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2: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

篇1

中图分类号:S511.0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3-25-1

围绕着水稻的高产高效和优质问题,国家一直在积极努力地寻求突破,目前从水稻品种选择到最后的收获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体系,一些新的水稻品种和生产技术被不断推广与应用。在实际种植中,农户在进行这些措施的实践中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一些细节部分的忽视却很容易影响整体的收益,文章为此整理了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仅供读者参考。

1选择品种

为了保证水稻的质量和产量,选种是关键环节。选种首先要因地制宜,然后考虑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尽量保证种子发芽后生命力旺盛。在购买种子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要到正规经销商处购买种子,观察是否是正规商品。要选择种子纯度高,发芽率高的品种。

2处理种子

种子处理是可以保证种子发芽质量的关键环节,由晒种、选种和浸种几个步骤组成。

晒种。晒种能够促进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选择阳光充足的好天气晒种3天即可;选种。用清水选种只能选出空秕籽粒,没有成熟好的半成粒就选不出来;浸种消毒。水稻种子稻壳厚,吸水慢,所以在催芽前要浸种,使其充分吸水;为防止水稻病害,还要对种子进行消毒。水稻浸种时间长短与浸种水温的高低有关。一般水温15℃浸种5~6天,水温10℃浸种7~8天。消毒可用恶苗灵、咪鲜胺浸种。注意浓度不要过大,浓度过大或浸种时间长会抑制芽生长,出芽慢。

3选择合适时间播种,密植程度适宜

在水稻的播种期内,一定要注意两个基本准则,一个是安全孕穗,一个是安全齐穗。如果是一季稻,要注意孕穗期到扬花期这个阶段避开盛夏高温时期。如果是双季稻,要确保其安全齐穗不会在冬天来临时还未完成。育秧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应该将秧床留足,并对秧龄严格控制。在进行插秧时要确保秧苗在土壤肥力的范围内数量饱和,最佳的栽种方式是东西向宽行窄株栽插。因此选择合适时间播种,密植程度适宜非常关键。

4施肥比例平衡

根据测土配方进行施肥,并且要根据水稻的产量目标确定正确的施肥量,使土壤中的氮磷钾能够达到平衡状态,并且要对锌肥等微肥的使用留心。在施肥期间应该对基肥、蘖肥、穗肥的比例进行合理的规划,传统的基蘖肥为主或全部基蘖肥的施肥习惯并不合理,因此要对穗肥的使用重视。在施基肥时,最好用犁沟肥的方法取代原有的耖口肥方法,让肥料和泥土融合在一起,从而避免肥料的流失,使肥料能够充分被利用。在追肥时用湿润施取代水层施,也就是在田面湿润时再进行追肥,等肥料溶化后渗入土壤后再进行灌水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肥料的流失和脱氮。在根外喷施叶面肥,可以确保水稻茎叶直接将肥料吸收利用,不但能有效降低施肥量,而有很高的成效。根据水稻的长势对症喷施叶面肥,一般最好在孕穗、始穗、灌浆和齐穗期进行比较好,也可以结合病虫害的防治一起进行。施肥比例要平衡,才能有助于水稻生长,才能保证水稻的高产增收。

5管水科学合理

在水稻秋插之后,要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水工作,这也是确保水稻能够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步骤。在生产的过程中要确保灌溉,这样有利于蘖的生成。在水稻的生长期中,只有以下两种特殊情况:在移栽返青、破口抽穗、用药施肥的时候一般使用浅水灌溉,而在特殊天气条件时采用深水护苗,其余时候一般都是进行无水层或湿润灌溉,这样可以使土壤内的氧气充足,从而确保根系能够迅速成长发育,具备足够的活力。要做到用浅水插秧促进根系活力,薄露发根的方法促进分蘖。在进行分蘖肥的使用时要确保田面没有水,在施完之后要用浅水灌溉,以水带肥。在茎蘖数达到了成穗数的90%左右,可以适当地搁田,在生育的后期要进行干湿交替的灌溉方法,一直到水稻成熟。

6注意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如果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方法不正确,很容易造成水稻减产,所以农户一定要积极学习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病虫害的防治,一是要注意选择具有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二是要注意种子消毒,并用药剂拌种,这样有利于增强抗病虫的能力;三是要做好稻田耕沤的灭螟工作;第四要在秧田期喷洒超级送嫁药;第五是要注意用药的科学性。一般种传病害和灰飞虱、螟虫会在水稻播种期出现,而穗瘟、稻曲病和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会出现在水稻破口期,稻飞虱在水稻穗期也很常见,因此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科学的药剂,可以有效提升水稻的产量。

7 结语

只有通过科学管理,才能实现水稻的高产稳产,本文分别从水稻的品种选择、种子处理,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有肥水管理以及应该注意的病虫害几大方面介绍了水稻的栽培管理技术,可能还不够全面,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陈建群.水稻栽培管理技术浅谈[J].大观周刊,2013,(5):119.

[2]徐光华.水稻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41.

[3] 赵全久,居立海,于鑫.直播水稻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J].中国农技推广.2005,(09)

篇2

1.水稻种植的环境标准

对水稻的种植要进行基地环境监测,达到有关标准才能作为绿色优质水稻种植基地,一旦选定,还要求在种植过程中坚持定时定点监测、监控,保持、优化种植基地环境。

2.良种的选择

良种选择是获取水稻高产栽培的前提和关键,通过多年的水稻品种试验、示范,筛选出一批产量高、吃味好、抗性强,适宜我国种植的水稻良种。其中:釉型杂交水稻良种有D优527,D优68、金优527,D香优26、川香优2号、宜香1577、中优85、丰优香占、Ⅱ优718、岗优527,Ⅱ优7号、中香1号、辐优802等;粳型优质杂交水稻有鄂粳杂1号;常规水稻有合系22-2、合系39、楚粳香1号、楚粳27号、滇陇201,滇屯502、华坪红谷等。

3.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曝晒1-2天,增强种子吸水能力。将种子用5%石灰水或强氯精浸种24小时左右,使种子充分吸足水分和消毒杀菌,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直到干净、无药味。用水稻种子包衣新技术,消除种子病菌,提高秧苗成秧率和质量,促进分蘖,降低立枯病、稻瘟病等的发病率。

4.旱育秧技术

水稻育秧可采用湿润育秧、旱育秧、软盘育秧3种。旱育秧适用于水源缺乏地区,也是我国推行的节水育秧新技术。水稻旱育秧具有早播、早发、早熟、省力、省水、省秧田、高产高效和秧龄弹性大等优点,是实现水稻高产、稳产、增收的一项常规的科技措施。此项技术可概括为肥床、旱育、适龄、浅插、稀植 5个技术环节,在生产中具有推广价值。

应选择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土壤肥沃的菜园地或旱地作苗床,切忌选用冷浸田、胶泥田和碱性田。一般每公顷大田需苗床375~450m2。苗床要在育苗前2个月翻耕晒垄、整理,视田块水分情况建成高苗床、低苗床和平苗床,床宽一般1.2~1.4m,长度不能超过8m,沟宽0.4m,床面要平整、翻碎。施肥分苗床培肥和播前施肥。苗床培肥:在播种前1个月,苗床用腐熟农家肥45t/hm2、过磷酸钙900~1200kg/hm2、氯化钾 450kg/hm2,结合整地施入土中,保持湿润培肥;播前施肥:播种前10~15d,苗床施入腐熟农家肥30t/hm2、尿素18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氯化钾195~300kg/hm2,按耕翻、施肥、碎土的程序进行,在翻锄3 次后(深度为10~15cm),将所施肥料与10~15cm深的表土充分搅拌均匀,否则易产生肥害。苗床土壤偏碱和带菌是引发立枯病、造成死苗的主要因素。为有效防止立枯病发生,播种前应结合整地消毒、调酸。床土调酸时间安排在播种前25~30d,调节土壤pH值至6.0以下。一般每降1个pH值单位,施硫磺粉1005kg/hm2,施后均匀翻入10~15cm 的土层中,然后用清粪水充分泼湿床土。

播种前苗床要反复多次浇水,使15cm厚的表土充分吸收水分并达到饱和状态,不能用碱性水。播种前再浇 1 次水,经土壤消毒和轻轻镇压床面后即可播种,播露白谷种200~250g/m2。播种期根据插秧时间而定,早季田秧龄35d左右,晚季根据品种的要求而定。1.3.2 覆土、化学除草。播种后覆盖2cm 左右的盖种土(用30%的腐熟细粪与70%的细土混合均匀)。盖种土要潮湿,覆盖要均匀、严实,不要使用火灰、草木灰等碱性土。盖后喷洒旱秧除草剂或杀草丹化学除草。早季或单季稻播种后要及时盖膜,以拱架式为好。拱架高40cm,薄膜要使用新膜,四周用土压实,以防大风揭膜使水分蒸发而影响出苗;同时要在田周围撒毒饵防鼠。早季或单季盖膜的秧苗要实行见苗通风,如在出苗前温度过高,要适当通风降温以防烧芽。秧苗转绿后要逐渐加大通风量,以免床内温度过高使秧苗旺长或烧苗。在此期间早晚要盖严薄膜,以防低温受冻。秧苗长出2~3片叶时逐渐进行炼苗,之后视天气情况适时揭膜。在育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用水。浇足底水后一直到出苗都不须浇水。若出现早晚秧苗无水珠、床土干燥、午间叶片内卷等三种情况之一时,才能在早晚适当浇水,要一次浇透,切忌天天浇。叶龄为4~5叶、苗高为14~18cm时可进行秧苗移栽。移栽前要浇透水,用手拔或铁铲起苗,尽量多带土、少伤根,以缩短缓苗期。

5.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5.1控制秧龄

杂交水稻秧龄达到35-40天即可移栽;常规稻秧龄控制在40-50天,不能超过60天。

5.2移栽时间

水稻(杂交稻、常规稻)移栽时间一般4月上旬至中旬为最佳移栽期。水稻能充分利用雨季来临前的高温促进分孽,争取较多的有效穗,同时能避开7月下旬的阴雨低温冷害,对提高结实率和增加千粒重有明显作用。

5.3移栽规格

规范化拉线条栽有利于通风透光,茎叶生长健壮,能有效地增强水稻抗病虫能力,减轻病虫害。一般杂交稻株行距为13厘米×20厘米或17厘米×20厘米,亩栽插2万-2.5万丛,保证基本苗8万-10万苗(包括分蘖),常规稻为10厘米×17厘米,亩栽插4万丛,4-5苗/丛,亩栽基本苗16万-20万苗。

5.4抛秧 4月上旬为水稻抛秧最佳时期

抛秧大田要求田平、水浅,选择风力小或无风时间抛秧,分2-3次抛完,做到秧苗均匀,等到秧苗落泥稳苗后方能灌水。

6.田期管理与收获

6.1适时、科学施肥

一般大田移栽前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千克,普钙2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作底肥。水稻移栽后7天左右,亩施碳铵20-30千克或尿素20千克作一次性追肥。部分沙壤土由于有机质含量少、易漏水、漏肥,后期可根据苗情补施追肥,也可在水稻灌浆期亩用1-1.5千克尿素加0.2千克磷酸二氢钾对水50千克作叶面喷施,可防止早衰,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籽粒饱满,增加穗重。

6.2合理灌水

灌水原则:浅水栽秧,深水护苗,薄水分蘖,深水含苞,干湿壮籽。

6.3喷洒农药

喷洒农药要做到“五准”。一是病虫害要诊断准;二是用药要准;三是药液浓度配对要准;四是面积要准;五是施药时间要准。一般选择早上露水干后或下午4点以后喷药效果好,不要在中午气温高或大风天气喷药。若喷药后8小时之内降雨,等天晴后及时补喷。

7.结论

水稻的种植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了很多因素,只有把这些细节处理好,才能为水稻的种植提供保障,从根本上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我国水稻业的发展。

篇3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069-01

一、前言

最近这几年,数据仓库技术因得到了政策的支持,所以该技术一直都在进步和完善之中。现在对于处理数据系统中的发展规律性与数据间的关联性都较为科学。然而,伴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其数据也在持续增涨,原来的政策支持系统也表现出余力不足的现象。以前传统的农业都是运用数据模型与系统的知识建立在政策提供的ADSS系统上,经过计算机协议的帮助完成了多样的政策软件系统,是创建在数据库技术上,可是不足的地方是数据库的数据是很受限制的,也不能进行大量的信息处理和历史数据保存。但随着数据仓库技术的不断完善,这些限制也都得到了良好的解决。

二、数据仓库技术在水稻栽培管理中的应用

1.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传统的OLTP数据库的设计与仓库技术是有很大的不同,当中主要包括前端服务、后端服务与数据源仓库。

所谓的数据源仓库据就是根据历史的变化主题和集成面的信息来支撑整个信息库。客户端软件(前端服务)就是同意让客户分析与利用查询处理的方法将更多的模型数据变为可视化;而数据获取软件(后端服务) 就是负责向数据的仓库供应数据的,对数据仓库原本已有的软件及数据进行负责计算、清理和综合换算,向用户与模型库供应整理后的数据[1]。

2.数据分析

非结构化的数据系统是得到政策所支持的,因为其中一次简单的查询就要联系到好几百张表格的上千列数据,繁杂错综相交的水稻数据链连在一起还会干扰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并且客户只有在剖析时才能够得到相关的农业水稻数据,查找的方式也是很随机的,还主要是受到系统的局限性制约。现在最为广泛使用的方式是水稻数据挖掘以及联机的分析解决法,同时还要在计划的系统处境里直接为水稻数据挖掘与联机分析处理提供数据仓库[2]。

3.数据挖掘法的研究

在有关水稻的数据仓库里存放着多种多样的存储数据和集成数据,但是怎样在其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数据是需要到一定技术的相协调的[3]。同时在对水稻数据开展数据上挖掘还要运用快速精准的换算方法,根据水稻数据库的不同层面使用不一样的推算法,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依照这样子的规律把水稻数据仓库分成不同的子母表格和列表的记录信息,因此就更加有利于对水稻数据的挖掘和运算,也利于我国农业栽培管理的发展。

4.系统的整体设计

水稻的系统的策划是运用了整体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是运用了新的决策系统与原有的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的,两者还进行相互联系、补充以及促进。其中的水稻数据要确保做到数据的综合运算,完成联机的多维立体数据分析。利用数据的挖掘功能对数据仓库知识与挖掘数据库里的信息进行综合运算,落实多个模型组结合运算的水稻数据库,也为水稻数据库的技术研究管理给予有效的帮助。为此,相关的专业人士可以将这一数据库进行定性的分析和推广,集成健全的水稻整体结构系统,发挥其中的有用功效,在提高我国水稻的生产量的同时还发展了其它农业的科技水平。

5.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

目前有关农业数据仓库的模型有树形、雪花形、星形和星形雪花形四种。但是他们的区别点就是的联系是不一样的。由于水稻数据的复杂庞大,所以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是有一定的难度,更不用说是对其目标函数的运算。因此,对于繁杂的水稻数据库的分析最好运用星型雪花型模型。主要的优势是便于用户的理解、建立模型便捷,同时还能够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多维的数据分析[4]。星型雪花型模型是由典型的维表与事实表构成的。事实表是用于信息的查询,当中的子维表是可以再延伸成为事实表的整体结构。经过实践的证明,这样的系统数据仓库表主要包括时间、地区、投资和信息等等。事实表中的维表又可以分为:①时间维表, 包括月份、季度和年度等;②地区维表,包括地区名称、土壤、气候类型等;③投入维表,包括水费、电费、肥料费、农药费、农用机械费、维修费用和他费用等;④种植维表,包括种植品种、价格、质量等等;这就说明了水稻数据库的繁杂性,要建设一个数据库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科学技术,同时也突出说星型雪花型模型术最合适运用于水稻数据库。

三、结语

在文中,对于水稻数据库的建立、管理和水稻栽培进行了框架的描述,还对数据仓库技术应用于水稻栽培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中实施了初步试的实验,其中也依照了水稻数据的管理特点,设计出星形雪花形的数据库结构,为水稻数据库实现了OLAP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等运用,也为我们国家的水稻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国伟,陈桂芬,姚玉霞,等.水稻精准作业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9(32):78.

篇4

我国是世界第一农业大国,其中水稻是我们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及农业机械的推广,水稻栽培模式有一定的改变,比如在插秧上就有不同的模式,有机械插秧、人工插秧、抛秧及直播。其中,水稻直播是指在收获上一季作物后未经任何翻耕犁耙的稻田,先使用灭生性除草剂灭除杂草和 催枯稻桩,灌深水沤田,待水层自然落干,施基肥后再将已催芽露白的水稻种子直接播到大田的一种栽培技术。属于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优点。近几年,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农村闲置土地越来越多,劳动力缺乏普遍存在,直播稻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然而,直播稻与移栽水稻相比,直播水稻栽培中存在着难全苗、草害较重、根浅易倒伏、易早衰等难题。因此,应加强水稻直播栽培的配套技术研究。

一、选择田块

选择排灌方便、田平面整、土壤肥力较高稻田作直播田。

二、品种选择

宜选择穗型较大、分蘖力较强、抗倒性较强的水稻品种。

三、大田耕整

播种前20d翻耕本田,使前作残留物及杂草充分烂透,以减少基腐病发生,同时防止往年田间落谷造成的混杂。播种前2~3d耙、耖整平田面,要求田面整平,高低落差不超过3cm,残茬物少,低处无积水;按畦宽3~4m留好操作沟,开好田中“十字”形丰产沟和四周围沟,做到沟沟相通,排灌通畅,田面不积水。

四、施足基肥

翻耕前施足有机肥,一般亩用商品有机肥500~1000kg(视地力条件确定用量),并将麦草、油菜等粉碎秸秆还田,每亩再施碳铵15~25kg、过磷酸钙25kg。

五、适时播种

1.播种期。空闲田单季稻根据所种品种生育期确定在5月5~25日播种,麦(油)茬单季晚稻在前茬收后即可进行耕整、播种。

2.播种量。播种量应根据播种期早迟、籽粒大小、发芽率、天气状况等因素确定亩用种量,一般亩用种1.4~1.5kg。

3.种子处理与催芽。播前选晴天晒种1~2d,采用1.5%二硫氰基甲烷(的确灵)1小包对1.5kg水浸种,浸种1~2d后催芽,种子破胸露白时每千克种子用10%吡虫啉可湿粉剂15g对水50g均匀拌种,防治灰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发叉后摊开炼芽,将芽谷晾干爽,以利播种均匀。

4.大田播种。播种前将芽谷用“35%丁硫克百威”(稻拌成)干拌种剂每亩30g拌稻种,防鼠雀取食。根据天气预报,选择播种后有3d以上的晴好天气播种;分畦定量播种,均匀撒播。播种过程中防止漏播和重复播种。

播种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风大时最好不播,以免撒谷粒落泥不匀,增加移密补稀的劳动强度;二是如果撒播后第二天下大雨,应将放水口做成平水口,防暴雨冲刷,暴雨过后立即将水放干防止谷芽淹死;三是播种时田面不能有积水,保持平沟水,苗期立苗以干为主,湿润管理促扎根,忌明水淹苗,确保成苗率。

六、苗期管理

1.水分管理。播种到现青,土壤保持湿润,表土发干时灌跑马水,3叶前湿润管理,以旱为主,通气增氧促长根,3叶后建立浅水层促分蘖发生。

2.早追苗肥。2叶1心时,施好断奶肥,亩施尿素7.5kg。

3.化学除草。除草采取一杀二封三补方式进行。一杀:大田翻耕播种前10d左右,每亩用41%草甘磷水剂150kg,或20%百草枯水剂200kg,对水37.5kg喷雾封杀灭老草;二封:大田耕耙时亩用60%丁草胺乳油100kg抖肥土均匀撒施;播种后2~4d,每亩用40%苄嘧・丙草胺(直播净)可湿性粉剂90g(一定要催芽后播种,否则有药害),对水50kg喷雾,药后3d内保持田面湿润,3d后恢复正常灌水;三补:在秧苗3叶1心后杂草出齐至3~4~期,根据草害发生情况进行茎叶防治:(1)稗草多的田块,每亩用50%二氯喹啉酸粉剂35~50g对水防治;(2)千金子、马唐多的田块水稻3叶1心后亩用10%氰氟草酯乳油100g,或10%f唑酰草胺(商品名:“韩秋好”)80~120kg;(3)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多的田块,每亩用48%灭草松(排草丹)150kg喷雾,或每亩用460g/L2甲・灭草松可溶液剂(谷欢)133~167kg,在水稻4叶1心期到拔节前的杂草生长旺盛期,即2~5叶期对水20~30kg进行茎叶喷雾施药。(4)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混发的田块,在杂草3~4叶期,排水后亩用60g/L五氟・氰氟草油悬浮剂(稻喜)150kg对水30kg细喷雾(杂草5~6期用量增至170kg/亩)。每亩对水要准确,施药时先排干田水,选高温无风晴天,将药剂均匀施于杂草茎叶上,1~2d后再灌水。防止药液飘移到附近作物上。

4.删密补稀。2叶1心期开始,对直播田四周及播种不匀的进行人工删密补稀,在4叶1心前都可进行删密补稀。

七、大田管理

1.管水与搁田。2叶1心前灌穿畦水或平沟水,4叶期后田间灌浅层水促分蘖,6叶前以浅水管理为主,促进分蘖早生快发。直播后45d的田块无论苗数多少都必须放水搁田(苗足时间早的要早搁),否则会造成苗多苗荒,荫蔽大,病虫多,倒伏重。搁田采取多次搁的方法,并由轻到重搁。

2.施肥。要掌握“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即前期要施足肥,促进稻苗早发,多分蘖,长大穗;中期要少施肥,控制群体生长,防止无效分蘖发生,提高成穗率;后期根据苗情和天气情况补施穗肥或根外追肥。基肥包括底肥和面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其施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40%~55%;施分蘖肥的原则是使稻苗早发而不猛发,一般在3叶1心期前后施用,用量为总施肥量的25%~40%,施后注意浅水勤灌;穗肥可掌握在拔节后叶色略显黄时,结合搁田后上水时施用,用量为总施肥量的20%左右,同时可适当配施硅肥增强茎秆的韧性,具体施肥时间及用量为:在3~4叶期每亩施尿素6~8kg加氯化钾7.5kg作苗肥;在5~6叶期亩施尿素5~8kg、氯化钾8~10kg作促蘖肥;在圆秆拨节期(倒三叶抽出时)亩施复合肥15~20kg或尿素3~5kg,同时配施水稻专用硅肥10~15kg作穗肥;如在抽穗前后发现叶色褪淡、有早衰迹象时应酌情施粒肥,一般亩施尿素2~2.5kg。在始穗期和齐穗期结合防病治虫,施用“喷施宝”(每背包水用喷施宝10mL)等叶面肥1~2次进行根外施肥。

八、防治病虫害

重点防治好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和稻曲病(根据当地病虫情报及时用药防治)。

九、结语

总之,水稻要获得稳产、高产,从开始到最后的收割,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各个环节缺一不可。所以提醒我们的农民朋友,在进行水稻直播种植时,要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从田块以及品种的选择,大田的耕整,施肥,播种,苗期管理,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上进行着重的控制,以保证直播水稻稻米的种植质量以及效益。

篇5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4.23.0022

在介绍水稻苗期栽培管理要点之前,笔者先要介绍水稻的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而后着重介绍水稻苗期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1水稻品种选择

水稻品种选择一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土壤肥力、水资源以及当地经常发生的病虫害等,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二要选择抗病害能力和抗逆性强的品种,选择分蘖力高,生命力旺盛的水稻品种。

考虑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受人们欢迎的水稻品种。笔者提醒广大农户,在购买水稻种子的时候,一定要到正规经销商处购买,切勿贪图便宜购买没有正规营业执照和种子经销许可证的商店购买种子,购买种子时要让商家提供种子合格证书,确保购买的种子是优质合格种子。

2水稻种子处理

选择好水稻品种之后,对水稻种子进行必要的处理是十分关键的,水稻种子处理的流程包括: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和催芽处理四个方面。

2.1晒种

晒种一般在播种前3天进行,选择空旷平坦阳光可以直射的地面,将种子平铺在地上,厚度在5厘米左右即可,种子平铺要均匀,并且每天要翻动几次,确保种子晒得均匀一些。

2.2选种

选种应保留优良种子,清除病粒、碎粒、虫粒以及长得不饱满的种子。确保水稻种子优良,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

2.3浸种消毒

浸种是为了给种子消毒,降低种子发生病虫害的几率,所以说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从选种到种子处理到苗期管理再到后期的田间管理都应该严格把关,才能将水稻患上病虫害的几率降到最低。

2.4催芽处理

催芽受温度影响最大,水稻发芽最适宜温度为30℃左右。一般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42℃。

3水稻苗期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水稻苗期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较多,笔者分别从以下几点逐一介绍:一是温度条件;二是水分的管理;三是炼苗与蹲苗;四是苗期防病;五是苗期的施肥。

3.1温度条件

一般从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来讲,水稻出苗后一周左右,气温还不是很高,这时要注意调节棚内温度,工作人员在进出时要注意关好棚室的门,不要让冷风吹进来,建议将棚内温度最好控制在32℃为宜,最低也要控制在30℃,这个温度比较适宜水稻幼苗发育,当夜晚气温较低时,可以大棚周围盖上草帘,防治水稻苗冻伤。

3.2水分管理

尽量延长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浇水时间,也就是苗出来后,先不浇水,到苗床土用手摸都硬了的时候再浇第一次水。浇后再到床土很干的时候再浇水,但要记得每次水都应浇透。秧苗2个半叶以后,随着棚内温度升高,秧苗需水量加大,要注意浇水,尤其是钵体盘育苗抗旱能力差,应重点注意浇水。苗床是否缺水,可根据秧苗确定:当早晨秧苗叶尖普遍有露珠时为不缺水;当早晨秧苗叶尖露珠减少或无露珠以及中午叶片打卷时为缺水。缺水时要在早晨太阳出来前后或晚上太阳下山前及时浇水,防止高温晒死秧苗,浇水要一次浇透,尽量减少浇水次数,浇水要反复缓慢喷浇,不能大水漫灌,也不要用冷水浇苗,水温要在15℃以上,可用大缸等容器或晒水池困水。

3.3炼苗、蹲苗

伴随着水稻秧苗逐渐发育,待一个半叶时,可以开始通风炼苗,必要时进行蹲苗,防止水稻苗发生徒长。水稻苗逐渐长大,天气也逐渐回暖,伴随着温度的上升,这时可以合理放风,天气越暖和,放风的时间可以适当的延长,通风口也可以适当的加大。针对放风的时间来讲,一般选择上午9点之后,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放风,可以一直到下午3点放下棚膜。另外放风要注意风向,选择背风口一侧进行放风,这样可以避免秧苗直接受到风吹,再者打开放风口时一定要逐渐慢慢的打开,不要一下掀起棚膜,以免冷热温差较大,冻坏秧苗。

3.4苗期防病

水稻苗期比较常见的病害主要是水稻青枯病和水稻苗枯病。这两种病害都能导致水稻发育不良,严重影响水稻幼苗生长及影响水稻后期植株的发育,最后导致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在秧苗1个半叶到2个半叶时是预防苗得病的重要时期,要重点预防青枯、立枯病的发生。1个半叶到2个半叶时要喷一次移栽灵、恶枯灵或病枯净预防青、立枯病,或结合浇水,喷1~3次用浓硫酸配制的pH值为4的酸化水防治立枯病,喷后再用清水冲一下叶片,否则硫酸水会烧苗。

篇6

培育壮秧是水稻增产的基础,保证苗全、苗匀、苗壮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

一、苗床温度管理

播种后至1叶露尖,温度以保温为主。温度在28~30℃,最适温度25~28℃,2叶期保持25℃,3叶期保持20~22℃,最低温度不低于10℃。在水稻出苗绿化后,就要揭掉地膜,最好在晚上揭地膜,温差小,秧苗适应新的环境快,如果中午气温高时揭地膜,地上部秧苗水分蒸腾快,根部吸收慢,易造成秧苗生理失水。揭地膜后就可以进行小通风,随着叶龄的增长,通风炼苗时间相应延长,在2.5叶期,温度不得超过25℃,高于25℃,要通风降温,防止出现早穗现象。如果夜间没有霜冻,就不用覆膜。

二、苗床水分管理

播种前浇透底水的情况下,原则上在2叶前尽量不要浇水,以后浇苗床水在早、晚叶片不吐水,午间新展开叶片卷曲,床土表面发白,应把一上午晒温的水一次浇足、浇透,尽量减少浇水次数,更不要冷水灌床,会导致冷水僵苗,影响稻苗生长发育。尽量做到旱育壮苗,水长苗,旱长根,要想秧苗盘根好,必须控制苗床水分。秧苗只有在旱育状态下才能促进根系发育,特别是在插秧前2~3d,最好不要浇水使秧苗根部保持旱育。如果秧苗在插前盘根不好,可在插秧前1~2d应用ABT4号生根粉,每667平方米用0.3~0.5g水浇灌稻苗根部,可使水稻秧苗发根多、白根多、根系长,盘根好。

三、控制秧苗徒长,矮化促蘖

培育壮苗关健是控制徒长,多效唑具有抑制秧苗伸长,促进分蘖的作用,能提高秧苗叶绿素含量,增强酶的活性,利于代谢,增强抗旱、抗寒能力。在出苗后15d喷施,每平方米用15%多效唑0.2~0.3g矮化促蘖效果好。壮苗标准:秧龄30~35d,叶龄3~3.5叶,苗高12~14cm,单苗根数9~11条,茎粗2.5~3mm,百株干重3~3.5g,带蘖率30%以上。

四、预防水稻苗期病害

水稻立枯病主要因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单产的提高,采取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做好种子和床土消毒,控制好苗床的温度和湿度,培育壮秧,提高秧苗的抗病力。立枯病在秧苗发病时,用瑞苗清水剂,每平方米喷施1mL,可有效防治立枯病。青枯病发生比较轻时,移栽到本田会自行得到缓解;发病比较重时,灌水上床,待叶片展开后,立即把水排出;严重发病时用瑞苗青水剂,每平方米喷施1mL。在移栽前5~7d喷施75%“三环唑”一次,做好稻瘟病的预防,保证移栽无病虫壮秧。营养障碍,缺锌苗期发现心叶基部和叶脉失绿褪色,叶片中间出现椭圆形棕色小斑点,甚至新叶呈黄白色,苗根出现黄多白少,植株长势差,则说明秧苗表现缺锌。调治方法是补施锌肥,即叶面喷施0.1%~0.2%硫酸锌,或每亩用多元素光合微肥100mL对水30~40kg喷雾。缺钾水稻苗期缺钾表现为,苗秧矮小、瘦弱、呈暗绿色,有时叶片出现淡紫色,基部叶片尖端和叶缘发生红褐色小斑点。主根和分枝根均短而细弱。严重时叶片自尖端向下逐渐变赤褐色枯死,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00~150g,对水30~40kg叶面喷雾,间隔7d喷一次,连喷2~3次。

五、管理上易出现的现象

1.烧苗

是施肥过多引起的一种现象。施肥过多往往整床或一块块出苗不齐,不出苗或出苗后立针期开始不长,一般根系小、黑、不扎根。白天多浇水,大揭膜,再浇水再揭膜,反复进行,使苗床的肥洗掉一部分,促进扎根,稻苗发新根后正常管理。

2.烤苗

指的是温度过高发生稻茎叶发黄的烧苗现象。出现烤苗大部发生在苗床里加盖平铺塑料膜的育苗方法。如果发生烤苗现象时不要轻易毁苗,因为土壤的温度比棚内空气温度低,有时稻苗的茎叶虽然烤死,但生长点并不一定死,可以继续生长。所以只要生长点不死,每平方米追50g硫铵和生根剂后在30度以下的温度下,尽可能保证温度和湿度,促进稻苗生长,稻苗长出2叶后开始进入正常管理,这样缓过来的苗虽然育不出壮苗,总比重新播种好。

3.冬害

水稻出苗后秧苗越大受冻害的程度就越重,受冻害的稻苗刚开始稻叶变成水浸状的浓绿色,经过太阳晒后就变黄变白。预计气温要达到0℃以下时,头一天浇水就可以有效地减轻冻害的发生。发生严重的冻害后,每平方米追50g硫铵和生根剂,稻苗长出2叶后开始进入正常管理,上部有些叶受冻害时一般对稻苗的生长影响不大。

4.僵苗

篇7

    1.1品种选择和适时播种

    在品种挑选时,应选择高产优质、抗逆力强、抗病虫害强、成熟饱满、产量在1000斤以上的杂交水稻品种,以实现增产效果。为了确保种子的适时生长,在确定播种时间时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土壤状况、气候条件、品种特征以及前后茬种植作物。如果播种时间过早,水稻的发芽与生长时达不到温度、湿度等要求,会出现烂种甚至死苗的现象。如果播种时间过晚,水稻生长不能得到适应的气候环境,如抽穗扬花期碰到高温伏旱等,直接会降低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因此播种时间选择应确保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0℃以上,此时播种不仅出苗快且齐,而且烂秧少,秧苗生长健壮。

    1.2整理土墒和育秧技巧

    在苗床选择时应注意背风向阳、质地疏松、通透性好,而且还要选择排灌方便的土地。为了给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应进行土墒整理,深翻细化、施肥灌水、堆闷沤置等一系列处理工作,特别是基肥的施加,应以农家肥做底肥,然后使用磷、钾肥作为辅肥以增加地力和提供秧苗生长的营养元素,同时还要做好苗床的消毒。在播种前为了减少种子病虫害的发生以及提高出苗率,要对其进行处理。如晒种、消毒、筛选、浸种、催芽等,在此过程要掌握水份、温度、气候等因素,避免催芽时温度过高,使种子失去发芽力,露白后可进行播种。播种前要将土壤浇透,然后根据地理条件确定栽秧密度,进行合理密植。播种可使用定距播种器或撒播等方法,注意播种密度的均匀,也可以使用塑料秧盘,但是要将秧盘表面上多余泥土清理干净,以免串根。播种后应每平方米秧地用2.5克(含量70%)敌克松,兑成600倍液喷雾,杀灭土壤病菌,以防治立枯病,然后在种子上洒一层细土轻轻覆盖,以保证发苗整齐,然后再进行浇水补充。播种后要覆盖地膜,膜内温度应随着秧苗的生长阶段逐渐下降,出苗前控制在35℃以下;一叶期控制在25℃左右,二叶期控制在20℃左右,然后慢慢揭膜炼苗,如果遇到低温寒潮可覆盖地膜以保温。同时秧苗生长在不同阶段应施加相应的肥料以促进其生长。如在2叶1心时可施加断奶肥,在4-6叶期应注意促根促蘖,防治稻秆蝇2-3次。在移栽前3-4天施加送嫁肥,施尿素8-10g/m2,以便在移栽时能够带土移植,减少秧苗适应新环境出现的问题。

    2.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2.1秧苗移栽和肥水管理

篇8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173-02

育秧是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培育多蘖壮秧是夺取超高产的技术。文章结合水稻育秧技术,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作浅要分析。

1 水稻的育秧技术

1.1 水稻的品种选择

种植水稻除了应该选择适宜的品种,还应挑选高产、优质、抗逆能力强的水稻品种。

1.2 培育多蘖壮秧苗

培育多蘖壮水稻秧苗的关键就在于要扣种并稀播,每667m2播种量控制在30kg以内,并采用打孔薄膜育秧技术。

1.3 播种时期的选择

播种过早,会导致达不到水稻发芽、生长的条件,容易出现烂种、死苗的现象;播种过迟,会导致水稻不能躲避后期不利的天气影响。水稻播种时期选择应该遵循的原则:

1.3.1气候条件

1.3.2品质特性

1.3.3前后茬的关系

1.4 播种前种子处理

每667O稻田准备杂交稻种子1~1.25kg,常规稻种子3kg,播种前种子应先后经过晒种――选种――消毒――浸泡――催芽,种子催芽的关键是掌握好水分、温度,当温度达到38~40℃时即可达到催芽的目的,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可在浸泡时加入药剂,用施保克乳油浸泡可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发生。

1.5 育秧苗床地的选择

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质地疏松的熟旱地或浅泥脚肥沃水田作为苗床。

1.6 育秧栽培技术

1.6.1育秧应注意的问题

(1)可根据秧苗叶龄控制播种密度

(2)播种前秧地应灌足底水,保证出苗整齐

(3)可施用壮秧剂:平整苗床,将壮秧剂、尿素、复合肥和过筛土混合搅拌后,均匀的撒在苗床面上

(4)在播种后盖土前可喷洒敌克松,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减少种子发病率

(5)疏松、平整秧地,应均匀盖土,不宜过厚

1.6.2育苗应注意的问题

(1)穴盘育苗每667m2移栽大田要准备33~34个左右规格为60*33cm的秧盘;

(2)施用壮秧剂

穴盘育苗应该用肥沃的干土壤50~60kg 与1kg壮秧剂充分混合搅拌后装盘;

无盘育秧应该用1kg壮秧剂、1kg尿素、2.5kg复合肥和20kg过筛土充分混合搅拌,然后均匀的撒在平整后的苗床上

(3)播种方式:可采用定距播种器或者撒播,撒播实行以厢按盘定种均匀播撒,盖种用细土且不能含有壮秧剂,塑料秧盘上的泥土要清除干净,以免串根

(4)大力提倡盖双膜

在盘上平铺一层膜后再搭架盖第二层膜,以增强保温效果。

1.7 育秧田间管理

1.7.1防治烂种、死苗的现象

出现烂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播种的质量问题,种子不成熟,或者是在贮藏过程中湿气过重导致受潮发霉

(2)浸种时没有及时更换水,种子中毒

(3)催芽的温度不适宜,导致种子不能够发芽

防治方法:

(1)将种子贮藏在干燥的地方

(2)确保浸种的水的温度、湿度以及催芽的温度

出现死苗的原因主要有:

(1)育秧时的温差引起的青枯死苗

(2)种子受到病菌的侵害导致黄枯死苗

防治方法:

(1)应保温育秧,确保育秧适宜的温度及湿度

(2)使用药剂防治,可施用壮秧剂,用敌克松对土壤进行杀毒,碱性土壤应施用硫磺粉调整其酸碱度

(3)培育健壮苗,适时移栽,湿润灌溉

1.7.2水分控制

(1)旱育秧出苗前应保持苗床土壤湿润,出苗后至2.5叶期应控水降温防病,若苗床的土发干发白或者早、晚秧苗叶尖无水珠或秧苗开始卷叶,应在早、晚揭膜灌水。

早育无盘抛秧前一天下午苗床需浇水至透水,以便于秧立苗。扯秧时,一般要一株或两株秧苗一同拔起。

(2)湿润秧田秧盘育秧实行旱管,降低湿度;抛栽前头天取出秧盘放在避雨处。水田湿润育秧从播种至一叶心期保持厢沟有水,厢面湿润;2~3叶期正常天气水上厢1~2cm,寒潮天气灌水护苗(以不淹心为度),寒潮过后慢慢排水;3叶以后墒面保持2~3cm浅水层,高温天气适当加深水层。

1.7.3施肥

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改善水稻品质的有效措施。科学施肥,重施底肥,有机肥和化学肥混合施用。

应将尿素与清水粪混合并均匀搅拌,在二叶一心期对苗木施肥;在移栽的前一周施尿素,并将有机肥料与氮磷钾相结合施用,按照667m2为例,应施底肥:腐熟农家肥1500~2000kg,施中层肥:专用复合肥50kg,施分蘖肥:碳铵60kg,施穗肥:尿素15kg。

1.7.4化控

未施壮秧剂的苗床一叶一心期亩(移栽大田)用15%的多效唑2g兑1kg水喷施。栽大田的在第一次施后25~30天,再喷施第二次,促蘖、控长,增加秧龄弹性。

1.7.5病虫害防治

(1)播种后将辛硫磷和细土均匀搅拌,在播种前均匀的撒施在苗床上,防蝼蛄等地下害虫。

(2)防治立枯病

(3)应及时清除杂草,必要时采用污染小,无毒害的化学药剂进行除草

(4)移栽前1~2天,可用三环唑液喷苗,达到预防稻瘟病的目的

2 田间管理

2.1 适时早栽

适时早栽,避开病虫害高发期。

2.2 移栽方式

2.2.1手插(等距正方形,宽行窄株的长方形或宽窄行条栽,宽窄行相间的并列方式)

2.2.2抛秧

2.2.3机插

2.3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调节群体结构、提高产量、生产效率的一种手段。要综合考虑水稻的品种、种植土壤的肥沃度、种植方式以及当地的地理条件,来确定适宜的栽植密度,抓住水稻的最佳移栽季节,采用水稻主推宽窄行栽插,合理密植。宽窄行25*13cm,22*15cm两种不同密度的栽种。浅水栽秧,寸水返青;浅水促分蘖;加强水稻螟虫、稻飞虱、白枯病和穗颈瘟的分期防治,确保水稻稳定增产。

按照每667m2计算呢,如果种植杂交稻应栽植1.4万穴,每穴平均2粒谷秧苗,以保证其基本苗的数量在3万以内;如果种植常规稻应栽植1.9万穴,每穴平均4粒谷秧苗,以保证其基本苗的数量在4.5万以内。

2.4 合理施肥

2.4.1基肥:

基肥应该用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合施用,其中有机肥应达到20%-30%,有机肥主要指饼肥、绿肥、农家肥等

2.4.2底肥

氮磷钾肥的施用应该根据播种量以及土壤的肥沃能力综合决定,每667m2施氮肥15kg,氮磷钾配比10:5:8,要控制氮肥多施钾肥,缺锌的田地应在基肥中加入施硫酸锌;酸性土壤以及稻瘟病常发的田地,应在底肥中加入硅磷肥。

2.4.3施肥方法

(1)底肥:底肥应该以有机肥料为主,施撒化肥为辅;氮肥的比例占到一半以上,磷肥全部用作底肥,总钾比例70%

(2)分蘖肥:总氮比例20%~30%,在移栽后5~10天施用,已可分2次施用(移栽后5~10天和15天),促进分蘖

(3)穗肥:促进大穗,总氮比例10%~20%,总钾比例30%,在促花肥和保花肥两次施用

(4)粒肥:延缓早衰,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2.5 病虫害的防治

水稻病虫害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重点是秧田期稻蓟马,大田期螟虫、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等

2.5.1稻瘟病:秧田期用三环唑喷施,带药下田节省用药和用工;在封行期可用三环唑喷施;后期还要注意穗颈瘟,可用三环唑加多菌灵在破口期和齐穗期喷施。

2.5.2纹枯病:在封行时期,用井冈霉素、多菌灵混合防纹枯病。

2.5.3稻曲病:在破口时用多菌灵加井冈霉素等喷施

2.5.4防治褐飞虱的目标是治虫保穗,狠治大发生前一代,挑治大发生当代的策略,用蚍蚜酮喷施防治

2.5.5稻纵卷叶螟、螟虫(钻心虫):用毒死蜱等在第一次田间出现飞蛾时或低龄幼虫发生时喷施。

3 适时收割

适时收获是水稻优质高产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防止稻米内部的结构发生变化。收割水稻的最佳时期为:水稻抽穗后40天左右,稻穗90%~95%籽粒已经变黄。刚收割的露水谷晾晒气温在20℃时米质最好,当自然晾晒气温超过30℃以上时米质会明显下降。因此优质稻收获后不要摊晒过薄,尽可能篙席晒,并勤翻动,以降低碎米率,提高整精米率。

水稻是我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区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水稻的产量,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和安全。

参考文献

篇9

江苏省邳州市港上镇农技中心 江苏 邳州 221300

【摘 要】本文针对水稻秧苗期的特征,从播前准备、温度、水分、病害等方面阐述了水稻秧苗期的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水稻;秧苗期;栽培;管理技术

1 播种前的准备

1.1 苗床的选择

以背风朝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菜园地为好。

1.2 种子处理

选择净度高的种子,播种前应晒种、浸种、催芽播种,这样既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又能有效防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和前期灰飞虱。(用百克2ml或恶线清15g,加水5~6kg浸稻种5~6kg,每5~6kg水中再加10g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浸72h,日浸夜露,然后催芽播种)。

2 苗床温度管理

播种后至1叶露尖,温度以保温为主,保持温度在28~30℃,最适温度为25~28℃,2叶期保持25℃,3叶期保持20~22℃,最低不能低于10℃。水稻出苗绿化后要揭掉地膜,一般以在晚上揭地膜为好,这时温差小,秧苗适应环境快。如果中午气温高时揭地膜,由于秧苗水分蒸腾快,根部吸水慢,易造成秧苗生理性失水。揭地膜后就可进行小通风,随叶龄的增长,可以加大通风炼苗的时间,在2.5叶期温度不得超过25℃,如果高于25℃,就要及时通风降温,以防出现早穗现象,如果夜间没有霜冻可不覆膜。

3 苗床水分管理

在播种前浇透底水的情况下,原则上在2叶前尽量不要浇水,以后浇苗床水应在早、晚叶片叶尖不吐水、午间新展开的叶片卷曲、苗床土表发白时进行,应把上午晒温的水一次浇透,尽量减少浇水次数,切记不要冷水灌床,以防致冷水僵苗,影响秧苗的生长发育。尽量做到旱育壮苗,俗话说“旱生根,湿长苗”,要想秧苗盘根好,就必须控制苗床水分。秧苗只有在旱育状态下才能促进根系发育,特别是在插秧前2~3d最好不要浇水,使秧苗根部保持旱育。如果秧苗在插前盘根不好,可在插秧前1~2d应用生根粉,每667m2用0.3~0.5g对水浇灌秧苗根部,可使水稻秧苗发根多、白根多、根系长,盘根好。栽插后活棵早,返青快。

4 控制秧苗徒长,矮化促蘖

培育壮苗的关键是控制徒长,多效唑具有抑制秧苗伸长、促进分蘖的作用,能提高秧苗叶绿素的含量,增强酶的活性,利于代谢,增强抗旱、抗寒能力。一般在出苗15d后喷施,每平方米用15%多效唑0.2~0.3g促蘖矮化效果较好。壮苗标准:秧龄30~35d,叶龄3~3.5叶,苗高12~14㎝,单苗根数8~11条,带蘖率30%以上。

5 水稻秧苗期病害防治

水稻秧苗期主要病害是水稻立枯病。水稻立枯病是水稻常发性病害,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立枯病主要发病原因是秧苗对土壤酸碱度、水、肥、气、热条件不适而发生的病状,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化、变黄、新根少或无新根,发病轻时苗床秧苗变黄,发病中心成锅底状黄化,重时秧苗成片枯死。病理性立枯病是由于土壤中病源真菌侵染而引发的一类病害,表现为秧苗植株基部腐烂、矮化、黄化,用手拔植株时根部易断。这两种病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单产的提高,应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苗床的温度和湿度,培育壮苗,提高秧苗的抗病力。立枯病发病时用瑞苗青咪鲜·噁毒·甲霜灵水剂对水喷施可有效防治。

6 管理上常发生的现象

6.1 烧苗

一般是施肥过量引起的一种现象,施肥过量往往使整个苗床或一块块出苗不齐、不出苗或出苗后立针期开始不长,一般根系小、黑、不扎根。措施:白天多浇水,大揭膜,再浇水再揭膜,反复进行,使苗床的肥料冲洗掉一部分,促进扎根,秧苗发根后正常管理。

6.2 烤苗

在育苗过程中温度过高发生秧苗茎叶发黄发白烫烧的现象。烫烧苗大部分发生在苗床里加盖了平铺塑料膜的大棚中,是塑料膜与苗床之间的隔草没有放好的缘故造成的,一般烫烧苗只是茎叶枯死,生长点不一定死,只要加强管理促进秧苗生长,这样缓过来的秧苗虽育不出壮苗,但总比重新播种好。

6.3 僵苗

篇10

泸水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地理座标为东径98°34′~99°09′,北纬25°33′~26°25′之间,全县辖九个乡镇73个村民委员会,农业人口13.8144万人,耕地面积1.28hm2,人均耕地0.092hm2。其中水田面积0.3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3.4%。由于受地质构造和河流深切割的影响,形成世界少见的高山峡谷地貌,境内海拔738~4161.4m,高差达3423.4m,立体气候差异明显。境内气温特点是南北差异小,垂直差异大,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降低0.65℃,年平均温度21.1~8.73℃。年降雨量为1150~1400mm,集中分布在5~10月份。年日照数为2071小时,日照时数常年的分配特点为:2~10月份1411~1481h,占总量的65~68%,11月份至次年1月份为590~660h,占总量的32~35%。太阳辐射达127.2千卡/平方厘米。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泸水县农业生产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水稻是泸水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08年至2011年都被云南省列为水稻高产创建活动项目区之一,先后开展了7个百亩核心区,累计完成面积886亩,平均单产698.7千克,7个千亩展示区,累计完成面积0.72666万亩,平均单产641.88千克。其中百亩核心区单产较泸水县前三年平均单产419.92亩增221.96千克。通过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的实施,泸水县水稻单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栽培措施如下:

一、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内香8156、宜香2292、冈优527、Ⅱ优58、Ⅱ优63、滇屯502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的优质良种。

二、采用旱育秧、培育适龄壮秧

农谚有“秧好一半谷”之说,培育适龄壮秧,是水稻高产创建取得成效的主要措施之一。

1.苗床的选择与培肥

按大田所需秧田面积杂交稻10~15m2,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最好是菜园地)作苗床地,在播种前30~50天,按1∶100倍的过磷酸钙与有机肥料(最好是猪粪)充分腐热,待播种时备用。

2.施肥作厢

苗床按床宽1.2m,沟宽0.4m,厢长8~10m开墒作厢,清除杂草,整平厢面,每平方米施堆制好的有机肥3~5公斤,过磷酸钙100克,尿素10克与厢面10cm的表土层充分混合,以达到床土培肥。

3.浇透苗床底水

播种前分两次浇透床土水,使苗床出现两次水分饱和状态,充分满足种子发芽所需的水分,避免出现干芽现象。

4.播前种子处理

精选种子,并在播种前将种子日晒1~2天,打破其休眠,然后将精选的种子在清水中浸泡12~24小时,将浸好的种子捞出,用清水冲洗后,沥至稻种不滴水即可用“旱育保姆种衣剂”进行拌种,每袋“旱育保姆种衣剂”(350克)拌稻种1~1.2公斤。

5.播种、除草及盖膜

根据秧龄的长短和大田移栽期确定播种量,按每平方米干谷60~70克(芽谷100~120克),将种子均匀地撒于厢面,播种后用木板轻压种子,使种子三面入土,与土壤紧密接触,盖上一层0.5~1cm厚的过筛细土,再用清水喷于厢面,同时按每平方米0.02克农得时兑水2~3公斤均匀喷施秧田床进行化学除草,最后盖膜保温。

6.苗床的管理

苗期管理主要包括温度调控、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6.1控温

播种后3~5天出苗后,白天两头透风降温,傍晚盖膜保温,现绿后采取晴天揭膜,夜晚盖膜进行炼苗,三叶期后全揭膜。

6.2肥水管理

根据苗床的水分状况和秧苗的生理缺水情况进行浇水1~2次,并喷施一次1%的尿素。

6.3防治病虫鼠害

1.5~2.5叶期秧苗易感病,每平方米用敌克松2~2.5克1000倍液喷雾防治立枯病;长降雨或土地温度过大时,每平方米用15%多效唑0.2克700~800倍液喷施防止秧苗徒长,培养矮化壮苗;每平方米用25%扑虱灵或10%吡虫啉0.04~0.05克兑水1~1.5公斤喷雾、防治稻飞虱、稻叶蝉;投放磷化锌、溴鼠灵等慢性杀鼠剂或用膜围严秧田四周防止鼠害。

三、浅插稀植

1.大田整地

移栽大田整地做到两犁两耙,耕深20cm以上,做到田平土细。

2.测土配方施足底肥

移栽前结合耕地,在最后一次犁耙田前亩施农家肥1000~15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复合肥25公斤,尿素10~15公斤作底肥。反复犁耙于土层内,达到全层施肥之目的。

3.适时移栽

移栽适宜秧龄为4.5~5.5叶(有条件的地方可在3.5叶移栽)。

4.薄水浅插

要求大田整田做到面平整,呈薄水现泥状态,秧苗栽插深度为2cm,最多不能超过3cm,一般插稻不倒为宜。

5.合理密植

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上的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粒重等因素组成,这些因素的形成及相互间的合理组合都受基本苗数的影响。合理的基本苗数就是要充分发挥各个因子对产量的增产效应,争取高产创建活动达到最高产量水平。根据泸水县的茬口、管理水平及土壤肥力情况,移栽规格一般株行距为0.4尺×0.7尺,0.4尺×0.8尺,每亩栽插1.5~2万丛,或移栽规格(0.4尺+0.9尺)×0.4尺,(0.4尺+1尺)×0.4尺,每亩栽插2.1~2.3万丛。杂交稻每丛一苗(不包括分蘖),常规稻2~3苗。肥水条件好,管理水平高的可以按0.5×0.9的规格进行移栽

四、大田管理

1.测土配方施肥

1.1早施分蘖肥,水稻前期是根、茎、叶迅速生长期,对各种肥料的吸收量大,吸收能力强的时期。因此,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追肥要早要速,保证禾苗生长和分蘖有足够的养份。追肥要求在移栽后3~5天内亩施尿素10公斤,钾肥10公斤。

1.2施好保蘖肥,晒田前3~5天(插秧后40~50天开始晒田),每亩施尿素3公斤,钾肥2公斤,锌肥1公斤

除草。移栽后5~10天后,每亩施用“金稻龙”药肥7公斤。

1.3巧施穗肥,看苗追穗肥,每亩追尿素5公斤,钾肥4公斤。

1.4四是补施攻粒肥,每亩用施可富(硼锌铁锰)100克兑水150~20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以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

2.除草

旱育移植由于前期空间大,有利于杂草生长,因此移栽后5~10天后,每亩用农得时20克拌细土50公斤进行化学除草,并进行中耕除草1~2次

3.科学管水

栽后保持寸水管理,到30~40天,进行晒田3~4天,控制无效分蘖发生。齐穗期到黄熟期实行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溉方法,水稻腊熟后进行撤水。

4.病虫害防治

在抓好秧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田间调查和病虫情报,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及时防治稻瘟病,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和水稻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将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优质高产,成熟期如发现鼠害就及时投放鼠药。

4.1稻瘟病

在分蘖期、孕穗期和始穗期视发生情况进行防治。亩用20%三环唑75~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也可以用硫三环悬浮剂、多茵灵、稻瘟散、甲基托布津等其它农药防治。

4.2白叶枯病

于发病初期,亩用20%叶枯宁(叶青双)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也可以用70%叶枯净(杀枯净)胶悬剂每亩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或用其它农药农用链霉素、敌枯宁等。

4.3稻曲病

始穗期亩用50%的井冈霉素100~150克或25%粉锈宁50~6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4.4 水稻螟虫

根据当地预测预报,在关键时期,亩用25%杀虫双水剂150~2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亩用50%杀螟松乳油50~75克或5%锐颈特乳油30~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4.5 稻飞虱。在若虫发生盛期,亩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30克兑水50公斤喷雾,亩用10%吡虫啉10~20克兑水50公斤喷雾,或用康福多、敌敌畏等其它农药防治。

五、适时收获

水稻成熟后,要及时进行收获,做到九黄十收,颗粒归仓。

参考文献:

[1]刘汉学、夏纬萍、叶勇《水稻旱育稀植》,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

篇11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181-01

前言: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发挥关键的作用。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变革,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稻生产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革新,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应运而生,水稻的产量与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然而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发展现状并不理想,亟需进行改进。我们通过研究水稻栽培技术,积极探索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掌握技术要点,保证水稻的高效生产。

1 分析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现状

1.1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概况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是指借助一定的手段对水稻栽培条件加以控制从而优化水稻栽培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的规范性方法技巧。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基地选择、培育壮秧、合理移植、施肥灌溉、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在栽培过程中通过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要点的重点把握提高水稻栽培的效率与质量,为水稻的优质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缺陷

目前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着缺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现行的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偏重于优良品种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实用性技术的应用发展,使得水稻栽培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停滞不前。同时,相关部门及人员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思想上有所懈怠,导致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质作为,其价值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效果不明显,使得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陷入困境。

2 把握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要点

2.1 加强品种选择和播种处理

积极加强水稻品种选择,提高播种处理水平,是保证优质高产水稻栽培质量的前提条件,能够促进优质高产水稻栽培工作。在优质高产水稻栽培前期,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合理选择水稻品种,根据栽培基地的气候条件、水分条件等筛选适合的水稻种子,尽可能挑选抗寒、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水稻品种,并进行有效的试验检测,淘汰质量不合格的种子。同时加强种子的播种处理,逐一进行晒种、浸泡、消毒、检查等多项程序,保证水稻种子的高品质。

2.2 适时播种育秧及合理移植

适时播种育秧及合理移植是提高优质高产水稻栽培质量的重要举措,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科学把握播种育秧的时间,充分考虑水稻种植时的气温条件和天气条件,避免栽培基地的低温时段,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积温、水分条件,并合理利用天气优势促进水稻的生产。在水稻秧苗的合理移植方面,科学分析种植密度,保证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为水稻种子供给充足的营养素及水分,有利于阳光的均匀照射,加快水稻的生长速度,一定程度上抑制病虫灾害的蔓延,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

2.3 完善水稻栽培的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水稻栽培的关键环节,针对目前田间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对其加以积极完善。在肥料管理方面,应当注重肥料的品质,减少化学肥料的比重,选择有机肥料,在提供养分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保持栽培基地的持续性发展。而在病虫害管理方面,应加大病虫害防治的力度,合理采用抑制病虫害的手段,利用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减少药物防治,避免对水稻造成污染。同时,不断优化栽培基地的环境条件,及时清除杂草污垢,抑制细菌病毒的滋生,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发挥出田间管理的实际价值。

2.4 创新应用水稻的栽培技术

重点突出优质高产水稻的栽培技术,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创新应用水稻栽培技术,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努力健全水稻栽培技术体系,将育种技术、育秧技术、种植技术、施肥灌溉技术等置于系统化的框架内,并对其加以积极的推广,使得各项栽培技术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在水稻栽培过程中不断成熟发展,掌握其应用的要点问题,提高水稻的成活率,保证水稻的优良品质,并为日后的优质高产水稻栽培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促进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长远发展。

结语

优质高产水稻的栽培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化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着一定的机遇与挑战。目前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发展尚未成熟,在应用上存在较多的漏洞,阻碍水稻生产的发展进程。如何加强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成为社会关注的新课题,针对现行的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问题,我们进行深度的研究,分析解决对策,创新发展思路,着重突出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要点,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水稻栽培的技术手段,推动优质高产水稻的稳定生产。

篇12

我国是个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农业大国,其产量的高低与粮食供给关系紧密,与农业发展密切联系。所以,提高我国水稻栽培技术水平,保障水稻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我国现有的水稻栽培技术制约了水稻产量的提高,因此加强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水稻要高产,品种选择是前提,科学的栽培模式是保证。目前,水稻的品种有很多。其中,广8优216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优质杂交水稻组合,由广8A与GR2168组配成的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丰产性突出,米质鉴定为国标和省标优质3级,具有高抗病性,属两良种。下面,文章将通过试验研究,探索广8优2168水稻水肥综合调控栽培模式,为指导水稻种植技术应用提供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安排在广东雷州地区,该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有80万亩,其中洋田种植面积56万亩,坑田种植面积24万亩;地处亚热带,常年20°-35°的气候温度长达11个月,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热量丰富,日照时长,一年可以种植生产水稻两造。试验品种采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提供的广8优2168。

2.试验设计

为了保证试验效果,突出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的产量,本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水稻栽培传统模式(CK)、水稻栽培水肥综合调控模式。水稻栽培传统模式区大田施肥总量为施纯N221.85kg/hm、P2O556.25kg/hm、K2O146.25kg/hm。移栽前1d,施复合肥(15-15-15)375kg/hm,移栽后7d施尿素360kg/hm+氯化钾150kg/hm,水分灌溉按传统灌溉方法进行。

水稻栽培水肥综合调控模式区大田施肥总量与水稻栽培传统模式区相同,但氮肥底肥用量增加,追肥次数增加1次,即移栽前1d,施复合肥(15-15-15)375kg/hm+尿素120kg/hm,移栽后7d施尿素145.5kg/hm+氯化钾150kg/hm,再过65d施尿素94.5kg/hm。水分灌溉一般控制在30mm深,最高不超过40mm深,下大雨水位过深时,将水排至下大雨前水平。2个处理的面积均为3.335hm。

3.试验过程

水稻栽培传统模式区(CK):2014年5月29日播种,6月14日移栽,移栽前1d施复合肥(15-15-15)375kg/hm,移栽后7d施尿素360kg/hm+氯化钾150kg/hm+苄・乙可湿性粉剂450g/hm。7月10日用阿维菌素1500mL/hm+速腾1500mL/hm+吡蚜酮150g/hm兑水防治病虫,8月7日用稻腾450mL/hm+翠米300mL/hm+吡蚜酮150g/hm兑水防治病虫,9月6日用稻腾450mL/hm+毒死蜱1500mL/hm+烯啶虫胺150g/hm+拿敌稳150g/hm端防治病虫,其他栽培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相同。

水稻栽培水肥综合调控模式区:2014年5月29日播种,6月14日移栽,移栽前1d施复合肥(15-15-15)375kg/hm+尿素120kg/hm,移栽后7d施尿素145.5kg/hm+氯化钾150kg/hm+苄・乙可湿性粉剂450g/hm。8月25日施尿素94.5kg/hm。防治病虫与水稻栽培传统模式区相同,水分灌溉深度比传统栽培模式要浅,其他栽培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相同。10月17日用收割机收割。

二、结果与分析

1.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

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其产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图1所示。

提示:病虫害管理只是保住水稻的产量,科学合理的肥水管理才能帮助水稻增产增收。

2.灌水量调查

6月8日至9月6日调查两种栽培模式区水分灌溉情况,具体见表1、2。由调查结果可知,水稻栽培水肥综合调控模式区灌水量为3852m/hm,比对照水稻栽培传统模式区灌水量少730.35m/hm,节水15.94%。

3.产量

提高水稻产量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而水稻栽培技术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从表3可以看出,水稻栽培水肥综合调控模式区平均产量9773.85kg/hm,比水稻栽培传统模式区增产670.95kg/hm,增幅7.37%。

三、结语

总之,我国的粮食生产和种植,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水稻的生产种植问题。如何改进水稻的栽培技术,提高水稻的产量是我国水稻发展的永恒主题。试验结果表明,对广8优2168水稻而言,水肥综合调控模式对水稻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为达到高产和资源高效相结合,促进水稻种植持续发展,应推广水肥综合调控模式。

篇13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040-01

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就是水稻,自从我国建国至今,水稻得到了高速发展,现在我国各地都在进行水稻的种植,根据先关同级,稻谷的产量已经占到了粮食产量百分之四十三,我国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人口都将稻米作为主食。水稻栽培儿科学主要对水稻生产进行指导,并且具有自我鲜明的特点以及独特的内涵,在我国水稻种植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要求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必须要得到飞跃式以及全方位发展以及进步,因此,人们必须要审时度势抓好水稻栽培科学,抓好机遇,加快水稻科学的发展,这已经成为了放在水稻栽培科技工作人员首要的任务,本文中,笔者就结合黑龙江地区实际的情况,对水稻栽培科学创新与发展进行探讨。

一、水稻栽培科学创新与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水稻栽培科学创新与发展呈现出了四个主要特征,主要为多目标特征、重集成特征、高科技特征以及机械化特征。水稻作物的栽培要实施多目标的发展,要不断拓宽研究范围以及研究内容,自从进入新世纪和新时代以来,伴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态失衡以及环境污染等等问题得到了严重凸显,人类的健康以及环境的安全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在我国新时期作物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增强水稻作物产量,必须要改善水稻品质,实现资源高效等目标,这不仅仅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最为核心的问题,更加是在我国作物栽培长期发展重要的战略性的任务。水稻栽培科学要实施多学科的交叉和集成创新,还要不断开拓新领域,水稻栽培学具有作物本身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作物生理学等等联系,有研究环境关系和作物的农业化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植物生态学以及植物病理学等等,有研究作物生产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耕作学以及作物育种学等等诸多学科。这些学科都从作物自身某一个方面或者侧面研究了和作物生长相关的技术问题以及理论,这些都有可能做为作物安全生产、作物生态生产、作物高效生产、作物优质生产以及作物高产等等提供一个措施以及依据。

二、水稻栽培科学创新与发展措施

1.水稻栽培科学创新与发展要融合先进技术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并且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各个行业和各个产业都实现了机械化发展。水稻栽培发展引进了信息激素和以及航天技术,通过对于复杂农作物栽培生产过程实施综合分析以及系统分析,建立一种动态的管理决策系统以及动态模拟模型,可以实现水稻生产定量的决策,进而促进水稻栽培的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以及规范化。除此之外,水稻栽培科学更多的融合了现代材料学、工学、化学、物理学等新成果,并且融入了生物技术,开发以及研究了一系列的水稻栽培新产品,例如农业机械、塑料新制品、纳米肥料以及新型植物生长的调节剂等,高新技术进一步的应用,不仅仅调整了水稻栽培学科研究的方向,对水稻栽培科学研究领域进行深化,同样解决了过去传统技术不能够真正解决的问题,最终促进我国水稻栽培科学技术以及理论跨越式发展。

2.水稻栽培科学创新与发展要实现现代化和轻简化

伴随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到了高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大幅度调整,大量农村的青壮劳动人口也进入到了城市中,导致了农村的劳动力得到了大幅度减少,农村劳动力还呈现出了妇女化以及老龄化的现象,因此,农民急需要省力和省工,进而使得减少农村的劳动力用量,减少劳动的强度,与此同时,机械化成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十分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不仅仅表现出了稳产和高产,而且能够节省工本,更加是促进我国农村三农全面协调发展最为重要的途径,更加是实现我国农作物生产商业化、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以及区域化重要的一种方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水稻栽培科学创新与发展实现现代化和轻简化十分重要,水稻轻简栽培也是机械化过程中重要、阶段性的途径以及形式,机械化也会成为我国未来水稻作物生产最为主要的方式方法。

结语: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水稻栽培科学创新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接着从水稻栽培科学创新与发展要融合先进技术以及水稻栽培科学创新与发展要实现现代化和轻简化这两个方面探讨了水稻栽培科学创新与发展措施。

参考文献

[1] 凌启鸿,过益先,费槐林,黄丕生.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兼及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述评(上)[J].中国稻米. 1999(01).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