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

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2:0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

篇1

一、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根本依据就是人类的生活规律以及户外出行的基本需求,而景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取决于人们的户外活动需求的满意度以及直观的感受。所以说城市街道景观设计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心理需求等角度出发,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街道的空间环境。而且,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更有结合当地的民风、民情来合理的规划景观,贴近人们的生活、贴近人文气息,充分体现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人性化特征。

2、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则

受气候和地理环境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综合影响,每个城市都具有各自的地域特色,而且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街道景观被赋予新的内涵。所以,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的结合当地的历史背景、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进行个性化的城市街道景观规划,展现当地城市特有的景观风貌、文化内涵和个性气质,体现市民的精神面貌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展示出城市的经济实力以及科技文化的综合水平。

3、继承和发展文化传统的原则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不仅体现着市民日常生活的现实意义,还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息息相关,而且具有历史意义的街道景观,不论是在建筑形式、空间尺度色彩还是在文化传承方面,都能引起市民的强烈公民,增强文化认同感。所以,在具体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进程中,我们需要充分的考察当地城市的历史演变、文化传统以及视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价值取向等,在景观规划中融入历史文化传统,并结合现代经济文化发展,形成一种新的城市街道景观文化风貌。

4、整体规划性原则

城市街道景观的整体规划性原则体现在空间形态的整体化以及街道布局的整体化等两方面,这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以城市的整体特征为出发点,对城市街道的景观空间的组合性质进行充分的调研,还要充分的考察城市街道的道路交通等客观条件,同时需要强化街道景观小区域环境的共性特征,如此才能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体现城市街道景观的整体特征,确保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以及经济实用性。

5、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长期发展规划,所以说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景观变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景观建设的资源使用效率,综合评价城市街道景观对城市生活环境质量以及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带来的影响,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逐步的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观,建设和谐美好、经济实用的而又生态环保的城市街道景观。

二、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实例分析

1、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目标

城市街道景观创作在提炼城市文化方面注意追求意境、个性、文脉和哲理,把握深刻的创造意识,形成新的城市环境文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街道景观不仅对于城市的影响,而且对于城市中的居民以及外来人群的影响都是深刻的。具体来说,首先,要对城市的特征感进行体现,我国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可以通过对街道景观的精心塑造来达到对人们视觉和心理的满足需求;其次,要加深游客的认同感和改善市民的归属感。对于游客来说,城市街道就是一部可以读懂的书,而对于市民来说,可以有效促使他们对城市在心理上的归属感;第三,还可以深化人民的自豪感。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保持城市的历史特色和地方特色,赋予其新的生命和活力,可以明显激发人们的斗志、增强凝聚力并且加深人民的自豪感。

2、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广场景观设计

城市街道广场属于一种公众活动场所,不仅能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还能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所以城市街道广场景观设计应该突出人文气息,一般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设置一个主题广场,并配套的建设一些娱乐休闲的设施,供市民排练广场舞或者举行一些文化节、展览会、公益活动基金会等等。在城市街道广场上可以建设一些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雕塑,指示牌,融合城市的地域风土民情等多种元素,并赋予时代内涵,充分体现当地文化传承与发展,同时可以配置一些桌椅等,供市民下棋或者是喝茶聊天,营造一种轻松的文化氛围。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广场大屏幕,宣传城市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种文化风俗习惯,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充分发挥广场的美好生活、传承文化、促进发展的多种功效。

3、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的绿化景观设计,不仅关系到城市街道整体的艺术欣赏效果,更关系到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目前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中比较流行的是一种“绿廊”,它不仅具有防尘、隔音、净化空气的综合效果,而且还能将城市街道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使得城市空间布局具有强烈的层次感和韵律感,具有很好的艺术欣赏效果。然而,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以及组合上要特别慎重。具体来说,城市街道绿化植物的选择,要以当地的植物为准,尽量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植被,最好是本市的花草树木来进行街道绿化,一方面可以显示地域植被特色,另一方面又能节约绿化植被的后期维护成本。而在绿化植物的组合上,要尽量体系季节色彩,形成一种四季分明的审美效果,同时可以充分的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用植被组合成一些特色文化景观,并配置一些标语和说明,体现城市街道的文化气息。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城市街道的层次感和色彩美,还能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更重要是能体现生态环保的功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是一个城市的市民精神风貌、风土民情、文化传统以及城市整体形象的综合体现。为了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我们必须立足城市现实条件,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创造出具地域特色、体现文化气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生态环保的城市街道景观。

参考文献

[1]龚鹏飞. 地域文化背景下中小城镇街道景观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

[2]宋佳. 地域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理论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4.

[3]姜小静. 赣州地域文化特色城市景观设计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

篇2

Abstract: the streets as city essential to life a landmark road traffic, is not only the foundation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city life, reflect the city image and sty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ity street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 to the city street landscape design elements are analyzed.

Keywords: street,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市街道景观的概念

如果说街道是形成城市形象的主要因素,是人们认识城市的重要场所。那么街道景观就是城市空间中最有生气、活力和最动人的空间形态。它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为城市的景观元素构成赋予了重要的人文背景和景观特点。

从城市空间的角度说,城市街道景观是指出一切实体建筑围合起来的室内景观空间以外的一切室外景观的形态.如外部庭院、街道、广场、陆地、公园等为人们提供生活的空间。

从城市街道景观环境的构成角度说,街道景观是人与自然和社会接触的活动场所。建筑、绿化、气候、水、景观都与人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个舒适愉悦的城市街道环境,会带给人们美好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城市的形象。

2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原则

2.1以人为本原则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实施惠民政策,加强对弱势群体救助。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提倡以人为本,主要是强调人在城市中的主人翁地位,街道绿化、服务设施、停车设施、休息设施等街道家具的配置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1]。现代景观规划大师约翰•西蒙兹认为,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首先规划的是人自身的体验,其次才是随形式和质量的有意识的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景观效果。场所、空间或物体都根据“服务于人”这个最终目的来设计,以最好的服务和人身体验来表达功能。正所谓“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而是人们在街道空间中的感受体验。“人”作为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主体服务对象,最终实现的景观是兼顾人类共有的行为,满足人类户外环境活动的需要,并体现人对文化的需求和认同,如街道的座椅、垃圾桶、指示牌等服务设施的形状、尺度、色彩、材料、肌理等都与人体尺度、视觉、嗅觉相符合;街道空间的文化氛围与城市所在地方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相协调。

2.2尊重历史、地域、文化的原则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城市景观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也为一个城市建立独特的形象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具有历史意义的构筑物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征在色彩上、造型上以及空间尺度上给人以强烈的认同感,容易产生共鸣[3]。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带给我们的冲击不光是感官上的还有物质结构上的,设计师在设计文化的趋同以及对西方设计的盲目崇拜加速了抹消城市作为历史的存在性的印记,带给我们的是失去地方特色的城市的平庸和审美疲劳。由此看来,城市道路的设计一定要建立在尊重历史,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结合现代的东西,学会传承和发扬,在特色中寻求新的形象。

2.3考虑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的引进是在人们盲目扩张城市,破坏环境,工业污染后人们重新认识生态重要性的时候逐渐提出来的观念,现代城市道路建设、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破坏原有自然生态,造成自然景观的损坏,城市道路网更使城市景观碎裂化加剧,对相邻景观物种的交流起明显的屏障作用。因此在道路设计中,一定要重视道路的生态廊道功能及其生态效应。

2.4整体性原则

城市街道作为城市建设过程中重点打造的空间,在设计时一定要把握街道景观的整体性。一般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既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使街道景观展示城市的形象和个性,又要保证每条街道的景观设计遵循整体原则,满足人的使用功能和活动需求;其二把街道作为一个整体艺术来欣赏,并不断地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其三街道空间在历史长河中始终是作为一个整体在发展的,对不同时期的街道景观要素应正确把握,使街道的文脉得以保护和延续。

3 城市街道景观要素设计

3.1建筑物

建筑是城市街道景观的核心要素,它能反映一座城市深藏着的灵魂。人们可从其均衡、对称、布局等形式中能体验到一种美感。街道景观设计在遵循历史保护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把握历史建筑的风格、历史背景、地位及其所处的空间位置,并合理考虑新型建筑的造型、尺度、比例、风格、高度、色彩等因素,在保护历史街区整体景观的同时,将现代建筑的精神融合到城市景观中。沿街的建筑整体上从形体、色彩、高度、材料、民族性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控制和引导,以此塑造有文化、有特色、延续城市文脉的街道景观。

沿街建筑作为城市街道界面的主体,建筑与街道是否协调直接决定街道景观的艺术水平,因此合理协调建筑与街道的关系是设计的关键。首先,建筑要与街道的性质相协调,不同性质的街道上建筑的使用功能也不同,其对应形成的街道风格也不同,街道上的建筑设计要从整体出发,布局时要利用建筑的进退、高低起落、建筑空间变化、沿街建筑轮廓线等形成和谐美观的景观。同时还要考虑为行人留有观赏、活动和交往的公共空间。建筑群的色彩也是街道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色彩要与街道特点、建筑性质、街道设施、区域气候等相结合进行综合设计,形成一条统一协调的街道景观。街道受建筑形状所左右,或宽或窄或弯曲,形成富有人气的、变化的街道空间。利用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图形与背景”关系研究街道中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关系,设计一个合理、完善的街道空间。

图1建筑“内部”与“外部”的反转示意图

简而言之,街道沿街建筑的设计整体上要体现连续性,突出其体量关系、空间关系、建筑轮廓线等,还要强化建筑的文化性和地域性。细部上从建筑材料、肌理、装饰、背景等方面刻画建筑的风格和特色,活跃街道空间的气氛,并与人的视觉特性相适应,形成丰富的街道景观。

篇3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我国现阶段城市建设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人们对城市绿化的要求也有了新的标准。所以如何设计出让人们满意的街道十分重要。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关系到人们的日程生活中,绿色植物是重要的载体。

二、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概念及其栽植类型

1.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景观设计是一个新的生态园林的建设方向。植物景观设计总体来说是利用不同的植物,结合艺术化的手段,考虑多重因素,设计而成的供人们观赏的艺术空间。街道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掘了植物自身的特性,展示了植物的自然美。还包括生态意义上的景观,今后可能会有更大的含义。

2.栽植的类型

景观设计的栽植类型可以分为景观栽植和功能栽植。其中景观栽植是从视觉角度出发,从美学角度来考虑的。在栽植过程中要考虑植物的种类、特性、组织方式等。栽植的设计方案要与整体城市的特性相一致,展现城市街道的艺术效果。景观栽植可以细分为:规划式、自然式、混合式、密林式、花园式、简易式、多层式和垂直式等。功能栽植主要是从功能角度来考虑,通过栽培植物来实现某种功能,如降澡、除尘、装饰、遮荫、遮雨、防雪、防风等。

三、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及其美学特性

1.作用

城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归纳总结以下几个方面:实用、功能营造、改善环境、充分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宣传城市名片。比如行道树可以在夏天为人们遮阳、有些植物还可以起到挡雨的效果。

(1)实用性

城市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组织交通和遮荫。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改变植物方式和种植种类来组织交通,这样可以让人车分流,交通有序。有些街道植物景观设计还设有活动休憩的场地和设施,成为行人的休闲场所。除此之外有些植物景观中还设有一些休闲场所,为人们提供娱乐休闲设施和场所。

(2)功能营造

街道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为城市添加了新的元素。植物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美最好的体现,植物景观使城市更加接近自然。植物自身随着一年四季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让人感觉到时间的变化和更替,让人融入到自然中去。

街道植物的存在改善了周边的建筑施工环境,丰富了已有建筑物的轮廓。植物景观通过植物的色彩、形态的组织可以达到统一街道形象的效果,给城市带来绿色和生机,令人心旷神怡。

(3)改善环境

植物景观可以改善城市街道的生态环境。它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吸收废气、减弱噪音、防火防风、保持水土、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吸收粉尘等。

人与植物关系密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新鲜的氧气。植物呼出的新鲜氧气可以被人类利用。植物还可以供人类观赏,色彩鲜艳的花朵,错落有致的搭配,清香的气味都可以给人带来好的体验。

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不应该只满足于人们的视觉观赏的需要,还应该逐渐发展为城市的生态支撑。设计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大方向,做到尊重植物的自身特点,在此同时追求个性化,实现多性化,创造出五彩斑斓的自然景观。植物的选择要根据城市的自身状况,结合土壤、气候、水源综合考虑,设计中的综合考虑可以为后期维护节约资源和金钱。

(4)充分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宣传城市名片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丰富文化底蕴和文化背景,在进行城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中时,尤其是在植物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将当地的文化内涵、文化习惯、民俗风情融入其中,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让人们从城市街道园林景观中品味出独特的城市风格,感受到城市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城市园林景观的高雅气质。

2.美学特性

(1)自然美

街道园林植物景观是把自然融入到城市中的良好体现。城市街道展示城市风采,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美的美学特性,利用城市自身的资源优势,建立属于该城市的魅力街道,妆点城市,成为城市靓丽的风线。

(2)艺术美

艺术美是对自然美更高层次的追求,即在设计过程中融入艺术元素,对自然景观进行人工的模仿。把自然界中的山水美景通过新的组合方式在街道中展示。

(3)情境美

情境美是植物景观设计的最高层次的美学追求。情境美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内容,达到了情到景的融合,让景观成城市本身的一部分,达到“用情写景,以景寓情”使城市居民从街道园林景观的高雅气质。

四、城市街道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存在问题

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的街道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起不步存在许多不足,且设计上也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的街道景观植物设计缺乏自己的个性,大多是借鉴外国的设计和模式。很多城市设计雷同,没有自己的特点,没有新鲜感。单一的设计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不能展示出自己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蕴。

2.植物组织结构不合理

植物结构不合理也是一个显著的问题。景观设计的植物种类过于单一导致结构不合理。我国的街道植物景观设计大多以行道树为主,其他的植物占的比率极低。还有在设计过程中缺乏科学性。杂乱无章的设计不仅不能达到美化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3.后期养护不到位

很多城市在街道植物栽种完后不进行养护工作,影响了植物在街道绿化中的作用,也影响其美观度。后期养护是街道植物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工作。管理不到位降低了街道景观的质量水平。

4.资源的浪费

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一些城市不能结合自身的资源特点,盲目设计,栽种一些于城市气候不相符的植物,造成资源的浪费。

5.设计与施工不一致

有些设计十分完善,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素质低或者施工过程中缺乏管理,导致实际相关效果不满足相关设计的设计要求,与设计图纸不一致,影响了景观植物的功能性。

6.绿化程度不够

在实际的街道景观设计中,存在规模不够,绿化程度低等问题。就我国目前而言,大量土地用于了工程建设,造成了景观设计相对落后。

五.城市街道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

1.在统一中求变化

变化与统一是景观设计中的首要原则。其中统一指的是整体的涉及框图要和城市的整体规划相一致,植物的整体设计也要有一致性。如果街道景观设计如城市自身风格格格不入,就会让人觉得突兀。而对于植物的选择来说,如果选择的植物种类过多,设计风格变化多段,也会失去美感,让人眼花缭乱。在做到统一的原则后,还要求变化,比如在设计个性,色彩丰富,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才是设计的法则。

2.均匀搭配

均匀搭配指的是在街道景观设计中注重植物色彩搭配、气味搭配、高矮搭配、疏密搭配等,进行合理均匀的组织。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季节的变化、在不同的季节中凸显不同的特点。

3.合理设计比例

街道景观设计中植物不是作为个体存在的,植物的大小,所占的面积要融入到街道的整体设计中去,符合周围的空间布局和建筑布局。遵守比例原则,把景、植物与建筑协调组织,从而保证整体景观的美观。

4.以人为本

篇4

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1-0118-02

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作为设计人员必须对其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对街道景观的分类,且做好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以更好地促进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有效性,彰显城市文化的内涵。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分析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加强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人员,必须对其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加强对其的设计。就笔者工作实践来看,当前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文化性

文化性是城市街道景观的重要特点之一。城市街道的建筑系统与道路系统的有效规划形成了城市的街道景观,在物质实体的背后其所承载的是城市文化内涵,能在了解城市街道景观文化的基础上加上对城市的印象,更好地理解城市文化的内涵。

1.2视觉传播性

城市街道景观的直接受益者主要是街道两边的住户以及街道上的行人,其视觉感官和使用感受是做好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重要标准,因而仅凭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与哲学美学是难以将城市街道景观的视觉传播性有效的设计并体现出来,所以作为设计人员必须从住户与行人的角度去做好城市街道的设计,妥善处理街道环境与行人间的关联,并确保街道景观能有效的合理的将其蕴含的城市文化内涵传递出来[1]。

1.3整体持续性

城市街道景观的连续性较强,同时也是构成城市线性空间的重要载体,因而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城市的环境、建设的情况以及文化背景等作为基本元素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从而更好地彰显城市街道景观的整体持续性的特点。

2.城市街道景观的分类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为了更好地彰显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就必须在设计之前对城市街道景观进行分类,才能更好地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在现代城市街道景观分类过程中,主要分为交通类、生活类、步行街、文化街、滨水区。交通类街道即城市道路,主要用于城市车辆与行人的通行,承载着整个城市运行的重要功能,常见的交通类街道景观主要有城市的主干道、飞机场、火车站、地铁站、汽车站、隔离带等。

生活类街道作为最常见的街道类型,其对居住空间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延生,组成的元素主要有两侧的建筑物、绿化、地面以及公共设施等,与交通类街道相比,其不仅车流量小,而且形成速度较慢。步行街在城市中主要是供人们购物的街道,因而此类街道往往集中在商业区,所以其安全性十分重要,为城市人们提供安全的购物环境。文化街则是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生活习性的街道,因而具有较强的传统地域文化,因而此类街道主要用于对街道文物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而滨水区则是城市定的空间,主要是指与河流、海洋和湖泊等与水体区域相接的土地[2]。

3.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策略探究

某大道工程是近年新修建的综合性干道,由于因尚未全线拉通,所以此路的交通流量相对较小,由于路西的绿化景观带是市民的聚集地,而路段内仅设置一处过街天桥,大量人流往返道路之间,对此路的车辆通行有一定影响,因此必须做好分流工作。以下结合本工程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策略。

3.1交通类

在交通类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鉴于其流通性较强的特点,因而一般应采取直线的方式进行道路的设计,当道路需要转弯时,必须确保转弯半径的合理性,尤其是转弯半径之内严禁设计遮挡视线的物体,在沿街建筑设计时,应确保街道宽度与树木高度之间比例关系的协调性,所设计的街道不一定非要等宽,但应采取放大局部空间的方式,把城市的绿地和广场等引进街道空间之中,从而不断丰富街道空间,提高交通类街道空间的形象。由于交通类街道包含了诸如照明设施、信息显示牌、标志广告牌、安全护栏等设施,做好此类设施设计,能有效的完善和补充道路的功能,并达到美化街道的需要,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降低设计人员自身带来的不良影响,还应对其视觉效果进行强化,切实做好快速路的修饰与美化设计工作,从而更好地将城市文化元素融入街道设施之中,给在快速路上的人们带来一种城市的温情。对于高架桥、立交桥等较为特殊的交通类街道景观的设计,由于其与地面存在高差,正是由于高差的存在形成了立体的景观,在设计过程中,应设计相应的攀爬类植物,使其更好地绿化高架桥、立交桥的桥体的外侧,亦可在桥的两侧设置固定的盆栽,以更好地形成立体感较强的绿色景观[3]。

3.2生活类

对于生活类街道景观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紧密结合生活性街道景观以城市生活为主的特点,注重生活类街道的邻里感与场所感,才能更好地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在城市街道景观空间的形式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设计与居民需求相符的具有较强服务性的区域,例如生活超市、购物广场、菜市场等,再结合生活类街道功能的特点,充分考虑到街道空间在变化过程中带来的美感,并尽可能地利用多种元素去丰富空间,为现代人提供相应的交流场所,加上此类街道的行人较多,因而在进行绿化设计过程中,应精心选择行道树,既要在夏季达到遮阴的效果,又要确保冬季日照的足够行,亦能选取花坛与花池等方式为街区的景色丰富带来更大的可能。

3.3步行街

在步行街设计过程中,由于其注重的主要是安全性,并集文化识别性、需求性和便利性为一体。因而首先必须在确保步行街街道景观设计的安全性的基础上,即尽可能地避免和预防机动车的进入,而这就需要设置相应的隔离设施,以最大化的确保安全隔离效果。但是由于步行街的人流量较为密集,在行走时难以察觉周边的危险因素,因而作为设计人员必须确保街道地面铺装具有较强的平坦性,尤其是在井盖口周边不得出现高差变化,并充分考虑所选铺装材料的性能,并结合城市所在地气候条件的不同,针对性的选用材料。

3.4文化街

街道设施应考虑景观造型手法与城市环境文化的一致性,要提取传统文化要素、组合地域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注重街道色彩表现等,具体可以通过选取来自城市的历史、文化、典故、事件等题材的元素并应用到街道小品中,起到强化空间文化内涵、渲染城市人文色彩的作用。以文化街中心的雕塑设计为例,城市中的雕塑能够反映出该城市的文化底蕴以及市民的文化素质及修养,好的雕塑品必然与环境协调并形成城市中标志性的象征。雕塑与环境相结合,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气氛和氛围,创造一种精神生活空间,使观者在这一精神生活空间或崇敬、或恐惧、或愉悦、或轻松,产生各种情感和联想,从而影响其人生态度和审美观念。优秀的建筑与雕塑组合,不但装点了市容市貌,美化了城市街景,也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3.5滨水区

滨水区的街道景观在设计时应强调它的空间秩序性和自然系统、人工系统的包容性,可以在临水区域间隔设置亲水平台,让人们近距离与自然接触,在滨水区域沿水种植行道树,从而形成供人休闲的慢行通道[4]。

4.结语

综上所述,对城市街道景观的分类与设计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人员,必须紧密结合时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紧密结合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对城市街道景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切实做好交通类、生活类、步行街、文化街、滨水区等街道景观的设计,以最大化的彰显城市的文化内涵,以精心的设计提升现代城市人生活的品位。

参考文献:

[1]叶慧.城市街道景观的分类与设计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3,08:3498-3500.

篇5

1城市街道景观建设概况

城市街道景观具有观赏性和服务,有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深刻的印象。所谓城市街道景观就是道路两旁提供观赏和服务的设施,但并不是每个城市的街道景观都相似,每个城市都要建设出有自己地域特点的街道景观,它在满足城市居民需求的前提下,还得体现出城市的文化色彩,并且美观大方。

2城市街道景观建设存在的不足

2.1历史文化的应用与地域文化无关

目前,在很多街道景观建设中,人们都喜欢运用历史文化对其进行建设,设计师更是积极地了解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将其应用到街道景观建设中。但是,问题就产生于此。街道景观建设主要体现的是这个城市的形象,搬用别的城市历史文化则显得与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格格不入。有的的确应用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却只应用了形式,不求甚解,表达不出一个城市的内涵。

2.2忽视了时代文化精神

在应用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应考虑到当代的文化。作为现代的城市街道景观,首先它是应用于当代人的,理应满足当代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并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这就要求街道景观建设在体现历史文化精神的同时,也应该体现时代文化精神。如今,一些设计会为了追求历史感,忽视了时代文化精神,这样的景观不便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使用与欣赏。

2.3街道垃圾影响美观

如今,街道两侧每隔一段距离都设有垃圾箱或垃圾点,就是为了保持街道地面的整洁,干净的街道才会让人赏心悦目。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自觉,随手就把垃圾扔在路边,有的人在街边摆小吃摊、烧烤等,吃剩下的残羹和垃圾就随手堆在路边或树坑里,加重清洁人员的负担。所以,应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为街道景观建设出一份力。

2.4生态环境、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城市失去特色、环境恶劣

改革开放30年来,很多地区由农村变为城市,为了加快发展的脚步,很多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和古建筑群就这样的被摧毁,更有甚者为了采矿,好好的山地被炸的支离破碎,泥石流、洪水成灾。新建的楼群景观相似,失去了原有的民族特色。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汽车尾气使空气质量变低,蓝天也失去了色彩。这些都是生态环境被破坏所造成的影响,所以,在发展的同时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分析

2.1发扬地域文化特色

中国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然而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如果每个城市的街道景观都能体现出自己的地域文化色彩,每个城市的布局都不一样,各有特色,就不会出现城市景观建设雷同的现象,同时每个地区的文化色彩都能够得到传承。但是,发扬地域文化不能只是形式的展现,其文化精髓也要体现出来,

2.2增加时代文化精神

时代文化就是与时俱进的现代文化,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加时代文化特色,比如,路灯、垃圾箱、健身器材、观赏灯等设施,都是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设立的,这些设施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可以缓解社会压力,方便人们的夜间出行等,这些都是时代文化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2.3提高人文素质,加强城市绿化

(1)街道景观的建设与人文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合吸烟等,这些都能提高街道景观建设的质量。(2)加强街道的绿化建设。绿色是一个城市最健康的颜色,炎热的夏天,路边的大树可以乘凉,人们走在街上就能闻到花香,所以,街道景观建设中,绿化设施必不可少。

2.4保护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遗产

篇6

1.乡土化景观设计

乡土原指那些质朴的、本土的、传统的事物,是个边界模糊的地域概念。传统的乡土景观包含两层含义.一种是指乡村里土生土长的“自然景观”,即所谓乡村风光、乡村田野、乡土建筑、民间村落和道路,以及民族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景观现象的复合体;另一种解释是指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地理特质的“文化景观”,是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和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投影,包括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

现代意义的乡土景观则是伴随社会的进程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在传统概念的基础上延伸出的景观新形式.

2.昆明城市街道中的乡土化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地区,可以说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就是云南的本土文化特色,景观设计的题材也就相对丰富,各个少数民族都有非常有特色的元素,这些元素融入到景观设计当中极大的提升了景观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内涵,在省会昆明,更得到极大的发展和体现,城市街道这一方面是城市景观的重头戏,一个城市没有一个好的街道规划和景观,这个城市的综合分数将大打折扣。

2.1南屏街和景星街花鸟市场街道乡土化景观设计分析

南屏街现状:

南屏街是昆明历史上的老街区,也是昆明旧时的金融、商业和娱乐中心,是一条能体现昆明以至于整个云南的风俗文化的标志性街道,无论从街道的铺装、绿化还是雕塑的造型和陈设,都比较好的体现了当地的乡土文化,应该说,从景观布置上说是一条比较成功的乡土化景观街道,有很多古建被保存下来,而且后来添加的雕塑和装置也和现有建筑很融洽。有很多反映老昆明日常生活的雕塑,让外地游客一来到这个地方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云南气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使街道景观乡土化的过程中他的功能也被保持的很完善,因为南屏街一直都是昆明城人流量最大的一条景观街道,花池、水景雕塑、水池、台阶等设计手法很好的解决了分流这个问题,令街道景观既不单调,又很好的调节了人的视觉焦点。

南屏街乡土化景观分析:

考察中发现,南屏街景观布置和设计比较复杂,从铺装和雕塑小品的种类都很繁多,雕塑部分大多铜雕都选自老昆明的事物作为题材,美化环境的同时还很好的向人们反映了云南风情。但是是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就是对本土材料运用的缺乏,基本上没太看见有特色的材料,这就很可能导致南屏街的景观设计和全国很多城市步行街的景观设计雷同。

景星街(花鸟市场)现状:

位于光华街和人民西路之间的景星街的景观设计并不复杂,相对吸引人的应该是街边的老房子和卖各种奇异商品的店,其实这也是一种景观,只不过这种景观文化味道偏重,像国歌的作者聂耳先生故居等,景星街作为昆明的文化景观大道,对传统民居保护的做法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最近景星街新建的几处建筑可说能够和景星街的文化背景融合在一起了,设计相当程度上保留了昆明或云南传统建筑的元素,雕花的木窗、传统的形式,都很好的诠释了云南特色。

景星花鸟市场景观分析:

相对于南屏街,花鸟市场的景观布局显得很简单,从头到尾地砖的铺设也就只有三种,而且都是很常见的青石板,只是纹路不同,这条街基本上没有什么绿化,只是两条大路的两边种植了一些,虽然铺装和绿化不太丰富,但是这条街的建筑做的很好,老建筑有的还在,就算已经拆除了,新建的建筑也是完全按照古建的结构和云南风格来做的。

3.总结:

通过对昆明市南屏街、景星街的考察,我发现昆明的重要街道的景观乡土化做的比较到位,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讲,已经做得比较成熟,不论是绿化铺装还是建筑雕塑小品都已经达到一定水准,可以说已经实现景观乡土化,但是有很多小的或者不太著名的街道,依然存在着对乡土文化的严重破坏,有些地方只看到眼前利益,只图一时痛快,不为长远利益着想,这个问题需要运用乡土化景观设计的方法来解决,大致可从两个方面来处理,第一,提炼乡土化的物质形态的景观元素,例如在景观绿化的树种上采用云南本土植物,因为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所有品种,拥有这么好的植物资源,当然要好好利用。第二,提炼乡土化的非物质形态的景观元素,也就是利用云南省少数民族多、民族文化丰富的优势,打造全国无与伦比的民俗景观,火把节、泼水节、龙舟节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人文景观。把物质景观和非物质景观结合起来,才能最好的展示一个地方的乡土化景观,才能最大程度上用最节省的资源打造效果最好的景观。

4.结语:

篇7

城市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直接反映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街道景观的好坏对城市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应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是一种贯穿历史、体现时代文化、凸显区域特色、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精神产品,包括文化价值和道德的体现,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促进整体环境的文化发展。个城市的街道景观应具有地理性、地方性,才能反映城市的景观特色,不同的地形、气候是有塑造特色城市街道景观的基础,街道景观特色的体现就在于城市本身与自然以及文化的和谐。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哈尔滨市地理位置及特点

哈尔滨是一座典型的中西结合又传承古今的城市,是一个集西方的浪漫与东方的典雅、悠久的历史与现代的节奏于一体的城市。哈尔滨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中外文化融合的著名旅游城市,是一座具有异国情调及特殊历史进程的文化名城。哈尔滨位于北纬45’20,,4酽20,、东经]26‘15,,127’30,。属中温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一6℃。每年的冰雪期长达4个月之久,素有“冰城”、“东方莫斯科”以及“东方小巴黎”之美称。

1,2哈尔滨市街道景观现状分析及研究目的意义

在城市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对于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历史不长的哈尔滨而言,可以展现的历史文化景观较少,尤其是反映城市景观的街道景观设计,更是缺少地方文化特色。与哈尔滨历史面貌不相融合。城市街道功能单一、文脉断裂、人性化缺失、特色趋同、人文色彩淡化、历史风貌破坏、公共活动空间缺乏等问题,己对哈尔滨市街道景观设计的研究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打造特色化的街道景观成为哈尔滨现实而迫切的课题。 2,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从城市街道景观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设计原则出发,重点对哈尔滨街道景观进行深入地探讨研究,对城市街道的功能和街道景观的环境设计进行了分析,试图寻求运用艺术手段介入,期望以最佳街道景观设计模式来构建最具哈尔滨特色化的街道景观。从而完善优化环境品质,增加文化氛围及亲和力,让哈尔滨街道景观的建设在城市总体设计的理念下呈现出完整的城市地域特色。

哈尔滨是一座有着迷人的冰雪风光和欧陆风情的城市,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特殊的城市历史及独特的冰雪文化积淀。因此在营造城市街道景观时应充分利用哈尔滨的冰雪文化、欧式建筑等优势资源,从而打造出哈尔滨特色化的街道景观。

2,1结合得天独厚的冰雪文化凸显特色化街道景观

冰雪,对于哈尔滨来说是一笔得天独厚的财富,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冰雪资源,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哈尔滨是中国冰雪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冰雪文化的排头兵,哈尔滨创造了许多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冰雪文化之最和第一。哈尔滨丰富的冰雪文化积淀有着南北兼收,中外并蓄的特点。

如何利用哈尔滨的冰雪资源,提升城市景观的品位和魅力,使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和冰雪文化发扬光大,打造特色化的街道景观。我们需进一步的利用冰雪文化的拉动作用,使哈尔滨冰雪城市的形象再上一层楼。

做足了冰雪文化。不论是街道、还是街道广场,均主打“冰雪世界、冰雪文化”主题街道景观,使哈尔滨变成硕大的冰雪舞台,全力打造哈尔滨冰雪版的街道景观。让市民及外来游客亲身体验冰雪体育刺激的同时,更加深入的品味冰雪文化无处不在的欢愉,徜徉在哈尔滨市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冰雪氛围。

2,2借用独特的欧式建筑打造特色化街道景观

冰城哈尔滨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城市,因它独特的建筑而闻名,因它浓郁欧陆风情的百年老街而闻名中外,在这独具特色的欧陆风情建筑和最具洋味的中央大街中,涵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建筑。

营造哈尔滨特色化街道景观,应充分利用这些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不仅把中央大街打扮得更加富丽堂皇,成为哈尔滨最著名的建筑艺术长廊和最富特色的商业街道。而且还要打造风格各异的街道及休闲广场,构成了集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城市新风景,使哈尔滨精深久远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建筑艺术在街道景观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漫步美丽如画的街景中,欣赏着新异而独特的欧式建筑,犹如置身于建筑艺术长廊,五步一典,十步一观,使“小巴黎”的特征愈加凸现,诱人瞩目。

打造特色化城市街道景观,需要我们合理开发和利用本城市优势资源,保持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和自然风貌,pl使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把哈尔滨建设成为优美舒适、特色突出的景观城市。

2,研究结论

篇8

一个城市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而城市形成之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始终处在动态的演变之中。所以,城市与时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样的,城市街道景观也与时间有着紧密联系,它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理想状态的景观是不存在的,而人们对于理想景观的看法也会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变化。街道景观和城市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城市街道景观的空间地域文化特征。

1.2文化途径

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城市街道景观外在的表现着城市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人们的文化和理想。在城市街道景观中,文化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对城市街道美的欣赏与追求由来已久,不同的文化类型和自然地理条件成就了不同的城市街道景观。文化传统的差异使得各个地方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上有不同的风格。如:西方人崇尚田园之美,在城市景观中倾向于天然元素的人工化,而在中国,南北方文化的差异也造就了不同的景观风格。

2文化与街道景观的关系

城市街道景观反映出文化,而文化又改变着街道景观,文化与街道景观之间有着互融的关系。城市街道景观所具有的双重属性体现在:(1)城市格局和建筑物等共同构成了景观的物质实体,其背后是历史文化的不断发展;(2)城市街道景观存在于人的脑海中,通过亲身体验、互联网、电影、报刊等途径形成对这个城市的印象。

2.1城市街道景观的生长

城市街道景观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在分析城市街道景观的过程中还应该加上时间因素。花草树木有自己的生长周期,能够繁衍生长。作为文化,景观也存在文化的生长,即文化积淀。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这种文化也不断走向丰富和成熟。

2.2人为的因素

作为文化的主体,人在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在上文已经有所论述,本节以实例说明。政府的决策者、投资人以及设计者等对街道景观项目有着各自的要求和意见,这些要求和意见都会对城市街道景观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有重要影响。人的因素常常会被人们忽视,在街头咖啡屋里休闲的人们同样也是景观中的一道风景。看与被看是人们交往的一种方式,身着旗袍、长褂、西装都会给街道带来不一样的风景。人,让城市变得更加生动。

3街道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忽略了时代文化精神

人是城市街道景观的使用者,因此,景观的存在应该致力于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景观的设计应该与当代人的审美观念相符合,将这一要求反映在具体的景观设计中,即:城市街道景观应该具有相应的时代文化精神。而在当前,有些设计者片面的追求历史感,思想局限于传统的形式,对于时代精神的体现则考虑的较少,这些设计也难以受到人们的喜爱。

3.2街道文化景点堆积

一个城市的特色体现着其历史文化,将历史文化融入景观设计中则更能彰显城市的特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城市也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一般而言,历史越悠久,其文化的积淀也会越深厚。在设计中,面对如此之多的历史文化,设计者常常希望能够将它们全面的表现出来,企图表现出丰富的历史文化,而这也可能造成历史景点堆积的弊端,给人一种又多又乱的感觉。

3.3缺乏人文关怀

人,作为城市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景观的使用者和观赏者。在街道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要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重视人的体验感受,以其为主线,塑造出具有人情味的街道。而在现代化城市中,面对复杂的道路环境,设计者们往往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交通功能的优化上,将交通环境作为一个工程实体,而不是将其作为一个公共空间来看,忽略了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使得城市给人一种冷冰冰、缺乏生活情趣的感觉,忽略了人文关怀。

篇9

一、我国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文化特色现状

当前,在许多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人们都表现出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极大关注,设计师更是积极地从城市的各种历史文化中挖掘和寻找能表达城市特色的要素,将其融入到街道景观设计之中。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作品,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层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表达不强

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景观中,这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历史文化现象非常繁杂,有形的历史文化即以物态形式表现出来的历史文化,容易被人们所触知,而无形的历史文化往往通过有形的物体才能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因而表现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则是设计师更多地注重对那些可视的、有形的历史文化符号的借鉴和应用,而缺乏对那些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

2.忽视时代文化精神

城市街道景观首先是为当代人所使用的,它应满足当代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并应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反映在景观设计中,就是要求城市街道景观要具有一定的时代文化精神。当前,有些设计师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表达历史文化时,一味地追求历史感,拘泥于传统的形式,而忽视了时代精神的体现,这样的景观很难为大众所真正使用或喜爱。比如现今某些城市中刮起的所谓“唐宋一条街”“明清一条街”等,和有些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格格不入。

3.街道文化景点堆砌

城市的历史文化最能体现城市特色,因而把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到城市的景观设计中,是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一般来说,城市历史愈悠久,历史文化积淀愈深厚。面对城市众多的历史文化,许多设计师往往想将它们全部都体现在城市景观中,以为这样才能显现出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如在某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分别设计了三星堆文化区、蜀汉历史文化区、孔子文化区和古蜀道文化区四个景区,全部以历史文化为题材,共36个景点,这种又多又乱的做法给人以历史文化堆砌感。

4.传统景观消失,文化遗产、古迹遭到破坏,城市失去特色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市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却是传统景观及文化遗产频遭破坏的事件:如有的城市为了扩路,砍去街道两侧百年古树;传统民宅被成片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方盒子建筑楼群;新建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雷同、缺乏特色。城市传统景观、名胜古迹是该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形式反映,对于研究城市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传统景观、风景名胜又是一个城市特点的重要体现,如今一些城市的公共空间景观因盲目建设而变得平庸、失去特色。

5.欧式化、模仿风

现在有些城市公共景观空间,大量充斥着罗马廊柱、欧式建筑。许多正在建造的住宅小区,在广告语中喜欢打出“欧式典雅花园”“地中海风情”的时髦语言,甚至宣传要将某地建成东方的“法国的塞纳河”等。欧式广场、喷泉、拱廊、罗马柱等挤满了住宅区公共空间,似乎只有沾上欧式风格,才能提升环境景观品位。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出现一些欧式风格的设计无可厚非。但是,一些潮流般的庸俗模仿,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健康发展有害无益。

二、街道景观文化缺失的原因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科技与生产的迅猛发展既促进了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给城市街道景观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传统城市街道景观由于受到来自现代社会方方面面因素的冲击正在逐步消失,导致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不能得以表露;而适应新的城市生活、交往模式,新的价值观的城市街道景观发展方向尚在探索中,使目前一些城市的街道景观发展呈现无序混乱的局面。

1.现代化交通工具造成的混乱

传统的以街道为社会生活联系中心的社会结构萎缩了,以汽车交通为中心的城市街道不仅分割了城市空间,还扼杀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这种弊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城市到处都是车辆,道路空间被交通工具所占有,沿街店铺又占用了部分人行道空间。第二,基于功能分区和交通组织的城市规划产生了长距离的通道和单一的社会空间,以往在街道上可能发生的复合的社会行为被规范到相应的、单一的空间与场所之中,街道的功能除了交通之外,所剩无几。第三,以汽车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上的偏差以及单调的规划设计手法导致了环境尺度体系的单一化,适合人体尺度的微环境景观被忽视,环境景观缺乏亲和力。

2.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现代商业、交通的迅速发展造成城市符合人性尺度的传统公共空间的消失,丰富多彩的街道生活、传统商业以及由此维系的社区网络、邻里结构遭到破坏,取而代之的讲求效率,追求流动的大尺度街道和体现纪念性与政绩的广场都反而使市民远离社会交往。有些城市原规划的道路红线已经无法满通的需要,都在拓宽道路。

3.国际式建筑思潮的冲击

20世纪初兴起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对传统城市景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国际式”建筑的泛滥使城市景观的识别性正在逐步消失,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减弱。上海里弄石库门住宅是公认的居住文化象征,引入了西方城市房地产的高效开发方式,将Towhouse与沪上三合院完美结合,创造出中西合璧的雅致外观。人们觉得可亲,不是生搬硬套西方的模式。

4.城市的土地利用与房地产业的开发

由于以“成本——效益分析”为基础的私人房地产开发的迅速发展,及其对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社会制约机制,导致有价值而无经济效益的历史建筑、街区被高利润的房地产项目所取代。而正是这种简单的、大规模的开发改造导致传统城市街道景观风貌消失。安徽某市街道周边由于商业开发使沿街建筑遍布整条街道,街道底侧界面被密不透风地包围起来,形式较为呆板,和其推崇的山水之都的城市口号不甚相符。

转贴于

5.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标准化、特色化对文化特色的影响

由于信息媒介的全球性传播及无孔不入的扩张力,使国际化、标准化、统一化成为新的时尚潮流,而这些都模糊了城市景观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有意义联系,使不同地域文化、景观的独特价值被漠视。也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导致了大量的追求个人表现、纯理性、抽象性,远离历史、文化传统的建筑出轨,导致了城市街道景观的变异。

6.城市景观设计的水准不足

有些城市的一些设计只是照搬外地建设成功的街道表面形式,而没有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本地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挖掘不够,缺乏理性地去追求一些图案化的表面及所谓“后现代”的造型,使街道失去了地方特色。这和我们景观设计行业某些方面的不太规范有关。景观设计行业缺乏正确的引导,内部人员良莠不齐,甚至一些街道景观的设计并不是由专业人员来完成的,这也需大家尤其是规划部门的相关领导的重视。

三、对策

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街道景观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应体现出社会对文化的追求和公众共同的历史文化价值观。街道景观只有正确把握和理解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才可能得到公众的认同。历史文化的最大价值,不仅在于其表现出来的形式,而在于其背后饱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挖掘和表达历史文化,只是从历史文化的形式中借鉴或模仿某些形式或片断并没有多大吸引力。这种方式只能满足人们一时的好奇心,而没有长久的感染力。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挖掘和表达历史文化,不应仅仅停留在对某些历史文化形式的模仿或借鉴上,应注重对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景观设计是一种艺术创作行为,因而在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同时要具有美感,体现出艺术性。

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城市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城市环境的核心是人,基础是自然环境。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公共空间或景观不是只让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参与到其中的,离开了人的活动、故事和精神,公共空间景观便失去了意义。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景观设计的关键所在。景观及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尺度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要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到老人及残疾人对景观环境的特殊需要,并落实在休息区、座椅尺度、专用人行道、坡道、盲文标志、专用公厕等细部设施的设计中,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休闲场所。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追求的是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一种协调关系。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和环境为基础,在注重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对自然和环境予以充分的考虑,使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关系始终处于平衡或协调状态。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在景观设计中,要对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加以合理保护与利用,不应在建造新的城市环境景观时以破坏自然景观资源为代价,应以自然景观资源、传统景观资源为设计基础,创造出既有自然特征,又有历史延续性,同时具有现代性的公共环境景观。规范人类资源开发行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公共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

3.保护和发展文化景观的原则

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和村镇改造,一些文化景观遭到严重的破坏,对文化、风俗延续产生不利的影响,景观风格趋同化使具有民族及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日趋减少。民族文化的继承性是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的根本。在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过程中,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情、风俗并恰到好处地表现在景观设计中,防止人为地割裂文化历史,重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对于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特征,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和提高景观的旅游价值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4.城市街道景观建设要充分体现城市道路的人文美

城市道路的人文之美是指通过城市街道的文化特色和人文氛围所反映出来的一种文化美感。文化的表层是物即人类一切劳动包括艺术劳动的物化形态;中层是心物结合;深层即心即属于这一文化整体的社会群体心态,包括群体的伦理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宗教感情、审美趣味,它离物较远,却是在精神的物化过程中决定物的根本。因此,作为城市街道景观,它的人文美不可避免地应与周围的其他建筑构成整体人文景观来体现,所以无论人们是游好莱坞的星光大道,还是走南京的夫子庙街,曲埠的孔府街等,都能感受到这些街道所反映出来的所在国家特有的城市道路人文美感。

篇10

绿色街道景观设计需要尽量减少对原有水温条件的破坏与干扰,从而实现绿色景观与城市雨洪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为了让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发挥出雨洪管理的作用,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工作中有必要做到根据城市街道中的雨水循环特点与水文特点对雨水管理景观设施进行分散的规划与设计,并形成雨水管理网络,从而发挥出绿色街道景观对雨水水质与水量进行管理的作用。与传统雨洪管理系统中追求雨水收集与排输的特点不同的是,依靠绿色街道景观系统进行雨洪管理体现出了对水文循环过程的尊重,通过利用土壤和植物来对雨水进行渗透与吸收。

(二)对街道进行立体绿化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内容

对街道进行立体绿化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主要的表现形式。立体绿化与地面绿化相对性,通过开展立体绿化,可以解决城市中地面绿化难以满足生态环境需求的矛盾,从而实现最大化的生态效益。立体绿化的形式包括绿色屋顶、绿色墙面、绿色阳台、绿色桥体、绿色围栏与护栏、绿色柱廊、绿色棚架以及立体花坛等。立体绿化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而易见,值得重点提出的是,立体绿化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也不可忽视,通过对街道进行立体绿化,城市以及城市街道中能够具有更加浓烈的自然气息,具有多样化设计形式的绿色景观也能让街道景观与建筑更加协调,这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调动人们在绿色街道景观建设中的积极性以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具有着重要意义。

(三)景观装置艺术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的发展内容

景观装置艺术指的是装置艺术与景观艺术的结合。存在于公共空间中的装置艺术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具体而言,景观装置艺术主要是在公共空间中使用装置艺术通过对材料、视觉表述、情感寓意等设计手法的运用来创造出能够让城市居民体验、观赏以及使用的景观,这些景观包括标识性进景观、庭院以及游戏和休憩空间等。随着景观设计技术的发展,景观装置艺术从功能与形势两个方面体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通过对景观装置艺术的应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可以在公共空间中创造标志性的景观,并在连接景观与建筑的基础上让绿色街道景观中的公共设施以及绿色街道景观所具有的文化性更加凸显,所以景观装置艺术的应用无论是对于完善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的功能还是对绿色街道景观进行点缀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目标

(一)多样化

对居民的生活空间做出优化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工作的主要目标与功能。通过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不仅可以让城市中的生态系统平衡性得到调节,同时也能够发挥出治理空气污染、防洪蓄水的作用,而这些多样化作用的发挥,能够更好的提升居民对城市建设的满意度。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应当符合城市发展中对建筑多样化、功能多样化、街区短小且人流密度较高的要求。在阶段景观设计中频繁的使用拐角和分支小路不仅能够实现良好的通达性能,同时能够为居民步行提供方便;而绿色街道周边的建筑无论是何种情况,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都应当重视与建筑风格的匹配;另外,绿色街道景观设计要凭借自身的功能来提高自身的吸引力,从而在提高人流密度的基础上提升绿色街道景观所具有的活力,在不造成交通堵塞和视觉污染的前提下实现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功能性的最大化发挥。

(二)人性化

篇11

首先要对城市区位进行分析,在对城市街道分析。街道是城市道路的一部分,负担着与其道路级别相应的交通功能,对他的设计首先要满足车行与人行的顺畅和高效率。

其次要从底界面进行分析。根据人们出行、休息、聊天。进行不同材质的区分,来引导人们的行为。其次要从侧界面进行分析。对街道的历史进行了解,对街道进行布置。延续城市肌理。再次要对城市顶界面进行分析,天际线是西方城市规划的定型理念。他们认为,城市若是一个人的肌肤,天际线则是服饰包装,因而,在天际线的定义里,就格外地赋予了美学的最大化内涵。天际线应该表达海市蜃楼般的美轮美奂的美。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突出了城市的中心街区性和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辐射性。所以,中国的旧城,最繁华的地段和最精美的建筑,城市天际线具有直觉直观的人文特点、审美特点、标识特点和造型特点,是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个非常时代化的理念,但不是西方的专利。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区,早已意识到城市天际线在文化概念上的超然意义并起步力行。

在很多城市,自然和人文的著名历史遗存都比较丰富,成为城市自古以来特有的历史文化名片,但是,随着城市高大建筑的不断增高和增多,城外的高塔看不见了,城外的山脉看不见了,城外的古楼看不见了,人们的城市视线落点也仅仅只能是水泥和钢筋堆砌的建筑天际线,这是一种城市之美的严重缺失。在城市建设中淡化天际线意识,不但已经给城市美感带来了审美疲劳,也造成了城市无法挽回的美学损失。

城市道路是一种线形空间,线性空间也像其他景观一样,要有良好的景观序列,这样才是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序曲―发展――结束”。”

根据对街道的分析研究和景观构想,在设计范围内,以及各道路或功能界限为地块划分的基本控制依据,对建设用地进行纤细划分,并统一编号,对每一地块提出“定性、定量、定位、定界、”的具体控制指标,即土地的使用属性、使用强度、建筑密度、建筑极限高度、绿地率、人口容量和使用方式。从这几个方面引导控制房地产开发建设计及投资,以实现城市设计。时代文化精神

城市街道景观首先是为当代人所使用的,它应满足当代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并应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反映在景观设计中,就是要求城市街道景观要具有一定的时代文化精神。当前,有些设计师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表达历史文化时,一味地追求历史感,拘泥于传统的形式,而忽视了时代精神的体现。街道文化景点堆砌

城市的历史文化最能体现城市特色,因而把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到城市的景观设计中,是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如西大街仿古一条街对沿街原有和新建建筑都进行了以唐风为主的改造。这些融入了唐风的现代商业、办公、文化以及纪念性建筑无不严格遵守“法式严谨,风格纯正”的基本改造要求;在充满时代感的同时,保留了地域特色,传承了唐代建筑风格。整个西大街的现代建筑基本以灰颜色为基调,辅以朱红色。并且,将现代建筑风格与地域特色相互融合,体现了开朗的建筑风格。

城市传统景观、名胜古迹是该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形式反映,对于研究城市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传统景观、风景名胜又是一个城市特点的一方面。好的景观设计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挖掘和表达历史文化,不应仅仅停留在对某些历史文化形式的模仿或借鉴上,应注重对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景观设计是一种艺术创作行为,因而在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同时要具有美感,体现出艺术性。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城市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城市环境的核心是人,基础是自然环境。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公共空间或景观不是只让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参与到其中的,离开了人的活动、故事和精神,公共空间景观便失去了意义。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景观设计的关键所在。景观及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尺度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要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到老人及残疾人对景观环境的特殊需要。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追求的是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一种协调关系。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和环境为基础,在注重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对自然和环境予以充分的考虑,使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关系始终处于平衡或协调状态。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在景观设计中,要对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加以合理保护与利用,不应在建造新的城市环境景观时以破坏自然景观资源为代价,应以自然景观资源、传统景观资源为设计基础,创造出既有自然特征,又有历史延续性,同时具有现代性的公共环境景观。规范人类资源开发行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公共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

(三)保护和发展文化景观的原则

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和村镇改造,一些文化景观遭到严重的破坏,对文化、风俗延续产生不利的影响,景观风格趋同化使具有民族及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日趋减少。民族文化的继承性是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的根本。在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过程中,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情、风俗并恰到好处地表现在景观设计中,防止人为地割裂文化历史,重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对于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特征,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和提高景观的旅游价值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城市街道景观建设要充分体现城市道路的人文美

城市道路的人文之美是指通过城市街道的文化特色和人文氛围所反映出来的一种文化美感。

篇12

在城市园林营建中,改造地形,筑山叠石,引泉挖湖,造亭垒台和莳花植树,要运用地貌学、生态学、园林植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还要运用美学理论,尤其是绘画和文学创作理论。在规划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时,需要考虑它们在地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涉及城市规划、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从工程技术方面总结叠山理水、园林建筑、花木布置的经验,逐步形成传统园林学科。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和总体布局,园景创作的各种手法,形式美构图原理在园林中的运用等。园林工程主要研究园林建设的工程技术,包括地形改造的土方工程,掇山、置石工程,园林理水工程和园林驳岸工程,喷泉工程,园林的给水排水工程,园路工程,种植工程等。园林工程的特点是以工程技术为手段,塑造园林艺术的形象。在园林工程中运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是当前的重大课题。

园林建筑主要研究在园林中成景的,同时又为人们赏景、休息或起交通作用的建筑和建筑小品的设计,如园亭、园廊等。园林建筑不论单体或组群,通常是结合地形、植物、山石、水池等组成景点、景区或园中园,它们的形式、体量、尺度、色彩以及所用的材料等,同所处位置和环境的关系特别密切。因地因景,得体合宜,是园林建筑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城市景观涵盖城市景色和人造的景色。园林设计是园林学的中心,园林设计因素包括构思立意、自然地形地貌的利用和塑造、园林建筑布置、园林小品、园路和场地、园林植物、置石等。绿化是建设绿地的行为,城市城市景观不仅有城市绿化要求,还要顾及园林城市建设,体现该城市的文化和艺术。

在城市交通运输,购物,交往,都离不开城市景观。街道格局是城市特色的重要反映,每个街道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形成年代的不同,其街道格局也不同。随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用地不断增加,有的街道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四周发展。不论哪种形式的街道,其街道格局都反映着历史的发展过程,记载着重要历史事件和故事。生活在其中的人门在这些特殊的地点就会产生相应的联想,想的是这个城市曾经发生的一切,可以说一座城市记载着它的历史,蕴涵它的文化。在城市中由于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格局,也就确定了该城市的发展形态,由此形成了城市空间布局的特色,从而在市民中形成相应的文化特色,可以说城市格局反映了城市的特色。

城市街道代表城市的形象,人们对街道的感知不仅涉及其路面本身,还包括街道两侧的建筑,成行的行道树、广场景色及广告牌、立交桥等等。这一系列事物共同作用形成了街道的整体形象,而其中任何一种事物质量的低下,都影响整个城市的形象,而街道的形象又影响城市的形象。

城市景观质量的优劣对人们的精神文明有很大影响。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来说,城市景观质量的提高可以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对于外地的旅游者和办公者来说,由于他们停留的时间较短,而且大部分时间在街道上度过,因此街道就代表整个城市给这些外来人员的形象。

总之,城市街道景观是街道景观的核心,随城市的发展,人类对生存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城市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着就要求设计者拓宽对城市的研究,适应社会的要求。

城市街道是展示城市景观的舞台,街道形象主要与街道的要素“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有关。一般人很少从城市形态、城市发展史这些专业角度来认识。一个城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城市街道上的景观、街道上的尺度,街道两侧建筑物的体量和风格,色彩各异的广告牌匾和指示标牌,独具特色的绿化、小品、设施,以及街道上穿梭的车流,或漫步或急行的人们,或驻足聊天或看热闹的市民。这些城市街道上的情景往往成为这座城市景观的代表。

当下我国城市街道景观,由于近十几年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我国城市景观与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不断努力。城市街道景观还存在许多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历史原因,由于我国历史的原因,导致城市交通设施欠帐太多,供需失调,再加上改革以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加剧了这一矛盾。

二是观念问题,过去我国城市建设长期以来遵循着“实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讲究美观”的原则。然而城市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可是我们的观念却没有随着更新。

三是管理不严密,城市街道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存在许多条块划分,由于界限不清,出现问题时往往会互相推脱、踢球。造成了城市街道管理失调的现象,较为典型的现象就是在同一段城市道路上不断的开挖。

四是立法不健全,目前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法规和城市建设控制管理的主要手段-控制详细规划,关于城市街道方面仅对街道红线宽度、断面及交通的出入口方位做出规定,却未对影响城市街道环境的诸多因素做要求。

针对这些问题,城市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城市街道景观中体现以人为本,主要体现人们的主人翁位,在总体规划中控制详细规划的城市景观设计。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以及在城市的建设实施过程中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因为人群是城市的主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活动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时要考虑不同的要求,反映不同的观念。一个好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要处处为人着想。

尊重、继承和保护历史的作用城市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给人留下印象是深刻的,这就为城市个性建设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城市有历史意义的场所的建筑形式、色彩、空间尺度和生活方式,恰恰与隐藏在市民心中的、驾驶行为产生地域文化认同社会价值观吻合,因此能引起市民的共鸣,唤起对过去的回忆,产生文化认同感。

由此看来,我们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同时要向前发展。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整体性原则城市街道格局的设计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要体现和展示城市的形象和个性。

同时,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要为突出城市的个。可持续性原则随城市的发展,环境也随着恶化,环境的恶化警醒了人们,可持续发展应运而生。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城市环境设计中也要遵循这一点,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力求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注意加强自然景观要素的调整、运用和恢复。

城市街道可分为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商业步行和其他步行用道。它们要求都有自己的景观特性。但他们又有许多共性,既方便性、可识别性、可观赏性、安全性、适合性。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街道形式的考虑对于交通性街道,我们要以直线大半径的曲线为主,通过道路两侧的建筑和绿化树木的高度与街道宽比产生空间感受。这样为流动的车辆提供刺激的服务。在停车厂附近的墙上整一些壁画,为街道增添亮色。

步行街是交通性街道的延续,在设计时要注意合理使用收放的手法,如果再步加宽的地方设置一些园林小品如小型喷泉雕塑,增添了城市的自然情趣。

广告牌、环境雕塑小品和设施设计广告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城市广告在现代城市景观中起了重要作用。城市广告的作用在于宣传,它需要强调刺激,为此尺寸较大,常常影响城市的形象,因此对于广告要严格审批。但如果城市广告和雕塑小品结合,既增添了不少乐趣,又节省了空间。城市雕塑小品、功能设施应当摆脱陈旧的观念,强调形式美观,功能多样,设计思想要体现自然,有趣,活泼,轻松。例如大胆的将电话亭、座椅和标示牌艺术化。

城市街道绿化设计是城市街道设计的核心,良好的绿化构成简洁、大方、鲜明、自然、开放的景观。古今中外道路绿化都备受重视。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城市道路、增多,功能各异,形成了各种绿带。也有将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城市绿化设计同其它绿地一样也要遵循统一、调和、均衡、节奏和韵律、尺度和比例五大原则。

城市街道绿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街道形式的选择要根据街道环境特色决定的。例如两侧建筑景观比较有特色,要表现建筑那么就选择比较低矮的植物。街道绿化有其特殊性,其植物配置最为重要。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要体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结合的美学的思想;在立地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通过隔离带的配置中、小乔木和花灌木,真正达到大、中、小乔木和花灌木的结合,是城市景观呈现层次化。

篇13

1 概念探讨

作为地理名词,景观泛指地表自然景色。城市街道景观则涵盖城市街道景色和人造的景色。园林是西晋沿用下来的名词,园林设计是园林学的中心,孙筱翔教授提出Landscape Architecture可译为园林设计是正确的。园林设计因素包括构思立意、自然地形地貌的利用和塑造、园林建筑布置、园林小品、园路和场地、园林植物、置石等等。是文科和理科的贯穿,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交融。绿化是建设绿地的行为,城市街道景观不仅有街道绿化要求,还要顾及园林城市建设,体现该城市的文化和艺术。

2 街道景观功能

①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有人把城市街道景观比喻成城市景观的血管,在城市交通运输,购物,交往,都离不开城市街道景观。②城市街道格局是城市特色的重要反映, 每个城市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形成年代的不同,其街道格局也不同。③ 城市街道代表城市的形象。人们对街道的感知不仅涉及其路面本身,还包括街道两侧的建筑,成行的行道树、广场景色及广告牌、立交桥等等。④城市街道是展示城市景观的舞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荣誉教授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其著《城市的形象》一书中探讨了城市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问题,他认为“任何一个城市都有一个公众印象,它是多个印象的叠加。”

3我国城市街道景观现状

近十几年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但是我国城市景观与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不断努力。就目前城市街道景观的存在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功能设施不健全;环境质量差;街道环境“重车不重人”; 街道设施水平低下;街道建设缺乏个性。

4针对存在问题,街道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① “以人为本”的原则。②尊重、继承和保护历史的作用。③整体性原则。④可持续性原则。

5城市景观设计分析

城市街道可分为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商业步行和其它步行用道。它们要求都有自己的景观特性。但他们又有许多共性,即方便性、可识别性、可观赏性、安全性、适合性。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首先,街道形式的考虑。对于交通性街道,我们要以直线大半径的曲线为主,通过道路两侧的建筑和绿化树木的高度与街道宽比产生空间感受。这样为流动的车辆提供刺激的服务。在停车厂附近的墙上整一些壁画,为街道增添亮色。 步行街是交通性街道的延续,在设计时要注意合理使用收放的手法,中关村的北区在种植序列处理上就做的很好。如果再步加宽的地方设置一些园林小品如小型喷泉雕塑,增添了街道的自然情趣,如加拿大的特科果街。

其次,广告牌、环境雕塑小品和设施设计。广告是信息时代的产物,街道广告在现代城市景观中起了重要作用。街道广告的作用在于宣传,它需要强调刺激,为此尺寸较大,常常影响城市的形象,因此对于广告要严格审批。但如果街道广告和雕塑小品结合,既增添了不少乐趣,又节省了空间。街道雕塑小品、功能设施应当摆脱陈旧的观念,强调形式美观,功能多样,设计思想要体现自然,有趣,活泼,轻松。例如大胆的将电话亭、座椅和标示牌艺术化。

最后,城市街道绿化设计。 城市街道绿化设计是城市街道设计的核心,良好的绿化构成简洁、大方、鲜明、自然、开放的景观。古今中外道路绿化都备受重视。我国早在《汉书》中就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 说明2000多年前我国已有用松树作行道树,唐代京都长安用榆、槐等做行道树。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城市道路、增多,功能各异,形成了各种绿带。也有将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街道绿化设计同其它绿地一样也要遵循统一、调和、均衡、节奏和韵律、尺度和比例5大原则。城市街道绿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街道形式的选择要根据街道环境特色决定的。例如两侧建筑景观比较有特色,要表现建筑就要选择比较低矮的植物。街道绿化有其特殊性,其植物配置最为重要。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要体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结合的美学的思想;在立地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通过隔离带的配置中、小乔木和花灌木,真正达到大、中、小乔木和花灌木的结合,是街道景观呈现层次化。城市街道绿化更应注意行道树的选择,改变行道树树种单一,地被色块过于重复的现象。应采取同一道路的行道树的配置手法相对统一的方式。我们可以选取十几种行道树作为基调树种,确保城市道路绿化能体现和谐一致的总体风貌,而中下层尽量丰富多彩。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大力推广本地自然条件适宜的树种。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