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产品营销

农产品营销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产品营销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产品营销

篇1

市场细分是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必然产物

我国农产品市场处于超饱和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市场上农产品琳琅满目,品种繁多,显示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农产品全面供过于求的局面已形成,出于一种“超饱和”状态。据国家统计局2001年的调查,我国118种主要农产品已全部供过于求,粮食自给能力大幅增强,并出现粮价持续走低及大量库存的现象,棉花产出受替代品生产发展和纺织品出口受阻的影响,市场需求一直疲软,一些需求收入弹性小的农产品严重过剩,农产品出现“卖难”。这已严重挫伤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很多农户感到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越来越难满足,市场销售越来越困难,不少农户经营失败,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将会危及到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饱和市场有空白

饱和是指在农产品市场的某一坐标点上,特定消费者的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得到较好满足,空白则是指整个农产品市场的需求无时无刻不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不断产生新的显性或者隐性的需求点。农产品市场的“饱和”是相对的,而空白是绝对的,消费者的需求没有穷尽,农产品市场的开掘也没有穷尽。从表面上看,农产品市场似乎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饱和度”,实际上,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产生了多层次、多元化、多变量的新趋势,在农产品市场熙熙攘攘、密密麻麻的表层下,还存在着巨大的虚拟空间。只是显性的需求比较容易捕捉和发现,而那些处在隐藏状态的潜需求,往往容易被人忽视,然而与显性需求相比,隐性需求往往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消灭空白市场,不断接近市场饱和的过程。农产品优化市场定位的过程,就是按照一定的思路在对消费者群进行重新组合的基础上,逐渐适应特定消费者群的优势需求,与特定消费者群的优势需求逐渐磨合、培育消费者情结的过程。

通过市场细分发现市场空白点

空白点是存在的,但是空白点在哪里呢?如何去发现这些空白点呢?这就要进行市场细分。所谓市场细分是指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将市场细分为若干个具有类似需求的消费者群的过程。市场细分后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也称为“子市场”或“亚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由具有类似需求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分属不同细分市场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而属于同一细分市场的消费者,他们的需求极其相似。农产品消费者群是一个处在变化发展中的运动体。这个人数众多的庞大群体,广泛分布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一个个主体部分各自独立,边缘部分相互交叉的特定消费者群。或是按年龄划分,或是按收入划分。这些具有不同群体优势需求的农产品消费者,构成了需求多元化、多层次、多变量的农产品市场,成了不同农产品销售的市场基础。广大农户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通过市场调研,根据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望、购买行为、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通过市场细分,发现市场机会。这样,生存与发展就有了目标,利润与效益就有了保障。

由此看来,市场细分是农户营销战略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决定农户营销成败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近年来不少农产品生产者从市场细分入手,挖掘农产品市场扩容的潜质,“分化瓦解”消费者群的,在新消费者群的“再造”和“新生”中,营造、开拓出新的农产品市场。按照市场细分原则进行专业分工以后,才能有效进入市场。这是入世后发展农业的大势所趋,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

农产品市场细分是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有效措施

进行农产品市场细分,有利于发现市场营销机会市场机会是已经出现在市场但尚未加以满足的需求。运用市场细分手段,农户不仅可以找到对自己有利的目标市场,推出相应的产品,并根据目标市场的变化情况,不断改进老产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北方一些农民把鸡蛋的蛋黄和蛋清分开卖,拆零拆出了大市场。爱吃蛋黄的消费者买蛋黄,爱吃蛋清的消费者买蛋清,各有所爱,各得其便。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卖方也赚到了以前赚不到的钱。

进行农产品市场细分,能有效地制定最优营销策略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组合策略运用的前提。即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要想实施市场营销组合策略,首先必须对市场进行细分,确定目标市场。因为任何一个优化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制定,都是针对所要进入的目标市场。离开目标市场,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就会无的放矢,这样的市场营销方案是不可行的,更谈不上优化。如近几年我国苹果生产连年获得丰收,市场相对饱和,市场销售不畅,价格下跌,果农一筹莫展。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华盛顿州苹果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登陆,在强劲的宣传攻势下,占领了中国的苹果市场。分析其成功的原因,除了对营销环境的充分了解,优化的市场营销组合战略,成熟的营销战略操作机构之外,正确的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进行农产品市场细分,有利于农户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每一个农户的经营能力对整体市场来说,都是极为有限的。所以,农户必须将整体市场细分,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把自己的优势集中到目标市场上。否则,农户就会丧失优势,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到失败。

进行农产品市场细分,有利于开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当众多的生产者奉行市场细分战略,那些尚未满足的消费需要就会逐一成为不同生产者的一个又一个的市场机会,新产品层出不穷,市场上产品的种类、花色、品种增多,人们生活的质量也相应的提高。

细分市场中正确选择目标市场

选择目标市场是农户进入市场时应认真关注的问题。目标市场是经营者希望开拓和占领的一类消费者,这一类消费者具有大体相近的需求。通过对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群做有针对性的挑选,可以发现那些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的或不甚满足的消费者,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生产能力、管理能力、销售能力去开拓和占领。一个理想的目标市场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销售量,即一定要有尚未满足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这个问题对于一般小型农户来讲问题不大,而对于规模较大的农产品生产者来讲就显得非常重要。二是经营者必须有能力满足这个市场需求。三是在这个市场中必须具有竞争的优势,即没有或很少有竞争,或者有竞争但不激烈,经营者有足够的实力击败竞争对手。这样一个市场就可以选作自己的目标市场。确定目标市场又称为市场定位,是农户选择某一细分市场作为营销对象的决策活动。选择目标市场一般包括三个步骤:估计目标市场的需求

目标市场的需求是指在既定的市场环境中,某一类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的总额。这种市场需求数量的变化取决于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喜好程度、购买能力和经营者的营销努力程度。如果某种产品确实为消费者所喜爱,并且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不断提高,经营者的营销策略正确,就有可能增加需求数量。估计目标市场需求时既要估计现实的购买数量,也要对潜在增长的购买数量进行估计,从而,测算出最大市场需求量。农户要根据所掌握的最大市场需求量来决定是否选择这个市场作为目标市场。

要认真分析自己的竞争优势

市场竞争可能有多种情况,如品牌、质量、价格、服务方式、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竞争。但从总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在同样条件下比竞争者定价低;一是提供满足消费者的特种需要的服务,从而抵销价格高的不利影响。农户在与市场同类竞争者的比较中,分析自己何处为长,何处为短,尽量扬长避短,或者以长补短,从而超越竞争者占领目标市场。

选择市场定位的战略

这是指农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根据各目标市场的情况,结合自己的条件确定竞争原则。通常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针锋相对式”的定位,即把经营产品定在与竞争者相似的位置上,同竞争者争夺同一细分市场。例如,有些农户在市场上看别人经营什么,自己也选择经营什么,实行这种定位战略要求经营者具备资源、产品成本、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否则,在竞争上可能失败。第二种是“填空补缺式”的定位,即农户不去模仿别人的经营方向,而是寻找新的、尚未被别人占领,但又为消费者所重视的经营项目,采取填补市场空位的战略。例如有的农户发现在肉鸡销售中大企业占有优势,自己就选择经营饲养“农家鸡”,并采取活鸡现场屠宰销售的方式,填补大企业不能经营的这一“空白”。第三种是“另辟蹊径式”的定位,即经营者在意识到自己无力与同行业有实力的竞争者抗衡时,可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相对优势来竞争。例如,有的经营蔬菜的农户既缺乏进入超级市场的批量和资金,又缺乏运输能力,就利用区域集市,或者与企事业伙食单位联系,甚至走街串巷,避开大市场的竞争,将蔬菜销售给不能经常到市场购买的消费者。

选择农产品目标市场须走出“合成谬误”误区

多数谬误的含义

选择目标市场的目的是为了使产品有销路。问题是:并非凡有销路的市场都一定能成为企业理想的目标市场,如果出现多数谬误,农户就不可能实现预期的营销目标,还可能导致挫折和失败。多数谬误是指过多的农户都把同一个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从而造成某一种产品的供给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农户共同经营同一种产品,实际上就是共同争夺同一产品有限的消费者群。结果造成社会劳动和资源的浪费,也不能满足本来有条件满足的其他市场需求,大大提高了农户的机会成本,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甚至造成农户的营销失败。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多数谬误屡屡发生。

多数谬误产生的原因分析

从农户市场营销实践来看,多数谬误的原因是:

第一,农户均将市场容量最大、利润潜量最大的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许多农户只盯着市场的需求潜量和诱人的利润。认为只要市场有需求,重视产品质量,价格合理,加上推销工作,就一定能够扩大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取得最大的利润。结果,竞争者太多,形成同步共振,造成损失。

第二,企业经营者在指导思想上急功近利,只考虑农户的目前利益,避难就易,而看不到长远利益,使经营陷入困境。这种情况是农户把最容易进入的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有些农户看到某些农产品畅销,而且投资小,见效快,市场容易进入,便增加了投资冲动。如果一户因育果树苗发了财,就户户育,村村育,乡乡育,最后只能是果树苗当柴烧。类似事例,不胜枚举。更为严重的是现在仍有许多农户还在重蹈复辙。

第三,抵挡不住市场一时走俏的诱惑。市场细分,确定目标消费群,只能在自己的有效市场范围内,决不能放弃自己的优势,去追求所谓的“热”。俗话说:“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这是一种盲从思想,很多农民正是在这种习惯思维的引导下急功近利,盲目发展,看到人家赚了钱也挤同一条赚钱道,自觉不自觉地扩大同类农产品的种植面积,结果谁也赚不了钱,这样的“合成谬误”我们已屡见不鲜并深受其害。

篇2

【关键词】

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经营体制不断转变,伴随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的生产力能力逐年增强,农产品供给由过去的总体短缺变成了现在的供大于求。同时,由于加入WTO以后,国外的农产品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因此,国内农产品的市场化与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国农产品营销面临新的挑战,探索一条有效的农产品营销之路是目前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进行一定的探讨,期望可以为农业产品的营销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必要性

1.1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进行品牌营销策略,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一体化经营,形成一个系统的产业结构。通过品牌营销策略,可以使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更加细致紧密,同时还可有效的推动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1.2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可以有效的应对外来农产品的冲击,同时可有效提高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品牌农产品的最终成品一般都是经过多道工序的检验之后得到的,因此产品质量可以得到保证。品牌农产品与普通的农产品之间是有区别的,因此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相对较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应的提高,可以更好的应对市场的冲击力。

1.3农产品品牌营销可以有效扩大内需,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进行品牌营销策略,可以推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提升农产品消费层次。伴随人们的消费方式与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人们对消费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多,逐渐向品牌化与高端化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营养价值与是否绿色环保。农产品进行品牌营销,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品牌需求,还可提高市场产品的占有率。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品牌农产品会更加受到普通老百姓的推崇,可见品牌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商机可以进行开发。

1.4农产品品牌营销可以使农民增加收入,从而更快的富起来。实施品牌营销策略,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减少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行品牌销售,导致农产品的销售价格比普通农产品高出一部分。农产品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须品,消费量通常比较平稳,一般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动,而且伴随人们消费意识的增强,品牌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就会相应的增加。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可行性

2.1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才可以进行,政府的支持给予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近些年,农业部先后下发了一些文件,用于推进与指导农产品品牌营销工作。如1999年的《农业部关于创名牌农产品的若干意见》与2006年的《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意见》。各级政府与相关主管部门积极进行合理的引导,并从资金、法律与政策方面进行大力的支持,因此可以有效的保证农产品品牌营销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实行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是现实的需要。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迅速,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农民的收入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探索使农民增加收入实现快速致富的方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党与政府也十分关注农民的问题,中央文件也是一直关注“三农”问题,从长远来看,实施农产品品牌策略是实现社会公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

2.3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进行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条件。我国土地资源广阔,农产品资源品种多种多样,同时农产品的产量也比较多,各个地方都有比较特色的农产品,比如云南的普洱、西湖的龙井、烟台的苹果与新疆的哈密瓜等等,这些农产品资源在国内外都是十分著名的,深受人们的喜爱。将这些具有特色的农产品进行包装加工,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农产品的品牌一定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3 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3.1 农产品品牌的推广

农产品的品牌推广可以运用农产品的特殊性,也可使用工业品通常使用的手段。首先,农产品品牌的生产者通常销售能力差,对相关的品牌实际操作缺乏经验;其次,农产品品牌生产者资金通常都比较欠缺,不能使用大规模的传播方式。这些情况都大大的制约了农产品品牌的推广,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就应积极的发挥政府与协会的作用,重点抓农产品的宣传工作,通过举办各类农产品展览会来推广农产品的品牌,尤其是对于一些国外的客户,我们应通过建立顾客信息反馈系统,及时跟踪消费者的动态变化情况,了解顾客对品牌的意见,并进行适当的调整,适应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加快农产品品牌的推广。

3.2 农产品品牌的定位与宣传

不同的品牌定位需要有不同的价格策略进行匹配,农产品专卖店比较适合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的销售;农贸市场比较适合中低档的农产品;大型的超市则比较适合中高端的农产品。

农产品的品牌建立与工业品的品牌建立有较大的不同。农产品的品牌建立刚刚开始,因此其品牌建立中有较多的不利因素影响其发展。如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者文化水平不高,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较弱,同时农产品生产地比较偏僻,这些都不利于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因此,我们应提高生产者的品牌意识,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尤其是当地的农业协会的作用,积极的对农产品生产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为农产品的品牌建立创造良好的基础。

3.3 农产品品牌设计

农产品品牌的设计通常包括商标设计、造型设计与产品功能、质量、包装的设计等等。构思精巧、简洁醒目、地域文化内涵丰富、易于传诵的品牌比较容易被人们认可与接受。农产品品牌定位之前,需要对竞争对手与目标市场进行调查分析。从本质上讲,农产品品牌定位就是找到一个对顾客有价值的差异点,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将这种差异点传播给顾客,同时让顾客感知到你的差异点,并在心理上同竞争对手区分开。

3.4 农产品资源的集中

农产品生产具有较大的地方特色,产品的营养度、季节与质量与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关系紧密,因此往往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特色优势产品。我们应依据这些特点,集中优势资源,建设农产品的品牌。品牌在建立过程中,数量不应过多,防止消耗资源。

3.5 目标市场的选择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农产品的品牌在建立之前,应充分调查当地的人们的消费习惯,分析消费者的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的目标市场,针对目标市场的偏好制定相应的农产品品牌策略。

3.6 创建农产品协会

我国的农产品的生产者通常具有营销能力差、生产分散与生产规模小等特点。分散的生产不利于品牌的建立与推广,而且有时还会增加内部的竞争,减弱当地的农场品的优势。因此,我们应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多种农产品协会组织。通过协会的力量,统一培训与指导农产品的生产者;统一进行信息收集与共享活动;统一进行农产品的销售与生产资料的采购;统一规划农产品的推广活动与品牌建设。通过组建协会可以减少内部的竞争,因此,组建协会是农产品品牌建设成功的重要因素。农业协会考虑品牌拥有者时应考虑其长短期利益,并应依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品牌的拥有者可以是各类零售组织、农产品生产大户或农业协会组织。

3.7 完善品牌运行的外部环境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诸多的法律体系都不完善,特别是农产品品牌运营方面的法律更是相对滞后。因此,政府与行业组织,应积极的运用舆论机构、发挥消费者的作用,增强对消费者的宣传力度,打击多种品牌侵权行为。同时运用法律手段,增强对品牌商标及其权益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与“制假贩假”等品牌侵权行为。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绝大部分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的农产品常存在竞争力差、无品牌、价格低、品质低、产业规模小等缺点。在市场中,又不同程度的存在价格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制约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同时也严重的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伴随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农业产品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因此,我们应不断的探讨我国农产品的未来发展之路,期望可以通过多个地区的区域联合创建本地区的优势品牌,从而提高本地区农产品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3

一问:现阶段的农产品品牌到底是是什么?

一说到品牌,大家都会说要做VI、要提炼品牌概念、要做企业形象手册啦等等,这些都没错,这些也是企业在品牌行走路上必须要建立的基本内容。但我认为这些只能称之为基本品牌或者说静态品牌。对于农产品品牌来说,基于产品基础上的产品品牌才是其最适合的方式。

笔者认为万变不离其宗,产品是品牌与消费者最终接触的代言人,与消费者接触最多,也是最急需消费者认可的,对于大部分资源相对较弱的农产品企业来说,产品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交流的主要平台。如何将资源整合到某一单品或系列产品上,使产品能够在销售终端能够流通起来,这样无论是基础品牌部分的内容还是其他信息都有了能够源源不断与消费者沟通的平台—产品。

因此对于现阶段的大部分中小农业企业来说,我认为其品牌包含两大块:品牌基础构建(品牌基本内容构建、品牌背书的塑造等)+产品品牌打造(围绕着要卖的货去做)。而在这两块中,产品品牌的打造是当下真正想做通市场,树立品牌的农业企业应该关注的板块。

二问:你有没有充分挖掘品牌自身的公共资源?

对于当下绝大多数农业品牌来说,在品牌资源投放这块是相当谨慎的,当然,本身也没有多少资源可投放。那就要求品牌在行走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不断”借势“。

中国的地域和气候特征决定了大部分农产品都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消费者在认可一种农产品品类时往往是从地标的名称开始,比如:阳澄湖的大闸蟹、宁国的山核桃等区域农产品品牌。地域特色是其始终无法抹去的烙印。因此,作为农产品品牌从品牌构建开始到后期的品牌传递过程中,必须要牢牢的抓住区域的公共资源,拿来为品牌所用。将品牌的背书依靠到区域的资源上,借用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品牌的影响力。华耕社在操作广西一大米品牌时,将其产品品牌的核心概念直接定位于”八山一水一分田“,这一概念不是层层提炼出来,而是大家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一种自然描述,并且这句话在目标消费者中广泛传播。刚好这句话刚好能够突出其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小产区的种植环境。

这里所说的公共资源可以是地域、地貌、自然风光、气候、土壤、俗语、谚语等等一系列能够支撑产品,并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品牌能够广泛借力使用的信息。占有了这些信息,品牌后期与消费者的沟通成本会大大降低。并从大的品牌资源背书上进行占位。

三问:你的产品具备成为商品的资质了吗?

前面我们提到关于产品品牌的概念,毋庸置疑,产品是其核心的载体。当下各个农产品企业也会拥有一些初加工或者深加工的产品,但是关起们来我们自己要问问我们在这个产品上赋予了多少商品化的元素在里面?

产品只有成为商品才能流通,而成为商品的第一要素就是产品一定要有具体的消费者需求,且消费者对于这种需求的迫切性是存在的。只要需求存在,市场就存在,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

产品成为商品的第二要素:基于产品本身的功能或者特色,进行提炼,找到切割需求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一定是以产品本身所具备的功能属性为基础,以消费者现有或者潜在的需求为引导统一组成的。即既要有实实在在的东西,也要有符合感性需求的内容。脱离感性需求直说功能属性,那只能是冷冰冰的专业名词和一堆听不懂的数据,只有感性需求而缺失功能属性基础,那也只能是个空中楼阁。只有找到了合适的突破口这种需求才能有效的被嫁接到你的产品上来,否则还是跟你半毛钱关系没有。

产品成为商品的第三个要素:在产品的外包装视觉表现中,一定要具备符合产品品牌内涵的”视觉符号“,这一视觉符号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承担着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度功能;

产品成为商品的第四个要素:即产品最终的市场定价是由产品的成本与市场需求的价格接受程度双重考量来制定的,且最终价格的波动能够逐步脱离受政策波动的影响。

产品成为商品的第五要素:从目标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上界定产品外在包装的材质、规格、形态。这将在后期消费者购买实现过程中深度影响消费者。

四问:你做的是品类还是品牌?

很多农业品牌经营者,特别是在操盘一个具有特色的、市场还未完全认知的新品类的过程中,经常会将二者混淆。他们往往无法割舍新品类产品功能属性所带来的差异化的卖点,不断的在推广的过程中向消费者诉说产品是如何如何的好,具备多少营养成分,对身体健康如何如何好等等。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即操作的品类是老百姓还没有认知的或者认知不深的,我们寄希望于用冷冰冰的专业语言去打动消费者难度可想而知。先姑且不论品类能否培育成功,我们很有可能已经倒在了培育品类的路上。因此找到需求,将品类的功能属性嫁接到需求,也就是为我们的品类找到了市场。因此我们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切忌陷入这样的一个误区。

五问:系统营销真的重要吗?

谈营销必须要涉及的系统,是当下企业经营的一个习惯。但我们认为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对于大多数农业企业来说,所需要的涉及的营销工作内容,远远要少于快消成熟领域的工作需求。由于品牌和产品发展的阶段相对比较初级,因此并不具备系统营销生存的土壤。因此界定农业品牌的年度营销工作内容,解决好招商、配送、仓储、重点客户(经销客户、分销客户、部分终端)的系统销售管理,已经完全适应现阶段的需求。

对于大部分的农产品企业来说,现阶段,如何有效组织团队,将产品在自己预定的理想价位上销售出去,才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企业的各项资源匹配,组织管控都要针对销售这一重点板块进行深度挖掘建设。

篇4

市场定向和差别化战略

任何一个地方进行农产品生产和营销都应根据本地气候、资源、区位、市场和消费群体来确定,农业企业应注意掌握瓜菜等农产品旺季和淡季价格差异的客观规律,尽量积极发展早熟或反季节品种,蓄意制造“时间差”,使产品上市时间提前或推迟,适时卖上好价钱。

农企更要学会市场细划来生产农产品。要清楚地知道自己产品的市场需求。如我们把城市家庭消费分为3个阶层:工薪消费阶层主要消费一般的农产品,追求便宜与实惠,大部分销售在农贸市场(菜市场),价格比较优惠、量大;年轻白领族和高薪退休阶层,消费一般以上的农产品,追求产品的营养与外观,追求产品的时尚性,比较喜欢干净的农产品,如大棚种植的反季节时令农产品等,追求新鲜,喜欢在超市消费;小康阶层消费要求比较高,多追求高档、独特、保健和愉悦等功用。

农产品营销品牌化策略

品牌作用更重要的是将产品质量、市场信誉传导给消费者,给消费者以信心和市场影响力,在给消费者物质享受的同时,带给消费者一定的精神享受。在实践中,一是以名创牌,对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实行商标注册;二是以质创牌,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生产、提高产品品位;三是以包装创牌,美化农产品外表;四是加大创牌宣传力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五是做好名牌保护工作,企业要对自己的品牌进行商标注册,求得法律保护。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说伟大品牌的核心是产品。涉农企业对产品常常有两种误区。

一是产品越多越好。这些企业的成功观就是撒大网,撞大运,信奉东方不亮西方亮。这类企业的典型特征是:企业越小,想法越多,产品越多。产品多而不精,市场散而不强。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另一种误区是,有太多的公司把产品当作生意场上的玩偶,就像传销中“做做样子”的道具,他们把几乎全部的力量放在了产品之外的推销和传播上。

正确的品牌策略应该是:回归产品,重视产品,专注产品,是实现差异化、创建品牌、赢得竞争、使企业持续赢利的根本途径!

突出食品特殊要素的包装策略

目前消费者不仅要求农产品好吃,还要求农产品好看,所以作为生产者,不仅要调整种植习惯、变出一些新花样来迎合消费时尚,而且某些农产品往往有一定的特殊背景,如历史与地理背景、人文习俗背景、神话传说或自然景观背景等,能有效地区别同类产品,同时使消费者将产品与其背景进行有效连接,迅速建立概念

与食品相关的文化资源包括:传统工艺、人文故事、消费者认知、饮食习俗等。比如食品概念、饮食习俗、口味方法,诸如南甜北咸,中辣西酸就是这种资源,还包括人文历史资源,比如产品传说,名人故事等。

农产品绿色化策略

农产品绿色化营销策略是随着当前农产品环境污染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产生的。目前,消费者日益重视食品安全,对消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已成为一种趋势。为此,我们要把握机遇,发展农产品的绿色营销。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首先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及时收集农产品的绿色市场信息,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发现和识别消费者“未满足的绿色需求”,然后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制定和具体实施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二是制定绿色计划,开发绿色资源,对于本地农业资源要认真研究和保护,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科学合理地与外界合作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以科研部门为依托,通过权威部门产品检测和认证,使用绿色标志进行绿色营销。

免费体验策略和教育服务策略

通过对产品的观、闻、品、验等手段,让消费者明白什么样的产品符合自己的需求,这样将大大拉近消费者的感官识别,从而建立牢固的产品信任感,促进产品的就地应时消费,如农业观光旅游和农家乐营销形式。另外,可通过与物业、居委会联络,让社区一些居民进入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的过程当中,展示农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与农产品生产者交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供求关系,提高供求双方的互信度,同时做好生产消费的协调工作。

小范围团购策略

篇5

一、湖南农产品营销的现状

(一)种植计划与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农产品市场之所以频繁出现滞销和价格大幅波动,除去天气等不可预见的客观因素外,其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产销脱节。一方面,由于农作物生产受自然生长周期影响,导致阶段性过剩与短缺,造成价格起伏波动。另一方面,生产一线的农民不了解市场行情,盲目生产,最终造成部分农产品滞销与部分农产品价格飞涨现象时有发生;大部分地区农业最基本的经营现状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为主,经营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与管理。农户的经营比较随意,生产管理没有统一规范,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农民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不知道市民想吃什么,跟风种植严重,生产无特色无目标;市场信息反应滞后,不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没有根据市场供需合理调节上市时间和数量,导致农产品大量集中上市;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产品集中种植地缺乏上规模的交易场所,供应地和销售地的信息缺乏合适的沟通渠道,这些都容易导致卖难问题的产生。(二)产品品质与消费需求存在差距居民消费观念和农产品需求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优质农产品需求急剧增加,泰国米由于质量较好,每年大量流入我国。湖南大米在北方市场基本退出,在沿海不断被挤占的根本原因在于品质不够好。上海市场都是江浙的粳米当家,湖南产的籼米难上餐桌。名优土特产品受欢迎,江永的香柚畅销全国,在每年的湖南农博会上,销量居高不下。在2012年11月的湖南农博会上长沙沙龙畜牧有限公司的“宁乡花猪肉”和湖南九龙农产品销售公司的“可生吃的有机水果玉米”连续两日买断货,销售额超过20万元。绿色食品走俏,浏阳的黑山羊、洞庭湖的板鸭、富含硒的湘西猕猴桃汁等已成为城市居民津津乐道的消费品。盛湘王米、生态米和富硒米每公斤价格10至数十元不等一样受追捧。因此,绿色、无污染、特色名优产品是消费者追求的农产品消费方向。(三)品牌意识有待提高各级政府把农产品的营销问题当作重要措施来抓,湖南已经拥有一批知名度高的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品牌,金健、唐人神、辣妹子、益鑫泰、江永香柚等一批在全国范围内享有一定盛名的名优特新名牌,拓展了农产品的市场空间,但仍有大部分地区和农产品没有树立自己的品牌,市场竞争能力较差。湖南省柑橘年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椪柑与芦柑外表相似,但椪柑汁多,存放期更长,品质更好,例如在上海,湘西椪柑知名度远远不如芦柑,明明是湘西的椪柑,打的却是福建芦柑的旗号。湖南油茶面积全国第一,茶油品质堪比橄榄油。但湖南茶油企业对产品推广乏力,品牌维护与危机公关能力差,在上海市场所占的份额很小。湖南茶叶产量居全国前列,但在上海市场依然是龙井、碧螺春的天下,湖南绿茶针插不进。“湘字号”在沪立足难,表面上是由于渠道的缺失;实质上是推广乏力,品牌不响。湖南农产品在上海的遭遇只是一个缩影,这表明湖南农产品要提高竞争能力,走品牌化的道路是必然选择。

二、以需求为导向,变革湖南农产品营销战略

要解决湖南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应该从农产品的营销改革方向下手,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产品不能顺利销售的主要原因是与需求的不对称所导致的,农产品的销售一样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在需求的导向下来合理安排种植和养殖,改革的主要切入点有如下几点。(一)科学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与流通湖南农产品每年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卖难的问题,要解决这一现象,首先要做好市场调研。由于农产品种养具有分散性,由农户来完成调研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当地政府部门牵头,根据市场的需求要求和往年的需求规模,进行调研和规划,制定比较合理的计划,在政府的宏观领导下,利用政策为杠杆,组织农户科学合理的种植,以求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量相吻合。农产品的顺利销售还应该拥有顺畅的流通渠道。在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湖南农产品的流通途径,加强流通环节的建设[3]。湖南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得到了较快发展。例如长沙马王堆农产品批发大市场和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年交易额分别达200亿元、181亿元,全省农产品年总交易额达650亿元,但是产地交易市场的规模较小,交易能力比较有限。如怀化洪江市的柑橘交易市场每年集中发往全国各地的柑橘仅50余万吨,对于富产柑橘的大湘西地区而言,交易市场的规模和功能还是比较有限。农产品的保鲜要求比较高,因此还应该加强交易市场仓储物流的功能。产地交易市场的建立也应由政府牵头,建立与农产品市场需求规模匹配,具有仓储,保鲜,交易等功能的农产品流通枢纽。加大网络直销渠道的建设,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特色农产品上网工程”,与淘宝网、阿里巴巴合作,打造“特色湖南”网上平台,实现农产品产销无缝对接,已有“童胖子”酱板鸭、毛氏红烧肉、“辣妹子”辣椒酱等33个品牌100多个产品受到网友热捧,但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还应有更多的产品可以借鉴网络销售成功的产品的经验,加大对网络销售渠道的建设和利用。(二)改良品种,以优质产品提高竞争力湖南多种农产品的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是交易总额和利润率却并不占有优势,究其原因主要品种不优良,缺乏竞争力。以湖南大米为例,21世纪以来,湖南作为中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大省,其大米出口量却在显著下降,创汇能力下滑,湖南大米在北方市场基本退出,在沿海由于品质不好不断被挤压[4]。因此农产品光有产量是不够的,竞争力的提升关键在于质量。“隆平乌山贡米”得到袁隆平院士的指导和支持,产品从种植源头到销售终端均由合作社组织统一开展,并执行严格的绿色无公害种植和遵守严格的加工操作规程,产品质量完全符合绿色无公害检测标准,更凸显质量价格优势。例如金健米,但因其选用洞庭湖区优质香稻为原料,引进日本、意大利等国先进设备,采用全新的工艺流程和自动监控技术精细加工,使米粒细长透明,米质色泽鲜艳,口感软硬适中,气味清香上口,再加上精美的包装和宣传推广,使其迅速成为湖南大米市场上的知名品牌,竞争力大幅提高的同时获得较高的附加值[5]。由此可见,农产品的同质化程度比较高,做好市场细分与定位,创优质产品,是提高竞争力的有利途径。(三)创品牌,以名优产品提升获利空间创知名品牌是解决湖南农产品难卖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品牌是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知名品牌会给农产品经销企业带来高额利润,知名品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能更好的吸引新消费者。湖南省农产品及其加工生产领域已经涌现出一批知名品牌,例如金健、唐人神、辣妹子、益鑫泰、江永香柚等,这些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均获得了良好的收益。湖南农产品创品牌应对差异化特征明显的产品进行商标注册,提高质量创名牌,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提升获利空间。(四)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湖南农产品主要集中在水稻、苎麻、茶叶、柑桔等产业,提供农产品的附加值就应该对其进行深加工。做优做强湘米产业应大力发展优质稻精深加工,扩大优质精米、有机米、营养糙米和功能性大米加工份额,提升“湘米”品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积极研发新型大米食品。绿茶、黑茶加工应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对传统制茶业的升级改造,增加名优茶、有机茶产量,扩大高端茶叶消费市场占有率。利用高新技术提取茶多酚、儿茶素、茶氨酸等茶叶功效成分,促进茶加工业发展,提高茶叶加工附加值。大力发展茶叶包装、茶具等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棉花、苎麻加工应搞好棉麻加工与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终端产品需求的有效衔接。突出柑桔等特色水果加工重点,在发展水果罐头等主导产品的同时,加快发展浓缩果汁、果酒、果醋等产品,提高果皮渣高效利用与综合加工能力。如株洲市个私业主在攸县创办食品公司,建立藠头精加工车间,引进年生产能力4500吨的现代化生产线。该公司申报“家常宝”商标,有关部门审定后,为其颁发了出口许可证,不到一个月时间,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地客商即与该公司签订了2000吨优质藠头的订购合同,价格增至每吨1.38万元,是粗加工的17倍。该公司带动新市、网岭等8个乡镇300余农户种植藠头500多公顷,藠头成了攸县的支柱产业,大大提高了藠头产品的附加价值。(五)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完善产品营销网络,提倡多种营销渠道并用。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专卖店、连锁店等直营店的形式直接销售,缩短流通过程,节约流通成本,树立知名品牌形象。农产品产地政府积极组织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的产品展示展销会,开展营销推广活动,扩大“湘”字号农产品在各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份额。拓宽第三方物流经营领域,扩大出口贸易,实施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新兴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强对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形势分析,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增强出口业务的主动性。2011年我省农产品出口额为6.27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为6.3%。而同为农业大省的山东省2011年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了138.5亿美元,因此,提升湖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湖南农产品拓宽渠道的有利选择。

作者:周叶林 单位:湖南外贸学院

篇6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食品方面要求也不再是仅仅是温饱,不仅要安全、无污染,还要好吃,要有更好的品质。但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却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的痛点,环境污染的加重及无良商家使得广大消费者越来越不放心。人民的钱包鼓了,购买力也大大提高,同类的产品即使贵一些,消费者仍是会选择品质好的贵一些的,因此,提高农产品品质,建立让消费者放心的农产品品牌是大势所需。农产品品牌营销同样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备受困扰的问题,农民收入低,农民的平均劳动报酬处于各行业最低水平,虽然在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低于城镇收入的增长速度。过去农产品一味追求数量,不看重品质,却造成了卖粮难,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一旦农产品品牌形成,农产品的附加值就会增加,农民的收入自然就能提高。种种现象表明农产品决不能一再的追求数量了,如今的市场明显是需要品质高、环保好的农产品,需要让广大人民信任的农产品品牌。品牌是信誉的保障,是市场中竞争的核心优势,更是培育和稳定消费群体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竞争压力增加,外国的农产品品牌开始进驻中国,并取得了较大的销售利润,甚至有些已经成功打入我国有丰厚利润高端农产品的市场,这不难看出品牌带来的巨大商机和利润,我国却没有有巨大优势带来附加值的农产品品牌。

1.2农产品市场供给的特点也要求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

从市场现状分析,实现农产品品牌化市场营销也是竞争下的必然趋势。如今的市场竞争已经从产品层面转变到品牌层面了,未来的市场也必然是品牌致胜的时代,农产品要想长久发展并占有一席之地,必然要向品牌化发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农产品没有形成品牌化的原因是受到供应短缺的限制。在当时,产品不丰富,人们关心的仅仅是买到所需要的产品,不关心产地、营养,更不用说服务、理念等农产品附加价值了。而如今,交通、消费水平等的发展下人们的选择范围和选择空间大大增加,甚至出现选择过剩的问题,与之对应的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营养、环保等品质方面也更加注重了。在外表上有机蔬菜和无机蔬菜、优质大米和劣质大米……这种区别并不容易用肉眼看出来。形成品牌后,就是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自己的形象,形成自己的信誉,这样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品牌就可以成为消费者选择的依据。形成特色农产品品牌也是我国农产品走向国际的必经道路,在全球化的当下,我国农产品面临的不仅仅是国内的压力,我国农产品要想走出国门就必须要利用品牌的独占性,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2促进中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对策

2.1加快农产品品牌营销主体建设,培育品牌营销意识

由于历史、文化、环境等原因,我国农产品营销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品牌意识,我国农产品经营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有许多优质农产品,却没有形成品牌,售价低廉,甚至因为知名度太低对市场行情不了解面临卖出难的问题。许多农产品经营者仍持有老旧的观念,认为有好的质量、好的产品就会有好的市场,认为品牌仅仅是一个商标,并不重视品牌的打造,更不用说是名牌的打造了。而农产品作为买卖的物品也是一种商品,既然是商品就要遵循市场规律,如今的市场已经进入到“品牌时代”,市场营销变成了品牌营销。实际上,我国幅员辽阔农产品种类众多,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出名的农产品,质量好品质高,完全可以打造成特色品牌。因此,政府一定要加强宣传,鼓励农民和农产品经营者转变思想,为农产品披上品牌的外衣,提升其精神和服务等附加价值,齐力打造中国名牌农产品。

2.2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要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建设中国名牌农产品,必须改进如今的农产品营销结构。我们要改变从前只有一家一户生产销售分散现状,企业、政府和农户要联合起来,把同类产业的合作社也联合起来,加强宣传,鼓励组织农民走专业化生产的道路。根据区域不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政府企业都要给予支持,把当地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发展成知名品牌,根据当地的不同情况,还可以发展景观农业、区域农业等不同的农业形势。推进农业科研教育,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发展农业基地。

2.3完善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

好的品牌就要有好的客户信誉,而赢得客户信誉取得良好口碑的前提就是产品有好的质量。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优化农产品品种,发展特色农业,在技术、生产、包装各个方面上进行集体培训,生产高质量农产品。农产品同样可以向工业生产一样,批量化、商业化、标准化的进行生产,高效率的生产出高质量、有品质的农产品,这是农产品品牌化的前提和关键。在监管体制方面,也要实行标准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提高质量的同时,在农产品的品质、功能外观等方面也要加强管理,满足消费者精神和心理需求,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质量。

2.4借助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科技应用到方方面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产品发展营销同样少不了科技的支持,尤其农产品受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制约,更需要科技的支持来弥补。在生产方面,好质量的农产品需要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作为支持,要运用新技术、引用新品种、开发新产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过程中,可以通过科技手段保证产品的新鲜。在销售方面,更是可以依靠科技网络来了解市场行情,做到定点销售,哪需要就去哪销售,防止滞销和缺货的情况出现。在产品监督和检测方面更是需要科技的支持,从营养价值、口感、农药残留等方面的检测都需要科学技术才能实现。总之,要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上广泛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加工技术、先进种植技术、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

2.5提高农产品品牌的法律意识,加大力度对农产品品牌的保护

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农产品要想在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品牌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品牌是一个产品的生命力,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更是意味着稳定的消费群体。而品牌形成之后,品牌的维护工作也是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难点之一。在如今的市场环境里,农产品的品牌及相关法律方面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不足,到如今为止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农产品品牌法律保障体系。农产品品牌化的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资金、质量、品牌文化等等方面,一旦有所疏忽就不能形成品牌优势。假冒产品的出现极大的影响到了品牌的发展,既影响了生产者的利润又损害了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大打击假冒农产品品牌行为的力度。农产品品牌受到地域及其本身的特殊性影响,本来就具有产权模糊、利益共享的特点,农产品品牌建设受到一定阻力。假冒伪劣的产品如果猖獗的话,农产品品牌建设就遥遥无期了。所以政府一定要加大对此的打击力度,支持鼓励农产品品牌推广。

2.6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渠道建设

任何产品的发展都离不开销售渠道,拓展信息发达、流通快速的销售渠道也是农产品所面临的问题。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网民越来越多,网上购物也成为时下流行的购物方式。农产品的销售也不妨引进电子商务,网上销售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最重要的是可以信息的流通迅速,购买者可以轻易就找到所需产品,大大减少了传统农产品信息、传递的困难。还可以通过连锁经营,农户-销售公司-消费者的方式进行农产品的销售工作。农户和商户作为利益共同体,农民把产品托付给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可以进行专业化的市场分析,对于分散性的农户可以解决因不了解市场行情而导致的产品滞销问题。在拓宽农产品销售途径的同时,也要加强市场规范化管理、促进信息自由流动,防止恶性竞争的出现。针对不同产品,研发不同的保鲜、运送技术以便促进更多地区的农产品渠道的流通。最重要的是要有准确快捷的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把农产品价格、市场行情、客户等信息集中起来,公平快速的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传递。

作者:何柳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篇7

农产品市场大多数处于初级现货市场阶段,营销渠道不够畅通,特别是在我国农产品连续 7 年丰收的情况下,农产品价格出现了非供求性的上涨,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的收入并没有显著的增加,究其原因,除了游资榨取其中的利润外,农产品现实营销渠道中存在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农户的收入及农产品的价格。为此政府出面投入资金倡导“农超对接”,借此缩短农产品营销环节平抑物价,但效果微乎其微。这引起了研究者对农产品传统营销模式变革的思考,城市中农产品超市销售这一垄断零售业态局面不改观,政府想通过改革中间环节来降低农产品价格根本无法实现。对此,笔者认为只有打破超市零售垄断,发展新型的农产品零售业态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农产品的营销中发展网上营销这一营销新形式,充分发挥网上营销的优势作用,对稳定农产品物价及保护农民利益有着极其重要的双重作用。

1 农产品市场的特点。

1. 1 受自然因素影响大 受地理位置和气候节令的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各种农产品的生长期长短不一,发育周期不同,而这一周期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因此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性必然导致农产品的营销也必须适应和服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规律,必然导致农产品市场的货源供求及价格变动情况随农业生产季节而变动,再加上农产品具有很强的时间特征,在运输、储存、销售各环节中容易腐烂、霉变,极易造成损失,因此农产品营销要有调节淡旺季供应的职能。

1. 2 中间流通环节过多,交易成本高 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流通不畅,普遍存在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交易不规范,交易成本高。我国地域广阔,农产品分销渠道多,农产品流通过程除了生产者到消费者外,还有农产品诸多市场和众多中间商存在,再加上我国农产品市场环境不成熟,农产品的交易过程缺乏规范性。分析整个农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生产成本很低,中间环节加价太多,使农产品的最终价格太高,但农户所能获得的利润却很低。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农产品的产地价与市场价比超过 1∶ 2,而从事中间经营的菜贩得利是农户的 2 ~ 3 倍。批零差价太大造成农产品价居高不下,流通搞不好,得益的仅仅是中间环节,进而出现“两头叫、中间笑”的批零差价太大的不合理状况[1]。

1. 3 价格波动大,市场变化快,交易信息不对称 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很多,只要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其价格就会发生变化,再加上农产品的产销变化非常快,交易对象和主体经常置换,农户需要不断搜寻新的更合适的交易对象。另外在农产品营销过程中参与的主体各自掌握的信息量不同,部分大企业由于拥有健全的营销网络和掌握充足的供求信息,其所掌握的信息远比一般农户精准得多,这必然导致农产品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1. 4 品质差异大,更新换代慢,区域性强,营销复杂 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性、生产品种的稳定性、产品等级的差异性,再加上产品消费习惯的区域性,这一切都导致了农产品营销的复杂性。不同的农产品有其最适合生长的地理区域及生长时间,表现为生产品种、产品规格和质量上的差异性,即使相同品种的农产品,生长在不同区域也会表现出产量和品质方面的差异,由此形成了不同农产品生产的优势区域。由于农产品的自然生长特性,所以农产品品种的开发和更新换代不仅取决于生物工程科学的研究水平,还要受农产品生产周期的制约,这种特点使农产品的经营品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此外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性使农产品营销也带有区域性,农产品营销首先要从产地开始,但产地集中与消费区域分散的特征决定了不同区域之间农产品的营销。再就是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性影响人们消费习惯性的形成,决定了农产品消费习惯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近几年农产品生产的自给自足的比率不断降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但还大量存在一方面农产品大量积压,另一方面消费者得不到满意的农产品价格等问题。

2 传统营销方式对农产品营销的不利影响。

2. 1 信息渠道不足,农户缺少灵敏的信息指导 农产品市场信息的形成机制及信息传播手段落后,大多数农民对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信息不灵,盲目跟风。今年什么销路好,明年自己就种什么,农民缺乏快捷、准确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更谈不上科学的市场分析和预测,结果导致农产品“多了烂、少了抢”的局面。

2. 2 交易手段落后,交易市场管理不规范 传统的农产品交易方式主要是一对一的现货交易,现代化的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不普及,期货交易、无期合约交易形式更无从谈起。

这种现状影响了农产品的营销效率。

2. 3 流通渠道可控性差,信息反馈不及时 多层次的农产品交易方式造成信息流通不畅,不利于形成农产品价格竞争优势。在当前的农产品营销方式中,通过农贸市场销售还占主导地位,同时农产品流通过程中要经过农业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许多环节,从而使市场反馈信息严重滞后,经过的流通渠道不同也使得同一种农产品的价格差异大。

2. 4 商品化的比例不断提高,营销渠道呈现多样化 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农产品日趋多样化,传统农产品所占份额日趋减少,而农产品和水果类农产品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农户在选择农产品生产时,求稳的心理比较明显,农户农业投入普遍不高。从农产品营销情况看,农户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比较高,营销渠道呈多样化发展。

2. 5 市场流通体系多元化,农产品市场处于无序状态 大批农业劳动力进入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形成了专业的运销户,部分充当农产品经纪人,成为农产品中介流通组织,但这样的流通体系存在着季节性、临时性的问题,使得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

2. 6 深加工不足,品牌产品比例过小 农产加工包装能力低下,形成的农产品品牌数量少,市场覆盖率低,品牌及包装产品一般是粮油等初加工品,进入市场的鲜活农产品基本上仍以散装原产品为主。目前我国初级农产品出口率占 80%,农产品深加工出口只占20%,而荷兰深加工农产品出口率为75% 。我农产品加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

导致农产品的所呈现的形式还很单一,同一条产品线上的产品项目较少。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营销。

3 农产品网上营销的优势。

3. 1 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的特性 针对农产品营销所具有的独特特性,农产品网上营销所具有的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的特性使得网上营销在农产品的营销中可以发挥的淋漓尽致,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营销的效率。农产品的网上营销从全球范围寻求供求信息,快速地完成信息搜寻,使农民在生产与营销中获得足够的信息,起到调节淡旺季供应,促使农产品供给稳定,并快速完成网上交易,迅速作出配送安排,使农户利益最大化。

3. 2 强大的后台数据库的支撑 农产品网上营销凭借其强大的后台数据库的支撑,加深了农户和顾客的互动关系,为农户开发稳定长久的客户资源打下良好的基础,能有效抵御价格风险。农户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生产,转变以前只顾埋头生产的局面,换之为先从网上了解客户未来的采购信息,在相互沟通的基础上按订单生产,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为农户开发出稳定的客户群。在这一过程中农户直接与诸多的商家发生交易行为而不降低其营销效率,大大缩短了中间环节。农户通过网络后台数据库分析顾客的数据资料,一改农户从农产品价格接受者变为网上农产品价格的制定者,这样农户既能获得较高的利润,又能让利给最终消费者,使消费者接受合理的农副产品价格,极大地避免了农户农产品的价格风险,平抑了农产品的价格波动。

3. 3 信息的快速沟通和传递 农产品网上营销最根本的功能就是信息的快速沟通和传递,能明显改善农产品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特别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国际农产品期货,借此可以有效地平抑农产品价格波动,帮助农产品企业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及时应对价格变化,改变农户在农产品的定价中的弱势地位,创造稳定的全国性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再加上网上营销中大量使用标准合同文案,对交易的流程有明确的规定,能提高农产品交易的规范性,保护各个交易对象的利益,起到降低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使农民安全获利[2]、提高农产品营销效率的作用。

3. 4 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 农户通过分析网上访问者的资料,不断与特定的顾客在网上相互沟通,了解其需要和欲望,发现新的市场,为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帮助农户建立了一种有效快捷的农产品营销反应机制,这种差异化有效抵御了农产品的价格战,真正做到了农产品网上差异化的营销,有效抵御市场上单纯的价格竞争,为农户抵御价格战创造了条件。

4 农产品网上营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4. 1 农产品网上营销存在的问题。

4. 1. 1 农户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高,缺乏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建设的高级人才。在我国信息化意识并未深入广大农民之中,农民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价值观念并没有顺应全球信息化向前发展的趋势,对电脑、高科技通讯、网络的应用也十分有限。真正懂信息、懂科技、有开发能力和高水平应用能力的农产品网上营销人才难以寻觅。

4. 1. 2 农民网上营销观念淡薄,网上购物不直观。这对于习惯于现实购买者来说,很难以适应。此外,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更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因此人们对农产品的网上消费习惯还有待培养。

4. 1. 3 农村网络覆盖率低,农民上网不便。目前虽然有一些农户家里购买了计算机,但上网的农户却很少,即使上网但由于还缺乏专业的第三方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使得农户空有网上营销愿望,但无法规范地完成网上交易,使得农产品网上营销存在隐患。

4. 2 实施农产品网上营销的对策与建议。

4. 2. 1 加强网络信息化的建设。建立第三方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提高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尽快让农产品种植商、加工商、销售商及农户上网,建立专业的内部农业信息网,设立专业服务器,提高农户上网收集信息的效率,充分利用专业的农产品网络信息进行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网上营销活动。

4. 2. 2 提高农民的网上营销意识和技能。提高农户及城市居民利用农产品网上信息的意识,培养高级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加强各县市农产品网上营销队伍的建设,鼓励农户提高网络信息观念,帮助其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使农户习惯于农产品网上售货。政府应该利用各大媒体宣传,主动引导消费者利用农产品网上购物平台,鼓励居民利用互联网这一信息平台去购买日常农副产品,尽快让消费者养成网上购买农副产品的习惯。

4. 2. 3 建立农产品网下配送体系,鼓励第三方物流参与农产品日常的配送。政府应该对农产品的第三方或农户自建的配送体系予以补贴,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产品的配送体系,并给予税收优惠或免税,从而支持新兴农副产品网上营销的发展。

篇8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29日

随着社会民生的发展,老百姓从过去对物质最低需求到现今越发重视绿色环保养生;社会越来越提倡绿色自然、天然保健品。为此,许多商家利用这些口号宣传绿色消费,使得绿色浪潮越来越高,国民也越发偏爱绿色食品。因此,发展绿色农产品、实施绿色营销已成为农产品企业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却出现“卖难”的状况,总会看到某地农民因农产品堆压无法卖出导致全年做白工;一些卓越的农业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经济产量,最后被埋没。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现代推销手段,依旧保持展销会、供货会等传统营销方式,这种营销手段实质是体制、制度的缺陷和营销人才的缺乏。我国农业市场化程度极低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产品营销能力,也大大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一、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背景和现状

所谓绿色产品是依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的,这种观念强调了农产品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农作物和人类的发展要做到和谐共生、相互促进。根据有关管理办法定义,绿色农产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依据特定方式生产,再由专门的机构鉴定认证,并许可贴有绿色食品标志的农产品(包括加工品)。这种农产品一般具有无污染、优质、安全和营养价值高的特点。和普通农产品相比,绿色农产品一来在质量上更令消费者安心,具备纯天然、营养价值高等特点;二来品牌效应也更强,一般这类产品都是作为农作物生产企业主打的品牌产品,有较强的名牌效应。

我国绿色农产品是由国家农业部于1989年首次提出并于1990年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绿色农业产业正式形成。从第一批绿色农产品推出到今年已有25余年的历史,发展相当迅速。各级政府和农业技术单位坚持做到以先进农业科技为指导,把农业生产、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全面综合地考虑产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各方面,在推出许多绿色农产品的同时,也建立了不少绿色食品相关监管机构,在大中城市也建立了一大批绿色食品连锁店。

二、我国绿色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乡经济的进步,老百姓健康环保的意识加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等逐渐走入市场,进入人们的视线中。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绿色食品,大家对食物的需求也由原来的解决温饱,得到物质上最基本的满足,转变成现在更加讲究健康、环保饮食,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一跃登上舞台,成为消费的亮点和热门,绿色农产品的推广营销也成为现今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虽然我国在绿色农产品营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推广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在阻碍发展。

(一)农业企业对绿色农产品营销概念薄弱,滞后于市场需求。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当前,仍旧有一大批农业企业对绿色农产品认识不够,这些企业仍在片面追求高产量、高利润,忽略了农产品的质量。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施上大量肥料,不注意种植土壤的保护,造成大面积环境污染,土壤质量下降,最终生产出来的农作物质量遭到破坏,因为使用大量生长素、动植物激素、化肥、农药等等,使得农产品质量大打折扣,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二)绿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目前,我国知名绿色农产品企业品牌数量过少,而中小型企业和个体农户又很难筹集到发展资金,要想在投入和盈利中获取平衡非常困难。此外,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比方说生产布局不合理,生产技术水平的落后,都造成生产效率低下,最终使产品质量受到影响。

(三)绿色农产品营销渠道不畅通,营销手段陈旧单一。我国经过多年努力,在培育优良绿色农产品上出了很多成果,但是知道这些成果的人除了业内专业人士以外寥寥无几,也造成很多优良产品无法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批量生产。原因有许多,可能是因为批量生产的技术原因,也可能是因为资金原因,而推广营销手段落后单一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调查,目前我国很多农产品成果的展示依旧选择使用传统农展会,等着顾客上门选购,或者在蹲在自家,等人上门采购。企业和农户都没有很强的“走出去”意识,他们还停留在过去的营销模式上,理念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也导致很多优质农产品只能被少数有缘人品尝到。此外,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经营分散、产量不多、产品结构单一,很难形成规模化的量产,这些也都影响农产品的推广销量,无法形成固定的营销渠道。最近几年,民众也常会在微博或是纸媒上看到“xxx村土豆滞销”、“xxx镇大量西瓜堆积,无人购买”这样的新闻出现,农户或企业都可能会因为营销推广不利遭到巨大损失,白白辛苦一整年。有时候一些绿色农产品还会因为营销过程中中间环节过多,导致最终消费者买到手的产品价格提升好几倍,从而影响了绿色农产品在市场上所占份额和最终销量。

(四)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认知不足,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对于我国许多消费者而言,绿色农产品这个概念是比较新潮的词语,绿色消费也是一种新式消费方式。对于很多人而言,这种消费方式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消费,甚至已经超越有些消费者自身消费能力。在经过这几年的宣传,有部分消费者逐渐理解绿色消费甚至将它捧为一种消费潮流,但是仍旧有不少群众对绿色农产品没有一个正确深入的了解,再加上我国一些农产品企业在推广营销上不够深入,造成绿色消费随意性较大,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没有形成农产品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

根据一些相关问卷调查显示,消费者文化程度越高或者收入越高,对于购买绿色食品的意识越高;而文化程度越低或者收入越低的人则对绿色食品消费意识越低,这也充分说明国民整体素质高低与否对于绿色农产品消费也是重要的因素。据目前统计数据来看,在我国绿色农产品消费中受教育程度高者占据大半,有近64.3%之多。因此,我国目前民众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这对于绿色农产品市场的发展也有一定限制作用,绿色营销也始终得不到很好的提升。

(五)缺乏政府对绿色农产品推广的有力支持。为了促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确保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就要从生产的源头抓起,绿色农产品是纯天然、无污染、营养价值高的农作物代表,这意味着它的生产方式也应该更加清洁细化,要求空气、土壤、水分等培育元素都要高度清洁,从而确保绿色农产品产出有高质量保障。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有绿色农产品营销意识,要对生产环境进行改造和保护,而这些工程都需要获得政府的支持,由政府实行必要的干预,达到宏观调控目的。许多地方政府也都出台了保护环境的相关政策、法规,但对整个绿色营销体系大环境的建立把控力度还不够,立法体系也不够全面。此外,对生产绿色农产品的龙头企业支持力度还不够,缺乏培养,尽管有拨专项资金用于相关建设,但可能在营销策划上还不够健全。而在对群众绿色农产品认知普及上也不够完善,没有出台更多普及宣传政策。

三、我国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

(一)树立和强化绿色农产品营销概念,满足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也会日益增多,企业要树立和强化绿色农产品营销理念,要把生产农产品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生产出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质量高的绿色农产品。企业要追求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从过去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先进的发展观念,要在保证农产品生产的同时确保环境不受到损害,维持农业生态平衡。从长远角度看,能够使企业营销活动可持续进行,能够让农村社会得到全面发展。

(二)运用先进营销手段,打开品牌知名度。企业要摆脱过去陈旧的营销推广手段,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开拓出多条营销渠道,将产品推广出去,让品牌在市场打响。要从过去单一的线下操作转变成现今的“线上线下一体”操作,线下做出多种营销策划进行促销、加深和消费者沟通;线上可以利用当今最火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不仅节约宣传成本,效果也会翻倍。此外,还可以建立专门的绿色农产品销售中心,再在全国开设多家连锁经营店和专柜等,深入到普通消费者群中,加深消费者对其印象和了解。

(三)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正确深入了解绿色农产品。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积极向民众宣传绿色农产品概念,提倡多食用绿色农产品。企业在销售绿色农产品的同时,也要注意正确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并且积极地、大力地提升这种消费意识。还可以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深入到民众中,用促销和各种形式的活动推出产品,让民众能够切身感受到绿色农产品的益处。

(四)培养开拓市场的营销人才队伍。目前,绿色农产品销售行业中能将生产、策划、销售实施连为一体的复合式人才还很少,这就需要学校多向学生宣传行业理念,让他们转变固有的营销观念,成长为综合性人才。再将这些人才队伍输送到农业企业当中,增加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还要注重全面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掌握一手当前最先进的营销技能,还要对语言、互联网技术、各国贸易政策等知识充分掌握,这样不仅能在国内市场有优势,同时还能开拓国外市场,在国际舞台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五)政府要加强对绿色市场的宏观调控,对龙头企业培育扶持,以提高市场竞争力。虽然政府有出台一些关于绿色农产品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但是并未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市场上仍旧随处可见一些商家为了获得更高利润,私自在一般的农产品上贴“绿色食品”标签,这样做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破坏了绿色农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这时候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控,规范市场上绿色农产品销售,为整个绿色农产品营销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应该出台且完善绿色农产品销售管理的法规、政策,确保一方面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有保障,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心;另一方面要防止一些不法商家扰乱市场秩序,卖假货,建立一个健全的绿色农产品质检机构,保证市场营销秩序。此外,政府还应对农业企业在绿色农产品研发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激励行业发展。对一些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培育出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加大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绿色农产品营销要“走出去”,在过去传统销售方式基础上,开拓出新的营销渠道,利用现在的热潮网络营销和线下销售形成一体,才能提高绿色农产品的知名度。此外,要树立和提高企业以及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正确认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大力培养新型绿色农产品复合式营销人才,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我国绿色农产品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最终让我国绿色农产品能走出新的一片天。

主要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8-0106-03

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关键在农业,要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的营销是重中之重。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市场里,客观迫切要求农产品的销售不能再固守原来的生产销售观念,必须确立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念。农产品市场营销就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而实现农产品潜在交换的活动过程。农产品营销是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个人与群体在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需求目标的各种产品创造和产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农产品营销概念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或社会属性,其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求和欲望。农产品市场营销活动贯穿于整个农产品生产、流通和交易过程,这就要求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农户等更新理念,注重市场营销,充分运用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现代市场的“10PS(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 营销理论,在抓好市场调研基础上,围绕目标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好农产品市场营销。本文笔者将对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问题即4P组合(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问题进行探讨。

1 运用产品策略,创建农产品品牌

产品策略是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在生产、销售产品时所运用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产品策略是市场营销组合的核心,是市场营销活动的支柱和基石。产品策略正确与否,决定了企业的成功与发展。在产品策略中,产品又是市场营销的客体和基础。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产品是指为留意、获取、使用或消费以满足某种欲望和需要而提供给市场的一切东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并已逐渐从需求群体差异化、需求个性特征化向需求个性瞬间化、感觉化方向转变,目前在我国农产品市场上,以水果产品为例,产品结构特征是“四多四少”:即大路的、低档的、普通的、原料型的产品多;优质的、高档的、专业的、加工型的产品少,显然,我们农产品与市场的需求和欲望是不相吻合的。所以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必须运用产品策略,以现代营销观念看待生产的农产品,把农产品从其核心产品向形式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拓展。

(1)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塑造农产品品牌形象。关于品牌,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企业提供给某个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品牌包含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和商标。

进行农产品品牌建设,品牌名称不可小视。创立一个好的品牌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品牌名称。好的品牌名称应与产品特性相符,突出产品独有的特色,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能让人产生联想,还要易读、易记,能够清楚地传达产品。并且,在品牌形象设计上,要综合运用美学原理,使品牌标志鲜明、独特、美观,能凸显民族和地方特色。品牌名称和标志要用创新的、独特的方法凸显出来,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如一些生产经营者把商标画在幼果上,让商标图与幼果一起成长,无公害又带有商标,效果很好。同时,要及时进行农产品商标注册。

(2)加强农产品品牌管理,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美国品牌策略专家大卫•爱格认为:顾客感知质量、知名度、忠诚度、联想力是品牌四大要素。质量是品牌的本质和基础,是品牌的生命,要使自己品牌成为名品牌、好品牌,产品的品质是关键,因此,加强质量管理和认证,花大力气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从农产品种子的培育,到科学的种植和收获及农产品的储藏、运输及加工,都必须赋予更高更多的科技含量,以确保农产品质量稳定和优良,确保农产品独特的地域特色,以提升农产品的品牌档次,彰显其品牌魅力,提高了农产品的产品附加值。如广西近年给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行 “生态栽培”、“生态养殖”和“绿色植保”等重大技术,初步形成了优势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经济体系,迅速发展了一批独具广西特色的优势产业。现全区无公害水果示范基地县超过20个,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达到450个,80多个产品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63个水果产品获“广西名优产品”称号,蔗糖、木薯、桑蚕、秋冬菜、水果、畜牧业生产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在2010年广西名特优新农产品北京展销周上,广西名品容县沙田柚、荔浦香芋就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卖得好价钱,据统计,展销周上现场销售金额达3887.4万元,签署成交合同金额11.9亿元,达成意向合同金额33.4亿元。

(3)争创农产品名优品牌,提高农产品品牌美誉度。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加强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上的开发应用,加强名、优、特产品培育和生产,提升产品品牌价值,提高竞争能力,2011年2月,“灵山春茶节春茶开采第一日”开采仪式在广西灵山县举行。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产出早春茶具有虫害小,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的特点,创建品牌早春茶,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开拓更广大的市场。

2 运用价格策略,把握农产品营销主动权

价格策略是市场营销组合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价格通常是影响交易成败的重要因素,又是市场营销组合中最难以确定的、最灵活的因素。它可以对市场作出灵敏的反应。从营销角度看:价格是顾客购买商品和服务所愿意支付的经济成本,它是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的。一般地,农产品价格P=f(市场需求、成本、费用、竞争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定价既要考虑成本的补偿,又要考虑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能力,定价客观上是买卖双方共同决策。这就要讲究定价策略,不能随心所欲。价格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对顾客需求的估量和成本分析,选择一种能吸引顾客、实现市场营销组合的策略。因此,价格策略的确定一定要以科学为依据,以实践为准绳,在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充分把控各种信息,准确预测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以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水平为基准,科学定价,灵活调控。但是事实上大多农产品生产者缺乏市场营销理念,许多农产品根本没有进行产品细分或等级划分,往往形成好坏一个价。也缺乏市场调研和分析,常常一拍脑袋就给农产品定了价,造成主观定价代替市场定价。另外,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又使农户在产品交易中处于劣势,农户成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各地政府应建立当地主要农产品供求信息研究和机构,帮助农户科学定价,更好运用定价策略,做好农产品市场营销。

3 运用渠道策略,构架农产品多维分销渠道

美国学者Edwardw、Cundiff认为营销渠道是指“产品从生产者向最终消费者或用户转移时直接或间接转移所有权所经过的路径”,它是由一系列相互依赖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商业机构。即产品由生产者到用户的流通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环节。现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有了很大的发展,首先是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发展迅速,类别越来越多,正逐步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之中。从广西看,2009年广西区投资12.3亿元建造一大型一站式数字化运作农批市场――南宁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搭建净菜集中配送、农产品大宗物流调配运输及大型农产品网上交易等多种农产品流通模式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大平台,成为南宁市农产品终端销售母体。其次,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目前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达4500多个,基本形成了以城乡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分销体系,生鲜农产品80%~90%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如广西南宁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再次,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成为农产品营销渠道里的新成员,各大超市成为了农产品较为高端的销售渠道,成为各级政府打造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之地,一些大中城市农产品超市销售量已占到当地农产品零售总量的20%以上。再有就是在农产品营销渠道中的中介也越来越活跃,这些构架起农产品销售渠道。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农村重生产、轻销售,许多农户根本没有意识也没能力构建自己的销售渠道,缺乏自主控制的信息来源和营销渠道,或营销渠道太窄,因而在农产品的分销渠道里,是完全处在弱势的、被动的状态中。因此,在农产品营销中,各级政府除了继续完善和发展销售渠道,大力促进农产品销售服务体系建设外,首先应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者进行生产管理和产品营销知识的培训,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时为农产品生产者提供市场信息,使农产品生产者能根据当时的宏观环境因素和自身经济状态、产品特色等正确选择或者构建自己营销渠道,如市场调查证实:高端消费群体对农产品的消费主要以超市购买为主,如果自己农产品的目标顾客是高端消费者,那选择销售渠道主要应是超市。其次,积极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组织,克服农户分散经营的缺点,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产品销售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的作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鼓励发展专业营销合作组织,或建立各种销售公司,促进农户与市场的联系,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降低市场风险,如广西灵山、荔浦等县依托其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各类销售公司,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再次,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网上销售渠道,为农产品提供安全快捷便利的交易平台,实现农产品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全球性销售,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营销效率。

4 运用促销策略,开拓和创造农产品市场

促销策略是指企业如何通过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各种促销方式,向消费者或用户传递产品信息,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农产品促销是指向顾客传递农产品信息,以增加需求和扩大销售,实质是农产品买卖双方的信息沟通。农产品促销策略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推式”策略和“拉式”策略。“推式”策略是指通过以人员推销方式为主的促销组合,把农产品推向市场的促销策略。其目的在于说服中间商和消费者,使其接受农产品。“推式”策略运用的结果是使农产品逐级地渗透到分销渠道中,最终到达销售终端。“拉式”策略是通过以广告方式为主的促销组合,将消费者吸引到农产品上来的促销策略。其目的在于引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激发并强化其购买动机,进而使消费需求逐级地上传到农产品。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进行农产品营销,需加大促销力度和广度,在策略上可以以“拉式”策略为主,“推式”策略为辅。①充分利用公共关系手段,利用政府力量,打造农产品国内外市场对接、拓展、交流和服务平台,以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②整合各种资源,由各地政府组织牵头举办各种形式的展销会、信息会等,广泛宣传各类产品信息;如近年,农业部、广西政府多次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举办广西名优新农产品展销会,广西各地也纷纷结合当地实际和农产品特色,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如灵山县“灵山春茶节”、“灵山荔枝节”等,把农业、旅游业、休闲相结合,大大拓展农业新的发展空间,创造新的市场。③利用各种公共体资源,运用广告和营业推广等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传播农产品信息,开拓、激发和强化消费需求,促进销售,如把广告做在互联网上,利用互联网的高速、快捷和交互性,迅速、准确地、传播农产品的信息,彰显其产品的特色,比如可真实展示农产品生产管理全过程,传播“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产品”等新的消费理念,创造出绿色食品市场。

当然农业是弱质产业,能利用“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这两个策略,如积极利用政府力量,获得宣传支持,引导百姓消费,扩大有效需求,营造良好农产品营销环境,那更是锦上添花的事。

参考文献:

[1]王宁.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创新[J].现代化农业,2009(6).

篇10

一、农产品在网上销售的发展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和环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将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及工作方式,商务活动方式逐步变成了由计算机远距离操作完成的数字化活动方式。没有了时间、空间和人为条件上的限制,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将变得方便、灵活和自如。

(二)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和销售模式

1、消费者收入水平是影响农产品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大小反映农产品需求量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从而分析农产品对居民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2、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种种差异性和不规范性,使农产品交易有不透明性,电子商务通过建立平台使农产品在交易中弥补信息的不透明性提高效益。

3、农产品销售模式。农产品传统模式营销是一种产品交易营销,强调将尽可能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尽可能多的顾客。现实生活中主要的销售方式有商营销模式,经销商营销模式,直销模式等。

网络营销是对传统营销的创新和补充,传统营销理论同样适合于网络营销。经过不断发展与创新农产品网上销售方式大多是以网上农贸市场,网上农产品批发大市场,网上连锁店,网上特色营销,基于市场的目标市场等多样化形式展现。

(三)农产品在网上销售的利与弊

传统营销的模式已经在国人的心中根深地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和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网络营销能带给商家长期的利益,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一批忠实顾网络营销在未来将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利:网络营销具有成本优势,在网上信息,成本很低,将产品直接向消费者推销,可缩短分销环节,的信息谁都可以自由地索取,可拓宽销售范围,这样可以节省促销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使产品具有价格竞争力。网络销售模式具有多样性,及时性,网上服务可以是24小时的服务,而且更加快捷,从而使网络营销更优化。

弊:农业是季节性、时效性较强的行业,农产品市场的货源随农业生产季节而变动,特别是一些鲜活农产品,由于信息不灵、渠道不宽、流通不畅等原因出现生产后卖难现象。网络营销缺乏信任感,网上购物要发展,保证质量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网络购物让消费者足不出户,享受到来自全国乃至全球丰富的商品,但由于网络的虚拟和远程性,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欺诈消费者、购物安全事件屡有发生。网络营销缺乏诚信与生趣,交易和支付安全存在漏洞。

二、农产品在网上销售存在的制约问题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落后虽然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飞跃,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仍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

(二)农产品物流配送存在较大的困难物流配送是开展网络营销的必要保障,而针对农产品网络营销开展的农产品物流配送其要求远高于普通产品。

(三)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匮乏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于计算机、互联网的认识和应用都非常有限,甚至有人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电脑,体验过互联网带来的便利,许多农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还没有适应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这导致了农户难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进行产品的深度加工和全面推广。

(四)由于我国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方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是的消费者消费观念和消费形式比较固化,严重阻碍电子商务在农产品行业的发展。

(五)农产品网络销售是无形的,支付和交易和交易的安全成为了经销商和消费者进行交易的重要影响之一,我国电子商务法还不够完善,在网络销售和支付安全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漏洞。

三、解决措施

(一)政府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政府的支持和倡导是农产品网络营销顺利开展,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网络信息化水平,同时政府应当做好管理工作,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网络销售的实施方案,提供一个绿色、安全的网络营销平台。

(二)加强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

目前人才缺乏是困扰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一大难题既了解农产品又熟悉网络营销的人之又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力度。

(三)完善农产品配送体系良好的配送体系是农产品网络营销顺利开展的保障,针对不同的农产品,我们应当从配送的各个环节入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配送策略和计划,确保农产品销售的顺利完成。

(四)不断完善我国的电子商务法使经销商和消费在交易中无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周艳榕,邹勇.我国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9(10)

[2]付春杰,崔刚.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J].互联网天地.2009(5)

[3]郭建强,赵清华. 农业电子商务概述[J].计算机与农业.2011(2)

篇11

黑龙江省始终将耕地保护、农村土地整治作为重点项目狠抓落实。截至2013年,黑龙江省立项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达721个,新增耕地面积174万亩,增地率居我国第一位,土地总规模达2067万亩,累计资金投入量高达167.98亿元。其中“两大工程”实施的子项目达205个,整治规模达881万亩,新增耕地面积为68万亩,总投资资金量达99.01亿元。

(二)S社会环境一是人口环境

营销市场的发展受人口、购买力的影响。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营销不仅针对本省内部,更多的是销售到省外市场。截至2014年5月,我国大陆总人口数量达13.6亿人,黑龙江省人口数量为3835万人。伴随着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在市场的认知度被提高,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二是人文环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偏向健康、营养、环保的绿色消费,这有助于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根据我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报告得知,被调查的人中73%认为开发绿色产品非常必要,他们支持环保事业,在他们看来绿色产品有助于改善环境状况。根据我国消费者协会市场调查资料得知,76%~84%的消费者愿意主动购买绿色农产品。绿色消费的观念使得传统的消费观念,以及不关注社会环境利益的观念得到改善,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环保意识大大加强,环保作为一种新的消费观念,逐渐被我国公民所接受,这为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提供有利条件。

(三)T技术环境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发展。新型绿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方式能够减少产品流通的环节,降低了销售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网络营销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紧密的联系到一起,通过无纸化贸易、信息贸易、电子广告、网上采购等方式,将产品销售到消费者。绿色农产品网络营销具有全球化、个性化、价格公开化、渠道直接化等特点。

二、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对策

(一)提高绿色营销观念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企业应该树立绿色的营销观念,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生产经营中将绿色营销的意识传承下去,将绿色营销的观念贯穿到经营的全过程,从原料农产品的定价、包装、宣传、服务到销售都需要进行绿化。同时注重培养绿色企业文化,使企业在全社会树立起关心社会、保护环境、对消费者负责的公众形象,提高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拓展绿色分销

渠道营销渠道的通畅对绿色农产品企业的营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绿色农产品的营销渠道依据中间环节方面分类能够分为零层营销渠道、一层分销渠道、二层分销渠道。企业绿色农产品零层营销渠道是指绿色食品企业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主要通过绿色农产品的销售部门、专卖店等实现农产品的销售。零层营销渠道是从产销一体化的方向着手,促进生产与销售的有机结合。黑龙江省在进行绿色农产品营销的过程中应注重发展多渠道的营销方式,做好售前宣传、售中使用、售后咨询的配套服务。

(三)提升品牌影响力

黑龙江省农产品整体质量水平较高,因此相关部门在进行绿色农产品营销的过程中应加大宣传,提高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这是进行绿色农产品工作的重要部分,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产品质量得到增强,绿色食品产业日益融入三农工作,成为食品安全工作重要内容,实现现代农业建设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因此打造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知名品牌是必然选择。

篇12

大力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工程”,建立健全省辖市区域性农产品市场、县(市、区)骨干农产品市场、乡镇有产地市场、基地有田头市场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在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集散地作用的基础上,不断引导和扶持市场增强组织货源、调节供求、平抑物价以及保障农产品供给、满足城乡消费的功能,同时拓展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形成中心和市场行情信息中心功能,其中部分部级定点市场和省重点市场均坚持即时采集价格行情上报农业部和农委。强化各类市场的社会责任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帮助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全省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100%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目前全省有农业部定点市场28家,6家市场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年交易额超20亿元的有25家、超30亿元的有14家、超50亿元的有9家、超100亿元的有3家,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50家,年交易额近1500亿元,同比增长14%左右。

着力发展农产品现代营销

大力推进连锁专卖、超市经营等现代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全省连锁专卖、超市配送企业数量约180家,有农产品专销区的综合性超市300多家,农产品销售额80多亿元。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场地挂钩” 等现代营销,鼓励流通型企业到农产品产地建设冷藏、加工、配送设施,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超市,支持合作联社在城市开设直销店、直销窗口或自营超市,直供城市社区。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联合销售工程,省里统一注册了“苏合”牌商标,统一冠“苏合××市销售合作联社”的名称。积极推进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各大超市建立“超市+合作社+农户”的供应链模式。目前全省共有200多家蔬菜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各类超市建立了对接关系,帮助农民降低中间流通费用25%以上,已组建73家销售合作联社,其中“苏合”销售合作联社33家,在城市社区开设62家直营店,直接带动128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城直销农产品,去年实现销售收入7.4亿元,直营店销售价格比市场平均价格低15%―20%。

大力开展农产品营销促销服务

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并举办一年一度的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江苏农民合作社产品展销会、元宵花卉展示展销会等活动,加强产销衔接,促进农产品销售。全省各地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大力促进农产品销售。南京市按照“帮助农民卖、引导市民买”的指导思想,今年来已举办各类大型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50多场次,其中南京农业嘉年华已举办七届,真正成为“农民的节日、市民的盛会”。以“倾听农民心声、传递农业信息、聚焦现代农业、关注农村发展”为定位,在江苏教育电视台开办“走进新农村”栏目,专门开辟“市场信息”板块,为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提供信息直观平台,不定期省内外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市场动态、趋势分析,优质农产品信息,促进农产品销售,至去年底栏目已播出142期。

全力培育农产品品牌

积极加强优质安全农产品培育,新增江苏名牌农产品40个,总数达141个,向农业部推荐20个中国著名农产品公用品牌,“三品”基地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超过60%,农产品地理标志达24个、无公害农产品有效数1.01万个、绿色食品有效数1842个、有机农产品有效数790个,“三品一标”总量规模全国第一,仪征绿杨春茶等9个品牌获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篇13

农产品的经营一直关系着两个家庭,一个是生产家庭,一个是消费家庭,两个家庭的顺利对接才是农产品销售与经营的关键所在,如果生产家庭没有办法生产,消费家庭就谈不上消费,而消费家庭买不到需要的农产品,生产家庭生产了也卖不出去,两者互为关系出现的简单问题,到目前位置,已经变得越来越让人揪心,本来只要两个家庭互相需要,那么经营农产品就不是一件难的事情了。

近年来,政府给了不少的农业项目的支持,可是没有收获,为什么?政府也不知道怎么办?道理很简单,很多国家的钱都打水瓢,为什么?中间环节有问题,没有直接用在项目上,中间监督出了问题?农业企业都是农民在做,缺少指导。由于农民他们本身素质有限,所以如何把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整合一体,成为现代农业的最大问题,现在所谓的农业专家们都知道农业的问题是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可是他们也不知道怎么销售,只知道弄大批发市场,弄几个什么协会来糊弄农民,农民盲目陷入什么协会的圈套,导致现在农民增收出现困局。

农业营销切忌 “嫦娥奔月”,农产品销售的困难很多时候归结在产品的老化,农产品的结构不配套,大多数是政府主管部门喊出的口号,实际上是无力来突破农产品的营销困局面,只是想“嫦娥奔月”,而不做营销与消费市场的研究与突破,抓农民很有手段,但抓销售就迷惑不前,因为前者可以行政手段,而后者是市场手段,由此,在基本盘面上的指导人员,需要强化一体化的专业人才,主管人员要抓生产更要懂市场,而懂市场远远不够,懂市场的所谓农业专家很多,但需要懂营销的就很少,因此,两者或者多者结合,将是关键。

农产品经营困局有三大因素

1、人才:农业产品销售人才很少,也很少有农产品或者农业销售人才交流,目前在农业产品销售大部分是一些农民出生,现在有转型后(初步土地经营升级)的一批人在主导,很难融合现代营销手段,高级农产品营销、策划、销售为一体的“地面营销人才”更是难以寻找,这与我们的农业大国格格不入,最多的是研究与政府主管人员,因此,农产品国内营销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市场消费需求,也就是农户家庭到消费家庭之间传播的桥梁被人为阻隔,消费者想知道农产品的信息、质量、品项特点、产地情况、安全情况等等均缺乏对接,依靠农民做不到,依靠政府不精通,只有满大街丢在那里,出现两极分化。

2、产品:在全国有不少农产品接近我们国家最高标准—有机标准,但是标准的使用、建设、管理需要花很多费用,农民承担不起,所以在当地消化,价格低,出不去,很多特色产品由于缺少标准的支持,上市后价格上不去,竞争就下降,农民赚不到钱,结果就不了了之。农产品的周期性与存储特点,决定了产品必须要有严格的经营时间通道,而时间通道掌握在政府部门,比如标准、运输、管理、销售价格等,把很多优质产品浪费在与市场的人为交道里面,而比如生鲜的农产品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因此农民害怕产品进城市,也是一大问题。

3、市场:纯粹的市场是因为我们习惯了对政府主导信息的管理,而全国市场消费阶段停留在批发市场,政府的信息来源也在批发市场,并不清楚消费者想吃什么,怎么吃,吃的代价、吃的便捷、吃的安全、营养,均不是非常清楚,而批发市场是无法掌握直接的消费信息的,所以存在很多产品雷同,高价值的产品不多,也没有人去引导消费者去消费什么样的农产品,所以市场出现盲目现状,大量好的农产品消费者不习惯、进不了餐桌,由此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结果农产品新品市场萎缩,高价值产品提不上价格,消费者吃不到,两者又开始对立。

那么如何来做农产品的销售呢,在管理与经营上,如何把农民的好产品卖出去,提高农民积极性,能够赚到钱,来继续推动农产品升级,成为关键,而农产品的经营模式成为新农产品销售突破的关键所在。笔者对现代农业营销的定义里面提出农产品的直营销售,成为现代农业营销的突破口,确定什么样的销售,如何才能满足广大消费家庭的实际需求,才是营销思路的延续,我们把消费家庭的分类,就可以看出农产品采取什么样的销售模式,基本上城市消费家庭分为3个类型,一个是工薪消费阶层,一个是年轻白领族与高退休阶层,一个是小康阶层,三个阶层所消费的农产品完全不一样,也很具有代表性,而大多数农产品是不分消费家庭的,爱谁买就卖,因此管理与经营费用增加,损耗非常大,作为农民的销售路数不对,就形成恶性循环。

按照三个阶层的消费不同,工薪消费阶层主要消费一般的农产品,也就是常规产品,追求便宜与实惠,大部分销售在农贸市场(菜市场),消费为常规的无公害产品,以限制高农残为主要产品,价格比较优惠量大。年轻白领族与高退休阶层,消费一般以上的产品,追求产品的营养与外观,追求产品的时尚性,比较喜欢净的农产品,价格比普通农产品价格稍高影响不大,比如绿色食品,大棚种植的反季节时令农产品等,追求新鲜,喜欢在超市消费,干净。另外小康阶层的消费者要求比较高,追寻特别的农产品,享受时尚的同时,追求高档,比如出口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市场上少见,所以追求安全、营养、高价值是他们的目标。

根据不同的消费目标,制订不同农产品的销售方式,才是农产品现阶段提升的有效办法,一般无公害农产品的销售由于成本问题,可以在统一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交易,在各社区的菜市场进行销售,而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可以在社区根据专营销售模式,为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与推广,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对接消费家庭,提升产品的销售方法,也建立可以销售的周年化生产计划,这样的专营销售模式将大大拓宽销售基层面积,不至于产品生产以后不知道怎么办,同样有利于农产品市场的多样化良性发展。

绿色与有机农产品直营的10大销售策略

1、配送策略:市场特定的消费对象,城市在不断扩大,买农产品越来越不方便,特别是安全营养的农产品,因此很多家庭需要有这样的配送渠道,有品质保证的配送渠道,这样的享受,可以体会配送带来高效便捷的销售服务,做好消费家庭的数据库销售目标,建立庞大稳定的销售体系,成就现代消费观念在农产品销售上的突破,也是新的尝试。配送不仅仅是将所需要的农产品送到消费家庭,而是要建立一个消费管道,这个管道包括先进的电子商务、电话、店面等互相配合,协调运行。

2、免费体验策略:把农产品的优、劣完整体现在消费者面前,通过对产品的观、闻、品、验等手段,让消费者明白什么样的产品符合自己的需求,这样将大大拉近消费者的感官识别,从而建立牢固的产品信任感,促进产品的就地就时消费。体验策略运用的产品非常重要,货真价实是体验的关键。

3、教育服务策略:社区服务是销售模式的通常做法,一般是依靠社区的组织关系来进行农产品的教育与消费,通过对物业、居委会的联合,把社区教育与服务的关系建立起来,通过对产品的桥梁作用,把农业的场景从生产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演绎,使消费者明白农产品怎么生产、加工、运输到消费者手中的,通过怎么样的质量检验保证品质,互相共融,保证常年的农产品供应,建立良好的供应关系与渠道,提高信任度,也服务当先,做好教育消费的引导工作。

4、引导对比策略:农产品的销售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比,对比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观望,看外观;品尝,尝品质;比较价格、重量、产地、颜色、品牌等,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产品的实质,引导消费者使用产品的诸多好处,消费者通过观望、尝试到消费的过程全部是引导出来的,因此,引导消费策略是农产品销售的重要环节,并不需要广告来扶持。

5、公众公益策略:农产品走公益的策略也很重要,比如与体育结合,现在流行奥运生产的农产品很吃香,还有会议、旅行、餐饮等诸多公益活动的切入,很多活动把农产品介入进去,提高知名度,这样可以大范围在各种渠道进行销售,农产品品牌建设也可以迅速提高。

6、小范围团购策略:农产品做团购优势很大,家庭厨房的所有食品均可以做成礼品销售,通过对农产品的包装与贴牌,把简单的一种农产品包装成消费时尚的礼品包装,特别是水产、水果、粮油、蛋等等,小范围的团购就是在一定有效的单位里面,包括机关食堂、各办事机构、单位等,由于我们国家节日特别多,所以节庆农产品礼品销售将异常火暴。

7、社区活动推广策略:社区推广活动历来是农产品销售的好渠道,也是宣传的最好阵地,社区活动主要要贴近消费家庭的实际需求,比如赠送厨房用具,把活动按照社区的特点安排开来,小区设摊、节日活动庆祝、社区组织活动介入等等,长期不停的搞,把社区当作产品宣传的一块阵地,效果非凡。

8、单位合作推广策略:单位合作的优势很明显,农产品需要走量才好,与单位的合作将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单位配送与单位效益挂钩,机关食堂与单位食堂合作,有效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

9、个体直销策略:农产品在各地可以与当地的社区便利店有效结合起来,比如水站、洗衣店、小卖部、茶楼、社区会所等等,通过对接,把农产品的信息出去,这样大大加快产品的直接销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