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效亲子沟通

高效亲子沟通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1: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效亲子沟通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效亲子沟通

篇1

一、引言

孩子凝聚了家人对未来最深切的全部期盼,因此培养好孩子意义重大。只有通过合理引导小孩在解决具体事务过程中的思路和对策,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0到6岁,小孩基本上所面对的主要是幼儿园和家庭,而家庭的作用和地位远远大于幼儿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意义重大。幼儿教育是通过对具体事项的探究和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并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的办法,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具体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幼儿发现问题之间、事物之间之间的联系。亲子教育活动是当前幼儿教育活动中理念较为新颖、形式较为独特、使用形式丰富的教育活动。

二、在开展亲子教育活动中,引入家长参与互动教育策略的意义分析

儿童最初成长阶段主要集中在家庭之中,尤其是0岁至6岁期间,对幼儿开展有质量的教育活动不仅需要幼儿园等教学机构充分发挥作用,还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父母对幼儿的影响,在幼儿早期成长阶段,其成长发育过程中的环境对其自身性格和终身习惯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同时也关系到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开展有效的亲子教育活动,引入全方位因素,能够有效提升亲子教育活动质量。

儿童对父母有着很强的依赖感,0岁至6岁期间的幼儿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会更加明显。因此,在开展亲子教育活动中,通过积极引入家长参与其中,能够有效增强幼儿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帮助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良好的家庭氛围。当然0岁至6岁期间,小孩的成长和教育大多时间在家里完成,因此父母等开户者的教育理念和受教育的程度以及掌握知识的基本状况对幼儿成长进步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教育背景能够有效提升0岁至6岁幼儿早期潜力和智力的开发水平。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尤其是婴幼儿教育存在着极大问题和不足,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又极具现实性和必要性,因此在这一背景下,优化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有效解决幼儿的教育问题。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影响不断加深,而培养更高素质、更全技能的孩子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据此,只有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通过充分发挥家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将丰富大量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从而推动孩子在未来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学到更多知识。因此,在0~6岁亲子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实施引导家长积极参与互动的策略,有着极大现实意义。

三、0~6岁亲子教育活动中引导家长参与互动的策略内容分析

3.1 营造良好氛围,活动开始前充分做好亲子教育的宣传工作

想要有效构建这一体系,就需要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和环境,通过调动广大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才能助推构建亲子教育体系。而想要做到这一系列要求,首先,要做好亲子家长会召开工作。亲子家长会意义重大,通过召开亲子家长会,全面、系统、体系化向广大家长介绍开展亲子教育活动的所在目的和特殊意义。在家长会召开期间,应该明确在亲子教育过程中家长所应承担的责任和注意事项。同时幼儿园要积极做好自身推介和宣传教学理念工作,通过对自身教学风格和特点的充分展示,最终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助推亲子教育工作顺利实现。同时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开展一系列有效的宣传资料发放和免费咨询活动,一方面帮助更多的家长认识到开展亲子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同时又能提升亲子教育活动的内容。

3.2 丰富活动形式,利用多种活动方式加强引导家长参与亲子教育

家长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要重视合理引导家长参与亲子教育活动,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充分了解家长思想动态,通过对家长教育观念的有效认识和沟通,去寻找其在开展教育活动中的困惑和问题,同时积极结合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为家长制定正确合理的指导策略,通过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帮助家长革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水平,通过开展有质量的问题互动沟通,寻找到亲子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开展一系列沟通活动、丰富活动形式内容,帮助大多数家长积极参与亲子教育活动当中,积极鼓励家长,大胆创新教育理念与教育活动形式。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实现引导家长积极参与的目标。

3.3 积极拓宽教育资源内涵、开发家长教育资源,推动资源整合

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理论指导,还需要开展一系列有效的经验沟通与学习。通过开展一系列有效的经验交流会,丰富学习各种互动理念,通过对教育资源内涵的积极拓宽,实现多角度、多维度,扎实有效开展亲子教育活动。而在教育活动完成之后,要及时做好互动沟通工作,通过对活动开展状况的积极反馈和及时有效沟通,促进家长提升反思能力,增强家长对教育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

四、结语

在0-6岁亲子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只有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才能推动亲子教育活动有效开展。而这一体系就需要积极引入家长这一元素,开展互动教学的策略研究。想要有效开展O岁至6岁儿童亲子课程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提供科学高效和切合实际的支撑动力,通过建立体系化、制度化的教育流程,确保整个亲子活动全面科学开展。亲子教育不仅要开展一系列亲子教育活动,重要的是将一系列能够有效调动小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和内容,正是通过引入家长元素,引导家长,积极开展参与亲子教育互动的策略,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教育孩子,在孩子身体健康成长的同时,培养形成积极健康、茁壮成长的心理素质。

篇2

《父母执照》为教师、为人父母者补上这一课。目前全国有3.4亿个家庭,近3亿中小学生,每年产生二千多万对父母。广大父母、教师、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都需要学会高效沟通法则。它适合每个家庭、学校、教师,适合于做教材、礼品、福利,适合组织活动、课程销售,适合书店、音像店、商场销售,也适合个人订单、直销。

二、产品介绍:

雷京魁、许虎光老师经过多年总结研究,将美国心理学家汤玛士・戈登博士首创的亲子教育课程(1963年首创,被译成多种文字,在30多个国家广为流传,每年参加训练课程的父母,超过500万人)本土化,深入浅出地阐述与孩子和谐相处的十大观念、亲子沟通法则。

《父母执照》产品体系包括:系列书籍:《孩子和我更贴心――给三亿父母发执照》;系列音像教程:《父母执照》――亲子沟通法则训练教程VCD;黄埔学堂同时推出《孩子和我更贴心》、《父母执照》系列课程:《孩子和我更贴心》图书系列,《父母执照》亲子沟通法则VCD教程,《父母执照》全国1000场演讲会,《父母执照》每周亲子沙龙,《孩子和我更贴心》零距离班,《父母执照》训练课程初、中、高级班、《父母执照》讲师班,《父母执照》网上论坛及会员卡;超级儿童强化集训营,天才少年全封闭强化集训营。

三、利润分析:

书及VCD产品销售毛利(以一个普通县级市场为例):

1、人口总数50万人的城市,平均共有13万户以上家庭。以5%计销量:130000×5%=6500户。

2、毛利润分析:县级毛利:以书及VCD毛利138.8元计。销售6500套×138.8=90.22万元。

3、风险评估:投资2万元,VCD则销售20000÷498=40.16套,即只要销售41套即可收回成本。

以无锡江阴市为例:有190所学校,共有中小学生233180人,教师13518人。以平均每所学校销售100人计,其市场即有19000套销量,产品毛利润至少在152万(以每套图书VCD利润80元计),还有演讲会、培训班。

相关链接:

可以进货,也可以试销后再进货。

省级抵押金5-10万元(全省区域总经销),地(市)级抵押金1-3万元(地区总经销),县级抵押金0.3-0.8万元(县级总经销)。(张东)

地址:210000南京黄埔路黄埔大厦十四层A座

篇3

因为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家长与孩子之间能否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而家长与孩子之间能否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又在于家长与孩子能否进行良好的沟通,因此,我们课题组侧重对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进行培训,主要形式是开展“父母效能训练营”系列培训,目前已经举办三期30次培训,参训家长普遍反映获益匪浅,与孩子的沟通效果及亲子关系得到很大改善。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植入新观念,营建新关系

父母与孩子沟通乏力甚至无效,孩子对父母不尊敬、不孝顺的现象多数是源于父母的教育观念比较陈腐和落后,如“打是亲,骂是爱,孩子不打不成器”,“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有权威”,“孩子的成绩是父母的脸面”,“好父母就是把子女照顾得无微不至……” 殊不知这些观念往往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还会削弱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严重伤害亲子关系。

因此,“父母效能训练营”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给家长植入与孩子和谐相处的新观念,如“提升父母亲子沟通能力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用沟通滋养心灵,让真爱完善人格”;“孩子生来就具备无限的潜能”;“无条件的爱,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别拿想象当标准要求孩子”;“温暖来自父母的尊重与关心”……这些新观念让家长改变自己的同时孩子也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

如一位参加过“父母效能训练营”的母亲在培训感想中说:“以前我奉行的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孩子居高临下,觉得孩子就应该听从父母的安排去做,不然的话就是一顿训斥。但这样往往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自从参加了‘父母效能训练营’后,我学习到如何用孩子的心去看整个世界,如何了解孩子并鼓励他。如何发现孩子的长处,如何换位思考,处处为孩子着想。孩子也开始体谅、尊重我们,现在我们父母与孩子都能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彼此。”

二、培训知行合一,注重实践体验

目前很多家长也能意识到教育理念与方法的重要性,也在通过学习一些有关书籍或听讲座等途径来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但不少家长感觉零散而混杂的理念与方法常令自己困惑,在应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意外的情况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感觉所学的理念与方法很难执行到位而半途而废。因此“父母效能训练营”采用系统主题讲座与体验式感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学习—练习—反思—分享的过程来提高父母亲子沟通能力与家庭教育水平,父母感觉这一培训模式很有实效。

如一位参训母亲在培训感想中说:“培训中,老师通过以阅读、讲课、讨论、自由参与角色扮演等方式对我们进行教学,让我们试着用学到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和孩子交流。通过边学习边运用,我发现孩子的话渐渐多了,自信心增强了,学校里发生的大事、小事都乐于说给我听了,还有他的感受和评价。让我知道他平时在想些什么,对各种事物的看法等,使我及时掌握了他的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对他进行引导和提醒。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孩子的培养和教育不仅需要老师的教诲,孩子自身的努力,更加需要我们家长的积极配合与正确引导。通过学习让我学会一种全新的、高效的沟通方式,在获得健康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进步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到心灵的成长。”

三、重视孩子的主体作用,促进亲子双向互动

父母是成熟的个体,是教育者、监护人,是社会价值观、信仰与社会行为的直接传播者和体现者,在亲子关系中负有重要责任,起主导作用。调适、建设良好亲子关系,关键在于提高父母的综合素质。然而,孩子的主体作用也不可忽视,因为亲子关系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亲子双方的各种态度和行为有着相互的影响。

我校除了对父母开办“父母效能训练营”系列培训课程,还对学生举办“搭建心的桥梁”等活动课与讲座,让学生懂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内容,促使学生反省自己在处理父母关系时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帮助学生改善与父母交往的方式、方法,增进对亲情的感受和体验,促进亲子关系。学生在讲座反馈中写道:

“我明白了应该与父母架起沟通的桥梁,当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承担自己的一半责任,这样才是积极、正确的态度。” “我们要经常与父母沟通,有时要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思考、理解父母,要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要培养自觉性,不让父母为我们担忧。”“我们在与父母交流时,应注重自己的态度,使自己的语气较为平缓,不要过激,要和父母将心比心,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和父母意见交换。”

为了进一步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我们还邀请参训父母偕同孩子一起参加以“心心相映,携手共进”为主题的亲子活动。通过“蒙眼认亲”、“ 心有灵犀一点通”、“假如时光倒流”、“暴风骤雨我抵挡”等一系列需由家长与孩子协作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家长与孩子互相支持、努力配合,达到最高的默契,从而理解对方所思所为,增进双方深层了解。家长与孩子普遍反映亲子沟通方式得以改善,心的距离得以拉近,亲子关系进一步密切。

四、指导家庭教育个案,推动家教良性发展

我们除了对家长和孩子通过培训、讲座、团体活动等方式进行亲子沟通指导,还对个别有需求的父母和孩子进行个案指导。我们在指导过程中发现,不少带着孩子来咨询的父母最初认为孩子出现问题只是孩子单方面的问题,想请老师劝导孩子或给父母支招改变孩子。有时候主动前来求助的孩子也以为问题只是自己的,但我们在咨询中发现孩子的问题往往源于父母的教育观念与方式,源于亲子沟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在指导孩子的同时与家长联系,分析孩子问题的由来,或请家长前来参与咨询,指导家长调整教育方式,从根源上改善孩子的问题。

篇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园合作的教育方式目前已被幼儿园的教育有机结合,是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的趋势,能综合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力量,实现幼儿教育的多元化、多层面,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但众多幼儿园在家园合作中实施以“幼儿园为中心”的合作方式,对家长只是简单地命令,缺少必要的尊重、平等,激发不起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教育合力低效,甚至无效、负效。所以,在家园合作中,必须遵循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实现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优势互补,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助推幼儿的健康成长。到底有哪些好的家园合作的方式与策略呢?

一、开展轻松和谐的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幼儿非常期待的一种活动,也是家园合作中重要的途径,在亲子互动中不仅让幼儿、家长、老师之间加强沟通,增进了解,也能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融洽家庭关系,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幼儿园亲子活动,能加强家长与幼儿园之间互动联系,让家长充分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学习并领悟科学育儿的教育方式与策略,改进自己单纯、封闭的家庭教育方式,发现幼儿优点,张扬幼儿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成长。

二、发挥家园联系栏的互动作用

家园联系栏就是发挥黑板的沟通互动功能,可以是全园性的大型联系栏,也可以是每个幼儿班级的小型联系栏,其内容主要是介绍近段时间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计划,介绍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征和育儿注意事项,介绍先进的幼教育人理念、家教好方法、保健小知识等。特别注意的是要留出一块家长反馈栏目,请家长针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和建设提出意见或建议,实现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随时互动交流,并减少家长与幼儿老师直面幼儿问题时的尴尬,保证家长能直抒胸臆,真诚沟通。

三、建立微信、QQ互动群

对幼儿园的幼儿家庭调查可知,现在幼儿的家长由于工作的问题,一般都很忙碌,几乎没有时间接送孩子入园、出园,都是由其爷爷奶奶代替。由于远离幼儿的学习与生活,家长特别希望真正了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了解孩子的健康与成长。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无疑为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与联系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条件,但手机、电话的费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家园联系的密度与强度,而没有费用的微信、QQ就是家园沟通与合作的最优选择。通过微信、QQ能让家长与幼儿教师实现零距离沟通,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高度一致,实现高效施教。

四、实行家长开放日活动

幼儿园可以定期向家长开放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请家长来园观看或参加幼儿园的日常活动,让家长直观地了解幼儿园常态的教育内容与方法,直观地看到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行为与工作情况,消除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或幼儿教师的误解或不良看法,增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联系,也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家园合作工作的开展。

家长开放日中的一切活动要实现幼儿教学常态化,实事求是,不搞花样,不怕出丑,要把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家长。同时要真诚地邀请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出宝贵意见,面对赞扬要谦虚,面对指责要接纳,在家长的刻薄、挑刺中完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让家园合作成为幼儿教育的巨大助力。

五、召开家长互动沙龙

针对幼儿教育的常态问题和个性问题,幼儿园组织家长召开主题式或自由式的沙龙会议,为平常难以聚在一起的幼儿家长搭建沟通互动联系的平台,让家长就幼儿发展的共性问题、个性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沟通,在经验共享中丰富育儿的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篇5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046-02

今天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网络化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样态,虚拟化生存与现实生存交互共生,这种半虚拟化生存样态同样影响了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代际沟通[1]。

据CNNIC的报告,截止到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0.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而大学生又占到网民总数的九成以上,手机网民的八成以上。

我们感兴趣的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代际沟通行为是否存在着代际差异、性别差异、城乡差异?这些差异的程度又如何?笔者就此展开了实证调查。

一、调查方法与研究假设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在湖北工程学院本科学生中随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3份,删除无效问卷后,实际有效问卷181份,问卷填涂有效率为90%。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男生38人(21%),女生143人(79%),多为“90后”。亲代多为“70后”,父亲职业分布:行政事业单位人员15人(8.3%),企业管理人员8人(4.4%),工人37人(20.4%),农民50人(27.6%),个体户62人(34.3%),无固定职业9人(5%)。母亲职业分布:行政事业单位人员11人(6.1%),企业管理人员6人(3.3%),工人31人(17.1%),农民49人(27.1%),个体户51人(28.2%),无固定职业33人(18.2%)。数据分析采用EXCEL2003和SPSS21.0软件进行。

(二)研究假设

笔者对当前大学生代际沟通的差异情况提出了如下假设:

1.大学生代际沟通存在代际差异。亲代和子代对新媒体社交软件的应用与接受存在差异。

2.大学生代际沟通存在性别差异。其中包括:男大学生的沟通质量、亲子关系优于(或差于)女大学生;亲代中父亲(或母亲)对新媒体工具使用更主动积极。

3.大学生代际沟通的质量存在城乡差异。非农家庭出身的大学生的沟通质量、亲子关系优于农村家庭出身的大学生。

4.大学生代际沟通质量因家庭收入高低呈现异质化。家庭经济收入高的大学生在沟通质量、亲子关系方面优于家庭经济收入低的大学生。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代际沟通差异

(一)代际差异

这一代大学生和他们的父母分属于“90后”和“70后”,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两代人在思想观念、生活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2]。“90”后的成长与信息化进程相伴生,因此有学者称其为新媒体时代的“原住民”、“土著”,而“70后”就不具备这种优势,属于新媒体时代的“移民”[3]。新媒体时代的代际差异较多体现为“原住民”和“移民”的差异,我们选取了三个维度来一窥个中究竟。

1.平台差异。在常用交流平台的选择上,亲代和子代之间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如图1所示)。出生在1990s年代的大学生子代更青睐基于网络平台的即时通讯软件如QQ等作为交流工具,而出生在1970s年代前后的亲代仍然主要使用基于数字移动通讯平台的电讯通话技术。总体来看,青年大学生的社交平台几乎涉及给出的所有选项,而亲代仅有不足一半的人在使用QQ和微信,除此之外涉足的新媒体平台相对较少,博客和其它两项几乎为空白。这说明,代际之间的沟通平台已呈较为明显的分化趋势。

2.话语差异。新媒体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社交平台,这个平台使用一套先锋时尚的话语体系,往往成为线下流行语的风向标。我们从网络流行语这一角度来透视新媒体背景下的代际话语差异。在被问到“你的父母知道‘呵呵’、‘么么哒’等网络新词的准确涵义吗?”时,34.3%的人回答“是”,65.2%的人回答“否”,说明大部分亲代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度不高。在调查亲代对网络新词的接受程度时,受访对象有4.4%的人选择“前卫,在我告知之前就知道”,36.7%的人选择“能接受,还能和我互动”,49.4%的人选择“在我解释后能理解,但不会主动使用”,另外还有8.9%的人选择“不理解甚至排斥,交流中基本不使用”。

这种情况表明,仅有极少数亲代可以不借助子代的帮助掌握并熟习网络流行语,大部分亲代成员需要借助子代的渠道来了解和掌握,并且他们表现出来的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也差强人意。

3.观念差异。互联网信息以海量、便捷和高效改变了知识传承的单一方式,代际观念的差异在网络时代有一些特别的表现方式。我们考察了代际成员互相推送信息的情况,子代中有61.4%的人不会给父母发送相关网络链接;对于父母转发的链接,58%的人选择“有帮助,但作用不大”,15.3%的人认为“没用”。

在大学生眼里,亲代对于来自新媒体的“歧见”观念持疑虑甚至排斥态度。有44%的亲代对此“将信将疑”,加上拒绝、不理会、固执甚至驳斥的人占比合计73%。代际之间交流较多的话题集中在学习、就业、消费等环节,交锋较多的话题分别是择偶、就业和审美,双方能达成共识的话题则集中在人际交往这一领域。

(二)性别差异

在我们调查的代际沟通差异中,性别差异涉及两代同代成员之间的性别差异。先来看亲代在使用新媒体主动性上的性别差异,有22.5%的受访者认为父母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都很主动”,认为父亲更主动的人数略占优势,占34.8%,认为母亲更主动的占28.2%,父亲比母亲要高出6个百分点。

男女大学生在亲子沟通诸方面是否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我们运用均值比较逐一分析了亲子沟通感受、亲子关系评价,以及是否加父母为好友、是否利用新媒体手段送祝福,沟通频率和沟通时长等6个方面,得出的结论是两性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女生在亲子关系的互动、评价和感受方面有比较细微的优势,但总的来说代际沟通中同代成员在性别方面显露的差异并不明显。

(三)城乡差异

为了考察代际沟通中的城乡差异,我们设定以父亲的职业作为分类基础。调查发现,大学生代际沟通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城乡差异。通过独立样本检验分析,在亲子沟通感受、亲子关系评价、沟通频率和沟通时长、父母使用新媒体表现以及媒体互动等6个项目的对比中,非农业家庭的得分全部优于农业家庭。P值小于5%的有沟通频率、沟通时长和父母使用新媒体的表现等3项,也就是说在这些方面城乡之间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差异。但沟通感受、评价亲子关系这2项城乡之间得分并无明显差异。

这说明,城乡二元体制对家庭内部代际关系的影响仍然存在,沟通方式和频率的差异化特征或许与经济水平、设备条件、亲代的学习能力等有关,但农民家庭内部的亲子关系仍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并未与非农家庭拉开较大差距。

(四)家庭收入差异

本次调查中样本的家庭月收入分布如下:3000元以下42人(23.3%),3000~5000元87人(48.3%),5000~10000元44人(24.4%),1万元以上7人(3.9%)。运用多个独立样本检验方法,分析在家庭月收入不同的情况下,代际沟通表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的梯形分布使得一些与经济水平直接相关的项目如新媒体使用表现等秩均值呈梯形分布,如代际沟通频率,代际新媒体互动以及父母的新媒体表现等。那么能否得出结论:家庭收入越高,亲子关系越亲密?并不尽然。

调查发现,当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下时,沟通感受和亲子关系评价两项得分与家庭收入呈正相关,但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样本这两项得分反而低于普通收入家庭,呈现一种逆转趋势。

三、结 论

就上面的调查分析来看,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代际沟通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纵向差异,以及比较细微的横向差异。首先,纵向差异是指身为“70后”的亲代和“90后”的子代之间的代际差异,代际之间在沟通平台、沟通话语和思想观念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反哺”有望弥合代际之间因为信息化浪潮冲刷而不断扩大的“信息鸿沟”[4,5];其次,横向差异是指新媒体时代同代成员之间表现出的性别、城乡和经济收入的差异。在新媒体的运用上父亲的表现略强于母亲;女生的代际沟通质量相比男生而言有较为微弱的优势,然而并不明显。另外我们证实了城乡出身的不同和家庭经济收入的不同的确会影响代际互动的频率和方式,但这些差异的程度尚未落到使人担忧的境地,对亲子之间的沟通感受和彼此关系并无显著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媒体沟通工具的引入可能有助于消弥二元体制、经济收入等对代际沟通造成的潜在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云蔚.新媒体环境下的代际沟通[M].王关义编.出版教育与研究:融合与发展(2009).印刷工业出版社,2009.

[2] 周晓虹.文化反哺与媒介影响的代际差异[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2).

篇6

    晴儿妈

    利用接送宝贝的时间与老师沟通虽然能够面对面,很直接,但却越来越不被提倡。因为,那时人多嘈杂,老师只能与你三言两语,泛泛而谈。

    所以,我更愿意在网络上与老师沟通。晴儿班里,有自己的网页,我常上去看看,了解他们最新的课程和活动,也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与其他家长分享。我还要了老师的E-mail地址,并加了她的MSN,所以能与她经常保持畅通的联系。而且,在网络上交谈起来也感觉更随意,更自如,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语言和情绪。

    2.交流前 Make an appointment

    大庆妈

    我不喜欢总是随意打扰老师,毕竟她们那么忙。但当我觉得有些问题要沟通时,我会做好沟通前的准备,比如,提前和老师约个她方便的时间,以便我们能做充分的交流;另外,我会提前想好我要交流的重点和我想问的问题,并且我也会对交流方式有所考虑,尽量让交流清晰、愉快、高效。

    3.每月给老师写封信

    妞妞妈

    我喜欢每月给班里的老师写封信,在信里可以把宝贝最近在家新学的本领和进步告诉老师,同时也说出她最近的缺点和我的担心,提出我对老师的感谢,还有我希望老师格外关注的地方。我发现,老师每次都很认真地阅读,并主动与我沟通我所提出的问题。

    正是通过书信的形式,我和老师搭起了一座顺畅沟通的桥梁,对宝贝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约老师参加亲子Party

    瑜瑜妈

    瑜瑜班的张老师,她的宝贝和瑜瑜大小差不多,所以每次我们有好的外出游玩计划或亲子Party什么的,总是邀请张老师和她的宝贝参加。她也总是乐于参与我们组织的这些活动,和我们一起设计活动内容,让活动更有趣。在活动中,我们同作为孩子的妈妈,平等的对许多有关育儿的话题展开探讨,彼此拉近了情感的距离,同时也很有效地沟通了彼此的育儿观念。

    5.给老师实际的帮助和支持

    淼淼爸

    我们总是非常关注幼儿园的各种情况,包括课程安排、近期活动和最新动态,也总是积极配合老师去完成她工作。比如,有一些让家长和宝贝共同完成的家庭作业,我们都认真对待;一些班级里发出的倡议,如收旧利废或善意捐赠,我们积极参与。

    我还主动给老师提供一些幼儿学习资料,如音乐及动画光盘、图书等。在班里有演出的时候,我也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录像支持等。老师对家长的这些积极配合和帮助是很感激的,也会更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宝贝在园的情况。

篇7

【摘要】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日常教学中,我结合具体实例,找到问题与现实相吻和的兴趣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讨论,从而激活教学活动,以趣促学,让英语课堂教学收获到真正的高效益。通过长期的探索,我总结出了“吟、唱、画、帖”四字教学法。再次是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把选择或制作精美且有价值的教学课件作为关键,让课件中的图片、动画等内容能直接刺激学生的思维,学生记忆会更方便。

【关键词】  轻负担   高质量  小学英语    四字教学  电教媒体  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评价多元化     有效   效益

【正文内容】

“轻负担,高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的高效,“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教师思想的解放才有真正高效的课堂,才能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在日常教学中,我努力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吟、唱、画、贴”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轻负担、高质量教育教学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在学生面前我一直是个和蔼可亲、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的人,这样无形中拉近了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为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做出了最好的铺垫。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把选择或制作精美且有价值的教学课件作为关键,让课件中的图片、动画等内容能直接刺激学生的思维,学生记忆会更方便。另外,对于达标练习题,我把事先精心设计的练习题通过投影或幻灯片呈现给学生,并现场修改。这样一来,老师教得省时省力,学生学得扎实牢固,真是师生双受益!

(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鉴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堂上我运用了“吟、唱、画、贴”教学法,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快乐的学习,让学生享受学习带给他们的愉悦,为他们插上自主学习的翅膀,掌握扎实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做到触类旁通,使英语课堂真正变成孩子们享受学习、收获知识的乐园。

(四) “亲子捆绑”评价

在课外我采用了“亲子捆绑”评价法:每一周要求家长填写“家庭作业评价表”,其内容包括读、说、演、唱四个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分为A、B、C、D四个等级)。通过“亲子捆绑”评价,让家长也参与到孩子的英语学习中,从而真正形成学校、家庭、学生三位一体的立体学习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二、轻负担、高质量教育教学具体做法

(一)走近学生,用心沟通

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如果这样做了,教师的教育就能像油一样浸润到学生的心田,使师生间能够产生心与心的默契,情与情的交融。”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而且因为我所执教的是一所农村学校,留守子女较多,我主动走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及时发现他们的内心需求,以实际行动唤醒学生心中的那一抹阳光。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我特别注意保持自己的真诚。我总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处处关心他们,以真情打动他们。对学生我不是一味地说教,而是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与学生进行平等地讨论,从他们的发言中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向他们伸出双手,在他们失败时给他们鼓励,在他们成功时为他祝贺,让学生时刻感觉到,在班级老师是在乎自己、关心自己的,在集体中他时刻都可以享受的到家的温暖。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设计有一定层次性和思考价值的教学案。首先设计好预热环节,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在新授前 3--5分钟内开展朗读、背诵、情景对话等表演活动,这样为孩子们学习英语创设情景。其次我重在设计精巧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让学生在惊奇、期待的心理中融入课堂。例如:我在教Go straight on.这课时,学习句型 “showing the way”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将教室的课桌当成街道,给别人带路,学生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气氛特别活跃。再次是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把选择或制作精美且有价值的教学课件作为关键,让课件中的图片、动画等内容能直接刺激学生的思维,学生记忆会更方便。另外,对于达标练习题,我把事先精心设计的练习题通过投影或幻灯片呈现给学生,并现场修改。这样一来,老师教得省时省力,学生学得扎实牢固,真是师生双受益!

(三)创设情景,高效学习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日常教学中,我结合具体实例,找到问题与现实相吻和的兴趣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讨论,从而激活教学活动,以趣促学,让英语课堂教学收获到真正的高效益。通过长期的探索,我总结出了“吟、唱、画、帖”四字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法简介如下:

1.“吟”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特点是爱动、爱唱、爱画画,天真活泼。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作为英语学习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用“吟”来学习单词。由于农村的三年级小学生刚接触英语,掌握的英文单词有限,吟诵时可以用英文和汉文混杂在一起用,例如:在教学“school”时,我带领学生吟诵“s-c-h-o-o-l  ,school-school-school,I like school!” 而接下来学习单词“bag”,我又这样带领学生吟诵:bag ,bag,bag,背着bag去school。一旦学生忘记这些词汇时,我只需提示“早上你吃过早饭,背上什么来到学校啊?”学生会马上回想起在课堂上老师和大家一起吟诵的内容,此时学生往往会表现得兴致盎然,我就借机出示新单词“book” “pen”“pencil”。学生的模仿力很强,那天连平日顽皮、粗心的韩佃军同学也主动举起手:“老师,我来吟 !”“Book, book, book , 我要认真读book!”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随即同学们一起吟诵起来!我竖起拇指:“You are the best !” 我的鼓励让孩子们得到了难得的满足,他们的学习热情更高了,兴趣也更浓了。这只是我平时单词教学的缩影,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学得轻松开心,掌握得也更加牢固。

2.“唱”

学习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在单词掌握的前提下,再学习句子就可以水到渠成!小学生最爱扭扭屁股,唱唱儿歌了,于是我尝试着把大部分的英文句子改编成孩子们喜欢的儿歌教给他们,他们的兴致立刻被激发出来。例如;我在教学“What are they?”这一课时,运用儿歌《两只老虎》的曲调,将课文改编为: 

What are they ?      What are they ?

They are lions.       They are lions .

It’s big .             It’s big .

What’s this?         What’s this?

It’s a tiger .          It’s a tiger .

What are they?      What are they ?

They are monkeys .   They are monkeys .

They are small.       They are small.

然后大家一起将课文唱出来,学生都学得饶有兴致,而且掌握得也特别快。

随着孩子们的英语知识积累得越来越多,在我的影响下,他们也主动利用自己熟悉的儿歌对所学课文进行改编。

每天晨读时,远远地就能听到孩子们悦耳动听的英文歌声。看到他们稚气的小脸上洋溢的那份天真烂漫,作为老师,我真的无法描述自己内心的震撼!瞧,我们班的英语大王正手持指挥棒指挥这支气势磅礴的小小合唱团演唱呢:

Please stand up, 

Please sit down, 

Point to the window, 

Point to the door,

… …

孩子们无邪的脸庞,悠扬的歌声,陶醉的神情,流利的英语,怎不让你怦然心动!有了这样的学习方式,即使再难的英文句子也会迎刃而解!

 

3.“画”

画画是小学生与生俱有的爱好,通俗易懂的简笔画,可以让学生更加直接地感受英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强化求知欲望,继而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三年级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英语单词,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枯燥的学习方式只会扼杀他们求知的天性。而借助于五彩缤纷的画笔,可以催生他们的学习欲望,满足他们探索未知的心理,让一切变得更加直观生动。例如:在“Do you like meat?” 这一课中,有一些涉及食物的词汇及相关句型,如:肉meat、鱼fish、面条noodle、牛奶milk、、Do you like meat?Yes, I do. / No, I don't. 等。教学过程中,我问学生:“你们喜欢喝牛奶吗?”并立刻出示课前备好的实物图片(图片下面标有相应英文单词),然后随机让学生采用前述的吟诵方式练习milk这个词汇。为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我让他们拿出画笔,尝试画出这几种食物,并为其标注相应英文单词,且边画边写边吟,这样学生便可以轻松收纳这个单词,后面的句型学习也会迎刃而解。画画这种学习方式亦可作为家庭作业去完成(不一定每节课都画)。借助于图画记忆单词对学生而言既乐在其中,又是一种简洁有效的学习手段,而且这样的记忆保持也会比较长久。

4.“贴”  

“贴”是指将所学词汇用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其下标注相应词汇,以备评比。这项任务一般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也可与美术课整合。我要求学生每天完成2个单词,每周进行一次评比,周冠军的作品都要张贴在墙报内的冠军栏里。每到月末再从周冠军中评选月冠军,附加条件是自编押韵的儿歌,看谁编得好,编得多。这样的方式会激励学生人人参与,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

(三)“亲子捆绑”评价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与家庭的配合,因此我在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不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因此在课外,我采用了“亲子捆绑”评价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自行设计了“家庭作业评价表”,每周要求家长填写一次。我将学生的英语学习分为读、说、演、唱四个子项目,又为每个项目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按照学生表现划分为 A、B、C、D四个等级)。通过这种方式,我在第一时间获知了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同时也督促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及时的关注与监督,而沟通的直接结果就是家长与老师对学生学业发展更加全面的了解。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对小学英语“吟、唱、画、贴”教学法的积极探索与尝试,我感觉自己收获颇丰,

(一)学生的英语口语越来越流利了。

(二)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英语才华。

(三)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四)我得到了学生家长与领导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并充分利用各种实用有效新颖的教学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英语教学效果,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为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我们以亲子阅读为例,传统的方法是照着书给孩子讲故事,而按照科学育儿方法则是,先问几个问题,吸引并启发孩子的思考――“你最喜欢这一页当中的哪个小动物呢?”“你看看这个小动物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呢?”“你会发现孩子很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并因为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角色,而对整本书的阅读产生好感。我习惯把孩子感兴趣的那个点称作“兴趣源”,兴趣源就是我们教育的起点与最重要的教育资源。

在培养能力,学习知识之前,还有一件必做的准备,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学习本身,那就是对于学习者的全面了解。如何了解学习者呢?观察与问询。说到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游戏故事――“大记者与小明星”。即通过表演采访的形式,对孩子进行密集提问,从而自然地了解到孩子的信息。

篇9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请她先思考:“听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妈妈并不真的想要了解孩子。听,只是为了达到其他的目的,比如作业写好,分数变高。然而遗憾的是,当父母在沟通之前心中已经有了目的,就很难进入孩子的话题领域了,因为,孩子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防御心理,认为父母和自己谈话不是真的关心自己,只是为了让自己功课好而已。

父母小课堂

给孩子提供一个被接纳、尊重的气氛

这样孩子的精神才能放轻松,在愉悦感中学习。最新的大脑研究表明,人在有乐趣、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能力是最高的。

了解孩子为什么即使抄作业也会抄错

在抄作业的过程中,孩子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导致他容易抄错?有些孩子在抄写英文字母p时,容易抄成q,这在有阅读障碍的孩子中比较常见,是脑部生理因素造成的。然而,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很容易被父母断定为是态度不认真,“抄都要抄错”。

听孩子说话,做优秀的陪伴观察者

很多父母说到底,其实只是想要孩子听自己的话,想要说服孩子。当爸妈没有“想听孩子说话”的心态时,就会很难听到孩子的心声。真正做好陪伴观察者,才可能赢来孩子的敞开心扉。

“用大人的思维和孩子谈话,只能达到反效果。”

曾经有一位妈妈很困惑,她告诉我,自己的孩子3岁。她本人非常善于讲道理。当孩子犯错以后,她不准孩子乱动,然后起码要讲上半个小时的道理:“你刚才那样是错的,做人不能这样……你应该……”但是,3岁的孩子很惊恐地听妈妈训完话以后,居然开始撞墙。

3岁孩子的内心一定是非常愤怒的,但他却不会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也不敢跟妈妈说“我不要听”。他的妈妈不知道,3岁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还没有发展到能听懂她训话的程度。如果用大人的思维去和孩子谈话,只能达到反效果。

父母小课堂

了解孩子大致的发展

不同年龄段孩子最主要的发展任务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引导孩子比较合适?如果父母愿意学习一点心理学的知识,他会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学习亲子沟通的技巧

当父母将“听孩子说话”的心态预备好之后,还需要学习亲子之间的沟通技巧。比如用聆听、同理心和正确的问话等。

“孩子不可能永远都很乖。”

我家老二在两三岁时是我们最头痛的时候,他经常把桌子上的东西都弄到地上,常常打破东西。看电视的时间超过了规定,还一直赖在电视面前不肯走。

两三岁,正是“猫狗都嫌”的年龄,也正是孩子探索、叛逆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候阻止他,训斥他,甚至打他,会令孩子感到羞愧:“我是错的,我不乖。”

我认为,孩子是“最好的资讯收集者,却是最差的诠释者”。接受了妈妈的训斥,如果他只是知道自己错了,而不知道为什么,是会损伤他的自我认知的。

父母小课堂

虽然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讲道理没有用,但也有方法。比如孩子非要看电视,我们可以怎么办?

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定好规则

比如每次看电视不能超过30分钟。

给孩子预备心情的时间

时间快到时提醒孩子:“还有5分钟哦,5分钟到了我就要关电视了。”这是给孩子预备心情的时间,这样孩子的情绪就不会太波动。如果妈妈直接说:“不准看了!”然后啪地把电视关掉,孩子的情绪没有办法立即恢复,那可能就会出现不愉快。

带孩子去别的地方

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到了,妈妈可以先发出命令:“不要再看电视喽!”通常孩子不会听,还会继续看电视,这时妈妈要走到电视前,温柔地牵起孩子的手:“不要再看电视啦!”然后边讲边牵着他去别的地方。

“爱和陪伴,是建立关系的基石,也是顺畅沟通的奥秘。”

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孩子放学回家,热切地跑向妈妈:“妈妈!”妈妈搂过孩子,高兴地问:“宝贝,今天在学校数学考多少分啊?”“70分……”妈妈一听,把孩子推开,严厉地问:“怎么只考了这么点分数?昨晚不是帮你复习了很久吗?”

这样的对话会让孩子误解为:“我考好妈妈才爱我,我考不好妈妈就不爱我了。所以我一定要表现好,不然我就没有被爱的价值了。”孩子感受到的爱就成了有条件的爱。

我们要给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除此之外,还需要留出时间陪伴孩子,这些都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坚实基石。而有了基石的亲子关系,正是顺畅沟通的奥秘。

对于上班族妈妈,平时工作日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每天大概只有一两个小时,如何高效利用这仅有的时间呢?

每天尽可能地陪伴孩子,用心地经营亲子关系。比如每星期计划一次长时间的特别约会:带孩子去一个地方,谈一些话题,一起做些什么;每天在睡前保证留出时间与孩子聊天、读故事。如果妈妈每天坚持这样做,并持续一年,用心经营的亲子关系一定优于前一年。

结语

生活中处处都有沟通的机会,和领导,和婆婆,和长大了的孩子……我们和亲密的人之间是充满爱的,但是不得法的交流却会无意地伤害彼此。技巧让沟通更有效,也让爱更容易被感知。这正是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学习沟通的原因,我们希望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

李贤国

篇10

调查还发现,很多家长不懂孩子的心思,亲子关系只是停留在物质的依赖状态,亲子之间缺乏心灵沟通,这些成为了家庭亲情中潜在的隐性矛盾。另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自独立,难以互动,没有形成教育合力,无形中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如何从传统的“家校单育”逐步走向“家校共育”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启动:《三大宣言》激扬爱的力量

自2003年起,学校开始着手探索创建“和谐互动教育场”,将其界定为:通过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创设高效多样的家校共育活动,整合家庭、学校的教育资源,推动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共同参与;拥有共同的信念,彼此信任,平等互动,信息互通,文化共享;同时尊重各方差异,发挥各方特长,相互作用和影响,自发形成一种充满爱和信任的和谐氛围。这种氛围对处在其中的三方,尤其是对学生,会产生强大的教育力,从而使教师、学生、家长能和谐相处,幸福成长。

学校以“了解―满足―引领―超越”家长的需求为理念,以“沟通―交流―合作―分享”为主题,以“理解―信任―感动―互动”为途径,以“转换家长优势资源为教育优势资源,促进家校教育相长,实现学生和谐发展”为目标,通过长达十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教师宣言》《学生宣言》《父母宣言》。“三大宣言”是“和谐互动教育场”的核心信念,是教师、学生、家长对“和谐互动教育场”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的结晶,已成为三方共同发展的坚定信念。

“爱”是“三大宣言”的感情基调,也是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如《教师宣言》有这样一句话:“爱,使我们在一起,用爱与责任珍惜每一个孩子,常常想着:‘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公正、 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爱,使我们在一起”,产生着巨大的教育场力。无论是新颖的家长会,还是学校精心设计的家校共育活动,教师、家长、学生都会被蕴含其中的“爱”所震撼,常常让大家的眼泪为“爱”而流。一位家长在参加了“真情相约,约定幸福”家长开放日活动后写到:“场面生动感人,催人泪下。作为一个孩子的爸爸,一个男子汉,我感动得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浓浓的爱使“和谐互动教育场”充满了人情味,“爱”形成磁场,焕发着教育的魅力,发挥着巨大的教育力量。

信任是连接三方之间的纽带,也是构建“和谐互动教育场”的基石。在每一次家校共育活动中,师生家长三方彼此信任,共同策划并组织活动。《父母宣言》有这样一句话:“我是泡爸,我信任泡小,尊重、理解、支持家校共育;我是泡妈,我喜欢泡小,沟通、交流、参与家校共育。”就职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一位学生家长来信说:“通过浏览学校的网页,了解学校的发展状况,尽管远隔万里,但我很放心,我相信学校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谢谢你们,辛勤耕耘的园丁们!”

探索:互动共育,多元沟通

几年来,学校教师通过“心语信箱”、班级网站、学生评价网、短信、电话等方式,将孩子成长信息及时传递给家长,同时又将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传递给孩子,家校双方在信息上互动,在心灵上互通,达成共同的教育目标――充分体现出教师是教育场中的“中转站”的重要作用。同时,家长作为教育场中的“教育主体”之一,积极投入到学校教育中,与教师共同开展“家长讲坛”、组织“亲子活动”等――家长的教育责任感和教育能力得以彰显。

为了更好地开展互动的共育活动,学校真诚邀请家长共计共策,让家长真正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据统计,学校家委会或家长通过校长信箱等方式对学校提出的办学建议,涉及关注提高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安全、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并且引发了学校在教育、教学、后勤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

一是教学管理部进行了“减负不减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通过追求高效课堂,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作业量上为学生减负,并废除家长给学生作业签字的旧习,信任家长、信任孩子。

二是学生工作部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德育活动。学生工作部和家长共同制定了《家委会章程》,这是教师、家长、学生进行家校共育的行为准则。学校将每周五下午固定为家校共育时间,专时专用,开设“家长讲坛”和丰富的家委会活动。学校坚持开展每月一次的“家长讲坛”活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纷纷走进校园,担任“家长老师”,他们带来了孩子们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带来了新鲜生动的故事,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据统计,学校目前开展的校级“家长讲坛”共计20余次,班级“家长讲坛”共计260余次。班级家委会开展亲子活动达160余次。同时,家长还走进常态课堂,与教师、孩子共同构建和实施校本课程,打造了生活礼仪课程、班级特色课程等。

为了增进学校、家长、学生三方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形成融洽的教育场,几年来,学校坚持定期开展六年一贯的家长开放日主题活动,确保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时间相对固定,如一至六年级的家庭开放日主题分别是:新年・进步・希望・感恩――新生入队仪式;生命课堂,绽放活力――学科课堂开放;享受童年,快乐学习――泡泡成长记录片及亲子运动会;阅读经典,润泽童年――儿童阅读推广;真情相约,约定幸福――亲子沟通;爱,使我们永远在一起――毕业典礼。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学校的教育理念无声地传递给家长,又进一步促进了和谐互动教育场的形成!

学校在“和谐互动教育场”的探索中,形成了多元的家校沟通方式,搭建了“十大沟通平台”(网站、论坛、QQ群、电话、自主管理手册、家访、家长访校、校刊、入学宝典、家长调查表),其中快捷的信息化互动平台如学校门户网站、班级网站、班级论坛、学生评价网、教师博客、学生博客、班级博客等,使教师、家长和学生实现了平等对话,相互交流,达成了良好互动。

收获:打造幸福校园

经过多年的探索,学校“和谐互动教育场”发挥了强大的教育功能。

首先,打造了学生的幸福童年。“和谐互动教育场”的形成,促使家校成功合作举办了各种大型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和展示的大舞台。学校成为了学生健康、快乐和幸福成长的家园!在每一次家校互动共育活动中,学生都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灵的净化、道德的提升。合作、感恩、宽容等优秀品质像种子一样播撒到了学生的心中,他们一边从中体验快乐,一边幸福、健康地成长。

篇11

1、为最大限度保证活动的安全,避免组织的分散性,本次活动采取委托成都野趣文化传播公司(成长快乐大本营)承办以及由承办方包车统一出行的方式;

2、经过调查,本次活动承办方成都野趣文化传播公司是一家正规且主办亲子活动经验很丰富的公司,所在车队正规有资质,车况良好,驾驶人员具有长期驾驶活动车队车辆的经验;

3、家委会对活动场地等进行了前期考察,事先熟悉了活动地点的环境,了解了活动场地是否有安全隐患并和接待处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以排除安全隐患;

4、本次活动的所有安全事项和责任全部由承办方成都野趣文化传播公司负责(备注:安全责任指本次活动从当天早上在学校门口办完交接手续开始到当天下午返回学校下车为止,同时在活动中含亲子活动的安全责任。),承办方有周到的安全措施并办理了活动场地保险,活动开始前我方还将与承办方签订安全协议。

除了上述家委会前期安全措施和承办方将履行的安全责任外,我方在整个活动中还确定了以下安全预案:

1、安全分级负责制:根据学生和家长人数,分成小组,家委会设安全总负责人1人,自备专业医生1人,专职安全引导、监控、处置人员4人,全面负责小组活动中的安全;每个家长还负责自己孩子和所带孩子的安全。

2、活动前和活动中,严格强调“安全第一,比赛第二”的活动原则。时刻关注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提醒。

3、坐车时提醒孩子乘车安全,勿将头、手伸出窗外,家长要提醒自己的孩子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严禁起身打闹。若车子出现故障,及时组织疏散到安全地带,强调“任何人不得单独离队行动”。

4、安全卫生措施:准备好创可贴、消毒液、绷带等基本急救卫生用品,备好活动地就近的医疗机构的电话。

5、本次活动的整体安全措施和责任由承办方负责,活动中有的项目是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体验的,有的项目孩子们自己可以独立完成,要求家长服从组织方教练的安排,不要擅自行动,以确保安全。在教练统一带队的前提下,教练对参加活动的孩子及家长进行安全保护。在自由活动或休息的时间段,要求家长监护孩子的安全。

6、家长和孩子都穿平底鞋、运动服,方便运动也安全。

7、家长要给孩子带上水杯和干毛巾,活动中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擦汗,避免感冒等。

8、为了养成孩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孩子不带零食 ,活动过程中也不要擅自购买零食,组办方会在活动场地准备水果。

篇12

这就是所谓的“心不安,理不得”:不接受现状、不理解教育,又不得不从事着这份工作,这是造成众多教师不幸福的最直接原因。

为此,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始终坚持引导全体教师做到这样两点:明职业定位、安心于清贫,明职业大道、幸福于精通,抓住师者幸福的根本,尽情享受为人师的最大幸福。

一、明职业定位,安心于清贫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诠释的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特点,即阳光、向上、向善。不幸的是,太多的人以此为依据,要求物质待遇达到“最光辉”的程度,求之不得,失衡的不幸就出现了。

为此,我们引导教师讨论:教师职业的“光辉”体现在哪儿?我们的职业与相关职业的对比如何?我们选择这一职业的理由是什么?现在不满意的原因又在哪里?

一系列的讨论,让大家明白:选择教师职业的理由,正是这一职业的“光辉”所在―――成全别人、快乐自己,简约纯粹、充满无限的正能量。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清贫,就不应该再做任何发财的梦;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纯粹,选择了做人、育人的本质规律。

明确了定位,还需要强化教师的定性。因为在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成功的标准只有财富之多、人才的标准也只有赚钱之能。教师的“光辉”就成了“自赏的孤芳”“和寡的高曲”。

因此,安心工程必须持之以恒,让教师坦然面对物质上的清贫,欣然享受精神上的富足,才是师者幸福的必由之路。

二、明职业大道,幸福于精通

教师的职业幸福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精通程度:纯熟者,幸福指数必高;拙劣者,必无幸福可言。这一点,其实是所有职业的共通之处。为此,我在帮助教师明育人大道、明教书大道两方面做足了工作,全面提升了教师的生命质量。

1.明育人大道,让教师享受智慧工作的幸福

“智慧工作”就是“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的自在,就是“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明智,就是“在规律中生活、在常识中成长”的简约高效。

育人之道在于示范、在于心灵。能够做到模范地示范引领,让孩子“照样儿学样儿”;能够做到理解孩子、读懂孩子,让孩子心动灵巧,就是明了了育人大道。

因此,在优化教师心灵、提升教师生命质量方面,我从建设和谐团队做起,让教师与伙伴时时享受共创共享共赢的幸福,让校园成为充满正向文化的精神家园。

如,家常高效的随时访谈活动,让一人所得成为大家所有,让主动学习成为常态;九型人格优化系列活动,让教师个人、家庭、团队的成长方式互助成为自然;心灵成长培训,让自我成长成为习惯;孝老敬亲模范评选让传统美德成为教师文化、成为塔小标志;《我爱我家》全家福的发行、《塔小文化一字谈》的征集都让教师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得以强化和提升。

这一切,让教师的言行成为学生的示范、成为学生的骄傲,让教师们在被学生信任、被学生追求的快乐中,享受着师者为人典范的高尚幸福。

教师工作是天下唯一的一项心对心的工作,教师对心灵关注、对心灵理解的程度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影响着师生共同的幸福指数。

我们组织系列的“读懂孩子”训练,让教师时刻享受着童真童趣的幸福:每天作业本上的晴雨作业,让童心昭然,让“痛着你的痛、乐着你的乐”成为师生心灵相通的纽带;课堂上对孩子参与热情、参与效果的关注,对孩子口语表达中思维、倾听、条理、礼节的解读与引导,让课堂成为心灵交融的活动场;持续近十年的“校园妈妈”活动,让教师在亲身体验中,更真实、更全面地了解特需生,感受他们的独特心灵,让校园亲子成为最动人的风景;“特色沟通文化”研究,让师生沟通、生生沟通、亲子沟通、家校沟通都成为心与心交流的高层次享受。

这一切,让教师在读懂童心的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孩子们的成长需求,适时适当地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让“情通理达”成为必然,让教师在与孩子们的心灵对话中,享受着师者全然助人的纯粹幸福。

身正、心通就是明了了育人的大道,道通则慧生,教师智慧工作就成为必然。

2.明教书大道,让教师们享受高效工作的幸福

教师对学生的工作目标95%要在课堂中落实,学生在校时间的80%都在课堂度过,课堂永远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极端一点说:享受课堂的教师,就享受了师者的幸福。

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始终坚持:揪住课堂、以点带面,让教师们在高效课堂中享受全面成长的幸福!这也是我们建设真爱课堂的主要目标。“40分钟创造60分钟的成效”,这是我们的课堂追求,目的是解放教师的课余时间,让辅导的工作量少之又少;让教师有足够多的时间去研究、去成长。

教书之道在课堂,课堂之道在自主、在体验,依此,“以真爱为主题的活动化课堂”成为教师文化,课堂中师生的耐心倾听、深刻思维、条理表达成为灵动的符号。

教师研究的课堂之道都积累在《真爱课堂百问百答》里,从风格到口语到学法指导,都被逐一研究、逐一丰满。大家在使用中丰富,在丰富中成长,尽情地享受着高效工作的幸福。

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仅一年的时间里,学校就有六节优质课在省里获奖,让教师时时享受着高效课堂带来的无限幸福。

3.明管理之道,让教师们享受安静工作的幸福

这一点关乎教师能否“乐道”,也就关乎教师的幸福指数。这是学校管理者的职责。

篇13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2-0009-05

一、社会退缩幼儿的概念界定

社会退缩一般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游离于他人之外的独处行为。在过去二十年间,研究者交替运用“社会退缩”(social withdrawal)、“社会孤独”(social isolation)、“抑制”(inhibition)、“羞怯”(shyness)等概念来描述有这类行为表现的幼儿。Rubin和Coplan用“消极退缩”一词描述那些主动从群体中退缩的幼儿。而用“积极退缩”一词描述那些被同伴孤立的幼儿。消极退缩幼儿常常“非常羞怯”、“容易感觉受到了伤害”、“宁愿独自玩也不愿跟别人玩”:而积极退缩幼儿则“经常被忽视”。“没有人愿意听他说话”。

Asendorpf尝试对社会退缩作一精确定义。他用“社会孤立”一词来形容被同伴群体排斥的幼儿所表现出的孤独行为。用“社会退缩”一词来定义幼儿在熟悉或陌生的同伴面前表现出的所有形式的、持续的(跨情境和时间的)孤独行为。[3]

郑淑杰对Rubin在1993年提出的社会退缩概念进行了补充。他认为社会退缩包括所有场合下的退缩、害羞以及社交抑制行为。

根据以上定义。我们可以概括出社会退缩的基本特征:(1)社会退缩指的是个体在社会情境下的独处行为。(2)它是一种内化的问题行为。(3)它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的一致性。(4)它是一种多维度结构,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气质和动机属性。这种结构可以随着儿童年龄和社会背景的变化而变化。

二、教师与社会退缩幼儿的互动现状

研究者运用自然观察和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考察了31名社会退缩幼儿与其教师的互动状况。相对于普通幼儿。研究者发现教师与社会退缩幼儿的互动有以下特点:(1)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的互动为典型的非对称相倚型互动。互动中教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幼儿几乎完全处于被动状态。(2)社会退缩幼儿不仅极少主动发起互动,而且常常拒绝教师发起的互动,教师发起的互动往往得不到幼儿的回应。(3)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的主题单一,以生活和游戏活动为主。(4)在与社会退缩幼儿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常常表现出不满、厌恶等负性情绪。幼儿的情感体验难以引起教师的共鸣。

目前,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的这种不良互动状况有持续恶化的趋势,这对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三、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不良互动之原因解析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与行为.

1 教师权威意识引发的倾斜式互动模式

一般说来,教师是独立于他人,可以自立、自理的成年人。幼儿则是需要依靠成人照顾才能生存的未成年人。教师所拥有的能力与权力意识会阻止他们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体会幼儿的心理感受。这种教师权威意识可使师幼互动呈现出一种倾斜特征,即教师的高度控制与约束和幼儿的高度依赖与服从。当参与互动的教师与幼儿的人数差别悬殊时,这种倾斜特征尤为突出。

2 轴型师幼关系

现今幼儿园一般一个班有近40名幼儿,教师与幼儿人数比例通常为1:20。这种群体化教育方式决定了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必然是一种轴型的互动,即教师是核心,幼儿围着教师转。

在轴型互动中,教师不可能在某一个幼儿身上投入大量精力。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每天保证与全班幼儿进行互动。还要负责整个班级的教育和保育工作。因此,教师大多会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不自觉地建构起一种能够高效、快捷地达到教学目的的互动方式与互动过程。而师幼互动得以高效、快捷地进行需要满足这样一个前提:幼儿能够快速领会并按照教师的指令行事。社会退缩幼儿在班级中经常漠视教师的指令。有的幼儿更因自身能力的限制而较难达到教师的要求。这无疑会使教师在与社会退缩幼儿的互动中频频表现出不耐烦、厌恶等负性情绪。

(二)社会退缩幼儿自身因素

社会退缩幼儿对教师表现出高依赖、低亲密,在师幼互动中他们有明显的主体缺失现象。这与社会退缩幼儿自身的生理因素和认知特征有很大关系。

1 生理因素

Fox的大脑诱发电位研究(2001)发现,社会退缩幼儿右脑额叶上表现出相对较强烈的EEG活动,因此更加容易表现出消极情绪,产生负性情感(Tones&Fox,1992)。与一般幼儿相比,社会退缩幼儿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更强,肌肉更易紧张,唾液中皮质醇含量更高。这种生理基础使他们更敏感,更容易产生负性情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更消极。

2 社会认知

社会退缩儿童与一般儿童的认知模式存在差异。在学前及小学阶段,社会退缩儿童不易理解他人的观点(Lemare&Rubin,1987)。学前期极端退缩的幼儿在假设的社会问题情境中较少能提出解决方案。更多使用请成人帮助的策略。与他人交往时。社会退缩幼儿倾向于对社会环境进行一系列不利于自己的归因。他们自信水平低,运用退缩策略处理假想矛盾情境。Harrist(1997)认为,主动退缩和焦虑退缩的儿童在学前及学龄初期对同伴行为的敌意归因低于其他儿童;被动退缩儿童的信息编码错误率在各个年龄段都是最高的,到了学龄期仍较少能对社会刺激作出恰当的反应。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认知特征决定了他们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更加被动,并且更加依赖教师,难以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教师一旦忽视他们,他们就会对原因进行内在归因,从而在互动中表现得更加消极。影响互动的效果和质量。

(三)家庭及社会因素

1 亲子依恋特征

亲子关系是师幼关系的基础,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师幼关系。矛盾型亲子依恋与社会恐惧、焦虑相关.矛盾型亲子依恋的幼儿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会感到害怕。Spangler和Schieche(1998)指出,矛盾型亲子依恋的幼儿在陌生环境中内分泌系统会通过反应产生紧张情绪,而安全型亲子依恋(B型依恋)和回避型亲子依恋(A型依恋)的幼儿则不会。那些没有形成安全感的幼儿认为世界是不可预测的、不舒服的、无应答的(sroufe,1983)。这种不安全感会使幼儿从社会世界中退缩出来(Bowlby,1973),不愿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这种

退缩阻碍了他们的同伴交往,使他们从同伴文化中退缩,也就是“社会退缩”。

2 家长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育理念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影响巨大。研究者发现90%以上的社会退缩幼儿其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不当。不少家长因工作较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把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家。而爷爷奶奶往往溺爱孩子,导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缺少必要的社交技能。这类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后,较难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社会退缩。

另一些高学历家长虽然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也有些独特的教育理念,但他们的教育理念有时会与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相冲突,使得幼儿无所适从。例如,一名社会退缩幼儿的母亲讲到:“我不觉得孩子有问题,一个女孩子还是文文静静的好一些。孩子不太愿意和人打招呼,我也不勉强她。”教育理念的冲突使得幼儿园的教育干预难以发挥作用。

3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但公寓式住房使得邻里之间的关系日渐疏远。生活在城市里的幼儿从小缺少玩伴,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也缺少交往技能的训练,他们常常与电视为伴,久而久之,变得不想也不会与他人交往了。

四、对策与思考

为与社会退缩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发展,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转变教育理念,积极建立新型的师幼互动模式。

(一)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

1 了解和尊重社会退缩幼儿的能力和个性

社会退缩幼儿一般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沉默寡言,教师难以弄清他们在想些什么,因此,教师应更关心爱护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为他们提供各种探索和发展自我的机会与条件。教师要与幼儿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满足幼儿交往的需要,多多鼓励、赞赏由幼儿发起的互动行为,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回应。教师还要学会用正向的、平和的心态对待社会退缩幼儿的种种滞后反应,多给予肯定性评价。对于幼儿在互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问题。教师也应该以正向引导为主,针对实际情况给予耐心、细致的帮助。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与重视。从而进一步激发其互动的积极性。

2 深入了解社会退缩幼儿的内心世界

良好的师幼互动、真诚的心灵沟通建立在教师对幼儿深切了解的基础上。同情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它要求人际互动的一方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设身处地地体察对方的思想、行为和内心感受。同情心是教师了解幼儿、进入幼儿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社会退缩幼儿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很少能清晰地运用语言把自己的真实想法直接向教师表达.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结合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特定的场景去理解幼儿的行为。从而作出恰当的回应。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如果能以同情心去感受幼儿的情绪和想法,就能让幼儿感到被理解与尊重,为师幼互动的进一步推进创造良好条件。

(二)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

师幼关系和师幼互动是共生的。师幼互动是师幼关系的动态展示。师幼关系是师幼互动的静态表征;师幼关系直接影响师幼互动的强度、内容、方式和性质。要改善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的互动行为,首先必须改变“淡漠”的师幼关系。积极努力地创建新型师幼关系。

1 民主平等

教师和幼儿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是有效师幼互动的前提。社会退缩幼儿对教师高依赖低亲密,教师只有积极改善这种负性师幼关系,才能保证师幼之间的良性互动。

2 尊师爱幼

教师只有真正热爱和尊重幼儿。才会俯下身来倾听幼儿的心声。了解社会退缩幼儿的个别需求,从而为有效的师幼互动奠定基础。得到教师关怀的幼儿则会更尊敬教师,更愿意与教师交流,向教师敞开心扉,接受教师发起的互动,同时主动发起与教师的互动。

3 心理相容

心理相容是指教师和幼儿集体、幼儿个人,之间在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并相互接纳。教师与社会退缩幼儿进行互动,彼此之间更需要达到心理相容。只有这样,教师才会理解社会退缩幼儿的行为表现,并作出恰当的回应;而社会退缩幼儿也会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不再拒绝教师发起的互动。

(三)提高教师的素质

改善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的互动状况,教师的作用是第一位的。教师只有提高自己对幼儿行为的观察能力和领悟能力,不断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与社会退缩幼儿形成良性互动。

1 提高教师对社会退缩幼儿行为的观察能力和领悟能力

教师要具有一种开放性的心态。洞察社会退缩幼儿外显以及内隐的行为线索。如果教师无法理解社会退缩幼儿的行为,很可能造成对社会退缩幼儿行为的误解。而在误解之下的互动会给社会退缩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 提高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省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