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1:2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1

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其实质就是减少直到消除无效的教学时间,最大程度发挥课堂教学功能与作用,减轻学生学习的程度,提高课堂教学单位时间内的效率,达成育人目标。因此,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深化教学改革,出路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可是多少年来,虽已经历了几次课程改革,但某种意义上说都只是隔靴搔痒,无实质性改变,有句话叫做“解放思想比还难”!至今的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严重问题,即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创造力得以发展的学习空间,缺乏一种关系和谐、能力发展的教学氛围。课堂出现不和谐音符会是怎样的呢?我认为有两种表现方式:要么,课堂上死气沉沉,大家伏身于案,“漠”不做声(这里是“漠不关心”的“漠”而不仅仅是“沉默”的“默”),还有就是,课堂上乱作一团,远超自由市场,毫无市场规律可讲。教学任务能完成吗?――形式上可能会完成,但关系欠和谐的课堂,影响了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和谐的地理课堂表现为教师、学生、地理课程三个基本要素的彼此和谐,即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师生和地理课程和谐。这是我们地理老师所追求的,也是我们一直为之努力的。那么,目前地理课堂不和谐的原因在哪里?又如何创建和谐的地理课堂,途径有哪些?这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首先切实转变教学的方式

地理新课程强调学习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整合。教师应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并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从而获得广泛的学习活动经验。

(一)目标导课堂,让学生有桃子可摘

目标导课堂指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观点来统率课堂教学。施行“有效”教学,我们要设置有效适当的教学目标:按照地理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把每个教学目标分解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全体学生均能达到的,“保底不封顶”;第二层次中等生必须达到的,后进生跳一跳也能实现;第三层次优秀生能发挥余力的。

(二)兴趣贯课堂,让学生感到有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较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或负担过重的感觉。兴趣贯课堂是课堂上教师自始自终凭借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活动等有意义的信息或技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怎么做呢?

1.灵活的运用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教师要千方百计创造情境,创造机会,引发学生求知欲,唤醒学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以地理课为例,课的预习阶段:可用疑问启思、练习启疑等方式激趣,使“课伊始,趣味生”;课的展示阶段:可用任务分配、讨论交流、亲身示范、比较对照、举一反三等方式激趣,使“课正行,趣正浓”;课的反馈阶段:可用向他挑战、质疑问难、讨论延伸、系统提高等方式激趣,使“课已尽,趣犹存”。教师呈现信息技能有意义,学生对上课富有亲切感,怎能不激起内心的涟漪,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

2.多样的教学手段

地理课程有其特殊性,一堂课大部分时间是在读图,我也经常和同学们说:“学会了看图,你就学会了地理。”抽象的地图,对于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犹如一道鸿沟,而长时间的读图,也会产生审图疲劳。因此,必须创设条件,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运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上台表演地球的公转、自转;用橡皮泥或泥土制作山地不同部位的形态示意图;动手绘制七大洲的轮廓图并剪下自己动手拼图;充当天气预报员,预报天气;通过辩论,了解人口增长过快或出现负增长带来的利与弊,从而认识看待事物需看到它的两面性,这些都远比让学生对着那一张张呆板的平面图来得形象、生动、有趣。

3.幽默的教学表达

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其主要表现在老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适时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活泼和有效。有时面对学生的差错,也不必声色俱厉,幽默地纠错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比如,在“地图上的方向”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我发现学生总是把“东、西”说成“右、左”,把“南、北”说成“下、上”。有一次当学生说:“北京在益阳的上面,广州在益阳的下面”时,我突然走出教室,然后回来跟同学们说:“老师刚才出去看了一下,发现我们这跟其他地方一样,上面是天空,下面是大地。”全班哄堂大笑。当下次再有学生说上面和下面时,全班竟然一起说:上面是天空,下面是大地。这样一来二去,终于使学生领悟到:上下左右与东西南北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篇2

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不会对这门课程产生厌恶和抵触心理,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必修二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内容时,我向学生展示了我市区图,并让学生在区图上找出住宅、商业、工业等分布区域,因为是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一个个跃跃欲试,而且经过讨论为本节课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利用多媒体,优化地理课堂结构

高中地理相对于初中地理来说,难度更高,内容也更难理解,而且地理这门科目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涉及的图形也很多,如果教师利用传统教学工具粉笔和黑板作图的话,会浪费大量宝贵的上课时间,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师只需要轻轻点击鼠标,整节课的学习内容都会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且方式更为形象和生动,起到了优化地理课堂结构的作用。如,学习选修一第二单元《神奇的太阳系》的内容时,我就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关于太阳系的课件,如太阳系的包括领域及各种天体的环绕位置等,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对整个太阳系有个大致了解,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篇3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效课堂构建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堂的构建模式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今天的教学模式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课堂的听众,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地理课堂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变为活动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欣赏的观众。教师采用科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之中,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实现高效化课堂发展。如(图1)所示:

从高效课堂的构建模式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可见一斑,新形势下高效课堂侧重于培养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包括质疑、探究、创新等能力的发展,特别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学习,在体验中逐步培养地理素养和提高学习能力。

二、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模式构建策略

(一)明确学习目标,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教学纲要》对初中地理课时做出了明确要求,与之前相比教学内容没变,但是课时数减少,这就意味着不能再利用时间战术,靠课堂死记硬背达成教学目标,而要求教师深入分析教材,认真备课,教学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突出重点,做到有的放矢,方能提高地理教学效率。例如,人教版七年级《多变的天气》一课教学中,教学内容包括天气及影响、明天的天气怎样和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三个教学板块,如果对教材把握不准确的情况下,教师可能会组织很多活动了解天气,环保只停留在口号上,然而,作为高效课堂的设计,本课教学目标应为:(1)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2)学会通过电视、报纸多种渠道看天气预报;(3)从环保角度呼吁学生保护大气环境。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上将学习目标明确地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看预报,识天气”的比赛活动,让学生扎实获取阅读天气预报的能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找准切入点,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下,才能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在有效的时间中提高课堂效率。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导入模式,主要方法有:利用复习导入新课、利用直观挂图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实验演示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导入新课等。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雪龙号驶向南极”的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对两极产生兴趣,接下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后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是了解两极地区,于是教师出示两极地区的投影图,并让学生结合课本地图材料对照分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视频投影图导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两极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为后边的教学铺垫了良好的气氛。

(三)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研究表明,学生处于积极主动探索状态之下,对于知识的记忆和能力的获得效果最佳。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因此,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辽阔的疆域》一课教学中,考虑到本课内容较为丰富,如果教师单纯讲解,学生可能无法把握要点,于是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建立我国地域的相关地理知识。首先,要求学生参照“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来填写导学案上的表格,填好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学生对中国地理位置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其次,教师出示题目,从全球不同经度、纬度上看中国位置,小组需要合作探讨,将探讨结果与全班交流;再次,教师要求小组竞赛,与日本、蒙古等国家比较一下,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通过这类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导学――自学――合作――展示等环节,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适时指导,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加强练习巩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良好的课堂组织形式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并转化为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练习巩固环节也不可忽视。为了落实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设置自测题目,当堂检测,当堂评价,可以利用面批、互批、自批等多种方式实现当堂反馈,教师和学生一起查缺补漏,逐步完善学习内容。课堂练习巩固小测通常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基础知识部分、提升训练部分、综合应用部分。对于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完成第一、二部分测试题目即可,而学习精力旺盛的同学需要全部完成。测试题题目的制定需要教师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具体而定,为强化学生记忆,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提供巩固途径。

总之,要改善当前地理教学现状,以新课程为背景,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将地理课堂看作是一个长期动态发展的研究课题,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体验式学习中善学、乐学,勤于动手,勤于动脑,勤于动口,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地理高效课堂,为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国珍.如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1).

篇4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在我国的不断深化,初中阶段学生所学习的课程越来越多,地理课程虽被列入中考科目,但受课时的限制,学生花在这门课程上的学习时间也逐渐减少,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无限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打造出高效的地理课堂,应该受到广大初中地理教师的高度重视和重点研究。下面,笔者就从自身教学经历出发,对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提出几点个人意见。

一、实施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端,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限制了学生学习个性和学习思维的发挥,导致地理教学显得生硬呆板、缺乏活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也得不到发展和提高。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改变学生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鉴于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师的我们,就应改变以往从自身“教”的角度来设计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来获得新知和培养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这一节时,课前,我给学生制订了一份预习导学案,导学案内容如下:1.找出教材中的各种定义,并用笔勾画出来;2.制作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的表格,表格中的内容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气候等的分布、特征、植被;3.思考:(1)从自身体验出发,说一说不同季节人们的衣食住和农业生产有什么不同;(2)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知道气候异常会造成哪些灾害。然后,让学生按照这份导学案,对教材进行自主阅读和自主思考。课堂上,大家一起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分享交流,探讨学习感悟和心得。这样,我通过给学生制订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实现地理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拉近学生和地理知识的距离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具体的地理教学内容,引入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实现地理课程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体验到地理学习的价值,如此,便能拉近学生和地理知识的距离,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充足的保障。

比如,在学习“多变的天气”这一章内容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道:“同学们,你们基本上每天都会收听天气预报吧,但是你们有没有注意过预报里都包括了哪些方面的信息?”接着,我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让学生仔细地倾听和认真地观察,而后,我让学生回忆了东营市一周内的天气情况,并说一说东营市这一周当中都有哪些天气现象出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样,我通过在课堂上引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了解了天气和我们生活实际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其对即将学习的地理内容产生了亲切感,从而能够大大促进地理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各种地理概念、定义等的讲解,学生脑子里也储存了大量的地理理论知识。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我们在课堂上除了完成教授给学生地理文化知识的基本任务外,还应开展一些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运用这些知识的机会,如此既能提高学生积极探究地理事物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从而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创造有利的条件。

比如,在学习“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这节内容时,在学生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知道了水资源是有限的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外实践活动:6人为一组,对小组成员所生活的社区进行水资源方面的调查,如是否存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是否有水污染的情况存在,如果有,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为保护水资源做哪些努力,等等。然后,将调查到的资料进行及时的记录,然后写成小论文,上交给教师。这样,我通过给学生布置这项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具有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机会,既培养了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也增强了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我们一定要积极研究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教学策略,优化地理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需求,以此促进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实现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

篇5

高效的地理课堂,要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更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改革中学地理教学模式,才能让高中生认可地理学习,成为地理学习的参与者。

一、创设地理学习的情境

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较为丰富,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是地理知识的两大分类。部分高中地理知识对于高中生来讲过于抽象,学起来吃力。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的方法,突破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让高中生享受地理学习。

比如,在讲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描述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过程的动画。动画中,冷热空气的运动过程十分形象,有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印象,掌握相关地理知识。情境的创设,会加大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性,符合高中生的思维特点。

二、丰富地理教学的形式

教学方式是否丰富,影响着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高低。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教学形式的有效转变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会让教学效率得以提升。高中生的地理学习潜力是无限的,只有教师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才能让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发挥出来。

比如,在讲解《河流地貌的发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进行分析。这种远离学生生活的地理知识很难靠一个人的力量描述出来,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问题的解决。无论学生的讨论成果是否正确,教师都要表扬学生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地理学习观念。

三、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地理学科的学习,对高中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有能力在课下开展自主学习。

比如,在学习有关地球经纬度的知识时,学生只听教师的讲解很难正确理解经纬线的正确意义,也很难完成课堂练习。这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地球仪,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调动自己的空间思维能力去解决问题,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地理教师积极提高自身教学业务能力,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正确的教学目标作为引导,有利于地理课堂立体性的提高,推动高中生地理学习水平的全面提高。

篇6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0―0064―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同时强调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中学阶段学生的发展对其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进而决定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中学阶段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地理教学经验,谈谈自己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策略。

一、精彩课堂导入

所谓导入,就是教师采用简洁的语言,拉开一堂课的序幕。课堂导入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地理整堂课的效果。作为地理老师,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使他们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导入是否恰当,会影响地理课其他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也直接影响到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会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精彩恰当的地理课堂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和探索热情,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二、明确学习目标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习目标是对每条地理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每节地理课设置所要达到的结果,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依据。学习目标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力求目标设计准确、具体,学生容易把握,真正起到目标导学的作用。

三、加强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地理教师通过多媒体或学案显示自学内容、达标要求、时间限定、学法指导和检查方法,让学生带着老师的任务,独立自学,能够完成的任务先独立完成,对学习中存在的疑惑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留待下一环节交流解决。教师可在课堂中来回巡查督促并进行必要的个别辅导,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高效地完成自学任务。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地理教师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灵活应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地理教学的方法很多,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活动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引导合作探究

在完成自学任务后,学生进入合作探究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同桌两人或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上一阶段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让学生互相帮助解决自学中发现和提出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在此时主要是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的问题给予适当、适时的点拨和引导,做到“小组编排有特色,小组探究有话题,小组学习过程有引导,小组合作效果有激励”。

五、重视精讲点拨

所谓精讲,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讲得精确、精炼、精巧、精彩,省时、实用、高效。也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深入研究《考纲》、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抓住核心教学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省时省力地引导与讲解,从而为学生提供练习、观察、思维、探索、创新的时间和空间,以保证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教师精炼讲解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选取核心知识进行讲解,同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易错点、易混点及展示过程中暴露的普遍性问题进行点拨。

篇7

在课堂上实施“学讲”一体化,就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习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建构的时间和空间,以遵循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的“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式,用尊重、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它强调以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来维持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以学生“学进去”的成就感和“教别人”的表现欲,满足学生认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比如我在讲述《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一节时,设计了一组关于南方与北方地区居民生活习俗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读图、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合作完成探究问题,让学生分别互相讲解,每组选择一名学生,接受其他学生的提问,鼓励内向的学生在自己信赖的同学面前大胆发言。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课改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瞄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牢牢抓住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的心理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择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给学生创设富有情趣又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中、经历中感悟学习地理的乐趣,体会地理的魅力。引领学生从生活的视角发现、思考、解决地理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提升对家乡地理环境的理解能力,增强适应家乡环境的能力。又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欣赏我们家乡、祖国,极大地增强爱家、爱国的热情,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三、教学问题情境化

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问题设计,能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概括、处理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改变传统“满堂灌式”的学习。一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太过空泛,学生便会产生疑惑,没有发言的勇气。在日常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设计,导致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充分发挥。很多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普遍存在问题内容简单、呈现方式单一、设问缺乏情境性、问题呈现模式直接、缺乏思维性和探究性等缺点。“盐”很重要,但我们不能直接食用。同样,教师设计的问题缺乏情境,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无法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所以,教师要牢固树立“知识源于现实、知识源于生活”的基本思想,把教学主题中内含的关键问题、核心问题回归到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使其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具体、变空洞为有意义,从而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及个体知识联结起来。比如,在讲授“地球公转”时,我引用“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并设置如下三个问题:①两个小孩在路边争论什么?②“孔子不能决”的问题,你们哪位能帮我解决?③孔子为什么不能决?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设问,学生兴趣盎然。又比如,在讲授《俄罗斯的自然环境》时,我设置了如下问题:我国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说法,在俄罗斯会有这样的说法吗?由此引入俄罗斯地形方面的教学。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应试教育依然轰轰烈烈的今天,很多教师为了达到短期的应试效果,课内“满堂灌”,课后“题海战”,剥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乐趣,也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关怀,从而使学生彻底失去学习地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新课程要求地理课堂教学应该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实施“有效教学”。所谓“有效教学”,指的是教师以占用学生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的行动过程。只有有效教学才能让地理走出“死记硬背”的死胡同,才能让地理学科中蕴藏的科学道理深深地植入学生的心中。

为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模式,尝试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让学生上台讲课的“参与教学法”,强调学生动手操作的“操作学习法”,以及“知识竞赛法”“模拟旅游法”等等。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篇8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9―0066―01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即“高效教学”,它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真正的高效率的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 有效备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只有精心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第一,备学生。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唯有了解学生的学情,才可以取得有效的教学。教师首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来设计课前的预习提纲、课堂中的探究题、课后的巩固题等,并且充分考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从而实现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第二,备教材。从宏观上看,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从微观上看,每堂课的教学又有相应的具体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考动态、教科书及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既熟悉每堂课教材的内容、体系、特点和优势,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又熟悉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独创性地拟写教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剖析热点、攻克疑点,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进程,准确定位目标,加强教学的目的性。第三,备教法、备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考虑教学的思想性、基础性、启发性,活跃而又充实整个教学过程。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篇9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程改革于地理科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 [GS(2010)G0238]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73-01

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理念受到严重的挑战,更新教学理念,跳出以往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框架,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着眼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适应新教材教学的必然选择。为了进一步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好地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新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高效地理教学目标的有效拟定

课堂教学总要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模式要高效,高效教学目标要先行。高效课堂中的高效应该是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的总称。要想在短短45分钟做到这三点,教学目标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离开了目标的指引,我们的教学注定是低效或是无效的。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的教学目标,其意义在于找到了教学的出发点、主线索、归宿点。教学绝非信马由缰,任由主观意志、外部环境转移。清晰、具体的教学目标恰是衡量教学的标尺。目标教学之所以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得益于教学目标制定的具体(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可控(借助怎样的手段达到上述目标)、可测(检验目标达成的效果)、可补(怎样补救教学的欠缺),得益于教学目标执行的实实在在(课前检测——展示目标——达成目标——补救目标环环相扣),得益于教学目标的科学(符合学科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这不就是高效课堂所倡导的吗?

二、高效“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建构优质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也是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具体体现。在本校的运行实践中,“导学案”模式已经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和肯定,并积极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助学方案,在本校主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导引”、“合作探究”、“当堂检测”、“学后反思”等内容。

“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根据学情、课程标准、考试要求等编写,力求突出高效教学的三维目标,确保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同时还要体现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发展的需要。

“预习导引”尽量采用填空的形式,而所填的内容都能从课本上找到答案,有些难以准确的作答而又比较重要的内容,学生填写比较困难,可以用底划线加以强调,同时进行相关的提示,例如通过阅读什么图完成什么问题等,增强导学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合作探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地理、融入地理、感悟地理,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领悟,在课堂上要注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部分是导学案关键,是课堂教学的所在,设计时必须浓彩重抹。设计探究问题时一般要突出:内容的传承性;素材的实践性;问题的挑战性;排序的生成性等特点。我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情况、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6人,让各学习小组明确合理地分工、合作探究,各自完成相关任务,从不同的信息源中寻找相关信息,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作用。让学生根据目标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和同学们的相互作用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历体验、感知、探索、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况等动手操作活动和思维操作活动,启发和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思考,帮助学生吸收和内化新知识。

“当堂检测”意在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练习要以质胜量,抓住知识的纵横联系,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教师提供的自测题,主动巩固和运用学到的知识。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有层次的训练题,或引导学生自己出题,利用面批、互批、自改、讲评等形式当堂反馈。教师要借助练习引导学生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领悟过程和规律,并主动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

“学后反思”主要用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及疑难点,以便于能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三、合理评价模式的建立

高效课堂模式构建,要改革我们过去评价模式。评价模式其实相当于学校的一个指挥棒,学生怎么做,老师怎么做,用什么来引导,那就是评价。一方面我们改革过去已有的对教师课堂教学及教学常规的评价办法,用高效课堂的理念及模式来评价教师的工作。比如备课,我们现在要看是不是采用“导学案”的备课模式,是不是充分考虑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是不是有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性设计,是不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是不是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我们也得改革对学生的表现的评价办法,我们的评价得起到对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激励作用。三是新的评价办法要迅速出台并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变了,学习模式变了,旧的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课堂。所以各学校要迅速修改考核奖励办法,否则教师有可能无所适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10

高中地理是一门必修学科,但是很多学生对于这门课程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认为这门课程非常枯燥,导致这种教学现象的出现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关系。在新课改要求下,教师不仅要做好知识的传递,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造高效课堂。要想打造高效课堂,首先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要逐渐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的条件

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的主要条件是有效的教学,即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到最多的知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除了知识的学习,还有就是综合素质的养成,教师要利用课堂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愿意自主地投入课堂教学中,与教师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把自己的真实需求告诉教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案,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才能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

二、加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的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多数学生来说,高中地理是一门枯燥的课程,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条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技能,而是让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这门课程,从中感受学习这门课程的乐趣,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宇宙中的地球”章节时,教师可以把宇宙、银河系的构成给学生一个大概的描述,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高中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大的,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好奇心走入地理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因为在地理课本中涉及的都是些图片,不能把课本知识充分体现出来,所以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把课本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集中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注意力,还能有效地让学生对课本知识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一些更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不断升华学习目标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升华学习目标,教师在安排学习目标时不能只局限于让学生回答问题,最重要的是让学习目标对学生起到一个启发性的作用。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能够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学以致用,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且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不断地开阔自身的视野。

4.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要善于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为每一个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都存在差异。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样学生才能增强学习这门课程的自信心。

总之,在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中,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起到一个良好的指导作用,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能够对这门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全面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在地理课堂中创建优秀的课堂情境,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

参考文献:

[1]秦兆吉.构建高中地理和谐课堂[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12).

[2]王昊.探究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5(1).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119

高效课堂是各任课教师都努力想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效率最大化,还包括效益最大化。也就是说,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地理知识,使学生学习必备的地理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地理教师,我们要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确保高效地理课堂顺利实现。本文以几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为例对如何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进行论述,以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

一、探究教学法的应用

探究教学法是指让学生在问题思考、探究中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要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这样一来是要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突破课堂重难点,二来是为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对学生健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确保高效地理课堂顺利实现。

例如,在教学《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以洪灾为例》时,由于本节课的知识与日常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也为了确保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对下面几个问题进行了探究思考,即: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洪灾?②为什么我国会频频发生洪灾?③自然灾害对人类会造成哪些危害?④对暴雨洪涝灾害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什么?⑤怎样做能够防止洪灾的发生?……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这样的自主思考问题的过程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的同时,素质水平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学讲教学法的应用

学讲教学法是指让学生在自主先学、小组交流讨论、质疑拓展以及总结思考的一系列活动中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鼓励学生多交流,为高效地理课堂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时,我选择的是学讲教学法,首先,在预习环节,组织学生借助网络资源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兴起,并引导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同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过程是怎样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是什么?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展示自己的交流成果,比如,有学生说: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是由于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还有学生说: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等等。之后,我再一次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质疑,组织学生自由思考:改革开放前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最后,引导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以巩固所学内容。

如: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密切相关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历史基础好B.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改革开放促进它的城市化C.港澳经济的辐射促进了该地区城市化的进程D.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组织学生完成上面的几道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前面改革阶段所学的内容,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还要讲,要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表达出来,这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施学讲教学法时,我们要相信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高效地理课堂的主体。

篇12

在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地获取知识,构建和谐、高效的地理课堂呢?下面是我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一、运用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地理教材既不同于科普读物,也不像文艺作品那样感人,而文字简单、科学性强,往往引不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在讲授时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精心设置适当的情景引导思维,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其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叙述激情、触“景”生情等。总之,要想使学生有兴趣与热情投入,必须走入他们的感情世界,知晓他们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运用教师的素质优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影响到课堂效率的高低,这就需要我们每位教师运用自身优势即长项,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们这边来。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运用富有个人特色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往往与教师教学语言呆板、缺乏艺术性有关。尽管地理教师不可能人人都是演说家、语言艺术家,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发挥语言艺术的特殊作用,使容易显得枯燥、乏味、单调的地理课变得悦耳、动听、充满魅力。

课堂语言的声调高低、速度快慢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例如,重点内容可用重音、放慢速度或稍作停顿,也可用轻声,同时还可辅以简单、明了、形象的体态语言(面部表情、手势等),使学生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

2.运用现身说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那是某个下午的第一节课,是一节习题课,就在我来回巡视的时候,发现有两名学生正被瞌睡虫折磨得难受――欲睡不能、欲醒不清。这时,我用黑板擦敲了黑板一下,等学生抬起头来后,我故作神秘地说:“我想告诉大家有关老师在上学时的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想听吗?”“想!”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在中学的时候有一次上课打瞌睡被老师抓了现行,最丢人的是老师当时嘴里竟出了“汗”,并且顺着嘴角流了出来,没等我说完,大家就笑了起来,那两位发困的学生更是与我相视一笑。就这样,这节课很快就过去了。

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如,恰如其分的一个笑话,或适时地幽上一默,再有,来一个不失大方得体又比较靓丽的装扮,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运用“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欣赏眼光,增强学生的自信

在课堂上只有欣赏“每一个”,才可能造就一大堆自信的人。课堂上应着眼于营造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进取性充分发挥,促使学习者主动发展,使学习有趣、有得、有进,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应适时奖赏学生,为学生的点滴成长竖起大拇指。学习“19世纪以来,全球有变暖的趋势后,设问若全球变暖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何在?”说一下自己的见解,答案定会是多样的,人人都能得到老师的颔首赞许,同时也增加了自信与勇气,并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四、将多彩的生活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独特的地理观察能力

地理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作为地理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为教学服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彩的生活是我们进行创造性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丰富的生活积累将成为我们进行教学创造信手拈来的生动素材。

例如,学生大多用过一次性筷子,而且大多喜欢吃烧烤羊肉串,我们就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来引入我国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这一事实,教育学生使用一次性木筷和吃烧烤等于“吞绿荫”,不能“为嘴而伤”,缩短了教材中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篇13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陈旧的师生观念。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具体实践中要通过各种努力,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地富且有个性发展的过程。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高效课堂应运而生。

一、何为高效初中地理课堂

准确理解高效课堂的内涵是教师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的前提。教师必须认识到,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投人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是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也就是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具体而言,高效课堂是指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之过程,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其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重视教学中师生的交流与对话。教师全面把握高效课堂的内涵与意义,在地理课堂才能有高效的教学行为。

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问题

现阶段有不少初中地理教师上课时,仍然是以“自我讲解”为主,教学效率低下。究其原因:一是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地区地理课程考试所占比例不大,学生对地理不够重视,缺乏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课堂上不愿参与,教师索性自己讲;二是地理周课时少,一般只有两节,课标要求的教学量又大,为了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有时还要补充相关的知识材料,教师就不容学生过多地讨论探究,只能让他们听讲解。当然,执行新课标后,有些地理教师课堂上安排大量的活动,表象上很热闹,可是,学生间没有实质性的交流,对地理事物的认识仍然是肤浅的,这样的地理教学是低效的。

三、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 正确把握地理新课标。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顺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符合当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具有前瞻性、代表性、和谐性、综合性、广泛性等特点。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首先,掌握班级学生的基本特点。教师在初接一个班级之后,应该在较短时间内对学生进行较为详尽地调查了解。每届学生的生源质量不同,对学生采取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如果教师在进行教育时,对每一届学生都采取相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势必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主要兴趣进行初步地了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明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所在,往往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落实素质教育,构建高效课堂的参考点之一。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教师在继续授课过程中,能够更为轻松容易,这样教师就可以把地理教学与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巧妙地结合。

2.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的重要条件。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习氛围,达到建设高效课堂的目的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师生平等,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谈心,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学习等多方面多关心他们,从而在学生中树立友善、良好的形象,激发他们对老师的爱和信任,形成“无拘无束”、“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学习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3.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根据新课程要求,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成为主角,老师为配角或者导演,我们要将学生的时间归还学生,同时在必要的时候及时提醒学生,不要偏离课堂主题,一般要求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属于学生的。所以老师要精心备好课,让学生在我们预期内学习,这样对老师要求更高了,也更难了。实践表明,单纯听,效率不是很高,听说读写算,效率会高得多的。所以在地理课上,可以让他们看图看书、画图、回答问题、完成课堂练习等,多方面将学生调动起来。

可以采用小组为单位,抽其中几个学生管理好课堂纪律,老师在台上提问题,下面举手回答,抢答扣分,纪律差的扣分,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通常这种方法用在复习课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地理知识印象。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动脑,分组讨论,小组之间练习比赛等,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学习丰收的乐趣。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教师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

教师在课堂上由“讲学”变“导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