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40: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发展阶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键词: 农业发展;农业特征
Key word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321-02
1 农业土地的特殊重要性
土地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元素。在所有的生产过程当中,土地是人们劳动的场所。土地更为了提供动植物的发育所必需的一些养分的主要来源,是这些生物发展生长发育的所需的环境条件。因此,土地的数量都会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原因。跟其他的机械生产什么的都是不一样的。在大自然中,土地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使得土地的面积增大。不过,对于总面积来说,这种增加是很有限度的。而且这样的方式所需要的费用是极大,成果并一定很明显。这仅仅是在不考虑它有副作用的情况下。土地在地球上的位置决定了地区的生物的生长发育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式。土地质量都是取决于他所在的位置。而另一方面取决于土壤演化过程以及人们劳动形成的人工肥力。适当的通过一些工程改善提高施肥技术,在一定上改变土地的质量。不过这些都是需要付出想当的代价。
2 新阶段的特征
在农业上,粮食是非常重要的农产品。而且,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值已经达到了五亿吨了,而且用来供应也是年年有余的。在80年代我们国家的粮食自给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了。而在90年代更加是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了,是质的飞跃。而其他一些,比如水果什么的,主要作物以及水产品等都是呈现了比较好的形势。而在农业上,我们有了发展,但是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出现了许多农作物的过盛了。在人们看来,农民的收入,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农民靠着农作物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长期看来,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已经能满足自家的温饱问题了。而农民的收入也是处于比较底下的。农民的收入是分为两种的。一种是农作物的收入,还有一种是货币的收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人们在收购的比例下降了,使得农民注重了货币的收入。农业发展对技术的要求也是非常大的,劳动力和土地的使用的作用也由此下降。农民在农业发展的制度下创新,因此可以确立农户的独立经营的地位,使得其一体化经营。在改革以来,农业制度的创新是在中国农业组织的基础上的。经历了不断的改造,家庭的承包制度成为了我国一直坚持的基本安排。这是我国改革以来对农业发展重要的制度因素。
随着市场的全力发展,很多小规模的经营受到了许多的挑战。但是在一个方面,在家庭承包方面难以有重大的突进。而另一方面,这样也不是非常合理的。随着年代的变化,创新才是王道。如果去开发新的农业制度,如何使得他一体化经营。这些都是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价值的东西。而且农民也是可以享受到增值的成果。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 对农业的影响
根据调查,不少农业技术人员都缺乏对农民的基本认识,缺乏对农民的动员、组织、培训和管理的基本训练,缺乏对工作的创造性热情。如果说农民的素质比较低,其直接原因之一是农村中农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太低。农业与工业生产使不同的。农业主要是在土地上进行的。同时,农业生产是生态的再生过程。会因为环境问题而受到一定的影响。现有的生物生长发育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效果。他们的生命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副作用是忽略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各个地区的气候问题。从而使得农作物的类型出现不同。如果我们去把环境问题分析进农业生产,建立合理的生产机制。通过发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环境,来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从而增加农作物的高效供应。相反,如果我们忽略这些问题,都不可以去利用自然资源,从而使得农业的发展速度得不到提升,影响到产业。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要求,需要专业农户,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村和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产品行业协会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主体的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形成复杂联动的组织体系。有了比较完善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就是建立了现代农业制度。
4 新阶段的任务
在保持自给的基础上,提升农作物的产品质量,优化农业的生产体系和地区分布。进入了新的阶段发展,农业上的发展需求越来不受制约了,在受到了WTO国外优质农作物的供给来看。我们农业的提醒需要调整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追求农作物的数量,这样的调整农业生产体系突出质量是前提。我们需要发挥土地以及经济和科技的优势,发展品质更好果业以及水产品等,无论如何去调整农业的生产体系。我们的重点都需要放在突出的位置来考虑。在我们保证农产品供给的情况下,我们更加要保证农民的收入。这是我过目前主要的任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农民的收入也是越来越低下了,因此要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的难道是非常大的。因此,提升收入增长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时下,构建这个农业体系,我们需要培养农民合作使得现在的农作物与网络交接,另外需要一个协会来管理这些农产品的进销存,建立全农业化的服务组织。使得农民的收入增收。这样农业化产品可以更好的渗透进各个不同的行业组织。这样形成一定的组织架构,有了比较完善的经营体系就是我们需要的现代化农业制度。
5 小结
一定的农业化统揽了农业以及农村发展的全景。推进了现代化的流程。使得农业化是我们现代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农业现代化就是使用一些高科技技术以及一些农业装备声场手段,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管理农业,提高农民的文化以及科技技术素质。把传统的农业逐渐的发展成为更高水平的现代化。使得提高了环境质量还能更好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的改革,它不仅仅是农业局的事情。它反映着整个新农村的经济文化生活方面的变化。在这些变化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是向农业进军的重要阶段。据了解,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农业是需要人们配合政府实行当地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达到一定的指标慢慢的使得慢慢进化。在我国,农业具备了现代农业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是离农业现代化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我们国家对现代的体系有了一定的改革。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基本上是以使得农业现代化统揽农业以及新农村的发展的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推进新农村的大力发展,从而使得整个农业以及新农村的体系更好的提高到一定的层次。
参考文献:
1 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的阶段分析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迅速涌现并发展起来,逐渐具备了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组装的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功能。农业科技园区出现与发展的十多年来,经过不断创业与创新。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农业科技园区在我国从探索到发展的时间并不长,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创业阶段,其创业发展历程可分为3个阶段:
1.1 第一阶段。从1993年到1997年。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处于探索阶段
199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全省成立10大农业科技园区,济南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率先成立,以后全省陆续成立10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探索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道路,拉开了全国各地探索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序幕。1994年,我国在北京建立了以展示以色列设施农业和节水技术为主体的示范园――中以示范农场;199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顺义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199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孙桥现代农业示范区。
该阶段主要以新技术、新成果的展示为主。进行设施农业示范。在种植方面以推广蔬菜、花卉、果树等园艺作物为主。该阶段以济南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为标志。
1.2 第二阶段,从1997年到2001年。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1997年2月,由国家科技部正式立项启动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区。1997年建立的陕西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由中央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筹办。国家科技部1998年批准立项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在全国不同生态区域布点。国家财政部1998年批准立项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从1999年起专门设立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示范区的面积一般为1万亩以上。另外。地方政府主办的地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建设一批高效的农业科技园。据农业部科教司2000年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地市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已达到600多个,县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达到2000多个(蒋和平,2001)。
该阶段强调示范功能、培训功能,探索新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但部分园区的政府色彩浓厚,多为“盆景”或“形象工程”,部分园区效益不显著。该阶段以国家科技部正式立项启动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区为标志。
1.3 第三阶段,从2001年起。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处于规范发展阶段
通过几年的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吸引了多渠道的向农业产业的资金投入,开发、引进、推广了一大批农业高新适用技术,通过培训提高了当地农民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有不少问题。200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肯定了农业科技园区的实践,并明确指出“要抓紧建设科学园区,并制定扶植政策”。此后科技部联合农业部等6部委制定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001年,《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与《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按照“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稳步推进”的原则。2001年8月和2002年4月,科技部连续启动两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使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该阶段,园区进行规范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建设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等创新服务体系。国家肯定了农业科技园区的实践,并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该阶段以2001年8月科技部启动首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为标志。
2 农业科技园区创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农业科技园区创业的区域创新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把全球创业观察(GEM)开发出的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效率、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和社会规范等9个方面的创业环境条件分列入软环境和硬环境,与园区创业与创新的主体作用。
2.1 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创业的硬环境
农业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三者缺一不可,互为支持关系。要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园区需要一个好的硬环境如区位环境、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等等。硬环境又可分为不可变硬环境和可变硬环境。
2.1.1 不可变硬环境
创办农业科技园区的区位选择十分重要,将使园区具备其自然属性,因为一旦园区选址确定,将使园区创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确定,如交通距离、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及其他生态资源不可改变,或者改变时需要大量成本,如建设配套水库等。
例如,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科学技术部于2002年5月批准建立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原有园区核心区――连丰农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水资源不足、土地费用过高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加快培育大连市农业科技园区的龙头。更好发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先导及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大连市决定将原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连丰园区)与登沙河镇大连市农业现代化园区进行整合,组建新的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登沙河)。新的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由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中心区和9个具有专业特色的分区构成,形成“1+9”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因空间狭小,发展受到制约的矛盾,还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1.2 可变硬环境
农业科技园区选址一旦确定,将进行一系列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通讯、配套的生产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是可变的硬环境。可变的硬环境体现着政府对园区的支持力度和园区建设发挥创新主体的能动能力。各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一般基础设施如水、电、路、通讯由政府投资兴建,资本运作良好的园区可以将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化运作,由人驻园区的企业投资或融资建设。可变的硬环境越完善、配套越齐全,越利于园区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例如。沈阳沈北农业高新区从2006年起,沈北新区蒲河以南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市城建规划和城建计划,连续5年,市政府每年补贴1亿元,用于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新区将“七通”(上下水、电、
暖、蒸汽、煤气、电讯)接至项目用地红线50米范围内,产业用地免征电力增容费和基础设施配套费。
2.2 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创业的软环境
营造农业科技园区创业的区域创新环境,隐藏在硬环境背后的软环境对硬环境作用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园区创业的软环境主要表现为网络系统。即建立在区域内企业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和行政机构间长期合作基础上的稳定关系,这种软环境可分为3个层次:介质环境、机构环境、调控环境。
2.2.1 介质环境
介质环境包括农业科技园区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等,直接影响人们的创业精神、互信合作的精神等。这种环境与园区的社会文化基础有关,有赖于长期的教育投入、国民素质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
(1)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园区创业活动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创业者将潜在商业机会变为现实的基础(GEM,2002),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十分重视教育培训活动,强调示范、培训、孵化功能,一方面引导园区产业创业成功,另一方面对广大农户进行示范、培训,引导农民使用新技术,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走向国内国际大市场。与科教机构合作,引入企业管理和创业管理教育是农业科技园区下一步教育培训努力的方向,将使园区中具有更多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例如科技部很重视国家科技园区教育培训工作,将其列为园区重要的考核指标。
(2)文化和社会规范
文化与社会规范环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农业科技园区文化是园区社会群体中人们相互交流的产物。主要包括群体信守的价值观、信仰、思想、习俗和语言等方面的因素;园区社会规范是共享文化的人的相互交流,表现为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文化和社会规范不能相互独立存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例如,创新文化是构建整个沈阳沈北农业高新区创新体系的系统软件。由企业、研发机构、教育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多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充分交流互动共享,构成了一个良好的无缝联合、高效运行的创新网络。沈北园区蒲河新城良好的园区环境、便捷的工作条件和鲜明的形象标示与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评价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城创新体系正在形成。在科技部门的引导下,新城共有30余家企业与大专院校合作,组建企业研发中心。其中。禾丰集团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并成立了饲料加工工程技术中心,辉山乳业成立了乳制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大陆激光成立了涡轮激光修复技术中心等。
2.2.2 机构环境
机构环境包括各种农业科技园区内创新和创业主体之间建立联系的机构和制度。主要是指园区各种社会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及这些机构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指导方针中明确提出中介参与,技术依托单位参与园区建设。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中也将科技中介建设列入重要的地位。
(1)研究开发转移
构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是农业科技园区重要的任务之一,园区的创业与创新成功的关键是园区研究开发转移的环境构建。通常园区与科技机构密切合作。选择几个技术依托机构,成立一个利益共同体,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园区以此构成良好的研究开发转移环境,促进农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商品化。
例如,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十分重视专家大院建设,适应了农民群众盼望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领先科技致富的迫切要求,园区各农业专家大院与重庆以及西南甚至国内外的农业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聘请专家,针对重庆市农业结构调整,进行良种牛繁育、薯类脱毒、柑橘脱毒育苗等方面的技术攻关。
(2)金融支持
为了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伊始就重视园区的融资问题,发起成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6个单位之一就有中国农业银行信贷部。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除了有专业商业银行的支持之外,还需要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支持,形成一种良性的造血和输血机制。园区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及上市融资也是一个很好的筹资渠道。为了促进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引导基金如孵化基金、种子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的设立也是必要的。
例如,沈阳沈北农业高新区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优势企业、种子期科技企业等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提供增值服务,解决资金瓶颈:区内蒲河新城作为国家开发银行全国“三化”解决“三农”的示范区,将积极选择、推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它大型产业化企业与国家开发银行对接,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的长期、优惠贷款。
(3)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
农业科技园区的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属于园区促进创业的机构环境的一部分,各种中介机构的建设如:法律服务机构、会计服务机构、各种咨询、评估机构等;各种服务体系的配套如:通讯设施、邮电网点、供电、供水、污水处理、供暖等机构、设施的健全。这些机构、设施是否健全,提供的服务水平如何。提供的服务能否使人园企业用得起等方面是机构环境建设重要的衡量标准。目前成立的各种科技园区绝大多数都设有科技服务区或管理服务区,为园区的软硬环境提供服务。
2.2.3 调控环境
调控环境是指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使园区多个创业和创新主体发生协同效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指导方针中也明确提出政府指导,就是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支持和引导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1)政府政策
政府在促进园区创业和创新中的角色是制定政策。通过政策来影响创业者或创新主体的决策以达到政府宏观调控的目的。我国目前的高技术产业更多的是靠政府在推动。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一些促进创业和创新的法律法规,如《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促进科技人员创业。并对高技术创业企业在税收、科研经费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政策优惠。
(2)政府项目
我国比较有规模的农业科技园区都是通过政府项目建设的,体现着政府的政策导向。如陕西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由中央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筹办,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和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区由科技部立项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由财政部批准立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项目由科技部联合农业部、水利部等6部门联合启动。
(3)进入壁垒(入园项目选择)
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原来多数也是农业大县,它们成为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从产业层面看主要也是工业作的贡献。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产业结构是一产、二产、三产比例是11.8∶55.3∶32.9。一产占的比例只有11.8,三产占比例为32.9,二产占的比例最高达55.3,最高的县(市)达77.7。湖南县市之间经济发展的主要差别在工业。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产值较高的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望城县、邵东县、醴陵市、耒阳市,就是因为大力发展工业,第二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高;相反,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产值较低的桂东县、古丈县,就是因为工业产值占的比重很低。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与高度和该县工业发展的水平和高度呈正相关关系,县域工业发展的水平和高度决定该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与高度。由此可见,农业大县完全有必要大力发展工业。
问题首先在于农业大县能不能大力发展工业,回答是十分肯定的。
首先,农业大县有大力发展工业的原材料资源,各种农、林、牧、副、渔产品非常丰富。大米、油料、棉花、大豆、蔬菜、木材、水产品、猪、牛、羊、马、鸡、鸭、鹅、蛋等,都是大力发展工业的宝贵的原材料。农业大县大力发展工业所需的电力、煤炭、淡水等资源现在多数县市也都有一定基础。
其次,农业大县有大力发展工业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一个农业大县一般有二三十万、几十万农村劳动力,其中可以转为工业的劳动力达50左右。且这些劳动力价格低廉,一般一个从事工业的农业劳动力月工资才500-800元,每小时工资3.3元左右。
再次,农业大县有大力发展工业的必要的土地资源。我国土地总的说不算宽裕,但农村与城市比,农村发展工业用地还是有的,农业大县可以充分利用山地、丘陵、荒山荒坡,大力发展工业。
第四,农业大县有一定大力发展工业的技术资源。这些县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比较发达。一个县有几万甚至十几万在沿海的务工人员,他们中有一部份有一技之长,回乡后可以充当企业骨干力量。同时,加强各类管理与技术人员培训、引进,大力发展工业所需管理与技术人材是可以逐步解决的。
第五,农业大县中有小部分人员己通过各种途径完成了原始积累,各个县市均有一定的民间资本,每个县市大约有上亿元的工业存量资产,有少则几亿多则几十亿的城乡居民银行存款。同时,还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资本。国家也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放宽对农村贷款额度,这些都有利于解决农业大县大力发展工业所需资金问题。
但农业大县大力发展工业关健在选准发展工业的路子。农业大县的优势必竞在农业,大力发展工业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完全离开这一实际情况去发展工业,农业大县经济发展也会走向歧途。一方面是农业大县的实际,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发展工业,这是对客观存在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创新经济发展思路:找到二者客观存在的结合部,这一结合部就是大力发展与农相关产业的工业,如农产品、林产品、畜牧产品、水产品的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大力发展这些产品的浅加工、二次加工、三次加工、多次加工,如玉米深加工、大米深加工、大豆深加工、肉类深加工等等;大力发展为农村服务的生资、农药、农机、交通、运输、信息、金融、旅游服务业;大力发展与农相关的生物制药、中草药业、保健品业、家电业、房产业、建材业、煮饪业等。
农业大县在把发展工业放在第一位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第 三产业。发展农业和第三产业必须走专业化协作之路,在各个县市按产品进行分工协作,同一产品有许多县市同时生产又规模都不大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品种在县市进行分工,实行专业化生产。
农业大县大力发展与农相关工业有几个着力点:
一是增强“工业立县”、“工业强县”、“工业富县”意识,以工业的理念和方式发展工业型农业,实施“工业强县”或“加工强县”的发展战略。消除一切不利于工业发展的观念、体制和政策障碍。打破地方保护,在市场准入、金融服务、税收优惠、土地使用、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鼓励支持、保护与农相关工业的创业活动。
二是从各县市的优势与特色出发,确定几个有区域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建立“一县一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体系。不同的县市有不同的优势与特色,专业化的基本点就在发挥各个县市的优势,放大各个县市的特色,这样的专业化就是有根基、有活力、有市场、有前途的专业化。切不可不管有没有优势,有没有特色,盲目搞专业化,这样的专业化是脱离客观实际的专业化,是万万不可搞的。
三是举全县之力培育特大型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以这样的企业大量收购和消化农民的农产品,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销售给国内外市场,实现农产品的高价值。有条件的县市也可以以农业、农村为基础,组建农、工、商,产、供、销联合公司。
四是为与农相关工业发展开创空间。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以此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开放就是要把县域土地、劳动力、资源及水电价低廉及环境条件好等优势,转化为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势,承接大中城市或其它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建设农产品加工和辅助产品生产基础,延长产业链,培育规模经济。
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在遵循农业发展基本规律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国情的具体实际,在农业技术装备、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农产品生产及其产业结构体系、农业经营方式与组织形式、农业种养技术和农业发展理念等方面或领域作出选择,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农村的经济发展较城市而言相对落后
在农业发展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所使用的设备也不够先进,直接导致了生产力低下。农业投入的方式有很多,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投入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农业管理问题,但我国现阶段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投入体制,导致农业生产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农业投入的不足还会导致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当出现病虫害或极端天气时,农业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土地不足的情况,想要收入多的农民便包地种,有的甚至到外地去包地,将自己家的地包给别人种。这样确实解决了部分农民想多劳多得的意愿,但现今寸土为金,包地的费用额大,总开支在几年之内都无法回笼,打消了人们的积极性,因此,在这方面国家还应出台新的政策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相关部门从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年收入、加大农业投入为出发点并制定相关惠农惠民的政策,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在建立投入机制时,以国家的资金投入为基本导向,集体和农民的投资是主体,通过资金的投入、设备的购买以及引进良种等办法,切实提高农作物产量。帮扶一些有实际困难的群众,解决其初步的经济问题,打开其种植的基本局面。国家应鼓励农民种地,增加其劳动所得,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并帮扶农业发展。对于国家特拨的农业专用款项,下级政府应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把钱用到实处,并避免因管理不善导致的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二、农业是一个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产业
农业生产主要是植物生产,必须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植物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栽培环境。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是光照、温度、水分、养分和空气等生活因子以及土壤等。不同的农产品只有在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下才能得到理想的品质和产量。把握区域经济特点,发展优质、名牌产品,改变一般农产品“资源型、趋同型、低变化”的状况,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出路。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以实现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基层政府要及时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通过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帮助农民抢抓市场机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和创汇农业,正确处理好生产与市场的关系,克服结构调整中的盲目性和分散性。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农村人口将逐步转移到城市,必须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作动力,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装备武装农业,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虽然幅员辽阔,但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所以全面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必走之路。
三、农业发展管理的手段
包括农业行政管理手段、农业经济管理手段、农业法制管理手段、农业技术管理手段、农业教育管理手段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要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二、三产业。将有发展前途、具有区位、地理、经济优势的小城镇作为发展重点。引导农民更新落后的思想观念、消费观念,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实行土地使用权转让,鼓励有经商能力的农民转让土地使用权,向城镇转移;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促使农业走上集约化发展之路。我国的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较少,尤其是耕地很少,所以从国情出发,面对的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解决温饱和消除贫困是农业生产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并在实践中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持续发展模式。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面貌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劳动者的思想素质影响着劳动者的行为选择。要淡化农民封闭保守、不思进取的守成意识,普及现代文明思想,大力发展新农村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和持续的开发,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倡树立“人人学习、事事学习、时时学习”和“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让农民树立“知识致富”的思想,真正掌握科学技术,运用各种知识指导劳动,实现知识致富。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原则,积极发展特色区域与特色优势产业叠加聚合的特色农业块状经济,建设一县(市、区)一业、一村或乡(镇)一品、一地一色的农业生产专业县(市、区)、专业乡(镇)、专业村和集中连片、技术集约化程度高的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全国各地特色农业“小块状、大地带”的区域分布体系。包括:以耕地种养业为重心的优质农作种植产业带;以天然草原、大面积草山草坡有效开发利用为基础的草原、草山草坡草业、草饲畜牧业产业带;以山地、丘陵坡地林产业为轴心的特色山地农林牧业产业带和能源农业、新材料农业产业带;以丘陵果业为主体的丘陵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带;以农林牧同时发展、各有侧重为特色的多样化特色农林牧业产业带;以水产养殖为主体的沿海岸及岛屿特色海洋农牧业产业带、内陆江河湖泊水产养殖产业带和大、中城市近郊的环城市特色农业带;等等。
四、总结
农业生产自古以来都是多数人从事的行业,即便是今天工业发达的时代,人们也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国家也需要农业作为支柱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的管理,应合理分析市场需求,根据气候、土地情况以及人的分配等方面进行考虑。注意建设新型农村,除了将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上去,更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农业只有在技术及知识的扶持下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否则将永远是远古时代的耕种方式,无法适应现代的发展节奏。
【参考文献】
[1]贾大林.节水灌溉农业高效用水模式[C].地下水开发利用研究与实践.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21-23.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08-02
1新形势对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1.1教育体制需要作出进一步调整: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传统教育观念正在经受市场冲击,在短期内,将冲击旧观念、旧体制、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和落后的教育管理模式,办学体制将进一步面向市场,办学主题更加多元化,民办教育和国际合作办学将进一步发展。因此,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必须及时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东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根本,进一步深化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1.2 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要求农村职业教育调整办学方向: 目前,劳动力的市场化程度将更加提高,农村从业流动人口将会更多。这些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新的就业岗位,拓展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和境外劳务输出渠道。这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必须调整其办学方向和结构。包括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区域布局结构、课程结构,加强对市场劳动力就业状况的调查,积极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以适应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动对劳动力的不同需求。
2农广校面对新需求应改革创新
2.1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农广校办学要着眼于提高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将学校定位到公益性、基础性事业上来,运用远程教育手段,大力发展农业远程教育,满足农民终身受教育的需求;将工作切入到党和政府关心的问题上,切入到农民致富奔小康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实施、农业增收和农民增效的实现,都要求加快农民的知识化进程,尽快提高农民素质。针对我国农民教育规模大、基础差的实际,积极采用现代传媒手段,大力开展农村远程教育,这是实现农民科技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比较可行的路子,也是时展的要求。农业广播电视教育遇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要抓住机遇,创造条件,积极构建远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这是农广校积极承担和努力做好的首要任务。
2.2强化教学改革,突出特色教学: 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教育视为一种服务业。所以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也尽力提高服务的质量和品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教育,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突出特色教育必须做好以下各方面的工作,一是把教育内容切入到当地经济发展的热点中去,为人热点开展教学,要研究热点、讲解难、突出实用。如我校围绕定西实际,对农民进行马铃薯良种、病虫害防治、丰产栽培技术培训。当前的重点就是抓住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热点开展教育,打破行业界限,扬长避短,发挥农广校优势,为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二是要把教育内容落实到农民致富的热点中去。目前,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致富。农广校作为开展农业科技教育、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的主要阵地,就应该脱胎换骨,彻底改革,找准定位,两眼向下,做到“有教无类”,来者不拒,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迈开步子到生产第一线去办学,引导农民致富,解决其致富路上的技术问题。积极开展农业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开发农村人力和劳动力资源。专业设置上以农业发展对所需人才的素质、知识结构的要求为依据,以实用、够用,为技能学习服务为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大胆开设就业门路广、吸引力强、效益好的专业。
三是增强教育方式的灵活性和教学效果的实用性。农广校应坚持以能力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创业型人才为关键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革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改革课程体系,尤其要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经济发展市场所需的学科专业,着力培养具有战略思维,基础实、知识宽、素质强的新型农民。农民学员学习,不仅要弥补文化课的先天不足,更重要的是掌握先进实用技术,做到学以致用,学以致富。
一、农业经济管理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我国整体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还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发展,所以说,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农业经济管理就是根据国家现今发展形势、政策方针、社会环境等情况进行管理。根据当地的具体发展情况,确定相应的经济管理形式及目标,计划协调农村的生产、分配、消费等,使农村经济发展走向正轨。
二、现阶段的管理现状
新形势的社会下,农业经济没有及时适应社会变化,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发展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现阶段的农业经济管理并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不仅与社会发展结构不适应,而且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不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甚至一些管理上的缺陷给还会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管理人员对管理的忽视
我国对农业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拥有一系列有关农业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但是落实的效果差,制度到地方农村后并没有的到人们的重视,执行力度得不到保障,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效果不明显。具体表现在: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偏低,对管理的方法与制度结合不到位,国家下发的政策没有执行到位,农村经济管理的意义没有渗透到管理人员的思想中。
3.管理人员缺乏执政能力
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不高导致管理结构单一,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和市场产业化发展得不到满足。
三、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要求,管理的水平也要得到相应的提升,使其不断的发展。
1.经济管理思维的转变
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走上了轨道,这种管理模式渗透到农村经济的各个部分,这种管理主要针对农村经济加工产业链,对深加工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使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得到改变。
2.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有了变化,其中也包括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的信息化深入到农业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借助科技手段转变农业生产力,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不断加强我国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能够将我国的农业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3.产业化管理
产业化的形成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村产业与其他组织合作,能够更加迅速的扩大发展,其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也有高速度的发展,通过将这些联系起来,产业机制整体性发展。一些大型的企业带动农业产品发展,能够使产品质量得到提升,生产更加标准。
4.管理制度改革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管理制度的存在有很大的意义。管理制度的改革仓噺能够将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障碍清除,使发展更加健康。对经济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就是对农业经济的发展。
四、对现阶段问题的解决措施
面对在管理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要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式。
1.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
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对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将管理的内容规范化,将管理职责分配到人,做出相应的部署。并且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教育学习,首先要让他们了解到管理的意义,这样才能使管理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2.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体制建立完善
在对农村的建设中,首先要对农村的发展进行规划,再去根据规划内容一步步发展,所以在规划时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得出最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制度,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呼应。在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制度让人们心中对农业发展有新的认识,农业结构的转型得以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然后要解决农产品的方面,利用加工手段来拓宽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链;最后要通过科技的手段对农业经济加以提高,使农业生产更加安全,农民的权益得到保障,不仅提高了竞争力还能有效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3.对群众利益完善维护
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就是要保障农民的利益,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机制,能够有效的将矛盾、权益、利益等权衡协调,得到统筹,使群众的问题得到解决,制止损害利益的行为。同时也要提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和群众服务部门的能力,有效保障群众的利益。
4.对管理队伍的有效建设
管理队伍的思想水平影响着地方农业经济管理的成果,对管理人员的挑选与后期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一个具有高业务水平、超强责任感、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的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管理内容的培训活动,使其业务管理水平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明确国家下发的各种农村经济政策,适应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
5.对农业经济实行产业化管理
一、生态农业发展评价的问题及现状
生态农业是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理论来指导、组织和发展生产的农业。它的特征是:“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环境生态不受破坏,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三大效益并重。推行生态农业对我国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现有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切实的评价可以反映国家或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这样有利于在发展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估体系
文章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状况来设定评估所需的指标,并按指标筛选、模型构建、数据的获得及处理、阶段划分这四个阶段来分步完成评估体系的建立。
(一)指标的筛选
根据上文的论述,以评估生态农业发展程度为目标,首先应该满足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方面的要求。由于我国的生态农业现在还需要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我们将“政策支持力度”和以上三个要求同列为第一层的准则。要实现这四项基本要求还需要一些具体的可以量化的指标。通过对专业书籍的阅读和向湖北省农科院专家的咨询,我们认为拟定的具体准则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可与国际进行比较分析;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获取当今世界生态农业发展的最新信息。所筛选的指标为:经济效益方面有从业人员的人均收入水平、生态农业增加值占农业总增加值的比重、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效率;生态效益方面有农业生产的环境状况、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农业发展的可循环性;社会效益方面有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生态食品(主要指绿色食品)的认证情况;政策及科技支持力度方面有生态农业政策的开放性和完备性、政策的执行力度、生态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根据以上11条指标的性质及与四条基本准则的关系,我们可构建出一个层次评价结构,分别是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二)模型的构建
根据上一小节的指标层次,我们构建了生态农业发展程度评估分析的模型组,该模型组包括总模型(AMt)和子系统模型(Jt)。模型原理是根据指标层中每一个指标进行评估,并得出相应的分数。将所得的分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利用子系统模型(Jt)得出准则层每一个准则的得分,然后再利用总模型(AMt)计算出最终的加权平均分数。最后,再进行不同发展阶段的分数层分割,根据评估所得的分数判断受评估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即可看出它的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
1、基本模型构建
2、数据标准化方法
在指标层次中,我们有几项指标是需要专家根据其经验进行主观打分的,而另外一些指标则有其客观的数据,因此指标数据之间的单位和初始计量方法就会不同,通过标准化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指标数据标准化的主要思路是:假设每个指标评估所得到的值是xi,xmin表示现在发展的最低水平,xmax表示未来我国发展到最理想状态的水平。Zi表示标准化后的得分Z■=■,其中V=xmax-xmin。
对于从业人员教育水平的标准化,我们将教育水平划分为0到1之间的6个层次,看实际情况落在哪个区间就可先得出它的得分。
(三)发展水平的阶段划分
根据经验我们把生态农业的发展化分为六个阶段,每一发展阶段所对应的标准化得分如下:0.9以上为准备阶段,0.9~0.7为起步阶段,0.7~0.5为初步发展阶段,0.5~0.3为较大发展阶段,0.3~0.1为规模发展阶段,0.1以下为高度发展阶段。
三、模型的实证检验
接下来将通过对武汉市江夏区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估对模型的应用进行实证检验(这一实证检验所用到的所有数据出自康柯小组成员于2007年2月进行的江夏区生态农业发展状况的社会调查)。
(一)数据的获得及说明
1、从业人员的人均收入水平。通过调查我们得到江夏区受雇于生态农业园的劳动者的年人均收入是6000―7000元(已扣除食宿),若将这些劳动人员每年的食宿费用折算进来的话,其收入水平应为9000―10000元。种植苗圃、大棚蔬菜、建沼气等从事比较基本的生态农业劳动的农民年人均收入为8000―10000元。而通过网上调查,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生态农业已经发展的相当好的地区农业劳动人员的年人均收入为30000―4000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240000―320000元。以此作为参考值,根据我国和以上三国货币购买力水平的差异,我们将我国从事生态农业劳动人员理想的人均收入水平定为60000元(按现在的价格水平)。而我国现在从事农业劳动人员年人均收入水平的最低层次在1000元左右。对于江夏区从业人员的年人均收入水平取9000元。则标准化后的结果为0.86。
2、生态农业的增加值占农业总增加值的比重。根据江夏区统计局及农委的资料,本区2006年农业总增加值为24.21亿元,其中渔业养殖(水产)的增加值为5.6112亿元,苗圃的增加值为0.2279亿元,果园的增加值为0.8754亿元。林业增加值为0.1019亿元。以上五类是江夏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方面,我们以它们增加值的和来作为对江夏生态农业增加值的估计,得到其生态农业增加值为6.8164亿元,其所占比重为0.28。而我国发展到理想状态时这个比重应该为1,现在最差的状态该比重应该为0,同样计算得Z2=0.72。
3、本区生态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为20000―30000元/人。美国、澳洲这一指标的值约为60000美元/人左右,以此为参考值,我们将这一指标在我国达到的理想状态时的值定为250000元/人。根据了解,现在最低的水平应该在约2000左右,计算可得Z3=0.91。
4、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通过调查得知本区农业劳动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多为小学到初中程度,根据上面叙述的有关这一项的评分及标准化处理方法可得,本区这项指的得分为0.4,Z7=0.6。
5、生态食品的认证情况。本区农业产品的全部品种约300种左右,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有126种,所占的比重为0.42。未来我们要达到的理想状态中这一比重为1。现在全国各地每个地区几乎都设立了绿色办公室来专门负责有关绿色食品的认证。目前这一比重最低的部分地区在0.1以下,取xmin=0.1,由此计算得Z8=0.64。
(二)主观数据的获得
我们请到了湖北省农科院的几位专家来为江夏区主观指标各项打分,以每项的平均分然后稍加修正作为其实际分数,然后再按照上面标准化处理的思路计算标准化后的得分。
1、本区农业生产的环境。专家认为江夏区总体环境污染较少,但由于靠近市区,受武汉市区大气污染的影响,因此其农业生产环境并不十分理想,得分为65分。计算得Z4=0.35
2、本区农业生产得可持续性。得分70,计算得Z5=0.3
3、本区生态农业生产的可循环性。专家说本区利用沼气池发酵后又可以作为农作物的有机肥料。因此,江夏区这一项可以给85分。计算得Z6=0.15
4、本区政策开放性与完备性。专家认为现有政策开放性已经较好,但完备性不足。得分65分,计算得Z9=0.35
5、政策执行力度得分是60分,Z10=0.4。本区本区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得分是55分,计算得Z11=0.45。
(三)权重
准则层中四个子系统的权重分别是0.25,0.25,0.25,0.25。子系统1(经济)中三个具体指标的权重依次为0.25,0.5,0.25;子系统2(生态)中各权重依次为0.4,0.3,0.3;子系统3(社会)中各权重依次为0.3,0.7;子系统4(政府及科技)中各权重依次为0.3,0.3,0.4。
下面对指标层中各指标得分标准化处理后的得分进行汇总,见表1。
(四)计算结果
J1=0.8025,J2=0.435,J3=0.493,J4=0.405 AMt=0.53
由此可见,江夏的生态农业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这一结论也符合实地调查的情况。本模型的思路不仅可以用来评估生态农业的发展程度,通过建立不同的指标也可以推广到评估农业现代化程度等多方面,根据最终计算的标准化得分可以很清楚看到实际水平与最终理想的状态还有多远的差距。
参考文献:
1、王兆骞.中国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出版社,2001.
2、杨万江,徐显明.农业现代化测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中国环境中心.国外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研究进展[R].2005.
1.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在具体管理阶段,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问题。以下将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1发展结构不合理
农业机械化管理过程中对设备有严格的要求,小型机械比较多,配套率比较低,动力机械的数量增加。但是在发展阶段,受到区域性结构的影响,用于养殖和畜牧业以及加工业的机械比较少,用于粮食生产的机械比较多,导致技术低,规模小,装备不合理,进而增加整体管理难度。此外在机械化生产和管理阶段,缺乏创新机制,机械设备效率低,无法满足农业发展需求。
1.2生产效率低
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生产规模随之调整。在具体管理过程要掌握生产规模,按照管理指标的要求进行有序管理。农村社会化组织程度低,导致农民的收入比较低,直接影响设备的购买能力。此外基于大中型农机具的陆续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械化水平无法提升,以资源和能源作为基础,为了提升作业成本,必须按照机械管理指标要求进行落实,适当改变现状[1]。
1.3服务机制不健全
我国农业以跨区域的形式为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大,在各项作业阶段需要做好产业延伸工作,按照组织管理方式进行落实。以农业机械化为例,由于服务程度比较低,服务体系不健全,无法适应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需求,因此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无法满足农机服务的具体需求,整体难度比较大。
2.如何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针对当前农业发展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实践阶段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基础,结合管理要求进行落实。以下将对如何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分析。
2.1做好农业机械规划工作
当前很多机械设备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以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作为基础,在机械化生产的阶段,需要适当进行规划和处理,建立符合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促?M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政府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需要提前对区域发展情况进行了解,针对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平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当加强在农业设备更新方面的财政支出,为农户和农业合作企业提供贷款。规划调整阶段,对资金有一定的要求,采购大型先进的设备对农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农业机械化广泛应用在规模化生产中,政府部门要积极落实土地流转方式,提升农业机械的使用率。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对自动化水平以及各项指标有严格的要求,按照生产效率以及使用条件可知,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有效应用,能满足农业生产要求,促进可持续发展[2]。
2.2提升服务水平
如何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是关键所在,在各项活动落实过程中,要以农业服务机制作为基础。农业机械企业要提升服务能力,做好日常宣传和指导工作。以销售和维护为例,尤其是在农忙时节,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势必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在实践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最大程度提升服务水平,以服务管理作为基础,做好农业机械的回访工作。此外工作人员要了解设备使用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处理,以提升设备的性能作为基础,适当进行创新。以市场作为导向,要以市场经济作为基础,建立一体化的维护体系,不断推动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发展[3]。
2.3引进先进的科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发展对机械化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在具体管理阶段要掌握科技水平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多数人存在操作失误或者其他现象,农业机械化管理要做好市场研究工作,了解农户的需求,做好机械化管理。农业机械发展阶段,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水平,改变传统机械化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提升机械化的科技水平,进而提升操作的便利性和舒适性,进而达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提升工作效率。
3.农业机械化生产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强化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以优化生产作为基础,提升产品运输和存储质量。为了避免出现损坏或者腐烂的现象,必须以机械化水平作为基础,满足产品管理要求。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要依据现代农业内涵设置指标体系,对现代农业内涵的理解主要包括三个角度。其一,从现代生产要素投入的角度理解,认为现代农业实质上是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和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为基础的高产、高效和优质的新型产业;[8]其二,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理解,认为现代农业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为根本目的,最终出路是生态农业;[9]其三,从结构优化角度理解,认为推进结构优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结构效应对农业的发展贡献越来越大。[10]可以看出,现代农业内涵既包括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出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又涵盖了农业结构效应和生态农业理念。中国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遵循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评价应该结合这5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指标的设置考虑了现代农业能否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能否优化农业结构、能否拥有高产出水平、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及是否可持续发展等目标。评价指标分为5类共18个影响因子,一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子(B1),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农民人均GDP和恩格尔系数等衡量;二是农业经济结构因子(B2),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是现代农业实现的重要途径和特征,由农业产值结构和农业从业人员结构衡量;三是农业产出水平因子(B3),产出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生产中物质产出的重要指标,由粮食产量和农业增加值等构成;四是农业生产力水平因子(B4),衡量现代农业的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情况,由水、电、肥料和农机等投入情况构成;五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因子(B5),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由农业受灾率和森林覆盖率等衡量。这5组分类指标既能从不同侧面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又能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西部地区及西部各省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整体测量。
(二)评价指标权重的赋予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由多项评价指标组成的系统,各指标对现代农业的影响有所差异,对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至关重要,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西部现代农业评价指标的权重,第一步,通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对5类B组指标构造判断矩阵,向相关农业部门和高校农业专家分发20份调查问卷,专家对各因素两两比较重要性后进行打分,再采用各专家对判断矩阵指标重要性标度的平均值,运用Mathpro软件,求出最大特征值为5.129,和判断矩阵的维数5基本相等,一致性比例CR=CI/RI=0.032/1.120=0.029<0.1,说明一致性检验通过,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要求,得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B组分类指标的权重向量WB;第二步,分别对5类B组指标各自所包含的C组单项指标构造判断矩阵,向专家分发调查问卷进行打分,再对各组指标依次进行赋值、计算和检验,得出C组分类指标相应权重WC;第三步,分别用B组指标权重乘以各自相应的C组指标权重,得出最终18个单项指标综合权重,即W=WB•WC。从权重值分布情况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B1)权重为0.386,对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影响最大,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B5)权重为0.063,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最小。(见表1)
(三)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
基于《中国住户调查年鉴2012》、《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2》和《中国统计年鉴2012》以及西部各省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分析和整理,得到原始样本数据。为了消除指标不同及量纲不同所带来的影响,消除或减弱原始数据噪声干扰而呈现的不规则波动,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为了把标准化数据压缩到[0,1]区间,采用极值标准化即归一化处理,其公式为:X=(X''''-X''''min)/(X''''max-X''''min),式中X为数据标准化值,X''''为原始数据值,X''''min为原始数据最小值,X''''max为原始数据最大值。在数据归一化过程中,将指标区分为正向指标与负向指标,评价体系中的负向指标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C4)、恩格尔系数(C5)、农业就业人员占农村就业人员比重(C7)和农业成灾率(C18),这些指标与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现负向关系,对负向指标要转化为正向指标,转化方法有取负数和取倒数等,[11]采取对负向指标取负数方法转化为正向指标,以保持评价指标与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方向的一致性。
二、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一)对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总体情况评价
测度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需要综合考虑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不同的贡献度,以体现出现代农业各个侧面的发展情况,为了有效结合各指标的权重及指标数据变化情况,论文采用线性加权函数法测度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公式表示为:Sj=∑WiPij(i=1……18,j=1……12),其中Sj为第j个地区的综合得分,Wi为C层单项指标的组合权重,Pij为j地区i指标的标准化数据值。[12]根据现代农业得分情况,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准备实施现代农业阶段,现代农业发展综合得分在[0,0.5)之间;第二个阶段为初步实现现代农业阶段,综合得分处于[0.5,0.75]之间;第三个阶段为基本实现现代农业阶段,综合得分处于(0.75,1)之间;第四个阶段是完全实现现代农业阶段,综合得分此时为1。[13]1.西部现代农业总体发展水平评价。依据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相关指标数据,运用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得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得分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2011年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为0.375,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划分标准,西部现代农业处于第一阶段即准备实施阶段。同期相比,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不仅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0.520,而且比中部地区少0.214,比东部地区少0.269,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十分落后。2.西部各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在西部地区省际间呈现出不均衡分布,综合得分差异较大(见表3)。内蒙古和新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名列前两位,而和贵州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相对最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相差0.373,最高地区的内蒙古已经处于初步实现现代农业阶段,而最低地区的则处于初步准备实施现代农业阶段。从西部各省现代农业得分与西部平均水平相比来看,有7个省份得分高于西部平均水平,其余5个省份得分低于西部平均水平,表明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现代农业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分层,各省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现地域梯度拉开。新疆和内蒙古处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梯度,现代农业平均综合得分为0.54;陕西、宁夏、四川、重庆构成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第二梯度,平均综合得分为0.46;广西、青海、甘肃构成第三梯度,现代农业发展平均综合得分为0.35;云南、贵州、构成第四梯度,平均综合得分为0.23。从四个梯度得分情况看,各梯度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现代农业发展差异,第四梯度与第一梯度相比,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平均综合得分相差0.31分。四个梯度除了第一梯度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达到初步实施阶段,其余三个梯度均处于准备实施阶段。
(二)对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分类评价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方面(B1)。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映出农业在国民经济生产分配中的构成关系。[14]从表2和表4中可以看出,在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得分中,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分最高为0.159,对现代农业得分贡献了42.40%,在五组指标中居于绝对的首要位置,具体表现在恩格尔系数和城镇化水平贡献较大;从各省份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分最高的是内蒙古,为0.316,最低的是,为0.015,两者相差21.07倍,表明西部各省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此外,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内蒙古、陕西和青海综合得分影响最大,贡献率均超过了50%以上,现代农业综合得分贡献最低的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贡献率仅为7.35%。(见表4)农业经济结构方面(B2)。现代农业是拥有合理产业结构的农业,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结构得分为0.071,对现代农业得分贡献为18.93%,处于第二重要位置;从西部各省份农业经济结构得分看,最高的是新疆0.107,最低的是内蒙古为0.030,主要因为内蒙古非农从业人员比重较低。农业产出水平方面(B3)。农业产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终体现,不仅表现为产量的增加,也表现为产出效率的提高。西部地区农业产业水平得分为0.062,对现代农业得分的贡献为16.5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西部各省份看,四川和重庆的农业产出得分最高,主要体现在人均农业增加值和粮食产量较高,对现代农业得分贡献均超过30%以上。农业产出得分最低是甘肃,为0.015,对现代农业得分贡献仅为4.87%,可见,农业产出水平是影响四川综合得分较高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导致甘肃综合得分较低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力水平方面(B4)。农业生产力水平主要通过农业要素拥有量和要素的投入量衡量,表现为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发展的程度。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力得分为0.055,对现代农业综合得分贡献为14.67%,得分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水利化和机械化程度较低;从西部各省份看,农业生产力得分最高的内蒙古为0.129,是得分最低的贵州0.034的3.79倍,因而,农业生产力得分成为内蒙古现代农业得分的第二重要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方面(B5)。农业生产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现代农业必然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得分为0.028,对现代农业综合得分的贡献为7.47%,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得分低的原因主要是农业水利化落后,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从西部各省份看,农业可持续发展得分最高的广西为0.049,最低的为青海0.014,两者相差3.5倍,农业可持续发展对青海现代农业贡献仅达到4.17%。从各指标得分和贡献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仍然缺乏足够重视。
三、结论与讨论
(一)讨论
为了区分不同指标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影响程度的差异,采用了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相应权重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考虑到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对投入和产出相关指标给予更高得分数值,突出了西部地区农业产出和生产力提升的重要性。但不同权重赋予会导致分析结论差异性较大,因此可以进一步改进权重设置方法,比如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得到较为客观的指标权重;或者采用回归系数法获得权重,即在评价现代农业总体发展水平和各项评价指标之间构建多元回归方程,然后对方程的回归系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确定为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现代农业得分,虽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较为便利,但需要赋予指标相应权重,导致主观性偏大。可以考虑基于模糊数学原理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或者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采用DEA分析法,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地理空间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而是以不同强度分布在地理空间中,导致了地理空间的差异性。[15]从西部地区不同省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可以看出,省际间存在较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根源于地域间的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资源禀赋和生产要素拥有量的不同。如果能在西部地区现代农业评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会更有意义。同时,仅对西部12省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截面分析,如果能采用更小的市、县级作为研究基本单位,研究结果会更为细致。
(二)结论
1.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总体较低,处于准备实施阶段。无论是与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东部或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都十分落后,仅处于准备实施阶段。从西部地区各省份看,仅内蒙古和新疆是初步实现了现代农业,而其余10个省份还是处于准备实施现代农业阶段,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与此相对应的是,那时的社会发展程度,也以环太湖地区的发展较快。如在距今4800年前,就出现了精雕细刻、型制较为固定、纹饰趋于一统的各种玉器;以及用大批玉器随葬的大墓,如浙江余杭瑶山、反山祭坛墓地,上海青浦福泉山M126、M139墓葬、江苏昆山赵陵山M77等大墓;以莫角山遗址为主体的中心聚落遗址群等。这些文化遗存突出地体现了其社会可能进入了古国发展阶段的文化特征。
良渚文化的农业对良渚文化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无疑是十分显著的。那么,良渚文化的农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这涉及到环太湖地区原始农业的起源与发展问题。下面就此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1.目前尚不能肯定环太湖地区是最初栽培农作物的起源地
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大致在距今12000~9000年间。
在环太湖地区及钱塘江流域与这个时间段有关的文化遗存,目前见到的主要有太湖三山岛、溧水神仙洞、句容庙家山等地发现的人骨化石、打制石器与陶片。
这三处地点发现的文化遗存缺乏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即栽培稻起源的文化特征,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也缺乏栽培稻起源的条件,尤其是缺乏那里在当时有野生稻生长的证据。[i]
所以,据目前的发现,尚不能肯定环太湖地区是栽培稻的起源地。
2.环太湖地区应有原始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文化遗存
中国原始稻作农业的兴起,大概是在距今9000年至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如分布于两湖平原西部的彭头山文化、分布于淮河上游、河南省中南部的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以往,未在环太湖地区发现这时期的文化遗存。我曾依据河姆渡文化所反映的已经初步发展的原始稻作农业文化的面貌,推断在钱塘江流域应存在有与彭头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年代相当的原始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文化遗存。
现在看来,位于钱塘江下游、接近杭州湾南岸的萧山跨湖桥遗址第9层文化遗存,其年代处于距今8000~7000多年之间,文化面貌所反映的原始稻作农业经济十分有限,但是其文化特征,尤其是跨湖桥遗址第二次发掘在第9层发现的稻谷及骨耜等,以及其所处的年代,表明其可能处于原始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后期。这类文化遗存应是目前探索钱塘江流域及环太湖地区原始稻作农业兴起阶段前期文化遗存的重要基础。即该地区距今8000年以前至9000年间的稻作农业文化遗存,应在跨湖桥遗址第9层文化遗存的基础上向前追溯。
跨湖桥文化遗存中的陶器,与长江中游皂市下层文化的陶器有些许相同的特征,如陶器器形方面有圜底器、平底器、圈足器,而不见三足器,釜、罐、圈足盘为主要器类,圈足盘的圈足部分多见镂孔与彩绘装饰,罐类口沿多见盘口形态,尤其是罐类中双耳在沿与肩部连接的特征等。这些相同的现象也许是说明长江下游地区与长江中游地区之间存在着的文化联系,也许是反映着因跨湖桥文化遗存与皂市下层文化所处的大致相同的自然环境及时代而形成的文化上的共同特征。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那种跨湖桥文化遗存与皂市下层文化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应是说明跨湖桥文化遗存相对年代的重要证据。由此可进一步推测跨湖桥文化遗存应是承袭本地区的距今9000~8000年的文化遗存发展而来的,而不是承袭了外区域的距今9000~8000年的文化遗存。在跨湖桥遗址所处的钱塘江流域或环太湖地区地区,应有距今9000~8000年的原始稻作农业及其文化遗存。
如果这些推测站得住的话,那么跨湖桥文化遗存的发现,实际上是揭启了环太湖地区及钱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研究的序幕。跨湖桥文化遗存是目前所知环太湖地区及钱塘江流域最早的稻作农业文化遗存,为在环太湖地区及钱塘江流域探索稻作农业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3.距今7000年前后的环太湖地区原始稻作农业经济可能不占主导地位
目前在环太湖地区发现的距今7000年左右的原始稻作农业文化遗存,如果暂时不谈年代上有争议的萧山跨湖桥遗址第7~2层的文化遗存,那么主要有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第四文化层和余姚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的B层。
罗家角遗址第四层的文化遗存,曾与罗家角遗址第三层的文化遗存合在一起描述。反映其原始稻作农业文化状况的,主要是出土的农作物遗存、石质与骨质工具、家畜骨骼、陶器和房屋建筑遗存等。
农作物遗存有稻粒、禾本科花粉、陶片中的稻谷碎屑。
工具有石斧、锛、刀、臼,骨耜等。
家畜骨骼有狗、猪、牛。第四文化层还出有陶塑猪。
陶器种类较多,有各种炊煮器和饮食器。陶器烧制温度在800~900度左右。
建筑遗迹主要是一批木构件。
这些文化遗存表明,原始稻作农业已经在那时兴起并得到初步发展。但从第四文化层与第三文化层在工具、陶器、建筑遗存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等现象分析,如第四文化层的石工具只有仅刃部磨制的石斧、制作不是十分规范的石刀及残石臼和砺石,没有骨耜;第四文化层的陶器较第三文化层的陶器要原始些;第四文化层不见木构建筑遗存等,罗家角遗址第四文化层的稻作农业文化发展水平明显地要较第三文化层的为原始。在距今7000年前后,这里的原始稻作农业可能尚处于初始的发展阶段。而在第三文化层时期,这里的原始稻作农业才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
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又分为A、B两层,是在第二次发掘河姆渡遗址时划分的。从公布的资料看,原来认识的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中大量的稻谷与大片木构建筑遗存,可能大多属第四A层。也就是说,河姆渡遗址上大批稻作遗存和干栏建筑遗存的绝大多数并不是距今7000年左右的文化遗存。
王海明研究员曾概括了河姆渡遗址第四B层陶器的特点:夹炭陶器占绝大多数,手工制陶、工艺原始,泥条盘筑、泥片贴筑并存,形制多歪、斜、扭、偏,器体厚重,“烂底”普遍;典型器有:带肩脊折敛口釜和敞口釜、敞口无肩带脊釜、半环形双耳罐、唇部起棱的平底盘、敛口弧壁平底钵、斜壁深腹盆、釜支子、器座等;圜底器为短颈、深腹,腹底部均有不规则的绳纹;平底器均为圆角平底、不甚平稳。碳十四测定的T16 ④ :13木头样品并经校正,年代为距今6955±130年(BK75057)。
至于与这些陶器同时期的石、骨、木工具、稻作遗存、建筑遗存等是哪些?现在据已公布的资料尚难分辨。但就第四层出土的石工具分析,占石工具总数80%的石斧,较为原始,器身没有明显的棱角线,正背两面一般仅略加磨制,大部分保留着打、琢痕,两侧则多经凿琢平整,未加磨制,两面刃大多不对称。
如果据第四层中B层陶器特点和石斧的特征等推测,河姆渡遗址接近距今7000年的原始稻作农业发展水平,可能与罗家角遗址第四层的接近,处于初始的发展阶段。
综合罗家角遗址第四文化层、河姆渡遗址第四B层的文化遗存,可以看出环太湖地区在距今7000年前后已有原始稻作农业;农工具有石斧、石刀、石臼;家畜有猪,可能还有狗与牛;陶器有炊煮器和饮食器,不同遗址间陶器器型的种类有简单和多样的区别;建筑方面有木构建筑等。但是,原始稻作农业经济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的比重,可能不占有主要地位。至于原始稻作农业的种植生产形式或方式、技术水平等问题,尚待考古发现、论证。
4.环太湖地区大约在距今6700年以后原始稻作农业才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
现有的发现表明,环太湖地区的原始稻作农业,大约在距今6700年以后至距今5300年前,即河姆渡遗址第四A层至崧泽文化时期,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并逐步发展成为原始农业最发达的区域。主要证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聚落址逐步增多,聚落分布密布增大。聚落面积增加,聚落功能逐步完善。
② 稻作遗存普遍发现,品种也在逐渐优化。
③ 发现有灌溉设施的小田块水稻田。稻作种植进入了小田块管理的阶段。
④ 稻作农业生产工具开始有了明显的发展,如磨光石铲、斧、刀等开始较多的使用,骨耜大量发现,还有骨平田器、木耜、木平田器、角质鹤嘴锄等。大量骨耜、木耜、石铲的发现,表明当时是原始稻作农业耜耕方式的重要发展阶段。
⑤ 手工业和家畜饲养也都相应的有了明显的发展。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出现了玉器、漆器、刻纹白陶的制作与蚕丝纺织。饲养的家畜除猪、狗外、可能还有牛、羊等。
⑥ 精神文化生活开始丰富起来。如罗家角遗址的男性塑像、河姆渡遗址的“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品等。
以上这些现象都体现着:在距今6700年以后,环太湖地区的稻作农业的规模在逐渐扩大。稻作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文明起源的作用,在此时才开始清晰地表现出来。
5.良渚文化成套农工具形成于何时
良渚文化的成套农工具是说明其原始稻作农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其发展水平居于同时期诸考古学文化的最高成就的标志物。良渚文化经历了1300多年的发展,即距今约5300~4000年,在这1300多年中,按其文化发展程度,可划分为若干个时期、若干个阶段。那么,良渚文化成套农工具形成于良渚文化的哪一时期呢?这涉及到良渚文化在哪一发展时期进入原始稻作农业的成熟发展阶段。
在良渚文化成套农工具中,最具时代与地域特征的是石质犁形器、斜柄“破土器”、“耘田器”和“木千?”。
目前的考古资料还不足以说明,在距今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中是否已出现这些新颖的成套农工具。据对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的“木千?”的碳十四年代测定,其年代为距今4245±85,经树轮校正为距今4720±210,高精度校正为距今4870~4420年(ZK-0047)。据此可推测,大约在距今4800年以前,环太湖地区已出现了成套农工具,其原始稻作农业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H083;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4-0044-05
收稿日期:2012-06-20
作者简介:李军(1968—),男,上海市人,博士,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通信方式:。 从一般意义而论,对农业发展的阶段做出划分,既应反映出不同时期农业生产力状况,也应体现生产力各要素的配置方式,并从生产方式上加以把握,同时还应考虑农业演进与其他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基于这一认识,中国农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差异,它的指称、概念、特征,内涵和外延等存在着区别。因此,人们从历史的角度,往往把农业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从而产生了与之对应的相关术语。从术语学的角度来看,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上述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农业术语中的客体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从木质工具到石器工具再到当前的机械化工具,农业发展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出现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不同形态模式与术语表达。
一 命名方式的演变 “正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传统之一。孔子早已提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1]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正名”意识同样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齐民要术》《陈旉农书》《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等古代农业典籍都注重对农业名词术语的命名和诠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科学的规范性。因此,有学者援引《齐民要术》中的文字,认为《种谷》中的一段注释“按今世粟名多以人姓为名目,亦有观形立名,亦有会义为称”是中国古代科学著述对农业术语命名法的一种探索[2]。诚如《齐民要术》对农业术语命名规则的概括,中国古代农业术语有其自身的命名特点,并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变化。
汉代刘熙在《释名》一书中称:“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3],他所说的“义类”正是事物命名取义的依据。事实上,在前文的论述中,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农业术语的命名原则,即从原始农业阶段开始,中国古代农业术语的命名就与对象的形象、意义、用途有着直接联系。汉字的特点之一是表意性,也就是说农业术语的命名自然源于表意的需要。如原始农业术语中出现了一系列以象形、会意、指事为主要特征的单音节词汇——“田”“艺”等。因此,其术语的命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造字方式的影响,以表形、表意为主。
传统农业时期的术语体系继承了前一阶段的大量术语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其命名的理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实施方式命名。
农业术语的命名方式与农业实践密不可分。从上古文字的出现起,农业实践对术语的命名也有相当大的影响。有相当部分农业术语就成为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直观描述,如“力”“耕”等词汇均是如此。传统农业时期,随着构词方式的演变,对这类术语的命名也更加灵活多样,如“区田”“架田”“转耕”“纵耕”“火耕水耨”等概念所表达出来的是“区”“架”“转”“纵”“火耕”“水耨”等具体的耕作行为,从而突出了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耕作方式的特点。
第二,以约定俗成命名。
农业术语是在农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因而农业术语的命名与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约定俗成的特点,源自民间的口语、俚语、农谚等也常常被用作术语的命名依据。《天工开物》就列举了大量有关农业的“俗名”“方语”,如“稻”的俗名“金包银”“喉下急”,“豆”的俗名“摘缘”“拔绿”“高脚黄”等,又以“荞麦”本非麦类而约定俗成称为“麦”为例来说明这一命名原则[2]。事实上,约定俗成是农业术语命名的重要方式,相当多的概念术语都是在传播过程中得到使用者的认可,而演变为专门性的农业术语。例如,“畎亩”一词原为田地的泛称,但在使用中被约定俗成为对先秦耕作方式的描述。又如,“井田”一词最初用于土地计量,但同样被约定俗成为对夏商周三代土地制度的描述。
第三,以借用词命名。
在农业术语的发展中,由于新物种、新工具或新生产方式层出不穷,原有的词汇并不能够完全描述新的对象,由此带来的是术语在命名上采取了借用词的方式。例如,陈旉的《农书》提出了“粪药”的概念,主张“用粪如用药”,而这个术语显然借用了“药”这一医学用语,形象地强调了土地保养的途径。与之类似,徐光启也提到“粪丹”的概念,同样从医学、方术中借用了“丹”这个名词,从而为新的概念现象提供了命名方式。“底”则是直接从普通词语中借用而来,成为对作物前茬的描述。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16
1 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
1.1 有助于新思路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
休闲农业的发展依据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高质量进行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当今社会,休闲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它使农业生产由最初的落后形式转变为与城市发展具有一定关联性的新思路农业生产模式,其存在意义十分重大,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2 促进农村的产业类型及规模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标准
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灵活性,使大量的闲散劳动力得到有效管理,增加就业率,由于休闲农业更加强调的是生产力及劳动服务质量,这就说明休闲农业在运行过程中不但对劳动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要求,更加需要部分从事餐饮及商务管理的服务类工作人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方面提供了重要保障,从而使得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1.3 增强了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性
休闲农业增强了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性,使农村生活更加贴近城市,促进城乡之间的文化及信息交流,使城市人民能够深入到农村对农业文化进行体验及了解,促进城乡的共同发展。
1.4 对农村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保护及发扬
休闲农业可以对农村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保护及发扬,这既可以使农村的基础文化得以保留,更能够促进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使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2 休闲农业发展的态势
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进程具有如下形式:休闲农业受到发达国家的影响而兴起,从1980到之后的10a时间内,在经济环境较好的改革开放地区推行了可供观赏的采摘农业;在1991年之后的10a时间内,休闲农业逐步进入探索发展阶段,其主要在部分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及海水分布广的沿海区域,使休闲农业及观光农业得到了落实;在2001年至目前的一段时期内是发展速度最为快速的阶段,生产经营模式已经逐步趋于现代化应用水平,各项与农业有关的观光旅游项目得以较好发展,并且对其发展规模及价值定位制定了具体的评判方案,使经营方式更加科学化及长远化。
通过对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休闲农业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延伸至目前,已经具备基本的流程规范;休闲农业的规模由最初的小试牛刀,到目前的广泛发展,已经逐步向着扩大经营方向进行运作;休闲农业从最初的单调、单向特点向着更加符合现代化特色的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方向进化,并从只能采摘观赏到目前的休闲度假胜地,集交流、体验、观赏为一体的全面经营;经营管理意识已经从最初的注重于生产及经营为主转移为休闲与体验,使休闲农业更具观赏性及休闲性,并将生态意识及环保意识始终贯穿于休闲农业运行始终;休闲农业与促进农村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农村内部结构更加稳固,并能使农村经济与人民生活质量共同提高;休闲农业的发展前进趋势为从东部向西部进行拓展,从城市向郊区拓展,从大城市向小城市发展,因此休闲农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是有理论依据的。
3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前景
我农业建设面积较广,农业基础好,自然环境比较美观,植物类型多样化;农业资源储备量大,农业类型多种多样;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就形成了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性文化景观;农业发展过程较为漫长,农作经验较为丰富;不同乡村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农村生活乡土气息浓厚;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城里人到农村观光休闲的人会越来越多,休闲旅游的市场需求大;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广大人民的心声。这些都是我国发展休闲农业的有力条件。因此可以说未来中国不仅是旅游大国,而且也应是农业休闲旅游大国。展望未来,中国发展休闲农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4 总结
休闲农业就是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是以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为资源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的农业经营活动。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可以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休闲农业,处于不断发展的进步阶段,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一、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江汉平原地处湖北省中南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城镇密布、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为我国南方四大富饶平原之一。她不仅膏壤沃野、田畴纵横,宜粮、宜棉、宜油,作物种类繁多,而且江河交织,湖泊众多,水产十分丰富,致使湖北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加之建国以来,国家又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了相当规模的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为农业生产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有利环境。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农业比较利益低、风险大,加之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配套设施陈旧,农业科技推广、社会体系滞后,而使得江汉平原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冲击,农业生产出现滑坡,进而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对江汉平原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确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探索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对于加速江汉平原经济建设步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平原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江汉平原农业发展现状及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江汉平原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指导思想,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发展对策,决不能走工业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子,而必须以发展为前提,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位的,逐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实现“边发展、边治理;边利用,边保护”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江汉平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提高效益为目标。转变经营方式,调整农业结构,突破加工增值,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具体讲有四点:①生产要发展。农业所生产的产品要不断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②生活要提高。要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生态要改善。要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良性循环。④农业增长方式要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生产要素的利用和组织方式,传统粗放型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非持续的,现代集约型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是可持续的。从根本上建立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环境,使江汉平原真正成为全国的重要粮食基地,营建良好的社会经济系统。
三、保障条件与限制因素
(一)保障条件
江汉平原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韵农业生产经验,这是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保障条件。千百年来,江汉平原的劳动人民积累和创造的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观念上强调“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协调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农业生产技术上重视灌溉和排水、讲究精耕细作以及精心培育、保护和利用丰富的物种资源。正是这些宝贵的经验,奠定了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优越的区位条件有利于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江汉平原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江汉平原是全国重点商品粮棉和淡水养殖基地之一,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长江带生存与稳定的支撑点,也是湖北区域经济格局中的核心地区。江汉平原的发展不仅事关湖北,更关系到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江汉平原的这一区位优势为农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机遇。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最发达的农业经济区,农业经济在全省所占比重大。据统计。全区耕地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农业收入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江汉平原种植业发达,是湖北省和全国的粮棉油的主要生产基地;粮油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棉花生产占全省百分之八十以上。江汉平原畜牧业也极为发达,是湖北省主要的牲猪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禽蛋产区,也是我国猪禽集中产区之一。江汉平原河湖密布,淡水养殖业独占鳌头,是湖北省最大的淡水养殖业基地,也是全国最主要的淡水养殖和商品生产基地。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乡镇企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乡镇工业发展基础良好,前景广阔。由此可见,江汉平原具有农业发展的综合优势,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江汉平原拥有优越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条件。首先,平原广阔,水域宽广,有利于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本区土壤肥沃,适宜性强。全区总耕地面积183.75万hm2,占全省54.16%。其中水田112.02万l。占全省61。69%;旱地71.73万k。占全省45。49%。全区可用于养殖水面556万亩。占全省70%。其次,本区生物品种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三,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本区属中、北亚热带气候,降水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第四,江汉平原农业资源潜力巨大,为农业的深度发展提供了保障。本区丰富的水资源还有待充分利用,农业气候潜力目前仅达到60%。水产潜力平均仅达50%左右,全区至今还有260万亩可养水面处于半荒状态。
(二)限制因素
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①人口剧增。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江汉平原人均耕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十年间平均减少了0.25亩,耕地所承受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人口的增长,人与生物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生物资源的持续破坏冲击着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近50年时间内,江汉湖群面积减少到原来的30%左右。鱼类数量减少25%左右。由于工业发展及大量使用化肥、地膜等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恶化。②自然灾害频繁,.环境疾病丛生。本区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渍、旱和农作物病、虫、草害以及鼠害、土壤潜育化等,制约了本区农业的持续发展。如1998年的长江大洪水江汉平原农田淹没达74万亩之多,损失惨重。江汉平原的环境疾病主要在血吸虫病,病情严重程度居全国首位。③粗放经营方式使农业经济整体效益不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导致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④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种植、养殖、蓄水、运输矛盾突出。这些因素成为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四、三个战略阶段
第一阶段为减弱农业自然资源破坏规模与速度的非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地域内长期存在的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速率逐步减缓,最终达到破坏规模与速率停止增加,人口同农业资源及环境矛盾开始获得一定程度的缓解,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根据对人口增长必须越过高峰期、人均GNP达到2O0O美元、资源与环境破坏下降以及筹措资金所需所限等三个条件分析,完成第一步战略,大约要到2025—2030年。
第二阶段为准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域内破坏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规模与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农业科技进步的强有力支撑下,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不依赖于自然资源开发量的扩大。在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基本停止发生,人口与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之间实现大体平衡。完成第二步战略,大约要到2050年。
第三阶段为农业持续发展或强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地域内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基本不再发生,区域内的农业活动不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任何明显破坏,非农经济亦不再对农业环境构成威胁,农业经济的增长基本上依赖于农业科技进步及资源的深度开发。最终达到农业生态系统呈良性循环,土地生产力持续提高,人口同农业资源与环境之间实现全面的协调与平衡。二十一世纪中叶以后应有序进入此阶段。
五、战略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营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
要从可持续的角度合理安排和组织农业生产。从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江汉平原的农业发展问题。要使江汉平原的农业发展成为全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样块。各级领导应加强领导,使江汉平原农业发展走上有序的道路。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为江汉平原农业发展营建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对策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不断探寻新的适合农业发展的模式和政策,制定相应的农业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农业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新晨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措施。要不断地开拓农业生产资源市场、不断完善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体系、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特别要重视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
(二)综合治理自然灾害、彻底根治环境疾病
洪、涝、渍灾的治理是江汉平原农业发展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防洪、排涝、除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按照“蓄泄兼顾、以泄为主”的方针搞好长江中游河段防洪体系建设。进一步在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干堤建设、清除河道行洪障碍、严禁围垦河、湖、洲、滩。重点建设荆江、杜家台、西凉湖三个分洪区。把“平垸行洪”与移民建镇有机结合,协调好防洪调蓄与发展农业的关系,实行“退田还湖”、“退垸还湖”,扩充湖泊蓄水能力和调洪能力,加强农田蓄水排渍工程建设,提高抗涝排渍能力。重视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植保组织,形成监测防治网络,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以防为主。
(三)建立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