础,降低税收隐患诱发的可能。另外,建筑企业还要积极配合外部监管部门开展相关调查工作,来进一步提高内部纳税筹划的时效性、安全性与规范性。
(三)创新纳税筹划管理模式
死板、单一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阶段建筑行业的纳税筹划需求,需要将创新观念与管理模式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来提高纳税筹划的利用价值。如税收管理中会涉及到多样、复杂的财务数据与资料,若是一味采用传统人工形式下的管理模式来整理数据信息,不仅会造成人力与时间成本的过度消耗,还会给纳税筹划工作带来间接性的干扰。所以,很多建筑企业会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纳税筹划管理中,并根据内部税收管理模式来建立相对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这样税收期间所形成的数据信息便能在第一时间上传到系统数据库中,而领导层也能结合系统所反馈的信息,来对阶段内税收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纳税筹划的实施效果等有所掌握。但在应用信息系统时,还要做好基础设施与管理软件的更新与维护工作,防止纳税筹划受到不必要的阻碍。
(四)组建专业纳税筹划队伍
纳税筹划的有序推进还需要足够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持,而对专业纳税筹划队伍的组建工作提高关注,不仅对人才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有重要意义,还对队伍整体组织结构的强化有很大帮助,有利于提高税收效率与质量,需要建筑企业制定可实施的队伍组建计划。首先,要对所选择的队内成员进行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上的考量,并对其责任意识与职业道德素养等有所了解,从而为优质队伍的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其次,要注重队内成员的定期考核与评估,根据其真实能力来合理安排其工作岗位,使其职能价值得到充分展现,为后续的纳税筹划注入宝贵力量。最后,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培训活动的方式来提高队内成员的工作水平,使其在磨炼学习与经验积累中不断掌握纳税筹划的要点与技巧,为建筑行业长远发展添砖加瓦。
四、结论
如今,很多建筑企业在实际运营中,都能对纳税筹划方案的实施目的与方向进行细致研究。一方面,是为了给区域内建筑行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税收管理与行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降低税收风险问题的出现几率,给建筑企业市场地位与形象的巩固带来更多可能。对于纳税筹划中遇到的细节问题和干扰因素,一些建筑企业也能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及时分析,并结合行业发展特点与税收政策等,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为纳税筹划机制的顺利实施铺设稳固道路,助力建筑行业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超颖,刘益.增值税税制改革背景下房开企业纳税筹划思路[J].纳税,2019(33):34-37.
[2]潘锋.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企业的管控重点及税收筹划[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5(322):162-163.
[3]李艳军.基于营改增的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325(08):160-16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门国家税务总局对于我国的税收制度也有了新的解读。对于建筑行业的营业税改成增值税的进步,可谓是有意义的。建筑行业原有的税收制度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给很多人员提供了偷税逃税的机会[1]。改进这项制度,是我国税收制度的一大进步。而建筑行业在面临营业税改成增值税后,也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新的税收制度。本文对这些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建筑行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背景
营业税和增值税是我国的两个基本税种。建筑行业的营业税改增值税有其自己的背景原因。营业税是对我国境内特定的一些机构的营业额进行征收的劳务税,最早的就是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以及其它产业。营业税的税率为3%和5%。而增值税是对一些从事货物销售等活动的对象征收的税种[2]。增值税是企业在经营后新创造的价值,实质是商品价值C+V+M在减去生产资料转移价值C之后的余额,即V+M。之所以要把建筑行业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因为两种税种同时存在使得在征收税务方面提高了困难,而且还存在重复征税税负不公的现象。当然,将建筑行业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也是和国际接轨的。
二、建筑行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基础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行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基础条件
建筑行业具有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基础条件。建筑行业在生产的工程中,其经营生产模式是和企业一样的,都是在供、产、销的过程中进行的。建筑业的资金形态是储备资金生产资金和成品资金等多个形态,而最终的落脚点依然是货币资金。建筑业符合我国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基础,也就是建筑行业具有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基础条件。另外,建筑行业的营业税改增值税,是符合我国的税收管理的需求的。之前,国家税务局对于建筑行业的征税标准的认为规定,使得很多的不法分子借机偷税逃税。最常见的如建筑行业建筑安装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建筑材料之类的,本该属于增值税而并未收取。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将建筑行业的营业税改成增值税,能够间接的使得建筑行业的技术不断提高,设备不断更新。这样也提高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建筑行业营业税改增值税存在的问题
建筑行业属于一个特殊的行业。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有一些明显的问题的。在征税类型上,如果按照现在已有的征税方法计算的话,无论是17%的税率还是13%的税率都是对建筑行业的一个很大的负担。而如果采用别的方法,则又额外的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还有一个方面的问题是如果将建筑行业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那税率的计算是要参考企业一致的标准还是不参考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增值税的范围加大后,对于国民的个人所得税等也应该有一个相应的调整。
三、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建筑行业该如何应对
(一) 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对建筑行业财务方面的影响
建筑行业面临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对于财务方面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财务方面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来应对新的税收变化。税的分类有多种,按照税额和价格的关系可以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两种。增值税属于价外税[3]。对于销货方来说,营业税换为增值税后,其营业收入由原来的不含营业税在内的营业收入变为了除去增值税税后的营业收入,明显的入账金额降低了。而对于购货方来说,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改变,使得他们的入账金额也有了差异性。这些都对建筑行业财务账务方面产生了影响。建筑行业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后,财务报表方面的变化也是很多的。对于企业资产的负债表来说,就有很明显的变化。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资产就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动和企业的总资产的关系是很明显的,固定资产的变化会引起企业总资产的变动,从而引起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建筑行业的增值税取代了原有的营业税后,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都会变少,而相应的很多的账目都要变化。由此可见,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是很明显的。还有一个方面是对企业的利润表的影响。企业在实现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后,利润表必然会有相应的变化。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对建筑行业的应对措施
首先是要对产业的结构进行调整,对原有的发展模式进行改变。对于建筑行业,原有的劳动模式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模式,依靠这样的形式与同行业在市场上比拼。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社会的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在加大,这样就使得劳动力的成本在不断的上涨,由此使得企业在面对工资方面和一些其它方面,有了更大的压力。这些都是对企业的利润收入的一个很大的挑战。由此可见,要想有更大的利润空间,更多的企业效益,建筑行业应该在技术方面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发展自己的水平,从而能够发展一个好的企业发展模式,对企业的结构调整也有一个好的规划,更利于建筑行业的长远的发展[4]。
其次是要优化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财务方面的能力。建筑行业面临由企业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转变,需要对建筑行业的相关的财务系统进行培训和指导,让其能够顺利的将税收由原来的营业税转变为增值税。对于增值税而言,一般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太多,也没有在财务报表中直接表现出来。因此,建筑行业的财务人员应该在以下一些方面多加注意。第一,多学习,多培训,尤其是在增值税法和合同等方面,对财会人员进行培训后,让其能够更好的进行会计核算,很熟练的进行相关的销项、进项等程序。第二个方面是要提高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对增值税的专用发票要达到一个统一的效果,避免由于条件问题而形成的差异性。
最后,建筑行业在面临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后,要积极应对。税收政策的变化对建筑行业的税收筹划也有了新的驱动。建筑行业在面临该问题的时候,需要在以真实、可靠、完整的筹划材料的基础上,制定准确的筹划步骤,做出最好的筹划方案。这些筹划包括对纳税人身份的筹划,建筑的施工材料的筹划,固定资产的筹划,等等。通过多个途径实现筹划的合理性,得到一个合理合法的税收筹划是减轻建筑行业企业税负的目标,是财会人员需要做好的部分。还有一个方面是建筑行业在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后,企业的现金流量也有很大的变化。企业的现金流量影响着企业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筹资活动等多个方面。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对这些问题都把握好,让企业能够稳步的发展[5]。
四、结束语
营业税改成增值税后建筑企业应如何应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的发展,我国在税收方面的改革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行业的税收变化,是我国税收制度的一个好的开端。建筑行业在面对税收改革的时候,采取以上的一些措施,应该会收到一个好的效果,最起码会实现税收改变后的一个平稳的过度。随着我国的税收制度的不断的完善,相信建筑行业在税收管理方面也会有自己的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周赛梅. 建筑企业的财务会计如何应对营业税改增值税[J].中国外资,2012,(07).
[2]戴国华. 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影响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2,(03).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基础产业中重要的一种便是建筑行业,切实做好节能工作即使符合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综合合理利用周围资源,促使建筑物与自然相和谐的建筑节能设计成为建筑业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1 节能措施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背景分析
1.1 我国能源危机日益凸显。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众多基础行业的支持,建筑行业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却往往消耗大量的能源,人民日常使用最频繁的便是住宅建筑,住宅建筑就需要保障建筑的基本功能的同时还要有最优的舒适程度,所以是建筑中耗能较大的一种。所以,目前的焦点问题就是将节能措施融入住宅建筑的方法,使住宅建筑的能源消耗量减少,致力于促进住宅建筑的能源节约化和合理利用化进程。
1.2 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现代民众的视线逐渐聚集于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建筑的节能措施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这就要求建筑行业反省过去使用的相关操作标准和规范,制定出新的能够满足人民日渐提高的对舒适度的要求,减少能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建筑拉近建筑行业与人民生活的距离,经过研究发现,采用节能措施的住宅建筑比旧的住宅建筑可以节约大约37%的能源消耗量,并且随着住宅建筑的不断建设这个比例也持续上升,这样既有利于建筑行业的进步,也助力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节能措施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1 住宅建筑的布局和体型设计。对住宅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住宅建筑与周围自然地理环境的融合,充分的融入居民生活习惯和当地的人文民俗风情,在建筑结构布局、住宅朝向、楼体之间的间距以及太阳辐射等方面对住宅建筑布局进行综合考虑。第一,设计建筑布局时,不能只将眼光局限于一栋建筑,要放眼于整个住宅区的布局,注意住宅楼之间的间距,再将关注的对象范围缩小为每栋建筑,设计细节上要保证住宅建筑的朝向和功能设计,满足每户的通风和采光要求。第二,设计建筑外型时,首先目标是协调居民需求和节能要求间的平衡,通常情况下,住宅建筑体型不用太过复杂,采用简单的结构设计即可,凸凹形体设计较少见到。建筑节能体型系数一般在0.3 以内,住宅的进深应当适度的扩大,一般为10m~14m,长度控制在55m左右较为适宜。
2.2 住宅建筑平面节能设计。建筑的平面设计是基于满足住户家庭构成、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等方面要求的角度提出的,主要包括住宅建筑功能的多样性设计、房屋的采光通风性能设计、住宅舒适度设计、住宅建筑面积的合理利用率以及房屋功能布局设计等五个重要方面。但是建筑节能设计要立足于这五个方面,并不忽略其他因素,整体全面系统的考察住宅建筑的平面布局形状和局部热环境分布以及温度阻尼区的设置等等。下面会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第一,设计住宅建筑的平面布局时要秉承规整布局的原则,以安全为中心的尽可能的减少建筑的护栏结构面积,使夏季减少辐射的进入,冬季时增加室内光照的面积,这样就使住户自发性的减少空调的使用,使住宅建筑的能源消耗下降。第二,在热环境设计时也能使太阳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代替一定的能源消耗。当住宅中的上下高度相对较低的厨房和厕所以及过厅等被安置在房屋的北方,卧室和客厅等被安置在南侧时,是一个最佳的热环境设计方案。另一方面,温度阻尼区也能避免过多的传热损失,具体为设计封闭式的楼梯间,密封屋面上的入孔等等。
2.3 住宅建筑的围护结构和材料设计
(1)住宅建筑的屋面节能设计。在设计住宅建筑时,往往会忽视占整体面积比例较小的屋面,但是屋面对顶层楼房的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顶层楼房的节能设计中占有重要位置。第一,为了减少屋面的厚度,在选择屋面保温层材料时,尽量不选择密度较高的保温材料。第二,尽量不要选择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用在屋面设计上,因为这种材料对于屋面的保温效果无益。现阶段,住宅建筑已经普遍使用高校保温材料保温屋面和倒置式保温屋面等节能屋面。另一方面,受生态建筑理念的影响,创新使用种植屋面和遮阳屋面等新型的屋面设计,也可以大幅减少屋面的能源消耗。
(2)住宅建筑的墙体节能设计。住宅建筑中面积比例最大的就是建筑墙体,现阶段经常见到复合墙体节能被应用在住宅建筑墙体节能设计中,这种墙体是在原有的墙体主结构上根据实际建设要求增加一层或者是几层复合的绝热保温材料,有助于墙体的热工性能更好地发挥出来。通常住宅建筑的墙体节能设计按复合节能材料与墙体主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划分为两大类,一种为墙体内部保温技术,另一种为外部保温技术。现阶段最受推崇的便是墙体外部保温技术,因为这种节能设计方案可以达到新建住宅区的节能设计的各方面要求,还可以被应用在旧楼改造中,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节能设计方案。
(3)住宅建筑的外窗节能设计。住宅建筑的外窗窗框材料选择、玻璃的种类以及遮阳措施都会对建筑的热工性能产生影响。因此,为了实现降低能耗的需求,应当在住宅建筑中尽量的使用新型保温节能外窗,在材料选择上注重热工性能较好的材料使用。另外,窗墙面积的设计也对住宅建筑的节能产生有效影响,窗墙面积直接影响到住宅的空调系统能耗量,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控制,一般北向的房屋北向面积不大于25%,南向房屋南向面积不超过35%,而东西向房屋面积不超过30%。
结语
节能设计的住宅建筑拥有节约耗能的优势,有利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不是一项简单、独立的工程,设计人员需要系统的全面的了解周围环境,倾听人民需求,将节能措施融入平面设计以及结构等方面,全面整体的用节能设计完成住宅建筑。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的重要背景
营业税是针对我国境内提供的应税劳务、无形资产转让或者单位个人销售不动产问题,凭借其获得的营业额进行征收的一种税。营业税的计税基础就是纳税人的全额收入,与适用的税率相乘进而计算应纳税额。通常来讲,营业税拥有比较低的税率,可是其税负非常容易出现转嫁问题,每经过一次流通就需要缴纳一次税,凸显了较为严重的重复征税现象。增值税是针对我国境内的货物销售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出口货物的单位个人所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税。法国在1954年开始征收增值税后,利用销项税与进项税抵扣制度,促使纳税人仅对增值部分进行纳税,对存在于营业税种的重复征税问题有效进行了解决,并且被其他国家逐渐运用。我国目前正是经济转型时期,对第三产业积极发展。营业税改增值税非常有利于对税制进行完善,有效消除重复征收问题,进而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和谐发展。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必要性
目前建筑行业出现了严重的重复征收营业税问题。建筑工程耗费的材料物资都是征收增值税的对象,在流转阶段已经根据流转额缴纳了增值税,极有可能由于建筑企业不是增值税纳税人,因此购买物资需承担的税额不能进行抵扣。同时,对营业税进行计算时,外购建筑材料物资全部计入建筑成本,由此需承担营业税,进一步产生了征税的重复问题。站在完善税制的角度进行分析,假如并行增值税与营业税极有可能对增值税的抵扣关系进行破坏,对增值税的作用造成了影响。通过对建筑行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可知,它们的经营资金在整个经营生产过程中会随着生产与销售过程不断实行螺旋式的循环。通过对建筑行业资金形态进行分析可知,包括了多种形式如存储资金、生产资金等,最终又回归至新的资金货币形态。整体来说,建筑行业基本上已经具备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条件。
三、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建筑行业的重要意义
(一)减轻了建筑业企业的税收负担
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出于对资源有限性与工程高效性的考虑,一般把工程外包给专业公司。税法明确指出总的承包公司需要替分包公司代缴税款,可是在实际生产中承包与分包公司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有些企业不但是承包公司还是分包公司,会产生重复缴税问题。营业税改增值税提出:缴纳税款是根据销项税与进项税之间产生的差额。在纳税整个过程中总承包公司与分包公司需要出示纳税的有关票据,防止企业出现重复缴纳税款的现象,有效减轻了企业的纳税负担。
(二)为建筑业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第一,营改增,明确指出机械设备的购入能够作为进项税抵扣。这样对企业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非常有利,提升了有效利用资源的效率,对企业产业结构实施了科学优化。第二,营改增提出,能够在销项税中对固定资产、建筑材料的进项税进行抵扣,大大降低了税收成本。这样,有助于企业优化结构,将会对经营范围不断扩大;能够在建筑材料与加工建筑制品环节积极参与,促使企业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第三,营改增明确规定,企业销售的全部货物甚至包括资产,都需要按照销售金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税款。这个规定有效防止企业利用大规模采购物资,之后转手获得高额度税率差的问题。在不改变企业净资产的前提下,提升了企业对风险进行规避的能力。
(三)有效规范了企业财务管理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会计人员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要求。第一,与营业税相比,增值税拥有更加复杂的征收环节。需要更加细致的进行核算,要填写与开据专业的发票,尤其是劳务与采购物资等业务,必须按照业务性质开据相关发票,对开据发票的时间必须进行确定。第二,建筑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外包工程或者是构建施工项目部。在这阶段需要签订很多合同,其中一些合同关系到了缴纳营业税与增值税的方法,这样就要求有关财务人员严格评价合同的科学性。增值税使用的发票在时间上有限制,要关注与发票相关的认证与抵扣时间,避免发票发生逾期问题,对企业正常收入造成了影响。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运转现金流进行了改善,主要原因是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税负有效实施了降低。在营业税征收过程中,根据施工中产生的劳务服务量,按照一定比例支付现金。目前贯彻落实的暂行增值税条例明确规定,纳税人只有在销售货物或者实施有关销售款项的业务及获得销售款凭据时才对增值税进行缴纳。营业税改增值税有效减少了税负,当企业拥有相同的业务量时,显著减少了需要缴纳的税款。减少税款在一定程度减弱了现金流盈亏产生的波动,对企业高速运转资金发挥了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综合分析,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推行工作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在国民经济中建筑行业是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与国家积极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建筑业企业怎样积极应对营业税改增值税,是目前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