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41:0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小学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键词: 工学结合 课程体系改革 省级特色专业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无疑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推出的重大改革措施。高等职业教育要不断加强内涵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一直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而要深化课程建设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则需建构富有高职特色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积极推进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要求高校密切对接产业行业,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不少本科院校都对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建设方式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我校在深化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以省级特色专业为先导,以工学结合为抓手,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
一、明确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以往我校在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上大多沿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模式――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实践技能学习为辅。即使近几年不断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但在总体思路上还是走传统老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基本由学校单方面制定,虽然学校及各专业也会吸取来自行业的意见和建议,但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最终决策权还是在学校。这样设置的课程体系既缺乏与行业、企业相关岗位的衔接性,又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工学结合的实施使学校办学由传统封闭式转变成面向行业、企业开放,使学校独立自主的教学行为,改变为由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完成,不仅是教学场地、教学设施、师资队伍,还包括课程设置、专业建设等核心教学环节。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行业、企业深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参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各个环节,势必会导致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调整,课程体系的重新设置,行业、企业骨干专家对学生开展的直接的实践教学、实践技能训练等,将实践教学的比例和性质重新调整和定位。我校从自身办学特点和教学改革实际出发,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将课程改革作为深化教学内涵建设的重点工作,逐步建构和完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二、理清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思路
学校在学习外校经验、总结自身办学性质和特色的基础上,邀请专家共同出谋划策,逐步理清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构思路。经过多轮研讨,学校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建设理念,围绕核心素养,秉持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注重课程体系的职业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着力构建一种理论教学、技能实践和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课程教学体系。作为一种“工作”和“学习”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实施工学结合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能能力,使学生将学校学习与岗位就业顺利衔接。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不仅是“授人以鱼”,主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授人以渔”,将知识传授与具体工作任务结合起来,这样工作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一个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要求、工作目标及工作要素。因此,工学结合课程就是围绕具体的工作任务实施,学生掌握的不再是脱离具体工作情景和工作过程的纯理论知识,而是能反映某一个职业或岗位最核心、最关键要素的典型工作任务。我校明确了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后,在两个省级特色专业中着手实施,开展课程体系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两个省级特色专业根据学校深化教学内涵的建设方案分别制定了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思路。学前教育专业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适应学前教育人才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以学前教育岗位核心能力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突出“理论学习、能力培养、实习就业一体化”的专业特色。语文教育专业坚持“一个突出”的培养目标:突出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听、说、读、写、教、研能力和“两个面向”的服务宗旨:面向农村小学教育、面向基础教育改革,采取“三个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堂学习和岗位实践的结合、大学校园文化与小学校园文化的结合。根据“够用的基本理论、突出的职业能力、宽厚的文化素养”的人才规格,逐步构建起“工作导向、任务驱动”的能力项目课程。
三、确定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方式
2011年起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师范专业学生要通过“国标省考”的资格证考试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考试更加重视考核学生的教学实践和对教育教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面临这一新的改革形势,我校学前教育和语文教育两个师范专业发挥原来中师强技能的传统,更加重视和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在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中采取了以任务为核心、以双证书为目标的方式。
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外内建立了多个实验实训基地,将理论传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工作任务的实际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该专业在校内建有“幼儿活动模M实训室”,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仿真的模拟教学场所,还拥有多个舞蹈厅、音乐欣赏室、琴房等实训场地,各门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现场模拟和实际操作为载体,使学生不仅可以灵活地掌握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专业理论知识,更在实践中具备了向幼儿进行弹、唱、跳、画、表演等综合艺术教育的实践能力。
语文教育专业打破原有的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教育教学实际工作重新设置“工作导向、任务驱动”的能力项目课程,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根据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特点,确定一定的“学习主题”,每个“学习主题”下面设计一定的“学习模块”,每个“学习模块”下面归纳数个“学习任务”。教师的教学实施以引导学生完成各学习任务为单元,使学生在实际演绎和操作中掌握知识和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围绕师范性特色设计教学环节,逐步建构起以教师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将“双证书”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学生通过在校学习不仅可以获得学历证书,还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四、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
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凸显“学前教育理论+职业技能+艺术特长”的课程特色,构建了以学前教育岗位核心能力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改革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两个重要转变:一是从“教”向“学”转变,二是从“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实践探究”转变。在着力探索适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的同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比例上,对现有课程进行评估,重新建构课程体系和内容,合理配置课程模块。构建“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技能+艺术特长”的幼教人才素质培养模式和“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理论学习、能力培养、实习就业一体化”的专业特色。
语文教育专业树立“工作导向、任务驱动”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工学结合、学做结合;改革的重点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程序与方法;完善的重点是实践与训练的环节。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建设:一是重构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体系重新构建能力项目课程体系,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根据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特点,确定一定的“学习主题”,每个“学习主题”下面设计一定的“学习模块”,每个“学习模块”下面归纳数个“学习任务”。二是重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教育教学岗位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教学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习主题”为纲,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课程中拟确定的“学习主题”主要有语文教师行为过程、语文教师行为领域、语文教师行为研究等。三是转变教学方式。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教学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任务驱动、项目训练的教学方式,推动学生主动构建,融教、学、做为一体。四是改造学习情境。打破传统单一的学习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尽可能创设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大学校园文化与小学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该专业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技能》、《教师口语》、《汉字书写》等课程教学,将理论教学搬进实训现场,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
五、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师资力量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从课程的开发、设置到实施,都需要足够的师资,尤其是行业、企业专家。尽管学前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已经从学校、幼儿园、科研机构等聘请了不少专家,但仍不能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解决办法之一就是本校教师的转化,由纯理论教师转为双师型教师。工学结合课程既包含理论又涉及实践,对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需要教师掌握娴熟的现场操作技能。该专业的本校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却由于缺乏系统的行业实践学习和锻炼而无法教授实践操作课程。双师型教师的缺乏成为制约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瓶颈。
(二)课程实施平台不完善,实践基地无法满足。
工学结合课程的特色就在于提升实践教学的比例,非常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大量真实情景中的训练。虽然学前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都在校内外建有模拟实验室、微格教室等多个实践训练场所,校外也分别在十多所幼儿园和二十多所小学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但仍无法满足现有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实践训练效果无法完全彰显。
(三)课程评价体系陈旧,评价维度单一。
课程评价是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传统课程大多实施考试形式,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而工学结合课程则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单纯考试评价方式并不适合这类课程。同时,对于学生的实践学习,任课教师往往给予较为单一的“优”、“良”、“合格”和“不合格”等最终评定,没有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细致评价,从而缺乏对学生经验积累和能力提升的引导。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大多数课程正在修订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以找到真正能够评定和促进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的方式。
六、改进措施
(一)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组织专业教师与行业人员之间加强相互学习与交流,学校可以定期派专业教师到行业单位进行锻炼和学习,不仅熟悉岗位环境和技能要求,而且加强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同时,学校应采取各种方式向行业引进富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专家骨干。通过学校与行业单位的良好合作,保障工学结合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拓展实践实训基地,保障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工学结合课程旨在在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中给学生工作任务,要求学生围绕任务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实践技能的目的。这种课程需要的环境需实践实训基地实现,学校应加大对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的投入力度,一方面合理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另一方面依托周边地区的优势和相关行业的支持,广泛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三)改革考核方式,建构合理的评价体系。
根据工学结合课程非常侧重实践技能学习的特色,改革以往单一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更多地检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应以提高学生技能为导向,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定相结合。学校可以与行业共同制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技能水平、职业操守等因素,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合理的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左晓琴.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2(9):29-30.
[2]魏芳,陈珊珊.基于工学结合的高旅游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为例[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75-78.
[3]卢峰.“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105-107.
[4]应金萍,潘瑶珍.“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的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8(2):14-16.
一、“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各自的含义和目的以及我国的国情来看,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应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在课程体系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具使命和独特的功能,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形成了完整的课程结构。无主次、从属、高下之分,不能简单地视地方课程为国家课程的补充或延伸。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一样,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态,承担着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与个性发展的重任,在共同承担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基础使命的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它们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同样重要的,所有课程都应服从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
二、构建多元课程体系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不断明确“三级课程”的价值、关系、地位,进而引发思考的是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推进中,如何整体构建学校的课程体系,开发适合学校特点的校本课程,以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北京育才学校小学部近年来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实践及思考。
1.课程校本理解与规划
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把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整体建构置于学校主动发展的战略规划之中,用校本的教育理念规划学校的课程体系,变革学校的课程管理、提升学校的课程能力、实现各级各类课程的校本整合。课程理念与办学理念一脉相承,解读学校理念,找准课程规划的基点。北京育才学校是一所十二年建制的学校,整体规划与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优势。这就必须依托学校鲜明的办学宗旨:发扬育才光荣传统、实施现代先进教育,重视继承优良传统,全面育人。内化明确的办学理念:和谐发展、优长育人。
2.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对国家课程,在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体现基础性,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北京育才学校小学部初步建构国家课程校本化与校本课程开发相融相通的多元课程体系,进一步实行国家课程校本化。以我校中科院实验班课程体系为例,我们构建了国家课程、拓展类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体系,意在为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提供课程支撑。
3.校本课程多元化开发
依托学校《十二年建制学校系列校本课程研究》的课题,构建系统的校本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开发学生心智潜能,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校把特色课程建设作为彰显学校特色的突破口,课程开发在学校层面研制总体开发方案,课程门类的设定、课程实施方式的选择、课程计划的安排、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与学生、家长、教师展开广泛的对话,既体现学校的发展需要,又满足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从而实现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服务的宗旨。目前,学校已初步建立了较为系统,特色明显的校本课程体系,并得以落实。
三、多元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从现有对课程文化的讨论和研究来看,课程文化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课程体现一定的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前者主要是就课程是文化的载体而言,后者主要是就课程就是一种文化形式而言。
1.多元课程彰显学校文化
整体构建课程彰显了学校一种文化,是学校办学宗旨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无论是校本课程的目标,标准、实施过程还是评价,都渗透彰显着学校文化育人的精髓与功力。实践我们的理念,课程是我们最重要的载体,教材学科是课程,学校系列活动也都是课程,在这个舞台上,我们要把全面育人作为我们最重要的任务。课程能力是学校核心发展力。学校作为专业机构的发展力,主要是教育内涵的发展力,核心是课程发展力,学校课程发展的基础平台是课程规划。课程规划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校际间办学水平的差距,课程规划的思想、结构及实践设计决定了学校的文化品质。
2.多元课程打造教师队伍
多元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这是因为师资队伍是校本课程得以实施的关键,课程的组织管理是校本课程由研发转向生产力的保证,课程的评价是校本课程的催化剂。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课程改革离不开学校的整体改革。在新课程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学校教育核心价值观,以此引领学校的各项工作,通过课程改革与学校主动发展的同步推进,实现课程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双向建构,这种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促进了学校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反过来又提升了课程建设的成效和水平。
3.多元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教育中,数学是其中的核心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极大的作用,而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小学数学教师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体系,就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课程的设置较为随意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当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够更好的对数学课程中的概念进行准确的表征,才能够对数学课程中所提到的程序与原则等提供准确的解释。从我国各类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知道,与数学专业内容相关的课程设置缺乏标准,理论课程的设置较为随意,有些学校的数学专业课程设置是直接套用高师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安排[1]。例如《高等代数》以及《数学分析》这几门课程,不但难度较大,而且与小学数学内容的联系较弱,有些的学校则是借鉴综合大学的一些做法,为学生开设以工科为特色的高等数学课程,或者是开设以经济为特色的高等数学课程。也正是因为课程设置的随意性骄傲大,导致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效率非常不理想,不能够满足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实践类课程教学还不够完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一名高素质教师,“如何教”的实践素养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它一方面与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关,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故此,在培养学生提供专业素养方面,在培养学生形成教育信念等方面,教育见习与实习等一些实践类的课程就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也是培养课程体系的关键部分。然而,许多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却没有很好的体现这一点,这些学校对于教育实习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而且还缺乏专业教师的随行指导。尤其是我国有一些学校,采取的是分散实习法,也就是让一些学生自己去找单位实习,这样就导致一些学生缩短实习时间,甚至会不去实习,这样就会使这些学生缺乏教学的亲身体验,进而影响到他们对有关数学教育理论知识的实践反思,会影响到他们实践智慧的生成。
二、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构建的相关建议
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以课程为依托。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职前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是其中的主要渠道之一。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环境下,要逐渐构建其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要对核心素养框架进行重点的分析,了解核心素养的主要内涵,了解其生成机制,此外,还要对课程体系中的结构以及内容等进行深入的了解[2]。
(一)在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的设置上,许多高校都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这样就会导致职前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数学知识的获取,继而促使一部分准教师的数学素养得不到提升,进而也就无法满足新课改的需要。随着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发展,迫切要求制定一个科W、统一的培养标准。故此,可以组织我国一些数学教育研究者,组织我国小学数学的一线教师等,让他们在核心素养框架的指导下,再结合教学所需要的数学理论知识,对小学数学教师所需要的核心素养进行梳理,并且可以充分借钱世界其他国家的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发展的培养标准,来研究出适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标准,为我国师范类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提供依据。在小学数学假使职前教育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标准是其中的重要指南,在制定培养标准时,一定要对其可操作性进行深入的考虑,以便教师能够对相关的内容进行理解,进行实践。
(二)强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联系
许多高等院校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的设置都较为复杂,而且没有加强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联系,这样不但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提升。故此,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要强化与小学数学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职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了解自己所教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要知道如何教这些教学知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引导小学数学教师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让他们掌握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例如,要对小学生代数思维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解等,教师要对自己所讲述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且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引导他们在高水平的数学任务的体验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并且去对其中所呈现的数学思想进行感悟[3],在长期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构建具有合作性的实践课程
如果要培养一个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仅对他们教授一些显性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为他们创造实践平台,以帮助他们能够在体验中去对自己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反思。故此,就需要重视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另一方面还需要重视对他们进行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可以将实践类的课程与数学类的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了数学理论知识之后,让他们走入小学数学课堂之中,通过亲身实践去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反思,这样就能够使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对教学的一般程序有所掌握,对教学的基本策略有所掌握,并且还有助于他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逐渐的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智慧。
结语
综上,现如今,我国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的设置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影响了我国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故此,就需要构建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需要强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联系;需要构建具有合作性的实践课程。如此,就能够使所构建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更能够适应新课改的发展需求,更能够满足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我国当前的国情决定了民族团结在推动国家发展壮大进程中的重要性,因此,民族团结教育必须成为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其渗入于各个课程学科体系当中,才能确保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了解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平等、团结以及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我国民族关系处理工作的原则。
1对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解读
从民族团结教育的角度出发,小学阶段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民族团结观、构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性质应属于德育教学课程的范畴。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在于让学生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德育教育还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积极贯彻民族意识的重要思想,体现民族性社会素质,并紧密团结各个民族,强化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形成社会主义民族观。由此可见,德育教育的重点课程教育应在于主要理论与其对应的实践活动上。但由于小学生的心智与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因此民族团结教育要注重小学生意识形态的形成,并注重潜移默化地渗透。
2课堂教学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阵地
早在17世纪初,捷克的教育家就在其代表作中提出了班级授课制,我国小学的民族团结教育则可以参照这种授课形式,将课堂教学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阵地,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以及布置作业四个步骤推行完善。关于学科之间的渗透工作,小学阶段的儿童身心成长规律告诉我们,在6岁~12岁的儿童认知发展中,其渗入学习是以知识为基础而开展,渗透特征为思维具体运算形式,正处于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过渡,因此学生往往会以自身兴趣为主。而现代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课程资源多样化与多元化的发展,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儿童多方面的需求,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为其探究意识的形成而提供条件。
3小学课程体系民族团结教育目标
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建设丰富多元民族文化的校园文化形态,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凸显民族教育特色;(2)将民族团结文化的特色引入民族教育课程体系当中;(3)加强建设课程实践教育基地;(4)确保课程建设的渗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并整合素质教育内容,促进师生在民族团结与融合的意识中成长,全力发展学校的特色民族文化建设;(5)构建“包容吸收”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力求将每一个学子都培养成为具有优秀民族文化和促进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6)参照全国各地多个典范性民族小学的成功建校模式,打开本校民族团结教育窗口。
4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构成体系
4.1课程教材呈现
课程教材是课程内容呈现最常见的载体。首先是国家统编教材,如小学三四年级的《中华大家庭》、小学五六年级的《民族常识》。前者主要介绍各民族居住地、生活特点、人口数量,后者则包括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灿烂文化等。其次是地方性教材,就全国范围来看,编写的民族团结教育地区省份大多集中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如云南的《民族团结教育》、新疆自治区的《中华民族大团结》,广西课程教材使用的是《民族团结教育》,采用适合小学生学习的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广西12个世居民族称谓与特点,并重点分析12个世居民族在共同开拓广西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小知识点的形式渗透于民族团结的教育中。再者是校本教材,当前广西地区学校自编应用的校本包括南宁秀田小学《舞动民族旋律》、《走近民乐》,柳江县壮校附小《童眼看民俗》等等。
4.2多媒体资源库呈现
多媒体技术能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当前应用的多媒体资源库实践结果显示,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在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同时更有利于对知识的保持与完善。多媒体资源库呈现的主要方式是图片、音频与视频,小学生从可视化的实物中更能感受民族团结的真正意义,比如少数民族的奶酪、竹筒饭等食物,蒙古包、土楼等建筑,抢花炮、赛龙舟等活动,极大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这些吸引力更容易引导学生进入民族团结知识的学习。
5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5.1民族团结的认知课程
如民族语言、民族团结历史、民族运动以及民乐组成,在课程教学的同时,不但要注重国家课程学科的实施,同时也要注重结合广西当地各民族的情况进行延伸与拓展。民族认知的课程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也明确亲如大家庭的关系。此外,初步了解56个民族的特征、分布及居住情况,其中的用语文字、著名人物、风俗习惯等进行基础性掌握。
5.2民族团结的修养课程
如民族礼仪、经典文化、素质教育等,通过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感受校本课程内涵。学生要从中明白各个民族团结形成的基本意识,明确中华民族凭借勇敢勤劳和智慧,开拓发展祖国疆土的伟绩,明白各民族之间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5.3民族节日课程
如民族歌舞文化节、体育文化节、民族各大节庆等,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列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中,给予广西各小学学生自身民族展示的舞台,以教育教学的形式与途径,发挥民族团结的综合作用,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并从不断的吸取和学习中增强各民族间优秀文化的认同,增强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
6结语
综上所述,展开对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研究,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男「惺芄家和党民族政策的教育,树立民族观,增强民族意识,培养较高的民族关系素质。
我国教育部于2014年3月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其中要求:要对各阶段的学生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构建其科学合理的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在未来发展和适应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和品格。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是推动课程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和关键。到目前,核心素养越来越被教育界关注和重视,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西安市育才中学为了突出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彰显学校的办学思想,展现学校的个性特点,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特别是管乐、美术、体育、击剑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地位),逐步建立“领域-学科-模块”的三级课程体系。按照“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课程”的要求,将学校的德育活动、学科教学、管乐合奏、美术写生、社团活动等一系列活动有计划纳入课程管理体系,构建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多元评价为纽带,以“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为特征,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定位
近年来,各国对课程改革研究的目标不约而同地转到了关注学生发展上来,以培养现代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素养、强调传统学科融合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已经成了主流趋势。各国专家纷纷制定了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模式,以培养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为主要目标。1997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成为第一个学生核心素养的系统。该系统从广泛的跨学科视角对核心素养进行探讨,确定了一组核心素养,这些素养都是在现代社会中所必须具备的。
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教学实践的指导,是从发展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适应社会能力,这也提出了学生核心素养所要涉及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旨在能够促进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其离不开与现行教育实践的结合,归根到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n程体系是为了促进教育模式转变,从传统的重视科学知识体系转向重视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在确定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围绕核心素养构建课程体系就有了主要目标,如何将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体系中,是校本课程制定的核心思想。西安育才中学以本地区特色为指导,以传承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制定了具有独自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课程体系。
1.构建自主成长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结合社会实践,构建了培养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自主成长课程体系,同时对国家和地方课程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整合。不断细化和调整学生核心素养课程体系的方方面面,将核心素养理念具体化,将理论转化为教师能够实施的教学内容,让核心素养完美地融合到课程里,力求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2.拓宽学习领域
为了让学生素养课程体系更好地发挥作用,进一步挖掘了具有关联的若干学习领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技术、艺术生活、健康体育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会根据学生的具体要求继续开发新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核心素养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拓宽的学习领域中,每一个领域都包含若干门课程,具体见表1。
3.推动课程实施
根据社会需求,将其转化为课程目标,再把这些目标融合到学生学习活动中来,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具体实施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基础课程,也就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要对这些课程进行校本化设计,围绕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进行二次开发;第二,设置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以走班的形式参加学习;第三,课程活动化,比如早操就是一门课程,每天早上有管乐团的同学吹响集合号,同学们整齐集合跑入操场,在独具特色的跑步音乐中开始锻炼身体,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等通过呼号深入头脑,最后在校歌声中走步调整。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生命成长,包括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就体现在学生的日常体验中;另外,鼓励适当且大量利用科技媒体,协助学生由“知道”的层次,进入“理解”及“体验”的层次。提供体验与探索课程,使教学兼顾“知识能力”与“方法能力”的培养。还有“我爱我校”书法接力比赛、组建航模活动小组、校园学生微课堂活动、团报队报展览等活动,都是很有意义的。
三、结语
我国的课程建设体系中,校本课程留给学校自主开发的权利,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在校本教材研发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是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是成果。
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教材的研发工作不断推进,老师们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建构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在开发学生核心素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开发思路、理念要不断更新,在保证课程目标的同时,内容要更加科学可行,同时要精准地与核心素养对接落实,不断行走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路上。
西安市育才中学校本教材的研发工作得到了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得到了延安保育精神研究会、校友会的很多帮助,也得到了退休老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校本教材既凸显了学校的特色,又体现了学校较高的师资水平。当然,校本教材和课程的开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对学生的有效管理、评价等。但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拔苗助长。我们将通过学习、实践,不断完善校本教材和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校本课程体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提高学生的素养及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深圳市南澳中心小学创办于1932年,已有84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六年制公办小学。2003年7月被评为深圳市一级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800余人,专职教师65人。学校建有200米塑胶跑道、足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等体育设施;学校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井然分开,楼房与绿树、青草辉映,景色怡人;学校校风淳朴,是广东省关工委先进单位;先后获得“深圳市花园式单位”“深圳市绿色学校”“深圳市中小学综合素养培养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深圳市四点半试点学校”“市民走进身边的好学校”等称号。
何剑浩说:学校地处南澳三面环海的小镇,大海“肯容纳,善融合”的精神影响着南小一代又一代学子;孩子们天真淳朴,能主动容纳新知识已成为本校学生的主题意识。虽然南澳地处偏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值却很高,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好的教育帮助他们有个性的发展。因此,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学校必须对课程进行规划与整合,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因此,学校构建“容融课程”体系,该体系突出学校办学理念及文化特色,其核心是一个“容”字,强调学校“浸润海洋文化,先学做人后学艺”中的浸润文化理念,为学生提供大海般“肯容纳,善融合”的文化精神平台,让学生学会做人。大鹏新区还有深圳文化起源的大鹏所城、东江纵队旧址等。如今,大鹏提出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度假区,传承与发展当地文化,为学校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现实土壤。
何剑浩解释:学校践行“浸润海洋文化,先学做人后学艺”的办学理念,办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探索适应小学综合素质培养的新型课程模式,构建以德育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为主的四类,以及道德人文、科学养成、运动健康、艺术发展、社会交往为主的五域课程体系,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构建“容融课程”体系中,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与定位,形成了新的知识观、能力观、品德观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有机结合。学校借鉴、采用“三螺旋评价结构”体系为新课改保驾护航,即:目标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评价、过程为中心的课程实施评价及结果为中心的课程效果评价。三种不同评价各自呈现螺旋式上升态势。在发展性课程评价中,对任何一部分评价都很难一次完成,多数情况下,需进行多次循环评价。在此过程中,目标、过程与结果相互交融与渗透,为多种类课程体系评价树立了标杆。对此,学校实行教学精细化管理,教导处依托科组、集体备课并组织教研,研究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学管理;同时加强帮扶督导力度,开展重点听课、薄弱学科重点帮扶,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学校构建适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容融课程”体系走过了创建、发展、提升的过程。自2010年以来,学校结合深圳市“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为核心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坚持“以课为本抓创新,以人为本求发展,以校为本促改革”的课堂改革模式,致力于课程、教学资源及课堂教学提升,加强教师队伍、校本教研与评价体系建设,已建立以教师专业成长为着力点的“容融课程”与课堂评价。市教科院院长叶文梓说:南澳中心小学结合校情,探索课程地方化,并把社会活动课程与特色课程、个性课程相结合,打造出具有南澳地区特色的课程体系。
延伸教学时空
学校以“习惯养成”“责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在德育课程体系建设中以学生习惯养成与生活品行培养为框架,编写《培养人生12个48条好习惯》读本;学校坚持安全、法制教育,与家长及社会联动,学校因此成为“全国妇联心系女童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大鹏新区唯一一所“法制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学校”。在责任教育中,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形式,分年段确定不同责任意识教育内容,并汇编成册。学校要求每一名成员自觉承担自我成长的责任,享受成长的快乐,创造属于自己成长的尊严,使学生养成对他人、对学校、对家庭、对祖国的责任,从小事做起,在点滴中成长,自觉感受生活中的点滴情感。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学校开发“国学养正”课程,安排两名专职教师授课。经典进校园、进课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单纯的知识传授课堂变成在知识传授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塑造品格的阵地。德育课程体系使得课程表上的德育课延伸到学校的每个角落,教学时空得到了延伸,形成立体、富有实效的德育网络。在校园,通过师生言行举止,形成潜移默化的力量;学校从细处入手,包括教室采光、墙壁装饰及课桌椅标准化设置,共同营造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环境,激发学生心灵深处潜藏的美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何剑浩认为:课程改革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因此,以教师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学校提出“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共同提高”的教师培训计划,在培训中实践新课程,在实践中落实新理念,逐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成立教师培训组、专家指导组,由校长任组长;建立校长室、教导处、学科组督导机制,聘请专家、名师到校讲座,保证培训方向与实效。学校同时完善课改制度,先后建立南澳中心小学讲座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评课制度、示范课公开课制度等。学校利用深圳市“名思教研”“课程改革现场会”“现代与经典教学参观会”等契机,先后派出教师300余人次外出与新知识对接,开阔视野,回校又以讲座或示范课的形式在全校交流,取得一人学习、全校受益的效果。学校利用“百校扶百校”“教育合作学习交流平台”与姊妹学校莲花小学、乐群小学资源共享,通过同课异构形成教育合力,从管理艺术提升、办学理念引领、校园文化构建、高效课堂与课题研究等方面提升学校竞争力。学校先后组织科任教师赴莲花小学、乐群小学、振能小学、清湖小学、景贝小学、大鹏二小等学校共15批60余人次帮扶研讨,与乐群小学和清湖小学共同组织了语文、英语、美术多批次的课程交流。
学校依托当地教育资源网,自制与外购相结合,自建各学科教学资源库。同时,学校坚持为每位教师录制“一堂精彩课”,并作为课程资源库全校共享;学校推荐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区录像课例比赛,其中有2人获得国家级奖项,7人获市级奖项。2015年,学校已有17个区级课题结题,4个省级课题及8个市级课题获得立项审批,教师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师黄雨梅从教30余年,她坚信“亲其师,信其道”教书育人,在学校被称为爱岗敬业的典范,并在2015年获深圳市“十大师德标兵”称号。
“质的增效”与“量的减负”
学校组织“名思教研”与“名师工作坊”活动,依托田国生数学名师工作室、岳旭英语名师工作室、赖吉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提升科组教师教学整体水平;本学期先后3次邀请田国生等名师来校送课交流。教导处负责名师工作室教学安排并作出跟踪指导计划,从掌握课堂教学技能出发,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同时便于加强学校教师与名师成员交流,为一线教师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教师刘梦源参加田国生数学名师工作室《多边形面积复习》一课后说:田老师提出平行四边形可以用填空形式出示,三角形和梯形放手让学生去发挥,然后教师加以引导,指出易错点;这样既直观又避免课堂时间的浪费,节省的时间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出应用题,可有效加大课堂容量和密度。田老师对本节课点评让我受益匪浅。
何剑浩本也是“数学出身”,对数学有独特理解,经常和数学学科教师一起上研讨课。他认为:教学中,要求A层同学掌握计算顺序,熟练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计算定律,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B层同学在计算达标的基础上,要尽可能的计算能力;C层同学计算A层作业要做到绝对熟练、正确,同时必须做拓展题,以培养这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因为不同层次学生在能力差别上表现不一,要想提高全班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在作业上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A层学生解决问题时,经过审题,联系生活实际,借助于图形分析题意,并把线段图画在作业本上,写清解题思路,分步解答;或先分步,再综合解答;对B层学生,要求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题意,尽量采用综合算式解答,并鼓励做一些拓展性题目,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C层学生则要求用综合算式解答常规练习题,提倡解法创新,做到举一反三。何剑浩强调:布置数学作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创新。作业的分层设计体现因材施教,体现教师教学智慧,让每一名孩子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实现作业“质的增效“与”量的减负”。
怎样做到既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此,南澳中心小学根据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尝试“35分钟高效课堂”,每节课节省5分钟,以作为特色课程时间。这对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9+1”学分课程体系
在“容融课程”引领下,学校实施“9+1”学分课程体系:即音乐、美术与体育学科中,开设常规课程、年级特色课程及社团活动课程。按照“9+1”工程要求,每位学生在小学阶段修满10学分,通过主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形式获得音乐(3学分)、美术(3学分)和体育(3学分),然后通过艺体综合素养特长展示获1学分。这种学分制促使艺术教育、体育教育逐步实现普及化与特色化,学校因此被授予“大鹏新区青少年素质教育示范基地”。副校长陈力把握艺体教学改革进程,从优化教学内容出发,组织编写深受学生欢迎的校本教材。在显性层面上,构建音、美艺术学科和体育学科课程;在隐性层面上,构建语文、数学、体育、思品等基础技能学科艺术渗透课程;这两大课程横向穿插、纵向交流,形成富有实效的艺术体育课程体系。同时,学校组织编写《跳绳》《网球》《跆拳道》《管乐》《剪纸》等校本课程,实现传统校本教材与时代气息相融合,为学校艺术体育教材增添活力。
5月初举行的“市民走进身边的好学校”活动中,学校展示国学、网球、跆拳道、国际象棋、校园高尔夫、陶艺、剪纸、管乐等课程让家长及教育专家拍手叫好。近年来,南澳中心小学连获4个“深圳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跆拳道、网球、帆板、高尔夫)及“深圳市非奥运项目学校”(跳绳)荣誉称号;学校海风管乐团多次在省、市比赛获奖;学校表演唱节目连续两年登上深圳电视台;跆拳道获省、市比赛金奖;葫芦丝表演队成为区、街道文艺活动的“常客”。
何剑浩说:在音乐课程设置中,体现服务小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原则,一年级开设识读乐谱课,二年级至五年级实行走课制,分别开设管乐特长班、中国竹笛班、葫芦丝班、合唱班及舞蹈班;在美术学科方面,一年级开设剪纸课,二至五年级实行走课制,分别开设剪纸、简笔画、书法、动漫课程;在体育学科方面,一年级开设网球课、形体课,二年级开设跆拳道课、国际象棋课,三年级开设校园高尔夫,四至六年级实行走课制,开设网球、跆拳道等。对此,市教育局音乐、美术、体育教研员一致认为,南澳中心小学艺体课程改革已经走在全市前列。
南澳中心小学借力艺术类课程改革,阶梯式发展学生艺术素养:海风管乐团做到“乐不离口天天练”;美术选修学生剪纸、陶艺、书法、动漫课程;舞蹈“周周有汇报”;一年级音乐课普及读乐谱,二年级普及竖笛,三至六年级实行走课制,学生可选修管乐、竹笛、葫芦丝或合唱。学校美术课还开设剪纸、简笔画、书法、动漫、陶艺等课程,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和课程。据了解,自2012年学校开设管乐课,得到学生、家长热情支持,当年就有90多人报名。为满足学生素质提升要求,现在学校发展为两个管乐团,正在筹划一年级开设弦乐课。学校以校本研究为依托,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构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容融课程”活动课程体系;活动课程分成普及与社团两类,普及类又分全校普及类与年级普及类。通过普及类课程,要求每名学生在小学毕业阶段完成国家艺体课程“2+1”的要求;社团类活动课程要求学生参与率达到100%。近年来,学校根据教学需要先后开设各类社团20余个,以满足学生不同个性发展及自由选择爱好的需要。学校帆板社团成立于2012年9月,现有队员78人。帆板队代表学校多次参加市、区帆船、帆板比赛并获奖。何剑浩说:帆板运动是介于帆船和冲浪之间的新兴水上运动帆板项目,帆板由带有稳向板的板体、万向节、桅杆及帆与帆杆组成。当地学生习惯于海上运动,能熟练地站到板上,通过自然风及帆杆操纵产生速度在水面上行驶,还可利用风力与板体重心在水上转向。南澳中心小学通过大规模帆板实训与课程教练,学校已被授予深圳市帆板项目体育传统学校。
在南澳中心小学,教师们默默地为学校社团发展付出心血与汗水。如负责海风管乐团的教师张晶晶,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各种乐器,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学生上小课。去年产假未到期就回校上课。功夫不负有心人,海风管乐团连续3年蝉联省、市管乐比赛金奖。又如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小学音乐高级教师张春香,2015年获深圳市优秀教师,多年获深圳市优秀大队辅导员称号;同时她还是学校综合组科组长,被聘为大鹏新区音乐学科中心组成员;从教10年,个人参赛获奖50余次,辅导学生参赛获奖20余项;2015年辅导学生表演唱获深圳市第十届学校艺术展演季一等奖、优秀创作奖(全市仅两名)及个人艺术教育先进奖;学生合唱获大鹏新区特等奖,并受邀请到深圳市电视台录制,节目多次在深圳少儿频道播放;她自小立志成为“让学生骄傲和学习的教师”,她以精湛的教法及优秀的教学能力践行自己的诺言,赢得了家长学生的喜爱。
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径
学校开展读书活动,营造校园阅读氛围;学校加强“书香校园”环境建设,定期邀请作家进校园,定期举办书展;班级、走廊建立图书角;班级周一开设阅读课,开展读书特色中队评比、讲故事比赛及读书手抄报展等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教师从中也获得营养。青年教师蒋刚帮助后进生有奇招,患厌学情绪的孩子最终都会成为他的好朋友,他也因此被同事称为“学生心理的咨询师”。
南澳中心小学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负责任的教师团队让周边社区居民倍加称赞。家长谭小红说:我儿子读三年级时选修了舞蹈课,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区比赛和表演,性格变得越来越自信;他今年上四年级了,又喜欢上了篮球课,看到他在学校快乐学习、我特别开心。一年级新生家长李锦婵说:学校食堂为照顾一年级新生,专门安排贴上新生名字的椅子,学校考虑周到。四(3)班同学黄日成是一位自信、开朗、活泼大方的阳光男孩,他品学兼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谦虚有礼,还是学校一名出色的小主持人。2015年,他获得中国美术学院美术考级中心颁发的素描三级证书,并在“深圳市少儿花会艺术展演”“大鹏新区首届中小学艺术展演”“大鹏新区小学生现场作文比赛”及2016年“大鹏新区首届中小学法制教育宣传月征文活动”等活动中获近十种奖项,被称为南澳中心小学的“才艺小子”。
学校构建“容融课程”体系以来,获省市教育教学类奖励学校就达15项、教师40余人次、学生230人余次。2015年,学校荣获广东(国际)管乐系列活动暨2015非凡杯深圳龙岗第二届交响管乐团队邀请赛金奖,同时获“十佳团队”奖;在大鹏新区首届中小学艺术展演评比活动中,学校管乐《波斯幻想曲》、舞蹈《注意,熊出没》、表演唱《放牧未来》获一等奖;校网球队获2015年深圳市“体彩杯”少年儿童网球联赛奖;校高尔夫社团获2016年“深圳市校园高尔夫全员运动会”小学组团体第一名。学校打造跳绳、跆拳道、网球精品社团,作为深圳市跳绳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全校师生“人人会跳绳,个个会花样”;学校先后有30余名学生在各级各类跆拳道比赛中获奖;网球社团在保证课时、备齐备足师资力量和不断完善训练计划的同时,学生竞技水平稳步提高,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与奋力拼搏的精神。学校先后获得“深圳市非奥运项目(跳绳)体育特色学校”“深圳市体育(高尔夫、网球、跆拳道、帆板)传统学校”等荣誉称号。
一直关心学校发展的南澳办事处关工委主任白凌认为:作为大鹏新区素质教育基地,南澳中心小学将图书馆办成海洋科普基地,特色鲜明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路径。大鹏新区公共事业局副局长张家瑾认为:如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是传统教育的短板,南澳中心小学选择差异化发展办学之路,以艺术、体育学科为突破,提供相应的课程及评价体系,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和提升。这些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人物对话
《教育》:您如何理解“平安校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何剑浩:“平安校园”是学校落实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和基础。为此,学校进一步完善安全制度,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实行分级管理,强化责任意识,确保校园平安。完善安全防范体系,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交通、消防、防溺水、防自然灾害等安全教育;同时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每一位教职工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社区、关工委、家委会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教育网络。
《教育》:学校推行“容融课程”体系的目的是什么?
何剑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可免费在校内选修高尔夫、网球、帆板等体育项目,也可以参加书法、陶艺、剪纸、古筝、葫芦丝等艺术社团;学校多年致力于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推行“容融课程”体系,其目的是让学校教育回归儿童、回归生活、回归审美,并最终指向幸福的本质。
《教育》:学校是如何落实“一主两翼”方针与教学常规管理的?
教育部最近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对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的课程提出了全新的规范化要求。与此同时,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是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因此师范院校和其它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该课程标准对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进行改革,特别是应该以此来调整培养目标、构建教育类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课程标准的颁布刺激和带动了师范院校教师培养模式的调整和革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然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必然要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背景下,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本文指教育类课程体系)。
2.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提出“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因此,教师教育专业化成了时展的主题。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要明确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应当具备什么知识、素质、能力和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已经给出了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综合素质。要处理好“如何培养”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高素质教师应当通过什么课程来培养,就是“学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设置什么课程体系来培养。因此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必须推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3.基础教育改革新形势的紧迫任务
从1999年酝酿基础教育改革,到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再到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数次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在课程标准、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理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基地的师范大学,必须引领并推动基础教育进行全方位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基础教育需要的、能够胜任基础教育教学任务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当前,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密切相关的文件,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应该引领并推动课程改革而不是停滞不前,在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及培养模式上应该及时改革,不断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4.现有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存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足,实践教学体系单一,学生实践时间缺乏的普遍现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结构上,与一线教学实践对教师的要求相脱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实施以及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推行,以前仅仅依靠一门“教育实习”课程搭建起来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时展,必须构建基于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新体系,才能符合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要求。
二、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开放性与灵活性结合原则
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要求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构建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开放兼容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开放性原则要求我们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的调节机制,能对人才培养新要求做出快速的调整。开放性的课程结构能根据社会对学生就业评价、国内外教师教育机构课程设置经验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形势做出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灵活的调节,及时更新。
2.统一性与特色性结合原则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当遵行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提高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统一性的实质是教师成长的连续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统一,要求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全程规划、总体设计、通盘考虑。在坚持统一性的同时,应当富有特色性,允许各校根据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以及学校办学水平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因此,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必须要遵循教师教育的统一性原则,必须对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课程加以整合,使整个教师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既具有阶段性、针对性、连续性,同时又要有灵活性,形成各校培养人才的特色。
3.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
根据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教师职前教育知识要求以及教育实践时间的规定(不低于一学期),教师教育课程必须设置旨在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教育理论课程,以便为教师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牢固的教育理论素养基础。同时,要加强实践环节,一方面要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开展“跟班见习”等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师范生职业能力。
三、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
1.调整课程结构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职前教师教育教育类课程目标分为三个模块: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也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及行为,具有理解学生和教育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在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如何培养这些素质,可以通过19个课程模块来进行构建,结合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比较成熟的课程、与新课改相吻合的课程、国内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经验以及对一线中小学教师所作的调查等,可以将课程结构分为通识课程、学科专业教育课程、教育实践课程。
通识课程。通识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师范生的教师基本素质、知识、技能。通识课程要通过整合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联系起来,注重树立学生教育信念与责任,培养学生教育知识与能力。通识课程由必修课与选修课组成。
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教育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将来在学科教学中应当具备的学科教育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素养。学科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使学生能认识到学科教育的价值,掌握该学科在中学的知识体系及其与实践的联系,认识该学科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变化及要求,能从当前中学各学科教学的需要进行校本研究及开发。学科专业课程由必修课与选修课组成。
教育实践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性”课程,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调查研究和教育实习等,师范生通过观摩、参与、研究教育实践,能全面体验教育实践经验,形成正确的教育责任与信念,具备基本教学能力,将实践环节贯穿到所有相关教育课程模块,形成连贯进行的实践课程系列;落实教育实践不低于一学期规定,充分保证学生观摩和参与教育实践的时间。
2.增设特色课程
教师教育特色课程目的为了培养学生在教师职业中的艺术特长,提高学生的教师综合素养。特长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能展现自身兴趣和爱好的课程,学生必须选修1~2门课程。开设为公共选修课程。
3.优化教育课程
语文课程,我们走进“梦想书海”,构建了以“经典诵读” “持续默读” “亲子阅读”为纵轴,以儒学经典、唐诗宋词、儿童文学、现代绘本为横轴的阅读体系,让学生接触有价值、有内涵的经典读本,以阅读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开启学生的智慧。不同年级确定了不同的“梦想经典诵读”内容,强化学生的积累。结合课本及学生特点,学校开办“梦想书屋”,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开展班级、师生、家庭“共读一本书” “书香浸润心灵”活动,每周安排一节阅读指导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学生引入书的世界。
数学课程,我们构建以“数学活动”为主线的“梦想数学思维能力训练体系”,以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如进行“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初步探索,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耐力、毅力、倾听能力及反应能力。
梦之魂――特色化的校本课程
为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和学生特长发展,我们在全校各年级开设相同主题的校本课程――以激情与梦想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课和棒球课。
我校是全国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我们将科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推出符合学生需求、具有经三路小学特色的科技实践活动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固定开展的科技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及能力,铸就了学生勇于探究、善于合作的品质。
我校还是河南省体育(棒球)传统项目学校。1984年组建起河南省第一支少年棒球队,20多年来为国家队、省队输送了大批棒球人才。学校将这一传统项目开发成校本特色课程,在体育课中加入棒球教学内容。为方便教师授课讲解,学校编写了《棒球》教材,自编了棒球韵律操,还将棒球韵律操的规范动作进行了分节录制。在课程实施中,全校形成了师生人人懂棒球、打棒球的好局面。师生们在运动中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团队精神。
梦之舞――多元化的活动课程
“必修型”活动课程是全校参与的课程,包括“开学第一课”入学课程、“做合格小学生”礼仪课程、“我长大了”入队及离校课程、“国旗下演讲”爱国教育课程、“快乐节日”传统与校本节日课程、“健康安全最重要”健康安全教育课程、“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共七大板块。
“选修型”活动课程主要是开展棒球、篮球、乒乓球、合唱、舞蹈、绘画、手工、科技等社团活动。学生可根据特长、爱好自主选择,也可自主创建社团,10人以上即可组成一个社团开展活动。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活动的育人功能,学校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成长、获得发展。
梦之园――生动化的环境课程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其潜在教育功能自然不容忽视。幽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都能给人以熏陶。
Curriculum system with hydroelectric characteristic for
engineering maste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Qin HonglingFang ZifanQin Xiaoling
【Abstract】Combined with program of engineering maste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we put forward to design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mode of “foundation+module” and discuss the measure taken to assure the implement successfully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Curriculum systemMechanical engineeringEngineering masteHydroelectric characteristic
课程体系是教学活动中最具实质性的因素。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依据各校自身的学科优势,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培养紧贴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前提。近几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三峡工程,向家坝、龙滩、溪洛渡等大型水利工程相继开工或竣工,各水电施工单位也相继屯集了大量相关人才,特别是从1999年到2005年,各单位都招收了大量本专科学生。如何对这些工程建设人才实现再教育,用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来武装他们的头脑,使其成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生力军,成为迫切需要。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结合工程硕士教育培养实践和水电特色学科优势,提出了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本文,采用“平台+模块”模式,[1] 构建了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课程体系,以切实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一、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依赖并服务于培养目标,是落实和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为水利电力事业发展培养具有一定工学理论基础和水电工程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现代技术方法与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依据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在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中提出了水电工程建设的招标投标、设备管理、施工设备配备、机电产品开发、金属结构设计制造、输电线路工程六个工程硕士培养方向。可见,“复合型”与“应用型”是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目标之主要特点所在。
“复合型”的培养特点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上。就前者而言,具有水电特色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具有水电工程专业背景和机械工程专业基础,体现了专业知识的“复合”。就后者而言,该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培养口径应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和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要求来确定。知识虽然是分学科的,但是应用或创新时却是不分学科的,这就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出发点之所在。因此,依据研究方向,专业课程设置应涉及包括机械工程在内的两到三个学科的主要内容。各研究方向所涉及的学科见图1所示。但这并不是说将其方向课设计成无所不包的大杂烩,而是要在保持培养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这一基本定位的前提下,开设部分与培养方向相关的其他学科的课程。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必须坚持“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原则,为此,笔者提出采用“平台+模块”模式,构建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课程体系,其中平台指机械工程基础平台,主要指必修课。模块则为培养方向专业模块,主要指选修课,它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是学生在修完平台课程基础上自主选择的课程。模块课程的核心部分是专业方向课程,是实现学生专业化,个性化发展的手段。
“应用型”的培养特点并非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而是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它不要求各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对该门课程的全部内容作面面俱到的讲授,而是有选择地讲授工程实际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工程硕士是在厂矿企业有三年以上工程实践的优秀在职人员,经历了从学校到企业又回到学校的过程,他们是带着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入学的,毕业后的去向和发展方向也是明确的。对学校来讲是要让他们进得来,学得下去;对他们自己来讲是要学得好,回得去;对厂矿企业来讲是要留得住,用得上。[3] 因此,在确定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时,应注意将其与本科生和在校硕士研究生课程区别开来。
二、“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设计
工程硕士的课程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其中,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则属于“平台”部分,专业方向课则以模块形式存在。学员进校后可以根据他所选定的研究方向来选定所修的课程模块。据具有水电特色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知识观、课程观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课程设置应将专业培养和通识教育培养结合起来,加强机械工程理论基础平台,注重专业方向模块设计和特色,拓宽专业知识面,重视能力的培养和工程素养的熏陶。应在承认专业的前提下,根据学位课程和相关课程的疏密度整合教学资源,大幅提高研讨性、实践性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建立综合化的、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工程硕士培养课程体系。
1.加强机械工程理论基础平台
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作为“知识核”是课程体系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作为机械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其基础仍然是数学、力学、计算机、英语。根据2006年国家教指委下发的《工程硕士培养手册》,工程硕士毕业时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学位课学分不低于17学分,每个学分16学时。过多的学分要求,会加大学生的“工学”矛盾,怎样才能在有限的学时里,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呢?兼顾整体性和综合性原则,我们对一些课程群进行了优化整合:整合数理统计和矩阵论成高等工程数学;整合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成高等工程力学;整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成计算机与网络数据库技术;在基础英语部分加强词汇、听力、阅读、写作能力的训练,在专业英语部分加强专业文献的翻译和写作训练。为此,设置平台课程如下:科学社会主义,外语(含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高等工程力学,高等工程数学,计算机技术应用。
2.注重方向模块课程体系设计和特色,拓宽专业知识面。
对比工科硕士,工程硕士的培养中专业化、个性化的体现应更为明显。为此,在各模块课程体系设置上把握基础性和前沿性原则,兼顾灵活性和主体性原则增加大量的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给学员提供丰富的选课菜单,且鼓励学员跨模块、跨专业、跨学院选课。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模块体系,制定适合自己的培养计划。《机械工程研究进展》、《环保关键技术及装备发展动态》《水利水电工程学科的前沿问题》等具有专业特色的讲座深受学员欢迎。这些专题讲座已经用小学分的形式相对固定下来,内容可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随时更新。
3.重视能力的培养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其他层次教育最大区别在于“工程”。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自学和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在课程体系设计时,我们开设了《试验优化设计》等选修课程,以加强学生的工程训练;开设《文献检索与写作》等课程以提高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讲座和大部分选修课,最终的考核形式都是以考察代替考试,学生必须阅读完规定数量的中外文献,提交读书笔记,并且对其质和量作了严格的要求,以训练学生自学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工程素养的熏陶
所谓工程修养就是一种不懈追求工程完美性的精神。这种精神应是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工程硕士的基本素质之一。作为水电行业的机械工程师,他们都工作在水电工程建设的第一线,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实践者。他们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将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并最终影响国家核心竞争力。高质量的工程,如都江堰,可以使用千年不损坏,造福一代又一代的人。劣质的工程,如彩虹桥,不但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还威胁国民生命安全,影响国家声誉。工程修养除了先天察赋以外,还要通过教育的充分培养,包括观念的灌输和全方位的渗透:开设《技术与人类价值观》、《工程伦理》、《技术哲学》等课程加强工程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开设《工程质量监控与设备管理》等专家讲座,聆听老一辈工程技术工作者的言传身教等等。
三、加强组织领导与管理,保证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
1.优化师资队伍,促进课程计划落实到位。
课程体系最终将体现为课程计划,教师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实施者。教师不仅是合理课程体系形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保障因素,而且,优秀的教师本身就是优秀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因此,拥有一支理论基础深厚,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是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课程体系实施的有力保证。工程硕士生“进校不离岗”,“确定时间,确定地点”上课困难,而且由于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对有些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对知识需求的选择性也不同,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工程硕士培养需求。教师需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鼓励学生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以形成“自学+小组讨论+讲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4]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课程体系跨多个学科,因此,学院需聘请经济与管理类、外国语类、土木工程类与电气类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适当时,还要向工程单位“借人”,聘请知名工程师有针对性的开展讲座类课程。学校还需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加大教学研究论文和教学研究奖项的比重,为学院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加大教学投入,大力开展课程建设。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还是一种较新的培养模式,很多学校开设的工程硕士课程并没有与同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区别开来。适合工程硕士的教材还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为此,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自招收工程硕士以来,大力开展工程硕士的课程建设,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重点建设了一批核心课程;优化课程体系,更新建设了一批核心课程;引进一批人才,新建一批核心课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工程硕士课程建设初具规模,避免了因人开课和随机开课的情况,极大的提高工程硕士的教学质量。
3.加强组织领导与管理,构建课程体系建设长效机制。
构建先进课程体系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程,不是一蹴而就,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美国哈佛大学课程体系的领先地位是世界公认的,可要知道,它是历经120多年艰苦卓著的努力,先后掀起四次革命浪潮,坚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才拥有各个历史阶段先进而现在仍然领先的头衔。只有目标远大,才能高瞻远瞩,持之以恒,不半途而废。课程体系关系着教学系统的各个方面,涉及各种教育思想和主张,牵扯着教师个人的教学利害关系。学校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和重视先进课程体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人才质量的深远意义,加强组织领导与管理,构建课程体系建设长效机制。把注意力转向并更多地集中到设计课程体系这样的实质性的工作上来,避免短期行为和形而上学的风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体系的前沿性、系统性、科学性。
〖*基金项目:2007年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工程硕士教育研究项目(指导委[2007]9号)〗
参考文献
1 赵复查.地方高校“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
近几年来,南湖中园小学在严格落实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创造性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也开展了很多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通过近几年大量课程信息的冲击,南湖中园小学对学校教育又有了如下的认识。
一是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领军人,要全盘思考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实际问题,还要思考如何引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等问题。学校在经历了三任领导的更换过程中,凝聚了教师队伍,使教师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学校、爱学生、爱同事……总之,充满对生命的爱,是历任校长的追求。让生命充满爱,是学校生命化办学理念下课程设置的第一步;日常的每一节课,开展的每一次活动都是从关爱每一个生命做起,让生命因爱而芬芳。这也是学校历任校长所坚持的办学目标。
二是基于实际情况的发展是最好的发展。每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基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等实际情况而定的。南湖中园小学的生命教育理念,正是基于对这些实际情况的考量而诞生的。学校把多学科进行整合,开展家、校、社合作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在不同层次课程的安排中,突出自己的特色,体现在学科内部、学科间和超学科的整合上;同时,学校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不断整合,逐步推进实施。这些都成为了推进学校发展的驱动力。
四是学校的特色发展是在保证基础后进行的。基础课程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质量与教师队伍建设的保证。因此,学校的特色发展应是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开展的。把基础工作做实,把特色工作做强,是每所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学校在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家、校、社整合的教育教学特色活动,在做好教育教学基础的情况下,走好特色发展之路。
五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面对未来的社会,学生们需要发展核心素养。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就要从课程、活动、培训等各个方面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形成一系列的课程活动内容。南湖中园小学结合未来国家人才的需要,通过教育教学的紧密结合,在课程开发、活动开展方面做出的努力,就是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构建“生命灵动”的课程体系
基于上述认识,学校努力从以下两个方面构建课程体系。
1.课程目标
基础目标:热爱生命、健美身心、快乐学习、主动实践、塑造习惯。
学科目标:语文――善倾听、乐交流、爱阅读、会写作和勤积累;数学――多动手、勤动脑、勇质疑、会学习和善反思;英语――感兴趣、爱表演、善模仿、乐交流和阔视野;音乐――乐聆听、爱演唱、有自信、抒情感和善表F;体育――爱运动、勇拼搏、守规则、强意志和健体魄;美术――善发现、会联想、勤动笔、会欣赏和育素养;品德与生活――爱生活、爱国家、懂责任、有自信和有视野;综合实践(信息与技术)――会观察、善发现、能质疑、巧研究和懂合作;科学――细观察、会实验、乐提问、勇质疑和善探究。
2.课程设置
(1)生命奠基课程。指的是国家基础性课程,它是教育教学的底线。这些科目的有效教学,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保证。
(2)生命拓展课程。是教师根据生命奠基课程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要求,编写的校本教材。目前,学校有十三本校本教材,从理念、方法和知识、技能等多方面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促进学生在课程中成长。
学校的实践课程是生命拓展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在开发实践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力图体现学科的整合性和21世纪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校从“生命灵动”课程体系和生命发展的需要出发,研发了一套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涵盖以年级为单位的“相约仪式或典礼、相约名胜古迹、相约影院、比赛或演出、相约博物馆或高等学府”,以班级为单位的“相约特色活动”和以家庭为单位的“相约家务劳动、职业体验或高等学府”。从这些领域以及内容的设计可以看出,学校关注的是学科的实践性,以及每个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3)生命发展课程。学校开设了很多活动课程,以促进每个学生生命个体的发展。这些课程包括自选课程、特色课程和活动课程。如自选课程是依据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而设置的课程。由学校整体设计,各校区结合自身情况,依据年级特点,让年级教师共同谋划设置学生喜爱的与学科相关联的课程,实现对学科的拓展与延伸。
三、构建生命化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7-0035-03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区域文化,不同国家、民族、群体之间的误解、矛盾和纠纷层出不穷。所以,增强国际交流、理解与合作,是当今国际社会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六章指出,要“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但是,横亘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最大的鸿沟就是语言,没有跨越语言的沟通,国际交流与合作就无从谈起。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发外语教育特色课程,既是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强烈需求,也是学校特色发展、学生多元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外语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联合国有关文件提出,21世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技能有三项:母语、一门外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各国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都在强化和改革基础教育中的外语教学。纵观各国外语教学发展,外语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课程总体目标上,从以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向以全人教育为目标,从升学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2.在课程实施观念上,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转变;3.在课程实施的模式和方法上,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实施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4.在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上,从单一的语言知识性测试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方式转变,从一次性的终结性考试向终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转变;5.在课程研究的焦点上,从教什么向如何教转变,从学什么向如何学转变。
二、国际外语课程设置的特点
美国21世纪的新课程提倡幼儿园起到高中连续设置世界语言课程,并要求对不同的语种有所区分。澳大利亚除英语以外,分地区和省制定外语课程标准,对外语课程的设置给予很多的灵活性,以保证不同民族背景和移民背景家庭的孩子能够选择一门外语,并能选择适当的起始点,且课程允许不同的起点和达成不同的目标。英国的外语课程目标按听、说、读、写等四项技能描述,分为九个级别,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发展语言技能和语言学习策略。日本从初一年级起开设外语课程,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设置分必修和选修。韩国自1997年起,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一直到高中一年级为必修课程,高中二年级起开设英语阅读、写作、会话等选修课程。
各个国家都认可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提倡采用多种教育活动,设置尽可能真实的语言情境。同时,各个国家都非常注重将语言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使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开阔视野,增强文化素养,丰富知识结构,促进全面发展。各个国家的课程标准都强调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强调评价应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外语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外语教育特色课程(我校的“外语教育特色课程基地”是2011年常州市批准的八个市级课程基地之一,在江苏省常州市课程基地建设精神的引领下,我校在外语教育特色课程基地建设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外语特色课程的实施大幅提高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以及外语学习能力,使全体学生的外语表达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外语素养都有较大的提升,并使他们具有比较广阔的国际视野以及比较丰厚的西方文化底蕴;通过外语特色课程的实施,发挥部分学生的外语个性特长,因材施教,提供多种可能让学生获得成功,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外语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
搭建一个平台:利用高校知名课程专家的课程管理理念,吸收国内外外语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整合普通高中部与国际部相关教学资源,加强外籍教师与普高英语教师之间的交流,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外语教育特色课程实践平台。
注重两个整合:注重外语特色课程课堂教学与课外学生自主学习的整合;注重外语教育特色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坚持三个提供: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外语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外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外语素养的提升;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内外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利用特色课程提供学生多元发展的途径,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取成功。
构建四个体系:构建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融合的外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外语课程资源体系;构建基础性与实验性相结合的外语课程实训教育体系;构建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课程资源管理体系。
四、外语教育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一)构建外语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外语教育特色课程体系与一般普通高中的外语课程体系不同,其基于外语国家课程但高于国家课程。除严格执行国家课程、选择性地使用地方课程以外,着力研究既能提高全体学生外语学习能力和素养,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给学生提供不同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和国际课程体系。在深入研究国外外语课程以及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尝试开发国际课程,积极进行特色课程班的试验,并组织外语兴趣小组和外国文学社团等。该体系的简要结构如图1所示。
(二)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外语校本课程
外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选修课程:学校可根据学校发展的方向、办学的特色以及现有基础开发外语口译、外语名著欣赏、中西文化、情景英语以及旅游英语等校本课程;采用走班制,由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安排适当的课时加以实施。二是活动课程:学校可采取举办外语节、外语演讲比赛、外语课本剧比赛,以及模拟联合国、西方文化社团活动等实施活动课程。三是环境课程:设置英文广播栏目,举办英语角活动,开设外文图书阅览区,以及在校园设置双语标语牌、标识牌等措施实施环境课程。具体如图2所示。
(三)外语特色课程试验班的创办及相关设施设备建设
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开设外语特色课程试验班是实施外语教育特色课程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要跟社会上不规范的出国培训机构区别开来,不能盲目进行。比如SAM课程是经澳大利亚南澳洲高考局和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与江南某校合作开设的中外合作高中课程,在为期一年半的SAM 课程学习阶段,学生将接受70%的学校评估,并于次年的11月参加由南澳洲高考局统一举行的占总成绩比重30%的评估(南澳洲高考),成绩合格后将取得澳大利亚高中毕业证书。所有拿到澳洲高中毕业证的学生将根据他们的最终成绩申报国外各个国家的大学,一旦录取,便可以直接进入世界各所大学院校进行本科阶段的学习。
为使外语教育特色课程的实施有更为有效的物质保障基础,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设施设备建设。比如创建英美文学馆(提供西方文学欣赏、外文阅读、外语电子阅读等教学功用)、人机对话室(实现外语人机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及外语情景教学、听力和口语训练等功能)、外语实训基地(提供外语情景剧演出、场景模拟、雅思托福考试技巧指导以及留学申请书撰写、学术论文撰写指导等教育和教学功用)、外语教育网络互动平台(实现学生与电脑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网上交流,以及外语自主学习和自我检测学生等功能)等。
在基础教育国际化浪潮的推动下,建立国际学校、引进国外课程、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开展对外人员交流和活动、强化外语教学、参与国际教育评价项目等实践越来越引起基层学校的关注或重视。但在实施外语教育特色课程的过程中,有以下三个问题需要特别关注:一是外语教育培养人才的现有模式或规格过于单一,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过于注重语言规则的讲授与学习,大部分学习者仍然不能将外语作为交流的工具,不能听懂外文广播,不能看懂外文报刊。二是现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外语教师缺乏国际知识,不能用外语进行流畅的交流,无法顺利通过网络参与国际的交流。三是在现实生活中,师生直接参与国际交流或互访的机会相当少,致使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欠缺。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基层教育行政人员特别关注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156-02
1 论文研究的背景
目前高校各专业面临新的形式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现有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大多停留在原来几个专业的简单合并上,专业基本平台过于宽泛,难以确保专业教学的重点性与实效性,各课程之间因为内容发生冲突而无法彼此协调。特别是作为一个兼有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性专业,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仍然存在改善的空间,尚未完成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个平台课程的整合,知识融合度不够,没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也未能充分发挥“1+1>2”的效应。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
2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因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专业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建设与整合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四个平台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难度较大,知识融合度不够,所以还没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课程内容交叉,课程之间融合度不高
专业教学计划中许多专业课程存在知识体系交叉和重复现象,知识条块融合度不高,使得本已紧张的课时资源存在着浪费,甚至落后的现象,跟不上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步伐。例如《工程合同管理》和《施工索赔》之间,施工索赔是一门仅20学时的课,但在工程合同管理中又作为一章非常重要的内容存在,是工程合同管理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交叉非常严重。另外《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和《建筑法律》等法律类课程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内容重叠。
2.2 技术类课程耗时多,效果少
工程管理专业技术课程是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课程,目前技术课程存在许多人为设置的障碍,学生在技术课程上花费了大量时间,但却无法达到学以致用。像《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制图》等课程一直是工程管理专业不及格率最高的几门课程之一。
2.3 实践环节的缺乏,导致知识应用障碍
学生毕业时对所学课程仍未形成一个整体、清晰的认识,要为学生打好基础以适应未来面对面的工作与挑战,仅仅传授给学生一般知识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供整体优化的基础教育和应用教育。现在用人单位对部分学生能力下降、进入工作角色慢的呼声日渐升高,缩小学校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差距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要尽量多地采用情景教学和加强实践教学课时量,注重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4 学生很难获得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课程所组成的系统。现在的教学一般都是按照课程单独安排的,每位教师都在强调自己所承担课程的重要性,要求增加学时,并力图保持其完整性,但却忽略了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从而导致了课程体系被“人为”地割裂了,有时甚至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使学生很难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
课程体系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本着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着眼点,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注重通识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方向”,科学构建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即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如下:
3.1 整合课程内容
按照“技术是基础、管理是核心、经济目的、法律是保证”的总体思想对四个平台知识进行筛选、取精,并力图减少课程内容交叉和重叠。定期召开课程负责人协调会,合理规划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单元,优化课程结构,根据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精选教学内容,合同确定学时学分,进而实现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解决课程之间内容重复、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目的不明确、课程内容体系不完整等问题。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对课程进行筛选、取精并整合。
3.2 白话技术课程
进行技术课程的“白话”革命,将复杂、抽象和枯燥的知识以简单,生动和形象的方式进行展示和讲授。这要通过教材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来实现。目前,国内尚没有一套专门适用于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体系,更不用说专用的教材了。大多数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都是在土木工程专业技术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压缩和简化直接应用于工程管理专业上来,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需求,更没有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其它课程平台的要求。所以,针对工程管理专业技术课程的教材编写、课程设置亟待解决。另外,教学方法与手段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开发,工程管理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的课程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3.3 树立新型教学理念
摆脱传统教学思维与教学模式,侧重培养教师“统揽全局”、“点面结合”的教学理念,树立知识融合与知识集成,案例研讨与实践检验,系统科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的新型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观。教师要明确所授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前导课程对自己课程的影响和自己所授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前导、后引”克服教师过分强调自己所授课程的重要性,人为割裂课程体系的弊端。
3.4 强化实践教学
利用对理论课程进行梳理和优化所节省的教学资源来增加实践环节的内容和时间,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和就业竞争性。
4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由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平台和公共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选修课模块、专业或专业方向必修课模块、专业或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等七个模块组成的“平台+模块”的理论课程体系。
4.1 公共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保证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知识能力等基本素质,满足学生共性发展需求,其设置过程中既有严格的统一性,又体现出层次性。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体育与军事理论、大学计算机基础等系列必修课程。
4.2 公共选修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以适应时展对未来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力求体现文、管、工、艺相互交叉渗透。该模块的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体育卫生与艺术、外语与计算机等五类。
4.3 基础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为学生提供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是后续专业知识学习和应用的基本工具、方法和语言。主要由专业所涉及的基础系列课程组成,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图学、计算机语言等课程。
4.4 专业基础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培养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内应具有的主干知识和毕业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能力。涵盖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反映专业发展前沿的基础知识。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注重课程内容的融合。
4.5 专业基础选修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面、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优势。
4.6 专业或专业方向必修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个或某些领域具有比较深入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主要由本专业或专业方向核心知识单元构成,重点突出专业主干课程,体现工程管理专业或专业方向的优势和特色。这些课程的内容专业性强,是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教学内容需不断更新和融合。
4.7 专业或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适应时代要求,充分反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而设置的课程。要侧重知识的交叉性,强调专业前沿信息和专业特色的传播,部分专业课程强调前瞻性。
5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是缩小学校与工作环境差距的主要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与质量的保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性作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突出“实训、实战、实践”为特色,构建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与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组成的分阶段、全程化培养并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按教学的层次可分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基础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基础性技能;专业实践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和方法,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高;综合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专业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组织形式分为课内实验教学、集中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育三个形式。每个形式下面分若干模块,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机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 结语
通过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与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即能掌握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个平台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完善基本的工作能力和发展能力。适应社会对建筑领域人才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在课程特点上,培训课程内容是动态发展的,随学习对象的不同而变化。结合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实际情况,做到突出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应依据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等原则。结合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需求分析、多元化培训团队建设、模块化课程设计以及多元化培训方式等方面,遵循多层次、系统性、现实性、人文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参加培训的小学英语教师既是自身课堂上的老师,又是培训课程中的学员,课程设计关注教师角色和身份的转换,既是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提升,更是教育理念和意识的提升与其在教学设计上的落实和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因此课程建构遵循发展性原则。在培训模式上,要多种多样,如观摩教学、集体备课、假期培训、周末培训、网络培训、以老带新。尤其是探讨“校本模式”的积极作用,采用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放式、全方位的新格局,使得课程形式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培训课程的内容设置上,将课程分为核心课程、基础课程以及选修课程。核心课程内容分为英语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和英语课堂教学研究。基础课程分为英语技能课程与文化综合素质课程。选修课程分为学术研讨、新知识介绍和现代化教学手段。鉴于小学英语的学科特殊性,技能课程以培养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中心,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重点定位在发音和语音基础知识。同时,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体系除了应具有现代性、研究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还应具有较大的弹性和灵活性,课程体系由几个目标明确、体系合理、结构优化的课程模块组成,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这包括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技能模块、英语教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模块、英语教学技能与实践模块。课程体系也可划分为六种基本的知识类别:语言技能、学科知识基础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与技巧、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背景知识和科研方法知识。前三类是教师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后三类是教师应该掌握的辅助教学实践的知识。由国家基础教育中心的关于举办全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计划中,内容包含5个部分: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语言技能提高;现代英语外语教育教学理论(TEFL)的学习和研讨;运用微格教学等手段掌握先进的外语教学技巧和技能;信息获取能力,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实践和应用;基本外语科研能力和方法的掌握。
2.“APPLE-PIE”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APPLE-PIE”课程最后确立设置菜单式模块,这缘于各地因其经济、教育、社会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小学英语教学的不均衡性。英语教学是否受重视、教育理念如何、师资力量是否充沛、师资培养是否受重视、学校资源是否丰富、家长的观念如何、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校习惯如何等等,这些因素导致各地小学英语教育的不一致性,导致培训需求的不一致性。因此,在培训课程设置上“APPLE-PIE”模式先将课程建设成5大模块,在每一模块中设置了多门相对应的课程,供教育主管部门结合当地的教情和学情,选择模块。如丽水地区的培训,在13个县市中,多个县市处于偏远山区,小学英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所以选定以基本技能为培训主导,重点突破语言关。结合培训项目的实践,课程建构初步确立以下框架:以教师自身素质为前提,确立培训目标;以教师需求为依据,分层设计培训内容;以地方特色为依托,选择培训内容和模式;以加强培训力量为目标,建设师资队伍;以培训效果为指标,实行全程评价。课程计划进行更科学的设想,建立开放、多元的体系。同时,注重课程形式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操作性课程与选修性课程结合、综合课程与专题课程结合等。各地针对地方特色从总课程中选取特色课程菜单。通过上述课程,实现PIE即3大目标:Practical实用性,一方面提高语言能力,包括英语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和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另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包括教材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活动组织能力、课堂上与学生交互能力、多媒体使用能力、课堂教学评价能力以及说课和评课能力等。Insightful引领思考性,指能培育自主发展意识和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包括更新教学观念的能力、开展教学反思能力、通过听课、评课和说课提高自身教学科研能力以及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Effective高效性,指针对小学英语教育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和矛盾设计相应的课程,能帮助教师短期内在教育理念上、业务理论上、工作实践上获益匪浅。同时,PIE也代表达成这些目标所涉及的3大板块培训路径,如表2所示。“APPLE-PIE”模式在2011年的“省培”项目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效,学员们普遍反映课程设置丰富,课程可供选择的余地大。在学员问卷和访谈反馈信息的基础上,2012年“省培”项目中的“APPLE-PIE”模式进行了修订,尤其是其中的“L”由原来的听力技能替换成了学习策略,因为教师们普遍反映小学阶段听力要求较低,教师在这方面的需求不大。学习策略虽然保留了听力策略的项目,但重点添加了“学困生的类型、成因与干预策略”和“学生学习风格差异与学习指导”,这是访谈中多数教师提到的教学中的难点。
二、“APPLE-PIE”课程体系在实践中的成效访谈结果表明,“APPLE-PIE”模式课程体系对教师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主要表现为:
1.引发教师对课程与教学目标价值取向的重新审视
课程体系设置中的几大模块都比较强调人文素养的培训,在教学设计中凸显教学内容的真实性、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关联性,以任务型教学途径实现“做中学”和“学以致用”的目标。教师通过课程学习,如《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国外小学英语教育概况》,逐步自觉构建现代课程观。重建主体性的意义世界,尊重每个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导致深刻的教育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革,实现了对传统的、不合理的教学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突破和超越。教师应思考英语教育中的几个比对:(1)是以促进社会发展为根本,还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2)是以掌握科学基础知识为主,还是使学生获得生活直接经验为主;(3)是以群体发展为主,还是以个性发展为主;(4)是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强调批判和超越;(5)是强调国际化,还是强调本土化。通过实践探索基础上进行的文化批判,从观念与行为层面建立了以强调人的发展、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以及人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新的课程价值取向,从而摆脱了传统教育的制约和羁绊。
2.引发教师对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通过课程体系中《课堂活动设计原理》《小学英语教学法理论》《小学英语优秀教学示范》《小学英语优秀课例观摩》等课程,教师重新认识英语学科性质。英语教学是学生通过英语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同时又是他们磨砺意志,发展思维,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个性,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教师的语言教学过程是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应特别强调培养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3.引发教师对小学生外语学科学习的内在机制及学习特点的再认识
通过《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概论》等课程,教师进一步加深了对小学生语言学习过程的认识。语言学习过程不是机械学习和记忆语法与词汇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体验、感悟、参与、实践和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及生生互动建构新的意义的过程;对信息进行提取、加工和整理的过程,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认知与思维发展的过程;逐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通过观察、体验、尝试、评价和反思,认识学习过程,学会学习的过程;学生语言的习得过程是构建与生成的过程。
4.引发教师主体发展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与实践
通过《小学师生互动原理与技巧》《有效教学研究》《学生学习风格差异与学习指导》等课程,教师开始关注学习过程,在教学设计上体现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突显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特点。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在真实的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的语言。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5.引发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
通过《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课程,教师加强了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的意识。在教学实际中,逐步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