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1:4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德育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德育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篇1

我国大、中学校教育阶段的德育衔接问题的提出,起源于大、中、小学教育阶段衔接问题的提出和发展,它首先是作为一个大、中、小学教育阶段衔接的实践问题提出来的。我国的大、中、小学教育阶段衔接问题是在20世纪80年,最早是在上海提出来的。这是从大学生中发现的。在大学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在学业上、思想品质和能力培养上的诸多问题,并非大学教育的缺陷,而是中小学教育的“后遗症”。在德育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中小学不是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基础道德品行和学习、生活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社会公德方面下功夫,却把一些应在大学进行教育的基础理论、观点,放到中学作为教育的内容,到了大学,学生感到重复而失去学习兴趣。把德育衔接问题从大、中、小学教育阶段衔接问题中分离出来,明确提出大、中学校教育阶段的德育衔接问题,从时间上来说应该被认定为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德育不衔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实际德育教育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都是从当时大学生的道德失范现象中发现并引起人们的注意的,而这种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与基础德育相关。近几年,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主要是作为一个实践问题被提出来,这里的所谓“德育衔接问题”概念有特定含义,它主要指上面所说近几年我国学校德育及其衔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即各种不衔接的问题。面对这些新问题,学校的德育教育虽做了许多改进,但由于在解决德育不衔接问题过程中,教育者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往往不是建立在对德育过程及其阶段衔接本质规律自觉认识的基础上,而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提出和应用,或者随意性大,或者方法陈旧,跟不上社会变化和未成年人思想变化的要求,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总是难尽人意。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最终目的要落脚到怎样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及德育衔接工作的科学化、有效性上来,也就是要落实到怎样运用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提高思想教育及其德育衔接方法和实践的效果,因此如何使德育衔接工作及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更加科学有效也就成为本文研究所要达到的最主要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认为,首先要准确了解和分析德育衔接工作的现状,对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和正确揭示目前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和解决途径,以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及辩证逻辑关于归纳、演绎推理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参考全国近几年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调查和研究的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和制定出一套关于对解决大、中学校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及其对策措施。

1.当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的现状及具体原因分析。科学、有效地解决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准确了解和分析德育衔接工作的现状。为此,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座谈访问及统计处理等方法,对6所中学、4所大学进行了调研,覆盖面近2000人次,获得了大量有说服力的第一手数据。我们还采用了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观摩交流、高中毕业生情况通报与跟踪反馈、高中毕业生品德考评系统试验等方式,开展了大学德育衔接实践环节的探索。我们还采用了研讨的方法,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共召开大型专题研讨会、小型讨论会多次。根据本课题组对山东省及济南市大、中学校较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大、中学校德育工作现在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脱节现象,对衔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宏观协调指导上没有明确的整体衔接意识,缺乏既有系统性又有层次性的操作原则。对德育工作不衔接现状的分析,不仅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非本质层面原因的分析,也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原因的分析,对于正确揭示德育工作不衔接现状直接性表层原因、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有重要意义。以下我们从几个大的方面(基本原因)对德育工作不衔接现状和具体原因进行粗浅的分析。限于我们的能力,难以对全国近几年大、中学校的德育衔接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因此本节分析存在问题所依据的资料有一定局限性。

1.1 未将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把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等通盘考虑。

1.1.1 学校各个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层次不清,分工不明,德育工作任务序列化的设计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们的大学、中学的德育工作未能根据学生年龄层次和思维特点制定相应的目标任务,尤其是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不明确,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阶段性思维特点科学的有计划地设计中学阶段、大学阶段各个不同年龄层次及阶段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具体的德育教育实施方案,大、中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层次和总体思路不够清晰,具体分工不够明确。虽然我国大学、中学已有了德育大纲。但是这两个德育大纲中提出的目标,未能明确提出和规定大学、中学的各项德育工作的更加细化阶段目标,因而这两个大纲提出的关于中学和大学各项德育工作目标的规定,存在着阶段性特征和要求不明确及表述不够具体并缺乏操作性的不足之处。

1.1.2 大学、中学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及教学方式上存在着简单重复、脱节的现象,大、中学校德育方法单一、陈旧,现有的德育手段急待改进。目前有的初中理论课教材编写方式成人化,内容偏多偏深。对于一些在大学、中学都必须讲授的基本政治观点,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程度和思想实际,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目前还缺乏整

体考虑。高教和普教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上相互沟通少,几乎没有联系,而且某些大学政治理论课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由各校自己编写,甚至有一所高校同一课程编写两三本教材的现象。另外,在政治理论和基本观点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上重复、脱节。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从中学生、本科生到研究生,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高等学校容易忽视这一点,没有及时引导他们适应大学生活,中学、大学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上,几乎是相同。界定不明晰,差别不明显。Ⅲ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德育未能充分强调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师生互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有机地将德育过程运作为贴近实际、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动态生成的过程,研究生教育阶段的有些教育方法有悖于以上这些原则,带有本科生教育阶段的影子。影响了德育效果。

1.2 大学与中学的教育思想不完全一致,未能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大、中学校的一切教育阶段。

1.2.1 大学与中学的教育思想不完全一致,道德认知、道德责任、道德人格的要求不够明确和统一。首先,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未能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大、中学校的一切教育阶段,尤其是未能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中小学的各个教育阶段。相比之下,目前在素质教育思想宣传和实施力度上前者比后者要强;也可以说现在还存在大学与中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不够衔接的问题。其二,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对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责任、道德人格教育和培养的缺乏必要的计划性、整体性和连续性,致使三个不同年龄层次及阶段的道德教育目标、任务和具体实施方案在内容上衔接不起来,这是当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及其衔接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三,大、中学校周边的文化环境亟待净化。无孔不入的现代传媒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里要强调的是尤其是中小学生泡网吧(许多是非法的网吧)、沉湎于网上聊天室,或曾光顾,阅读图书和音像市场不健康书刊和音像制品,这给他们今后的成长留下了阴影。本该在中小学德育中解决的基础文明及起码的人格教育未能解决好,到大学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再进行诚信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三观”教育等,其效果受到影响。

1.2.2 大、中学校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不衔接,忽视品行和能力的培养,在高级中等教育与大学之间反映得比较明显。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中教师着重强调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忽视了品行和能力的培养,把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讲解得十分细致,反复交代做题及考试的技巧;学生的学习方法基本上是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始终围绕着教师所讲的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和教科书,教学方法的不衔接,很少进行查阅参考资料、参观访问、调查或独立进行实验等富有创造性、主动性的学习活动,与大学教学方法相比差异较大,相互联系、过渡和衔接的环节较为缺乏。此外,大学阶段有些教育方式事实上是扼杀学生的创新,基本上是辅导员、班主任“抱着走”。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生的独立性强,处于一种松散的管理状态,有些本科一毕业就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离开导师的指导几乎寸步难行,容易将自己局限在导师的研究领域。

1.3 德育实施的具体途径缺乏整体规划和明确分工,没有注意与其他各种途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1.3.1 大、中学校对学生思想品德评定标准不一,德育及思想教育的工作方式及渠道上存在较大差异。首先,目前中小学毕业生的品德评定内容不一、标准不一,某些品德要求标准呈现幼稚性。表达方式不一,而且学生的个性特不突出,评语大同小异,有“千人一面”的现象,缺乏个性,难以“导向”和“选择”。有的学校甚至使用含混的文字,有意拔高或隐瞒实情。这样的品德评定既缺乏准确性,又没有可比性,不仅使中学德育失去了导向机制,而且也使大学在招生工作中难以贯彻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其次,在班集体的建设和德育管理上,中学严格有余而放手不足,大学放手有余而管理不够。中小学主要是班主任一体化,大学则有思政教师和班主任两重结构。在工作方式上,中学班主任往往采取的是保姆式的封闭型管理,学生接触社会少。由于大、中学校缺少相互了解。客观上造成刚跨入高校的新生面对突变的环境,一时难以适应。而在大学里,班主任比较超脱,往往注重了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而放松了必要的管理教育。在德育管理方法上本科生与研究生基本相同,仍然摆脱不了“活动式”、“运动式”和“说教式”的管理方法。

1.3.2 大、中学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上出现局部的滞后和无序状态。抓好学生骨干的培养对搞好大、中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而学生干部的培养又是一个不断递进与发展的过程。现在对大、中学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本身就缺乏明确的层次性要求,而对学生干部的使用指导上又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小学的学生干部对老师的依赖较多,教师指定的因素较多,而大学的学生干部能够比较独立的开展工作,有较浓重的“竞选”色彩,其间缺少一些过渡的环节。更主要的是,目前大中学校间尚无必要的渠道沟通学生干部的情况。大学在物色学生干部时,往往因情况不明或不实,而影响对干部的选拔和“接力”式的培养。一些中学生干部进入高校后因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而逐渐退出干部队伍。

1.3.3 大、中学校德育的社会实践要求雷同,缺乏层次性。目前社会实践已列入大学、高中的必修课,但明显地还处于探索过程,效果还难以落实。如军训中的军事理论教学,大、中学校无统一安排,中学甚至无教材。下农村锻炼,大中学校在目标、内容要求等方面都无明确要求,缺乏层次性和联结性。社会考察也是如此,大学、中学缺乏各自的特点与“角色化”的联系,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此外在大学阶段,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的德育工作都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但在内容、目的、要求、组织形式等方面无明确地阶段性要求,缺乏更为细化的层次性。各校组织的较多的社会调查、为民服务、下乡或下基层等实践活动缺乏不同教育阶段的各自特点及“角色化”的联系,有的甚至流于形式。

1.4 在德育教育及管理中注重形式,轻视效果,德育效用“空泛”、“乏力”和“失灵”等实效不高的现象严重。

1.4.1 大学德育效果实效不高的现象值得关注,目前迫切需要解决“言传身教”的问题。“身教重于言传”这是大家公认的,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利于青年成长的现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但有的家长起着不好的表率作用,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轻而易举地付诸东流。大学里每位任课老师都应该是学生的德育老师,但老师中只教业务、不管德育的现象比较普遍。教育学生要诚信,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的第一德育老师,我们有许多优秀导师以自己的学术和人格影响着学生一生的成长,但也有个别导师不能很好地履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他们将研究生看成单纯的劳动力,让学生自生自灭;有的业务上吃老本,不注重知识更新,科研

上急功近利;也有的导师只教书不育人。

1.4.2 大、中学校德育方法单一、陈旧,现有的德育手段急待改进。从中学生、本科生到研究生,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高等学校容易忽视这一点,没有及时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两课”教育往往是我说你听、照本宣科、没有讨论,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又得不到解决,因此将老师讲的东西置若罔闻,或仅仅为了考试得分数,记在笔记上,而未进入脑海里,使“两课”教育“失灵”。本科生的辅导员大多是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他们本身涉世不深,“对付”学生本领不多,往往按照上面的布置去执行,这也影响了德育效果。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生思想相对成熟,一般具备了自我判断、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这一时期德育更应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师生互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有机地将德育过程运作为贴近实际、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动态生成的过程。日前,研究生教育阶段的有些教育方法有悖于以上这些原则,带有冷科生教育阶段的影子,影响了德育效果。

2.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相关基础理论探析。解决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学校德育教育合理的衔接,首要任务是在全面、准确了解德育教育不衔接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出青少年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为下一步提出解决德育不衔接问题的原则与对策建议奠定扎实基础。如上所述,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按照这些原因的作用和性质进行区分,大致可分为本质层面原因(主要包括具体原因、基本原因、根本性原因)和非本质层面原因(主要包括直接性表层原因)两大类。在前面的论述中,主要对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直接性表层原因及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它不仅涉及到非本质层面的原因,而且还涉及到本质层面的一些原因。目前我国教育界及理论界对德育不衔接原因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对非本质层面原因的探讨上,也有许多关于本质层面上原因(具体原因、基本原因)的探讨。

应当特别指出,以上所述当前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所存在各种问题的形成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及其特殊本质,从根本上讲都是德育衔接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律的体现和表现形式。从这种关系及意义的角度上讲,我们认为未能科学地把握和遵循德育衔接的基本规律(尤其是指狭义上的德育衔接规律),未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矛盾,尤其是两者之间及其在具体实践中发生的冲突和对立,是导致近几年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另外,未能正确体现和严格遵循德育衔接的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律是导致产生所有德育不衔接问题的根本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原因。我们目前不乏关于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上的具体原因、基本原因的理性探讨,缺乏的却是于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上的根本性原因的理性探讨,即主要是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内涵和基本规律的理论探讨。我国教育界、理论界对德育不衔接本质层面原因研究较少,而且也主要是一种关于德育不衔接问题特殊现象的特殊本质的分析,而对于德育衔接一般本质层面理论问题研究很少,尤其是对德育衔接的本质、基本规律、基本矛盾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系统研究及可借鉴的理论资料几乎是空白。

加强关于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即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及规律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及规律的理论探讨对于正确地制定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合理的构建起一个关于解决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具有价值和意义。如何使德育衔接方法更加科学、有效是贯穿于德育衔接方法论基本问题研究过程中的中心线索和根本任务,这种关于德育衔接方法科学化、有效性问题的理论探讨,从其学科基础上看,它是属于德育衔接方法论问题研究的范畴。加强德育衔接方法科学化及有效性问题研究或者说是德育衔接方法论的研究,我们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大、中学校的德育衔接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和具体对策从何而来的问题。要科学的揭示大、中学校的德育衔接问题解决的具体对策理论依据,这就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法的关系问题。科学认识德育衔接的本质、基本规律、基本矛盾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可以正确揭示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上的根本性原因,而且对于提出有效而切实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提供直接与间接的理论根据,成为解决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整个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环节。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推出这样一个结论,目前我国大、中学德育衔接工作存在问题及其未能有效地彻底解决,与我们未能深入研究和正确揭示德育衔接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及德育衔接的特殊本质和基本规律有很重要的关联,它实际上成为目前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这也是问题存在主要症结所在。我们认为。对德育不衔接原因的研究不能仅满足于或停留于上述这些层面,而是要多做些深化性、开拓性和创新性研究,即是要大力展开对德育不衔接本质层面原因的探索,尤其是关于对德育不衔接根本性原因(本质层面)。所以说如何加强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本质和规律的研究,是目前我国德育实践给我们提出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它自然也成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产生原因的研究的重点内容。以下是我们对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进行研究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结论:

2.1 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概念的界定。严格地讲,德育衔接是近几年我国教育理论研究者根据新的实践要求和理论概括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意味着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理论研究进入新的阶段。目前我们在学校德育教育理论研究中,对有关大、中学校德育过程的理论研究很重视并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是对其中包含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即德育衔接理论的研究还很少,很不适应德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但是,由于过去我们一直没有明确提出德育衔接概念,因此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把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从关于德育过程的理论研究中分离出来,并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在这种研究中,现在一般只提德育过程的概念并对其有明确定义,还没有明确提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概念并较少直接在德育衔接概念的名义下研究关于德育过程的相关问题。由于从客观存在的角度看,德育衔接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认为,从比较准确和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说,所谓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应该被认定为它是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这一表述的一种简称,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称。按照辩证逻辑的下定义的方法,所形成的德育衔接概念(狭义)是一个辩证的具体概念,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定义为:学校德育过程的各阶段即从中小学到大学是一个整体,德育教育的每一阶段不仅具有不

同于其它阶段的特点和质的区别,而且这个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前后相随、互为因果及不断发展的。如果要用精炼的语句把上述作以简捷的概括,即是:大、中学校德育过程及各阶段之间是独立性、连续性及整体性的辩证统一。

2.2 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规律的表述与划分。目前我们对德育过程规律的研究很重视并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是对其中包含的“德育衔接规律”理论的研究还很少,很不适应德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上述所谓的“德育衔接规律”的表述,我们认为应该被认定为它是关于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规律这一表述的一种简称,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称。)目前我们对德育过程规律的研究很重视并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是对其中包含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规律”即德育衔接规律理论的研究还很少,很不适应德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在这种研究中,现在一般只提德育过程的规律,还没有明确提出德育衔接规律的概念并较少直接在德育衔接概念的名义下触及这个问题。由于从客观存在的角度看,德育衔接的规律是德育过程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认为,从比较准确和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说,所谓的“德育衔接规律”应该被认定为它是关于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规律这一表述的一种简称,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称。可以这样说,德育过程规律和德育衔接规律即广义的德育衔接规律和狭义的德育衔接规律之问,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客观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一般与个别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正确揭示狭义上的德育衔接规律的特殊性内容,尤其是科学地阐释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相互区别、排斥和相互对立及其在当前的具体表现,对于正确认识目前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

2.3 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方法层次划分及其内在关系的性质。德育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具体原因、基本原因及根本原因三个方面,从其性质上讲,它们都属于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层面上原因的认识,其中前者(具体原因)属于浅层次的本质方面的原因,而后两者(基本原因及根本原因)都属于深层次的本质方面的原因。因此,根据德育衔接问题产生原因性质和分类及其本质层次原因的结构特点,相应的可以把关于德育衔接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大致划分为根本方法、基本原则和特殊方法(具体对策)三大层次。这里所说的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实际上是指解决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即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矛盾的方法,是在德育衔接工作全过程中都起指导作用的方法。它规定了其他方法和原则运用的方向、准则和要求,在德育衔接方法论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起着导向、规范的作用,它是德育衔接原则、具体方法及对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与具体方法及对策措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辩证联系,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在德育衔接具体方法及对策措施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总体上讲,这种关系的特点可以简述为间接性与直接性统一。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不能直接对德育实践发生作用,只有转化为作为个别层次的德育衔接的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才能发挥实际作用。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作为一般性方法,它同客观实在的德育过程及其阶段衔接的联系是间接的,是通过一系列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来实现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对策建议的作用特点是由它们之间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也就决定了此类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对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起着指导的作用。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作为一般性和特殊性方法为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的制定和应用,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作出了基本的规定,使其具体方法、对策建议在制定和应用时能够有所遵循。在实际的道德教育活动中,一个成功和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可以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将德育方法的运用搭配得天衣无缝,从而有效地达到德育目标。但这种似乎“不假思索”的主要是建立在一系列由思考、审慎抉择组成的有关道德教育方法实际运用的教育经验积累基础之上,这种道德教育的经验和具体方法实际上已包含和体现了关于道德教育的某种本质、规律和根本性方法的认识。当然,当人们还未认识德育教育规律和还未掌握根本性方法的时候,也可能提出一些在…定程度上符合德育规律的原则和措施建议,但这些原则和具体方法不是在对德育规律自觉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而是根据德育经验提出的,是德育经验自发地符合了德育规律,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

3.解决大、中、小学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的基本原则及对策措施。针对当前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现状,分析其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有效的具体方法即对策措施是本项课题最终目标。根据前述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德育衔接具体方法的形成过程即是揭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特殊本质和规律并把它转化为操作方式和操作程序的过程,从实质上讲,它还是一个从前提到结论的推出过程、思维运动的过程,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之间客观存在着判断之间的联结,体现为由一个或一些判断(与根术方法、基本方法所包含的客观要素相关内容)的向另一个判断的过渡和转化。在这整个演绎推理过程中,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作为这一推理的前提都将成为制定德育衔接具体方法直接或间接的理论依据。以上我们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本质和规律及根本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表述和具体阐释,为制定其德育衔接具体方法提供出较为完整的理论依据。以下我们针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及辩证逻辑关于归纳、演绎推理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参考全国近几年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调查和研究的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和制定出一套关于解决大、中学校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及其对策措施。

3.1 德育活动要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状况相符合,教育者制定的德育目标及其内容、结构、层次、序列等要符合大、中学校不同年级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水平及特点。

3.1.1 科学地构建适应全面素质教育要求的德育目标及内容的体系,制定与中小学相衔接的火学德育目标。首先,以中小学、大学德育层次系统为书,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切实有效地构建适应全面素质教育要求的大中学校德育体系。为此,大、中学校首先要从德育的目标、内容方面整体构建德育体系,以保证德育要素在大中学校各个教育阶段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逐步确立大、中学校再年龄段道德认知衔接、道德责任衔接和道德人格衔接的目标。其次,对于大、中学校德育的各阶段性目标,要各有侧重,年级目标要具体明确、知行统一。要根据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成长规律有所侧重,不可求全。大、中学生在校的每个教育阶段都必须保证德育内容结构的序列性和完整

性、渐进性和层次性,克服倒挂、脱节、简单重复和脱离实际的问题。再次,在德育目标上,建议有关教育部门提出相应明确的方向,参照和对应“中学德育大纲”及德育工作的一些要求,也相应的对大学的德育工作制定更加细化的大纲,作出更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使中学的“大纲”目标与要求和大学的“大纲”目标内容更好的衔接起来。为大、中学校德育过程及其阶段衔接创造良好的条件。

3.1.2 对大、中学校及高等教育中本科生和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要有通盘的考虑和安排。首先,要根据现阶段我国大、中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明确各自思想治理论课的任务和要求。建议高教和普教主管课程教材改革的职能部门要加强联系,相互沟通,统筹安排,逐渐形成一个既有不同层次要求,又有内在联系的大、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体系。目前要抓住中学新教材的编写和高校理论课教学大纲重新修订的契机,做好大、中学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相互衔接与配套的工作。其次,逐步形成一个既有不同层次要求又有内在联系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政治理论教育科学体系,处理好高等教育中不同教育层次之间政治理论课的衔接配套问题。

3.1.3 合理地构建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及具体方法的体系。首先,合理地整体地构建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体系,这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育人、班主任工作、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把课堂教学作为大、中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同时注意将以上各种途径密切配合,要针对相应的内容,有主有次,协调配合,发挥各自的功能并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德育任务,使其在时间、空间、人力、物力上得到保证要求德育途径。其次,合理地构建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的体系。高等学校内部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德育工作,包括德育的管理体制、德育队伍建设、德育经费的落实等,通盘考虑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同层次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德育资源,形成不同教育阶段的特色德育工作。高校内部的德育工作队伍。可实行不同岗位的交流和轮岗,并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使德育队伍的思想、观念及工作方法适应学生的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

3.1.4 完善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首先,规范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教育阶段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明确了各自的教学内容,使三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但又不重复。明确三个不同教育层次的教学内容本科生规定的政治理论课必修课。此外,可根据不同类别选修其他课程,思想品德课不需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开设,而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本科生的各门课程和各个教育环节中。其次,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解决好大、中学校政治理论课的衔接问题。大学本科阶段的政治理论课教育老师讲课时,要学生结合思想和社会实际重点讲解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教师可作适当的引导。但由学生思考和回答。硕士生课程自始至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避免简单灌输抽象的理论。博士生课程应在学生自己学习哲学有关原著和选读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有关代表著作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讨,并与组织博士生参加社会调查及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请企业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作报告。对于有争论或正在探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该用严谨、科学的态度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自己的见解,与学生一起讨论,以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3.2 正确认识德育衔接工作所具有的系统性、整体性特点,德育过程的运行要坚持计划性、有序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统一。

篇2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3-0148-02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素质教育成为了教育教学发展的主流趋势,而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意义重大。化学教学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德育因素的挖掘是化学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教学责任。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渗透德育内涵,促进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共同提升。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品德建设无疑是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这显然给当前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德育应用于化学教学的必要性

德育教育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在当前课程教学中均有所体现。以化学教学为例,德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时代教育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体现。学生在理解化学概念与化学实验的同时,也能体会德育教育的思想内涵,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必产生积极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德育教育与学生的人格塑造及性格形成密切相关,而化学教学中德育概念的融入正是德育全方位教育的一种体现,是学生道德品质完善的有效途径。德育应用于化学教学的必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德育应用于化学教学是强化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

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教育共识,德育功能的体现理应在学科教学中加以落实。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概念是对德育功能的有效强化,同时也是对德育教育方针的贯彻与落实。

2.德育应用于化学教学是教育基本规律的客观体现

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德育教育是学校基本教育规律的一种体现,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而德育教育正是对育人目标的有效补充,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由此可见,化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客观教育规律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体现。

3.德育应用于化学教学是化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当前化学教学改革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前提,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德育的发展自然成为了化学教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在理解化学概念与实验原理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实践探究能力的发展,这与德育功能的发挥密切相关。

二 德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素质教育是对学生智育及德育的双重渗透,同时作为学生德育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品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是学生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树立的重要基础。当前化学教学工作开展应立足于学生德育理念的培养,将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有效结合,切实发挥化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关于德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可从如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1.化学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实施的核心内容,是一种民族情感在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展现。化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知识素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积极的民族自豪感。例如造纸术的形成、古代冶炼技术的发展,都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融合,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素材。

2.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意识培养与社会责任教育

化学教学中会涉及环境问题和生态保护的内容,这就为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教学素材。此外,工农业发展、交通运输等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也应在化学教学中得以体现,以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

3.化学教学中的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思想也是德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体现。化学主要研究事物的结构、性质以及相关的变化发展规律,从科学的视角来剖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唯心思想,例如民间常说的“鬼火”等,实则就是特殊化学成分于空气中自燃的现象。

4.化学教学中的道德与品质教育

化学教学注重思维的严谨与缜密,在精确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实验结果,这一过程正是对学生优良品质的一种培养过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缜密的学习态度的同时完善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这一过程无疑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及道德观念形成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三 结束语

德育教育的开展对于学生的性格完善影响深远,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有效渗透融入学科知识中,逐渐优化学生的德育认知。对于化学教学来说,智力发展与德育教育同等重要,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的概念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当前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德育教育应从学生的既有经验与知识储备出发,将化学符号与社会问题研究有机结合,唤醒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与社会责任意识。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课以发展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为主,倡导积极

参与的同时也应融入学生的个性发展因素,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德育态度,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中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篇3

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曾有这样一段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第一,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第二,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第三,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第四,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德育工作并非附加的教学任务,而是一种使命。在新课程改革深入的同时,我们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应重视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如何把德育渗透于高中地理教学之中并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呢?笔者对此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以身作则,严格律己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本身就应该是德育的具象化,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人格水准,才会在教学中自觉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同时,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往往缺乏分析能力,不识善恶美丑,易感情用事,但模仿性和可塑性极强,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他们心灵上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所表现出的关爱、公正、博大等品德,都是能感染学生、受到学生模仿的,通过交流模仿来进行德育工作,这也不失为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个好途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恰好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因此,一名合格的高中地理教师,不但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表率,用自己的行为举止去影响、教育学生。

二、结合教材和实际情况,在讲解中渗透德育

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其主要内容是地理知识的传授,一般来说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注意不要冲淡知识传播的主题内容,只能是在知识讲解的同时,有意识地点出德育教育的素材,应该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每章、每一节、每一堂课之中,不是几次课就完成的。而地理的不同部分又突出了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其中《中国地理》突出了国情教育;而《世界地理》除了能进行国际主义教育的同时,又存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高中地理》中的人与环境关系及其客观发展的自然规律,又重点反映出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题材。

例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我国的各种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及主要能源等总量均居世界前列,而人均占有量却居世界后几位,所以不要盲目乐观,再不能用地大物博来形容我国的资源,所以在教学中应结合我国目前资源和能源利用现状,向学生宣传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另外,在教学中也不应回避我国工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如介绍完我国工农业生产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还应向学生讲述我国的粮食产量虽居世界第一位,工业发展迅速,工农业产值居世界第一位,但我国粮食仍需进口,主要工业产品市场仍被国外产品垄断,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并树立起为祖国的富强腾飞而发奋读书的决心。

又如,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进行爱国教育: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棉、油菜籽、以及猪、牛、羊肉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我国工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在短短几十年内,跃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强国,并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从而结束了一百五十年屈辱的历史,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而使学生感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三、创设情境,感染教育

例如,在人文地理讲述中,讲述由于人口激增、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等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等等。在这堂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在课前搜集了有关环境污染的视频和图片资料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在观看这些视频和图片的时候不断发出感慨,甚至还有愤怒的谴责声,顿时激起了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在社会实践和案例中进行德育教育

比如结合地理课内容组织学生参观造纸厂,到车间了解整个制作过程,使学生了解到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成就和不足。社会实践活动的进行,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启迪智慧之光,扩展思维才干。其次,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是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内容。如展示现实中的街道布局图来讲解城市交通运输中城市道路网、列举某制药厂的地理位置来讲授工业惯性等等,通过身边例子的列举和分析,既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思考、研究并应用,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做好德育的渗透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金,论地理教学的德育功能,《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7(10)

篇4

课题编号:TSSKL2015-018

高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以坚定的信念,科学的态度,努力创新高校德育工作,不断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境界。

一、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

目前,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现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需要道德的支持和维系,也会对道德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追求利益、激烈的竞争性和最大化的功利性特点,极易诱发大学生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使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变化,淡化理想信念,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淡漠。我们必须正视这些挑战,构筑起一个大学生健康的精神家园。

二、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新趋势

高校德育创新工作应采用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增强德育的吸引力、渗透力,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是:

一是高校德育工作方法严重脱离实际。部分高校德育教育的方法不切实际,内容空洞,缺乏感召力,不能给学生心理发展和道德生活需求给予积极的引导,形式主义严重,通常以说教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甚至出现以罚代教的现象等。

二是忽略了德育课程的育人功效。很多高校德育方面的课程极少发挥出实施德育教育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学生从小都在不断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往往认为德育课程就是口号,使得学生步入大学门槛后,基本忽视了德育教育,使学生感觉高校道德教育就是空谈。

对于目前的现状,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德育教育工作新理念,研究德育工作发展新趋势,把握德育教育工作新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这样对提高大学生教育质量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创新的新对策

(一)创新思维更新德育教育理念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正在全面落实德育为首和科学的育人观,在高校德育创新工作中我们必须尊重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做到全覆盖,做到用“爱心启迪、耐心帮助、诚心鼓舞”每名学生,为高校的德育创新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例如:在综合评价机制中,列入了德、智、体各方面的综合表现。实施后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均被调动起来,一个“比学习、讲团结、赶先进、互帮助,”的良好局面呈现出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德育创新才能更有希望。

(二)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领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诸如校企合作、多校区办学、自主择业、后勤社会化等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开拓创新以顺应新形势的变化。

一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及时调整德育教育模式,积极推进德育教育进网络,抢占德育新阵地,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道德观念等进行积极主动的引导。

二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公寓的氛围对学生的成长应高度重视,探索德育教育进公寓,增强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时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势在必行。

三是,当前学生社团也在蓬勃发展,形式也多种多样。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也是德育教育的又一重要渠道。

(三)加大创新力度完善运行机制

高校德育活动应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相适应,其基本规律是德育要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高校德育工作应确立其主导地位实现德育和智育过程的有机统一。

一是,要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组织保证,完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制,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二是,高校所属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思想政治工作要覆盖到管理、教学、科研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中,覆盖到入学教育、就业指导等各环节中。

三是,德育经费在德育目标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能否把对学生进行的政治理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养成教育与校园环境建设很好的结合起来,德育教育经费保证显得尤为重要。

(四)加强高校德育队伍建设

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关键,是加强高校德育队伍的建设,这是高校德育工作最重要的基础性建设。

当前,高校领导对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存在思想认识上的、投入上和措施上的不到位。例如在高校很多进行德育工作的辅导员,很多没有系统学过理论。辅导员队伍也不够稳定,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的选留相对困难等问题。这就非常需要加强高校德育队伍建设。通过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辅导员队伍和专职学生工作干部的建设,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的吸引力。

总之,高校德育工作是有灵魂的、共鸣的、生活的、通情的、整合的创新德育,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系统工作,是一门艺术。德育的创新不能缘木求鱼,德育工作者必须真正具有全局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在国内外理论继承与发展的的基础上与现实结合,在德育实践中增强思维的灵活性,追求独特性和多样性,敏锐地发现问题,做到思路开阔,善于变通。只有在理念更新的基础上,创新新方法,才能真正的搞好新时期的德育创新工作。

参考文献:

篇5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中学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一、利用中国数学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爱祖国,是每个民族的灵魂。爱社会主义祖国,是中国人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情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数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我国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当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必然会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如在《有理数》这一章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关于负数取得的成就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欧洲则早了一千多年。在几何教学中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祖冲之是第一个算出圆周率到七位小数的人,比外国人早一千一百多年。通过这些事例的介绍,让每个中学生懂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过去和现在在数学领域中都有过极大的贡献,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以培养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形成科学世界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矛盾转化的规律,把未知转化成已知来解决,如解方程(组)中的由“高次”向“低次”转化,“多元”向“一元”转化,分式方程整式化,无理方程有理化等,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对立统一、矛盾转化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能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又能使学生掌握处理数学问题的转化思想和技能,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不仅要善于把教材作为数学知识来传授,而且要善于把教材作为德育内容来渗透。但教学时,不能不顾及教材的体系和特点,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而是要将德育内容与知识传授融为一体。“随风潜入,育人无声,”使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教育。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如在教学方程及方程组的应用时,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分析,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尤其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挖掘,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适当介绍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三、利用数学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教学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有严谨、负责的态度。讲解概念数学时,要运用数学语言进行完整、精练地叙述;对公式所起的作用,要讲得确切;在板演过程中要有条有理,推理要步步有根据;书写要规范,避免“圆”和“园”、“连接”和“连结”混用。时时事事给学生做出严谨求实的表率。其次,教师要尽量利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得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再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

篇6

二、新形势下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顺应时代要求,更新德育观念

德育观念的正确与否、先进与落后、新与旧,直接影响着德育方针的贯彻、德育内容的选择、德育对象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乃至德育的效果。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德育的理解较为片面,习惯于传统的德育方法,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更新德育观念,树立学校德育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以及学校德育工作应适应新时期新特点的思想观念。

(二)遵循儿童心理规律,改进教育方法

1.要把沟通和理解作为有效德育的前提条件,并通过种种途径去创造这一条件。首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和他们交朋友。其次,要认真调查和研究学生,掌握他们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干什么,采用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为沟通思想感情创造条件。

2.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要彻底转变过去那种以管制型和灌输性为主的德育模式,让学生更多的参与管理,参与和组织各项有益于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发展智力的活动,真正成为德育的主体,是德育成为一种共同关心、共同参与、渴望完成的活动,这样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有利于让学生在活动中教育自己,是静态的教育成为动态的教育。

(三)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教学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教育的方式上要变过去那种以管制型和灌输性为主的德育模式为“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笔者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四)让德育走进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感受教育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师,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生活的德育要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为途径,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中介,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生活知识和技能,体验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成为热爱生活、言行一致,有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新时代小学生。现实生活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归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现实的或未来的生活质量,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适应并超越现实的生活,创造未来可能的生活。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成新的德育内容。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现实生活状况,了解学生的道德基础是在什么样的现实生活背景下形成的,然后帮助学生确定可行的发展目标,寻找行之有效的自我完善的办法。教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要敏感,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要敏感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变化,真切地把握学生在生活中的尴尬、压力和恐慌,并在这种把握中寻找到学生品德发展的最佳生长点,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指导,帮助。最后在帮助学生适应生活的同事,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高的追求。

篇7

百年育人,德育第一。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

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英语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主要科目,当然也不例外。《义务教育新课标(2011版)》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重视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符合教学论基本规律,因为英语教学活动是富有情感的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习主体对知识的掌握以及由知识向智能化发展,情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丰富而且贴近学生生活、时代感极强的教材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素材,这就决定了英语课堂也和其他课堂一样成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可以说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密不可分。那么怎 样通过英语教学进行德育教育呢?

首先,英语学习本身就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英语学习不同于语文和其他学科,有那么多的单词需要去记忆。记忆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没有单词就无从谈起英语句子和篇章。中国学生学习外语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单词的记忆,因为生活中缺少语境,所以对单词的遗忘速度很快。再加上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太大,分属不同的语系没有任何联系,要想学好英语首先必须有坚强的毅力和意志品质。学生们要不断地同遗忘作斗争,他们要经历无数次识记到遗忘再到识记的反复过程。另外,英语学习过程中要记忆、要背诵的内容特别多,缺少吃苦耐劳精神的学生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故而可借此磨练学生,培养学生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和知难而上的意志品质。因此说,英语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过程

其次,丰富的教学素材中处处有德育

在英语教材中,到处可以找到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好素材,通过这些素材的利用,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性。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教材素材多取自于日常生活,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生动的情景,其中包含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可根据课本内容有机地进行渗透。

如:通过对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第一单元Will people have robots?的学习,教育学生热爱科学,为将来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爱学习、爱思考和爱祖国的教育;通过对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第二单元What should I do? 第四单元He said I was hard-- working. 和第八单元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 的学习,教育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乐于助人的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对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第七单元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教育学生要有责任意识,不可以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要多为他人着想,尊重和理解他人。通过对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第三单元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教育学生要敢于质疑敢于探索,尊重科学,用科学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等。教育孩子要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并有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再次,通过口语教学和教师的示范作用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内化为自身素质。

例如:教完Thanks a lot. Here you are.Thank you.I'm sorry.It's all right.

It doesn't matter. Don't mention it. 等日常用语后,我要求学生给别人东西时要说Here you are. 劳驾他人帮助后要说Thank you.向别人致歉时要说I'm sorry.别人致歉后要说That's all right. It doesn't matter.同时自己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如:学生帮我擦黑板时,我马上说声Thank you. 或Thanks a lot.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自如地运用所学语言,做到学以致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

第三,通过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促进德育内化为素质

教学中多采用的任务型教学或研究性学习,都离不开小组活动。孩子们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了主人,集体主义精神得到了培养。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这恰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能力。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创设语言学习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除此之外,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外活动还可以让学生的品性与素质得到培养和锻炼。如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听力竞赛、单词接力赛、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等课外活动。在新年来临之际,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亲手制作贺卡,画上漂亮的图案,写上亲切的祝福:Happy New Year.(新年快乐。)Wishes for you.(衷心地祝福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尊敬他人的美德,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最后,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广泛的阅读材料、广播和影视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都体现了英语课堂也同样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密不可分。

以上这一切都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准备。作为英语教师,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英语教学的改革,我们一直在探索,不管是采取何种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方法还是现代多媒体教学,教师的责任是教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教会他们运用英语知识,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本文是十一五规划课题,是省级重点课题,已经结题,并获得结题证书

参考文献:

人教版Go for it 第一册

篇8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启蒙学科之一,它不仅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所以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挖掘学科潜在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明确学生学会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掌握哪些学习方法,进行什么思想品德教育等. 与此同时,还要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根据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应用的广泛性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等教育

比如六年级正面临着毕业等问题,因此自己在教学中注意把学习目的、理想等教育渗透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 首先在教应用题时,教师抓住个别题中的关键语句,如粮食增产、技术革新、增产节约、科研新成果等,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领会应用题的思想教育意义.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某工厂原来每小时生产机床45台,技术革新后,每小时生产的台数比原来的2倍还多15台,现在每小时生产多少台?老师问:技术革新后,每小时生产的机床比原来多还是少?这时,就连中下等的学生也会说谁多,为什么多. 再比如,教学统计图表时,不但让学生会制简单的统计图表,从中还要让学生理解其思想含义,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的理想,使同学们懂得将来无论当农民、工人、干部,还是个体,都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素养,才能干好一番事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三)根据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意志品格的思想教育

小学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不能有半点的虚假,逻辑推理的方法和结果必须有根有据,经得起实践的验证. 比如同学们在计算过程中,经常出现粗心大意、马虎等现象. 在一次数学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某工厂要加工一批周长为9.42厘米的圆形零件,要求同学们算出工人叔叔要按半径为多少厘米来制造这个零件?题是很简单,数字也不大. 有的同学不用笔很快算出要按半径为1.5厘米来制造. 而极个别学生争着说以半径为15厘米来制造,经过认真计算,首先确定哪个结果正确,而且说出错的原因,有的学生说只忘掉了点小数点了.虽然忘掉了一个小数点,或是小数点点错了位置,都会酿成难以预料的大祸,假使这批零件工人按照半径为15厘米来制造,这批零件就成了废物而不能用,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等. 由此,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应像做数学题一样认真细心,不能马虎、懒惰,要实事求是,有毅力,战胜学习中、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四)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篇9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2-0158-01

一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第一,在体育教学中有必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因为从体育的教学概念、目的、任务来看,就是要增强体质、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二,只有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才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第三,体育作为一种高尚文明的活动,也需要高尚的道德品质来做保障,防止不良思想的侵蚀,创造出良好的运动竞赛环境。第四,只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才能全面发展体育教学。

二 如何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

1.教师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

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的德育影响首先是通过看、听、练等渠道来完成的,教师的“身教胜于言传”,不论在精神面貌上,思想作风上,还是语言仪表等方面,都要处处起到表率和示范的作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并且要做得更好,以自己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法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的心里树立好的形象和威望,把良好的道德品质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一些不良习气给去掉,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给表现出来。

2.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

体育教材中有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在备课中必须认真研究,充分挖掘和发挥,例如,田径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不怕吃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球类项目可以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共同协作、加强友谊、增进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等。

教师的业务水平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德育因素的挖掘程度,教材中客观存在的因素,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发掘程序,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首先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其次,深钻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编写教案,根据《大纲》确定渗透德育内容。另外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目的地选择思想性较强的教材,向学生不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的放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身在德育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上好体育课奠定基础。

3.合理选择教材,认真备课,从严教学

体育教学是一项具有严格组织纪律的集体活动,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体育课的课堂常规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一是要认真备课,深钻细研教材,严格组织教学,选择合理的教材。这时的学生正处在体质、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不稳定的心理状态,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合理地安排每一节课的内容、组织形式、队伍调动、场地器材的布置等环节。每一步都要有严格的明确规定,让学生有意识地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二是要及时评价,以鼓励为主。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及时地、全面地、正确地、公正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作出恰当的评价,合理及时准确地运用表扬和批评,能克服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激发学生积极的上进心,促进学生优良思想品质的形成。对那些遵守纪律,刻苦锻炼,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能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4.以情感人,寓情于教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活动教与学双向性明显的特性,也是师与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等直接交流。如对动作不协调的学生多加鼓励,对生病学生多给关心,经常进行师生交心活动,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使师生建立一种良好的情感。这样,思想品德教育在这良好情感的催化下,学生会自觉愉快地接受,甚至还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迫切要求。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也只有结合教学实践具体化、形象化地进行引导,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

5.要及时地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大多是动态教学,在运动中进行,因此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各种弱点,也会在身体练习过程中表现出来,尤其是受伤现象,针对这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要不失时地用道德品质来教育他们。

三 结论

总之,我们体育教学中必须渗透德育教学,因为德育教育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生教育的最终目标。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寓情于教,以情感人,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及时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把德育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使体育教学中有良好的环境。同时我们教师要全面贯彻落实《大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了解和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采取切实有效、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质教育,使他们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篇10

针对以上学生行为规范的种种表现,笔者认为,只有真正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落实德育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合力,才能使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自律行为,以期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教育生态学的内涵

对于“生态”,一词,辞海的解释是:指自然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动态平衡关系。

教育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与自然、社会、规范、生理及心理等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规律的科学,还是研究构成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人、教育(活动)、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教育生态系统基本规律的科学。

教育生态学把教育看做一个有机的、复杂统一的生态系统,强调教育与环境之间、教育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过程及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的关系。

依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在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能动的生态系统。要切实发挥学校、社会、家庭及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尤其要发挥学校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素养层次得到提升。

三、实施五年制师范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路径

要彻底解决五年制师范生在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必须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改变传统德育教育观念,营造有利于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教育氛围,形成师范学校良好的德育环境生态系统。

(一)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实现“外行内化”。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的根本在于“成人”。教育过程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有效的德育教育手段,从提高师范生的人文素养入手,让学生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当做内在需要,从而自愿改变、纠正自身行为规范方面的诸多不足,使学生以更高标准和要求主动、自觉地践行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实现“内化”。要实现“内化”,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个体需要的针对性。在确立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时,要分析五年制师范生的主体需要,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分析他们在专业知识素养和行为活动方面的向往和追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通过发挥学校、班主任和全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实现外行内化的情感基础。

2.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精神性。有效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并将其贯穿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和各门学科教学实践,不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使人文素养在学生身上形成强大的人文精神,是提高师范生文明行为和道德素养的关键环节。

3.注重德育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在具体德育教育活动中,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内在需要,只有让学生将认知和践行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取得德育教育的内化效果。

4.注重德育教育手段的多样性。在德育教育实践中,要注意运用情境创设,通过音乐、美术、故事、电影、电视、多媒体等手段,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育学习,丰富学生的感觉活动,提高学生对自身行为的判断力,让学生学会调整自身言行,学会自律,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知行合一”。高师德育除了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外,还要发挥社会环境对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养成的作用,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1.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团组织、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团员、学生干部的骨干和模范带头作用。经常组织寓教于乐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陶冶情操,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明辨是非、增强社会责任感、激感,使他们通过实践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升华思想,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组织学生参加见习和实习实践活动。见习和实习作为学生直接体验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不但能够使师范生认识社会,还能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在课堂上感受教师职业道德,加深其对教师职业技能及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的理解,实现师范生的道德内化,实现从他律向自律的完美转化。

(三)营造优美校园环境,实现环境育人。校园无小事,处处皆育人,教师无小节,事事是楷模,这句话实质上涵盖深刻的生态思想。校园中的各种生态因子,无论是作为教育者的人还是静态的校园环境,都对学生的行为规范、道德素养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加强教师的人文素养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在德育“内化”教育过程中,教师更应运用自己的师表风范和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提高修养,在教育工作中确立以人为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大爱情感,有的放矢地开展学生德育养成教育,使学生见贤思齐。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学校“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

2.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在特定校园环境中接受审美和艺术教育,营造与社会和时代密切相关并具有师范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道德品质教育。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咨询、绿色网络教育、社会调查、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和专业学习指导与就业指导等活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发挥其在校园育人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3.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利用学校的广播、报纸、电视台、宣传橱窗、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大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宣传教育,宣传优秀的道德文化,形成积极向上、富有师范气息的舆论导向,从而使学生对教师的职业精神有极高的认知;还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场馆设施的作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育人环境,使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永远积极、健康、向上。

4.打造积极向上的两室文化。切实做到“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有教育意义”,让高雅清洁的环境使学生如入芝兰之室,促进其高尚品格的形成。以优秀的教室文化和宿舍文化为载体,大力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创建活动,把优秀、积极的人文文化和教师职业道德融入日常活动中。通过创建活动,每一个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生活观念、道德水准、人际关系等都上新的台阶,学生的行为规范更符合师范生的标准。

(四)重视家庭、学校、社会联手,实现合力育人。依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育人机制,使处于高师德育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都发挥其作用,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水平和道德素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要建立家长档案,学校德育教育部门要经常与家长联系,针对不同家庭、不同家长特点,宣传和谐、健康、民主、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学校还要尽量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接触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通过见习、实习活动养成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

篇11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生活的德育要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为途径,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中介,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生活知识和技能,体验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成为热爱生活、言行一致,有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新时代小学生。

现实生活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归宿。学生不断的自我完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现实的或未来的生活质量,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适应并超越现实的生活,创造未来可能的生活。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成新的德育内容。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现实生活状况,了解学生的道德基础状况,这样的道德基础是在什么样的现实生活背景下形成的,然后帮助学生确定可行的发展目标,寻找行之有效的自我完善的办法。教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要敏感,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要敏感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变化,真切地把握学生在生活中的尴尬、压力和恐慌,并在这种把握中寻找到学生品德发展的最佳生长点,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指导,帮助。最后在帮助学生适应生活的同时,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高的追求。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让德育走进社会,“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 “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教师应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通过社会生活的体验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二、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使德育充满人文关怀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三、让德育走进社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

可以在清明节,组织学生扫墓,向他们介绍人民为国家的解放和敌人英勇搏斗,流血牺牲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让学生深受爱国主义教育。节假日,可以组织小记者参观新农村建设,采访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的具体事例。孩子们得知了村民们能吃好,住好,环境优美,心情舒畅,也乐在其中。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了学校一些工厂和农村,亲眼看到污水排放到小溪里,水塘里,甚至直接污染了村民的饮用水,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懂得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须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些什么。

篇12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那些抽象的地理原理上,容易忽略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有关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但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几句简单的话就可以水到渠成。比如在讲授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季风气候形成的影响后,我概括了这样一句话: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带来了不同季节海陆的气压差异,而气压的差异又导致了风向的变化,形成了季风环流,从而构成了季风气候。把所学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需要,也是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二、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

基于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使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教育。使学生关注国情,热爱家乡,使他们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雄心壮志。

三、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

1、胸怀祖国――爱国主义教育。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自我感悟,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比如在《旅游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来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和如何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评价是常见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对旅游活动有更深刻的感受,我在课前设计了8个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根据所选课题到八达岭长城进行实地考察。

2、放眼全国、全球――树立“全国一家”、“地球村”意识。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这方面的知识也很多: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及生态的影响;臭氧层破坏可能造成的危害;酸雨的危害;海洋资源的开发及海洋环境保护;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国际产业的分工和合作;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环境人口容量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不仅地球的环境是―个有机的整体,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密不可分,任何一个国家的行为都有可能会对他国和全球造成影响。借鉴他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初步树立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与竞争的意识,自觉保护“地球村”环境的意识。

3、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教育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高中地理教材专门设计了资源专题、环境问题专题和可持续发展专题,这也正是我们进行大力推进的良好契机,但是往往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只要我们巧妙设计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切入点。比如,在进行《陆地资源》一节的教学时,如果仅仅就课本论原理是很乏味的,我引入了许多有关中国资源国情的资料和数据,通过材料阅读、问题设置、分析讨论等教学环节,特别是一组身边事的数据计算,起到了很震撼的效果,学生真切的感到许多资源就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节约资源何等重要。

4、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卓著成效有目共睹。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也日益突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威胁着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严酷的现实,促使人类冷静地审视、思考曾经走过的历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不仅是新一轮中学地理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而且也将有助于提高中学地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地理虽然不像初中地理那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但是只要我们在头脑中始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一意识,善挖掘、巧设计,许多教材元素中都可以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避免过于偏重理论的讲解,而多从学生可以接受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上多做些文章。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会有许许多多的素材、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培养,使德育与智育犹如盐和汤一样不可分割。

参考文献

1 张建利.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素质[J].地理教育,2011,Z2

2 佟艳芝.生活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J].学苑教育,2011,

13

3 李成斋.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1

(05)

4 胡悦春.怎样开展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23-02

德育的工作是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履行的重要教育内容,“德”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促进其能力全方位提高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德育能力,就是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结合自己丰富的知识经验以及在学生中树立起的威信,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建设工作,通过传输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发展。

一、教师德育能力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教师的道德能力是指在进行德育工作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有关道德方面的问题的感知以及掌控的能力。教师的德育能力具有丰富而广阔的内涵,包括诸多方面的能力,例如感知能力、监控的能力、协调的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等。教师的德育能力对于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德育目标的实现依托教师的德育能力。德育目标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为学生提供德育学习的环境,教师就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传授者。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德育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才能对德育有充分的领悟,根据社会发展的方向培养所需的优秀人才。如果教师的德育能力停滞不前,缺乏把良好的美德外施于人的能力,德育目标将很难在实际中实现。所以,教师的德育能力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础。

2.教师德育能力对学生的道德水平具有直接影响。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言行举止、处世态度等方面,都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讲,学生的道德素质是教师的德育能力的反衬。另外,学生不仅在不同阶段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受教师德育能力的影响,对其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总的说来,教师的德育能力关系到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发展,也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

二、教师德育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德育能力也是经过后天的不断学习与积累而形成的。虽然经常阅读一些理论的书籍是必要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自身的思想道德发展,但是有了理论要用它指导实践,因为通过实践能够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1.教师要适当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应该加强育人的观念,不能只注重教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要把育人的观念时刻深入到教学的工作环节中,实施以人为本的正确教育观,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另外,教师应该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思想素养,在育人之前要先对自己进行教育。所以,在校教师应该充分汲取多方面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根据教育经验,紧跟时代的步伐对思想政治的观念进行不断的革新,并且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在每次工作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德育能力。长此以往,就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掌握住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的规律性特点,结合学生发展的规律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在此过程中发挥教师自身的自主性,减少目的不明确或者盲目的进行教育工作的程序,提高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同样的地位上,跟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拥护与尊敬,并且值得学生的信赖。学生在身心发展阶段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加强人人平等和包容的意识,能够提高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时加强他们的自觉行为。教师还要有较强的哲学思辨意识,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尊重学生,批评要有度,同时,还要站在学生的位置上分析问题,探究学生的真实内心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有些学生的冒犯、顶撞等行为,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原谅处于青春期心智尚未成熟带来的行为表现。用诚恳的态度和温暖的话语感化学生,让学生感悟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式,进行大胆的创新。有些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没有以前的好教育,存在着一种思维定式。虽然现在的学生确实有这样的特征,就是他们缺少自律自立的意识,自我意识较强,个人主义想法强烈,不太注重集体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讲,现代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个性,思维活跃,有勇气创新,还具有浓厚的社会正义感。对于教育对象的改变,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进行大胆的创新,努力开拓新的德育发展理念。

2.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能力。道德发展能力水平是教师提高德育能力的基础。教师只有加强自己道德能力的培养,才有资格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德育能力的培养上,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从道德认知角度讲,道德的发展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教师要有根据道德的发展不断改进知识、更新内容的能力和对道德教育培养起较强的敏感度。德育工作能否有较强的实践效果,往往由充分的知识作为依托。在现代具有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社会中,青少年往往会在对道德的判断和行为的选择上出现困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选择。如果教师不具备足够的知识以及较好的人文素养,也不能够对社会发展的局势有足够的认知,就会很难对道德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教师应该培养自己预测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能力,增强自己对社会变迁的敏感度,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社会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拒绝社会不良诱惑。从道德行为角度讲,在新的道德价值观念发展及引导下,教师要积极投入到现代道德风尚的建设中去。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中,往往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怀的教师,能够引得学生的尊敬与喜爱。教师的一言一行,性格品质,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被积极地效仿。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用自己规范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学生。

3.教师要擅长对德育方法等工作进行总结。教师能否对德育方法和技能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决定着教师德育能力的实现程度和水平。所以,在这一工作中教师要有在实践德育教育工作中总结经验的能力和进行不断的思考与追问,提高教师德育的能力。①德育工作也要因材施教。教师要掌握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日常生活习惯等,只有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方式的德育教育工作,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发挥出德育教育应有的效力。德育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谈话法、调查法、榜样示范法以及陶冶教育法等。这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灵活的运用于各类不同的性格学生中去。②给学生确立道德发展的目标。学生只有确立好道德发展的目标,才能够以此为契机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教师应该善于抓住时机,根据学生接受水平并结合学生原有的品德基础上提要求,让学生确立发展目标。如果学生有了错误的行为,教师首先要指出错误的根源,然后要引导学生改正错误。③善于利用资源进行道德渗透。教师要多方面地采集教育资源,善于发现学生生活学习中的行为习惯,以发现的现象作为指导和教育的分析点。首先可以利用课堂教育中挖掘出来的有效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渗透。把学生作为道德实践的主体和道德认知的主导者,传授给学生正确认识问题的方法方式,在运用讨论的方法或者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等实际的模拟中加强学生对道德的认知水平。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运用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亲身经历与感悟,提高自我道德价值评估的能力。

三、发展教师德育专业化

教师德育的专业化不仅是教师德育工作的重点要求,同时也是为了提高教育的水平,满足当今对高质量的教育追求。德育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是由学生的发展要求所决定的,如果没有高素养的教师是培养不出全方位发展的人才的。

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途径有:

1.对师德进行培训。师德是教育的灵魂所在,师德是指导教师教育工作的道德手段,也能够在道德方面指导和教育学生。师德的培训可以推动教师遵守职业道德,以身作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进行德育科研工作。德育科研工作就是教师要把德育教育的重点置于具体的德育教学活动的现实经验研究问题上,同时进行积极的交流,对德育教育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3.进行自我教育。除了一些培训外,教师还要具有自我学习意识,并且对德育工作的实践经常进行反思。敢于自我批判,自省不足之处,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四、结语

现在,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在教育界也将学生的德育工作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教育方向。而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传达者,具有至关重要的领导作用。对教师德育能力的研究既能够提高德育工作的实际效率,又能够促进教师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教师德育水平直接关乎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方向和水平,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有力地推动德育建设。

参考文献:

[1]何美珑.免费师范生德育课程建设――基于高中阶段教育的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11,(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