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次生灾害防治

次生灾害防治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0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次生灾害防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次生灾害防治

篇1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结合本县实际,认真分析研究气温回升后可能引发的各种次生灾害问题。要针对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扎实做好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要迅速部署对重要灾害隐患点的应急预案、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确保防灾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各有关单位要加强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做到分兵把口、责任到人,确保预防到位、处置及时、应对有力。

二、突出重点,严密监控

重点抓好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次生灾害防范。

一是冰雪融化引发的各类地质灾害。中高山地区冰雪融化后容易引发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要加强对山地丘陵、采矿工地、尾矿坝、铁路公路沿线等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控和防范。对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纳入当地群测群防体系。对已经纳入群测群防体系的隐患点,要加密监测频率,确保一旦有地质灾害前兆、灾体变形、活动信息,能迅速发现险情,及时预警撤离;要切实安排好值班工作,确保信息畅通。一旦出现地质灾害险情灾情,立即向县国土房管局报告,不得瞒报、缓报;要确保应急人员、车辆、经费和相关设备到位,尤其是春节期间要坚决做好用车、用人、用物保障。同时,加强与气象、民政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县国土房管局要立即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协助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工作组在协助抢险救灾工作时,要注意自身安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和简明防灾避灾办法,提高广大基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干部和人民群众面对灾害时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二是保障受灾群众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安全。要高度重视饮用水源污染,防止传染病、人畜共患疾病和中毒事件发生。医疗机构要认真研究制定应对措施,调整充实门急诊等一线人员,确保伤病员能得到及时救治;急救医疗机构要确保在第一时间出车、第一时间救治、第一时间转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等均要做好应急准备。同时,时值春运时期,不少旅客滞留在公路、车站,交通运输面临着严峻形势,可能导致发生各种公共卫生问题。卫生部门要在有旅客滞留的汽车站和宾馆设立抗灾医疗点,免费为滞留的旅客送医送药,保证旅客有病能得到及时救治。杜绝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三是消除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加大重大基础设施的巡查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公路、桥梁、供水供电供气设施、水库堤坝、河道堤防的管理和维护。保证市政公用设施和建设施工安全。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指导供水、供气企业加强管线巡查,组建抢修队伍,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隐患。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施工企业加强对施工现场临时建筑、工棚、围墙和工程的基础围护结构、土体的观测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工程复工前要对施工现场的塔吊、井架、用电线路等重点部位进行认真检查,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重新施工。同时,要高度重视危旧房屋、棚架结构的农贸市场、加油站、候车室和建筑边坡工程的安全,对受损严重或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建筑物,及时加固或重建,排除隐患,确保安全。

四是要继续加大对客车超员、公路车辆超速、货车超载、违法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避免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

三、完善预案,健全机制

篇2

为切实做好灾区农业生产恢复工作,有效防范动植物疫病等次生灾害,把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国务院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公告如下:

一、恢复油菜、蔬菜、水果等种植业生产。灾区各级人民政府要针对受灾特点和气温回升情况,及时清沟排水、除雪除冰、培土壅根,尽快恢复蔬菜生产。要抓紧抢修受损的蔬菜大棚,抢种速生叶菜,抢生芽苗菜,抢育果菜秧苗,保证市场供应。采取摇雪打撑、树干包扎、稻草覆盖、松根培土、熏烟防霜等措施,提高果树避寒防冻能力,做好果树维护工作。随着温度回升和冰雪融化,田间小气候湿度增大,受灾作物抗病能力下降,部分病虫害可能加重发生。各地要加强预测预报,推进专业化防治,切实防范病虫害大面积暴发。

二、加强畜禽生产管理和动物疫病防控。灾区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农户对畜禽圈舍及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清除冰冻积雪,加固修复受损的畜禽圈舍,提高抗寒保暖性能。各地特别要防止因低温冻害造成畜禽免疫能力下降,引发的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要切实加强畜禽疫病防范,指导养殖场(户)对所有圈舍进行全面消毒,对死亡畜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疫情监测和免疫,及时排除疫情隐患;加强检疫监管,防止病死畜禽流入市场,保障畜禽产品安全。

三、减轻水产养殖灾害损失。抓紧清除冰冻水面的积雪,尽快修复受损设施;及时打捞死鱼,避免污染水质和发生病害。进一步加强水生动物疫病和养殖水质监测,防止天气回暖后暴发水生动物疫情。

四、加强农业抗灾工作领导。恢复农业生产是抗灾救灾的一项重要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恢复灾后农业生产和防范动植物疫病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应急预案,切实做到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实。要切实加强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疫苗等生产资料的调配供应,确保灾后恢复生产需要。要加强信息引导,促进产销衔接,确保农产品的市场供应。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应急值守,出现动植物疫情及时上报。

篇3

1、 引言

磁县古称磁州,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全县地跨北纬36°15′—36°33′、东经113°54′—114°26′,总面积1031.8km2。磁县辖9个镇、10个乡,18个居民委员会、358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61万人,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之一。

由于磁县所处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加之采矿活动强烈,产生了较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给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安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和影响。科学规划磁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促进资源、环境、社会与人类协调发展,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磁县地质环境

2.1气象水文

本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温差较大,多年平均气温13.2℃。据磁县气象站1959—2008年统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528mm,日最大降水量1198.1mm。本县属海河水系,流经本县的河流主要有漳河、滏阳河,均为过境河流。

2.2地形地貌

磁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地势总体趋势西高东低,京广铁路以东为冲积平原,海拔60—90m,西部为山区占全县总面积61.9%,境内最高峰有老爷山,海拔1088m。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因素的控制,区内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地貌景观。

2.3地质构造

磁县位于中朝准地台Ⅱ级构造单元山西断隆与华北断拗的过渡地带,其主要部分处于山西断隆构造单元内。两构造单元以邢台—安阳深断裂为界,地理位置大体在邯郸—光禄—双庙一线上。

2.4地层

磁县地层发育较齐全,出露地层自西向东依次为: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中生代三叠纪;新生代的第三纪、第四纪。

2.5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县内西部、南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主要是围绕着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的;东部平原区主要是进行农业活动。

3、 磁县地质灾害现状

在磁县西部中低山区主要发育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等。截止到本次工作结束,磁县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36处:泥石流2处,滑坡2处,崩塌6处,地面塌陷26处;险情等级为大型的8处、中型7处、小型21处。灾害造成损失超过4000万元。

4、 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划分

4.1易发分区划分方法

磁县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采用单元网格划分方法,运用栅格数据处理方法对县行政区划图进行网格剖分,每个单元面积为2×2km2。

(1)单元信息的提取及数字化

在计算机上,将剖分网格与已数字化地质灾害图件进行单要素叠加,对各种地质灾害易发区均按A、B、C、D四级分区并赋值(见表1)。将多种地质灾害进行叠加,当有两种以上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叠时,取值为5。根据上述标准,对调查区所属单元进行地质灾害信息的提取和数字化。

(2)地质灾害易发区评价

将区内主要的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数字化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剖分单元信息叠加结果(G)满足如下公式:

G=G塌UG崩UG滑UG泥

式中:G:剖分单元信息叠加结果;

G滑:灾害值(滑:滑坡,崩:崩塌,泥:泥石流,塌:地面塌陷);

G=“A”,即单元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G=“B”,即单元属于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G=“C”,即单元属于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可不对低易发区的灾种作进一步描述。

4.2易发分区的确定

将上述综合信息叠加结果按1、2、3、4、5数值表示,并在计算机上生成等值线图,定量化综合反映工作区地质灾害发育状况(见表2)。

根据上述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方法,将磁县地质灾害划分为三个区,即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和地质灾害低易发区。见图1磁县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程度分区图。

(1)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

区内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205.62 km2,据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可分为白土地面塌陷高易发区、中部地面塌陷高易发区和林坛镇地面塌陷高易发区。发育地质灾害23处。

(2)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

区内地质灾害中易发区面积331.36km2,根据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分为磁县—辛庄地裂缝中易发区。

(3)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

分布在县域西部的中低山区和东部的丘陵区,主要包括陶泉乡、北贾璧乡、都党乡、观台镇西部及东部的岳城镇、路村营乡、林坛镇、时村营乡,总面积494.78km2,占全县部面积的48.0%。发育地质灾害13处。

5、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5.1防治分区依据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是在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及危害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个级别。防治分区主要依据四个方面因素综合划分:

a、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

b、地质灾害发育的密度及强度,已产生的经济损失及潜在的威胁;

c、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及分布;

d、人口集中的居民点、重要工矿、交通干线及国民经济区的分布与规划。

5.2各区范围及防治建议

5.2.1重点防治区

重点防治区分成黄沙镇地面塌陷重点防治区、观台镇重点防治区、西固义乡—路村营乡重点防治区和陶泉乡重点防治区,面积79.94km2,占总面积的7.75%,发育地质灾害15处。

防治建议:1.加强行政管理,规范矿产开发秩序,合理规划资源开采;2.圈定危险区范围,建立地质灾害警示标志;3.对危险性较大的村庄或住户采取避让措施。4.汛期要加强监测;5.对趋于稳定沉陷区进行平整,加强生态建设。

5.2.2次重点防治区

区内次重点防治区属于地质灾害低易发区,面积173.24km2,占总面积16.79%,零星分布有崩塌、小型泥石流及轻微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人类工程活动相对较弱,地质环境条件较好,地质灾害成灾规模小,没有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防治建议:1.要加强监测,特别是汛期,经加强巡查;2.加强坡面防护,进行小流域治理,进行人工造林;3.对泥石流涉及村庄、公路等设防洪坝。4.圈定危险区范围,建立地质灾害警示标志。5.对趋于稳定塌陷区进行平整,进行多种经营。

5.2.3一般防治区

一般防治区属于地质灾害低易发区,面积778.58km2,占总面积的75.46%,发育地质灾害3处。

防治建议:1.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地质灾害知识的宣传;2.加强行政管理职能,合理规划土体;3.在地面塌陷地方,确定危险区范围,建立警示标志。

详见图2 磁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

参考文献:

[1]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R]。1983。

篇4

早在2009年5月,汶川地震一周年,受到6条地质灾害沟潜在威胁的龙池镇,迅速重建新居。在2009年雨季,这里发生了一次不大的泥石流,堆积物在沟口形成一片平地,政府出资在这片平地上修建了一个大花园,雕石刻字以资纪念。今年更大的泥石流,则将这个美丽的花园也一并吞没了。

“毁坏100次,就修101次!”一位前来慰问灾民的领导,以这句豪言壮语鼓舞士气。

然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8月24日上午,龙池镇村民刘勇强得知确切消息:他的妻子、女儿和岳母三人被泥石流卷走遇难。事发时,刘勇强正在山林高处经营农家乐。

次生灾害集中爆发

地震是剧痛,之后的次生灾害则是持续的慢性疼痛。

目前学术界一致认同,汶川强震区至少在近十年内,滑坡和泥石流活动趋势强烈,之后将会经历恢复期,直至那些斜坡趋于稳定。原因是大地震使山体物质松散,导致大面积坡面的岩土体松动,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而龙门山脉山高坡陡,历来就是次生灾害的高发区。

“大地震后五年到六年是次生灾害活跃期。次生灾害也分‘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现在大多数次生灾害都处于‘青年期’,人力根本无法与其抗衡,只能避让。”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滑坡专委会主任乔建平对《财经》记者说。

按照一般的规律,震后数年,尤其是2008年、2009年及2010年,都将成为震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年份。

2008年9月24日,一场暴雨在震区多处形成泥石流、滑波,仅在北川县擂鼓镇就造成200多人死伤。在受损严重的擂鼓镇柳林灾民安置板房区,泥石流将部分板房冲毁,整个小区内到处是积水和淤泥,2000多名受灾居民不得不再次搬迁。

幸运的是,2009年汶川震区一带的降水比平常的年份少了50%,这一年雨季没有造成毁灭性的损害。

但是专家的书面理论,在2010年雨季的汶川、绵竹、都江堰、阿坝等地上演了真实版,今年震区异乎寻常的强降雨,导致前两年蛰伏的地质灾害悉数释放。

8月中旬,震区泥石流连发,映秀、清平两处尤其严重,滑落的泥石流体积均达数百万方,远超舟曲泥石流规模。8月13日,仅汶川一县就发生16处泥石流。其中映秀镇外发生一处塌方量约380万方的泥石流,近40万方泥石冲入岷江形成3公里长的堰塞体,致使河流改道;尽管坐落在岷江对岸的映秀镇修建了高10米的防洪堤,但岷江水还是进入了正在重建中的映秀镇。

汶川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是中国有史以来一次性灾变事件引发的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直接威胁100多万人口。

不彻底的地灾评估

曾被网友称为最牛县长的北川县长经大忠(现任绵阳市副市长兼北川县长),站在一个从山上滚下来的巨石上对《财经》记者说:“我真的希望科技人员来这里再彻底排查一次,到每个地方都看看,做出一个细致的评估。”他在去年雨季的疾呼,在今年的四川依然是个问题。

灾区重建要做地质灾害评估,首先由2008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提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工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供依据。”此后,灾后地质评估成为重建的一个必要条件。

汶川地震刚过,国土资源部就牵头组织了一次由800多名技术人员参与的地灾应急排查工作。但应急排查不能替代深度排查,在重建过程中,出现了多起将安置点选在泥石流口,以致发生雨季泥石流,将板房冲垮的事件。

“由于受时间紧、人员队伍知识水平的差异限制,以及频繁的余震等因素影响,初次排查出现了误判、漏判等情况。”乔建平说。例如,震后北川县城西部山梁上的一个通信发射站又刚好建在活动断裂带上,因此遭受严重毁坏,导致通信长时间中断。

2009年,国土资源部再次组织队伍做了汶川地震灾区的次生灾害详查,官方数据是,威胁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次生灾害隐患22000处,而如果加上无人烟处的次生灾害,则大约超出5万处。

除了国土资源部先后多次组织的排查,按规定,重建时期的深入排查则由各地方政府自己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但乔建平认为,地方可调动的技术力量太小,且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因此,排查工作的准确度、判读能力都相对较弱。

曾在都江堰市规划局挂职任副局长的彭万忠说:“地质灾害评估没有被足够重视也没有被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还没有详细勘察,一些地方的建设已经实施了,详勘也就没能进一步落实。”尤其是散户的重新建设,没有被纳入市里规划的统一管理,并且这些个体为了节省资金或者旧地难忘等原因,重建往往倾向于原址。

处在如此危险的地区,震区还有一些村民并不知道建房要有地质评估报告,他们就地将质量好的临时安置板房改造为永久住宅。对于他们,地质评估也就是请有经验、熟悉山中环境的村民四周看看。但中国科学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主任庄平告诉《财经》记者,现在的情况远不是既往经验能解决的。

集中迁建的个别地方也存在先建后评估的现象。都江堰市一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属于集中迁建户,他表示,在他们迁建的地址划拨后,确实来了一些做地质勘测的人,但是没有见到正式的评估报告时,这边已经开始重建。这种情况在汶川地震之后并不鲜见。

究其原因,当地政府面临两重压力:灾民总在追问什么时候能住上永久安置房;中央政府则对灾区重建提出“3年任务2年完成”。

“时间这么紧,规模又这么大,我想难免会留下遗憾。我们只能尽力避免在历史上留下不可弥补的错误。”彭万忠说,“目前看,大的格局上,我们选择了现有的最为科学的方案。”

预警系统与工程标准

截至8月21日,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34人,失踪331人。

从地质灾害规模看,绵竹清平乡泥石流量达到600万立方米,大约是舟曲的3倍,却鲜有人因灾伤亡。“这次主要是预警做得很好,在灾害来临之前当地刚刚做过灾害应急演练,他们按照应急演练的对策进行防灾救灾。”国土部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副主任田廷山说。

8月12日下午4时,成都国土资源局了灾害预报,12日傍晚7时都江堰国土资源局也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据田廷山讲述,在绵竹清平乡发出预警报告的是人大主席刘如松。他当天值班,发现强降雨后就马上发出预警,组织撤离,“他们有预案了,一组织撤离他们就都按照那个预案执行。”

汶川地震之后,当地政府部门和居民开始重视平时的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国土资源部也要求地质灾害重点地区都要做一个应急预案,该预案一般都由当地政府官员监督,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工作人员也都深入一线去监察。

成都山地所则协助成都市政府做了一个监测预警系统,每10平方公里为一个地质、地貌网格,将天气情况输入后,即可显示预警指数。“当前因为气象预报条件的局限,使预警不能更精确。但这应该是未来建立预警系统的一个方向。”乔建平说。

不过一服药难治百病。田廷山认为,预警不是长久之计,还要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目前,整个灾区通过工程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仅1000多处,相比2.2万处对生命、财产有危害的隐患点,这个数目远远不够。

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防治工程技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没有根本上的变化,基本都是遵循着抑制泥石流、减小规模的原则。

8月13日和18日的泥石流重创了绵竹清平乡、汶川映秀以及都江堰龙池一带。其中,都江堰龙池一带的防泥石流工程正在施工中,在山沟里布建了拦砂坝和单侧防护堤,即在人口密集的一侧做防护措施。此次泥石流将坝体冲毁,但是人员、房屋都没有伤及,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

映秀的红椿沟附近没有人家,因此没有做防护工程,只在山体下方做了防护拦网,为挡住零星碎石滚落伤及其下的213国道,这当然阻挡不了泥石流。

让众多专家不能释怀的是清平乡文家沟。

山地所研究员游勇介绍说,8月13日,清平乡约11条泥石流爆发,其中文家沟一条沟就冲下来约450万立方米的物质。“在文家沟已经做了防护工程,但是工程设施全部被摧毁,并且溃坝成为泥石流的一部分。”文家沟的防护工程今年刚竣工,造价1000万元,不但没能派上用场,反而增助了泥石流的物源量。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国家投资的1万亿元直接用于灾区恢复重建,其中400亿元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灾区第一批工程防治项目在2009年年初通过审查,截至今年8月陆续审查了四批。

山地所研究员崔鹏等人分析认为,在极重灾区不宜在震后3年内实施大量的泥石流防治工程,而应在震后3年一5年实施工程防治;在重灾区和一般灾区,可以在震后立即实施泥石流工程防治。目前地震灾区规划了大批泥石流工程防治项目,覆盖了极重灾区和重灾区。在极重灾区立即实施大批的泥石流防治工程,可能得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在他们的研究列表里,文家沟正是被划分为极重灾区。

按国家目前对次生灾害防御工程规范的设计标准,大致是以20年一遇的降水量来设防,50年校核――即防御工程挡住了20年一遇的灾害就算达标,如果能挡住50年一遇的更好。

这一设计标准偏低,清平乡此次遇到的是4小时227毫米降雨,百年一遇,所以防御工程不具备抵挡如此大灾害的能力。

乔建平的建议是,此次灾害之后,应考虑修改国家标准,即在现有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一些重点城镇,适当提高设防标准。但是这会使投资加大:如果一个泥石流沟内建设20年一遇标准的防御工程需要花费200万元,改建为50年一遇标准的工程就可能意味着400万-500万元的投入。

灾民安置困境

对于遭受泥石流损害之后的绵竹市清平乡,专家们在重建选址问题上难以决断。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蜀通岩土工程公司总工程师何平表示,如果将来决定在原址重建,那么清平乡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就需要调整思路,必须要重新划定危险区的范围,之后还要对居民安置点和文家沟进行勘测,获取相关数据,提供给有关部门进行参考。

由于地质灾害隐患过多,为山里的村民找安置点很难,北川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龚安虎曾对《财经》记者分析:“失去生产资料的农户,生存状况最为困难,这部分灾民的安置问题非常难解决,在山区里找块合适的安置地点很难。只能对某些地点进行综合评估后,再通过治理来解决一部分居民的安置问题。”

四川本土的专家们纠结的是:现在的工程技术水平还达不到完全抗击自然灾害,外迁也不太可能――汶川地震后,最危险地区,也就是重灾区近10万平方公里,“涉及100多万人的迁移,动迁量太大,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些地区重建实行的是城乡统筹,就是为了山区百姓适当外迁。”乔建平说。

次生灾害的高风险区域,正是在中国西南部和青藏高原周边区域。中国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住在山区,就整个中国而言,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分布非常广泛。山地所研究员崔鹏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从分布区域看,中国几乎有463万平方公里――即48%的领土――存在灾害状况,涉及29个省市自治区的1500个县。事实上,中国有44.2%的人口处于这些隐患区域。

舟曲灾害之后,由于本地没有更开阔的条件供选择,搬迁和重建成为难题。而在地质灾害重灾区,“在本县找不到更好的地方”基本是一个普遍现象。“选新址并不是那么简单,搬迁之后,老百姓土地没有、生产资料没有,搬迁的最大障碍就是他们将来的生活生产问题没办法解决。”

篇5

2008年严重的雪灾冰冻,造成全县12个乡镇、2个国有林场、1个林科所的森林受到严重为害,其中林木受灾面积合计50901.3公顷,受灾蓄积量231.1万立方米,竹林受灾面积1151.1公顷,受损株数189.4万株,苗木受灾面积701.7公顷,受灾株数3320万株,林木种子减少400公斤;松树以及其他树种也受到严重的危害。长时间的冻雨和冰雪造成大批新植幼树冻死,大量林木折断或倒伏,树干、根系被冻伤,给森林病虫害大发生提供机会,给林业生产造成第二次灾难。

2昭平县冰雪灾害天气发生后针对林木病虫害发生情况的调查结果

自2008年冰雪灾害发生以来,我县林业部门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每年选择受害程度不同的植株,自梢端开始,从上到下直至根部,观察顶芽、嫩叶、老叶、枝、干及根系的颜色、形态、质地,确定冻害症状;记录立木病虫害种类、数量和存活率。同时调查记录地理位置、土壤、植被等情况。调查记录在土壤、杂灌木和其他植被越冬的病虫害种类、天敌种类及数量和存活率。通过调查发现病虫害发生的总面积一直处于较高位运行态势,具体统计数字如表1所示。

表1昭平县主要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统计表

年度 累计发生面积(公顷)

累计 马尾松毛虫 竹蝗 萧氏松茎象

2008 3396.67 1860 170 1366.67

2009 3568.67 2177.33 154.67 713.33

2010 3272 2268 140 864

2011 5495.33 4654 226.67 614.67

3昭平县冰雪灾害后森林病虫害的趋势分析

3.1冰雪灾害对昭平县的森林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适合森林病虫害暴发和流行

此次冰雪灾害,部分中、幼龄林因雪压造成不同程度的折干断枝、冻伤,使林木生长普遍衰弱。一方面,雨雪冰冻灾害会降低以各种相对以裸露方式越冬的昆虫,如食叶害虫越冬虫态的存活基数;但是另一方面,有利于多数次生性林业有害生物的暴发和流行。尤其是树木遭受雪压冻伤折断,树势下降,多种病菌容易侵入树体。马尾松和湿地松普遍遭受不同程度冰冻,造成松树枝、干折断,生长衰弱,必然引发松墨天牛和其它钻蛀性害虫的大举入侵和繁殖,从而带来松材线虫病入侵和繁殖,增加松材线虫病发生和扩散的危险性。加上林区供电设施维修,将有可能从松材线虫病疫区带进的松木电缆盘,为松材线虫病传入林区带来隐患。幼林以及苗木抗冻能力低,更容易遭受病菌的侵害,导致一些病害的流行,造成苗木死亡,影响苗木和新造林的成活率。山高路陡,在海拔450m以上的受害林木将很难清理完毕,每年的四月份气温转暖后,天牛类、各种小蠹虫将会对松木、杉木以及其它阔叶树木进行入侵,这将有利于一些次生性、隐蔽性强的害虫暴发成灾。

3.2昭平县森林主要病虫害的发病趋势分析

2008年春发生了冰雪灾害以后,我县的马尾松毛虫、竹蝗都呈上升发展趋势。目前,在高山部分的小蠹虫所引起的灾害还没有暴发,以及其他次生性灾害也没有暴发,预测下一时段大面积发生的概率较大,需对此引起高度重视。2008年发生的冰雪灾害是在海拔450m以上,全部的树木都被冰雪压断,在高山上很难处理被压断的枯死木,经过几年的自然腐化,为蠹虫类泛滥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在未来1 ~ 2年内大面积出现蠹虫类蔓延存在着较大的可能性。受雪灾的影响,昆虫的食物链断裂,就必然会暴发其它病虫害,这是一条自然的规律。在2011年的调查中新发现了桉蝙蛾、天牛、桉树枝瘿姬小蜂、竹节虫,虽然为害面积较少,危害程度轻微,但是需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达到防治基数以后,要果断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4昭平县冰雪灾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4.1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测与预报,防止森林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森林病虫害预报是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监测病虫害发病动态,并根据当地气候以及林木的生长状况等因

转贴于

素,综合分析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它是以病虫害的监测为基础,对病虫害的发生做出相对准确判断。它是全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中最为基础性工作,但是2008年的冰雪灾害,不仅仅对森林生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对一些有益的生物,或者说天敌类生物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于病虫害的发病规律而言也是一种破坏,简单依靠原有经验数据对病虫害的发病测算,已经不能准确地预测出下一时段病虫害发生和发展趋势,需要进行重新的监测,通过监测得出新的数据,进行新的基础数据测算。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监测体系,在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和借助高科技的监测模式、数据分析系统,在原有监测模块体系的系统中,加载上受自然灾害因子,再展开数据分析运算。同时要借助人民战争的成功经验,形成一个群众性的测报网络。增加新发生病虫害的监测点,调整和部署原有各种病虫害的监测点,尤其是在病虫害高发的林区,进行重点的布点监测。对主要常发性和次生性病虫害开展常年动态监测,冰冻雪灾极大地改变了林分环境,原先次要或一般的病虫害,特别是次生性病虫害容易转变为主要种类。对海拔450m以上的林木作为重点调查对象,要针对不同林种或林分类型、受害等级,设立固定样地进行监测。

4.2加强营林技术改进,提高森林自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2008年冰雪灾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使大部分林木失去了原有自身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即便不再遭遇病虫害的侵染,也很难维系正常的生长,在这一时期内,加强对森林的营林管理是尤为必要。首先对于受冰雪灾害影响而死亡的植株要及时清理,及时补种,对于那些折枝但是还在存活的树种,要迅速清理折枝,改善林地的卫生条件,防止由于卫生条件较差造成的病害。对于经济林要深挖除草,改善土壤环境,清理冻死土壤内的病虫或者是虫卵,同时进行施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可以通过树干的涂白来防止树木的病虫害。在树干的断口处进行伤口修复,防冻液涂抹。在每年的春季喷洒杀菌剂。在今后营林的选种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抗寒性,做到适地适树,选择合适和合格的种苗,栽种到合适的林地中去,在整个营林过程中要积极采用先进的营林理念,提高森林的整体抗寒、抗病水平,增强森林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4.3通过综合技术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

篇6

“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关于植被的恢复问题至关重要。其意义在于能够使新形成的地表面减少水土流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在这其中植被的恢复和水土流失的防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两者不但相辅相成,而且水土保持是以恢复灾区植被为前提。要防治水土流失,我们就必须了解第一手资料。

1 震区的现状

四川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西被青藏高原扼控,东有长江三峡之险,南为云贵高原所拱卫,北是秦岭巴山屏障,地形西高东低。西部为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原、山地,东部为海拔在1000~3000米之间的盆地、丘陵。这样的地理位置,使人们不禁产生“蜀道难”的感慨。国内外无一例外,只要发生在山区的地震都会导致一系列的次生灾害,此次堰塞湖的形成就是由地震引起山崩滑坡体堵截河谷,而这些堵塞物一旦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可能会将四川整个省都淹没。

(一)滑动规模巨大,成群连片

汶川大地震诱发的大规模滑坡受地震烈度、地形结构、黄土土质及构造运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四川、甘肃山区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据统计,发生面积为0.6平方千米以下的滑坡,占流域滑坡发生总数的77%,占滑坡总面积的47.84%;而面积大于0.88平方千米以上的滑坡单体或群体仅占滑坡总数的13.51%,但这些规模巨大的滑坡单体或群体累计面积占到流域滑坡总面积的37.49%,反映了滑坡灾害强度大和区域滑坡地形的严重性。

(二)滑动面角度低缓

首先,因为黄土质地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及透水性强,很容易造成沉降和崩滑,为土体滑动提供了条件。另外,黄土层内所夹的粉砂隔水层或下部基底的第三系层面,均有滞水作用,常破坏黄土结构,成为的滑动面,促使滑坡灾害产生。尤其是在地震力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可引起大规模黄土斜坡失稳,形成高速、远程、低角度的滑坡,表现出低抗震性和高流动性的特点。

(三)地震堰塞湖发育

地震堰塞湖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地震区内有河流经过;河道两侧有山体,河床海拔明显低于周边山体;由于地震产生了山体滑坡,并堵塞了河道。

汶川地震发生时就具备地震堰塞湖形成的基本条件。强烈地震动诱发大规模的山体滑坡与崩塌,大小不等的滑坡体,将河流分段堵截,形成了一系列堰塞湖。截至2008年5月28日,四川地震灾区发现了34处堰塞湖,并且其中8处的水量在300万立方米以上。一旦坝体垮塌,位于下游的乡镇将面临着被水淹没的灾害。

2 震区新生水土流失的种类

震区新生水土流失主要是指由于地震诱发产生的地质次生灾害。比如: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坡面侵蚀等。

(一)滑坡

地震引发大量的滑坡,重灾区密度可以到达50%左右,最高可以到达70%。由于河谷山坡陡峭、切割深,因此在斜坡岩石破碎后,形成了大量沿主河和分支流域河谷发育并分布的滑坡。

(二)崩塌

受地震影响,山体平衡被破坏,在地震灾区尤其是陡坡、边坡上的岩体和土受重力影响下脱离山体堆积在坡脚和沟谷,形成崩塌。崩塌时的大型岩体坠落山脚,砸毁房屋,堵塞道路,掩埋车辆等;崩塌的松散物质大量堆积之后,在大雨或者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泥石流和滑坡等自然灾害,形成巨大的危害。

(三)坡面侵蚀

受地质灾害强烈度的影响,地表土层及植被遭到大量的破坏,形成荒山、荒坡、凸岭,致使暴雨对外层的破坏作用不断加强。同时地表径流对层破坏加剧,坡面侵蚀严重,形成新的冲沟,破表地表水洗,使河道淤积。

3 震区水土流失特征

(一)水土流失范围广

汶川地震区域位置处中国大西南深处,多河流,多山区,分布面积广。受灾的139个县市中,水土流失面积达149200平方千米,占灾区的50.77%,较震前新增加14800平方千米,增幅达到11%,其中87个受灾较重的县市震后水土流失面积为89300平方千米,占87个县市面积的55.4%,水土流失面积较前增加了17.97%。

(二)水土流失破坏危害大

地震造成了大量的山体松动,大面积的植被破坏,使得本来就十分破碎的下垫面更加不稳定,滑坡、泥石流等新生水土流失活跃,各种次生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破坏灾区的重建工作,给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带来难度。

(三)灾区震后新生水土扰动强度大

据对灾区新生水土流失进行的调查显示,灾区震后新生水土流失强度大,平均瞬发蚀由震前的每平方千米3703吨,增加到4604吨。新生水土流失范围内的土壤侵蚀模数高等。

4 水土保持措施

(一)种植草皮

在发生新生水土流失的地方,进行草皮的种植,也是重点防护处理措施。草皮的种植由于成本比较高,其养护要求也比较高,所以草皮适应在人口聚集地处,或者对发生水土流失地方急需处理的位置予以实施。草皮种植地区要求也相对比较高,并且需要有一定的土壤,因此不适宜在陡坡,大山等地区开展。

(二)植被恢复

震区应该大力进行植被恢复,在植被的恢复过程中,我们应该大力进行植被种植,特别是人力物力的组织及投入是非常重要。我们应该选取优良的树苗、草皮本植物灌木乔木等,按照山顶到山脚的方式进行体系分布,而非杂乱无章的进行。

(三)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是一种利用森林更新能力的防治措施。它是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实行定期封山,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以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为“全封”(较长时间内禁止一切人为活动)“半封”(季节性的开山)和“轮封”(定期分片轮封轮开)。封育起来的林分,植被种类丰富,使其涵养水源、改良土壤、水土保持的功能大大增强,为改善工农业生产条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粮食产量和农业产值得到稳步提高。许多山区县封山育林后水源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许多过去只能种一季的农田,如今两季都能高产。

(四)提高监测

建立水土流失监测网络,给震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首先在地震山区县建立坡地径流场和沟道控制站。在小流域开展水质水量调查监测,覆盖大流域和整个山区,在坡地径流场部分重点径流和条沟道控制站安装自计雨量计、自动采样器等自动监测设备,建设自动监测系统,实现水土流失的动态监测。通过对水质水量、水土流失、水土保持设施运行状况等进行监测,及时评估水土保持效益,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和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路炳军.建立水土流失监测网络,提升北京水土保持工作水平[J].中国水土保持,2007(09)

[2]赵芹.罗茂盛.曹叔尤.刘兴年.汶川地震四川灾区水土流失经济损失评估及恢复对策[J].四川大学学报,2009(03)

篇7

为快速、高效、规范、有序地开展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提高我区卫生部门应对地震灾害的反应速度和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预防和减少灾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保护灾区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徐州市地震应急预案》、《徐州市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试行)》、《徐州市救灾防病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区境内,由地震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地震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引发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照《*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执行;地震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引发有毒有害化学物品泄漏以及核和辐射等其它突发事件时,按照我局下发的相关预案执行。

其他地质灾害危及社会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时,可参照本预案组织实施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1.4基本原则

1.4.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以抢救生命和保护健康为第一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公众伤亡率及致残率,同时尽力减少财产损失和其他社会危害。

1.4.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做到常抓不懈。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建立完善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技术规范和各项工作制度,对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做到快速应对,依法、高效、规范地开展卫生应急工作。

1.4.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区卫生局在区人民政府或地震应急总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明确职责,按照分级负责、协同应对的要求,共同做好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切实履行起卫生部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神圣职责。

1.4.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各医疗卫生单位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预案的规定,认真履行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职责,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和规章制度,通过培训演练进一步检验和修正应急预案。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作为区卫生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将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定期检查,以加强监督管理。

1.4.5整合资源,协同应对。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卫生应急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充分动员和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形成统一指挥、责任明确、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区卫生局与交通、通信、环保、军队等相关部门建立协作机制,通过通力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应对,共同做好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1.4.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的科研工作,为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提供科技保障。要通过培训和演练,提高卫生应急指挥人员、医疗卫生应急救援人员、志愿者的素质和能力。要大力普及地震灾害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提高公众科学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篇8

Abstract: June 6, 2011 1:00 am o'clock, Wangmo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whose high altitudes shear and cold air, resulting in regions of heavy rainfall within the eight towns and Wangmo and Ziyun County border. The heavy rainfall caused the county of Wangmo River, jumping the queue River, Yue Wang River basin flash floods, triggered a large area of the secondary geological disasters. After a large flood disasters in Wangmo County triggered secondary geological hazard survey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county's topograph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echanics,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condary geological disasters caused by large flood disasters in Wangmo County, 6.06.

Key Words: Wangmo County, flash, secondary geological disasters

中图分类号:P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在2011年6月6日发生特大山洪灾害后,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该县境内因山洪灾害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隐患多达86处。涉及8个乡镇57个行政村,受威胁人数为11689人,其中包括6所学校。望谟县位置图见图1。

图1工作区交通位置图

以下,将针对望谟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以及岩土工程条件等因素,对特大山洪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进行分析。

1 地形地貌

望谟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南部,境内沟壑纵横,河流深切,地形起伏大。总体地势为北高南低。区内最高点位于测区中部打易镇的跑马坪,海拨高度1718m,最低点位于工作区南部复兴镇洛郎一带的望谟河,海拨高度473m。该县属溶蚀、侵蚀地貌,以侵蚀地貌为主。溶蚀地貌主要分布于乐旺镇的东南部及西北部坎边―行洞一带,以石灰岩峰从山地为主。侵蚀地貌广泛分布于县境内北部、南部、东部及西北部。境内山体以低中山、低山为主,河沟众多,呈树枝状分布与整个县境内。因望谟县这一特殊的地貌条件,在强降雨后,大气降水在地表汇流,沿着北高南低地势,径直排入望谟县南端红水河、北盘江、南盘江交界处。该地形地貌条件为特大山洪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提供了有利的水力通道条件。

2 水文地质条件

望谟县夏秋降水多而集中,降水强度大。区内≥50mm和<100mm的暴雨日数平均每年有4天,以5~9月出现最多;≥100mm和<200mm的大暴雨平均3~4年一次。日最大降水量196.7mm。2011年6月6日,降水量日降水量达到316.1mm,强降水是导致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县域内为大面积的碎屑岩山区,补、径、排较为复杂,各区分界不明显,总体上北部为补给区,南部及西部为排泄区;就局部而言,背斜成山和高山区为补给区,向斜谷地和河谷地区为排泄区。地下水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的垂直补给,其次是地表水的侧向补给以及相邻含水层地下水的地下补给。影响地下水补给条件的主要因素有:降水量的多少、降雨量的形式、植被情况、地形坡度的陡缓、岩性、及岩石裂隙、岩溶发育的情况。

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发源于本工作区的最高处跑马坪一带的主要河流有望谟河、乐旺河、打尖河。望谟河由北南穿过县域中部汇入北盘江。乐旺河由北西向南东方向迳流,经乐旺、桑郎最终注入红水河。打尖河由南东向北西迳流,经打尖、羊架,最终注入北盘江支流清水江。上述河流属季节性(雨源性)山区河流,相对高差极大,河道比降大,河流上游与望谟县城落差达1200m,汛期降雨集中,河水暴涨暴落,破坏力强。

强降雨导致了县内望谟河、乐旺河、打尖河等水位骤涨,沿沟两侧山体表层第四系松散覆盖层以及强风化岩体作为物源,被洪水携带,自北向南,形成了特大山洪灾害。

3 地质构造与岩土工程条件

望谟县地处扬子陆块与右江造山带的过渡地带。大致以乐旺―望谟―新屯―打尖一线为界,北部属扬子陆块,南部为右江造山带。地质构造形迹主要表现为直扭型的北西向反排多字型构造及挤压型的东西向构造和南北向构造,尤以北西向构造最为发育。本区大面积分布的中三叠统浊积岩中次级褶皱发育,形态复杂多样。

该县境内,出露地层以第四系、三叠系地层为主,岩土体组合条件复杂多样。因境内地质构造发育,形成了以三叠系边阳组为主的软质岩组以及以第四系松散岩组为主的岩性组合。在统计的次生地质灾害隐患中,80%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孕育在三叠系边阳组砂岩或砂岩与粘土岩互层的地层中。其中,第四系松散层分布范围广,多为碎石土、块石土及冲洪积粘土层,分布厚度不均。

望谟县境内出露主要地层岩性特征见表1。

表1 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区地层系统及岩性简表

在该县特大山洪引发的各类地质灾害中,以滑坡灾害为主。这类灾害主要为浅表层砂砾石、泥砾及碎石土等,沿下伏基岩接触面,产生的滑移、错动。在2011年6月7日之后进行的调查中,全县境内除调查发现的对居民有威胁的滑坡灾害隐患之外,望谟河、打尖河等河沟沿线高陡山体上,均有大量滑坡分布,也均为浅表层第四系松散堆积的滑塌变形。滑坡灾害中,滑面形态多为折线型。根据滑坡(折线型)稳定性计算公式:

……….(1)

式中:

Fs―稳定系数;

Ri―作用于第i块段的抗滑力(kN/m);

Ti―作用于第i块段滑面上的滑动分力(kN/m);

Rn―作用于第n块段的抗滑力(kN/m);

Tn―作用于第n块滑动面上的滑动分力(kN/m);

Di―作用于第i块的动水压力(kN/m);

Wi―第i条块自重标准值与相应附加荷载之和(kN/m);

Ci―第i条块滑面粘聚力标准值(kPa);

φi―第i条块滑面内摩擦角标准值(°);

ψj―第i块段的剩余下滑力传递至第i+1块时的传递系数(j=i时)。

其中,影响稳定性系数的各因子中,以滑面倾角α、滑体物质容重γ、滑带物质粘聚力C、内摩擦角φ为重要参数。望谟县境内滑坡中,高陡山体引起的较大倾角α、碎石土中高含量的碎石形成的较大容重γ以及强降雨后,饱和的岩土体低内摩擦角等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滑坡的稳定性。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望谟县特大山洪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中,强降雨为山洪引发次生地质灾害提供了有力的主导条件,特殊的地形地貌为其提供了便利的水力通道,复杂多样的岩土工程条件为其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基础。根据这一成灾特征,相关部门应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好山洪以及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徐邦栋滑坡分析与防治 [M]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5(1):621

[2] 庞道沐论山洪防治 [J] 湖南水利水电 ,2001,5 :3

[3] 李景保湖南省山洪灾害特征与成因分析 [J] 山地学报,2002,3 :5

篇9

自然灾害与防治部分的高考试题,一般会选择具体的事件作为案例,以分析某一突发事件的成因设计问题,命题特色明显。解题中考生首先要把握住考查的目标,是什么自然灾害?然后回忆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或危害,推测防御措施。突破方法在于对试题所给信息的准确分析,找出试题中灾害的分布特征、推测其产生的自然与人为原因,说明其可能产生的危害与相应的治理措施。

遇到“自然灾害与防治”类试题,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要把具体的灾害放到中国或世界自然地理背景之中分析,孤立地分析会导致答题不全面。如地面沉降的问题,需要与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状况相联系;城市内涝问题,需要与我国目前的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容量相对降低联系;地面塌陷,需要与工程建设不当相联系;煤矿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既需要联系自然特征,又需要联系目前中国能源需求的增加。

二、分类解答

近几年“自然灾害与防治”类的高考地理题常见的设问主要有三种类型:成因(自然、人为)、影响(正面、负面)、措施(生物、工程、技术),其中关于自然灾害成因的考查方式最多。自然灾害就高频考点而言,以下两种题型和考法最多。

(一)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

以某地的地质灾害事件为切入点,考查“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这类考题要从题目给出的材料中挖掘信息,结合具体地区的实际情况,由问题找对策,如采用工程措施或非工程措施。以下是地质灾害问题的分析思路:

1.地震的成因及防御

(1)形成原因: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2)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①震级大,破坏性大;②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③浅源地震;④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⑤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⑥震区交通不便;⑦诱发其他灾害等。

(3)减轻灾害的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和预报体系;③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⑤加强国际合作等。

2.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

(1)组成山体的岩石是一些古老的岩系,如千枚岩、片麻岩等,经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破碎严重,容易发生滑坡。

(2)岩层的倾斜方向和山坡方向一致,往往会造成顺岩层滑坡的现象。

(3)地下水和地表水浸湿坡面物质,使其软化,降低了黏聚力,所以在大雨后的地区和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容易发生滑坡。

此外,风化作用、人为因素和地震等也会促使滑坡发生。

3.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

(1)山坡上有松散的土层和风化物质覆盖,为形成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

(2)陡峻的地形,沟谷上游有一定的汇水面积,下游窄小,沟床纵剖面坡度较陡直。

(3)在中、上游地区有暴雨或冰雪大量消融及湖泊的溃决等形成补给水源。

此外,强烈的地震、植被的严重破坏等都可能引起泥石流的暴发。

例1(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图1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参考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发生地震,导致岩层破碎,土层疏松;地震后出现了多次降雨,加上该地区地势起伏大,为滑坡和泥石流次生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二)主要水文灾害的成因及防治

我国危害最大的两种水文灾害有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其中洪涝灾害是造成我国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灾害。答题要牢牢把握洪涝灾害的答题思路,即从“天、地、人”三个角度综合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而西高东低的地形地势特点又决定了我国河流自西向东流的水文特点,因此东部季风区降水多,且暴雨集中,加上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洪涝灾害严重,而东部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区,乱砍滥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使湖泊对干流的调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越来越严重。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同时还受台风带来的风暴潮的影响,这里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又加大了灾情的严重性。以下是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御措施的分析思路:

1.河流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

(1)来水量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口少;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2)排水不畅。影响因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积;占用河道。

(3)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2.洪涝治理措施的分析

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来思考,具体要求是: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分洪工程;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但对黄河的洪涝治理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长江的洪涝治理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

例2(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图2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参考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解题思路】第(1)题,首先根据图中经纬网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属于长江流域,再结合我国雨带移动规律判断其气候成因。第(2)题,结合A、B两地的地形、地势特征差异,以及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等方面,从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差异方面进行分析,可总结得出措施。

三、能力测试

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②灾害强度的差异③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④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A.①③B.②④

C.③④D.①②

2.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关于其灾害危害程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

D.很难确定

读“自然灾害与中国奶牛业发展示意图”(图3)。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草场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雪灾、火灾直接损毁草场资源,对奶牛业的发展没有影响

B.草原雪灾、旱灾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对草场资源没有影响

C.草原鼠害、虫害通过破坏草场资源,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

D.草原病害、酸雨对草场资源和奶牛业的发展没有直接影响

4.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过度放牧,使奶牛数量增多,促进奶牛业的发展②乱采、乱挖,导致鼠害猖獗,制约奶牛业的发展③奶牛业的过度发展,会加剧草原人为灾害的破坏④影响奶牛业发展的因素有草原灾害、社会化程度、奶牛品质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读长江流域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图4)。据此回答5~6题。

5.从图中看,长江流域1950-1990年间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A.1954年、1990年B.1989年、1990年

C.1954年、1983年D.1967年、1971年

6.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地区的人为原因是()

①滥伐森林②围湖造田③位于我国经济核心地带④位于季风气候区⑤东部临海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④⑤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7~8题。

7.洪水前的某湖泊图层与洪灾期的图层相叠加,可以()

A.分析洪水灾害的成因

B.预测洪灾期结束时间

C.了解洪水淹没范围

D.计算洪灾损失

8.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利用GIS可以进行()

A.预测地震灾害发生的时间

B.了解灾情状况

C.分析地震危害

D.计算灾害损失

9.图5为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2)分别说明A、B两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

10.图6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2.C

第1题,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灾害强度越高,导致的灾情越大。第2题,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则损失绝对数大,对减灾防灾投入大则抗灾能力强,从而大大降低灾害影响程度。

3.C4.C

第3题,草场自然灾害对草场资源和奶牛业的发展均有影响。第4题,过度放牧会损毁草场资源,从而影响奶牛业的发展;乱采乱挖破坏草场,制约奶牛业的发展。

5.C6.A

第5题,结合图示可知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1954年、1983年。第6题,结合选项可知属于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是①②③。

7.C8.B

第7题,洪灾期湖泊面积大于洪水前湖泊面积,因此可了解洪水的淹没范围。第8题,GIS的主要功能是空间数据分析,分析地震危害、计算灾害损失并非是GIS空间数据分析的范畴。

9.(1)多分布于第二级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篇10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4-003-02

1 滑坡基本情况

1.1 地理地质信息

拟治理滑坡位于湖北省秭归县袁水河南岸。该区属大陆性季风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8℃,多年平均降雨量1147mm;属重要乡级建制镇,居民散居在河谷两岸斜坡山地;区内盛产柑桔、茶叶等旱地作物,交通较便利。滑坡区山地西高东低,海拔156.0~223.0m,相对高差67.0m,发育一背斜和一向斜构造,滑坡区位于向斜部位,总体属河岩斜坡地貌;出露地层为侏罗系砂岩、粘土岩及不同成因的第四系堆积物。

1.2 滑坡特征

该滑坡为一正在活动的滑坡,滑坡体及周边建筑变形明显;平面形态呈下宽上窄的特点,滑坡前缘宽度210.0 m,往中后部变窄,宽度80.0~100.0 m;纵向长度右侧明显大于左侧,平均长度170.0 m,以裂缝和泉水出露点连线为界;平面范围约20000.0 m2,厚度在纵向有一定变化:中上部平均厚度约14.0m,沿江大道下部平均厚度约7.0m;总体积约25.0万m3;后缘有明显圈椅状地貌,中部为民房所在地,前缘袁水河河岸向外微凸出,堆积大量碎石,呈现滑坡舌地貌。滑体表层为2.0m厚含碎石粉黏土,其下为5.0~6.0m厚卵砾石,8.0m以下为砂岩、黏土岩。

1.3 滑坡影响因素

(1)当地居民在滑坡前缘的农耕活动,滑坡后缘基础设施建设。

(2)滑坡所在区域内地震的发生。

(3)三峡水库水位的变化,导致老滑坡的整体复活。

2 滑坡的稳定性分析

2.1 计算剖面

蘑?Ⅰ剖面、滑坡体东侧Ⅱ-Ⅱ剖面、西侧Ⅲ-Ⅲ剖面作为滑坡稳定性计算剖面,如图1所示。

2.2 计算参数

滑动面抗剪强度参数选取关系到滑坡推力计算和稳定性预测的可靠性、科学性,是滑坡防治工程中重要的参数。拟治理滑坡是一老滑坡,后期有复活,且三峡水库水位变动,滑坡前缘时常被浸没在水中,滑动面抗剪强度应趋于饱和残余强度,据勘察资料给定的滑动带土物理力学指标,抗剪强度指标介于饱和峰值强度标准值与饱和残余强度标准值之间,即确定滑动带2.3 滑坡体稳定性分析

结合滑面自身形态特点,计算模型采用适合于任意形态滑面的推力系数传递法;传递系数法计算公式见式(1)。根据确定的滑坡土体参数,分别对Ⅰ-Ⅰ、Ⅱ-Ⅱ和Ⅲ-Ⅲ剖面进行稳定性系数计算。在计算时考虑的荷载组合为:滑坡体自重,水位为165.0m静水位。用条块剩余推力法确定的三个剖面稳定性系数如表1所示:

滑坡稳定性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主体滑坡和前缘次生滑坡都将会发生。

2.4 滑坡后缘受牵引区分析

根据三个剖面的工程地质剖面图和该滑坡后缘地层结构,滑坡后缘受牵引区可能的破坏方式应为弧形破坏,可采用瑞典圆弧法确定滑坡后缘受牵引区的稳定性系数。根据滑动面上抗滑力产生的抗滑力矩和滑动力矩平衡关系,滑坡稳定性系数表达式见式可能遭到破坏,因此该滑坡后缘应进行加固治理。

2.5 滑坡风险性综合评估

风险指在一定时空限度内,特定地质灾害对受威胁对象可能造成的损失,表示为式(3):

式中:R:特定的地质灾害现象可能造成的损失;H:地质灾害的危险性;E:区域内受特定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V:受威胁对象的易损性。

根据地质灾害风险分级标准,经分析知高易损性区域位于滑坡中后部,滑坡后缘学校具较高风险。

3 防治措施

拟治理滑坡主要受威胁对象是居民和沿江大道,一旦滑坡爆发,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采取适当减灾措施控制滑坡灾害非常必要,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风险对策控制管理:

(1)对常住居民实施搬迁移民,同时加强公众信息交流,提高公众减灾意识,最大程度公布滑坡灾害应急预案信息,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加强交通保障设施的修建,增强滑坡段交通承灾能力,努力把间接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汇集并及时报告滑坡灾害造成的破坏、人员伤亡信息,组织力量消除次生灾害后果,组织抢修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生命线设施,组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

(2)根据滑坡体特点提出防治措施:在滑坡体后壁陡坎处,宜采用格构锚固措施,格构梁间植草皮,实现绿色护坡;在滑体中前部,受威胁对象包括居民、沿江大道和经济林,易损性最大;应设置打入基岩的抗滑桩;对整个滑坡区设置地表排水系统;完善钻孔和浅井的长期监控措施。

参考文献:

[1]殷坤龙.滑坡灾害预测预报[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45-48.

[2]吴益平,殷坤龙.浙江省永嘉县滑坡灾害风险预警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9(4),18(2).

篇11

研究次生灾害造成交通设施破坏的原因,对于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地震崩塌及滑坡灾害是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的主要形式,对区内公路、房屋等造成严重损毁[5]。地震时大量发生的崩塌、滑坡,以及地震后相当长时间内持续发生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地质条件恶劣的地区,比一般地质情况的平原、丘陵,对道路交通的破坏和影响更为严重。下面具体分析下各种地震次生灾害的成因。

1.1崩塌西部山区山高坡陡,大量斜坡坡度大于55°,为崩塌形成的理想地形条件。横断山区等地地质构造复杂,岩体被地质构造破碎,富含节理、裂隙面、岩层边界、断层等岩石脱离山体的边界条件。同时山区岩体临空面多,风化严重,进一步降低了岩体的强度和完整性。地震可以造成坡体岩土强度降低,结构及完整性破坏。地震时由于地壳的强烈震动,边坡岩体中各种结构面的强度降低,同时由于水平地震力的作用,岩体的稳定性大大的降低,一般来说,地震烈度7度以上的山区都会诱发大量崩塌。一旦遇到地震大批的山石滚落而下,将原有道路的道路彻底砸毁,并堵塞了道路,造成抢通的困难。

1.2滑坡西部山区由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原因,大量修建盘山公路,需要修建隧道的路段代以迂回展线路段。傍山公路采用高边坡,边坡坡率大,很多边坡没有防护工程,山体结构土石疏松,岩石、风化严重,极易发生塌方、滑坡、路基滑塌等严重灾害。西部山区里适合城镇建设的平地是稀缺资源,为了获取更多土地,人为地大量挖掉山的斜坡,贴着陡峭的山坡修建城镇、道路等。自然斜坡的稳定性被破坏后,扩大了滑坡发生的概率。人工开挖边坡,在坡体上部加载(如修建路堤、丢弃矿渣),改变了斜坡的外形和应力状态,增加了下滑力,相对减少了斜坡的支撑力,从而容易引发滑坡。地震发生后不断的余震使地震已经造成松动的山体出现大规模的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汶川震区大量难以统计的沟谷、坡面型松散的物质都增加了泥石流爆发的几率。汶川地震的破坏力之大,震松的泥土和震裂的山石量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前所未有”,结果震后安县就产生了迄今为止在世界都堪称规模巨大的滑坡。

1.3泥石流山区有适合泥石流发育的地形条件,地震造成的崩塌和滑坡制造出大量松散固体物资,一旦遇到暴雨,极易产生泥石流。在经历地震之后,汶川地区的地质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2010年8月发生的泥石流,汶川地震灾区德阳市绵竹市清平乡和震中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以及都江堰龙池镇受灾最为严重。除降雨量暴增这个诱因之外,地震是这次汶川泥石流爆发的主要因素。地震令当地的山体不稳定,暴雨极易诱发泥石流。山区地震造成的泥石流往往从震后第一个雨季开始,震害20年乃至更长时间都可能发生群发性泥石流,并造成灾害。汶川地震灾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重大地质灾害将主要表现为大规模群发性的泥石流,而为泥石流发生创造条件的主要是汶川地震所触发的崩塌滑坡在坡麓和沟谷地带形成的大量松散堆积物。地震崩塌滑坡,尤其是大型崩塌滑坡越为密集的地方,泥石流发生所需要的固体物源越为充分,爆发大规模群发性泥石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6]。

2中国西部交通设施抗震对策

山区地震次生灾害防治措施主要在于选线,远离高陡斜坡,尽可能地采取隧道形式,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远离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1崩塌边坡坡度较陡的硬岩、风化碎裂高容易引起崩塌落石破坏,在崩塌风险的地区在道路选线时注意避让。对于小型的危岩,首选的方案是清除,清方刷坡作为主动防护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崩塌造成的危害。有防护的边坡产生崩塌破坏程度远小于无防护的边坡,采用锚杆、防护网、喷混凝土等方案加固边坡。对于地震多发的山区要推广使用主动防护网,施工期间不影响通车,综合费用低,防灾效果比较好。对于受危岩威胁的已有交通设施,可以采用落石槽、拦石网、明洞等进行防护。明洞作为被动防护措施,能够有效地引导或者避让崩塌灾害与段落,但是其工程造价较高,施工工期较长,难度较大,在选取此项防治措施时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汶川地震中都汶路彻底关大桥抢通方式是用约4万方土石堆砌起来的新路堤与断桥两头合龙,类似情况也常见。路堤抢通修复容易,有崩塌风险的地区桥梁引桥不宜过长,采用路堤形式或隧道形式更好。

2.2滑坡对道路地质灾害进行充分的地质灾害评估,对大型滑坡灾害点和隐患点重新进行选线,采取绕避方案。在道路重建选线中尽量采用半幅路半幅桥的方案通过峡谷区,尽量避免大量开挖边坡,诱发大规模滑坡。常规滑坡处理办法是刷方防排水工程、减载护坡、抗滑桩等。排除地表水,可在滑坡体的集汇水部位修建排水沟,在滑坡体后缘及两侧修环形截水沟,在滑坡体上修排水沟,或顺坡向修排水沟。排除地下潜水,可采用钻孔(打垂向孔、斜向孔、水平孔等)排水[7]。对于那些因坡角太陡,而形成重力卸荷型的土体滑坡可将滑坡体后缘土体削去一部分,使斜坡的坡角变缓,同时使上部重量减轻。斜坡的坡面可采用浆砌骨架或三维网(如:土工格栅等)进行防护,这样可保持斜坡稳定[7]。对某些规模较大的滑坡体,在挡土墙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可在滑坡体的前缘或其他适当部位设置抗滑桩,或采用桩墙结合,实现挡土效果。采用锚索与抗滑桩相联合的抗滑结构治理滑坡,抗滑桩桩身插入稳定层后,在锚索的作用下,其受力状态更加合理,桩身内力有一定降低,可以减小桩身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尤其是对大型滑坡的治理,其经济效益尤为明显。同时可以采用预应力锚索结构,治理效果更佳。

2.3泥石流中国西南山区一直是泥石流高发地区。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发生了多次特大泥石流,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鉴于震后泥石流发生的长期性,要减少泥石流对交通设施的损坏,首先方案是选线时予以避让。泥石流治理应遵循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以工程治理为主、生态环境保护与工程治理相结合,以拦为主、确保足够拦沙库容、拦排结合,以治沟为主、治沟和治坡相结合的基本原则[8]。泥石流治理最主要的工程措施有构筑拦挡坝、防护堤及排导槽[9]。对于公路而言泥石流治理的根本目的在于确保公路建构筑物的安全与稳定、使公路交通得以有序进,使泥石流体能够快速穿越横亘泥石流沟的公路是公路泥石流治理关心的核心问题。因此泥石流地区道路往往采用无墩大跨高桥或者隧道的方案跨越泥石流沟。

篇12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农一师垦区地处塔里木盆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使塔里木垦区土壤盐碱化非常严重。

气候条件:农一师垦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夏季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层。

地理条件:地形部位高低对盐碱土的形成影响很大,地形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也就与盐分的移动和积聚有密切关系。从大地形看,农一师垦区地处塔里木盆地,水溶性盐随水从高处向低处移动,盐碱土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地下水:地下水影响土壤盐碱的关键问题是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矿化度的大小。农一师垦区地处塔里木河流域,由于河道水侧渗,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容易积盐。耕作管理的影响:垦区内有些地方浇水时大水漫灌,或低洼地区只灌不排,以致地下水位很快上升而积盐,使原来的好地变成了盐碱地,这个过程叫次生盐渍化。

研究盐碱土的形成、分类和特性,认识和掌握盐碱土的水盐运动规律,目的不是认识盐碱土,而是为了改良利用盐碱土和防治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防治盐碱化的途径和措施很多,但以综合治理最为有效。

(一)以防为主、防治并重

土壤为次生盐碱化的灌区,要全力预防。已经次生盐碱化的灌区,在当前着重治理的过程中,防、治措施同时采用,才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得到治理以后应坚持以防为主,已经取得的改良效果才能巩固、提高。开荒地区,在着手治理时就应该立足于防止恳后发生土壤次生盐碱化,这样才能不走弯路。

(二)水利先行、综合治理

土壤盐碱化的基本矛盾时土壤积盐和脱盐的矛盾,而土壤盐化的基本矛盾则时钠离子在土壤胶体表面上的吸附和释放的矛盾。上述两类矛盾的主要原因都在于含有盐分的水溶液在土体中的运动。水是土壤积盐或碱化的媒介,也是土壤脱盐或脱碱的动力。没有大气降水、田间灌水的上下移动,盐分就不会向上积累或向下淋洗;没有含钠盐水在土壤中的上下运动,就不会有代换性钠在胶体表面吸附而使土壤盐化;没有含钙盐水的存在,就不会有钙置换出代换性钠的关键。土壤水的运动和平衡是受地面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分蒸发所支配的,因而防止土壤盐碱化必须水利先行,通过水利改良措施达到控制地面水和地下水,使土壤中的下行水流大于上行水流,导致土壤脱盐,并为采用其他改良措施开辟道路。

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一是在治理的对象上,不仅要消除盐碱本身的危害,同时必须兼顾与盐碱有关的其他不利因素或自然灾害,把改良盐碱与改变区域自然面貌和生产条件结合起来;二是在治理上,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不能只片面的注重某一单个方面的措施。防治土壤盐碱化的措施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水利改良措施、农业改良措施、生物改良措施和化学改良措施等四各方面,每一个单项或单方面措施的作用和应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总之脱盐一培肥一高产这样的盐碱地治理过程看,只有实行农、林水综合措施,并把改土与治理其他自然灾害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彻底改变盐碱地的面貌。

(三)统一规划、因地制宜

土壤水的运动是受地表水和地下水支配的。要解决好灌区水的问题,必须从流域着手,从建立有利的区域水盐平衡着眼,对水土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合理安排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建立流域完整的排水、排盐系统对上中下游作出统筹安排,分期分区治理。

篇13

1.2丹江口水库地震及次生灾害的研究情况及意义自1970年蓄水至1985年,库区内诱发地震800余次,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竣工后,坝高将由162m增至176.6m,正常蓄水位将升至170m,库容将从210亿m3增至339.1亿m3,加大了水库再次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表明:二期蓄水后,水库水域范围扩大,在新淹没区内具有发震构造条件的部位上,发生5级作用的地震是有可能的。一般天然地震在主震发生后,总体上震级水平呈衰减趋势,在震情发展的预测分析上较有把握,而水库发震机理和诱震因素很复杂,在震群活跃期震级往往维持在一定的水复发作,趋势判断难度很大,从而加大了应急决策的难度。2006年,湖北省政府确定了十堰城区、丹江口、竹溪、竹山、房县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开展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研究、地震及次生灾害的防治,对保障水库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丹江口水库地震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情况

2.1编制完成《丹江口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预案以切实做好水库遭遇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调度和险情抢护工作、力保水库工程安全、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损失为目的,对险情监测与报告、险情抢护、应急保障等方面应急工作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规定和部署,并根据水库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作适时的调整,为水库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应急工作提供了指导。

2.2水库防洪调度积累了丰富的应急管理经验,具备一定的地震灾害应急能力多年的防洪调度积累了丰富的应急处理经验,培养了大批运行、检修专业人员。2008年抗击雪灾和四川抗震救灾中,汉江集团的抢险救灾队伍分别担负了抢修郴州城区主干线“两桂”线和疏通高危险级的文家坝堰塞湖的任务,体现了我们在电力、水利应急抢险方面的技术实力。

3丹江口水库加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3.1加强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提高地震灾害的预警能力。目前,丹江口水库的遥测地震台网的技术水平为第二代,随着二期加高工程的进行,应建设和三峡同级的第四代综合观测和数字地震遥测台网。对可能诱发地震的地段要设专业地震台网进行地震活动特征监测,以及各种地震前兆的监测研究,根据诱震预测采取防、治相结合的抗震措施。这样不仅有利于水库的防洪安全、水库的安全调水和周边民众的生活安全,还可为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资料,为防震减灾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制订、完善和落实水库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加强预案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预案制订、完善和落实中应注重以下方面的问题:

3.2.1须做到一旦地震,应快速对大坝的安全作出地震反应评价,提出应急措施,制定抗震减灾方案,并通过远程通信网络将抗震减灾的方案与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呈报至决策部门,使地震引起的直接与次生性灾害降至最低限度。

3.2.2预防措施重点要对在强震中最易破坏的部分进行改进,或加强结构,或改变型式,提高其抗震能力,如变电站的构架、送出线路的杆塔、设备仪表的保护、闸门的启闭系统、土石坝坝坡、上坝道路等。水利工程的破坏主要是变电、输电架构和送出线路的倒塌、送电中断;机电设备、仪表、通讯、备用电源的损坏;其次是边坡崩塌,交通中断;泄洪设施如闸门、启闭机的破坏,导致不能正常启闭泄洪;厂房围墙和生活设施倒塌。地震灾害发生后,关键要密切监测和巡查水利工程的可能受损结构、部位及设施,及时对险情进行应急处理,使地震灾害的损失和危害降至最小。

3.2.3地震灾害中水利工程的应急处理还涉及到水、雨、工情的监测预报和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问题。除降雨、余震等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对水利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外,山区河流沿岸的崩山、滑坡、泥石流,可能壅堵河道,形成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当湖泊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可能冲溃堵塞坝,形成溃坝灾害,对下游大坝造成冲击。因此,预案应对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既保证正常的供水、供电,又要保证工程的安全,做好准备确保大坝的泄洪设施安全,让大坝顺利泄水,降低蓄水位,甚至考虑腾空库容,避免出现溃坝事故。预案中还需强调,水利部门有权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加强监控,还有必要提出应急性的群众转移、避灾方案,情况紧急时,可强制组织下游群众避灾疏散,以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危害。

3.2.4应发展应急通信优势技术,建立起一套空中与地面相结合、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立体应急通信系统,加强互联互通监管和通信相关设施保护工作。制定详尽周密的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还应定期进行应急通信演练活动。

3.2.5与地方政府积极协作,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及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推进抢险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3.3加强水库管理单位与地方政府间的沟通和协调,紧密结合内、外部应急预案

水库的内部应急预案是针对大坝管理单位而制订,外部应急预案是针对政府和公众,对大坝上下游地区实行应急处理而制订,两者应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应急系统。水库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实际上涉及水利、工程安全、社会、管理、灾害、信息工程等多领域科学,它不仅要考虑水库大坝安全本身的一系列技术问题,还要重点考虑大坝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和协调。

3.4尽快完成丹江口水利枢纽升船机系统的改造,恢复水库上下游的水运交通

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将造成公路交通损毁或受阻,短期内难以抢修恢复,严重遏制救援人员和物资的运入,及受伤受困灾民的运出。汶川地震救援时,交通运输部的工作组提出的“路水并举,水路先行”抢通战略和“打通水库路,开辟疏运码头”方案,对加快抢通救灾运输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丹江口水库广阔的水域提供了打通水上交通运输线的条件,升船机改造后过坝运输能力将提升至300吨级,若发生地震灾害时也必将成为救援的重要交通生命线。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