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42: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诗歌阅读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当中,古代诗歌曾经占据着文学主体地位,并取得了辉煌夺目的成就。诗歌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形式,一种题材,它更是一种悠久历史的代表。在此基础上,1919年中,为了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新诗应运而生。作为新时代诗歌运动的变革代表,至今为止的新诗八十多年发展史中,各种流派竞相登台,在历史进程中也曾有过繁荣景象。但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北岛、顾城等诗人为代表的诗潮平息之后,人们对诗歌尤其是现代诗歌的关注似乎越来越少了。青少年学生中爱读诗、写诗的更是寥寥无几。
现代诗歌正在遭遇一个尴尬的处境。在书商那里,一本看似内容不差的小说,就可以卖钱,而且很快可以再版、三版;而诗集成了滞销货,甚至作者还得自掏腰包出印刷费。在大学课堂里,讲小说时教室里满满当当,还有外系的旁听生;轮到诗歌呢旁听生找机会溜了,本系学生也没了精神。怎么回事?是人的欣赏水平提高了吗?我想,恰恰相反,这说明国人的文学趣味还有待于大大提升。那么,何以见得不读诗文学趣味、水平就低下呢?
首先,诗歌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首,有其相当的存在价值。短小、精练,相对于其他文学形式更加纯粹。不管是文章中所展现的抒情、还是表达出的说理,对状物进行的写景描写,好的诗歌都能给人以严谨、精悍、美的享受。作者体味到诗歌给大家带来乐趣,正是所谓“浓缩就是精华”的道理吧!诗中没有废话可言,语句中没有赘语可表达。
其次,一部好的小说、戏剧都要当成诗看,好的文学作品都有诗的特质,就是我们常说的有“诗意”。《荷塘月色》如诗如画,风雅别致;小说《荷花淀》描写的是血雨腥风的,却令我们沉醉在诗情画意的芦苇荡中不能自拔。任何欣赏小说只看到其中故事情节是多么精彩、曲折的人,只是停留在这部作品最粗浅、最表面的层次。一流的小说家都不见得是最会讲故事的人,一流的小说也未必有最好的故事在里面。情节内容就好像用枯树搭成的花架子,架子上美丽的花朵都是故事之外的东西。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去寻找那些花儿的美丽。那么,如何正确地鉴赏诗歌呢?
一、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诗歌常饱含强烈的情感,而作者的情感又是通过诗歌中的形象来承载的。这个形象来源于生活中一些具体可感的事物。这些形象又创设一种意境去感染人们,让人们能够懂得用体会来感受,所以在理解现代诗歌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诗歌的反复阅读,从形象与意境入手去赏析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如,《乡愁》从诗题就可以知道作者表现的是思乡之愁;《再别康桥》是通过金柳、青荇、碧潭、星辉组成迷离、淡淡忧伤的意境;《沁园春・长沙》中鹰击长空、千帆竞进、枫染霜林的场景则提醒我们伟人的气概是多么豪迈。感情基调的把握让学生感知到作者当时所处的意境,作诗时所处的状态,学生体会到了,感受到了,进而也对诗歌的感情基调进一步多了一层了解,也大大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的印象。
二、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在表现手法上,现代诗歌常用修辞来增加艺术表现力。一般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反复、排比、象征、通感等,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修辞对于增强诗歌表现力的作用。想象与联想也是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段,这种表现方式是诗歌的生命力所在。在诗歌赏析中,必须结合具体的诗歌形象来了解诗歌中的想象作用。《天上的街市》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与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给人以美的感受。
三、把握诗歌的形式特点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宣泄,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情感外,还要做到让学生用凝练的语言展现出形象的特点、和谐的韵律,让它具备的节奏感能够鲜明地突出。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到诗歌本身所具备的特点,再次通过真实的感受最后掌握诗歌的形式特点,押韵、重叠、反复都能够构成最悠扬动听的旋律,只有通过反复地吟唱,才能够把这种真实的感受体会出来。
(一)、结合作者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
(二)、理解诗歌的形象内涵及其包涵的文化意义
(三)、赏析诗歌的意境
(四)、品位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对古诗的欣赏需要培养一种趣味,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际上,知、好、乐是欣赏艺术的三个层次,首先是知,其次是好,在这两者基础上才是乐。
如何具体去做,才能把欣赏古诗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我认为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会有利于我们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
一|、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
汉代的《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对古诗的欣赏需要培养一种趣味,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际上,知,好,乐是欣赏艺术的三个层次,首先是知,其次是好,在这两者基础上才是乐。
如何具体去做,才能把欣赏古诗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我认为作到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我们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
一、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
汉代的《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就是这就是说诗歌要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古人写诗往往是在特定的背景下,特定的时间中的有感而发,抒发的是一种情感和志向,而这种情感和志向是情感和志向人写诗的动力,找不到诗人感情的源头,便摸不清诗人感情的脉搏,从这一点上说,诗歌是极富个性化的,所以古诗欣赏要尽可能地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等,就能设身处地的去领会诗人所经历的生活情景,领会诗人独特感受和丰富的感情,并与诗人产生共鸣。
例如,刘禹锡的七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句便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里的巴山楚水是诗人被贬官地区的代称,二十三年则是被贬官的时间。那么诗人为何被贬官呢?为何回来后已是物是人非,作者却仍能保持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吟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诗句?如果查阅以下诗人的身世经历,我们会很容易发现刘禹锡是因在贞元二十一年(805)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参与王叔文变法失败后被贬官,这期间宦海沉浮二十多年,虽历经坎坷,但诗人那种达观向上,倔强不服输的性格却没有改变。
这还可以从他的另外两首诗中看出。一首是815的《元和十年自朗州承诏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中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朝廷有人想起了他,结果他回长安写了这首诗,刺痛了当权者,再度被贬为连州刺史。另一首是十四年后在回长安,写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的性格从这两首诗中可以明显的表露出来,所以在这首诗中,他能从前四句沉郁中奋起,振作。了解诗人的经历可以更深入的理解诗歌的内容,还可以从诗人的人生境界中受到启发。
(二)解读文化信息
诗歌是自身文化信息的外化,中国古代诗歌的作者大多为饱学之士,他们身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化为一种精神,自诗歌中信手拈来,表达一种情怀。
20世纪心理学大师荣格曾研究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我们民族的诗人受传统文化熏陶日久,他们继承了许多民族性的文化信息,在诗歌中广泛应用,从而增添了诗歌的意蕴,但同时也给今人解读古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于这一类的文化信息,我们必须了解、归纳、掌握,从而成为一种解读诗歌的手段。
例如,古诗中登高,望月与思乡的关系,可以说包含了我们这个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心理,有人曾从“原型”批判的角度对诗歌中的一些文化信息和民族心理作了非常精当的分析,如傅道彬的《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一书中对月亮及其艺术象征作了分类研究,他认为中国文化中月亮最基本的象征意义是母亲和女性。《礼记、祭器》中说大明生于东,月生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说文》中释月“阙也,太阴之精”。中国第一位女神女蜗,又是月神,这些都证明了这一点。同时,月亮的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启发人们对宇宙的思考,从而又衍生出许多象征意义。如月亮是孤独失意的象征,月亮是美的象征,月亮同时象征着和谐静谧的中国智慧和超群脱俗的士大夫风范。因而在诗歌的审美意象中,月亮被赋予多层含义。(一)月亮意象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因而和思乡主题和旧梦重温有着必然联系。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二)月亮还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如古诗十九首“明月向皎皎,照我罗床帷。忧愁不能解,揽衣起徘徊”。(三)月亮还代表着一种士大夫脱离现实苦难、超群脱俗、吟风弄月、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如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解类似的月亮这些意象在我们民族心理上的象征意义,对我们解读诗歌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诗歌中也包含着许多典故和传说等信息,需要我们去解读。
诗歌中的典故通常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传说、小说和诗文掌故等。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着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典故既能使语言精炼,又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诗人藏克家说:“典故往往给今日的读者造成不少麻烦,“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两句诗引用了典故,不把他们的意思弄清楚,就打不开诗意的窍门。”
因此,我们在欣赏古诗时,关键是弄清楚作者用典的意图,即他想通过典故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举个例子来说,如庾信的《拟咏怀》,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秋,城影入黄河。秋风别苏武,寒风送荆轲。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此诗是诗人入北周后拟阮籍的《咏怀》之作,诗中用了三个历史故事。“秋风”句用《汉书?苏武传》故事,苏武出使匈奴,被拘于北海牧羊,历时几十年,至昭帝时始得归汉。友人李陵兵败降匈奴,前来相送,与苏武诀别,起舞悲歌。“寒冰”句用《战国策?燕策》中荆轲易水诀别之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为变徽之声,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谁言”一联引用《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兵败,被困于垓下,夜闻四面楚歌,知大势已去,与帐中与虞姬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诗中的前两个典故,暗喻诗人自己入北周而难返梁之悲,后一个典故则是暗喻梁朝的腐败,都不是直接表达情志,但令人感而可知,确实达到了言少意多,含而不露的艺术效果。
(三)赏析诗歌的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艺术创造,特别是诗歌创造所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象外,又蕴蓄于象内。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它是古代诗人力求创构的诗歌精华,是欣赏活动中最重要的审美环节,意境的有无高下,关系到诗歌的成败高下。赏析诗歌的意境,最关键处要注意作品是否表现了真景物,真感情,情景关系处理是否恰到好处,是否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它绝非单纯的情景交融,而“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于意”,各自领略到赏析带来的艺术美感。
下面试从情景关系的艺术表现,来赏析诗歌的意境
诗歌意境的创设,常表现为以下几种艺术形式:
1、触景生情
因见到某一景物,某一个场景,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表现在作品中常常是情景交融,情景一致,如黄巢的《题》:
琐琐秋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首诗的作者,因为见到在秋天生长的情况下,而想到改变的处境,让在春天同桃花一起开放,将所见之景和引发之情,艺术地概括在四句诗中,有着完美的意境,触景而生情,说出来的是“报与桃花一处开”,内在有更深的内涵,那就是自己的雄心壮志--—替劳苦大众改变现状,从这可以看出,这首诗的意境是完美的,高超的。
2缘情写景
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此种意境,古人称之为“有我之境”,即有着作者自己的感彩。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冯廷巳《鹊踏枝》“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泪眼问花”写妇人的悲哀孤独,无人可问,只好问花,用“飞过秋千”,秋千正是她丈夫亲爱时打秋千之处,现在丈夫出外游冶,看到秋千,情从悲来。这里的花也成了同作者一致的东西,人无计留住春,花亦然。
3寄情于景
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实际上也有情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纯用白描描绘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艰难独行。作品中前三句全是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股悲凉。这首小诗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景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的淋漓尽致。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将悲秋与乡愁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整个画面给人以渺茫,凄凉、低沉的感觉,与这位漂泊异乡的游子的心情相一致,这就是这首诗的意境。
可见,诗歌的意境要是没有作者自己的真实感受,只是把别人写过的意思在写一遍,人云亦云,既没有作者的思想感情,也看不到景物本身所具有的情态,那诗就没有意境了。
4移情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庄子与惠子游与濠梁之上。
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个故事实际上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庄子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想必他把自己的情感提体验验证在鱼身上,鱼在水中无拘无束的游,假若是人一定会感到自由自在,产生一种愉悦之感,于是有了这样一桩公案。
在许多时候我们知道旁人旁物处于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产生某种感情,往外就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人与人,物与物,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都有一种情感的共通,假如没有了这一点,人与人就无法进行心灵的沟通了。
诗歌的欣赏中也可以去了解诗歌创作总的这种移情方式的应用。如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同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欣赏诗歌中也可以根据自己在某种情景下的某种情感体验推及到诗人的抒情主人公身上,从而对诗歌有更好的了解。
当崔灏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晴空下的辽阔平原,看到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他会想到什么呢?假如你是崔灏,仕途坎坷,孤身一人登黄鹤楼,会有什么感受呢?这时你也许会体会到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身世之感,为什么会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思乡之苦。
五、调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理解诗歌
托尔斯泰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色彩、线条、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①
诗歌欣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香菱跟林黛玉学诗,她读了王维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句诗后,说这‘余’和‘上’字,难为他怎样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读了这两句,倒像是又回到那个地方去了。”实际上香菱在这里谈的就是一个和有趣的诗歌鉴赏问题——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诗歌,这也是欣赏诗歌的一种重要方法。
例如,很多出门在外的游子,都有一种思念家乡的情怀,特别是当某一个又一个特定的时刻,例如佳节、月圆之夜。此时,窗外月光如水,窗内月光泄在地上如覆了一层清霜,这时李白的《静夜思》便会涌上心头。这时候心灵便可能会突然开悟,仿佛这首诗是李白在一千多年前特意为我们写下的。或者说这首诗在那个夜晚,那个地方,已经拥有了两个作者:李白和自己。这时,对诗的理解就不再只是那种理性的认识,而是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这诗成为自己的。这时再设想李白写这首诗的情景,想想写这首诗时的李白,就有了一种从来未有过的亲切感,自然更为透彻地理解了诗,也理解了诗人。
六、品味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郭沫若在《论节奏》中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型,也是它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②很多人喜爱诗歌,有的便直接来源于诗歌在形式上产生的一种韵律美。
有规律的运动可造成节奏,诗歌形式的构成就符合一定规律,从而形成节奏。例如,五言诗的朗读节奏上用“二二一”或“二一二”等停顿方式。这些音节组合方式,诗人刘大白在《中诗外形详说》中认为比较接近形式美的“黄金分割律”,从而产生一种欣赏的愉悦感。同时诗歌的押韵,平仄和叠韵、叠字、叠句的恰当运用也达到了音调的和谐,从而产生一种美感。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说:“诗歌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在语言的精炼与和谐程度上,有别于散文的语言。”③诗歌的语言富有一种美感。它是高度个性化的,比一般的语言更含蓄,更富艺术性。它通过比喻、双关、通感、象征等多种方式,给读者创造了如诗如画的艺术境地。
诗歌语言的美总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言的精炼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又是文学中最精炼的语言艺术,要在短小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容,必须要求语言精确简练,言约意丰,从而“片言明百意”,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余地。
语言的精炼常体现在“炼字”与“炼句”上。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还。
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始用“到”字,后来该为“过”字,又该成“入”字、“满”字等,最后始定为“绿”字。这就体现了古人炼字的精炼性。“绿”字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
二、语言的含蓄美
含蓄就是语言深藏不露而不直接说出,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启发读者通过联想去领会“词外之情”,言外之意”。北宋柳永《雨霖玲》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描绘的是恋人间的离愁别恨,作为一种微妙、隐秘、复杂的内在感情,若从正面直接刻画,难免不尽人意。但诗人完全抛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的文字,也没有运用典型的修辞手法,而选取了“杨柳岸”这个惹人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一清新,凄婉形象剪接进去,从而形成一个朦胧、深远、而又有点神秘感
诗歌语言的各个意象之间,有大量的可供读者联想,想象的空间。
李煜的《浪淘沙》诗句云:“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可有四种解释:一是说春归何处,表示疑问语气,可标点如下:“天上?人间?”二是表感叹,春天去了天上人间,又可标点如下:“天上!人间!”三是对比,从前是天上,现在是人间。还有的认为,“流水落花”指别时的容易,“春去也”指相见时的难。
金圣叹说:“最恨人家子弟,凡是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好书。”我们欣赏诗歌时可以从品味优美的语言入手。诗歌的欣赏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艺术创作过程,它需要用心去发现,用心去理解,用心去体会。
参考文献: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正确理解新课标“个性化阅读”的精神,辨证处理学生阅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才能使新课程阅读教学取得预期效果。
一、课程目标与个性化阅读
课程目标是引导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总体规范和大方向,一切教与学都必需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目标要求。因此,个性化阅读的目标,也要受课程目标的制约,从阅读目标出发,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
(1)必须受到总目标的制约。总目标中的个性化阅读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以及初步理解、鉴赏作品。这是个性化阅读的目的。
(2)个性化阅读要受学段目标的制约。要想防止阅读教学中不到位或者越位现象的产生,就必需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自觉接受各个学段的制约。第一学段的阅读,重在培养阅读兴趣,在阅读方法的学习上不作具体要求。第二学段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同时,对阅读方法的学习进行具体指导。如:词句的学习要以学习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篇章的学习要求能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中心思想的阅读方法。第三学段,则要求在学习与运用阅读方法中享受阅读,并强调语言形成的学习。第一学段的“个性化阅读”指导,要引导学生用心感受自己喜欢的内容;第二学段,则要从关键词句中感悟主题思想和中心内容;第三学段,则必须找准言语形式这个切入点,去体验与思考言语内容。
二、文本意义与个性化阅读
(1)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的思维,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共性特点。如:有的在阅读时侧重整体思维把握内容;有的侧重分析思维、遵循从部分到整体。因此,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指导,既要有从整体上的把握,也要有部分的或针对重点的阅读指导。不能只强调整体感知,而忽略重点部分的学习。只有根据文本特点,综合运用整体思维与分散思维,交叉运用激感和引发知识经验的教学策略,才能做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指导。
(2)根据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经验背景指导。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对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同,知识背景是有较大差别;由于个性特点、家庭与社会背景的不同,生活经验也有各自不同。因此,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无不带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这就要求老师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采取多种方式,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3)根据不同的学生个性指导。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喜欢喋喋不休的讲述课文背景,作者介绍,分析课文等等,把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作为诱饵,让学生统一到教参的标准答案之中,教师的讲解完全代替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一节课学生没多少时间去阅读。其实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在深入阅读时,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学生在良好的个性阅读氛围中,会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才能积极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
(4)根据学生的自主性进行引导。学生的自主性是个性化阅读的关键。在指导个性化阅读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在新课改后的课堂上,我们常能听到这样的课堂用语:“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来读一读”。这就是体现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阅读兴趣的不同,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个性化阅读中讲求兴趣。正确运用兴趣规律,能促使学生不断增长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体验阅读的快乐,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从而形成独到的见解,发展阅读个性,提高阅读水平。
(5)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强调阅读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是要教师放弃对阅读活动的主导作用,其实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主导作用,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审美经验。由于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性,在个性化阅读中学生不免会有一些不正确的理解,甚至是荒谬的地方,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教师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从中了解学生的理解方式、水平,给予引导纠正,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这是对学生的将来负责。
(6)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拥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观。学生要想在阅读中有所创新,有独到的体验,必须学会批判地接受学习课文。一个学生只有敢于批判、会批判,才能显示出他的个性。敢于批判包括批判课文的内容和观点,并陈之以理以及批判教师的观点和错误,敢于向教师提出质疑,不迷信阅读文本和教师展开讨论多从不同角度来解释,这样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才有质的提高。
(7)做好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特别强调对课本上文章的精讲精读,结果是学生的阅读视野狭窄,对阅读失去激情。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加大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有益的书和各种报刊杂志,鼓励学生在网上阅读,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提高语文的素养。
三、言语形式与个性化阅读
阅读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会阅读,即学会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理解其所表达的内容。对文本内容的个性化阅读,离不开言语形式。文本的言语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概括的表达,也有细节的描写;有情感的直接抒发,也有曲折的表达;有按顺序写来,也有倒叙插叙的峰回路转;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也有“人死黄花瘦”的清新婉约,即使是同一文题,言语形式也是千变万化的。
参考文献:
语文作为所有科目的基础,主要有诗歌、通话、散文、记叙文四大类,在语文中阅读是重中之重。搜集处理信息、认识生活、开拓思维是阅读学习的中心思想,“体裁教学法”是众多阅读教学方法的之一,是建立在体裁的基础上。运用此方法教学,可以使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有效提高,让小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新方法,方便日后其它学科的继续学习。
一、体裁教学法的意义
“体裁教学法”最早流行于澳大利亚,这种方法是通过分析理论发展学生意识,分析不同的题材作为研究依据,从多角度出发探讨分析,促进学生掌握分析不同的语文阅读结构。这种构建方法是一种语言学习结构,以语言的交流为基石,形成“体裁教学法”的阅读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水平、写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学习效。
二、“体裁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对问题整理归纳的应用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经常会安排阅读任务,学生通过漫无目的的阅读书面内容,无法在文章中找到中心思想和关键词,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无法正确答出问题答案,老师询问无果会直接给出答案。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无法学会怎样有效阅读,降低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语文作为开放式教学科目,需要发散性思维,没有固定的答案,符合作者思路和文章主旨的答案,都是正确答案。每个学生站的角度不同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老师要学会倾听学生,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不能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给出正确答案。老师可以采用“体裁教学法”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正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老师在文末总结时可以采用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大胆假设,学生在进行不同尝试时会增加研究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老师引导学生在问题解答过程中,正确分析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思考自我解析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调整学生学习方式,养成优秀的学风。
(二)对问题研究分析的应用
在阅读教学前,首先要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到文章中阅读,学生有目的阅读,理解效果会更好。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跟随信息时代的步伐,需要将新科技运用到教学模式中,课堂上需要的文字、图片、视频等需要多媒体工具呈现给学生,好的阅读气氛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被读者带入文章中,再结合“体裁教学法”的引导方法,对老师之前提出的问题思考,改变了传统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体裁教学法”是构建师生沟通的桥梁,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对问题思考提出的应用
问题解决不等于问题已经结束,当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之后,也要学生思考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例如,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是否融洽,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已经解决的问题是否存在疑问等,同时老师在完成教学目标后,可以让学生做相关练习。例如,用类似的描述法描述身边的事物,用情景演绎出文章的主旨,等等。通过反复不断地思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体裁教育法”适用于小学语文学习过程,小学语文学习阶段主要是能够提出问题并自我解答。在新的教学模式运用中,对老师也是一项新的挑战,老师需要不断创新,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为教学的下一步做准备。
三、“体裁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例
小学语文学习阶段常见的诗歌类型分为两种: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以现代诗歌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雨后》为例,阐述“体裁教学法”的教学方法。
(一)设计目的
通过对本诗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理解阅读材料,使学生掌握诗歌类体裁的阅读方法,抓住诗歌文章描述情景和诗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解析阅读材料。
(二)教学内容
《雨后》是儿童对生活的描写和感触,语言十分生动,通俗易懂,作者通过文章向读者呈现孩子雨后玩耍的场景,将孩童的童真可爱展现出来,初次阅读文章后,可以让学生置身于文章中,想起儿时遇到雨之后的自己,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诗歌体裁的文章结构,为日后阅读这类体裁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
诗歌语言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特点:一是凝练性,二是跳跃性,三是无序性。凝练性是指诗歌语言高度简洁,仿佛是几个动词、名词或形容词排列而成,如“枯藤老树昏鸦”;跳跃性是指诗句之间在字面上不是紧密衔接的,而是省略了一些信息,要知晓诗句的具体而丰富内容,还需要补充出它们之间省去的信息,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无序性是指诗句中的词的顺序不是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去组织,它是根据诗人的需要随机决定一句诗的词序,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因此,要读懂古诗词,有时要重新调整词序。
把握了古诗词的这些语言特点,我们才会在古诗词的阅读过程中作好调整与想象,准确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进而去把整首诗词的中心思想和表现手法。否则,错误的阅读心态和方法难以与作者共鸣,也就无以知道诗词思想情感及其它。
古人把“诗歌教学”放在“六经”之首。足以看出诗歌教学在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诗歌在初步读写教育阶段是很好的教材,更是很好的训练方法。
一是在初步阅读阶段是否要读诗教学,读诗教学的优点是读诗教学在初步读写教学阶段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一是由诗歌的特点决定的,诗歌容易阅读,篇幅较小,适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和注意力集中的状况,又因为诗歌都是押韵的,具有容易读,容易背诵的特点,对于刚开始阅读的学生来说,读诗无疑比阅读小说来得更容易,很能迎合孩子的兴趣爱好。二是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学生感知了语法,对于诗歌中的虚实字的搭配,通过音节来表达情感,娴熟的驾驭文字,无形中学习了语法搭配,由于诗歌短小精悍,每字每句都经过作者深思熟虑,搭配得当,虚实相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掌握语法知识,三是诗歌以其独特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审美。不知不觉的对读者进行审美熏陶。诗歌的审美价值、情感价值、文学价值和人文价值能让学生全面提升文学修养,进入到诗歌的独有境界。读者和作者无形中进行心灵的碰撞,灵魂的对话。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决不会觉到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见《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朱光潜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493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十分有益。四是无形中提高写作能力,学生能从读诗中学习到很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赋、比、兴,感受各种写作手法,比如象征、用典、借代、夸张、排比、比拟、对比等等写作手法,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另外,诗歌具有独特的音乐美,每个字都是经过作者推敲得来的,阅读诗歌对于学生培养语言的敏感,找到语感具有很大的意义,能提高写作水平。所以说,读诗教学在初步读写教学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读诗教学需要读什么,夏丏尊先生曾经发表过《阅读什么》的演讲。所以读诗在进入阅读教学的第一阶段读什么很重要,这就关系到选择诗歌的教材的问题,就诗歌教材的问题,在20世纪末有过一场关于诗歌篇目的讨论,唐诗、宋词、新诗、外国诗歌的比例应当如何分配,张志公先生总结传统语文教材诗歌教学部分时总结了传统语文诗歌教材《千家诗》、《训蒙诗》、《小学弦歌》,是母语教育的最初教材,从内容上看都是,有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但也不乏有语言魅力的诗文,那么当今编写诗歌教材的时候,更应该去伪存真,寻找那些人类文化的高度浓缩,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的文章。三是注重读诗的方法,读诗的办法和阅读的方法是吟诵,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就十分注重“读”的作用。心理学表明,从记忆的效果来看,多种感官并用比只用一种感官好得多。读诗教学,经过了千百年的考验,依然具有它独特的实用性。尤其是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更是应该注重“读”,为什么要用诵读的方法呢,因为诵读这种“有声语言”本来就是一种语言艺术,不论是音调的高低,还是语速的缓急,还是语言的轻重,还是声音的抑扬,还是文字的顿挫都可以有效的把学生带入情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就是音乐美,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毛诗序》在琅琅读声中,才能更好的体会到诗歌独有的艺术魅力,叶圣陶先生也倡导美读法:“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诗要有读才能体会到诗歌独特的魅力,诵读不仅能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情景中,更能与作者对话,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感染读者的心灵。斯米尔诺夫说过:“作品的诵读占着我们工作的大部分,假如我们认为诵读的材料是第一流的作品,那么这种作品的艺术方面:色彩、形象、语言的圣诞,必须用这样的方式来教,既是要保证学生对美的了解。作品读得越好,学生就越懂得和受它感染。”列戈维也特教授曾说:“作品一被高声诵读就成为好懂易解了”因为诗歌用字都十分讲究,只有朗诵出来,分辨出字的轻重,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意义,也更有利于孩子体会诗歌的音乐美。音节的轻重缓急和诗歌所要叙述的内容应该息息相关。通过诵读,可以无形中对诗歌有更深切的理解,更有效的对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理解作者情绪,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必要时也可以采取教师带读,学生模仿的诵读方法。
作者:徐君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一、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
多元媒介飞速发展的时代给青少年的阅读带来了强大冲击与挑战,学生的文本阅读时间越来越少。现代诗歌作为一个特殊文体,青少年阅读起来是有难度的,尤其是中学教师对现代诗歌的认识也有局限性,导致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隔膜越来越深。而且现代诗歌普遍被认为过于朦胧和晦涩,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往往会强行给现代诗歌扣上大而无当的标签,于是现代诗歌变成了师生共同面对的难点。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现代诗歌教学
(一)朗读教学不可少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加体验,培养语感。教师应着力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让学生边读边体验,在自由朗读中感受诗歌的优美,使学生通过朗读入情入境地体验作者的情感。
现代诗歌可以说是一种诉诸耳感的声音的艺术,它的恒久魅力和声音密不可分,是和节奏、韵律或内在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的,甚至和其“语感”、“语调”和“语气”有一种不可分离的联系,所以,在中学现代诗歌教学中要注意朗读(美读)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念诗”或朗诵诗,才能使他们切身体会到诗歌的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这实际上正是一种“回归”:回归“语文”本身,回归文学本身,回归语言本身。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花季,身心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引导学生朗诵阅读这样的诗歌作品,对学生认识自身、认识社会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朗读法是最实用也最重要的,在一堂课中应该至少有一次策略、方法、技巧的指导和示范,否则便是有缺憾的诗歌教学。诗歌朗读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行为,除了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来强化朗读外,高深宏大的理论指导无济于事,唯具体的操作策略才能导入正轨,叶圣陶所提倡的“美读”对于新格律诗和基本押韵的自由诗的教学都是很有益处的,如九年级教材中选入的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就十分适合这种美读的教学方法,可由教师深情地范读,也可学生自由读,合作读,反复朗读之后,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自然便流淌在学生心头了。再如,我在执教里尔克的《秋日》时也曾大量运用朗读这一手段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诗歌意境。
(二)破解现代诗歌中常用的矛盾修辞
“矛盾修辞”,是指在文学修辞中把相互矛盾、冲突、不协调的东西或“异质”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从而取得特殊的修辞效果。例如,里尔克的《秋日》中,“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为什么没有房屋却不建筑?孤独却不寻找伴侣?可见这份孤独让诗人痛苦吗?孤独时,诗人“就醒着,读着,写着长长的信”,“在落叶纷飞的林荫道上游荡”,对此诗人似乎并不觉得痛苦,虽有落寞不安,但是是一种享受,享受一个人的时光。诗人是在用孤独谱写美丽的诗歌,用诗歌展现孤独的美丽。
(三)互文本的合理运用
在具体教学中,受到学生和课时安排及教师个人阅读面的种种限制,现代诗歌教学往往是“单一”式的视角。换言之,就是缺乏丰富的视野,最行之有效又简单的方法就是互文本阅读,简单地讲就是比较阅读,让具有相同质素(人物、主题、题材、技巧、语言、结构)的文章同时呈现。比如教学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讲授时就可以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及食指的《相信未来》进行比照和互文阅读,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和差异。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进行比较阅读的范围很广,如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与韩东的《山民》的阅读,同题散文诗如高尔基的《海燕》和郑振铎的《海燕》的比较阅读,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蓉的《乡愁》、李广田的《乡愁》诗的比照阅读,都会取得相当有效的阅读效果。在进行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和郑振铎的《海燕》的比较性阅读的时候,可以考虑从氛围、主题等方面进行比较。讲授王家新的这首《在山的那边》如果说能够和与教材配套的《语文作业本》上课外阅读韩东的《山民》及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散文诗《地平线》比较的话,就能够比较容易比较有效地从这些相关作品的主题、立意、情感、形式、语言等方面的比较中找出重点和有效切入点。
如,在执教里尔克的《秋日》时,教师可借鉴阅读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课后我又推荐学生阅读这首诗的其他翻译版本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又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因为这首诗是奥地利诗人的作品,国内较有名的翻译版本就有十多个,可以让学生阅读体会,感受不同的翻译风格所呈现出的不同味道。同时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人生有许多朦胧的认识,通过拓展阅读,开阔眼界,让学生在更多的阅读中对人生有更深入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比如,现代诗歌和古典诗词都是相通的,尤其是在意境上,如果教师能将二者融合起来,那么在教学中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著名郑愁予的“我打江南走过/那留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错误》)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的诗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诗意上就有融合之处。
总之,教师如果能够在日常的现代诗歌的教学与阅读指导当中有意识地进行比照和互文性阅读,则一定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这种对比阅读对于提升教师的水平尤其是关于现代诗歌及文学的教学经验也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我们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并紧紧围绕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掘教师的智慧,用心为学生搭起阅读理解现代诗歌的桥梁,就能逐渐构筑起“学为中心”的更有效的现代诗歌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奥地利]里尔克,著.冯至,译.秋日.
一、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这一目标提出了诗歌与散文阅读鉴赏的总体要求。从中可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被放在目标核心的位置。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它肩负着“德育”“美育”的目标,而对审美能力的锻炼和审美水平的提高都需要长时间的引导与熏陶。审美情趣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偏爱。高中时期,正是学生走出少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审美情趣也从儿童趣味向成人趣味发展,因此,此时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平时接触到的资源如偶像剧、网络小说、娱乐节目往往带有通俗、浅薄、娱乐性的特征。因此,通过对选修课本中优秀诗歌与散文的阅读和学习,学生可以在比较中自觉选择更有营养和美感的资源,在阅读中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的教学建议。这项建议将“诵读”作为核心概念,通过诵读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体味蕴含在诗文中的深刻意蕴。
二、开阔阅读视野,理解作品内涵
“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这一目标表明“诗歌与散文”选修课程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和阅读量,重点体会诗歌和散文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在必修课本中,由于课时的要求,收录的课文是很有限的,学生的阅读范围较小;而选修课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选取古今中外大量名家名篇,学生通过阅读可以领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学特色。在这一小段话中,两次提到了“思想”。可见,课标对理解诗文的思想还是有很高要求的。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散文较小说、戏剧更为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而它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也具有教化的功能。因此,重视对诗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就是对学生的道德陶冶与教化。
在教学建议中这样写道:“应在一定的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这一建议突出了“点面结合”的策略。“一定的阅读量”对应了该课程目标的“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就是要有广阔的阅读视野,丰富的阅读内容。
三、精选重点诗文,研习传统文化
“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这一目标提出了对古诗文阅读的相关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它对古诗文阅读有两个层级的要求,一是读懂,二是背诵。要“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课标将古代诗文单独提出来阐述,体现出课标对古代诗文学习的重视。“读懂”就是要在翻译时做到“文从字顺”;而“背诵”则是倡导“熟读成诵”。古代诗文是我国民族精神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感性的阅读理解其中的精髓,在西方文化符号泛滥的今天,保持一份精神的独立和身份的认同。
教学建议中的“精选重点,鉴赏研读”主要对应了该课程目标中的“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就是指对于不同难易程度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在阅读上要有一定的区分,挑选出一部分富有价值、难度适中的作品进行重点学习,精读细读,而对其他作品可以进行泛读。
四、学习鉴赏方法,发现多维意蕴
“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这一目标主要从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出发,要求学生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学习诗歌与散文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感性认识上,还需要借助理论和方法对诗歌散文进行理性的认识。由于诗歌和散文属于两种不同的文体,因此,鉴赏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诗歌来说,可从格律和意境两方面赏析,而散文则可从语言、意境、艺术构思、表现技巧等方面赏析。
本课程目标给出的教学建议是:“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这一教学建议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作品的多维阐释。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侧重于鉴赏实践,边阅读边鉴赏,而不是一味讲授理论知识。
五、尝试诗文创作,鼓励学生实践
“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这一目标是对创作实践活动的指导,是对诗歌、散文学习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即将所学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值得注意的是课标要求的只是“尝试”,因此,更强调的是学写诗歌、散文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对有兴趣尝试诗歌散文创作的学生应给予鼓励。”“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外报刊投稿。”这两项建议主要对应上述课程目标,表明了教师应有的态度——鼓励与提倡。刚开始创作的学生,文笔难免会生涩稚嫩,要多鼓励多支持,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激发学生不断创作的动力。举办诗歌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校园里形成热爱文学的良好氛围,教师应大力提倡。
六、利用媒体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技术的时代,我们的语文课堂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这项建议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应通过ppt展示、朗诵视频播放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这项建议要求教师提供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而资料的搜集也需要教师学会利用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体现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利用媒体资源,提高自学能力。
当前,随着对学前教育重视度的全面提升,普遍家长、教师甚至整个社会都开始全面重视幼儿早期教育,然而,在重视的背后,极容易陷入另一个误区――“拔苗助长”,很多家长都提前将幼儿送往各类辅导班、兴趣班,力求从小就抓好幼儿的教育,殊不知,拔苗助长的行为很容易挫伤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导致幼儿自身开放性思维的发展受到限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谨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笔者发现幼儿在幼儿园的三年时间里,语言能力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特别是对于朗朗上口的诗歌类,幼儿更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爱和期待,这些诗歌中蕴含的知识是可以不断延伸和拓展的。以下是笔者关于早阅诗歌的几点探索。
一、营造宽松互动的教育氛围
在早阅诗歌的探索和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首先应当为幼儿营造宽松互动的教育氛围。在早阅诗歌的开始阶段,很多幼儿可能会觉得难度有点大,不容易一时对诗歌进行消化吸收,笔者先为幼儿们营造宽松互动的教育氛围。
1.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
在幼儿教学中,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多媒体、电子白板这类信息技术工具,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为幼儿教学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比如学习《三只老骆驼》时,笔者就用多媒体播放了有关骆驼的照片,再引导学生们进行阅读,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
2.亲子阅读游戏的参与
亲子阅读游戏的参与,是营造宽松互动氛围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一般来说,笔者会用短信或者微信平台的方式,引导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阅读游戏。在活动时,笔者会让孩子们将诗歌背给家长听,与家长一起分享诗歌,通过亲子阅读游戏的参与,让亲子诗歌阅读同步参与。
3.阅读环境的精心布置
阅读环境的精心布置,对于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阅读氛围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对阅读区域环境的创设,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比如笔者结合《幸福的种子》里面出现的绘本故事,在孩子们的读书区域放置了相关绘本图片,学生们一看到图片就会不自觉想起诗歌。
二、探索高效创新的教学方法
在早阅诗歌的实践中,笔者采用创新高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真正收获“知识的种子”,对诗歌内容充满期待。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高效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高阅读成效,方法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在早阅诗歌的开展中,可以通过教师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如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话题,吸引幼儿的阅读好奇心。比如《小胖小》的阅读教学中,笔者就提出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你们有好朋友吗?”“小朋友可以说说自己好朋友的特点吗?”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学生们对阅读课充满了期待。
2.设计温馨图书活动
通过微学生创设温馨的图书活动,引导幼儿参与阅读活动,在开展温馨图书活动的过程中,笔者积极引导幼儿们参与,让每一个幼儿都能融入到图书活动中。
温馨的图书活动中,笔者引导每个幼儿都上去讲故事,将诗歌和故事内容相结合,看谁讲得流利,通过图书活动的布置,让幼儿们爱上诗歌。
三、实施全面有效的评价手段
评价改革在幼儿早阅中起着能动的作用,幼儿如同一株迎风而长的幼苗,在实施评价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能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有效的评价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淡化幼儿错误
幼儿的自尊心一般都比较强,有的幼儿甚至不能容许别人指出他的错误。笔者结合经验发现,在教学中要注重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多采用正面表扬的方式淡化幼儿的错误。
2.关注个体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对于幼儿来说也是一样的,他们身上折射出成长的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学习能力的差异等,在关注个体差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每个幼儿自身的特点,实施个性化的早阅诗歌方式。
3.适时进行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进行指导和调整,运用一些比较巧妙的方法,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一些错误,并且能够愉快接受意见,进行改正。
总而言之,幼儿早阅诗歌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效。在早期的尝试过程中,笔者发现幼儿们的记忆力非常好,知识点的消化吸收能力非常快,通过早阅诗歌,幼儿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都有了全面提高。笔者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探索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要构建更丰富精彩的教学活动,真正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汪耀,童诗朗诵的教学探析[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4,1.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根据我们的了解,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地阅读,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分析作品、评价作品、鉴赏作品,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策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不了解阅读材料的性质、特点,没有进行过专业的阅读方法训练。在此,我们以古诗鉴赏为例,结合阅读的一般规律,介绍一些能够提高阅读效果的策略。
一、阅读能力的分类及特点
阅读是一项古老的行为,但是“阅读”的内涵却是古今异义。古代一般不说阅读,而说读书。由于古代的语文学习主要是读经、解经,而经书的理解比较困难,需要一句一句地教,一句一句地读,因而古代的读书强调的不是阅读的效率,而是阅读的质量。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对于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阅读再也不可能像古代那样熟读精思、虚心涵泳了。大量的信息需要快速地阅读,需要敏捷的信息筛选能力、判断能力,为此,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非常必要。
阅读能力是指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阅读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是阅读方法的选择和掌握,而阅读方法的选择则要依据阅读材料的性质、特点。不同性质的阅读材料需要相应的阅读方法。根据中学生阅读材料的性质,一般来说可以将其分为实用类材料与文学类材料。实用类材料主要包括各种实用文体的文章,比如说明文、议论文、演讲、通讯报告、新闻摘要、招聘广告等。文学类材料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对于实用类材料的阅读,其任务主要以搜集、筛选信息为主,选择的阅读方法主要是略读、浏览,主要运用的是提炼和概括的能力。对于文学类材料,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鉴赏能力是指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比如能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能够挖掘材料的内涵,能够读出作品的空白之处的意义,能够对作品选用的艺术形式包括体裁、结构、节奏等作出自己的评价。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既包括信息筛选能力培养,也包括鉴赏性能力的培养。就目前来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难点是在鉴赏性阅读能力的培养上,语文课外阅读必须在此方面下功夫。这里,我们以古代诗歌为例,就鉴赏能力的培养提出相应的策略。
古代诗歌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的特点是经济上自给自足、生产效率较低,生活节奏缓慢,加之交通不便,人们的活动范围极其有限。人们主要是通过身边事物的变化来感受生活。比如月亮的盈亏、江水的涨落;草木的荣枯、候鸟的迁徙等等。外物随季节时序的变化在诗人敏感的心灵激起了涟漪,联想自己的人生经历,不免要发一发感慨,诉诸笔端,成为一行行动人的诗篇。
另外,农业社会也是人情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不是通过契约而是通过感情作为担保和纽带的。因此,中国人自古就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包括爱情、亲情、友情等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爱情的誓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亲情的体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为浓浓思乡情的流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则体现出真挚的友情。
中国古代的诗人不仅是一些饱学之士,同时绝大多数是一些仕途之人,在他们身上既有诗人的多情,又不乏仕子的理智。正如范仲淹所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种内心的纠结伴随着诗人的一生,不管是春风得意的升迁之道还是颠沛流离的贬谪之旅。因此,从古诗中,不论是诗经、楚辞还是魏晋诗歌,尤其是从唐诗、宋词中我们总可以看到那么多的失意、惆怅、哀怨,即使是诗人们豪迈之时也时常透露出时不我待、生命无常之感叹。
古代诗歌记录和反映的是古代农业社会的生活、情感。从题材上来说主要有农事诗、田园诗、山水诗、边塞诗、闺怨诗等等。诗人是时代的代言人,不论是直接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还是代言他人的情感都讲究真挚。所谓真挚就是不矫揉造作,不虚情假意,不为文造情。正所谓“诗贵乎真”。
诗歌的发展在于题材的不断开掘和形式的不断创新,其中形式的创新是根本。从早期的四言、五言到后来的七言,再到宋词的长短句;从绝句、律诗的句式整齐排列、平仄严格要求再到宋词的张弛有度,错落有致,诗的发展的趋势是逐渐走向宽松、自由。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是把握诗歌的总特点。古代诗歌,属于诗歌的范畴。与散文、小说相比,诗歌有自己的特性。这种特性主要表现为押韵、跳跃、简约。所谓押韵是指诗歌总的来说是一种韵文,在句末是要押韵的。所谓跳跃是指诗歌的行文不同于别的文体,它在叙述的过程中是有中断的,即不按照正常逻辑来行文。所谓简约是指诗歌在表述中基本上是用较少的文字和语言来表达,以达到言简意丰的效果。针对以上三个特点,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就要特别注意这些特点,比如它的韵脚、节奏、节与节之间的关系;对它的中断之处或空白之处的意义要进行补白和还原,对于简约的文字要进行充实。
二是了解古诗发展的脉络及主题。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农业社会里,经过历代诗人不懈地努力和孜孜不倦地追求,诗歌的发展越来越精细,其题材之丰富,感情之细腻,表现之精当,数量之巨大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从《诗经》开始,历经楚辞、两汉乐府、赋、魏晋五言诗、田园诗、山水诗、骈文、唐代的格律诗、宋代禅理诗、宋词等,题材不断丰富、表现形式不断创新。中国古诗所呈现的艺术特色总的来说是含蓄的、温馨的、从容的,体现了诗人们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对外界的包容。敬畏自然、热爱生命、关心他人、善待自己。方寸之间,诗人们能将山岳、江河的气象万千与个人内心的感慨诉诸笔下,正所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三是注意诗中表现出的三种意识。古诗中表现出的三种意识为:时间意识、生命意识和使命意识。所谓时间意识,是指诗人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容颜的苍老而事业未竟的一种焦灼感。所谓生命意识,是指诗人在时间的流逝中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珍视和无法挽回的无奈。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很强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从《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孔子发出的“逝者如斯夫”;从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到苏轼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等等都是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说到底又是一种情感意识,即诗人们敏锐的纤细的情感意识。情感是诗人作诗的生命线,迟钝和麻木的情感与诗人无关。所谓使命意识是指诗人身上洋溢着对国家、民族、百姓负责的精神。他们注意从朝代的兴亡更替中反思、汲取教训,警示后人。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也是承传至今的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
四是注意古诗的创作方法。古诗创作方法总的原则是“借物言志”、“借物喻情”。即诗人一般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借助外物的变化来反映自己内心的感受。不管是诗经中的“蒹葭”还是楚辞中的香草;无论唐诗中的“边关明月”还是宋词中的“江水清风”等等基本上都是“借物”来抒怀。这样的一种方法比较含蓄、委婉,同时也能增加作品的艺术效果,比较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
一、高一重在积累
高一的学生,对诗歌鉴赏虽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说到鉴赏,大多数人的积累还只局限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课本知识上,所以,面对高一学生,教师应主要从量的积累上对他们进行引导。
从必修一诗歌单元开始我就要求学生依次在每节课前三分钟每人向大家介绍一首诗歌,无论古典还是现代,只要能说明一点介绍理由即可,比如说:我觉得这首诗读起来上口;有一个词用得好;有一句诗让我联想到了什么,等等。说读着上口的,大家就一起读读感受一下;说词用得好的,就说说好在哪;说联想到什么的,就描述一下联想的内容……即使是迫于课前要当众展示,学生也会认真去了解一首诗歌,在别人介绍的时候也会认真听,和自己的展示做做比较,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全班就掀起了读诗热潮。
有时候,课内的几句点拨,学生就会立即联想到他们课前三分钟里碰到的诗歌,比如在讲《再别康桥》的时候,讲到“三美”,就有不少学生想起之前有同学介绍的闻一多的《死水》,当时的推荐理由是,读起来上口。提起了“三美”,学生自然就明白了为什么上口,这样课内外互为印证,学生觉得自己学有所用,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激发,虽然课内只有几节诗歌讲读课,但是在兴趣的感召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高一结束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不但诗歌阅读量大大增加,对诗歌的感受力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二、高二在体悟
阅读诗歌时,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鉴赏,最基本的是要读懂诗歌的含义,因为诗歌本身具有短小精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鉴赏诗歌离不开“感同身受”的体悟,阅读者要借助联想、想象、涵咏意会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再现诗歌中描绘的情境,以便把握主题。
高二伊始,我引导学生在阅读诗歌时写点眉批、夹批、总评之类,内容注重读诗歌时体会到作者的心情,诗歌表现的情感,诗歌展示的画面、人物、故事,等等。学生开始只是简单地批注,比如《登高》课前预习时学生能在批注中描绘出诗人所见之景,标明诗人因何而愁。
在课堂朗诵的时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内推选出朗诵好的同学,展示后,在小组自评、组与组之间互评的过程中,使学生基本做到还原诗境,体悟到作者的情感,对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感同身受。
后来我又引导学生把阅读诗歌和写作结合起来,把不同题材的诗歌改写成散文、故事,在改写的过程中注重还原文本的情境和情感,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对诗歌意境的体悟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娴熟。
读懂了诗歌.鉴赏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三、高三重在方法
到了高三,时间紧,任务重,留给诗歌鉴赏的课堂时间就更少了。这一阶段,要坚决执行“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课堂上,主要是针对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在答题技巧和答题思路方面进行引导。
由于在高一、高二的积累和训练,学生在大量的诗歌阅读中已经有了自己的鉴赏认识,所以高三课堂对诗歌类型的识别就变得简单了,什么赠友送别诗、咏史怀古诗等,只要给学生一个概念,他们很快就能把碰到的诗歌归到某一种类型里去,但这并不等于他们就能准确表述在答题卡上,所以,建立在读懂诗歌基础上的答题方法与技巧指导是关键。
如果一首一首地讲方法,时间不允许,学生也会觉得枯燥乏味。所以,我把诗歌鉴赏高考类型问题做了一个归类,比如分析意象意境类、表达技巧类、炼字析句类等,每一种类型以一两个问题为例,总结出一套答题的基本模式,然后让学生在大量的诗歌鉴赏习题中找同类题目去做,利用早读、自习、课前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的训练进度做展示,有疑问的地方全班合力解决。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把在课堂上学习的方法反复应用于课外,既对答题的思路方法有了进一步的熟练,又增强了信心,不再担心“看得懂,答不出”的情况发生了。
新课改背景下的古代诗歌阅读鉴赏仍然是高中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感受・鉴赏”目标是:“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对学生的古诗歌阅读鉴赏能力,“新课标”也作了明确要求:“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古代诗歌,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能力的培养以及文化素养的形成等诸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阅读鉴赏一首古代诗歌呢?结合对新课标的理解以及在教学中的经验,笔者对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方法总结了如下六个步骤:
一、正音意、学朗读
阅读古代诗歌,首先要读准字音,准确把握字音,是朗读的基础。明确每个字的含义,要达到字字落实的地步。有时,哪怕是有一个字未理解,也会影响对整首诗的理解。如果读不懂,鉴赏也就无从谈起。初步了解了诗歌的字音词意之后,就可以朗读诗歌了。所谓朗读,就是字正腔圆地高声诵读,使诗歌语气连贯而见情露意。朗读是诗词教学中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其特点是眼、脑、口、耳协同活动。学生通过各种朗读,能增强语感,再现意境,进而加深对诗词的感知和理解。例如学习《静女》这首诗,我们先让学生默读,掌握生字、新词,疏通语脉,然后诵读,体味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人物美、画面美、情感美。通过反复诵读。一对纯朴的青年男女约会时的情景就――地展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诗歌的意境也呼之欲出。
二、明节奏、感受美
古代诗歌讲究节奏,讲究音韵和谐。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歌不讲节拍就不能唱,诗没有节奏就念不上口,所以诗歌要有鲜明的节奏才能具备韵律美。古代诗歌常见的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诗经》中的诗大多是四言两顿的形式,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五言诗的节奏是一句三顿,如:长安/一片/月,万户/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入/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六言诗也是一句三顿,多由三个双音词构成,如:?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七言四顿是我国诗歌运用得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掌握了诗歌的节奏。诵读古代诗歌时,就会感受到诗歌的节奏之美和韵律之美。
三、读文题、明体裁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研读题目,我们就可以初步解读诗歌,从而“管中窥豹,略见一斑”。题目的内涵往往很丰富,它可以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类型、写诗的原因等诸多重要信息。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山居”明示了诗的题材属归隐一类;“秋”点明季节;“暝”点明具体的时间。
李白的《蜀道难》,题目的含义是蜀道艰险之意。从体裁上来说,《蜀道难》是一首乐府诗,属于七言歌行体。七言歌行是一种形式最自由的诗体。它以七言为主,兼用长短不齐的语句,长句可以达到九言甚至十一言以上,长句短句的参差变化,使诗歌自由活泼。语言自然流畅,琅琅上口。了解了这些体裁特点后,我们就能更充分地体会和鉴赏《蜀道难》中诗人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豪情万丈的胸襟气概了。
四、知其人、论其世
“知人论世”,就是要了解诗歌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艺术风格等:了解写作背景,包括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写作时的处境和心境。比如,读杜甫的《登高》,我们了解杜甫其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就有助于读透它。杜甫具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治国理想。他的诗大多反映社会现实,有“诗史”之美誉,诗风沉郁顿挫。杜甫写《登高》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诗人为了排遣郁闷而抱病登台,他百感交集,借眼前的秋江景色,倾诉了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会知人论世,这就要求除了多读诗人的作品之外,还要尽可能多读一些史书、笔记、诗话、词话等。只有这样,才能由“知人论世”而读透作品。
五、寻诗眼、品意境
“诗眼”是诗歌的灵魂。能准确找出并分析“诗眼”,是阅读鉴赏古诗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如果没有了“闹”字、“弄”字,所写景色原也平淡无奇:而着一“闹”字、“弄”字,就境界全出,顿然改观。
“诗眼”有助于铸就诗词的意境。《蜀道难》中的诗眼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全诗中出现了三次。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使诗眼句的每一次出现。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诗眼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绚丽的山水画卷。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由此可见,只要抓准“诗眼”进行分析,就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六、勤诵读、强能力
结合几年的高三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一个方法,那就是“三看三找”原则。一首诗歌放在面前,首先告诉学生要学会利用诗歌提供的有效信息解决掉许多隐藏的内容。这就要我们先学会“三看”,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
诗歌的标题在平时的阅读中往往容易被我们的学生忽视,其实其中包含了很多深层的内容。例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它告诉了我们诗歌的题材,通过标题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结合起来,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会看标题,看懂标题对我们读懂一首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情感很有帮助。
其实读任何文章,我们都要懂得知人论世,阅读诗歌同样如此。虽然江苏省实施高考改革以来,对于文学常识的考查已不作为重点,但是对于一些重点诗人词人,我们还是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了解的,因为这些对于我们对诗歌的理解也有很大的作用。例如诗圣杜甫,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起起伏伏,经历了安史之乱,唐代由盛转衰,他忧国忧民忧己,晚年生活穷困潦倒,寄人篱下等,了解了这些,我们也许就能窥见其诗歌情感的一角,对他所写的《兵车行》《登高》《前出塞》《后出塞》“三吏”“三别”等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看”只是粗略地了解诗歌,刚刚入门,要想真正读懂诗歌会做诗歌题,我们在阅读诗歌时还要学会三找,即找意象、找情感性词语、找手法。
一找意象。诗歌的意象是诗歌最小的语言组成单位。诗歌都是由一个个的意象构成意境,从而传递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所以我们在阅读诗歌时要牢牢抓住诗歌中的有代表性的意象(在此之前要求我们的学生要熟练地掌握诗歌意象的一些基本内涵)。比如《雨霖铃》(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其中“寒蝉”“长亭”“骤雨”“清秋节”“杨柳岸”“残月”等等,所有的这一切意象给我们营造了一个送别时与友人恋恋不舍、凄凄惨惨的话别的感伤意境,把握了这些,这首词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找情感性词语。在诗歌中有许多词语已经带有了明显的主观情感色彩,找到这些,对我们理解这首诗歌主旨思想也很有帮助。如李清照的《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寂寞”“愁”“惜春”“无情绪”“望断”等词语就带有明显的女词人主观情感,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词,伤春、伤别,融为柔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刻画出了一个爱情执著专一、情感真挚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通过寻找诗歌中的情感性词语往往能让我们更直接地去接触诗人的内心世界,也降低了我们阅读诗歌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