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甲状腺切除的术后护理

甲状腺切除的术后护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1: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甲状腺切除的术后护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甲状腺切除的术后护理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70例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河南省固始县人民医院接受诊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35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患者拟择期接受甲状腺切除术。排除标准:①不能进行良好沟通的患者;②意识不清的患者。常规护理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5~57岁,平均(41?0±4?2)岁;优质护理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25~59岁,平均(42?0±4?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固始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护理方法

①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患者入院后常规检查,评估病情程度,遵医嘱给予药物、日常防护、临床观察等,检测记录患者心率、体温、动脉等体征。②优质护理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包括以下内容。a?心理护理:主动向患者讲解有关手术的知识、术前检查的目的、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b?饮食护理:在实施手术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食谱,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为主,禁止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c?术前护理:在患者实施手术前协助患者做好各种术前检查,指导患者熟悉手术,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痰、在床上大小便等。d?术后出血护理:叮嘱患者尽可能不要咳嗽,减少说话等,必要时进行吸痰处理;限制探视的人数,在床边配备气管切开包等相关治疗器械,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一旦患者发生出血,及时协助医生做好止血工作。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满意度:由患者填写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中包括护理人员的态度、护理人员的技术、医院的环境、治疗的效果、手术的效果等题目,共30题,每题1分。27~30分为非常满意,23~26分为基本满意,22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②患者术后出血及术后出血再手术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分组单因素干预两水平研究设计,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定性资料以率(%)表示,常规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术后出血及术后出血再手术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优质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后出血及术后出血再手术率

篇2

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甲状腺切除患者28例,女24例,男4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腺瘤18例,囊肿2例,结节性肿3例,腺癌3例。术后共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术后切口内出血1例,2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因甲状旁腺损伤导致低钙血症。2 心理护理

篇3

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在甲状腺切除中应用腹腔镜切除术,不仅在临床中具有着出血量较少,创口较小以及疼痛感较轻的特点,在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较之于常规的手术也有着明显的缩短,且腹腔镜手术能够对患者的创口处起到最大程度上的美容效果。我院通过对36例甲状腺患者采取腹腔镜的手术方式,取得了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患者共计36例,在征得患者本人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观察与研究,在36例患者中,有2例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19~56岁,平均年龄为(37.2±2.6)岁,经过B超检测有4例患者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患者诊断为甲状腺腺瘤,20例患者诊断为甲状腺占位;在临床诊断中18例患者表现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8例患者表现为甲状腺腺瘤。

1.2方法 在手术前由护理人员对患者采取气管内插管的方法进行静吸符合麻醉,指导患者采取平卧,在不影响手术效果的情况下满足患者的相关要求。在患者手术1~4d的时间内根据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实际情况选择引流管的拔除时间,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9d。在临床恢复的过程中,仅有2例患者的颈部出现了轻微不适的感觉,经过优质护理,3d后不良反应消失,并无其他不良症状出现。

2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与观察

2.1临床出血 一般情况下,术后的1~2d,患者容易由于呕吐,谈话,咳嗽或者过度的活动而导致创口出血现象,临床的主要表现为:颈部肿大现象明显,切口处有新鲜的血液渗出,呼吸出现困难,引流量呈现为鲜红色且增多等,一旦在临床恢复的过程中出现以上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同主治医生进行联系,对患者展开抢救,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应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的渗出情况以及引流物的质量与颜色。

2.2术后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大多在术后的48h之内易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①由于内出血对气管的压迫,因此,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均要使用引流管同负压吸引瓶相接,护理人员应定时对引流装置进行检查,保证其固定与通畅,在引流过程中,应对引流物的质量与颜色进行进行观察;②由于气管的塌陷而导致患者呼吸困难;③喉上神经的损伤,主要表现为患者在临床进食中出现误吸以及呛咳等临床现象,一般进行理疗后患者临床的不良反应可恢复。护理人员在患者进食时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坐姿,术后首先食用流质食物,当患者恢复一段时间后再给予其普通食物。

2.3甲状腺危象 该临床不良反应主要由于术前准备的不充分而导致,大多出现在手术后12~36h,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高热,烦躁,寒战等,常伴有水泻与呕吐现象。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应保证病房处于安静的状态,避免吵杂的环境对患者产生刺激,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物理降温。

2.4甲状旁腺损伤 甲状旁腺损伤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面部,手足以及唇部存在着强烈的针刺感,或者手足的麻木或抽搐的感受,还可能表现出烦躁,畏光,焦虑等临床现象。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四肢以及面部活动的情况,当患者出现以上情况时,应在第一时间告知医生,指导患者口服葡萄糖酸钙,在患者出现抽搐时,则应立即对患者注射浓度为10%葡萄糖酸钙,剂量为10ml,服用骨化醇1次/d,4片/次。

2.5颈部的不适感 在手术后,由于手术的切口处将会在较短的时间愈合而形成瘢痕,因此,绝大多数的患者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会感觉到颈部的皮肤较为绷紧,舒适度较低,同周围的皮肤间存在着一定的排斥性,有着较强的僵硬感,对此,护理人员应同患者及其家属做出合理的解释,告知患者出现这一临床现象的原因,使患者能够安心接受恢复治疗。一般情况下,临床中出现此种情况并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术后3个月时间左右便可以自行消失,若患者提出要求,也可以采取局部的理疗。

2.6皮肤红肿,皮下感染积液,脂肪液化等临床症状的护理 采用腹腔镜的手术方式需要在患者的颈前与胸前分离出一个潜在手术操作空间,若主刀医生的熟练程度较低,分离的层次出现差异,则极有可能对患者皮下的脂肪层造成损伤,甚至损伤到真皮层或皮下小血管,导致患者出现皮肤红肿,皮下感染积液以及脂肪液化等临床症状。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注意观察患者伤口处的渗血情况与周围皮肤的临床表现情况,保持引流装置的清洁与通畅,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防止患者的伤口处出现感染,根据患者在临床中的实际表现情况进行对症治疗,一般在治疗3~5d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得到改善。

3讨论

通过对36例患者的临床护理与观察可以发现,在甲状腺患者行腹腔镜切除术后,对患者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决定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的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对甲状腺患者采取腹腔镜切除术后,院方应对患者的术后护理环节给予高度的重视,根据患者在临床中表现出的不良反应选择相应的护理方法,将会取得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对其进行大力的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红,金晓东,张甜,等.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华西医学,2007,4:871.

[2]马海燕,刘海光,孙秋茹.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6:3.

篇4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0-0090-02

甲状腺结节祖国医学称“肉瘿”。甲状腺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1],由于手术部位靠近气管,邻近喉上神经、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易损伤神经,且甲状腺血液循环丰富,因此手术风险较大,术后24~48 h可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2]。甲状腺切除术后大部分患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轻者可自行缓解,剧烈的咳嗽咳痰可引起局部炎症水肿加剧,影响创口愈合,更甚者,由于颈部剧烈颤动,还可能致出血、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3]。因此,术后咳嗽咳痰的护理极为重要。本研究根据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甲状腺术后咳嗽咳痰患者120例进行评估,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切除术后咳嗽咳痰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甲状腺术后咳嗽咳痰患者120例,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做了手术治疗,分别为甲状腺腺叶切除、甲状腺大部或次全切除术患者。所选患者术前均无咳嗽咳痰病史,因患者由于气管内全麻手术后引起咳嗽咳痰,故未采用莱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采用咳嗽严重程度视觉模拟尺(VAS)评价[4]。排除标准:年龄>65岁;恶性肿瘤患者;心、脑、肺、肝、肾等严重疾病患者。所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18~65岁;术前VAS评分(5.65±0.68)分;实验组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18~65岁;术前VAS评分(5.64±0.70)分;两组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术后6 h患者血压平稳后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糜蛋白酶4000 u雾化吸入,2次/日,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

1.2.2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护理措施基础上,予中医护理,运用子午流注法予穴位按压。选穴:护理人员选定标记尺泽、丰隆、曲池、合谷、肺俞(双侧)。辰时(08:00)穴位按压尺泽、丰隆、曲池、合谷(双侧),申时穴位按压(15:00)肺俞穴(双侧)。每天2次,每次10 min,4 d为1疗程。上述中医药治疗护理措施均从术后第一天开始。

1.3疗效标准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咳嗽严重程度视觉模拟尺(VAS)评价,0为无咳嗽,10为剧烈咳嗽咳痰。

2治疗结果

2组治疗后咳嗽严重程度视觉模拟尺(VAS)评价比较,见表1。

3讨论

咳嗽咳痰是甲状腺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与气管内插管麻醉易刺激喉气管黏膜,引起患者术后咳嗽咳痰;甲状腺附着于气管两侧,手术操作易引起对气管的牵拉摩擦,引发咳嗽咳痰;与患者术前吸烟史有关。中医学说认为手术为金刃创伤,易致风邪入侵。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易犯上部,故术后患者多表现为咳嗽、头痛、痰多等风热之症,加之围手术期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手术对于机体平衡的干扰,易致气机逆乱、阴阳失调,最终易加剧咳嗽咳痰等症。因此,术后咳嗽咳痰护理极为重要。

中医护理措施近年来运用于甲状腺术后咳嗽咳痰患者,起到了积极作用。子午流注法源于《黄帝内经》,强调时间因素对人体经络穴位的影响,将一日十二个时辰配属脏腑和地支,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结合病候和气血流注时间,认为人体的经脉气血流注随着时间的不同而有着盛衰开阖的变化,通过辨证并按时取穴,可以提高穴位的主治功能,从而得到较好的疗效[5]。甲状腺术后的咳嗽咳痰以本虚风热上扰多见,择时于肺经及相表里经络开阖时按摩相关穴位,可疏通经络、理气健脾和胃,提高血浆皮质醇,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和机体免疫功能,将病邪消灭于蛰伏状态,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6]。

尺泽穴出自《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的合(水)穴。丰隆穴出目《灵枢・根结》,为足阳明胃经络穴,功能化痰降浊、运脾通腑,可宣通脾胃二经之气机,是治疗痰病的要穴。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曲池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地部之上的湿浊之气。合谷系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性为祛风解表,调和营卫,能升能降,能开能宣,既能治表又能治里,为气分之要穴。丰隆穴为足阳明胃经络穴,功能化痰降浊、运脾通腑,可宣通脾胃二经之气机,是治疗痰病的要穴。肺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的腧穴,是肺之精气输注之处,主治肺脏疾患的重要腧穴。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均互为表里,利用子午流注法定时定期刺激肺经相关表里腧穴,本研究中2组患者术后咳嗽咳痰情况均改善,但是实验组在治疗咳嗽咳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对甲状腺切除术后咳嗽咳痰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1]潘峻,吴浩荣.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4):669-670.

[2]王志明,李新营,吕新生,等.甲状腺术后并发症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10):725.

[3]郭丽芬,萧俏珍,伍佩玲,等.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症状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9,9(4):320.

篇5

2. 我觉得内容有点简单,应该提高点深度。

【摘要】目的论针对性康复护理应用在ICU甲状腺肿物切除术后患者中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对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58例ICU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患者通过抽签(奇偶数)方法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通过针对性康复护理(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进行干预,比较不同护理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45% vs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进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的患者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荐。

【关键词】针对性康复护理;甲状腺肿物切除术;ICU;术后并发症;常规护理

甲状腺肿物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病症,临床资料认为[1],患者年龄超过50岁以上的群体当中合并甲状腺结节的达到50%。其中存在可接触结节5%,6%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可能发展成恶性肿瘤,因此对这类患者要予以重视。随着当今医疗技术的进步,也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因为各种原因而入院治疗[2]。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ICU)主要是负责对一些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和全麻术后留观的场所,对甲状腺肿物患者通过手术切除之后会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因此对这类患者需要转移到ICU进行重症监护,以避免在机体康复中自身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减弱而导致的风险出现[3]。(划线内容需要改一下并加上甲状腺肿物手术需要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后需要转入ICU治疗,需要严密监护避免术后发生危险)为了降低ICU患者甲状腺肿物切除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就需要为患者提供更加周密的护理。本文主要基于此研究将针对性康复护理应用在ICU甲状腺肿物切除术后患者中对并发症的影响,详情见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收治的58例ICU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患者均于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入我院治疗,入院后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通过抽签(奇偶数)方法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观察组:男/女=14/15,年龄为45岁~88岁,平均(72.08±11.28)岁,病程为1月~12月,平均(6.15±1.31)月;对照组:男/女=13/16,年龄为43岁~89岁,平均(42.62±12.24)岁,病程为1月~11月,平均(6.08±1.35)月。本文患者的资料均经过伦理验证符合标准,临床资料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标准。经统计学软件验证一般资料,各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排除因方法不同以外的其他因素而导致的结果差异。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甲状腺肿物,诊断符合标准[4],施行全麻手术,甲状腺肿物切除;(2)患者均有手术指征(删掉);(3)患者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需要改动,患者都是做完甲状腺切除后的)

1.2.2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严重甲状腺疾病的患者;(2)合并其他部位的肿瘤疾病患者;(3)近期存在外伤史或手术史的患者[5];(4)凝血功能异常或近期服用过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的患者;(5)精神障碍、沟通和交流障碍患者;(6)手术禁忌症。(排除标准需要改动,患者都是做完甲状腺切除后的)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以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监视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并且进行科学的饮食搭配,护理中要注意为患者提供安全保护。

1.3.2观察组

通过针对性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具体护理如下:

(1)针对性护理:患者术后麻醉未结束的时候选择适合的,一般可应用平卧位,确保其头部偏向一侧,这样能够防止呕吐、误吸出现。在麻醉效果结束后将患者转换为半卧位,促使痰液和引流液顺利留出,保证呼吸系统没有异常,提高患者创口恢复的速度。大部分ICU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所以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严格防止深静脉血栓等多种并发症出现。

(2)生命体征监视:重视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要重点关注血压、脉搏、体温、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

(3)术后处理:重视对患者的观察,评价是否存在呼吸困难、声音沙哑和咳嗽等症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按照术后康复的原则对患者进行干预,并拟定饮食计划。术后6h若没有特殊或其他的不良症状,可以为患者使用温凉的流质饮食,禁止热量饮食,以避免对颈部血管产生刺激而出现出血。甲状腺肿物切除术后需要放置负压引流管,或者为患者进行皮片引流,负压引流管引流的患者要保证正常,定期对引流设备进行挤压,保证引流管的通畅性。同时要每天对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进行观测,定期更换引流袋。

(4)疼痛护理:疼痛是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因此要重视对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患者术后的疼痛干预。首先为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以确定患者疼痛的程度,之后采用阶梯镇痛的方法进行疼痛护理。轻度的疼痛患者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进行干预,中度以上疼痛的患者需要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同时注意观察用药之后的副作用等。

(5)心理护理:要重视对患者的负面情绪的调整,积极的和患者进行心理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为患者创造心理发泄的出口。也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病友现身说法、健康宣教、主动情绪释放等方式来进行心理干预,满足患者的心理所需。

1.4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呼吸困难、手足抽搐、气肿、神经损伤等。

1.5统计学方法

项目

n

呼吸困难

手足抽搐

气肿

神经损伤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29

1

1(3.45)

对照组

29

3

1

2

2

8(27.57)

c2

/

4.7347

P

/

0.0296

3.讨论

甲状腺肿物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对这种病症通常实施全麻手术切除,但是因为重症监护病房,术后需要转入ICU继续治疗,患者的身体状况相对较弱,这样就加重了手术治疗的风险和危险系数。在进行干预中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对操作因素进行控制,这可能会导致术后患者合并多种并发症出现,这会导致患者的康复周期大大延长,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进程。

经过调查得出[6],ICU甲状腺肿物患者术后常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呼吸困难、手足抽搐、气肿和神经损伤等。呼吸困难是甲状腺肿物手术以后很容易出现的并发症,这种病症发生之后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认为[7]这种病症是因为出血和水肿等因素而导致的,所以手术后医护工作者要密切关注患者面部的变化,了解其颈部是否存在压迫感,还要关注患者的汗液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的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手足抽搐一般是因手术对甲状旁腺产生损伤而导致,在护理当中也要密切对相关临床症状进行观察,以便及时发现相关情况,及时汇报主治医师。气肿是因为手术当中存在较高的二氧化碳压力而导致,所以在护理中,医护人员要关注皮下是否有捻发感,积极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通常术后1小时临床症状会自动消失,尽可能避免不良情绪而导致患者出现的神经损伤等。医护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声音、音色和饮水状况,倾听患者的主诉,感受情绪变化。喉返神经损伤是手术当中的相关操作而导致的,对这类患者要讲解康复的知识,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康复措施。护理中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等情绪,在患者出院以前要积极的进行健康宣教,叮嘱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保证睡眠质量。

本文对ICU(删掉)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后转入ICU治疗)的患者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发挥康复作用。这种护理手段在干预当中可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能及时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对构建患者的心理康复信心具有重要意义,也能提升治疗的依从性。手术以后可综合性的通过护理措施的应用来降低并发症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提升其整体满意度。针对性康复护理属于优质护理的范畴,在护理中可以从生理指标和心理指标双方面出发,技能对患者提供生理性的干预指导,也能对患者提供心理的康复,通过二者的结合维持患者具有良好的恢复环境,这样就可以为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优质环境,使得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大大的降低。

综上所述,对ICU进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的患者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李晓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新疆医学,2020,50(08):854-857.

[2]柴锦君.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J].名医,2019(11):168.

[3]吴婷.探讨分析腔镜下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的临床护理策略[J].智慧健康,2019,5(17):143-144+146.

[4]邹丽群.甲状腺肿物患者行微型腔镜下切除术的临床护理[J].当代医学,2016,22(25):105-1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