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2: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篇1

受开除公职处分的,从受处分的次月起停发工资。

受到以上行政纪律处分的国家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人被解除处分后,其晋升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从解除处分的次年起重新计算。

国家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人,经核实确属被错误给予行政纪律处分的,应恢复其原工资待遇。处分期内被减发或停发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予以补发,处分期间计算为晋升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和被开除公职的时间计算为连续工龄。

国家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人不适合给予降级、降职、撤职处分。

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受行政纪律处分的工资处理问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受行政纪律处分的,在处分期内均取消年终一次性奖金;受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的,在处分期内年度考核中被评定为不合格等次的,不得晋升职务工资;受到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处分的,在处分期内除不得晋升职务工资外,还要降低职务工资档次。其中:

受降职处分的,从受处分的次月起降低一档职务工资,已在最低职务工资档次的,可给予其他行政纪律处分。

受撤职处分的,如暂时没有明确职务,从受处分的次月起,按撤销前的职务,降低两档职务工资,已在最低职务工资档次的,可给予其他行政纪律处分;重新明确了职务的,管理人员从受处分的次月起降低原职务工资两个档次后就近就低套入新任职务的职务工资档次,例如:某管理人员原为处长或副处长(同为三级职员),重新任命为副处长或科长后,其职务工资档次按降低两档后的工资额就近就低套入四级职员的职务工资档次,其中低于新任职务最低职务工资档次的执行最低档,高于最高职务工资档次的执行最高档,高出的部分不予保留。如:某专业技术人员原为工程师,重新聘任为助理工程师职务后,其职务工资档次按降低两档后的工资额就近就低套入助理工程师的职务工资档次,低于新任职务最低职务工资档次的执行最低档,高于最高职务工资档次的执行最高档,高出的部分不予保留。

受留用察看处分的,从受处分的次月起降低三档职务工资,已在最低职务工资档次的,可给予其他行政纪律处分。

受开除公职处分的,从受处分的次月起停发工资。

受到以上行政纪律处分的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被解除处分后,其晋升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从解除处分的次年起重新计算。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经核实确属被错误给予行政纪律处分的,应恢复其原工资待遇。处分期内被减发或停发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予以补发,处分期间计算为晋升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和被开除公职的时间计算为连续工龄。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因非行政纪律处分原因被降职后,按新任职务领取工资。降一级职务的,按原职务工资额就近就低套入新任职务工资档次;降两级及两级以上职务的,逐次就近就低套入下一级职务工资档次,高出的部分不予保留。

篇2

2)企业单位的需求。作为专业人才的主要出口,企业单位也是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选择,从根本上说,该专业的人才只有进入相关的公共事业的单位工作才能算找到了对口的工作,纵观我国国情,与公共事业相关的企业单位不是规模不够就是机构不太完善,这就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选择面变窄,参见智联、搜才等人力资源网络招聘信息可知,30%以上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走进企业管理、人资管理、文秘、助理等工作岗位,60%以上从事销售、策划、财务等方面的工作,可见专业不对口现象比较严重。

3)教育研究领域的需求。依然以节点2011年为例,这一年我国研究生招考人数超过了165万,远远超过了前些年,研究生录取比率远远高于公务员,无形中给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打开了另一扇窗,但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来说,继续报考本专业研究生的人数甚少,基本上都迫于压力跨专业考研,以某学院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考研情况来看,30%的报考生中,7%取得成功,随着考研大军的加剧,跨专业考研由于没有专业课的优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跨专业考研中的压力越来越大。

4)创业的需求。自主创业是国家目前对大学生的鼓励,并为此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在此种背景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开始利用自身的资源与智慧走上创业之路,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来说,选择创业是具备自身优势的,有管理学识的基础,有财务知识的支撑,基本拥有创业的基础知识储备,自主创业可以创办工作室或进行个体经营,尽管只有3%左右的专业人才选择自主创业,但作为未来较好的专业就业出口,自主创业始终被提倡。

二、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改革策略

1)培养专业人才确定积极的就业理念。2013年,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率持续走低,毕业生因为自身不能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感到沮丧,觉得自己到普通企业就业时一种屈就,这种观念本身是不对的,在培养人才优化学识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未来的工作导向做积极的引导,进入基层工作的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先工作几年,再尝试报考公务员或择业到其他事业单位,以此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增加就业对口率,以曲线对口的方式积极面对未来的工作。

2)参考就业导向强化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除了正常的专业课程之外,也要适当增加适应基层工作需求的课程,这有利于学生未来进入基层工作单位实践,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一些民主与社区治理等课程,这在未来对学生参加城市街道办事处及社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促进作用,又如在增加农村建设管理等方面的课程有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城乡建设政策,对于未来进入该领域工作实施管理模式与方法打下坚实基础。

3)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在我高校通常有实践课程,以专业课为基础,要求学生利用课余实践进行专业实践。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师的治安到下,走进基层,可以以调研小组的形势,也可以以实习生的形势找到切入点,这样既能提高对专业知识的领悟,对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通过实践切实掌握,强化自身的社会调查能力,取得社会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资料,为未来就业做好铺垫。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建议

篇3

    1.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围绕公共管理热点问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注重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体现知识、素质、技能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精简理论知识,构建以实践、实验和实训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模拟政务办公厅、电算会计、审计、统计实验室等,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实验场所和先进设备;创建实习基地,拓宽就业门路,重视与当地政府及事业单位的合作,鼓励学生到政府、社区或事业单位搞调查,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意见,再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检查和考核保证学生实习不搞形式,认真执行;通过“经验讲坛”邀请政府官员、事业单位或社区工作人员到学校座谈,为学生传授工作经验或与学生探讨专业领域具体问题的处理办法,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2.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探讨法、自陈法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和共同合作的能力,使学生主动掌握基础理论,提高口头表达和应变能力,还要坚持“自主设计课程内容”“自主安排实践项目”“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等,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实践服务。在专业办学过程中应安排实践周,通过集中实验、实训和实习等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或举行创新大赛、英语演讲、辩论赛等活动,发动学生就某一专业主题搞调查,形成综述报告,通过多方面努力提高和锻炼其社会沟通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培养其初步探究和分析能力。

    3.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高校可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施创新性培养,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名称招生,入学后经过一年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相关课程、锻炼实践能力奠定基础;二年级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分方向自选专业到相关院系学习,积极推进“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改革,合理利用资源,培养学生的能力;三年级要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安排专业见习、学年论文写作或举办“创新试验班”,专门针对有“考研升学潜力”或“潜在就业实力”的学生制定新方案,发挥其优势;四年级则根据专业方向到不同行业或岗位挂职培训,提交毕业论文。实践教学改革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并不断开发新资源,尽可能服务于本专业的实践教学。

篇4

(一)培养目标不合理

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多数院校都有公共管理专业,且每个院校的培养目标都不同,有的学校以培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才为目标;有的学校则培养适应各种领域的泛管理人才。绝大多数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参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介绍,并未结合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学科建设、办学特色等实际情况进行目标定位。

(二)培养理念不科学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直以来对于人才培养都存在着通才和专才之争,注重通才培养的高校为了避免学生出现能力局限的现象,以宽口径、厚基础为目标培养通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即“无所不能”的人才;而注重专才培养的高校认为这样只会培养出一无所长的人,所以应偏重专业知识的灌输,因此在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专业知识类课程多于通识类课程。

(三)教学内容不完善

教学内容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健全。一方面课程过于理论化、专业化,不注重对学生各项素质能力的培养。2003年全国公共管理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公共管理类课程体系的四门平台课(即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但大部分高校按此设置的课程都是纯粹理论性的课程,尽管有极少数学校开设了实践性、案例性的课程,但仍未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课程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很多高校将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混淆,没有明确核心课程,也没有将各课程相互有机配置结合起来,课程设置过于松散、过于随意、综合性学科课程过少。由于公共管理是涉及多学科的领域,需要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再进行多学科的融合,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高校甚至连一些核心课程都没有开设,这必然会导致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缺少专业素养。

(四)实践教学薄弱

长期以来,公共管理学过于强调政治职能,而忽视了社会管理职能,使得很多高校偏重基本知识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由于实践单位必须是政府组织、事业单位或者非营利性组织,这些机构的稀缺性和封闭性,导致不少院校缺乏实践单位;同时,由于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的高级人才极少,教师相关的实践经验也存在不足;另外,部分学生也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不高,态度不端正,以上各原因综合起来导致公共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上十分薄弱。

(五)师资水平不高

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在近几年才逐步发展起来,高学历人才稀少,不少公共管理的老师都是其他专业例如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半路出家而来,因此教师专业性有待提高;同时,在公共管理领域由于我国与国际的学术交流较少,对国际学科前沿的研究并不是很了解,再加上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导向,大部分高水平的老师宁可多申请科研课题,也不愿意开设专业课程。而这些教学工作就交由一些学历不高、水平有限的教师承担,其教学效果较差。

二、构建以通识教育理念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上述问题可以看出我国公共管理人才培养需要做出改变,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师资水平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善和提高。其中最根本的是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目前,我国高校基本都采取分科式专业教育,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目的,这种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尽管近年来有所调整,但并未做出根本性的转变。通识教育则为目前高校教育理念的转变提供了正确的方向。通识教育是从人本身出发,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与专业教育的区别在于方法和视角,它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做出结论之前养成搜集和处理证据的习惯。

(一)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各高校公共管理专业需要转变目标不合理的问题。公共管理人才具体说来应具备表1中的三大类素质,认知能力、情商和技能都应达到一定的水平。同时各高校还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明确培养何种人才、向何处输送人才等问题。,使学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技能从而与其他学校的公共管理人才相区别。如师范类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可以主要培养教育管理人才,艺术类高校可以培养文体类管理人才,医学类院校可以主要培养医疗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等等,这种立足本校自身特色所培养的人才才能更具专业性和竞争性。

(二)课程体系改革

以通识教育为理念设计课程体系,注重对学生总体素质的培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两者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识教育可以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并发掘其存在的专业潜质,而专业教育则是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专业性学习、研究。因此,学校应该推行通识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专业的培养。如图1所示,公共管理课程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对人才进行各方向的深入培养,结合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立体式的教学。课程主要分为三块:通识教育、专业理论教育、实践教学。三大模块分别贯穿于大学四年中,相互交叉共同形成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1.通识教育课

通识教育是其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但却最被忽视的一块。有的高校简单地把通识教育看作是让学生学习非专业课程,即工科学生学习文科课程,文科学生学习工科课程,片面地认为将专业课程简单化就可以作为通识课程。通识教育是建立在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教育的教学活动,是高等教育中除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性、综合性教育,因此通识教育课程应该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帮助学生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思考、从最基本的领域中获取宽泛的知识。

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前者是所有学生必须修读的,以培养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的课程,后者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指导老师的建议进行有选择性的修读。如表2中,必修课主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计算机、体育、军事理论等;选修课主要分为三类: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和交叉的综合学科。自然科学类主要有数学类、人类生物学、物理学、现代化学、科学史、环境工程等等课程;人文社科类主要有大学语文、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类、艺术类等等课程;交叉学科是两门不同学科的融合,例如管理学与心理学交叉成为管理心理学,社会学与统计学的交叉成为社会调查与统计、天文学和物理学交叉成为天体物理学等等。这些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多种学科知识的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从新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打破过去的思维定势,从而找出新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对于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应该积极选修一些管理领域之外的课程,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构造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尤其应该修读交叉综合类的课程,因为公共管理本身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而通过交叉综合类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融合各学科知识提供指导,从而打破专业思维定势。

2.专业理论教育

公共管理专业理论的教育主要分为基础课程、主干课程和方向性课程。基础课程是学科中最基础的知识,如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统计学、政治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主干课程是区别公共管理专业与其他管理专业的课程,如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学、政府经济管理、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公共关系学等等。方向性课程是不同专业方向所需要修读的知识深化、细化的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方向需要修读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工作分析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课程;信息管理方向需要修读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理论、软件开发、数据库管理等相关课程。方向性课程是根据不同学校开设的不同专业方向而定的,同时各高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开设课程。例如师范类院校的公共管理专业可以开设中学教育管理类课程,医学类院校的公共管理专业可以开设医疗卫生事业管理类课程。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公共管理专业的知识技能,又可以将自身专业特色融合进去,使其成为真正的具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3.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模拟实验、亲身实践、科学调研三种方法进行。模拟实验是通过虚拟事件训练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情况,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加大案例教学比例,让学生以模拟场景管理的方式进行仿真训练,也可以在管理实验室中进行沙盘演练和计算机模拟等;亲身实践是将学生安排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中去,直接参与公共管理;同时也可以安排学生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通过科学调研,用数据和实际案例来学习。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目前各学校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活动为辅。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不仅效果不佳,同时由于其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也让其他教学方法无施展的余地。因此,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于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图2中是理想的公共管理人才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座、交流会、实践活动、案例教学、名著阅读、导师指导等多种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培养人才。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校可以邀请知名教授、学者进行讲座,为学生做专题性的演讲,高质量的讲座可以比课堂更让学生受益匪浅。还可以举办师生交流会、研究生本科生交流会、校际交流会、院际交流会等参与对象不同的交流会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不同的对象进行交流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信息,与老师交流可以接触学术前沿,和其他学校同学交流可以了解不同学校之间的知识重点和教学差异,和其他专业同学交流可以开拓思维、分享知识。实践活动不仅包括实习、实验,还包括参与校内的各种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竞赛活动等,这些活动被称为“第二课堂”,充分体现了其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另外,比较容易被忽视的是名著阅读。作为高素质的人才对专业领域需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这些积累就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得。因此,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经典著作的阅读,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更能通过导师的适当指引激发他们对于该领域的探索。

(四)提高师资水平

针对师资水平薄弱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研讨会,选派教师出访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学习深造,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班,引入高级人才等方式提高师资水平。如参加教育部高教司举办的“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校际间的交流,各高校老师能在这个平台上分享教学经验,探讨学术问题。针对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学校应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为教师参与实际工作提供机会,同时可以邀请政府部门、事业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官员做客学校进行讲座等;各高校还应该转变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学工作作为教师评价的重点,激励高水平的教师开设专业课程,为学生讲课。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篇5

公共管理类专业所要研究的是政府和非政府公共部门为实现公共利益,针对公共事务而开展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通过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学生公共管理专业技能,培养和锻炼学生公共管理能力。近年来,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很快,但是,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普遍较为薄弱,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探索建立完善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模糊,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随着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社会管理任务日趋繁重,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即从学术型(理论型)转变为应用型(务实型)。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公共管理类人才时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高校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错误地将实践教学看作理论教学的一部分,认为其可有可无。这种观点直接导致高校培养的公共管理人才综合实践能力薄弱,难以满足社会需要。

2.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缺乏系统性

目前部分院校虽然开设了有关实践教学课程,尽量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但并没有围绕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如何遵循实践教学的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如何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计划实施的保障机制和管理机制等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现实中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硬件设施、理论指导、评估机制等方面均不够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各个实践教学的模块之间也缺少协调性和衔接性。

3.实践教学手段方法陈旧,形式单一

目前国内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传统陈旧,缺乏创新性。一方面,学校在教学方面一直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导,只注重基础知识传授和灌输,因此缺少对实践教学的深入研究和系统规划。学校采用的实践教学方法依然是业已形成的传统方式,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效果很差,难以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目前高校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基本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讲的多、布置多、规定多,而学生只是模仿、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进行学习。由于在学习中学生不能独立进行“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因此难以有效学习和掌握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4.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素质不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高学历人才已经成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高校教师队伍明显地呈现出年轻化、专业化和知识化的趋势。但年轻教师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教学经验严重不足,也没有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历,这直接导致他们在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力不从心,底气不足。许多高校并没有专门的实践教学指导老师,专业教师因为科研和教学压力比较大,很难有充足的精力去开展实践教学工作。而且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急剧扩张,实验教师更难以满足需求。

5.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难度大,管理混乱

与理论教学组织相比,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难度更大。如在案例教学和校内实践教学的组织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公共管理案例资料、应用软件,表格数据资料、文件模板等。其次还要扮演导演、教练、演员等多重角色,既要介绍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及实训的各个环节,启发学生思维,提升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理念。这些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配合及学校的支持,组织实施的难度很大。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系统性、完整性的技能和管理培训,许多实践教学管理人员还停留旧有的水平上,缺乏创新性和积极性。实践教学管理涉及学院、人事、教务、设备、总务等单位,各部门管理职责不清晰,增加了部门或岗位之间的摩擦、推诿、扯皮。

二、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

1.认知实践体系构建

认知实践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依托,通过传授和习得来增加知识,对学科(专业)形成初步认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方式有认知实习、课堂讨论、讲座、实验等。认知实习阶段应安排在1-4学期。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熟谙材料和案例的内容,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其次,学校可以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其所在市(区)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参观和见习。可以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了解相关单位的概貌,包括公共管理组织的实际运作情况、特定政策的演变过程等。

2.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通过模拟政务、在线业务处理等活动,提高学生实施公共管理基本方法和策略的技巧,培养学生处理政府事务的实际动手能力。首先,建立先进的电子政务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教学具有实际操作、互动体验、学以致用等特点,对提高学生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处理政府事务的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其次,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相关管理课题,结合管理实践、案例和材料,将管理实践活动搬进课堂,让学生扮演其中的各种角色,从而提高学生的管理素质。可以采用模拟公共决策、公务员面试、政务会议、行政听证、行政诉讼等形式,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通过自己组织活动提高自身的交流、沟通、协调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3.社会调查实践体系

社会实践调查是已经被国内高校广泛采用的较为成熟的实践教学方法,但是关于社会调查的组织实施还有诸多需要改善之处。首先,在开展社会调查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的问题,据此设置相关调查课题(就公共管理学而言,一般围绕国家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社会热点问题、民生问题等)供学生选择。并且根据需要选择相关的调查区域,尽可能地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其次,在开展社会调查的过程中,由社会学专业老师进行全程安排和指导,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保证社会调查的顺利开展。最后,在社会调查结束后,学生要根据调查所得到的结果撰写调研报告。将社会调查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对表现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通过社会调查,使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转变,切实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4.毕业实习实践体系

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活动中较为集中地参与到工作岗位中的实践形式,对于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借鉴国外本科实践教学经验,应加强产学研合作办学,拓宽实习渠道,依靠企事业单位,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形成有效运作机制,逐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多功能综合性教育实习基地。其次,由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以后的就业倾向,并据此安排学生到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实习。为避免学生的实习流于形式、走马观花,要尽可能安排学生到真正的工作岗位上实践,并且联系所在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指导和监督学生。学校教师也要定期与实习单位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以便指导和规范学生的工作。最后,加强对毕业实习的监督考核。学生要在实习结束后将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所得以实习报告的形式汇报给指导老师。

三、结语

加强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工作,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意义,从政府、社会和学校三个层面共同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程琳 单位:渤海理工职业学院

篇6

公共事业管理是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作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于1999年起招生。本专业的开设初衷是为了突破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瓶颈效应”,调整和改革涉及到人民福祉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人口、医疗卫生、住房、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险、市政建设、城市交通以及供水、供电、煤气、邮电、通讯等公共事业的发展[1],建立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体制。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专业布局的调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逐渐增加,2000年为57所,2001年为132所,2002年为196所,2004年224所,2006年则达到了317所。有人估计,若将高职高专也计算在内的话,开设本专业的高校至少达500所。[2]它们分布于师范类、医学类、科技类、农林类、财经类、综合类等各类院校。

一、师范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现状及问题

在高校专业布局调整过程中,多数师范院校也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办学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定位,办学效果可谓“五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专业定位不准确

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定位为教育事业管理或以师范教育为主的公共管理,不少师范院校不论专业办学效果如何、学生就业情况如何,盲目效仿其他高校的办学模式,缺乏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准确定位,没有形成适合师范学院的专业特色。教育部原专业目录认为本专业可授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位,如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而目前师范学院由于专业定位不准确,颁发学位也差异较大。

2.培养目标不清晰

原国家教委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3],范围较宽且缺乏针对性。师范院校是以教师教育为主,本应确立适合师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但不少师范院校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没有确立合适的培养目标,采取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培养模式,不是范围更宽就是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对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缺乏明确的指导作用。

3.师资质量相对薄弱

由于起步晚,本专业教师多由相关专业教师转型而来,师范院校本专业教师基本是由管理类、思想政治类或教育类教师转型而来。近几年毕业的青年教师尽管有公共事业管理本科背景或公共管理硕士背景,但对专业教学、培养方案实施、专业发展方向等缺乏了解,本专业课题研究较少。从整体来看,存在着师资质量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实力不强等问题。不少教师对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研究不深入,只是疲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无法有针对性地钻研适合师范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4.课程设置不合理

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设置多数都是以教育类为主,或仿效其他综合院校专业课程的安排,沿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层次设置,灵活度不够。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科门类划分专业课程,涵盖范围较大,公共课课时量大、选修课的选择余地小且开课随意,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不合理等问题;课程内容上存在着门类大同小异且划分混乱、部分课程内容重复、开课先后顺序不当等,对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缺乏实际意义。

5.学生专业技能不强

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是通过师范技能训练、模拟讲课、师范生讲课大赛等环节提高专业技能的。但不少师范院校并没有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为师范专业,造成专业技能培养很难准确界定。实习基地由于数量少、范围窄而流于形式,尽管有些师范院校安排了专业实习,但却存在着盲目草率、走马观花、指导匮乏等问题。学生无法从实习中获得任何收获,也就谈不上去解决实际问题,社会适应性较差。当用人单位问及师范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处理和解决什么问题时,学生难以明确回答,就业市场上自然不受青睐。

二、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办学的转变对策

1.合理控制办学规模

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本专业的开设条件,严格控制本专业的审批数量,避免盲目审批、盲目建设。针对师范类院校,要建立相关的专业设置评估体系和专业审批程序,重新对本专业的建设水平、社会效益以及人才供给和需求等方面采取规范化指导,确立有效的专业设置评估指标和体系,压缩师范院校开设本专业的数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专家对本省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依据科学方法排出等级和名次,在预测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布点调整,扶优淘劣,确保各省只有少数几个强势师范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而有针对性地构建以教育事业管理为主的培养方向。

2.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生源、信息和就业市场等调节高校的教学,师范专业就业面较窄,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不能完全朝师范方向发展。要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人才的需求变化、资源配置关系、市场走向以及信息动态的变化制定培养方案。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名称招来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后,到二年级应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三年级再进行系统专业学习并安排相应的专业见习和学年论文写作,或举办“创新试验班”,专门针对有“考研升学潜力”或“潜在就业实力”的学生制定新方案;四年级则根据专业方向到不同行业或就业岗位挂职实习,提交毕业论文。

3.完善课程结构

要根据专业方向开设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等专业主干课,为学生系统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要依托专业特色,贯彻“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开设符合各高校实际的方向性课程,如,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人口环境管理、公共财务管理、教育经济管理、科技文化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课程,以此为核心开阔学生的视野。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开设技术性、实用性课程,如,应用统计、管理文秘写作、管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社会调查方法、管理定量分析等,为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奠定基础。

4.提高师资质量

要以突出师范院校专业特色为基础,通过自学、短期在职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形式提高本专业的师资质量;让教师在当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非政府公共组织挂职、担任顾问。要鼓励教师参加地方或全国举办的各类专业研讨会,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向国内名牌高校派送访问学者,或派教师出国了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概况。学校要提供科研经费鼓励教师开展公共事业管理相关课题的研究,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相关领域教材的编写,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教材建设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的作用,省内高校、同类高校、名校与非名校之间还应定期交流,共同提高本专业教师的水平。

5.改进教学方法

本专业教学要体现知识、素质、技能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改进教学方法,减少理论课时,增加专业实验操作环节,通过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模拟政务办公厅、电算会计、审计、统计实验室等[4],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先进设备和实验场所;应以案例教学为主,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和共同合作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大本专业实习的力度,重视与当地政府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专业实习基地,由教师指导、检查和考核,落实学生的实习基地,做到不走过程、不搞形式。还应该通过“经验讲坛”活动,邀请政府部门官员、事业单位或社区管理人员到学校座谈,为学生传授工作经验或与学生交流探讨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

6.搞好毕业分流

本专业学生不能像师范生那样通过教师资格证,毕业后到学校任教,而应多考级考证,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行情;要将本专业毕业生分流为考公务员类、考研类和就业类三种,采取不同的技能培养方式。考公务员类毕业生:着重培养学生对我国公务员机制及公务员运行各项体制的熟悉和理解能力,聘请相关人员举办公务员培训讲座;考研究生类毕业生则着重培养学生探索和钻研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而就业类毕业生则应培养人际沟通、官方语言表达、具体事务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政务调研、政务信息化操作、公文写作、公共政策制定与分析、办公室基本管理及办公设备的操作、社会调查与统计、网络应用等能力。

总之,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确立科学的发展思路,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及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服务于本地区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保证专业发展的适应性和全面性,这样才能走出师范院校固定的办学模式,办好师范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 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篇7

    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之成因,有必要从专业设置背景及专业教育存在问题入手:

    (一)专业教育与非营利组织发展不平衡

    自1999年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全国各高校亦纷纷开设该专业。目前专业办学规模、发展速度超越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和公共事业发展速度是毕业生遭遇就业困境的根本原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受社会欢迎甚至成为“抢手货”,而在我国却“无人问津”,究其原因是西方国家的非营利组织较为完善,而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尚未充分发展。

    1.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缓慢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在我国社会结构由二元格局向三元格局转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载体,起到承接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具体的执行性和事务性职能的作用,而且能够为市场经济提供有效的、不可或缺的社会服务。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凭借其独特的职能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和市场失灵,并且在沟通政府与社会之间起到中介桥梁作用。[1]然而,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步伐缓慢,严重影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就业。首先,政府角色“越位”、“错位”。政府包办了本应交给社会管理、以市场模式运作的公共事业管理,制约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客观上造成专业人才无“用武之地”。其次,我国正处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时期,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处于机构精简阶段,甚至不少单位实行“只出不进”政策。即使有用人需求,单位也实行“凡进必考”的原则,高门槛的准入限制以及较少的需求量,使得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与人才实际需求脱节造成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再次,从我国民间组织的情况来看,由于目前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关系定位尚未明确,我国的民间组织大都官方色彩浓厚,缺乏自身应有的独立性、自主性。在人员构成方面,在绝大多数自上而下的非营利组织中,基本工作人员几乎都来自政府部门,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政府部门的离退休人员;在相当多自下而上的非营利组织中,定员和编制极为有限,几乎没有固定的人才渠道,主要依靠志愿者开展活动。[2]上述三种情形,是阻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瓶颈。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发展迅速1999年秋季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随之,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招院校是132所,2002年是180所院校,2003年是220所,2004年发展到300多所院校1,[3]它们广泛分布于农林、医学、科技、师范、财经、综合等各类院校。对于这一新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打算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向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因而出现各高校争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势头,并一发不可收拾。[4]虽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在教育“产品”的“销售”问题未能妥善解决的情况下过快过多地培养专业人才,无疑造成了人才的巨大浪费。由此可见,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导致未能出现预期的、繁荣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需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供给”大批专业人才与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人才“需求”不足的现实形成矛盾,而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过快发展则加剧了这一矛盾。

    (二)专业教育就业定位模糊

    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就业定位不清晰、专业特色不明显,导致人才专业显示度低、缺乏不可替代性,严重影响了专业社会认可度。在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其专业培养目标作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由于公共事业涉及领域广泛,导致许多高校专业目标不明确,对学科内涵和学科属性存在模糊认识。有些高校开设专业课程喜欢全面开花,尽可能涵盖所有专业领域课程;有些高校则比较注重专业平台课程,忽视方向性、特色课程的建设;而有些高校则反之。专业教育导向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培养,前者训练出来的学生似乎什么都学,什么都懂,仿佛任何地方都能就业,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才会被社会普遍认为是“万金油”专业,因此,在现实就业中必然时常碰壁。专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低影响了人才“供给”的质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促使大量专业人员未能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无法顺利地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从就业市场对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生的要求上看,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熟悉公共部门的组织机构和运作程序,能够对行政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普遍薄弱。

    (三)毕业生实践能力薄弱

    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是毕业生实践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由于对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造成实践教学目标模糊不清,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和有效运作;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狭窄,主要集中在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落后,专业实验室落后,实习基地利用率不高;专业教师普遍没有参加过基层的专业实践锻炼,缺乏实践经验,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等。目前多数高校尚未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标准,且多采用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加上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严重抑制了师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为适应我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需要的、由国外引入并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专业。尽管目前陷入了人才就业困境,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否定它的价值与存在的必要性,而应以发展促进矛盾的解决。

    二、解决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生就业困境的路径分析

    解决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生就业困境,实现理论与实际需求的平衡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此外还要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以及加强实践促进就业等。

    (一)推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

    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来说,其良好的就业环境需要有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

    1.促进公民社会成熟,推动公共事业社会化强大的公民社会是非营利组织生存的土壤。促进公民社会的成熟,实现政府、社会与市场有效的分工合作,可以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5]因此,应当大力推动我国公共事业社会化。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即所谓的“社会事业社会办”,也就是打破国家包办公共事业的单一体制,鼓励多方投资、融资,推动全社会兴办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实现公共事业多元化。在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事业机构,往往倾向于建立多元化的事业投资与经营补偿制度。这不仅能够实现事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投资方式的多样化,进一步增强事业组织和公共服务组织自我补偿能力,而且有利于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进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不仅能够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扭转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能够让其学以致用,不断地推动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发展。

    2.预测专业人才需求,规范指导专业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新办专业,在当前我国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办学规模过大、发展速度过快既不利于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又可能会带来人才的浪费。为此,教育部有必要展开专业人才需求预测,进而确定专业培养规模和布点,并对现有专业布点进行调整,同时为各高校招生提供决策参考,有必要针对各高校的专业建设开展切实有效的规范与指导,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健康发展。

    (二)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

篇8

对影响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挑战性问题的分析

篇9

我们当然不需要去考虑如何解决外星人的归属问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便是公共管理学的应用——运用公共管理的各种知识,解决现代社会出现的日益增多且日渐复杂的各种社会问题。

 

公共管理学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展开对公共机构与其它社会机构(各类企业和公共组织等)以及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的研究,更重视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今天,我们要隆重为大家介绍隶属于公共管理学的三大极具发展前景的冷门专业——城市管理专业、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航运管理专业。

 

城市管理专业

 

电影《第九区》中,体现最多的其实就是城市管理问题。突如其来的外星人不适合近距离与人类共同生活,所以政府才决定规划第九区作为外星人专区,把地球人与外星人分隔而治。城市管理专业是为顺应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进程,满足国内对于城市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一个新型专业,它融经济学、管理学、城市规划学于一体,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城市管理要求管理者通过分析、运用和控制影响城市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实现城市复合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它所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和城市的持续发展,城市管理者所进行是包括经济、行政、社会、法律等在内的系统管理行为。

 

作为一门应我国城市化发展需要而诞生的新兴专业,城市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市规划与建设部门、城市市容环境和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城市公用事业单位以及城市社区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城市科学概论、城市管理概论、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学概论、现代城市景观、城市管理法规、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地理学、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园林和绿化管理、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人口和社会治安管理、物业管理等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城市管理人员。

 

物以稀为贵,城市管理专业在国内是新兴专业,开办院校较少,目前全国仅有少数几所学校开办该专业,所以其就业形势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毕业生择业面较宽,适应面较广,可以从事行政管理、市政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文化事业管理、人事与人力资源管理、科技政策与管理、企业与服务业管理等工作;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个人志趣,报考管理学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

 

开办院校: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云南大学、苏州大学、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等。

 

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

 

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听起来似乎是个与军事挂钩的专业。事实上,该专业的学生确实需要系统地进行国防教育理论和国防教育管理理论的学习,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以达到政治合格、专业基础扎实、身体素质良好的要求。

 

虽然同为管理专业,毕业后取得的学位也是管理学学士学位,但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与普通的管理学专业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的教育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提高军民的国防意识,强化国防观念,从而进一步增强捍卫国家安全的能力。

 

根据院校培养方向的不同,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分为四类:①大多数院校开设的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主要为大中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国防教育与国防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②国防教育与管理人民武装管理方向:主要培养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身心健康、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新形势下人民武装工作需要的专职人民武装干部;③国防教育与管理国防经济管理方向:主要培养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④国防教育与管理社会公共安全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国家党政机关、社区、人民团体、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种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以及从事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校期间,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国防教育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国防教育与管理的手段;同时还需接受国防教育与管理的教学与实践的基本训练,使之具备从事国防教育与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国防教育与管理的能力。

 

近几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需要大量国防教育与管理人才,因此该专业就业形势良好。毕业后可入伍到现役部队任军队干部,也可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等工作,亦可到各大中专院校和国防教育研究领域从事人民武装和国防教育的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还可到中等学校从事基础教育工作。

 

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是一个文理兼收的专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该专业对报考学生有一定的要求,部分院校要求报考学生体检按照军校体检标准进行,并且还要特别注意所报院校是否招收女生。

 

开办院校:

 

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湖北大学等。

 

航运管理专业

 

近几年来,不时听到货轮在海上被劫的消息,海盗们横行海上已经成了航海运输的一大安全隐患。航运管理专业其研究内容虽然不能缓解海盗劫持的问题,却有效地为航运、港口、外贸运输、外轮、运输保险、综合物流等行业和部门输送了众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顾名思义,航运管理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航运相关管理工作。航运管理专业实际为原交通运输专业国际航运管理方向,因教育部规范专业名称更名而来,该专业主要为航运部门提供对口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

 

水上运输大多为跨国运输,需要穿越很多个国家和地区,所以除了基本的交通、管理学知识,该专业的学生还应该掌握国际航运政策、国际航运经济、航运业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港口装卸组织与工艺、班轮运输与法规、租船运输实务、海商法、海上保险与法规、国际货运、航运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039-03

【Abstract】We should renovate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of theory-oriented policy to practice-oriented policy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majoring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to meet the needs on compound and practical talents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modern construction in the transition of the society. The local colleges should concentrate on the practice in the renov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the cultivation of their abilities, be guided by the career as well as form the pattern of students cultivation with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by optimizing their teaching contents and improving methodolog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s and so on.

【Key words】The major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The pattern of talent cultivation Local colleges

西方国家100年间行政学的发展从公共行政逐步向公共管理的范式发生重大转变,这种研究范式的转变意味着公共行政正寻求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增强综合国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新的途径和模式,正在寻求与市场力量、社会力量有效结合,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体制与结构。在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是在管理学门类以及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设置过程中,将原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的行政学专业(二级学科)归入公共管理学科之中,更名后才设立的专业。这不仅是在学科归属上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意味着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化。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时期,正在推进的行政体制改革和大部制改革,促使行政管理学科在中国的发展日渐成为“显学”。对此,加强转型期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课题,厘清未来发展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更加适应变化发展的社会需求,建构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强能力、高素质、厚学问为人才培养的质量目标,培养出同时拥有行政管理知识和实际行政能力的专业人才,对于地方高校办好行政管理专业,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30年代,行政管理学作为一种理论被引进中国,我国的行政管理学专业开始发展。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原因,它于20世纪50年代终止,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恢复和发展起来。1984年,我国才恢复了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近年来行政管理专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全国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学校达到几百所,并有加快发展的趋势。当前,各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学、科研体系,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行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了一批中高级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取得了一批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专业发展历史短暂、地方高校办学经验不足、师资力量有限、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深入等因素影响,导致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成熟,概括起来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观念传统滞后

当前地方高校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一层不变,停留于传统的层面上。在教学上,有的教师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方式,认为讲什么,怎么讲,都由自己做主,而学生只需记住自己的任务是认真听讲以牢记于心,不必对课上所讲的内容有所思考和质疑,这就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也使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间接导致理论学习效果不显著。同时,教师只注重常规内容的训练,教学内容仍以概论性、介绍性、原理性知识为主,不涉及其他方面,例如沟通、写作、统计、办公自动化、餐桌礼仪、交谊舞等能力。即使明知有些技能对学生未来得发展有用处,也未将其提上日程,究其原因,就是培养这些技能违背传统的教学模式。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落伍,为了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达到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就必须进行创新和改革。

2.课程设置不合理

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出现了重视理论性课程、轻视应用性课程的问题,安排的政治学、管理学等基本原理类课程比例高达50%以上,而英文口语、办公操作、公文写作、语言表达与口才等应用性课程比重只有20%。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以至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掌握的能力没有得到着重培养,根据市场需求和就业前景来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应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同时,高校在安排各类课程的课时时,存在课程时间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学校安排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学生实习的课程时间安排的极少。据统计,现有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生92%以上的时间在学校里学理论,即使有实习,也只是打打杂,没有实际有效的行政管理行为。[1]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需要实践才能学以致用的学科,没有得到实践检验的理论便是空谈,学生也就无法展开行政管理行为,以成长为复合型的人才。

3.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地方高校在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上,多数采取理论教学模式,其中案例教学在理论教学中的比例较低,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更是脱节。单一的理论教学无法满足市场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学习的乏味性,使学生无法轻易地掌握内涵丰富的行政管理理论。案例教学的运用则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抽象的概念化为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消化知识,是一个模拟的实践环节。而实践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践教学的质量渐呈滑坡之势,有的高校虽然安排了社会实践,但疏于管理,结果流于形式,以致质量没有得到保障,使学生在实践中没有得到真正地锻炼。实践教学的滞后无疑是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巨大缺失,忽略以及不重视实践教学的做法,致使很多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只会纸上谈兵,等到真正踏上工作岗位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4.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行政管理专业主要开设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等课程,绝大多数地方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师从学校毕业后,就投身于教育事业之中,他们主要从事于这些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因而毫无实践经验,缺乏对行政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深刻体会,也就无法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得到质的突破。同时,行政管理专业对师资队伍要求较为严格,需要多种领域的专业教师,而地方高校由于内外的多种原因达不到师资力量雄厚的要求,因此一些学科师资薄弱,甚至没有专业教师,只能让从事史学、哲学的老师给学生上行政管理课,这些教师本身并不懂这些理论知识,只能照本宣科,因此,学生和教师都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二、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1.教学理论体系创新

传统的教学理论体系已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市场需要,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理论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首先,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要完整地掌握基本原理、行政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如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学生要系统地接受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学习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掌握发展知识、发展思维、发展创造能力所需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必要的实际操作能力,懂得一定的社交准则,形成良好的素养。同时,地方高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大量增加公共管理的跨学科、前沿性和应用性课程及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塑造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定位的新形象。

2.注重能力素质培养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多倾向于在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任职,而这些党政部门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是具备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这就需要在专业设置上,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辨别力、公共政策执行力、组织协调力和了解分析管理实践中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原理提出新的对策和思路的实际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较强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的社交礼仪。同时,为了达到党政部门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相关要求,高校在理论教学环节设置上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扎实度,在教会懂得必要知识的同时要教会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和技能,提高全方面的素质;在教学实践环节要注重安排学生的专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的锻炼,培养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悉行政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运作程序,懂得行政人员在处理行政事务时的基本思路,能够运用行政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行为,单独处理一定的具体行政管理事务。

3.拓展实践教学环节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来训练,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在抓好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教学。首先,要普及虚拟实践教学。鼓励教师对学生展开案例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使其能够身临其境,置身于一个近似于实践的环境中。其次,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依托所在地区优势并积极拓展实习基地网络,以院属各单位为基础,以事业单位为核心,并拓展到党政机关、公检法部门和大中型企业的实习基地网络,形成一个完整的跨区域、跨行业的行政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网络。同时,要加强学校与实习基地的联系。双方切实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合作,如开展学术交流与座谈;派遣学校老师为实习单位职员进行人力资源培训,联合开展科技攻关与项目申报等各种形式的联络。且可将实习时间提前到第五或第六学期,学生有问题可以回到学校再行研究解决,使学生实习时真正得到切实有效的锻炼,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4.合理构建师资队伍

教师是大学的灵魂,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再合理的培养模式也无法实行和取得成效。[2]针对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可通过两个渠道进行改善。第一,分批派遣教师去政府部门或者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了解它们的实际运作情况、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条件,并对有关的公共管理课题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带领学生进行参观和学习。第二,积极主动聘请相关的政府部门官员、事业单位负责人担任行政管理专业的兼职教师,让他们将自身实践中的所得所想再结合理论传递给学生,以弥补教师队伍实践经验的不足,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提升整个师资队伍的实际战斗力。此外,根据地方高校的自身状况,结合全校的师资力量,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建设有利于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师资队伍。针对各高校的薄弱学科,一方面,可以选送本校优秀的老师去深造学习,待其学成归来,就可以变薄弱学科为优势学科了;另一方面,可以高薪引进这些学科方面的权威教师,使行政管理专业各个学科达到平衡。

三、优化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思考

高等学校的类型和层次不同,其承担的人才培养的任务也不同,社会期望值及服务目标的取向自然不同。依据当前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应定位在既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型人才,又区别于高职高专的技能型人才,而着重培养以有较深厚的行政管理理论知识为基础,更具备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能够胜任县、市或以下政府机关公务员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具体行政管理工作,服务于区位经济发展的人才。

1.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具备高素质的行政能力应用型人才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地方高校一般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为区域范围内经济与社会环境变革培养应用型或实用型人才。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特色就是培养具备行政管理业务能力与素质,能适合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或从事行政管理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地方高校必须认真研究本地方、本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特点,根据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针对性的培养能够解决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行政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地方高校重视人才培养的市场调查与预测,准确把握地方发展与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的结合点,以培养具备高素质的行政能力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开展专业方向的调整与优化。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整地掌握行政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发展知识、发展思维、发展创造能力所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特别是要具备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3]通过四年的专业训练,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因此,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应具备政治辨别力、公共政策执行力、组织协调力和了解分析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并运用所学原理提出新的对策和思路的实际工作能力,还要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2.要合理调整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合理调整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掌握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接受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以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能够熟悉行政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运作程序,熟练运用行政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行为,能够单独处理一定的具体行政管理事务。这就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中应以学生为本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体系模块化。如设置①公共管理模块:开设地方政府管理学、市政学、领导学、西方行政学说史、中外政治思想史,国家公务员制度、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非政府组织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服务公众的意识与能力;②企业行政管理模块:开设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运营管理、企业文化与形象设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薪酬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人才测评与招聘、劳动经济学等课程,培养学生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与能力。选修课设置应突出专业方向,如设置专业基本技能模块、沟通与交往能力子模块、写作能力子模块、基本行政技能子模块等,为培养综合性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要更新教学方式,明确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多样化和现代教学技术结合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用丰富的事例、案例来阐述并解释理论,将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的督促和指导下阅读、讨论、写作。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位,教师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引,使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

3.要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学生技能培训和锻炼。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非常密切,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实践操作是理论的深化。强调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并非要削弱理论教学,而理论教学也不能挤压实践教学的学习。行政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大学实践课程的设置方面,要紧跟市场需求,在各个年级段要通过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暑期实践、毕业实习等各环节,加强学生毕业前走入工作岗位的锻炼,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社会生活。一是认知层实践教学活动,即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通过党政系统、企事业单位的学习实践,可以增加对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现实与现象的认识与判断,增加了解社会需求和激发学习动力;二是开发层实践教学活动,即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进行管理沟通、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等沟通与交往能力的训练,通过基础写作、公文写作、科研论文写作等写作能力的训练,以及开展行政秘书实务、办公自动化、速记、公共关系等基本行政技能训练,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三是生活层实践教学活动,通过专业课程的社会调查、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和各种兼职的锻炼以及毕业实习等,使学生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此外,要拓展社会资源,搭建社会实训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建立与社会上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搭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实训平台。[4]

参考文献

1 彭忠益、许源源.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1(2):51~53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171-0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自2004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专业,不断探索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文将在分析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必要性的基础上,介绍该学院在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并分析其尚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实践教学路径的对策建议。

一、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公共管理学科是1998年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中新增设的一级学科,下有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等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须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由公共管理学科属性、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和本科教育就业导向的三个需要共同决定的。

1.公共管理学科属性的需要。公共管理是政府为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采取各种方式对涉及社会公众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公共管理学是当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运用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政府、非政府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应用科学。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尊重公共管理学科的特点与规律,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将所学的理论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2.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2013年,中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却体现了政府治国理政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原来的政府单一主体的行政化管理到现在的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需要政府进行更富有成效的行政管理,而且需要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需要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具备更强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公共管理的人才培养须强化应用型的特点。

3.本科教育就业导向的需要。我国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通才,也称通识性人才、复合型人才,是具有通识性特征的博雅人才;另一类为专才,也称专门人才,包括学术型专门人才与应用型专门人才。[1]“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2]对于大部分地方的高校来说,一般都侧重于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就是一所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办学定位的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绝大多数学生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在就业导向的背景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也必须立足于应用型。

二、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在公共管理专业教育中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并进行了有益探索。

1.理论教学课程中的课内实践。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计划将课程分成理论教学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但这并不意味理论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没有作用。课堂理论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1)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密切联系实际,关注国内外公共管理现实发展新动向、新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概括总结。及时改造旧的课程体系,适当增加一些前沿性、跨学科的课程;删除与实践严重脱节的课程内容,大量增加反映学科前沿的实践性强的课程内容。(2)在教学方式上,加强多方位的教学,变单向灌输为师生交互式学习,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互动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探索研究式、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努力尝试将探究式发现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引入课堂。学院要求每门专业课都拿出4~8个课时用于师生互动和课堂讨论。(3)在考核要求上,注重考核的应用型导向,变以考知识为主的单一卷面考试为以测能力为主的多元考核。几乎每一门专业课都要求学生自愿组成团队,开展小范围的社会调查,完成规范的课程论文写作。学生调查及论文撰写情况都会纳入考核,占比约20%~30%。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专业实践。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专门设置的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专业实习、产学合作教育和毕业论文三种类型。(1)多项专业实习,各有侧重。根据每一年级学生特点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在四年专业学习中,共安排了四次专业实习,其实践目标也各有侧重。学院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条例来规范实践活动。(2)产学合作教育,彰显特色。学生参加产学合作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顶岗实践,也有短期出国交流、开展产学研究项目等。拥有稳定的、合作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是实施校外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基础。[3]学院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了多个产学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融入社会,提升实践能力。(3)毕业论文写作,突出实证。学院要求每位同学的毕业论文必须研究当前公共管理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并开展实证调查和定量分析,同时,还要求学生运用公共管理的主要理论来分析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教师全程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主要包括:选题、撰写文献综述、制订研究计划、拟定论文提纲、设计问卷与访谈提纲、开展社会调查、整理与分析数据、撰写并修改论文、答辩。

3.“第二课堂”体系中的广泛实践。“第二课堂”相对于教师在教室里的“第一课堂”而言,泛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里,学生所进行的旨在加深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开拓视野,发展科技、文体、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培养独立工作和创造的能力,提高思想品德水平的一切教育活动。学院依托学生办公室,与团委、学生会保持紧密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种大学生赛事、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平台,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本院每年都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科研训练,包括校、市两级的大学生创新课题以及校内的重点科研平台训练项目。学院还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类竞赛,如全国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等,获得了全国一等奖、二等奖等好成绩。可见“第二课堂”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尤其是动手实践能力训练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已经构建了较为健全的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其在实施中尚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实践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等硬件条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相对于理论教学来说,实践教学的投入花费较大,不仅需要规模相当的实验室,还需要更新换代的相关软件。若能建立模拟实验室,开展包括公共决策过程模拟、公共服务大厅模拟、公文流转模拟等的演练,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这些投入是一笔不少的费用。目前该学院没有自己独立的实验室,学生需要进行定量分析技术训练时,都得向其他学院借用实验室,在教室容量、使用时间上有诸多限制,不便于教学工作开展。

2.校外实践基地不够,双方合作层次较低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尽管学院已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基地,但数量上还不足于集中安排所有学生开展专业实习。这与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对实践基地的特殊要求有一定关系。因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践基地一般只能是政府部门或社会组织,而政府部门由于科层制色彩过浓、封闭性较强,对学生的开放程度较低;而社会组织发展时间较短,往往不很成熟,规模较小,提供给学生的实习机会并不多。即使是已经结成合作关系的实践基地,也仅仅是接纳学生作为志愿者在其中做一些简单的工作,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安排,难以取得理想的实践教学效果。

3.实践指导教师不多,师资队伍实力较弱影响实践教学质量。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导。但该院目前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的博士很少,多数是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方面的博士,而且,这些教师都是从校园里毕业后直接到高校工作,自身的公共管理相关的实践经验也很不足。因此,在指导学生实践环节,也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令人满意。

4.学生参与实践不诚,部分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而偏离教学目标。部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表现为:不少学生在亲戚朋友的工作单位实习,经常不出勤也不会受到任何批评;有些学生虽然满勤,但在实际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只做一些简单的杂活;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把专业实习理解为“打工”,直接放弃那些没有报酬、但专业相关度高的实习机会。由于学生多数分散实习,指导教师很难有效地监督学生的实习情况。

四、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路径创新

为了进一步提升培养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性,必须进行实践教学的路径创新。

1.加大实践教育投入,建立专业教学实验室。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室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基础上,借助模拟、仿真手段和虚拟环境,应用广泛的信息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公共管理教育教学的综合性场所”。[4]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建立公共管理专业实验室,引入实验教学和科学试验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由于公共管理类专业往往不是学校的重点学科,所能获得的教育经费投入相对有限,在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上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一方面要不断向学校呼吁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尝试引入公共部门的合作,整合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相关资源,建立共享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室。

2.加强校外基地建设,进行深入合作的创新。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建立一批高质量的教学实践基地,“建立并加强与公共部门的紧密联系是实践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和有效途径。”[5]学院应携手相关的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效的实践基地,并展开深入的合作创新。首先,学院应根据培养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教学实践基地进行系统、全面地规划,建立完整的、多元的教学实践基地体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拓展视野、亲身体验,又能掌握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公共管理实践技能的系列场所。其次,学院应与实践基地的单位秉持双赢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探索多途径的合作方式。比如,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便利,为教师“挂职”锻炼与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岗位;学院教师可结合实践基地的现实工作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共享研究成果;学院还可与实践基地共同商讨,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及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既可使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又可为相关组织“量身定做”培养人才;学校也可邀请实践基地经验丰富的工作者进课堂担任实践教师,并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等。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教师既“专”又“博”,既通理论又懂实践,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力打造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可通过引进、培养等措施聘任国内外优秀公共管理教师投身到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中,使师资队伍建设稳步发展。其次,强化师资队伍的培训。通过在职短期培训、国内外进修(向名牌高校派送国内访问学者、派教师出国考察或访学)、参加学术研讨会等途径,提高现有在职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新知识,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再次,重视实践型教师的培养。一方面,教师应经常性地进行调查研究,主动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专业教学;另一方面,通过让专业教师在政府或社会组织担任顾问、挂职锻炼等形式,加强教师与社会的联系,促使教师深刻理解、领会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4.提升学生重视程度,完善质量监控的体系。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最终还是落在学生身上,人才培养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离不开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首先,要提升学生对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强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进而能够积极、认真、踏实地参与到各项实践教学活动中去,真正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其次,创新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制。比如,为了提升学生参与的效率,可鼓励学生建立探索实践小组,或创新学习团队,组队时注意不同年级、班级、个性、成绩等多样化的搭配组合,团队运作时可实行组长负责制、定期会议轮流主讲制、成员末位淘汰制等,使团队能够在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发挥独到的作用。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当前一些重要的研究课题,又可以参与到课题研究的实际环节中来,加深了他们对学术研究的理解与把握,真正实现了教研结合。最后,加强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质量监控体系。一方面,每个实践指导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指导与监督,要对实践过程与实践记录进行定期检查,对异常情况必须加以严肃教育与整改;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结果、实践报告等进行合理评价,判断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低,对于未达到教学效果的应予以及时的、适当的补充教育。

参考文献:

[1]张锡侯.我国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03):26-29.

[2]张士献,李永平.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高教论坛,2010,(10):5-8.

篇12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3-0059-06

the re-positioning of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with the needs of the social demand-oriented

——universities in shaanxi for example

cao ling , yang yu-lin , lin qiang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stitution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9,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this article finds the problems exist in the public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cannot fully adapt to the social demand because of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divorced with the social demand. after discriminating division of academic tal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the application of innovation and talent level and university type, on the ba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novation and talent level and university type problems, this article proposes innovative public management class undergraduate training mode must be demand-oriented, re-positioning of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namely, starting from the social demand, let the current single academic “h” of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into the application innovation which is called the “h” public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training objectives. with re-positioning of train specification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novation and capacity compatible structur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quality structure with the social demand-oriented makes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graduate talent creative talents that can be applied not only to adapting to government departments, but also to non-governmental sectors, enterprises and organizations.

key words: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social demand;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graduate; application creation; re-positioning the application of innovation; the repositioning

在我国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加速转型期,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的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从就业现状分析,一个明确的信号是现有的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完全适应市场,市场需要的人才又无法完全满足,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人才主体角度探究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是否一致?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社会对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是什么?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改进?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的目的,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审视现有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与不足,构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目标:矛盾与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培养目标,从某种意义上,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模式。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需要对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

(一)国家人才需求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对人才类型、人才层次需求也不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了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经

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的问题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是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其主要举措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1]

(二)陕西人才需求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指出,目前陕西省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及其他需要快速发展的领域,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短缺,对人才的需求集中在企业,应用型人才方面。[2]

(三)教育部政策导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中国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其职业和能力需求变化已属世界最快的行列,中国需要跟踪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为调整高校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提供科学依据。[3]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旨在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在高校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培训薄弱、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建设,力争取得明显成效,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4]

2011年7月27日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新闻通气会上表示,目前,中国专业结构不能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所紧缺人才培养的规模和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交叉结构人才发展非常缓慢,国际化人才、复合型人才更是处于紧缺状态。从总体来看,专业方面最严重的问题是同质化,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力争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5]

由此可见,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是“十二五”期间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企业与本科生的调查反馈

2011年,课题组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或招聘人员的调查访谈显示,要求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占到64%,显示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实践能力的重视。明确需求公共管理类人才为应用型人才的约占82.2%,需求创新型开拓人才的企业约占26.7%,既需要应用型人才又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占19%。课题组对2011年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的一致性处于一般水平。毕业生认为,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教育的很大问题是与用人单位接触较少,交流不多,没有认真研究当前的社会需求,人才培养脱离社会需要。

(五)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精英型培养目标与大众教育背景的错位。本科培养目标是“高级专门人才”的提法源于1998年的《高等教育法》第五条: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境、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各高校在制定各学科具体培养目标时,往往强调高级专门人才,忽略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多考虑基于学科的培养目标,忽略了基于社会和学生个人的需求。以陕西省公共管理类本科为例,每年考取硕士生的只占极少数,以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的录用政策,使大多数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不可能直接进入公务员系统、事业单位,而是进入企业工作,即便考入公务员系列,大部分工作岗位也是在基层。

在当前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状况下,仍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显然脱离了社会需要,造成学生就业与企业招聘的双向困难。

2. 学术型培养目标与就业指标形成错位。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表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加大专业调整力度,深入市场调研

,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调整。教育部门将切实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评价高等学校办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在对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估中,将加大就业状况指标的权重。[6]另外,2010年,教育部向社会上公布了2010年中国大学“红黄绿牌”专业名单,对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的专业亮红牌。[7]用就业指标对专业招生进行考核,实际是在专业发展中引入了社会需求因素,用社会需求决定专业的生存。但是如果对培养人才的需求评价是应用型的,而培养人才目标依然是学术型的,最终还会造成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目标与评价模式的不一致,形成学术型培养目标与评价指标的错位。

3. 通才培养目标与专业需求的错位。“厚基础、宽口径”的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是大多数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之一,但是“厚基础、宽口径”的通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就业中与社会需求会形成一定的偏离。

(1)培养复合型人才,对地方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的教学、师资而言,一部分条件欠缺,另一部分虽然教学师资满足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条件,但培养对象也难以达到。从目前的教学体制看,在大学四年时间里,学习两个以上不同学科的知识比较困难,或仅仅是比较肤浅的学习,无法将所学知识进行“复合”;而专业知识的弱化,又造成就业困难,就业前学生不得不按照社会需求再次花时间、精力重新进行学习和培训。[8] 径的培养目标,若从本科人才个人和社会需求角度认识,也存在一定偏差。一方面,职业发展是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一个重要结合点,专业学习主要赋予学生掌握学科实用知识和胜任工作的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对本科人才的需求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特别是企业,希望本科专业基本对口,需要不进行培训或稍加培训就能立即上岗并为企业贡献的本科人才。口径太宽,会影响本科人才在就业时难以定位,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这是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专业需求的又一个错位。

4. 培养目标与能力培养的错位。本科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影响其就业与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就业角度可以反映出当前高等教育对本科生能力的培养与社会对能力要求不一致的问题。根据麦肯锡的调查,未来3年,大中型跨国公司在中国需要人才数量达70万-80万人,如果算上所有外资企业和优秀的中国公司,需要200万-300万人。而未来3年,中国有1100万-1200万名本科生毕业,然而其中仅有10%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9]

2011年就业蓝皮书针对2010届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201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群认为,创业最重要的基本工作能力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谈判技能、判断与决策,其中判断与决策的满足度最低。[10]另外,从职业能力角度,超过四分之一的2010年毕业的大学生主动参加自费培训,其中多为从业资格证书培训,以提高工作技能水平、增强工作竞争力。2011年课题组对陕西省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对实习和实践环节、课程内容的满意度仅仅是一般,认为当前的课程设置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考核方式对于提高实践能力效果不明显,学生满意度较低。可见加强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的最主要的要求。这又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当前人才培养目标中,对本科生职业发展能力重视不足,在培养目标的定位方面,忽略了基本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2011年就业蓝皮书的结论与课题组对西安地区公共管理类本科大学毕业生关于能力方面的调查结论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受计划经济供给型模式的惯性影响,还未充分转向市场经济的需求型,从而造成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错位与矛盾。因此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应走出单一精英型、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社会需求,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再定位。

二、培养目标的再定位

所谓定位,实质是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的问题。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再定位,涉及人才培养类型的再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再定位两个方面。针对当前公共管理类本科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本课题认为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是将精英型、

学术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应用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再定位,是指依据应用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和社会需求,重新审视修正学术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规格框架,以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对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促使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从单一学术的“h”转向应用创新并重的双线“h”型,即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结构与社会需求的合理均衡。

将“精英型”、“学术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厚基础、强应用,以“应用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辨析存在的认识误区。

(一)需要辨析的问题

1. 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创新型人才划分问题。兰州大学对培养人才的划分是:学术型精英人才要具有宽厚的基础,在系统、完整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某类或某几类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这类人才的主要任务是为今后认识、发现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各种客观规律,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理论研究奠定基础。应用型精英人才要具有坚实的基础,在掌握系统专业知识、专业基本理论的同时,熟练掌握专业基本技能,高度重视培养实践能力。这类人才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应用研究或实际操作,将客观规律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复合型精英人才应至少掌握两门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此类人才的培养应以提高综合素质为主,以能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11]

当前的认识误区是,将应用型人才等同于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将学术型人才等同于知识型、理论型人才,造成对两者属性和功能的认知混乱。

学术型、应用型以及复合型,仅仅是社会需求对人才工作职能的属性的划分,需要正确理解人才工作职能的属性划分与培养要求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从大学人才培养角度看,三者之间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并无很大差异,仅仅是培养的侧重点不同。学术型人才也要考虑应用,应用型人才也要考虑研究,相互交叉,不可能严格划分。以斯坦福大学为例,斯坦福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够在社会中从事一定职业,并能为该职业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又是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能够带领世界人民解决所面临的复杂问题的,带领人们走向更美好明天的领军型人才,[12]其人才培养目标既强调了职业特性又突出学术特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第84条指出:“第一个要考虑的标准是,区分理论型的/为研究作准备的(历史、哲学、数学等)/或可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例如医学、牙科学、建筑学等)计划与那些实用的/技术的/适应具体职业的计划。为了便于说明,第一类型将称为5a,第二类型为5b。”第87条指出:“《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5a教学计划属于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计划和从事高技术所要求的专业”。[13]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说明,学科型本科人才培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同属于5a类阶段的普通高等教育;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应属于可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例如医学、牙科学、建筑学等)计划的应用型人才;与5b有明显区别。这种分类划分强调了学科特点和学科区别,以此为逻辑起点推理,人才培养的定位,需要考虑并以学科特征为依据,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不是非层次上的区别而是学科特征的区别,这为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再定位提供了依据和思路创新型人才层次与高校类型问题。当前的认识误区是,研究型大学对应学术型人才,是高层次;研究教学型或教学型对应应用型人才,是低层次。其实,高校类型,即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型的划分,与培养学术型或应用型人才并无逻辑上的直接关系,类型并不简单对应人才培养的层次。学术型与应用型大学仅仅是类型的区别,是服务社会的功能不同,而非高低区别。因而高层次学校培养学术型人才,低层次学校才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个认识误区。即便像斯坦福这样的世界著名大学,也秉承“实用教育”理念,培养经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有文化修养、有道德,又对某个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的高素质领军型人才。

3. 应用创新型人才与就业、学术发展问题。当前的认识误区是,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是两条平行线,应用型人才的发展前景只能是就业,学术型的发展可以继续深造。其实,学术型与应用

型人才培养,在本科阶段的知识、素质、能力结构及培养要求具有一定的同构性,只要注意培养方案的基础设计足够宽、足够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两者是可以兼容、交叉、互补,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发展空间可以互通。科研能力的培养对应用型人才的学术发展如考研有支持和帮助,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术型人才的学术突破、学术创新同样具有支持力。事实上,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也是一些国际名校所遵循的培养原则。以斯坦福为例,斯坦福坚持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培养目标是既有高水平的文化修养、有道德,又在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并为其职业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领军人才。这就是说,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既可以为进入高层次的研究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又可以通过应用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为其职业发展提供帮助。所以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定位,并不影响其在学术方面的发展,而是在职业发展方面增加了双向选择。

(二)再定位逻辑起点

对于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依据,已有许多文献从教育与经济、社会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本课题是在认同上述理论原则的基础上对再定位的探讨,这就需要回答将“精英型”、“学术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应用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逻辑起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的问题。

1. 社会需求与再定位的关系。社会需求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社会需求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依据,社会需求的主体既包括国家又包括社会和个人。因此,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必须依据这三个主体的实际需求进行定位,并依据社会需求反馈不断调整。忽略了社会需求,或供与需不对应、不均衡,将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14]

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在现实层面的反映,表现为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就业问题。从本课题的调查可知,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就业存在专业定位不准、面向定位不准、自我价值实现适应能力较欠缺等问题。针对脱节现象的再定位,是在国家、社会和个人目标结合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反馈进行调整的过程。

在国家、社会、个人的供需关系中,高校是通过培养方案调整来适应社会的。高校本科生就业的过程,是社会与个体双向选择过程,在其过程中,给予了学生充分的选择权。但个体选择权在人才培养或教育产品生产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社会需求问题的出现。因此,本着“人的全面发展”观,培养目标的再定位应注重个人适应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基本思路是通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应对社会需求的自适应、自调节能力,以解决社会供需矛盾,这也是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的属性。

2. 社会需求与专业性。“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15]高等教育的专业属性代表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可以在高等教育的不同层次体现,学科专业的划分,回应了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专业性的重心已经出现逐渐上移的趋势,本科阶段所承担的专业性比重正在下降。但是对于中国而言,正处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未完全成为基础教育,社会经济对本科专业人才需求也超过对本科以上的人才需求,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超过对学术型、精英型人才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若弱化应用类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会导致个人无法直接面对就业市场,造成个人价值实现的挫败感。

对应用型人才而言,国家、社会、个人需求在培养目标上的结合点是其专业性:社会因其专业的特点产生需求,而学生也因其专业性满足社会需求。由此可见,专业性和通用性是一个层级的关系,而不是替代的关系,对应用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应具有体现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计划和从事高技术所要求的专业性特征。

3. 社会需求与创新性。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因而创新性既是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特征与标志,又是公共管理类本科应用人才对社会需求的回应。

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与管理模式发生很大变化,在全球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创

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要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对本科培养目标进行再定位,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应用人才。另外,创新能力也是就业形势对本科人才的新要求。市场经济对本科人才的选择,是以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开创精神,是否具有支持创新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方法,能否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效益为标准,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性显得更为重要。同样,创新也是自我创业所必备的基本素质。面对就业形势,创新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调整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总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社会需求对培养结果检验、评价的反馈,是公共管理类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再定位的依据,也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定位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依据。

三、人才培养规格再定位 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决定了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再定位,围绕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展开,即从社会需求角度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进行创新。基本的思路是将当前一长一短的“h”型转为双长的“h”型。

h型人才是2008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5》中对人才培养体系的一种新构想。本意是基于人才培养由并行的两条“体系”线组成:一条线是“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将此范式引入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同样适用。当前培养偏重于学术型人才,应用能力不足,是“h”型人才。希望通过实践教学的补充,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h”转变为理论与应用并重的“h”型人才。另外,单纯应用型人才可能创新不足,也是“h”型人才,不能适应社会较高层次以及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所以必须通过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使“h”应用型人才转变为应用创新并重的“h”型人才。因此,需要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进行创新。

1. 知识结构的转变。知识结构是培养规格的基础,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知识结构的原则,应建立在社会需要与个人的共同点上,以支持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人职业发展。这就要求知识结构在强调基础知识博厚的同时,强调专业知识的专和精。2011年课题组对公共管理类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毕业生认为,所学知识深度与知识广度不足以满足工作的需要,知识结构尚有缺陷。分析其原因,当前培养偏重于通才性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是短项,是“h”型结构;偏重于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创业、创新需要的理论知识是短项,是“h”型结构;希望通过专业理论知识的补充与强化,转变为通才性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并重的“h”型结构,通过实践教学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转变为综合学科与创业、创新理论知识并重的“h”型结构。

2. 能力结构转变。在人才培养模式的三要素中,能力要素是核心要素。对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及国家政策导向,也都集中在“能力”问题方面。特别是应用型创新人才虽然也强调理论知识,但更强调基本能力,即从事实际工作的各种应用能力。因此,公共管理类本科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以提升基本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培养模式中,重点进行能力培养,强化能力训练,完善能力结构,为人才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当前公共管理教育缺乏对学生就业方面的指导,尤其是就业准备阶段所需的各种能力的培养。

2011年课题组对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对自我学习能力和决策能力的自我评价均不是很高,应聘能力较差,在自信心与表达能力上有所欠缺。分析其原因,当前能力结构中,存在学习能力强,应用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短的问题,是“h”型。希望通过应用创新型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使“h”型的能力结构转变为学习能力与基本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并重的“h”型结构。这样才能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社会需求与个人职业发展中,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根本目的。

3. 素质结构转变。素质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提高自适应能力,应对社会需求的变化。针对公共管理类本科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的素质结构的组成有两大部分,一是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二是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应能反映对

此类人才的核心特性和要求。

调查数据还表明,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一定的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意识,愿意服务于公共事业(尤其是基层工作)。但公共管理类的职业素养要求比较高,从企业反馈的问题看,当前的素质结构是专业素质弱于基本素质,是“h”型,希望通过应用创新型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加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补充专业教育的不足和局限性,使“h”型的素质结构转变为基本素质与专业素质并重的“h”型结构。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培养目标的再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前提。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必定要求建立培养目标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构建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创新模式,应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为起点,将当前单一学术的“h”型培养目标转变为应用创新的“h”型,并通过对培养规格的再定位,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创新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确立与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使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成为既适应政府部门,又适应非政府部门和企事业组织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6-06)[2012-04-26].gov.cn/jrzg/2010-06/06/content_162177.

[2]陕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eb/ol].(2010-07-26)[2012-05-12].shaanxi.gov.cn/0/1/9/39/85854.htm.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0-07-29)[2012-06-24].http://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

[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eb/ol].(2011-09-08)[2012-04-08].http://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

[5]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全面启动[n/ol].(2011-07-28)[2012-05-09].中国教育报,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10728/t20.

[6]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eb/ol].(2009-11-24)[2012-05-24].gov.cn/gzdt/2009-11/24/content_147219.

[7]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2010年中国大学“红黄绿牌”专业名单[eb/ol].(2010-10-26)[2012-04-23].gaokao.chsi.com.cn/gkxx/zc/moe/.

[8]潘晨光,何强.人才培养体系:从“h”型到“h”型[j].职业技术教育,2009,(9):69-75.

[9]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43.

[10]麦可思研究研究院. 2011年就业蓝皮书[eb/ol]. (2011-09-26)[2012-04-27].gzyj.myvtc.edu.cn/zj-wenjian/zjdongtai/zjdongtai-2011-9.htm.

[11]兰州大学.兰州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11-04-27)[2012-04-16].jwc.lzu.edu.cn/2005/jwcupl-oad/bls20114271.

[12]高宗泽,蔡亭亭.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9,(3):61-65.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eb/ol].(2011-07-28)[2012-02-12].http://netpsy.iblog.cn/post/1255/51138.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259-02

中国公共管理学科起步较晚,在学科建设中,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甚至哲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西方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给公共管理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不断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要求公共管理教师必须实现从传统的灌输式到现代的启发式,从传授者到研讨者,从主导者到合作者,从授业者到督导者,从执行者到参与者,从说教者到心理疏导者的转轨[1]。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已成为高等院校《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了。要改变学而不会用的现象,就要借鉴国外知名大学经验,实现由传授式教学模式向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转变。

一、引导学生感知问题

研究型教学的基本观点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师应激励、引导学生去主动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并从中获取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尤其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2]。这种教学理念强调学习自由和教学自由两大核心理念,强调师生的互动和共同发展,将学习与研究融为一体。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难点在于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向和思维方式的把握。《公共管理学》涉及范围广,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现势性和实践性。目前采用案例教学手段比较普遍,进行研究型教学尚处教学改革的初期,教师可以按照学科体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参照典型案例设置不同形式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学习,通过问题让学生的思路围绕教学大纲主线伸展、震荡,从而引导教学方向。在探讨案例的过程中往往跳脱出案例本身,而引发连锁问题,重视探究理论根源,层层深入,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寻求新知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扩大视野,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及探究精神,这对于提升《公共管理学》教学效果不无裨益。

二、指导学生确定问题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是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记忆、思维和建构[3~4]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力的重要路径。在《公共管理学》教学设计中,教会学生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剥离出具体待研究的社会问题,即确定问题,是这个环节的关键。首先,按照贯穿始终的主线,将不同类型的问题串联起来,前后呼应,不能将各个章节孤立化。其次,在设计上要注意先学知识的积累以及在后续案例分析中的应用,让学生明白专业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做到能够学以致用。再次,根据《公共管理学》涵盖面广的特点,将问题设计得细致些、具体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洞察力,指导学生抓住诸多问题中的关键。最后,指导学生发现现象问题背后的理论问题,并与所学理论相结合,也可以拓展至相关课程如《政治学》、《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拓宽学生思路。如在讲授“公共管理基础理论”这一章,案例分析是播放动画片“三个和尚的故事”,请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和解释整个故事,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们不仅较好的达到了运用公共治理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目的,还进一步涉猎到博弈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的运用。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学生的理论体系,而且教学效果的正外部性被无形扩大了,学生深刻领悟到公共管理学科知识的关联性与应用性,让他们明白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只要用心观察、善于发现、认真思考就能够将所学理论运用于解释现实问题之中,从而对现实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三、鼓励学生自组织分析问题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是学习习惯的巨大飞跃。适当的激励手段和惩罚措施也是必要的,如表扬和加分;批评和减分等体现在教学过程和课程考核过程中。但是这些都仅仅是辅助条件,最重要的是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兴趣,鼓励他们自己组织讨论,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观点交锋,产生思想碰撞。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仅仅是一个规则制定者和指导者,并不直接参与组织学生讨论。但是为了讨论能够有效展开,教师需要完成以下先期准备工作:(1)请学生自愿分组,推举组长。在这个过程中要规定各组人数上下限,便于组长分配任务、展开讨论及均衡学生上讲台进行公开报告的机会。(2)评分权力下放。规定期末总成绩中的平时成绩由几个部分组成,其中小组讨论得分为总分10分,由各小组长组织评分,最后由组长将评分结果上交。这样既避免了教师评分的主观性,同时也调动了各组开展讨论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们从最初为了分数参加讨论到最后有兴趣、主动参加讨论转变。(3)提供评分细则。为了克服有个别学生“搭便车”问题,教师可以建议各组采取自评和互评及组长评分的办法,按照每个人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率进行综合测评。制作评分表,量化任务,激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勇于承担、乐于承担,至于学生具体采用哪些考量项目、怎样组织讨论和评分,可以完全由他们组内协商决定。(4)鼓励学生相互协作、良性竞争。教师要求学生在每次报告的PPT上展示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在评价学生报告的过程中要注意表扬集体的同时也兼顾个人,这样既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也强调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采用多种互动方式沟通

随着上海海洋大学E-CLASS(易班)的良好运作,教师与学生课后沟通的手段在一般常用的办公室谈话、电话、短信、E-MAIL、QQ、MSN等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更为便捷的公共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在E-CLASS上实现作业收发和批改、案例分析布置、学生疑惑的解答、课外辅导、备课、更新课件、提供新的参考文献等工作。学生也可以在其上展开广泛的讨论,分配任务,提出建议,发表感想等。目前,上海海洋大学是市教卫党委委托的“易班”项目试点,“易班”项目的目的就是要建设成方便学生、便利工作、促进师生交流的有特色的网站。“易班”的开发和运用突破了师生交流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交流的范围,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拓展学习与知识更新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教师按照教授的先后顺序选择性的推荐一些有代表性的阅读书目,数量不需多,过重的阅读负担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一章课程推荐一二本为宜。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会因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积累而对优秀书目产生共鸣,增加阅读兴趣。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图书馆网络平台,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境内外资源库链接等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作为课外阅读的补充。这些文献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扣,鼓励学生学习和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引导学生学习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提高学生查找资料、阅读专业文献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度。

六、组织学生社会实践

《公共管理学》是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学生在象牙塔中学习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印证和运用。充分利用学生专业实习的机会,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现实社会中寻找答案。组织学生深入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基层,解读机构架构、了解日常工作、遇到的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及效果等。使书本上的一维文字变成每天实实在在多维立体生活和工作,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参与其中。专业实习不仅提供了一个让学生接触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更提供了一个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舞台。

七、评价教学效果

在《公共管理学》研究型教学实践当中,以主线――“问题”贯穿始终是一大特色,就学生反馈和教师感受上来讲,整体教学效果较前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们虽然承受了一定的学习压力,但是大多数都能按照要求认真准备资料,积极参与讨论、主动请缨作报告等,各组组长等学生的组织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大多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PPT制作能力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从与学生交流的反馈意见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研究型教学形式好,气氛活跃,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公共管理学》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乐于参与讨论;一部分学生从最初因为分数原因被迫参与讨论变为乐于主动参与讨论了。

可见,研究型教学方式在《公共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是适合且有效的,但是由于目前尚处于转型阶段,仍存在较多问题。下一步的改进策略重点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气氛等方面下工夫,目标是将被动学习和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转变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宋斌,邓大松,等.论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理念及其模式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5,(11):57-5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