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0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及其现状特点
我国现行农产品的销售多为分散式,农产品物流竞争力很弱。农产品在储、运、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中的成本过高,是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农产品的不合理物流严重,供应链体系不完善,使得农产品的增值效益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通过程中农产品损耗大。我国农产品流通量虽然很大,但80%的生鲜品采取的是常温保存、流通和初加工手段,据统计,常温系统中果蔬类约损失20%-30%,粮油损失15%,蛋损失15%,加上等级间隔、运输及加工损耗,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上亿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①物流中间环节过多,方式落后,降低了交易效率,在中国批发市场仓储等硬件不够先进的情况下,损耗自然会变大。②流通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低,如缺乏代表农民利益的有效中介组织,批发市场等的规范程度低。③流通的服务组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的流通服务机构。运输硬件和方式低下,限制了运输半径,加之物流中间环节过多,大多数农产品都是小批量多批次运输,因此存在重复运输、重复装卸的问题,运输时间的延迟和重复装卸都会增加农产品损耗。
2.农产品加工比例偏低。不能通过就地生产缓解运输压力和降低损耗。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程度低。品牌数量少。未经过加工的农产品。既不利于产品的流通,并且产品的增值空间也比较小,不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利润水平。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率只有20%-30%,加工增值不到农业产值的80%,加工食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比重尚不足30%。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①农产品流通市场主体中农产品销售组织、农产品中介组织和农产品配送组织大多缺乏品牌战略意识,对于农产品的经营管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②农产品的加工能力有限,拥有现代加工技术的企业很少,使得大部分农产品未经加工即进入了流通领域。
3.信息化程度低。我国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上信息化程度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农民而言,由于需求信息的不确定性,造成批发市场价格波动大,不利于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加大了农民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供给信息的不确定性,使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失去信任。
二、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
由于农业所具有的特殊的自然属性,导致了农产品供应链存在资产专用性高、物流要求高以及市场不确定性较大等几个特点。因此,针对中国的现实状况提出如下主要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
1.以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中国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中。农民生产者是最薄弱一环。由于广大的农户是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化程度低,在供应链中处于不对称的弱势地位。因而可以通过以加工企业为核心,通过龙头企业的规划、指导、协调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证生产活动的稳定性。在资金技术和生产资料等方面由公司为农户提供支持,减少农户的市场风险。
2.以物流中心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由于农产品种类的不同和以往农产品流通的惯性。中国农产品又是分散的农户经营,使得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供应时间、质量、品种的得不到保证。我们可以通过在供应链上的“零散的代收点”和“加工企业”两个节点之间加上一个物流中心,通过建立农产品物流中心完成供应链系统整合,把农民生产的分散的农产品集中到物流中心。然后由物流中心再统一配送到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配送中心还可以对农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进行管理。没有一种模式可以适应任何地方,因地制宜是需要坚持的主要观点。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引导农民进入产业化。以各类大大小小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会构建农产品的复合供应网链是探索的方向。
三、加强中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对策意见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针对中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必须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1.完善供应链上各个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利益机制的实质,就是供应链内部各个成员利益目标的一致性和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是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利益是调动内部诸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利益平衡、促进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顺利实施的关键。供应链上的各个主体要本着“风险共担,利润共摊”的原则来进行合作。
1.供应链管理环境下自有仓库仓单质押盈利模式自有仓库仓单质押是指由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给仓储中心并对质押货物进行保管和监控。对于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来说,通过仓单质押模式可以让企业通过流动资产融资,获得一定的资金乘数效应,从而使企业总收入增加。由图1可以看出,在专业的农产品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的集成作用下,农产品仓单质押业务中涉及到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农产品供应链各个成员之间进行高效、有序地流转,提升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同时降低了相关的物流成本和风险。
2.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异地监管仓单质押盈利模式异地监管仓单质押模式是在第三方物流企业自有仓库仓单质押模式的基础上对地理位置的一种拓展。考虑到客户的实际情况,第三方物流企业遵循“就近客户所在地”的原则来选择监管货物的仓库,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客户的质押成本。但是该模式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物监管能力和监控技术会有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异地监管货物,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将承担更大的风险。图2描述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异地监管仓单质押盈利模式的详细流程。
3.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统一授信仓单质押盈利模式统一授信仓单质押模式是自有仓库仓单质押和异地监管仓单质押的进一步发展,简化了原先仓单质押的流程,提高了供应链运作效率。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规模、信誉、资质、经济产量等多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后,授予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定的信贷额度,这样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向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提供仓单质押贷款业务,并全程负责对质押货物的保管和监控。后期运作银行等金融机构几乎不用参与,大大降低了银行的风险。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统一授信仓单质押盈利模式中,以专业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为依托,农产品供应链成员能够更加迅速、快捷地完成各项业务,以达到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图3所示)。
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农产品物流仓单质押盈利模式实施存在的问题
1.供应链合作伙伴不守约对个体农户进行融资是一项棘手的议题。个体农户往往在地理位置上是分散的、资源受限的、未受到良好的教育等等,所有这些特征都无形中放大了银行提供贷款的成本和风险,同时也带来了个体农户不守约的问题。例如,农民们在违背协议规定的情况下,通过其他途径暗自出售农产品来快速获取现金或者逃避还贷义务;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也会在暴利的驱使下从事一些不诚实的活动;甚至银行也会通过延迟放贷或向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个体农户收取额外的费用而违背最初的合作协议。
2.质押货物的监管环境欠佳质押货物的监管场所一般有生产车间、仓库等。由于市场把关不严、门槛设定过低等因素,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没有充分结合质押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来安排相应规格和类型的仓库。如对于品质较稳定的大豆、小麦等农产品,不仅要求有一定的密封性,还要有良好的通风环境,并且要控制一定的温度,以防农产品的品质降低;而对于蔬菜、水果等季性较强的农产品,对冷藏仓库会有更高标准的要求。
3.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不完善目前在农产品仓单质押业务中,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样会极大地降低农产品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有些个体农户对计算机使用不熟悉,也会影响到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所以,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应该以简单、易用、快捷等为特征进行改进和开发。
三、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农产品物流仓单质押盈利模式实施的对策
1.建立农产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将农产品物流仓单质押业务绩效评价系统作为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根据贷款方(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或农业个体户)在实际业务的绩效表现对其进行评价,这样便根据贷款方各自的业务表现被划分为优、良、差等不同的级别,从而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评估贷款方资质信誉的有用指标。
2.提高对质押货物的监控技术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农产品仓单质押业务中,对仓库质押货物的保管监控工作主要是由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的,这就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具备完善的物流实体监控系统、信息监控系统以及一些必要的监控设备。
3.加强对供应链各成员日常工作的管理在整个仓单质押业务运作过程中,供应链成员应该协同合作、相互信任。如果质押货物存放的地点就在农产品企业的加工车间,由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监管,以便于物流企业和银行对该农产品企业的评价;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农产品企业内部开展工作,实施监管工作,形成一种供应链成员间相互监督和协同合作的关系。
4.完善电子支付系统随着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不断进步的电子支付技术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交易的时效性,并且降低彼此间的交易成本。应对现有的电子支付平台系统进行升级,构建一个更加健全的、可扩展的系统,使来自农村的供应链合作伙伴也可以访问和使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食品安全视角下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 ――以苏北地区为例》(项目编号:2014SJD682)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背景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饮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关注,不仅对每餐品种数有所增加有所关注,重要的是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更加地重视。 食品,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一旦出现了质量问题,将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从奶粉、药品事件一直到日常的大米、食用油,事件一件接一件的爆发,冲击着人们对食品安全信任的底线。
随着科技的发展,食品的类型日益丰富,新产品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食品出现安全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国务院在2013年颁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一问题,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和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再一次被提到国家层面上来。
农产品供应链在发达国家是物流业中最早的供应链模式,但在我国尚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农户作为农产品初始供应商,规模小,分布广,农产品流通渠道混乱。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设备落后,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
二、淮安农产品安全的现状
淮安市是重要的生鲜蔬菜种植基地,但是市民却吃不到新鲜安全的蔬菜,通过对淮安丁集镇菜农们调查发现了以下结论。
1.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
淮安丁集镇是淮安的蔬菜种植基地,通过对菜农们调查发现目前农产品价格偏低,而且农资价格又过高,农民为了得到较高的回收,开始对农作农喷洒农药,不再进行科学施肥,目的是价格低效果好,因此可以依靠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来增收,而不是求得质量安全。
确保蔬菜质量安全必须要从生产源头进行控制,因为,如果生产环节出现了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那么该问题就会一直持续到餐桌上,进而影响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所以,应该将蔬菜质量安全控制的位置前移,从事后监督检查转到源头控制上。
2.农产品供大于求,产品烂到地头
通过调研发现有时菜农对产品的销售不能较好地把握,造成大量产品供大于求,产品烂在地头。主要原因是菜农缺乏市场供应需求信息的获取方式,而零售商对于蔬菜质量信息的采集、分析、反馈也不够及时,而且不准确,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低质量蔬菜在市场上的流通。
3.农产品供应链的长度过长,产品不够新鲜
蔬菜供应链是指与蔬菜生产密切相关的具有上下游关系的所有功能环节所组成的整个流程,主要包括蔬菜种植、蔬菜批发、蔬菜运输、蔬菜零售等环节。从而可以看出蔬菜供应链涉及的成员较多,每一个节点上面又有许多的环节,例如:蔬菜运输的这个环节就包括分拣、装载、冷藏配送,这几个环节是对蔬菜的质量安全影响最大的环节。
通过调研发现淮安蔬菜供应链各主体间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蔬菜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信息不畅。由于信息沟通不畅,信息准确性和及时性不够,难以实现蔬菜的精确配送,造成大量蔬菜的严重浪费和无效配送,有的商品本可以一天完成的配送,最后造成二天、甚至三天,当产品运达到消费者手中时,产品已不够新鲜。
三、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提高菜农质量安全意识
农产品生产的主体是农民,只有让广大农民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树立以质量求效益、求发展的观念,才能调动他们自觉参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产品生产主体的质量安全意识,必须加大宣传,通过干部下村,分片包干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大讲国家产业政策,大讲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大讲入世后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大讲无公害生产的高效典型,引用现实生活中因质量安全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而遭受到的直接或间接损失,以及因质量问题造成对人身、财产安全所带来的危害等,引导、说服农民真正认识到不进行无公害生产就销路窄、效益低、无前途,这样,使群众把无公害生产真正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2.加大批发商与农户的沟通
淮安农产品的生产跟销售大多数是靠每一个地方的农贸市场进行联系的,而从事蔬菜批发的商户在里面是处于中心的地位。只要一到蔬菜成熟的时间,蔬菜种植地方从事蔬菜经营和销售的商户或者协会,跟外地的蔬菜批发者都会来购买蔬菜,并且把它们分好类,放在一起,接着再把它们运到批发市场,包括出产蔬菜的批发市场和卖蔬菜的批发市场,最后才在菜市场被卖到顾客那里去。蔬菜批发商户和种蔬菜的农民之间没有任何合约的约束,也没有稳定的买卖关系,他们之间买卖蔬菜完全是自愿的。从事蔬菜批发的商户在这个由蔬菜批发商户和种蔬菜的农民共同主导的供应链条里有着最主要的作用。他们手里有市场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也是他们传出去的,甚至每一种蔬菜卖多少钱也都是在批发市场里面产生的。在这样一种模式的供应链里农民、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关系是完全收购的,他们知道的信息都不一样,如果两者之间进行讨价还价的话,将会有很大的成本。这样一种非常零散的买卖方式,使蔬菜批发商没有办法把人们喜欢什么口味,哪一种包装的和什么时候需要蔬菜等等要求告诉给农民,就更不用说让他们对蔬菜质量安不安全的问题进行控制和指导了。所以说在这样一种方式下买卖蔬菜,经常就会出现质量不过关,买卖蔬菜的量是多少也不能明确知道。但是在这样一种模式下种出来的蔬菜的量有总的蔬菜产量的 90%,这里面当然也包括了农民自己吃掉的。当农户们从商户手中拿到的信息是虚假的,那么今年的销售情况就很不乐观,农民只会根据上年度的销售情况来决定本年度的种植情况,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种植出来的产品会供大于求,最后较多的产品烂到田间地头。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加大农户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增加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
3.缩短供应链的长度,实现农产品的快速送货
蔬菜的运输商连接着蔬菜生产者和消费者,主要任务是将蔬菜从供应链的上一个节点转移到下一个节点。在蔬菜的配送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蔬菜质量安全的问题,因此要注意发挥运输商的积极作用,保障蔬菜质量的安全,促成上下节点的安全对接。
(1)应当对蔬菜配送过程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严格的监控。蔬菜一般具有鲜活性和易腐烂等不易保存的特点,因此做好蔬菜的储存和运输工作非常重要。为了保证蔬菜的新鲜度和高质量,可以使用先进的蔬菜保鲜保质设备和技术,然后根据不同蔬菜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运输时间、工具和包装来进行蔬菜的配送,从而减少蔬菜配送过程中的受损,提高蔬菜的质量安全。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徐州市农产品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容乐观,仍然保持在较为传统的阶段,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农产品在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销售等环节,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成本过高、浪费过多、效率较低等,这些问题也是制约徐州市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序地开展徐州农产品物流现代化进程成为当务之急,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引导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以顾客需求为经营导向,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是完全符合目前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应用,会为徐州农产品物流企业创造更多竞争优势,如降低费用、提高作业质量、提高服务可靠性、促进企业信息化。
1 国内外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成果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对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进行了相关研究。孙宏岭(2008)对果蔬类农产品供应链构建的优势进行分析,并建立了以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的物流模式[1]。许金立(2010)运用模糊评价方法、风险因素分析方法,对供应链上的各环节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进行了探析,确定相应的概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预警系统、风险防范机制[2]。曾明星(2010)按照用户拉动需求的管理思想,探讨出四种准时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并根据农产品的特征,对于不同的农产品选择适合的运作模式[3]。黄桂红(2011)借鉴供应链集成化思想,通过对农产品物流实施集成化的整合,构建了生产与流通环节的供应链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模式[4]。汤晓丹(2012)在探析了农产品动态物流联盟的动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下农产品物流动态联盟的三种组织形式,并为动态联盟组织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5]。
国外也有一些学者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了深入研究。vander Vorst(2006)考察了一些生鲜活农产品被污染的状况,指出了政府应充分发挥作用,以使农产品供应链上的成员更持久地发展下去[6]。Ahumada(2009)认为在国际竞争日益严峻的形势的情况下,农产品供应链将变得更复杂,便提出了国与国之间、多国之间要加强沟通协作并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有效的整合[7]。
这些研究成果对徐州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徐州市农产品销量、需求量后,结合农产品流通的现状,运用国内外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对徐州农产品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2 徐州市农产品物流现状
2.1 徐州市农产品物流发展已具备的条件。目前徐州地区已基本具备发展现代化农产品物流所需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徐州市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有徐州七里沟农副产品中心、淮海批发市场等。市区人口约305万,农产品需求量约达82万吨/年,可见徐州市的农产品需求很大,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也很有必要。
以蔬果为例,如图1所示,2004年徐州市外销售量为360万吨,2005年市外销售量为403万吨,2006年达到448万吨,根据近几年销往全国大中城市的总量分析,每年均保持在10%以上的增幅,至2012年市外销售量达700万吨以上;同时,国际市场对徐州市农产品,特别是蔬菜产品需求量增加,近年来成功开拓的东南亚市场,蔬菜产品需求强劲。从国际、国内市场来看,徐州市以蔬菜为主的农产品具有旺盛的市场需求。
市区中的批发市场不仅仅服务于市场内客户,还服务于周边的社区、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等团体组织。农产品物流配送到户的服务正处于初步试点阶段,它还需要政府、批发市场,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共同努力,以促进其更好更快地服务群众,如淮海批发市场正在民富园进行蔬菜配送试点项目。此外,徐州市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农产品的投入力度,支持相关企业更新改造、完善配送中心的设施设备,以提高农产品物流的现代化水平。
2.2 徐州市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徐州市农产品物流目前还存在较多问题,物流环节较多、运输不合理、管理粗放、信息不畅、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拥挤等。如物流环节多,容易导致农产品价格层层升高,这就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农产品流通中信息获取不及时,物流运作难以发挥整合规模效益,很多农产品批发市场正处于艰难的转型时期。
3 农产品物流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3.1 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对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各环节(种植、流通、销售等)进行控制管理,以最少的成本达到总体最优化,使农产品保值增值,最终实现消费者满意的过程。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既能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又能实现农产品的增值、有效降低总成本。本文建立起以农产品加工中心为核心的整合上游农户、批发商、超市等节点的供应链模式,如图2所示:
3.2 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分析。以农产品加工中心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通过对上游农产品生产者的整合,避免出现小生产、低效益、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实现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对农产品流通节点的合理重构,可以有效地减少多余的环节,经过简单的过程,就可将农产品保质保量的送到消费者手中,缩短农产品流通时间,提高农产品新鲜程度。
4 发展徐州农产品物流的优化对策
4.1 转变传统运作理念,树立供应链管理思想。徐州农产品物流运作方式较为传统,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理念的认识有待加强。各企业要经常邀请优秀的专家来讲解相关知识,对企业领导、员工进行培训教育,积极吸收国内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来进行调整运营方式。现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4.2 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徐州市政府要鼓励、支持农产品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农产品的供应商、加工商、运输商、用户、合作社之间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公共信息平台以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这样做就能使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实时掌握市场动态、实现信息共享以便及时的互利合作, 最终实现供应链上各成员的无缝链接。信息的双向流通,使供应链上的企业、用户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自己的策略、产品。信息流能更好的传递,才能真正减少农民的生产风险、提高农民收入。另外,实现信息共享后,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各节点还能有效对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并提高运作效率。
4.3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对供应链上节点企业、客户进行规划控制、整合利用,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以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并能降低交易成本。供应链的可视性能够合理确定业务的优先级,通过整合利用所需的资源,制定出合适的应对策略,从而保证整条供应链的协同运作。此外还要加强整条供应链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保证企业更顺利、更持久地发展下去。
4.4 优化供应链节点,减少中间环节。建立起农民合作社,通过农民合作社对农产品进行流通加工后,直接(上接第56页)送往需求地。实行这种直销方式,能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的集中化、组织化。另外,还可发展“农超对接”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先由农民在生产基地对农产品进行简单的包装、加工,然后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把农产品配送到各大超市,不仅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还能保障农产品的鲜活度。
4.5 培育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功能,制定相关的价格优惠政策、税收政策,来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建设。对现存的一些传统运输公司进行改造,使其向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参与到农产品流通的过程中来,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物流管理技术,为农产品生产者提供便利的物流服务,使物流活动更有组织性、协调性,从而减少损失、提高利润。各区、县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能力水平、财政收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创造出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环境。
5 结束语
徐州农产品需求量的急剧增加,为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徐州市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能够更好地解决传统农产品物流的种种弊端,不仅提高供给效率、满足消费需求,而且还能促进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宏岭. 基于供应链理论的果蔬类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J]. 物流科技,2008(11):133-135.
[2] 许金立. 农产品物流运行协同风险研究[J]. 物流技术,2010(12):91-93,132.
[3] 曾明星. 基于供应链的准时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 经济与管理,2010(12):33-37.
[4] 黄桂红. 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整合探析[J]. 中国流通经济,2011(2):29-32.
[5] 汤晓丹. 供应链管理思想下农产品物流动态联盟组织模式研究[J]. 物流科技,2012(11):4-6.
Abstract:Suppl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special dependence on moder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echnology. Virtual logistics cente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manage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virtual supply chain and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enhancing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should be a widely distributed, responsive and powerful logistics network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which is put forward by government and operated by enterprise.
Key words:virtual logistics cente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virtu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我国农业生产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的大流通、大市场体系尚未形成。农产品专用物流设施极为缺乏,致使交付前腐烂变质的农产品比例高达25%-30%,仅此一项造成损失每年就达6亿多元,导致我国农业物流分散,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美国、日本、欧盟等有些国家的农产品到岸价甚至远低于我国农产品的产价。农产品在储运与销售等物流环节中的成本过高导致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差。为此,构建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实现农产品虚拟供应链管理,是实现农业物流与供应链整合,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可行方法。
虚拟物流中心实现了物流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和充分共享,拓展了现代物流的内涵与外延。通过虚拟物流中心,农产品生产者与其供应商、销售商、客户之间形成一种相对稳定、利益共享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从而推进了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根本变革。但是,目前关于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研究尚未展开。要提高我国农业生产与物流效率,使得我国农业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信息流来管理、监督与控制农业供应链全流程,构建与外界需求及环境相一致,实现农业物流高效整合与运作的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
一、农产品物流发展对虚拟物流中心建设的需要
亟待构建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原因首先在于近十几年来我国农业的大发展对农产品物流的需要。现代农业主要由种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现代商贸业三部分构成,我国幅员辽阔,农产品品种多、数量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出售主要农产品数量特别是粮食产量呈迅速增加之势,主要畜产品、水产品特别是猪肉与蛋类也迅速增加,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农产品物流。同时,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对物流的及时性、准时性要求较高。由于农产品是动物性与植物性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要求。例如,水产品的冷冻运输,牛奶制品的恒温运输,粮食的散装运输,肉类制品的冷藏运输等。因此,农产品物流难度远较工业品为大。
随着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及其它初级产品有着越来越大的进出口要求,农产品进出口数量的迅猛增加形成了大量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进出口物流。同时,从我国物流总体发展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呈持续增大趋势,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的一个大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日趋明显。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现代专业化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依然步履蹒跚。目前大量的所谓第三方物流企业脱胎于传统运输、仓储企业,规模偏小,经营分散,实力较弱,物流组织化程度偏低,缺乏自主物流品牌,对农产品特殊物流需求满足率不高。一些农业物流企业自身发展后劲不足,资源重复配置,业务交叉重叠,市场无序竞争、秩序混乱,地方保护、地区封锁、行业垄断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反映出我国农产品物流的整体运行效率不高,与现代化农业的需求不相适应。
二、农产品生产、流通的虚拟供应链管理
农产品物流是指以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装卸、包装、仓储、流通和信息处理等功能为主体,而进行的农产品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一系列实体活动及与之相关的组织、技术、管理活动。农产品生产具有分散化的特征,长期以来的小农生产使得农业生产没有形成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与模式,但恰恰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大量性、分散性、小规模性以及农产品供应链的长度,使得其对现代供应链管理技术具有特殊依赖性。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的虚拟供应链管理技术,及在此基础上所构建的虚拟物流中心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农产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的供应链全程至少包括有农产品生产商、农产品加工商、农产品及由农产品为原料的制成品销售商以及在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等组成(值得指出的是,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本身也是供应链网络的一员,物流供应商为其它企业供应的是物流服务)。同时,所有这些企业/农户又由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统一进行信息流管理,构建以信息流监控实物流、服务流为特征的虚拟供应链网络。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是虚拟供应链网络的组织者,担负着农产品虚拟供应链的整体管理、组织任务。
在这个农产品虚拟供应链网络示意图中,就包含了农产品生产商(农户及农业生产企业)、供应、加工、销售企业、物流企业、最终用户以及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由于农产品供应链牵涉面广,供应链长度长,地域分布分散,只有在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组织管理下,才能充分实现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的组织作用,实现信息收集、处理、反馈的优化,实现信息流对农产品供应链全流程的有效监控。
三、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系统结构
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需求巨大,着力实现供应链网络的虚拟整合,建构具有实用价值的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成为发展现代物流的可行选择。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是基于互联网软、硬件环境,通过对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销售等复杂供应链网络物流信息的高度集成、监控、交互、反馈,实现农产品物流交易与物流运作的自动分析、撮合、管理、服务等功能的中心控制系统与节点-网络系统。
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具体功能包括根据农户/企业的需要,将采购、供应、销售、储运、配送、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功能进行有机结合,建立农户——企业、企业——企业之间的供应链交互活动,提供物流信息的实时查询、浏览、匹配,自动完成物流交易活动,跟踪在途货物、实施物流路径规划、智能物流调度等。涉及的操作流程包括农产品物流信息的、交互,农产品物流交易的匹配、撮合,以及农产品订单管理、渠道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实现为农产品生产商、供应商、加工商、销售商等提供系统物流解决方案及物流增值服务的目标。从实施构建的角度,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应把系统平台建设放在首位, 充分发挥信息流与网络平台的优势,进行农产品物流交易环节与物流运作管理环节的协同分析、调度、处理。
(一)信息/输出子系统
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前端应是一个信息/输出子系统,组成一个由农户与各级农产品生产商、加工商、销售商、物流商、金融服务商、最终用户以及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等参与的网络平台界面。
(二)农产品物流交易智能处理子系统
农产品物流交易智能处理子系统是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核心子系统之一,负责处理农产品物流交易的自动分析、筛选、匹配、撮合,由数据交互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与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DDSS)、在线物流交易撮合系统等模块组成。数据交互系统与中心数据仓库进行智能数据交互,当农户/企业需要物流匹配服务时,一般情况下,交易可在IDSS与DDSS支持下自动完成物流交易撮合,只需企业确认生效,特殊情况下,农户/企业可自主设定交易要件,寻找供应链匹配方,手动完成物流交易撮合。
(三)农产品物流智能管理服务子系统
农产品物流智能管理服务子系统是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另一核心子系统,该子系统由GIS、GPS系统、物流智能规划调度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配送服务系统、金融服务系统、海关、商检服务系统等模块组成,物流智能管理服务子系统在农户-企业、企业-企业间物流交易形成后,在交易要件规范下,完成物流及供应链作业的处理、控制,完成物流信息集成、监控、交互、反馈,实时监控、协调、管理物流作业。最后将物流作业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数据导入中心数据仓库。
(四)中心数据仓库子系统
在农产品物流交易及物流运作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数据都储存于中心数据仓库子系统,以供以后使用。同时,有关过程与结果的数据信息由中心数据仓库进入信息分布/输出子系统,由信息输出模块向交易各方输出,最后由单证形成模块形成各种所需单证,交付各方农户/企
业。
四、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实施方略
我国应当从战略高度认识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效益的重要推动作用。应认识到构建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是实现农产品供应链整体优化,取得我国农业生产战略性优势的重要工具。我国应尽快制定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技术发展框架与战略,处理好基础与应用、政府与企业、开发与引进的衔接关系,加强技术研发与资金投入,使我国在这方面尽快形成突破,获得农产品物流的战略利益。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国近年来有了不少进步,但由于我国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低,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金融电子化程度差,现代物流意识差,我国发展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目前尚处于概念阶段。有鉴于此,以下几个层面当前尤其应加快进行。
(一)加速农村信息设施与物流设施建设
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首要前提。应在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广大的中西部农村,大力开展以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为特征的信息基础设施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我国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明显不足,形成我国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发展的瓶颈。现在我国正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在这方面应加大投入,使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物流基础设施近年内有明显提高。
(二)政府搭建平台,企业实施运作
建设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应采取由政府搭建平台,企业实施运作的方针。为打破原有的行政分割、地域分割,在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建设过程中,政府所要做的,主要应集中在政策法规制定及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即应在项目可行性分析基础上,首先由政府出台相关法规及管理政策,并进行相关平台设施、通讯网络基础设施、运输仓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搭建好平台。然后,由企业来实施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具体运作。各企业/农户可根据自身的成本-收益关系,自主选择参与。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农户参与,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就织成了一张越来越大的网络,发挥出越来越大的经济效益。
(三)构建大规模并行处理的网络系统
农产品生产涉及地域广阔,因此其虚拟物流中心的软硬件网络系统必须分布广泛、功能强大、通信快捷,既有高效率的中心处理系统,也有深入各个成员企业/农户的广泛客户端触角,形成一个大规模并行处理的信息化虚拟物流节点-网络系统。为此,整体应使用客户端-系统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C/S/S)三层结构,中心设置多台大型服务器,以满足大量用户并行处理交易项目、物流运作管理及数据备份的需要,并实行多机容错机制及数据备份机制。虚拟物流中心与客户端之间基于Internet/Intranet进行连接,通过交换器实现与各个客户端之间专用包交换的连接机制。
(四)虚拟物流网络与实体物流网络相配合
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是以网络信息流价值的充分发挥为特征的,以信息流为主的虚拟物流网络必须与实体物流网络相配合。应充分发挥全国31 275座粮库、3 400多个年经营额超亿元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700多万平方米冷藏库等现有农业物流设施的作用,并加以信息化改造,实现各节点间物流的高效、敏捷、低成本处理。根据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尚不完善的特点,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必要时可组建自己的物流运输/配送中心。该运输/配送中心应具备保税仓储、分拨配送、产品熏蒸、简单加工、检测报关等功能,并与其他物流企业进行业务融合与分工协作,形成一个分布广泛、反应敏捷、功能强大的农产品物流网络,实现农产品物流的虚拟化、网络化、现代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思华. 创建现代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之研究[EB/OL].[2003-03-25].湖北农业信息网.
[2] 丁俊发, 大力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EB/OL].[2007-05-25].物流天下网.
[3] 三山国际物流网专稿.农业物流蓄势待发[EB/OL].[2007-10-16].三山国际物流网.
[4] 丁俊发, 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EB/OL].[2007-04-16].人民网.
[5] 黄少达,何雨欣.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预计达74.8万亿元[EB/OL].[2008-01-1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