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家庭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家庭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2: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家庭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家庭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篇1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每个儿童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家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备着社会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据专家分析,幼儿有如下方面的表现优势:①天然的早期化:②巨大的感染性:③强烈的针对:④间接的传递性.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很好,这对幼儿早期的成长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反之,就会阻碍儿童的发展和成长.由于幼儿在家里受到父母的第一教育,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性.例如:受过家庭礼貌教育的幼儿来到幼儿园后,他会向老师问好,离开幼儿园时会向老师说谢谢.在智力上,这类幼儿也明显比没受过教育的幼儿强,他们反应敏锐,动作轻快,能完成教师安排下的作业,其质量很好.老师要经常配合幼儿家庭进行教育,帮助纠正其不良的习惯.例如:特别幼儿爱吃零食,老师要结合家庭教育,使家长做到在幼儿上学前,让其能吃好早餐.此外,不要给孩子零花钱.培养其从小注重节俭的习惯。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在素质教育战略中具有奠基性地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落实,学前教育将在政府管理、教育公平、质量提升、机构改革深化、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形成和国际融合等多方面呈现出发展趋势。把握学前教育未来发展前景,顺应其发展方向,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二、改革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学前教育的专业课程是培养师范生职业素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通过对与幼儿教育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游戏理论、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史及教学法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幼儿教育思想观念,懂得幼儿“保教”规律,掌握对幼儿进行各种知识的教学和组织幼儿各种活动及管理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教学与科研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及有机结合“三位一体”的幼儿教育的能力。

    改革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积极性与创造性都受到某种压抑。改革后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必须实现从“教”向“学”转变,实现“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转变。教师自身要密切关注幼儿园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及时根据幼儿园教育发展的实际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际。如目前许多幼儿园开展了英语教学活动,但时至今日,高师教学中依然回避这一有争议的教育现象,致使高师生毕业后虽有较好的英语教学的基础,但仍然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在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活动。对于这些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主动出击,引导高师生展开讨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学中,我们提倡案例教学,通过大量详实的活生生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激发高师生积极思索,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另外,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淡化教师权威和书本权威,相互交流,相互切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不用意见。

    三、学前教育机构改革不断深化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将加快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步伐,在市场机制下,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将不断涌现。

    1、积极稳妥地推进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要实现2020年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5%的目标,单靠正规的公办幼教机构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办好公办幼儿园,使其成为示范的基础上,依照公办的标准大力扶持民办幼教机构的建立,形成公办与民办相结合、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社会参与多元化办园体制,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将是未来学前机构体制改革的趋势。

    2、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随着国际合作的扩展、深化,吸引境外学前教育机构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国际化需求的良好途径。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具备先进理论、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的学前教育实践者,通过不懈努力确立学前教育的发展地位,增强学前教育内涵,提升学前教育的发展层次,建立在本土丰富实践基础上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将得以成形、完善,逐渐形成中国特色。同时,国际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国际融合也将进一步加强,通过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拓展学前教育视野,增强学前教育发展动力,从单纯注重引进外国理论转向借鉴适合中国幼教的西方先进理论和经验,为创新本土理论服务,为提升中国特色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服务。

    总之,只有实施学前教育的管理,学前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学前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学前教育机构改革深化等方面展望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和趋势。才能在基础上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将得以成形、完善,逐渐形成中国特色。

篇2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26-01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维护其政治统治的必要工具,广泛的存在于各个国家。美国为了渗透其意识形态和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也从很早就开始了对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即其称所称的“公民教育”。在从殖民地时期至今的漫长历史进程内,美国公民教育的实践也不断深入和发展。其指导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教育手段和技巧得到了改进,教育渠道也得到了扩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一、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优势

(一)丰富、完善的指导理论体系

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涉及教育学、政治学、法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复杂的科学,需要有完善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和支撑实践活动的开展。相较于其他国家,美国在这一方面有显著的优势,众多的学者提出了许多的理论构建。其中如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着较大的影响。此外,还有拉斯等人的价值澄清理论、版杜拉等人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弗兰克纳的“折衷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等。在众多的理论体系中,政治社会化理论是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理论中处于主流地位、影响最大的。这一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历经不断的发展丰富,在以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上都有所研究。正是由于这一系列强大的理论体系的支撑,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引导。

(二)教育手段、方法和技巧上的优势

美国的国民教育之所以成效显著,能取得其设定的目标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对教育技巧的运用和把握,能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放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方法上注重运用隐形教育,隐性渗透和显性灌输相结合。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美国的学校也开设有相关的课程,如其在在学校中广泛开设的公民教育课程。但是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优势就在于其“润物细无声”上,即隐形教育上。他们比较少的运用到直接灌输的方法,而是将其公民教育的内容穿插在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穿插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和喜闻乐见的一些事情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美国利用其在传媒、网络等方面的优势来进行某些意识形态的灌输。正是一系列隐性教育的运用,使受教育者在不自觉中接受了其政治观的教育。

(2)在学校教育之外,多种教育手段并用,即追求教育的社会化。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张社会化,即注重运用各种社会力量的合力进行教育,在学校教育之外,美国政府充分利用家庭、社会、宗教、社区等多种渠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除上述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外,其他社会力量如社区、社团、宗教、政党等也广泛的对公民进行着思想政治的渗透和灌输。

二、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对我国的启示

研究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通过总结其优越之处,以期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某些积极的启示和借鉴。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在以下几各方面来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高效开展,必须有丰富的、科学的、完善的理论基础作为其指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美国公民教育的实践上总结出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虽然在几十年的短暂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我们仍应清醒的看到,在这一领域我们仍有很多的课需要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存在着起步晚,研究不够深入等缺点,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才能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带来有力的理论支撑。

篇3

二、教育学的精神品格:以人性的塑造提升教育理念

人的存在本质上是精神的存在,教育理念也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教育学就是把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作为重要研究范畴的科学,并运用意义分析和解释的方法来研证与人性有关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等,这是检视教育学学科品格的客观依据。“教育科学是一个开放的、具有强烈参与性的人文事业”,是一门唤醒人性、塑造人性的科学,它以人性的解放为核心理念,又以关于人性的哲学为理论基础,并归结到人性的发展,因而“无论从教育的历史与现实,从教育的实际与理论,从教育的使命与功能,从教育学自身,都说明教育学是属于人文科学的”。把教育学和其他学科从属性上区分开来,如同人类蜂箱有规则的分化过程———其他学科让人具备判断自己专业范围内事务的能力,教育学则致力于社会普遍人性的展现。换言之,教育学是一门人性教育的科学。教育学的宗旨就是从根本上唤醒人对在世意义的反思,唤醒人对真、善、美的内在追求,使人成为具有求真、向善、唯美、尚自由的主体精神的人,而不是一个仅有学问的人。在本质上,教育学是一门良知之学,因而是较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医学抑或其他学科最悠久、最重要、最具引领作用的科学。恰如法国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代表弗朗索瓦•拉伯雷(FrancoisRabelais)所指出:“没有良知的科学便是灵魂的毁灭”。事实上,民主生活中最需要的也是那种为了全体人民以及整个社会普遍人性展现的人性教育。即使对于现代化的成就来说,人类那种无拘无束的标新立异精神也具有与技术专业化同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种存在于人使人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正是源自人类智力深处的人性教育。如果我们的理想是使人类的智力仅仅成为国家技术装备的一个器官,我们则可以轻而易举地抛开教育学,让人在世间任意地作恶。最优秀的学校一定是有教育美德的学校,最优秀的教师一定是用美德去塑造学生,最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一定会在教育学的廊坊里行走。只要灵魂尚在,教育学的高尚品格就不会泯灭。

三、教育学的发展品格:以生命的关怀成就教育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而人是生命的存在,教育学就是通过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提示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唤醒生命中沉睡的灵气,开启生命中尘封的本能,发掘生命中潜藏的动力,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这是评价教育学学科品性的价值标准。教育学是高度关怀生命价值的科学,或更直接地说,教育学是生命科学,因为教育学是一种促进生命和谐发展的艺术,这种艺术起源于人之特殊生命的活力,并使人的生命活力进一步腾升和上扬。费尔巴哈说:“生命是一切宝物中最高的东西”。一颗伟大的灵魂,必然会强化生命的特征;一门伟大的科学,必然会重视生命的价值。教育对象所指的人,即使他们并不是美丽的天使,他们也绝不会是没有生命的泥土。因此,无论是教育学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认识生命的价值,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悦纳生命,提升生命,关怀生命,科学的内涵才能在朦胧的生命意识中繁荣起来。德国教育家O.F.博尔诺夫(OttoFriedrichBollnow)在回顾20世纪前期的德国教育学时指出,“现在的僵化的传统生活方式压制年轻一代在生活中施展才能,因而他们起来反对它。”在博尔诺夫看来,生命的唯一形迹就是发展,一切静止就是死亡,因此理智是永远不能了解生命的,只有感觉和直观才能有所领悟地把握生命,而教育学就是使人具有良好的感觉和直观的科学。或许有人认为,不学教育学也可以成为教师,也可以传道、授业、解惑,对此我不敢苟同。如果一门学科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只是训练培养专精技术人员,而失去了生命的关怀、意义的寻求及人生视野的开拓,即使能训练出专家,这些专家也不过是行尸走肉,充其量只是一堆没有生命情怀的技术纯良的机器人。不但如此,这样的人还会践踏生命,肆虐生命,他们的知识越多,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就像道德沦丧的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搞细菌战一样。教育就是要在人的心田里撒下爱与德行的种子,使生物人、自然人成长为具有生命情怀的人。若失却生命情怀,便失却教育价值;失却教育价值,便失却存在意义;失却存在意义,全不复有初矣!

四、教育学的超越品格:以灵魂的安顿组织教育活动

人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也是解开教育活动中主体性发展之谜的一把钥匙、一个入口。如果我们从教育学的研究中对教育活动寻根求源的话,就不得不承认在人的肉体和骨骼中,存在着一种灵魂,它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载体,具有比整个物质世界更大的价值。在不可复原的、无拘无束的教育活动中,人的灵魂得以净化,人的精神境界得以超越。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认为,儿童具有他自己的真实活动,而且不真正利用这种活动并扩展它,教育就不能成功。这一论断既使卢梭成了教育界的哥白尼,也使教育学走进了精神科学的世界。某种意义上,教育学也可称之精神科学,但它主要集中于探讨灵魂的塑造。亚里士多德曾将灵魂描述为任何生物体的首要生命原理,并认为在人身上它被赋予了超物质的理性。在教育学的研究中,灵魂实际上是一系列教育活动的结晶,体现了教育思想的升华。“与人类的其他实践活动领域相似,教育实践活动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而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在实践中,教育活动也许同样其他活动一样,依赖于那些最微不足道的、非必要的物质而存在,但教育活动在根本意义上是由于人之灵魂的存在而存在的,灵魂支配着人存在的时间与空间,也支配着教育活动存在的时间与空间,教育必须以人的灵魂塑造为主旋律,并以人为中心来组织教育活动,促进人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如何充分生成。他把教育活动归结为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活动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活动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以心灵滋养心灵,以灵魂安顿灵魂,而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绝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真正的教育就是使具有不同天赋才能的人,自己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教育者把学生束缚于知识的战车之上,即使学生有朝一日能够学富五车,那学生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无论他对教育学理论研究得如何深入,如果他缺乏那种对教育灵魂的参透,他就不可能组织好教育活动,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实践者。

五、教育学的规范品格:以智慧的启迪探索教育规律

倘若把教育与人的发展浓缩为一个规范化的概念,那就是“教育智慧”的生成。为了促进智慧的生成而探索教育规律,这是教育学与生俱来的学科品格。所谓智慧,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谁能更擅长于并更真切地教授各门知识之原因,谁也就是更富于智慧;为这门学术本身而探求的知识总是较之为其应用而探求的知识更近于智慧”。当教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之时,它就是以启迪智慧为基础的。“教育学是一门爱智之学,而且是一门与哲学等其他相关学科不同的爱智之学,尽管他们都以智慧的获得和拥有为终极指向。”杜威曾非常清楚地指出:“教育是哲学的实验室,哲学是教育的一般性指导原理。”这里的原理,与其说是一种正式规范的陈述,不如说是一种修炼智慧的习惯,因为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就是使学生掌握一些训练智慧的普遍原理。知识作为训练智慧的桥梁,本身并没有价值。知识作为一种智慧的存在,只有当一个人摆脱了教科书,烧掉了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而背熟的细节,这时,他学到的知识才有价值,也只有在这时候,知识才能上升为智慧。人类智慧有多么复杂,教育就有多么复杂,教育规律就有多么复杂。教育规律的复杂之处,正是教育学的用武之地。教育学是一部包容着理智智慧、道德智慧与情感智慧在内的全体人性经验和全部民族文化的科学著作,它不是固执己见、一识之理的学说,也不是用律令和逻辑推演来解释知识和教育现象,而是从思考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教育对象的智慧的存在。简而言之,教育学是关注人通过知识积累而生成智慧与全面发展的科学,关注的是教育如何使人成为人的智慧。如果说其他学科的任务是教人求知,那么教育学的任务就是教人怎样更好地求知;如果说其他学科的责任是教人开智,那么教育学的责任就是教人怎样更好地开智。教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还表明,没有教育学,学校教育就会经常熄灭学生的天赋才能之火,依靠虚假的知识骗取学生对理学的、工学的、农学的、医学的渴望。学校里可以不开设教育学,但所有教育者都应该懂得教育学,因为世界上除了教育学之外,没有任何学校或课程可以将教育智慧教授给人们。教育学的神奇力量就像经验像认识的基本原则一样:既无法言明,却又启人心智。

五、教育学的反思品格:以个性的解放提炼教育方法

人的个性丰富多彩,万紫千红。教育的本能在于不断进行反思,从而开启人的天性,使人的个性品质异彩纷呈,表达方式复杂多样,思维方式别具一格,这是教育学的价值皈依,也是教育方法论建立的逻辑支点。从教育学使人形成为人来讲,教育学是关于人的个性发展的反思性学问,教育学是人学。英国教育学家约翰?怀特海说:“我们的教育应该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应该促使每个人把自己视为一个与众不同的意识中心”。无论过去的人,还是现在人的,都有其隐藏的精华和独特的气质。只要教育者善于因材施教,每个人的个性都可以得到合理的张扬。遗憾的是,传统的教育方法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是传授知识的机器,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是讲解固定教材的奴才,学生是驮着书本知识的蠢材。在整齐划一的学校教育中,仿佛大、中、小学系统就是一座工厂,学生就像原料一样从工厂的后门进去,然后又像产品一样从工厂的前门出来,学生本能中所潜藏的个性消失了,成了一个个“半面人”。反思“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美国教育家杜威对机械的、单调的、自上而下的教育方法曾进行了深刻批判,并强调教育方法要致力于培养个性、发展个性,他主张“教育必须以经验为基础———这种经验往往是一些个人的实际生活经验”,并认为“在世界上没有一种训练像经验的训练那样严格地受到理智的发展和指导的检验”。在任何时代里,对个性的束缚、压抑和摧残,实际上就是否定人的主体性,抹杀人的创造性,消灭人的积极性。积极的个性解放,归根到底,就是教育思想的解放,就是人本身的解放。实现个性的解放,必须对传统教育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深刻反思,因此,不同学科的教师都必须学习教育学,这不在于教育学比其他学科更高深,而在于教育学具有更强的实践教育价值,因为教育学诠释各门学科必须共同秉持的教育方法论原则,即教师何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品质、个人爱好和个人兴趣能力,为学生指出适合其个性的发展方向。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学科中感受到优雅、美妙和乐趣,能够从文学艺术欣赏中感受到理智,从医学解剖中感受到神奇,这就达到了受教育的最佳境界。教育学告诉每一位智者,不要把知识和盘托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由地思考,让幻想尽情地奔驰。不只是在中小学,即使在幼儿园和大学里,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也是普遍适用的。最优秀的学校一定不是按某个固定的模式办出来的,最优秀的教师一定不按某个固定的模式去塑造学生,最优秀的学术工作者决不会在固定的模式里行走,最优秀的管理者决不会用固定的模式去经营……,在一个真正优秀的团队里没有固定的模式,真正优秀的教育决不会有固定的模式。世界上最著名的学府,都是极富个性的学府;世界上最知名的学者,同样具有极强的独立个性。如果我们希望中国的教育能够在世界之林里有一席之地,没有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我们能够改变千所学校一个样、千个学生一个样么?假若千所学校千个样,千个学生千个样,是不是更好?

篇4

我国美术教育史涉及美术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各个层面,我国美术教育发展史蕴含着美术兴邦的历史经验。通过展现美术教育的历史,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中华美术多方位的总体认识,对美术教育事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为:第一,能为正确认识美术教育的性质、特点和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思考依据。第二,是改革我国美术教育与我国美术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必要因素。

研究我国美术教育史要在深入挖掘和大量占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美术教育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各个层面的深刻变革过程,探讨美术教育的产生、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内在联系,展现我国美术教育走过的辉煌历程。我国美术教育史不仅要勾勒出我国美术教育的总体发展面貌,并要史论结合,概括出各个时代的特点,找出规律性和特殊性。美术教育史研究必须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为指导思想,研究各时期的美术教育现象、教育形式与教育思想的社会政治文化历史关系。紧密联系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并广泛吸收学术界科学研究的成果,对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历史作出整理。在宏观上把握教育思潮流向的前提下,对具体的教育制度、教育经验进行剖析和梳理。美术教育史研究紧密联系着历史学、社会学、美术史、美术学等,美术教育史研究要思路开阔,在综合其他学科史学研究的成果上建立新的美术教育考证方法,借鉴教育史研究的一切具有科学意义的成果和方法,博采众长,努力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在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中研究美术教育发展的历史。

美术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继承和发展着人类的文明成果,传播、保存、融合、发展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形成、生存及发展的生命机制。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对人们的社会心理、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文化传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成为整个文化建设的基础。

篇5

如同我国现时代整个的社会文化一样,德育文化处于既有德育文化趋向消解、新的德育文化正在建构的文化转型阶段。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过程实质上便是既有德育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那么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怎样看待传统道德与德育呢?传统道德与德育体系中又有哪些因素具有现代因子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能够纳入正在建构中的新的德育文化,并为与现实的德育所用呢?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既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新的德育文化的需要。我们不可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脱离国情。在急剧变改的社会中,对传统的维系与科学地弘扬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因观念突变而出现的思想阵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的德育文化的建设固然以对传统的扬弃为重要特征,但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是我们赖以建构新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基础。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依据基础而创造新的思想,而是依据基础而改变传统意识。对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而言,所依据的“基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据此应予改变的“传统意识”主要包括了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的精华。

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虽有糟粕,更有精华,继承其精华,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及德育学科建设,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礼、义、廉、耻、信,以及孝等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具体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强调集体利益)、辩证思想(具体表现在强调“为政以德”与人际和谐)以及“先义后利”等,虽然其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但都拥用合理内核,所蕴涵的基本价值有一定的超时代特性,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结合现实赋予必要的时代内涵,完全可以变现实的德育及新的德育文化建设所用。在研讨过程中,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传统道德与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也包括了儒家以外其它学派(比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在内,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儒家的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会上,有些专家学者专门就“先秦道家的德育思想”、“《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研讨,与会者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传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个实践问题。那么,在批判继承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必然要遇到三大矛盾,即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要正确解决三大矛盾,必须区分、认识和处理这三大矛盾关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的原则;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以为指导,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原则。在对待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的问题上,“五四”以来更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度和主张:一是毫无批判兼收并蓄,食古不化;一是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受其影响,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中也多出现过国粹主义与的错误。与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今天仍有必要批判和警惕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基于对此现象的高度关注,有的与会者提出,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尤其需要遵循这样四项原则:1.化为现代的而非守成的;2.实践的而非体用的;3.抽象的而非具体的;4.历史的而非学理的。

二、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学自80年代初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受到这样一种非议,即认为它缺乏理论,没有科学的体系。与会的专家学者勇敢地面对这种非议,视之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一种动力,站在使德育学更为完善的维度上,就德育学的学科性质、德育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既有德育原理教科书的体系编排等问题作了研讨;与此同时,运用整体辩证思维、系统论、现代全息论等现代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出了新的德育学理论及体系。

究竟怎样认识德育学的学科性质,与会的专家学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应用学科。在这种观点看来,德育学是从德育的现实出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德育的本质问题,并运用从实践中总结来的德育规律去指导实践,其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学是具有多种性质、多种功能的学科群,包含众多具体的德育学科,比如德育社会学、德育心理学、德育哲学、德育工艺学等,不同的具体学科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功能。

一门学科的概念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科的科学性。德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仍有作进一步界定的必要。在这一方面,与会的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德育”的内涵、外延、功能、目标、任务等作了探讨。与会者认为,我们现在对德育所下的定义仅仅是自学校教育的维度出发的,因此无法涵盖社会及家庭教育中的德育的内涵:一般认德育的外延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但在教育学的各个领域的阐述过程中,却只有道德教育是贯彻始终的且有实在的内容;在表述上,“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价值”、“德育的作用”并存,有的专家主张用“功能”更为确切;至于德育功能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它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超越一面,我们强调它的现实功能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它具的的超越现实的功能,即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的功能;德育的“目标”与“任务”是有区别的,“目标”是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任务则是根据目标所制定的具体化措施,现行的《德育原理》及德育实践中将它们合二为一是不恰当的。

德育学科建设必须走科学化之路,那么,德育学科怎样才能科学化呢?

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现阶段应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清除旧观念,德育学是一门科学,有自身的思想体系,不能囿于政治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要处理好与现实德育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关系:德育研究的任务之一是为现实德育及有关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提供思想依据,而不是为现实德育及已经提出的方针政策寻找依据。

第二,德育学的研究应突出重点。首先应加强德育过程的研究,这是因为对德育过程的认识,既是德育学的理论问题,也是取行德育实效性关键;其次要加强思想品德测评和德育评价的研究。这个问题是实践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德育理论研究的一个弱项。

第三,应注意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目前的德育研究往往注意重问卷法和测量法,其实它们各有优缺点;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也都有不足之处。

如何运用现代新思维方法加强德育学科建设也是与会者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有的专家依据主体性理论、系统论及现代全息论提出了“主体参与式德育理论”,并据此提出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

“主体参与式德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篇6

在封建社会,国家的官僚机构更加完善,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进一步加强,而封建社会的等级性又主要是以血缘纽带、世袭等方式来维系,因此,家庭是封建社会主要的社会组织形式,家庭教育的地位也变得格外突出。当时的思想家、教育家对家庭教育有过较多的论述,家庭是封建时代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封建统治阶级认为家庭教育是关系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维护既得利益,就要抓住社会最小的细胞——家庭,把家庭教育作为强权政治的工具。关于这些见地,其实在奴隶社会早已有之,只是到了封建社会则更为明显。

一、封建社会的家庭教育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但由于秦朝“禁私学,以吏为师”,私学的发展受到限制。唐代打破了经学独霸的局面,增设书学、算学、律学等,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家庭教育的内容。宋明以来,课程逐渐扩大为读书、习字、作文、算术以及结合道德教育与行为规矩训练。教育流向社会更低下的阶层,蒙馆、私学比较普遍,开始编订家庭教育的教材,如被奉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的——《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家文》。把识字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知识教育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文道统一”、“文以载道”。

(一)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家庭教育

两汉有大量的家训问世,其中,帝王家训成果丰硕,如魏主曹操的《诸儿令》、《戒子侄》、《遗令》,蜀主刘备的《遗诏敕后主》,清代康熙的口录,雍正注译编辑的《庭训格言》和《圣谕广训》,的《曾文正公家训》等典型代表,至今仍广为流传。

《手赦太子》是刘邦临终前告诫儿子刘盈一定要刻苦学习,担当起治国安邦的重任的体己话,正是开国皇帝刘邦的良好家教,为汉朝的强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司马谈的《遗训》在教子治学方面的成就可以说是一座历史丰碑,正是受到父亲的鞭笞、激励及其敬业精神的感染,司马迁出色地完成了续写《史记》的伟大工程,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

魏晋南北朝时期,诸葛孔明的《诫子书》和《诫外生书》是我国古代家训的杰作,诸葛孔明的家训文笔流畅,对后世影响极大,比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志当存高远”等优美词句则是出于此。“竹林七贤”的主要代表人物嵇康特别注重良好品质的培养,在其《家诫》中告诉子女立身、行事、做人、治学之道,这是中国家训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独立成篇的家庭教育专著,共七卷20篇,内容丰富、对后世影响深远,书中主要运用历史及当时事例教导子孙立身治家、人际交往、修身养性、出仕为官、为文从艺等方面的道理。南宋陈振孙评价其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直斋书录解题》)。其中,有至今传诵的名言,如“潜移默化”(原为“潜移暗化“)即出自《慕贤第七》:“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对,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还有“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颜氏家训》把中国古代家训推向高峰,是一部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的代表作,标志着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成熟。

(二)唐明清的家庭教育

在唐代,帝王家训占有重要的位置,唐太宗李世民的《诫吴王恪书》、《戒皇属》、《帝范》堪称帝王家训的典范。唐太宗在《戒皇属》中说:“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其喜怒。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贞吉… …”。

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用纯(自号柏庐),他根据自己毕生研究,以儒家“修身”、“齐家”的核心思想为宗旨,广采儒家的为人处世经验、方法编撰而成《朱子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朱子家训》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线、以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为内容的家教名篇,讲述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意在劝导人们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该书自问世以来就广为流传,在清代及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的课本之一,并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其中的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尊敬师长,勤俭节约,邻里和睦等,在现代社会仍有重大意义。然而,其中也不乏封建腐朽思想,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迷信报应,“见色而起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自得守旧“守分安命,顺时听天”等受当时历史局限性影响的思想,我们则应该理性对待。

在清代较有名的帝王家训是《庭训格言》和《圣谕广训》。康熙鉴于“风俗日敝,人心不古”的形势,要“尚德缓刑,化民成俗”,继续加强教化,康熙九年向全国颁布“上谕十六条”。雍正对“上谕十六条”极为重视,对其逐条解释而写成《圣谕广训》,于雍正二年颁行天下,形成了以孝治天下的政治思想纲领。

二、近现代的家庭教育

(一)清朝末期的家庭教育

近代中国的家庭教育虽然仍保留了较多的封建社会烙印,但是相对来说加入了不少开放性的元素,比如注重女子教育,提高女子素质,“女学原不仅保育幼儿一事,而此一事为尤要;(假)使全国女子无学,则母教必不能善。”这相对于封建传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的家庭教育在近代是比较有名的,直至今天仍有较大的影响力,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同步,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曾氏家族治家一向严格且有章法,内容丰富,包括教导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做官等方面,其主要思想有:“1、坚持祖传的治家之法,即‘八字,三不信’,即考、宝、早、扫、书、蔬、鱼、猪,2、坚持自己的教子之法是‘八本’、‘三致样’;3、教子弟读书做学问。4、勤劳俭朴,不要懒惰奢华。5、要求子弟谦恭谨慎。”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张之洞、张百熙等人的努力下,在全国推行“癸卯学制”,并通过《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这是中国家庭教育史上第一次把家庭教育法制化。

(二)时期的家庭教育

1919年,的爆发,标志着的开始,促进了在中国的传播,同时西方思想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现代家庭教育的开端。现代家庭教育继承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优点,更融合了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可谓中西合璧。

这个时期,不少学者试图建立家庭教育科学理论体系,如原广东省省长朱庆澜在《家庭教育》一书中,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原则、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鲁迅先生在他的《二十四孝图》《上海的儿童》《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等作品中,也对家庭教育的有关问题展开了精辟的论述。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对家庭教育深有研究,“活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1925年出版的《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一书中,该书对家庭教育的意义、内容、原则和方法等进行了论述。此外,他还著有《儿童心理之研究》,担任《幼稚教育》、《活教育》、《儿童教育》等刊物的主编,对现代家庭教育的贡献巨大。

三、结语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它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各个时期的家庭教育发展状况、形式、内容等方面也各有不同。在今天经济发展迅猛、科技日新月异的全球化时代,研究家庭教育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家庭教育的合理因素,充分开发和利用传统家庭教育的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借鉴作用,又要剔除传统家庭教育的不合理因素,去粗取精。因此,寻求一种适应时展、适合社会需求以及符合人的主体需求的新型家庭教育形式,是摆在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篇7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终生的家庭思想政治教师。父母的教育与影响对孩子一生的社会化过程起奠基作用。谈到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想到学校或社会,往往忽视家庭的作用,而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方面。重视并充分发挥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于一个人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政治社会化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是父母一生的责任与使命。它是学校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始化,同时也是其他家庭教育功能得以有效发挥的前提。但是在现代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使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本文主要对目前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了相关阐释,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能够引起各界的重视,从而改变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最终促进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一、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

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对子女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中,它并没有引起人们(尤其是家长们)的高度重视,以至于在当代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了诸如内容失衡、方法错位、环境“失职”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失衡。

当今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功利性。作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者——父母,其教育内容与教育观念也出现了明显的重智轻德的倾向。他们过度地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诚然,在信息化时代,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个人光有知识,没有高尚的道德品行与健康的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很显然也是难以立足于当今社会的。无数杰出人物的成功事例与无数失足人员的惨痛教训,更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德与智的辩证统一关系,更使我们懂得在个人成长成才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智力教育的单一化与片面化而培养出智力超前、道德滞后的“畸形人”,无论对个人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幸福融洽,还是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是不利的。

(二)方法错位。

在当今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许多教育方法不仅是不理智的,而且违背了子女的成长规律。比如,专制式的方法。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父母始终把自己摆在权威者的位置上,用命令的口吻、统治者的权威,对孩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在无形之中采用了抹杀孩子的主体性、能动性与选择性、放任式的方法。这类父母对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不闻不问,实行“放羊式”的管理与教育,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没有一整套科学的教育方法与内容,无视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溺爱式的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应有的理智与分寸,对孩子的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一味地纵容迁就。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走进孩子心灵的教育活动,父母作为家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运用正确的方法,结合自身的特点,遵循客观规律,真正地做到情感与心灵的对话。

(三)环境“失职”。

“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在家庭中进行思想熏陶、道德传递、知识教育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它的各个要素都来源于家庭,决定于家庭,又反过来对家庭产生深刻的影响”①。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生活环境和思想精神环境两个方面的内容。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把握好对待子女的经济尺度,既要努力为其创造良好的消费条件,又要关心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生存能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②。现今,一些家庭缺失良好的精神环境。如单亲家庭的不断涌现,父母婚姻关系的破裂,隔代的不理智疼爱,父母双方教育内容与方式的不一致等,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由于父母自身的文化素养、思想觉悟、认识水平的有限,对孩子并没有产生一定的教育说服力,而且在思想与行为方面并没有以身作则,没有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教育榜样。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思想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养成。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民主的沟通方式,父母的言传身教,才能优化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二、加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当前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而是存在着诸多的现实问题。如何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使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一)更新观念,注重学习。

要解决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更新观念,特别是父母的错误观念。只有观念正确,才能实施正确的教育。要大力开展宣传与教育,使父母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认识到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充分认识到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平等的地位,肩负着同等重要的使命,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要成才就必须先成人,而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是成人的基础性教育。与此同时,学校与社会也要重新定位家庭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结成统一战线,而且要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共同致力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要注重学习。家长要提高自身素养,学习与借鉴一些成功的中外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论与成功经验,并对自身的教育思想与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借助现代传媒工具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丰富教育体系,使自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符合时代特点,符合子女的发展需求与成长规律。

(二)优化内容,创新方法。

在内容方面,要根据子女的发展特点与成长规律,选择合适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孩子的全面均衡与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吸收与借鉴,积极汲取其他国家在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中国家庭、中国教育与中国子女的特点与需要,对中国式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符合教育规律的改革。在方法方面,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与时代需求,在适用的原则上创新方法。由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渗透性、情感性等特点,因此在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平等、尊重的亲子互动关系。父母用自身的言行,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实,在日常生活中循序渐进地对子女进行教育。思想品德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不是硬性灌输就能形成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具有的特点,恰好符合思想与行为形成的客观规律。比如:充分利用家庭聚餐的时间,进行沟通交流,这种交流不拘泥于刻板的说教形式,又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下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借助社会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教育资源对孩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现代传媒工具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巧妙地了解、理解与尊重孩子,等等。

(三)改善环境,言传身教。

从宏观上讲,这里的环境是指社会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所创造的“大环境”;从微观上讲,主要指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小环境”,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婚姻关系、父母自身的素养。一方面,社会应该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家长开展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包括物质上的大力援助(如出版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刊物,创办家长培训机构),以及精神上的支撑(如加强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的社会传播物进行管理,优化社会精神环境等)。另一方面,家庭要为孩子塑造良好的家庭内部环境。家长不仅要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保持婚姻完整与家庭和睦,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与道德修养,以身作则,知行统一,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而且要遵循孩子成长与教育的客观规律,按规律施教。

(四)加强协调,形成合力。

就家庭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主体是父母;但就对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家庭、学校、社会是三位一体的,是不可分离的。对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单一的过程,也不是任何单一的力量所能独立完成的,它是诸教育通力协作的结果。因此,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主要有内外两方面。一方面,在家庭内部,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对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要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在家庭外部,家庭、学校、社会要保持目标的一致性,保持教育的连贯性,保持教育内容的协调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三方教育力量各具优势,但也不可避免地各具缺点。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创造最大合力,是研究的重点与关键。比如,家庭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具有情感性、渗透性的特点,但缺乏理论的科学性与完整性,教育中易出现情绪化,即感情用事。而这些不足正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理论的完整性、教育经验的丰富性、管理的严格性等优点。因此家长应与学校教师加强联系,丰富自己的理论体系,吸取更多的经验教训。同时,家长可能对一些不良社会影响无所适从。这时候社会各界就应该加强对社会的管理,大力配合家长开展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家长减少一些来自社会方面的阻力,使得家庭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进行。

注释:

①②贺幸平.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5.

参考文献:

[1]祁海芹,于杨.现代家庭教育十大弊端诊断[J].辽宁教育研究,2007(9).

[2]刘社欣,郑永延.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理论与实践研究[M].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庞军朋.当代家庭德育教育应借鉴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4]王良,郝晓燕.家庭教育特点与家庭德育优势[J].青年探索,2004(5).

[5]刘妍熙,罗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2.

篇8

学校心理教育是指以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教育,是学校深化德育工作,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体系是一种反映学校心理教育的一般特点和总体操作的抽象图式,集中体现了心理教育系统中的主要因素、基本结构及相互关系。这个理论体系与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密切相关,是在目标制约下构成的多层次、多种类的三维系统。根据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它应包括心理教育的学校目标系统、个体目标系统和学校组织系统三个方面。

一、心理教育的学校目标系统

学校目标系统是在实践探索基础上形成的理论结构(如图1),它是从学校整体结构上思考的,是以学校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应确定的目标为主线,对实现目标应调动哪些因素、采取哪些方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1.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

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它确定了学校实施心理教育应达到的目标体系(详见图1)。心理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和领域中实施心理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目的,为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心理教育的目标由低向高分为三个层次,它既表明了学校中存在这样三项相对独立并相互影响的工作,又可以看出心理教育在实现这三层目标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体系,学校必须确定心理教育的对象及具体操作方式,形成一个在目标体系指导下的结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理教育的目标体系是体现心理教育特殊性质和内在规律的首要因素。

2.学校心理教育的对象

心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面向对象并非仅仅学生本身。因为个体的心理活动除了与自我意识有关外,还与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特定环境下的人际交往有关。交往中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变化。比如,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与失败,除了自我感觉,还有家长干涉、教师评价等影响因素,成人与学生的认识一致与否,常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作用。另外,教师、家长的心理素质水平也与学生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他们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相反,他们若心理素质水平不高,常常也会促成学生出现情绪烦恼和认知失调,甚至引起某些心理问题。因此,心理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其中,学生是心理教育的主体,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自觉地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增强自身免疫力。教师和家长也作为心理教育的对象,是因为他们与学生交往最密切,是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可控制变量。

3.学校心理教育的方式

心理教育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学校应根据现有条件来确定心理教育的可行方式。就目前来看,学校通过心理教育辅导讲座,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及家长,向他们普及心理学知识是简便易行的。心理教育深入课堂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也是主体性教育的要求。换言之,作为学校德育课程的内容,不能不包括心理教育。学科渗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各项素质协调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任何一种素质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要受到其它素质发展的制约。心理素质从中不仅起到内化社会要求的作用,而且对调动人的潜能、促进其他素质向社会化发展,起着中介和桥梁作用。因此,学科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是教学规律所决定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认识它、利用它,教学才能成功,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心理测量与咨询及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是学校完备心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形式,对学生中的个别问题要及时咨询、辅导,给予矫正,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个别咨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心理教育的个体目标系统

心理教育的个体目标系统是根据学生个体设置的心理素质理论结构,也就是说,学校要完成心理教育任务,应培养学生哪些基本心理素质,这些素质之间是什么关系,培养学生这些素质在教育方式确定的前提下,应选择哪些内容和途径。这些相关问题构成了心理教育的个体目标系统(如图2)。

1.学校心理教育的个体目标

心理教育的个体目标最终是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这是以人的心理素质协调、完善、高水平的发展为特征的,它是学校心理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校目标系统得以实现的基础。目前,人们对心理素质的界定虽然还未实现统一,但是都倾向于心理素质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在教育、环境及主体实践的综合影响下,个体所具有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这里的心理能力指的是智力以外的、与自我发展和社会适应相关的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作为个性心理素质结构应包括以下内容。

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是一种综合的、较高层次的心理素质,它区别于一般的基础素质(一般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又植根于一般的基础素质。它以一般心理品质得到充分发展为基础,并需要心理能力趋于高水平的发展,否则就不会形成人的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2.学校心理教育的内容

学校心理教育的内容既受心理教育目标的制约,也受学生生活实际的制约,特别是处在生理、心理迅速发展时期的青少年,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常常出现心理矛盾或冲突。从心理教育的主体性特征来讲,心理教育是要帮助学生解决自身面临的心理问题。所以心理教育的内容确定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与学生学习活动、交往活动、青春期发展、自我意识及升学就业指导等有关的问题开展工作。有针对性才能使学生做到自觉、自主、自愿接受教育,这样心理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会有实效。

3.学校心理教育的途径

心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学校心理教育的实施载体。它既是心理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物质化、外显化、操作化、行为化的过程,又是实现心理教育目标与内容的

重要工具和手段。心理教育决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孤军奋战,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特别是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能力,将直接推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进展。另外,学生自我教育是实现学校心理教育功能的关键因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提供的都是一种帮助,只有当这种帮助转化为自助的时候,才可能生效。

三、心理教育的学校组织系统

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从整体上说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高度整合和极其复杂的工作,在实践中又是多层次、多侧面、多渠道的基层具体工作,因此,进行科学有效地组织与管理极为重要。

在学校工作中,心理教育的组织结构是多层次的,是在校长领导下全员发动和全面配合完成的,同时也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的合作。根据各方面所承担的任务和在心理教育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列出下表。

1.心理教育以学校为主

开展学生心理教育以学校为主,这是由学校内部各因素所承担的责任及其在这项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在学校内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心理教育同样如此。学校开展心理教育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每个人都要根据各自职责完成任务(参见表2),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学校心理教育的各个因素中,心理教师的主导作用最为突出。他不同于一般的执行者,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主要由他来具体操作,他与学生之间的作用也最直接。他通过上课或心理讲座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心理调适的方法,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主要由他来帮助解决。学校利用广播、板报等媒体宣传及组织知识竞赛或演讲等活动,都由心理教师具体策划完成。因此,学校的心理教师要经过专业培训,不仅要有心理学专业知识,还应有从事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敬业精神。

2.心理教育以家庭为辅

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主要是家长与子女实现心灵沟通,避免由于家庭矛盾引起学生的不良心理。当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需要家长给予心理疏导或理解安慰时,有的家长常常是火上浇油,使原本平和、温馨的家庭变得气氛紧张,因此,提高家长素质也是心理教育的内容。办家长学校在许多发达国家早已是政府行为,目前在我国由于条件所限,家长学校成了校中之校,由各学校承担了此项任务。家长通过参加家长学校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学会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教意识和能力。家长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与子女沟通,而且可以使家长学会做心理医生,及时有效地给予学生心理疏导,起到家庭对心理教育的辅助作用。

篇9

梁启超,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学者、思想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他育有九个儿女,九个儿女在各自的工作领域无不取得傲人的成就。其中,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个子女始终坚持“人必有爱国心,方可成大事”的宗旨,以“莫问收获,只问耕耘”的人生态度,在十几个领域作出贡献。梁思成、梁思礼等兄妹的成就是个人勤奋的收获,更是梁启超家庭教育的成功。学习借鉴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包括爱国主义、趣味教育、寒士家风等教育内容,言传身教、中西结合、因材施教等教育方法,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的内涵与特点

1.注重对个性的培养。梁启超教育儿女时,很注重他们的个性和主观意愿。他说:“个人自审其性之所进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1]只有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注重受教育者的个性,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对于儿女们的专业兴趣选择,无论是建筑还是考古,梁启超都表示赞同。从梁氏兄妹很小时,其父亲就常常提出问题而不下结论,只在疑难处给予点拨,从不把自己的意愿想法强加给子女,注重教育过程中的互动性,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九个子女采用启发式教育。

2.强调教育中的趣味性。趣味教育是梁启超教育子女的主要方法。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没了趣味,生活就没有意义。他认为教育在于唤起趣味,不可摧毁趣味,趣味应该有始有终,只有“趁儿童或青年趣味正浓而方向未决定的时候,给他们一种终身受用的趣味”[2],指导他们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的趣味。只有兴趣盎然,才不会对生活产生厌倦,生活才有意义。所以,梁启超在教育子女时奉行趣味教育的方法,平等民主地对待自己的子女,按照他们兴趣所在引导他们成才。他建议他的子女在专门学科之外,还应选择一两种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重视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在求学上,梁启超主张“猛火熬”和“慢火炖”交互进行,反对一蹴而就、急于求成的方法。因为只有慢火炖才能很好地消化所熬的。在《论幼学》中,梁启超反对中国传统“先授六经、四书,后授八股试帖”的幼儿教育方式,大力宣扬西方的教育原则,因为西方的教育符合儿童心理成长的规律。梁启超认为教育应该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按人的成长规律循序渐进。

4.言传身教,注重教育中的沟通。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教中,父母的言行对子女有深刻的影响,这样的影响有时甚至是终身的。言传身教是梁启超家庭教育最大的特点。饭桌上,梁启超喜欢和儿女们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地谈笑,谈论民族英雄和救国者的故事;儿女在外留学,他不忘通过信件指导他们的学业、学校、兴趣爱好、治学处事。从政时,梁启超时时图国富民强,一生以国为己任;生活中,他爱好广泛、学有所长、强勉刻苦、自强不息。他用自己的言行告诫子女,要爱国,独立,乐观,好学,简朴。梁启超的一家人相亲相爱、相互尊重,共同缔造了和谐的大家庭。梁氏子女的成就无疑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家人的良好沟通与和谐的家庭氛围。

二、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关注个性,因材施教。理论教育法也叫理论灌输法或理论学习法,是通过基本原理、思想观念的传授、学习、宣传,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的方法。理论教育常以讲授讲解、理论学习、宣传教育、理论培训、理论研讨等形式呈现。实践教育是组织、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劳动、社会服务、社会考察等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基本方法。理论教育法和实践教育法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的方法。梁启超说:“求知的目的有二:一是求智,二是致用。二者缺一不可,即所谓‘知行合一’,二者兼备方称得上学问。”[3]他常让思成,思永参与实践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再从生活中提炼新的学问。梁家子女的成就,无疑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大的启示。

2.坚持优良传统和改革创新相融合的原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不能与历史分割,需要继承优良的传统。教育方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是在适应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后产生的,会对其他的教育内容产生影响。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相适应时,教育方法对教育内容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有增强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反之,则有损害和较弱作用,有时甚至破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主张儒家“内圣外王”的原则,以寒士家风教育,但是梁启超并非一成不变地完全接受其观点,他认为“内圣”不应该是死守“三纲五常”,而应追求子女的全面发展。他提倡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反对传统教育中的体罚教育,主张有爱、民主的教育方式。从梁启超和子女们的相处之道来看,无论是来往信件还是茶余饭后对儿女们的指导与叮嘱,无不体现“父爱如山”的情怀。

3.坚持中西化合的原则,趣味教育,寓教于奖。梁启超在教育子女时,既注意培养子女的国学素质,又让子女学留学西学先进和科学与精密的研究方法。主张儿女在专业学习之余,选择一两种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他认为,过于专门的学习会导致单调的生活,人们极易对单调的生活产生厌倦之情,从而变得苦恼、堕落。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创新性,不能停留在单一的理论讲授上。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艺术性,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

4.坚持教书育人两不分的原则,言传身教,注重沟通。梁启超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学家,他的一生都在强调:“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他还说:“你如果做成一个人,知识自然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知识却越多越坏。”在晚年讲学中,梁启超常强调教书育人的重要,并把德育放在第一位。“教书”即向受教育者传授专业知识,“育人”则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知识是易变的、外在的、易陈旧的、易淘汰的,而人的品德、观念、能力、习惯等则相反,其是稳定的、内在的、深层的、持久的。教书育人应强调树立“全人”、“完整人”。

总之,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教育家,演绎了一个家族传奇,他的博爱教育、寒士家风趣味教育、为学做人等教子之道,给了世人深刻的启迪。但是,受到历史环境与个性的限制,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有值得商榷之处。研究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分析其家庭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能够汲取相关经验和教训,同时指引当下家庭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家长以身作则,进行自我教育,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注重个性,积极沟通,科学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为孩子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6-0123-02

“教育学”一词起源于希腊“pedagogue”,意为教仆。教仆要替代父母照看孩子上学、回家,确保孩子在上学过程中的安全,意味着教育履行一种“替代父母”的职责。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代表人范梅南首次阐述了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关系是一种替代父母的关系,其本质是关心、陪伴与呵护。“教师对托付给他们照看的孩子履行一种教师‘替代父母’的职责,教师的含义就是他们必须不断地提醒自己留意与孩子之间的‘替代父母’的关系。”教师要从“替代父母”的视角来考虑自己的责任,要时刻注意自身“替代父母”的角色,“替代父母”教会孩子学会生活与生存,学会承担责任。

一、我国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研究

为了解我国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研究现状,笔者以“教师‘替代父母关系’”为主题进“中国知网”检索,搜索到45篇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以期对我国“替代父母关系”研究能有所裨益。

目前,主要的研究角度有:其一,将教师“替代父母关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关系。如杨东亚、吴义昌的《“替代父母关系”:一种理解教育的新视角》,吴衍、周琼的《一种新型教育关系:“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朱晓宏的《他者经验与儿童成长:师生关系的另一种解读》,王川萁的《简论范梅南“替代父母关系”思想》,卢世国的《“替代父母关系”中的教师角色认同》与张巧妮的《论留守儿童与教师替代父母关系》;其二,把教师“替代父母关系”视为儿童教养的新模式,如王延强、谢长法的《教师“替代父母制”:留守儿童德育新模式及路径析》;其三,认为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技能,如孙倚然、戴莹的《浅谈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技能》。以上研究分别从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条件、特征、意义、必要性及实现途径进行了探索。

1. 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条件

王川萁、杨东亚、吴义昌、孙倚然与戴莹认为,教师成为“替代父母关系”的条件是教师的教育爱、教育希望和教育责任。

“教师是将学生看作一个正在成长变化过程中的人来爱的。”教育的爱是没有条件的爱,不同于恋人之间、朋友之间的爱,它甚至比父母之爱更伟大,因为它是超越血缘关系的,不图回报的奉献。“教育希望指的是那些给了我们对学生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的耐心和信任。”教育希望是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的认可与肯定,尊重学生的特长与爱好,认为孩子就是希望与未来,给予他们支持,充分相信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得更好。“教育责任是教师体验到学生的脆弱性后做出的道德和道义上的反应,教育责任在教师身上表现为教育学的权威。”教育学的权威是学生赋予的,教师应对学生的需要做出正确回应。

2. 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特征

关于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特征的研究有两种观点:一是杨东亚和吴义昌认为,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特征包括教育学的意向性和双重意向性。教育学意向性是指教师出于为学生好的动机来履行“替代父母”的责任。双重意向性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是为了他们的现在和将来”;二是从“替代父母关系”含义角度进行阐述,吴衍和周琼认为“替代父母关系”与“父母关系”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是两者都要承担保护学生成长的职责,两者教育期待都是以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为基础。但从关系的支撑点来说,父母和孩子之间既有血缘关系又有教养关系,而教师与学生之间则强调教育关系。

3. 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意义

关于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意义的研究有三种观点:一是王川萁将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意义阐述为强调教师的教育责任和家庭的教育责任。一方面强调教师的教育责任,包括传授给学生知识、教会其如何生活与如何面对外面世界的挑战,在履行这一职责时,教师要具备教育机智,包括忍耐、理解、尊重;另一方面强调家庭的教育责任,包括给孩子适当的自我发展空间并正确引导、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世界,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二是吴衍和周琼认为教师“替代父母关系”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教师“替代父母”角色,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意义在于阐述了一种新的教育关系。三是教师对每个孩子都抱有教育期待、耐心和信心,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采取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行动,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性格的同时,还能够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增强了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

4. 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实施途径

吴衍将教师“替代父母关系”实施途径总结为两种:第一种是从生活本身来关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注意观察孩子,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的关心与爱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多。教育爱是指向学生成长的,爱孩子的同时给予孩子生活的指导;第二种是教师要履行教育责任,“教师的教育责任是教师基于角色应当负担的一种职业责任和道德义务的统一。”教师“替代父母关系”中的教师责任则更承担起父母的责任,包括照顾孩子,予以生活指导,进行教育等。

5. 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必要性

卢世国在其《“替代父母关系”中的教师角色认同》一文中,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就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是应试教育的现实情况、家庭教育和我国留守儿童现状的需要,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应试教育使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留在学校里,需要教师具有“替代父母关系”。后现代主义兴起,家长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从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而我国当前留守儿童存在着心理封闭、学习状况差、道德行为差的问题,因而急需教师的“替代父母关系”。

6. 教师“替代父母制”

王延强和谢长法把教师“替代父母关系”视为儿童教养的新模式――教师“替代父母制”,这种教养方式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以亲情的关怀为中心,借助生活教育来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他们认为,教师“替代父母制”德育实施的路径有三种:第一种是将道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第二种是通过传统节日、现代节日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第三种是通过现实日常生活对儿童进行德育。

教师“替代父母制”德育实施需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以情感交流为核心”,教师要通过情感沟通,对学生实施情感关怀,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使学生感觉到亲情般的关怀与温暖,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个人品质;第二,“以生活教育为依托”,通过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教育儿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第三,“以道德养成为目标”,把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作为核心目标。教师、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支持教师“替代父母制”德育模式,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学校要做好制度保障,家庭要配合教师工作,社会要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对我国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研究的思考

把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提升到了师生关系的角度研究,重新定义了师生关系,这种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温暖与和谐的亲情关系,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体验到来自教师的信任与尊重、理解与宽容、关爱与亲情,从而更加依恋和信赖教师,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同时重塑了教师角色,小学教师除了要扮演好知识传授者和班级管理者的基本角色,以及新课程中提出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育活动的研究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的角色之外,还要承担起“儿童情感寄托者”“儿童心理学家”“儿童护理工”的角色,这为师生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我国教育者的共识,而教育技能是小学教师素质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就一定要掌握必要的教育技能。将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提升到了教育技能的研究角度,适应了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也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丰富了教师教育内容。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教育技能的基础是教师的爱与关心、希望、责任,爱与关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核,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这种积极的情感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

将教师“替代父母关系”视为儿童教养的新模式,适应了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的理念,对道德教育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就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言,我国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师“替代父母关系”必定会被赋予新的内容,在国内学者的不断探索过程中,教师“替代父母关系”的研究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科学。

参考文献:

[1] 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蕴藏[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杨东亚,吴义昌.“替代父母关系”:一个理解教育的新视角[J].教育科学,2006,(22).

[3] 王川萁.简论范梅南“替代父母关系”思想[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

篇11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过程中,引起了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方式都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运用信息技术,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Digital Education Community,简称DEC),提供共享性资源,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构造终身学习体系,培养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各类人才,是促进教育发展、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展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正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部分区、镇(街)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关于发展社区教育、建立学习型城市的研究,在我国已有一些地区进行有组织的探索活动,如北京市西城区、上海市嘉定区、江苏省常熟市等都作了许多探索性工作。其他如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教委开展的“构建区域性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和青山区、荆州市沙市区和江汉油田等地区开展的“社区教育现状调查”和“社区教育模式与实验”研究,山东省青岛市洛阳路办事处开展的“社区调研”等,对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互动的研究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但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关于情况调查、模式归纳、经验总结等,缺乏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和应用。同时,关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的研究缺乏数字化环境和数字化资源的支持,教育资源无法共享,缺少互动机制,对数字化教育与学习方式的指导与实践运用不够。

如何利用数字化环境和资源构建学习社区,近年来海外有一些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研究个案,如1999年新加坡肯特岗数码实验室(KRDL)开发Common Town虚拟社区作为学习平台,并在亚太经济国家的部分学校开展实验,介绍各国的文化、传统、饮食、风光等专题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2000年台湾中央大学的陈德怀教授等人,创建“亚卓市”虚拟社区(educities.org.tw),用于人们在网上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这些个案,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引进数字化教育社区的思想与模式,对促进学校、家庭、社区协同发展摸索了一些经验,但有关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模型、应用平台、互动机制、评价体系等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解决。为此,本课题的研究从如下两个基本点出发:

1.转变观念,树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观念

转变过去只重视学校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的狭隘教育观,树立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并重的大教育观以及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并重的终身教育观。

2.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

关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研究必须与教育城域网络技术相结合,创建数字化教育社区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研究的意义

1.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习型组织,反映现代生产力对社区组织的内在要求。学习型组织是当今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涌现出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与以往单纯进行学习培训的组织不同,是借助先进的城域网络和共享的数字化资源,通过不断学习进行自身改革的组织。它要求社会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通过学习创造自身,强调学习不仅导致知识、信念、行动的变化,还增强了组织的革新能力和成长能力。它的出现反映了现代生产力对各类组织的内在要求。

2.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社区的各类教育的整合,实施学习创新行动。数字化教育社区是利用城域信息网络系统,把一个社区的各类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通过一定的组织机制,全面管理,统筹协调,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结合,相互衔接。它不仅是中小学教育,也不仅是校外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等等,而是社区所进行的各种教育因素的整合,是促进社区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径。

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促进社区的发展。在社区发展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构建学习型社区,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保证。社区成员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决定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而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文明程度是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区发展的基础。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通过各种形式与内容的社区教育,不仅为人们提供学习各种知识、充实与完善自我的机会,也提高社区成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他们的民主、法制观念,把现代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有机融合起来,从而提高社区成员文明程度。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可以把特定地域空间的人形成社会共同体,使之成为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载体。因此,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可以成为人们更新知识、提高文化层次、增强工作能力的首选方式。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营造学习型社区环境,可以满足广大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的需求,为社区发展提供必要的保证。

4.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化教育社区的应用实践,发展教育技术基础理论,建立关于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模型与评价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关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模式与方法。

三、研究的内容

1.构建数字化教育社区,进行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研究

关于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研究,在国外只有一些研究案例,在国内才刚刚起步,缺乏系统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建立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

第一层面: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规范操作程序。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建设学习型社区的重要步骤之一,而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又取决于其操作程序的规范性。所谓规范的操作程序,应该有两个基本要求,即建立学习型组织操作程序的指导思想和建立学习型组织各主要阶段详尽的操作程序细则。

第二层面: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构建社区终身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强调教育制度应提供个人终身参与组织化学习活动的机会。这种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等的叠加,而是利用建设学习型社区的理念,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为重点的高等教育、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基础教育、以继续教育和岗位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进行整合。社区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与教育理念的形成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三层面: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构建社区终身学习体系。

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的发展,是终身教育要达到的目的。终身学习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们的一种生存方式,它为人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一种新的选择。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侧重研究如何使学习者个人内部发生变化,如何培养学习者具有终身主动学习的能力与习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实际上就是要建立解决社区成员“学什么”和“怎样学”等问题的学习体系。它贯穿于学习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不仅拓展了学习的内容范畴与时间范畴,同时也拓展了学习的空间范畴,使学习者真正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从而使人的智力、体力、人格、情趣和社会性等方方面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学校—家庭—社区的整体教育互动、协同发展的机制和活动模式研究

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数字化教育社区的主导部门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整体互动、协同发展的机制和活动模式分为如下四类:

模式一:行政主导型模式,即以社区基层政府职能部门(如乡、镇、街道的教育办)为中心进行的连动型数字化教育社区发展模式。这类发展模式的特点是:政府职能部门作为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组织者、实施者、监督者、协调者,以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职业教育为着眼点进行各种社区教育活动。此模式带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色彩。它将作为社区行政职能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工作目标体系并借助行政手段推进。通过行政力量动员社区各界参与社区教育,有利于发挥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青少年宫、图书馆、读书会、市民学校等)的资源优势。

模式二:学校主导型模式,即以社区所在的中小学校为主体进行的活动型数字化教育社区发展模式。此模式的特点是以社区内的某所中小学作为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组织者、协调者,利用自身办学资源和优势,通过校外活动发展社区教育。它是由学校牵头组建数字化教育社区协调委员会,定期研究学校课外教育工作,参与学校课外活动协调与管理,并向社区居民开放校内数字化学习设施和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

这类模式能够较充分地利用中小学校办学资源,教育行为较为规范。但是,学校在调动和整合社区资源方面力量受到限制,社区居民将以学校名义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往往定位在课外活动层面上,难以真正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

模式三:社区网校主导型模式,即以社区网络学校为载体进行的综合型数字化教育社区发展模式。此模式的特点是在社区利用网络系统建立区域性的社区网络学院(校)作为数字化教育社区的龙头单位,通过专业开发、课程开发、项目开发等多种手段组织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手段进行文化性、职业性、专业性社区教育。

此模式可以形成一种以社区成人居民(在职或转岗从业人员)为主要教育对象,可以为其提供区域性、多层次、开放式、综合性、大众化的集区域高教、成教、职教等为一体的新的大教育模式。此模式提供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休闲文化教育、企业项目教育与居民自主学习融为一体,使社区网校成为一种新型的前途光明而又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不同的社区教育办学实体。

模式四:企业主导型模式,即以在社会中有影响的企业,尤其是信息产业牵头,组织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参与式自治型数字化教育社区发展模式。此类模式的特点是由社会中有影响的、热心教育的企业界牵头,与其他社会各界共同组成数字化教育社区协调委员会对本社区教育进行总体协调和具体策划。由于社区中各界参与建设,社区教育意识较强,社区居民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意识。但是如果组织松散,便难以形成持久而有效的核心和合力。

以上是对各种数字化教育社区实践模式的概括和分析,可以成为深入剖析数字化教育社区发展模式之逻辑起点和思维取向。

3.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研制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

以Internet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对社区教育信息化中的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开发、教育研究及远程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探索;通过Web化的各种软件技术,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融为一体,重点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包括:教育信息化的软件体系模型及支撑平台,教育过程中各种教学信息、教学资源信息编码的标准化,教育管理部分与学校、家庭间的远程通讯,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立与应用,教育数据仓库挖掘等。

4.建立1~2个数字化教育社区实验示范区

我们将广东省南海市和广州市部分信息化基础设施较好的镇(街)区为实验区,建立数字化教育社区,由当地政府部门进行统筹,以学校作为主体和基础,依托家长学校,整合所在社区的少年宫、体育馆、文物古迹、社区(居民)学校等机构,开展数字化教育社区实验研究,探索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模式,为其他社区开展相关研究和活动提供示范性经验。

5.数字化教育社区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与步骤的研究

包括数字化教育社区建设管理工作的评价、社区服务工作的评价、社区成员的评价、社区教育效益的综合评价等。数字化教育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包括指标项系统(含一级指标和二、三级指标)、权重、标准、等级分值、评价依据和方法等,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字化教育社区的效益评价与分析。我们参考多种文献资料,初步形成的一级指标的基本框架如下,更详细的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规划与计划,包括整体规划的制定和年度计划的编制,要求是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可行。

(2)组织与管理,包括组织机构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

(3)网络与资源建设,包括教育城域网系统建设、应用平台和学习工具的开发、教育资源库的建设等,充分利用有线广播电视节目网及计算机网络建立社区远程教育网络。

(4)基地建设,包括完善社区教育培训体系、建立社区教育中心、建立社区教育体系,包括社区内的教育培训机构的整合和利用(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成人学校、职业学校、民办学校)等,并面向社区开放。

(5)实施与成效,包括学前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外来人口教育以及学习型组织建设等以及数字化教育社区如何发挥作用和发挥了哪些作用。

(6)保障措施,包括宣传、动员,经费保障,理论研究与咨询服务和检查与评估。

(7)特色与创新,包括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的应用所形成的显著特色,以及理论、模式、方法等的创新点。

6.数字化教育社区理论的推广与应用机制的研究

在试点单位取得一点经验后,可以考虑在教育城域网建设基础较好的省市、地区,通过各省电化教育馆等教育部门,选择有条件的社区开展数字化教育社区的建设与实践研究,进一步完善有关创建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方法。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1)利用华南师范大学和所处地区优势,开展数字化教育社区探索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教育技术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十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重视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基地——广东省南海市,具备开展数字化教育社区研究的条件,政府部门也认识到研究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本课题负责人长期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小学为研究基地,与许多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研究工作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2)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开发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

本课题组所在单位拥有一流的开发设备,课题组主要成员熟悉多媒体和网络等技术,开发研制了“数字化教育社区(DEC)”平台,已在一些实验区试用。本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如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03、04子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基础教育司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等,通过这些研究,开发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资源基础。

(3)合理组织研究队伍,保证研究顺利进行

本课题的研究人员由教育技术专家、教育学专家、学科教学专家、教育行政领导、中小学校长与研究生组成,专业领域、年龄结构合理。本课题研究以大学的教育技术研究所为核心,以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社区为研究基地,以所在社区的中小学校为主体,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4)加强培训,选择部分实验区,制定实施方案,并依托有关学校,对社区干部、教师及其他有关人员进行理论、技能和研究方法的培训。

2. 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

(1)研究方法

在现状分析和典型社区调研时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网站、虚拟社区进行分析;在实验区建设时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在对“数字化教育社区(DEC)”平台的评价修改、实验区工作与效益评价时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采用质的研究方法。

(2)研究手段

本课题研究采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如SPSS工具、网上测评工具等。

探索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它是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开展这项研究,不仅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也将对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体系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A].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M].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

[2]谢幼如。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研究策略[A].第六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C].2002.

篇12

1.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党和政府作出的伟大的战略决策,西部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为了西部的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大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必将有利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2.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一语道破了教育的本质属性。民族地区要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当务之急是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民族地区教育要持续、稳定、长久地发展,也必须走素质教育之路。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族地区要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素质,就必须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提高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3.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发展的需要。教育是具有政治性的,民族地区教育更具有特殊的政治性,民族教育的成败得失影响着民族关系,因此,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发展。

4.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青少年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极盛教授公开发表了他对全国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32%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根据我们研究的结论,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内地汉族地区。因此,有必要针对民族地区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从正面给他们以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二、影响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1.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存在误区。从许多民族地区家庭的教育来看,望子成龙的家长为数不少,他们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某些家长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把家庭教育变成了学校课程教育的延续,从而挤掉了培养孩子心理素质的时间,忽视了对孩子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能力的训练,使孩子对课本以外知之甚少,在步入社会之前没有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第二,某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娇惯溺爱,有求必应,舍不得批评,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任性性格,心理脆弱,独立生活能力差。第三,家庭不和甚至离异、亲子之间关系紧张等因素也会造成一些孩子自卑、逆反、嫉妒等心理问题。

2.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过分强调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而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民族地区大部分学校只重知识灌输,衡量教学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考分。一方面,教师、家长都无暇顾及心理素质教育,缺乏对青少年进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能力、自制能力以及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升学考试给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加重了他们的心理问题。

目前,有不少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还存在观念上的偏差:他们把有孤独感的青少年说成是不热爱集体,认为内向性格的青少年是“思想复杂怪癖”;把人际交往困难的青少年看作是不团结同学;把学习成绩不好,简单看作学习态度有问题,学习不踏实、不刻苦;对自控能力差、违犯纪律的青少年,看作是故意捣乱等。认识上的偏差,使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未能把寻求答案的目光投向心理健康教育领域。

在对青少年的教育方法上,学校方面也有许多不足。相当一部分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一味用教条、主观、粗暴的方法教育学生,伤害了他们的心灵,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3.来自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的影响。作为民族地区最敏锐、最活跃的一部分人,青少年往往率先感觉到民族地区的变化和冲击。他们一方面为民族地区社会的改革、进步而欣喜,另一方面又对某些具体变化迷惑不解。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给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特别是一些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影视以及外来文化等严重污染了青少年的听觉、视觉,对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极为不利。再就是一些宣传媒介的舆论导向发生了倾斜,如报道港台明星多而报道模范英雄人物少;报道大款、大腕多而报道艰苦创业少;报道个人奋斗多而报道互助合作少。以上原因造成青少年中追赶时髦、模仿名人明星者有之;盲目攀比、追求物质享受者有之;孤僻自私、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者有之;玩世不恭、自暴自弃、道德淡化者有之等。

三、民族地区青少年和内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

我们对四川、重庆民族地区1012名青少年(有效问卷968份)和内地青少年222名(有效问卷218份)进行了深入研究后认为,大多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素质水平符合其年龄特征,是良好的,但是仍有少数(约20%~25%)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素质水平不是良好的和健康的。和内地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内地青少年,主要表现在:

1.在认知心理素质方面,民族地区青少年总体智力认知水平低于内地,幼稚与早熟两极分化现象比内地明显,观察力和想象力和内地差距比较显著。

2.在学习心理方面,我们认为,由于统一划一的教育模式使民族地区和内地学习要求、教材内容等相同(甚至比内地更多更难,因为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母语大多不是汉语,双语教学困难重重),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条件、学校教学、家庭环境等诸多方面都落后于内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学习渠道单一,感到学习困难,少有学习兴趣,对于难学的理科多数不喜欢,考试紧张,成绩不理想,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很难达到。

3.在社会适应方面,和内地相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稍低,对现实环境的适应性比内地青少年弱。

4.在情感心理素质方面,与内地青少年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比较害怕上学,自身满意度差,稳定性差,少有机变。

5.在性别角色心理方面,民族地区青少年性别角色观念传统、保守、被动,而内地青少年则开放、积极、主动。

6.在人际关系心理素质方面,与内地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同伴关系稍逊,选择朋友幼稚、盲目,而内地青少年则更理智、成熟。

7.在人格心理素质方面,与内地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比内地青少年单纯,少有幽默机变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特点

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从理念上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更应该从理念出发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这是做好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可作以下归纳:

1.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缓慢,而且不平衡。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了呼吁――起步――发展――提高四个阶段,广大中小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了很大飞跃,各地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却相对发展缓慢,部分学校受全国中小学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染,也开展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而多数学校,特别是所处地区偏僻、经济贫困、信息闭塞、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的学校,并没有开展这项教育活动。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110-02

教师和学生在中学教育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要通过师生的互动来实现教学目标。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其个性和身心的全面发展。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未建立。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获得教育的成功,研究师生关系的相关问题,是学校教育应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增强彼此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主观因素

1.1教师因素

1.1.1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

个别教师对职业有倦怠情绪,事业心不强。在教学中,备课简单肤浅,上课采用填鸭式的方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此时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同时当教师用消极的情绪对待学生,对他们表现出不耐烦,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和发展。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偏爱优生,忽视中间生,厌恶“差生”,就会使学生与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距离。

1.1.2教师的管理方式

教师的课堂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师生关系,中小学生由于身心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会在课堂上捣乱。面对这种情况,有的教师做法欠妥,当众批评学生,甚至做出不适当的惩罚,此时会伤害学生的自尊,他们对教师产生逆反情绪。当教师的管理方式不恰当时,非但不能解决课堂秩序不良的问题,而且可能触痛学生幼小的心灵,从而引起师生关系的紧张。

1.1.3教师的智慧

学识渊博是学生亲近教师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一位教师的上课内容空洞,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时,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时间久了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不愿上他的课,更不愿接近他。相反,如果教师学识渊博,讲课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必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进而主动亲近老师,与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2学生因素

1.2.1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学生如果不能对教师形成正确的认识,那么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就很难维系。有的学生将教师神化,一旦教师有一定的失误,学生就表现出失望或不屑,不对教师表现出一定的宽容,而是一味苛求完美,这会给老师造成无形的压力,影响师生关系的正常发展。

1.2.2学生的心理特征

青少年的心理不完全成熟,自控能力较差,而且会在某个时期产生叛逆心理,喜欢和老师对着干,此时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地加以引导,双方可能会产生矛盾,从而陷入不和谐的境地。

2.客观因素

2.1家庭因素

家庭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间接地对师生关系也会产生影响。一个和谐的家庭会造就一个性格良好的孩子,此时他们对待教师的态度也是温和的。同时家长的素质也会对师生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会尊重教师,尊重知识,而且教育方法也比较民主,这种影响扩展到师生关系中,会使孩子比较尊重教师,也会和老师的关系比较融洽。

2.2社会因素

影响师生关系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媒体的力量。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容易受到电视、网络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可能会受到网络中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媒体可能会将一件小事无限放大,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误导学生。当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时,他们会与教师的观念产生分歧,可能激化师生矛盾。

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对策

1.了解学生,关爱学生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与学生有共同语言,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要尝试了解学生个人,如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兴趣、需要、个性特点等,同时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当教师了解了学生,就知道如何与其进行沟通,此时学生也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倾诉内心的真实想法。

2.丰富知识,提高素质

教师教学首先是知识的传授,一位知识广博、幽默风趣的老师会得到学生的喜爱。教师要努力增加自己的知识,保证教授知识的正确性。同时,教师要努力成为“百科全书”式的老师,不断拓宽知识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此时师生之间的交流就会更加顺畅。

3.加强交流,促进互动

教师要提高沟通与交往的主动性,经常与学生接触。同时,教师也要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与技巧,如寻找共同的兴趣或话题,一起参加活动等。学生也应该摈弃对教师的固有成见,要学会客观地认识老师,体会老师的付出,积极主动地和老师沟通。相互理解的师生双方才是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

4.完善家庭教育,促进学生成长

家庭教育的内容具有生活化的特点,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家长应该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中成长,不断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5.发挥媒体作用,正确引导学生

媒体工作者应做到实事求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尊师重教的理念,多宣传一些正面的东西,正确引导学生,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肆意扭曲事实。学生在社会上得到正面的引导,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此时他们待人接物的态度也是积极的,有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学生、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它将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一定会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