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旅游管理行业分析

旅游管理行业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1: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旅游管理行业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旅游管理行业分析

篇1

对于Web of Science的技术形式而言,其主要的内容就是一种大型综合性的、多科学性的以及核心性的期刊引文搜索性的数据库,其中搜索的内容主要包括引言数据库、社会科学引言数据库以及艺术与人文的科学引文数据库等,通过对信息内容的归类为信息的收集提供了可视化的服务模式。因此,本文通过对旅游管理现状的研究,在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研究的过程中对相关文献进行了量化的分析,从而发现了旅游管理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历程,然后又通过对社会网络搜索热点的分析,全面的谈及了可视化信息研究的发展趋势。因此,通过这种信息研究方式的展现,可以帮助人们充分的理解科学化的领域及历史的发展结构。而其中文献可视化信息软件的建立,主要是由著名的信息可视化专家陈超美(Chaomei Chen)所研发的一种技术形式,整个软件在技术开发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我国旅游管理行业的全面性发展。

二、旅游管理过程中信息可视化研究热点的分析

(一)对于旅游环保以及生态环境的可视化分析

在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很多与环保行业有关的词汇,通过统计可以发现,对于保护(conservation)的搜索率达到了235次,而对于环境(environment)一词的搜索率达到了258次,这样就说明,在现阶段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出行选择的过程中对于地区环境问题有了广泛性的关注,游客认为,在出行旅游的过程中应该在最大的限度上让游客体会到旅游服务的意义,充分的提供旅游的资源。与此同时,也应该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彰显环境保护的最终意义。因此,在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的行为不能超过环境的容量,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在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给环境的发展带来不可避免的挑战。所以,可持续旅游的观念的建立主要是指,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应该在维护旅游地区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追求自然的体现,这也就致使旅游行业中的管理内容在发展及建立的过程中,承担起资源保护最终目的,从而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实现最大利益化的经济效益。

(二)对于旅游服务质量行业以及旅游体验行业的分析

对于旅游管理行业的建立而言,人们对于旅游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以及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类似旅游行业词汇的出现,也就彰显出在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管理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在整个过程中主要以游客的基本需求为最终目的。在传统的旅游事业发展过程中,凭借旅游地点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因素的分析,可以使游客在整个过程中对其进行充分的肯定,但是在整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软实力的限制性因素,只有在整个过程中充分地将这些限制性因素避免,才可以在根本意义上优化对环境的欣赏,深入对地区环境的感知能力,从而为游客带来更为深刻的旅游体验,提升整个游玩过程中的满足感。

(三)对于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可视化信息分析

在现阶段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相关旅游管理部门在信息统计的过程中发现,人们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其词汇的搜索量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标准,其中,旅游目的地等词汇的搜索量达到了150多次,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词汇也达到了一百多次。而根据这些热搜词汇的出现我们可以发现,现代游客的旅游观念已经逐渐的改变,现代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很多的是注重对地区乡土人情的体验,通过对人们生活习俗的关注感受当地文化的特点,在旅游的过程中他们会融入当地的生活模式,从而使旅游为他们带来独特性的主观感受,而这种模式也就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旅游模式。因此,通过对信息的统计发现,在内容的目的地的选择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传统性的旅游模式,从而为旅游管理行业的信息统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三、旅游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

对于旅游管理行业的发展而言,要想在信息研究的过程中分析出旅游管理行业的前沿领域以及主要的发展趋势,就应该对主要的文献进行共引性的分析,充分的利用CiteSpace技术形式,找到搜索频次变化相对较高的词汇,这些词汇被人们称作膨胀词汇,并将这些词汇提出来,从而为研究人员提供更有利的信息服务形式。总而言之,通过膨胀词汇的出现,也就意味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正转向成熟性的发展趋势。如果说在以往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关联部门只是一味地重视旅游而轻视管理,而通过这些膨胀词汇的分析,也就可以发现在现阶段旅游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与“管理”这两种发展趋势已经达到了一种平衡性的发展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旅游管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实践性以及挑战性,这就要求旅游管理行业的研究人员,在问题实践及探究的过程中,正确面对这种挑战及机遇,从而为我国旅游管理行业的信息处理提供充分的保证。

四、结束语

篇2

在我国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旅游行业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行业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张,在此背景下对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高职旅游教育在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方面担着重要的责任。为了能够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满足社会、行业的需求,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能力为目的教学模式,创建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本文就在CBE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构建及研究。

 

一、分析CBE教学模式

 

CBE全称为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译为能力本位教育。CBE模式是近几年在北美国家比较流行的职业教育模式,其主要目的就是从社会行业岗位需求出发,注重人才能力的培养。CBE模式要求人才达到岗位的能力需求、基础知识需求、知识能力的掌握及运用。CBE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教学目标定义为如何使人才具备职业能力,具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职业性和实践性,与当前我国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相吻合。CBE模式中创新了传统以基础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全新的以能力培养为理念的教学模式。在CBE模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其流程来组织课程及教学活动,学生在此过程中应该了解教学评价的信息,使学生能够完善自身的学习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二、CBE模式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意义

 

(一)使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目标更具体

 

以CBE模式为基础,在进行调查和研究之后,可以有效掌握当前旅游行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职业需求及素质需求,明确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

 

(二)使旅游管理专业实现文化教育

 

旅游专业的教育表现了以职业能力为目的的职业教育,使用CBE模式,既满足了行业的发展需求,也有效提高了旅游专业教育质量,还使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自身的职业技能。

 

(三)使旅游管理专业实现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及实践性,只有进行实践教学,才能符合职业人才的培养标准。使用CBE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基础,实现实践教学,创新实训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以旅游管理职业的能力为基础,又深到浅、由易到难、有基础训练到综合训练,重视实践、实训教学,与当地旅游单位合作教学,实现了旅游管理中专业的实践教学。

 

(四)使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个性化

 

要想培养实用型、创新型旅游管理人才,就要使旅游管理教学个性化及鲜活化。以CBE模式为基础,创建项目化的教学活动,以教课、学习、实践为原则,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人才职业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学习,培养学生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知识、技能知识及职业素养,达到旅游管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三、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及综合性,也就要求培养出来人才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中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不太明确,这就造成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有冲突,对专业中的教学目标、实践教学步骤、环节、技能、职业素质没有明确的要求。目前旅游管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大多都是以饭店的服务、旅游服务、景点服务的实习为主,而且都是针对某一项进行练习,这就使得学生不能综合学习。尽管目前高职院校中安排学生的实习机会较多,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也使得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在今后学生的就业中会造成困扰。

 

(二)没有完善的课程设置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大多都是管理类、经济类及技术性的课程,此种课程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比较狭隘,缺少职业素养及人为素养,导致学生潜力不足。目前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普遍为传统市场,没有以适合行业需求及就业为目的,造成学生就业率下降及旅游管理行业人才稀缺等现象。

 

四、CBE模式下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一)创建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

 

运用CBE模式理论为基础,以就业为目的。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范围较为广泛,可以以饭店、旅游团、旅游景点等为就业群,从而分析他们选用人才的能力需求。在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专业特点、培养人才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点及经验,并且时刻关注社会中旅游管理行业的动向,能够发现问题并及时创新及调整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课程中创建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及技能。高职旅

 

游管理教育应创新传统的“学历文本”的教学理念,以就业及市场为基础,创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及行业需求为首要目的,创建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创建以社会为目的的实践课程

 

了解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创新传统的理论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创建符合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课程。可以按照实习、基础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综合能力培训四个阶段创建实践课程。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实践案例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知识要点、难点,在此过程中穿插实践例子,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最后教师与学生进行共同评价教学体系。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应该是以知识教学为基础、技能教学为辅助、行业发展对促进进行设置,创新传统为了教学而教学的模式。学校可以对旅游管理市场、往年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旅游的发展、旅游管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并且创建评估体系,并且可以邀请社会中旅游管理行业中的工作人员参与到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中,提高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质量。

 

(三)创建旅游管理实习基地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创建旅游管理实习基地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高职院校可以创建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创建校内实习基地主要是模拟现实的实训室及工作场所,利用先进的设备及软件创建真实的工作环境。一般包括语音实验室、餐厅、房间、旅游企业等等。创建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及素养,与校外企业和相关单位互相合作,创建长期的实习基地,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此了解旅游管理行业内部的运行模式及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及意识。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实践学习的效率,使学生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工作环境,学校可以与旅游企业合作,创建生产、学习、研究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使校外实习基地更加规范和稳定。

 

(四)创新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可以结合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目的,创新、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及管理质量,使实践教学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对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操作等阶段,应该有规律的进行考核,检验学生掌握技能的情况,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的学到实践技能知识。在评价的过程中,还要关注旅游企业的反馈内容,根据不同层次进行不同评价。如果在实践教学中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及监控措施,那么所有的教学计划和目的都不会达到目的,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及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就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及制度,制定有效、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细则,以保障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五、结语

 

篇3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的旅游企业的毕业生和就业率的比例不协调,“有业不就”现象非常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就业率很低。酒店、旅行社等行业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毕业生不希望将旅游管理作为自己的就业目标,这就使旅游行业专业的高素质人才短缺,严重缺乏受过系统培训的专业人员,即便有少部分从事旅游行业的毕业生,也因为许多原因放弃了旅游管理行业。

二、影响高校旅游专业本科生就业的因素

(一)社会对学生能力和素质期望过高

毕业生就业的选择,受到社会价值观和家人的干预等很多方面的影响,随着旅游行业的稳步发展,我国的很多大学都相继成立了旅游专业,社会普遍对旅游管理专业存在误解,包括大部分毕业生的家长都认为,学习管理专业,毕业以后应该从事的是管理型的工作,比如经理、管理人员等相对上层的职务。形成了大学生“天之骄子”的思想和根深蒂固的观念,在社会价值观和家庭思想的灌输下,许多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产生了很强的优越感,就业存在挑地区、挑单位、挑岗位的现象。

(二)学习课程实践环节方面相对落后

从师资力量上来说,旅游专业的教师多是“半路出家”,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只有很充足的理论知识,但是通常是纸上谈兵,无法通过实践进行教学讲解。而从旅游行业中转型而来的教师,的确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但是缺少规范化的教学方法,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从课程设置上讲,旅游管理的课程未实现系统化、科学化,课程之间也缺乏联系,教学有许多的重复内容,过度重视管理的理论课程,严重缺乏实践环节,部分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及专科或者中专生,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实践能力较弱。

(三)毕业生缺少正确的就业观

首先,大学生在选择自己的就业目标时,对于薪酬地位和自身的发展前景非常看重,希望在短时间内,有施展自身才华和环境良好的工作空间和充足的晋升条件。而旅游行业尤其是酒店业要求管理者从最底层的服务员做起,有充足的基层经历,才能胜任高层管理者这一职务;其次,用人单位所支付的酬金没有达到毕业生预期的标准,毕业生过于抬太高自己的社会价值,所以才会出现“有业不就”的现象;最关键的,作为服务业的一种,毕业生普遍认为,服务行业就是伺候别人的行业,看别人的脸色工作,他们希望得到地位上层,比较光鲜的职位,过盛的虚荣心不允许他们选择这样的职业,加上家庭的压力,父母甚至比毕业生自己更希望他们在社会的上游工作,这导致毕业生就业观念出现偏差,不愿从事旅游行业。

(四)旅游企业缺乏长远的用人眼光

很多的旅游企业在招聘时迫切希望有丰富旅游管理经验的成手人员,本科生虽然没有多年的从事旅游行业的经验,但是他们是经过系统培训的专业人员,具备很高的发展潜力,旅游企业不愿投资于培养人才,功利心太强,所以很难吸引毕业生选择就业。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对策

(一)加强职业教育

首先要对毕业生灌输正确客观的旅游业知识和就业思想,旅游行业具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较发达国家的旅游业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迫切需要这方面的高素质人才。要转变择职观念、培养毕业生对旅游行业的热爱,旅游专业的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培养职业自豪感。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办学质量

学校要积极培养和发掘有实践经验的任课教师,注重各门课程的内部联系,合理分配理论课与实践课在总课时中的比例,适当增加实践课的课时分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转变管理理念完善用人机制

旅游管理行业的薪酬标准应该同学历相关联,信任接受专业培训的本科生的能力,为他们提供符合本科生专业价值需求的工作岗位,只有给予本科生应有的发展空间,提高他们对旅游管理行业的认可,才能使更多的优秀旅游专业的本科生加入到旅游管理的行业中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学校、家庭包括社会给予毕业生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支持,需要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降低期望值,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从而学习更多的社会经验,更好的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杨帆,朱定秀,程晓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研究——基于高校A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J].池州学院学报,2014(6):139-142.

篇4

二、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目标设定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育都在逐步向大众化迈进,实践性较强的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改变,由最初的培养技能精湛的一线服务员工向培养基本素质、基础理论、职业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转变。实践目标的转变,符合企业的发展用人需求,也符合学生的职业需求,使学生在强大的社会竞争中能够有良好的发展,并且这一目标的转变使旅游本科教育的应用型实践区别于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在具体的实践中,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对于旅游企业的认识、实践操作技能、管理技能、沟通能力等,要将理论与实践具体的结合起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实用性向应用型转变,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三、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要求分析

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要求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进行不同类型、内容的实践课程的教学,基本上要包括理论课课内的实践,专业实训训练,综合实践环节的设定,专业实习等多个部分。尽管高校对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许多高校往往忽视了实践教学的要求,只是单纯的另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并没有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对于应用能力和认知能力方面的认识欠缺。大多数的实践忽视了综合的实践,许多高校设定了导游、客房、餐饮等独立实践课程,但是内容单一、缺乏综合性的实践。从根本上说,许多高校对于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要求徒有规章,却没有很好的落实。

篇5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我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旅游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这些旅游资源当中,无论是人文、山水乃至名胜古迹,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旅游价值和旅游资源。尤其是儒、道、佛三个文学流派,他们所代表的儒家、道家、佛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各自以其各自的风格引领着中国传统文学的潮流。在经济政治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应该积极应该旅游业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得二者共同发展,相辅相成,取得共赢的效果。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

(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首先要理解何为以人为本?对于它的解释,《管子》一书中是这样说的,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思在于要以人作为根本,以人的观点出发,重视对人的尊重。既然我国传统文化都谈到了以人为本这个理念,那么在我们的旅游管理当中,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因为旅游管理服务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即为服务行业,我们应该把我们的顾客当作我们的上帝来看待。以人为本一定要把人放在首要位置,所以在以人为本管理的理念下,使每一名顾客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使他们感受到最好的服务;使每一名员工认识到他们应该有主人翁意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公司、为行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正能量。

(二)以和为贵管理方式

由于旅游管理工作属于服务行业,一定要重视以和为贵的理念,一定要把理念深入到每个员工的骨髓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人们对精神追求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旅游行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需要每个部门的紧密配合,才可以达到一个完美的效果。因此,只有把以和为贵的思想贯穿到整个服务行业当中,让每一个员工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无论是基层、中层还是高层,大家朝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前进,让公司、旅游管理服务行业更上一层楼。

(三)以德服人借鉴意义

在管理当中,免不了有上下级的区分。当然了,领导们在教育员工时要以德服人。领导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要通过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素质来让员工围绕在领导的周围,听从领导的安排。只有以德服人,才可以让员工更好的对公司的相关制度贯彻执行。儒家提出来的以德服人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以人为本,需要用人性化管理方法,来获得员工的信任。公司的老板要想赢得最大的利益,不仅仅提高价格,更重要的是使企业得到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这样才可以使公司的效益最大化。旅游管理行业当中,重要的还是对人的管理。因为员工服务的是顾客,如果员工对领导、公司不够尽心尽力的话,那么他对工作也是敷衍了事。他对待顾客更是如此,顾客感到不满意,公司没有业务量,那么公司谈何效益?以何发展?所以要通过一定的奖励机制使员工保持对工作的积极性,使员工每天用热情高涨的态度来面对工作。这种方法不仅仅是对员工的一种嘉奖,更多的是对领导、对公司的一种肯定。让员工把领导视为自己的亲人,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家庭来维护,那么这个公司在整个行业肯定是佼佼者。只有相互理解、体谅、换位思考,才可以赢得顾客、员工、企业的三者的共同互赢。所以,要坚决的、实实在在的贯彻并且落实以德服人这个哲学理念。

三、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科学设计与规划

在参与讨论旅游管理当中,一定要科学的规划旅游管理产业。在此过程当中,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紧密结合,并且要经过专家的严密论证。传统文化在旅游管理当中发挥自己历史文化的作用,使传统文化的意蕴更加流传;旅游管理在吸收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在相关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我国文化、旅游管理行业健康发展的新标准来。

(二)加强文化旅游宣传

在旅游管理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做好旅游文化宣传工作。只有宣传工作准备到位,才能更好的跟上旅游管理的发展脚步。在宣传的同时,还有对旅游管理从业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加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

(三)发掘文化内涵

由于传统文化是先辈们几千年下来传承的精华,里面包含了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为了使资源更合理的利用,要充分挖掘旅游文化资源。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含金量,需要我们着重的突出传统文化的地区特色,促进旅游管理服务的发展。

(四)丰富旅游形式

旅游从业者一定要丰富旅游形式,采取形式多样的旅游方法,并且结合现代科学的方法,运用经济管理的形式达到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相结合的一种高度的结合。旅游的主要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的体魄,提高人的心灵追求。所以,旅游从业者要从这个目的出发,开拓创新,达到新的发展高度。

篇6

2.专业设置单一,就业面狭窄由于旅游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其发展领域不断扩大,发展分支不断细化,不可避免的要求高校旅游专业培养模式能够打造出能够多领域发展创新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我国很多高校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开设的课程较为单一,只笼统的介绍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而没有采取措施扩大学生对不同领域的接触面,专业设置还基本停留在传统的项目中,没有结合旅游业在现阶段的发展特征,摸索出一套完备的实用性的人才教育体系,使学生无法达到相关领域旅游企业的岗位要求,无法适应旅游业综合性和多领域关联的产业特点。

二、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和对策

旅游教育培养模式中的种种问题必须引起我们广大高校的高度重视,改变教育理念,端正教育态度,开启教育改革模式,加强教育改革力度,培养出更多适应时展要求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应用管理型人才。针对此问题,笔者提出了如下的解决措施及建议。

1.明确教育培养目标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教育体系,必须先搞清一个问题:我们的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市场的需求就是我们广大高校教育培养目标的风向标,要时刻把握市场的动态变化,及时设置相应的专业,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打造高水平人才,就目前的市场情况而言,旅游行业更需要的是高技能水平和高综合素质人才,所以,我们的高校必须根据市场的需要细化专业分类,既要拓展宽度,又要挖掘深度,另外要扩大学生多领域的知识面,必要时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使我国的旅游管理行业更加专业化,鲜明化。

2.打破封闭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旅游行业是时代性和应用性特征极其明显的行业,提高学生应用性水平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走出校园,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目前,很多高校与校外企业的联系还处在低水平,短时间的合作,缺乏系统性的合作模式,学生到企业往往很难有机会接触到旅游管理行业的本质,也就无法更深入的了解旅游行业,所以高校必须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形成长期合作的制度与模式,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为旅游市场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在开设与旅游专业相关的课程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还应该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服务理念,可以开设专门的礼仪课程,对学生的亲和力,临场应变性,娴熟的服务技巧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进行培养,将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创新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保证旅游行业服务质量。

篇7

一、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一)地方导游

地方导游的岗位职责主要是妥善安排当地旅游团的旅游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旅游团在当地风景旅游区食、住、接送和娱乐服务,地方导游必须与其他管理人员达成一致,做好旅游团的各项借贷工作。其次,地方导游必须熟知当地的旅游资源,便于向游客解读景点的背景传闻并及时回答游客的疑问[1]。此外,旅游在旅游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地方导游职责范围内的首要问题,为了保护游客安全,地方导游必须在旅游途中,时刻提醒游客的人身、财务安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出现游客失踪或者物品遗失,及时与当地警察联系,并积极配合警察的侦查工作,将游客损失降到最低。

(二)全陪导游

根据旅游计划安排,全陪导游负责监督各个接待单位的执行情况以及接待质量以及旅游过程中,各个地区接待社的联络。其次,全陪导游同地方导游一样也要对游客的人身安全、财务安全、日常出行和住宿负责。但与地方导游不同的是,全陪导游,还应承担起旅游市场调研的责任,为进一步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开拓市场的战略部署做好前期准备。

(三)国际领队

国际领队不同于普通的导游,他主要负责海外客源的旅游服务。基于此,国际领队必须具备过硬的外语知识,最好熟知多门外语方便和不同国家游客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国际领队一般负责国外的旅游任务,在出发前除了给旅游团介绍旅游国家的风景习俗之外,还需要提醒游客检查好护照、身份证等重要证件,避免其遗失在家中耽误旅游行程。

另外,国家领队需要安排好旅游团得到旅游计划,组织好当地的旅游活动,时刻关注游客的人身安全和物品安全。若是,旅行中出现游客身体不适或者天气因素干扰旅行计划,国际领队必须适时做好旅游计划调整,组织好旅游活动。对游客日常生活的关心,维护旅游团内部的团结,调动好游客的积极性,是国际领队的重要职责,也是旅游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32。

最后,国际领队负责的多半是国外的旅行任务,因此在国外旅游风俗交涉上,一定要游客明白,避免因风俗习惯不同造成的矛盾纠纷。

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的能力培养

(一)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的课程学习

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的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一步步的知识经验积累而来的,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无论从事哪个职业领域方向,都必须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从导游基础着手,对导游法规、导游英语、旅游服务礼仪、旅游心理学和旅游管理学等专业课程、选秀课程进行深入化的学习。此外,根据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不同,其所具备的理论知识也有很大的差距,对此,应鼓励学生课外多多涉猎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知识,多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风俗、地域地貌。

(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的技能学习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实践技能才是决定其是否符合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的能力的评判标准[3]。对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授课教师应增强与校外企业的练习,借助学生在外实践的机会,提升学生的旅游管理技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与此同时,聘请旅行社的管理人员对学生的旅游管理技能进行培训,纠正其不当的管理行为,为学生今后在旅游管理方面的工作提供宝贵的实习经验。

篇8

二、为专业需求,提供必要服务

当下的中高职校语文教材,较为通用,没有针对专业需求,就无法体现专业的特色。部分学生会自认上职校是学习专业技能的,从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意义以及作用,上课睡觉,缺乏动力,甚至渐渐的失去对语文的兴趣。但是汉语言教学却不如此,汉语言教学不仅仅是笼统的语文教学,汉语言教学会根据专业的不同,教学不同的专业需求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汉语言教学具有时效性、典型性以及趣味性的特点,能够让学生自主、自觉、自信的学习专业相关内容。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汉语言教学老师,必然会依据本专业制定教学计划,筛选好教学内容,例如,可以选取一些与旅游管理专业相近的文章或古诗词,给教学课堂带来一些趣味性以及知识面的拓展。也能够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素养。可以选些典型的篇目给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写作朗读训练,引导学生,让其从专业的角度,丰富自己的文采、内涵和思想感情,既能掌握汉语言知识、陶冶情操,又能丰富旅游常识,非常有益。

三、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水平

汉语言教学不仅仅能丰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更能提升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与素养。汉语言教学为了本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从业以及创业等,不但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对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的能力也需要培养。下面就从一简单小例子来介绍汉语言教学是如何提升学生各方面水平与素养的。例如教师在课堂教授《登秦山记》这篇课文,为了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教师就会布置一些任务,例如要求学生自行分组,进行团队合作,互相模拟导游,做好相应的登山所需要的相关工作,查询最近天气以及最佳旅游天气和季节,使用电脑、地图、扩音器登道具,在地图上找到最佳旅游路线,进行标记,并找出相关的人文风景、名胜古迹、历史由来、故事传说以及名人诗画等等资料。并让其自行分类整理,制作旅游明信片之类的可收藏事物,并进行相应资料的存储,自制自己的旅游资源库。让每位学生展示并解读自己制作的旅行路线图,景点资料等,互相讨论学习,互相打分。并学习相关古诗词、美文的特点,若能自我创作更佳。汉语言教学可以让学生自主学,让学生享受学,让学生爱上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注重实践,提升学生素养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汉语言教学结合其专业的特色,注重教学实践,有目的的培养学生专业所需求的交际口语、阅读理解、信息处理、写作等专项能力,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例如在汉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利用课前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诵、背诵以及演讲训练。随机抽取不同的内容,让学生训练至脱稿演讲,之后进行自我评价,再互相评价。不断的完整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其中包括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朗诵、背诵、讨论、辩论、叙述故事、情景作文等等。并要求学生经常进行写作训练以及口头作文训练,提升文字功底和口语表达能力。在阅读课文、学习课文时,要求学生用心体会用心感受,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汉语言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追寻、收集与课文、作者相关的素材资料,从中汲取、感受、体会作者以及作品的情感思想。同时汉语言教学也会从优秀文化中选取部分代表性的文章、诗词,使学生能够感兴趣的学习传统优秀文化,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等集体思想,提升学生的审美观。现如今的科技迅猛发展,教师会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帮助学生搜索资料,拓展知识和视野,丰富自己的旅游资源管理库。在假期时,让学生进行导游社会实践,去学生家乡做志愿导游,为来此游玩的人们讲解人文风情。

篇9

一、调查测试对象与研究方式

调查测试对象为四川理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8级学生,共对130人进行测试调查,回收有效样本127份。

调查方式是通过学生采用职业决策平衡单的方式对自身三个以上职业发展方案进行选择,对其进行价值量化打分,根据各项职业的最终量化分数作出职业决策确定工作岗位。然后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选择所呈现出的特征,为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决策提出建议。

二、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要选择体现以下特征:

1、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成首选

经调查显示,教师岗位占21%,公务员13%,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为大学生的首选.由此反映当前经济形势下,越来越多学生找工作求稳的心态,对于21%的学生想要当教师,这个比例有些偏高,据了解主要原因为:教师的职业稳定、社会地位高,教师公招考试竞争激烈程度比公务员考试小。另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女生占多数也是选择教师比例高的原因之一,一份稳定的职业更符合女生的心理预期。有13%的同学选择公务员这一职业,无疑体现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他们向往“当国家干部、端铁饭碗”。工作舒适、稳定、待遇不错,有政治发展前途。从学生的意向选择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工作稳定性的要求极高,反映了在大学生群体中,职业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偏差,开拓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2、注重专业岗位

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有20%的学生选择从一名普通的酒店职员做起,还有12%的学生希望从事旅行社的相关工作,其中导游占多数。酒店、旅行社都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这说明较大部分同学希望毕业后能在与本专业相关的部门找到就业机会,愿意在本专业上有所发展,将大学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服务社会。

3、自主创业增多

有15%的学生要自主创业,说明大学生自主意识越来越强,愿意自立、自强,希望通过自主创业来实现个人价值,在商海搏击中锻炼提高自己,期望将来可以大干一番自己的事业。

表明一些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逐渐增强,这也正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社会大环境的需要。

4、工作岗位多样化

经调查,在其他类中有考虑从事记者、会计、婚庆、销售、室内设计等等职业,多样化的选择体现了学生在选择岗位时从实际出发,不再着重强调专业对口,头脑较为灵活。

5、考研人数较少

只有8%的学生考虑考研,比例较低。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为了兴趣或想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考研目标明确,态度正确。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因此大部分学生选择毕业之后直接就业。

三、调查研究的对策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工作岗位选择的情况,为了让学生选择更为合适的工作岗位,正确的进行职业决策,提出以下建议:

1、调整好就业心态,改变就业观念

目前大学生对职业选择有着一些不合理的观念,受到目前社会经济形势的影响导致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消极倾向,如求稳心态、崇拜权力、功利心理,哪个职业热门,哪个职业环境优,就选择哪个,以至于在择业中出现了“教师热”、“公务员热”、“外企公司热”等非理性选择,作为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加强自身思想教育,正确认识自我,克服盲目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意识倾向,培养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面对现实,主动认真分析形势,结合自身情况,作出符合实际的就业选择。

篇10

1顶岗实习含义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老师组织开展的具体的岗位能力、技术、技能的培养。通过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关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还可以让学生对未来就业的环境和具体的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就业做好准备[1]。顶岗实习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顶岗实习可以让学校与就业岗位直接接触,能够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其次,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自主的选择实习单位,有些学生还选择了自主创业,增加了学生的实习兴趣,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旅游企业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问题

2.1国家政策对顶岗实习的影响

我国对与人才培养一直是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培养体制,政府相关部门承担着人才教育的首要责任,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方向、质量保障制度和评估体系的构建及旅游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但是,我国的旅游管理教育与现今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结合不紧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数量和分布不合理,所培养得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与旅游行业的需求不匹配,旅游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不健全,旅游市场管理机制不完善。这些问题是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旅游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2]。

2.2人才意识不足

当今的社会竞争十分激烈,旅游行业更是如此,旅游企业已经意识到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是在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上不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不敢大有作为。当前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顶岗实习人才的旅游企业,一般情况下只是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解决本企业临时的用人需求,不会把顶岗实习的学生作为储备人才来培养。但是一个优秀的旅游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该在人才培养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善于去发现挖掘人才和珍惜现有人才,做到勤于吸引人才,善于留住人才,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来为企业提供人才和力量[3]。现在的旅游企业很难形成优秀的用人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十分困难。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薪资待遇,旅游管理行业的工资水平偏低,提升的空间较小,这就造成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愿意从事旅游管理的现象。还有一个原因是旅游企业在人才招聘上还是比较传统,很少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化的途径去招聘人才,导致招聘的对象太局限,错过很多优秀的人才。

2.3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缺少精准的定位,没有做到因材施教。高职院校并没有发挥自己的特色,开设具有本学校的特色课程,人才培养的目标还停留在就业率上,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运用,并没有结合学生的特长、爱好、兴趣来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同时,旅游企业的岗位配备存在不合理,有些工作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可以胜任,而用人单位却将条件设置为本科生,导致高职院校不知道该培养哪种类型的人才,到底是注重专业技术还是注重管理销售的培养。

2.4顶岗实习生自身的问题

顶岗实习的学生是顶岗实习过程最重要的角色,是学校和旅游企业直接面对的对象。顶岗实习的学生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整个顶岗实习的效果。首先,顶岗实习的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不够高,直接影响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常出现顶岗实习学生与客户沟通差,服务质量低,影响旅游企业的形象。其次,顶岗实习的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工作岗位存在误区,他们原以为旅游管理是可以游山玩水,四处旅游,管理别的职位,但是到了工作岗位才发现旅游管理需要从基层做起,从事一些简单的服务业务,导致顶岗实习的学生很难很好的调整心态去面对所实习岗位,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尊重。最后,顶岗实习的学生的实践技能较差,可能和高职院校的培养重点有关,对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忽略了或投入较少的精力在培养实践能力上。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对实际工作的环节不了解,无从下手的现象[4]。

3顶岗实习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从而达到顶岗实习的目的。首先,对顶岗实习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运用统计研究法、模型分析法等方法对已积累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问题提升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形成崭新的理论基础和框架,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提供参考。其次,应当加强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在顶岗实习管理方面的融合,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要针对定岗实习管理制定一个完善的方案,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共同管理,发现问题可以更好的解决和沟通,从而达到培养旅游企业所需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最后,高职院校应当制定完善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让顶岗实习更加的系统化、规范化。提高高职教育,加强顶岗实习管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培养出更多满足当今旅游行业需要的人才。

4结论

顶岗实习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针对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应该加强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在顶岗实习管理方面的融合和制定完善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从而培养出旅游企业所需的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慧.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评价现状及策略[J].职业教育,2018(17):193-194.

篇11

一、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分析

1.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学生对专业教学没有兴趣,这就需要改变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专业课程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也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以后灿烂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旅游专业教学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但是的旅游专业课堂上教学单一,导致学生对旅游专业课态度消极。这表明旅游专业课教学方式中仍存在着巨大的问题,需要进行改革。[1]

2.旅游教育院校的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旅游培养行业迅速兴起,在各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也火热展开。职业院校是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前沿阵地,旅游管理专业成为各职业院校的骨干专业,承担着为旅游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如何进行有效的实践培养教学是学生重视的,也是学院对旅游管理教学的重视部分,保证旅游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性。

二、分析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1.教师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认识不够,不能进行正常的实践培养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上重视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教导,只灌输知识不注重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更深的知识研究造成了阻碍。专业教学应该贯彻“能力本位”理念,实践能力训练应该占有极大地比重,将学生带入到旅游管理的实践工作中去,让他们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才是教育中应有的旅游管理教学。教师对实践能力教学的认识不高,认为灌输知识才是教学的重点,没有认识到实践技能的学习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对技能的掌控,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实践能力方面的保障。所以教师应该改革自身的思想,对旅游管理教学中实践能力教学进行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2.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不过关

课堂考核是实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及考核,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知识总结,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技能理解程度的了解,推动课堂进度,让学生在考核中了解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对学生能够进行较为全面的知识与技能教学,但是却忽略了课堂考核,导致教师不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影响教学进度,使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认识与使用也不能深入了解,导致学生的学习不深入,对旅游管理教学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

3.调整旅游管理专业结构

对应于旅游业不同的从业要求和管理层次,旅游管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也需建立不同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但是有些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建立,并不是在合理的计划和谨慎的可行性研究基础上产生的,而多少带有求生、转行、从众的因互,而且在层次结构上也欠合理。为促进院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的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必须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为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

三、加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手段与措施

1.注重对学生进行差异性教学,发掘学生的潜力

在生源质量下降的形势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多数自身学习能力较差,基础知识不牢固,但是社交能力较强,对人际关系的认识较深,所以在学校中要充分将旅游管理知识与旅游管理实践相结合,锻炼更熟练的人际能力,有利于以后直接进入旅游管理行业进行工作,但是这样的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生硬的讲解,对学生传授知识,灌输思想,以至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够深,仅仅是死记硬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程度相当高,在学习中也积极要求个性,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愈加明显。教师如果能做到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发掘每个人心中潜在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信,就能帮助学生在实践能力技能培训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再由教师灵活的解读教材与引导,将学生带入到生动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对旅游管理学习产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课堂的学习效率达到最高。

2.积极进行教法改革,带动旅游管理教育的发展

传统的旅游管理教学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将旅游管理的知识注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属于半强迫性教学模式,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教师的讲解会不充分,让学生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所以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制定教学计划,逐步进行教学。还有教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的循序渐进性,而不是纯粹的灌输知识,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旅游管理知识的兴趣与劲头,这是最不妥善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从初步的旅游管理知识与职业操守进行教学,对学生的服务思想先教育,再将那些不易理解的抽象的专业性的教学知识点进行具体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利用图画,声音等高科技教具的方式对学生的头脑内感官造成记忆的刺激,有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重点上,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完善我国旅游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职业院校人才模式改革,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院校进行专业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高素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通过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工作者切实进行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教学改革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篇12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有两个。一是生态旅游管理是为了丰富人们的业务生活,让人们可以近距离接触自然、感受自,在自然环境中得到放松和陶冶,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这是基于生态旅游管理的特征角度的内容。建立和完善生态旅游管理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环保工作得以落实和旅游行业的发展。二是促进生态保护体系的建设、促进是规划建设和促进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的生态旅游管理可以减少规划和建设旅游项目中的盲目性,减少对景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并强化现有的保护手段,维护生态系统的安全,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提高景区的环境质量,满足游客对景区景观的需求,从而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生态旅游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片面重视经济效益

旅虽然许多旅游景区以生态旅游作为主题,但是旅游景区的指导思想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重视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思想依旧存在,不可避免的出现重经济效益、轻社会和环境效益的问题。致使景区过度开发旅游资源,而没有将自然、历史人文和现代人文经管协调起来,导致出现许多环境问题,引起景区环境恶化,景区当地并没有从生态旅游中获利。

(二)环保意识担保,旅游环境问题严重

我国许多民众没有真正的形成生态意识,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走向自然的层面,没有认识到生态旅游在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和文化保护教育上的作用。另外,我国没有形成统一的生态旅游市场,尤其是对外旅游市场,国外游客旅游目的多是了解中国文化,而非生态旅游。

(三)生态旅游开发缺少系统性

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主题明确和重点突出的原则,坚持个性和统原则,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统一。然而,实际的生态旅游管理和实施中并没有形成系统整体的保护观点,不同地方的旅游规划缺少统一性。许多开发主体仅从自身利益角度去制定开发规划,而且存在重利用轻保护、盲目性大的问题,导致旅游资源遭受严重破坏。

三、强化生态旅游管理与实施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教育

政府要重视生态旅游的宣传教育,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用政策方式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以及完善对生态旅游的管理。而且政府部门要自下而上的做好宣传工作,协调和统一管理行动。在宣传教育上,政府不仅要让人认识带生态旅游的意义,更要用实际行动或者他人成功的经验和事实刺激人们,真正地提高人们对生态旅游的重视,形成发展生态旅游的环境。

(二)完善旅游资源的开发

旅游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才能依据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发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要求旅游管理部门需要将工作重点放在科学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上,建立科学的旅游资源评估系统,科学评估开发旅游资源的可行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旅游管理部门需要时刻贯彻生态开发理念,避免盲目开发和过度开发。同时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科学、系统地对生态旅游进行管理与实施。

(三)研究游客临界容量

篇13

一、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的含义

有效教学的理念来自于20世纪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 “有效性”主要是指老师通过在单位时间里的教学行为,学生所获得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强调教学过程的人人参与。主要关注点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不在于老师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是一个系统问题,是旅游专业办学的追求,强调培养的人才是面向未来就业岗位和社会接轨的人才是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换句话说,学生通过教学是否掌握了技能,企业是否满意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满意程度如何,是旅游专业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现状分析

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就旅游管理专业来讲,课程设置、生源素质、学校硬件条件、教师教学水平等都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当前,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热情。目前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采用方法大多想多单一,缺乏创新性,部分中职院校依然采用传统的影视教育的方式,极少的运用启发式和开放式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能参与到教学中的少之又少,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缺乏。

(二)教学实践与市场需求脱节。中职学校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中与市场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大部分教师缺乏相关行业经验,知识更新速度慢,缺乏与行业管理部门、企业的沟通交流,教师所教知识与职业岗位脱节严重,导致学生职业技能较差,毕业后无法适应岗位需求。

(三)教学评价方法简单,学生激励机制不全。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结果的检验,也是对教学的反思和促进。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技能、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的评价。但是现在很多教师依然采取考试的形式来检验学生,少有学校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详细评价。而且,就业导向下的职业教育,学校缺乏择优促优的激励机制,学生成绩好与坏的差别不大,学校没有足以推动学生向更优秀发展的长效激励方法,会使得学生整体的进去性不强,教学有效性下滑。

三、实现旅游管理专业有效性对策研究

(一)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旅游管理专业应当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主,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学理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在课堂实际中,要多开展启发式教学,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力争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其次,要合理的使用现代教学方法和设备。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当灵活运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合理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将较为枯燥和不便理解的概念知识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展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二)加强教学实践,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实践教学体系。虽然经过课程改革,现行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符合旅游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但是教学实践的缺乏还是限制了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能力。学校应当在现有的理论教学内容基础上,重新制定相关的各实践环节的内容与方法,改变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大多在酒店的局面,比如带领学生到相关企业和的当地景点进行实习,再回到课堂弥补不足,通过开放性、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来培养旅游人才,使学生成为全能的应用型人才。

(三)建立丰富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学校要探索建立合理丰富的评价激励机制,确保奖励优秀,督促后进,使得优秀学生追求更加优秀,后进的学生有前进的动力。首先要合理运用学分制评价体系,要严格准也课程合格把关,不能对学生太放松,保证学生基本的知识技能合格掌握。要加强过程学分的运用,对在课堂上有积极表现的同学进行评分奖励,体现在最终的成绩评分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其次,要发挥物质激励的作用,提高奖学金的广度与深度,适度提高奖学金的数额,提高获奖比例,扩大奖学金的种类,有特长或者某些方面特别突出的学生也可以获得相应种类的奖学金,引导营造积极向学的良好氛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