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1:1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智慧教育研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3-0023-05
教育是城市振兴、发展和现代化的基石,寄托着所有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信息社会”作为当前的一大主流形态,呈现出“智慧化”与经济增长、城市建设、社会转型深度融合的趋势,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教育信息化以及“智慧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2009年初IBM公司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随之被国际社会迅速接受,其实质就是充分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对城市各行各业进行精细化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在教育领域,“智慧教育”表现为通过ICT技术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实现形式,充分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促进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改革和现代化发展的目标,“智慧教育”的提出是“智慧城市”和现代教育思想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目前南京城市的发展已进入到全面建设“智慧南京”的阶段,“智慧南京”就是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抢抓全球信息通讯技术不断实现重大突破的机遇,突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进一步完善、深化顶层设计,突出项目带动和模式创新。
在此基础上,南京“智慧教育”的提出既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智慧教育”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规划设计需遵循“智慧南京”的顶层设计,充分利用“智慧南京”信息基础设施,做到“智慧教育”与“智慧南京”统筹协调同步发展。
一、南京“智慧教育”的建设原则
“智慧教育”的本质就是要通过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手段,来实现教育信息与知识的共享与传播。其核心内涵是依托计算机和教育网,全面深入地利用以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重点建设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打造“智慧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吸收各类社会教育力量,促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实现创新成果的共享,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及效益,全面构建网络化、个性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现代教育体系,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智慧教育”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建设过程,在项目实施与建设过程中首先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为先导
“智慧教育”作为南京“智慧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规划建设首先要做好与“智慧南京”顶层设计的衔接。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做到统筹协调,既要从时间上、发展上进行纵向的考虑,又要从各单位、学校以及其他外机构的协调运作关系的横向关系上考虑;既要考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支撑体系建设等“智慧教育”创新整合平台建设项目的分步实施,又要考虑这些项目的协调发展。因此以总体规划为先导能够保证建设方向、顺序、内容、后续扩展保持正确和统一的方向。
2.以全面的信息集成为核心
实现“智慧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打通“信息孤岛”之间的联系,通过共享数据中心、统一身份认证、信息门户等技术,实现数据整合、应用整合、内容整合、流程整合等四个方面的信息集成目标。
3.以信息资源利用为基础
通过对基础设施、运行支撑平台、数据、知识、应用系统、维护队伍等各类资源的统一管理,才能真正达到“智慧教育”的建设目标,最终充分发挥教育信息资源的应用价值。
4.以用户服务为导向
“智慧教育”体系的设计应以如何让用户获得最佳服务体验为原则进行实施,屏蔽技术细节,注重用户服务体验,降低用户在使用平台过程中学习成本,增强用户服务体验感,增加用户的粘性。
5.以开放合作为手段
“智慧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应具备开放性,可以方便的融合第三方软件系统,提供开放的API让出版商、教育资源制作商、移动运营商迅速接入,并向平台内的用户提供第三方软件服务。
二、南京“智慧教育”总体框架
南京“智慧教育”的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一大服务平台、三大基础设施、三大保障体系”,即在组织架构、政策法规及安全保障三大体系的保障下,构建教育专网、感知校园和教育云数据中心三大基础设施,推进以管理与教学服务平台、资源服务平台、教育开放平台及城市教育智能门户为核心的“智慧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见图1)
三、南京“智慧教育”发展目标
遵循“智慧南京”顶层设计的要求,在“智慧教育”总体框架下,充分利用“智慧南京”公共基础设施,使用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建设覆盖全市的南京教育专网,创建全市共享的“感知校园”普适化管理平台;以云服务和大数据技术,打造“智慧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对内满足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对智慧化教育管理的需求,建立和完善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实现智慧教学的要求,对外联合社会教育机构,吸收接纳有益的社会教育资源,建设智能化的教育开放平台,满足社会公众个性化教育的需求。
具体实现目标:一是积极推进各区教育城域网建设并与市政务网络及市级中心对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专网,加快教育无线网络的普及;二是加快建设感知校园基础设施,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办学水平和校园安全;三是加强统筹协调,与市政务数据中心共建设教育云数据中心,提供教育基础设施云服务;四是积极推进基础数据整合,实现统一身份认证;五是建设市、区、校电子政务系统,推进多级教育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各类教育数据汇总分析和多级协同办公,实现全市教育的智慧管理;六是建设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实现教育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与智能分析,提升优质资源利用价值,形成智慧教学的基础;七是建设家校互通平台,实现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同步,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对社会提供各项公共服务;八是利用社区化、移动化、服务化的技术手段,建设市教育智能门户,为社会提供公共教育服务,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移动办公、移动学习应用;九是建设开放式的学习互动平台,吸收社会教育资源,提供智能化与个性化的教育培训,提高城市的文明水平。
四、南京“智慧教育”重点工程
“十二五”期间,南京“智慧教育”建设的主要任务在于建设完备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教育专网的互联互通、校园的感知物联和基于云计算的服务能力,为各项教育智慧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加速构建“智慧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满足南京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对于教育管理、教学与学习方式智慧创新和人的现代化的需求。
1.教育专网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增强、优化南京市教育专网的系统功能,与南京市政务数据中心密切合作,统一规划,充分利用政务网,按需求合理扩展网络,整合南京市现有网络资源设施,完善“一点两翼”架构,实现各中心内部之间高速互联。整合教育城域网教育服务功能,在南京积极推进全方位、多样化的数据服务及应用服务。到2015年,主中心与运营商之间的网络带宽达到万兆,主中心与分中心之间的网络带宽达到千兆,三个中心与区域学校的网络带宽达到百兆。完成南京教育城域网的多层应用网络的建设,整合原有网络设施,建设专用区域教育服务器集群,为基础教育和公共教育提供种类丰富的无障碍虚拟教育信息化服务,满足不断增长和变化的教育应用和服务需求。
2.感知校园
以物联网和信息数字化为基础,加知校园建设。建立起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资源到应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为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提供坚实的基础。
(1)打造国内领先的平安校园。在校园中部署物联网传感器,采用物联网传感技术和音视频编码传输技术,依托无线网络作为传输通道实现结点之间的高速互联,通过无线网络将采集到的音频、视频、温湿度等信息推送到教育管理平台和家长手机上。平安校园利用技术手段打开了校园的“围墙”,在加强对学校的监督并提升学校管理能力的同时,让家长放心安心。
(2)实现校园节能。通过实时采集、远程传输、动态管理的校园能源管理平台为实施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奠定基础,为客观评价校园节能效果、建立完善的节能管理机制和制定有效的节能对策提供基础依据,为可持续校园建设发展规划提供决策数据支撑,为节能宣传、节能管理制度、能源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条件和支持,加快推进南京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
(3)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解决学生食堂消费、学生宿舍管理、保安巡查巡更、开水房及澡堂用水控制、大门门禁及停车场等一揽子问题,并实现“校园一卡通”系统与市民卡的对接。
3.教育云数据中心
与南京市政务数据中心合作,加快推进教育云数据中心的建设。构建云基础设施,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和其他基本的计算资源,基础设施采用集约化管理,方便业务应用灵活部署和管理,保证更强的业务连续性,促进节能减排和搭建绿色数据中心。云基础设施的建设包含云计算机中心机房建设、网络系统建设、网络安全系统建设、云主机系统建设、云存储系统建设,以及数据的容灾、备份系统建设。
构建云服务部署管理平台,为上层“智慧教育”应用提供弹性部署环境,同时承担全局的数据集成与整合、用户的统一身份管理与统一认证、基于虚拟社区的交互与协同环境支撑,大规模的内容管理与服务、上层应用的接口服务和管理支撑,以及提供云服务平台的运营监控、资源池管理等运维支撑。
4.信息服务平台
全面推进“智慧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该平台包括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教育管理与教学服务平台、智能教育开放平台和教育智能门户在内的各类子平台。
(1)教育信息资源优化整合
加快构建“智慧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按照共建共享原则,统一标准、统一出口、统一管理,力争到2015年建成覆盖市、区、校,能够体现南京教育特色和水平的教育资源集群库。依据国际和国家资源库建设要求,制定全市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标准和规范。成立资源建设项目专家组,负责南京教学资源建设的规划、指导和协调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成学科齐全、与学科教材相配套、开放可定制、内容丰富、便利教学、质量优良的教育信息资源,建立有序高效、科学合理的资源建设共建共享机制。实现以智慧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为中心,整合各级教育机构和社会的公共教育信息资源,构建面向全社会包括农村和终身教育的公共教育资源服务系统,满足信息社会终身学习需求的目标。
(2)教育管理智慧化
在“十二五”期间,首先建立统一、完善的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数据集成手段,动态整合来自各级教育机构的基础数据,逐渐实现教育系统内各个部门、各个应用系统的数据动态及时地互联互通,达到数据的标准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统一、应用共享,彻底消除教育信息化中的信息孤岛,为教育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建设全市教育综合管理系统,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电子办公、公文流转、数据上报以及综合查询分析,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工作效率。通过为每个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统一的应用环境,满足这些部门电子办公、跨部门协同办公及网上审批的需求。
(3)教学与学习智慧化
建设教师教研空间,为教师建立在线研修、团队教研、网上备课、共享资源和业务交流的数字化校本研修平台。为各级教研组织、个人提供基于社区协作方式的网络教研平台;基于个人教研工作及教研协作,提供多种教研应用。
建设学生学习空间,为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在线作业、虚拟实验、实时测评、个性发展和互动合作的网络学习系统。引进泛在学习的理念和技术,整合利用移动互联网等基础工程,进行泛在学习模式的研究和实践,积极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创设“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网络教学平台以社区化的形式为学生、老师提供在线教学、学习平台。
建设智慧教室,通过教育专网接入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云端教育资源组织教学,师生通过教育云终端设备同时共享教育云上的资源。教师利用电子交互白板授课;学生通过学生电脑和电子书包获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与交互;教师、学生和家长通过教师社区和学生社区进行师生和家校互通,充分发挥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效能。
(4)智能教育开放平台
通过多层次的开放平台为最终用户即资源的使用者提供数据及应用服务,资源使用者可以通过开放服务平台浏览和申请使用教育资源,并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对资源进行下载、重新整合和展现。同时,教育应用开发商或各类教育者也可以通过开放平台上载教育应用或资源并提供各类教学服务,而平台的运营者或管理者,可以通过该开放平台对用户、资源、计费进行统一管理。平台将提供包括在线课程、直播课堂、你问我答和智能分析等功能。
1)在线课程
教师个人或社会教育机构可通过“在线课程”的方式自己的教学应用,也可利用平台提供课件录制、技术、服务等自建教学应用。各类教学应用内容包括讲座、习题、模考、答疑等多种教学资源,全程采用多媒体音/视频授课,图像、声音、文字、手写演示同步传输,拥有领先的手机移动课堂和高清视频课件,支持随时随地在线或下载学习。
2)直播课堂
平台提供直播教学软件。通过该软件,教师可通过摄像头、话筒、白板、PDF讲义等多种方式组合完成音/视频多媒体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定的时间内进入网络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即可轻松感受生动灵活的教学形式、实时互动的教学效果。
3)开放问答
智能教育开放平台提供开放式问答式一对一教学模式,任何人在这里既可成为教师也可成为学生,既可提出问题也可解答问题,并可通过解答问题获得收入。平台将通过制订规范的信用评价体系和审核仲裁机制,来充分保证答案的正确性和保障参与用户的权益。
4)智能分析
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自动进行提示、诱导和评价,以此弥补没有老师面对面交流指导的不足。
5)教育智能门户
建设教育智能门户,为全体用户提供统一服务窗口,公众可以通过门户了解各类教育服务公告,浏览公开的优质资源推荐、浏览各类教研教学活动资讯、分享教学案例,获取政府在线审批服务,与各类教育机构进行互动,享受教育云服务。市、区、校级教研机构可以在门户上组织各类教研活动,通过虚拟社区实现线上线下教研活动的流程化作业和教研过程的多人协同;可以通过门户采集教研教学活动过程数据、资源服务行为分析数据,结合学业测评系统,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供有效的数据来源。
五、保障措施
1.加强“智慧教育”组织领导体系建设
组织领导体系是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建设的组织领导部门和协调机制,包括组织协调、实施推进、专家咨询体系。进一步加强南京市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力度,区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明确职能,分级管理。设立专门的教育信息化项目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规划、论证和建设工作,实行运营维护的社会化,确保任务和项目落到实处。进一步充实教育信息化专家指导委员会,为重大项目决策提供支撑。
稳定专业教师,特别是专技人员的岗位,按试行的管理条例落实有关人员的待遇,规范检查考核,兑现奖惩措施。教育城域网各中心按照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并配备技术人员,在工作环境、收入分配和人员编制等各方面增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加强“智慧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政策法规体系是“智慧教育”运行、管理、服务的规范与法律准则。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对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教育信息网络建设、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教育信息技术和产业等各个方面制定一套完善的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环境和标准体系,以规范和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宏观调控和引导决策的作用,加强各部门的合作,理顺区域“智慧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整合教研、科研、培训(含教师继续教育)和电教(电教馆、教育信息中心)各部门的力量。在政务部门逐步建立信息主管制度,建设信息化工作沟通渠道,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加大对“智慧教育”工作的绩效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与对各单位的信息化投入挂钩。完善信息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流动机制,培养一批精通信息技术和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在全市各级单位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信息化队伍。
3.加强“智慧教育”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安全保障体系是保障“智慧教育”基础网络和信息资源安全的规划设计、管理制度和防护措施。在全市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总体架构下,“智慧教育”将遵循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从组织、管理、技术与运维等多方面入手,提升基础信息网络和核心要害信息系统的安全可控水平,保障核心要害信息资源的安全,形成可靠、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信息安全全过程管理,做到从“智慧教育”业务系统设计和建设实施,到后期运维各个环节充分保障“智慧教育”建设的信息安全,形成一个“智慧城市”建设安全保障的完整闭环。加快推进安全保障应急机制建设。建设“智慧教育”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强化安全检查、风险评估、网络信任体系和容灾备份体系建设等工作。
4.确保“智慧教育”经费投入与投资效益
按照政府主导、分级多渠道投入的原则,切实加大对“智慧教育”的投入。“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应列入财政预算。学校根据教育规划编制年度政府采购预算,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集中采购。探索信息化投融资体制创新,采取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运作机制,优化政策环境,以政府资金和信息资源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法人资本进入“智慧教育”建设领域,扶持一些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智慧教育”建设运营主体。
5.建立“智慧教育”应用激励机制
继续抓好各类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示范区、教育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单位,充分发挥示范学校辐射和带动作用。组织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现场会、观摩会以及各种学术论坛,找寻交流平台,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学校的评选和智慧化应用先进个人的评定,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定期总结表彰制度,学校对取得成绩的教师实行奖励,与晋升等挂钩。
参考文献:
[1]南京市.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12.
[2]南京市.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Z].2012.2.
[3]邓贤峰,张晓海.中国“智慧城市”战略规划思路研究[J].中国信息化,2011(2).
地理教学对智慧教育的呼唤
1.地理自身特点对智慧教育的呼唤
首先,在《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了地理学科在此阶段的基本课程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求学生学会基本的地理知识,并具备应有的地理背景,为生活所用;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可持续发展观,理解环境与人类发展过程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具备地理素养的公民;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但在传统的地理课堂中,更多的关注点都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条上。教师一般能够很好地在课堂中完成课标的要求,将基础知识落实到学生个体,但学生在常规的地理课堂中却很少有机会进行实践,这导致了很多知识趋于表面化。因此,呼唤智慧教育中许多的多媒体素材,可以提供给学生不同形式的实践机会,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其次,义务阶段的地理课程内容相对基础,很多知识点在教师适度引导后,能被学生基于自身生活经验或学科基础理解。传统的课堂往往在基础知识上耗费时间,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师生进行思维的碰撞,探讨更多时事与地理之间的关系。因此,呼唤智慧教育中更多的自主学习资源和课后反馈系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再次,从地理学科学习内容的特点来看,具有非常明显的多元性,主要体现为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融合度很高,自然地理部分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一定的物理、化学学科基础,人文地理部分还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这些多元性的要求对学生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呼唤智慧教育中的学科资源共享,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学习。
2.问题引导式地理课堂对智慧教育的呼唤
智慧教育本身旨在构建个性化写作、探究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是其重要的目标之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重视同龄人的评价,热衷于与同龄人进行比较,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或解决问题的学生特别容易受到同龄人的认可。在此基础上,问题引导式的地理课堂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针对问题引导式的地理课堂,一线教师将其归纳为“十步走”,具体如下:
①布置:在教师布置任务后,为什么学生探究的质量一般不高?
②引导:教师应该提供什么方面的导向资源提高学生的探究质量?
③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
④学习:学生的学习时间应该如何进行监控,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
⑤探究:探究过程的组织形式应该如何进行,以便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⑥归纳:学生归纳的方法应该由教师统一引导还是学生自主进行?
⑦拓展:如何设置问题才能使学生基于思维锻炼进行拓展?
⑧评价:面对信息技术提供的客观数据,教师面对学生应该如何进行解读?
⑨测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绕不开选拔的关口,学业成绩如何在开放的课堂中得以保证?
⑩总结:个性化的总结可以有什么呈现的方式?
上述问题来自于真正的地理教学实践,信息技术的支撑并不能为教师代劳,而需要教师有“基于技术,高于技术”的观念,将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才能逐步破解问题。
初中地理智慧教育的整体方法和思路
基于智慧教育信息技术的支撑,针对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方面和环节,我们将从“四个转变”来阐述整体方法和思路。
1.教学功能转变――关注学生个体成长需要
传统的教学功能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被动地获取知识。但是人贵在创造,利用本身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与新的知识产生新的碰撞,并与其他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更能提高学习质量。因此,教学的功能应该从学生被动地编织知识网络转变为主动地产生和填充知识网络。
教学功能的转变需要教师从教学观念开始转变,把课堂作为思维拓展的场所、交流分享的阵地,在有限的时间里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编织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分享自己引以为豪的内容,这对该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将会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教学功能也会变得更加关注个体发展,关注学生思维和各项综合素质的培养。
另外,除了需要改变教师观念,在信息技术的使用方面,教师也需要将其进行深度融合,要积极挖掘信息技术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功能。
2.教学方式转变――关注课堂模式探究需要
在基础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可分成四个阶段:①事实性知识阶段。②理解性知识阶段。③批判性知识阶段。④创造性知识阶段。传统的地理课堂对事实性知识和理解性知识都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过程在对知识的讲解、模拟实验、与生活密切联系等方面也能基本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但对批判性知识和创造性知识的培养相对较少。
基于地理课堂的智慧环境构建中应遵循的三个设计理念,即科学的教学方法、递进的教学逻辑和现代的教学媒体,本课在教学融合信息技术方面,主要采取了“基础型微课资源+特色型微课资源结合”和“猿题库网络题库+学生督学”的两种方法。
7.教学过程
课前:
在基础型微课资源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完成学案,夯实基础部分。
课上:
探讨一:计算自然增长率和增长人口数――事实性知识层次。(概念落实+简单计算+应用题计算=夯实基础知识)
(1)请同学们回想预习内容,写下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公式。
(2)计算:某地区人口出生率为11.93‰,人口死亡率为7.14‰,则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_。
(3)思考:若2012年中国总人口数为13.5亿,该年度人口增长率为4.8‰,则新增人口数为_________。写出计算的式子即可。
师:简单的计算是在学习“人口数量”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视频中发现装有七种不同颜色水的玻璃杯里,水量不一,也就是显示七大洲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不一,这是为什么呢?
思考:经济发展水平为什么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呢?
探讨二:经济发展水平为什么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理解性知识和批判性知识层次。(模拟情境+时事材料+辩论式小组活动=理解和评价知识)
投影:材料一,Jack和Lily是生活在德国慕尼黑的一对新婚夫妇。他们两人都在一家高新技术的企业工作,Lily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5年里凭借自己的力量成为企业管理者。于是,他们暂时决定家庭规划为“丁克家庭”。材料二,中国现在即将实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夫妻两人可以生育两个小孩,此事引起网络热议。网友表示,很多家庭不打算生育“二孩”,因为他们觉得生活压力太大。
教师活动:请1、2、3小组完成第一个材料,4、5、6小组仔细聆听并思考;4、5、6小组完成第二个材料,1、2、3小组仔细聆听并思考。只要想法合理或者发现别人想法有问题并加以改正的都能够得分。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在2分钟内汇总出一份小组的辩论材料,协助教师进行小擂台的活动。
教师总结: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反之亦然。那么从上述两个材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人们会在生育前考虑更多的因素。虽然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逐步降低,但由于原本的数量太大,所以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也非常庞大。那么,地球能最大限度地养活多少人?如何在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期内可持续性地养活每个人?
探讨三:如何在未来可持续性地养活每个人――创造性知识层次。(拓展社会生活+补充多媒体素材+教师引导=自主延伸创造性知识)
投影:材料一,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石油存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该国的水资源匮乏,限制了农业生产。为了养活国民,该国引进了以色列的节水技术来发展农业生产。(展示沙特阿拉伯圆形灌溉系统图片)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末,生活在西非城市的人们仍然以本地生产的谷物为主要粮食来源。但到2008年,他们的粮食中有了从泰国或马来西亚进口的大米,受到人们普遍欢迎。(展示亚洲―非洲大宗货物海运航线图)
学生活动:根据上述两个案例,小组内自选其中一个案例,写下小组意见,递交学案并与教师进行答辩,答辩通过则得分。
教师总结:在沙特阿拉伯的案例中,为了克服水资源对农业生产的限制,沙特阿拉伯采取了先进的海水淡化技术和灌溉系统,使生产出的粮食尽可能地满足当地人们的需要;而在西非国家,由于人们的生产效率较低,无法保证迅速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所以他们依靠自己临海的优势,进口价格相对较低的亚洲粮食。
课后:
教师运用多功能课后作业反馈APP布置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加入“普通群”或“高级群”,巩固课上的学习内容。
智慧反思
1.针对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对微课视频的学习,夯实基础部分知识的落实情况较好。
根据学情,授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地理问题时,注意使用了不同方面的材料和案例,如政策性材料、虚拟的故事材料、简化过的科研材料等,多维度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基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学习内容的核心部分。
教学目标设置的过程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了一定预设,问题的提出既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议题,也是对学生解决地理问题所提出的挑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基本能够感受到人口数量需要适中、环境问题需要被重视。
2.针对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中,教师注意选取了新颖的案例,并在讨论的过程中给学生留足了独立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在网络题库的教学过程中,设置学生督导,让学生自行管理课后练习,由于是直接显示每位学生的正确率,因此学生们基本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将微课资源设置在基础知识学习部分,能让更多的学生逐步适应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在课前、课上和课后都有所体现:一是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微课内容,了解课文基本知识。二是课上,三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并留有学生自主独立完成的任务,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三是课后,在练习时,通过作业群引导学生之间相互监督。
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使用到Office 2016的PowerPoint录制视频技术,完成了微课的录制;使用到“猿题库”移动终端APP进行课后练习和学习情况的统计;使用到一般教室里的多媒体投影以支撑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徐强.智慧课堂下的高中地理教学[J].读书文摘,2015(22):259.
[2]苏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3(7):10-14.
[3]程胜,许欢欢.社会性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0(5):30-32.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智造、互联网+等一个个新名词都在为传统生产与物流产业注入“智能”的基因,智能物流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十三五”规划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是其中的核心。智能物流作产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基本概念综述
1.智能物流
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智能物流的未来发展将会体现出四个特点:智能化,一体化和层次化,柔性化与社会化。在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大量运筹与决策的智能化;以物流管理为核心,实现物流过程中运输,存储,包装,装卸等环节的一体化和智能物流系统的层次化;智能物流的发展会更加突出“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智能物流的发展将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社会化。通过智能物流系统的四个智能机理,即信息的智能获取技术,智能传递技术,智能处理技术,智能运用技术。
2.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3.协同发展
协同发展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是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从国内研究情况看,2011年8月教育部拟发《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国内学者多从不同的关注点与视角展开对职业教育协同的研究,其中关注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尤为突出。随着《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出台,智能产业在研究迅猛升温。
从国外研究情况看,国外的研究主要从教育资源的协调、教育方法的运用、教育模式的创新等方面展开,但更多集中在教育协同发展的动力及其治理机制构建等方面。德国在双元制教育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互补,为工业化提供高技术人才成为职业教育的主题。本世纪初,提出职业教育在终身化理念。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高科技战略计划,由德国联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投资预计达2亿欧元。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
三、智能物流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研究的意义
智能物流作为“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核心环节,是智能工厂必不可少的剂,肩负着产品智能化生产的桥接作用,有望成为未来自动化领域最好的细分市场之一。对产品周期的缩短和对生产节奏的加快催生了对生产运送过程更精确、更高效的要求,智能物流是连接供应和客户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未来智能工厂的基石。
职业教育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时代背景下,信息化与全球化融合、个性化和定制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大数据、云计算、虚拟化生活等等新技术的和理念的涌现,都给现代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和人才培训要培养出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智能物流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有利于职业教育质量和教育创新的双向提升;有利于职业教育学校办学模式、师资培养、教育教学与评价方式的分享与合作;有利于促进教育与物流产业之间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进一步提高。
四、智能物流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方向探讨
1.构建智能物流与职业教育群深度融合产教形态
智能物流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途径进行分析,通过科学构建其理论与实践相交叉在课程体系,促使智能物流与职业教育群深层次融合,形成学校、企业、社会机构和公众共同参与相互促进的产教形态。
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背景下人才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而且拓展为社会培训、企业内训、社区教育,也不局限于正规教育,还有非学历培训;有虚拟课堂,也有企业实践、网上课堂、在线学习;有学校学习,也有终身学习的观点。
2.制定智能物流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在课程体系
结合当前职业教育与物流产业发展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探索职能物流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对应的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建设群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和思路探讨;探讨与其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课程结构调整。
3.提出智能物流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在技术与服务方面的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1-0024-04
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开放学习的不断普及,信息化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兴起,微学习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微课程作为微学习的有效资源,亦倍受学习者的追捧。然而当前微课程多以微视频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学习者只停留在视觉阶段,缺乏相应的检测、反馈等环节,导致微课程的学习还难如人意,如何设计开发交互式微课程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数字化教育走向智慧教育而引发着教育系统的“质变”,智慧教育正不断涌现。智慧教育的核心是智慧型课程,微课程只有在智慧教育的支撑下,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面向智慧教育开展交互式微课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析了智慧教育及交互式微课程的概念,开展交互式微课程的设计,并通过具体实例进行探究,以期为交互式微课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一、智慧教育与智慧型课程
2008年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战略,智慧教育作为“智慧地球”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使得教育系统从数字化教育走向智慧教育。祝智庭教授指出:信息化环境下的智慧教育指信息技术支持下为发展学生智慧能力的教育,旨在利用适当的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技术创新)、 运用智慧教学法(方法创新)、促进学习者开展智慧学习(实践创新),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高的思维品质和较强施为能力的智慧型人才,落实智慧教育理念(理念创新),深化和提升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和数字时代的素质教育。[1]陈琳教授认为:智慧教育是高度信息化支持发展的教育新形态,是适当而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智慧化教学、智慧化学习、智慧化评价、智慧化管理、智慧化服务以及增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的教育,以实现教育由不完全适应社会发展向适应社会发展,再向引领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变与跨越。[2]虽然专家们有着不同的表述,但智慧教育目标却是明确的,旨在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有效实施智慧教学法,开展智慧学习实践和智慧学习评价,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育系统的质量,培养高智能和创造力的人才。
纵观全球教育领域,许多改革都是围绕课程来进行,如时下流行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智慧教育正引领着未来教育变革的方向,其突破口在于课程,制高点在于智慧型课程。因此,建构智慧型课程是智慧教育的核心。智慧型课程应是着力培养学习者高级思维能力和适应时代创新创造能力,使学生更富有智慧地学习,教师更富有智慧地教育教学的课程。[3]
二、交互式微课程的概念与特点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微课程、微电影、微访谈、微技能、微学习等不断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微课程作为微时代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的重要学习资源,深受学习者青睐。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这段“微视频”需要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微课程”。[4]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同时要提供与这段教学视频相配套的、密切相关的教与学辅助资源,包括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5]
微视频不代表微课程,但当前的微课程大多还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常常突出了视频的主要地位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缺乏交互性。因此,如何设计开发交互式微课程是一项重要课题。交互式微课程应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的包括“微课件”、“微视频”、“微练习”、“微测验”四部分的学习资源,并具有“微反馈”与“微评价”等功能,从而形成动态交互的教学环境。交互式微课程具体如下特点:
一是时间短小精悍。微课程视频的时间较短,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因而更加符合学习者的记忆规律和认知特点,确保学习质量。
二是知识点碎片化。微课程主要是将教学内容进行拆分,以知识点为单位,从而形成一系列连贯的微视频。便于学习者的理解和掌握,可以灵活选择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是教学设计完整。微课程虽然切割了教学内容,但课与课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包含着明确的学习目标、丰富的学习内容、交互的学习资源以及测验反馈评价等环节。
四是人机交互操作。交互式微课程不仅提供微视频的讲授,还提供相对应的交互模拟练习和评估测验。通过人机交互的操作,使得学习者与知识形成互动,激励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同时可以检测学习效果。
三、面向智慧教育的交互式微课程设计
基于智慧教育的理念,将交互性融入到微课程中,提出了交互式微课程的设计内容,除了包含微视频以外,还包含了微课件设计(学习引导)、交互式微练习设计(模拟训练)、交互式微测验设计(测验评估),如图 1 所示。
1.微课件设计――智慧在引导
交互式微课程的智慧在于引导。正因如此引发出微课件的存在,其作用在于简明扼要的清目标、内容、结构以及各节微课程之间的联系等,便于学习者了解课程、选择课程,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点。微课件的设计框架如图2所示。
微课件的框架设计涵盖了微课程主题、学习目标、所学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其中知识点的层次关系来源于对课程内容的分析,包括知识模块间和知识点间的横向并列关系、课程层层结构间的纵向递进关系。其设计目的有两点:一是学前给指导,呈现出本节微课程的具体知识点和其排列顺序,以便学习者高效地观看微视频。二是在完成学习内容后,通过再次观看微课件,可以较为系统地梳理所学的知识,且整合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体系中,起到对知识的总结归纳的作用。
微课件可采用PPT、Prezi等软件来设计开发。为提升视觉效果,引起学习者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在制作时着重考虑四方面因素。一是图文并茂,因为文字和图片的共同运用比仅仅通过文字进行学习更易于理解,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二是字体字数,标题与正文的字体合理搭配会给学习者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字数要适中,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即可;三是动静结合,利用软件自带功能设计切换和动画效果,会给学习者带来空间感与动态感;四是背景音乐,选择时要符合微课程的主题,在播放时毫无违和感。一般选择的是无歌词的轻音乐或钢琴曲,给学习者创造出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
我们针对初中生写字课程开发了交互式微课程――《汉字文化》导入课,该作品获得了2014年第7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它包括汉字起源、汉字演变、汉字书写、汉字与文化四个知识模块。《汉字文化》微课件首页如图3所示,的四个圆圈分别代表四个知识模块,其内部是将知识模块的再划分,即单个知识点,并且按照箭头的方向播放,箭头在其中起到一定的指引向作用。微课件呈现出知识识框架与相应的逻辑循序,便于学习者与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相结合。
2.微视频设计――智慧在视听
交互式微课程的智慧在于视听。当前,网络微视频多以课堂教学实录型为主,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微视频设计成类似电影、电视的形式,缺乏吸引学习者兴趣的元素,使得学习者无法轻松、愉快、高效率的进行学习。因此在设计时,要注重学习内容的设计以及微视频呈现形式的设计。微视频设计框架如图4所示。
(1)学习内容设计
交互式微课程的学习内容不只是对于单个知识点的讲解过程,更要注重对所学知识点的整合,进而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设计学习内容时,首先将课程内容分解成单独的知识点,然后对每一小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微脚本设计。微脚本设计就是将教学设计脚本化,便于微视频的制作。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各小节知识点的关联性,即将单独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运用以确保学习内容的连贯性与学习思维的逻辑性。
(2)微视频呈现形式设计
微视频的呈现形式包括课堂实录型、录屏软件录制型、可汗学院型等。根据交互式微课程的内容不同可选择适当的呈现形式,本文更倾向于采用录屏软件录制型呈现形式。Camtasia Studio是现在较为流行的集前期录制与后期编辑于一体的屏幕录制软件,能够满足微视频录制的基本要求。比如:录制功能、实现画中画教学效果、能在重难点处插入批注或输入关键字词加强学习者记忆,能通过镜头的缩放来实现局部的放大等。《汉字文化》微视频呈现形式如图5所示。
3.交互式微练习和微测验设计――智慧在效果
交互式微课程的智慧在于效果。微课程的学习是没有教师在场的学习,学习者成为了学习的组织者,为确保学习效果,需要在微课程中应用交互技术来实现练习和测验的功能。应用交互技术的两种设计如下:
一是在观看微视频学习中,弹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者弹出辅助教学资源的链接让学生练习,只有进行操作后,方可观看接下来的微视频。对于所弹出的问题及弹出时刻、链接的教学资源等都要精心设计,其目的就是要强化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学习者回答弹出的问题后,即时给予正误的评价,同时自动发送测验结果到指定邮箱,方便教师了解学习情况。这种施加干预的交互式微课程能督促学习者将观看与思考、理解与记忆以及学习与创造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学习者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深度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是在观看微视频学习后,进行人机交互的练习和测验,评估学习效果。这种设计方式在练习和测验的内容及形式上都要精心设计。内容要由浅至深,不断挖掘知识点,激发学习者的思维;形式要丰富多样,除了选择、填空等测试反馈的常规形式,还可以加入交互式模拟操作,使学习者亲自感受体验,激发学习者的动力。这种施加仿真模拟的交互式微课程能帮助学习者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学习者多元智能的培养,更好地支持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能力的提升。《汉字文化》练习环节设计如图6所示。
四、结束语
将微课程上升到智慧教育的层面建设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本文开展对智慧型交互式微课程的设计研究,通过分析智慧教育和交互式微课程的相关概念与特点,提出了交互式微课程设计的新思路,指出应着力从微课件、微视频、微练习、微测验四方面开展设计开发,期待更多人参与到设计交互式微课程的研究中,为学习者提供更有效的学习资源与环境,以促进创新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祝智庭.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9):4-8.
[2]陈琳,陈耀华,郑旭东,李振超.智慧教育中国引领[J].电化教育研究,2015(4):23-27.
[3]陈琳,陈耀华,李康康,赵苗苗.智慧教育核心的智慧型课程开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33-40.
[4]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生信息技术,2013(4):10-12.
[5]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2014(4):33-35.
[6]陈琳,王运武.面向智慧教育的微课设计研究[J].教育研究,2015(3):127-130.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5-0017-02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未来在于面向基础教育的教师。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因此,作为师范院校,应该面向基础教育努力培养智慧型的准教师。
一、智慧型准教师的内涵
什么是智慧型准教师呢?所谓“智慧”,即对事物有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依据智慧的内容以及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智慧分为三类:创新智慧、发现智慧和规整智慧。创新智慧,可以从无到有地创造或发明新的东西。如策划、广告、设计、软件、影视、艺术等都属于创新类智慧产业的范畴;发现智慧,可以发现虽然本来就存在但还没有被认知的东西。有些科学研究,如天文学、考古学、地理学等就主要属于发现类智慧产业的范畴;规整智慧,可以运用现有的规则如法律、法规、制度、政策、方针、方法等来调整、梳理、矫正、改变已经存在的东西。如司法、教育、培训等都属于规整类智慧产业的范畴。而“智慧”型教师就是具有“规整智慧”的教师。师范类学生毕业后是面向基础教育的教师,师范类院校应该把准教师培养成智慧型的教师,这些教师就能够利用一些规则、制度、方法来教育学生,从而培养出身心健康、乐于奉献、负责任,同时又具有创新能力、善于解决问题的栋梁之才。具体来说,智慧型准教师工作以后要能够做到:
1.要有很好的职业情感[2]。所谓职业情感即是真心的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真心奉献教育事业。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师面对的都是未成年的孩子,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天真烂漫的,同时对所有事物充满了好奇、爱动不爱静、喜欢模仿和富有学习的心性。所以相对大学生教育起来要困难得多,要求教师要真心的爱学生,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因材施教,多发现各个学生的特点,根据特点进行赏识教育,而不是去体罚、口罚孩子。
2.要深刻理解儿童的身心自然发展过程。教育――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3]。作为这个阶段的老师要认真学习儿童心理学,熟练掌握儿童在各个时期的自然发展特点。这个阶段的孩子是个体生命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打下基础,如何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的规律,使孩子在人生路上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获得各自的充分发展与人生成功,都是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应该具有的能力。
3.要有终身阅读和学习的良好习惯。阅读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理解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知识积累、智力培养、思想发展,都与大量阅读分不开。因此,这个阶段阅读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有良好阅读习惯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同时,只有具有坚持学习的习惯,教师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技能外提高其科研和教育研究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那么,作为师范院校,该如何培养出这种智慧型的准教师呢?
二、智慧型准教师的培养方法
1.加强师德教育。师德也即是教师职业道德,它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教育活动中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在教育过程中调节教师与学生以及与其他有关人员的关系,规定了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其主要内涵包括:品德高尚、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开拓创新[4]。师范类学生在经过专业教育后,将从事“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工作。要对其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提高其自我认知、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能力,增强其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高校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准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关爱他们。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在因材施教的同时进行赏识教育,鼓励每个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带给自己的快乐和知识,从而可以增强其作为教师的职业追求,真心的喜欢教育事业。培养准教师的高校教师还应该严谨治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其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另外,加强情商类课程的开设,舒瓦茨在《教师教育研究手册》中指出:“教师除了掌握教育学科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策略外,还需要掌握儿童成长的社会的、生理的、情感的和认知的知识。”美国大学普及的“社会与情感课程”、“生命技能”、“人生技能”、“情绪情感的判断与分析”等课程,值得我们借鉴。师范院校可以考虑开设类似专门的情商类课程,提高学生对自我情感的认知调控和对他人情感的认知调控能力[5]。
2.加大儿童心理学类课程开设。师范院校要加大儿童心理学课程开设,一是让学生充分理解生命个体的发展过程;二是让学生意识到这个阶段对于每个人的终身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在开设这个课程的同时,一定要理论结合实践,经常带学生到幼儿园和小学进行观察记录,和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比较,从而加深其理解。然后用自己的理解总结出孩子的成长阶段和每个阶段的特点,并绘出孩子成长的各个敏感期,在不同的敏感期进行何种知识和能力的学习,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3.开设图书馆课,培养准教师的良好阅读和学习习惯。要培养准教师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们推荐和分享各种比较好的书籍,包括诗歌、文学、历史等等,同时留意报纸和网络上的好书推荐,多到图书馆浏览新书。另外,学校要设立图书馆课,所谓图书馆课就是教师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出不同资料收集和整理的题目,然后把学生带到图书馆,让他们在图书馆搜集资料并整理讨论,然后回到教师各个小组选代表进行讲解。轰动美国的最佳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就是利用这些方法培养出了大量热爱阅读的学生。
4.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课教学。“研课”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源起于日本[6]。在上世纪90年代引入美国,在准教师的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Linda Sims和Daniel Walsh[7]认为,有效率的教师不只是一般性地了解教学,还要理解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收集并解释课堂数据,正确判断学生的学习,检验教学效果等。教学观的转变对准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最好尽早开始。因此,教师教育课程应帮助准教师发展从教学中学习教学的能力,而研课对准教师来说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做法。研课类似于大学教师中的公开课,其基本过程是:研课计划――上课――观课――研究报告――修改设计――总结报告[8]。研课时需要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常可以开展与教学实习结合的研课、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研课等。在学生研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指导、分析、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三、总结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作为面向基础教育的师范院校,更要起到示范作用,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培养智慧型基础教育的教师。总之,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因为自己对儿童的关心而关注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1-22.
[2]李星贵,陈理宣,殷焕举.准教师职业情感及其培养[J].教育探索,2011,(3):120-121.
[3]B.A.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1).
[4]董耀金,冯占辉.论师范类大学生的师德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1,(5):45-46.
[5]周静.论教师情感能力的提升[J].教育评论,2011,(4):46-48.
[2]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DB/OL]..
[3]王伟,赵桐,钟绍春.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网络学习空间设计与案例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3):71-77.
[4]杨俊峰,黄荣怀,刘斌.国外学习空间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3(6):15-20.
[5]祝智庭,管珏琪,刘俊.个人学习空间:数字学习环境设计的新焦点[J].中国电化教育,2013(3):1-11.
垃圾分类》一课原有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淹没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般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采用讲授、练习的方式,《垃圾分类》这节课也不例外。教师先讲解如何给垃圾分类,然后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或做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此种课堂教学方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教学方式单一,无法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校本课程不只是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智慧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在常规的教学环境中,过于单一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按照教师统一安排的流程和任务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统一的,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个性发展得不到体现。
3.教学环境常规化,很难实现分层训练
在课堂训练中,常规教学环境只提供统一的试题让学生作答。这种试题没有进行分类,针对的学生范围过大,导致水平不同的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难度需要进行选择。对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要重复去做最简单的题,费时费力;对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遇到较高难度的题时,容易产生挫败感。
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1.开发寓教于乐的教学游戏
游戏是一种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对不同种类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由于垃圾又脏又乱且携带病菌,所以直接用实物分类不太可行,运用电子书包开发制作“垃圾分类”教学游戏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学生通过拖拽等方式对垃圾进行科学分类,生动有趣,易于激发学习兴趣。并且,游戏还设置了“求助”“知识链接”等功能,让学生在需要支持与帮助时,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练掌握垃圾分类的规则与应用,可谓寓教于乐(如图1)。
2.提供丰富且可选择的教学资源包
1.学生的热情不够、兴趣不足
《外国美食探秘》应该是一门比较轻松的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门课程略显枯燥乏味,很多教师只顾着完成教学任务和进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率普遍低下。
2.形式化,坐井观天式课堂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常常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来了解外国的美食特色,自以为通过图片及文字介绍就能充分了解外国美食。其实,那种形式化的课堂教学只能让学生坐井观天,学生并没有真实看到或亲自品尝,对所了解到的知识都是一知半解,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有些甚至是扭曲的人云亦云的东西。
3.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呈现效果不佳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小组成果,但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往往无法有序、互动地呈现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同时,教师的总结反馈也无法以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交互式电子白板对小学综合实践的支撑优势分析
将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到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能对课堂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整合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其次,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工具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后,教师是影响电子交互设备教学应用层级的关键要素,教师应用与设计的好坏决定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教学带来的影响程度。
交互式电子白板对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支撑优势具体如下。
1.图文丰富,加深理解
在讲授内容时,教师可以呈现丰富多彩的图片,向学生充分展示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所展示的图片直观且形象,能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资源丰富,随意放缩
教师和学生在展示中可以放大或缩小图片,以加强展示效果,使细节内容清晰可见。另外,交互式电子白板还能调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这是传统PPT所不能比拟的。大量的仿真实验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3.激发兴趣,加强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的“刮奖刷”功能预先将答案遮挡,待讲授之后,再利用“刮奖刷”将答案公布。这个功能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案例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外国美食探秘》是校本课程小学四年级第三单元《从饮食看世界》中的实践活动交流课。本节课通过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外国美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教师以智慧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学习,以任务为主线,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让学生主动认同,会思考,会创造,慢慢聪明、智慧起来。
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学生的年龄一般是9~11岁,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由于学生的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所以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此时,学生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其自身心理和能力的发展也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学习分化现象。因此,正确的教学方式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孩子一生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制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整理社会实践活动获取的信息资料,交流社会实践的主要收获和心得体验,进一步加深对外国饮食文化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交流实践活动的研究问题解决情况、调查方法运用情况、电子设备使用情况、小组分工合作情况、社会交往综合表现等,重c关注常见调查方法的运用情况和小组研究问题的解决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与同学交流、分享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和体验,乐于总结和反思,对小组合作、社会交往有正确认识,进一步激发问题意识和实践热情。
教学过程
1.课前导入
步骤:①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师生共同回顾前段单元学习的主要流程,突出“社会实践活动”是问题解决的重要环节。②师生结合各组社会实践活动的照片,简要回顾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聆听讲解、参观体验、互动访谈、品尝美食等),激发反馈交流的兴趣。③师生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实践活动后,可以和同学交流、分享些什么?
教师活动:教师针对课前任务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展示“任务单”,引导学生回顾并进行小组汇报。
学生活动:学生以亲身体验为主要线索,打破以往查阅资料的方式去了解外国美食特色。在同一个休息日,学生根据课前感兴趣的国家选择小组,走进不同的餐馆,去品尝外国美食。这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的同时,亲身体验美食所带来的乐趣。交流社会实践的主要收获和心得体验,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外国饮食文化的理解。
融合点:用电子白板播放任务单,然后小组成员展示成果,用电子白板呈现照片或视频,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培养学生主动、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设计意图:用电子白板播放视频,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和学生进行互动,有助于学生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2.课中讲授
步骤:①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学习指南,明确交流内容及形式。②指导各小组学生讨论、确定汇报交流的内容和形式。③关注各组汇报交流的亮点内容、多样形式,及时做好记录和指导,确定交流小组;学科教师可以参与协同指导。
教师活动:教师辅助学生汇报任务,并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与总结。
学生活动:意大利小组在汇报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关于意大利美食的照片以及小组亲身体验美食的照片,进行汇报交流;法国小组在汇报时,不仅展示了体验美食的照片,还针对法国的红酒文化,用手机录制了一段讲解视频展示给大家,以供交流;在韩国小组汇报时,教师也发现了学生展示的不同之处,他们不仅汇报了美食,还通过对比,呈现了不同美食的照片。小组汇报完毕后,教师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进行了总结与反馈,并打分。
融合点: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学生的成果,呈现他们的思维过程;利用工具自身的交互功能,方便学生小组之间完成任务;展示教学资源,提供交互。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有序、互动地展示成果,勾勒出他们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的总结反馈及打分以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能提高学生的关切度,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3.课后提升
步骤:①通过问卷小调查,检测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榈ピ的整体学习提供数据参考。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怎样才能不断加深对外国饮食文化的理解”“希望在学校活动中和成果发表时有怎样精彩的表现”等。③组间交流,师生互动,互相评价。组长组织成员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工具发起小组投票。
教师活动:①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利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创造性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基础,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②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课堂模式。
学生活动:聆听教师的总结评价,并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课堂反思,从而拓展自己在学习、生活上的思考角度。
融合点:①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学生的成果,呈现他们的思维过程。②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如教学网址、教学案例、教学成果等,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和拓展学习提供支持。
设计意图:本节课除了帮助学生了解外国美食,还希望借此主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计划,去关注,去实践。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不仅能让全班同学得以借鉴,还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路径创造性地进行个性化探究,利用丰富的资源拓展所学内容。
“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研究与实验”开题会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研讨会近日召开
“钱学森之问”蕴含了钱学森怎样的教育诉求?钱学森教育思想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有怎样的内在联系?中国基础教育怎样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杰出人才奠定基础?怎样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袁贵仁部长关于“要认真研究、总结和运本文由收集整理用钱学森教育思想”的讲话精神对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有何启示?
4月20日,“‘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研究与实验’开题会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怀柔区隆重召开。著名教育家顾明远、陶西平、朱小蔓、查有梁以及总课题组长赵泽宗、怀柔区教委主任夏占利等,纵论钱学森教育思想,深层解读“钱学森之问”,权威阐释新课程标准,高端指导教改方略,并现场展示了实验成果。
近几年以来,信息技术行业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互联网、大数据、网络平台、云计算等概念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人们在几乎能触碰的所有领域的行为活动,而将其运用到大学英语教育领域也是大势所趋。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对其做出了很好的阐释:《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们的发展目标是要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教育信息化2.0》(教育部,2018)指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由此可见,教师必须转变其教学理念、方法、方向等以满足时展需求并紧随国家政策。时下大学生大多为2000年后出生,他们在学习及生活中受到了来自互联网的深刻影响,教师若再用传统且老套的单一线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话,教学成效势必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大学英语这一语言类的学科更要求教师不能故步自封,要打开视野,充分结合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模式,为自身的教学打开新的局面[1]。
1智慧课堂简介
智慧课堂是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应用的智能、高效的课堂[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其中的情境,是学习者主动进行意义构建的过程,主动挖掘知识概念并进行实际运用。一改以往的传统教学,学习者是教学的核心,而教师则侧重于指导和辅助。传统教学只能强化课堂中对知识的硬性推送,而智慧课堂概念中所提到的信息网络平台能有效帮助学生强化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学生可充分利用手机、电脑或其他可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并和教师交流互动,而不受到传统课堂时间、地点的限制。而网络中的海量资源可打开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能从更宽、更广和更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避免了从前的闭门造车或图书馆资源有限、借阅时长等各方面问题。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程度、能力并结合其他实际状况到在线平台中下载符合自身学习需求的参考资料并加以运用。网络中的音频、视频、图片、文档等都是学生可以运用的素材。除此之外,教师可在平台上推送大量和课程相关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对所要讲解内容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运用网络平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3]。
2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词汇、语法是大学英语语言的教学基础,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是学习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这五项技能的根基。就像盖楼房一样,得先打好稳固的地基,后面的施工才能够理所当然地开展并进行下去。而在大学英语教育阶段,基本上没有院校会设立独立专门的词汇课,往往是将词汇的讲解融于大学英语的各个课程当中,这就触发了以下问题的存在。
2.1词汇教学目标不明确
由于是公共课程或通识课程,受学时等因素制约,大学英语一般不开设专门的词汇课,只是将词汇教学融合到大学英语的精读、泛读或其他课程当中,这就导致了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在有些课程当中,教师完全结合课程特点将词汇的讲解忽略掉,这对于学生来讲,在词汇的学习上完全没有抓手,不知道如何开展。例如,在精读课程中,教师会专门讲解文章后面词汇表中的单词,但是具体应该讲解什么,怎么讲解,学生对于词汇的掌握应达到什么程度,这些是完全根据教师的理解和经验。而在泛读课程中,教师一般会淡化词汇的讲解,将重点偏向于文章的理解及分析,综上可见,教师会频繁告知给学生词汇的重要性,但却完全没有给出具体的指导,这会让学生一头雾水,非常茫然。
2.2词汇教学手段单一
大多数教师一般使用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单词纠音、词性、识意、用法等,学生听起来觉得非常枯燥且记忆效果并不理想。实际上,每个单词的掌握程度都应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差别,一方面可以参照一些等级考试的考试指南,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运用。有些单词要彻底掌握,达到能用其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而有些单词认识即可,只要能够在阅读和听力中识别即可。
2.3词汇测评体系匮乏
正是因为词汇是基础,所以一般教师或传统考试都采用被动的方式来检测学生词汇的掌握,如在听说读写译中的反馈。测评体系能系统检测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从而辅助教师教学。反过来,学生也能够从测评系统中找到背单词的诀窍:词汇的掌握程度、背词的方式、通过测评加强对词汇的感知。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构建合理完整的词汇评价体系,因为受到资源来源、操作手段等方面的限制。
3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智慧课堂构建
3.1课前热身
课前词汇热身活动重点是帮助学生解决所讲单词的基本内容,如单词发音、意思识别、同义词近义词分析、词性及语法作用,为教师在课堂中对词汇的延伸讲解和引领学生实际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4]。课前热身主要分为三个环节。3.1.1信息推送在课前,教师可运用钉钉平台、微信群、电子邮箱或其他网络平台向学生推送有关单词讲解的视频、音频、图片、记忆方法及掌握程度等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明确每个单词的教学目标及学习要点。学生也可将学习后的感悟、认识及背单词的一些新的方式方法发送到群中,同教师和其他同学一同探讨[5]。3.1.2词汇测试教师要根据所推送词汇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词汇掌握程度进行检测,设置合理有效的且有针对性的题目。如:读单词题目,要求学生将语音文件进行上传,或单词听写题目;选词填空题目,着重考查学生对学生词性、语法及词义的掌握程度;完形填空题目:区分同义词、近义词。通过该部分的测试,学生可以进一步明确所学单词的掌握程度和重难点,为课堂实践奠定良好基础。3.1.3对教师教学的启示教师可通过学生词汇的在线测评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而归纳总结哪些词汇学生掌握得较好,课上可以直接做延展练习,哪些词汇掌握不好,不好到什么程度,在课上要做进一步的讲解和强化。同时,不停更新词汇讲解资源,寻找更好的、更贴切的讲解词汇的路径,使词汇教学逐步系统化、完善化。
3.2课中协作
课堂进行中主要是教师同学生以及学生同学生的合作与互动,主要从事词汇的输出工作,帮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挖掘及认识词汇的本质,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感悟和体验词汇,在课前热身的基础上,更上一个档次。3.2.1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运用钉钉、雨课堂、批改网等智慧课堂模式向学生推送相关词汇题目,如要求学生运用某词进行对话、造句、演讲、编故事等。或直接推送类似选择题、翻译题等题目,通过平台的数据了解把握学生的进展程度。3.2.2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可以运用智慧课堂与不在临近自身位置的同学进行交流,打破了地点的限制。对于同一个问题能够看到班级中所有同学的观点,以此查缺补漏,弥补不足。如学生可以自行成组,与组内同伴共同编写对话,发到组内平台,共同分享及讨论,最后形成成型的会话,在班级进行表演。各个小组也可将最终会话发到班级群中,这样,对于同一个问题,班级中的每个同学都可见到每人的不同见解,扩充自己的思路和视野。3.2.3课堂二次检测在完成课堂面对面的教学之后,教师要利用一部分时间再次检测学生对所学词汇的掌握程度。该次检测题目要在程度上难于课前热身的测评,在题型的选择上也应有所区别。如:通过听力题目考查学生对词汇发音的把握,可选较为有难度的听力材料,如经济学人、时代、BBC等中出现该词汇的新闻;翻译题目:结合单词的词性翻译汉译英句子等。教师可通过在线平台的数据统计第一时间监测到学生的答题情况和最终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等级评价与分析,为课后反馈与指导打好基础。
3.3课后反馈
课后反馈主要是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后学习的进一步跟踪并帮助其复盘,基于每名学生词汇二次测试结果,教师可将其分为优等、中等和劣等,根据不同的等级,教师追踪的方式、程度及内容都将有很大区别。因为课后反馈是学生对某一单元词汇的最后学习阶段,所以教师要尽量细化,为每位学生做最有针对性的指导。3.3.1优等优等学生已经对于所教授词汇有了最高程度的认识和理解,能将该词进行灵活运用并彻底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对于该类学生,教师不用再继续推送词汇学习资源,应让学生主动运用智慧课堂检索更多参考资料,并发送到平台上,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教师可让该部分学生总结背词心得及感受,帮助教师完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方法。3.3.2中等中等学生对于词汇的把握大多停留在发音、词性及意思的层面,而不能够用词汇遣词造句、进行会话或撰写文章,也就是对于词汇的应用存在问题。对于该层次的学生,教师应着重关注于方法上的讲解,如,如何构建意思正确的句子、如何打开思路编写对话或撰写文章。该类学生应学会运用互联网的一些平台来打开自身的视野,进行大量阅读和检索,逐步帮助自身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体系。教师应将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路径、百词斩、爱听外语、可可英语等App推送给学生,要求学生每日阅读英文文献,听英文听力,以此扩展知识面。3.3.3劣等劣等学生属于基础非常薄弱的学生,在单词的基本功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教师应对该类学生多关注并多下功夫。除了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词汇外,教师应硬性规定该类学生运用百词斩等背单词软件每日背诵并检测一定数量的词汇,并随着学生学习程度的提升,不断加大量,直到在课堂协作的测试环节中,该类学生能够达到中等或优等的等级。
4结论
综上,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在信息时代的推动下,智慧课堂已成为促进大学英语词汇有效教学的必备因素,其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让教师和学生可以无障碍进行公开交流或私下交流,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出有了巨大的功效。无论是在课前对于词汇资源的推送和测评还是在课中教师同学生、学生同学生的协作以及二次测评,还是在课后分为优等、中等和劣等学生的个性化反馈中,教师和学生一直可用智慧课堂直面彼此,大大提升了教学及学习的速率、成果和效用。最为重要的是,智慧课堂采取的教学模式、方法和内容多样化,能够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虽然日前学界对于智慧课堂或词汇教学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成效,但将两者有效结合并将具体方法阐释出来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将二者有机有效结合,将为大学英语词汇的智慧课堂教学献出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井媛,姜乐伟,张迎.基于学习者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智慧课堂构建策略与应用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31(21):150-152.
[2]孙曙辉,刘邦奇.智慧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43-44.
[3]王茹.“互联网+”视域下大学英语智慧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7):180-181,186.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189-01
教育是一门智慧之学。智慧就是对所有人生经验与理性思考的整合。智慧不等于知识,一个人知识再多,学富五车,如果缺乏智慧,仍然可能是弱智。教育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要做两件事:一是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二是告诉孩子不该做什么。但是教育智慧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育中形成自己的新理解和新思想,在实践中去创新。教学智慧是教育智慧的一个方面,主要指在课堂中,老师的教学智慧。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智慧是结合语文的特性,在课堂中,教师运用各种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智慧有很多类型,本文将从课堂教学的四个阶段来阐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智慧。
1 课程导入的智慧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程导入的质量影响到学生对这堂课的看法,好的课程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导入课程这个环节十分考验老师的能力,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体现。语文课堂相比其他课堂灵活性更高,所以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激感是教师常用的导入方法,这涉及到教学智慧的情境性。语文是一门感彩很浓的课程,例如我们有时候需要学生去体会古人的情怀,所以创设一种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某种氛围中,感染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观看也是老师们常用的导入方法。有时候某些语言过于抽象,老师可以将视频或者模型给学生观看,这样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感知,有助于学生去记忆所学知识。
2 课程讲授的智慧
讲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讲什么,怎么讲,都是需要老师提前计划的,如果老师盲目的讲授,不分轻重,会使课堂失去色彩。影响讲授质量的因素分为以下几点,老师语言的幽默性,老师语言的节奏性,老师语言的精准性。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将幽默应用到小学生教育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幽默诙谐的语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笑,这种气氛下,学生的表现会活跃,大脑运转较快,进而提高了效率。教师的语言如果没有节奏感,学生听久会产生疲劳感,所以老师的语言应该注意抑扬顿挫。教师语言不能太累赘,这样学生会记不清楚重点。当然准确性也很重要,小学生跟老师学习的语言很多,如果老师的语言不准确,缺乏逻辑,学生也会形成这样的语言风格。
3 课堂组织的智慧
课堂组织最能反应老师的课前准备和教学能力的方面。很多老师讲授课程的能力非常好,但是组织课堂却很乱,连简单的课堂秩序都无法维持好。这就说明,良好的课堂组织是吸取知识的前提,讲的好但是没有观众,也是徒劳。另一个组织课堂的方面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老师讲过的知识学生不一定都能领悟,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有皱眉头或者想睡觉的状态,那老师一定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讲授方式和课堂组织方式。除了观察学生的表情反馈,还要重视学生的课下反馈,老师课下一定与学生多交流,现在社会信息技术发达,除了课堂上的沟通,老师应该在课下多听学生的问题,如果学生反应这节课有些知识没有学好,老师可以在下节课再着重讲解一下。
4 课堂板书的智慧
板书是老师呈现给学生的笔记,很多小学生在课堂上会记笔记,数学笔记需要记的是一些重要的定理及其相关举例,而语文课堂上,笔记的重点往往并不突出,所以很多学生在记笔记的时候会把老师写的和说的通通记下来,这样纯碎的抄写就是去了笔记的意义,所以老师在板书上老师应该着重的写重点,将所讲知识的机构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重点。板书不仅考验老师的写字功底,更考察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逻辑性,板书中体现出的智慧比我们想象的大很多。从课堂教学的四个步骤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智慧,虽然不够全面,但也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
小学语文课堂本就是浪漫的,加之现在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们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收到了巨大挑战。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多变的课程结构,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这一切因素的变化虽然带来的挑战,但是也给老师们更多展示教学智慧的机会。很多优秀的老师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教学成绩优异,彰显了自身的教学智慧,但是教学智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单纯的套用经验并不一定取得好的效果。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要明白,教学智慧是老师们通过长期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学生的特点,慢慢形成自己的一套灵活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虽具有普遍的借鉴性,但更需要老师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理解并探索教学智慧,这样小学语文课堂才会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施瓦布(Schwab,J.J).实践:课程的语言[M].2003.
[2]李定仁,赵昌木.教师及其成长研究:回顾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6.
[3]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
1997.
[4]胡燕琴.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智慧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科学,2006.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3-0022-03
1 HiTeach智慧教室系统基础配备介绍
HiTeach智慧教室系统是南园小学2014年引进的一套设备,该设备最具特点的是即时反馈系统(IRS),上课时学生每人手持一个按键器,每当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点下按钮,它就会将全班学生的答题情况即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即时统计学生的回答情况,绘制统计图表,也可以通过翻牌等功能查看每一个学生的选择,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该系统配备的互动电子白板,应用人可以在白板上以手指或笔来操控电脑或写入资料,结合系统自带的互动工具,及时抓取课堂的生成。
实物提示机也是系统的一个亮点,它可以立即抓取图书、照片、3D实物等多种媒体材料,并能一次呈现多幅学生作品,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是课堂教学中最简便的教材(教学)展现工具。HiTeach智慧教室系统构成图如图1所示。
2 HiTeach智慧教室系统对于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优势
HiTeach智慧教室系统自带便捷的互动工具,简单易操作,为教师开展互动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包括对小学数学互动教学也带来积极影响。
智慧教室系统的使用,促进了师本互动,让教学内容的呈现互动性增强
1)教师使用多媒体媒介的频次增加。适当地插入音频、视频以及Flash等多媒体,能让情境引入更直观、生动、有趣,从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比如“平移和旋转”一课,插入一些Flas,让物体的运动方式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方便学生观察与模仿体会平移运动与旋转运动的特征。同时可以在同一个页面中放多个Flash,方便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并对其进行分类,分类过程可以通过拖拽、叠加等形式直观地呈现。又如在教学“中位数”一课时,插入一段视频,使学生体会到引入中位数的必要性。
通过课题组对实验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由于“智慧教室系统”中能更快速便捷地应用各种多媒体媒介,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师本互动变得活跃,教师更愿意将教材中静态的情境图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日常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媒介的频次因此增加,如图2所示。
2)教学内容的呈现更灵动和自由。以“有多少点子”一课为例,书本呈现的只有一副2×3的点子图,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希望能有更多的由学生生成的资源,即能由学生摆出更多的点子图,并呈现其操作过程。使用“智慧教室”系统自带的互动工具,轻松地做到这一点。准备一副点子图和两张不同颜色的长方形色块,学生可以利用拖拽功能现场生成一副新的点子图,并以此为资源展开师生及生生间的互动,完整呈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
问卷调查显示,使用“智慧教室”系统后,教师能用更简单的方式合理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意图。因此,教师自制课件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如图3所示。
“智慧教室”系统的使用,让探究结果的呈现互动性增强
1)探究过程被看得见。一个探究活动结束,留在明面上的通常是探究的结果,怎样将探究过程呈现在学生们面前?以“平移和旋转”一课为例,需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向下平移一格?这个问题答案可以预设,用课件直观展示给学生看,但这时的人机互动学生处于被动吸收的状态;也可以利用“智慧教室”的互动工具,请学生上台操作,这时学生是主动去思考的,在人机互动中,人处于主导地位,他的思考过程会很清楚地呈现,此时需要充分发挥“智慧教室”系统抓取与展示的特性,充分了解和诊断学生真实的起点状态,深度解读和把脉学生的各种信息与思S状态,捕捉和展现学生思维过程中有价值的资源,并适时结合IRS即时反馈工具,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与示范教学,突破重点难点。
2)探究过程更开放。基于“智慧教室”系统自带的互动工具,教师能设计更为开放的问题情境,并及时抓取学生的表达与表现,使学生持续被吸引,更专注于持续的学习活动。以“图形的分类”为例,在课件中只需提供基本图形,由学生制定分类的标准并形成多样的、差异的解决问题方案,从而为师生有效互动提供丰富的互动性资源。
3)探究过程更有序。在探究过程中,适当使用系统自带的互动工具可以让探究过程更有序。比如“计时器”的使用,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时间,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更为紧张,参与讨论更为充分,探究活动的效率也相应提高。又如“小组奖励榜”的使用,方便快捷地建立起奖惩制度,大大刺激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再如利用IRS即时反馈系统票选最佳方案,巧妙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孩子更多的思考和更踊跃的回答,让探究过程更有序、更高效。
“智慧教室”系统的使用,让教学进程的推进互动性增强
1)课堂教学推进模式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是以“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解答”的基本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教师凭教学经验推进教学进程,教学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下意识寻找合适的学生,回答教师所期待的答案这一情况,另外,教师难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反馈。“智慧教室”系统中的IRS改变了这种师生单向互动的局面,教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收集到每名学生的反馈信息,并由此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合理地推进教学进程。如“周长”一课,从预习作业中发现,学生对边线不理解。针对这一情形,我们找出典型错例,通过学生投票了解学情。第一题,准确率高于85%,表明学生已经理解到描边线必须紧贴图形边沿,此题简单带过;第二题答题准确率低于85%,高于35%,这就需要教师妥善结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与示范教学,突破重点难点。最后再进行第二次投票,检验讨论效果并根据反馈结果决定是否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一题的答题率低于35%,那么这一题就需要引起重视了,是不是出错题了?或者对学生来说真的太难了。
2)课后辅导模式改变。“智慧教室”系统具有较强的后续诊断分析功能,一节课结束以后,系统自动生成若干报告。这些报表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实现对学生的针对性补救。教师无须再对全班学生进行大面积大规模的重复练习,只需找出一堂课中回答准确率较低的几位同学,在课后进行适当的个别辅导,这样既节约了大部分学生的时间,同时也关照到了小部分掌握不到位的学生,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智慧教室”的IRS评量系统,搜集整个学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并进行记录与分析,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规律,将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智慧教室”系统的使用,让展示交流汇报的互动性增强 展示汇报r,教师可以一次提取多位学生的作品,并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或分析比较,或分类整理,或总结概括,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师生的交互作用,丰富学生对知识、经验内涵的认识和体验,潜移默化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态度,同时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发展和提升,形成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同时,利用IRS即时反馈系统,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即时评价,激励学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确高效。
“智慧教室”系统的使用,让练习巩固环节的互动性增强
1)激发兴趣、全员参与。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待遇不均衡化现象明显。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回答问题的往往只局限于一个或几个学生。借助“智慧教室”系统的IRS投票器,一个提问,所有学生都可以同时作答,真正实现了“一问百应”,且每一个学生的答题进度都可显示在大屏幕上,教师可以督促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通过翻牌功能,学生的答题情况被直播出来,学生答题态度也端正起来。前测、课堂练习、后测时均可用,真正实现“一对一教学”。
课题组在实验对比班级做了一个关于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调查,从图4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参与度远远高于传统模式,师生交流更加频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互动效果更好了。
2)不同方式、自主选择。抢权和挑人都是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手段,使用这两项功能,学生的答题热情高涨,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挑人是一种被动的参与模式,在题目较为简单,让学生掌握较好的题目常常会用这种模式请学生上台展示,一来好玩刺激,二来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因为被选中而高兴,更因为正确回答问题而增强学习的自信。抢权则是一种更为主动的参与形式,在题目较难时用这种方式,肯去抢的学生一定是心中有数的,活动为他展示自己提供了舞台。
3)操作体验、眼见为实。使用智慧教室系统做练习,部分题目不仅可以给出答案,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去上台操作体验,满足他们“眼见为实”的学习心理。
3 结语
“科技是一把创新的钥匙,要合理掌握才能打开通向美好未来的大门。”这一年多的研究揭开的只是冰山一角。如何利用HiTeach智慧教室的IRS评量系统有效地搜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并进行记录与分析,并找出数据中蕴含的教学规律,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有待于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丰富题库的建设与研究,加强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并不断完善对基于智慧教室的小学数学互动教学体系,并加入游戏、在线教学等元素,对现有的模式进行创新(图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