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2: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篇1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对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进行科学有效、合理有序的整体规划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与系统性,其中包括很多教学导入形式,如,问题导入、情景导入、游戏导入等 [1]。总的来说,课堂教学设计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具有趣味性、吸引力以及新鲜感的课堂导入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还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但是就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环节来看,目前的教学问题设计方法上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现状

1.问题堆积现象严重

在数学教学上,以提问的形式开展课程教学是非常好的导入方式。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的教师习惯用一连串的问题累积去铺垫教学内容。例如,对“认识物体和图形”单元教学中,教师会用这样的问题叠加开启整堂教学内容:“同学们,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长方体?什么是正方形?什么是正方体呢?”虽然这些问题设计的确是课堂教学内容,但是过多或过于叠加的问题设置,一方面会使学生对知识点混乱。如,上述例子中的长方形、长方体、正方形、正方体,完全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接受所学内容。

2.问题缺少一定连接性

小学数学课堂不同于初中、高中课堂,小学生的注意力与自觉性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对于知识点问题的设计必须具备层层连接性,强化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自觉跟着教师的问题进行深入学习。然而,大部分的教师在课堂上都是以“一次收尾”的形式抛出问题,缺乏对问题的连接性与针对性。例如,教授“1-5数字的认识”时,只是简单地以视觉效应刺激学生产生问题:黑板上这个数字是什么啊?等等,那么学生只对数字产生了印象,而缺少了对数字运用的思维链接。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连贯性的运用,也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

二、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措施

1.将问题堆积转变为问题吸收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过程中需要优化处理好当堂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小学生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 [2]。问题设计并不代表着问题的堆积,笔者认为问题设计是将实际问题化为无形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带着这种思想意识,从而在教师的辅助与自主思考下找寻出问题的答案、吸收问题中的数学知识点。因此,将问题堆积转变为问题吸收,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

例如,在对“长度单元”中“厘米”与“米”的教学中,教师要避免这样的问题设计:大家知道厘米吗?或者米是什么单位呢?教师应该根据厘米与米的知识点实质设计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将数学知识点与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增进学生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吸收。比如,“同学们知道自己多高、多长吗?”学生肯定会七嘴八舌的回答问题,我一米二或者我130厘米等。可以看出,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教师推进知识点的实际教学内容。

2.注重问题设计的连接性

这里以上文中“1-5数字的认识”教学为例,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注意到,在认识1-5数字后就是对加减法的运算,那么在进行教学时,问题设计就可以为加减法的教学设置提前做好准备,从而做好知识的链接。例如,教师可以请五位学生到讲台上,首先分为两个一组与三个一组,提问:“这是几个同学?”同学们答:“两个。”提问:“这又是几个同学?”回答:“三个。”提问:“这一共几个同学。”答:“五个。”提问:“两个同学和三个同学合在一起是几个同学?”学生可能会思考一下,但肯定会有同学反映出来:“五个。”接着教师再将五位同学以一个一组与四个一组分开,以相似的形式考验学生,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既对数字有了深刻的认识,也让他们对加法有了提前的预知认识,从而对知识点形成了高效连接。

数学是一个重视独立思考的学科,小学数学旨在为学生开启对数学文化的认识与兴趣。教师通过对知识点的有效问题设计,在课堂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疑惑去解惑,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思考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做铺垫,也有利于在新形势下,紧跟时代步伐与教育改革宗旨,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篇2

数学教学大都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始终围绕着问题来进行。教学问题的设计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因此,教师应注意做好课堂提问的经验总结,不断优化教学问题设计,使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如果课堂问题设计不好,在教学中往往就会出现提问时课堂鸦雀无声、学生不会回答,或者答非所问的情况。当前教师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问题过于简单,明知故问,如对于一些已经非常明了的事情,还要提问“是不是?”“对不对?”等,提出的问题缺乏“技术含量”;二是问题过于“超前”,超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学生自然容易答错,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三是问题难度过大,不是循序渐进地逐步加深,让学生难以回答;四是问题不着边际,脱离课堂教学内容,或者与其关联性不大。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教师在课前不注意课堂提问的设计,课堂提问随心所欲,使提问不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

二、对优化教学问题设计的一些思考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应当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尤其对于学生感到比较难学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以及创新意识的树立。所以,在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在课堂上要讲究提问的方式与技巧。

1.问题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部分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教学问题设计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但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是有差异的,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还要通盘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除了为全体学生设计中等难度的问题外,还要为学优生与学困生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问题,使课堂提问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能兼顾部分学生,不因问题难度过高造成课堂冷场,也不因问题难度过低而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确保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设计如下三个问题:

问题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50°,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问题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50°,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问题3: 已知 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50°,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学生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必须了解本章的重点知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这三个问题依次由浅入深,既面向全体又兼顾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各部分学生。对问题1、2,学生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就很容易求出答案。问题3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学生在做题时要注意分析具体情况和进行必要的讨论,这是本题提问的重点意向,也是答题的关键。它是针对知识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而设计的一个问题,其他学生在教师点拨或同学帮助下经过努力也可以解答。

2.问题设计要合理、巧妙,有启发性

课堂提问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所以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启发学生的思维。也就是说,在老师的适当提示下,学生经过思考能够循序渐进地认识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所以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必须合理、巧妙,具有很好的启发性,让学生能从中学会思考。例如,在讲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先从三角形的定义开始,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然后先后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是不是长短不一的三条线段都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问题提出后,教师拿出三条长度不一的棍子,让学生看能不能用它们构成一个三角形。学生进行试验,发现这三条棍子不能构成三角形。也就是说,三条长度不同的线段,不一定能构成三角形。

问题2:在什么条件下,三条线段才能够构成一个三角形?

这时,教师让学生先在纸上任意画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A、B、C,然后将三个点连线,分别构成AB、AC、BC三条线段,并构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测量这三条线段的长度,比较任意两条线段长度之和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关系。最后让学生根据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归纳出结论。这样,通过教师的设疑、启发与引导,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自主构建知识。

3.问题设计要联系生活,有趣味性

篇3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使学生缺乏思维养成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可以对一个问题进行分解,利用一个个的小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思考.利用引导式问题有诸多好处.比如,能够帮助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解决难度较高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清晰过程.这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例如,在讲“一次函数”时,我考虑到学生刚刚接触这部分知识,如果直接将概念灌输给他们,会让一些学生难以理解.我对函数的含义进行思考,认为世界万物都有一种关系,函数恰恰反映了这种关系.我设置了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我让一个学生配合做了这样一个游戏:我和这个学生站在教室的一边,并让这个学生和我一起走到教室的另一边,我走一小步,他走三小步,我走两小步,他走五小步(我走的步数乘以2加1是他的步数).很快,这个学生走到了教室另一边.游戏结束后,我提出问题:“我和这位同学的步数是有一定关系的,我走一小步,他走了几步?”学生回答:“三步.”我又问:“我走两步、三步时,这位同学走的步数是多少?”引导学生对这个关系进行探究.最后学生得出了我们走的步数的关系.接下来,我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利用一个小游戏和启发性的小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了函数的概念,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利用讨论式问题,在沟通中了解学生的学

习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讨论式问题,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利用这种问题方式,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启发学生的思维.当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参与到讨论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还能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促进数学教学的开展.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组”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年级有500人,男生比女生多50人,男生和女生一共多少人?”学生很快就给出了解题思路:“假设男生x人,女生y人.x+y=500,x-y=50,解得x=275,y=225,所以男生有275人,女生有225人.”接下来,我利用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带领学生对比刚才的问题,讨论探究这个问题在原来的问题的基础上有哪些变化,使学生体会由难到易的学习过程,也使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在引入讨论式问题时,教师可以和学生由易到难地对问题的本质进行探索,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对问题进行反复的推敲.这样设计出来的问题,才值得师生去讨论,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篇4

教学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作为一门艺术,它需要融入设计者诸多的个人经验,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搞好教学设计是首要条件。关于如何打造有效课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话题,我认为应从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入手。因为“问题是数学的灵魂,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创设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教学问题,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颗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因此,设计良好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打造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要保证。以下是笔者在这方面一些体会和做法。

1.设计悬念型的问题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它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对大脑皮层有强烈而持续的作用,使你一时既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联系学生实际,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不足感和探究欲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一组准备题,请学生依次回答。学生答到第3题时有一定的困难,第4题答不出,我马上说出答案,并让学生出类似的题目继续考我。我一一正确作答后,学生惊讶无比,想知道我用什么方法算得这么快,迫切想掌握这种计算方法,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设计实验型的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下,用动手操作促进大脑思维的发展,是许多教育家的共识。动手操作实验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它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还能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真切感受到发现的快乐。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再由直观、粗糙向严格、精确的上升过程。学生在对公式的发现过程和总结论证中,提高了主动参与的机会,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启迪了思维。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教材编排的顺序是: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但我认为,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例,其周长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和明显。另外,学生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计算之前没有学过四则混合运算,因此在探索算法的时候可能出现一定的困难。

3.设计游戏型的问题

在数学教学的设计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及年龄特点,挖掘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新异的游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之一。小学生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感兴趣的事物,必然会想方设法去认识它、研究它,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分析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正确把握他们的认知需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猜谜语、听故事、做游戏都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谜语、故事或游戏,并在这些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我设计了“摸大奖”的游戏。全班学生分小组开展游戏,每人每次从小组的摸奖箱里摸出一张数卡(摸3次),每人将3次摸出的数卡按要求(第一次摸的数卡放百位,第二次放十位,第三次放个位)摆成一个新数。然后学生小组内互相讨论、比较各自数的大小,组长把本小组最大的数写在黑板上,最后全班共同讨论、比较,并把黑板上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找出“大奖”得主。游戏进行到此时,每个学生都激动不已,有的高兴,有的叹息,都迫切希望能再做一次。我把握有利时机,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改变游戏规则(第一次摸的数卡放个位,第二次放十位,第三次放百位)再做一次,找出新的“大奖”得主。就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迭起的游戏中一次次被激发,他们不但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比较数的大小方法,而且通过对比前后两次游戏的规则和结果,发现了数字、数位与数值之间的变化规律。

4.设计拓展型的问题

篇5

1.注重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问题的设计

由于高中数学教学时间紧张,教师往往只注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大包大揽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学工具由粉笔、黑板组成,教师忽略通过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是凭借想象力被动地学习动态的、抽象的知识点。

2.注重讲练结合而忽略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一般先是教师讲,然后空出时间叫学生做练习题,通过练习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但是,教师却忽略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生成过程,只有学生亲自思考学到的知识点才会记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直接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点记忆不深。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策略

1.设计开放性问题,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会知识点

教师在讲述知识点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过去讲一个知识点,做一道练习题的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拓展学生思维,使他们主动地去探索并获取知识点,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双曲线这一知识点时,对于解方程x2a2-y29=1,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请问同学们这个方程是双曲线方程吗?如果学生回答是。教师可以设问:一定是吗?没有限制条件吗?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习,开发他们的思维空间。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回答的内容,在探讨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总结,概括知识点,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教学方法实现了学生主体功能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有效结合。整节数学课在学生的思考、讨论以及动笔的过程中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2.在讲述知识点前,通过有趣的问题设计开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述等比数列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个有趣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然后再讲述等比数列的概念、公式、题目等知识点。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白纸,然后将白纸对折32下,请问此时白纸的厚度是多少?此时学生会拿出一张白纸不停地对折,一边回答:“5厘米,10厘米,课桌一样高,楼房一般高……”当教师说会和珠穆朗玛峰一样高时,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会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解为什么那么高。教师便可以此问题为切入点,讲解等比数列的概念、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以及本题的计算方法。通过设计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关注知识点,真正地实现快快乐乐学习。

3.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启发性问题

课堂问题的设计在精不在多,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深入研究各个知识点的联系,从学生理解能力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设计启发性问题,从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例如,教师在讲述椭圆的概念这一知识点时,首先让学生用细绳、图钉在纸上画出椭圆,在图形结合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依次提出以下几个问题,通过学生自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椭圆的概念。

问题1:在纸上作图是为了说明什么?

问题2:如果绳子的长度不变,改变图钉之间的距离,那么椭圆将会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将图钉合二为一,会画出什么图形?再请同学们将图钉之间的距离调到和绳长一般长,会画出什么图形?如果两个图钉是固定不变的,绳长小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能否画出图形呢?

问题3:通过以上作图实践,同学们是否可以得出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

篇6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a)-0139-01

1 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一节高效的历史课,教师不仅要根据新课标和学生等情况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而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更需要针对性,提出的问题如果偏离教学目标这个靶子,尽管教师下了不少功夫,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对于通过教师讲解就能领会的问题,一般不要列入。比如,在学习《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中《权利法案》的制定一目时,我向学生展示了三幅图和《权利法案》中的部分条文。三幅图分别是:英国议会大厦(附有说明文字)、克伦威尔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示意图,设计了如下问题,要求同学们思考:(1)图片中的议会大厦说明了英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传统?(2)图片中人物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何时完成的,其标志是什么?(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示意图说明了什么?给胜利的掌权者提供了怎样的借鉴?(4)从《权利法案》的条文中可以看出,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扩大了议会的哪些权利?(5)从以上的思考中,你能总结出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吗?(6)英国政体的这种政治设计给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怎样的借鉴?以上问题的设计紧紧围绕《权利法案》制定的背景、必要性、内容和作用来展开,注重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大胆思考,踊跃回答,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2 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

古人云:“疑为思之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新的先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办法通过设置有趣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同时还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在学习《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中《权利法案》的制定一目时,就可以引用一句典故“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来设问:国王为什么不能进(老百姓的屋子)?这体现了《权利法案》的什么特点?这个比喻很形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更能很好的使学生深刻理解《权利法案》王权受限、法律高于王权的特点。设置有趣味的问题的方法方式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丰富。

3 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在高中历史平时的训练或考试题中,我们往往所遇到的问题一般都不是“平平坦坦”的,而是有梯度、有层次的,大都是先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再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最后还有历史思维能力的拓展或综合。这样做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所设计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能把学生的思维活动由弱到强地激活,使学生的思考渐入佳境,得出的结果会更接近正确答案,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课堂效益。仍以《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中《权利法案》的制定为例,问题的设计顺序是:(1)图片中的议会大厦说明了英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传统?只要根据文字说明即可得出的正确答案;(2)图片中人物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何时完成的,其标志是什么?利用课本的基本知识就可以回答问题;(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示意图说明了什么?给胜利的掌权者提供了怎样的借鉴?需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实质才能解决问题;(4)从《权利法案》的条文中可以看出,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扩大了议会的哪些权利?必须归纳概括历史事物,对学生的能力提出要求,难度再加大;(5)从以上的思考中,你能总结出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吗?考查对所学知识的高度综合能力;(6)英国政体的这种政治设计给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怎样的借鉴?答案应与现实相联系,并非固定。

4 问题设计要有科学性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方便学生讨论探究,教师要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精心的构思,预设好探究的方案和结果,以保证学生探究活动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使学生在互动、合作交流、探讨过程中发现、获取新知识,不能出现科学性的错误。比如在学习《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时,教师提问:什么是福利制度?你怎么认识西方的福利制度?对于第一问实际上学生都知道,无需探讨。而第二问则比较笼统、空泛,不方便学生探讨。我们可以转化一下问题,通过阅读材料:对于一个德国公民来说,失业后的18个月内,每月可从政府领取1000马克的救济金。这笔钱足够他支付房费、水电开支、食物和外出度假的汽油费,还能去观看拜仁队的比赛,生病的费用另算。于是,很多德国人在下岗后不愿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成为国家的巨大负担。这样,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什么是福利制度,并能归纳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

篇7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知识的获得来源于思考,而思考又源于眼前的问题。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管是对新知识的学习还是对以往知识的巩固总结,要想有所提高,都必须和课堂上的学生所要解决的问题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是高中生物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设计艺术性的课堂问题,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根据这些年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不断的总结和探究,对于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我有以下几点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一、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的重要性

在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所学知识,都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在课堂上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问题的启发性可以使问题得到延伸和扩展,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思考。例如,在学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相信一些同学都在公园或娱乐场所坐过过山车,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过上车是安全的,却还会不自觉的心跳加速,整个人都处于紧张状态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哪些反映和神经相关,而哪些由于调节相关呢?二者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学生会感受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疑问,并不是那么枯燥。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就会更加积极,踊跃参与到课堂教学和讨论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根据课堂教学核心知识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一直以来,启发性都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也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诱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设计相应的启发性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要认识到神经调节是学习的重点,必须要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一味地向学生讲述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学生会觉得很烦躁,产生厌烦的心理。此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大家在吃冰糖葫芦的时候,为什么看到山楂会觉得唾液增加?这样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出课堂的核心内容:引起这样的反应的刺激是什么?这样的刺激是抽象刺激还是具体的刺激呢?这样,教师在对课堂教学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具有启发性的课堂问题,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学。

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高中生物主要包括一些基本的常识、具体的概念、原理与相关的生物规律。对于不同的知识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启发性问题。对于基本的常识类的知识,需要学生进行理解并记忆,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侧重于学生生活中关注和常见的事物。例如,在学习微生物的时候,讲到微生物的次级代谢物的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面包发霉变质后就不能再食用,面包会变色?而对于一些具体的概念,教师要能够设计有关概念的内涵和概念的外延方面的问题。对于一些原理性的知识,要注重原理的理解方面问题的设计,注重原理的应用和对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中原理的应用。例如,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的两重性的教学。最后,对于规律性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设计有关的实验,向学生讲述推理的具体过程,让学生理解规律的内涵和应用范围。让学生规律的应用有一个清楚地认识,避免知识的混淆。

四、问题的设计具有启发性的同时要注重有效性和发展空间

在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的时候要注重问题的有效性和发展空间。启发性的问题固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我们教师不能止步于此,要在启发学生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在对原问题思考的同时,引发一些新的思考。这能够引导学生将问题延伸到一些特殊的情形,学生既能充分思考问题,又能够拓宽思维的宽度。例如,在提出上文中的过山车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问题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肾上腺激素是由肾上腺的髓质分泌的,其受到内脏神经的控制。而我们坐过山车时,因为感到恐惧、焦虑等原因,肾上腺激素就会分泌较多。根据这样的例子详细说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相互联系。这样的问题和上述问题能够环环相扣,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扩展,同时启发性也得到了提高。

在生物课堂上,教师要设计具有启发性同时又具有发展性的课堂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引领学生学会主动探索。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明白知识的根源和由来,提高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启发性教学问题对教学的关键作用,在课堂教学之前,设计启发性的教学问题。首先教师要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认真总结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点。其次,教师在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的时候不要生搬硬套,要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总结,设计适合教学内容的启发性问题。再者,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能只考虑问题的启发性,也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问题的发展空间,在启发学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提升其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启发性的探究是我们广大的高中生物教师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探索更好地设计启发性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仍然是我们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相信经过我们广大教师的不断总结和实践,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定会取得进一步的进展。

【参考文献】

[1]陈丹,张颖之.高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调查[J].学科教育,2003

篇8

一、前言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活动,也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成一个个问题,正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就能启发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考而获得知识的目的。本文就人教版《数学》(必修②)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的第一课时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的教学中借助多媒工具在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谈点做法与体会。

二、借助《几何画板》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几个注意点

1.设计问题紧扣教材的课堂教学目标

“问题”要始终以教材中的基本概念为中心,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直观感知到抽象概括,由学生熟悉的旧知识逐步向新知识过渡,不要急于求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含义,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的定理,并能运用判定定理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针对这三维目标设计如下的问题:

问题1:空间中直线a和平面a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问题2: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没有公共点)来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你认为方便吗?

2.设计问题要适应学生认知水平和有启发意义

一个问题的提出后,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或他人的启发应能全部理解或有所悟,教师应下确估计学生现状,循序渐进,对于较难的问题要设法过渡。借助《几何画板》进行教学时针对学生平时的生活环境设计问题3同学们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具体事例吗?在这个问题设计出来后,老师通过静态和动态的演示(如图),使同学们感知线面平行。

3.问题设计要能展示思维过程和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中有学生问:“老师,你是怎么想到的?”学生之所以这样问,往往是不了解探求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借助《几何画板》软件正好从数学实验的角度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课堂教学进入第三个环节,就是要学生探究思考,“问题解决”的重要环节。我设计了如下图的探究实验并设计了3个问题。

问题1:如图,直线a在平面α内还是在平面外?直线b呢?直线a与平面α平行吗?

问题2:如图,直线b在平面α内,直线a在平面α外,猜想在什么条件下直线a与平面α平行?请同学们互相探索讨论,并证明你的猜想?

问题3:通过同学们的实践探索讨论,发现直线与平面平行关键有哪几要素?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和问题题我解决,自然就完成本节课的关键点。

4.问题设计要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要从学生的兴趣抓起,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提出的问题上,积极、主动的思考。

在学生探究问题1时,由学生自已改变可移直线a的位置,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内部问题,从而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好习惯,比老师在课堂详细的讲解效果更好。设置这样实物和动画实践的情境,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线面平行与否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使学生学在情境中,思在情理中,感悟在内心中,学自己身边的数学,领悟空间观念与空间图形性质。

三、“问题设计”对教师的要求

1.吃透教材

老师讲课的依据是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教学大纲,教材本身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教师在吃透教材,熟悉教材前后联系、媒体的使用情况以及了解学生的情况下,才能设计出一环紧扣一环,引人入的问题。

2.扎实的专业基础和高水平的多媒体应用能力

每设计一个问题和使用什么教学软件,教师心中都要清楚明白,而且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要习中有数,这样指导学生才得心应手。

3.要有耐心

一般教师备课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生对多媒体的熟悉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的,若遇到特殊情况,如有时教师觉得容易的问题,学生反而不能解决,此时教师须冷静、耐心,寻找原因,另找途径,切不可责怪学生“笨”。

篇9

一、问题的设计必须来自于真实的教学内容

问题的设计,一般要具有真实性,这样的问题才有探究的价值,才能让学生更能从问题中学习新知,才能使学生养成诚信的习惯,从而落实了情感目标。因为一般真实性的问题是过程性的问题,它要求学生运用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解释和说明,是教师和学生在问题回答中逐渐形成的,它能使学生继续讨论和不断追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充分展开,学生进入真正的、深刻而有效的系统思维活动之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只提事实性、记忆性、重复性的问题,应多进行理解性、创造性提问,让真实性的问题充满课堂,我想教学效果一定会有价值的。

二、问题的设计必须是多元与发散性的

有效问题的设计应走进真实世界,注重概念的复杂性,重视和开发利用生活世界的教学资源,引入多种解决路径或多个答案的问题,允许多元路径和多元目标的存在,建立一种不确定、开放的知识结构。换句话说,就是一个问题不一定只有一种思路、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情况也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复杂、开放和不确定性的问题,促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帮助学生深入探索世界,在中,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放性问题在具体实践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跨学科的开放性。研究式教学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强调真实情境、合作学习与探索,其课程具有跨学科性、开放性、体验性与实践性。另一方面,开放的问题不局限于教材中的一章一节,或单纯某一种知识,而是涉及到多章节的内容。同一个知识,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

三、问题设计要遵循系统性原则

篇10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2―0114―01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要提高艺术性,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利用典型课例展开问题延伸,体现文本生本思维的有效对接,要在不同角度不同维度推出教学问题,为学生创设适宜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学问题设计还要体现趣味性,要有一定难度系数,给学生造就挑战自我的机会。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教学问题设计时,还要关注其层次性,体现因材施教性教学原则。

一、对应设计,体现文本生本思维契合

数学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等学科特征,这也是很多学生感觉数学难学的原因。教材学习内容有系统性,教师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有效整合教学积极因素,从学生认知实际出发,找到文本生本思维契合点,这对科学设计教学问题有重要意义。由于学生个体学习基础、领悟能力、学习习惯等不尽相同,表现在数学感知能力方面呈现差异性。教师在课堂问题设计时,要考量绝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给出梯度性教学问题。为不同群体学生量身定做教学问题,体现的正是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学问题设计还要具备启发性,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良好的问题设计,不仅能够有效激活学生学习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

二、多元展示,创设适宜课堂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问题展示方式众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作出合理选择。传统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个体回答或者集体回答,这种问题投放方式过于程式化。学生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难以实现。因此,教师在教学问题投放时,需要进行多重考量,提升问题投放技巧,形成重要教学契机。教师口头展示、黑板书写展示、发放问题纸条、多媒体展示、学生提出质疑等方式,只要合理选择,都能够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数学教学离不开课例讲解,教师将教学问题融入课例之中,用问题贯穿课例,也可以为学生学习思维形成鲜明路线图。

在学习《绝对值》时,教师展示课例:两辆汽车,第一辆沿公路向东行驶了5千米,第二辆向西行驶了4千米,为了表示行驶的方向和所在位置,规定向东为正,分别记作正5千米和负4千米。这里的正数和负数只能代表汽车行驶的方向,汽车实际行驶距离是多少呢?学生给出答案:第一辆车行驶5千米,第二辆车行驶4千米。教师继续设计问题:这里的5和4能不能看成是+5和-4的绝对值呢?绝对值如何定义呢,它有什么特性?如果将绝对值的代数定义用数学符号语言进行表达,该如何操作呢?学生思维随教师问题设计行进,很快抵达问题核心。教师列举具体实例展开讨论,逐渐引入绝对值概念,并通过深度解读认知绝对值特性,完成绝对值定义数学。

三、创设链接,升级课堂教学维度品质

篇11

古语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师问题设计必须是学生应该知道的,那些超出学生应知范围的问题,教师在备课中最好不要涉及。否则,学生回答不上来,当众出“丑”,教师尴尬,课堂气氛受到影响。对于那些课堂上不专心听讲的学生,教师有意“亮相”,最好也不要采取这种方法。教师应该设计学生需要掌握的或是所学知识的拓宽和发展这方面的问题,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把教学引向深入。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并不一定需要按部就班逐一讲解,而是设计一系列问题逐步引导:氧气和氢气实验室制法的装置及收集的方法有何异同?为什么一个需要加热一个不需要加热?一个用向上一个用向下排气法?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应该怎样装配仪器?根据其性质又应该怎样收集、验证、验满等。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具有连贯性,学生通过讨论能逐一得出结论。所以我在这一内容的处理上采取由学生自己讨论,然后上台说出他们的实验设计方案,

并亲自动手操作整个实验过程,让其余学生观察,如有异议可相互补充,并鼓励创新设计。

二、问题设计要有目标性

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进行的一个过程,设计恰到好处的教学问题,能诱发学生的深思,并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思维状态之中。因此,教学问题能否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衡量教学问题内在品质的重要标准。

当我们设计的教学流程是将课本知识归纳成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教学问题”,并使之成为符合学生探究心理的“问题链”时,便能有效地引领学生沿着问题情景的顺序去思考和探究,也

就给了学生一条经过努力可以攀登的知识阶梯。教学问题的设计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问题是否有利于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2)问题本身目标是否明确,立意是否鲜明。(3)问题是否符合教学进程的需求。(4)问题出现时机和问题展示方式是否符合学生心理需要。

例如在“盐类水解”的教学中,先由学生测定氯化铵溶液、醋酸钠溶液和食盐溶液的pH值,创设问题情境后,可设计下列问题链,引导学生联想水的电离平衡及酸、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通过分析、比较、迁移,找出上述溶液呈酸、碱性和中性的原因,并联系与其相反的酸碱中和反应,深化理解,从而总结出盐类水解的概念和规律。

问题l: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电解质?是否存在电离平衡?酸、碱是如何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问题2:上述三种盐的组成有何特

点,他们溶于水后溶液呈酸、碱性说明什么问题?问题3:上述盐溶于水的过程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发生什么变化?实质是什么?与酸碱的中和反应有何关系?问题4:如何表示以上变化?问题5:根据以上分析,总结盐溶于水的变化规律。

三、问题设计要有生活性

学生从出生起就生活在这个由化学物质组成的世界里,身边发生的许多现象都是化学反应的结果,生活已经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经验。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往往使他们自觉地去探讨和实践。

例如学习化学平衡,可以把加氟牙膏为什么有防龋齿的作用作为问题设计的背景;学习胶体时,可以创设问题:为什么铅笔混用不同墨水会写不出来?学习乙醇的性质时,可用生活中人们所熟知的“酒为什么是陈的香?”和“烹饪的时候为什么要加少量的料酒和醋?”这样的问题来引入课题。

篇12

打造优质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必须将课堂问题设计进行优化,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注重对小学生的启发和引导,由合理的问题设计做引领,让小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思考,在教师循循善诱和师生思维互动中提高语文素养。下面就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和实施展开浅析。

一、打造合理的问题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都比较感性化,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将学生快速带入文本的特定环境,形成适合的情感和心理氛围,从而为教师提出问题创造条件,顺水推舟进行问题的展示与思考。要让小学生主动对文本进行研究,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与本文教育思想相匹配的情境中,激发小学生对特定学习内容和目标的兴趣,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达成共识。

二、提出合理的课堂问题

1.问题设计的目标必须清晰明确

教师要对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心中有数,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问题设计,并且能够体现层次性。问题要充分考虑到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之间要体现梯度,由简单到复杂、由表面到实质,为教学目标服务。

2.问题要体现针对性

应该明确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热爱和了解学生,能针对小学生的不同能力、性格、爱好等进行分层提问,使语文课堂成为每个小学生都乐于参与并且都有收获的舞台。问题应该难易适中,保护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3.问题设计要新颖别致

篇13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提问,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流思想的一种重要手段;提问,能激发学生思考,引起认识上的矛盾,促进思维发展。

问题的设计是提问中最重要的一环。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如何设立提问点

语文教学中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用提问来进行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过于依赖提问就会造成满堂问,不利于突出重点。问题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关键处设点。关键处:一是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关节点;二是指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难点。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节关点设计出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就能揭示中心,并且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我提出箭明明是骗来的,为什么偏偏用“借”?(其实这不但点明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而且暗示这些“箭”在将来作战时还要“还”的。)随着老师的讲述,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思考起老师提出的一串问题。

2.在具有思维价值的细微处设点。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优秀作品的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人物的一个细小动作、一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往往都能体现出作者的心内,蕴藏着深刻的含义。教师可以在这些易被学生忽略而对表现主题有密切关系的细微末节,设问质疑,启发学生探微发隐,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教学《检阅》时,学生整体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我出示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说。让学生观察这两句话的量词“个”“些”的细微差别,探究博莱克棒在哪儿?儿童队员们棒在哪儿?学生通过深入思考,认真咀嚼,升华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3.在文章中看似矛盾之处设点。课文中有许多从表面看存在矛盾的地方,在此处设点,通过提问直接引进矛盾的对立面,其激疑效果非常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把课文理解的更深。《穷人》中桑娜盼望丈夫出海归来,为丈夫的迟迟不归“心惊肉跳”。但当她抱回了西蒙的孩子后,又是那样“忐忑不安”,甚至门响声都使她“惊得站起来”,这难道仅仅只是怕自己挨揍吗?

4.在文章重复强调处设问。不少课文,作者运用了重复的修辞手法,以强调某种感情的强烈和深沉,在这样的地方设问,可以引导学生充分体现作者的感情内涵。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中三次出现了“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话,《林海》一课中三次出现“亲切、舒服”一词。小学语文课本的许多课文中都有这样的例子,抓住了这样的例子,就等于抓住了作者所强调的思想内容。

二、问题的难度和坡度

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他们思考的积极性;问题过易,学生不用动脑思考就能轻易答出,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在未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之前不能回答的,而应是班里大多数学生经过主观努力之后能够回答的,就是“跳起来能摘到的果子”。如果设计的问题过难,可以设计一些搭桥式提问。

提问难度的研究中有个概念,即“解答距”。所谓解答距就是让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才能解决问题,让思维的“轨迹”有一段“距离”。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调配问题的坡度,为学生增设台阶,使之能拾级而上,直达知识的高峰。

三、问题的密度

有关的研究表明,我国的课堂教学中有近一半的提问是无效的。课堂提问密度必须适中,如果密度过大,速度过快,学生就不能对这些提问进行冷静、独立的思考,只能跟着教师的提问跑,起不到砥砺思维的作用。如教学《马克思研究学问的故事》一课,在四十分钟里教师共提了49个问题,平均每分钟学生要回答1个以上的问题,课堂上师生之间一问一答,此起彼落,尤如一场“高速度”、“高频率”的对话竞赛,可谓热闹矣!全班41个学生,对教师所提的49个问题,比较有印象的只有4个。其他的问题只是浮光掠影,教师问过算数。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如此之差,尽在不言中。

教师对待教学中的提问,要注意精心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巧妙而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加快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进程,也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郑品安.课堂提问艺术与能力培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