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41: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发展潜力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154-02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渐入人心,现在某一地区或国家在发展经济时,往往不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量了,而是日益重视经济增长的方式、经济制度的革新、价值的分配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而地区经济发展潜力作为评价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后续动能,能够很好地评价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
为了促进成渝经济圈更好更快地发展,在认清重庆和成都各自经济发展的现状之外,有必要分析重庆和成都各自的经济发展潜力。本文将通过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对重庆和成都经济发展潜力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经济发展存在差距的原因,并在分析存在差距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潜力及经济发展潜力的指标评价体系
《辞海》对潜力一词的解释为:隐蔽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力必须在抢抓机遇的情况下,才能使这种潜能得以发挥,迸发出活力。郭亚军[1]等人认为,区域发展潜力区域复合系统(是指一定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科技和管理调控等子系统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在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其支撑体系所具有的潜在能力。袁晓龙[2]则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潜力主要取决于需求的潜力、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成本等等。而朱钰[3]等人认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应该来自地区发展势头、地区经济发展效率、地区发展环境因素、基础设施因素、文化教育卫生因素、科研水平因素和资源因素等方面。
二、重庆和成都经济发展潜力的比较分析
在收集相关数据后,为了使重庆和成都的经济发展潜力指标的相关数据间具有可比性,分别将影响经济发展潜力的因素各自选取一些代表指标并进行量化。具体为:在经济发展势头因素下选取人均GDP增长率、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贡献率、当年引进外资数量等指标;在经济发展效率因素下选取人均工业企业总产值、万元产值能耗量等指标;在环境状况因素下选取森林覆盖率和工业废水达标率等指标;在基础设施因素下选取高速公路密度和人均电信量等指标;在文化教育卫生因素下选取每10万人中大专及以上人数、人均地方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千人医务专业人员数等指标;在科研发展水平因素下选取百万人专利申请数指标;在资源供给因素下选取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口密度等指标。
根据以上选取指标,通过查阅《重庆市统计年鉴》、《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成都市统计年鉴》、《成都市水资源公报》等资料整理,我们得出在经济发展势头的影响因素中,在人均GDP的增长率方面,重庆2002―2006年人均GDP的增长率分别为12.13%、13.62%、17.95%、13.13%和12.66%,而同期成都为10.54%、10.78%、15.13%、6.23%和13.77%;在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方面,在2002―2006年间,重庆的数据分别为13.5%、15%、17.2%、18.9%和21.3%,而成都为10.94%、11.55%、12.57%、15.43%和17.78%;在第三产业贡献率方面,在2002―2006年间,重庆的数据分别为44.8%、44.6%、42.8%、43.9%和44.8%,而同期成都的该指标分别为45.9%、45.89%、45.5%、49.82%和48.85%;在当年引进外资数量(万美元)方面,在2002―2006年间,重庆的数据为45 034、56 654、68 214、70 423和87 667,而同期成都的该项数据分别为36 700、50 000、33 000、55 000和76 000;在经济发展效率影响因素中,人均工业企业总产值,2002―2006年间,重庆分别为3 944.90元、5 076.49元、6 814.79元、7 970.15元和10 048.03元,而同期成都的该项指标分别为5 814.4元、64 19.5元、7 452.2元、6 999.3元和8 371.1元;在万元产值能耗量(以吨标准煤为单位)2002―2005年间,重庆分别为1.28、1.19、1.18、1.26,而成都为1.04、0.98、1.00、1.02;在生态状况影响因素中,2002―2006年间,重庆的森林覆盖率分别为25%、27.1%、27.14%、30.0%、32% ,而成都2003―2005年的数据为29.3%、36.1%和36.5%,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重庆分别为89.36%、89.86&%、93.41%、93.66%、93.9%,而成都为100.00%、95.31%、95.58%、96.19%、97.88%;在基础设施状况影响因素中,高速公路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指标,在2002―2005年间,重庆分别为0.49、0.71、0.87、0.91,而成都在2002―2006年间的数据为2.89、2.89、3.61、3.61、3.61,人均电信量,2002―2006年间,重庆分别为254.21元、360.43元、506.46元、629.82元和823.64元,而成都分别为691.31元、725.84元、776.64元、820.68元和878.19元;在文化教育卫生影响因素中,每10万人中大专及以上人数(采取第四次[1990年]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抽样调查的数据),重庆分别为1 070人和2 819人,成都的数据分别为3 193人、7 237人和9 475(2005年抽样调查的数据)人,人均地方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2002―2006年间,重庆为126.51元、137.20元、158.34元、191.41元、245.83元,而成都2002年的数据为157.81元,2004―2006年的数据为182.60元、195.56元和249.32元,千人医务专业人员数,2002―2006年间,重庆为2.52人、2.47人、2.46人、2.51人、2.49人,而成都为5.93人、5.94人、5.95人、5.91人和5.98人;在科研发展水平影响因素中,百万人专利申请数,在2002―2006年间,重庆为100.90件、146.61件、164.46件、197.53件和202.29件,而成都为316件、399.21件、408.04件、669.21件和817.84件;在资源供给影响因素中,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在2002―2006年间,重庆的数据分别为2 742.95、2 599.15、2 075.06、1 660.22、1 089.25,而成都为628.60、637.93、683.12、704.88、553.38。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在2002―2006年间,重庆的数据为377.88、379.85、381.57、384.59、388.20,而成都的数据为827、836、849、864、882。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经济发展势头因素下,重庆在人均GDP增长率和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方面高于成都,而成都市在第三产业贡献率和当年引进外资数量方面要高于重庆。而在经济发展效率因素下,在人均工业企业总产值方面重庆后劲十足并不断超过成都,但是在万元产值能耗量方面成都要高于重庆。在生态状况因素下,成都在森林覆盖率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均高于重庆。在基础设施因素下,成都在高速公路密度和人均电信量方面均高于重庆。在文化教育、卫生因素下,成都在每10万人中大专及以上人数、人均地方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以及千人医务专业人员数方面都高于重庆。在科研发展水平方面成都高于重庆。在资源供给因素下,重庆人均水资源量高于成都,在人口密度方面也低于成都。
三、发展潜力存在差距的原因
从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就目前而言重庆众多的经济发展潜力指标均低于成都,说明重庆的经济发展还弱于成都。通过深入分析,笔者认为造成这一差距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二元经济结构严重。重庆作为一个老牌的重工业城市,工业经济相对发达,对GDP的贡献较大。而现代服务业却发展相对滞后。另外,重庆农村人口占多数,三农问题依然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三产业贡献率、万元产值能耗量、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森林覆盖率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经济发展潜力指标。
2.地形复杂,地貌多样。重庆地势从南北两面向长江谷倾斜,起伏较大,多呈现“一山一岭”,“一山一槽二岭”的地貌。地质多为“喀斯特地貌”构造,因而溶洞、温泉,峡谷、关隘多。因而,重庆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和成都平原,气候宜人、地势平坦,交通四通八达。因而影响了重庆经济发展潜力的基础设施指标。
3.发展导向所致。重庆在直辖之前,四川省政府预料到重庆划为直辖市具有必然性,在投资开发建设及科技教育方面,更多地把资源向成都倾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重庆经济的发展。
4.社会历史原因。我们知道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文化起决定性作用。然而在种种的社会历史原因下,重庆的外来移民较多,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差异,在发展经济时不利于形成发展的合力。
四、对策及结论
结合以上对重庆和成都经济发展潜力指标评价体系的比较以及产生差距的原因分析,为了促进重庆经济有好有快发展,更好地发挥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带动和拉动作用。笔者认为重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不断升级。一方面,在搞好工业经济的同时鼓励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名经济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延长与工业相配套的服务业链条,逐步引导服务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2.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一方面,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完善生态保护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体系。并从税收体系上对发展绿色经济进行补贴;另一方面,要求工业企业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坚持开发和保护并举,搞好资源的节约、回收和再利用。
3.搞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优化创业投资环境。一方面,要求政府要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和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经费、科技和人才投入;另一方面,政府要培育优势资源、主导产业的配套产业,同时创新企业融资渠道,探索招商引资的新模式,不断优化创业投资环境。
4.进一步提高科研发展水平和知识技术创新能力。一方面,要求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企业和科研院所机构层面给予政策、物质和精神激励,逐步形成科技基础设施完善、成果转化便捷、人才支撑有力的新型创新环境;另一方面,企业要有创新意识,要扩大产品研发的经费投入,在企业内部营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和创新技能。同时要重视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5.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一方面,政府应搞好城乡和产业规划,不断推动城镇资源要素下乡,把城乡所具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另一方面要消除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和回乡创业投资的制度障碍;同时要逐步扩大社会保障在农村的覆盖面,农民享有基本的生活和医疗保障。
参考文献:
[1] 郭亚军,董会娟,王杨.区域发展潜力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一、导言
国家和地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在积聚人才、资本、物质、信息资源,不断扩张生产规模,创造物质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大量碳排放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就是明显的例证。2003年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UKGovernment。2003)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认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好的就业机会。随后,低碳经济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创新研究方法,对“低碳经济”的内涵、指标、实现路径和战略措施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对实践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区域经济的视角,在研究探讨低碳经济关联性因素基础上,对我国和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进行比较分析,希望有助于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化,并在实践发展中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实现国家和地区节能减排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关联性因素
所谓“关联性因素”是指与发展低碳经济关联度较高的因素,包括:经济、技术、社会人文和制度环境等。
1、经济增长。人类在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最大资源之一是能源资源,而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化石能源又是生产中采用比重高,且碳排放量较高的能源。因此,经济增长越快,所需能源和碳排放量就越多,经济增长与低碳经济呈负相关关系。
2、城市化率。人既是生产力的创造者也是资源的消费者,人口的增长对低碳经济形成负面影响,而城市人口的增加将消耗更多的能源。有资料显示,我国城市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市人口约增加1,300万。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对能源的消费是农村的3.5倍。因此,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增加对能源的需求和碳排放量,城市化与低碳经济呈负相关关系。
3、产业结构。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工业生产所需能源资源较高,第一和第三产业生产所需能源相对较少。在工业化进程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步减少,因此,第三产业越发达,比重越高,即产业结构越高级化,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就相对较少,二者具有较高关联性,并呈正相关关系。同时,环保产业与低碳经济具有关联性,即环保产业越发达,对碳排放治理越有成效。
4、能源结构。能源结构指在一定量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情况下,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之间及其内部所占比重。化石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且碳排放量高。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可以减少大量的碳排放。因此,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比重越高,即能源结构越优化,碳排放量就相对越少,二者关联性高,并呈正相关关系。
5、能源利用效率。所谓能源利用效率指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消耗一定数量的能源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的比率,而能源利用效率又受能源利用技术水平的约束,即能源利用技术水平越高,能源利用率就越高,在一定的生产规模下所需能源和碳排放量就越少,二者有较高关联性,呈正相关关系。
6、碳汇林业。“碳汇”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研究表明,森林植被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碳汇,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和固化二氧化碳,进而抵消部分工业源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碳汇林业与低碳经济呈正相关关系。
7、制度环境。制度创新在低碳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制度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发展战略规划、建立资源和能源价格机制、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和市场、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补偿和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长效机制等。
三、低碳经济发展潜力的国际比较
1、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
根据本文对低碳经济关联性因素分析,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呈正比,对低碳经济形成负面影响。从表1上述国家2009年GDP总量看,美国和日本超过中国,但2010年中国为5.87亿美元,日本为5.47亿美元,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GDP增长速度看,我国达到9.1%,远远高于上述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总量的迅速扩张,对能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据最新数据,我国2009年能源消费量306,647万吨标准煤,比2000年的150,406吨标准煤增长了1倍多,能源需求的快速增加带来较高的碳排放量。因此,对于我国来说,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从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分析,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仅达到43,4%,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因此,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存在较大潜力。从城市化率指标比较,我国远低于发达国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加快集聚,将增加对能源的消费,对低碳经济发展形成较大压力。我国和各级地方政府应采取积极对策,使城市化进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协调。
2、能源结构与能源经济效率比较
(1)能源消费结构比较
(2)能源经济效率比较
能源经济效率也称能源强度,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或实物量、服务量)所消耗的能源量,能源强度越低,能源经济效率越高。能源经济效率指标通常用宏观经济领域的单位GDP能耗和微观经济领域的单位产品能耗来衡量。
从单位GDP能耗指标看,2009年中国为1.077吨标准煤,比上年降低3.61%,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据世界银行数据,目前,中国单位GDP能耗约是美国4倍、日本的7倍、韩国的2倍、印度的1.8倍。但由于各国单位GDP能耗统计方法的不同,进而导致统计结果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一些学者建议采用单位产品能耗更具可比性和真实性。中国单位产品能耗国际比较,见表3。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问题。实践表明,在一定能源生产和消费量情况下,能源结构的调整可以减少大量的碳排放。从表2看出,我国非煤能源比
重较低,仅达到29.7%,远低于上述发达国家。在化石能源消费中我国煤炭消费占70.3%,石油和天然气比重占22%。可再生能源中核能、水电和风能仅占7.7%。因此,应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量。鉴于我国短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能彻底改变,还应特别注重能源技术创新,应用低碳技术、节能技术、减排技术,逐步减少传统工业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从表3能源利用效率微观数据比较看出,我国主要耗能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节能降耗还存在很大空间。应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支出,构建起低碳经济技术体系,提高能源利用体系整体效率。
3、碳汇林业发展比较
碳汇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研究表明,林业生长每一平方米,平均吸收1.87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发达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积极发展碳汇林业。目前,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67%,韩国64%,瑞典54%,加拿大44%,美国33%,德国30%,法国达27%,印度23%。2009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3%。中国国土辽阔,森林资源少,森林覆盖率低,地区差异很大。全国绝大部分森林资源集中分布于东北、西南等边远山区和台湾山地及东南丘陵,而广大的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贫乏。城市的森林覆盖率也有很大差异,2009年,北京为31.72%,天津为8.24%,上海为9.41%,重庆为34.84%。从以上数据比较看出,我国碳汇林业还存在很大发展潜力。因此,要加快植树造林,使碳汇林业在降低碳排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
4 低碳经济制度建设比较
发达国家通过专门立法或强化已有法律法规和标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008年,英国率先颁布《气候变化法》,要求政府每五年公布一次碳预算,组建专门的气候变化委员会,评估减排行动和碳预算执行情况。美国国会也在积极推动气候变化立法。美国众议院2009年6月通过《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参议院也在推进温室气体减排的相关立法。澳大利亚也在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立法,《碳排放交易法案》虽然两次遭到参议院否决,但政府仍在继续努力促成立法,以保障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同时,强化和配套现有法规和标准。德国《节约能源法》规定,新建建筑能耗必须满足节能标准才允许开工。欧盟和日本制定汽车排放标准,规定到2020年新车二氧化碳平均排放分别降至95克/公里和115克/公里。
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还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英国为开发可再生能源,给投资成本高的海上风电项目提供30%-50%的投资补助;许多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行减免增值税和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如葡萄牙、比利时、爱尔兰对个人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免征个人所得税;部分欧盟国家还增设了碳税或气候变化税。同时,政府还通过与企业签订自愿协议,对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或其它激励。
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与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法规政策,但与低碳经济直接相关的法规政策还很不系统和完善。应制定《能源法》、《低碳经济法》、修订《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等,并出台与之相配套的各项专项法律和法规标准。同时应建立完整科学的政策体系。并对以往颁布的不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进行清理和调整。同时,应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形成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应加快我国能源体制改革,建立起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和体系;加强可再生能源市场机制建设、促进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改革;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改革等。
数字经济强调的是在一个经济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数字经济也是一个信息和商务活动都数字化的全新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系统。
越南工商会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每天大约有40%的人口正在使用互联网。自2010年至今,越南互联网用户占据人口总数30%,连续多年跻身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前20个国家名单。预计到2020年,越南互联网用户可能提升到占人口总数的45-50%。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经济发展潜力
丽水市是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该省西南部、南邻福建,古称处州,始名于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172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1.70万,是浙江省面积最大而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下辖莲都区及景宁畲族自治县、缙云、青田、遂昌、云和、庆元、松阳七县,代管县级龙泉市。
地区经济发展潜力能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也是评价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由于丽水市各地区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质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存在着差异,对各地区经济综合实力进行客观评价,可以为丽水市今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因此,本文首先以丽水市为基本空间单元收集区域发展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并分析各主因子的空间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下处理主因子得分综合,得到区域空间发展潜力。
一、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考察多个变量间相关性的多元统计方法,由皮尔逊首先提出并使用,之后经众多统计学家不懈努力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主成分分析是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
在建立县城单元评价指标选择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提取影响县域乡镇地域空间差异的主因子。对各县城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
本文选取2011年丽水市13项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统计指标,分别为镇域户籍人口、县域暂住人口、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财政收入、工业产值、农业产值、农民人均收入、旅游收入、镇域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医院卫生院床位数。
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tata对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作为公共因子,得到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特征值大于1的前三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超过80%,可见提取三个因子后,它们反映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二、主因子得分及空间分布
根据因子荷载矩阵分析主因子含义,并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各乡镇主因子得分,分析各主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表1可知:第一主因子主要解释镇域户籍人口、镇域暂住人口、财政收入、工业产值、农业产值、农民人均收入、旅游收入、建成区绿化面积及医院卫生院床位数等指标,可命名为社会经济发展因子。空间分布值排名为莲都区、缙云县、青田县、松阳县、龙泉市、云和县、遂昌县、庆元县、景宁县。
第二主因子主要解释镇域面积、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可命名为传统产业因子。其值排名为遂昌县、龙泉市、青田县、莲都区、景宁县、缙云县、庆元县、松阳县、云和县。
第三主因子主要解释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可以名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因子。其值排名为莲都区、缙云县、云和县、松阳县、龙泉市、庆元县、青田县、景宁县、遂昌县。
三、发展潜力评估
依据主因子得分乘以贡献率权重得到的发展潜力是基于现状的发展潜力或空间格局。其结果如下表:
从表2的得分和排名可以看出:丽水市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为明显。莲都区是丽水市综合发展潜力最强,以绝对的优势名列第一;缙云县、青田县、龙泉市、松阳县、云和县、遂昌县为处于中间水平,松阳县、云和县、遂昌县庆元县、景宁县发展条件较差。
参考文献:
受访欧盟企业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313家在华欧盟企业,几乎没有一家免受金融危机冲击。有98%的受访企业称“金融危机影响了他们在中国的业务”,其中有30%的受访欧盟企业表示“深受危机影响”。
调查表明,对于大多数受访的在华欧盟企业来说,他们在中国所受的金融危机影响,相比于他们在本土市场所遭遇的冲击要小得多。71%的受访在华欧盟企业指出,“相比欧洲或是其他会员企业总部所在地的传统市场,中国经济的恢复能力更强”。
一些欧盟企业正在改变他们的全球战略,以便更好地适应世界经济新格局。调查显示,虽然世界经济危机给中国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多数行业的在华欧盟企业仍然对中国充满信心。在华欧盟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所表现出来的信心,印证了欧盟企业对中国的战略重视程度。
调查还显示,一些欧盟企业认为,中国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应不断对中国这个重要市场加大投入。尽管正值金融危机,但仍有39%的受访企业表示在今年将考虑新的投资。同时,在华欧盟企业期待中国政府创建更加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
“中国将在明年上半年摆脱危机”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将成为第一个从经济下行中走出来的主要经济体。中国所遭受的危机影响将在2010年上半年结束,中国将比世界其他地区提早一年走出危机阴影,而全球其他市场所受到的危机冲击可能将在2011年上半年才开始消退。
受访企业认为,虽然中国还不能取代美国或者欧盟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但在企业发展的全球战略中,中国变得愈发重要。调查显示,大约37%的企业表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在增加,只有3%的企业认为中国在其整体战略中的地位有所下降,而36%的企业认为没有显著变化,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市场。
从中国经济刺激计划中获益
在被问及中国经济现状及确保增长的措施时,61%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政府提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仍需其他措施共同促进。经济复苏。13%的受访企业则表示,中国政府提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足以确保经济持续增长。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2-0143-02
无论是从经济行为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经济影响的角度来看,它们的主体都是人。所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人力资源这一关键性的因素。因此,在市场上,具有长远发展战略目光的企业都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实现人力资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力求人力资源在企业效益中占有更多的地位。但是在实际境况中,企业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人力资源的再生,人力资源的充沛是否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对于二者之间的科学安排和统筹是企业必须要首先考虑的重要问题,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一)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核心概念
“资源”是大自然的慷慨赐予,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环境。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源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存在的,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和智力也是客观存在的资源的一种。所以,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资源,如未经开发的矿藏、山川等等,另一类是人类自身所具有的智力和体力,也就是人力资源。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要获得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资料,就必须要向自然界索取,所以,自然资源是财富的主要形式。但是,在现代社会,人的智力和能力对于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资源也就主要指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资源是指智力正常的个体,而狭义的人力资源是指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的、具有正常智力水平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个体。它受人口总量、人口的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终极目标。基本目标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终极目标就是开发人的潜力、培养人多方面的能力和智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首先表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方式更加多样化,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更加高,能够从过去的单纯地管理员工转变为刺激、鼓励员工的全面发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管理手段,为了实现员工和岗位的最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要负责规划流程、设计工作,还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最后,人力资源将人看作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资源,注重人的潜力的挖掘、能力的发展,价值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组织工作培训,不断地挖掘和培养人才,争取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和基本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十分复杂琐碎,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具体工作职务的分析,对于员工工作效率和结果的评价,员工的调配及管理等等。目前,各大企业为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吸引、留住人才或者培养、开发人才,都围绕着这几个内容来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此外,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也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即潜能开发、人才获取、实施调控、统一整合、维持激励。这五个职能以职务分析为重心,形成一种彼此联系的关系网。职务分析是人才获取的需求来源,是潜能开发的主要目标,是实施调控的总指挥,是统一整合的载体,是维持激励的措施,所以,职务分析不仅仅是各项职能的核心,而且是各项职能发挥作用的依据。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科学、高效的办法来合理配置和安排设置人力,它的作用对象是能够提供智力服务和体力服务的个体,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科学地获取、合理地维护、持续地激励人力,并将这些环节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活动之中,使之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内容和重要环节。狭义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或组织内部,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协调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或者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管理,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所产生的问题和矛盾,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将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视为可以开发潜能、创造效益的资源,并通过科学的方式,实现人与事的最佳组合,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促进人与人之间思想、观念的和谐发展,进而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让团队中的成员都能够共同成长和进步。如果组织的综合实力和综合效益提高了,那么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也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和更多的发展机遇,他们的潜力便能够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进而为组织和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随着新的方法和理念的进步而不断地更新,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学术界、企业以及其他领域都密切关注着与国家人力资源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变化,以求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口大国的优势,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就要满足三方面的要求,市场的供求关系平衡、产业结构优化、低投入和高产出。这三个方面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它们都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来提供足够的人力和智力,实现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恰当、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避免市场中出现的供给不足或者供不应求的情况,规避经济危机的风险,提高我国经济抗风险的能力。此外,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包括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基于此,我们要尽量避免发达国家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活环境,改革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健康合理发展。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它正在由过去的数量型、速度型、粗放型转变为质量型、效益型、集约型,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深入剖析,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本质是资源管理方式的改变,资源的不同管理方式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模式。综合而言,我国目前市场上的资源主要有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在这四种资源之中,人力资源是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资源,这是因为其他三种资源都要服从人力资源的分配,由人力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决定着经济资源是否能够高效、高质地转化为社会财富。
人力资源的充沛程度决定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需求的人力和市场提供的人力这两个总量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要注意采用动态的管理方式,以保证其在宏观层面上的科学性。只有这样,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够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此外,经济学家贝克尔认为,发达国家一半以上的资本并不是以实物的形式出现,而是以人力的形式出现的,如果人力资源管理较好,那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所以,我们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后劲,可以看它的人力资源的充沛程度。
(三)人力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是随着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其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已经不能够继续发挥助推作用,此时就需要其他的替代性资源来替代。经济发展的关键除了自然资源之外,还有人力资源。增加人力资源投入的总量,提高人力资源投入的质量,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高科技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于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的助推力正在超过自然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
我国自从开始实施市场经济以来,传统的分配式就业逐渐被求职式就业所取代,铁饭碗式的终身聘任制被合同制所取代。人才市场上的人力资源流动性加大,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逐渐趋向多样化和多元化,人才就业的原因也更加复杂化,这都是人才自由流动的表现,它标志着人力市场的开放和成熟,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体系
在我国,因为诸多的原因,经济发展出现区域化差异,东部地区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均高于西部地区,所以,人才在自由流动的过程中就会率先流向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以便于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和生活条件。也正是如此,人力资源市场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的局面,中东部地区人才供大于求,而西部地区却极度缺乏人才。要解决这一不平衡的局面,就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体系,运用自身所掌握的政策和信息优势,有意识地引导人才向着某一区域进行流动,保证全国’各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当地政府和企业要调整政策、出台措施,以保证当地人才能够全部留下来,并吸引更加优秀的人才。
(二)建立人力资源的客观评价体系
对于财务管理的环境变迁,可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从宏观环境看,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等等。而从微观环境分析,又表现为:公司内部的机构重组;公司之间的购并与重组;虚拟公司的兴起等方面。而每一方面的特点及其对财务管理,都提出了挑战。
1、经济全球化浪潮。近20年来,在技术进步与各国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规模扩大,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期内,经济全球化将呈现出新特征:一是网络经济将带动电信、银行、保险和运输等全球服务业市场继续扩张,已经形成的时间上相互连续、价格上联动的国际金融交易网络,随着交易手段和方式的不断创新,交易量迅猛增长。二是跨国公司已突破反垄断法约束,全球购并将涉及更多领域,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又将使生产、营销、消费日益具有全球性。三是WTO等多边组织、国际政策协调集团、非政府组织的国际网络和区域性经济组织,通过全球范围或区城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安排,将在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对财务管理有着直接影响的是金融全球化。金融已经成了改变我们生活的关键性力量,在某种意义上,未来不是信息时代而是金融时代。金融全球化对企业来说是一柄双刃剑。它使企业筹资、投资有更多的选择机会,选择权是有价值的,所以说,金融全球化客观上提升了企业的价值;但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可以看出,在金融全球化的背后,是极大的风险。在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今天,如何寻求机遇,规避风险,是财务管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所面临的最重要课题。
2、知识经济的兴起。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并对“知识经济”下了明确的定义,即“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这标志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全面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促进产业不断升级;二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高新技术产业,美国又称为“新经济”,认为美国近十多年的经济持续稳步的发展,主要归功于“新经济”,而“新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从而建立了一种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格局,对企业财务管理来说,知识经济改变了企业资源配置结构,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改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那么,对于知识资本如何进行确认、计量和管理又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3、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电子商务是由美国IBM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的,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两者结合的成果。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也演化到网络财务时代。网络财务的最显著特点是实时报告(real—timereporting),企业可以进行在线管理。网络财务的前景是诱入的,但它引起的安全问题同样让人担心。
4、企业重构。企业重构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兴起以来,愈演愈烈,现已成为席卷全球的浪潮。从它的外在形式和历史演进看,它分为三种形式,同时也是三个阶段:(1)80年代的公司内部重构,即压缩管理层次,使管理更灵活机动,剥离公司非核心业务,增强公司核心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公司的全球竞争能力。(2)90年代公司之间的购并与重组,这次公司购并浪潮与20世纪前几次购并浪潮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一是跨国购并呈上升趋势;二是购并集中在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3)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虚拟企业。有人认为虚拟企业就是网络公司,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网络公司仅仅是虚拟企业的一种。所谓虚拟企业,按照德国斯图加特大学H.J.Bulliger教授的解释:“虚拟企业是这样一种网络组织:由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高度发达,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已突破传统的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如合资企业、跨国公司等等。而通过网络,应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分散的互利的合作,一旦合作的目的达到,这种合作关系便宣告解除。因此,这是一种暂时的、空间跨度很大的合作形式。
企业重构的外部因素是来自全球企业间激烈竞争的压力以及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内部原因则是为了增强其竞争优势而必须的战略调整。企业重构对企业本身,甚至对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对财务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公司内部重构时如何进行资产剥离;公司之间的购并如何进行资本运作;跨国购并时如何进行国际财务管理;而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更是无章可循,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
二、21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知识经济与电子商务等等的冲击,当代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已经明显不完全适应21世纪财务管理的环境变迁,在指导企业的财务管理实务方面捉襟见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当代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工业经济,以有形资产管理为主的基础上,而目前全球正大步跨向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逐步上升,有的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已经大大超过有形资产的价值。(2)当代财务管理的手段落后,随着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财务势在必行。(3)当代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范围狭窄,仅限于财务风险,而对于风险投资的管理极少论及。(4)现行财务制度呆板,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等、不相容。(5)现行财务评价体系主要限于可用货币计量的财务指标,而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知识资产等缺乏适当的指标加以考核评价。
针对当代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为了更好地满足21世纪财务管理的需要,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将以环境变迁为契机,不断进行创新。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可以预见财务管理将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
1、理论基础建立在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重的基础上,既重视有形的物质资本管理,即传统的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又重视无形的知识资本管理,即知识资本的取得、使用以及对知识资本的所有者进行企业剩余分配。在工业经济时代,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本,如果一个企业的物质资本雄厚,其发展就越有优势,所以在企业里,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就占据统治地位,其利益高于其他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并掌握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扩展了资本的范围,改变了资本的结构。在企业新的资本结构中,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这一变化将引起财务管理呈现出一些新特征:(1)传统财务管理目标将从“股东财富最大化”发展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理阶层、一般员工甚至政府等等,他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如果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仅仅归结为股东的目标,而忽视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必然导致矛盾冲突,最终损害企业的价值。如果我们招企业的财富比做一块蛋糕,这块蛋糕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属于企业契约关系的各方——股东、债权人、员工、政府等等。那么,当企业财富总额一定时,各方的利益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当企业的财富增加后,各种契约关系人的利益都会较好地得到满足。(2)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本在企业资本结构中所占主导地位的形成,必然导致企业资产结构的变化。在新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孰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将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的投资对象。(3)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将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将和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一样分担企业的风险,同时也分享企业的税后利润。目前,国内外的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对员工进行送“红股”,以及一些传统产业对企业经理实行“股票期权制”,这些都是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形式,可以预见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2、公司理财手段与方法以网络财务为主,并将网络财务融入到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中。网络财务是以互联网INTRENET、内部网INTRANET以及电子商务为背景的在线理财活动。网络财务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与方法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网络财务环境下,从空间看,企业的事务可以进行远程处理,便于整合整个企业的财务资源,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时问看,企业的一切活动均可以实时报告,便于企业进行在线管理,从而显著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2)在网络财务环境下,对于拥有许多下属机构,而这些下属机构又呈复杂结构且行业多种多样的集团型企业来说,可以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包括与企业内部部门的协同、与供应链的协同和与社会部门的协同,从而使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最大限度地节约和使用资源。(3)在网络财务环境下,电子单据和电子货币将得到普遍使用。电子单据可以节省许多中间环节,从而促进财务流程速度和效率的提高。而电子货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条件,也是网络财务的重要基础。货币的电子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网上支付、网上结算,不仅可极大地提高结算效率,更重要的是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降低了企业资金成本。
但是网络财务只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不能等同也不能代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已从20世纪60—70年代的物料需求规划(MRP),发展到80年代的制造资源规划(MRPⅡ),再进一步演化到90年代的企业资源规划(ERP)。ERP系统的基本思路是将企业的运营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人力资源、质量控制、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和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按用户需求制造的思想。由此可见,网络财务的发展趋势是融入到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中。版权所有
3、财务风险管理与财务安全管理并重,风险投资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企业所面临的金融全球化、知识经济和电子商务等财务环境的变化,企业所承受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了。金融全球化和电子商务所产生的“网上银行”及“电子货币”将使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更快捷,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这使得货币的形式及本质发生变化,从有形形态演化成无形形态、从直接价值演化成间接价值等。知识经济将使信息传播、处理、反馈以及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这些新变化既给企业带来机遇,同时也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同时,往往忽视财务安全管理,无意中为经济犯罪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电子商务业务的拓展,特别是金融性业务的拓展,往往容易出现一种严重的脱节现象,这就是业务发展与有效监督机制不能同步进行,业务和技术有新的发展,而有效的监督取不上,从而严重威胁企业的财务安全。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财务软件的“防火墙”技术等。
“创新”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承担知识与技术创新的主体之一——中小型科技企业由于其面临的财务风险比大中型企业要大得多,所以它们的融资渠道主要是通过风险资本市场,吸收风险投资。所谓风险投资是指风险投资公司为有发展潜力但缺少资金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最初的风险资本投入,待被投资企业进入稳步发展阶段,风险投资公司就通过股票上市或转让方式收回投资,获取利润。处于初创和成长阶段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如何才能获得风险投资公司的育睐,争取到风险资本注入,随后又如何使用好风险资金,如何偿还风险资金等等问题也将成为21世纪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4、财务制度更加灵活多样,既降低现代企业的成本,又增加企业的亲和力。财务制度作为一种公开的“财务合约”,用来规范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而激励与约束机制又是为了降低企业委托一关系中的成本。现代企业的委托一关系一般包括顾客与公司、债权人与股东、股东与经理以及经理与雇员等多种关系。在组成和约集的众多关系中,都会出现难题和成本,而和约集又构成了现代公司。由于委托人与人之间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会有多次利益背离,委托人为了确保人的行为符合自己的利益,就有必要进行激励、约束;惩罚和监督,而这些强制措施都会带来成本。财务危机使情况更加复杂,它加剧了大多数的难题和成本。为了提高企业的财务价值,可以预见,企业将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如员工持股、利润分成、高层管理人员股票期权以及灵活的福利制度等,来降低企业的成本,同时也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另外,对于财务和约中的债务和约、管理和约等的执行情况要进行监督,从而建立健全约束机制。现代企业的约束机制也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如政府法规、馈券条款、债券评级、财务报表审计、维持良好声誉等等。激励与约束是相对应的,缺一不可。
政府投资环境是政府为各种投资主体的投资回报提供的条件和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政府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等。就政府投资环境与其他投资环境相比较而言,任何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都具有共同的特性,即政府投资环境具有同质性。然而,就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相比较的角度而言,政府投资环境又存在着区别,有的甚至是巨大的区别,即政府投资环境又具有差异性。在了解政府投资环境同质性的同时,更清晰地认识其差异性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是寻求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有效路径的关键点。
一、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从哲学上讲,政府投资环境的同质性,就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本质或一般特性;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则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特殊性。从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系来看,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差异性的认识水平,也是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差异和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最重要的认识平台。从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实践来看,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主要来自于不同行政区域的自然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的不同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往往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色,由此需要政府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提供不同的服务,进而形成特点各异的政府投资环境。
地理位置不同,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首要因素。地理位置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因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构成的影响上。这种影响虽然会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却不可能完全消逝。不同的地理位置,因其气候条件和适宜于人类生存的条件不同,往往会历史地形成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这种因地理位置的影响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性,在客观上促成了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上的差异性和政府其他方面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如沿海和内地在具体的政策供给上,就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内地就无法提供临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又如处于交通要道的行政区域,往往是商品的集散地,需要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等等。这种具体政策环境的差异性,往往是难以通过主观努力加以改变的。
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是形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又一个基本要素。从根本上来讲,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通过对资源的加工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产品的过程。因此,自然资源永远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要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加工自然物质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分布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和全覆盖的特点。但具体到某一种或某一类资源而言,其在自然地理上的分布却永远具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往往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核心要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又往往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需求和供给的差异性,由此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是,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往往会使拥有资源和拥有不同的资源的区域,形成资源性经济区域,在具体的政策环境的形成上,往往会出现排斥其他产业的屏障。这种屏障实际上就是资源型经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单一的重要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有些是无法改变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呈现日趋缩小的趋势。特别是由于整个社会资本的不断积累,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上,某一区域相对过剩的资本总要找到新的增值空间。资本的流动性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在客观上对政府投资环境产生影响,使政府投资环境在质和量上呈现出某种趋同的态势。
2.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主要是指由于人的主观选择而使不同的行政区域形成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这种差异性来自于特定行政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理念、观念创新能力以及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等多个方面。这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最重要而又经常发生作用的要素。
历史文化上的差异,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根基。不同的行政区域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别,是一个永远存在的事实。这种差异性虽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旧的差异性消除的同时,还往往会产生新的差异性,反映到政府投资环境上,就导致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即使存在雷同的情况,但也不会是对其他行政区域的翻版和克隆。由于历史文化的作用,使得一个行政区域会产生集体的历史记忆和观念取舍,由此使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在政策的设计与选择上形成不同的特点,营造了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如江浙等地,历史上就有商业文化的基因,一旦有适宜的气候,就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并由此构成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
经济发展理念上的差异性,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从宏观上讲,人们一般都对计划经济观念和市场经济观念的差异有着比较清楚的认知。但就形成区域间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来看,经济发展的理念又不仅仅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而是大量的经常的体现在政府和民间对于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好恶上。从理论上说,理念也是历史文化的现实表现。具体到政府投资环境来说,理念又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的主观因素。由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和民间在经济发展理念上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尽而形成了对市场主体产生不同影响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使同一投资者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发生着不同的投资成本和获取不同的投资收益。
观念创新能力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就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实际发生作用的观念创新,并不表现在认识水平和能力高的个别人身上,而是一个行政区域集体的观念创新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少数人对于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快速演化为本行政区域的集体认同上。观念创新与一个行政区域的国民教育文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地说,国民教育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地区,对创新观念认同与接受的就相对较快,观念更新的周期也相对较短。观念创新是政府投资环境创新的基础和认识来源。观念创新能力的差异,也就构成了政府投资环境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现实要素。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对于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有着不同的定位和选择,由此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具体差别。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选择正确,政府投资环境就往往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反之则呈现恶性循环。这方面的实例无论在沿海地区,还是在内陆,都不鲜见。如东南沿海的某个市,由于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上一直摇摆不定,且几任政府几经结构性的政策调整,使其不仅没有抓住中央在改革开放初期给予的优惠政策,形成先发优势,而且还丧失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时机,至今也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
3.政府投资环境的累积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累积差异性,主要是指政府投资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由于历史积累的原因而形成的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存在的差异。累积性差异是客观差异性和主观差异性综合作用的体现,是政府投资环境存在差异性的历史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生成和改变,尽管是一个人为的过程,但并不由人的意志任意去改变。从实践上来看,改变一个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既不像变形金刚那样来得随便,也不像换一身衣服那样容易。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无论是良好的政府投资环境,还是不如人意的政府投资环境,其形成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由于历史积累形成的差异性,往往又带有很强的历史惯性,这种惯性同样来自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从客观上讲,由于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行政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进而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上的差异性。经济发展是和人的现实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形成,往往意味着一种现实的利益结构的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变,同时也意味着对利益结构的调整。在客观上的差异性还足以支撑既有利益结构的条件下,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容易做到。比如对于资源型行政区域,在资源远未接近枯竭期前,要调整经济结构就往往得不到广泛的支持。由此也可以看出,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的历史积累,往往是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的重要成因。
从主观上讲,主观差异性的历史积累,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特别是其历史惯性影响最大。政府投资环境从外在上体现为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等方面,但从内在上看则是一种具体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模式的体现。一个行政区域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具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改变的。从根本上说,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的不同的利益结构,更多的并不来自于客观上的差异性,而是来自于主观上的差异性。由于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的区域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观念特别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不仅会形成特定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进而形成维持既有政府投资环境的强大社会力量,而且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变,又往往是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预期,因而在获得社会支持的力量上,常常又会处于相对的劣势。这就使特定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具有极强的历史惯性,进而形成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二、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
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是不同行政区域政府间投资环境质量的对比。这种对比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它们不是各种经济要素及其构成相同的行政区域的对比,而是所有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对比。因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上,所有的行政区域都在同一片蓝天下既相互合作,又要相互竞争。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差异性。相反,正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为缩小以至于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上的差异性创造了条件与可能。
1.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特点
认识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首先需要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一般地说,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与市场主体的竞争有相同之处,但又与市场主体间的竞争不同。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相同对手”的竞争。一个行政区域无论占有怎样的竞争优势,都不可能将另一个行政区域挤出竞争的行列,也不可能彻底排除另一个行政区域与其存在的竞争关系,除非中央和上一级政府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这一特点决定了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是“相同对手”之间永远存在的竞争,竞争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从理论上讲,不能定义一个行政区域永远保持对于另一个行政区域的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在竞争中出现此强彼弱的不断转换,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综合性竞争。普遍来说,市场主体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产业中的竞争。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则表现为不同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竞争。这种综合性竞争,并不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在所有的领域和产业,都要对其他行政区域形成比较优势,而是依托某一两个或几个优势产业,有效地吸引相关市场主体和集聚更多的资本,形成相比较的优势,进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总量、效益和社会发展上形成优势。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一种合作和互补性的竞争。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如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为全球市场以至于本国市场提供所有的产品和服务一样,任何一个行政区域也不可能为自身,以及国内外市场提供所有种类的产品和服务。作为“相同对手”,不同的行政区域之间,既存在着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长期占有或赶超对方的竞争关系,更存在着因自然和历史上形成的分工而相互合作的关系。这种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会因不同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资本总量、资源占有情况等的不同而不同,也会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日益丰富,但从整体上来说都集中体现在相互提供市场和服务上。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既是在竞争中不断增强的,同时也是在合作中不断培育和生长的。没有合作就没有区域间的有效的竞争。
2.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竞争比较优势的基础
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就其具体的技术层面来看,更多地体现着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从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主体,政府投资环境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不仅不是降低,反而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这主要是因为:
一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高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都是因其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而形成的。一个资源匮乏或没有海上交通条件的行政区域,不可能去制定特定资源开发和保护或临港经济发展的政策,也谈不上这方面的政策环境问题,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在提品和服务的特殊优势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加强政策环境建设,以及其他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政府投资环境每一个基本要素的具体构成,只要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就不存在质量上的问题。同时,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才能形成比较优势。
二是不同行政区域占有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实际上是扩大区域间经济发展互补的空间。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等。任何一个行政区域,在上述资源的占有上,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资源占有的情况不同,决定了其政府投资环境的具体构成也不同。如同任何一个行政区域的政府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上,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样,其政府投资环境的建设也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应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差异性,形成本行政区域的优势产业,增强与其他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性,提升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三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提升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建设,不能简单地复制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等,而是必须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这就决定了某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在政府投资环境的建设上,必须突出与其他行政区域的差异性,以此为基础加强自身的投资环境建设。如在政策环境的建设上,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就不能随着经济发达地区跳舞,而要在市场准入等方面相对降低门槛;在服务环境建设上,也不能一味效仿,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产业结构,来提供相应的服务等等。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说,政府投资环境如同一人的穿着打扮,不是越洋越好,而是越适合自己的身份和体型越好。而要做到合身、合时、合用,就必然要以突出差异性为基础。
3.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比较优势,又决定了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一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的基本途径。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从其发源与起步来看,都是来自于其特有的资源优势。有的是因交通便利而繁荣的;有的是因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发展的;有的是因政治和历史原因拥有丰富的科技和人力资源而发达的等等。但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经济优势。政府在培育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其他方面环境时,只能是依托本行政区域的资源条件,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来培育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获得更强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有效吸引市场主体的基本途径。人们习惯上都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上,也是如此。不同的行政区域,往往集聚了不同的市场主体。所集聚的市场主体中,资本量最多的又往往是与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相关。从政府投资环境对于市场主体的关系而言,除了极少数特殊的资源性产业以外,对于不占有垄断性资源的行政区域而言,优势产业是可以跨区域流动的。政府只有基于本行政区域的实际,通过突出差异性,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才能吸引更多的与本行政区域优势产业相关的市场主体,壮大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三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的基本途径。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成本,主要取决于其优势产业和相关的产业链条的平均成本。政府投资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意义,集中到一点,就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为市场主体提供最大的合理利润空间。当然,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成本,首先是降低其优势产业特别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的平均成本,以此来吸引市场主体和集聚民间资本,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这就要求政府在加强投资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要把降低优势产业的投资成本作为首选政策目标,以此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贤卓:中国经济发展软环境理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对于财务管理的环境变迁,可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从宏观环境看,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等等。而从微观环境分析,又表现为:公司内部的机构重组;公司之间的购并与重组;虚拟公司的兴起等方面。而每一方面的特点及其对财务管理,都提出了挑战。
1、经济全球化浪潮。近20年来,在技术进步与各国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规模扩大,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期内,经济全球化将呈现出新特征:一是网络经济将带动电信、银行、保险和运输等全球服务业市场继续扩张,已经形成的时间上相互连续、价格上联动的国际金融交易网络,随着交易手段和方式的不断创新,交易量迅猛增长。二是跨国公司已突破反垄断法约束,全球购并将涉及更多领域,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又将使生产、营销、消费日益具有全球性。三是WTO等多边组织、国际政策协调集团、非政府组织的国际网络和区域性经济组织,通过全球范围或区城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安排,将在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对财务管理有着直接影响的是金融全球化。金融已经成了改变我们生活的关键性力量,在某种意义上,未来不是信息时代而是金融时代。金融全球化对企业来说是一柄双刃剑。它使企业筹资、投资有更多的选择机会,选择权是有价值的,所以说,金融全球化客观上提升了企业的价值;但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可以看出,在金融全球化的背后,是极大的风险。在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今天,如何寻求机遇,规避风险,是财务管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所面临的最重要课题。
2、知识经济的兴起。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并对“知识经济”下了明确的定义,即“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这标志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全面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促进产业不断升级;二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高新技术产业,美国又称为“新经济”,认为美国近十多年的经济持续稳步的发展,主要归功于“新经济”,而“新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从而建立了一种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格局,对企业财务管理来说,知识经济改变了企业资源配置结构,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改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那么,对于知识资本如何进行确认、计量和管理又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3、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电子商务是由美国IBM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的,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两者结合的成果。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也演化到网络财务时代。网络财务的最显著特点是实时报告(real—time reporting),企业可以进行在线管理。网络财务的前景是诱入的,但它引起的安全问题同样让人担心。
4、企业重构。企业重构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兴起以来,愈演愈烈,现已成为席卷全球的浪潮。从它的外在形式和历史演进看,它分为三种形式,同时也是三个阶段:(1)80年代的公司内部重构,即压缩管理层次,使管理更灵活机动,剥离公司非核心业务,增强公司核心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公司的全球竞争能力。(2)90年代公司之间的购并与重组,这次公司购并浪潮与20世纪前几次购并浪潮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一是跨国购并呈上升趋势;二是购并集中在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3)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虚拟企业。有人认为虚拟企业就是网络公司,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网络公司仅仅是虚拟企业的一种。所谓虚拟企业,按照德国斯图加特大学H.J.Bulliger教授的解释:“虚拟企业是这样一种网络组织:由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高度发达,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已突破传统的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如合资企业、跨国公司等等。而通过网络,应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分散的互利的合作,一旦合作的目的达到,这种合作关系便宣告解除。因此,这是一种暂时的、空间跨度很大的合作形式。
企业重构的外部因素是来自全球企业间激烈竞争的压力以及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内部原因则是为了增强其竞争优势而必须的战略调整。企业重构对企业本身,甚至对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对财务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公司内部重构时如何进行资产剥离;公司之间的购并如何进行资本运作;跨国购并时如何进行国际财务管理;而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更是无章可循,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
二、21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知识经济与电子商务等等的冲击,当代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已经明显不完全适应21世纪财务管理的环境变迁,在指导企业的财务管理实务方面捉襟见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当代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工业经济,以有形资产管理为主的基础上,而目前全球正大步跨向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逐步上升,有的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已经大大超过有形资产的价值。(2)当代财务管理的手段落后,随着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财务势在必行。(3)当代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范围狭窄,仅限于财务风险,而对于风险投资的管理极少论及。(4)现行财务制度呆板,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等、不相容。(5)现行财务评价体系主要限于可用货币计量的财务指标,而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知识资产等缺乏适当的指标加以考核评价。
针对当代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为了更好地满足21世纪财务管理的需要,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将以环境变迁为契机,不断进行创新。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可以预见财务管理将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
1、理论基础建立在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重的基础上,既重视有形的物质资本管理,即传统的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又重视无形的知识资本管理,即知识资本的取得、使用以及对知识资本的所有者进行企业剩余分配。在工业经济时代,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本,如果一个企业的物质资本雄厚,其发展就越有优势,所以在企业里,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就占据统治地位,其利益高于其他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并掌握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扩展了资本的范围,改变了资本的结构。在企业新的资本结构中,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这一变化将引起财务管理呈现出一些新特征:(1)传统财务管理目标将从“股东财富最大化”发展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理阶层、一般员工甚至政府等等,他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如果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仅仅归结为股东的目标,而忽视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必然导致矛盾冲突,最终损害企业的价值。如果我们招企业的财富比做一块蛋糕,这块蛋糕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属于企业契约关系的各方——股东、债权人、员工、政府等等。那么,当企业财富总额一定时,各方的利益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当企业的财富增加后,各种契约关系人的利益都会较好地得到满足。(2)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本在企业资本结构中所占主导地位的形成,必然导致企业资产结构的变化。在新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孰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将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的投资对象。(3)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将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将和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一样分担企业的风险,同时也分享企业的税后利润。目前,国内外的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对员工进行送“红股”,以及一些传统产业对企业经理实行“股票期权制”,这些都是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形式,可以预见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2、公司理财手段与方法以网络财务为主,并将网络财务融入到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中。网络财务是以互联网INTRENET、内部网INTRANET以及电子商务为背景的在线理财活动。网络财务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与方法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网络财务环境下,从空间看,企业的事务可以进行远程处理,便于整合整个企业的财务资源,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时问看,企业的一切活动均可以实时报告,便于企业进行在线管理,从而显著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2)在网络财务环境下,对于拥有许多下属机构,而这些下属机构又呈复杂结构且行业多种多样的集团型企业来说,可以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包括与企业内部部门的协同、与供应链的协同和与社会部门的协同,从而使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最大限度地节约和使用资源。(3)在网络财务环境下,电子单据和电子货币将得到普遍使用。电子单据可以节省许多中间环节,从而促进财务流程速度和效率的提高。而电子货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条件,也是网络财务的重要基础。货币的电子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网上支付、网上结算,不仅可极大地提高结算效率,更重要的是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降低了企业资金成本。
但是网络财务只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不能等同也不能代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已从20世纪60—70年代的物料需求规划(MRP),发展到80年代的制造资源规划(MRPⅡ),再进一步演化到90年代的企业资源规划(ERP)。ERP系统的基本思路是将企业的运营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人力资源、质量控制、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和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按用户需求制造的思想。由此可见,网络财务的发展趋势是融入到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中。
3、财务风险管理与财务安全管理并重,风险投资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企业所面临的金融全球化、知识经济和电子商务等财务环境的变化,企业所承受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了。金融全球化和电子商务所产生的“网上银行”及“电子货币”将使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更快捷,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这使得货币的形式及本质发生变化,从有形形态演化成无形形态、从直接价值演化成间接价值等。知识经济将使信息传播、处理、反馈以及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这些新变化既给企业带来机遇,同时也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同时,往往忽视财务安全管理,无意中为经济犯罪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电子商务业务的拓展,特别是金融性业务的拓展,往往容易出现一种严重的脱节现象,这就是业务发展与有效监督机制不能同步进行,业务和技术有新的发展,而有效的监督取不上,从而严重威胁企业的财务安全。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财务软件的“防火墙”技术等。
“创新”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承担知识与技术创新的主体之一——中小型科技企业由于其面临的财务风险比大中型企业要大得多,所以它们的融资渠道主要是通过风险资本市场,吸收风险投资。所谓风险投资是指风险投资公司为有发展潜力但缺少资金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最初的风险资本投入,待被投资企业进入稳步发展阶段,风险投资公司就通过股票上市或转让方式收回投资,获取利润。处于初创和成长阶段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如何才能获得风险投资公司的育睐,争取到风险资本注入,随后又如何使用好风险资金,如何偿还风险资金等等问题也将成为21世纪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4、财务制度更加灵活多样,既降低现代企业的成本,又增加企业的亲和力。财务制度作为一种公开的“财务合约”,用来规范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而激励与约束机制又是为了降低企业委托一关系中的成本。现代企业的委托一关系一般包括顾客与公司、债权人与股东、股东与经理以及经理与雇员等多种关系。在组成和约集的众多关系中,都会出现难题和成本,而和约集又构成了现代公司。由于委托人与人之间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会有多次利益背离,委托人为了确保人的行为符合自己的利益,就有必要进行激励、约束;惩罚和监督,而这些强制措施都会带来成本。财务危机使情况更加复杂,它加剧了大多数的难题和成本。为了提高企业的财务价值,可以预见,企业将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如员工持股、利润分成、高层管理人员股票期权以及灵活的福利制度等,来降低企业的成本,同时也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另外,对于财务和约中的债务和约、管理和约等的执行情况要进行监督,从而建立健全约束机制。现代企业的约束机制也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如政府法规、馈券条款、债券评级、财务报表审计、维持良好声誉等等。激励与约束是相对应的,缺一不? 伞?nbsp;
1 引言
风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地球上风能资源极其丰富,据专家估计,全世界风能资源总量为全年2×1012kW,即1%的地面风力就能满足全世界对能源的需求。由于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风力发电已成为新能源技术中最成熟、最具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风力发电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全世界风力发电所产生电能占用电的比例已达1.5%, 在一些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得到普及,并且已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
2 全球风力发电的发展状况
2.1 世界风电发展状况
19世纪末丹麦人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风力发电机组,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风力发电站,随后多个国家相继研制了类型各异的风力发电设备。但由于当时风机技术较为落后、风电成本昂贵、人类对于能源和环境存在的潜在危机认识不足等原因,风力发电的发展速度缓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使世界风能技术的发展处于停滞。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廉价石油的大量使用又使得包括风能在内的所有可再生能源都不受重视。1973年爆发的世界石油危机,使各国政府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给予高度重视。于是风电技术和国家政策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2009年,虽然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秩序的动荡仍在持续,但风电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全球年度市场增长率达41%,行业市场格局基本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美国、欧盟和亚洲仍处于全球风电发展的主要领导地位,明显的变化是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了2009年新增装机容量全球第1的国家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9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累计已达1.58亿kW,增长率累计达31.9%,产出总值为450 亿欧元,从业人数约50万,该产业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09 年底,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涉足风电领域,目前17国累计装机容量超过百万kW,2009年累计装机容量排名前10位和新增装机前10 位的国家如图1 和图2所示。
2.2 中国风电发展状况
根据2004-2006年第3次风能资源普查结果显示,中国陆地、海上10m 以上高度的风能可开发量为7亿-12亿kW,但随着风机高度的逐步提高,由过去的几十米达到如今的百米以上,这一数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7 年中国气象局实施了中国风能资源详查与评价工程,并于2010 年首次公布了中国风能资源研究的重要成果:中国海、陆距地50m 以上的高度,风速达3 级以上风力资源的潜在可开发量约为25亿kW,在风电五大国中,中国风电资源与美国接近,远远高于印度、德国和西班牙。
3 风力发电技术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主要是风机系统的发展和发电系统的发展。根据发电机的运行特征和控制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可分为恒速恒频发电和变速恒频发电两大类。现在,全世界风力发电系统正在研发变速恒频发电技术,并有迅速取代恒速恒频发电技术的趋势。
3.1 恒速恒频风力发电
在恒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中,风力机采用定桨距失速控制或主动失速控制;大容量的机组主要采用主动失速控制;当然也有风力机采用变桨距控制的恒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但这种系统有诸如齿轮箱易磨损和输出功率不平稳等缺点,所以很少被应用。产生这些缺点的原因是桨叶节距角的调节不能跟上风速的变化,导致风力机轴上的转矩波动严重,从而影响齿轮箱的寿命和输出功率的平稳性。恒速恒频发电中主要是采用三相异步发电机,也可采用同步发电机,但在大容量的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的应用会在电网故障时引发一些问题,所以一般不使用。这种风力发电系统通常在发电机定子与电网连接处接有无功补偿用的电容器组。其容量一般按补偿发电机空载时吸收的无功功率来设计。负载运行时所吸收的额外无功则要来自电网。为了配合系统的起动,一般发电机具有电动机起动功能。在这种风力发电系统中,由于风速经常变化而风力机转速不变,CP值往往偏离最大值,风力机常常运行于低效状态。随着风力发电系统单机容量的增大,发电效率显得越来越重要,追踪最大风能捕获,提高整个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效率成为当务之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及风力机制造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使大容量风电机组实现最大风能追踪运行成为可能,它就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
3.2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
变速恒频发电技术的诸多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使它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中。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新建的大型风力发电系统大多采用变速恒频方式,特别是MW级以上的大容量风电系统。变速恒频发电风力发电系统有多种形式:交-直-交系统,变流励磁发电系统、无刷双馈电机系统、开关磁阻电机系统、磁场调制发电系统、同步异步变速恒频发电系统。这些变速恒频发电系统有的是通过改造发电机本身结构而实现变速恒频的,有的则是发电机与电力电子装置、微机系统相结合而实现变速恒频的,各有各的特点,适用场合也不一样。
4 风力风电的前景展望
多年来,风电行业普遍追求的目标是:在陆地上强风地带建立装备水平轴、大功率、刚性桨叶风力机的大容量风电场。现在,风力发电已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1)关注陆地风电利用的同时,也重视具有广阔资源的海上风电的发展;(2)关注高风速的强风地带的同时,也重视中低风速的弱风地带风电的发展,既可扩大风源的利用,又能降低成本、简化维护;(3)关注大功率风机研发的同时,也重视小型机的发展;关注传统的水平轴升力式风机的同时,也重视新型的垂直轴阻力式风机的发展;关注传统的刚性桨叶风机的同时,也重视用新型材料设计制造的柔性桨叶风机的发展,以增加风机的可靠性和对风能的捕获量;(4)关注联网型大容量风电场建设的同时,也重视分散型、小容量风电系统的发展,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雪原、海岛、偏远地区电网不发达这一现状,具有更大的意义。上述风电发展趋势基本上都集中于一点,即最大限度地利用风力资源,积极推进风电事业的发展。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又把全人类的目光聚焦到低碳经济这一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上来。总理在大会的正式讲话中指出:“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如此长时间内这样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可以相信,一个大规模开发利用风能的时代,一个利用风力风电造福于人类的时代将会到来。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世界能源的日趋匮乏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之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人们在努力寻找一种能替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可再生、环保、洁净的绿色能源。
风能是当前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新型能源,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还是一种洁净、无污染、可再生的绿色能源。风能的利用,从风车到风力发电,证明了文明和科学进步。
绿色和平组织和欧洲风能协会2002年提出了《风力12》报告,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世界风力发电将达到世界电力总需求量的12%,我国电力发展“十一五”发展纲要中也指出,中国的风力发电将占世界风力发电总量的14%。风力发电与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比较,具有单机容量小、可分散建设等优点。随着国家对能源需求和环保要求力度的不断加大,风力发电的优势和经济性、实用性等优点也必将显现出来。
我国是世界上风力资源占有率最高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据资料统计,我国10m高度层风能资源总量为3226 GW,其中陆上可开采风能总量为253 GW,加上海上风力资源,我国可利用风力资源近1000 GW。如果风力资源开发率达到60%,仅风能发电一项就可支撑我国目前的全部电力需求。
我国利用风力发电起步较晚,和世界上风能发电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西班牙等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风力发电是20世纪80年代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发展初期研制的风机主要为1 kW、10 kW、55 kW、220 kW等多种小型风电机组,后期开始研制开发可充电型风电机组,并在海岛和风场广泛推广应用,目前有的风机已远销海外。至今,我国已经在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山东荣城、辽宁营口、黑龙江富锦、新疆达坂城、广东南澳和海南等地建成了多个大型风力发电场,并且计划在江苏南通、灌云及盐城等地兴建GW级风电场。截止2007年底,我国风机装机容量已达到6.05 GW,年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0.8%左右,比2000年风电发电量增加了近10倍,我国的风力发电量已跃居世界第5位。
我国大型风电机组的开发研制工作也正在加快。我国大型风电机组基本上依赖进口,通过多年来的开发研制,如今,大型风电机组的主要部件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其成本比进口机组低20%~30%,国产化是我国大型风电机组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大型风电机组从建设之初的山东荣成第一个风力发电场开始,到后来的广东南澳4台250kW机组、辽宁营口安装660 kW风电机组、黑龙江富锦单机960 kW机组,再到即将在山西、山东、江苏等地安装的大型机组,我国已建成一大批大型风力发电场,使我国风力发电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我国风能资源虽然蕴藏丰富,但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还远不及发达国家,故我国的风力发电普及率还很低。在我国,还有一些无电村,其中部分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应开发利用风力发电。
风能的开发利用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相当普及,尤其在德国、荷兰、西班牙、丹麦等西欧国家,风力发电在电网中占相当比重。20世纪70年生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机,欧美国家政府加大补贴投入,鼓励开展风力发电事业。1973年联邦德国风能资源投入30万美元,到1980年投资就增至6800万美元;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安装了1700多台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3 MW;1979年丹麦能源部决定给风轮机设备厂投入补贴,政府拨款建立小型风轮机试验中心,承担发风轮机许可证任务。到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共有大型风轮机近2万台,总装机容量2 GW。国际市场风力发电成本不断降低,有些条件较好的风力发电场,机组发电成本仅为8美分/kWh,风场运行维修费为1.5美分/kWh。从当前世界风力发电情况来看,无论从风机容量投资、年发电量、运行费用及运行稳定性等指标衡量,200~500 kW的中型风电机组都具有较大竞争力。
从自然环境来看,我国居于非常有利的优势地位。我国地域广阔,海岸线长、风力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国平均风能密度大约为100 W/m2,风能总量为3226 GW,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陆上风能总量大约为253 GW。在我国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和河西走廊,以及我国东北、西北、华北、海南及西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每年的年平均风速在3 m/s以上时间近4000 h,一些地区的年平均风速在6~7 m/s以上,对于风力发电来说,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利用空间。按“十一五”发展规划,至2010年我国风电装机总量将突破10 GW。
按风能资源密度、有效风力、风速、风能资源的分布特点来看,我国可分为6个地区:东南沿海及其海岛为我国最大风力资源区,有效风能密度≥200~300 W/m2以上,风速≥3 m/s,全年出现时间为7000~8000 h,风速≥6 m/s的时间也在4000 h左右;内蒙及甘肃河西走廊为第二大区,风能密度≥200~300 W/ m2以上,风速≥3 m/s,全年出现时间为5000 h,风速≥6 m/s的时间也在2000 h左右;从北向南逐渐递减;第三区为黑龙江、吉林东部及辽东半岛沿海区域,风能密度在200 W/ m2以上,风速≥3m/s,时间为5000~7000 h,风速≥6 m/s的时间也在3000h左右;第四区为青藏高原北部,风能密度在150~200 W/m2,风速≥3m/s,时间为4000~5000 h,风速≥6 m/s的时间也在3000 h左右;第五区是云南、贵州、四川、甘肃及陕西秦岭以南、河南、湖南西部和福建、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及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风能最小区,其有效风能密度在50 W/ m2以下,风速≥3 m/s,时间在2000 h以下,风速≥6 m/s的时间在1500 h以下,可有效利用风能仅为20%左右;除上述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被视为第6区,为风能季节利用区,风能密度在50~150 W/ m2之间,风速≥3 m/s的时间为2000~4000 h左右,风速≥6 m/s的时间在1000 h以下,其可利用风力为30%~40%左右。
风力发电机组由两部分组成,一为发电提供原动力的风力机,即风轮机,另一是将其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机。
风力发电中所采用的风力机一般可分为常规型和新颖型两类。其中常规型即传统的螺旋桨式风力机,按其运动形式不同可分为振动式、平动式、固定式和旋转式4种。按样式不同又可分为螺旋桨式、荷兰式、多翼式、涡轮式、多风轮式和帆翼式等6种。
新颖型是对常规型的革新,一般可分为竖轴风力机和增力水平轴风力机2种。其中竖轴风力机又可分为竖轴∮式风力机、旋转翼板风力机、环量控制型风力机和S型风力机4种。增力水平轴风力机可分为动力导流风力机和旋风型风力机2种。
用于风力发电的发电机,一般可分为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发电机两类。其中,交流发电机又可分为同步交流发电机和异步交流发电机2种。如果把风力机和发电机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可以把风力发电机组分为恒速恒频、近恒速恒频、变速变频和变速恒频4种系统。
利用风能资源发电,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其它能源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风力发电是一种干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有常规能源(煤电、油电、核电)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2、 风电技术日趋成熟,产品质量可靠,能源可用率达95%以上。3、风力发电的经济性日益提高,发电成本较低,低于油电和核电,如果计及煤电的环境保护及交通运输等投资,风电成本也低于煤电。 4、风力发电场建设工期短,单台机组安装方便。 5、投资规模灵活,易操作。
当前,我国的风力发电仍然面临许多难题,主要是工程造价高和上网电价高。目前,我国风电处于发展阶段,国家提供的支持政策还不甚完善,国家政策、经济因素等各方面的限制使风力发电还难以进入商业化、产业化发展轨道,要加快风电发展,国家不仅要出台保护政策,还要鼓励竞争,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也要给予大力支持。目前,我国已着手进行推动风力发电的商业化操作。针对风力发电具有一次性投资较高、年运行小时数低、投产初期还本付息压力大等特点,所以上网销售等诸多环节需要国家出台支持、优惠及奖励政策,以鼓励风力发电发展。一方面要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制定地方优惠政策,对风力发电给予适当补贴,鼓励利用风力资源。另一方面,国家还应加大科技投入,进行技术创新和科研开发,使产品及时更新换代,促进风力发电的推广。
结束语
风力发电具有既能保证能源的有序利用,又能战胜全球气候变化,更有利于全球的环境资源保护的优点。通过对我国风能资源及利用状况的调查,我国的风能开发和利用已经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尤其是小型风机的生产和应用已经相当广泛,效果也非常不错,并且前景非常广阔。我们要充分有效地利用风能这种可再生、无污染、环保节净的自然资源,通过致力于风力发电的技术创新与科研开发,使我国的风力发电得到长足发展,使风电在我国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我国把握机遇,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在积极实现火电、水电、核电、及潮汐能源、生物能源等多种能源发展过程中,实现风能服务于人类的特殊使命。
参考文献
[1]周春平,孙瑶廷,白旭.当今世界风力发电最新动向[J].发电设备,2001,(3).
[2]赵洪杰,马春宁.风力发电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9).
[3]孙涛,王伟胜,戴慧珠,等.风力发电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J].电网技术,2003,(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政府更加重视农村水利经济建设。很多农村地区政府都在原有水利工程的基础上修建了更多配套设施。与此同时,建立了更多相关部门,制订了配套的管理方案,构建了完善的农村水利经济发展体系。经过研究和调查发现,农村水利工程已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与其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农村水利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发展,是农村经济的重要命脉。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农村水利经济发展需要多方面共同合作。针对市场经济下农村水利经济快速发展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1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水利经济发展的概念
水利工程实际上就是指对人类长期生存有利的、与水相关的行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实际上就是为保证人类长期发展而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使用。在农村科学使用水力设备,能够有效防止洪涝灾害,帮助农民实现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农村的水利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就是农田水利系统,这套系统可以为农田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撑。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面临很多问题,例如灌溉、抗洪、防旱以及排水等,农田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农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投入最少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果,成本非常低,深受农民喜爱,但由于在后期管理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遇到一些阻碍和问题,导致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新农村背景下,建设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系统工程的管理,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2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水利经济发展的特点
2.1公共服务特征明显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提倡为农民谋取更多的权益和利益,保障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利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完全符合这一要求,这种公共民生工程可以有效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例如帮助农民减轻农业灌溉的压力,缓解洪涝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农业生产变得更加简洁。除此之外,降低因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改善整体农业生产结构,还可以改善当地水质,提升农民的生活条件。只要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严格管理,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公共服务的特点[1]。
2.2具有较明显的非价格性特点
在整体农田水利工作建设过程中,需要相关单位及部门做好充分的准备,水利工程建设与后期运营维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公共基础项目,就意味着其具有非价格性,这样的工程建设很难取得较大的直接利益,反而需要注重建设过程中的细节,使得整体水利工程建设更加科学化与合理化,为农民提供最有效、最便捷的服务。在建设过程及建设后,所涉及的建设单位都不会取得较高的经济利益,相关部门在后期管理过程中还要不断投入资金,才能保证农田水利工程为农民提供有效服务。在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需要充分考虑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筹备过程,在项目落成后要高度重视后期管理工作,充分提升市场竞争力,才能确保农田水利工程最大化地帮助当地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推动当地农业发展,获得更多实际利益,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的要求[2]。
3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水利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传统的经济体系与当前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存在差异。随着农村环境的不断改造,农村水利工程已成为经济支柱,需要农村水利工程与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结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农村水利经济发展可以与时俱进。
3.1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应加快建设当地农村水利的配套服务体系,提升传统农村水利工程,最大化地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政府要根据农村水利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努力提升农村水利经济建设模式。当前,我国农村一些水利企业整体经济效益非常差,甚至有一些处于亏损状态,需要政府进行财政补贴才能勉强生存下去。这就需要政府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深化农田水利经济改革,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同时,要完善相应的农田水利管理体系。只有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新农村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更是如此,需要将建立健全管理方式放在首位,不断细化和完善相关管理人员的职责及相应的管理机制。后续管理中要对农村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化的改革,与实际情况匹配,将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落实到位,管理制度更加人性化,具有可行性,不能在管理过程中建立难以操作的管理计划。在后续管理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遇到一些较困难或较复杂的项目,这就需要通过完善相关管理条例与制度,保证管理过程能够兼顾到每个细节,最大化地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作,减轻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负担,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水平。要想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就要建立相关责任机制,这些制度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才能确保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进而提升农村水利经济的发展[3]。
3.2完善农村水利经济建设的基础配套设施
现代物流管理正成为企业从流通渠道中追逐利润的主要手段,在资源和人力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今天,物流领域的潜力正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也正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物流管理的现代化插上了飞腾的翅膀,物流管理技术也随之走向成熟和完善。
一、物流管理技术与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创新
物流管理技术是指为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应用技术,以便各物流设备达到最合理的调配和使用。物流管理技术目前集中体现在运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工程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设计最理想的物流方案上。它能够在不改变物流装备设施技术的条件下,充分发挥现有的能力,获取理想的物流目标和经济效益。
现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管理和技术创新,物流管理创新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及独特的运作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成为企业快速积累资金,迅速成为行业主导的重要方式之一。现代化的管理只有采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才能实现,应用新的物流管理技术是物流管理创新的内容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物流发展到了供应链管理(SCM)阶段,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为物流管理提供节约成本和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的潜力,能大大增强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因此,企业能否成功地进行高效、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成为其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关键。随后,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第三方物流(3PL)企业于特定时间段内、按特定价格向客户企业提供个性化、系列化的服务。而第四方物流(4PL)则可以使迅速、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运送服务得以实现。可以说,新的物流管理技术正不断促使物流企业进行管理创新,使得物流管理逐渐走向现代化。
二、物流管理技术发展的信息化特征
现代物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的行业界限,通过供应链建立起对企业产供销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而实现物流信息化,即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务进行优化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水平的目的。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物流过程的可见性明显增加,物流过程中库存积压、延期交货、送货不及时、库存与运输不可控制等风险大大降低,从而可以加强供应商、物流商、批发商、零售商在组织物流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以及对物流过程的控制。目前,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物资计划、采购、供应或销售的各个环节,以及文件编印、数据传输、市场信息联网、汇集与分析等,现代化仓库管理的电子控制系统,运输、装卸的电子调度指挥系统等也得以建立。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发展的典型特征。物流信息经过了口头信息、文字单据信息、条码信息等历程,现在发展到物料、商品的多元信息技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企业级信息系统的升温,利用物料需求计划(MRP)和制造资源规划(MRPII)系统来改善计划成为行业焦点。随后,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弥补了早期供应链管理技术的漏洞,完成了使企业内部复杂的流程自动化的工作,使人力资源、财务和制造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流程集成起来。这些系统使得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协调效率得到了提高。此外,ERP系统还开辟了把信息存储在一个服务器的不同功能区域的先河,使得每人都可以读取信息,即原先只是限于某一群体的库存、销售、财务和其他信息可以跨部门进行分享。每一个部门或功能区域都和其他部门通过流程整合进行信息共享,可以改善预测,做出更有效的决策。ERP 的局限性在于系统实施耗时耗财及ERP方案的不灵活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现有ERP系统的基础之上,公司开始通过投资于先进的专门用于支持部门间决策的新系统来寻求改善各个部门的运作效率。专门致力于企业内部特定职能的企业内部供应链执行技术,包括计划、采购、生产、仓储、运输、财务结算和客户服务,引入了一定程度的专门化,使得简单的ERP系统的优势得以强化:定单管理系统(OMS)使得定单处理过程自动化;需求计划系统(DP)对需求进行预测并且检测预测的准确性;仓库管理系统(WMS)管理仓库中的库存、产品存放位置和拣货;运输管理系统(TMS)对调度、文档管理和其他运输作业进行计划和自动化;高级计划和调度系统(APS)对生产计划和排产作出安排; 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管理客户支持和销售队伍自动化的工作。每一个系统都是功能丰富,专注于固定领域和范围,旨在解决每一个领域的低效率问题和改善决策支持。
进入新世纪,条码技术(通过扫描对信息实现自动控制技术)、EDI 技术(电子数据的交换和自动处理)、GIS技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物流配送的最佳模型)、GPS技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现物流配置国际化)等物流管理的四大新技术得到了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高新的供应链集成系统,成为物流管理技术信息化的新高度。
三、物流管理技术的前景展望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向智能化、可视化、集成式的方向发展,使物流企业提高了向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物流服务的能力。
1、物流技术的智能化
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上的应用已远超出了数据处理、事务管理,跨入智能管理的领域。例如,配送中心的配车计划与车辆调度计算机管理软件,在美、日等国已商品化。它能大大缩短配车计划编制时间,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减少闲置及等候时间,合理安排配送区域和路线等。物流技术的智能化是指电子识别和电子跟踪技术、智能运输系统(ITS)等在物流管理领域的应用,如智能资源计划(IRP)、智能化船舶装载技术、生产合同组批切割钢铁智能系统等。
IRP是一种具有智能及优化功能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它打破了“面向事务处理”的管理模式,可使管理人员按照设定的目标去寻找一种最佳的方案并迅速执行。这样就能够紧紧跟随甚至超前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随之对原来的计划进行修正,并以最快的速度执行这些变化,以应付种种突况。
智能化船舶装载技术可以保障航运安全、货物安全、货物装载时的质量以及取货等各种要求,配备这样的系统可以提升效率、服务水平。钢铁产品一体化出厂系统包括发货、运输调度、船舶配备、仓库短途运输、车辆调度等等,钢材有各种各样的规格、尺寸和重量,它放在船上,首先要解决其放在哪个仓位、哪一排、哪一层,合理配备这些钢材需要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和决策技术的结合。目前,钢材切割配送中心已经成为钢铁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型物流服务方式,它针对客户不同的需求进行切割、加工、检查,在最佳时间内配送给各个客户。钢铁切割配送的关键技术――生产合同组批切割智能系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缝钢管生产具有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目前国内企业都是按订单安排生产,大型的钢铁厂每月有1000多份订货合同,数百种规格的产品,如何进行生产、切割、配送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切割问题中有热切割、冷切割的问题,有组批合同处理的问题。大批的单量组合合同,可以把它组合后进行切割。智能化物流管理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物流服务。
2、物流技术的可视化
物流管理可视化一直是世界物流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大型的国际快递公司更是迫切希望解决这一问题。可视化的物流技术可以使人们在成千上万件“流动的货物”中准确地查找一件他们想要的货物的真实图像。DVIR、GIS、GPS以及EPC等技术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DVIR的工作原理是在物流作业现场,设立若干个以条码扫描枪(或RFID读写器)与视频监控探头组成的物流查验点,当有货物经过时,系统将自动把货物的外观连同它的“运单号”自动记录保存,一旦需要,人们只要在系统中输入货物的运单号,DVIR能够在1-2秒之内找到这段录像进行播放,必要时,这段录像可以变成数字文件或图片被下载、打印与转发。这一技术正逐渐走向物流管理企业家的视角。
油品供应链中的物流服务包括两个环节:一次配送和二次配送,一次配送是从炼油厂到大油库,二次配送是从大油库到小油库,小油库再到加油站。先进的信息和控制技术,GIS、GPS和大规模的优化技术以及巨大数量的数据处理构成了油品配送决策技术的核心,利用可视化集成油品销售处理决策系统可以实现油品配送解决由油库怎么到加油站,车辆怎么调度、走什么路线等问题,使得服务好、质量高、成本低。这将给石油生产加工企业及相关物流公司带来很大的效益,既可以改善管理,也降低了物流成本。
产品电子码(EPC)系统可以实现物流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实现全程跟踪和追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的EPC代码,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对物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化管理。当物联网的构想成为现实的时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包括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够彼此相联,互相交流,整个世界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目前在国际上,EPC尚处于早期测试应用研究阶段。全球目前正积极开发低成本的EPC标签,完善EPC系统的整体环境(包括网络、安全、硬件设备等),并从标准和应用方面积极推进。
3、物流技术的集成化
现代物流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集成化是物流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主要是指企业物流技术集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于一体的集成创新。
物流技术集成化体现在: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将企业内部物流与ERP、CRM、SCM、EC等有机、实时、无缝集成,调动全球全国资源,减少库存占用,实现销售信息、生产计划、物流管理、采购供应的企业内外物流过程、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集成管理,尽可能实现物流过程的全方位、多角度、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和优化。使企业物流能更准确、快速、有效地为企业精益管理、提质降耗,降低库存,节约资金,快速反应、提高效益服务。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是物流技术集成化的典型代表。GIS、GPS和无线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再辅以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这些优势能够迅速、准确的智能配车、在途跟踪等,能够建立功能强大的物流信息系统,使物流变得实时并且成本最优。再如,深圳烟草公司西丽仓库卷烟成品配送中心的自动化物流系统。集成了荷兰、日本、意大利的高速自动分拣系统、关节型机器人、巷道堆垛机,采用了Profibus总线及一体化变频调速装置等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集成创新。该系统可实现对成品卷烟及时配送,品种可达300多种,出、入库能力为2万件/天,储量约为18万多件。
【参考文献】
[1] 孙大涌:先进制造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刘骥昌:物流配送中心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