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42:5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8-0077-04
中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经济圈。然而,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无序竞争所带来的问题凸显,尽快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呼声渐高。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之所以出现“南快北慢”的状况,与这一区域内经济联系较弱有着直接的关系。加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势在必行。无论是从适应国家经济重心战略调整的需要来看,还是从解决区域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问题考虑,都要求京津冀地区必须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进程,担当起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重任。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剖析
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同“长三角”、“珠三角”相比明显滞后。资料显示,就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而论,“长三角”是京津冀都市圈的3.45倍,“珠三角”是京津冀的3.25倍;以人均GDP而言,“长三角”是京津冀的1.84倍,“珠三角”是京津冀的2.63倍,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行政区划观念过强,适应市场经济的合作机制还未形成。突出表现在:行政意识远远强于市场意识,区域内没有形成统一的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服务市场;缺乏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重复建设、产业雷同问题突出;跨省市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还缺乏有效协调,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力不断加大;区域经济合作缺乏高层协调机制,长期以来主要局限于学术讨论,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没有实质性进展。
2. 受“分灶吃饭”财税体制的局限,条块分割严重。区域内各省市的绝大部分发展措施往往首先考虑本行政区利益的最大化,地区间经济协调的成本很高;各地区几乎还是封闭的,这与当今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大潮流不相符。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开放不仅对外,而且也要对内。
3. 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区域发展的市场推动力。京津冀区域经济结构明显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地区政府对资源控制能力强,对企业干预比较大。目前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大多是以城市群的面目出现的,如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和五大湖区城市群、日本关西城市群、英国中部城市群、德国中部城市群等。这些城市群大小城市之间,在避免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产业部门合理分工的多层次网络型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可以说,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式,在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提高大城市的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城市发展规划的必然选择。
4.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感觉是走走停停、时冷时热,而且理论探讨多,实际效果不大。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区域发展权威协调机构与机制,这已成为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当务之急。
二、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1. 城市规划与布局一体化。城市规划与布局一体化,是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首要问题。区域经济的空间聚集指向于城市,主要是由于城市具有聚集经济效益的缘故。然而京津冀区域除了具备一般城市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地域集中和流动性点状布局的特征外,一个较为突出的特征就是该区域是集全国行政力量与经济强度于一身的经济中心与科技中心,这就决定了京津冀区域具备了一体化较为明显的空间特征,即它的等级性与多层次性。
2. 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体制一体化。京津冀地区拥有科技体系完整、人才资源丰富、科研机构密集和科研开发深度强等优势,但三省市经济技术水平的明显差异决定了该区域只有尽快改善区域科研管理体制,实现技术经济一体化,变分散优势为整体优势和现实优势,才能有效推动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受经济技术梯度差异规律的影响,任何国家或地区均存在着一个完整的技术分工与协作体系。因此,三省市在推动技术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应选择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根据技术体系构成、技术发展规律及特点来进行合理的区域技术分工,从而达到各有侧重、联合攻关的目的。具体而言,在垂直分工方面,三省市要围绕该区域已具备的先导技术、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强大优势,借助北京科技开发和综合配套能力强、天津科研成果转化条件好以及河北基础研究有一定特长等优势,建立科技开发与成果转换、主机生产与零部件配套的区域协作。
3. 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京津冀地区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是中国航空、海运、铁路、公路和管道网络的枢纽地带。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增加了各国经济与贸易的相互依赖性,使生产和流通过程更加规范化,从而引起了多式联运与综合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这种变化将意味着京津冀地区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必须建立一个以联合运输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运输网络。从国内外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实践经验看,综合运输网络的关键是建立合理的综合枢纽布局。它不仅是各种运输干线的汇集点,大宗客货中转、换乘、换装与集疏场所,而且也是联运生产的主要基地。它决定了不同运输方式间联运换装地点的分布,而且还会对主要客货流的运输、路径、运输效率和物资运转速度产生重要影响。
4. 产业结构与生产力配置、基地建设一体化。京津冀区域性产业结构合理化,应以能否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和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为准则,扬长避短发展当地优势产业和调整自己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加强同国内外、区域间的相互联合、协作和配套,逐步建立起既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自身产业特点,又能同周围区域相协调的产业结构体系。
5. 旅游网络建设与综合开发一体化。旅游业已成为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九五”期间,京津冀三省市旅游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均达到4%以上,特别是天津已达到5.91%,表明该区域除了具有区位优势大、交通通讯便捷、景点相对集中的条件外,还具备发展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区的巨大潜力。然而,从京津冀区域旅游业的整体素质看,仍处于一种高速度低质量的发展状态,旅游服务滞后、旅游产品单一、缺乏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是三省市旅游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一地区旅游科技投入少,高科技在旅游决策科学化和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利用程度低,导致该区域旅游环境管理中高科技产出效率不高。
三、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想
1. 强化合作意识。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首要的问题是合作,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提高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通过建立利益协调和利益分享机制,使我们从区域合作中加快区域整体发展,实现个体“共赢”,在树立先进的“竞合”理念的同时,增强整体发展意识。区域合作的目的是总体利益的最大化。为此,必须加强沟通、联系与配合,实现区域内的要素流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协调发展。
2. 打造 “京津塘高科技产业带”。“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发展最可贵的经验,就是产业链拉动区域经济联动,形成经济圈。而京津冀地区却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链,仅有的几个产品的产业链十分单薄。其原因主要是这一地区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占主导位置,产业自然是“大而全”,“强势政府”自觉不自觉的“大而全”行为,自成体系的后果是区域内产业链的残缺。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存在两大突出问题。其一,京津产业严重趋同。北京应充分发挥其人才、技术、信息齐备的首都优势,发展具有更高层次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总部经济”。而天津则应发挥其天然的港口优势,利用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着力发展制造业、物流业、海洋经济等等。其二,除京津之外的周边地区以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为主要表征的城市竞争力落差太大而且活力不足,导致一方面北京核心地区功能过密,大量第二产业急需外移;而另一方面城市能级落差太大,周边地区很难接受京津地区的辐射效应,不利于双方的发展,形成两难窘境。笔者建议在构筑大规模的交通网络体系的前提下,在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等地兴建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改善投资软硬件环境,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合理的产业链。
3. 组建京津冀区域发展权威协调机构。三地政府应从区域发展的大局出发,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并积极争取中央出面协调,尽快建立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牵头的京津冀区域发展权威协调机构与机制,并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体系建立、区域资源整合、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选取条件成熟的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
4. 建立京津冀地区资源补偿机制。京津冀山水相连,而地处京津上游的张家口、承德两市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问题直接影响着京津地区。一些学者提出在张家口、承德建立“首都生态特区”的设想,使其享受国家特殊政策,突出绿色屏障、饮用水源、治理污染、城市环境四个重点,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生态经济,以生态经济增量消化高污染、高能耗工业存量,进而推进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河北省政协与会同志提出关于建立京津冀地区资源补偿机制的建议,得到了北京、天津与会代表的理解与支持。大家认为,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资源补偿机制问题被忽视了,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一方面加剧了河北省一些地区的贫困状况,不利于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京津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只有解决了资源的补偿机制问题,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合作才能立足长远,真正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5. 在构建现代化区域交通体系上实现突破。从国际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大都市经济圈的范围按尺度和作用强度分为两种:日常都市圈和大都市圈。日常都市圈也称“1小时都市圈”,即从核心城市到周边城市之间的单向时间距离在1小时左右,距离约为100公里;大都市圈也称3小时经济圈,单向时间距离一般在3小时左右,半径可达300公里~400公里。1小时经济圈主要表现为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通勤圈,它们的内部联系十分密切。3小时经济圈主要表现为核心城市对腹地内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与腹地城市之间存在密切的要素聚集和辐射扩散效应。按照上述城市理论,河北省绝大部分区域在京津的辐射圈内,11个设区市都在3小时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内。区域交通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城市之间时空观念的更新,为地区空间结构调整带来新的可能性。京津冀要积极推进城际快速轨道网络建设,强化通道运载能力,为城市布局的扩展和城市体系的组织创造新的条件。京津两大枢纽应加强分工与协作,实现区域交通运输网从“单中心放射式”向“双中心网络式”的转变。强化航空港、海港、信息港等交通通信枢纽与区域及城际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的有机联系。要留出足够的发展余地,建设国际枢纽机场。加强沿海港口的协作,合理分工,形成港口体系。要联合开展港口、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建设,完善立体交通网络,全方位融合交织,让区域间血脉贯通畅行,城际融合零距离。
6.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性职能。从国内外大都市圈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政府仍将是协调、整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政府的作用仍然是首位的。(1)政府职能发挥的主线应是区域经济市场一体化的制度供给,通过制度规范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从而减少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政府职能要积极引导并发挥市场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市场是经济运行的主体,政府服务于市场,为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由于政府的作用往往是先导的、显性的,因而往往容易被高估。但不能因为市场的作用是分散的、潜在的而忽视其在区域经济运行中的主导作用。(3)政府职能还体现在加强市场不愿涉足的公共领域的跨区域协作上。所谓公共领域,主要是指交通、生态环境、水资源等市场不愿意提供也无力推动的公益性项目。面临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京津冀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必须打破行政界限,按一个生态整体加以宏观治理,以实现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
[参考文献]
金昌—武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金昌和武威两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抢抓国家支持甘肃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贯彻落实省委“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根据金昌武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甘肃实施“组团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7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金昌—武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金昌—武威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正式启动。本文就金昌—武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1.金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金昌—武威经济区(以下简称“金武经济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范围包括金昌市的金川区、永昌县,武威市的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面积4.2万平方公里,武威市人口1815054人,金昌市人口464050人,2010年两市人口227.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1.22﹪。金昌市与武威市原来同属于武威地区,有着悠久的一体化发展历史渊源。1981年,在行政区划调整中经国务院批准,金昌从武威地区分化出来,成立为独立的金昌市。两市地缘相邻,自然地理相连,同处河西石羊河流域绿洲盆地,区域经济具有一体化合作与发展的良好基础。金武经济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富集,产业优势互补,历史渊源相同,文化多元相融,经济社会联系紧密,是经济、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金昌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有色金属工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重要的镍、钴、铂族贵金属生产及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武威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葡萄酒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是全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国家级沙产业和防沙治沙生态恢复示范区。近年来,随着两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关联日益紧密,经济社会联系不断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条件更趋成熟。“十一五”期间,金武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439.28亿元,占全省的10.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273元。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逐步实施,金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金武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重点。省委确定的区域发展战略,为进一步推动金武经济区组团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金武两市党委和政府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强力推进,经济联系与合作不断加强,要素流动、产业关联、社会融合不断扩大,一体化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有利于发挥区域内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综合优势,进一步集聚要素资源、增强核心竞争力、实施区域功能组团和联动发展。
2.金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定位
《规划》指出,坚持把金武经济区发展放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功能组团和整体优势,提升经济区的战略优势地位。金武经济区建设要以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新材料研发基地、国家重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全国内陆河流域生态文明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区、多元文化相融发展的繁荣区为战略定位。依据国家和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为主轴,以金昌市金川区和武威市凉州区主城区为中心,以主要交通通道连接的县城、重点建制镇和产业园区为主要节点,以点串线,以线带面,优化空间布局与产业组织体系,构筑“一带携领、两核互补、点状集聚、重点突破”的点轴式空间开局。按照“前五年夯实发展基础,后五年提升水平大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努力把金武经济区建设成为资源同享、产业互补、生态共建、社会相融的一体化发展创新示范区。
3.推进金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3.1围绕空间开局,合力建设一体化交通网络
要围绕点轴式空间开局,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整体谋划金武经济区交通网络架构,打通公路、铁路和空中连接通道,强化与新疆、内蒙古、青海以及宁夏的交通联系,提升金武区域通枢纽地位。一是强化内部交通衔接。尽快建成金武高速公路和金色大道,规划建设区内公路,推进两市县乡公路连通及等级提升,加强区内公路与国省干线高速公路网的互联互通。二是合力建设外联通道。加强区际联系,提升改造与兰西经济区交通通道。加快徐古、营双等高速公路建设。对重要国省干线和省际出口路改扩建。加快建设兰张三四线、干武二线、金阿等铁路,努力形成以武威、金昌两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铁路运输通道。推进武威煤炭集疏运中心建设。适时建设武威机场,拓展对外空中通道。三是加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制定区域公交发展战略,加强凉州、金川等枢纽站场建设,加快县城及重点城镇客运站建设,促进公共交通网络向乡村延伸,实现公共交通与公路交通的有机衔接。
3.2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合作建设产业创新发展区
要充分发挥区位和产业优势,统筹各类要素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体系,构筑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和区域经济增长极,合作建设产业创新发展区。一要构建“一区多园”工业布局。强化产业集聚,以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引领其他产业园区发展。加强产业园区的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特色,打造共同优势,形成“一区多园”工业布局。二是建设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充分发挥金昌国家新材料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的载体作用,突出金川公司等大型企业的竞争优势,发挥其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发展壮大特色优势工业。依托优势资源和企业,突出发展新能源产业,改造提升化工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生物产业,提升产业竞争新优势。四是联手共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依托金武经济区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优势,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以发展高效节水型灌溉农业和农作物秸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3.3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联手创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区
金昌是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市之一,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是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两市要统筹城乡人口、产业、空间布局,着力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联手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区,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一是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引导城市资本、技术优势与农村资源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二是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提高农村现代文明生活水平。三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农村发展纳入到城乡总体发展规划之中,加快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完善农业农村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农业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促进城乡社保、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文化服务等协调发展,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四是武威市要按照“一轴双城三组团”的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经济、人口和要素集聚,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建设。
3.4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共同打造多元文化相融发展的繁荣区
金武经济区文化同源、民族文化多彩、多元文化相融、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相映。要按照建设文化大省的总体要求,抓住创建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的机遇,发挥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文化资源优势,以建设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为重点,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一是共同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品牌。突出佛教文化、汉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天马文化、骊靬文化、民间民俗地域文化的宣传,提升文化品位,合力打造一批具有国内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精品,提升金武经济区文化品牌竞争力。二是加强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合作。依托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重点打造以五凉文化、西夏文化、骊靬文化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祁连风光、大漠风情和天祝藏乡等为特色的生态风情游,以金昌等为重点的现代工业观光和科技文化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把“中国?马踏飞燕—金武游”作为旅游业的主打品牌进行培育建设。三是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加快推进两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农家书屋建设,共享公共文化资源。建立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和广播电视节目合作互融机制,共同承办重大文化活动,带动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
3.5加强资源环境保护,通力构建生态文明示范区
两市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共同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一要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大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把金武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乃至全国高效节水示范区。二要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统筹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祁连山区水源涵养区保护,合力建设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区。三要继续深化绿洲生态建设。以主干渠路为骨架、农田支渠和田间道路为支架,提高农区林网覆盖率。围绕国道、省道、县乡等四级道路,开展绿色通道工程建设。
3.6大力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推动《规划》落实
要积极探索建立适应一体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加强政策配套、组织协调和规划实施,为金武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省直相关部门和两市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协调领导小组,加强对金武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领导。二是建立市长联系会议制度。落实省领导小组确定的事项,议定两市重大合作事项,制定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政策和措施。三是加强工作协调。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积极争取国家、省上的支持,制定有利于促进金武经济区产业配套、协调互动的支持政策。四是发挥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的作用。充分发挥两市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中介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以社会和民间力量促进金武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社科课题: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区域创新能力研究 ”的阶段成果。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类型与特点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指同一区域内的一些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经济利益或为了强经济联系与合作,通过契约和协定的形势,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和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国界的人员、资本、劳务、商品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的组织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多种多样的类型。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
区域经济一体化通常采取6种形式。从低到高分别为特惠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经济政治同盟。在特惠贸易区中,成员之间实行部分特惠关税减让;自由贸易区中成员之间拆除所有关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每个成员有权对非成员设定各自的关税税率;关税同盟也是自由贸易区,但每个成员对所有非成员采取共同的对外关税;共同市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级形式,成员之间除了要解除所有贸易和投资壁垒外,还要允许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同盟和经济政治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更高层次的形式。在经济政治同盟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各成员间不仅实现经济政策的统一,政治政策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统一性。我们通常所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类型主要是指按其一体化水平来划分的。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1.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通常要求成员之间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让渡部分,建立负责协调和制定共同政策且管理该组织共同事务的权力机构,经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更高形式。它包括各成员国货币、财政等经济方面政策的一体化。这样的同盟已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国家性质,建立了一套立法、司法、行政的同盟机构,随着发展的进程甚,至可以形成政治一体化,进而成为最高的形态――经济政治同盟。
2.发展进程较曲折。早在上世纪40年代末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就已出现,但在以后的一段时期内,大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较慢,有的甚至停滞不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趋势出现重新高涨的形势,到上世纪90年代,已形成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在全球内壮大起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已达100个之多。在上世纪70年代,还不到30个,80年代时期才30个出头,90年代中期超过40个。由此可见,60%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在90年代后建立的。一部分的区域经济组织存在重叠或者相互包含的关系。
3.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亚太经合组织”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它包括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两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从发展的过程来看,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量不多,但其组建的时间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特别是发达国家财力雄厚,其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影响力往往较大,这就给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形成了一些压力,感受到无端的排挤甚至威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数量越多,发展越快,对那些尚未参加到区域化一体化组织的国家和地区造成的压力越大,这也就促使它们花大力气加入进来,或者,尝试建立自己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新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全球贸易和区域各国经济产生新的不同影响,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发展的积极意义
1.促使全球形成新的国际贸易格局。欧洲、北美、亚太这三大经济集团的形成和发展,使国际贸丝逐渐呈现出新的格局。这三个大区一体化新形成三个经济圈;这三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又与除去它们之外其他的大、小区域一体化组织组成一个相互对抗而又相互联系的世界经济格局。这种新的格局导致各国对外经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即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被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区域国际贸易所替代,各国要想在新形势下发展经济,必须结合自身所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依托,进而求得共同发展。这样的格局也将要求各国更加注重国内经济发展,只有自身经济发展良好,才能更好的融入的新的国际贸易格局当中。
2.加速各国经济全球化发展。自由市场建立之后,必将推动和加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外的国际垄断资本在这一市场的竞争,比如“跨国投资”的兴起和跨国公司的大量产生。而“跨国投资”的高速增长,不仅推动了不同国家间资本的渗透和交融,使还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优化资源配置,使经济全球化发展到新时期。
3.提高世界科技发展水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优势越发明显,世界各国均把发展科技摆在突出位置。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之间科技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进一步提高了全球科技发展水平。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消极影响
1.关税壁垒影响。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利影响尤为明显。发达国家之间建立关税同盟,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组织之外国家或地区无法享受关税同盟的优惠。未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中国家竞争能力本身有限,关税壁垒的形成导致发展中国家商品或服务的出口面临很大困难。
2.贸易限制影响。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形成后,国际资本大多在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这一安全的“避风港湾”内流动,突破的只是集团内部的贸易壁垒。然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贸易急需的国际资本没有办法引进,这样就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内资金紧缺等问题的出现,其发展经济贸易和提高经济竞争力就无从谈起,“南北”差距越来越大。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例如,欧盟的东扩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都是在这个时期建立。而在1995年1月后,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备案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达206个之多。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所在东亚地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发展缓慢,不仅没有形成区域一体化制度,而且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还有恶化的势头。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2004年,我国对外贸总额首次跃居世界第三位。同时,中国也是受到非贸易壁垒限制最多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经济内需不足的出口导向型国家,贸易自由化对中国来说犹为重要,否则很难维持经济的高速发展。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要想突破区域经济集团的限制,就要发展自己所在区域的合作战略。
21世纪初期,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目标主要在于利用区域内的资源加以整合,提升自身经济实力,实现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所以,采取的是市场导向型这一策略,然而,市场导向型的区域合作是不稳定的。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且经济实力达到一定高度的当下,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应该采取市场导向型和政府导向型相结合的“双保险”策略,有效的约束制度的建立,能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成效。
四、中国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合作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要思考的不是应不应该参加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是如何根据中国国情,顺着这一潮流,更好更有效的参加到经济全球化进程当中,花大力气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我国既要成为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积极参与者,也要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力推动人。
(一)加强与相邻国家的联系与合作
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与领国的经贸关系,进而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来,这给我们提供了和相邻国家发展经济贸易最方便也最见成效的途径。
(二)改善与周边的整体国家关系
以欧洲大陆为例,法、英、德三国在上世纪均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但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三国已经成为欧洲最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德、法两国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化解了战争恩怨,不仅促进了外交关系的大大改善,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出于亚洲大陆的中国和日、韩两也正朝这样的方向发展。
(三)加快自身经济政策调整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地区行政区划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各省、市之间的行政计划已经构成了对生产要素自由组合的严重障碍。在欧盟国家通过50年的谈判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鸿沟,统一了货币、贸易政策后,在中国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中,我们更应加大对中央政策的贯彻实施,反对各行其是、条块分割的老做法,在中央政策的统一指挥下建立更大更好的统一市场。
参考文献
[1] 黄卫平等.中国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一、石家庄市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面临的机遇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建立在区域分工与协作基础上,通过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过程。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第三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区域,对石家庄市的经济加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石家庄市的整体竞争力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离不开京津,京津也离不开河北。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城市,只有抓住这一机遇,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协调合作共同发展机制,加强与京津之间的产业分工、产品配套、市场辐射等,在交通、旅游、能源、信息、环境、人才教育、市场一体化等多领域进一步扩大共同合作,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增强石家庄市的整体竞争力。
(二)有利于石家庄市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合作与配套能力
根据京津的城市定位和产业定位,京津发展已经呈现从要素集聚向集聚与扩散并重转变的趋势,京津有许多产业需要转移,还有许多产业需要配套。石家庄可以主动承接来自京津产业转移,也可以与京津实现产业合作与配套。及时了解和掌握京津的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和项目规划,特别是从产业上寻求可以对接的项目,通过石家庄的产业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建立产业群和产业基地,实行产业对接与合作。
(三)有利于石家庄市借助政策优势加快发展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已经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石家庄作省会重点城市,国家所给予的相关政策,都可以充分利用。只要抓住国家把京津冀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机遇,深入探索实现产业对接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途径,积极和有作为落实中央要求,发挥自身的优势,举措得当,完全有可能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率先发展。
二、石家庄市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具备的优势
(一)交通优势
石家庄东临衡水,南接邢台,西倚山西阳泉,北靠保定,与北京、天津、济南、太原、郑州几近等距相望,具有重要的交通枢纽优势。铁路方面:京广、石太、石德、朔黄四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其中京广线是连接中外交流的大动脉,石太线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京石、石太高铁的开通,及即将开通的石济高铁,1小时高铁交通经济圈已经形成。公路方面:交通京石、石太、石黄、石安高速公路和107、207、307、308国道以及2条省道、42条县道在市域纵横交错,公路通车总里程6379公里。航空方面: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2013年已开通44条国内、国际航线,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主要分流、备降机场,具备年吞吐旅客2000万人次、吞吐货邮25万吨的能力。
(二)产业优势
石家庄市是中国最大的医药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纺织基地之一,是国家确认的首批生物产业基地,石家庄的华北制药、石药集团、神威药业、石家庄四药、以岭药业五家制药企业跻身2013年医药工业百强,华北制药集团等6家企业进入中国500强,在中国省会城市中石家庄市工业企业平均规模最大,基本形成以医药、纺织、化工、机械、电子、食品、轻工、建材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体系,具备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优势。
(三)科教人才优势
石家庄市拥有众多的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和高校,是全省科技教育资源配置中心。中专以上学校236所,年毕业大学生30多万人,2013年取得科技成果312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5项。为石家庄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提供了技术与人力资源支撑。
三、石家庄市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发展定位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石家庄以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借力京津高端产业制造和研发优势,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制造环节或整体转移,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光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壮大生物医药产业
充分利用高新区和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国家级园区的承载优势,全市生物医药工业已形成的近百家药企组成的产业集群优势,以及华药、石药、神威、以岭、四药、常山生化等行业龙头和知名企业的研发生产优势,积极对接京津知名生物医药科研院所和学术带头人,深化与京津的医药产业化合作,承接和发展一批现代微生物药物、基因工程药物、新型制剂、现代中药等方面关键技术和转移产业,积极打造现代医药产业基地和“中国药都”。
(三)提升现代服务业
以南三条市场、新华集贸中心为基础,充分发挥发挥华北重要商埠、商贸集散地优势,以发展中心商圈、特色街区、商务会展和外迁商贸物流仓储设施为重点,不断强化华北重要商埠地位。巩固改造提升主城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发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打造首都经济圈现代服务业基地。
(四)强化交通枢纽地位
发挥东出西联、承南接北区位交通优势,在现有京石、石太高铁的基础上,加快石济客运专线建设,启动津石客运专线前期工作,积极谋划推进京石邯、石衡沧城际铁路以及石衡沧出海通道(包含石家庄东南环线)建设,构建石家庄铁路、高铁“双十字”交汇格局,形成石家庄与京津密切联系的快速轨道交通网络;扩建石家庄动车组,增加省会高铁始发车次,提升石家庄与京津冀城市群的“同城化”效应,谋划建设石家庄站、石家庄东站、正定机场站等三大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完善石家庄南站、集装箱办理站等铁路货运中心,尽快启用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T2航站楼,提高航空客运、货运能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1.1区域产业合作和产业转移的加快哲学观指出,矛盾具有特殊性。而我国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上,每个不同地区都具有自身的天然地理特征和自然区位优势以及自然资源优势,也不例外的都具有各自的区域短板和发展局限性。于是区域合作便应运而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迅速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经济总量。并以此为引导实现区域间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交流。
1.2交通通讯的快速发展交通通讯是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建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是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势互补的血脉联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展提供了便捷之路。截止到目前根据资料显示,我国高铁里程达到世界总里程的一半,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50%,交通通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3政府政策的支持除了近期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区以及长江经济带以外,我国三十年来发展成熟的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国家级特区,上海浦东、重庆两江、甘肃兰州等国家级新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了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支持,促进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4人口的跨区域性流动人口流动是自古以来都有的“天然”现象,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科技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样化和频繁,而人口流动也越来越容易和便捷,尤其是农民群体在城乡间的往来流动占绝大多数。这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人力支持,为较落后地区带来了思想变革的先兆。
2我国区域一体化及法律治理中的问题
国内经济一体化主要通过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各种政策性支持和调控,例如逐步取消和打破阻隔各地区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等等。同时根据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点和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人口、资源等问题,但是仅仅依靠政府是无法圆满地从彻底上解决问题的,除了政策性支持和引导之外,政府应寻求和积极力促各地区间的更普遍和更深层次上的互补双赢与合作,建立我国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律治理模式,但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治理中存在许多问题。
2.1缺乏统一遵守的合作协议或章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没有根据各地方的利益诉求去建立各地共同遵守的区域合作协议或章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各个区域的政府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并不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但在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各地政府为了各自政绩而忽略区域全局的建设,强化各地方的资源配置和重复建设,造成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市场分割的盛行,由此可见利益分配问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发展问题[2]。我国当前区域合作主要通过区域合作协议,但是这些协议基本上是单一领域的合作协议,缺乏基于共同利益诉求的协议约定,因此难以形成真正有效并可持续性的区域合作机制,最终难以实现共同利益。
2.2缺乏区域政府间的长期合作机制我国部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主要通过制定行政协议来推进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虽然引导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措施代表的只是发展的方向与发展的具体内容,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可持续性的、长期制度化的机制,更遑论符合法律精神的违约责任认定机制和解决纠纷机制[3]。如果缺乏区域间争议解决机制,会严重限制政府间的合作。
2.3限制了社会公权力的作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忽视了公民参与治理的作用,区域一体化的建设并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与民众息息相关,公开是区域一体化法律治理的重要要求。法律治理的公开机制能够有效地保证各区域之间政策运行的透明度,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促使各地区之间及时获取信息,学习实践经验,形成合作和互动。通过发展区域中多元素和多主体的参与,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管理体,充分发挥社会公共权力的作用。
3法律治理模式理论
公共治理理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有利于实现区域合作效益的最大化,而法律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法律治理模式指导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治理是行政管理中的新型沟通合作理性,在权利运行方面,治理是关系到上下、水平方向的互动管理过程,各地方政府进行协商与合作,制定共同目标,共同实施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利与职责[5]。每一种社会治理模式都离不开与之相对应的法律结构,法律治理模式中主要分为三种模式。
3.1硬法治模式区域治理中的硬法治模式指的是确定的、可预期的法律,能够保障社会的秩序和基本价值观念,从而满足社会法治化的需求[6]。但在区域法律治理的过程中不能完全运用硬法,也没有必要进行全面的硬法治理。在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中硬法很多时候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
3.2软法治模式区域治理中的软法治模式指的是由区域各地方成员协商一致,共同制定发展经济的规章制度,软法律虽然不具备强制力,但是各个地方成员必须遵守,具有约束力[7]。软法律模式的缺陷就是过于理想化,在当下社会无法真正实现民主与法治,各个成员从自身利益出发,如果一方不遵守协议,会造成其他损失。
3.3混合治理模式混合治理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软法和硬法的优势,能够充分实现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硬法和软法的有效结合使法律治理更具多元化和有机化,软法有利于回应社会对公平、法制的需求,硬法能够确保区域中各个地方的遵守程度,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法律治理的重要手段。
4构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法律治理
4.1法律治理的实践轨迹区域行政协议和区域性组织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期的法律治理机制,其中行政协议指的是各个政府机关之间缔结的协议,行政协议不仅用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其内容也逐渐向合作和发展转变,逐渐成为重要的法律治理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进行统一市场、优化产业结构的改革,破除各地方立法,因此我国在改革法律治理的过程中对地性法规和规章进行清理和协同立法,并采取区域行政规划和区域行政指导的领导方式,在不断地实践中形成了区域行政协议、区域合作组织、区域协作立法、区域行政规划和区域行政指导等五种法律治理方式。
4.2法律治理中的政府首先要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体系,借鉴国际上欧盟的成功经验,注重基础条约的重要保障作用,并广泛运用于我国区域中各地方内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法律制度进行引导,各个区域内的各地方是公平、平等的关系,要充分利用各地政府之间的合作,以及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立法进程,明确各个地方政府在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职责,避免地方保护主义。通过立法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区域一体化领导组织机构,加强各区域间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各区域的领导集体组织,并形成长期的合作机制。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应要相互协调,逐步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导协调机构,并制定符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逐渐形成本区域长期的发展模式。最后要不断完善司法纠纷解决机制,有效地化解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中的各项矛盾,如果无法有效地确定责任的承担主体就会阻碍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司法纠纷解决机制中建立有效的司法纠纷化解机制,及时解决各地方政府、公民与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矛盾与纠纷,促进矛盾的有效解决。
4.3法律治理中的公权关系法律的制定在于反映民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应充分体现社会公权关系,充分体现民主协商性在法律治理中的作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主题更加多元化,公民能够代表公共自治区的广泛民意,与此同时,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应更加开放,向社会与公民的各项利益诉求开放,最终法律治理机制更加注重商谈、合作,注重与各个地方的沟通与对话,强调共同的认同和共识,促进区域各个地方的共赢。
经济发展有其特有的经济发展规律与过程,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诸多难题。生产结构的不合理、生产链条的初级阶段、生产资源的浪费与整合都是新一轮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作为目前可行的发展方式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武汉城市圈等经济区域得到了很好的证明与实践。实行区域生产力一体化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提高经济竞争综合实力。
一、区域生产力一体化的发展过程
生产力发展往往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受制于特定的生产条件生产关系,发展过程呈现出特有的生产形态。就劳动者和劳动对象而言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劳动者依然是人,劳动对象也基本是大自然,而劳动资料却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最初的石器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生产,生产资料的改革带动生产力的变革,构成了上层建筑赖以发展的经济基础。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早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分散型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城市建设相对落后,。进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珠江三角洲面临发达国家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契机,借助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城市建设基础,开始建构大珠三角城市群。通过城市之间的比较沟通,整合地区资源,发展集约型经济,从而大大提高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竞争力。简单来说,生产力一体化的发展得益于城市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通过城市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制定统一的发展策略,由分散型经济发展到集约型经济,实现生产劳动力、结构、规模、市场的统一,实现生产力一体化目标。
二、生产力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生产结构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要想实现生产力一体化目标,需要各个组成部分的配合与适应。生产力结构大致由五个方面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也由最初的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二、第三产业的方向转变。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释放了资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提升了发展空间。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异,比如长三角发展模式与苏南发展模式,各有其独特的发展条件和限制条件,因此在做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候,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经济的发展逐渐脱离了低端生产状态,将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改变了以往靠消耗资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低效益、高污染局面,有效缓解了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劳动力、资源市场的调整,就劳动力而言,以往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正在慢慢消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科技人才。资源市场的转变改变了以往高消耗的发展模式,将资源的能量释放出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生产规模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生产规模一体化过程其实也是集约型经济发展的过程。小规模的经济发展状态不利于发展地区优势,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目标。生产集团的吞并与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整合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生产集团规模的扩大,从内部来讲,分工的细化优化,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发展速度;从外部来说,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形成统一有效的市场,商品销售,人才培养都具备了相应的市场供应,统一的市场一旦形成,地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拉动海外投资市场的扩大与增长,这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三)生产力布局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生产力布局一体化过程往往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的产物,经济效益的提高要求生产的集约化与效率的提高。因为资源利用成本、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生产商为了减少成本,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公共设施资源,会自觉的发生进行集聚,发生集聚效应。加上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同产业的生产布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限制性,这些都促使生产力布局朝一体化方向发展。生产力布局一体化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生产成本,还有利于加强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形成统一的销售市场,增强地区经济竞争实力。
三、结语
生产力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布局的调整与统一规划,并通过打破行政界线,组建城市共同发展圈的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整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scientific planning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the realiz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our government and academic circles. Scientific treatment of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wo yuan of economic break, combine the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great.
Keywords: integration; urban plann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bin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经一体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实现经济发展重点方向,我国从战略高度予以重视。为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必须打破固步自封的二元体结构,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和乡村以各自发展为主、互向割裂的据面。目前的城乡管理与规划体系不够完善,农村土地规划不够科学,土地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资源配置不够合理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城乡一体化要想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好良好的基础。城乡一体化主要实现行政区域内部之间城乡的协调与发展,但是行政区域化则更多地是侧向于跨行政区域之间的互动与协调发展。所以说城乡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前期和基本基础。另外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实现交通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制度与空间的一体化等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但这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内容与实践任务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关联性。本文在对城乡一体化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化经济的发展谈了一些看法。
一、城乡一体化规划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城乡一体化从规划指出就必须树立城乡并重的观念,为实现经济的再发展就必须彻底消除规划只为城市服务的思想,在城乡一体的规划中既要充分重视生产力布局的优化,还要重视兼顾公平与平等的原则。对于城乡规划中各组成部分必须在发展战略上平等的对待,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相互协调的共同发展。以前的二元制结构一方面造成了农产品难以顺利的走进市场,一方面还造成了城市对农村的剥削。在我国城市与乡村之间有着各自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造成了经济组织对行政机构的严重依赖,其作用难以得到真正的发挥,经济一体化更是如同空中楼阁。因此,城乡规划必须循序渐渐地把分裂型的管理向空间性的行政管理转变,把有“户”的管理向“人”的管理转变,注重实现上岗就业的平等,注重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发展。综合而言,就是建立协调性、互利性的新经济模式,形成合理的市场分工体系,可见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尤为重要,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条件城乡一体化就是建立在生产力相对发达的基础之上,实现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与各种资源的流通顺畅化,配置合理化,建立起相互协调发展经济模式,达到通过城市经济来带动乡体经济,利用乡体经济来促进城市经济的再发展的目的,形成城乡之间在经济、文化、生态等融合的局面。具体而言就是打破对立的形态,实现和谐与共荣,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现代化、生态和谐等方面的新格局。但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必须建立在一定条件具备的基础之上。它要具备的条件是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逐步迈向后工业社会;城市的发展已经逐步开始向郊区开始扩散;具有都市型风格的农业现代化已经基本成型;城区和郊区之间的快速交通网络格局已经形成;城乡平等发展体制初步形成。
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把多个行政体经济进行组合建立起更加大的经济共同体。它能起到把区域作为基础来提高资源配置率的作用。达到这一条件必须要把涉及整体影响商品与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障碍消除掉;彻底消除掉以区域界线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歧视政策和行政行为;中心城市必须具备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已经形成了区域之间比较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城乡一体化的建立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城乡一体化要实现在市场、交通、制度、产业和空间的一体化,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实践任务,其关系非常的密切。
三、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协调统筹的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城乡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
对城乡经济进行科学的统筹,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逐步建立起新型的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把城乡的发展规划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城乡之间的今后发展和规划布局进行合理的协调。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既不能照搬照抄,又不能闭门造车,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而周密的统筹规划,打破以城乡为界限的经济运作模式,把依靠城市为中心发展的经济团体和附近的乡村乡镇的据点联系成一个整体。科学的编制在人口发展、土地的利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城乡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统筹规划。实现城乡之间空间布局的优化和资源配置的科学,已达到促进城乡在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不断地在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实现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
对城乡产业进行统筹必须要以新型的工业化作为主导,必须调解产业结构调整,对生产力布局进行优化,不断地推进比较优秀的工业结构布局,把工业的整体实力进行提高。把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逐步向城市中心和集聚点转移,由此来动产品的竞争实力和经济素质的提高。改变旧的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地使农业产业体系得到健全,不断提高集约化水平,使农业市场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打造现代化的服务体系,把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现代管理措施逐渐向农村倾斜,推进各产业的协调发展。对各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科学的规划,建立起城乡产业分工相对合理的发展格局,打造新的经济格局,实现配置的一体化,打造出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区域经济体。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建设一体化
对于城乡基础设施的方方面面必须合理对待、认真安排,尤其是要加快在县城与乡村之间的绿化、重点道路、排水、供气、供暖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引导城市基础建设发展向农村地带,建设成综合性比较高的交通网络,切实发挥好中心城市的地位与带动作用。通过基础设施的建立,提高公共服务的同享度,能有效地缩短城乡之间的空间差距,通盘规划农村的服务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实现以城市为主要中心和城市带乡镇的经济体,做到城乡建设的一体化。
(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
把国家公共财政的范围得到逐步的完善和扩大,保证农村的服务体系和社会的保障体系更加的完善,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户籍管理、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等制度,加快实现城镇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的并轨。农民、市民必须同等对待,实现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等。在整体管理上农村达到城市享有的就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设施等社会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体系。
结语:
城乡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是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制定科学的城乡发展战略,切实发挥中心城市之间的区域性经济纽带作用,切实缩短城乡之间的存在差距,具有重要作用,最终达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出三大经济圈,即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对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在新时期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力量。但从近年发展过程来看,京津冀地区不论是在整体发展的速度、还是发展规模上,都明显地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本文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的增长极在带动其腹地地区共同发展所遇到的一些难题,并探讨性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一、增长极理论
(一)增长极
增长极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的经济学家帕鲁于1955年提出来的。在他的文章中提出:现实世界中的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作用的,经济增长并不会同时发生在所有的区域,而是有选择地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式向其周围地区扩散,并最终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增长极正式从抽象的概念转换为具体的地域空间概念,以后的学者纷纷引用到各自的研究领域中。
(二)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作用
由于增长极的产业发展比周边的腹地地区要快,因而在区域发展的初始阶段,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腹地地区的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都趋向转移到核心地区,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就减少了腹地地区发展的机会,使得极核地区与腹地地区的经济差距不断地扩大,极核地区的中心地位不断加强。
二、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过程的现状
(一)第一产业
京津冀地区第一产业的合作有着很长的历史,长时间以来北京和天津一直就是中国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工商业中心,第一产业的功能弱化,主要依靠环京津的河北地区提供粮食、蔬菜等生活资料。随着京津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转型和调整,京津冀地区的第一产业的合作会不断加深,产业链之间的联系不断紧密。在目前,第一产业的合作状况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二)第二产业
从总体上看,京津冀地区的第二产业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受到种种问题的干扰,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就目前的主要成果来说,主要是京津地区一些传统的工业,对环境影响比较大,依赖于资源能源的产业不断地迁到河北的部分地区,实现了区域整体的产业协调和合作。
(三)第三产业
在第三产业的合作上,主要集中在旅游业、服务业等产业领域。比如说在一些优秀的旅游资源的整合方面,打破原有的旅游市场壁垒,共同推出一些著名的旅游线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外在人力资源的共同开发、资本的流通服务、通信领域的合作也都还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增长极地区和腹地地区的互动机制不健
全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发展联动性不强,核心地区与腹地地区缺少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特别是随着通信技术、交通方式的便捷,使得核心地区可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腹地地区的依赖。双方的交流很少,经济的互补性开发认识不足。
(二)行政区划协调有待完善
京津冀地区存在着两个直辖市和一个省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在地区发展前景的问题上,都尽可能追求自己辖区内利益的最大化,对区域整体的协调、综合效益的考虑比较滞后。一方面,北京、天津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在招商引资、国家的大型项目建设方面,处处都占有绝对优势,相对地减少了河北地区在利用外来资本技术的机会。
(三)区域内产业分工链条断裂
京津冀地区目前也存在很多颇具实力的产业,比如说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的生产等,在国内都是名列前茅的产业,但是经过相关的资料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强势产业并没有能够与其腹地地区实现产业对接,对带动区域联动发展的作用有限,比如说同在汽车领域,著名的汽车生产商北京现代在中国共有40多家的配套企业和提供零部件企业,其中有十几家是现代集团原来在韩国的配套企业在北京建立的合资或者独资的公司,还有二十几家是分布在上海、昆山、江阴等长三角城市的企业。
四、政策和建议
(一)寻找利益共同点
由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合作被上述种种问题干扰,使得目前要想从根本上进行产业合作和协调变得非常困难,但是我们说从未来整体的发展趋势看,京津冀地区最终还是要往经济整合方向发展。笔者觉得可以从区域各种利益共同点出发,深挖产业链。
(二)创新区域内制度体制
笔者认为,目前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在研究京津冀区域发展问题时多集中在对产业规划、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考虑,忽略了对制度体制的深入考察。而制度体制的障碍是影响地区发展最大的因素,因为制度体制决定着资源的配置方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水平。
(三)加强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通
区域内可以流动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力,资本、技术。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促进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加强腹地与极核地区的联系。因此,必须实施有利于促进要素流动的政策。例如,出台方便异地消费和异地购买的政策;建立开放、统一、公开、透明的资本市场与要素市场;及时清理已经过期、不合时宜的部门封锁和区域封锁政策;积极实施反垄断、反区域封锁的政策;建立能够竞争有序、结构合理的企业组织体系;规范市场的进入和退出行为;放松劳动力的流动限制,进一步完善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自由流动的各项政策等。
参考文献: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京津冀两市一省逐步实现“规划一张图”,先后签署《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和《京津冀旅游合作协议》,借此建立和完善京津冀协商对话机制、协作交流机制、重要信息沟通反馈机制,预示着京津冀一体化正全面加速。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也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问题分析
1 从合作主体看,多为企业自发行为,协会和政府层次缺失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三地的旅游合作一直没有间断,只是这些合作主要是旅游企业自发的行为,是出于本身业务和利益的考虑而进行的,规模小,层次低,随意性强。在政府层面上,在旅游资源整合、重大项目协调、联合促销、产业链形成等方面,没有看到显著的进步。政府并没有真正的介入和推进,而相关协会由于职能没有独立,也难于实现。
2 从合作运行机制看,多为市场推进行为,政策协调不够
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主要是企业间的交易行为,主要依赖企业间的合作。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起步于北方交易会,河北省提出京津冀合作,天津市提出环渤海合作,都没有最终实现。政府合作停留在口号上,没有出台实质性的政策,没有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没有为企业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
3 从合作利益机制看,存在条块分割的财政体制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条块分割的财政体制使得各地必然将本地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为了增加本地的财政收入,造成资源利用、道路交通、企业发展等很多方面的障碍,而区域发展不平衡又加剧了这些障碍。特别对于区内市场合作来说,河北、天津都希望在北京旅游市场占有更大份额,但是北京对河北、天津却缺乏相应的依赖,这种不平衡使得三地区域旅游合作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不平等的位置,不利于区域旅游合作的长期和深入发展。
4 从合作产品基础看,缺乏区域旅游凝聚力,难于克服屏蔽作用
京津冀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缺乏一个统一的形象,更没有通过北京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北京是中国旅游最发达的城市,但很难将河北和天津的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缺乏凝聚力。天津和河北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却处在北京的阴影之下。如北戴河等海滨旅游资源,也很难和北京都市旅游资源组合在一起,前者以度假为主要功能,后者以观光、商贸为主要功能,二者针对的市场不一样,难以组合进同一旅游产品当中。
5 从合作的空间结构看,联系松散且薄弱
目前,京津冀都市圈的旅游空间结构可以概括为双核(北京、天津)松散型点轴区域空间结构,主要空间联系是以北京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轴向联系,而除了北京,都市圈内其他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比较薄弱。京津二市将河北11市分割成南北两半,行政区划所导致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割裂,使得京津冀都市圈内各地区间的旅游业发展难以协调,行政区划特征明显,严重影响跨区域的城际交流与合作。
二、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条件
京津区域旅游合作成效不明显,并非缺乏合作基础,事实上,京津之间实施旅游合作具有优厚的基础条件
1 经济社会基础
历史上,京津冀地缘人缘紧密相联,交往密切。京津两地在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北京拥有知识经济等优势,天津拥有加工制造业和海运等优势,两方优势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如果强化京津更深层次的合作,将更有利于双方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从第三产业来看,北京有资金、管理方面的政策优势,天津则有物流、仓储、加工、分装等长处,在组织物流上有优势,因此可以把总部设在北京,但仓储等则可设在天津。
2 区位优势及交通设施基础
京津冀三地交通一体化已建立良好的基础:区域内有35条高速公路和280多条国省干线相连,基本形成了覆盖京津和河北11个设区市的三小时都市交通圈;津冀沿海港口设计通过能力7.5亿吨,占全国16%;三省市之间已开通道路客运班线900多条,营运班车2200多部。通过一系列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大大促进资源在两个城市之间更合理的配置。交通一体化可以很快地实现两地的优势互补,为整个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
3 旅游资源基础
从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来看,京津冀三地的旅游资源丰富,且各有特色,具有很强的互补作用。北京拥有旅游景点约636处,文化方面相关的如寺庙、故居、博物馆等人文景观约占81%,人文景观丰富,但山水等准自然观为123处,仅占总数的19%。天津旅游资源以近代文化、街头小吃、民间文化、欧陆古典风情、滨海景观最为著名,同北京恢弘的“大景观”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弥补北京在清新的自然景观和北方风土人情方面的一些不足。而河北山岳、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对京津是有利补充,也是区域竞争的特色之一。
4 京津冀区域规划的出台为旅游合作提供了基础
国家发改委起草的《京津冀都市圈等重点区域规划》有望在2011年出台。京津冀三地发改委对该区域规划的总体思想、产业定位、经济发展主体方向已达成一致,对三地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文化教育布局等均有明确表述。这一规划的出台将大大带动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合作,必将对旅游合作也带来显著意义。
5 京津角色定位的调整及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
不管是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还是天津要打造北方经济中心,都离不开区域相互协调、分工合作、良性互动的城市群。纵观世界城市的发展,也证明了城市发展要区域甚至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积极培育和扶植经济腹地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建立高位、高效的合作机制,充分延伸北京的空间影响力,构筑良性的城市区域关系。此外,北京将旅游产业定位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天津将其定位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两地都将旅游业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这更为京津两地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有力地支持,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策略
(一)整合资源要素,实现整体价值最优
三地资源要素各具特点,应该在旅游形象、旅游文化、旅游产品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统一运筹,强化整合。区域整体旅游形象是对外营销、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基础。京津冀区域旅游可根据本区域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将京津冀地区整体旅游形象定位为:绚丽多彩的“旅游金三角”,拓展京津冀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强化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合作,实现人才的跨地区交流,培育一支精通国际旅游业务,并熟知旅游运作的旅游管理队伍。
(二)构建市场网络,强化区域市场合作
京津区域旅游合作要解决区内市场合作问题,通过互相开放市场,促进区内旅游者和旅游业资金、资产、人才、知识、管理、品牌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旅游宣传促销方面,京津两地要更新宣传促销手段,以经济为纽带实现联合促销、利益共享。政府逐年增加对促销的投入,加大对海外旅游市场的促销力度。三地城市应共同组织赴海内、外客源地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共同开拓国内外远端旅游市场。
(三)理顺空间结构,促进旅游空间融合
制定京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从全局发展出发,而不是从地域均衡的角度,对产品开发进行合理布局,科学安排开发时序。全面融入环渤海旅游圈中,不仅要将京津冀境内景区有机结合,同时还要与环渤海其它城市密切合作,形成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区域旅游产品竞争力,形成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品质上乘的一大批适应国际国内多层次需求的旅游产品系列。
(四)合理规划项目,实现主题合作开发
目前,北京的位置比较好的地方已经被密集的建筑群所覆盖,再建大型的旅游项目已经不太现实。京津冀三地可以利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机会,在国家对于滨海新区的定位和战略的基础上,合作开发大型旅游项目。河北可主动承接京津专业产业,大力发展自然生态、乡村民俗等旅游产品,实现主题开发合作。
(五)统筹利益相关者需求,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一、引言
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京津冀成为又一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京津冀区域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策略的启动,产业园区的发展在三地程度不一,各有特色。京津两地对周边河北省城市的协同带动效应较弱。自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出,以产业园区作为切入点,三地进行新一轮的产业布局与规划。到目前为止,京津冀以产业园区为依托的跨地区企业投资越来越多,跨地区产业园区合作也取得了新的突破。河北省作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而大力发展产业园区的建设。
二、研究背景和意义
自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开展以来,以产业园区为依托的跨地区企业投资越来越多。京津冀产业园区均依托不同城市,分属不同经济板块,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造成了三地不同的发展格局。北京中关村科技创新能力和园区发展水平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集聚了国内最顶级的科技创新资源,园区成长能力和创新辐射能力也不断增强。天津市以滨海新区为龙头,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在先进制造业集聚和产业园区功能提升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处于产业园区发展低梯度位置的河北省,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业及园区发展相对低端,难以直接与京津科技资源形成对接。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在不断地向前推进,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发展当地经济,实现当地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河北省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为分析对象,研究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对产业园区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为更好地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对发挥“集聚效应”提高区域竞争力、辐射腹地经济增长、实现规模效应等有着重要意义。
三、相关的文献综述
我国关于产业园区的发展最开始以文化产业园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的。文化产业园的发展比较晚,针对其相关理论的研究较少,主要围绕概念定义、特征、分类划分等方面进行说明。赵淑玲等(2010)以郑州信息创意产业园区规划为例,从园区规划的角度探讨了包括整体布局,区位选择、核心业态选择等相关产业园规划的理论基础,提出文化产业园规划的结构;王伟年,王士君则是在对文化产业园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其功能与运行模式。
基于产业园区的文献大多从理论依据、产业聚集、产城融合等角度展开论述。陈亚楠等(2011)就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阶段入手,对比三地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结合三地一体化发展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文化产业园区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李旭(2011)基于产业集聚的视角下对物流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若干对策。刘瑾等(2014)探讨了产城融合型高新区发展的内涵、特点及规划要求,具体解析了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高新区的政策机制、法律机制等动机机制,并以济南高新区为例进行规划策略分析。还有不少学者就产业生态系统,城市群,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对产业园区的建设进行了研究。
上述的研究都是针对产业园区的规划,发展基于某一个角度来研究的,对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的相关研究还不太多。本文与以往研究相比,做了如下发展: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推进,现阶段河北省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环境下,探讨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产业园区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对促进园区的更好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一些借鉴意义。
四、河北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河北具有非常好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也有优势,而且京津冀之间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现阶段为更好地落实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据不完全统计,河北围绕着北京、天津以及三大发展轴已建成了58个重点园区。这些园区既包括各级经济开发区,比如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燕郊经济开发区,也包括层出不穷的特色产业或工业园区,比如大城气雾剂产业园区、廊坊现代服务产业园等。
河北的产业园区目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业及园区发展相对低端,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个别企业一枝独秀,大部分园区投入很大,产出不高,效益偏低,难以直接与京津科技资源形成对接。园区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政府投资,但是后期的规划管理,园区定位,功能布局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图一京津冀三地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五、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缺乏合理性和模式的局限性。首先,不少新兴产业园区在整体布局上有利于城市规划区之外,与城市总体布局相分离。再者,产业园区无法与城市总体规划在用地指标、功能安排和设施配套方面进行衔接,难以结合产业园区业态特征提出专门的配套指标等内容。另外,园区开发大多采取政府主导模式,在发展初期的作用突出,但到后期建设却出现很多弊端,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产业园区建设忽视非生产领域建设;园区功能发育不全、配套不足,产业定位和发展战略不明确。
(二)区域间的同质化竞争。目前河北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97家,各园区对承接北京产业转移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纷纷赴北京招商,但由于园多商少,这些承接的园区大都缺乏清晰的战略定位,导致各园区对承接项目“饥不择食”。河北省个别城市下辖的县在进行项目招商时出现明争暗抢。
(三)缺乏创新意识。由于创新意识淡薄,必然导致创新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创新人才,园区没有核心竞争力,导致园区难以进行技术创新的知识积累、条件配置和能力建设,难以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六、产业园区的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遵循产业发展和城市战略而规划运营。产业与城市发展是一个战略层面的命题,当产业园区与其发生直接关系的时候,政府能够站在城市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统筹规划产业园区,调动城市资源支持园区建设发展,是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发展走向成功的保障。在认真分析产业趋势、城市资源禀赋和城市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也应明确本地功能定位和细化承接产业方向,合理规划,统筹分类指导,克服产业布局同质化,避免无序竞争。
(二)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优化园区建设环境。一是支持产业投资基金、专业化的培训机构、创新机构、科技研发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在产业园区中的功能。二是不断完善产业园区的服务质量,大量整合各方资源并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工作方法和服务方式,建立了长效的人才解决机制和有效的人才服务体系。三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平台、研究院校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引进和培养园区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摘要: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操作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处于不断提升与发展变化之中。目前,我国职教师资队伍的素质尚不能适应未来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思考和研究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契机,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培养能力和技能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培养、聘任和管理机制就成了职业院校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065-03
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生产技能的管理人员及技术工人的光荣使命。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行业技术的升级,各行各业对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而且需求量越来越大。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既懂理论知识又掌握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注重理论结合实践。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职业院校拥有一支能够将“课本理论”与“企业实践”有机融合的能文能武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所以,建设一支满足职业院校教学要求的一体化教师队伍也就成了职业院校的当务之急。
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的基本要求
一体化教师应擅长将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和专业专项操作能力教学融为一体,并善于将企业实际生产、管理过程和社会核心能力的教学贯穿于其中。一体化教师应该具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专业操作、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专业研发和工程实施、实训设备改造和开发、实验实训室建设和改造、专业开发、项目课程和教材开发等方面的能力。
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现状
总量和比例偏低 目前,从全国职业院校的整体情况来看,真正既懂理论又懂实践,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体化教师总量和比例都严重偏低。
来源途径单一 目前,职业院校引进师资的途径无外乎到相关高等院校招聘、职业院校优秀毕业生留校以及招聘引进企业高技能人才。到高校招聘的应届优秀毕业生年轻、有活力、理论知识扎实,但他们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相对较弱、教学经验不足。这种“从校门到校门”的教师,大凡遇到职业院校授课内容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情况,问题便凸显出来。比如,汽车故障诊断课程,不少年轻教师自己从未到过企业,也从未进行过实际的汽车保养及维修,讲课只能是照本宣科,授课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这部分教师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企业实践才可能成为一体化教师。留校的优秀毕业生在职业院校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他们对学校的感情与信任比一般教师要强烈得多,他们对学校的教学、环境以及管理等一切都了如指掌,他们非常容易进入角色。然而他们也有诸多不足,如工作经验不足、专业理论的深度及广度不够、真实企业锻炼缺乏等。当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些职业院校引进了符合教师要求的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专职或兼职教师。他们中很多人理论造诣较高,有多年的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对企业的技术、技能、环境、管理、文化等非常熟悉,他们的专业经验、专业技能水平是普通职业院校教师难以具备的。应该说,这部分人才是现阶段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的中坚力量。
一体化教师培养的误区 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是由不同的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分别承担,二者之间很难做到有机融合。这样的结果是容易形成教学“两张皮”现象。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即与课程相关的所有理论与实践授课内容均由一位教师担任,这对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融会贯通是至关重要的。
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的培养途径
构建面向企业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职业院校应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契机,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培养能力和技能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选拔和培养一体化教师队伍。这样才能保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建立校企“双赢”合作机制,激发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根据企业需要,及时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开发符合企业实际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二是为企业培养能为企业所用的优秀毕业生;三是职业院校要心系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如帮助企业培训员工,进行员工学历提升,与企业一道进行项目研究等等。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校企共议“一体化”教学体系 职业院校要在行业企业及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对学校各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工作和职业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对岗位工作性质、任务、责任、相互关系以及任职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和条件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调查分析,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将教学课程与工作任务融为一体,以此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校企共建一体化教师队伍 (1)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一体化教师标准,并制定相应的认定、颁证制度。(2)校企合力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提高一体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制定和实施一体化教师国内外考察、企业实践等发展提高的计划举措。要鼓励一体化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生产一线见习和实践,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和调整知识结构,使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够与社会及行业发展同步。要针对每位一体化教师的不同特点,设定不同层次的培养培训目标要求,采取达标过关的办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有关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举办培训,开展技术指导,开阔教师视野,促进一体化教师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水平的提高。要建立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培训考核评价制度,将教师参加进修培训等有关情况作为教师的聘期考核指标,并与教师的职位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挂钩。(3)建立严格的一体化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认真制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计划,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要求教师带着任务去学习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充分了解企业的现代生产和管理过程。
引入激励机制,提高一体化教师的待遇 我们应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健全和完善一体化教师激励政策,使更多企业单位符合教师条件的技术人员愿意进入学校从事教师工作。例如,德国的职业教育之所以师资充足,是因为其职业院校教师工资高、福利好,享有国家公职人员的各种待遇,同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此,政府和职业院校有必要在薪酬、福利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一体化教师的待遇,努力为一体化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使一体化教师岗位真正成为专业课教师追求的目标,进而促进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拓宽职业院校教师引进渠道,广泛吸引企业高技能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应创新人事管理制度,使更多企业单位的技术人员进入学校成为可能。(1)建立多元化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选聘渠道,实行面向社会、积极开放、灵活多样的教师招聘方式,广泛吸引具有工作实践经验、符合教师资格要求的优秀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一体化教师。(2)要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注重技能型紧缺教师的引进和储备。(3)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多渠道从社会上特别是企事业单位聘请在职、离职待岗或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承担专业课或实习指导教学任务。
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的督导及考核管理制度建设 一要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技能提高进行目标管理及考核。根据情况,给每个教师定一个技能提升目标,确定达到的时限,并进行实时跟踪考核,从制度上促使教师去学习和提升,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准一体化教师。二要建立完善的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听课、评课制度,促使已有的一体化教师进一步提升和完善自己。三要设立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荣誉称号,如“优秀主讲教师”、“教学名师”等,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及精神鼓励,使优秀的一体化教师成为职业院校教师成长的目标。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综合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育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是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前提。因此,不断探索一体化课程建设和一体化教师培养新途径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是职业院校当前的重要工作,也是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琴.变化着的工作世界与职教师资培养[J].职教论坛,2013(1):56-60.
[2]孙祖复,金锵.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3]闫志刚,张韦韦.透视中职师资“困境”[J].教育与职业,2011(34):37.
[4]杨京楼,申小军,陈新.关于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聘任及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0):23.
[5]高艳,荆静,高丙云.高职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
[6]菲利普,葛洛曼.国际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7]童华强,蔡夕忠.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方法初探[J].中国培训,2013(8).
[8]赖建斌.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2010(12).
[9]刘学军.浅谈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的培养[J].职业,2012(3).
[10]潘意志.试析职业院校物流类专业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建设[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3).
[11]张凤林.论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和“一体化教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5).
[12]王建林,陈亚.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资格标准的初步研究[J].职业,2013(15).
[13]薛魁国.浅论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2013(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化和全球化的相互促进和交替发展成为了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特征。一方面,WTO的创建和运行,不断地促进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集团也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掀起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热潮。无论是加入WTO还是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是各国出于自己国家的利益考虑,为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选择。因此,就目前国际贸易摩擦日趋激烈化的情况下,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对WTO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背景及内涵
1.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背景。区域经济一体化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呈迅猛发展趋势,到现在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可以说区域组织已经遍布全球。总的来讲,区域经济―体化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微观原因:①实现规模经济,增强竞争实力;②要素自由流动,提高经济效率;③防御战略,形成集团。(2)宏观原因:①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曰益密切,相互依存曰益加深;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极大提高,客观上需要跨越国界,走向经济联合;③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主要范畴,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其实质就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区域经济原则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优势互补、联合协作,联接并形成为一个利益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WTO的积极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热潮为WTO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它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补充。区域经济一体化更易协调各方的立场和利益,做出令各方都能得到满足的安排,使有关参加方在多边贸易体制下暂无法实现的自由化利益在小范围内实现。
2.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作为多边贸易自由化的“试验场”。 区域经济一体化奉行较少国家间的互惠原则,这使得区域内的自由化协议易于达成,成果易于评估。通过这样小范围的“试验”,就可以为多边贸易体制提供大有裨益的经验教训,为国际贸易自由化提供可供借鉴的先例。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WTO发展并走向成熟的中间环节,有助于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向更深层次发展。
3.区域经济一体化内部成员的一致性行动可以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的顺利进行,达到相应的谈判目标。区域贸易协定(RTAs)构建基础的拓展和深化使得更多的国家在诸多方面都有了共同利益。一方面,广大的成员基础意味着多边贸易谈判实际上不是在100多个国家间进行,而是由几大区域国家集团主导;另一方面,成员间广泛的共同利益能更有力地保障区域内部的一致行动。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对WTO的挑战
我们在看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相容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多边贸易体制产生的负面影响,对WTO提出的挑战:
1.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成员国家在多边贸易谈判中更加难以妥协。一方面,国家个体的谈判自主性因其背后区域集团的存在而受到限制,身份的交错重叠也使单个国家面临更复杂的利益取舍,谈判立场趋于保守;另一方面,几大国家集团实力相当,一旦形成对峙,多边贸易谈判就很容易陷入僵局。
2.WTO中的“授权条款”规定了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之间建立区域贸易协定时,可利用“授权条款”的规定给予区域内成员更优惠的待遇。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有时可能成为规避多边贸易体制中最惠国待遇义务的工具,削弱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多边性。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对多边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具有潜在的干扰性。传统区域贸易协定(RTAs)的区内外歧视待遇与WTO非歧视原则的矛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日益复杂并深化。区域贸易协定(RTAs)多样化发展的一个结果就是,全球范围内缺少统一的优惠性原产地规则。
总而言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其正面的积极影响是主要的,负面的消极的影响是次要的,。因此,WTO要进一步加强对区域经济集团的监督和约束,协调好各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改进和完善其倡导的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同时,各区域经济集团也要不断扩大自身的对外开放程度,将自身运作纳入WTO的监控范围,充分发挥集团经济的优势和特长。只有如此,才能尽量消除或减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负面影响,使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成为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漓高郑昭阳齐俊妍:全球化条件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曹宏苓: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刘田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发展[N].金融时报,2007~02~12
[4]周道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5]胡剑波:关于WTO框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7(2)
[6]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姚利民:WTO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经济不断地在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寻求资源配置,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的之间的经济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统一,本文试着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漫长的过渡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形成互补。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两者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相辅相成,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试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