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会计核算的标准质量问题

会计核算的标准质量问题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0: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会计核算的标准质量问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会计核算的标准质量问题

篇1

关键词:

会计核算方法;选择因素;会计信息;质量分析

一、会计核算方法的的定义及重要性

1.会计核算方法的界定

会计核算方法即是会计在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持续有效、系统全面、科学合理的反射出经营活动状况所采用的一种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对会计信息质量水平的高低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会计核算对象具有多元化、复杂性、多样化等特点,所以在对经济决策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中不能仅仅采用一种核算方法,不能达到企业监督会计工作、反馈会计问题、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应建立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构建更符合各个企业内部发展的会计核算模式。我国的会计核算主要有账户科目、记账方法、凭证填制、凭证审计、登记账簿、成本费用科目核算、财产盘点清查以及编制财务报表等各个具体的环节组成,只有将各个环节运用到会计核算中,才能真正体现出会计核算方法的准确性、科学性、合理性。各种会计核算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紧密关系。

2.会计核算方法的重要性

近几年,国际、国内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对各行各业的要求规范更加严格,对会计核算方法更是如此。我国新会计准则也特别规定了我国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规范以及运用范围。会计核算方法关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会计质量信息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会计核算方法决定的,所以选择适合本行业或者本领域发展的会计核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能反映出不同的会计信息,但统一的目的就是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达到核算合理化、科学化的目的。会计核算方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规范化的会计核算方法能准确真实的反映会计信息,确保会计质量水平,促进企业良好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的会计分析、会计预测、会计决策可以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科学的预测、合理的决策,使得会计信息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企业的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帮助企业加强内部监督管理。

二、会计核算方法对会计信息的作用和影响

1.会计核算方法对会计信息的作用

正确的会计核算方法对企业会计报表的编制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保障。企业拥有的各项资源都属于自身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消耗的各种资源都应该计入企业经营的成本,并且通过销售行为得到足够的成本补偿,企业通过对外销售保障资源得到合理运用并是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会计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这六大要素也是会计核算的主要范围和对象,会计核算以会计凭证和会计数据为基础。企业在确定会计信息生成时间的同时,还需要确定入账信息的时态性,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反映不同时态、不同物价的投入成本,会导致会计核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会计核算方法在保证不受企业管理者干预会计工作等人为因素对会计核算工作造成的影响外,其对会计信息所起到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恰当合理的使用会计核算方法不仅能增加会计数据及其他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还能保障企业实施正确的经济决策。

2.会计核算方法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会计核算方法存在不确定性,基于会计核算的不确定性,往往对于对于相同的会计业务可以采取不同的会计结算方法,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做支撑,但是会计核算产生的结果却存在较大的差异。也正是这种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会计会计信息的质量。目前,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失真,虽然选择适宜的会计核算方法可以客观反映会计信息的性质、数量、时态和形态,有利于减少会计信息出现质量问题,但是却不能避免类似问题。一方面,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使用的是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为前提条件的,需要根据主体的过去和现状对该主体的未来进行预测,这种预测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这样的假设或者主观选择是很难界定哪种结果是更科学、合理的。但是,在各个经营过程中进行的各种资源分配又必须借助于这种假设和主观选择,所以必然导致会计核算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很多会计核算方法的使用时为了对经济事项进行计价,然而有效经济业务在需要计价是的金额难以确定,必须通过评估金额来进行计价,这样的计价方式必然包含了不确定成分,必然会影响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核算方法的不确定性,加剧了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

三、影响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

1.根据企业管理要求选择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要符合企业管理发展要求,选择与企业管理要求相适应的会计核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企业为了更大的获取经营利润,必须要格控制成本,因此在选择成本核算的会计方法中,在不影响正常经营的状况下,应尽可能采用将成本控制在最低状态的核算方法,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利。在控制成本方面,许多企业都特别重视控制采购成本,需结合多种企业发展因素及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的计划成本,并对实际采购成本与计划采购成本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制定更好的控制措施。针对在销售或者材料采购过程中出现的现金折扣、商业折扣在企业的运营中都将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营业利润额,所以,采用何种折扣比例或者折扣方式是企业控制成本研究的重要会计核算方法。对此,需要根据企业的主营项目、企业资金实力、企业当前发展状况以及企业长期实施的管理方式等要求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核算方法,才能真正地达到企业长期发展盈利的目的,促进企业经济繁荣发展。

2.根据会计人员素质选择会计核算方法

现阶段,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选拔考试制度不够完善,选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总体偏低,再者,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偏低,导致会计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对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如果某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总体较高且比较整齐,在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就可以采用相对复杂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更专业、更科学的会计核算。相反,如果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在进行会计核算方法选择时就只能选择采用一些相对简单的会计核算方法。显而易见,这两种情况产生的会计核算结果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以上情况,举例说明,如果企业根据会计准则在计算账面利润与税务机关确定的应税收益不等时,这就必须确认所得税的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高,就可以选择负债法来确认所得税费用,这种计算方法专业业务能力要求较高,计算的结果也比较符合要求,有利于准确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但是,如果企业的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这样就只能采用简单的应付税款法来核算所得税费用,如果硬性要求他们采用难度较大的负债法进行所得税费用的核算,无疑会使得核算结果失去准确性,从而增加了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

3.根据业务类型选择会计核算方法

各个企业经营项目是不尽相同的,针对不同的经济业务应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才能达到真正符合企业经济发展的目的,减少了企业因会计信息不确定性问题带来的影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大多数的会计核算都会涉及到固定资产的折旧科目,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核算中通常都采用加速折旧法、直线法和工作量法等三种常用方法,此三种方法适合不同经营业务范围的企业,加速折旧法一般更适合机器设备与技术更新程度有紧密联系的企业,直线法则更适合于与年限相关的厂房及建筑的企业核算方法,工作量法则适合于交通运输的车辆以工时作为主要考核标准企业的核算方法。所以,针对不同的企业的不同固定资产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一方面能最大限度的缩小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能找到更加符合各类企业业务发展需要的会计核算方法,对企业发展来说是更加有利的。

4.根据受托责任要求选择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往往受企业制度的影响,在产权明断的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者和生产经营者完全分离,经营者受企业所有者的委托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委托人即企业所有者则通过会计信息来了解、评价生产经营者的经营情况,经营者向委托者提供生产经营的经济信息,及会计信息,这是会计的基本职能。所以,在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过程中,经营者应该倾向于采用有利于资产保全、限制超前分配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本身的不确定性必然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我们可以通过风险规避的方法,采用比较科学、稳健的会计核算方法,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保证会计核算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

5.根据决策有效性选择会计核算方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已经不再局限于企业的所有者,对会计信息内容的需求也不再局限于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所有者需要通过过去的会计核算结果、会计信息来对委托经营者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价,进行考核。所以,在现实操作中,为了反映企业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而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及结果也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核算与报告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保证企业所以者和委托经营者的双重利益,往往会根据决策有效性选择会计核算方法,这样的会计核算结果就可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更科学的、合理的理论依据。

四、结束语

对影响会计方法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有很多因素影响着企业和经营者对会计方法的选择,每一种因素的影响程度或每种因素对不同会计方法选择的相关性。使得会计准则制订者了解企业对不同会计方法选择的动机,从而有利于在准则中对会计方法选择的灵活性和会计披露的程度做出规定;使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了解企业选用会计方法的动机,方便对企业会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做出较为合理的经济决策。不同行业的企业对会计方法的选择不会完全一致,行业的经济特征会影响着会计方法的选择,只有找到最适宜、最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作者:何巧涵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梁晓丽.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0(31).

篇2

关键词:

房地产;会计信息;会计核算

房产行业为最近几年国家新兴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产物,同时房产业应运而生也促进国民经济加快发展。而会计核算相关工作为财务部门及人员主要工作,同时管理企业大批经济与财务信息[1]。如今实际进行会计核算时还是有所欠缺的,因而加强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站在会计信息和完善房产业会计核算角度出发,认真探索房地产会计核算主要问题,同时针对性提出房地产会计核算对策,可以看出本文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一定价值,是比较可行的。

一、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确认核算方法间的关系

会计确认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机,也为企业提升竞争力,与时俱进关键所在。如今会计核算相关工作当中,旨在解决各类交易及事项中存在实际问题,想把工作中蕴含问题切实可行突显出来,起到发展规划的作用,这些都是做会计核算相关工作需要着重考虑的[2]。当今企业选取与确认标准一般如下:一是满足会计要素内涵。对核算方法予以确认时,我们务必先明确某项目会计要素形成机制,还有工作理念与会计要素引进原理。二是相关性。该标准实际应用时需要可以同使用人员决策项目融合构建一系列管理体系,它同时也为会计计量决策前提,所以,该标准明确同会计信息的决策及决策工作整体质量都存在直接关系。三是可靠性。该标准需要入账以前用客观态度对业务内容和数据真实性进行审核,对数据可行性予以验证,避免使会计信息发生扭曲。

二、房地产会计核算的主要问题

(一)设置会计科目不科学如今,房产企业设置会计科目有欠科学合理性,会计科目并非专项使用,较为混杂。当前核算制度仍然为多样化并存,新公布会计准则当中光会计科目就有一百多项,其中包含很多专业项,但房产企业却并不具备[3]。房产企业执行标准仍未能统一,每个企业都是按实际状况自行设置,很多企业效仿其它行业制定,这就导致了设置会计科目不科学、杂乱无序的现象发生。打个比方,安装与建筑工程在建工程的有关科目,虽然新颁布会计准则中对它做了一些强调,但在很多情况下却不符房产行业特点,无法应用到实际中去。另外房产企业需要很长时间开发,成本结算时将建设项目周期作为参考依据,同时记账方式多为年终结算,这就会导致多账目并存,使得会计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幅增加,对企业投资计划也会形成约束。

(二)房产企业收入确认相对复杂房产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具体到收入确认方面也困难重重。通常看来房产企业销售大致包括两种模式,一类自行发售,另一类先同买方协商好,然后根据其所需开发。对按买方需求发售来讲,非常容易确认收入,凡事依照合同进行就可以了[4]。但自行发售却要比其它行业来得更为复杂,原因在于该类产品花费时间长,投资巨大,具有较高价值,这就使其很大程度上有别于其它产业,具有按期接待与预售等形式。此外房产企业产销产品,要在预售与销售方面先获得许可证,同买方签合同并收到定金以后,签署正式购房合同,然后等待工程完工获批后,再把尾款交清,正式产权过户等,这也就是房产收入确认复杂的主要原因。

(三)会计信息相关风险未得到充分披露财务风险指的是房产因为财务恶化,企业报酬和投资金没办法如数收回。房产企业开发建设过程中也会蕴藏各类风险,比如在土地和政策等方面,这便需要房产企业对相应信息风险充分披露。国家明令指出企业不可以将商业机密当成借口,拒绝有关信息的公开。但由现如今我们国家房产企业所披露信息看来,部分主要信息包含企业战略利益与财务利益披露欠缺,缺少真实与完整性,针对自愿披露信息,企业披露随意性则更大。另外从会计制度出发,并未针对房产企业对质量确保金提取加以相应规定。虽然证监会对提取保证金也有所涉及,但受到抵押贷款担保风险约束,房产企业还并未对保证金相应问题予以披露,这样就导致企业财务信息反映不够真实有效。

(四)不规范借款费资本化因为房产项目通常需要很大投资,因而相关企业会选择举债方式募集资金,同时大型房产项目建设周期久,因而想要把债务资本收回来也需要用较长时间。在新的会计准则公布出台以后,借款费资本化范畴被拓展开来,但同时所提要求却非常严苛,要求借款费需同时确保资产已开始支出,已生成借款费等方能做资本化处理。我们站在房产企业角度看对借款费资本化处理是非常困难的,况且就算可以确定,也不可以把长时间未经过开发土地资源中包括借款费进行资本化处理,不然便会对当时盈利构成很大影响。

(五)商品成本和售价配比不均衡通常来讲,建设一处房产要花很久时间,相应的人力物力等投资也会比较大,假如项目未建设完成,就算产品全部预售完毕,也无法确认预售款全部收入,致使会计核算配比原则没办法很好贯彻落实下去。另外房产成本针对工程项目整体而言,但是经营产品时还会遇到楼层和户型不同等问题,产品实际价格也会千差万别,致使开发项目时涉及到大量成本投入,收入却不会很大,导致开发期房产企业投入和产出结构欠缺合理性。通常来讲房产结转成本方法并不包含采光、户型等因素在内,但是这些却又是实际交易时必须要考虑的事宜,因而所得结果没有切合实际,房产企业开发和销售配比性不高。

三、房地产会计核算对策

(一)会计科目设置应合理房产企业设置会计科目一般会由两个层次入手,其一财政部需要对房产企业一级科目进行设置,方便使用信息有关人员把不同企业进行对比;其二房产企业中参照一级科目对下属科目进行设置,方便将会计信息聚拢到一起展开分析与会计报告归纳整理。比如参照企业项目规模,数量与企业内控需要对成本进行核算。打个比方,当企业某项目不用单独核算的时候,间接花费账表便无须单独构建,只在成本账目表中单独设立一栏即可,因为间接费主要包含利息和管理费等,想要更为精准方便进行核算,可考虑把代建工程,房屋和土地开发设置成一级账,下属再具体划分。对会计科目合理化设置,以最大化提升工作效率。

(二)对收入确认指标予以规范因为房产企业漏报收入情况也较常发生,所以应对企业收入确认指标予以规范。对收入确认指标予以规范可考虑由销售收入明晰入手。房产业销售收入含有房屋、土地及相应配套设施等方面,具体细分还包括有商品房和土地转让等这些都属于销售收入范畴,除对销售收入确认指标予以规范以外,企业会计核算还需对整体收入确认指标予以规范与应用。房产产品销售时包含诸多环节,而当中核心环节便在于预售销售收入与签署合同以后产权过户涉及到的款项[5]。此时企业财务税收同税务局会存在差异,原因是政府税收根据预售标准而来,但企业税收却是由实际销售得来,所以为限制差异,房产核算部门就需要对收入确认指标予以规范。

(三)加强会计信息披露房产商品费用的制定应当遵循市场化原则,不应硬性规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可以采用固定的收费标准与变动的收费标准相结合的方法。为了防止一些公司对会计信息相关风险不充分披露的现象监管部门应当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客观真实披露相关会计信息,但实际上,上市公司并未这样做到。所以建议监管部门应当对此进行严格的监管,强化上市公司对有关各项业务具体会计核算情况的披露,同时要求房产企业对成本与土地储量信息有效披露,因为这些因素都关乎企业未来命运。同时还应督促企业对现金流相关信息做合理披露,包含所有经营涉及现金流,比如销售收取现金与开发环节支付工资等。还有就是上文提到由于房产行业特殊性,导致它具有较高风险,因而对风险信息也应当及时披露,让信息的使用者能有个清醒的认识。

(四)借款费核算体系应予以完善站在房产企业角度看,由于开发项目产生借款费和成本间存在紧密关系,联系费用配比和历史成本相关原则,我们应该了解开发的间接花费中是包含借款费的,同时借款费也属于房产成本之一。对房产借款费进行核算,需要对配比原则展开分析,先将借款费成本对象确定下来,把没有完工同时成本积累比项目将收取费用各项目视作均摊借款费成本对象,进一步对费用核算体系加以完善,将存款利息减掉与临时投资取得收益之后,依据实际占据资金的比例对建设项目总成本进行核算。

(五)促使成本收入配比规范化房产企业通常采取简均成本法方法,但是因为建设时间久,把建设工程整个算作成本载体,但是销售却是把户型和楼层视作基本单位,同时结构、透光度等方面都会对售价构成影响,让企业在建设前便会形成大量成本花费,这就是所谓的售价和成本配比不均衡,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也会大打折扣。房产企业房屋可被售出时,企业会依据朝向,楼层,地段和花费成本等设置预期售价,即依据成分分配对售价进行合理估算,而不至于使售价制定不合理,过高或过低。进行实际操作时,在这里提供两种核算方法以做参考,即计划售价和实际售价的成本率方法,最终达到成本收入配比规范化的整体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房产企业主要从事房产开发与经营,不单为房产产品产出者,还为房产商品经营者。房产行业是国民第三产业主要构成,整体国民经济当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因为该行业经营比较特殊,当前其在会计核算方面有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存在。会计信息的质量受会计核算所左右,想要提升会计质量并强化会计信息关联与真实有效性,房产企业就需要依据新公布的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内容,用实际交易与事项当作参考标准然后进行确认、核算与披露,需要企业财务经理与管理层对会计核算体系进行不断完善,改变监管理念,实现有效监督,由根本上把会计核算相关问题解决掉。

参考文献:

[1]单志丽.浅析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J].中国外资,2013,13:110-111.

[2]刘曙光.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会计核算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2,02:176-177.

[3]姜秋金.浅谈房地产会计核算的业务处理[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05:130-131.

篇3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阶段,会计核算作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就需要事业单位就具体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我国市场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促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逐渐显露,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标准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为了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积极作用,各事业单位应该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才能使事业单位资金成本的使用效率提升,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意义

合适的会计核算制度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也是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体现。若事业单位缺少合理的会计核算制度,将难以保证会计核算工作顺利开展,单位内部的真实资产状况将难以体现[1]。由于事业单位在性质上与普通企业存在区别,其所有活动的费用大多数来源于政府拨款,所以,必须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对于普通企业而言,会计核算内容主要偏重于利润方面,而事业单位更偏重于收支和分配的核算。会计核算主要有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事前核算相当于预算,影响着单位进行各大重要决策,事中核算是检验预算执行的重要手段。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基础保证。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环节薄弱会计基础环节薄弱,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其一,财务人员的财务意识较差。当前的财务人员由于受事业单位编制的影响,使得其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上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一些财务人员并没有系统的经过岗位培训,并且缺乏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也不够,最终致使会计核算在基础环节上就出现问题,对会计核算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2]。其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主要是通过原始凭证的核查来评判的,但是由于单位内部管理上存在缺失,致使会计凭证存在各种不规范问题。会计凭证由于缺少稽核责任制度,事业单位在稽核方面的工作存在不规范,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履行职责不到位,责任不明确,大大增加了稽核工作出现失误的情况。会计凭证问题主要分为四点:第一,原始凭证失真,例如编造劳务款项;第二,记账凭证不规范,不符合单位内部现实状况;第三,账簿设置不合理,账目混乱;第四,财务报告不完整,不规范。

(二)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由于国家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重视,更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是会计信息真实的有效依据,但是,从当前的事业单位现状来看,单位缺少依据会计准则而制定的单位会计制度。目前,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缺少与财政改革相适应的修正策略,且并未遵守新准则的原则。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在建立会计制度时,并未考虑使用我国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致使会计核算权责不明,会计核算效率和准确性较低。在会计工作中,对资产、负债和收入费用的会计处理也没有依据市场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同时对负债进行会计核算时,没有充分考虑事业单位存在潜在的风险。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形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信息质量问题。

(三)会计核算缺乏监督机制会计监督检查是会计核算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当前的事业单位在会计监督检查方面还未多加重视。一般情况下,会计核算监督不仅包括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而且还包括各监管部门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监督。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是审计监督,监督检查缺少针对性,缺乏实效性。事业单位外部的监督约束力和控制力较差,检查监督的作用难以发挥。

三、针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做好会计核算的制度建设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是做好会计核算的制度建设的重要部分。由于会计核算人员是影响会计核算工作过的重要因素,所以,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会间接地影响到核算工作的信息质量。事业单位首先需要保证财务工作的相关人员都是持证上岗的,再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或者指导等方式来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还需要执行考核制度。会计核算人员的核算意识得到提高,制定会计核算制度就会更加顺利。完善会计核算制度需要考虑三个因素:首先,考虑会计核算的会计准则;其次,会计处理方式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最后考虑单位现实状况,分析财务风险。另外,之前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其之所以未能客观的反应事业单位的具体经营状况,是因为缺少权责发生制的约束[3]。采用收付实现制,不仅难以真实体现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状况和当期具体的收支状况,而且也不利于单位间收支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而权责发生制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二)做好会计核算的监督检查工作加强审计监督检查是会计核算工作一项重要内容。而要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各种与核算相关的内容要实现透明化,其中包括各项财务支出,收支范围和标准以及审批程序等[4]。同时,核算过程要公开,其中不仅包括会议费、车旅费、专项业务以及基本建设费等既定范围内的内容,而且也要包括超支部分的内容。最后就是需要成立监督审计小组去执行相关制度,审计方式要符合事业单位现状。除了事业单位内部做好会计核算监督检查工作,各相关审计部门也要加大管理力度,重视对事业单位进行审计监督。这样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才能确保会计核算工作顺利进行,充分发挥效用。

(三)规范会计核算的方法若不规范会计核算的方法,就难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会计核算的方法是应用在会计核算基础环节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原始凭证真实有效、记账凭证准确、财务报告完整的重要方式。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在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发票、票据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信息[5]。若会计核算方法不规范,很可能造成这些基础信息不准确,从而造成资产流失等现象。因此,必须确保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性。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确保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性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会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以及财务报告等在管理上,要有严格的管理规范要求,否则,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以及财务报告会出现虚假等情况;其次,由于事业单位类别较多。所以,在提取折旧方面也要做好规范要求;最后,会计核算操作流程要进行具体的规范要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财产安全和完整的有效保障。事业单位必须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中加快改革步伐,通过提升会计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好会计核算的制度建设,规范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做好会计核算的监督检查工作。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同时也要做好会计核算相关知识宣传工作来营造良好的环境,让会计核算的作用充分发挥,为推进我国事业单位市场化进程做出贡献,帮助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走的更加稳健。

参考文献

[1]齐丽英.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若干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2:76-77.

[2]王洪萍.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291.

[3]牟广敏.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9:139-140.

篇4

会计电算化主要是通过电脑计算机软件来替代人工记账,对于账目保存则是通过磁盘保存来代替纸质保存。在日常工作中,利用计算机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及根据日常会计信息进行未来发展预测工作,从而制定企业发展决策措施。而会计稽核工作是保障企业日常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依据,防止虚假会计数据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在会计电算化逐渐成为企业内部主要的会计管理模式过程中,因其内在程序化多样化,及数据信息复杂化的特点,使其实际应用中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较多;对此,想要保障其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加强会计稽核工作水平,以此来推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会计电算化中会计稽核工作现状

对当前我国应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事业单位,其内在稽核工作重视程度较低,主要表现为;企业稽核工作往往只针对会计业务进行,没有全面性开展。对会计稽核工作结果没有及时进行总结分析,稽核人员综合能力素质不高,业务水平达不到相应标准。在进行内部稽核工作中,其实施深度和广度不到位,很多都只是针对会计账目本身对与错进行检查。不能对企业内部工作进行有效控制管理,这就会导致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对经济效益和内部控制的评估达不到,从而使其无法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有效预测监督。企业内部复合型会计稽核人才较少,在电算化会计记账工作中,其会计稽核人员多来自于财务管理部门,而且都对会计电算化程序不太熟,导致其稽核工作质量较低;而有些则是缺乏稽核工作经验,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无法采用正确合理方法进行,导致在进行稽核工作的过程中,容易与被稽核单位产生较多摩擦。在电算化记账模式中,企业会计稽核工作只针对单纯的会计业务,缺乏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检查。随着企业内部会计工作重心的变化,加强了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人员对企业管理的参与度,这也使传统会计稽核工作已无法满足新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需求。

二、加强会计稽核工作的重要性

对会计稽核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通过会计稽核可有效的反应企业会计机构本身的工作水平。在会计稽核过程中,对日常会计核算工作进行自我检查审核,使其内部会计行为更加规范,促进会计资料质量的提升。其次,会计稽核工作还可及时纠正日常会计核算工作错误,促进会计核算质量的提升;在避免虚假账目资料的基础上,规范会计行为。对会计日常业务处理程序,主要是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再到账簿最后到报表,其中每步都需会计人员对其会计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收集整理,通过对会计数据的记录和计算,得到最终的账目数据结果。而在此过程中,如果采用手工记账方法,其重复繁琐的工作过程会导致记账问题较多。对此,采用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记账,可有效的避免手工记账过程中的重复繁琐的记账方式,记账人员只需要通过手工将会计数据一次性的输入到电算化软件中,其他过程均由电算化软件自行处理,其记账方式即迅速又准确,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对其软件记账形成完全的依赖特性,导致会计资料的真实性问题较多。因此,对电算化记账工作采取及时有效的稽核管理工作是保障企业会计资料质量的重要措施。企业的会计核算离不开规范正确的会计稽核;目前,开展财务管理的企业,其财务工作正在从会计核算逐渐向财务管理转变,主要为针对企业各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控制,提升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针对这样的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其稽核工作应当与其相符,从单纯会计核算稽核转变为财务管理稽核,且稽核工作应当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相互渗透。其中,稽核重点是资金、资产管理,专项财务管理,成本价格管理等。通过加强这些管理活动的稽核工作,优化企业财务管理以及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来促进企业管理决策。

三、会计电算化下改进会计稽核工作的措施

篇5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前言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是房地产行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体现,房地产行业较为特殊,在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出现众多繁杂的环节,在众多环节中存在复杂的成本核算和收入核算等大量的会计核算业务,因此给房地产会计核算业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同时房地产行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企业内部的一些管理因素等造成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进而更好的完善房地产行业会计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规范、公开。

一、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其开发周期长,利润产生阶段性影响较大,资金投入需求巨大,因此存在众多的股东等投资者,这些繁杂特殊因素致使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大量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造成大量会计信息的失真,无法根据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另外一方面也会导致房地产行业失去公信力,最终会影响到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下面结合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着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1.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房地产会计信息的虚假现象尤为严重,不真实的会计信息披露严重影响了房地产企业投资者对企业经济收入的真实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知情的股东等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部分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形成相互制约的局面,不能够真确有效发挥监管作用也是造成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的重要原因[1]。部分房地产行业为了达到某些不良目的,对会计信息暗地操控,扭曲真实的收入状况。这种不真实的会计信息披露不仅损害了部分投资者的利益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进而影响了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发展。同时会计信息披露的不真实性违背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严重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甚至使会计人员会受到相应法律制裁。

2.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披露延时

由于房地产经营具有项目开发周期较长及销售不同阶段利润额存在波动系数较大的特点,制约了房地产会计信息披露的准时性。同时部分房地产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有意将对企业有利的会计信息进行夸大事实提前披露,而对影响企业利益的不利的会计信息进行掩盖或是延时披露[2]。大部分房地产企业的不良会计信息都是在事发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才公开披露,房地产企业这种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不利于房地产行业投资者的正确决策,不利于及时发现房地产行业在开发销售经营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不利于我国经济监控部门及时准确了解房地产行业发展动态,造成我国经济发展秩序混乱,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调控政策,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有序进行。

3.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

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存在披露不规范的问题,房地产为掩盖对企业不利的会计信息,通常以商业机密为借口,对会计信息的披露不够细致,致使这些年我国出现了很多重大经济案件。严重侵犯了我国的法律法规,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目前我国现有的一些制度不够完善成为不良企业有机可乘的漏洞,影响了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化[3]。我国法律规定企业在会计信息披露时应严格遵循会计信息披露原则,保证会计信息的规范性、合法性、真实性等原则。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的披露不规范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严谨、准确性,影响了投资者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

二、完善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对策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存在众多问题,为保障房地产行业的会计信息真实、规范、及时、有效的披露,为我国对房地产行业的业绩状况进行有效的监察提供依据,保证我国在房产方面的经济调控政策的正确决策,完善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对策尤为重要。下面主要从会计信息内容公开化、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素质与业务能力、完善房地产行业会计规范体系等几方面的内容着手进行解决。

1.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内容公开化

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的披露存在很多问题,企业会计信息内容的披露公开化程度较小,对企业项目开发的成本核算信息及企业在销售经营阶段的预售及销售利润情况及整个房地产开发到销售环节的各部分成本核算及收入核算信息披露均不够公开化,致使房地产投资人不能够对投资项目一目了然,对投入资金的流动情况和最终去向不能够正确的掌握。因此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披露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项目经营中的各环节资金流动信息及销售信息等会计信息进行公开化的披露,提高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透明度,不应以商业机密为借口进行不良会计信息的掩盖。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内容公开化不仅为我国经济监控部门对房地产企业的监察提供依据还为房地产投资者的正确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同时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提高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职业道德素质与业务能力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会计信息为投资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的了解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为国家相关部门的经济调控政策提供保障,因此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会计工作尤为重要,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与业务能力是维持房地产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4]。目前房地产行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严重,出现大量的假账、会计信息不够透明化、会计信息混乱等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这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与业务能力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提高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与业务能力至关重要。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素质要求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求会计人员要爱岗敬业、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核算、按会计披露原则进行客观公正的会计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业务能力素质,要求会计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业务知识,将繁杂的房地产行业各环节的成本与收入核算进行准确分类,做好票据分类与保管,使会计核算工作有序进行。另外企业要对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阶段性的考核,促使会计人员不断学习,以高标准的业务能力进行房地产的会计工作。

3.完善房地产行业会计规范体系

对房地产行业的一些特殊环节的会计信息质量要制定严格的规范制度,使有不良企图的房产企业及会计人员的不良操作无机可乘,同时对房地产行业的会计制定严厉的奖惩制度,约束会计人员的不良行为。根据会计工作方式的多样化制定制约会计工作的规律,并保证其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尤其是涉及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律,使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的披露真实、准时、准确、公开[5]。同时还要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规范,加强企业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有效监管,进而完善房地产行业会计规范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房地产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存在大量问题,使房地产行业的经济发展状况不能够真实、透明化,并且影响到房地产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度,造成房地产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下降,同时也会危及到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因此提高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使房地产行业的会计部门能够正常发挥其在房地产行业的真正价值,并建立健全的房地产行业法规制度和监管制度,确保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发展势在必行。另外,在未来的发展中,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问题会依然出现,需要不断的发现并及时的解决,确保房地产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窦亚芹,郑其明.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对房地产行业会计处理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0(15).

[2]帕孜来提・依不拉音.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4(29).

篇6

在现代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会计核算是一项基础的工作内容,其所反映的企业财务活动必须是真实发生的,并且要在企业决策者的需求基础上进行会计核算,继而做出相应的会计报告。可以说,会计核算为会计信息提供了依据,是会计信息的基础。而对于会计信息来讲,必须要保证其真实性、客观性与可靠性,这就要求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要严格遵照新会计准则的相关标准执行核算。具体来讲,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的相互关系主要可以体现在下文所述的三个层面。

一、会计确认的核算方法与会计信息的关系

所谓会计确认,就是当企业发生了一笔经济交易或财务活动时,需要确认其具体的内容和会计反映方法,并判断出有用的信息进行会计管理。会计确认是会计核算的基础环节,是实施会计管理的第一步,包括对时间的确认和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在会计确认的核算方法中,首先就需要注意其所确认的会计信息必须要满足新会计准则上所定义的某一基本会计要素,并且该会计要素需要具有一定的可计量性,对该会计信息的确认要能够与会计信息使用者所作出的决策具有相关性,最后,在会计确认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只有客观、合理的选择会计信息确认依据,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二、会计计量的核算方法与会计信息的关系

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也是核心环节。会计计量的最大作用是解决了企业的财务活动或交易事项应该如何在会计信息上以量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一问题,其计量出的结果不但体现了会计确认,还决定了会计记录。由此可见,会计计量的准确性与否是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优劣的关键。

一般来讲,企业的会计计量应该体现两方面内容,一是计量单位,另一个是计量属性。其中计量单位可以使用名义货币单位,也可以使用固定货币单位。在使用名义货币单位的一般情况下,会计的计量核算相对更加简单方便,也能够相对较好的保证会计计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若市场发生通货膨胀现象,名义货币就会出现贬值,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无法得到保证。而使用固定货币单位作为会计计量单位,则能够较为客观的反映当期的实际会计计量,增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一致性,但这种计量单位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因为其所反映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若其出现主观判断失误,必然会失去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而计量属性则是指计量成本,包括历史成本、重量成本、公共价值、可变化净值等。其中新会计准则为了使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更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并对决策更加有用,全面引入了公共价值计量属性,规定在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中以公共价值计量并允许债务人确认重组收益,非货币易中以公共价值确认换入资产并确认置换收益等。但确定公共价值的主观随意性大,增大了经营成果的不稳定性,“公共价值”极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

三、会计记录的核算方法与会计信息质量

在会计记录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核算方法有账户设置、编制会计分录、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等,通过这些核算方法,形成会计信息,达到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管理的目的。会计记录的核算方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可靠性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新会计准则在会计记录方面规定:

1.新准则明确了若干项资产减值迹象以及计量依据,即资产减值的价值是可收回金额的协议销售价格减去处置成本后的净额或者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由于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从而使资产减值准备的确定更多地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确认,存在着较多的主观因素。而会计人员主观判断和评估准确程度的高低必然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新准则规定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予转回,虽然堵塞了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途径,但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原计提的减值存在转回的实际,新准则规定不予处理,使资产的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

2.债务重组要以债务人发生财务危机为前提,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不再计入资本公积。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债务重组利得作为非经常性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给上市公司带来利润,因此,那些负债金额较高又有可能获得债务豁免的公司,其每股收益在新准则实施后,将出现大幅上涨。这些由于会计政策变化形成的收益,可能导致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质疑。

3.企业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再仅限于直线法,并且摊销年限也不再固定,给予企业更多的选择机会。因此,企业可能会通过减少摊销年限和加速摊销来提高公司的业绩,或者以相反的手法来降低业绩,达到赢余管理的目的。

四、结语

总之,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密切联系,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否决定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大小。为了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在新会计准则中,重点对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与会计记录的执行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以确保企业核算能够如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经济活动,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避免通过会计核算随意操纵会计利润,有利于企业更好的管理财务活动。

篇7

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是在企?I的生产经营活动后执行的记账、报账等工作内容,如今随着经济发展,会计核算的内容也随之增加,还包括在经营、生产后的核查以及对事前、事中大小事务具体核算事项,总而言之就是对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费用进行核算。

2.会计监督的内容

财务会计指的是在企业一些对外活动中产生的资金支出以及收入方面的核算工作,其中的监督工作主要涉及到几个方面。在食品企业中,首先要提供准确有效的会计报告,为食品生产以及销售等步骤的会计核算提供依据,其次就是监督会计工作是否使用的是复式簿记系统,最后就是在财务会计的核算过程中是否严格对实际的价格进行了记录。管理会计相对来说没有财务会计那么规范的流程,在食品企业中主要是根据企业内部的情况进行一些科学性的计划。

二、现代食品加工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1.工作内容复杂性

如今的食品企业运转中会涉及到很多流程,这其中除了正常的生产过程,还包括了原料的渠道采购与商品营销这些步骤,这些步骤都是需要一定投入的,食品企业与其他企业的不同在于其产品的质量会因为各个环节的运转情况受到影响,例如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若是工人在其中出现失误,或者出现卫生问题那么食品最终成品的质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而这些内容都是需要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

2.损耗计算严谨性

同时食品的生产涉及到正常损耗,但不同的工艺以及不同的操作效率会造成不同的损耗程度,例如有些食品生产中涉及到水分蒸发,一个经验丰富的操作者就会将之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会计人员在核算过程中必须确保数据核算的准确性、完整性、真实性。会计人员要将损耗进行严格核算,避免出现误差。

3.核算方式灵活性

食品的质量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而目前的相关制度也越来越严格,若是出现了质量问题,轻则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重则会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所以在食品企业监督制度非常重要,因此会计工作不仅仅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核算方式进行科学地综合运用,而在复杂的运转流程中若要确保信息的准确以及核算效果的准确,那么就要会计人员具备相当高的职业素质,核算过程要细致高效。

三、食品加工企业会计核算监督之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方法应用不当

食品企业要涉及到的核算内容非常多,一些特殊食品甚至需要工作人员做好很多前期工序。由于食品加工生产需要投入各种原料,不同原料间需要不同的处理加工方法,从而导致食品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复杂而又细化的工序操作。在实际的会计核算工作中,核算方法要灵活运用,但很多会计人员并没有灵活运用的能力,会计核算方式的应用并不正确,影响了企业运营的效率,也浪费了更多人力物力。

2.现行会计制度不健全

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我国的会计制度至今也有很多的缺陷没有完善,这也是经济发展过于迅速的表现,现行的会计制度并不能满足我国食品企业的实际需求,经过多年的经济建设,如今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上个世纪便开始实施的计划经济也不断取得了进步,但会计制度并不能适应如今的经济发展,而最大的问题是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在食品企业中的执行方面的问题,有时候会计人员发现现有的会计制度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实际核算工作中,很多的制度以及标准会使得实际工作变得混乱,有些制度会严重影响到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相关的法律也不够严谨,食品企业中也往往形成不了科学先进的会计工作制度,因此很多的食品企业只能使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会计工作。使得我国的会计行业发展得不到进步。

3.企业内部财务核算制度不健全

往往食品企业对于会计制度的建设并不重视,企业的领导共同点就是对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以及自身的收入重视的力度是最强的,但会计制度对他们来说并没有足够的概念,会计人员往往是直接受到食品企业的管理层控制的,并不是按照科学的会计制度运转,很多时候企业领导审批了会计核算的工作以及监督制度,在管理方面也会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相关的规定,但到了实际的工作中,食品企业的会计人员往往是按照领导的指定进行核算工作,这就导致了会计核算的监督无法真正落实,甚至有些会计在核算过程中存在玩弄职权的现象,但由于会计工作并不是按照制度进行,无法按照正常流程实施监督,也就无法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使食品企业的经营往往无法保持健康的状态。

4.企业内部控制现有制度存在监督失调现象

食品企业的会计工作正如上文所说往往是有管理层直接干预的,所以会计工作一方面受到领导的约束,一方面阻碍了核算工作的监督,食品企业现存的会计制度基本就是摆设。内部控制失去意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监督失调的局势。在缺乏严格监督下,产品从加工厂运输到线下店面时,会因为各种因素造成产品缺斤少两等不良的现象。

四、食品加工企业会计核算与监督管理对策

1.使用正确的会计核算方法

(1)会计核算方法在食品加工企业原材料供应过程的应用

当采购人员在进行相关原料的采购时,要按照严格的程序以及格式进行记录,使得企业领导能够清晰明了地掌握企业在原料成本上的投入,这一过程要详细,每一样原料都要有记录,同时对于已经入库的原料,会计人员要根据采购人员提供的入库单对原料入库前的状态进行统计,将不同的原料按照不同种类分别进行核算。有时候企业会采购一些经过一定加工程序的材料,会计人员要把采购的资金投入、物流费用等各项费用都计入成本,并且原料一般在储存于运输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损耗,也要计入到最终的成本投入项目中,而一些活得农产品的成本计算会更加复杂。原材料供应过程中的会计核算步骤多变,比较复杂。

(2)会计核算方法在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过程的应用

食品生产的复杂性是毋庸置疑的,不同的食品加工程序不同,有些高档的产品其复杂程度难以想象,不同质量的原料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会呈现不同的状态,甚至许多相同原料相同种类的产品也会有不同的加工方法,因此在加工过程中的会计核算工作是非常复杂的。首先就是对原料的核算,需要在生产前搜集各种原始单据,并重新进行记录对原料损耗进行更新核算,然后就是人工成本的核算,食品加工离不开人工操作,因此不同岗位不同的工作量要涉及的核算?热莘浅8丛樱?首先就是为企业制定一套科学的薪酬计算制度,然后对不同的工作岗位例如普通的操作工、管理人员等进行最终的工资核算,其中还有生产成本、设备损耗等方面产生的支出,都需要会计人员准确核算。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会计核算工作和管理工作具有相关性。

(3)会计核算方法在产品销售过程的应用

食品要涉及到的一个内容就是在保质期内没有完成销售那么这一批产品就要以损耗处理,因此会计人员要时刻记录哪些产品产生了损耗,另外就是食品往往会受时间段的影响产生波动形态的销售情况,例如冷饮的夏季的销售情况会非常好,损耗也就要比其他季节少很多,而当一件商品遇到相对淡季的时候往往会很难销售出去,这是就会产生极大的损耗,食品不同于其他行业,一旦出现大量的库存是没有办法进行长期储存的,除了极少部分的产品可以一直储存几年之外,大多数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失,而类似于熟食这类的产品往往当天销售不出去的就要直接浪费了,因此在销售过程中会计人员要核算收入、支出以及损耗这主要几个方面,其中支出主要是在物流、宣传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在食品销售过程中会计核算要注重将企业的效益控制到最大程度。

2.建立规范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

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来可以简化会计工作的复杂步骤,将食品企业运作的各个流程信息数据直接输入到网上,再由会计工作人员进行核算,同时互联网的信息传输速度便于对食品企业进行全程的监控,利用网络整合各类信息不仅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能提高会计核算方法的科学性。但在实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个重点就是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会计核算是对工作人员品质以及工作能力都有着严格要求的,因此食品企业应该注重对会计人员的审核与培训工作。加强食品企业会计工作信息化建设是现阶段食品企业会计改革的重点,也是为了食品企业会计管理的发展趋势。

3.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理论完善现有财务核算制度

我国现行的财务制度的确有很多的缺陷,但国外在财务管理方面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因此可以借鉴一下国外的实践经验以及先进的理论,主要就是改变目前会计工作人员受制于企业管理者的现状,要让会计工作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独立出来,食品企业的领导者可以对会计的核算工作进行监督和建议,但不破坏会计制度的政策运转,若是发现问题可以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协调。使得会计工作为企业的整体发展服务。

4.对企业现有会计监督系统进行优化

篇8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具体地说,会计信息是指会计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产生的,为会计管理和企业管理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它包括:反映过去所发生的财务信息,即有关资金的取得,分配与使用的信息,如资产负债表等;管理所需要的定向信息,如各种财务分析报表,对未来具有预测作用的决策信息,年度计划,规划,金额等。会计通过信息的提供与使用来反映过去的经济活动,控制目前的经济活动,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

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而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要求会计信息能够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相符。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严重的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证券市场发育不良、社会交易费用高昂、企业筹资困难等很大程度上都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关。由于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一、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会计信息是否失真,是评价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工作质量与可靠程度的重要标准。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输出与输入不一致产生的信息虚假,即财务报告反映的情况与原始凭证(包括依据原始凭证所作的进一步处理)不符。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集中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产不实。主要有人为随意虚增资产;资产损失未进行及时处理,如期末不进行盘点,该处理的存货损失不处理,虚增资产;资产应摊未摊,如待摊费用、低值易耗品等不摊销或少摊销,虚增资产;少提折旧以虚增(减)资产。第二,所有者权益不实。一些企业为了扩大影响和提高企业信誉,注册资金很大,而实收资本长期不到位,甚至有的企业随意抽逃资金,形成资本空壳;有的任意高估无形资产价值,虚增资本公积。第三,利润不实,主要有多计收入。一些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追求政绩,采取多结转收入的办法;另一些企业领导为了逃税,采取隐瞒转移收入、多列支费用、多转成本,企业为了达到少缴所得税等各项税金的目的,挤占虚列成本费用。第四,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一些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也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

二、加强财务会计监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1.设计出科学的会计核算制度

任何单位的经济业务都在频繁地发生变化着,任何一个单位都要对这些每时每刻发生着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单位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把会计基础工作与改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积极采取措施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也使会计工作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会计核算主体的管理,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要密切关注会计核算范围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会计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要提供给管理者、经营者和有关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会计工作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处理的好坏不仅仅影响到企业和国家间的利益分配,也涉及到工人工资的发放乃至社会的稳定。所以,企业经营者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做好风险防范,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度,使会计信息公允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为经营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准确的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预测企业发展前景。

2.建立严密的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投资者评价一个企业的投资风险和报酬,从而决定是否投资,是否继续持有投资,是否卖出投资。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债权人进行信贷决策的需要,为此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包括银行在内的所有债权人评价企业的信贷风险,分析企业能否到期还本付息。另外,会计信息还要有助于企业的供货单位和客户进行商业决策,评价经营风险。比如是否建立商业联系,是否给予商业信用等等。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风险,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财务会计报告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既是管理会计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同时也是内部经营管理的直接信息来源。因此,必须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设计一整套科学的程序和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如何以会计科目、原始记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完成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计算、登记、分配、汇总和存储。所有这些内容,构成了会计核算制度的具体内容,这些具体内容有机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形式必须严密,信息处理程序必须合理,信息构成环节必须完整。一个科学的会计核算制度,既能简化会计核算手续,又能全面、及时、准确地提供管理的各种会计信息,满足各项经济业务的管理要求。建立一套科学的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社会有关人员和政府部门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3.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强化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的职责,概括起来就是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认真贯彻执行和维护国家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积极参与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为了完成这些职能,首先就要明确会计机构的设置,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以使企业的会计和会计监督不受其他业务部门的干扰,能够独立地行使其职能。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遵循的道德标准,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会计人员强化道德约束,防止和杜绝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不道德行为的有效措施。所以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必要在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强化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监督检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并作为会计人员晋升、晋级、聘任专业职务,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如有违反职业道德的,由所在单位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由会计证发证机关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

4.建立完善的会计控制和会计监督系统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要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制、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来达到会计岗位按事设岗,按岗设人,人员精干,各司其职。

首先,会计岗位设置中应注意横向与纵向关系上的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作用,不然容易产生新的舞弊土壤,通过控制,防患于未然,保证会计记录真实与完整,保证会计过程管理的有效措施,其次,按照客观要求规定,把经济活动中与会计有关的重复出现的经济业务,按照一定程序处理好,规范好,因为会计核算工作是基础,要避免会计工作手续不严,职责不清现象发生,务使单位的会计工作限期达到规范要求,第三,要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作为反映单位经济活动的记录体系,主要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书面说明,并通过归类管理,逐步加工成有用会计信息,同时要加强手续控制、复核控制等,再加上规范的会计技术处理等措施,来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达到真实、及时和完整。

总之,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加强会计监督与监管,防止会计信息的失真,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和会计信息系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企业蓬勃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健蔚.明确财务监控目标确保会计信息质量[J].商业会计,2002(04).

[2]闫心坤.关于财务会计监督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09(14).

[3]刘梅珍.论我国会计监管中的几个问题[J].今日科苑,2008(07).

篇9

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媒体行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媒体发展的重点行业,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模式是否符合自身发展水平,会计工作能否为企业提供有效的预算机制等,都会对企业的综合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为了提升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水平,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和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在充分理解会计核算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报刊行业当前会计核算模式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优化会计核算结构和报纸行业发展模式,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会计核算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人员需要从本行业的发展情况入手,全面了解业务流程和不同环节所需的核算模式、财务监控模式,从而把握基本的财务发展节奏,并在业务熟悉过程中调试当前核算结构,准确找到更适合行业发展的基本核算流程。

一、报刊行业会计核算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新型报业环境的要求

在计划经济时期,报刊行业所需处理的款项较为单一,主要是订阅费用和发行费用。但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形势的复杂和各类资本的涌入为报刊行业发展提供了多样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广告收入这一项,就为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为了适应新型的社会发展环境,会计工作也需要建立新型工作系统,为企业财务的有效监管和合理预算提供必要保障。

2.新型经营模式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让企业摆脱了计划发展的约束,有了更多的发展道路,同时也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让报刊行业不得不从印工费、纸张费、采编费、发行费等各个角度入手,严格把控成本价格,按压缩弹性程度分析各项费用的压缩弹性,并利用有效的会计核算保证企业整体运作效率的不断提高。

3.提供决策参考的需要

控制发行成本作为会计核算的内容之一,同样也是企业压缩基本费用,保证更多运转资金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提升报刊的有效阅读率,其发行量和发行范围也需要进行控制,尽可能减少无效的发行方式,增加底利标准。同时,广告主也需要报刊在进行读者筛选后将广告投送到特定用户群体中,这些经营决策都需要会计核算提供有效的成本预算。

二、当前报刊行业会计核算模式的问题

1.会计管控制度不健全

一些报刊企业在进行会计制度管控的过程中,由于对财务管控、监督等职能认识不到位,并未建立完善的会计管控制度;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会计制度,但由于缺乏有效实践,工作方式沿用传统的财务核算模式,财务监管职能受到多方制约,具体表现在:不按照《会计法》要求设置会计机构组织,会计人员一人身兼多职;没有完整的会计核算账目和会计核算科目;会计制度形同虚设,资料未及时进行归档和整理。作为基本的会计工作内容,会计管控制度不健全会导致会计工作的控制失效,进而制约企业的正常运行。

2.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差

会计作为单位会计工作的主要负责人,需要熟悉《会计法》的基本内容,保证会计资料的有效、真实和完整。不过从现有报刊行业会计核算方式来看,多数单位的从业人员对《会计法》内容了解较少,使得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难以保证。同时,会计从业人员在多年的工作中,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较少,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会计核算制度和核算系统更新缓慢,更使得从业人员缺乏自我提升意识。3.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形同虚设会计核算模式整改的基本要求是促进会计的规范化作业和会计核算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报刊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市场开发上,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关注度不够,一些会计人员虽然开始使用电脑办公,但对会计核算系统不熟悉,记账方式和对账方式依然较为传统。有些企业甚至没有引进核算系统,从而导致会计工作的整体效率低下,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失真现象严重。

4.会计核算模式缺乏科学引导

当前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报刊行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市场开发上,对内部制度的管理和建设关注度不够,尤其是会计工作控制制度不健全,使得核算模式缺乏专业的制度引导。虽然多数报纸企业将“多元化”作为基本的发展要求,并积极响应灵活发展的号召,但个别企业的“灵活度”已经严重超出会计核算的规章要求。换句话说,许多企业的会计核算没有固定的章程可循,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报刊行业会计核算模式的改进策略

1.完善会计核算内部制度

报刊企业在改善会计核算制度的过程中,要帮助会计人员认识到《会计法》的重要性,使他们在充分理解现行基本制度和了解企业运作模式、发展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内部制度调整。具体来说:第一,按照《会计法》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机构的完善,保证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对其工作内容和对企业发展负责。第二,帮助会计从业人员树立效率意识,不断发现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比如广告的投放质量问题、印工费的使用问题等,从而促进企业整体效益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三,建立完善的行业监督意识,加强对企业内部从业人员工作质量、职业道德水平、业务技能的考察。

2.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改革意识

在市场经济的要求下,报刊行业需要进行专业化的技能培训,改变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对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整改,帮助会计人员明确经济形势、企业发展环境,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同时,对会计人员进行工作质量和职业技能考核,对整体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整合,保证会计管控制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激发会计人员的潜力和工作热情,激励整体业绩水平的有效提升。

3.采用先进的数字信息系统

数字信息系统作为提升基本工作效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必要内容,能够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帮助其从传统的记账、对账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其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制度学习和整理,进行核算技能的强化。因此,报刊企业需要按照自身发展情况进行数字信息系统的引进和及时更新。先进的数字信息系统能够帮助会计部门及时了解当前的工作进度,如纸张利用率、油墨的使用率、投放广告的市场反馈率等,从而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安排,提升企业的资金利用率。

4.优化行业管理工具

ERP作为一种数字化管理工具,主要用途是为企业资源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合理的规划方式。如对印刷任务进行合理管控,了解当前的印刷进度,并根据具体的印刷内容调整总体的印刷安排和印刷时间,提升整体效率,提高工作质量。从会计部门的工作来说,通过ERP系统,可以调阅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资料,从而实现对基本资金内容的有效梳理;也可对不同部门的分配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了解当前纸张的供应情况、各部门的维修费用、采编工作的开展情况,为企业的纸张招标、部门维修管理费用的安排等进行合理调配。总之,会计核算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能够为报刊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实现良好的市场预估、明确持续性的发展道路提供有效支持。在会计核算模式建设过程中,报刊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完善内部管控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建立完善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并进行行业管理工具的有效优化,从而促进报刊行业的高效、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1)没有一套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组织体系。

(2)质量损失成本源归集不明确。

(3)质量成本核算失实、失效。

(4)质量成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不当。

本文就如何加强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控制,从以上4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探讨。

质量成本是指为了保证质量所花的费用与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损失之和。质量成本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择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质量成本总和最低的一点如图1.根据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的最佳质量成本模型可以求得质量成本的最佳点。内外部损失成本,一般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而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之和,随着质量的提高呈上升趋势。这两条成本曲线的交点,同质量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处在同一条垂直线的位置上,即为最佳质量成本。

1、建立和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

为了系统而有效地做好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加强质量成本控制,建筑企业首先必须根据自身的组织状况,建立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明确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各自的管理职责和权限,以及与其他各部门的分工、协调关系。

(1)首先质量成本管理应纳入总会计师的职责范围,由财务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共同负责。在企业内部推行经济责任制,实行归口分级控制。由各项目部负责内部损失成本、用户回访部门负责外部损失成本、质量管理部门负责鉴定成本及预防成本。另外,总会计师还要制定质量成本控制的总体目标,设立责任中心,明确财务部门和质管部门的责任,根据财务部门和质检部门的报告和改进计划,在掌握总体情况的基础上,作出改进技术革新设备等决策。

(2)财务部门和预算部门要负责编制质量成本计划,设立质量成本科目,搞好对质量成本的核算,分析报告工作,设立质量成本控制指标体系,考核各质量成本部门计划完成情况兑现奖惩。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最优先成本决策,监督考核各部门质量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根据质量成本数据提出分析报告及切实可行的改进报告,具体组织质量成本计划的实施。

(3)各项目部根据下达的质量成本计划,提出本部门的执行措施和相应意见,编制责任预算。记录实际执行情况,定期报送真实的质量成本数据。各项目部还要将预算与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以便管理阶层据以进行决策,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产品质量,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

2、加强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

所谓质量损失成本源就是指造成质量损失的岗位和原因。探究质量损失成本源主要不是为了追究某个人的责任,更主要的是为了找出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从而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2.1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模式

建筑产品生命周期长,质量影响因素多,无论是纵向的损失成本源历史分析还是横向的损失成本源责任关系分析,都十分复杂。主要思路是建立在两张对照分析明细表、一组分析原则与一张组织关系对应表的架构上,即组成“二表一原则一对应模式.

(1)从公司层面建立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如表1所示。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纲要性强,是系统方面全面的统筹;是从公司层面对质量损失类型及其原因的概要性罗列。质量损失类型主要包括施工质量损失、安全质量损失、合同质量损失及工作质量损失。损失原因只列出总体框架,在此基础上应作进一步的细分以便将损失源落实到具体部门或个人。

(2)从项目层面建立施工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施工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十分详细,便于具体操作,是按照具体的分部工程将质量问题通病及其原因进行罗列,并根据具体原因找出相应质量损失成本源。

(3)在项目组织结构与公司组织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对应性,明确这种组织对应关系,就可以将施工中的质量损失成本源通过对应关系由项目层归集到公司层面。应理顺建筑企业的公司组织与各项目部组织的对应关系。

(4)为了避免在使用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时生搬硬套,使质量源的分析僵硬化,

需要制定如下分析原则进行指导:

①材料问题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责任是质检员和材料员。

②由于具体操作出现质量问题,主要责任是工长,施工员与质量负责人也要负一定责任

③已按交底施工出现质量问题,技术负责人是第一损失成本源。

④在施工过程中,该复检而未复检出现问题,第一损失成本源是施工员。

⑤重大施工安全问题,找项目经理。

⑥形成产品后查处的质量问题第一损失成本源是质检员。

⑦技术负责人应针对实际工程具体情况,提出全面方案,具体执行者为施工员、工长、质检员、安全员。若不按要求做,必追究其相应责任;反之,技术负责人对问题不提出解决方案、措施,任期盲目施工造成损失,应由技术负责人负责。

⑧施工方案经过审批论证,一旦成立,则不属于个人行为。

2.2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过程

首先,依据会计科目与质量记录,将施工质量损失归入施工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在项目部层面上寻找质量损失成本源。其次,结合质量损失分析原则将项目层面损失成本源通过组织对应表向公司职能部门层面归集,寻找施工质量的公司层面的损失成本源。再次,将其他质量损失归集进入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最后,按照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将各类损失成本源归集至公司层面。

3、建立和健全质量成本核算体系

3.1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科目设置

为了以货币价值的形式综合反映产品质量成本问题,企业应该设置“质量成本”一级科目,并下设5个二级明细科目,即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和质量费用调整。其中,质量费用调整科目核算实际并没有支出,但应计入其他二级账户的隐含成本,以保证质量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能够完整地反映企业所发生的质量成本。各二级账户应根据实际支付的具体内容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反映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三级科目设置如表2所示。

3.2质量成本核算体制的建立

由于质量成本的会计核算体系属于管理会计体系范畴,不能纳入企业一般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建立质量成本的会计核算体系,第一步工作是填写相关原始凭证,包括返修单(内外部)、返工单(内外部)、停工单(内外部)、材料降级处理报告单等,把当期发生的质量费用通过原始凭证归集质量成本明细科目中。其次,每期期末把当期质量成本科目中归集质量费用按发生原因和发生地点,采取一定的方法分别结转到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科目。最后,编制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说明书,分析产品质量成本总额、构成、单位产品质量成本。具体运作流程如图3.

4、重视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分析,即根据质量成本核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共包括4个分析内容:质量成本总额分析,构成内容分析,构成比例分析和质量损失率分析。

4.1质量成本总额及其构成内容分析

首先,计算出本月(或本期)的质量成本总额及其构成内容,然后,分析比较本月(或本期)质量成本与上月(或上期)质量成本的变化情况,据此找出质量成本的发展趋势。

4.2质量成本构成比例分析

所谓质量成本构成比例分析,就是在质量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的比例,即内部损失成本率、外部损失成本率、鉴定成本率和预防成本率。然后,分析比较质量成本项目构成与最佳质量成本指标,找到控制和降低质量成本的途径。其中,最佳质量成本指标可借鉴朱兰的最佳质量成本模型而得。将质量总成本曲线划分为质量改进区、质量成本最佳区和质量成本过剩区,如图4所示。

在质量改进区域,损失成本高于质量总成本的70%,预防成本则低于质量总成本的10%,在此区域应加强质量管理,采取突破性措施予以改进,以降低质量总成本。在质量成本最佳区域,损失成本占质量总成本的50%,预防成本低于质量总成本的10%,处于此区域时应将质量管理活动的重点转向控制。在质量成本区域,损失成本小于质量总成本的40%,鉴定成本则大于50%,处于此区域应降低质量标准中过定标准,减少鉴定成本支出,从而使鉴定成本降下来。

4.3质量损失率分析

控制内外部损失成本是质量成本管理中既能保证质量又能降低成本的关键项目,因此,可以质量损失率的分析寻求质量成本管理的重点。所谓质量损失率,就是指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之和与施工总产值之比,是质量指标体系中一项重要的经济性指标,其大小反映了企业质量管理效,其值应该越小越好。同时,还可通过分析比较本月份质量损失率与上月份质量损失率,来衡量管理是否有效。

参考文献:

[1]尤建新。质量成本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篇11

1.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建账不规范

现阶段,公路建设财务管理和核算过程中存在着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建账不规范的现象。作为公路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一大核心,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关乎财项目务管理的准确性、科学性、有效性。目前,关于会计核算建账不规范现象主要原因是:我国公路建设财务管理从执行国有单位的会计制度向新阶段的改革发展,现在的监管体制还不能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的环境,核算建账还未完全进入规范化和制度化。

2.未按规范的基建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

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也是目前公路建设财务管理和核算的问题之一,具体体现在:将国家省、地方政府拨款补助的资金、支付公路建设的勘察、设计以及施工资金看作是经济业务,造成会计账目核算的方法和程序不统一。有的负责单位将车购税的资金统计到“基建拨款”,有的单位则将国家贷款的资金纳入到“上级拨入投资借款”,甚至有的则将补助金统计到“基建拨款”或“上级拨入资金”,并设置“本年预算拨款”、“本年上级拨入资金”等下级会计核算科目[2]。

3.明细账户设置不合理、不统一

明细账目设置不合理、不统一归根究底是公路建设财务的核算手段不统一。大多数的单位都已经实现了账目管理的现代化、计算机化,改变了传统的手工记账的方式,但仍有少数的单位实施手工操作,利用三栏或多栏来记录相关内容,不利于财务的核算和校对。在明细账目设置上,单位之间的账户无法形成统一[3]。

4.公路建设项目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公路建设是一个涉及的财务项目种类繁多的工程,其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公路建设需要技术的支撑,需要质量的保障。因此,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难度较大,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不能保证公路项目的正常实施。目前,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监督力度不够,财务的预算审核、资金的利用率等问题上存在漏洞,造成的现象,严重影响到工程的实施。

5.公路建设工程中的人员管理涣散

公路建设工程中人员管理涣散也是严重的问题之一。公路建设历时比较长,从开始筹划到实施,再到最后的竣工阶段,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人员过多、层次不一,管理存在一定的涣散现象。人员管理涣散导致员工工作不够积极,工资结算和账单记录范围大,一旦款项和工资未能及时记录,就会加大工程成本[4]。

二、加强公路建设财务管理和核算问题的具体对策

1.转变观念,建立新的管理体制

转变公路建设财务管理的传统观念,建立新的管理体制,是实现公路财务管理和核算的重要一步。在新时期,依照我国财务会计标准,结合公路建设的实际状况,建立一个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和核算工作的新体制。一是转变原有的分散管理模式,向集中管理模式方向发展。账务集中管理可以降低财务分散管理带来的风险,财政部门的集中领导下,管理更高效、便捷,可以随时了解财政状况以及更快的做出科学的决策。二是设置符合行业现状的会计核算和监督考核标准。而且负责工程项目的预算部门要根据修订的标准,切实落实相应的改革财政方案。

2.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

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公路建设财务管理的基石,对每一个项目工程来说,规章制度的完善性才是财务管理的关键。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到: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标准,完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的相关办法。其次,严格实施基建财务会计制度,必须严格执行支付的法定程序。支付的法定程序一是要核对支付申请表和有关合同、协议的内容,审核无异议后进行支付意见签署;二是核对支付意见签署的合法性,以及手续是否齐全[5]。三是要单位法人和财务部门进行授权签批办理支付手续。

3.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范工程进度款的结算

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就要做到:一在公路资金的管理过程中,依照施工的预算、决算等具体指标确定项目财务的目标。二是整个管理的过程中要遵守《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管理办法,遵守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彻底执行“合同制”,符合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规范工程进度款的结算就要做到:首先,工程前期的财务预算、资金筹集、合同签订、项目后评价等内容,全部纳入财务管理范畴。其次,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设备的预付款、勘测设计以及人员工资等财务支出均按照合同,合同的签订也要合理、合法。除这些基本的注意事项外,控制财务风险也是财务结算的目标。保障资金的安全、流动性,是加快工程进度的有效保证。同时,正确处理好执行进度与资金安全的关系,有利于避免经济和法律纠纷。

4.建立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严格的内部管理机制

严格的内部管理机制有助于推动工程的进度,以及避免财务风险和危机。全面建立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严格的内部管理机制,首先,要统一调配和购置,特别是固定资产的购买,必须得到上级人员的批准。其次,购买过程结束后,冗余的物资应该交还给单位或相关企业,可回收进行下一次的利用。加强内部管理机制有效的杜绝浪费行为以及腐败之风,是公路建设这样的工程必不可少的条件。

5.加强工程成本管理,规范工程款支付程序

公路建设项目中,一定要重视工程成本的管理。坚持设计合理,施工预算科学,竣工具有决算性的原则,使财务人员主动参与到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规定[6]。加强成本管理要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秉持成本控制以及成本最低原则,以达到工程最优化。由于工程款支付的层次多、范围广、数额大,应严格规范工程支付的程序,严格依据工程计量单位规定的金额付款,并实时监督施工单位的依法缴纳税款;并坚持银行转账支付的手段,避免现金支付带来的风险。财务发票一定要考察和校对其真实合法性,坚持合理授权、层级审批的原则,保障资金流动的安全性。

篇12

会计信息作为反映企业运营状况、影响企业重大决策的重要数据,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可以说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因素。然而,很多企业的会计信息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新形势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新形势下企业会计信息存在的质量问题

1、会计准则、制度存在缺陷

首先,会计准则为会计处理提供统一的基本规范,同时也给予企业一定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因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在同一会计事项处理中,企业可以选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的多样性会加大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其次,会计作为会计信息的主要实施者,在会计核算方法、程序的选择及资产价值的评估等方面需要会计人员作出客观、公正的主观判断,不可避免存在评价估判差异。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其主观判断失去客观和公正,就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职务上的便利。再次,随着市场经济决速发展,新的经营方式不断涌现,原有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有些已不太相适应,会计政策、制度的滞后性,给某些企业以可乘之机。

2、企业会计管理机制不健全

大多数企业的会计人员都是企业的正式职工,他们的薪资待遇等都要依赖所属单位,受到单位领导的严格控制,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室很难实事求是,坚持原则。虽然新的会计制度对企业负责人有了一定的责任规定,然而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治,在工作中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往往在企业中“混不好”,受到排挤甚至打击报复,还有很多会计人员认为自己的所得是跟企业效益挂钩的,因而心甘情愿的做假账,上述种种原因也都导致了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此外,会计工作是一门技术性、原则性都很强的工作,工作人员必须在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而很多单位的会计人员专业水平都较差,文化水平也不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更是不足,在技术上和心理上都没有与工作相适合的水平,严重导致了跨级信息的失真。

3、经营者过于追求利益

当前,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追求企业利益,罔顾法律法规,有的企业为了完成盈利指标,为企业、个人争取荣誉称号,要求会计工作人员虚报利润, 虚报产值, 还有的企业管理人员生活堕落, 公款吃喝, 要求会计人员为其建立私人“金库”,还有的企业为了获取银行贷款,粉饰其财务状况,还有的企业为了逃避税务,甚至要求会计做两套甚至多套账目, 掩饰企业财务问题。以上种种现象都导致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

4、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而生成的, 因而避免不了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估计与判断,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往往会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致使会计信息失真。为此,应当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二、新形势下企业会计信息存在的质量问题的解决对策

1、优化会计控制环境

首先,国家应完善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会计信息管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加强网络技术在会计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同时,企业也应为会计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创造良好的环境,重视企业会计控制,使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深入人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企业应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是会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人事制度、监督制度, 强化内部监督, 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 定期进行财务检查。此外,国家还应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完美结合,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推进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

2、完善会计监督机制

企业在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关的内部稽查与财务检查制度。首先,应严格依据企业会计核算的程序来开展工作,健全企业各项资产与财务的审批制度,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其作用,维护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严肃性。第三,应充分发挥社会相关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社会监察体系,推行财务会计报表审计制度,未经审计的会计报表均不具有法律效力。第四,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明确其法律责任,促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与职业素质。

3、加强企业会计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应提高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思想与法制观念,要求会计人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遵守原则,杜绝。其次,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近几年来,企业会计制度增加了增值税、无形资产等新的核算内容,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一定的工作难度,因此,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教育,提高其从业素质,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

4、加强会计人员素质建设

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是必然的选择。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法治观念的建设,在任何情况下, 会计人员都不能为了图谋私利而做出有悖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的建设。在企业的制度中,无形资产等内容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人, 如果会计人员不具备较强的综合业务处理能力,便无法实现有效的核算,所以必须要通过后续教育等方式,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水平,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升。

总之,保证会计信息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需求,也是国家宏观管理的客观需要,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 企业要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重视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最终的胜利。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096-01

高等学校作为事业单位对单位收支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学校的资金来源渠道大大增加,教育事业收入在高等学校收入中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大,以收付实现制对高校事业支出进行会计核算,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影响了高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1高等学校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的局限性

收付实现制无法反映主体资源的存量,即不记录业务或事项对资产和负债的影响。例如,将举债视为收入,即通过长期合约贷到的款项被记作现金流入,相关的长期负债在偿还时作为现金支出;对资本性支出(如构建建筑物)和收益性开支(如职工工资、办公费用)不做区分;同时,收付实现制下的“成本”是以支出发生的时点确认的,而不管提供服务或交易的获益时间,因此实际上并不存在真正的配比。

1.1对收入的核算,容易形成管理漏洞收付实现制以现金的实际收到为确认收入的依据,以现金(银行存款)的收到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以学费收入为例:当收到学费时,先上缴财政专户,待到财政专户核拨到账时,记入教育事业收入科目,表示收入已经实现。对学费的应收数和欠缴数不进行核算,在高校的账目中得不到反映,无法实现应收尽收,无法反映学费收入的全貌,容易形成管理漏洞。

1.2不能真实、完整地核算出现的新业务现在高校进行一些大中型设备采购时,为了保证质量问题,往往须扣留部分保证金,由于企业实行权责发生制,高校按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只能按保证金扣除,金额列入教育事业支出科目,对应的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按购入价值的金额进帐,不符合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基础的要求。从而可以看出无法对这类业务进行真实的、完整的会计核算。

1.3对或有负债及潜在风险没有体现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经费日益短缺,信贷资金在学校的比例逐年增加,按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收到借款时记“借人款项”科目,每期支付的利息列入支出科目,对于借款本金只有在还款时才能列入支出,如果不还款就不能记入支出决算,这样还贷风险在还贷前不能体现,高校的或有负债和潜在风险显然被忽视了。

1.4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不做区分高等学校采用的收付实现制对资本性支出的处理与经常性的费用支出处理是一样的,不反映资本性支出的使用价值和服务年限信息,不计提折旧,不摊销跨期费用。在编制预算时,一般也只考虑当年付现的实际能力,对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和所能带来的效益不能估计或估计不足,存在固定资产管理重采购、轻使用的普遍现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