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数字教育心得

数字教育心得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1:0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数字教育心得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数字教育心得

篇1

随着国家对现代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日益重视和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职业学院在重视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看到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的信心不足等问题。此类问题还会引起产生学生叛逆、敏感、自卑、懒散等不良心理。所以,学校要重视并广泛开展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和教育工作,这对学生、学校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职业学校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

从生源方面来看,职业学院的学生大多在初中成绩较差,在中考中失利,未能进入高中而选择了职业学院。在初中阶段,他们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且因为成绩差,常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家长斥责,加之中考失利,使其性格敏感又自卑,这种性格也会带入职业学院中。从学校方面来看,职业学院硬件条件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教学过程偏重专业技术教育和实践,一味追求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教育,德育课流于形式,导致学生未能得到及时的心理引导和沟通。从教师方面来看,德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未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纳入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也未能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授课。从家长方面来看,按照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家长过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过分溺爱孩子,抑或关心关怀不足,而忽视了孩子在求学及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二、职业学院学生自信心缺乏的不良后果

对学生而言,职业学院的学生年龄尚小,仍处于青春叛逆期,加之学校不重视、教师不引导、家长不沟通,必然导致学生敏感、多疑、好动、自卑,学习能力差,甚至出现厌学、逃课、打架、沉迷网游、早恋等现象。将来步入社会容易因为工作中的小事动怒,好高骛远,急功近利,不利于其在工作中的发展。

对学校而言,如果进行强制管理,只能治标不治本,激化矛盾。长此下去,学生会浑浑噩噩度日,没有理想,没有追求,不利于人生的良性发展,也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

三、职业学院应加强学生的自信心教育

1.德育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将自信心的培养列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面对学生,德育教师应有更多的耐心和激情,用真实案例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用身边的实例激励学生上进,用榜样的力量呼唤学生自强。除了发挥课堂的作用,使学生在德育课堂重塑自信,还应该在课余时间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为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坚定的信心步入社会。

2.学校应组织技术技能培训,使学生在专业领域树立自信心

职业学院应根据教学需求,适时组织技能大赛等活动,设置有特色的奖项,鼓励学生参加,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学会竞争与合作,自强、自信。学校要将品德考核纳入“三好学生”“优秀学生”的考核内容,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而且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3.家长应及时与学校、教师沟通,帮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树立信心

很多职业学院的学生家庭条件较差,加之中考失利,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老师。在求学之路上,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加强沟通与交流,给予关爱与关怀,使其在职业学院的学习过程中,甚至在人生道路上,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温暖,父母爱的付出非常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形成。

总之,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帮助学生走出自卑心理,适应社会人才需求,是学校、教师、家长共同的责任。只有学生重塑自信,课堂才能绽放光彩;只有学生重塑自信,学校才能良性发展;只有学生重塑自信,家长才能放心去爱;只有学生重塑自信,学生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振英.浅谈高等学校教与学[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8).

[2]张楚廷.学校管理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篇2

什么是数字教育?只有弄清楚概念才好定位。数字教育就是数字化教育,是把数字技术有效地、充分地运用到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中,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数字教育属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学范畴。该刊的定位在哪里?简单说就是四句话四个字。四句话是读者定位:教育管理工作者、教育技术研究者、中小学一线教师、数字教育实践者和技术研发者。四个字是发文定位:纵、横、实、热。纵,就是该刊发表从研究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或终身教育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文章。横,就是发表对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或终身教育的教育学现象与本质规律进行探讨的文章。实,就是发表一线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教育技术研究者、数字教育研发者的理论、实践和宝贵经验的文章。热,就是发表对数字教育的时代热点、焦点和难点理论探讨的文章。

二、理论联系实践

《数字教育》2015年第1至4期每期都有七个栏目,分别是《特稿》《理论探索》《高教数字校园》《基础教育信息化》《微课有效设计》《实践案例》《域外观察》。从这七个栏目当中可以发现,《特稿》和《理论探索》两个栏目探讨数字教育热点问题与前沿理论,具有高端学术品位;《高教数字校园》《基础教育信息化》两个栏目文章理论联系实际,具体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实践案例》栏目侧重对“三通两平台”的具体实践案例进行探索,具有典型的教学工作参考价值。《域外观察》栏目,是通过介绍国外的数字教育先进理论和教学案例供国内同行研究者参考。《数字教育》第1至4期共发文68篇,理论学术文章16篇,应用实践文章36篇,其他文章16篇。从中可以看出,该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且更侧重基础教育,侧重教育技术理论在中小学一线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三、作者构成合理

在68篇文章的作者中,博导有12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有28位,与基础教育相关的一线教师有32位。从作者的层次和分布来说具有广泛性和高端性。12位博导中,有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盛群力,有东北师范大学的张海、王以宁,有陕西师范大学的乜勇,还有河南大学教科院的汪基德等。从作者层次的梯度讲也十分科学合理,除博导外,也有许多中小学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有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主任邵水潮,有被教育部树为数字校园典型的郑州市第二中学的优秀教师王瑞,还有微课创始人、中学正高级教师、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师胡铁生等。

四、办刊方向具有国际化视野

篇3

很多有经验的老教师,是绝对不会让学生靠得很近的。学生对他们可谓既敬且怕,一些平日里不苟言笑对学生冷若冰霜的教师偶尔露出一点笑脸,学生就会觉得特别温暖,作文里都会写上。而新教师即使对学生笑得再灿烂,学生可能还不一定买账。

身教也是自保的重要途径。现在的学生和家长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很强,对于教师一些不妥当的做法,某些家长会选择到学校闹事甚至投诉。一些平时言谈举止比较随便的教师,可能觉得自己也就是不拘小节,但实际上很容易被别人抓住小辫子。

在专业上能镇住学生也是教师学会自保的一种策略。自保得比较好的老师通常都是有一些“绝活”的。教师如果学识比较渊博,学生总是很崇拜的。一个数学教师如果总是算错或者回答不出学生问题的话,赶紧回家买几本习题集狂做。语文教师如果自己觉得写作水平尚可,大可以 “下水” 与学生同游,如果能够有文章发表在报刊杂志上最好,这样学生跟你学也更有信心。英语教师如果说一口流利标准的美语,那基本上就高枕无忧了,学生会跟别的班的学生吹,我们英语老师,那英语说的,比美国人还牛!

教师的幽默感更是教师学会自保的一种利器。幽默的教师通常都很受学生的欢迎。学生每天读书学习身心疲惫,再碰到一个上课乏味的教师确实没劲,如果这名教师还经常骂人,不逆反才怪。所以,既然学生喜欢有幽默感的教师,我们就得努力培养一下自己的幽默细胞。如果你幽默感实在太差,还有一个办法简单易行,就是多参加体育活动。要知道,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喜欢体育的,爱屋及乌,他们对于喜欢体育的教师也是特别有好感的。所以,如果你篮球、乒乓球或是羽毛球打得好,不妨露两手,绝对能让学生崇拜你!

真正懂得自保的老师,会非常重视师生关系,这是学生工作的根本。有时为了解决一件事情,而把师生关系破坏了,是得不偿失的事。为了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该忍的要忍一忍,该让的要让一让,这是自保的需要,也是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的需要。

学生当面与你顶撞怎么办?你感觉到全班学生内心反抗情绪很激烈怎么办?这个时候千万要记住这个原则:自保是第一位的。先估量估量自己的实力,实在不行,先避其锋芒,日后再慢慢图之。

教师除了自保之外,还要学会攻心。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思索学生的动机,站在学生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使用的办法通常都比较缓和,却又正好击中学生要害,犯了错误的学生,不但乖乖认错而且心服口服,教师的任务通常也能很好地贯彻下去。学生的行为完全表现出自愿,并非老师强迫,但却是老师的目的。

因此,我们主张做学生工作,只可智取,不能硬攻。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攻心,首先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一些老师,自己情绪失去控制,当众与学生发生冲突。为师者决不可如此,否则必败无疑。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使自己的心灵像天空一样开阔。攻心,还得了解学生心理。不了解学生心理,你如何去攻呢?所以教师要研究学生,要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切忌想当然,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目标不明,方向不清,就开火进攻,到头来,一无所获。攻心,一定要善于随机应变。学生的心理是千变万化的,在一些具体场景中,常会有突况发生,当学生的心理发生变化时,教师一定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整策略,方可牢牢锁定目标。青少年的心灵是敏感而脆弱的,同时,也十分地多变。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的因素也有很多。教师不是圣人,也不一定能够洞悉一切,计划没有变化快,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就更加显得重要了。

要知道,我们教师所试图改变的,不是学生的身体,而是学生的心灵。所以,攻心乃是第一要务,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有些教师,运用了错误的方法,比如说体罚。有些体罚,确实有震撼学生心灵之功效,但是更多的体罚,只能使学生情绪更加对抗,心理更加逆反,这与我们的攻心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体罚就如同攻城一般,学生即使被征服,教师也会付出一定代价。本着保护自己的原则,我们反对使用体罚,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

篇4

当前,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流行,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人类社会到创新教育里在信息时代,为了跟上时代的步幅,我们在教学必须把重点放在电子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特别是创新教育,学生是未来社会,为学生特别是重要的教育,学生信息读写能力的及早开始,有许多好处。所以,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学生的促进教育是必要的。下面是我谈论电子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几个方面的的作用。

1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教育质疑问难,激活思维,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创造性思维从文化开始问问题,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注意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兴趣,导致他们认为而言,逐渐养成提问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创建有利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们为创新提供了条件,教师应激发学生提问,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学生一个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创新的意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的老师,老师不应该简单地否定学生,应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可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建立一个独立的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在活跃的创新思维状态。

2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学生思维,提升课堂效率。

教学设计再好,如果教师忽略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环节,整个节日类,所以将失去魅力,它的意义。教授的课程教学中,你可以感受到一些老师过于注重形式,“活跃”类表面追求,“荒凉”知识本身,但有多少学生掌握知识的事实?老师只考虑教学设计与课件设计、遗忘的教学真正的颜色。学生只是机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不刺激他们的火花。我们关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也不忽视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操作流程完成了“责任”,让学生明白,当我遇到问题,首先必须使任何,然后不得不做任何。因此,学生的思想运动显得极其重要。

3运用电子信息技术为实现创新教育的合作方式多元化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在传统教室教学,由于时间和空间因素,老师是坚硬做每学生交换,交换学生,并且学生委员会是有限的,小规模,除老师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之外,影响的因素是困难,完成一次独立调查的学生,网络教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强有力的交互式作用。网络教的突破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局限在网络教学可能他们的学习时间,对他们自己的知识的理解的问题,可能使用较少时间,大师也许在他们的知识上花费更多时间,根据统一的教学进展的需要不再必须困难,其次是学生通过BBS直接地帮助计算机,当我是在困难,罐头为其他,也许也邀请老师和学生一起谈论和解决问题,人的计算机互作用,互作用,并且互作用,学生也许通过互联网平衡监督的教授英哩,打破地方限制。网上教学,学生的主动性和更加充分地探索,宽广的空间和合作或者电视电话会议、聊天室、留言簿和其他方法,为了体会合作方式。四、运用电子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在创新教育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很久很久以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老师在明白了解也许只使用一个简单的“被接受的”教学方法、附上重要性对老师的教学知识,学生焦点和准确结论,但听学生的学习的机械记忆,受理给老师的知识。这个方法,改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并且妨害能力学会。我们尝试到到教的目标,课程内容,教的手段,方法和改革,改变方式学会键入,帮助学生接受纯净,谈论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接受研究,并且表现探索知识、实用解答和问题的历史形式,活跃地学会。电子信息技术和基础教育和促进者行动的迅速发展,在途中加速学生的学习的进展的变动,但网络教学,改进学生的研究方式催化剂转换。

4运用电子信息技术使教学资源的丰富实现了教育的社会化,学习的生活化。

在当今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是难想象,并且信息源是更加普遍,更加丰富的信息,这在将来将导致被改变的研究一次性毕生学习在学校。这是教育,信息时代,教育校园网络的社会化,提供先进社会的强烈支持。商品价格,作为日常生活的大部分,车的速度,例如现代数学的最新的研究结果,国际时事,在互联网可能搜寻,全面在互联网,有一切。在我们生活,我们说,“生活数学,反射的生存需要的来源,也将使用解决实用问题”。提供学生的网络知道外界,生活窗口。相信在来年,教育将适合家庭,社会,趋向趋向所有电子信息技术普及从村庄学校。互联网在互联网将成为一所真正的学校,不用墙壁,学会是生活,它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将是日常生活的一个有趣的部分。变化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真的,充分发挥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对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理解创造性教育的使用电子信息技术教学,大胆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的潜在因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用先进的理论来显示新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创新思维和性格特征的快速进步,电子信息技术教学探索“创新”教育在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温寒江,连瑞庆.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体系[M].北京: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2001(01).

篇5

二、案例分析

孙某的父母在广州打工,现住在奶奶家,父母远在广州,因此缺乏父母的关怀。他的母亲有时候回来,对他加以管教,但母亲的教育方式也存在问题,使孙某对母亲的教育方式不理解,采取抵触态度,亲子关系疏远。

孙某有一愿望,希望能参加学校举行的组装与维护比赛,获得好的名次,在亲朋好友面前来证明自己的优秀。可愿望与现实的落空让他感到无法接受,因此靠幻想,靠夸海口、说大话来满足自己的要求,却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因而寻求网络游戏满足自己的失落感,求得自信。

三、教育过程

为了消除孙某的失落感和逆反心理,老师采取了如下对策。

1.个别会谈:老师常与孙某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

第一次会谈时,着重解决孙某比赛失败后失落的感觉。

老师:虽然这次比赛没有获得名次,但重要的是在这次比赛中你获得了很多其他的东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这次比赛,你会发现你的组装与维护的水平还有待提高。但可以在下次参加比赛时更加努力啊,只要你努力了就可以了。

孙某(沉默良久,仔细地斟酌了老师的话,觉得不无道理):老师,我知道了,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组装与维护电脑的。

第二次会谈时,老师致力于缓和母子关系,让孙某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在会谈之前,老师找来许多生动感人的亲情类文章,只是告诉他读一读,在学习之余调节一下。

老师:上次让你看的那些文章都看过了吧,感觉如何呢?

孙某:觉得都挺感人的,父母真的很伟大。

老师: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为的都是孩子能生活得更好。你母亲严格要求你其实是关心你爱护你,她只是希望你以后可以生活得更好。虽然她有时方式不是很正确,但她不是有意为难你,她也是为你好。

孙某:老师,其实我也知道我妈是为我好,可是她的方式我真的不能接受,所以才会有抵触情绪的。

老师:这个你放心,我会在你母亲那边做思想工作的。但前提是你得先改变你的态度,真诚地对待你母亲,毕竟她是你的长辈。

孙某:恩,老师,我知道了。

2.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孙某家庭的情况,并与家长沟通思想,希望母亲多鼓励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加强孩子的信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3.集体帮助:把孙某的事情告诉同学们,让大家都来关心和帮助孙某,使他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同时班上同学的电脑出现故障时,都请他帮助同学维修,使他找回自信心。最后,特别找来几位和他玩得较好的同学,请他们多加了解和关心孙某的行为和想法。

4.心理咨询:学校开设有心理咨询室,建议孙某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将自己的烦恼、苦闷向别人倾诉,并得到一些好的建议来改善目前的情况。

5.自我调适:了解到孙某对象棋感兴趣,因此,建议他参加象棋社团,他欣然参加了。并且介绍其阅读有关自我调适的书籍,树立其热爱生活、勇于面对现实的信心;逐步将其兴趣从网络游戏转移到学校组织的棋类活动中,从而间接帮孙某杜绝逃课上网的行为,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