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数字教育的概念

数字教育的概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0: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数字教育的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数字教育的概念

篇1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Based on CDIO Conception

ZHOU Feiho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205)

Abstract For teaching must obey and serve the talent training goal, we implement teaching reform for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reform process, we organize teach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main line of the CDIO ability cultivation. Reform measures include teaching organiz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practice teaching. Emphasis on the students' engineering q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we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in practice.

Key words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DIO; teaching reform; engineering quality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学类专业的一门具有鲜明工程背景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从而初步具备电子技术工程人员的基本素质,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各类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①然而传统的教学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一般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工程素质的培养。有学者对企业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的要求作了调查,认为当前大学生的素质与企业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学生需要从能力、经验、道德品行等各个方面全面地提升。②在这种学习形势下,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在全校推行以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而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模式恰好是这方面的先行模式和典范,③CDIO代表着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蓝本,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该模式强调将能力、素质教育融入专业知识教育中。为了提高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我们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引,从课程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三个环节进行了教学改革。

1 一体化的课程教学组织方式

1.1 不同课程教学的对接与支撑

我校的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都在大二第一个学期开设,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是相互独立的,解决问题时,思维受到限制,不能很好地将各门课程内容融会贯通,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无从谈起。推行CDIO教育模式后,对两门课程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次序进行了调整,无论是案例与例题分析还是设计性的实验或作业,学生都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如设计信号产生电路时,有的同学用555来实现,有的同学用运放来实现,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方法设计的电路的成本、准确度和稳定性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最合适的设计方法。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

1.2 个体学习与团队学习

随着团队在组织中的广泛应用,人们提出“团队,而非个体,是现代组织中最基本的学习单位”,个体创新行为往往是在团队工作背景下产生的。④CDIO工程教育模式强调个人能力以及个人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个体学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好方法,也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手段。团队学习则比较注重的是培养团队精神。创建良好的学习伙伴关系和学习化团队,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对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学习效率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和协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强调个体学习还特别注重团队学习。个体学习主要在课堂进行,团队学了课堂时间还有课余时间。将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分成若干个小团队,上课的时候各组同学坐在一起,方便课堂的团队讨论,也有利于促进团队作业的顺利完成。

1.3 教师讲授与学生讲授及讨论

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说教”的形式,由于学习内容比较枯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低。虽然对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有所掌握,但却不能灵活运用,缺乏系统项目的训练。课程组通过分析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讲授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讲授主要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具体案例来讲授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一章结束以后,布置几个设计性的实例,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自己设计,并安排两到四节课的时间供学生讲授设计思路、所涉及到的知识,并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理论联系了实际,学生的学习就有了兴趣,这种组织方式能让学生体验了过程的艰辛以及探得结果的成就感。

1.4 教学反馈机制

传统的以考试成绩来反映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的反馈机制不仅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打击。因此,必须建立更加合理的教学反馈机制来监控教学质量和效果。图1可以用来概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过程管理。

本反馈环中小节的反馈主要采用提问复习知识点的方式进行,一般在讲授新内容之前进行;小节结束以后通过作业来巩固知识点;章结束后通过设计型电路来测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全部章结束后,采用一次综合性的课程设计来测试学生对所有已学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各反馈环节中,除了作业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制定不同难度和学习目标的考核内容;在成绩计入方面,有区别地对待。对于特别有想法,设计思路特别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分。

与一般的教学模式相比,该反馈机制更加关注工程推理,可以训练学生的系统思维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方法

2.1 演示教学法与案例法的灵活运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复杂枯燥,掌握程度依赖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演示教学法就是将特定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介绍给学生。⑤如在讲解器件时,为了避免了抽象可以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器件;在讲解PN结时,可以采用flash多媒体演示,将半导体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过程直接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而对于具体电路的分析,如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研究时,采用Multisim软件仿真对于元件参数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则显得更直观,更有说服力。在分析各种电路时,教师还要选择好案例,最好同一个案例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或是同一个案例经过小小的变化以后变成另一个例子来分析。这样学生就对同一电路的不同分析方法或是不同组态电路的分析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2 项目驱动与问题引导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项目,比如一个具有电子混响、音调控制,并可实现卡拉OK伴唱的音响放大电路。音响放大电路可以分成几个小的模块,比如话筒放大电路,电子混响电路包括滤波电路、延时电路、时钟脉冲产生电路、混响前置放大电路,音调控制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在讲授相应内容时可以作为案例,也可以作为章结束后的设计性电路。课程结束后,学生整合并适当调节参数就可以设计出音响放大电路。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多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教学效果更好。

3 实践教学改革

我校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课时安排为:理论72课时,实验18课时。为了在实验中体现模拟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在实际电子电路中的应用,采用验证性实验在课堂或课后以仿真的形式进行,在实验室进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方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按“设计目的及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实验方案设计―计算机仿真―元器件选择―实验室实施”过程完成实验。前面四个步骤在课后进行,最后两个步骤到实验室完成。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设计电路及调试能力,另一方面也熟悉了从理论到工程实践的流程。

4 结束语

通过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我们发现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后,逐渐建立了以往教学中缺乏的工程观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对教师自身的水平也做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改革永无止境,是一个需要一直探索的领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2013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3]223号-496);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12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2]401号-489);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湘教通[2012]266号-65);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11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1]315号-427);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13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招标项目(湘外经院教字[2013]77号-14)

注释

① 华成英,王红,叶朝辉.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1(4):41-43.

② 许庆亚.企业对当代大学生素质要求的调查与思考[J].文教资料,2013.10:151-153.

篇2

作者简介:宋国庆(1963-),男,江苏灌南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副教授;杨旭东(1977-),男,江苏铜山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江苏 徐州 221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重点科研课题(项目编号:11-ZD-05)、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徐州校区)立项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150-03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量的扩张,正逐步跨入内涵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轨道。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就是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认为,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等工科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于借鉴国外工程教育的创新模式——CDIO理念,梳理整合教学内容,调整改变教学形式,充分利用现有实训实习机会,形成基于项目完成的教学模式,强化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作为高职工科机电、数控、应用电子等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传感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特性、传感器的标定和校准方法以及应用技术;课程重点阐述各类传感器的转换原理、组成结构、特性分析、设计方法、信号调理技术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典型应用,并对现代新型传感器做简要介绍。课程对培养学生自动检测、自动控制及生产过程自动化设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课程内容涉及高等数学、物理、工程材料与工程力学、电子技术、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因此,它在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起基础和引领作用。现有的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在教学中仍存在的问题有:

1.课程教学观念偏离高职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但一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深受普通本科学科教育的影响,课程体系大多是一种微缩化的本科学科模式。在本质上体现出“先知识,后能力”的传统教学模式,人为地隔离了知识和能力并行培养,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体系的职业岗位针对性不够。

2.课程教学内容和工程实际相脱节

现行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忽视了传感器技术在具体工业现场的选型、安装和调试等能力培养,而这恰恰是高职生将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

3.课程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教师对如何针对课程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和研究,教学方法仍以灌输为主,双主体意识中的学生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滞后。

4.课程评价体系单一

在“学”的方面,不能充分反映学生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感受,以及学生对自己成绩的话语权;在“教”的方面,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中,关于教学方法创新成果的考核不够。

二、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CDIO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查尔姆斯技术学院等四所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开发的新型工程教育项目。过去十多年来,国外许多大学和企业一直在努力,希望尽快缩小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之间的距离,不少大的现代企业(如Boeing公司)就公布了他们所期望的毕业生的个人品质,同时,工业界也希望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资格能够形成新的共识。由此,CDIO工程教育模式应运而生。

CDIO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

运作(Operate)。该模式强调以主动的、实践的及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来学习工科课程,充分反映了系统论中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特征。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CDIO提出:优秀的工程人才是以“丰富的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优秀的个人与职业技能、优良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为基础的,显然,CDIO倡导的是通过应用项目的全过程来培养学生的能力。针对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特点,结合CDIO教学大纲,课程教研组形成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打破传统培养模式中的偏重工程理论知识、轻视工程实践训练;偏重专业知识传授、轻视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偏重专业教育,轻视人文、经济及环保作用的状况,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满足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需要。

1.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在所选教材的基础上,精选教学内容,增加新知识、新技术的讲解。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知识面宽泛,应以相互具有有机联系的方式传授,要求教学内容的理论浅显易懂,简洁明了,切实贯彻“必需、够用”的原则。在优化现有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亲手做一些简单的东西。

2.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自我学习能力

CDIO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深厚的工程基础应用知识,为此,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3.加强品质、意志和团队整体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精讲多练,用任务驱动学习过程,强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尽力使学生体验到团队协作的意义,形成良好思维习惯和初步的工程意识。

4.强化教学活动的过程管理,改革学习评价方式

增加项目制作方案、工艺文件等师生互动环节,并让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改变学习和生活态度,彰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感受。

总之,基于CDIO理念的教学一体化设计,重在构建一个融知识获取、能力训练、习惯养成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其显著特点是以工程项目作为载体与运行机制。教学设施过程中,要全面体现CDIO所倡导的让学生以课程内容与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方式进行学习,既不能单纯传授知识,也不能单纯训练学生的某种技能,充分体现集专业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养成于一体的立体化育人原则。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

1.转变教学理念,融知识点于项目案例中

CDIO工程教育理念搭建了一个工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平台,围绕检测元件“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这一主线,树立课程教学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CDIO是对工科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后,应进一步使学生明确: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具体的工程实际问题。

在讲解各种传感器时,教研组提出了框架式知识结构的设想,让学生在接受某一个知识点的同时,就明白该知识点在实践中的应用。例如:讲授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时,首先利用PPT进行国内外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系列产品展示,并对其结构、材料、用途等给予个性化的点评,学生可以自由提问,教师只起穿针引线作用;其次,在分析了解学生特点和知识结构基础上,对压阻效应、测量电路及温度漂移与补偿等理论知识,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采取分层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避免了启而不发;最后,结合各领域的应用图片和视频,介绍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在风洞模拟试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具体应用。这样的“产品展示-核心设计-应用领域”框架式知识结构,切合CDIO倡导的基于项目的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形式,打破了“概念-原理-应用”的一贯模式,能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2.调整教学内容,适应地区行业特色

由于测控技术发展迅速,使现有教材内容滞后于学科发展,且教材内容大多雷同。为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在教学内容组织上采用以自行制作的多媒体教材为主,以书本教材为辅的形式,按CDIO提出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精选与组织教学内容。整合后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大功能模块:绪论、传感器技术、信号电路等,并将实验训练结合在课程内容中,实行一体化教学。

模块一:绪论。绪论课的导航作用是否得到发挥,是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一直以来,高职的绪论课内容通常被看成是点到为止的“散、大、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绪论课的作用集中体现在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体会课程的价值,从而接受并实现这些价值。同时,通过介绍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发展历程和趋势、本地区知名企业或专家学者等方式,让学生领略工程技术的风采和魅力,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教师对绪论课的精彩讲授,定会深深吸引学生,从而达到“亲其师,敬其人,信其道”的目的。

受绪论课良好教学效果的启发,目前,教研组每学期都在一年级新生中开展一月一次的工程教育研讨课,由学科带头人和知名教授主讲,旨在帮助新生了解地方实体经济的新进展,树立学术志趣,完成高职学习的适应性转变。

模块二:传感器技术。这是自动检测和转换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众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和高新技术密集型前沿技术之一。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中,根据学校所处地域是国家机械重工业基地的优势,兼顾传统机电式传感器,突出现代微电子、仿生学等各类新型传感器的教学。教学中,一方面,既掌握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又增加了数字信号处理、数据融合等现代信号检测与处理的内容;另一方面,增加了教师正在进行的相关科研工作的内容,将相应的思想和方法教给学生,将科研的成果服务反馈于教学,而这是教材中所没有的,也是教材所不能替代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将来尽快进入职业岗位角色、服务当地企业创造了条件。

例如:讲授电感式传感器时,强调徐工集团生产的挖土机、起重机、叉车等重工业移动机械,要求传感器能够克服极富挑战的环境因素。日常的高温、冰冻、雨雪、盐路、化学腐蚀、无线电频率干扰以及大强度的冲击和震动,这样的特殊环境要求传感器坚固耐用且具有安全认证。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感受到工程意识的熏陶,在设计传感器技术产品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客户需求融进产品性能。同时,建立起兼顾经济性、环保性的绿色设计理念。

模块三:信号电路。这部分的理论知识,对高职学生来讲是难点。在分析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分层教学,以“必需,够用”为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工程检测中的基本电路、传感器的基本信号调节电路。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为学生进行检测系统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讲授传感器与嵌入式系统、PLC的接口电路时,将科研项目“基于CIMS环境下的物流控制运输装置”中的控制电路与教材结合讲解,学生就易于接受且提问积极,深受启发。

再如,讲授超声波传感器时,让学生动手自制一种超声波电子驱蚊器。随着仿声学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揭示了蚊子的一些奥秘和特性。一般说来,雄蚊不咬人,怀卵的雌蚊叮人吸血。雌蚊怀卵期间不喜欢与雄蚊接触,听到雄蚊发出21~23KHz的超声波信号时,便立即逃跑。据此,应用电子线路模仿雄蚊的超声波信号,从而达到驱蚊的目的。电路中用到的单结管BT32是一个张弛振荡器,用电位器来调整震荡频率,三极管3DG6工作在脉冲状态,起功率放大作用,还用了一个续流二极管D。这样的设计性实验,有效地化解了电路理论学习难点,实现了CDIO工程教育“做中学”的理念,学生兴趣盎然,教学效果当然明显。更可贵的是,有的学生花数倍于教学课时的业余时间来完成作品,使不怕失败的意志品格和互帮互学的团队意识得到充分体现。

3.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融入课堂

通过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创设互动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融入课堂,使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一是基本技能型教学模式。采用教师边讲边操作的方式,使学生对所学测控知识点和传感器使用步骤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和认识。这种模式适合于讲授各类传感器的基本知识,常用传感器的选型、安装、调试等教学内容。

二是案例教学模式。教师将实际工业现场的技术融进课堂,整合、提炼出大量的能配合知识点讲授的各种案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并贴近实际,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是CAI课件和CAL学件教学模式。在开课前,教研组反复调研,细致了解学生的基础、需求及兴趣点,提前进行课件和学件的设计、制作、修改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观察教学的实际效果,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学期课程结束后,针对课程资源的使用情况,再回顾反思并进一步整理、调整,做到CAI课件和CAL学件随时能够添加和丰富,年年都有更新和完善。

四是校企联合教学模式。目前,高职院校和地方企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像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这类实践性强的课程进行校企联合教学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江苏机电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徐工集团、徐矿集团、江苏铸本混凝土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掌握本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前沿、人才需求等情况,并拥有高职院校不具备的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和学校教师渊博的知识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合理地应用于课程教学中,进行联合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内容和企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形式深得学生欢迎和期待!

4.创新考核方式,促进工程应用能力培养

课程考核是测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手段,它具有导向、反馈、评价等多种功能。恰当的考核方式,能引导学生注重形成性学习,改变以往“上课记,考前背,考完忘”的传统做法。针对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目标,结合CDIO对工程教育的要求,采用基于过程的多维度考核方式。学生的期末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大作业(含实验考核)、期末考试三大模块构成,并且加大过程性考核所占的权重,如表1。

一般地,在讲解完同种原理类型的传感器教学内容时,针对工厂实际课题,留给学生一次大作业。例如,在讲解完光电检测类传感器时,安排学生2~3人一组,完成“夜间红外报警装置”的设计和制作。在设计中,尽量侧重于传感器检测模块的设计,并让学生在实训台上自行调试红外发射、接收电路,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给出基于项目的形成性考核成绩。每组学生从阅读资讯、准备元器件、装配调试电路,到填写调试单卡、撰写工艺文件、提交总结报告等,分工合作,边学边练,促进了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对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起到了激励作用。

四、结语

多年的课程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改革不但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而且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所在教研组近年来获得省部级教学创新奖1项,市级教学创新奖2项;参与横向课题研发3项,承担多项社会培训项目,共引进资金150万元;在核心期刊4篇,CDIO工程教育课题组(7人)获得市级“教工先锋队”荣誉称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生在国家级、省市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若干项;学生毕业之前,均能获得多项各级各类技能证书。当然,随着我国高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面对各高职院校所处地域的差异性和学生情况的差异性,需要不断剖析和反思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以达到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实效。坚信有先进理念的引导,有广大师生坚持不懈的教学实践,高职教育一定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2]宋国庆.教师专业化发展与科教融合[J].中国高校科技,2012,

(11).

[3]何致远,郑玉珍.卓越“现场电气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3).

篇3

一、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为了使教学的秩序得到保证,以封闭式的教学系统引导学生学习,这使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走,学生即使有想法、有意见、有思路也无法表示.自视域教学理论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就是以开放型的教学系统,教师除了给学生一个学习目标以外,不再干涉学生以怎样的方式学习,学生的自体性得到发挥,整个教学课堂变得有生机.

比如,引导理解什么是函数的概念,先让学生观察:y=1(x∈R),y=x,y=x2x,这三个解析式有什么特征?它们满足什么条件?有些学生转化能力强,用画图象的方式得到答案;有的学生逻辑性强,以列表找异同的方式得到答案;有些学生直觉性强,一眼就能看出答案.学生能照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就会愿意自主的学习.

二、让学生各展所长

传统的学习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学生没有选择学习对象的权力,即使自己面对该学习对象内心很烦燥,却依然得被迫学习.自视域教学理论则是将学生视为不同个体的人,以人为本,将学生视为生命的个体,将课堂视为不可复制的一段生命旅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喜欢的方式学习,我们的自组织理论视域下数学课堂要给学生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己选择学习方式,自主探究与合作,让学习过程成为数学体验与数学享受的过程.比如,指导学生理解函数的值域概念时,引导学生认真思考:

1)习题一

如果函数f(x)=12x2-x+a的定义域与值域为[1,b](b>1),那么请求出a、b的数值.

2)习题二

已知函数f(x)=x2-4ax+2a+6(x∈R)的值域是[0,+∞),求a的数值.

3)习题三

以题二的函数为例,如果函数的数值均不为负数,求f(a)=2-a|a+3|的值域.

三道题,给学生选择性学习,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习题上有选择性,还可以鼓励他们课外寻找非课本的资源研究,让他们根据自身特长去学习.

三、让学生共同交流

自组织理论视域下数学新课程,要求学生之间互动,学会交流,形成知识磁力场,比如学生学习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知识时,貌似把教师说的内容都听明白了,实际上却可能没有听明白.如果学生能多点交流,学生的视野会得到开拓,学生可能发现自己貌似理解的知识在同学的追问与反驳的情形下原来掌握得非常肤浅.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活动.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应用函数与初等函数的知识:

以下左图为马铃薯市场售价与上市时间,右图为马铃薯成本与上市时间,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共同讨论,马铃薯什么时候上市,所得到的综合利润最高?

这一题既涉及到函数的知识,也涉及到函数的计算,学生在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函数计算的思路、找到最简的计算方法、找到计算的规律.学生在共同交流的过程中,智慧相互碰撞,知识相互生成,相互激发灵感,可以起到共同进步的学习效果.

四、激发学习能量

篇4

1.引言

据教育部的一项统计表明,中国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达到20%以上,高职院校贫困生问题尤其突出。在我们帮助他们走出“双困”时,发现有些高职贫困生似乎并没有受到贫困的影响,甚至在学业上还取得骄人的成绩。对于这种成功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问题,并获得成功的高职贫困生,笔者认为更值得教育者关注。其实,这种现象早已被心理学家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育复原力”这一名词被用来解释这一现象,并成为众多心理学者的研究主题。对高职贫困生教育复原力的研究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发现为什么他们没有受到困难和压力的影响,进而得知如何才能使高职贫困生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并成功完成学业。

2.教育复原力概念的界定

关于教育复原力的界定研究目前虽然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理论,仍有共同之处:一是教育复原力是复原力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二是教育复原力不是一个固定的品质,而是内外保护因子,即个人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三是影响学习的逆境存在;四是具有教育复原力的学生都取得了积极的学习结果。在内在保护因子方面,普遍认为个体的品质、态度,例如自主性、学习的态度、对未来的志向等都是个体内部影响教育复原力的重要特征;在外在保护因子方面,家庭、学校、同伴的支持是个体成功应对逆境并取得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教育复原力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保护因子与逆境抗衡之间、保护因子与保护因子之间交互作用的一个动态过程。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复原力(resilience)是指个体在压力情境中成功适应的动态过程。教育复原力是指学生在逆境中抗拒压力,取得积极学习结果的动态过程。

3.研究设计

3.1被试取样。

选取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的一、二、三年级学生,共计1362名被试参与了调查。将家庭每月人均收入低于一千元的或者是客观上经济问题对其本人产生一定的生活压力或困扰的学生视为贫困生,最终筛选出符合贫困生条件的被试共464名,有效问卷366份,有效率为79%。

3.2研究工具。

笔者采用的教育复原力量表是由阳毅等人综合参考国外关于复原力的理论构想,形成的大学生复原力量表。量表共6个维度:自我接纳、自我效能、稳定性、问题解决、朋友的支持、家人的支持。经过心理测量学指标检验,从量表的各项指标来看,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学校归属感的测查采用中国学者Cheung和Hui(2003)翻译了Goodenow(1993)等人编制的学校归属感量表(Psychological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 Scale)评估学生的学校归属感,量表包含两个因子:归属感和抵制感。经翻译后的中文版PSSM具有较好的信度(Cheung、Hui,2003)。

自我概念测查采用的是郑涌、黄希庭自编的自我概念量表,这一量表适用于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测查,由23个条目组成,分为交际、友善、信义、容貌、学业、志向、家庭、成熟和自纳9个维度。总分信度达0.87,9个维度的信度最小为0.62,最大为0.82。

3.3高职贫困生学校归属感、自我概念与其教育复原力的关系。

3.3.1学校归属感与高职贫困生教育复原力的关系。

采用Pearson的相关系数,对学校归属感和教育复原力两者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从相关分析结果看出,学校归属感与教育复原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学校归属感的两个维度与教育复原力各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抵制感与其他因子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他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学校归属感的两个维度与教育复原力的几个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地相关,因此可以采用归属感和抵制感对教育复原力进行预测回归分析。学校归属感作为自变量,教育复原力作为因变量,在对教育复原力各个维度进行预测时,只有将家人的支持作为因变量时,归属感和抵制感同时对其具有预测力,预测力为.439和.479。回归方程为:家人的支持=2.180+0.648*归属感—0.049*抵制感。此外,将其他教育复原力的维度作为因变量进行预测时,只有归属感比较好。

3.3.2自我概念与高职贫困生教育复原力的关系。

运用相同的方法对学校的归属感和教育复原力进行研究,首先对其关系进行初步的相关研究,分析得知自我概念与教育复原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当以自我概念作为自变量对教育复原力进行预测时,只有交际对教育复原力的几个维度有较好的预测力。交际对自我效能、自我接纳、稳定性、问题解决、朋友的支持、家人的支持的预测力分别为.222、.231、.286、.217、.323、.352。

3.3.3学校归属感与自我概念的关系。

笔者在对学校归属感和自我概念两者的相关分析中也看出,归属感与自我概念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可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

将归属感作为自变量,自我概念作为因变量,在对自我概念的各个维度进行预测时,归属感具有明显的预测力,说明学校归属感对自我概念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3.3.4学校归属感、自我概念、高职贫困生教育复原力的关系模型。

为了探讨学校归属感、自我概念和高职贫困生教育复原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笔者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来进行研究。我们采用两种不同的可能路径来描述学校归属感、自我概念和高职贫困生教育复原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即综合模型和双路径模型。综合模型,即教育复原力受学校归属感和自我概念的影响,且学校归属感间接通过自我概念对教育复原力产生影响;双路径模型即学校归属感和自我概念影响教育复原力,但是学校归属感和自我概念不发生关联。首先,对三个变量分别做验证性分析,删除不符合要求,即负荷小于0.5的题目,以保证关系模型建构的精准度。

最终,综合考虑两个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标,保留RMSEA的标准为0.1左右,其余指标一般在0.9左右的模型,并结合上文的数据分析的结论,认为综合模型更符合现实情况。所得结果均由各个维度的项目均分分析处理而来,所有变量的负荷量均为标准化值。从结论中看出,学校归属感、自我概念和教育复原力对其各个维度的解释能力均较高。自我概念对高职贫困生的教育复原力有很大影响,其路径系数达到0.86,另外,学校归属感影响自我概念,其路径系数为0.92,而学校归属感对教育复原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其路径系数为0.10。

4.分析与讨论

关于学校归属感、自我概念与流动初中生教育复原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对于高职贫困生教育复原力来说,学校归属感和自我概念都是影响教育复原力的因素,且学校归属感可以通过自我概念间接影响教育复原力。

本研究的结果中,自我概念对教育复原力的直接影响非常显著,这与高职贫困生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并且与以往的研究结论相吻合。高职贫困生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正确的自我评价体系对抗拒压力,并取得积极的学习成果十分重要。

学校归属感对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的影响作用,这与包克冰等人的研究结果较一致。虽然学校归属感对教育复原力的影响不大,但它还可以通过自我概念间接影响高职贫困生的教育复原力,所以仍不能忽视学校归属感对教育复原力的影响作用,毕竟自我概念受学校归属感的影响较大,从三者关系模型中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路径系数达到0.92。

参考文献:

篇5

在2016年苹果秋季新品会上,苹果公司宣布了一项“教育+iWork”计划。苹果将和全世界共计114所学校合作,南京外国语学校正是全球114所合作学校之一,成了唯一一座大中华区的公办学校加入了这个项目。在目前试点的高一政治课ipad教学状况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加入了“即时课堂反馈”和“课堂问卷调查及分析报告”等互动形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治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但对于提高新课标理念下中学政治课的多维互动性仍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学工作者需要更加准确地理解政治课的内涵和意义。

一、紧扣“主旋律”:引领政治认同

(一)政治认同来源于学生与生活的互动。

政治课从根本上讲,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有两个维度需要教学工作者思考,一个维度就是“谁的生活”,首选是学生的生活,第二个维度就是“什么样的生活”。首选是真实的生活。在高一政治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堂课上,教学采取“用ipad分析在班学生的消费心理”方式进行课堂调查,调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实现课堂上对这样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这就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把政治课内容结合学生自身生活和心理的教学才能够增强政治课的理论说服力,这样的政治课更有利于培养和引领学生的政治认同。

(二)政治认同来源于学生与自身实践体验的互动。

没有实践活动就没有体验,没有学生真正地参与,就无法体验,实际上学生真正的体验应该到生活中,政治课程标准也是制订了活动性课程,并且要求三个必修模块,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参与,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但有的时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课时不够,交通不便,组织困难等一系列困难,但是教学工作者可以把生活搬进课堂。要把生活搬进课堂,需要课堂有一定的生活情境的展示,此时教学工作者更应该根据环境、条件、能力进行选择,最后在适时生活情境中,学生才能在实践和体验的基础上生成政治认同。

二、紧抓“核心素养”:使学生有所学更有所思

(一)学有所思,源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把握新课改理念下的政治课培养目标就是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贯穿每节课,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感悟来源于思考。学生只有思考,才会有感悟,激发思考,就需要有观点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政治课堂需要有讨论、辩论,甚至有争论,否则很难引发学生的思考,更不要说深刻的思考,即所谓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指有自己的感知、感受、感悟。这样的学习从学习过程的角度来分析,可解释为:内化,内化为学生的什么呢?内化为素养,这种素养称之为学科核心素养。

(二)立德树人,源于学生所学的各门学科素养之间的互动。

在新课标中有一个重要的词,一个是立德树人,政治课的目的是立德树人。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政治课ipad教学课上,在高一政治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法治精神其实可以体现在消费心理和消费观的引导中,这里的法治精神既涉及政治,又涉及经济和文化。从这个角度讲,深度学习就是使学生实现学科知识的内化,实现立德树人。

三、紧握“指南针”:源于一切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互动

南京外国语学校的高一政治课ipad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堂课中,教师最终的教学目的就是试图通过一定的现代数字化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让学生认识到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消费观。现实生活中存在什么样的消费观是源于生活,学生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消费观是服务于生活。回到政治课的目的层面,这一节政治课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并提升自己参与公共生活,过幸福生活的能力,否则这节政治课的意义和价值就没有实现。所以教师在定义核心素养时除了关键素质和必备品质这两个方面之外,还要谨记一个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一个是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

四、对未来中学政治课的思考:教育者与教育技术的互动

在政治课上,既然用现代手段,就必须思考这个互动的问题,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及时互动,深层开放。教师能够保证让技术服务于教育,技术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调节课堂氛围。未来的中学政治课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包括课程理念、学科素质、教学能力、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

五、结语

政治课程标准会根据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中学政治课会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和形式的丰富对教学工作者提出更高的专业素养要求和综合能力要求,教学工作者需要在教学实践和专业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以适应最新的国情、社情、学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2.

篇6

以往在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中,集体教学总离不开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记一记,即先让幼儿观察图片(或模型),然后教师提问,幼儿回答,了解基本知识的概念,最后师幼共同小结,加深幼儿对基本知识和概念的记忆。科学在幼儿头脑中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不是丰富多彩的事物和现象。为此,我们应尽可能地让集体教学活动生活化,让幼儿回归生活情境自主探究。如在“面”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提供了麦粒和面粉,让幼儿知道面粉是麦粒磨成的,让他们自己和面、自己包饺子、做馒头、做面点。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提高了探究能力,也真切地感受和理解了麦粒、面粉、点心之间的关系以及食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通过一日生活小环节渗透科学教育

进餐、盥洗、散步等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小环节,由于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现象,因此在任何一个小环节中都可以渗透科学教育,真正使幼儿生活与科学教育有机融合。只有通过了解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活动中的问题,幼儿获得的经验才会更直接,解决困难的能力才能提高,对生活中的科学、科学中的生活体会才会更深刻。让生活成为课程资源,使教育融入生活之中,实现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以实现科学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理念。

三、仔细观察生活,挖掘适合幼儿的科学教育课程资源

数字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教师可从观察、寻找身边的数字入手,引导幼儿发现数字在人们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体验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幼儿认识和探索数字的兴趣,学会用数字知识、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数字,不仅观察那些显现的,如时钟、人民币、红绿灯计时器等上面的数字,还要注意发现那些隐性的,如身高、体重、年龄、距离等方面的数字。

篇7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235-01

数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连续的过程,是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数概念的形成也是儿童早期认知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我们所看到的很多研究都是针对3~6岁的儿童而开展的,那么0~3岁儿童数概念的发展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水平呢?基于此问题,笔者选择了一个25个月大的幼儿,对其进行了个案研究,该研究结果虽然没有普遍的代表性,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该研究对象在数概念方面的发展水平,从而得出一些启示和教育指导。

1 学前儿童数概念的教育

那么经过一系列的测查和比对,笔者得到了一些启示,笔者所列举的参考标准主要选自《幼儿园数学教育》一书中,第五章节“学前儿童数概念的教育”。

(1)在计数(数数)方面,3―4岁的幼儿一般能从1数到10,但多数都像背儿歌似的背诵这些数字,带有顺口溜的性质,并没有形成每一个数词与实物间的一对一的联系,幼儿尚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阶段幼儿的口头计数表现出以下特点:①幼儿一般只会从“1”开始,顺序地往下数,如果遇到干扰就不会数了。②幼儿一般不能从中间的任意一个数开始数,更不会倒着数。③在口头数数中,常会出现脱漏数字或循环重复数字的现象。

在测查的题目中计数这一块,笔者主要是根据以上这几个特点来设计的,一般幼儿对于连续的一到十的数数是没问题的,所选对象在这个环节也是很好的从一数到十,当中没有停顿。但是如果是任意一个数字开始数,便会出现问题,而且年龄阶段是在三到四岁的儿童也会出现这一问题,所选对象在这个环节虽然需要做出提醒,但是还是很顺利的接着数下去了,笔者认为所选对象对于数的意义的理解已经开始有一定的突破,并对数字的表象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了。

(2)按物点数,这要求儿童在口头数数的基础上,将数字与客观事物的数量联系起来,建立数与物之间的一对一的联系,做到口手一致地点数。

所选对象在点数的时候,口头的数数是正确的,没有出现乱数的现象,但是由于手眼协调性的原因,手不能很好地指向所数到的物体,但他的手也知道要依次点过去,不会往前回复。这里所涉及的是数与物的一个对应,笔者想他对于数与物之间的联系也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只是手眼还不能很好的协调。

(3)说出总数,即儿童在按物点数后,能够说出所数物体的总数。说出总数的发展要更慢一点,它要求儿童需把数过的物体作为一个总体来认识,即能理解数到最后一个物体,它所对应的数词就表示这一组物体的总数,也就是在数词与物体的数量之间建立起联系。3岁~4岁幼儿有的虽然能正确点数实物,但常不能说出被数物体的总数,而是随意地说一个数。

这个问题涉及到幼儿总体概念的一个形成,对于理解总体与部分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所选对象在进行这个题目的测查时说出了正确的答案,但是笔者也不能妄加推测它已经有了总体的这个概念,当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他对于数的整体的一个理解,在此问题上,应该还要进行更多的测查研究。

(4)按数取物,即按一定的数目拿出同样多的物体。这是对数概念的实际运用。按数取物首先要求儿童能记住所要求取物的数目,然后按数目取出相应的物体。3岁~4岁的幼儿一般只能按数取出三四个实物。

按数取物对于所选对象年龄阶段的儿童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他在进行操作的时候有点犹豫不绝,他边拿边看笔者的反应,但最后还是拿了三个苹果给笔者,这里不仅涉及了儿童对数的理解,同时还涉及了对应等方面的内容,要求比较高。而在比较大小的时候,他还是需要借助实物,通过点数来确定大小。

2 学前儿童数概念的教育定在3-4岁的原因

综上来看,笔者所立的标准都是针对3~4岁幼儿的,即相当于小班幼儿的年龄段,而对于小班幼儿的要求是开始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能进行5以内的计数,在数数时能做到手口一致地对应,开始认识0-9的数字。而所选对象的发展水平似乎已经接近小班幼儿的水平,只是手眼协调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笔者认为所选对象在数概念的认识方面几乎接近3-4岁幼儿发展的一个平均水平。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述:

2.1家庭教育

基于测查的结果,笔者与所选对象的母亲进行了一次访谈,笔者觉得她的教育在所选对象数学能力的发展上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据她所说,她主要在游戏的过程中让他认识了更多的数字,后来还特地给他准备了一个计算器,给他作为玩具,他很喜欢这个计算器,经常会按出一些数字,然后问妈妈这些数字是什么。出去散步的时候,路边会有很多广告,上面会有一些数字或电话,她也会让他看一下,念一念。当然雪花插片也是他们经常玩的,所选对象的妈妈会有意识地让他取几个雪花插片给她,也会时常让他练习点数,不过这些都是在游戏的时候进行的。通过此次访谈,笔者觉得所选对象的母亲在对当当数学能力的发展上有着很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2.2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将智能分为语言智能、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八种,不同人的各种智能指向性是不同的,也正是因为此,就有了个体差异性,所选对象其他智能的发展我没有做进一步的研究,但就此次对数概念的发展的研究中可以推测它的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应该是比较好的。

3 反思和建议

篇8

(一)教学目标意识淡薄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任务的规定或设想[1]。它既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也对教师教学方向进行引导,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统领和支配作用。在农村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目标定位不清,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无效教学行为。

案例1:中班“认识、书写数字10”。教师在孩子们念完了数字儿歌之后,在黑板上画出了10,同时告诉孩子“10像铅笔加鸡蛋”。在整个认识数字10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诵读、请小老师教读等方式将“10像铅笔加鸡蛋”这句话反复了20次之多,在书写10的过程中,也让孩子边读边写。最后,教师以“请小朋友说说10像什么”结束了此次的数学活动。

案例中教师利用常见的“数字歌”,让幼儿认识数字。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却将10的形象性特征作为“圣经”教给孩子,让孩子在反反复复的诵读中“理解”数字。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班的阶段目标之一——“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2]。由此可见,单纯从外形上对数字10进行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理解数字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环境中的数字进行识别,并能正确的用数字表示环境中物体的数量关系。该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目标集中在了“10像铅笔加鸡蛋”这样一个儿歌句式上,突出了10的形象认知,最终幼儿只学会了“10像铅笔加鸡蛋”这样一句儿歌句式,从本质上来说,幼儿并没有真正认识数字10,从而使得教学在幼儿丧失数学兴趣的过程中,渐渐地沦为了一次低级的表演游戏,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说起。

(二)教学具准备缺失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夸美纽斯鼓励教师用实事实物或用接近于儿童的观念去教育学生,不要只用形式或符号[3]。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直观形象的教学具,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案例2:小班“认识数字1、2、3”。认识数字1,教师的提问是“你们家有几个娃娃?”“几个爸爸?”“几个妈妈?”之后让孩子找找教室里哪些是一个的。幼儿在教室里找到了柜子、饮水机、风琴等。认识2和3,也同样让他们找找教室里、家里、墙壁上都有哪些东西可以用这些数字来表示。

案例中教师简单的将认识数字局限于教室里的某些物品及幼儿熟悉的经验,未为幼儿准备其他的教学具,反映了当前农村幼儿园数学教学中不用、少用教学具的现状。

教学具主要用于弥补语言和文字的真实性和形象性的不足,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为增加学习者的感性经验,直观教具首先被采用。直观教具有活体动植物、真实的用品、工具、模型、图片、标本、挂图、黑板等,也包括现代社会新的教学手段如幻灯、电视、电影、收音机、唱片、录音机、录像机、投影仪、语音实验室、多媒体计算机等。[4]幼儿获得数学概念要经过操作层次、形象层次、符号层次的逐步抽象和内化,但因农村幼儿园硬件条件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数学活动主要由黑板和粉笔来完成,简单的“黑板画”或教室里的“实物”成为了幼儿认识数学概念的教具。同时由于农村幼儿园班额过大,在学具制作上也就无法做到人手一份,无法为幼儿提供足够的、适宜的、有层次的、多样化的“操作性”教学具,也使得整个幼儿园数学教学更显单调且呈现无效状态。

(三)教学内容选择错位

教师应为儿童发展选择哪些知识,自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之后,不同哲学家和课程学者进行深入探讨,都认为课程内容选择应符合“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要求。

案例3:大班“复于、小于、等于”。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符号“>”、“

案例中将小学课程中的“大于、小于、等于”知识放在幼儿园大班来进行,反映了当前农村幼儿园数学教学内容呈现出小学化的趋势。

幼儿园数学教学内容选择应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导下,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学科知识特点等出发,选取具有启蒙性、生活化、可探索性以及系统性的知识。而案例中的“大于、小于、等于”知识对处于学前期的幼儿来讲,不具有发展意义。教师人为的“拔高”幼儿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力,虽然教师在教学中,将幼儿喜欢或接触较多的事物作为教学载体,但这并不能消除数学教学中重“知识性”轻“生活化”的嫌疑。

(四)教学方法适用不当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途径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科学、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促使教学最优化,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案例4:大班“5的分解和组成”。教师用5个雪花片玩具,分别让幼儿分成2和3、1和4、3和2、4和1,同时在黑板上板书。以幼儿朗读这几种分解式(费时6分半钟)结束了5的分解学习。同样以这5个雪花片为教具,教师通过演示左右手分别有1个和4个、3个和2个、4个和1个、2个和3个雪花片,让幼儿学习5的组成。以教师板书组成式子并要求幼儿朗读练习。之后,教师组织幼儿完成幼儿用书的“分分合合”练习(练习不是5的组合,而是3和4的组合)。练习完成后,布置了6以内数字的加减运算,此次数学活动结束。

案例4呈现了当前农村数学教学中的部分现实:单纯讲解演示,忽视了幼儿探究欲望,教学中更多的讲授,更少的操作与游戏介入;广泛采用运用于小学的习题式练习法,且所练习内容与教学内容不符。

皮亚杰认为,数学开始于对物体的动作,“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5]尤其是在学前数学教育中,利用操作、游戏等方法更能为幼儿所接受、理解。但是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教学具严重缺位,幼儿没有可供操作的材料,只能通过教师的演示讲解学习数学知识。为了弥补演示之后的时间空白,很多教师不得不将其他的教学内容进行任意填充,这样看起来做到数学内容的内在整合,但是对幼儿来讲,既没有理解新知识,也没有将新旧知识进行很好的链接,从而使得整个教学活动显得无效。

(五)教学评价简单化

教学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教学行为及幼儿学习效果的判断。正确、有效的评价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案例5:学前班“比大小”。这是一次数学公开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次数一共出现了10次。其中,同伴以掌声对个体幼儿进行行为评价有2次,其余均为教师的言语评价,在语言上表现为“真聪明”、“太聪明”、“好聪明”,期间也有实物图片“乖娃娃”作为礼物送给表现好的幼儿,但最后却是每个幼儿都有“乖娃娃”。

案例呈现了农村幼儿教师在教学评价中的表现:行为评价较少,言语评价较多;言语评价词语贫乏,具有固定性特点;以“聪明”与否作为评价标准,评价笼统,表明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情感投入较少;较多关注群体幼儿表现,较少关注个别幼儿发展;评价主体与评价实物不对称,存在评价偏见。

教师对幼儿能力发展的准确判断、评价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并最终影响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在幼儿园日常教学过程中,主要以“非正式评价”为主。该案例中教师以“聪明”与否作为其言语评价的关键词,简单的实物“乖娃娃”成为了“秀场”的配角,评价最终在混乱与纷杂中越来越单薄。

二、促进农村幼儿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一种启蒙、引导的教育,正确、有效的数学教学,能促进幼儿早期数学能力的发展,为他们进入小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为此,作为农村幼儿园数学教学教师应明确以下几点。

(一)把握教学目标——幼儿园数学为什么教

对于农村幼儿教师而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关键。首先,深入研读教学内容。幼儿园数学教材中所涵盖的知识有哪些,这些知识之间有怎样的逻辑关联,数学知识能否与其他的人文、自然、科技等知识进行融合,数学知识中有哪些知识可以与幼儿“现场”——农村直接或间接产生联系。如“认识数字”知识,可以随着农村季节的变换产生不同的教学内容,而这些内容可能与幼儿熟识的语言、科学等知识有直接关联。其次,关注幼儿年龄与认知经验的差异。幼儿年龄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也就不同,对同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就有了差异。如“分类”知识,小班幼儿只能进行具体概念水平的分类,如物体名称、特征等,而大班幼儿可以进行层级分类。最后,提供相应的教学材料,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

(二)慎选教学内容——幼儿园数学应该教什么

幼儿数学学习内容涵盖了集合概念、数概念、时间与空间概念等。每一种概念的获得对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都很重要。农村幼儿教师应从理解数学概念开始数学教学。首先理解数学概念的深度,教师要做到对数学概念有一个准确而清晰的理解,要分析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如何将概念进行具体化,从而能结合农村或家庭事务进行具体的数学教学,发展幼儿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其次理解数学概念的广度与整合,数学概念与人文、自然、科学等概念融合;数学概念自身也会有关联,如集合是数概念的基础。因此农村幼儿园数学教学,应该认真处理数学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农村特定场景的关系,将数学概念与幼儿生活进行整合,从而确定教学内容。

(三)优选教学方法——幼儿园数学怎样教

按照巴班斯基的观点,教学方法的优选,是教师选择在规定时间内(或是在最少的必要时间内)能够取得现有条件下(课堂教学的内容特点、班级特点等等)最佳教育效果的教学方法。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能利用恰当的“操作性”材料,能调动幼儿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能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农村幼儿无时无刻不与自然接触,如沙子、石头、树叶、贝壳、种子、蔬菜等,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自然物,进行有趣的层次组合,开展各种游戏,让幼儿探索、思考、动手,从而打破教学方法上单纯依靠粉笔与黑板的教学范式,引导幼儿由“被动”的依赖向“主动”探究转变。

(四)细化教学评价——重塑幼儿园数学课堂文化

“非正式教学评价”是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做出的经常,这些行为是课堂文化的表现之一。所谓课堂文化通常被视为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农村幼儿教师应关注教学评价中的课堂文化,既要关注评价的文化含量,也要关注评价的技术含量。评价的文化含量更多地关注教师评价中言语表达,农村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在课堂中的细微变化,用恰到好处的词语对幼儿进行具体的、形象的评价,用心于细微之处。评价的技术含量涉及到教师采用哪些评价方法,对幼儿数学能力进行整体评价。幼儿课堂行为不可能完全展现其数学能力的高低,教师应结合幼儿在操作活动、回答问题、作业等多个数学活动环节,对幼儿数学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给予幼儿帮助,促进每个幼儿数学能力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2

[2]黄瑾.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

篇9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各级各类教育提供了新的着力点和强大助推力,同样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中。但是信息技术使得学习资源的设计过程逐渐模式化、机械化,设计过程中人性化的一面逐渐缺失,加之学前教育受众对于信息技术本身的过度好奇,使得信息技术在教学设计、学习资源设计的应用环节中的副作用更为明显。为了让学龄前儿童在享受丰富的信息化学习资源的同时,尽量减少信息技术本身对其产生的干扰,我们需要一种更适合学龄前儿童的更为人性化的设计模式。因此,移情式教学设计这种新的人性化设计方法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变得势在必行。本文从幼儿科学领域活动入手,在园本条件下对该领域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移情式设计,开发更适合作者所在幼儿园的学习资源。

一、幼儿科学领域的含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1]。幼儿科学领域的培养目标包括: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科学领域的学习内容中包括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因此,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尤其科学领域的应用显得顺理成章。

二、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移情式设计的提出

教育领域,2002年,Maish Nichani首次提出移情式教学设计的概念。张广兵认为移情式教学设计弥补了传统教学设计的模式化、机械化、教学情感匮乏等不足,真正实现了设身处地站在学生位置上设计教学活动[2]。

由于幼儿认知水平受限,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使用上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者站在幼儿的角度审视整个开发过程,思考幼儿在数字化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需要给予何种帮助。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移情式设计指设计人员对幼儿的数字化学习进行移情性体验,从幼儿的角度理解、感受、体验幼儿的情感,更加深入而全面地理解幼儿及其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需求,以设计满足幼儿个性特点的数字化学习资源[3]。移情式设计有助于设计者辨明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隐性需求,设计出合适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提高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适用性,增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效果。

三、园本数字化学习资源移情式设计的开展

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移情式设计遵循以下基本流程[3]:

该图表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移情式设计的基本流程。在分析隐形需求方面,教师对幼儿长期接触和深入了解观察得到的数据更为详尽。理解使用体验方面,长期处于教育一线的教师对幼儿有着多年客观的了解,更善于从幼儿角度理解使用体验。园内的开发团队易沟通,有利于头脑风暴的展开。由此可见,在设计开发之初,园本条件下的移情式设计体现了受众数据容易掌握,开发团队容易沟通,角色体验更为真切等优势。因此,在有条件的幼儿园进行园本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移情式设计,既丰富了本园的幼儿学习资源,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教育水平。

四、幼儿科学领域园本数字化学习资源移情式设计的范例

笔者以所在幼儿园的一次科学领域数字化学习资源移情式设计为例,展示移情式设计在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中的应用。

《认识时间“星期”》数字化学习资源移情式设计:

首先,以本园大班幼儿为受众群体,该群体已经对移动互联终端及触摸屏游戏有了一些接触。其次,通过移情观察分析得出本园大班幼儿对互动式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隐形需求。再次,教师通过角色扮演,发现大班幼儿对互动式数字化学习资源有体验要求。最后,设计团体展开头脑风暴,得出设计模型。设计模型将《认识时间“星期”》分为教师指导和幼儿自主学习两部分。在教师指导部分,以“星期”这一时间概念的顺序性和周期性为出发点,设计动画《星期妈妈和孩子们》,通过观看动画和教师对动画内容的解释复述,使幼儿形成“星期”的概念。在幼儿自助学习部分,设计触屏游戏“选星期宝宝”和“星期宝宝找位置”,使幼儿在游戏中再次强化“星期”这一时间概念的顺序性和周期性。这些学习资源在笔者所在幼儿园进行了验证,得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五、结语

通过对幼儿科学领域数字化学习资源移情式设计的尝试,发现移情式设计是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深入分析幼儿对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隐形需求,切实了解幼儿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使用体验,在此基础上展开头脑风暴得到详细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模型,以模型为主体结构精心设计,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最终必能得到真正适合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然而,移情式设计并不是机械式的设计思路,不同受众群体对应着不同的设计模型,这就需要设计团队在移情式设计时更充分地考虑受众的客户体验。笔者只在幼儿科学领域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中进行了简单尝试,其他领域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移情式设计将是笔者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探索方向。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103-02

一、引言

校企合作指的是一种办学模式层次上的概念,内涵十分的广泛。校企合作从广义上指的是教育机构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技术服务等方面展开的种种合作教育形式。新的学习方式需要新的学习环境来支持,在普通高校中实施校企合作这种办学模式对于人才培养改革具有重大的推进意义。经论证,校企合作过程中为保持学生、教师以及企业三个执行主体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保持同步与异步的联系与沟通,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本文在明确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对于高校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推动作用下解析高校校企合作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基本概念,并对高校校企合作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模式设计做出了初步的探索。

二、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构建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的方式也由单一的课堂物理空间的学习转化成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即使学习环境、学习资源以及学习方式等都融入数字化元素,形成了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资源以及数字化的学习方式。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总裁论坛在2000年6月召开的以“数字化学习的力量:整合数字化”为主题的第三次年会上,将这种数字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方式称为数字化学习,提出了数字化学习的概念,并着重阐述了为达到将数字技术整合于课程中,建立适应21世纪需要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资源和方法,是21世纪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必须采取的行动。而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有别于数字化学习、信息共享空间以及数字化学习环境等单独的概念,事实上它是一个以数字化学习模式展开的、从信息共享发展到学习共享的、依托数字化的虚拟学习环境进行的一种全新的、一站式的学习服务形式。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校企合作,调整学习的方式或者说是补充这种数字化学习的方式,建立在该背景下的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不但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学生的学习要求,而且做到了物理资源与虚拟学习资源充分统一与融合。

三、数字化共享空间的概念与特征

学习的过程需要依托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两个要素,其中对于学习的空间概念随着数字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了它全新的内涵,把它推向了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新境界。目前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已经成为国际教育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信息化这两大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一个热点。所谓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是校园内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协同与交互式学习环境,是一个引人入胜、温馨而又充满活力、用高技术装备的学习场所;一般情况下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是以一个物理设施与虚拟系统集成的服务模式存在的、融合多种信息资源、教学资教学工具等配套设置的整合体,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个人自主学习以及团队协作学习的过程。

数字化共享空间具有共享性、协作性的主要特征,即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事实上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一个协作式的学习环境,借以实现学习者相互之间的知识共享。学习共享空间是从信息共享空间发展而来的,因此与信息共享空间一样,强调协作式学习是其一大特点,它可以有效地支持群体学习、协同合作开展知识创新。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以“共享”这一理念为基本指南,为学习者、研究者和信息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实体上的、技术上的和社会上的智能地点,让他们在这里可以自由探索各种教育及研究课程和活动。在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中,学习者和研究者找到一个由共享空间中无缝隙的资源和服务集成的统一体,提供可以独立、自我充分思考、研究的机会,激发出学习者的创造力。同时,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中发生的学习过程更好的体现了协作式这一重要的特征。协作式学习是指在学生中间形成的学习团队中进行的交流、探讨与相互促进等活动,其中也包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指导者的相互写作过程。另外,在利用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潜在的社会网络关系中,研究者可以挖掘出潜在的学习成员以及学习团队的特征,因此,数字化共享空间通过促进隐性学习知识的挖掘和共享可以促进学习团队的形成。

四、高校校企合作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功能与模型

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结构模型构建的主要工作是对空间、资源和服务等各种关键要素的合理安排和配置,对于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模型,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DonaldBeagle认为,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是由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构成,其中物理空间主要是由实体的空间场所组成,虚拟空间主要指提供共享资源的虚拟场所。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构建完备的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需要发挥其学习、教学办公管理、学习评价以及决策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因此高校校企合作数字化共享空间系统在设计时不但需要体现出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企业对学生管理的办公管理系统,更核心的部分需要集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其中的学习系统部分,这部分还应该包括学习资源在内的系统构建,在整个集成系统中还需要包含体现学习评价以及决策支持的功能区域,如图1高校校企合作(缩写简称XQHZ)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构建示意图所示。其中在XQHZ门户系统中体现的是对未注册用户的游客身份的学习者进行浏览其中的学校、企业以及相关的连接信息的共享区域;XQHZ办公OA系统主要完成的是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学生进行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区域,其中应该包括以教师、学生以及企业三个角色进行权限设置的相应教学管理功能,包括从参与校企合作到学习过程应该进行协议签订、相应学习信息的与浏览、校企合作规章制度的与浏览、企业以及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学习评价、学生的就业去向跟踪等教学管理功能;XQHZ学习系统主要包括以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学习资源支持学生学习的区域,这部分应该完成的功能包括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教师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分配、跟踪评价等功能,这部分的学习资源质量的保证是学习系统的成败关键;XQHZ数字化学习基础平台设施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底层结构中的物理层,而XQHZ门户系统、XQHZ办公OA系统以及XQHZ学习系统是开放的资源层。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使其实现标准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实现通畅的信息传递与共享,让信息在教育领域内的各种控制、管理与决策中发挥其应有作用,从而保证了教育和科研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并以其数字化有效降低教育、科研和学习的日常管理和领导决策的成本。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数字化学习研究”(项目编号:GBD1211057)]

参考文献:

1.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总裁论坛第3年度报告.数字化学习的力量:整合数字化学习(附录B)[DB/OL].省略.cn/lessonplan/resource/r1_3_1.htm#b,2006.07.05

2.李军.高校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2)

篇11

数字与数学是幼儿接触最早的知识,也是家长与老师对幼儿启蒙教学常用的内容, 所以幼儿数学创造性思维[1~3]的培养好坏关系到孩子智育发展,也是孩子今后适应社会基本要求。目前在教学方法上部分老师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尤其对幼儿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培养上滞后于幼儿智力发展速度,客观上带来幼儿对数学理解与认识的不足,限制了幼儿的智育水平的突破。要实现科学教育必须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抓好幼儿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旨在为如何培养幼儿数学创造性思维提供有益的建议和依据。

1幼儿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部分老师幼儿的数学教育目标的认识存在偏差,把教育目标仅指向于粗浅知识的传授,且认为知识的传授过程是单向的,这种认识导致了教师直接把数学知识,概念教给幼儿,并采用集体“上课”教学模式,教师讲概念、幼儿看教具、回答问题、背诵知识,然后是反复练习,巩固,使大部分幼儿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突出表现在:教师主要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理论知识欠缺,对数学教育目标认识不够,缺乏对教学活动的总结与反思,同时在数学教育过程中,为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很少,使幼儿缺少动手操作的机会,没有很好地将教学活动贯穿于幼儿生活、游戏、周围环境和一日生活中,缺少对差异幼儿个体进行因人施教。幼儿主要年龄偏小、能力偏弱,对数学中的数、形、量、时间、空间的认识理解在概念上,平时动手操作、探索、尝试的机会较少,导致幼儿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弱。

2培养幼儿数学创造性思维对策与措施

积极为幼儿营造环境,使幼儿从生活、游戏和周围环境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关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同时促使幼儿自觉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并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实物教学与活动相结合。为了孩子识数字1~10,就制作了数字连线,例如,绘制多个鱼缸里有不同数量小鱼卡片,让幼儿把鱼缸有多少条小于与其对应的数字用线连接起来;还可以进行在开赛车送小朋友回家,每个小朋友手里拿不同数字,赛车每次挂不同一个或多个数字,数字相同小朋友才可以上车坐车回家。利用此方法教师可以绘制多重实物卡片。如:房子、蘑菇、船、大树、水果等,让幼儿就相应数量实物卡片上粘贴相应的数字,活动还可以倒过来,不同数字让幼儿粘贴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这样幼儿从活动中学习到了知识,不仅认识了数字,还分清了数字的次序性以及数字与实物的对应关系,并从中获得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和自信。

加强幼儿对几何图形认知学习,幼儿的几何图形的教育是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几何图形是对客物体形状的抽象和概念,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的知识,能帮助他们对客观世界中形形的物体作出辨认和区分,发展他们的空间知觉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例如,通过观察和触摸,让幼儿在充分感知图形的基础上,配以说出图形名称,最终达到正确命名图形的要求,同时通过图形和图形比较认识图形,让幼儿区别不同图形的特点,找出两个相近图形的相同点的不同点,在比较中掌握新的图形名称及其特征。在以上基础上,持续反复巩固和复习对数字与图形认识,并让幼儿找出不同几何形状物体的实物,从而达到从抽象概括回到具体的物体,进而扩大幼儿的视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幼儿学习过程是集体化、游戏化的教育活动,必须积极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活动,比如:开设《开心超市》区角活动,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真实的情景变成幼儿容易接受的具体事物,通过让幼儿在亲身体验购买物品的同时,将数学活动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同时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又学会了与人的交往、协调能力,知道要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等等。为了使幼儿对数学不在感到枯燥和乏味,运用语言、艺术等形式通过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利用以数、形等知识为内容的儿歌、歌曲等,把数学和文学、艺术巧妙结合起来,将抽象而单调的数形知识转变成有旋律,有节奏的艺术形式,使幼儿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针对差异幼儿个体要保护其富有的个性,并与家长互动,共同设计适合其发展的计划,必要时进行单独的辅导,确保不同水平的幼儿在其自身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3 结束语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验研究,教师改变了以前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体现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幼儿教学实效为关注点,绘制和设计多种多样的操作学具,增强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性。课堂强调师生互动,课余强调与家长互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主动学习,主动地观察、探索、发现、操作等,本班幼儿对数字和数学的掌握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明显优于同龄幼儿。

参考文献:

[1]李季湄,肖湘宁. 幼儿园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47

[2]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79

篇12

二、数字化带来的影响

从设计工具的变革到新的设计形态的产生,数字媒体的作用已日趋显著,它使设计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数字媒介的应用给艺术设计教育带来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高效的数字化技术工具

设计教育从美术教育中衍生而来,在传统教学中,从概念构思到图形设计或实体建模分成多个层次和阶段,学生的设计水平相应逐步提高。设计学习是在一定的绘画基础、绘画技能及在掌握了有关工具和材料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数字化时代,电脑的出现则大大改变了传统的学习行为,大量的手工绘画、制图及模型工具转变为计算机图形设计、制图及建模系统。电脑还替代了学生有关重复计算和公式化、格式化、优化选择等大部分的理性工作,从而使设计的速度大大提高,使学生集中精力更多地致力于概念分析、创意构思、选择评价等方面。当一个构思成熟后就可交由计算机去修饰、扩展、强化或试验。专业化的电脑软件具有准确方便的参数化、变量化的功能,在设计中只要随时存储变化的结果,就能随时回到设计创造过程中的任何一点,对以前的步骤进行修改并反复调试。

2.新的造型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出现

计算机对设计最直接的贡献是带来了新的造型语言及表达方式,计算机构造物体的方式及图像处理上的特点,使计算机创作的作品表现出了新的风格,开辟了设计传达的新领域。传统的手绘技法与电脑设计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它们有本质的区别。运用虚拟的概念而非物质实体进行设计表现,是设计表现领域的一个极为重大的变革。在平面设计中,由于扫描仪及数码相机的出现,使设计者能直接地输入真实图像,通过二维或三维技术的辅助,就能模拟出逼真的虚幻世界。在立体设计中,计算机三维建模及渲染技术使设计师在观察物体时,它能表现出物体的各个侧面及细部,同时也能在空间的视点中对形体进行构筑和修改。艺术设计语言与网页设计语言结合,融入了互动语言和数字符号。新技术的应用开辟了设计传达的新领域,创造出新的美学形态和设计形态。

3.多学科的交融与新学科的兴起

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大领域的分界越来越模糊,学科交叉性发展、研究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有些专业出现综合、合并,甚至消失的现象;另一方面,各种交叉、综合学科大量出现。

设计师必须掌握日新月异的电脑硬件和软件,灵活把握视觉新语言的表达。这就促使当今的艺术教育必然要融入新的理念,构筑新的教学体系——数码艺术教学。数码图形基础、Internet资源及传播应用、网页设计、三维动画、多媒体技术、数码影像处理等都被纳入艺术设计教学中。目前,艺术教育先进的国家已经将艺术设计的教育重心转向多媒体设计,设立了新的专业——传媒艺术设计专业、数码电影特技专业、数码游戏设计专业等。

4.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电脑实现了设计数据的储存及再利用。各种设计素材、设计草图、效果图、制图、图形艺术、模型等资料都可以以数据来储存,并且可以方便地检索。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为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网络的出现和远程传输技术的发展,使交流的发生不必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国际互联网络也拓展了艺术设计的存在空间,使艺术设计走向了更广泛的数字化,让受教育者轻易地接触大量艺术设计资讯,有利于学生形成开阔的、前瞻性的视野。5.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冲击

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受限于繁杂重复的技能示范过程,而限制了设计过程中的偶然性、多变性。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入课堂后,直观丰富的表现方法以及全方位、跨时空的思维方式,让设计的翅膀摆脱了美术基础的制约,简单的操作过程可产生多样性的结果,这才是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核心。

互动式教学更是改变了以往单向线性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并最大限度地支持个性的发展。另外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开设一直感到有必要却没有能力和条件开设的课程。网上通讯可以排除时空及人为因素的限制,使教师和学生能在全球范围内检索信息,开展教学活动和学术交流。教师的教学也从“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辅导者。学生的地位也转变为有机会参与教学、参与操作、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主动地位。只有完成这几种转变,才能适应数字时代对设计教育提出的要求。

三、艺术教育创新与数字化教学

在数字化离我们越来越近的今天,高校艺术教育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美术人才这个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在数字化时代,人们凭借网络可更快地更新艺术观念,更快地创作艺术品,更快地把艺术运用到各个领域。在美术人才的培养上,将从传统的、单一的某一画种或艺术风格的临摹、复制式的教育,发展成为传统手法与电脑数字技术综合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这将对现存的传统艺术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在数字化时代,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强调培养方式的创新。

虽然数字化教学手段已经深入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方面,但是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围绕数字化的教学与学习会不会使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逐步降低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降低问题确实存在,但这一问题不能看作是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负面结果。一方面,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降低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分配不合理与传统价值取向等各种深层次矛盾反映在大众教育观念中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在积极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重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传统观念中的动手能力并非都是有价值的能力。就像现代绣花工人只需了解绣花的原理、针法,而无需学会手工绣花一样,科技进步总会使一些旧的技能失去意义,进而产生新的技能,使知识与技能达到新的平衡。

此外,数字化技术不仅为艺术类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也给理工科学生插上了艺术创新的翅膀,使设计艺术学科更加显示其艺术学和工学的边缘学科优点。笔者所在院校近几年,已经有部分专业将理工科学生与艺术生同时招收、对照培养,工科生与艺术生的界限变得模糊,美术基础已经不是阻止工科学生从事设计工作的障碍。

结语

我们面对的是崭新的数字化时代,它对我们的冲击可能会改变我们的文化形象,而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也会因此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脑的应用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高效的数字技术工具,带来了新的造型语言及表达方式,开辟了新兴的交叉学科,给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带来了动力。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必须强调创新教育,才能造就一批掌握视觉设计、互联网及多媒体设计,具有创意潜能,能牢牢把握艺术创新和设计未来的专门人才,这是艺术设计教育者的职责。

内容摘要:数字化为设计艺术带来了新的造型语言及新的表达方式,实现了海量信息交流与共享,极大地方便了艺术教育的创新培养,也必将对艺术设计及其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数字化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必将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数字化艺术教育创新教育

电脑的普及与互联网的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信息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和数字化生存方式的出现必将冲击到设计艺术领域。随着计算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字化设备在艺术教育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运用多种数字化技术手段驾驭艺术表现形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给我们的设计理念、设计方式带来巨大的革命。海德格尔指出:“倘若我们沉思,我们就要追问现代的世界图像。”数字化技术使人类对世界的把握已经突破语言的抽象概括而更为直观、更为图像化了。体现高科技的数字化艺术手段,将感性的认识理念用严密的数学方法组织起来,并对美术设计要素进行理性化控制的数字化艺术教育必将给人们带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以及新的设计思想。

参考文献:

[1]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王波.数字化时代的美育思考.山东电大学报,2004年第1期.

[3]陈实.数字化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1年9月第14卷第3期.

[4]薛生健.数字化时代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河西学院学报,2002年2月第1期.

[5]周发强.数字化时代我国高校综合性美术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7卷第3期.

篇13

1.研究背景

高校的数字校园就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施与平台,达到从软件环境、硬件设施到许多教学、管理、育人、服务等工作的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以具体校园环境、业务工作和学习生活为的基础,建设一个信息化、数字化虚拟环境以便于改变现实校园的环境,从而开拓功能、提高效率,最终全面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数字化。作为现代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生活的重要平台,数字校园对于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提高社会美誉度以及促进学校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建设数字校园的水平不仅反映了领导者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高屋建瓴的层次水平,也彰显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更是评估高校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

在国内高校从数量扩张到内涵建设的转型过程中,数字校园建设是提高办学效率、提升竞争实力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资源整合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高校数字校园正在走向以“问题为核心”的业务综合管理阶段[2]。在这一背景下,数字校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逐渐成为热点领域,数字校园的“一站式”服务开始“浮出水面”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数字校园的主体用户是教师和学生,因此,在数字校园的设计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从用户的需求出发,使教师、学生和管理者都能够得到更加便利的服务,从而乐于接受使用,就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实施“一站式”服务的设计。

数字校园信息服务平台是教学、科研、办公“一站式”服务的载体,其服务的目标核心在于,数字校园要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便利和促进管理绩效的切实提高。然而,这一目标单依靠先进的理念远远不够,还需要进行数字校园信息平台的软件设计方能得以实现。通过数字校园综合信息平台的设计,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不仅有利于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信息的网络化,更有利于实现服务的人性化、决策的科学化,提升师生的数字幸福感,最终支撑高校的发展战略,提高高校的整体竞争实力。

2.数字校园

2.1 数字校园的缘起

数字校园概念的提出,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研究项目,项目的发起人是美国的凯尼斯.格林教授[5]。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发表了一个演讲,标题是“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由此,“数字化”的概念在全球广为传播,并衍生出了“数字农村”、数字校园”、“数字社区”、“数字城市”和“数字图书馆”等多种概念。

2.2 数字校园的界定

数字校园的概念众说纷纭,不同的大学采用不用的项目方案和技术框架,许多种数字校园的解决方案也选择不同的IT科技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同时相异的数字校园项目方案也体现了不同的设计理念与教育思想[3]。随着数字校园的不断发展,数字校园的概念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1)有文献认为数字校园构建是在实体校园的基础之上,应用高级的IT技术和信息化设备的技术与手段对人、事、物、信息、知识等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构成一个仿真虚拟的数字世界的网络现实,是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展与延展。通讯网络、技术平台和应用系统构建成整个数字校园的神经中枢,能完成真正的数据支撑与信息服务的校园才是真正的数字校园。

(2)也有文献认为数字化校园是利用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计算机技术对高校的社团、团队、生活、社会服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所有资源信息全面开展再集成与再整合,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完成访问管理与记录,资源集中与管控和用户授权与管理的全面数字化和科学规范的管理。

所以,笔者认为“数字校园”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学校管理信息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进一步整合和集成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多种资源,最后形成统一的账户调度、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数字校园的目标是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社区服务水平及整体竞争力。数字校园的内涵和外延如图1所示。

3.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引发了深层的变革,在高校管理领域的标志是数字校园建设。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数字校园,国内高校起步虽晚,但是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3.1 国外研究现状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The Digital Earth: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的报告中,最先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7]。90年由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Kenneth Green主持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The Campus Communicating Project”,是最早出现的数字校园的概念,在这之后数字化的概念被全世界的人们广泛接受。

一直走在数字校园建设前沿的是美国高校。当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校园信息化建设已经涉及到校园办公、图书管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区活动、学生生活等许多不同的方面,取得了卓越的良好效果和成绩。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访问到美国的许多“虚拟大学”[4]。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学校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的美国斯坦福大学,能够提供诸如数据分析和综合查询等的多种功能。

整体来说,欧美发达国家高校的数字校园建设的呈现以下几点特征:

(1)具有将各种各样不同的系统整合集成在一起的集成平台工具;

(2)具备统一的账户信息管理与服务;

(3)以统一综合的门户网站的形式提供多种Web应用;

(4)提供取代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成熟、稳定的自动化、流程化、协同化管理软件系统;

(5)不同级别、学科的师生可以在无限拓展的不同时空数字校园中工作、学习和生活。欧美国家高校尤其注重在数字校园的关联领域进行大量的前沿性研究。

3.2 国内研究现状

90年代开始,国内高等学校着手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这比欧美国家的大学远远的甩在后面十到二十多年。在高等学校的的教育教学、科技科研以及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广泛而全面的开始大量应用数字校园。

以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为首的国内从2000年左右开始“数字校园”全面规划与整体设计的为中心的建设工作,从此国内高校的整体建设的数字校园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6]。在教育信息化管理方面,协同自动化办公系统、财务收费管理系统、电子绩效综合考核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等大量的管理信息应用系统都已在我国许多大学开展或实施。在三维虚拟数字校园构建上,三维虚拟香港中文大学模拟系统已经帮助提升香港中文大学的信息宣传和国际服务。在IT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上海复旦大学早已建成具有复旦自我特色的大学互联网络数据中心(University Internet Data Center,UIDC)。在无线局域网建设上,2002年北京大学以校园有线网为基础,快速构建了国内高校首个全校园覆盖的无线校园网。

近年来,各大高校特别是985和211高校,开始筹划校园一站式服务和跨部门的流程重组,纷纷推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学生综合服务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校园文化生活为主题的虚拟社团服务门户。其他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还有数字离校系统、网络迎新系统、学生综合服务平台、校内跨平台支付系统、报名缴费系统、学籍综合管理系统等。2007年至今,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数字校园实现了人事、教务、科研、办公的一站式服务,具有个人信息查询、服务集成、代办事项提醒等服务功能。

从以上实践发展来看,我国高校的数字校园建设正在实现从“普及推广”阶段向“综合服务”阶段转变,这一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特征:

(1)从以管理为主要目标向以服务为主要目标转变,从以“业务为核心”向以“以服务为核心”转变;

(2)从分割式服务向以人为本的“一站式”服务转变;

(3)从单一部门的“信息孤岛”向跨部门之间的“信息协同”转变;

(4)从单一业务部门的流程电子化向多部门的流程再造转变;

(5)从单一提高管理效率向提高科研和教学能力转变。通过数字校园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高校正在实现从管理型组织向服务型组织的转变。

3.3 国内外数字校园发展现状比较

全球信息化进程推动了,有条件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国内和国外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学校信息资源库的整体规划,校园网络建设和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最终完成的教学资源管理的规范化,信息网络化,决策的科学性高等院校建设。

我们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如起步较晚,赶上任务的缺点,但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方面的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国内高校的建设和应用信息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高校的硬件条件已经达到了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大学水平的。然而,国内高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国内高校和大学的建设和管理的信息化,也有很多的问题和困惑。美国大学信息管理与控制,国内高校信息化的成功经验,也需要在很多方面做出努力。

4.数字校园发展的关键及存在问题

尽管各高校都在积极升级和改造数字校园,目前学校存在的应用系统建设均是针对机构、部门或者业务范围的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设计的,因此各个系统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数据规范与标准以及全局视角的统一的系统规划和设计接口,也没有从发展的面向未来的设计和学校战略的高度来考虑,这些业务系统和应用平台在建设中和实际应用上存在着诸多问题[5]:

(1)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重视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管理仍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一些高校更难以达到既重视管理更重视服务的高度。

(2)高校行政部门各自为政,难以实现信息协同和流程再造。原有的信息系统往往是基于单一部门的信息孤岛。存在各部门重复建设、总体信息化水平较低的问题。

(3)缺乏信息化统一建设标准。目前各个业务系统,比如上网、邮件、OA等均有单独用户名、密码,各部门信息资源封闭独立,无法实现数据共享服务。学校无线网络没有实现全覆盖,学生公寓网与校园网互联互通存在鸿沟,校园信息基础设施平台缺乏优化融合。

(4)信息化技术支撑队伍十分薄弱。对信息化工作缺乏专人统筹管理,应用系统开发和信息资源建设人才队伍严重不足。目前高校使用的应用软件多为定制,应用系统投入运行后,缺少稳定的专业化系统运行、维护更新和业务管理及技术支撑队伍。

综上建设以人为本、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数字校园平台是我国高校数字校园的当务之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5.结论

本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和归纳国内数字校园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未来应用成熟、稳定和前沿的互联网Web平台和应用系统开发技术设计开发数字校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工程思想和设计方法,构建一个以前沿技术和成熟模型为核心,适用于高校大学资源规划的数字校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模型与应用方案。

全面提升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教育教学信息化,教育科研信息化,学生学习信息化,家校沟通信息化,实现人、事、物的联动控制与协作管理,使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达到一流水平甚至先进水平,使学生应用教育信息化资源学习的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实现高校教师、学生、资源和外界的互联互通,使数字校园成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真正实现数字校园、虚拟生活、和谐沟通。

参考文献

[1]陈培君.基于SOA的数字校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四川:电子科技大学,2013.

[2]王运武.我国数字校园建设研究综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4).

[3]姜辉,许鑫.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情报杂志,2003.

[4]程建钢.数字校园建设的思考[Z].20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