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

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0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

篇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就业制度由原来的对毕业生“计划分配”转变为现在毕业生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在赋予学生更多自的同时,也赋予了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自。另外,自1998年扩招起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市场的需求,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同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如过分注重工作待遇,在求职过程中弄虚作假、毁约现象严重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也影响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大学生就业中进行就业指导和服务之外、必须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高,就业观念落后。多数大学毕业生往往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常常表现出一种盲目心态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对发达地区趋之若鹜,对落后地区则退避三舍,向往国家机关和大型企业,对基层单位、私营企业不感兴趣,缺乏艰苦创业、自主创业的精神。

第二,毕业生及家长某些错误思想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及家长仍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就业观念上他们认为读了大学就应当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有一份待遇丰厚的稳定工作 不敢面对就业中的风险追求保险就业,还有人把毕业后就业看得过重认为 一次就业定终身,认为只有到正规部门上班才算就业等,这些思想中的不切实际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正确的就业选择

第三,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出现就业诚信危机。在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中,一些大学生不是从提高自身实力出发,而是挖空心思用一些虚假材料包装自己,假造各种荣誉证书、资格证书和考试成绩,杜撰子虚乌有的社会实践经历及学生干部履历等;部分大学生不能严肃对待就业合同,在和用人单位签约后随意毁约,这不仅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的混乱,也使大学生的整体诚信度下降。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思想素质。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认识到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同时,在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调节大学生的心理,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和发展潜力,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舒缓他们的就业焦虑情绪,减轻他们的就业压力。

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第一,建立一支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辅导员、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对学生的理想信念、责任意识、价值取向、学习态度、职业规划、社交技能、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方面进行指导。

第二,将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结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计、编写、授课,把大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带入课堂,根据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

(二)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

高校要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为大学生分析全国宏观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确立合理的择业期望。把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宣传的重要内容。通过社会实践、讲座、报告等形式,使高校毕业生树立以热爱祖国、艰苦奋斗为荣的观念。同时,以多种形式对高校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动员,大力宣传当代大学生在基层创业成才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校园氛围。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

篇2

关键词: 女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挤

Key words: female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social exclusion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231-02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特别是女大学生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着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大学生也经历了由“知识精英”到“知识工人”的褪变,据统计,2000年到2011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从107万增长到2011年的660万,而从企业2011年招聘的大学生人数看,并没有和大学毕业的人数实现同步增长。[1]

大学生就业问题仅仅是一般劳动就业问题,而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劳动就业问题以外,还附带有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因此,研究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其特殊的价值。而根据全国妇联2009年9月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女大学生求职时。感受到性别歧视。而90.2%的被访企业的回应是,招聘“基本上无性别倾向”,却坦承招收女牛有诸多困难[2]。女大学就业社会排挤问题凸显,并成为高校乃至社会所关注的焦点[3][4][5]。

1 研究方法与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针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调查,选择毕业生发放问卷510份,回收问卷425份,回收率为83.3%。选择部分女生进行深度访谈。

2 问卷调查结果

2.1 “女性就业难”无疑是真实的 与男生相比,女毕业生就业更难,就业过程中确实存在社会排挤现象。本次调查也再一次印证了这一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2.1.1 女生更多感受到“女性就业难” 当被直接问及是否同意“女性就业难于男性”时,男女两性都表示同意,但女生持“完全赞同”的比例大大高于男生,女生为39.3%,男生为23.1%。分专业女生对比。理科女生持“完全赞同”的比例最高,为70.5%,文科专业的女生持“完全赞同”的比例最低,为21.6%。在女生之间,农村的女生感受更甚,持“完全赞同”的比例高于城镇女生15个百分点。

2.1.2 临近毕业期已落实用人单位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 本调查开展时,2011年大学毕业生求职正在进行之中,截止调查日,男生已经落实用人单位的比例高于女生。与用人单位“已签约”的男生占25.2%,女生为13.7%,“已有单位表示有意接收,尚未签约”的男生为23.7%,女生为18.7%,两者相加“已落实用人单位”的男生比例为48.9%,女生为32.4%。分专业来看,大多专业“女性就业难”,少数专业有例外,文科的女生“已落实用人单位”的比例还略高于男生。

2.1.3 对已落实单位的满意度男生高于女生 “女性就业难”的表现之一是对就业单位的满意度女性低于男性。男生“满意”的比例为23.6%,女生为14.8%。说明虽然女生也能找到工作,她们对工作的满意度较低,大多数女生对找到的工作不满意,因为相对较“好”的工作还往往是男生捷足先登。

2.2 女大学生被排挤现状的确认 通过问题1“您如被用人单位回绝后,回绝的主要原因是哪些?”通过对425份问卷的分析发现,被用人单位回绝的主要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专业占34.3%,其次是学历占21.4%,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分别是性别和身高,分别为16.8%和13.1%。对于被用人单位回绝的原因男女生差异较大的项是性别和相貌身高,男生会觉得比例分别为3.1%和4.3%,合计7.4%,女生分别为21.3%和18.7%。除了学历和专业外,女生被拒绝的原因更多是因为性别和身高,在对男生和女生进行访谈时,用人单位选人的顺序依次为男生、漂亮女生、女生。所以在就业过程中女生尤其容易受排挤是不漂亮的女生。

通过问题二“您在求职中用人单位对您提出过如下要求吗?”,发现用人单位前三项分别为经常出差、晚要小孩和经常加班,这些项都与女性的生理特征和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有冲突,更利于男性。

3 启示

3.1 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提升自已价值的关键 就业能力就是指大学学生通过在校的学习,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其综合实力,这些都为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顺利就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在就业中实现自己价值的一种本领。要想不断提高就业能力,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掌握求职经验,进而获得工作机会,并且在工作中争取晋升的机会,这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具体来说,可从三方面来考察:基础性能力、适应能力、创造性能力。顾名思义,基础性能力就是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水平,外语等级以及计算机使用情况;适应能力就是指大学生在得到一份工作后尽可能的维持住这份工作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许多的方面;创造性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不断发挥自身潜能,能在具备适应性能力的基础上在综合性能力方面不断的进步,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

3.2 提高女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升自身价值的根本 要相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作进一步的加深,首先要让她们增强创业意识,让她们能够正确对待创业问题,将创业看成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战略,在创业教育和培训的推动下,让大学生更充分的认识到,自主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己的工作,还能提供一些岗位给正在择业的人员,此外,还能分担社会承担的就业压力;其次在创业教育和培训的帮助下,让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业能力。高校要不断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竞争机制的建设,培养打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让她们不断增强创业能力。

3.3 提高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提升自身价值的有效手段 要想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首先要在实践性教学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更加注重实验课、实习课等实践课程的教学,把课堂教学与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实践方面的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备更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其次,为了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高校要努力与相关企业搭建合作平台,与社会实际工作部门进行合作,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随时在发生着变化,高校要及时掌握市场需求的人才类型,制定合理的大学生见习、实习制度,给大学生提供完善的教学实践基地,组织专业教师企事业进行社会实践、工程实践、项目实践和岗位实践,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实现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为了提高大学生在科研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具备更高水平的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其实践能力,高校要保证学生科研工作的的顺利进行,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研课题立项中去。

3.4 构建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自身价值重要保证 要想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合理,就要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更多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合理安排大学生的各项专业,设立符合实际需要的培养目标。我国高校教学中的弊端在于专业设置的局限,这就阻碍了知识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设置更多、更全面的专业,调整现有专业,增加一些之前不是非常重视的专业,使之更适应社会的需求;要结合自身条件,以优势学科群为依托,积极拓展新专业;还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贯通,力求做到文理渗透。

参考文献:

[1]冯蕾.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就业形势严峻[N].光明日报,2011-02-13.

[2]贺江平.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5,(03).

[3]张世文,彭文艳.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排挤”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9(4).

篇3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1

大学生就业难与我国高校的教育也存很大的关系。首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在近年来才引起各大高校的注意,很久以来,我国各大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规划教育并没有正式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一个漏洞。其次,高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认识不到位,缺乏专业化定位;最后,在高校,与大学生职业规划相关的配套体系不健全,使得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能顺利化开展,成效不大。

1 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分析

1.1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职业目标

在我国,有部分大学生升入大学后,心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觉得考上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部分学生开始不思进取,贪图享受,谈情说爱、玩网游等成为普遍现象。针对以上种种现象,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当今社会就业形势的认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竞争意识。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提早结合自身发展的个性特点来进行人生谋划,找准自己的职业角色定位,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能够在就业大潮中确定自己的方向,为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奠定前提基础。

1.2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高校就业率,提升办学信誉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会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有利于大学生依据自我发展水平合理安排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有了清晰的职业目标,大学生就会在日常生活行为中,自觉或是不自觉地向着目标的方向奋进,有利于大学生围绕着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展开自我活动,进而促进其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高效而有成果。此外,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一旦确定,就会充分调动学生努力奋进的主动性,有利于高校良好的学风建设。良好的学风一定程度上会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减轻压力,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就业几率,这就会为学校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进而提升学校的办学信誉。

1.3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利国利民,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大学生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竞争压力。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职业规划,有利于大学生确定自我的人生职业需要,有利于在众多的用人单位中间找准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会大大降少用人单位与就职者之间产生的偏差,不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而且对于个人职业发展、企业未来发展有重要的积极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下来,可以方便学生制定详细化的实现目标的策略与步骤,有利于学生以职业规划为导向积极提升自我。学生的自我能力提高了,成功就业的指数就会上升,从整个社会大环境而言,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现代化的经济建设。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思考

2.1 从整体上提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做好宏观指导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已经在各大高校引起了重视,但是从整体来看还没有在大的范围内获得推广。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尤其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局势来分析,加强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必须积极筹备,广泛普及。

2.2 突出专项化,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必须配备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为此,高校必须把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放在此项工作的首位。要注重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出台细致详尽的培训计划,努力提升师资队伍的知识水平、实践水平,并且对相关师资的培训要贴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保障师资队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2.3 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要讲求一定的科学方法

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要讲求一定的科学方法,要循序渐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首先要从理论知识上让大学生在宏观上能够有一个总体把握,让学生能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意义与重要性有积极的认识。同时要完善相关的配套知识的教育,如要同时对大学生开设心理辅导等相关课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按照学生发展的特点,按步骤分阶段来进行。在大一阶段主要是帮助大学生奠定职业规划的基础,积极帮助其形成相关方面的意识。在大二、大三阶段要对大学生开设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结合不同学科与专业的特点进行专业化指导,并努力为学生创设社会实践的条件,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四学生即将参与社会就业竞争,所以要针对就业形势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要使大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自我,能够为自己选择出恰当的工作岗位,顺利完成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的过渡。

2.4 积极为大学生职业规划创设环境

高校要积极为大学生职业规划创设环境。第一,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重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重视程度,同时要尽一切努力丰富大学生的就业信息。第二,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专项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要结合时展的特色,定期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对学生进行知识讲座等,使大学生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形势,进而更好地完善自我职业规划。第三,高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展开具体实践。学校要努力争取一切社会资源,为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创设条件,使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为大学生的日后就业与择业奠定基础。

3 结语

在就业竞争压力大的环境下,与时俱进,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提高就业竞争力,顺利实现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有着重要意义,高校应革新挖潜,重视这一课程的教育,重实施,重质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4

一、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训教育的背景分析

1.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我国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长期以来受到国家及社会的重视。近来,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直接原因来自就业的压力。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单纯靠传统的就业指导,传统的就业方式恐怕难以缓解毕业生就业的矛盾。如果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自主创业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锻炼,待条件成熟就能实现创业,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能为社会衍生出新的就业岗位,这无疑是良策。要让学生“学会生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实干精神,在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的基础上学会创业。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但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忽视基础知识学习、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学生缺乏实践环节和实践环节创新举措不足等问题,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创业与创新教育势在必行。从我国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实施创业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应当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和重要任务。

2.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趋势。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各部委、各级政府以及各种层次的高校决定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从教材的开发选材、课程建设、成果学分认定等方面都给予政策支持。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创业是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培养创新型青年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国外相比,中国高校的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创业教育,全凭一腔激情的创业失败率很高。以创业带动就业还要从教育入手,让大学生或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对创业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解,在真正创业前做好各种准备,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和大学生的抗风险能力。

二、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训教育的现状

1.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的不足。(1)在创业教育的总体定位上:创业教育内容局限在创业形式阶段。如组织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开展“创业设计活动”,建立“创新基金”创业中心等。事实说明,这种轰轰烈烈,但未提升到理念宗旨层面的 “形式”教育,不可能深入持久。(2)在创业教育的保障实施上: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建设“两张皮”,缺乏一整套理论体系且偏离学校整体育人的体系之中,变成了课外时间进行的“业余教育”。创业教育不能失去学科专业上的支撑,这样会使创业学子们激情有余而内功不足。(3)在创业教育的开设范围上:创业教育最先是由创业大赛发起的,刻有极大的精英化痕迹,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真正获得收获,大多数学子只有成为袖手旁观的“看客”。

2.当前我国各种创业教程设计和内容上主要存在的问

题。(1)创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和体系的研究缺乏系统构建。虽然一些高校对创业教育已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但是绝大多数高校仅在临近毕业期间才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课程设计和内容结构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全过程性。创业教育课程缺乏整体定位和思考,没有以基本价值为标尺,不能体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及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缺乏新颖性和实用性,未能发挥创业课程加强和改进创业教育主阵地的作用。(2)高校的创业教育缺乏系统的案例教学。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案例选材缺乏国际性和历史性,即使部分高校借鉴了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成果,但结合国情、地方实际情况进行创业教育的高校比较少。(3)创业教育课程结构缺乏实训、实践性。目前,国内各种创业教程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创业普及教育为抓手,并且大多数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就业指导相关联,并没有一种单独的以创业实训为主,结合创业理论教学,创业模拟平台为载体的大学生创业实训教程,致使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可操作性不强,创业失败率高。

三、大学生创业实训教育的研究目标、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1.大学生创业实训教育的研究目标、体系。通过对大学生创业实训教育的研究,针对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缺乏完整的创业实训教学体系以及全方位创业能力的实践,以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育设计作为创业教育的重点、难点,让大学生得到所需的各种创业能力的全面训练,为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训教育应遵循主体性、高标性、人本性和超越性等四个设计理念,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抓手,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为目标,以四大模块课程(环境课程、创业学科课程、实践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为主要内容,以体验式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大学生创业实训教育体系,从而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序开展。树立科学的设计理念,遵循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创业教育设计原则,明确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找准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训教材的内容,运用适应大学生创业实训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科学合理地设置大学生创业实训教程体系,从而实现利于创业、利于就业、利于高等教育改革、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

2.大学生创业实训教育的主要内容。(1)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教学设计上注重创新性和实用性,注重学科的交叉性和渗透性,特别注重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2)课堂模拟创业实训活动。本着“自主、体验、创意”的实训理念,通过测评系统(内含多个测评软件和量表,准确地对被测试者自身的兴趣、性格、气质、能力和心理稳定等特征进行分析,全面反映被测者的能力、素质和特长,为创业者指出学习和努力的方向。包括了霍兰德职业性格测评、创业者素质、创业倾向、创业心理稳定等测评)、现实场景模拟等真实在现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通过模拟大学生创业较为集中的初创型企业的经营环境,为有需求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并富有实战效果的学习和案例训练,为今后真实创业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3)分析创业政策,做好大学生创业基础知识准备。汇集最新的国家地方、教育部已经政策帮助大学生及时充分地了解当前创业政策信息;收集与创业相关的法律、财务、营销、管理、公关及交际等方面的知识。(4)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途径。剖析创业项目的选择,包括对项目环境的考察,商业机会的把握,创业风险的评估,从而对项目进行论证;创业团队的创建,包括创业者评价模型(RISKING),创业者特征,创业团队组建基础,创业团队组建注意的问题,创业团队组建的核心,创业团队的管理要素,起草企业章程等;对创业市场的调研,包括市场细分的选择,制定并完善营销策划,分析竞争优势(反木桶理论);创业资源分析,包括创业资源的种类(人脉、物质、财力、创业资金等),创业资源的整合和管理,分析创业所需资源及其来源,资金的计算和筹集,制作创业资金使用情况表;创业计划(创立模拟企业),包括创业计划书的结构,计划书的写作技巧,计划书的常见问题,计划书的主要内容。(5)创业实践。通过案例训练、模拟公司运作、创业实地观测、创业团队建设等实训环节的设计,巧妙的把创业理论与实训结合起来,促进了学院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参 考 文 献

[1]夏春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4(6)

篇5

一、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在就业和创业中的意义

1. 从学生管理要求来说

高校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法制素质,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是引导和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尤其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重要阵地,是实施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载体。

2. 从社会发展趋势来说

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当务之急是加强公民的法制素质,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促进大学生法制素质得到提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二、法律导向作用在大学生就业和创业中的必要性

1. 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竞争力

一方面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和创业法律教育是就业和创业法律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样可树立就业和创业法律意识,诺守合同的就业和创业者。另外,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融资担保法律保障,是各国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根本经验。

2. 为实现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岗位

外国十分重视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法律制度建设。创业环境是创业成功的土壤,就业离不开法律的支持和保障,因此,法律保障构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宏观环境的必要因素。

3. 保障大学毕业生创业权益

就业权是法定权利,涉及公民的基本人权。劳动法上的经济权是指社会中从事财富生产,进行经济活动的劳动者所享有的权利,其中包括就业权。创业有利于带动就业,大学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创业法律可以为大学生特殊创业群体提供稳定化、制度化的法律保障。

三、法律缺失的表现及研究的必要性

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法律缺失主要表现为:

1. 就业与创业法律教育的不足

从大学开设的课程体系看,少有法律类课程设置,法律教育及相关课程设置没有提到应有的地位。

2. 相关国家法律政策的匹配力度不足

《民法》方面对就业与创业学生的年龄的限制可能会影响部分少年天才创业者等等。

3.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者存在着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不足的现象

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法律政策掌控力尚待加强,不能有效的依法妥善解决纠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所以为促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顺利开展,对大学生创业中的法律缺失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四、大学生法制教育在就业创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从国家和社会层面上考察

首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法规扶持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但是,政府针对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服务的相关职能设置还相对滞后,没有专门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法律咨询和服务的机构。

2. 教育形式需要进一步多样化

目前,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大学生法制教育主要局限在校园之中和课堂之内,并且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而学生管理部门在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做好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最终造成大学生法制教育手段单调,教育方式缺乏灵活多样。

3.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个人法律知识准备不足

第一、就业和创业者法律政策掌控力不强,不懂得如何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只有了解国家政策,才能走好就业和创业的第一步。但实践中许多就业和创业者根本不知道或知道但不知如何利用这些优惠政策。

第二、就业和创业者利用法律和政策来防范风险、化解风险的能力差。其中也包括各种法律风险,然而很少有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前认真了解与创业相关的法律内容,在遭遇风险时束手无策。

第三、就业和创业者在实践中运用法律维权的能力尚待加强。在实践中,对诉讼法、仲裁法等程序法有基本的了解的就业和创业者不多,利用法律解决争议协商和解、调解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能力有待加强。

4. 教育实效需要进一步突出

法制教育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教育形式,教育实效非常重要。但是,我们目前的法制教育,由于多方面的限制和制约,法制教育实效不是很突出。所以,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和社会交往中时常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甚至抱着无知、侥幸等心理以身试法,违法犯罪。

五、大学就业和创业法律保障制度的构建

篇6

在全球金融风暴背景下严峻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重视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作为高校职能部门和社会群团组织的共青团,要充分发挥优势和资源,把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

1、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创业就业状况不容乐观。据教育部的《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随之而来的是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1]据教育部统计,2003年至2009年一次性就业率分别为73.5%、73%、72.6%、71.9%、70.9%、70%、74%,而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极少,而且创业成功率不高,大学生创业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2、金融危机影响使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相关行业和许多企业面临困境。大公司用人紧缩,中小企业步履维艰,甚至破产,数以万计的劳动者失去了工作岗位,中国劳动力市场受到巨大冲击。由于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不景气,使就业岗位的需求相对减少,而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3、学生专业能力欠缺,职业目标不明,就业创业依赖性强。目前,大多数高校在院系、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仍然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大学毕业生在社会的成长基本处于自发的状态,市场需求和自身的能力决定了毕业生的职业定位,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不能够正确认知自我,职业定位模糊,职业方向与目标不明确。因此,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很茫然,存在较强的依赖思想。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原因分析

1、社会创业就业服务环境差,政府调控机制不充分。目前,我国创业就业教育、指导和服务环节薄弱,创业就业机制不健全,政府的主导、调控作用体现不充分,有利的社会创业就业服务环境没有形成,学校尚未形成正规化的创业教育机制,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少。虽然全国各省都相应地制定了多项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高校普遍开展创业教育,但总体上看,政府扶持力度不足,社会创业氛围不够,高校就业创业方面的教育、指导和服务依然薄弱,,就业创业指导机构建设、人员和经费投入等也严重不足,远远满足不了当前大学生的需要,这些因素导致主动创业的大学生很少。

2、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缺乏创业知识和经验。目前,许多大学生在就业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就业往往求大、求高、求稳,追求稳定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在创业过程中,创业意识比较淡薄,对社会缺乏了解,特别在市场开拓、企业运营上,很容易陷入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误区。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创业的有关知识、实际的创业经验、应有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必要的资金基础这五个方面都比较欠缺,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缺少个性化的信息传递。

3、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不足,创业扶持力度不够。金融危机让形势逐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创业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相应的大学生创业机构也相继建立。但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创业思维和创新精神教育缺乏,创业教育思想引导不够。在教育方法上,没有立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社会所需的具有良好的创业能力、鲜明个性和创造思维的人才严重不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创业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大学生创业没有创业资金,没有社会经验,没有与创业相应的社会关系,在创业过程中走得比较艰难,因此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共青团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和优势

1、高校共青团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竭诚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青年解决好成长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关系到共青团在青年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高校共青团组织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必要性体现在:一是培养自主创业型人才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素质青年人才大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大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2]二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针对目前大学生所面临的严峻而复杂的就业形势,将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和能力培养真正纳入高校德育体系中来,是高校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的一项战略选择。三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需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高校共青团组织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可以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学习创业技能技巧,锻炼创业能力,成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2、高校共青团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优势

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方面有显著的优势:一是有组织优势。高校共青团具有完备的组织体系,覆盖面广泛,组织结构严密,直接负责指导学生会、研究生会及各种学生社团工作,紧密联系青年学生,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方面更贴近大学生的现实需求。[3]二是有资源优势。现在高校团工作的社会化运作机制越来越明显,团组织联系面广,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可以通过各行业系统的团组织、青联组织、青年企业家协会的桥梁作用与社会各行各业建立联系,在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搭建就业创业信息平台。三是有载体优势。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载体十分丰富,共青团牵头或参与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的同时,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高校团组织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就业创业指导互补

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性质与共青团工作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团组织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方面与当前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存在一些互补,主要体现在:从内容上来讲,前者主要是贯穿四年的全程型就业创业指导;后者主要是毕业生就业的综合服务和择业指导。从载体上来讲,前者是以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科技文化节、名师讲座等方式进行;后者主要是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及专职和兼职的指导人员为主。从方法上看,前者主要是潜移默化,启发式、互动式的指导,强调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后者主要是自上而下、指令式灌输式的指导,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4]

三、高校共青团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思路和途径

1、提高团组织自身就业创业指导能力。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主体,团组织要着力建立高水平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一是高校团干部要正确运用国家就业创业政策,通过国家的宏观就业创业形势及其发展趋势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指导意见。二是团干部应通过参加集中培训、自学等途径来逐步了解、掌握职业生涯规范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的求职技能,以便为毕业生提供实际指导。三是要加强对就业形势的了解和调查研究工作力度,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前瞻性和实效性。四是要工作中找准定位,把握好授之以渔的原则,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就业努力方向。

2、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就业期望值与社会实际存在偏差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高校团组织要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传统优势,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主题团日活动、团课,辩论赛、演讲赛、社会实践、企业家高校论坛等,引导学生树立“灵活就业,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鼓励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树立“创业带动就业”的思想。[5]

3、构建创业实践平台,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能力。创业实践是实现创业教育的具体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有效办法,因此要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鼓励尝试创业实践。[6]高校团组织要加强与校内外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整合校内外资源,给学生提供尝试创业的场地,将创业意识转变成创业实践。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相关的感性认识甚至亲自体验创业的机会,又可以将创业教育转化为创业实践并检验其效果。在实际的创业过程中,通过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沟通,使大学生在走向社会的历程中经受磨练,在创业实践中了解社会,认知社会,在创业实践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树立面向基层就业、创业的理念。

4、发挥共青团文化育人作用,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校园氛围。高校共青团要积极弘扬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校园文化环境。一是要通过组织“科技文化艺术节”、“校园模拟招聘会”等校园文化活动,使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成为校园文化、校园精神的重要内容。二是要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创新创业价值目标。让大学生能从社会需要出发,结合自己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步建立创新创业价值目标。三是努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高校的创业文化有利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发掘。[7]高校共青团通过培养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和品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帮助他们增强敢于创新创业的信心。

5、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资源优势,构筑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高校团组织拥有丰富人力资源和社会活动阵地,可通过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本领。通过邀请有经验的创业家、企业家以及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到学校讲座、对话,为学生传授创业经验和技能。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和创业需求。举办创业计划竞赛,使学生获得模拟创业经历,锻炼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争取企业对学校创业教育的支持,为学生创造模拟创业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的创业学习和实践。

6、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提高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是解决就业创业问题的内在根本途径。为此,高校共青团组织应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统揽全局工作,促进大学生非智力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健康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加强青年学生与校内外师生之间、社会不同个体之间广泛交流与联系,促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广泛开展各种主体鲜明、具有特色的大型社会实践活动,在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地区政府等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既是高校团工作的一种角色,也是一种态度,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作风,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高校团组织的新职责。高校共青团组织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共青团优势,整合优势资源,开展各种思想教育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开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tgs.ndrc.省略/ggkx/t20090723_292290.htm.

[2]王维,曹英楠.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10):99-101.

[3]曹锦丽.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9(7)中旬刊:69.

[4]刘洋.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初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76-77.

[5]赵振宇.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的探讨[J].石油教育,2008(2):85-87.

[6]胡国胜,李炳论.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企业文化,2009(14):60-62.

篇7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由于受到现实就业压力及肩负着政治宣传任务等,以至于在实际就业指导工作中忽视了就业心理辅导、择业观教育、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年以来作为一门公共课,仅就优秀文化传统、“三观”、思想品质培养等内容进行传授,一方面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收和理解不深,另一方面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代背景及当前需求相分离的尴尬境地。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具有十足的必要性。

1、客观需求性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还未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机结合。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对学生就业择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忽视大学生正确就业观、择业观的培养,因此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容易扭曲和就业心态不佳等不良现象的产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对就业率的关注使之忽略了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容易造成大学生职业道德缺位、心理调节能力匮乏、创业教育缺失等。与此同时,我国就业指导工作发展时间较短,经验积累尚不足,许多规律仍处于摸索阶段,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施行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积累,因此,若能将二者相结合,通过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并强化工作效果。

2、现实必要性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较为单一,多采用课堂讲授的集体授课方式,无法满足大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特征。特别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更是激发了大学生对于高新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的浓厚兴趣。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若能将多样化、多媒体、有针对性地更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其中,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性,更能提高教学效果。与此同时,高校扩招一方面为高校带来了更多生源,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教学资源的紧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往往无心将知识结构扩展和丰富,就业指导工作者也无暇顾及大学生在就业时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若能将二者相结合,不仅能够节约教学资源,还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首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需取得高校领导的认同和推行。长期以来,高校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视为工作的首要任务,仅为博取更高的就业率而不遗余力,却不给予大学生充分的就业指导、择业技巧、职业发展道路、社交礼仪等必要的知识传输。因此,需要从高校高层领导的认可着手,在高校上下广泛推行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全面提高高校师生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认识。

其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需全体高校师生的参与和努力。由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陈旧,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相脱节,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又更为倾向于就业信息、贯彻就业政策等,往往忽略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和职业价值观。因此,需要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经验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通过全体师生的参与和努力取得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发展。

第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需在日常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意识地融入就业形势、就业心态、就业技能、就业政策等内容,并结合当前社会需求与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和讲解,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更有助于大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或自主创业等。

篇8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高校作为最主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建立就业指导体系提升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越来越多的本科院校为此陆续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程,可是这门课程在大学院校受欢迎的程度较低,效率不高,未达到预想的效果。可见,提高广大师生对于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必要性的认识,以及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如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二、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意义

现今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没有明确的规划,对于就业更是一片茫然,加之先前的教育体系中缺乏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介绍和指导,以至于大多数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对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前景非常有帮助。以下就建设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必要性加以阐述。

建设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首先,它为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制定一个较为完善的职业规划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教师在课堂上集中给学生分析当前就业现状,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具体介绍对应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其次,在课外,学生也可以就自己所设计的职业规划来进行一些实践性活动以及相关行业的调查。教师可以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帮助学生初步明确未来就业的大致方向,学生则不至于一无所知,茫然被动。再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增强了学校课程的趣味性和创新性,更为贴近社会现实,更具有社会实践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指导的效率。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

很多大学院校未聘请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进行教学,一般都是由其他科目任职的教师、辅导员或是班主任负责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与指导。课程教学模式与设计不够专业,不能够较好地结合当前就业发展与学生的择业观来进行更为详细、有效的指导,形式主义严重。学生与教师大都抱以应付了事的心态,以为只要最终考试通过即可,无须进行过多的实践性行动。如此的非专业化的教学指导,导致学生并未从中得到一些关于未来职业规划的实际性设想;反之,易导致学生对于就业愈加不重视,不会事先进行系统的规划,从而陷于被动不利的求职状态。

(二)课程形式过于单一

教师由于受长久以来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对于就业课程的教学指导缺乏相应的培训,习惯于使用传统的语言讲解,缺乏一些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乏味、无趣,使学生易产生视听上的疲劳。并且此类教学模式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三)缺乏一定的阶段性、延续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缺乏一定的跟踪记录和反馈,学生对于制定职业规划书大都以尽快完成作业任务的心态来对待,并没有设身处地去考虑自己的就业计划。同时,教师的教学指导一般只是集中在一段时间,并没有定期、长期去了解和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没有适当地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就业实践和创业机会,导致职业规划与现实脱离,没有起到一定的督促激励作用。

四、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策略

(一)引进专业的师资力量

各大高校应该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不仅需要外聘一些具有专门培训经验与一定创业经验的教师,也需要对原有的师资进行相关的培训,深化他们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认识程度,从而进一步改善课程的教学指导质量,给予学生更多实用性、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二)讲学与实践相结合

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与社会实践息息相关,不是单凭口头或书面上的陈述、讲解便可以解决。在教学指导上,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方向加以指引,同时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实践平台,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规划内容;对于学生职业规划中存在的一些迷茫,教师也需要给予一定的指导,而并非只是简单的口头陈述。

(三)注重阶段性跟踪指导

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的抉择存在一定的迷茫、不解,因为未来存在不可预知性,学生需要不断地探索,才可以较为顺利地选择自己心怡与适合的职业。这并非几节课或是几次实践就能够清晰明了的,需要教师阶段性地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

五、结语

当前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就业规划能力相对较弱,这就需要大学院校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促使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规划,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篇9

二、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满意度测量的必要性

首先,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讲,子女上大学是为了将来有一个好的职业或工作。从这一点上来说,家长的投资是为了得到回报,而高校有责任使它的“产品”富有吸引力,顺利地找到用人单位。那么,高校就理应注重其就业能力的培养。再次,大学生作为成年人,他们已具有评判事物好坏的价值标准,同时他们也是高等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就这一点来说,大学生有足够的发言权来对他们所受的教育进行评价。最后,现如今,有很些高校在就业率上做文章,使就业协议与毕业证、毕业答辩挂钩,就业率存在很大水分已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就业状况,而对于高校就业能力开发满意度的测量能够真实反映高校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所做的努力。当然有人认为用人单位的评价可能更重要,高校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沟通互动机制,通过用人单位了解哪些就业能力对于学生获得、维持就业是重要的。在针对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建立起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就业能力结构,之后将就业能力培养的内容设计为不同的教学环节植入教学活动设计中。那么,此时对这一就业能力培养过程,及其与教学理论的契合程度,学生的接受度等则是学生更有发言权。当然,这一满意度客体的内涵可以进一步外延,除了在校生、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还可以是毕业若干年的、抑或是用人单位、雇主。在此,暂将前者作为研究对象。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满意度模型构建

(一)理论基础

按照GB/T19000-2000的定义,顾客是指接受产品和服务的组织或个人。此外通过对ISO9000:2000中有关定义的辨析得到,组织的顾客可以分为直接顾客和间接顾客,那么非常明显大学生就是高校的直接顾客,而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则属于间接顾客。既然是顾客就有权去评价自己所接收服务的质量,同时,如果顾客对所接收教育质量满意度高,那么效果就越好,反之就越差,也就是呈正相关关系。顾客满意程度(CSD)是测量顾客满意水平的量化指标,是衡量一个组织测评或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是评价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满意度也就是大学生对于高校在教学和相关服务中进行的就业能力开发整个过程和质量的满意程度,即教育质量和服务满意水平的量化指标。

(二)模型构建

目前,普遍认可并使用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是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CSI(AmericanCustomerSatisfactionBa-rometer)。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是一种新型的以顾客为基础,用来评价并改善组织绩效的一种测量体系。基于高校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满意度模型的构建是以ACSI模型和中国高等教育顾客满意度模型CHE-CSI为基础,[3]并结合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际而形成的(如图1)。ACSI主要由顾客期望、感知质量、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度、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等6个变量组成。由于感知价值、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主要针对经济领域,另外由于在CHE-CSI模型中,这三种变量对于顾客满意的影响并没有表现出较高的拟合指数,因此在本模型中去掉了这三个结构变量。如图1所示,模型中的就业服务、教学环节开发、用人单位参与环节和学生工作体验机会均为感知质量这一变量的质量因子,这四个质量因子是实证研究而设立的。模型中的顾客期望是特指大学生预期将会在高校得到何种质量的就业能力开发或服务,顾客预期对应两个观测变量其一为对就业能力开发和提升的预期,其二为对将来就业情况的预期。这两种预期会影响顾客对质量的判断。顾客满意同时受到顾客期望反向和感知质量的正向影响。

四、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满意度指标体系

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满意度指标体系是就业能力开发满意度测量的核心,如果指标体系涵盖内容全面且观测量能很好地解释所对应的潜变量,那么将提高测评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因此,本指标体系在查阅大量文献并结合学生及用人单位对就业能力的实际要求并经过实证检验而形成的,力求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满意度的各种影响因素。[4]本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的内容基本上对中国高校都是适用的,只有本模型中的模糊质量因子可依据各高校的就业能力开发的具体情况和办学特色进行改进。如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对于表1中四个质量因子进一步展开,丰富其内容、加强其特色,最终形成具体而有特色的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满意度量表。最后经过对调查数据的汇总、整理、分析和处理,对每一个指标进行加权,最后由公式CSI=∑ωixi计算顾客满意度指数。

篇10

一、研究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目标体系的目的

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级别就业指导机构相继成立,意在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提高毕业生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但我们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如果高效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如果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是摆在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起步较晚,大学生就业指导仍处于摸索时期。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毕业生等各方面的协同配合。就业指导教育与社会经济的、人才市场的建立、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化及学生自身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纵观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指导工作队伍非专业。我国高等院校中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大多的是辅导员,他们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毕业生就业工作,没有一支专职的就业指导队伍,而且就业指导工作往往是他们较有弹性的工作,其他事务性工作则更具钢性。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深入研究及调查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很难从专业角度指导。

(二)就业指导工作形式单一。绝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以讲座和就业指导课等形式开展工作。就业指导讲座一般在毕业生求职前的一段时间来进行,但场数不多,内容乏味、指导意义不大、影响力不强。而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有纯课程化的倾向,缺少互动性,很难理论联系实际,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就业指导工作内容简单。当前许多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内容多为就业信息服务、就业方法指导及求职技巧培训等,这些内容只是处于一般理论状态、表面状态。而对于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如何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等则或为隔靴搔痒,或为缺乏,甚至没有进行教育。

三、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必要性

(一)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是顺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伴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加。劳动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显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22%,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国家正在调整经济结构,国有产生了大量的下岗再就业的职工。富余劳动力正在向城市不断流动。而这些劳动力的低工资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许多企业青睐他们的重要原因。从而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不能一个模式,就业需要多元化,构建就业指导工作体系非常必要。

(二)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是用人单位的需要。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不能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变化。大部分毕业生留恋大城市,追求铁饭碗,找不到心仪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目标。许多用人单位则认为当代的大学毕业生要求工作条件舒适,只要出现条件更好的单位就立刻跳槽,缺少责任感,使单位受到损失,导致不敢录用应届毕业生。所以学校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是非常必要的。

(三)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是大学毕业生自身的需要。许多大学毕业生不能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认识自己。没有较强的职业规划能力,不明确自己的素质、能力、兴趣和爱好,没有很强的工作环境适应能力。甚至有些大学生有较差的就业挫折承受能力、进取精神、团队精神。如果较大部分的毕业生不能实现高质量就业,不仅是对国家人力资源的浪费,更是打击了社会和家庭的人力资本热情,从而降低了人们参加国家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一)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是根据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具体落实到高校人才培养过程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稳定的系列课程。它始终贯穿于高校各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育人”功能的直接体现。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80-02

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直是评估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学校声誉和地位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是很重要的。辅导员是处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岗位和工作角色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应该成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重要力量。

一、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现状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辅导员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综观各高校的实际做法,许多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中忽视辅导员的作用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许多辅导员由于存在对工作岗位和性质过于狭隘的认识,认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与己无关。这种认识偏差导致他们在工作中轻视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一些高校的辅导员虽然参加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但是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方面随意性很大,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和规范,参加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辅导员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这项工作是分外的,是本属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因而积极性、主动性不是很高,一些辅导员甚至还存在抵触的情绪。这些问题的存在容易导致辅导员参与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在形式及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没有出成效,其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本应发挥的作用未能充分体现出来。

二、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必要性

辅导员参与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是其拓宽职业面、走向专家化和职业化的重要路径,是辅导员工作内容保持连续贯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实效性,以及增强职业认同感的需要。

第一,辅导员工作内容保持连续贯通的需要。出路问题和就业问题是大学生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的核心问题。辅导员的工作岗位要求辅导员应全面参与学生的管理,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思想、学习和工作方面得到及时的指导,也能使辅导员的工作始终保持较强的针对性。就业指导服务可以成为贯通辅导员所有工作的一条纽带,通过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也可以使辅导员的所有工作内容融通渗透,可以极大地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拓展辅导员的工作领域。

第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实效性的需要。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是通过端正就业态度、改变就业观念的教育达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

第三,辅导员增强职业认同感的需要。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受全社会深切关注的问题,辅导员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一旦经由自身创新性的努力和付出而取得工作实效,必定会获得广泛的赞许和认同,成就感油然而生,进而能继续努力地自我提升。对于高校而言,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可以起到改进和完善学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的作用。

三、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辅导员缺位的原因

第一,高校忽视辅导员的作用。多数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界定就是管理学生,做好学生管理的相关工作。这里“相关工作”的内涵在高校中并不明确,往往不涵括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内容,缺乏明确的责、权、利规定。

第二,辅导员认识存在偏差。部分辅导员对自身的工作范围缺乏了解,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及自身责任认识不足,导致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热情不高,具体工作缺乏科学性与针对性。由于认识偏差,部分辅导员甚至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第三,辅导员整体素质不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是导致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辅导员缺位的一个原因。以广西高校为例,担任辅导员的多数都是刚从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或者是因专业变化导致没有原专业工作可做的转轨人员,或者是学校的富余人员,甚至有些高校担任辅导员的是艺术体育类的人员,这些人员缺少系统和专业的培训,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因此,高校在对辅导员工作内容界定时特意排除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四、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基本要求

由上可见,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有其必要性,辅导员自身和高校都应采取相关措施,保证辅导员参与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能得到落实。

(一)对辅导员本身的要求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职业认同感。高校辅导员的身份地位和工作性质应该是明确的,但实际状况是辅导员的身份地位不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不明朗,这些成了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辅导员应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职业认同感,坚定职业信念,以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2.树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全程化的理念。教育部办公厅2007年12月出台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力倡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将改课程贯穿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因此,高校应按照全程化指导原则,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特征和需要,安排相应的工作内容,分层次进行指导和服务。辅导员作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生力军,首先在理念上就应坚持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全程化的思想。

3.提高大学生对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好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高低究其实质,是一个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理念的反映,是高校的生存乃至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辅导员应了解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必须遵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特性,安排不同的工作内容和重点,参与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4.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理论水平是辅导员参加该项工作的必然要求。就业指导服务涉及众多专业领域,是高校任何一门专业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参加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所以辅导员要勤于思考,多做一些理论方面的探讨,敢于走专家型辅导员的发展之路。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实践能力,敢于创新,不断提高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实效。

5.认真做好具体的就业指导服务工

作。辅导员要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的择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辅导员应深入了解学生,指导学生熟练运用SWOT分析方法正确认识自我,激发职业理想,规划人生发展。在就业指导服务过程中辅导员应灵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就业意识群。应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形成合理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构建坚实的职业技能体系。同时,应利用多种形式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实践、实训机会,鼓励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多途径、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学生求职应聘阶段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非常关键。辅导员应对学生进行求职应聘的程序、方法和要求方面的指导,密切联系学校心理卫生部门或者相关专业人士、做好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教育学生正确应对应聘挫折,科学进行心理调适。具体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还应包括学生就业后的信息反馈和继续指导工作,这是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对高校的要求

高校应构建和完善辅导员参加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机制。

1.明确辅导员的岗位性质、工作内容和职业发展方向。许多辅导员对自己岗位性质、工作内容以及将来的出路有一些困惑,从而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应明确辅导员的岗位性质、工作内容和职业发展方向,这样辅导员才会不断提高工作的绩效,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2.加强对辅导员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评估与奖惩。高校应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情况纳入辅导员考核的指标体系,与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结合,甚至与其职务、职称等挂钩。应完善和健全辅导员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监测、评估和奖励制度,及时、准确掌握辅导员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动态和实效,合理进行奖惩。

3.健全长效的学习和培训机制。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本身涉及的专业领域庞杂,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面和创新意识,要在了解就业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因而单一专业背景的人员是难以做好该项工作的。目前,辅导员在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方面亟待提高,必须对其加大对辅导员的培训力度,鼓励辅导员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指导服务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篇12

就业为民生之本。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就业鸿沟”问题是因为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的缺陷以及用人单位与大学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当前,我国就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市场选择为根本取向,以自主就业为主导模式,以素质能力为竞争之本,形成与计划经济迥然不同的就业机制。因此,需要让用人单位、学校共同建立新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培养错位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就业竞争力包涵着在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多项综合能力,关于其定义有多种解释。国际劳工组织(ILO)则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英国原教育与就业部(DFEE)把就业能力解释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国外学者Howard认为就业竞争力是指雇员具有劳动力市场和雇主所需要和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的能力;Fuguate认为:就业竞争力是指个体在其职业期间确认和实现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国内学者赵志川认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初次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以及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自己的智力和服务,从而保证自身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楼锡锦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可归结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

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较为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的开发培养,在就业竞争和职业发展中所具有的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职业化能力。

二、构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一)传统大学生培养模式的错位现象

1.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与精英就业观的错位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2000年至2008年,国内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1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5万、559万,2009达到了619万。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社会上的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的数量相比显然供不应求。高校毕业生从精英走向白领,从白领走向高级蓝领,继而步入普通劳动者的行列,但大多数毕业生仍然抱着精英情结,抱着昨天的就业观来面对今天的就业,于是产生了“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做”的现象。

2.大学生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错位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国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逐步过渡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就业。高等教育要瞄准经济结构调整与变化的规律,为经济结构调整与整个社会的进步服务。然而,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仍然是为工业化服务的,高学历毕业生是按照工业化的模式培养出来的,高等教育严重脱离社会需求,关起门来办大学。第一,大学生就业单位的主体的改变,以前是国营企业,国营企业招来学生后给学生一个慢慢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在企业中慢慢提高就业能力,而现在的就业渠道主要是民营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希望招来的学生拿来就能用,这就需要大学生有一定的就业能力;第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雷同,无论是研究型院校还是教学型院校,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差异,造成培养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同质化,造成恶性竞争;第三,高校办学的市场前瞻性不够,专业设置对市场研究不够,对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把握不准。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拓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应用性不强,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3.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错位

时下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中,几乎都要求应聘者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据相关部门调查,从平均数来看,成功就业的毕业生在“实习锻炼”、“校友经验传授”、“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个人服务”等实践性较强的项目上,所得到的帮助更大,这也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相符,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更加重视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实践可以让毕业生能够更快地把所学专业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快速地融入社会,更快地适应工作。而传统培养体系的设计大多缺少“职业见习”,或者仅有的一些实习环节也流于形式,导致毕业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实践经验。

4.学校就业指导与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错位

近年来虽然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逐步重视,但作为新事物,高校对如何开展就业指导,组建何种就业工作体系,如何使就业指导个性化、专业化等一系列问题把握不准,甚至简化为“找工作”。在就业指导中仍存在误区:(1)时间上缺乏连惯性,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主要集中在毕业年级,内容注重就业政策、信息的公布,注重应聘技能、技巧的培训,忽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2)就业指导各自为政,高校、市场、中介机构、用人单位缺少深层次的合作,就业指导缺少市场化运作机制。(3)就业指导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影响力不大,就业指导部门搜集到的市场对专业的要求信息难以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中得到体现。(4)就业指导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根据学生情况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职业设计和就业指导。(5)用人单位与大学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用人单位找不到适合岗位的人才,而大学毕业生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的尴尬处境。

(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括两个层面:第一,获得工作的能力,是基于满足用人单位用人的聘用条件,单位招聘人才时,不能仅局限于对技能和知识的考察,而应从应聘者的求职动机、个人品质、价值观、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第二,在职场能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基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而需不断提升的职业能力。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整套培养体系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有利于系统、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自我认识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一整套系统的、全面的培养体系,是从学生踏入校门就开始的。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专业及发展方向,帮助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自己的不足方面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就业能力。

2.有利于高校建立培养起一支具有职业指导能力的队伍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的建立需要高校有一批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根据学生情况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职业设计和就业指导。为高校师资培养出具有专业性、系统性、能力强的队伍,从而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3.有利于用人单位方便、快捷地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人才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单位——高校——学生”三维一体的培养体系,这种培养体系的建立有助于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用人单位能够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及就业能力,可以方便、快捷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学生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个岗位是否适合自己。

4.搭建实习就业平台,有利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学校和企业应联动共同培养大学生,为大学生搭建实习就业平台。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在大学生毕业之前,邀请企业介入其培养,从能力素质要求的提出到培养过程,最后到综合评价的整个过程企业都参与。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提升能力素质能顺利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避免了盲目性。

三、构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的理论依据

(一)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理论依据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基于胜任力理论建立的,胜任力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麦克里兰(McClelland)在1973年的《测试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用智力测验等来预测工作绩效或职业生涯的成功,其预测的准确度比较差,因此他提出以胜任力作为评价的依据。1970年代初期,麦克里兰博士在美国波士顿创立MCBER公司,为企业、政府机构和其他的专业组织提供胜任素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服务。在国际上,特别是先进企业中得到普遍接受和广泛运用。

胜任力(competency),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的特征”。胜任力特征包括显性和隐性两个部分。显性胜任力包括知识和技能。它是个人在工作过程中及工作结果中所表现出来的别人看得见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等。可以根据观察个人的工作行为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是胜任工作和产生绩效的根本保证。隐形胜任力,也叫做鉴别性胜任力。它是区别普通员工和优秀员工的关键所在。它是个人的态度、自我形象、品质、价值观、个性等。这些个人的潜在素质深藏于心,不易被人发现与比较,但同时又是左右个人行为和影响个人工作绩效的内在原因,也是决定人们的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

因此根据胜任力理论得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包括隐性的就业能力和显性的就业能力两个部分。隐性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毕业生自身所具有的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成就欲、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等,这些会决定和影响大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的职业态度、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这是毕业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的职业化素质;显性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专业知识和技能、表达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身体条件等,会影响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是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能够被用人单位容易发现和认可的职业化能力。

(二)基于系统工程的理论依据

系统工程理论是为了达到系统目标而对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构等进行分析与设计的技术。按照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即整体、综合、科学、动态和最优化的原理。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不仅仅涉及学校,还应包括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如果把大学生培养看作一个商品的生产过程,那么大学生就是生产线上的原材料,学校则是生产车间,用人单位应是此商品的使用者。因此,“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根据学生和学校的特点,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提供一整套从能力素质模型、测评、培养,最后综合评价的体系。

四、构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构架

基于胜任特征和系统工程理论,以及相关课题的实证的研究,本文拟通过构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应包含:第一,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职业化素质能力标准和不同类别职业胜任力模型;第二,建立适合大学生群体特点的大学生能力素质测评体系;第三,根据不同的职业化素质能力标准和胜任力模型建立适应社会需要和大学生实际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第四,建立基于职业化素质能力和岗位胜任特征的科学有效、公正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搭建大学生就业和社会招聘人才的桥梁和平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构建的具体思路见图1。

(一)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模型

按照麦克兰德的观点,素质包括5个组成部分:(1)动机。推动一个人为达到一定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内驱力。(2)个性特征。个性、身体特征以及对外部环境与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一贯反应。(3)自我认知。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即自我认同的内在本我。(4)知识。一个人拥有的关于某一具体领域的各种信息或情报。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所拥有的信息。(5)技能。完成一项具体的体力或脑力工作的能力。

我们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中将职业能力素质概括为:一个人能胜任某一职业的特性与能力。包括:身心素质、职业意识、一般能力、专业技能、特殊能力与经历等。我们构建模型的目标就是建立理、工、文法、经管、艺术体育五类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模型组合”,在评价不同对象时可以通过一定方法改变一定数量的评价指标或调整指标权重,使得测评更具有科学性。

(二)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测评系统

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测评运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心理测验、情境模拟等手段对人的能力、水平、性格特征等因素进行测量,并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及大学生特性对其素质状况、发展潜力、个性特点等心理特征做出科学评价。一类是心理测验,主要通过笔试测验来了解人的基本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第二类是评价中心技术,包括小组讨论、结构化面试、文件筐测验、情景模拟。

(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以培养大学生职业化素质为核心,以促进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执行为手段,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为目标的全方位的培养体系。按照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模型的要求,通过综合测评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目标和途径,通过教育培训使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科学地进行职业设计,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掌握求职技巧和方法,顺利就业。具体而言,针对大学不同年级的特点确立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

一年级:“转变角色、适应校园、了解专业、激发动力”;

二年级:“认知自我、设计人生,找出差距、明确方向”;

三年级:“提高素质,锻炼能力、夯实基础、定位发展”;

四年级:“掌握政策、提高技巧、调整心态、顺利就业”。

根据各年级不同的培养目标,建立各年级的培养课程内容,形成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培养体系的设置遵循内容实用、方式多样、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注重在实践中培养能力,为学生营造“干中学”的环境。培养方式引入企业新员工培训的方法,通过专业的职业能力训练技术、互动式的案例教学、企业实习的实战训练、职场环境模拟的角色扮演等训练环节,调整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择业心态,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对于参加就业竞争力培养的大学生进行评价,以用人单位的意见为主,综合学校、大学生、政府和社会专业机构的评价意见形成特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通过对比培养前后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变化来检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研究”的有效性,反馈到职业能力素质模型、测评方法、培养方式等过程中,不断改进存在的问题,形成一套科学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

篇13

基金项目:2016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民生调研专项课题:“就业难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601612)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30日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一)大学生就业难。在高校扩招政策下,大学生人数急剧增长,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高校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技能问题或者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欠佳而遭到淘汰。另外,就业岗位普遍较少,很多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工作经验有着一定的要求,而高校毕业生刚走出校门,缺乏工作经验,在就业过程中不占优势,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当前主要的就业形势。

(二)大学生创业普遍。在大学生就业难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成为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重要方式,我国政府和高校也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创业,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以创带就。同时,在当今信息时代,电子商务无处不在,电子商务创业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政府也积极出台创业政策,以促进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现象十分普遍。

(三)用人单位要求较高。当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大学生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而且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前没有接触过社会,缺乏职业意识,仅仅依靠学校的就业指导无法全面了解职位要求和工作流程,缺乏实践经验。同时,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仍采用传统的指导方式,缺乏对学生就业技能和学生就业方向的指导,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学生的能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高要求。

(四)就业岗位的不确定性。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新的不确定性的岗位,这些岗位的出现虽然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的,但是这些岗位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很多大学生认为岗位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不确定,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并不选择这些不确定性的岗位。同时,不确定性岗位也会造成人才的流动,不利于社会稳定。许多不确定性岗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原本处于这些岗位上的员工只能重新找工作,人才流动过快,影响社会的稳定。

二、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许多问题。首先,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不高。虽然大多数高校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职业追求,但是很多大学生的职业目标不够清晰,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特征以及职位的技能要求缺乏充分的认识,导致学生在入职后的稳定性不强,频繁更换工作。同时,部分大学生缺乏对国家创业就业政策的关注,无法利用就业政策来实现自己的就业;其次,大学生的期望值较高。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期望值较高,不愿从事底层工作并且对工资的要求较高,十分重视工作的稳定性以及工作的名誉等因素。大学生的期望值与大学生的能力不成正比,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二)高校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滞后。部分高校仍采用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这些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协作能力、职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质量不高;其次,高校的专业设置不符合行业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而高校的专业设置仍采用传统的专业设置方法,缺乏对行业变化的重视,导致专业设置不符合行业发展;最后,专业技术水平制约学生的就业。高校教师长期从事教育行业,缺乏专业技能培训和企业实习,不能够及时了解行业的新技术,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先进专业技术的了解,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严重制约学生的就业。

(三)就业指导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师资力量不足。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都由专业课教师担任,而专业课教师缺乏对就业形势和就业指导工作的了解,就业指导师资力量不足,导致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专业性;其次,指导效果不好。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效果不好,这些学校在开展就业指导的时候,只是向学生介绍就业技巧,以促进学生就业,缺乏对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就业指导效果不明显;最后,就业指导队伍不稳定。很多高校缺乏专门的就业指导队伍,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时候任命辅导员或者专业课教师担任,而这些教师缺乏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导致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同时,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由学校的管理人员担任,就业指导工作对他们来说只属于附属工作,这些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导致高校的就业指导队伍不稳定。

三、就业难形势下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路径

(一)政府方面。首先,加强对创业市场的宏观调控。政府应积极研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并预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根据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分析和预测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大学生就业创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次,完善大学生的就业保障。政府应积极了解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使大学生全面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同时,政府应积极保护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最后,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市场的运行机制。我国政府应积极规范大学生就业创业市场,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加强就业创业市场建设,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市场的运行机制。同时,我国政府应积极重视互联网在就业创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实现网络指导和网络招聘,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二)高校方面。首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积极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创新型人才和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同时,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资源来培养特色人才,将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使高校的人才培养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另外,高校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增强学生的综合技能;其次,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高校应积极开展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加强学生的校园规划和职业规划,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咨询服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展针对性训练。同时,高校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加强学生对创业的重视,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业,探索创业路径。另外,高校加强对学生就业和创业的跟踪调查,建立跟踪调查系统,积极听取毕业生的意见,改进本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效率。

(三)社会方面。首先,扩大人才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应积极更新用人观念和人才观念,充分重视高校学生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为此,用人单位应积极扩大人才引进的数量,促进技术升级,重视人才储备,改革人事制度,建立科学的用人观念,积极优化岗位结构,避免过度重视学历而忽视了人才的质量,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鼓励人才为企业发展做贡献;其次,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积极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和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将企业的职业教育带入高校,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同时,企业应积极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加强学生的职业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