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0:5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篇1

1 规范项目法人管理费的核算

1.1 对项目法人管理费的规定

项目法人管理费内容包括项目法人工作经费及项目法人机构开办费,它是指在项目管理工作中,项目法人发生的经常性费用及机构开办费用。工程竣工交付验收费、印花税、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咨询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差旅交通费、办公费用、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劳动保护费、职工福利费用、辅助工资、工资性补贴、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等日常经费的支出都需要使用项目法人工作经费。项目法人机构开办费的使用方向:①购置工程建设所必要的交通工具、用具、生活家居、办公家居等的购置费用;②需要办理有关执照及其相关手续的申办费用支出。

1.2 与规定相比,项目法人管理费在实际会计核算上的差异

1.2.1 存在的问题

费用核算口径存在差异,不利于微观和宏观的工程项目建设及管理,对形成固定资产原值的正确性和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产生了影响,同时不利于工程资料累积和工程财务管理分析以及对预规定的修改。

1.2.2 存在核算口径差异

在实际的工作中,项目法人管理费核算口径小于预规定的口径,其科目没有核算建管人员的交通工具购置费、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附加费、工资等。预规定口径和核算口径存在着差异,交通工具购置费一般不允许发生,而建管人员的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附加费及工资被直接列入生产成本中。

1.3 管理费用核算形式及购置的流动资产

有的单位对建管费购置的生活家居和办公家具等核算形式和流动资产不统一,有些单位直接摊销入工程成本,而有些单位则通过低值易耗品库把费用摊入工程成本中。我们来做具体分析:

(1)直接将购入计入建工程成本,需要流动资产备查薄的创建。①贷:银行存款;借:项目成本;建设单位法人管理费用;某工程;②管理实物,创建流动资产备查薄。

(2)购入低值易耗品,并办理收领料,具体账务处理。①购入,贷:银行存款;借:低值易耗品;②领用,贷:低值易耗品;借:项目成本;建设单位法人管理费用;某工程;③结转,转入工程项目成本,可通过费用分摊来实现。

(3)管理建议。方式一过程较为简单,存在着一定的不诚信风险,对实物的管理过程缺少监控。方式二重视对过程进行管理,虽然账务处理比较繁琐,但是,管理流动资产较符合有关规定。建议使用该方法来来处理对建设单位管理费用购置流动资产的处置问题。

1.4 业务招待费的使用缺少政策依据

在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业务招待,需要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业务招待费用做出明确规定。实际工程中,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文件适用于使用财政性资金非国有建设单位和国有建设单位,但是其范围是否包括电力企业却不明确。

1.5 工程概算计提监管费用缺乏

有些工程项目建管费用缺乏,不能满足建管需求,小规模电力扩建工程中建管费用较少,概算中建管费按照比例进行计提。应据实列支,将扩建工程建管费计提比例提高。

2 提前进场费及培训费

2.1 不应取消提前进场费及培训费

高等级电网建设项目的开展,也提高了对新进厂人员的技能要求,新人的培训技术水平和培训时间也增加了培训所需费用。按照工资计提的员工教育经费不能够正确反映建设工程项目总体、实际投资,且从根本上也不能达到培训的目的。因此,该项费用的保留是必要的。在国家电网公司所辖的概算批复领域内,仍有必要保留提前进场费用。例如:工程竣工决算、下拨工程款、批复工程概算等。

2.2 提前进场费及培训费

对于基础建设工程所产生的进场费及生产员工培训费等,不能通过在建工程核算,而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进行核算。在生产经营开始的当月,一次性计入损益。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借记生产成本科目。并且,企业还应创建基础建设工程其他支出备查薄。建议最好先计入工程项目成本,后可在工程投运当月,一次性摊销转入的长期待摊费用,这样能够有效防止漏计或误计现象的发生。

3 核算办法与实际核算的差异

国家电网公司核算办法对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中生活家居、办公生产以及工器具购置的会计核算规定。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核算办法的有关规定,为生产而准备的工器具支出以及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购入,不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企业应专门登记,并建立基础建设工程其他支出备查薄。

国家电网公司核算办法与实际工程核算的差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国家电网公司核算办法虽然可行,但是在进行决算时容易产生漏计或误计,核算工作较为零碎。为了解决该问题,切实地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提高竣工决算编制和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核算时可按照下述建议实施:

购入情况:贷:货币资金;借:项目成本;

结转情况:贷:项目成本;借:在建工程

转出情况:贷:在建工程;借:固定资产

4 电力系统费用管理

电力系统是由用电、配电、输电、变电、发电等一些列环节组成的生产、传输、消费、分配电能的系统。其功能是通过发电动力装置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通过配电、变电、输电,将电能供应到不同的用户。为了确保电能生产、输送功能稳定,保证用户能够获得优质、经济、安全的电能,电力系统在生产电能的过程中,进行调度、通信、保护、控制、调节、测量等。大型电力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地区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有助于节省动力设施投资,减少总装机容量,统一分配、调度、管理电能的生产与消费,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生活以及国民经济用电需要。

4.1 电力系统发展产生的费用

国家以及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电力系统的建设。电力系统使易于调控、使用方便、无污染、使用高效的电能得以广泛应用。它产生了二次技术革命,开创了电力时代,并有效促进各个领域的社会生产。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就是电力系统的技术水准及其规模。负荷中心、电力网络、电源构成了电力系统。电力网络由配电线路、负荷中心变电所、输电线路、电源的升压变电所构成。其功能是把电能升压至一定等级,再向负荷中心变电所输送,经过一定等级的降压后,通过配电线路连接到用户。电源将依次能源转成电能,它是指各类的发电站、发电厂等。在电力系统中,负序电流、高次谐波、无功潮流、有功潮流等在全系统范围内,以光速传播。它能够创造巨大财富,实现大量电能的输送,也可以在瞬间带来极大灾难性事故。大型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层次分工复杂、时间协调要求严格、空间跨度最广的实体系统,它对国民经济产生极大影响,费时长,耗资大。因此,在对电力系统规划进行制定时,应注意其预见性和科学性。根据电力负荷增长趋势,来对电力负荷预测做好充分的准备。

4.2 电力系统运行产生的费用

制定相应的配电规划、网络互连规划、电网规划、电源规划等。电力系统的运行指的是系统中所有环节均处于执行功能的状态。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雷击等外界的各种干扰以及电力负荷的随机变化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带来影响,从而造成系统频率与电压的波动,对系统电能质量造成影响,严重的情况会使频率崩溃或电压崩溃等。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分为异常运行状态和正常运行状态。异常运行状态又可分为恢复状态和紧急状态。正常运行状态可为警戒状态和安全状态。通过不同的控制手段,可以实现各种运行状态之间的转移。研究与开发负荷、输变电、发电、动力、燃料等各个环节,促使高电压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大提高电力系统整体功能。电力系统的各个电源点之间通过相互连接的方式来实现不同区域间的电能调节以及交换,使供电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得以提高。

4.3 电力系统信息控制费用

调度自动化系统、监控自动化、自动控制装置、安全保护装置、通信设备、检测设备共同构成了电力系统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在高经济效益和先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电力系统的结构能够合理协调电能生产与消费。在管理电力工程建设费用时,需要注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以及增强合同索赔意识。

结语

以上是其它费用管理对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以及具体建议,目的在于提高工程竣工决算编制和工程项目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为电力基础工程规定的修订以及项目造价分析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为电力基础建设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篇2

1.0工程概况

廊泊公路是廊坊市通往南部地区的重要干线公路,也是沿线地区沟通天津、沧州等地的重要通道。廊泊公路廊坊市南出口至保津高速段是廊泊公路的一部分,是京津塘、保津和石黄三条高速公路的重要连接线,也是廊坊市公路网规划建设的主骨架公路之一。设计总里程全长41.768Km,均采用部颁平原微丘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为100Km/h。路线自大王务村南的北小埝(桩号K5+010)进入永定河泛区,沿旧路行进至南辛庄村北处改走新线,跨越北遥堤(桩号K17+800)后走出泛区,泛区段长12.77Km。泛区地层为近洪积区、湖沼堆积,第四系湖海沉积相地质,区域浅层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水位埋深基本在2.80~4.35m间,水位埋深受季节、气候、降水等因素影响而有所变化。持力层大致分为3层,第一层为表面耕植土,平均厚度约0.4m;第二层为黄色亚砂土,软塑至硬塑状态,平均厚度0.3~4.0m,承载力为130KPa;第三层为褐灰色亚粘土,软塑,局部硬塑,夹粘土薄层,平均厚度3.3m,承载力120KPa。

廊泊公路的泛区段路面结构设计高度为26cm厚水泥混凝土路面+18cm厚石灰粉煤灰碎石,二灰碎石路基浅埋在第二层土上,路床地基之上为30cm厚隔离垫层。去年第一工期时间,第一公路工程公司在泛区段永定河大堤北侧K15+345——K17+240段长1895m范围内公路工程和涵洞工程不同程度地遇到故河道、暗沟、枯井、村落遗址、软土等异常地基。异常地基没有规律,故河道开挖后暴露的是松软的含水量达48%的粘土软基,深度较浅,厚度一般在0~1.3m之间,深浅分布不规律,是地基处理的难点。所以整段地基都需要进行这方面处理。软基数据见表1.1。

表1.1 软基探坑位置及标高、厚度资料

K15+345——K17+240段软基计算(长度1895米)

桩号

现状地面

标高

淤泥顶

标高

淤泥底 标高

路面设计标高

路床顶

标高

软基挖坑探测厚度

现状地面至淤泥顶

厚度

现状地面至路床顶

厚度

路床顶至淤泥顶

厚度

路床顶至淤泥底

厚度

备注

K15+345

11.083

9.885

9.385

11.585

10.845

0.500

1.198

0.238

0.960

1.460

K15+410

11.155

9.860

9.360

11.551

10.811

0.500

1.295

0.344

0.951

1.451

K15+478

11.050

9.875

9.375

11.515

10.775

0.500

1.175

0.275

0.900

1.400

K15+558

11.040

9.890

9.090

11.473

10.733

0.800

1.150

0.307

0.843

1.643

K15+658

10.864

10.160

9.260

11.451

10.711

0.900

0.704

0.153

0.551

1.451

K15+748

10.954

10.069

9.269

11.451

10.711

0.800

0.885

0.243

0.642

1.442

K15+840

10.993

9.689

8.889

11.451

10.711

0.800

1.304

0.282

1.022

1.822

K15+900

10.948

9.628

9.228

11.451

10.711

0.400

1.320

0.237

1.083

1.483

K16+040

10.863

10.114

9.114

11.451

10.711

1.000

0.749

0.152

0.597

1.597

K16+200

10.947

10.222

9.322

11.451

10.711

0.900

0.725

0.236

0.489

1.389

K16+250

10.773

10.212

9.212

11.451

10.711

1.000

0.561

0.062

0.499

1.499

K16+300

10.847

10.350

9.350

11.451

10.711

1.000

0.497

0.136

0.361

1.361

K16+350

10.730

9.236

8.436

11.451

10.711

0.800

1.494

0.019

1.475

2.275

K16+470

13.219

10.616

9.116

11.440

10.700

1.500

2.603

2.519

0.084

1.584

K16+740

11.041

10.133

9.433

11.413

10.673

0.700

0.908

0.368

0.540

1.240

K17+070

11.259

10.368

9.668

15.000

14.260

0.700

0.891

-3.001

3.892

4.592

高填方

K17+240

10.787

9.939

9.139

16.800

16.060

0.800

0.848

-5.273

6.121

6.921

高填方

平均厚度

0.800

1.077

-0.159

1.236

2.036

2.0为什么选用砂砾垫层

上述地基中出现的暗浜、软基除少量小于0.25m深,且部分小段工程量可以挖除外,其余全部用砂砾垫层处理。这是因为:

2.1第二层的地耐力最大,但只平均0.67m厚度,往下是0.8m的软弱层,而采用挤密石灰桩基,又不经济;采用换填土,除耽误工期外,几十万方废弃土及好土的处置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2.2因为第三层粘土与砂砾垫层的压缩模量都在5~15 KPa之间,局部地基处理后涵洞不会造成不均匀沉降。

2.3类似软基的处理,有的在基槽中抛填毛石,有的采用充填黄砂和石子的方法,但单纯的砂、石料体空隙率较大,很难捣实,导致涵洞及路基产生较大沉降量及不均匀沉降。采用人工级配的砂砾,不仅克服了上述缺点,而且经过处理的地基的抗剪能力也大大增强,同时原材料广泛,运距也近。

2.4如果采用灰土处理,虽然经济,但当地粘土难与石灰掺和拌匀,技术难度较大,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容易耽误工期,受季节影响,不能及时晾晒。

3.0处理地基的挖深与探宽的原则及设计、实践

地基的挖深与挖宽的原则:①满足附加应力扩散的要求;②防止侧面土向外挤出;③地基中不留杂填土、粉砂等。

软土、故河道、暗沟、杂填土等完全清除后。当深度H>0.8m时,砂砾垫层与地基土进行踏步搭接。土力学研究的结果,虽然表明二灰碎石刚性基础的附加应力扩散角α=22o,但目前还缺乏可靠的理论方法计算砂砾垫层的宽度B’=B+2Htgα计算(B’、B、H及α见图3.1所示),如果两边是好的持力层土时,α取30o,如果四周都是回填土时,α取45o,以保证砂砾垫层受压后侧面不向外挤出。

桩号K17+070、K17+150、K17+200三处1—4.0m现浇板暗涵洞工程地基处理比较复杂,基坑的现场鉴别检验是该工程地基处理的关键,也是难点。因为涵洞前后两侧重力式涵墙身位置软基是分布及厚度都不均匀的含水量52%的夹有薄泥炭层的粘土,在湿润状态下与粉质粘土分界不明显。为把握起见,根据膨胀土失水收缩的性质,一般挖开基坑3~5天后,裂缝则小得多,为了保证基础受荷载后沉降均匀,把地基挖深晾晒处理,每隔1天检查含水量,之后反复翻耕晾晒压实,同时掺加少量砂砾,砂砾垫层必须入老土0.2m,以保证两者牢固结合,直到监理工程师检测含水量符合要求,再压实,压实度要求达到95%以上,然后分两层做厚0.6m的砂砾垫层及0.2m厚素混凝土隔离垫层,实践证明这样处理完全可以做到。通过工程实践,这样处理能够达到预想的地基承载力200KPa以上要求。

本段道路去年提出切合实际的砂砾垫层施工方法,施工单位进行500m实验段,通过数据分析研究证明这样处理后的地基达到路基承载力要求,通过施工单位春季施工的努力合作,公路路床软基的处理非常及时,各道工序严格按设计施工,通过砂砾垫层标高复测、二灰碎石层标高复测,路基没有沉降现象。

4.0砂砾垫层的施工方法

篇3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根据《浙江省电镀行业污染整治方案》要求,电镀企业必须全面整治提升,排放污染物严格按照《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执行。在此背景下,电镀企业对现有的污水治理设施进行改造势在必行。

1 设计参数

某电镀厂主营镀锌铁丝、转椅电镀等业务。企业现有镀锌生产线2条,镀镍生产线7条,日排放生产废水约40m3/d,企业有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化学法对厂区内的生产废水进行处理。

1.1水量

该企业的电镀废水排放总量约40m3/d,当前水质分流情况为:含氰废水、含铬废水以及综合废水,共三类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其分类水量为:

含氰废水:Q1=5 m3/d;

含铬废水:Q2=15 m3/d;

综合废水:Q3=20 m3/d;

1.2水质

根据现场取样分析,本方案水质情况如表1

表1 进水水质 单位:mg/L ( pH除外)

1.3设计目标

污水处理站能连续接受企业排放的电镀废水,处理后的水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的“水污染特别排放限值”。具体指标如表2

表2电镀行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 单位:mg/L(pH除外)

2 工艺设计

2.1现有工艺分析

污水处理站目前的处理工艺流程为:

该企业只有1个氰化镀锌车间(计划停产),其余均为镀镍铬车间,清污分流较容易。

污水处理站设氧化破氰池、铬反应还原池以及中和反应池各一座,均采用间歇反应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分别处理,处理后的废水与综合废水一起进入综合池,在澄清池中调整pH沉淀后上清液排放,污泥用泵送至压滤机过滤,过滤后的水返回澄清池。总体上处理工艺是可行的,但同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根据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镍、铬等一类污染物必须单独收集处理,镍要求单独回收,清污分流必须重新收集归类;

(2)原化学处理系统没有沉淀池,反应与沉淀均在澄清池中完成,时间较短,沉淀效果易受影响;

(3)排放标准中“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的重金属排放限值非常低,仅化学处理要达到该标准非常困难,处理效果也不够稳定;

(4)电镀废水的排放指标中增加了CODCr、氨氮及总磷等指标的控制要求,CODCr的排放限值为50mgL,原处理设施中无相应的处理工艺,必须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完善;

(5)焦亚硫酸钠、碱等投药方式为固态投加,药剂浪费量大;

(6)没有自动控制仪表和加药自控装置,易导致加药过量或不足,从而导致浪费或排放水超标;

2.2改造工艺选择

鉴于污水站目前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利用企业现有设施设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清污分流及镍回收单元装置

原厂区共有三根分流管道,分别为含氰废水、含铬废水以及综合废水,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一类污染物(镍、铬)必须单独收集和处理,原工艺中含铬废水已经单独处理了,但含镍废水与其他废水混合进入综合废水,现拟将含镍废水从车间直接分流收集,并采用镍回收装置进行集中回收,回收后的水排入污水处理站综合池进行后续处理。

(2)沉淀池的改造

沉淀池是化学沉淀工艺中固液分流的主要设施,现污水站需新增沉淀池一座,考虑到污水站内原有一座7.8×8.3m,深3.5m的方池,进行适当的结构改造并加装斜管(一半)后即可改为一座沉淀池和一座清水池;

(3)深度处理-重金属过滤设备

由于新的排放标准较低,化学沉淀很难达到要求,必须进行深度处理。重金属过滤器可选择性去除重金属离子、六价铬以及氰化物等,可去除痕量残余的污染物,同时也可解决前道化学处理工艺中误操作引起的超标,具有运行周期长、出水稳定,可再生反复使用等优点,是重金属离子稳定达标的有效保证。

(4)去CODCr工艺

电镀废水中的CODCr的主要组成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种,无机CODCr组成主要包括Fe2+、SO32-等还原性离子,有机CODCr组成主要包括有机添加剂(湿润剂、光亮剂及除油剂等);目前去CODCr的方法主要包括生化、氧化、电解等,电镀废水中主要为表面活性剂,难以生化,经测定废水B/C值≤0.2,属难生化废水;电解适用于小水量高浓度废水,能耗高,电流效率低;本方案选用TCOD药剂去除废水中CODCr。TCOD是一种高效氧化剂,可对大分子有机物分步进行β氧化、ω氧化,最终使有机物矿化去除。采用去CODCr药剂去除CODCr具有不需增加土建设施、使用方便等优点。

(5)加药系统的改造

原加药系统均为固体直接投加,也没有控制显仪表,药剂投加终点无法准确控制,部分药剂投加过量也会增加化学需氧量即CODCr(如焦亚等);建议改为液体投加并采用自动控制,铬还原可采用ORP与焦亚投加联动,中和则采用pH与液碱投加联动控制。

(6)pH回调装置

沉淀池的出水pH一般在9以上,必须回调至7左右方可排放,为保证pH的准确投加,投加方式采用计量投加并结合超标报警(光电)。

2.3工艺流程

.

污泥

2.4工艺流程说明

(1)含氰废水采用间歇氧化破氰,间歇进水、反应、出水,破氰药剂采用次氯酸钠,停留反应时间大于2h,出水进入综合池;

(2)含铬废水也采用间歇处理的方式,铬还原的焦亚投加量采用ORP控制,自动加药,出水进入综合池;

(3)含镍废水单独收集后,采用离子交换成套设备回收处理。废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镍离子被树脂上的活性基团交换而被固定于树脂床上,从而水得以净化,出水进入废水站;树脂饱和后经再生得硫酸镍液体,可回收利用。

(4)上述三类水分别经预处理后与综合废水一起在综合池中停留均质后用泵送入中和池,中和池中设pH控制仪表,能与加药泵联动,自动调节pH。药剂采用液碱(30%NaOH),pH控制范围为9.0~9.5,同时加入PAC,pH调整完毕用泵送至沉淀池,泵前投加PAM。

(5)沉淀池出水进入清水池,加入TCOD药剂,接触反应,停留时间为1天,大部分CODCr被氧化分解或转化为不溶物。

(6)清水池的水泵送入重金属过滤设备,通过其对微量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作用去除废水中残余的重金属离子,并可过滤前道工艺产生的不溶物。过滤后的水经pH调整后可达标排放。沉淀池的污泥经压滤机压制成滤饼,最终安全处置。

3结论

改造工程经调试后,各处理环节污染物削减情况如表3

表3污染物削减表单位:mg/L (pH除外、水量t/d)

(1)含氰废水采用氧化破氰去除CN-,去除率达99.5%;

(2)含铬废水采用焦亚还原去除Cr6+;去除率达99.97%;

(3)含镍废水采用镍回收单元设备处理,对镍的去除率达99.5%;

(4)上述废水进入中和反应池相互稀释,中和后鼓气反应吹脱,然后沉淀分离,该工艺属一级物化,其对污染物(Ni2+、Cu2+、Zn2+、Fe、氨氮、总磷等)的去除率依次为:92.71%、96.42%、93.44%、93.71%、75%、50%;

篇4

目前,在电力企业所属的培训中心担负着电力企业人才培养重任的培训师队伍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电力企业培训中心所属的专职培训师;另一种师资力量形式就是兼职培训师。

专职培训师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专职培训师是指电力企业专业培训中心的从业老师,他们大都具有国家认定的教师从业资格,具备某一领域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系统内专业培训中心就职。在专职培训师中,部分人员是随着原电力学校(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转制而来的学校老师,还有一部分是培训中心成立后从基层单位招聘过来的生产一线工作人员和近年来新分配的大学毕业生。在培训工作中,部分从生产一线招聘来的专职培训师担负着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较高质量的实践培训工作,原来从事学校学历教育和新进的大学生则大都是承担着理论教学部分工作,比如电工基础知识教学、技能培训前期的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等,他们讲授的内容大多来自于国家正式出版的教材、刊物,行业标准、规程规定等。在平时的工作中,专职培训师还要承担着部分培训研究和培训管理工作。比如培训班班主任的工作,专业教研小组的教学研究和组织工作等。在培训工作中,由于专职培训师的日常工作大多脱离生产经营一线,在工作中所带来的问题就是技能培训工作做不到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很多新技术、新标准、新设备的应用培训做不到与时俱进,造成很多学员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向专职培训师进行讨教时,培训师只能给出原理性解释,讲解难以使学员信服。

兼职培训师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兼职培训师是指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牵头选拔,培训机构聘用的有着高超业务技能和丰富现场工作经验,或者在某一专项业务中有着出类拔萃技能水平的一线工作人员。他们大都来自于公司生产经营一线,不仅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业务技能,而且对教育培训工作热爱且具备一定的教育培训工作能力,很多人都有在一定层级的专业技能大赛中取得过骄人成绩的经历。在培训工作中,兼职培训师主要负责技能等级培训中的实际操作培训和岗位培训中的示范性操作培训。比如输、配电线路的运行与检修培训、装表接电技能培训、用电采集系统的应用培训等。这些培训内容贴近具体的工作实际,培训方法采用操作动作分解演示、工艺规范的模拟再现等形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是其他任何培训都无法替代的。但在培训工作中,由于兼职培训师来自于公司生产经营一线,很多人没有教学工作经验,再加之部分兼职培训师抱有临时工作观念,很少有人在培训艺术和教学技巧上下功夫,从而造成培训工作质量难以提高。

解决专兼职培训师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建议

分析目前电力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师资队伍现状,参考电力培训工作对培训师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需求调研要求,结合电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近几年发展现状,提出以下方法来完善专兼职培训师师资队伍管理和建设工作。

健全专兼职培训师的选拔任用机制

电力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培训师是电力行业从业人员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岗位的特殊性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更要有出色的理论水平和过硬的业务技能。因此,建议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制定培训师准入资质的标准和相关执业资质的规定。比如规定要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包括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职称等级或技能等级;在历年绩效考核中至少要在良好以上或者在省、部级竞赛中取得一定的名次等。对于专职培训师还应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教师资格证等要求,对于兼职培训师采用设定条件遴选的方式进行选聘,并尽可能采用周期制聘用方式,即一定时间内放弃原有岗位工作,固定在培训中心担任培训师,从而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担当培训工作。

拓宽专兼职培训师选拔任用的渠道

鉴于培训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传授技艺的工作特殊性,选拔任用培训师不仅要注重从新进大学生中选用培养培训师后备人才,更要关注拥有充足理论知识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一线职工,特别是已在生产一线锻炼摔打多年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基层员工。有条件时还可以从一些二线干部或退出岗位的班组长和生产骨干中进行选聘。这类员工有着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授课潜能,讲授知识和技能深入浅出,实战性强,常采用案例教学法从自身工作经历中举实例、解难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生动易懂,容易被学员接受并引起共鸣。如果能选拔这类人担任培训师,无论是专职培训师还是兼职培训师,只要对他们授课能力、语言组织、课堂掌控技巧等方面稍加培训,都能够很快地进入培训师角色,并且能够出色地完成培训工作任务。

建立健全对专兼职培训师的激励制度

为保证培训师队伍的稳定性,保证培训工作效果,建议制定培训师工作管理制度,明确对培训师工作的奖惩激励办法,对专兼职培训师的工作进行细化和量化。比如用完成一定数量学时或培训人次的方法量化工作任务;用培训工作考评或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细化工作质量等进行考核。同时,对工作绩效考核优异的培训师在公司系统内优先提拔使用,对有培训工作经历的培训师在职称评定、技能专家评定等方面加分照顾等。对兼职培训师在培训工作结束后回原单位在岗位安排上明确不低于原岗级岗位安置、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重用等等措施,打消兼职培训师在培训师工作结束以后的岗位安置顾虑,从而从制度上保证培训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开辟专兼职培训师自身素质提升的通道

当今社会乃信息爆炸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也在大大缩短。要想不被时代所淘汰,只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技能。培训师教书育人,对于知识的获取更是十分迫切。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不断充实自身的“水”,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自身主动学习来获得,还有就是组织安排,通过到相关院校和生产单位学习获取。作为培训中心要主动为培训师提升技能提供条件,可以采取和一线生产经营单位联合培养的方式,安排专职培训师定期或不定期到生产经营一线采取跟班或顶班工作的形式,参与一线的生产经营工作。在安排培训师跟班或顶班工作中,要对其设定预期的技能提升目标,并严加考核,从而保证跟班培训的效果。对于兼职培训师要明确教学要求,采取优胜劣汰制度,促使他们保持和原有单位的联系,主动了解和掌握生产一线的工作动态,不断给自己“充电”,让培训师能够始终保持“一桶水”的状态,从而为培训工作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篇5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construction of the enterprise in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gradually formed a modern management with the mea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jects, new structures and new materials and all kinds of new technologies appear constantly, therefore, the correspon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lso was developed. The paper will discuss person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several awareness of the problems.

Key words: the scene, safety, innovation, later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现场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基本问题。一般来说,对于现场施工管理,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1从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

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施工工艺复杂,各施工工种班组多,因此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应该熟悉施工图纸,甚至每一道工序进行优化,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各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各种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

1.2做好材料管理工作

材料的管理工作,应该从材料供应、材料采购、材料进场、材料发放等几方面进行。

1.3做好人员管理工作

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起着关键的作用。施工队伍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密不可分,坚持以人为本,可以培养施工队伍的凝聚力。同时又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

1.4做好施工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的重点要放在预防阶段,从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安全保护设施的设计与设置,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和安全监督,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分析,建立安全值班制度等多方面对安全工作进行管理。

2 施工安全管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管理科学首先涉及的是常规安全管理有时也称为传统安全管理。现代安全管理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必由之路。一个具有现代技术的生产企业必然需要相适应的现代施工管理科学化。现代施工管理的意义和特点在于:要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传统的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刊);变传统的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传统的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过去企业只顾生产经济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牛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传统的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程式;变传统的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变次要因素为核心事业)。

2.2安全管理

如何提高现场的安全施工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开展工作的首要问题。安全工作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有人在工作就存着安全问题。它不分地表还是坑下,不分大单位还是小单位。也就是说安全工作的普遍性要求领导心中要时刻装着安全。要把安全工作当成份内之事,给予高度重视。领导的重视着重体现在:责任,把安全问题纳入议事日程;意识,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敏感;落实,发现问题就要紧抓不放;督查,要经常亲临现场检查安全;引导,要善于用典型来抓安全,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引导、启发。从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领导不重视或重视不够或作风漂浮的单位。事故发生的频率总要高些。反之,领导重视了,就能起到一个表率作用,就能带动职上重视安全,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2.3做好预防工作,事前控制为主

安全和生产是一对与生俱来的矛盾.不可避免也不可回避,要正确对待。要在组织生产的同时抓安全。但在现实中,抓安全又存在着两种抓法:一种是事前抓。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抓;一种是事故发生后、手忙脚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抓。两种抓法结果大相径庭,任何事故的发生。事前都有征兆,发现了苗头要及时整改。学会在事前抓安全,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

2.4安全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没有傲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缺乏法律观念和意识,逃避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没有实施有效的安会教育,安全意识资薄。很多生产经营单位只顾生产经营不顾安全的现象还很严重,有的企业新进职工不经培训就安排上岗。不懂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意识淡薄而引发的事故率不断上升。

2.5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管理手段落后;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贯彻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对“三违”大多以罚代管.忽视设备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忽视安全设施的建设。有些企业建立施工管理制度的目的不是用于管理而是应付检查,既不重视制度建设,也不重视制度的贯彻落实,没有管理和责任落实可言。

3项目施工管理创新

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推向了市场,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逐步转变,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清除了人们长期形成的“等、靠、要”思想。建筑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其次,创新是时展的要求。纵观历史,大量事实说明,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改革、发展已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走“创新、改革、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企业如果没有管理、资本、机制、体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就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也意味着其市场份额将减小并逐步被市场淘汰。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际承包商进入中国建筑施工市场和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使国内建筑业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这些因素迫切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加强项目施工的创新。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存在过度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等现象,由于业主处于买方市场,合同中不合理的要求、不平等的条款等,常常使业主摆脱责任,承包商地位十分被动;设计和监理不能很好履行职责,职能错位常常不自觉地发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集体、个体企业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与公平;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总之,我国建筑市场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法律法规还没有健全,存在许多人为因素、政策导向,但无论怎样,市场经济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建筑市场自身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必然要求我们的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

4后期施工管理的关键问题

篇6

基础设施建设是事业单位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各项社会事业均衡优质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物质保障,各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常常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当作首要任务来抓。因此事业单位基础设施建设的核算就显得重要起来,恰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准则》和《制度》)新修订,从2013年1月1日起执行。本文以工作中接触的建设项目为例,结合的新修订的《准则》和《制度》,对事业单位基础设施建设会计核算的中的一些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把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定期并入核算“大账”的必要性

(一)原《准则》中关于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

我国1997年5月颁布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中规定,基建投资活动的会计处理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是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另一方面,要求经费账中要设立自筹基建科目,用来核算事业单位在财政补助资金之外,用于工程建设的资金活动的相关核算,如此便形成了经费账和基建账两套账的核算模式。这种会计核算模式的优点是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结存情况清晰一目了然,符合“单独建账、专款专用”的专项资金管理要求。最主要的缺点是工程建设期间所形成的资产难以准确归集到固定资产中,在经费报表中无法完整地反映单位资产状况,资产账实不符。

例如:我单位“文化馆、图书馆综合楼”于2003年10月开建设,于2005年1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历时2年零2个月。由于是云南省“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当时按照资金管理要求,单位专门成立了基建办公室,开设了银行存款账户进行管理。工程建设竣工经县审计局审计后总投资1060.97万元,其中:

1.主体工程(土建及桩基础)投资380.71万元;

2.装潢工程投资(含玻璃屋顶)投资:405.5万元;

3.室外环形走道投资:36.84万元;

4.室外绿化工程投资:93.98万元;

5.消防工程投资:60.48万元;

6.工程建设待摊投资支出:83.46万元。

2005年12月编的建设单位资资金平衡表:

表1 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工程资金平衡表

单位:元

2006年6月经县审计局基建审计后办理竣工结算时编的建设单位资资金平衡表:

表2 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工程资金平衡表(结转后)

单位:元

从表中可以看出单位2005年工程虽然已经完工,投入使用,但是在2003年到2006年6月的资产使用单位会计报表中有数额巨大的工程建设资金在单位经费报表中没有反映。

(二)新《准则》下的单位会计处理,更为明晰完整

1.仍以前例,资产使用单位在没有收到基建办公室(建设单位)的固定资产移交资料(包括审计报告、基建决算报表和资产移交清单)以前不做会计分录,只是在每月经费报表中“在建工程”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账户中反映文化馆、图书馆综合楼建设,金额10609700元。

2.收到基建办公室(建设单位)的固定资产移交资料,作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房屋建筑—文化馆、图书馆综合楼 10609700

贷:长期应付款—两馆建设—××单位工程款 2827160

应缴税金—两馆建设—××税 142540

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文化馆、图书馆综合楼

7640000

同时: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文化馆、图书馆综合楼 10609700

贷:在建工程—基建工程—文化馆、图书馆综合楼 10609700

3.每次支付工程款、缴纳税金时:

借: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基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元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 ××元

同时:

借:长期应付款——两馆建设——××单位工程款××元

应缴税金——两馆建设——××税××元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文化馆、图书馆综合楼

××元

二、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基建账与经费账两套账并存模式的必要性

《制度》科目使用说明中规定: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同时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至少按月并入“在建工程”及其他相关科目反映。《制度》中为什么没有完全取消经费账和基建账两套账的核算模式。我想还是出于对事业单位建设资金大部分是财政补助,大多数资金管理中都有“单独建账、专款专用”的管理要求来考虑规定的。

三、“在建工程”科目核算的其他事项

第一,其他资本性支出(不需要国家发展和改革部门集中安排资金购建的基础设施和大型修缮所发生的支出)的会计处理。

以我单位2012年将空房装修改造成博物馆一事为例:

2012年1月收到施工企业开出的税务发票10万元(手续完备)和工程合同,合同总价款264500元。同年3月支付工程款10万元,6月工程完工,会同有关单位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开出尾款发票64500元。新旧《准则》的会计处理比较见表3:

篇7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建设项目具有资金使用数额大、阶段性强、工期长等特殊性,建设工程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抓住建设项目的前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预警作用,通过对整个系统各关键环节的风险性进行系统评估、监督和管理,及时堵塞漏洞,控制潜在风险。

一、前期阶段

1、投资立项阶段:投资立项阶段决定投资项目的具体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和建设地址,决定建设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及设备的购置等重要事项,是整个项目投资决策的关键环节,为了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提高投资效益,审计人员应确认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经过审批,审批手续是否合法合规。在这一阶段,审计人员要参加有关建设项目的评审会议,监督评审过程,审查评审结果及批复文件。项目建议书重点审查上报有关部门审批的拟建方案、规模、地点、建设条件、资金来源、投资估算等报告及上级的批复文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点审查编制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或资质并经过建设单位委托,是否按规定程序审批,编制单位收费标准是否合理合规。

2、设计阶段:工程设计是基建工作的龙头,工程设计的优劣不仅关系到项目的功能和使用价值的高低,而且对工程造价和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工程设计这一环节是审计的重点。主要包括设计单位选定的合法性、设计方案选定的科学性、设计图纸、设计合同的合理合规性等。设计单位为了降低设计风险,往往通过增加柱、梁等构造上的几何尺寸保守设计,这样,势必增加项目成本。因此,建设单位应聘请非设计单位的建筑、结构设计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充分论证,重点对设计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论证,以控制工程造价。

二、中期阶段

1、招投标阶段:建设工程的监理、施工总承包、材料及设备招投标工作是建设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阶段,审计人员应运用审计专业知识从前期的招标方式、招标文件的编制等方面入手,对招标工作进行审计监督,一是加大对招标文件内容的审核力度,提出操作性强的修改意见和方案,增强项目工期和投资的可控性。二是以工程取费定额、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审核作为前期投资审核重点,审计人员深入市场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全面展开工程项、量、价的审核,提高审计的直接绩效。

2、合同签订履行阶段:工程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贯穿于项目开工、建设、竣工结算全过程,是建设单位与工程项目参建各方之间的刚性法律约束文件。审计人员应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中介机构审计人员沟通,配合审计事务所顺利开展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深入施工现场,对工程合同中的变更和签证内容进行确认,保证决算审计时该项目的真实性;对工程项目的定额、取费一一把关,避免不合理取费和高套定额:加强对合同签订单位履约保证金缴纳情况的确认,避免施工单位违约风险;充分运用审计专业管理经验进行合同审核,提出有效建议并进行项目预控,将可预估的风险通过合同条款进行规避、分散和转移,以维护企业利益,保障建设项目顺利进行。

3、进度款支付阶段:为切实做好工程进度款支付管理,审计人员通过对跟踪审计单位进度款审核意见、已签订合同的审核,对工程进度款支付依据的充分性进行审核确认;项目资金实行先审后付款,加强对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的控制,为工程项目结算审计做好充分准备并留有余地,避免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过大可能出现的追讨资金困难,也为投资控制设下最后一道防线。

三、后期阶段

1、项目管理咨询阶段:在保证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等前提下,将全过程跟踪审计监督职能加以延伸,充分发挥和利用审计组专家成员具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的优势为项目工程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提升审计效益。

2、项目管理监督阶段:审计人员应对工程项目立项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合同履约阶段全过程进行检查,归档立卷。对已经竣工的建设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确定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同时,审计人员经常深入已经竣工使用建设项目现场,走访查看,配合有关部门对《建筑工程质量保修书》相关内容认真督查,避免因未及时报修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1 基础工程建设中的基本条件

在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以前,施工技术测量人员必需根据一些与之相关的地基设计图和地质情况勘探数据所反映的地质以及地下水位情况,准确评估即将作业小区的整体状况,提出指导性建议或者意见,最终制定可是实行解决方案。工程动土以前,要仔细了解建筑用地情况,有些道路、墓地、植物等给施工带来不便的因素应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与政府有关部门或者个人进行协商,以求合理妥帖解决问题,不影响工程实施。如果遇到特殊的山林地区,还要求施工方了解当地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水文特征,因为山区工程施工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自然地质灾害,山体滑坡,山洞坍塌等等,特别是如果在相对比较陡峭的山下作业时还应该提前检验山坡的稳定状况,对施工过程所产的后果提前预测,如果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工程本身以及施工人员造成伤害或者对投资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我们应该及时准确的采取应对处理措施。地质地形工作考察以后,施工设备的运输以及安装问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比如说,运输机械的道路需要考量,机械被运送到施工现场以后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相应的技术处理。施工现场的工程测量也要谨慎处理,精确的定位,找好基准点、反复的根据图纸设计进行校对检验是关键步骤,处理好这些问题,也就自然可以打好基础。现场清理整平过程中还要安排有效临时的排水渠道,当挖地沟低于管沟的时候,技术人员应该提醒施工人员寻找相应方法,以求水位能够降低,并且保证地下水水位要比开挖底面低大概0.5米,然后方可进行全面施工。

2 基础工程中的基本作业原则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基本作业原则主要有两个重点部分:第一,如果基础工程中需要的是比较浅的基础或者地基的情况,那么增大坡度的问题并不需要过多考虑,能够通过基准线的测量然后按照基准线划出槽边即可,如此便可按照次序展开施工作业,至于用什么样的方法使地下水位下降,如何修建临时的地面排水渠道,只要根据施工用地地貌地形地质的勘察数据以及开方挖土的尺寸进行规划就可以了,这样既能保证顺利施工,又能保证基础的土结构受到损坏;第二,基于整体建筑工程的安全考虑,基础工程的负载能力还有必要进行认真的考量,上层建筑建设的质量再好,基础工程出现问题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人身财产安全威胁,特别是我国的北方地区,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基础建筑的耐寒性能,钢筋混凝土混合比例的大小,热胀冷缩的承受范围。而一些常年湿润多雨地区,又要顾念到基础建设的防潮防腐蚀能力。这些因素以外,我们还要使地基的工作面积拥有一定的可扩大范围,在精准施工设计的基础上,实现基础建设安全性能的最大化,这是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3 基础工程中的施工方法以及质量控制

方法:一、依据不同施工现场的土质以及水文特征,可以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进行开方挖土;二、设置多个积水坑,或者应用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质量控制:第一、在工程基础设计初期进行控制,设计人员必需精确的计算基础工程以及主体结构的各项比例,尤其是工程基础的承载能力,只有通过精准地质勘探,细致的数据分析才能更好的计算基础工程的承载能力,才会为整个水利水电工程保驾护航;第二,在建筑材料选择上实施控制,由于基础工程具有一些相对的特殊性,对材料的要求也显得有些特别,寿命长、耐潮湿、弹性形变性能较强的材料搭配更为稳妥;第三,现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施工场地的作业面积需要得到保障,工人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技术人员实施监督,不可出现偷工减料现象,要做到天天验收、实时验收。只有在这些环节上有了保障,基础工程的施工才能有效可靠地实现质量控制。

4 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

解决软土基础问题的方法:①排水固结法。作为解决淤泥软粘土地基沉降的有效措施和保持淤泥软粘土地基稳定的有效方法,由加压和排水两部分系统组成。②换土法。当淤土层厚度较薄时,把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淤土层换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采用沉井基础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③强夯法。将80kN夯锤, 起吊到高达6m~30m的地方,让锤作自由下落运动,通过这样的运动夯实土质。如果地基是河流冲积层、滨海沉积层,或者由黄土、粉土、泥炭、杂填土等构成,使用强夯法容易达到目的。④旋喷法。旋喷法主要用于地基防渗工作的开展,通过利用旋喷机具将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置于土层预定浓度,而后对其予以提升,在这个时候喷嘴会以一定速度作旋转动作,这样就会产生高压,高压挤迫水泥固化浆液与土体混合,经过凝固硬化结成桩子,以达到提高地基防渗的目的。⑤振动水冲法。振冲法的工具是振冲器,它类似于一根插入混凝土振捣器的机具,该中机具涵括了上、下两个喷水口。由于振动和冲击荷载的作用,地基中会先成孔,而后在孔内予以填充砂、碎石,进而分层振实或夯实,这样地基将得以加固。⑥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法。其手段是平摊荷载于地基,在可能出现塑性剪切破坏时,平铺于地基表面地土工合成材料将可以对面形的破坏起到组织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小破坏的扩张,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⑦灌浆法。将水泥砂浆、水泥浆、粘土浆、粘土水泥浆及各种化学浆材(比如木质素类、聚氨酯类、硅酸盐类)予以液化,同时这些浆液也是具有固化的特性的,这个过程中会用到相关的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而后将其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从而达到加固淤泥软土地基的效果。⑧硅化加固法。借助电渗原理,利用网状的带孔眼的注浆管,采用电动硅化法,通过轮换诸如的操作手段,把硅酸钠(Na2O·nSiO2)溶液与氯化钙(CaCl2)溶液注入土中,因为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进而生成胶凝物质,或者活化土颗粒的表面,这样土颗粒之间的连接性和土体力学的强度就会被提高,加固部位的半径会被扩大。不过这样的操作方法也有其缺陷性,即高耗电量,高成本,故而被采用的可能性一般不是很大。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U673.38 文献标识码:A

一、机械设备进场和安装管理

对各种刚进场的机械设备要进行严格控制,严禁不合格的设备进入现场,不合格的设备有以下几种:所选用的机械设备没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安全装置和各种限位装置修复后无法达到各种规范安全要求的;外形结构出现焊缝严重开裂、主要构件出现严重变形已无法修复的;传动机构各零部件严重磨损和严重变形已无法修复的;不安TN-S接零保护系统配制线路的;不安“五个一”(即一机、一箱、一漏、一闸、一锁)。

对各种刚进场的合格设备要进行严格的安装调试和进行二级保养后,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能达到各种规范要求和各种安全条例要求的,才能投入使用,具体体现在施工机械设备安装调试运转验收记录(记录见附表);对机械设备的电器必须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绝不允许两台用电设备的电气控制装置同在一个开关箱内,必须对保护零线重复接地电阻进行测试且电阻不得大于10Ω,特殊情况下使用三相四线制系统时,保护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具体体现在接地电阻测试记录上。

二、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管理

施工现场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按要求实行安全管理和安装验收制度。.使用的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在安装前,应当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机械安装要按审核后的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施工机械在投入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验收,办好验收手续登记。经验收确认机械状态良好,能安全运行的才准投入使用。所有施工机械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机械操作人员要进行登记存档,按期复验。机械设备使用期间,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维修、保养,保证其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以及安全运作。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当机械设备的使用达到一定年限时,机械故障会增加,工作效能会下降,需要进行相关技术改进和检修。所以施工单位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记录设备使用情况和相关技术参数,做到定期检查与维修。在更换零部件、结构件时要按照机械设计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更换维修,避免因设备故障或维护不力而影响施工组织、技术安排,甚至造成工程安全事故。同时设备所有单位应对机械设备的档案资料、原始资料(机械出厂合格证明、生产许可证、机械使用说明等)做到妥善保管,定期向使用单位告知机械检修项目和提供技术处理措施。超过使用年限的机械设备应作机械报废处理。同时机械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及相关规定。

三、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管理

施工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由于输入能量而运转,产生磨擦、振动、疲劳,致使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实体产生磨损,这种有形磨损即称为使用磨损。使用磨损一般表现为:设备零部件尺寸、几何形状改变,设备零部件之间公差配合性质改变,导致工作精度和性能下降,甚至零件损坏,引起相关其它零部件损坏而导致事故。

影响使用磨损程度的主要因素有:设备的质量、负荷程度、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环境、维护修理质量与周期等。,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措施,如对操作人员实行设备操作使用技术培训交底制度,使操作人员对施工要求、场地环境、气候等生产要素有详细的了解,对使用的设备有基本具体的理解,确保机械使用和操作的规范化和技术化。以防止降低机械的使用性能,缩短使用寿命,甚至酿成事故。当机械设备必须送修时,绝不能允许带病作业,但是在没有场地、设备等必要的条件下,切勿勉强拆修,以切实保证修理质量。拆装要按使用说明书和一定的工艺程序,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在拆装前后,零件要摆放整齐,严防磕碰和日晒雨淋。按目前施工生产的特点,机械维修工作可分为故障前的预防性维修和故障后的排障性维修。预防性维修是一种为防止机械发生故障而进行的定期检修业务,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以查明和消除隐患,故障后的排障维修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修理。

对于施工企业已装备的具有先进技术水平、价格昂贵的机械设备,因其技术含量高,单凭经验与普通工具已难以对这些设备进行正确的修理。因此,这些机械设备应采用现代的手段,以经济合理的方法开展维修,改变以往计划经济背景下实施的强制修理制度,实行“视情修理法”,即视乎设备的功能、工作环境、磨损大小,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其故障情况、损坏情况、技术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状态维修、项目维修,这样既保证了设备的完好率,在确保正常使用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工作效率,避免了机械不坏不修,坏了又无法修的局面发生。

为了促进各基层单位的管理工作,每年应组织开展机械设备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评比宜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以防止基层单位平时不重视设备现场管理,检查时再搞突击应付。检查评比的结果还应与奖惩制度相结合,要体现增产节约有奖,损失浪费要罚的原则,对管理优秀的单位与个人给予奖励,对管理差的予以处罚。这样,不但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还减少了设备的科技信息工程技术故障停机率,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四、机械设备的成本管理

机械费用是在完成工程项目任务时,所投入的机械设备在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折旧费、大修费、经常修理费、安装拆除费、进出场费、人工费、燃料动力费、养路保险费等。可以看出,机械使用费所包含的内容较多,而且在工程成本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所以作为施工企业应该努力控制机械费用,降低工程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机械设备的成本管理措施如下:

1、企业保有的机械设备规模,直接决定生产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标的资格,同样,经营承揽到手的生产任务对机械设备的保有规模也提出不同的要求。当任务充足时需要有相应的机械设备作保证,而当任务不足时,相对剩余的机械设备就需要寻求合理的运用。因此,应当的每年年初根据在手工程及预计的经营计划,初步确定年内机械设备的力量,同时还要合理安排各种机械的构成比例,如力量不足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增加机械能力。

2、加快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公路施工企业中一些已经报废的工程机械设备现今仍在超期服役,这就无形增加了设备的维修保养成本,昂贵的人力、物力、财力已远远超过了报废工程机械设备创造的价值,我们应当从经济角度来对待此类问题,该废就废,该处置就处置。利用多种渠道来加速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如采用社会融资租赁、职工集资入股购置等方式以解决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降低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有效手段。

3、机上人员以机械责任成本为依据,实行工、料、机综合承包。在机械施工中,将机械人工费、可依照的机械物化消耗成本分解到工程数量中去,确定内部单位工程数量结算单价。可控的机械物化消耗成本一般包括:燃料动力费用、日常维修费(含配件费)替换设备和工具损耗费、脂和擦拭材料费等。

篇10

污水处理厂建筑的总体规划

参照污水处理总体步骤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的地质条件、气象条件、厂址的地形、地质、地貌以及城区的污水来向,处理后的出水方向等各方面的因素,污水处理厂通常会划分为三个功能区(污水处理区、污泥处理区以及生产辅助区)。

1、污水处理区

污水处理区时整个污水处理厂的核心区,这个区主要包括粗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配水井、污泥泵池、奥贝尔氧化沟、二沉池、接触池、加氯间、高密度澄清池、二次加压泵房、虹吸滤池等建构筑物。

2、污泥处理区

污泥处理区时厂区中相对重污染区,主要由污泥缓冲池、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和泥棚组成。为保持厂区内的环境卫生以及运渣方便,在厂区的西北角设一次要入口,避免运砂、运渣和污泥对厂区产生的污染。

3、生产辅助区

这个区设有综合办公楼、汽车库、维修间及备品库等建筑物。按照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污水处理区构筑物从厂区的一侧依次布置,循环进水出水,就形成顺畅、紧凑,管路短,经济合理。考虑到该地区的主导风,将生产辅助区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避开污水气味对办公区的影响;同时,生产辅助区与污水处理区之间要以道路和绿化带来进行划分,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水处理区对于生产辅助区的不利影响。将接触消毒池布置在厂区靠近河流方向,排水方便;将污泥脱水机房布置在厂区另一侧,远离厂前区,能最大限度减少风向对生产辅助区的影响,同时靠近厂区另一出入口,尽量减少运输剩余污泥车辆对厂区造成的恶臭。

二、污水处理厂建筑物设计的特点

1、基础工程的设计

大主要构筑物如提升泵房、臭氧接触池、鼓风机房、臭氧发生器 室等基础一般采用φ50 0预应力薄壁管桩基础,有效桩长1 2 m,根 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注意预应力管桩施工时采用静压法,打桩 施工时先打试桩。。

注意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并从自我意识的调节入手

管廊及滤池底板、壁板、走道板等主体结构一般采用现浇 C 2 5 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 混凝土抗渗等级 S 6 ;砖砌体用 MU1 0 烧结多孔砖 ,地面以下用 M10水泥砂浆砌筑, 地面以上用 M5混 合砂浆;垫层用 C 10混凝土, 预制板用 C 3 0混凝土;铁梯栏杆均采 用不锈钢栏杆。

3、提升泵房、 臭氧接触池设计

实提升泵房、 臭氧接触池构筑物的设计等级、基础与结构的施工方法同其他建筑物, 但面层则有不同的做法:外立面用水泥砂 浆分层抹平,白色长条外墙面砖贴面。水池非露天顶板采用抛光 玻化砖面层; 内壁采用清水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表面修整后, 采用 I P N 8 7 1 0 -2 B两地两面防腐涂层。

4、废水池设计

一般面层做法为地板面用 C 2 0素混凝土找坡;壁板内外壁及顶板底面采用清水混凝土; 由于水池全部埋入土中, 水池顶板顶 面和水池壁板外侧均要求刷冷底子油二道。

污泥浓缩池设计

地基一般采用换土垫层法施工,挖去淤泥质黏土层至粉质黏土层,并换成中粗砂垫层至池底。面层做法为:底板面、壁板及毛石混凝土锥壁内壁采用 1 : 2水泥砂浆分层抹平; 外壁地面以下刷冷底子油二道, 地面以上外壁用水泥砂浆抹光, 中高档外墙用涂料刷面。走道板面采用广场地面砖。

鼓风机房、 臭氧发生器室设计

建筑耐火等级、屋面防水等级按要求设计,一般为现浇钢筋 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φ50 0预应力薄壁管桩基础。(1)砌体工 程:通常室内设计地面以下采用 MU1 0页岩多孔砖,M1 0水泥砂 浆砌筑; 室内设计地面以上采用 MU1 0页岩多孔砖,M5混合砂浆 砌筑。(2)屋面工程: 通常建筑找坡材料为膨胀珍珠岩,保温材料 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板 4 0厚, 防水涂料采用 1 . 5厚 J S高分子防水涂料, 防水卷材采用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卷材。(3)顶棚工程:通常采用轻钢龙骨穿孔金属板 吊顶, 纸筋灰抹面。(4)墙面装 修工程: 墙面基层水泥砂浆均加抗渗王一Ⅱ型,内墙面用白色乳 胶漆面或瓷砖饰面; 外墙面用面砖面。(5)门窗工程:通常采用铝 合金门窗或木门窗。6 ) 油漆防腐工程: 一般木制预埋件冷底子油 两度防腐, 金属预埋件及明露铁件刷P N 8 7 1 0防腐涂料防腐; 木门 满刮腻子。

污水处理厂建筑设计的问题

目前, 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一套设计习惯所创造的生活环境, 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这就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污水处理建筑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 以适应日趋变化的市场。长期以来, 在传统污水处理建筑设计的理念指导下, 污水处理建筑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封闭静止的方法,就工艺而工艺, 就生产而生产, 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单一的一种功能, 没有综合地考虑各种要素及建筑之间的相关性, 只是单单的把建筑的存在看为单一孤立的来设计, 没有考虑到建筑之间的统筹关系。因此工程的最终结果必然不能全方位地满足建设单位的各方面要求, 同时也更加不能满足日趋重要的环境要求。所以目前传统的污水处理建筑设计理念和建设单位的要求产生了冲突, 创新迫在眉睫。

污水处理厂建筑的主要发展趋势

建筑的节能环保趋势

由于污水、污泥本身的臭气在工艺流程中释放出来,给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为此对臭气的处理,要污水处理厂消 除自身污染。采用鼓风曝气的污水处理厂要选择低噪声的鼓风系统,污泥采用填埋处置工艺, 要防止污泥废液污染地下水,并将 废液进行处理后方可排放。采用污泥干燥焚烧工艺的污泥处置 厂,要将有毒害气体进行处理, 防止有毒害气体污染大气。

污水处理厂建筑的多元化趋势

污水处理厂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建设场地地域文化的多元化、企业品牌的多元化以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设计事务所的参与等, 极大地促进了污水处理厂建筑多元化的形成和发展。国内设计师们在接受全球性的同时, 也开始承认各民族、地 区和地方文化的价值, 在平等合作、 竞争的同时, 正在努力创造丰富多彩的跨文化的特色建筑。

结语:

在污水处理厂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建筑师要把建筑学上的审美观和污水处理建筑的实用观有机的结合起来, 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 因地制宜, 不断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以确保设计出一个优秀的工程来。

参考文献:

[1]张海洋,陈维.污水处理厂中建筑设计的协调统一[J].山西建筑.2010,04:41-42.

[2]牛顺德.污水处理建筑设计的几个问题[J].建筑工程.2007,04:39-40.

篇11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用电安全也有了一定意识,在这一形势下对电力企业的变配电所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诸多电力企业在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还存在一些漏洞影响了变配电所整体质量,所以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化处理刻不容缓。根据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实况,从而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能够大大提高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质量,对电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是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变配电所所内部诸多环节,一个环节把握不好,就极有可能影响变配电所施工整体质量。对变配电所工程建设进行合理化设计,是为了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两者之间有着互为连带的关系,合理的变配电所设计能够为后期施工提供有效依据,然而若不进行设计,则必然无法确保变配电所施工质量。目前诸多电力企业都认识到了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言,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变配电所的整体质量,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变配电所设计中应用的专业名词与相关标准不符

变配电所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期施工质量,对变配电所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但是目前部分电力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变配电所设计的重要性,在变配电所设计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滥用设计专业名词、设计要求不明确等现象十分常见,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变配电所设计质量。变配电所设计中每一个专有名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若不明确这些名词的意思,在设计过程中出现名词混淆的状况。

2.变配电所施工现场选择问题

施工现场的选择十分重要,选择与变配电所工程建设相符的施工现场能够降低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的难度,然而一些电力企业在变配电所设计中忽略了这一问题,没有认识到施工现场选择的重要性。部分电力企业在变配电所施工现场选择中只看重经济效益,在一些土地造价较低的地方进行变配电所施工建设,将变配电所特点及实际情况等问题抛于脑后,严重威胁了变配电所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变配电所设计施工中的施工设备及安装设备问题

施工设备在施工应用前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化设计,目前诸多电力企业设计人员进行了施工设备设计,但并没有展现设计效果,在设计过程中一味按照自身经验,施工设备设计中存在诸多与相关规范不符的设计因素,比如施工设备平面图与高低压配电系统图两者不一致等情况。不仅设计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变配电所施工中也存在此类现象,一些素质不高的施工人员为了缩短工期,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盲目进行变配电所施工建设,在施工中应用一些质量不高的安装设备,看似为电力企业节省了施工成本,但实际上这种状况会制约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变配电所工程建设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

4.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是变配电所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变配电所工程建设中要确保工程质量,需要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素养,还需要一定的责任感。然而在实际变配电所工程建设中,由于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需要大量工作人员,部分电力企业为了赶进度,招揽一些综合素质不高的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严重影响了变配电所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

二、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上述对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合理化解析,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变配电所工程建设整体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电能用户的用电安全性,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笔者根据变配电所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解决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常见问题的措施:

1.变配电所设计中规范专业用词

在变配电所设计工作中涉及到施工中的多个环节,运用专业名词能够帮助设计人员理清设计思路,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握对每个设计专业名词的使用,每个名词都代表一种不同的含义,若设计中名词应用混淆,会导致施工错误影响变配电所工程质量。为了避免此类状况,设计人员应准确客观的认识每个专有名词的含义,充分发挥专有名词在变配电所设计中的作用。另外设计人员还应该全面了解变配电所不同类别与种类,比如说变压器等设施放在露天场所中属于露天变电所,若变电所建设在车间内则属于车间内变电所,在设计之前要全面了解变配电所实际特点,从而使变配电所设计更加规范,合理。

2.变配电设计施工中要选择合理的施工现场

选择合理的施工现场是确保后期顺利施工的基础,施工现场的选择关系着变配电所工程质量,因此电力企业设计人员一定要根据变配电所实际情况,从而选择与之相符的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提高变配电所施工现场的安全性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是要全面考虑变配电所防火挑檐设置;二是要及进行安全出口施工设计,若变配电所的整体的长度大于7米,那么可以按照相关要求设计两个安全出口,出口应设置在变配电所两端位置。第三,进行变配电所梁高与电缆沟设计施工,在梁高施工中应考虑变配电所净高与梁高,而在电缆沟设计施工中,应将主电缆沟与控制电缆沟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既能够确保施工质量安全,还能够为后期变配电所改建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施工设备与安装设备的设计与施工选择

施工设备与安装设备都是影响变配电所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变配电所设计施工中对于施工设备与安装设备的选择应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相关规范进行选择,在设计中要保证高压配电系统图与施工平面图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施工人员才能准确定位变配电所安装设备所在位置,从而正确安装变配电所应用设备,为变配电所运行提供安全保障。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要严格把握施工设备的应用,根据设计人员对施工设备的设计规范从而合理化应用施工设备,

4.提升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在变配电所设计施工中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变配电所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因此在变配电所设计施工中要对设计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严格把控,对于一些不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的工作人员应给予警示与惩罚,杜绝此类现象的再发生。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要确保变配电所整体质量,就要结合变配电所工程建设实际特点及要求,从而选择与之相符的施工场地。在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要及时处理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免影响变配电所施工工期与质量。同时在变配电所设计施工中还要按照变配电所负荷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从而保证变配电所供电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用户及时提供安全电能,切实维护用户的用电安全与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梁健.关于变配电所设计中常见问题的解决[J].上海铁道科技.2011,8(12):133-135

[2]刘瑞涛 .变配电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 [J].工程科技,2013.5(18):356-357

篇12

Abstract: software foundation has a natural space, the permeability of small, large shear strength low, bond coefficient little unfavorable project properties such as, lead to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often can'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gineering design. Municipal road projects often crack, settlement, inevitable and software foundation has important links. In order to further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it is necessary to detail the foundation treatment methods and deal with the difficult points and the key points and avoid road frequent disease.

Keywords: municipal road;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Processing method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oints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市政道路工程的逐渐增多,不可避免地将会遇到天然空隙大、渗透性小、抗剪强度低、黏结系数小的软体地基,为工程带来不利的工程性质。由于市政道路工程不同于与其他工程,要求工程期段、不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一旦遇到不利的工程条件,将会影响工程的施工效率。为了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减少对人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熟悉掌握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保证地基强度满足承载力的设计要求。

一、软土地基的不利工程性质

基于软土地基的特殊特点,其加固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市政道路工程中的难点之一,也是工程设计勘测单位重点解决的难题。为了提高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技术的有效性,应当全面了解与掌握其软土地基的不利的工程性质,了解软土地基的危害性,才能保证市政道路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

1、地基承载能力低,难以施工。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施工扰动较大,容易破坏整个地基土层的结构,不利于施工;

2、沉降量较大,不能满足使用功能。由于软土压缩性大,工程完成后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道路出现裂缝、地下管线出现断裂等问题;

3、开挖基坑容易引发沟槽边坡失稳破坏,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造成失稳的主要原因在于软土天然空隙、黏结系数小;

4、由于软土地基中的地下水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地基处理过程中必须及时排水,并做好边坡土体的防护。因为在降水或排水工程中,很可能引发周围地层发生不均匀沉降。

二、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一)置换法

置换法就是将道路施工位置上的软土层挖掉,置换以良好的无侵蚀性、低压缩性的散粒材料或采用与道路工程施工相同的材料,然后分层压、夯、振动,使其满足设计要求的密实度。一般情况下,采用的砂或碎石置换,具有较好的强度和承载能力。置换法的加固机理是根据土层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具体就是让置换层承受较大的应力,下面的软土层承受较少的应力,然后使整体土层满足设计与施工的要求。因此,置换法只适用于浅层的软土处理。

(二)强夯法

简单说,强夯法就是用几十吨重的夯锤从几十米高处自由落下,对地面进行强力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这种软土地基处理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地基的强度、降低地基的压缩性,还能有效改善地层抗振动液化的能力,有助于增强防灾能力。由于此种方法需要使用到几十吨重的夯锤,必然为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带来一定影响或其他副作用。因此,使用过程中应当加以小心。

(三)排水法

基于软土地基的渗透性,地基处理中必须设置排水管道,并做好边坡土体的防护工作。所谓的排水法就是采取相应措施(砂垫层、排水井、塑料多孔排水板等)在软基表层或内部形成水平或垂直排水通道,使软土层在自重或外界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快速排出土层中的水分,最后达到土壤固结的目的。下面以排水井措施为例,具体说明排水法的施工工艺。

排水井法就是在软土地基内按照一定的间距打孔,然后在孔内灌注透水性良好的砂或其他物质,并在上部施加预压荷载。其原理就是缩短排水路径,使其在荷载作用下加快排水速度,尽快使土层的含水量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通常情况下,排水井直径为250-500mm之间,间距在2-3m之间。

(四)灌浆法

灌浆法就是借助于压力,通过钻孔或其他设施将浆液压送到地基孔隙或缝隙中,改善地基强度或防渗性能的地基处理方式。在当前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市场上,灌浆法的方式主要包括固结灌浆、帷幕灌浆、接触灌浆、化学灌浆以及高压喷射灌浆。下面以高压喷射灌浆为例,扼要论述灌浆法的具体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

首先在软土层中钻入灌浆管,然后用高压将水泥浆液或其他物质压入灌浆管,最后利用钻杆下端的特殊喷嘴以高速喷射的方式处理地基。在喷射的过程中,钻杆需要以匀速转动,并逐渐向上提升。在上升过程中,喷射出去的水泥浆液或其他物质与软土层强制地融合在一起,凝固后形成了圆柱体。因此,也称为旋喷桩。倘若采用定向喷射,而不是旋转喷射的方式,凝固后的土层可形成一段墙体。这种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具有加强同体强度、质量均匀、形状挖等优势,是一种新型的灌浆法。

(五)混凝土灌注法

凝土灌注桩是一种在软土地基的桩位上钻孔,然后将水泥注入桩内,或在桩内安置钢筋后注入混凝土的而一种方式。这种现浇桩与预制桩相比,具有低振动、低噪音、桩长和直径可调整的优势。但是由于成桩工艺较为复杂,故而成桩速度比预制桩慢一些。

三、市政道路建设中软体地基处理技术的要点分析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而言,尽管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包括很多种,但是每一种加固处理方法中都应当注意以下几种问题的处理。因为,这是软土地基中难于处理的问题。一是沉降处理、二是稳定处理,三是其他处理,具体内容如下。

(一)沉降处理

考虑到软土地基的不利工程性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地基处理难点之一就是沉降问题。之所以说沉降问题是软土地基处理的难点,主要是由软土基地的特殊性质决定的。虽然相关主管部门和施工企业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成功研制了很多方法,但是这些方式大多仅仅起到改善与加固的作用,根本不能改变软土地基的基本性能。所以才说,沉降处理是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地基处理的难点与要点。

软土地基处理中包括加速固结沉降和减少总沉降量两方面。加速固结沉降处理可采用加载预压、竖向排水和挤砂桩等方法;减少总沉降量处理可以采用换填好土、石灰桩、挤砂桩等方法。

(二)稳定处理

所谓的稳定处理,就是采取任何有效措施提高软土层的强度,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以瞒足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要求,方式包括置换法、挤实砂桩、混凝土桩等方法。除此之外,我们应当换个角度思考,不仅要思考如何增强软土地基强度,还应考虑如何阻止软土地基的强度降低。比如,采用快速和分期填筑路堤的方法。

(三)其他处理

这些处理要点和难点相对于沉降处理和稳定处理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但也是不能忽视的重点内容。比如,土层厚度、排水井设置,路堤宽度和厚度设置、供料购进及使用、机械作业安排等。

四、结束语

对于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地基处理而言,地基加固处理是一个长期的、技术要求高的工程,必须经过设计单位科学、细致的勘察与分析才能确定选取何种处理方法。但是不论采用哪一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都必须注意地基沉降、稳定处理两大重点问题。只有将这两个方面处理好,才可能保证软土地基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才得以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赖文侠. 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J]. 民营科技, 2009,(10) .

[2] 吴玉祥. 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 科技资讯, 2010,(13) .

篇13

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教学实施中,具有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具备酒店管理行业的责任意识、职业素养、合作精神、创新思维、专业技能等素质。实践教学是通过实验、实习、实践等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教学和学习活动,实现学生升华理论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动手能力、熟悉职业状况、缩短工作适应期,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等教育目标的教学形式。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通过多年的建设目前探索出一条充分利用运用学校、企业、社会三种资源,动静结合、仿真与实训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

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以情境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为引导,推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目前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都在尝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采用仿真环境、仿真教学材料,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学生的课堂实训时间和资源有限,为了保证学生的实训质量,我专业采用工单实训的方式,每门课程设计阶梯式的一系列实训项目,每一项实训由教师设计实训工单,即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必须完成老师要求的实训内容,并将完成的工单交给老师计算最后的累计实训成绩。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

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室如烘焙坊、咖啡书吧和服务大师工作站等生产性实训室,将学生实训和产品生产有机结合,为学生打造生产与学习一体生产性实训机会。

三、技能大赛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专业努力打造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竞赛平台;在校级竞赛平台,每个学期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专业技能大赛,并把校级竞赛平台常态化,涉及专业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知晓和关注专业技能大赛;在省级竞赛平台,酒店管理专业都会积极参与,认真备赛;在国家级竞赛平台,酒店专业会抓住一切机会冲击国赛,与全国的专业高手比拼,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和以赛促建的目的。

虽然最后能参与国家级大赛的学生为少数,但是参与这些赛事让我们受益颇多,首先在打造竞赛平台的过程中,我专业总结各类大赛的训练经验,提炼高技能训练的机制,建立高水平的科学的竞赛训练体系。

四、社会实践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了打破由于学生的在校时间课程比较多,而用人企业对学校提供的短期集中实训机会较难的局面,由学院协助学生成立专业的社团组织,由该社团出面联络可以周末或者假期兼职的酒店,在两年内累计完成在酒店兼职有10天,由酒店出具证明,就可以换取第四学期两个学分的综合实训分,此协会利用各种假期组织学生到酒店、游轮等地进行兼职体验等活动,目前该协会每年组织学生利用闲散时间兼职活动50多次,参加人数400多人,这些活动让学生以短期员工的身份接触酒店,了解酒店职业,不仅丰富了业余生活,而且提高了专业能力。自2014年以来,该该专业还开始组织学生“体验高端,赢在酒店”的奖励性社会实践活动,挑选少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赴北京和上海体验高端酒店,此次活动非走马观花的参观,而是让学生以客人的身份入住酒店,体验酒店的服务,并与酒店的高管近距离接触。学生通过此次活动,更深层次的了解了酒店行业,并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五、顶岗实习

目前该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采用6+6模式,目的是让学生将实习和就业进行良好衔接。

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职业起点,该院精心挑选了一批管理专业、知名度高、待遇好的实习酒店,在实习生的管理上,每个实习点都配备了专业指导老师,全程跟踪指导学生的实习,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学生实习完成后就业进行指导。

学院选择的实习平台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职业起点,很多学生实习结束后继续留着原单位就业,而且目前已经陆续有学生的职位得到提升,为将来的学生择业创造了资源和树立了榜样。

参考文献:

[1]韦彩萍.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9(4).

[2]周义龙.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