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42: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传统文化的改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2.新媒体时代传播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催生了互联网、数字技术、移动通讯革命性的发展,出现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一系列文化传播的新形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迅速成熟,丰富文化传播载体的同时,也改变和建构着大众新阅读习惯和层次。新媒体形式是以传统媒体形式为参照物,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形式之后,随着科学技术革新而出现的文化的新载体。较之传统媒体,新媒体中数字化元素的出现和数字化形式,改变了传统的以纸质媒介或是信号作为传播方式。新媒体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文化传播呈现出多向性、非线性、个性化与互动等新的形式特征,其使用人群多为80后,90后。这些代际的年轻人是在电视、电脑与手机陪伴下成长起来的“电子一代”亦或是“读图一代”。新媒体的诞生,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改变着大众接受心理、行为状态和阅读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讲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生存态式和生存状态。今天,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日趋成熟,终端设备的普及所提供的最基本的物质支持产生了一个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新媒体和数字技术手段的日臻完善,也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段。新媒体技术在综合了不同媒体特点的基础上,增加了二维制作、三维制作、虚拟空间、电子感应等技术手段。新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呈现出为立体、真实,实时互动的态势。
传统文化的代际之间的传承,不仅取决于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张力所彰显的蓬勃生命力,还取决于它是如何被传播,如何让大众接受。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为标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传播的现代化转变,在新型媒体中如何展现,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人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的特点,发挥新媒体受众群体的主动性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规避新媒体劣势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德育建设中引领作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1.建设中国传统文化电子数据库是文化传播的新载体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要跟上时展的步伐,要依赖新媒体进行传播、普及和弘扬。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都是以纸质媒介,通过传统购买和阅读完成为传播。新媒体时代,将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数字化存储方式是革命性的变化。国家图书馆启动的“中国基本古籍库”项目,目的是把纸质媒介存储转化为数字,建立数字化数据库,可以说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程。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建设项目共分20个大类,细分100个子录,涵盖哲学、社科、史地、艺文等学科。先后,将自先秦时代开始,直至民国年间历朝历代经典文本典籍1万余册通过电子扫描,实现了纸质媒介存储方式到电子数据存储方式的转变。具不完全统计,文字资料可达20亿字,图像资料累计超过2000万页。电子存储内容总量是《四库全书》的3倍。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工程是一项努力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网上运行传播的系统工程,馆藏模式体现着其核心理念。终端是建设一定数量规模宏大的、地域上分布广泛的、可以实现跨库检索的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电子库。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工程建设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方方面面内容,用数字技术重现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当代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数字化数据库是网络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和平台。
2.数字化出版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方式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存储的同时,磁介质的电子出版物兴盛发展起来。伴随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数字化技术模糊了图书、报纸、杂志、电视、音乐等传统媒体的之间的界线。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经过数字化转换,都能够图文并茂的在相应的终端电子设备上表现出来。方便、快捷便于携带和阅读的优势使以电子介质为载体的电子出版物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宠。电子出版物在版权许可的范围可以在最广大范围内销售,也能够成为电视、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原点。据有关方面预测,网络出版将会在未来5―10年内成为文化出版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模式,更新着文化传播的方式和范畴。通过网络购买和下载数字化的传统文化产品,加速传统文化传播的广度和幅度,便于传统文化价值的交流和推广。
3.通俗化传播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手段新媒体受众群体的阅读特点和接受习惯,要求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要有所改变。传统文化不在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通俗化传播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手段。通俗化传播就是采取通俗的方式来满足普通文化层次观众对传统文化的需要。通俗化传播是在充分考虑到现实社会中的传统文化生存环境和社会大众的接受水平,采用的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文化普及和传播。经过时代的发展,老庄思想、儒家学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这样的经典著作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晦涩难懂。通俗化传播就是将这些典籍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成为人人可懂的现代读本,实现手机终端网络阅读。电视、网络媒体播放则是采用学者真人秀的形式,通过学者幽默风趣的讲解,使晦涩难懂的古籍变得通俗易懂又趣味横生。抑或是以电视、网络为平台,采取诗词、典故比赛的形式,将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演变成故事,通过网络或电视使原本束之高阁的历史传统文化惠及大众,让人们在竞赛的刺激中,在故事讲述中去了解历史。另外,传统的蒙学读物则是以动漫的方式,把瀚如烟海的古代励志的典故和劝诫故事展现出来,寓教于乐,从而实现蒙学教育的现代化转变。综观这些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无疑是其中成功的典范。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多数普通大众,和新媒体使用者而言,是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经内化为民族文化心理,大家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或多或少接触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对于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但又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百家讲坛》节目将深埋在历史长河暗处的中华文明瑰宝挖掘出来,接续了割断了一百多年的传统文化,并以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激发最大数量的普通民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百家讲坛》节目火爆,不仅是借助传统文化热之势,更是巧妙地运用电视、网络的平台,以通俗化的方式延续传统文化,成功地让传统文化在电视网络中的传播,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转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不是让传统文化高阁在书斋中吸收年轮的气息,而是在于我们如何在更大范围内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构建社会主义道德大厦。
三、新媒体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机遇与挑战
1.新媒体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新媒体形式的传播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它的数字化技术和终端设备的发展,让文化传播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新媒体传播开放性与丰富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而技术保证上又为新媒体传播提供了空前的便利。新媒体的网络和手机客户端平台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文化介质的出现必然会带来文化传播的革命性发展,其中也会产生一些新的文化特征。当代文化传播的态势和演进是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发展为基本的技术条件,随着人们阅读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新传播媒介和手段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217-01
时至当下,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学校教育要立足本国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加强教育的本土化意识。笔者也认为这一观点是非常正确的,中华民族拥有非常久远的灿烂的文明,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积淀了大量优秀的经典,而这些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真正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而让人遗憾的是,如今这些“精髓”正渐渐被淹没在世界文化大同之中,以语文学科来说,这种现象尤其突出。
一、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烟花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此外,佛教和道教也是主流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诗词歌赋、水墨丹青、仁义礼智信等。
然而,在我们的学校教学中,充斥着外来文化。作为主课的英语和数学完全来自西方,而语文和历史这两门被视为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的科目,却在很多学生看来是索然无味的。所以,探索一种传统文化思维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已经成为迫不及待的需要。
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现状
语言是保存一个民族文化最长久的方法,同时,语言也是改变一个国家命运的有效手段。二战中的日本对中国曾经试图通过改变语言来改变中国的文化。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表现不足的现象主要有:
(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受到了阻断
这种现象在初中阶段比较明显。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这几年,中学语文课本中虽然增加了一些古文名篇,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途径,但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传统文化来说,其所涉及的方面还是非常有限的。
(二) 长期以来的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基础的惯性思维造成了传统文化的缺失
一直以来,我国都有着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基础的的现象,这个是与当下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所决定的。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方向,只能将人文类的学科抛之脑后。语文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学科,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显得弱不禁风。语文学科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人文性和工具性。所以,长期以来的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基础的惯性思维直接导致了学生文学修养不深、道德境界不高的局面。
(三) 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今年来,外来文化迅速占领我国的文化领域,盲目的追星族、星座学说、好莱坞电影、现代科技产品等等,出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当然也包括语文的课本中。这些外来的文化有其优秀的一面,也有其糟糕的一面,在吸收的过程中,我们忽视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照单全收。这样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显得岌岌可危,因此,拯救传统文化,让几千年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重放光彩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三、如何在传统文化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
(一) 注重识字表达的教学案例
下面是某两个同学电话通话中的一段话,请找出下面四句话中表达不当的地方并加以修改。①你还是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即将马上召开给我们“清江文学社”写篇稿件吧!体裁不限,诗歌散文小品都可以。还请你在班上多发动同学投稿。②你看,我们班已有十个同学连我在内交了稿子。你可以直接把写好的稿子交给我,③我给你们点拨点拨。④请注意交稿日期截止本月底。综合分析以上四句话,可以发现答案就是:①“即将”和“马上”重复,需要删去一个;②将“连我在内”提至“我们班”之前;③语句不得体,应改为“请老师点拔一下”或者“我们共同来斟酌斟酌”;④改为“交稿日期本月底截止”或“交稿日期截至本月底”。
(二)注重诵读教学案例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不仅仅是记住书本知识,更是一种文化熏陶。
在朗读的时候注意断句的划分,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通过这样的断句读出来的非常的有感彩。如果这样来读下面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这句话,你会发现有种很奇怪的感觉,语句本身的那种力量没有被展现出来,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足够重视诵读教学。
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接受者。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接受者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可以通过反馈来影响传播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接受者的重要性。本文中的接受者主要指中国人群,尤其是指青少年群体。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接受环境,使接受者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接受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其行为产生引导作用。其次,清楚地认识接受者的媒介接触习惯和媒介认知能力。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应该对接受者进行一系列的调查,了解接受者的媒介接触习惯和媒介认知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有区别地进行传统文化娱乐化的产品制作,根据接受者的实际媒介认知水平进行娱乐化的传播。
传播内容
传播本质体现为信息的流通,而传播内容要通过符号文本方能体现。因此,文化符号是传统文化传播的基本要素,传统文化娱乐化的传播内容建构须以符号特点和文化规律为基础。
遵循符号的特点。符号具有任意性,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必然的。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是在坚持传统文化传播内容,也就是“所指”不变的前提下,使传统文化传播符号娱乐化,即在“能指”上的娱乐化。传统文化娱乐化的符号文本建构关键在于在不改变传统文化内涵(即所指)的前提下对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即能指)进行娱乐化的建构。因此,娱乐化必须忠于原文内容,不能因为表现形式的娱乐化需要而出现虚假内容。一些电视历史剧中的虚假历史内容是应该坚决杜绝的。此外,符号具有新陈代谢的规律。传统文化在进行娱乐化符号建构时,应尽可能使用新的,并受到接受者喜欢的娱乐化形式。如,在传统文化网络游戏开发时,建构接受者乐于接受的游戏元素及情景等等。但是,所采用的娱乐化形式要对内容进行相应的背景介绍,避免接受者产生误解。
遵循文化规律。文化具有三要素,即认知、语言过程和非语言过程②。传统文化内容的娱乐化建构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首先,认知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传统文化进行娱乐化必须把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积极的价值取向等认知部分表现出来,让接受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娱乐化的表现形式绝对不能湮灭传统文化所包含的认知因素,这应该成为评判娱乐化产品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其次,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对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句部分,如唐诗宋词元曲及昆曲等一些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东西不能简单地重新建构,而是可以在情景建构上采用娱乐化方式,比如用漫画建构一个情景,根据诗词曲的具体内容及体现的精神,在情景表现的过程中将其本来的内容展现出来,从而让接受者更容易领会其精神实质所在,而不能随意改变诗词曲的经典语言。对传统文化中的其他部分,只要不改变其主要内容和精神,在语言形式建构上可以引入娱乐化的元素。比如,电视历史剧。此外,非言语语言主要体现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的使用上,传统文化的礼节具有独特的风格,传统文化娱乐化建构一定要把这种风格表现出来,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受到影响。
转贴于
传播媒介
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建构要充分考虑媒介因素,进行多媒介的组合,形成良好的媒介印象;进行娱乐化媒介的市场化运作,树立媒介产品的精品意识。
进行多媒介的组合,形成良好的媒介印象。日本学者竹内郁郎提出了一个“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③,认为需求、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和媒介印象决定着受众是否接触某一个具体的媒体。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应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选择接受者容易接触到且受到接受者欢迎的大众媒体,并要考虑到各种媒介的互补性,增强受众接触媒介的可能性,进行多种媒体的组合。
能满足接受者心理需要的媒介就有可能在接受者头脑中形成良好的媒介印象。当然,媒介娱乐化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知识与娱乐化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才能使媒介与接受者产生良性互动。生活的状态会改变,接受者选择媒介的标准也在改变。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具体媒体组合需要对接受者媒介接触习惯进行及时跟踪调查,根据接受者本身所发生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从而在接受者头脑中形成良好的媒介印象。
树立媒介产品精品意识。传统文化的传播娱乐化运作须进行媒介市场化,注重娱乐化产业价值链的建构。品牌延伸很重要,传统文化娱乐化产业化运作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并进行品牌延伸。例如,京剧的市场化,可制作京剧的节日礼品,京剧用的刀、剑、乐器等各种旅游品,这都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 点。
当然,传统文化的娱乐化传播媒介还应该树立精品意识。如果仅仅寻求传统文化娱乐化的消遣价值,就会降低人们的审美情趣,弱化人们的思维能力,终会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娱乐化产品并不是简单的流行和内容的肤浅,它必须制作得精致、有品位,给予受众有震撼力的思想和审美式的愉悦、高雅的休闲,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受众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趣味,使人们愿意去接触和保存这些产品。
结语
传统文化的传播娱乐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含了很多因素,这些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建构的最终成功是所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娱乐化建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这些原则方法。传统文化的传播娱乐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文化的过度娱乐化,必将导致媚俗倾向,甚至出现一些低俗、恶俗的节目。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对这些方面采取相应策略加以控制,当好“把关人”和“过滤器”,处理好娱乐消遣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及教育的关系。
注释:
①蔡骐:《论媒介认知能力的建构与发展》,《国际新闻界》,2001(5)。
②马歇尔·辛格:《文化:一种感知途径》,《桥梁》,1971(10)。
③山根常男[日]等:《社会学讲义》,《大众传播》,1977(1),第113页。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文化与价值》,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Al·Lieberman、Patricia·Esgate[美]著,谢新洲、陶岳波、王宇译:《娱乐营销革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尼尔波·兹曼著[美]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正是它们的存在才使得中国文化多姿多彩。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如何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如何使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并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高校正处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前沿,一方面要从文化上对其竭力保存,另一方面又要将其与现代艺术、现代社会生活相连接,并使其迸发新的生命力,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继承传统文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人类在其物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表现在自然适应性方面。比如原始人的工具,人类工具的发展是因为人类在其生产过程中自然地选择众多工具中最适应自己的那一种,逐渐改造并抛弃掉其他非适应性因素,才形成人类现在所使用的工具基本形。另外是能动反应性,人类在长期的改造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于审美的、直观的心理形态,因此,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审美上的加工,这也就形成了艺术思维或设计意识。
在越来越讲究创新的现代社会,如何去创新,怎样去创新,人们都在不断地拷问自己。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对于传统文化和知识的积累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的文化的特质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发展特征上最重要的首先表现在它的整合性这一特征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的文化,历史上的传统文化其来源是丰富的,古希腊艺术、西域文化和伊斯兰艺术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印迹,只不过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对它们整合吸收后进行了组合和重整,使之最终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魏晋和隋唐的艺术都强烈地表明了这一整合的特质。 但农耕文明的传统的一面也对这一特质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外来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初期知识简单的“拿来”,当形成惯性后再加以整合和吸收。在这一过程中,却从来很少探讨外来文化的内在本质,很少探求本体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内在差异及深层因素。正是这一因素使整合的过程往往要延续一段不短的时间。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还表现出延续性这一特征。打个比方,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就如同是在滚雪球一样,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继承性的文化,以某种精神、文化为核心,在“滚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添砖加瓦”。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文化的历史,虽然曾经有过起伏却从来不曾出现过断层,最终结果是使传统文化、艺术在一条相对固定的发展道路上稳定发展,并会在外部条件的改变下,如政治形式、经济模式、技术、材料的更新中不断爆发出新的生命。因此,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了发展外来文化艺术而丢弃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无疑是邯郸学步,舍本逐末。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还表现为其适应性上。中国艺术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内在的,强调精神的传承。要求艺术的内在精神不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不论外在条件有多么大的改变都必须延续下去。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尽力适应并与社会环境协调,从另一方面来说, 中国文化与自然相和谐的特质也使其具备了这种适应性。
艺术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开放模式,人类艺术发展由原始社会的单一性、实用性的造物特征发展到当今众多艺术门类就是这一开放性特征的直接体现。在这里所提到的开放性特征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艺术的发展本身并非孤立,艺术与众多社会学科及社会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撞击,因而形成了越来越多的边缘艺术学科,如艺术心理学、艺术人类学或艺术社会学等。其二,作为社会上层意识形态,艺术的发展与人类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审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艺术环境,随着社会分工及人类自身思维的深化而不断“膨胀”,在审美关系的众多表现形式中,文化关系和文物关系的影响也随之越来越深入到社会之中,这也导致艺术内涵的扩展。其三,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不但表现为经济的一体化,也表现为人类多种文化的相互融合,而融合也就意味着艺术大概念的全面开放。但开放并不意味着与文化的继承积累无关。有一句诗给当代的文化继承以极大的启示:“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新知学包含着旧学才显深邃,正如陈传席先生所言:“善学者,能于旧学中知新知,新知中见旧学,则深邃,深沉可兼而得之。”可见开放只是艺术的表象,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什么是“里”——内涵。传统文化才是造物的基础,是它的内在动因。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教育中的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研究在现当代高等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当代高等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直接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传统文化及传统手工艺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随着消费人群、社会思维、当代艺术思想的改变而在高校艺术教育中面临的是一种尴尬的状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等教育中的继承这一问题,首先要重视的是它的文化特征。技艺的继承相对容易,但作品能否真正表达文化才是继承和发展的关键,因此,高等教育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首先就是要强调对其文化构成的发掘。
如上文所述,中国艺术的发展要真正走向世界,在世界艺术中成为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就必须要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这是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要条件。因此高校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说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还处于原始的起步阶段,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首先,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存在于某一地区某一历史时期有一定社会影响、文化价值的人类文化实践方式与艺术表现形式,如:神话、传说、歌谣、舞蹈、曲艺、皮影、剪纸(技艺)、绘画、雕刻、刺绣、印染、民俗礼仪、节庆、民族体育活动等,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它是我们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它们的保护、挽救、保存、调研是对我们的文化传统应有的尊重,同时起着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遗憾的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传媒与市场化、娱乐方式的冲击,民间传统的文化生态正在被破坏,趋于灭亡、失传的境地。但正是通过它们才能了解并认知传统文化,也只有通过对它们进行系统和长时间的学习与研究,才能使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加以运用。由于这样的课程在教学中的比重太少,而且在教育中不能进行系统的讲授,从而导致了学生只是了解其中的某些门类,如:剪纸、陶艺等,这样根本谈不上继承了传统文化。
其次,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旧有的生产方式的产物,如年画,是传统的年节的标志。旧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其产生的必然条件,社会生存条件的改变必将改变和影响其生存。现当代社会的文化性质是一种大众文化,并且西方文化的传入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这一切导致年画的生存环境已经改变。因此在高等教育中不能再以过去的态度来对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同时也不能单纯从经济角度来看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只是经济建设的需要,而是文化的需要,在教育中如何把握这个“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创新在高校中的意义
我们经常在谈继承和创新,可什么是继承、什么是创新?该如何继承、如何创新?其实继承和创新是一回事,它们是一体的,只不过它们有主次之分。对于高等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不是根本目的,继承才是主要的目的和手段,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创新是在文化建设和现代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表现,使其进入新的生活。具体到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题材。由于社会风俗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题材在今天已经失去了意义,因此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上,题材的可变性最大,其发展的空间也是最广阔的。
2.材料。传统材料在今天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状况下,有些已经可以被新材料所取代。
3.技艺。必须要将传统的技艺进行记载和整理,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充分收集后,在此基础上来创造新的技艺,积累新的经验。
4.形式和风格。这一点是最关键的,以上的三点都必须要围绕这一点来进行,因为形式和风格是唯一不能变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和符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还是传统文化的底线。
就以上几点来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保护和继承无疑给了我们以启示。2001年,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被划归至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将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通过高等艺术院校来普及,这在全国是一种首创,这是真正从高起点来探索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创新问题。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几年的摸索,逐渐寻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首先是研究。2003年,通过赴各地考察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同时开始《口述桃花坞资料》的采访和记录,并于2004年4月出版《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画册。同年,着手通过文字、摄影、摄像及录音的方法对桃花坞年画的印务内容进行全面的记录和整理。2005年编写了《桃花坞木刻年画》和《国内桃花坞木版年画收藏目录》两套具有重要影响的书籍。其次是传承。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9月开办了第一届“桃花坞木刻年画研修班”,从印刻技法着手培养桃花坞木刻年画传人,到目前为止已开设了三届,而且还将持续下去。2002年10月开始复刻、复印传统木刻年画并延续至今。最后是开发。2002年10月,以桃花坞木刻年画为题材、以不同材料为载体系统开发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礼品、旅游纪念品。2003年3月以“丝绸和桃花坞”为主题用现代审美眼光将桃花坞木刻年画融入到以丝绸为载体的服装设计中,设计出一系列的丝绸服装。2003年,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代表作品的形象注册了商标,并发行了一组以传统年画为题材的纪念性邮票。到现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开发出了几十种以“桃花坞木刻年画”为题材的产品并获得了市场的好评,从而让更多的人走近、关注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重新充满了生机。
由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创新的探索实例中可以看到,从高等院校的教育和研究着手,无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还是对高校艺术发展水平,更或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的密切联系都具有现实的意义。这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无论是工艺、设计还是其他别的艺术形式真正具有中国特色并最终走向世界的一条可行之路,同时也保持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使之继续传承下去。
关键词:
地域;传统文化符号;梅山文化;再生
当今全球的高速信息化给具有个性化本质特征的设计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大量趋同的设计中脱颖而出,创造出既能被广泛接纳、认可,又与同类设计拉开文化距离?挖掘民族、地域的传统文化符号并合理的将其应用到现代设计之中,已被业界视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对策。设计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是历史的潮流,也是未来设计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1]。这里以湖南省安化县“中国梅山生态文化园”的标志设计为例,结合符号学观点,探讨将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方法和原则。
1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及其再生
1.1地域传统文化符号
符号是民间约定俗成的指代某一对象或意义的标志物,它包括可以通过人类感觉来传达民族、地域文化显性及隐性特点的所有对象的总称。地域文化符号专指特定地域中所能代表特定意义的现象、语言、图案、动作等,它具有表达、传播意义以及被感知的特性。它们传达了地区各民族人民对天、地、神鬼的敬畏和虔诚,同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间审美意趣[2]。能够被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使用、借鉴的地域传统文化符号首先必须是可以被人类视觉感知、描摹表现的造型或形式,在相同文化背景中,各种民族服饰、民间艺术中的经典图案、纹样;代表性的建筑装饰纹样;地区宗教符号、图腾以及特有的民俗用品等具有地区各种文化意向的造型都属于地域传统文化符号[3]。地域传统文化符号携带着时代特征、地区气候和物产、社会生产方式、民族观念等广泛的文化内涵。它具有符义、符构、符用3个方面的内容,即能被感知、表现的外在形象;外在的符号形态与内在的意义内涵之间已经建立的对应关系;符号形态的使用规律和法则[4]。
1.2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再生
符号的“再生”,就是将某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符号形态与其符号意义之间已经断裂的关系重建;或者是将符号与其文化内涵之间已经被淡忘的联系进行强调,恢复符号与意义的指代和传播。由于符号对应的时代、地域条件、人文基础、传播手段等条件都发生了改变,因此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才能再生。用设计方法对这一调整进行具有目的性的干预和引导,使地域传统文化符号适应新的环境和文化特征以及传播媒介,就是对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再设计。
1.2.1符号意义的筛选及其结构重组
传统文化的存在是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得以再生的前提和基础,但地域传统文化符号中包含很多与现代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相抵触的内容。将其应用到现代设计之前,必须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鉴别、筛选;梳理探讨其符号形态与文化内涵之间的对应关系,明确符号形与意的具体联系。以此为基础,对符号的外形与内涵进行必要的调整,包括对符号原有意义的弱化、强化以及增加新的文化内涵等。具体将其符号形态用作设计元素时,还必须考虑设计服务对象的需求。符号寓意的改变必然导致符号外形与其寓意之间指代关系的重构。社会对于符义、符构的接纳认可程度也是改变符号特征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2.2符号形态的变化
符号内涵的改变是其外形改变的根本原因;文化主体审美观念的变更也对其外形改变产生了一定影响。地域传统文化符号虽然在熟识度、大众接纳程度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其形态或多或少存有一些与现代设计、美学观念相左之处。为了便于复制、转印以及在各种媒体传播中保持稳定的特征,现代设计客观上要求运用的符号的形态简洁、色彩鲜明[5]。那些源自于民间艺术中的纹样的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其形态细节繁多,将其应用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就必须省略多数细节。当然,对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形态的调整也要遵循适度的原则,如果与原有形态不相似、达不到引起联想的效果,就失去了引用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意义。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能被绝大多数现代人理解认可,这是对其再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衡量其再生成功与否的标准。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地域传统文化符号也不能对其造型、内涵“为所欲为”,做毫无底线的乱改[6]。借用我国传统绘画的“形神”观来表述就是: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再生,包括“取形、延意、传神”几个步骤,是对其“意义提取”、“造型调整”和“形意关系重构”的过程。“意”与“神”的表达以“形”的塑造为基础,取地域传统符号的“形”是对文脉的延续和再创造,是变革中的重构;延地域传统符号之“意”,是指在原有符号寓意的基础结合时代文化特征以及其造型的发展,赋予其新寓意;传符号之“神”,是指通过设计师对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寓意延伸,从而传递出设计所创造的精神[7]。
2“梅山文化”传统符号的典型代表
湖南东北部的安化、新化县等地在宋代以前被称为“五溪”、之后被称为“梅山”,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研究证明:受到地形限制,长期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土著居民,即“梅山峒蛮”与外界的交流极少,形成了独特的地域传统文化。从传说的蚩尤与黄帝战败南逃建立“三苗之国”后隐匿于“五溪”,到秦蜀守张若“攻楚取巫”以及汉朝伏波将军马援攻“五溪”;从建安晚期“五溪蛮”反孙权、黄盖追斩“乱魁”,到唐开元五年五溪首领覃行章领民造反遭杨思勗斩首三千;从五代江西彭氏占领“五溪”,到后晋天福四年的楚王战乱等[8]。诸多记载证明:长期以来,梅山土著一直生活在压迫与反压迫、同化与反同化的斗争之中。恶劣的环境、长期的生存抗争塑造了梅山人彪悍、极富韧性的群体个性,孕育了神秘的梅山文化。“梅山教”是梅山土著创立的原始宗教,至今仍被当地人信奉,具有鲜明的地域传统文化特征。相传教中地位和法力最高强的神仙是一位得到太上老君法术,能飞檐走壁、行动敏捷的猎神,这就是张五郎。他是一位狩猎能手和能工巧匠,长着一双反脚、能倒立行走,飞禽走兽都必须听他的号令。“张五郎”的猎人身份象征了古代梅山人主要的生产劳动方式;灵活机智则是他们在长期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生存法则。与其说“张五郎”是一位神仙,不如说他实际上是梅山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典型:他携带着与生俱来的不畏强权、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是梅山人和梅山精神的象征。作为梅山古老的宗教图腾符号,张五郎当然也携带着一些迷信色彩,将其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必须强调其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剔除他包含的迷信和神秘主义色彩。
3“梅山文化”传统符号再生的实例
湖南省安化县境内的“中国梅山文化园”以主题公园的形式,集中展示了梅山独特的地域建筑、环境风貌和民俗风情,旨在对古老梅山文化拯救再现、传承保护。“顽强进取”和“勇于创新”是中国梅山文化园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志不仅要突出企业文化,而且也要彰显其梅山特色,还需要表现出湖湘文化特有的历史厚重感,因此设计团队将其标志的原型,确定为在梅山地区具有鲜明的辨识度和代表性的梅山教主,即张五郎。
3.1提取符号内涵
要把“张五郎”这一梅山神话人物和宗教图腾符号设计成标志,首先必须把它原有的文化内涵与企业需要塑造的企业文化精神进行比对分析、筛选整合,明确设计的目标和方向。“张五郎”神性较弱,人性突出,其倒立的姿态既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是梅山人顽强不屈、勤劳机智的象征,这与梅山文化园的企业精神较为吻合,因此其倒立的姿态被保持下来。基于梅山文化原始粗犷、梅山人忠义尚武等梅山文化特征,标志的风格被定位为粗犷有力。
3.2符号造型平面化、抽象化、简洁化
平面设计需要简洁抽象,标志大多采用纯理性的点线面来组成简洁的图形,且具有理性的秩序感,使人感受到强烈的现代感,也便于传播[9]。而梅山神像大部分为木制圆雕造像,对其利用首先要将三维的雕塑形体转变成为二维的图形符号。其次,雕塑人物的五官神态、衣着服饰详细,需要予以简化,因此从立体到平面、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洁是“张五郎”从雕塑走向标志的必经之路。“中国梅山生态文化园”的标志借鉴了传统书法、印章的表现手法,把倒立人形放置在一个红色圆形内,达到类似印章的视觉效果。人物的头部简化成为点,身体四肢则简化成为线,以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为参照,调整点和线的位置、大小、长短、曲直、粗细,力求达到“点”、“线”、“面”三元素的和谐统一。之后运用对称的方法将图形进一步几何化,并与“鼎”字的字形相类比,简化图形的同时也丰富了标志的内涵和寓意。通过比较发现:此时得到的标志稍显呆板,因此将表示手臂的一组线条借用到书法“飞白”的笔触效果,在抽象、机械的图案中引入自然、变化之美。最后把得到的标志图案与神祗原型进行反复比较,在充分审视标志与张五郎原型的相似度基础上做出一定修改,最终获得了各方都比较认可的标志图形。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标志以倒立行走的梅山神张五郎为原型,借助毛笔韵味书写并作图案化处理,简洁鲜明。整体上看,标志尤如一座稳重的鼎,体现了企业的事业基础坚实稳定;标志对称的造型体现出中国梅山文化园与其服务对象之间“平等互信”的依存关系。图形中的人,寓意中国梅山文化园以人文本:人是中国梅山文化园的事业核心资源和服务的主体。外圈的圆形象征着饱满、亲和、融通,体现出中国梅山文化园“和谐”的文化理念。自下而上的开口,隐含无限扩展的张力,寓意中国梅山文化园的宏伟蓝图无限美好。而标志采用的红色则象征着乐观、热情、积极、忠诚,暗示公司员工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
4结语
经过对文化“一元论”与“多元论”、“同一性”与“多样性”的漫长讨论,国际社会已清晰认识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向未来世界迈进过程中的坚实印记,它不仅记录着人类过去的辉煌,而且构建了人类文明向上攀升的阶梯。”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10]。对传统地域文化符号的再设计既丰富了现代设计语汇,大大提升了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辨识度,又扩大了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是传统文化活态化再生的重要途径。
作者:汪溟 陈飞虎 单位: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伟伟,胡宇坤.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提取模型研究与应用[J].包装工程,2014,35(6):73.
[2]李定芳.隆回北部宗教相衣的艺术[J].装饰,2015(9):112.
[3]李彦,贺景卫.永州瑶族服饰年龄符号的意指层次解析[J].装饰,2014(11):94.
[4]迪利•约翰.符号学基础[M].张祖建,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黄玮雯.论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4,35(8):82—85.
[6]张杰.论标志设计中具象与抽象图形的对比与融合[J].装饰,2014(3):125—126.
[7]罗小涛.基于城市形象标识系统设计的文脉符号探析[J].设计艺术研究,2014(4):46.
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内核,融合和吸收了道家佛、道两家思想,呈现出在思想观念、社会习俗、审美习惯等方面特有的东方文明的特质。在中国历史上,文化曾经出现过几次断层,最近一次是在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价值观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变化,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成为了很多人的追求的终极目标。人们怀疑甚至抛弃了传统的价值观和理念,急迫地想通过背离传统走一条捷径道路大踏步地走向现代,走向所谓的成功,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出现了断层。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任务,对国家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不仅是传承文明的一种需要,更是国家健康有序发展的一种必要。当代高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专门性及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而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盛,因此当代高校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一、传统文化在当代高校出现断层的原因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思潮的巨大力量也在冲击着每一个人。为了走一条捷径达到目的,传统文化收到了质疑和抛弃,高等院校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总结起来传统文化在当代高校出现断层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社会价值观发生改变,过分追求经济利益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在市场经济之中,有一部分人精神世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金钱来衡量一切,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些优秀的品质,慢慢被抛弃或无视。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价值观已经发生的明显的变化。当大环境已经发生变化,高等院校并不是完全的一方净土,也同样会受到影响和冲击。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同样也会影响着高校的教师和学生。
(二)外来文化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大批外来文化紧跟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来到了中国。而这些外来文化,很大程度上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审美情趣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与有着较大的差异。国人在学习西方外来文化先进理念来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一些外来文化不良思潮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正经历着严重的考验和冲击。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一个各种思想交流碰撞和融合的地方。近年来,随着各种形式的中国高校与外国高校的交流增多,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外来文化当中的一些糟粕也随之传播进来。为了追求短期的效益,使得传统文化没有得到较好的传承,甚至出现了断层的情况。
(三)高校自身的功利主义倾向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高校也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高校之间的竞争,除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学生的就业情况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片面追求专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了学生更好的就业和升学,重专业课,轻视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有学者就认为:“由于受功利的教育价值取向和短期行为的影响,出现教育与文化的分离,导致了教育的专门化,教育被当做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基地。教育的主要目标片面追求专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这是当今世界教育的普遍倾向,导致受教育者成了具有知识技能但缺乏文化素养的人”在这样的氛围当中,高校学生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专业课程的学习、职业资格证的考证等这样见效快、效果显著的活动当中。对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投入较少也不成体系。
(四)高校缺乏有效的传播传统文化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到了思想、文字、文学、礼仪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这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在高校传播传统文化的途径当中,要么仅仅将传统文化知识的讲解作为重点,要么传统文化课程开成了学生的选修课,课时量少,传播途径和方式单一,不能达到系统地传播传统文化的目的。再加上传统文化本身在高校就出现了断层,造成了高校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主动性较差,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
二、解决传统文化在高校断层的对策
(一)更新教育理念
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一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是教会学生如何思维;三是教会学生必要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及能力。传统文化教育正符合了现代大学教育的理念,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优良的道德素质,增强民族团结意识[2]。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如果缺乏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这对于学生的后续的发展来说也是不利的。高等院校是先进思想传播的重要阵地,要解决传统文化在高校断层的问题,首先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用优秀积极的传统文化去影响和感染大学生。高校教育需要做到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知识的统一和融合。
(二)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改革
现在我国的经济正在飞速的发展,而且正在不断地和世界其他国家加强合作,在和其他国家进行交流的时候使用的语言基本都是英语,现在英语已经成为了很多国家的第二语言。在我国,从幼儿园就开始了英语教学,而且在各种考试中也会有对英语的考核。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正在不断地侵袭着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情况的发生。
1 英语教学中缺少传统文化因素
我国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对学生的英语教育,也可以说,英语教育会伴随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会把很多的英美文化以及一些西方的社会文化传递给学生,这样每位学生就会对西方一些国家的文化有一个比较清楚地了解,了解他们的生活文化、历史文化、社会文化等,甚至他们对西方国家文化的了解程度已经超过了对我国文化的了解。由于在课堂上经常会接受一些西方文化知识,慢慢地很多学生就会对西方一些国家的文化产生出一种崇拜的心里。如果你走进了大学校园,那么你能看到很多的学生把头发的颜色染成了黄色,如果你和他们讲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他们会嗤之以鼻。此外,还有一些人有英文名字,而且他们把自己有英文名字当做是意见非常光荣的事,他们会引以为豪,但是如果你问他们中国百家姓中一共有多少个姓氏,很少有人能够完整的回答出来,从以上这些方面就可以看到,现在的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深,或者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没有一点的新鲜感,导致现在的一些学生对西方的一些文化产生了盲目崇拜的情况。
2 英语教学中缺少传统文化的原因
高职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仍然处于摸索阶段。现在的高职英语教材还不是很完善,仍然存在很多的缺陷,有一部分对西方文化知识的介绍过于详细,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则很少。再加上最近这些年我国社会就业形势的改变,这方面也促使我国的英语教师要着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交际能力,这样教师就不得不在英语课堂上借助一些多媒体课件或者是网络上的一些视频去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西方文化。长此以往,高职英语教学就变成了纯粹的英语语言教学和对西方文化知识学习的一个过程。
在具体的教学观念上,高职学校中的英语教师也有着一定的误区,高职学校中的一些英语教师以为在具体的英语课程上,自己应该进行的内容就应该包括英语知识的教学和对西方文化知识的教学这两方面,而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时学校中汉语教师要做的事情。这样做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会受到教师很大的影响,学生可以用比较流利的英语去表达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但是,他们不能够用英语表达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接触过如何用英语去描述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有一部分英语教师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就不是很高,这就导致了他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把我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加入到教学过程中去。
3 英语教学中增加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1 在教材中增加传统文化内容
现在高职学校中用到的英语教材,很多都是以英文读物为基本素材的,这些教材中的英语内容非常的细致,对西方文化知识的讲解也是非常详细的,这样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了解到很多的西方文化知识,并且能够学到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口语,但是教材中对我国传统知识的讲解是非常少的,曾经有一个比较可靠地机构对高职英语教材进行过一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占有率低于百分之五。如果单纯的看这个数字可能不会有很大的感触,但是如果认真思考一下数字背后代表的内容,就能够意识到现在高职教育中的一些不足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现实,我们要从改变教材开始,在教材中添加一些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就是最基本的方式。
3.2 改变高职英语教师的观念
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学生会受到教师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不能够对我国传统知识有一个很好的认识,那么他们在课堂上是不能够很好地进行传统文化知识讲解的,而且还要加强对教师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
4 结语
总而言之,现在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一定要掌握好英语这门外语,也要对西方的一些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也要把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学好,而我国现在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好,我们要进行改革,首先就要对高职英语教材进行一定的变革,然后要从教师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分别采取一定的措施,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延续下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工业和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渐渐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建设和发扬,这也就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步没落。幸而在发展的今天,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并将弘扬传统文化摆在国力发展的关键位置上。在现代平面设计方面,也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多样化的融合。
一、平民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渊源
事实上,我国传统艺术元素与平面设计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渊源,要想加强在平面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融合,就需要对历史沿革进行分析。文化,是传递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主要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祖祖辈辈传承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点,是我国世世代代的精神结晶。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蕴藏着浓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沉淀和更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也可以将这种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称为一种文化艺术。这种文化艺术在不断进行转变的同时,不同类型的艺术也随之进行转变。而平面设计的艺术形式与传统文化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随着民族文化的变化和改变,平面设计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在远古时期,艺术体现在图腾上,这些图腾事实上就可以认作为是一种平面设计。进入封建社会后,就出现了大量的族徽等标志,这些族徽都应用了当时时代的元素,用以反映社会的状态和精神文化。而到了近现代,平面设计的概念正式从西方传入我国,平面设计领域也因此迅速发展起来。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事实上,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元素包含多种,现代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分别对传统文化的不同艺术元素进行了应用,其中包括:
(一)中国传统图案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图案一词最早由日本传入我国,然而我国对图案元素的应用大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其中设计平面对图案元素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图腾的画像类设计。换句话说,我国有着丰富的图案创作经验和底蕴,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图案文化。事实上,在对图案元素进行应用,不仅仅是指对图腾的设计,还包括对雕塑建筑等多个方面的设计。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中国传统图案元素随处可见,我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就来源于我国传统的图腾———凤凰,其中蕴含了中国人民对吉祥的向往,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标志。事实上,在平面设计中可以对传统图案元素进行不同的应用,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中国的文化特色,如直接利用传统的图案元素进行隐喻,利用动植物的典故和寓意来进行设计,以龙凤表现祥瑞,以花中四君子来对品格的追求。当然还可以通过对传统的图案元素进行加工和设计,简化复杂的图案加以合适的创新,实现对图案元素的应用,做到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和寓意,又能够跟上时代的思想完成创新,更加贴合时代的需求。
(二)中国传统文化色彩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事实上,我国自古以来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一直对色彩有着独到的见解。我国对色彩元素应用最为鲜明的例子就是我国的水墨丹青的盛行。在传统文化中,我国对色彩艺术中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分类,青赤黄白黑作为色彩的主色调都具有不同的含义。而且在古代,色彩不仅仅是在绘画作图上有所展示,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还通过衣着的颜色来区分地位;而传统的颜色除了对人们的等级地位加以区分,还具有着不同的特点,其中青包含了蓝绿两种颜色,绿表示生命,是希望的象征,而蓝则是一种冷静和智慧的象征;赤也就是红色,是热情和活力的象征,我国一直以来都将红色作为喜庆的颜色;黄则表示高贵的地位;白是纯净的象征;而黑色是庄重的象征。事实上这些色彩的利用都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在进行现代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注意对颜色的运用,实现最好效果。
三、结语
随着我国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传统文化也越来越重视,弘扬传统文化成为了每一公民的分内之事,各行各业也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宣扬。这就需要现代平面设计的工作人员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了解,正确应用,扩大对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宣传,实现对民族精神的弘扬。
参考文献: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推行传统文化的意义
初中学生面临的是中考,虽说不如高考作为人生的转折点重要,但也是广大学生人生起点的选择[1]。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输送传统文化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情志又可以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满们的心灵的到净化变得不会像之前一样浮躁。例如老师在讲解《夸父逐日》这篇文章时,学生可以感受到夸父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篇文章是理想主义的旗帜和人生的教科书,两者虽出于不同的年代,但都可以对学生逐渐形成勇敢无畏、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而这两篇文章代表的是传统与现代,恰好符合了首尾呼应、古今结合的特点,说明优秀的文化无论是和年代都应该值得我们传承下去。教师应该无论在课堂还是生活中都应该充分认知到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将课本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中了解中华文化知识的魅力得到感悟,对学生的认知与思想产生正面的影响,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再者,学习良好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还可以提升学生们的语言功底,使文化知识底蕴得到提升,间接加强学生在生活中的品性与待人方式。初中的语文课本上所学的内容与中华的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2]许多文言文、古诗词、诗歌、散文、戏剧甚至小说,都有传统文化的影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输出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结合课文讲解,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还会使学生们对知识点的记忆度加深,综合强化他们的语文素养并且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良性的进步。
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推行现状
(一)教师的专业度不高
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度并不高,虽然传统文化是近些年教育局重点加强教育的方面,但在实际课堂上的应用度并不广泛,教师将课堂知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对这种文化的输出方式接受效果并不好[3]。现在初中课堂中教师还是习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知识内容仅限于文章中的比较枯燥的知识,课堂氛围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提高,学习自主性与兴趣度下降,致使课堂上会经常出现学生睡觉、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精力无法针对课堂释放,就只能通过在课堂中说话来分散精力,但却会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师的讲课效果。除此之外,许多教师对语文课本中的传统文化还并未深入了解,历史文化背景还没有进行深入挖掘,对课文中的传统文化的理解还仅存于表面,就像一条河流,教师作为源头如果没有大量的水输出,学生可以接收到的传统文化内容质量便无法增多,因此现今教师对传统文化的应用度不高,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度不够。
(二)教学方式落后
我国的学生学习过程中有两大阶段最为重要:中考与高考。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与强度并不像高中阶段那么大,因此教师可以在此阶段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为将来的学习与素质培养打下基础[4]。初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任务是为了学生能更好的打下坚实的基础,步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可以不用过于吃力。所以,初中学校应该为学生制定一套实时高效的教学计划,让每位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语文不仅仅只运用在课堂上,生活中文化功底的深厚会改变学生的气质,对人的魅力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力。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科,是一切科目教学的基础,这一点已经在教育界达成了共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旧存在着毫无章法的教学,用“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方式,不能灵活的创新新型的教育,无法将现实生活与课堂内容做实际联合,所以,学校与教师应该重点研究教学策略,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便显得非常重要。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的措施
(一)深层探究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
教师要转变自身观念,改变追求高分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能力,弘扬培育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提高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引导和启发作用,深入挖掘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因子,包括传统文化思维、民族心理和哲学思想等,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且进行实践。教师要增加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课件设计,想法要新颖,同时也要结合所学实际,让学生不失兴趣探索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情景教学法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效果较好。在教学时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将学生分成小组运用所学语言将场景进行再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深入了解历史背景下人物的复杂关系和历史事件。通过应用情境教学,不同于注入式教学的闭门读书,语文课堂上多了欢笑声,少了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教课过程中也感到轻松自如,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 。
二.突出汉语思维,培养学生兴趣
课堂内,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有限的课文进行汉语思维的培养,同时要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汉语思维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它的语言有着密切联系,掌握了汉语思维就可以通过文字体会到背后的文化内涵。我国的传统修辞手法注重起承转合,首尾呼应,语言讲究美感和韵律。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一文,运用了大量工整的对偶句,突出展现了汉民族均衡对称的思维方式,表现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兴趣的一个有效方法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教师给每个小组布置任务,由他们协作完成,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合作、进步的阶段,不同于自己学习的单调性,多人协作的方式可以增加交流和探讨,发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提高了。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形式,如用图片讲故事,或讨论话题,或提出问题等以引起学生想了解文章内容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的动机,提高兴趣。
三.引导学生赏析传统文化著作
了解传统文化背景知识对提高传统文化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包括生活方式、社会风尚、文化历史、自然风光等。课堂外,精心编选一些同步匹配的、趣味性极强的、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增加阅读实践的机会。这样,学生在这种有趣的、千变万化的、易读的文章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增。例如一些传统文化著作:《诗经》、《论语》、《史记》、《资治通鉴》等。这样,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收集,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传统文化背景知识,为顺利渗透传统文化作了保证。
1 中国传统文化概念解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包括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化积累、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等。它由中华文明演化、沉淀而成,反映民族的特质和风貌,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为中华民族世代所继承发展、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文明的精华,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它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2 校园景观概念解析
在地理学中,景观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一般被定义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生物、地貌等各种成分的综合体。而在景观生态学中,则认为景观是一个区域不同地域单元的自然――生物综合体。上述几种概念是从景观的组成、结构特征及景观的功能特性上界定了景观的范围。校园景观作为景观中的一类,从物质的构成要素上来看,都是由各种空间、植物、水体、构筑物、景观小品等构成。学校从一个特殊的育人场所来看,校园景观除了具备景观所具有的物质构成要素外,还具有独特的文化性,这种文化性反映了学校的本质和特色。
3 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景观的相互渗透
3.1 文化与景观关系
3.1.1 文化改造景观。景观一词原本就是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可理解为风光、景色、风景,其包含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2部分。文化对景观的作用体现在,人作为实践主体通过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不断改变,使之成为渗透着某种文化的人工景观。从广义上来讲,人工景观其实就是具备了一定的文化性,每个时代、区域的人类都按照自己的各种需求,对自身生长的环境施加影响,不断改变着我们周围的景观,实际上对自然景观不断改造的过程就是人类自身文化不断渗透的过程。这种文化的渗透必然会改变原来的景观,一方面使自然景观转变为人工景观,另一方面又使人工景观不断发生变化与更新。例如,人类诞生之初,由于生存的需要,改造土地使之成为有使用价值的耕地,这就逐渐发展成了我们今天的农业景观。又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一部分自然景观受到工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现在流行的工业景观。
3.1.2 景观反映文化。不同的景观可以反映不同的文化,并可以被人感知。例如,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经过历代匠师的创造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形式和艺术风格。这些多种多样、风格不同的园林又展示着不同的文化,中国的皇家园林,由于其面积广阔、气势恢弘,且规整有序,经常给人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体现出中国皇家气派、庄严的感觉。而江南的私家园林经常以小中见大的设计手法让人产生别有洞天的感觉,造园师在有限的空间内再现真实的自然山水,表达出了文人细腻、感性的心思,体现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特征。
3.2 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景观的关系
3.2.1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校园景观。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在悠久的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势必深刻影响着校园景观的建设。这种影响可以是精神文化层面上的,例如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观念、自然观、民风民俗及传统的人文意识和审美观念等,它们对校园景观的设计思想、景观风格的形成带来许多启示、引导。也可以是物质文化方面上的,比如,传统装饰图案、造型以及材质等,主要表现在道路铺装、雕塑小品、景观建筑等细节装饰方面的运用。
3.2.2 校园景观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如今,校园景观发挥着阐释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职责。在校园中,校园景观中凝结了校园文化,校园中的物质景观也能映射出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可以体现在一定的物质形态上,也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景观来表达。如北大校园中的山水、古园林遗址,甚至是1株百年的老树,每一处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与文化,而无论这些己经被赋予了历史的景观,还是那些正在加载中的景观,都成为了传统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和“传递者”。
4 结语
一种健康的,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不但可以增强师生的民族认知感、归属感,而且对文化的继承与延续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提倡本土化校园景观的营造是一个有新意且应该深入研究的方向。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景观设计,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有一个了解和把握,而且能在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中寻找到能适于景观表达的文化元素,并传承革新,将之运用于校园景观设计之中。
关键词:传统文化 继承 发展 服装设计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我国的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出色运用,向国内专注于服装设计的人们提出新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如何选择、如何继承、如何与服装设计相结合,要既不失传统、又能符合现代生活品味,这是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话题。
一、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我国的历史悠久,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每个时代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各地方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宗教文化。剪纸、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工艺美术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众多设计师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服装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服装的技术、服饰审美趋向等发展变化。古希腊风格、古埃及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这些在现代服装大师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我们看到的服装设计作品中更多的是差异:而这种在服装作品中的差异,往往成为服装作品的生命力。服装艺术设计,归根结底是通过艺术、思想和科学共同合成的。一个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的服装设计人员,就不叮能有什么优秀的创意作品:
我是从事教学作的,我认为往教学过程中应该计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特别是要领会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以及意境美、形式美。这些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学生,明天的服装设计师的未来创作活动,打下坚定的创造基础。认真研究、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悠久而又丰厚的文化知识宝库,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吸收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精华,对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来说大有益处。通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使学生的视野拓宽了,设计构思更丰富了,审美观念也提高了,对民族文化有了良好的认知,才能创造出源于传统历史和文化的时尚服饰作品,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本民族的独特风格、风土人情及人文情怀,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带有中国韵味的服装,也能让世人更好的去了解围。
二、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们的创作之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五千年的义化沉淀了很多优秀哲人的思想,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思想,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形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众多的表现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诠释,用现代的语言,去解读以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多元传统文化将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魂。不管承认与否,我国传统多元文化与历史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创作观
当我们追溯传统文化的渊源,民族服饰的特色,去解释当前的服饰现象和当代的服饰风格时,可以看到,现代服饰并不是所处时代仅有的和自发的创造,而是历史进化的产物、传统文化的延伸一服饰没计的艺术表现力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来支撑,没有文化积淀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浅薄的。因此,传统文化至善、至真、至美的文化内涵,是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灵魂文化,传统文化深厚的艺术美感,是现代服饰设计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源泉:
在民族化设计巾所表现的不应只是表面文章,这样做必然要受到工业化生产和审美观念的制约。民族化存各时代所共有的超时代性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继承传统不是复古,而是继承前人的艺术创新精神,继承传统的正确态度是不断地丰富它,不断地推陈出新,使传统与现代融合,从而创造出有个性的新风格服装在学习借鉴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不能简单地模仿某一个民族传统的服饰,照搬图案或修改传统的款式使之成为具有民族性的服装,而是应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民族性的灵魂和精神。时代改变了,服装设计的语言也要与时俱时。服装设计必须立足于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和穿着习惯,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敏锐地捕捉时尚热点。并将其巧妙地揉入自己的设计风格中,服装设计不再是简单的款式照搬,而应体现为人们对时尚生活方式的理解,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设计。
三、在继承中发展中华文化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服装设计中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在服装设计表现手法上适当运朋当代服饰设计艺术新设汁理念与设计手法,通过现代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将服装的造型、色彩、面料与现代时尚潮流完美结合,来诠释民族性的服装设计,也就是说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继承、改良、发展并赋予它新的形式、新的变化,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风格,所以深刻了解巾华民族这个千年古老文明国度的深厚传统文化艺术底蕴,并将它与现代意识巧妙结合,是我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的,也是每一个设计师都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在传统文化上进行改良
创立中周风格的服装,不是一味钻研民族服饰,而弃世界流行大趋势于不颐,我们知道,任何民族的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总是交织着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如今全球化风潮扑面而来时,创造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应该是在世界性、时代性这个前提下,立足于中国风格,即“世界之精神,中国之本质”。中西服装文化观念虽然存在差异,但二者并不是格格不入,相反进行一定的吸收和借鉴能够增强服装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对于中学教学来说,应该在语文的教学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同时借助于传统的文化还可以改变中学语文教学的模式,相互促进,将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同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延续与弘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中学学生的性格特征,例如接受能力强、求知欲浓等,针对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入中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之中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将中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中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
1.中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目前,随着我国不断的与世界接轨以及信息化进程的实现,学生普遍对学习英语以及电脑课程的兴趣较浓,积极性也很高,语文这门课程明显的不如英语以及电脑课程受学生喜爱的程度高。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古诗词阅读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展开古诗词阅读时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学生学习起来较为枯燥,最主要的还是以记忆为主,具有机械性,不如其他课程有趣,同时古诗词在实际生活之中没有其他课程那么广泛,所以家长以及学生都认为学习古诗词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什么用处。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古诗词中使用的常一些语法以及意境还不能容易的被中学生所理解以及欣赏,无形中增加了学习古诗词的难度。基于这样的前提之下,想要从语文教材之中的古诗词阅读之中感受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就有一点的难度,而且传统文化在古诗词教学之中渗透的效果也并不好,无法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达不到传承与弘扬的效果,但是少年强,则国强,若是中学生不能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那么传统文化就会流失,我国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水之源。
2.信息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与深入,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都受到了极大的改变,同时也包括中学生的语文古诗词阅读的学习。处于这样一个信息文化混杂的大环境之下,学生一有课余时间一定会沉迷于打游戏、看杂志以及漫画等,而不是静静坐在那里读一本古诗词。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习古诗词的作用只剩下了应付考试,实现升学的目的,因此,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并不高,也就不能对传同的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
3.忽视古诗词阅读的学习
中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学习课程较多,时间被各个学科所分割,留给语文的时间就不多了。不同学科的教师布置了不同的、大量的试卷以及课后作业,学生的课余时间基本用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减少了阅读古诗词的时间,对于古诗词中渗透的思想深度、文化底蕴、诗人营造的意境美以及驾驭语言的能力都没有兴趣以及时间去了解,因此随着时间的积累就导致了越来越不想学古诗词的恶性循环。间接的导致学生的词汇量以及欣赏能力下降。同时,学生更偏向于对网络用语或是英中混杂的语言进行应用,用以凸显自己的个性化特点以及达到调侃的目的,这样更加阻碍了古诗词阅读的学习,实现不了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
二、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入中学古诗词教学之中的几点思考
为了更好的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实现传统文化在古诗词阅读之中的渗透,本文认为主要应该从几个方面入手,具体如下文所示:
1.传统文化背景的阐述
我们在展开古诗文阅读的教学之前,需要将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进行充分的调查与研究,才可以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深入、正确的理解,懂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就会更加容易了解古诗词的内涵。只有身临其中,才会达到与作者对话的境地,感受到诗人对我们的教导,例如“位卑未敢忘忧国”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陆游虽然没有身居高位,处于一种贫困的状态之中,但是他仍然对自己的国家而担忧;“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指的是岳飞立下的豪言壮语,发要夺回失去的疆土,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维护祖国尊严以及热爱祖国的情感。文化背景不仅指作者那是的成就,还包括作者所处的整个历史大环境,从历史的方面进行古诗词的阐述,才可以打开知识点的宽度c深度,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传统文化背景的阐述是全面的知识,而不是单独的一个点,要对文化的背景进行追究,对不同的古人所处环境的诗词特点进行了解,不能没有依据的学习,这样才可以体现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价值。
2.从古诗词阅读之中抓重点展开学习
我们在阅读古诗词的时候,必须学会对诗句以及重点词汇想要表达的意义与情感进行感受。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对情景教学的应用逐渐重视起来,同时也可将其应用到古诗词阅读的教学之中,即对作者的创作环境进行了解,借助于相关的影视资料,将学生带入当时的情景之中,实现欣赏的全面性,再借助于语言将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除此之外,布置作业时还因该极具灵活性,而不是死板的背、记。因此,应该在作业之中渗透入传统文化,让学生置身于传统文化之中,与诗人进行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价值观以及读后感,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古诗词,才可以将传统文化进行沉淀。
3.具有创新精神
创新不指的是课堂上的改变,还指相应活动的延伸,可以举办一些读诗词的活动,让学生之间或者是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读书心得的交流,将学生带动起来,增加阅读古诗词的机会。同时还可以举办“我的读书方法”、“我的读书心得”等为主题的手抄作业展览,提高学生的自豪感,从而更加喜欢阅读古诗词。晨读时还应让学生集体诵读古诗词,举办朗诵 比赛。。。。。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之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许淑萍. 认知・热爱・理解―――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27):281-282.
[2]林绍海. 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J]. 学苑教育, 2016(9):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