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甲亢日常护理

甲亢日常护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2:5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甲亢日常护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甲亢日常护理

篇1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a)-0185-0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症[1]。2型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疾病[2]。甲亢会引发潜在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亢或发生甲亢危象,并进一步恶化病情。由于甲亢会发生抵抗胰岛素产生的作用,促进糖原异生的发生,造成患者血糖升高,而高血糖已成为糖尿病的主要标识,同时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的主要诱因[3]。甲亢患者如果并发糖尿病,会进一步加剧病症[4]。众多临床研究证实,胰岛素泵模拟人体生理胰岛功能分泌胰岛素的工作模式是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该文对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9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胰岛素泵联合口服甲亢药物治疗。其中男21例,女48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43±7.5)岁。患者常有厌食、消瘦、心悸、乏力等临床表现。

1.2 治疗

根据患者病症,采用丹纳胰岛素泵(CSII)持续皮下输注诺和锐胰岛素,按0.4 μg/kg设置基础量,每日胰岛素总用量由专职医生计算,其中50%设置为基础量,另外50%为三餐前追加量,同时配合α糖苷酶抑制剂联合抗甲亢药物应用。在有效控制患者甲亢后,对胰岛素和降糖药用量可适量减少,并且继续口服丙基硫氧嘧啶或甲硫咪唑。

2 护理

根据回顾性分析,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对该组69例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甲亢是一种病程长、易复发的高代谢综合症,患者精神神经兴奋高、易激动、焦虑和烦躁。糖尿病又是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两种疾病合并发作带来的长期治疗、反复住院、经济负担加重等诸多因素都会导致患者的负面心态,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为整体治疗效果带来的正向作用在临床护理中应该重视对待。护理过程中,医者应积极主动地关怀患者,为患者解决实际困难并取得其信任和配合,认真介绍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引导患者建立信心面对疾病,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2 置泵前的教育与护理

在置泵之前预先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病因、置泵治疗过程、简易原理和日常护理知识。在安置胰岛素泵之前需使用血糖仪测量三餐前后与睡前的血糖情况,根据测试结果制定对应的胰岛素基础量和追加量。为避免胰岛素刚取出冰箱时温度逐升导致产生气泡,进而干扰储液、输注等装置的正常排气,需提前30 min将胰岛素取出放置于室温下。

2.3 置泵时的护理

置泵前应先z查患者置管部位皮肤情况并认真核对医嘱资料,同时核查胰岛素及相关配套设备的完整性与有效期等。参考在置泵前收集登记的患者胰岛素用量与血糖测试数值设置基础量与餐前追加剂量。使用无菌操作技术,对植入部位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排出管路内的气体,左手捏起植入部位旁的皮肤,右手将针刺入皮下,然后用防水胶布固定好植入针。泵中加入适量胰岛素,由胰岛素泵模拟正常人的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持续为患者输入胰岛素。之后将胰岛素泵安置于保护套内并协助患者带好,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事项,如:下床活动、翻身时避免牵拉、打折、受压,保护好植入针,避免管道阻塞或针头脱落。

2.4 置泵后的护理

置泵后要严密监测血糖变化,每日遵医嘱用血糖仪监测7~8个时点的血糖谱,即三餐前血糖、吃饭第1口计时的三餐后2 h血糖及睡前血糖,必要时加测凌晨3:00血糖。交接班时认真检查机器运行情况、泵内药液余量及泵内电池电量。查看患者的植入部位是否正常,若出现异常,应及时更换管路、粘贴材料及植入部位。一般3 d左右给患者更换胰岛素泵植入针与管路,取另一部位注射,并选择另一侧或距上次植入部位2~3 cm以上位置,以免出现注射局部发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2.5 用药护理

在甲亢方面的用药需注意观察对患者粒细胞和肝功能的情况波动,若患者出现肌肉酸痛、粒细胞降低或者肝、肾等脏器功能损伤等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在甲亢病情尚未得到控制前,尽量不为患者使用双胍类药品。在临床护理中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时间比普通甲亢患者更长,需按医嘱控制药量及用药时间。在治疗2型糖尿病上,应指导患者在就餐时服用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口服药。对于糖尿病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选择使用胰岛素降糖。在甲亢症状得到控制后,应适当减少用量,防止低血糖情况的出现。

2.6 饮食指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甲亢和糖尿病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5]。甲亢合并糖尿病都是高代谢、高消耗性疾病,但糖尿病饮食控制是其治疗的基础,所以避免患者暴饮暴食造成的血糖难以控制,指导患者每日定时定量的主副食搭配以达到平衡饮食,同时保证保证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盐、低碘“三高两低”饮食,尽量避免摄入胆固醇过高的食品和动物脂肪,适当增加奶类、蛋类、鱼肉类等优质蛋白,避免体内负氧平衡,多食新鲜蔬菜,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在两餐之间适当吃些水果以补充微量元素。甲亢未痊愈前避免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忌食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应使用无碘食盐。

2.7 运动疗法

运动治疗是糖尿病“五驾马车”之一,通过运动治疗可以有效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对于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如无运动禁忌应积极采取有氧运动,运动时间以餐后45~60 min为宜,运动心率120次/min为宜,运动项目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酌情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等活动[6]。对于甲状腺功能极度亢进患者,应尽量保持卧床休息,以防止甲亢危象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2.8 出院指导

出院前首先应该让患者充分地了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保证患者出院后仍能坚持正确的饮食治疗,并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出现病情反复。其次,应指导患者持续用药,遵医嘱口服用药必须坚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如甲亢复用丙硫氧密啶药物可引起外周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肝功损害,因此要定期门诊随访复查,如出现轻微药物疹,可用抗组胺药物控制,一般不比停。若出现严重皮疹,呈团块状则应立即停药,以免引起剥脱性皮炎。糖尿病根据血糖值情况继续胰岛素应用或口服降糖药,配合定期监测血糖,如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等低血糖表现时,应该立即自我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值酌情食用糖果,严重时静推高渗葡萄糖。出院前认真填写出院报导卡,并告知出院随访电话,出院1周及3个月后按时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并嘱咐患者定期门诊随访、复查等。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尽快来院检查并调整治疗方案。

3 结果

该组69例患者经过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联合甲亢药物口服应用后,通过追踪随访2年,其中58例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甲亢治愈出院,治愈率达84%,11例甲状腺功能好转。全部患者空腹血糖维持在(5.6±1.3)mmol/L,餐后2 h的血糖测量数值均控制在(7.8±2.1)mmol/L,在治疗过程中未有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及甲亢危象。

4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高糖、高脂饮食及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习惯,加上遗传(甲亢的家族聚集性十分明显,具有相同的遗传免疫学基础[7])及环境因素等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引发甲状腺分泌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通过激发肾上腺受体中的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导致抑制胰岛素释放,从而造成患者并发糖尿病症状,对机体危害性极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甲亢和2型糖尿病两种疾病对应的护理方法存在部分冲突,加上治疗时间较长且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状,病情较难控制,在治疗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症状上,选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是模拟正常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功能,进而达到有效降低血糖、缩短病程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应该优先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教育,引导病人对疾病的认知与获得在日常护理上的配合程度,再辅以从患者的日常饮食、用药以及运动等方面着手开展优质的综合护理以提高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553.

[2] 唐志奇.廖志山.胰岛素泵精细调控血糖短期强化治疗逆转初发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5):759-761.

[3] 刘智勇.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2型糖尿病的无症状低血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2):21-22.

[4] 方细兰.农村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护理与康复,2009(8):48.

[5] 谢永红.甲亢合并糖尿病的饮食护理[J].现代护理,2011,1(8):95.

篇2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106-03

1 前言

甲亢和糖尿病均为内分泌科常见疾病,有着相似的遗传学基础,和自身的免疫系统和情绪波动有关。临床上两种病并存的现象相当普遍,患者可以同时发生这两种病,也可先后发病,以先甲亢后再合并糖尿病出现的频率较高(相关报道约为8.5%-43.2%)。和2001年相关资料统计的2%-3.2%有大幅度提高,这可能是因为甲亢会一定程度上造成糖尿病的相关症状,但也会并发糖尿病,诊断难度较大,容易造成误诊从而影响及时有效的治疗。因此,探索正确及时诊断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方法能才能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我院自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内分泌科共收治了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35例,现在将观察与护理的相关体会做如下总结。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

35例患者中男性占15例,女性占20例,年龄段为25-65岁,平均年龄为49.5±2.8岁。有糖尿病家庭遗传史的患者为8例,糖尿病病情先出现且诊断的患者12例,甲亢病情先出现且确诊的为18例;两种病同时确诊的患者为5例。患者中以甲亢为主的为20例,以糖尿病为主的为15例。

2.2 患者出现的症状与体征

35例患者均表现出乏力、消瘦等体表症状,其他相关的症状主要为: 28例患者出现心悸, 25例患者出现频饮多尿,20例举止行为时手有细颤抖,18例患者在饮食方面表现出多食还容易饥饿,其中食欲下降出现9例, 19例患者在日常行为时表现出怕热且汗多, 19例患者日常排便次数增加,10例下肢还出现浮肿现象。其他医学上的表现主要有突眼、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相关异常。其中突眼程度分别为:突眼度小于16mm 14例,突眼度16至18mm 为11例,突眼度大于18mm10例。甲状腺肿大程度分别为:没有出现肿大的4例,I度肿大患者为13例,II度肿大的患者为 14例,Ill 度肿大患者为4例。甲状腺中听到血管杂音 20例,触摸到有结节的患者6例;心跳频率每分钟8O到99次的12例,每分钟100到119次18例,大于12O次每分的有5例。

2.3 仪器检测

35例患者均表现为FT3、FT4的增高,其中FT3波动于9.4-33.8pmol/L,而FT4波动于26.0-80.3p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在0.35-5.5mU/L水平的患者10例,小于0.35mU/L水平的患者20例。患者在空腹时血糖浓度为6.4-17.8mmol/L,进餐后两小时血糖浓度为12.1-24.8mmol/L。全部患者在进行甲状腺摄131 I 扫描检查时有15例增高,其中有10例显示高峰向前移动。扪及结节的6例患者中进行甲状腺扫描后结果为热结节为3例,温结节为3例。

2.4 并发症观察

心律失常出现8例患者,其中3例患者心房微颤,4例患者房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1例频发;2例患者了出现合并周期性麻痹;3例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慢性甲亢患者3例;3例患者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且这三例糖尿病酮症都为30岁以内的患者;皮质醇增多症1例;糖尿病肾病4例;糖尿病肠病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冠心病1例。

2.5 诊断

医生在诊断时应和其他原因导致的昏迷和酸中毒现象相区别。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皮质醇增多症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和低血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起的消瘦多饮,乳酸中毒等。

2.6 误诊情况

糖尿病是因患者基因受损而引起的,故可多见家庭遗传史。甲亢因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导致,后天的影响相对较大。甲亢的患者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这是由于甲亢可以引起患者体内糖代谢的紊乱。在甲亢的患者的家庭中,同时患有糖尿病的几率也相当的高。两病在临床上均表现出烦渴、多饮、多尿、消瘦的等症状,医生诊断时难度大。在 12例先发现糖尿病的病例中有7例延误了甲亢的诊断。一般在2到 15个月后,在患者出现了严重乏力、消瘦及心悸等症状时,医生才考虑到可能为甲亢。在18例先发现为甲亢的病例中,有 8例延误糖尿病诊断。

3 方法和结果

3.1 病因分析

篇3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系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从而分泌甲状腺激素(TH)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以高代谢症候群及甲状腺肿大为主要表现。

一、临床资料

2003年1月~2006年12月,笔者对42例甲亢病例进行健康教育,其中男11例,女31例,平均年龄39岁。高中以上文化者23例,初中以下文化者19例。

二、护理问题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代谢异常增加有关。

2.睡眠型态紊乱 与疾病所致的神经系统改变有关。

3.活动无耐力 与基础代谢率增加有关。

4.自我形象紊乱 与患者外貌发生变化,如突眼、脖子增粗、外表消瘦等有关。

三、护理目标

1.患者体重不低于基础体重。

2.患者能讲述疾病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3.患者每晚连续睡眠时间延长。

4.患者能够保持最佳活动水平,活动耐力逐渐增加。

5.患者能正确对待外形的变化。

6.患者能重新认识自我。

四、护理措施

(一)常规护理

1.心理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使用自我调节的方法,如分散注意力、放松技术等,并鼓励家属与患者沟通,使患者情绪保持最佳状态,鼓励其面对现实,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活动指导 充分休息,避免劳累和噪音干扰,相应调整室温。并发心动过速、甲状腺危象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3.指导饮食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丰富的饮食,补充足量水分,忌饮浓茶、咖啡等刺激饮品,禁食含碘类食品,如海制品等。

(二)眼球护理

加强眼球护理,合并严重突眼、恶性突眼者,积极采取保护措施,睡前抬高头部,不能闭合眼睑时需涂眼膏保护球结膜,必要时带眼罩,外出时带茶色眼镜保护眼睛。

(三)病情观察

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心率、血压各2次,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体重变化、精神及神志状态、出汗及皮肤状况、食欲、腹泻量及次数并记录出入量、甲状腺肿大及突眼症状。若体温增高、脉搏明显加快、焦虑不安、大汗淋漓、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时,应考虑可能发生甲亢危象,立即与医生联系。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积极配合治疗工作。

(四)药物护理

遵医嘱给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警惕粒细胞缺乏,定期复查血象,在用药第1个月内,每周检查白细胞1次,1个月后每2周检查1次。因需长期用药,嘱患者不要任意间断、变更药物剂量或停药。

(五)健康指导

1.环境 要安静、避免劳累和噪音的干扰,保证患者的充足睡眠和休息。

2.饮食 (1)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2)补充足量水分。(3)忌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4)禁食含碘的食物,如海制品。

3.日常活动 (1)避免劳累。(2)减轻活动强度,把患者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容易取到的地方,在活动或日常生活中,如洗漱时给予必要的帮助等。

4.心理指导 (1)讲解疾病的转归。(2)常见的检查注意事项。(3)鼓励患者倾诉以表达其内心感受。

5.医疗护理配合措施 (1)让患者了解要遵医嘱坚持服药,经过正规治疗后,体重会增加,突眼及甲状腺肿大症状会逐渐改善的各种现象。(2)定期复查。(3)知道药物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

参 考 文 献

篇4

甲亢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素分泌过多而出现以全身代谢亢进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对人体身心可造成很大的影响。外科治疗以手术效果最佳,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是治疗甲亢的有效措施,它能使患者获得痊愈。但甲亢病人在基础代谢率高亢的情况下手术,则危险性较大。因此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今年来,我科共收治42例甲亢患者,,通过精心护理并配合医生手术及药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今年以来,我科收治甲亢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案例共42例,男8例,女34例,年龄24岁~50岁,原发性甲亢35例,继发性甲亢7例。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我科住院治疗,并在全麻或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2.甲亢手术患者的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饮食护理,甲亢患者术前要注意营养,因代谢旺盛,易饥饿,热消耗量大,故需给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1]。少量多餐,加强营养支持。嘱患者多饮水,每日摄入2500ml以上的液体。禁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的食物,并要求患者手术期间严禁抽烟、喝酒。

2.1.2环境支持,为患者提供一个整齐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病室安静,灯光柔和,有利于保证病人的睡眠质量和心情的放松。主动介绍病房情况及经管医生,让患者尽快接受医院的环境。

2.1.3心理支持,甲亢病人基础代谢率高,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加上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和压郁感,可能会使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护士应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患者的情绪及心理状况,多与病人交谈,主动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其紧张和恐惧心理,精神过度紧张者可遵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剂。

2.1.4药物准备,术前通过药物降低基础代谢率是甲亢病人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甲亢病人术前均需服用碘剂,有的病人还需服用硫脲类药物,护士应告知患者详细的服用剂量和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并严密观察药物准备的反应与效果,记录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

2.1.5其他支持,术前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比如测定甲状腺摄131碘率、测定基础代谢率等。教会患者头低肩高,每天坚持练习一小时。指导病人学会有效咳嗽的方法,以免患者术后不习惯一些行为的改变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对突眼及眼裂增宽患者,教会其用眼膏或湿纱布盖在眼部,用眼不要过度疲劳,避免强光和干燥,预防感染[2]。除此之外还应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术后护理

2.2.1与引流,病人回病房后取平卧位,待病人血压平稳或全麻清醒后取半坐卧位,24小时内尽量限制颈部活动。常规放置皮片或引流管引流,引流管一般术后24-48小时拔除,同时还应注意引流液的量和颜色。严密观察伤口的渗血情况,如果敷料被浸湿则应及时更换,并估计出血量。

2.2.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48小时需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体温、脉搏等基础生命体征,鼓励和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行超声雾化吸入,帮助其排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次日体温可略升高,但不超过38°C,可进行物理降温,但如持续高烧应及时通知医生。呼吸困难和窒息的观察及护理这是甲状腺术后最紧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h内。为此,必须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床边常规备齐气管切开包。氧气和吸痰器。如病人术后咳嗽、呕吐、自觉颈部有压迫感,呼吸费力,气急烦躁,心率加快,发绀,敷料有渗出,应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医生敞开伤口清除血块,不应采取手压止血法以免加重患者呼吸困难,更换敷料。如出血严重,应急送手术室彻底止血。当痰液阻塞气管引起呼吸困难时,首先应吸痰,如无效应行气管习切开或气管插管。其他原因造成的气管阻塞,应先做气管切开,再作进一步处理。

2.2.3饮食与营养,颈丛麻醉术后6―8h、全麻患者当日禁食禁水,术后清醒的病人可给予少量温水,若无呛咳或误咽可逐渐进食微温流质饮食,以后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和软食。如果因吞咽时有疼痛感而拒绝饮食的应鼓励其少量多餐,加强营养,促进伤口的愈合。观察病人进流质饮食后的反应有无呛咳或误咽,有助于判断有无喉返神经损伤。

2.2.4甲状腺危象的观察及护理,甲状腺危象多发生于手术后12―36h内。护士在观察时发现患者高热、脉快而弱、脉率可增至120次/分,伴有躁动、大汗,并伴有呕吐、血压升高,应及时报告医生。立即给予吸氧以减轻组织负担,给予物理降温,尽量使患者体温维持,37°C左右,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碘化钾液、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

2.2.5手足抽搐的观察和护理,一般甲状旁腺术中误切、挫伤或其血液供应受限均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出现低血钙,使肌肉神经的应激性增高,此症状多发生于术后l-3天。

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患者面部、口唇周围和手足有无针刺感和麻木感,重症可出现面肌和手足阵发性痛性痉挛,出现此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取血作血清钙、磷测定,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静脉输入钙剂,饮食要适当控制,限制含磷较高的食物,如瘦肉、蛋黄、鱼类、粗粮,多食大米、水果、蔬菜等食物。

2.2.6特殊药物的应用,甲亢病人术后需继续服用复方碘化钾溶液,每日3次,每次16滴开始,逐日每次减少1滴,直至病情平稳。年轻患者术后常服甲状腺素,以抑制甲状腺素的分泌及复发。

3.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的发现和掌握疾病发展的进程,并给予妥善的护理对甲亢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篇5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334-02

甲亢危象是内科危象重症之一,发病率约为0.8%[1],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成年女性多发。一般发生的规律是因感染、过度劳累、精神紧张、药物反应或其他疾病加重。分娩,突然停用抗甲状腺药以及甲状腺同位素[2]I治疗后引起放射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活检过多,过重地触摸甲状腺等诱发。其典型症状为高热,脉搏快而弱,烦躁不安、大汗、血压升高、呕吐、诱妄、甚至昏迷,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抢救,可迅速死亡 。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符合文献[3]提出的临床诊断标准。男2例,女8例,除2例为结节性甲亢外,其余均为中毒性弥漫性 甲状腺肿。

1.2 诱发 因素 用药不规则或自行停药者5例,肺部感染3例 ,酮症酸 中毒2例。

1.3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怕热、手抖、心悸、多汗消瘦、突眼及甲状腺肿大。

2 护理

2.1 护理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甲状腺危象多见于感染、各种应激、碘治疗早期 ,以老年 为多,病死率较高,必须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详细记录出入量 。对有精神症状,如躁动、谵妄或昏迷的患者,要注意安全,如床档保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对心动过速 (HR≥ 160次/min),体温升高,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血压下降,有心衰危象者,予以吸氧,注意输液速度不要 快 (≤ 30滴/min)。若T≥39C,伴大汗淋漓、皮肤潮红,应积极进行物理降温,及时补液,腹泻严重者应注意肛周护理,便后清洗、预防肛周感染。

2.2 心理护理 甲亢危象患者常有不安、恐惧心理,情绪较不稳定,住院期间,应尽量消除一切引起患者情绪激动的因素,以免加重病情,危及生命。做到态度和蔼,语言温和,同情、安慰患者,指导患者掌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及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态度接受治疗。

2.3 治疗护理 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抢救药品及时输入,采用多种维生素及液体入量的补充。(1)降低血中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快速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和合成,抑制T4向T3转化,首选丙基硫氧嘧啶、卢戈氏液。如有昏迷及吞咽困难患者采用鼻饲管给药。(2)迅速阻滞儿茶酚胺释放,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素的反应,选用心得安。(3)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平躺时头稍前倾、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利于口腔内分泌物流出,防止吸人性肺炎。(4)拮抗应激:可使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5)防治感染:选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6)补液:防治电解质失衡,电解质紊乱。(7)加强对症治疗及护理,如镇静、降温、抗惊厥、脱水等。

2.4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给予高蛋白,高糖丰富的维生素食物,多饮水,每天补充水分3000ml以上。但禁饮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等,以免病人过度兴奋。如有腹泻,给予易消化含纤维素少的食物[4],忌食含碘多的食品如海带及其它海产品。

2.5 并发症防治及护理 长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极易出现白细胞下降,导致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应予高度重视。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床单的定期消毒灭菌,卧床患者勤翻身,促进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发生。管道清洁保持通畅并定期消毒灭菌。

2.6 做好出院指导,预防复发 出院后规则服药,定期到医院随访,每3o天左右复查血象、甲功1次、半年查肝、肾功1次,告知患者焦虑、恐惧、惊吓、情绪不稳及持久的精神紧张、情绪过分激动可使病情易于复应,发保持良好心态,稳定情绪,指导患者如何在工作中要进行自我调节、消除精神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心脏负担,让其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不熬夜、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对突眼患者,嘱其保护好角膜、结膜,睡前涂眼膏或眼药水,防止感染,外出时戴墨镜,避免强光和风沙尘的污染刺激,指导患者每天适当做眼球运动,改善眼肌调节功能。

3 小结

通过对 10例甲亢危象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到本病病情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只有严密观察,正确判断,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默契地配合医生进行救治,注意降温、抗甲状腺剂药物的配伍禁忌和副作用。积极预防并发症,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而良好的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也是护理这类病人成功的重要内容之一 。

参考文献:

篇6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外科治疗以手术效果最佳,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是治疗甲亢的有效措施,它能使95%的患者获得痊愈,但甲亢患者在基础代谢率高亢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危险性较大,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基础。

1 术前准备

甲亢患者的术前准备除了对症口服一些药物以降低基础代谢率和尽快适应手术外,患者的心理护理也尤为重要。

1.1 心理护理

甲亢患者基础代谢率高,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特别是脱离了其熟悉的环境来到医院,一切都感到很陌生。在护理实践中看到几乎所有的患者对甲状腺疾患的诊断、手术中疼痛以及术后后遗症都有一定的顾虑。因此,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密切配合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主动与其交流,介绍病房一些情况,了解患者的想法并向患者介绍各种术前检查的意义与注意事项,给予安慰和指导,以消除其焦虑和恐惧心理,顺利地接受手术和治疗。

1.2药物准备

甲亢患者术前服碘剂可使甲状腺血供减少,腺体缩小变硬,有利于减少术中与术后出血,避免或降低甲亢危象的发生。一般患者术前2周内停用抗甲状腺药物,改为复方碘溶液。每次3~5滴,每日3次,以后每日增加1滴,逐日增加至每次15滴。碘刺激口腔和胃黏膜,常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反应,应于饭后或稀释药液后再口服。病情较重者,可先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病情,待症状改善,体重增加,脉搏恢复至80~90次/min,BMR接近正常时,再加服碘剂2周。患者在服抗甲状腺药物期间,每隔1~2 d测一次体重并记录。

1.3 饮食护理

甲亢患者术前要注意营养,因代谢旺盛、易饥饿、热量消耗大,故需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术前2周禁止进食刺激性大的食物,如辣椒、烟、酒等。饭后用3%硼酸水漱口,注意口腔卫生。

1.4 协助作好各项术前检查

1.4.1 测定甲状腺吸131I率检查前应注意,含碘高的海带、紫菜,抗结核药,中药川贝、昆布等均可导致甲状腺吸131I率的能力降低,因此,曾服用过含碘高的食物和药物应停服2~4周,才能做此项检查。用造影剂者延后2个月。如甲亢患者术前服碘剂治疗时,检查日早应停服碘剂。

1.4.2 测定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是指人在清醒、空腹无紧张及外界温度等影响时的能量消耗率,它与甲状腺功能呈平等关系。作此项检查有助于了解甲状腺功能状态。注意事项:检查前2周停服影响甲状腺功能药物。嘱患者检查前一日晚餐宜少食,夜间保证充分睡眠,检查日晨禁食,不吸烟,不饮茶,不做日常生活活动。BMR正常值为-10%~10%。如患者有衰竭、高热、精神失常、妊娠、哺乳、月经期者不宜做此项检查。

此外,还应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安静和轻松的气氛,帮助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白天适当运动,避免精神紧张和注意力过度集中,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刺激,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尽快恢复[1]。

2 术后护理

2.1 、口腔及饮食护理

在多年的护理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全麻患者取平卧位,清醒后改为半卧位,有利于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外流。24 h内尽量限制颈部活动。鼓励患者用含漱液漱口,术后1~2 d给予温凉流食,便于吞咽,可防止或减少伤口疼痛。如术中有喉上神经损伤,不宜进流食,可给半流食或静脉输液。

2.2 术后出血护理

患者术后出血不易观察到,如患者术后咳嗽、呕吐,自觉颈部有压迫感,呼吸困难,敷料有渗出,应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医生敞开伤口清除血块,更换敷料不应采取手压止血法以免加重患者呼吸困难。切口出血多发于24~48 h,尤以24 h内为多。动脉出血较迅速,量多色鲜,血肿容易压迫气管。静脉出血较缓慢,血液沿着患者颈两侧流向背部,易被忽视,如床边处理后仍继续出血,应急送手术室彻底止血。

2.3 甲状腺危象的观察及护理

甲状腺危象多发生于手术后12~36 h内。护士在观察时发现患者高热、脉快而弱(脉搏可增至120次/min),伴有躁动、大汗,并伴有呕吐、腹泻、谵妄、血压升高,应及时报告医生,立即给予吸氧以减轻组织负担,给予物理降温,尽量使患者体温维持在37℃左右,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碘化钾液、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

2.4喉返、喉上神经损伤的观察和护理

喉返神经损伤主要是由于手术中切断、缝扎、挫夹或过度牵拉,也有少数是由于血肿压迫或瘢痕组织的牵拉所致。对已有喉返神经损伤患者认真作好安慰解释工作,给予针刺疗法、中药湿敷,适当用维生素B1、B6等药物促进供血。3~6个月后可逐渐恢复功能。喉上神经损伤多为术中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分离欠仔细,连同周围组织大束结扎所致。损伤外支声带松弛,声调降低;损伤内支喉黏膜丧失感觉,进食时易发生呛咳或误咽。护理上关心患者饮食,应协助患者坐起进食或进半流食、半固体食物。

2.5 手足抽搐的观察和护理

一般甲状旁腺术中误切、挫伤或其血液供应受限均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出现低血钙,使肌肉神经的应激性增高,此症状多发生于术后1~3 d。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患者面部、口唇周围和手足有无针刺感、麻木感,重症可出现面肌和手足阵发性痛性痉挛,出现此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取血作血清钙、磷测定,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静脉输入钙剂,饮食要适当控制,限制含磷较高的食物,如瘦肉、蛋黄、鱼类、粗粮,多食大米、水果、蔬菜等食物。定期检查血钙、磷,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在甲亢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过程中,护士不仅应指导患者准确、按时服药,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还应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护理,满足心理需求。护士要把良好的职业道德,优质的服务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诚恳的语言、娴熟的操作技术、端庄大方的仪表,是取得患者信任的基础,能够使他们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期间心情愉快,精神松弛地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使身体早日康复。

篇7

有些病人长期持续性或间断性头痛,辗转于多家医院就诊,看遍神经内科、疼痛科及脑外科,做过头颅CT、脑电图、颈椎X线及脑血管彩超等多种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情况,还服用过很多扩血管药及止痛药物,效果始终不理想。

然而,头痛也是很多鼻腔鼻窦疾病的常见症状。急性鼻炎、鼻窦炎通常因鼻内充血肿胀,阻塞鼻窦开口,通气引流不畅,引起阻塞性头痛。当窦内空气吸收是负压时又可引起真空性头痛。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由于细菌的毒素作用可引起头痛,但一般较轻,多位于额部或鼻根,有时放射至头顶、颞部或枕部。鼻中隔偏曲易阻塞鼻窦开口,妨碍鼻窦通气和引流,可引起阻塞性头痛。高位鼻中隔偏曲可引起反射性头痛。萎缩性鼻炎由于鼻腔宽大,大量空气流入,刺激鼻黏膜可引起反射性头痛。鼻腔内平性痂皮阻塞合并继发感染时,不仅鼻通气不顺畅,而且有臭味,此时可引起阻塞性头痛。

头痛患者在内科检查及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情况下,要警惕是否为鼻部疾病所致。

老年甲亢尤须防“危象”

文/常理

甲亢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性变化,其全身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甲状腺以外的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也发生改变,以至于老年人容易发生甲亢危象,也与老年人易出现感染、劳累过度、突然停药、药物反应及其他老年性疾病等因素有关。甲亢危象非常危险,处理不好会危及生命。因此,老年甲亢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尤须做好防甲亢危象的工作。

选对食物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内有大量的碘剂存在,甲状腺激素会加速合成,因而碘可诱发甲亢,使甲亢症状加剧。所以应忌食海产品、黄豆、白萝卜、竹笋、卷心菜、玉米、核桃等含碘丰富的食物。禁止摄入浓茶、咖啡、烟、酒等有刺激性的食物及饮料,以免引起病人精神兴奋。甲亢病人在高代谢状态没有控制前,应注意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补充钙、磷、钾、锌、镁等,以纠正因代谢亢进而引起的消耗,改善全身症状。主食应足量,可以增加奶类、瘦肉类等优质蛋白以纠正体内的负氮平衡,多摄取新鲜蔬菜和水果。当甲亢被控制,基础代谢率下降后,病人的食欲还很好,应适当节制,以免导致体重增加。平时多吃白菜、茄子、花生等具有抑制甲状腺素合成作用的食物。

篇8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2岁,乏力、多食、烦躁、消瘦,甲亢病史6年,没有规范治疗,在家不规律自服他巴唑,服药期间从未到医院复查血常规,2006年8月18日因跟丈夫争吵后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呼吸急促、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急诊入院。入院查体:体温40℃,心率160次/分、律不齐,脉搏100次/分,呼吸39次/分,血压135/105 mmHg。烦躁不安,呼之不应,呈浅昏迷状态,消瘦,皮肤潮热,甲状腺Ⅱ度大,质软,无压痛,无血管鸣;眼球突出;手抖(+);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WBC 43.3×109/L,FT4 99.6 pmol/L,FT3 21.78 pmol/L,TSH1 000 IU/ml。甲状腺显像示:甲状腺弥漫肿大、质地均匀、无结节。初步诊断:甲亢危象;Graves病;据家属介绍患者病前工作、家庭、生活无异常,可患病后身心受到沉重打击,尤其不愿接受脖子增粗、眼球突出这些女性特有的形象改变,已婚多年却一直未怀孕,怕与周围的人相处,经常穿高领毛衣遮盖脖子,脾气变得越来越怪,稍不顺心便踢门、踹凳子、撕书;有时还否认自己有病,拒服药,服药不规律,也不愿去医院,对疾病的预后感到担忧,不愿意面对现实,夜里多有失眠。

2 估计压力源及采取的护理措施

2.1 压力源

2.1.1 内在的压力:高热、神志不清、呼吸急促、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等造成躯体上极度不适,当患者清醒后首先看到的是自己身体上留置的多种管道,病床四周陌生的机器,忙碌的护士,很容易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和危险性,从而产生焦虑、恐惧,脖子增粗、眼球突出这些女性特有的形象改变导致自我形象紊乱,对疾病的久治不愈感到悲观失望,由于长期的消瘦患者活动无耐力,已婚多年却一直未怀孕的事实,患者对今后的生活感到悲观,由于疾病原因造成失眠和脾气暴躁,影响日常生活。

2.1.2 人际关系的压力:一方面患者气量狭小,性情急躁常因一些小的事端导致纠纷或引起吵闹,但事后患者又会觉得不必为这些小事生那么大的气,心情十分矛盾,人际关系紧张,与丈夫、父母、朋友、同事相处不融洽,另一方面因为觉得自己形象难看、自卑不愿与周围人相处,同时又担心丈夫嫌弃自己而变心。

2.1.3 社会性的压力:病情多易复发,增加了经济负担,自己和丈夫都没有稳定的工作, 收入减少,支出增加, 在经济上给她带来一定的压力,担心因为自己的形象改变和性情急躁而被老板解雇,对健康失去信心,对生活缺乏兴趣。

2.2患者压力下的反应:经医生抢救患者清醒后对生活失去兴趣,拒绝治疗,发病前因猜疑曾与丈夫有过激的争吵,一见到丈夫就脾气暴躁,夫妻关系紧张。情绪焦虑, 悲观失望, 不愿与人交流,总是用手遮住肿大的甲状腺。

2.3 压力下问题的确立

2.3.1 心理问题:如自我形象紊乱、情绪不稳定、自卑心态、猜疑等心理问题与疾病本身、女性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以及年轻女美、虚荣心强等因素有关。

2.3.2 生理问题:如患者拒绝治疗与舒适的改变及缺乏对未来生活的安全感有关;如高热、甲状腺肿大、突眼等与Graves病本身有关;睡眠紊乱与环境陌生、对疾病的无知与害怕有关。

2.3.3 支持系统的问题:如对丈夫的猜疑和患者的自卑心态与疾病本身及女性的敏感多疑有关;担心下岗与患者的多疑、对疾病的无知与害怕有关。

2.4 压力下的措施:患者的正常防御线被甲亢所带来的各种内在的和外在的压力源所破坏。通过运用纽曼系统模式对个案进行分析和评估, 结合纽曼的三级预防(即促进健康的初级预防、治疗性的二级预防、康复性的三级预防)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从而恢复、维持、促进护理对象的稳定性与完整性。护理人员制定了如下的护理措施。在一级预防中重点强调减少压力源侵犯的可能性以及降低压力源的强度,增强患者克服心理压力的能力; 在二级预防中着重于让患者调整心态, 加强患者及陪护人员观察并发现问题的能力, 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三级预防则以尽量减轻患者的躯体不适来保证其休息和营养,以便达到生理和心理的平衡状态。

3 护理

3.1 心理问题的护理:心理社会数据作为甲亢临床症状的一部分,情绪改变几乎见于所有患者。表现为敏感、急躁易怒、焦虑,处理日常生活事件能力下降,家庭人际关系紧张。患者也可因甲亢所致突眼、甲状腺肿大等外形改变,产生自卑心理,重者可有自杀行为。心理因素在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发生与发展中是相当重要的,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的预防和治疗,单靠药物是不能取得最佳效果的,还需要予以心理调整和治疗,首先是心理调整,护理人员应勤巡视病房,护理时细心、周到、体贴, 对患者表示同情与理解, 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感受,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设法解决其实际问题,向患者解释情绪、行为改变的原因,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接受疾病而不是怨天尤人,建立起良好的心理氛围,使情绪处在稳定、豁达和乐观的状态,努力使患者挺过这一难关,振作起来。告之患者外部形象的改变和不能怀孕都与疾病有关,随着疾病的好转这些情况都会得到改善,与患者共同探讨人生的价值取向,劝慰患者无需过分注重身体形象的改变,与患者共同探讨和制定控制情绪和减轻压力的方法,其次多与家属特别是患者的丈夫沟通,争取家属的配合,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因疾病原因患者脾气暴躁、多疑,作为家属应多理解包容,在治疗期间对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不必纠缠不休,多些宽容和迁就,并尽量抽时间陪伴、安慰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帮助患者处理突发事件,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若患者始终无法从烦恼、多疑、焦虑中解脱出来时,可请医生予以心理咨询及治疗,心理医生按科学的方法给予心理扶助和治疗常常可以收到药物无法取得的疗效。

3.2 患者生理问题:患者住单间,应保持治疗环境的安静,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保持环境安静,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等改变并及时记录,准确记录出入液量,注意有无水和电解质紊乱,按医嘱及时准确给药,加强皮肤、口腔护理,对于患者甲亢性突眼,要求用眼罩或戴墨镜,防止光、风、灰尘刺激,涂抗生素眼膏或生理盐水纱布湿敷加以保护,睡觉或休息时抬高头部,使眶内液回流减少,减轻球后水肿,指导患者当眼睛有异物感、刺痛或流泪时勿用手直接揉眼睛,防止感染。告之患者不能用手去按压肿大的甲状腺,这样会刺激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加重病情,穿高领毛衣也不能穿过紧的以免挤压到甲状腺,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焦虑药。

3.3 支持系统的问题:医生、护士应处处为患者着想,了解医保政策,尽量降低医疗费用,从而减轻患者经济上的压力。争取患者单位的配合,疏导、安慰患者,在精神及经济上给予患者必要的支持;鼓励丈夫和其他家属及亲戚朋友多来关心和照顾患者。

4 健康教育

教育患者及家属知道感染、过度劳累、严重精神刺激、创伤等是诱发甲亢危象的重要因素,患者应学会避免诱因,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增强应对能力,患者家属要理解患者现状,多关心、体谅、爱护患者,使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复发;教导患者有关甲亢的知识和眼睛的保护方法;按时服药,甲亢的治疗有药物,或手术治疗,各有优缺点,各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因疗程较长,往往用药1~2 年,甚至达数年之久,故应与患者说明坚持服药的重要性,不能有症状时服药,症状好转后即停药,这种断断续续的不规则治疗常可使疾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嘱患者定期复查白细胞计数、肝功能和注意有无皮疹发生;忌饮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5 护理结果

通过“三级预防”措施,患者心境变开朗,愿意吐露心声,与丈夫和好如初,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接受身体形象改变的事实,出院后坚持按时服药,定期到医院复查白细胞计数、肝功能,已经回到工作岗位,家属和同事在她脾气不好时也尽量包容,体谅、人际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篇9

结果:经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后3个月,所有患者的不良症状均有缓解。

结论:甲状腺动脉栓塞术前后全面护理工作,能有效保证手术整个过程患者安全和术后康复。

关键词:甲状腺 动脉栓塞术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60-02

近三年来,甲亢(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常出现于中、青年女性人群,发病率略有上升。在近几年的临床医学上使用超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甲亢,以栓塞剂阻塞患者甲状腺动脉,阻断动脉供血,迫使腺细胞萎缩和破裂,降低分泌功能,简单,安全、伤口小,见效快,无并发症,疗效优良,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意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20例甲亢患者,男4例,女16例,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26±4)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病程(2.1±0.9)年;均行超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术后复发1例,在药物治疗阶段多次复发13例,药物损害肝功能2例,药物过敏、下降血白细胞4例。所有患者术前TF3和TF4分别为11.21pmol/L和12.41pmol/L[1]。均无碘过敏史和失眠症。

1.2 治疗方法。应用美国OEC9800DSA检测仪行局麻下Seldinger技术[2]。采用数字减影形成血管造影,确定甲状腺动脉及其上下动脉交通支分布情况和形状、染色大小,以靶血管的选择准则和方法,根据患者甲状腺动脉分布特点选用微导管。运用X线透视仪严密监控超甲状腺动脉栓塞术进行,将直径为355~500nm的PVA(聚乙烯醇微球)栓塞血管[3]。采用数字减影造影确认甲状腺无染色即可结束手术[4]。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术前1d探访患者,并用通俗和气的语言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介绍超甲状腺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效果、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和医护措施,解除其在手术治疗上的顾虑,增强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2)一般护理:按照治疗方法日常准时检查血液、心电和胸片,检测甲状腺功能和肝肾功能。术前1d给予女性患者会和双侧腹股沟备皮,避开月经期,令其淋浴、摘除所有饰物、充足睡眠,术前6h禁食,2h禁水,期间排净大小便[5]。术前0.5h给予肌下鲁米那和阿托品注射,剂量分别为0.1g、0.5mg。

1.3.2 术中护理。协助患者在导管床上取无枕仰卧式,暴露甲状腺部位。建立静脉通道,使用心电监护手术全过程,时刻注意心率、心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规律[6]。

1.3.3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提供患者安静舒适的疗养环境,令其良好休息24h[7];期间行穿刺侧肢体制动12h及穿刺部位沙袋压迫6h[8];绷带加压包扎采用“8”字形;采取保暖或松解敷料措施,以保护患者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的足背动脉。

(2)病情观察。①神志和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者术后体温和心率的变化,以防其出现体温超出正常值37℃和心率>140次/min。②语言功能和痛症:注意患者发音、嗓音的变化情况和下颌、颈前区、牙组织和头部是否出现痛症,以及皮肤是否出现潮红。

(3)饮食护理。术后要求患者多饮水,加快排泄造影剂的速度;术后6h内不能进食,2d内不能食用热度高的饮食;多食用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高和蛋白质饮食高的食物,多食新鲜蔬果,不食高碘食物、油腻食物和有刺激作用的食物。

(4)出院指导。要求患者术后遵循医护人员指导坚持口服抗甲亢药物,拒绝非医学非正规偏方治疗,以免影响手术疗效。定期电话随访患者以了解服药情况和病情发展变化,并提醒其每月或者每个季度按时前往医院复查,以明确甲状腺功能恢复状况。

2 结果

行甲状腺动脉栓塞术和手术全程的全面护理后,术后颈前区疼痛及皮肤潮红缓解20例,体温恒定16例,术后伴下颌及牙痛、两侧太阳穴及前额疼痛缓解12例,术后恶心呕吐缓解2例,无发音困难和声音沙哑患者。术后所有患者的不适症状均得到缓解。

3 体会

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是临床上治疗甲亢一大有效方法,创伤小、疗效快、安全、简单、并发症少。但是护理工作要求高,护理人员必须兼顾手术前、中、后的护理工作以及患者出院后的疗效反馈工作。其护理工作重点在术中和术后的观察、救护工作。

术中要求护理人员与主治医生形成良好的配合,能熟练地提供各种手术器械和栓塞材料;在患者气体注入造影剂、栓塞剂和插入导管后,即可观察和询问患者有无各种不适症,避免血液和药液返流,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和感官功能的变化;对过敏反应即可建立呼吸、于导管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9]。

术后2d严密观察患者的疗养期间的神志、生命体征,时询其在语言功能上的病症和感官功能上的痛症,在饮食上进行严格要求;在其出院后每一个月用电话征询患者用药情况和康复情况,提醒其按时到医院复查康复甲状腺功能状况。

参考文献

[1] 高玲.护理干预对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9,28(1):27

[2] 谢书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肝功能损害38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9):53

[3] 刘爱菊.舌异位甲状腺带肌蒂移位术后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7(3):8

[4] 谭健.131例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再认识[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22):712

[5] 王新华.曾越红.李农平.周中.毛福清.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8,10(2):122

[6] 潘雪勤.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48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1):66

篇10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护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中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出现代谢亢进和自主神经系统紊乱, 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对内科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愈率可达 90 % ~ 95 % 。我科自2005年 1月至 2010年 4月对收治的 8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 患者恢复良好,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87例患者, 男性 4例, 女性83例。年龄13 ~ 50岁, 其中20~40岁最多,有65例,占总数74.7%;40岁以上的17例,占总数的19.5%;20岁以下的5例,占总数的5.7%。其中81例病人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主要是丙硫氧嘧啶)1-4年无效,全部病例均有高代谢症群及甲状腺肿大,均合并眼症(主要表现为眼突)。15例合并甲亢性心脏病。入院时,基础代谢率测定:轻度甲亢16例,占总例数的18.4%,中度甲亢67例,占总例数的77%,重度甲亢4例,占总例数的4.6%。[1]均全麻,采用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2 护理与对策

2 . 1 术前护理

2 . 1 . 1 一般护理 患者入院后首先要要测量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在20%以下,脉搏90次/分可手术),详细询问发病经过、 院外处理情况,特别是药物治疗史及相关过敏史, 对于术前药物治疗患者,要详细记录服用药物的种类、 剂量以及治疗效果。嘱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做好各种术前检查准备。

2 . 1 . 2 心理护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多数伴有急躁、 敏感、 多疑等心理状态, 伴严重甲状腺肿大的患者,因其影响外观, 还会产生自卑心理。对于手术存在的焦虑和恐惧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负性心理状态,使情绪反应处于高度紧张与激烈的波动中,常会因为很小的事情与人争吵,事后患者又觉得非常内疚, 并且对于自己这种情绪波动感觉无能为力, 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所以, 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 良好的心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本组病例中,我们注重在日常的护理工中, 培训护士态度要和蔼, 言语要温和,尽量消除一切引起患者激动因素,防止矛盾激化。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稳定患者的情绪,然后根据患者的职业、文化背景、心理素质进行心理疏导, 讲解相关疾病知识, 帮助患者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对待疾病,让患者认识到情绪和性格的改变是由于疾病所致,当甲状腺功能亢进得到控制后就会好转,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对于高功能腺瘤患者,要使其意识到甲状腺瘤是良性的, 可以完全治愈, 使用患者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其次对患者家属也要做好相关疾病知识的讲解,让他们理解患者的情绪改变, 避免加重患者不良心理。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者的 9例患者, 我们给予艾司唑仑1-2mg,QN,口服。

2 . 1 . 3 饮食护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基础代谢较为旺盛,体内各种物质的分解代谢加速, 我们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 高热量、 高维生素的食物, 使术前通过饮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以平稳渡过手术期和围手术期。

2 . 1 . 4 手术训练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常规手术要求患者肩背部垫高,头部后仰, 达到下颏、 气管、胸骨接近直线, 以利于术野最佳显露, 但这种手术会压迫颈部神经、 血管,使颈椎周围组织疲劳, 手术过程中长时间保持此会引起患者术中烦躁不安, 甚至躁动,不仅影响术中操作,还可能在操作中误伤周围组织、神经及血管,引起严重并发症。为了保证患者在术中的良好配合, 我们对87例病人在术前 1周, 循序渐进地练习颈部过伸。具体的训练方法为: 患者取仰卧位,双肩垫 20~ 30 c m高软枕, 颈部后伸, 2次 /d ,每次持续时间从 30m i n逐渐延长至 1~ 2 h。本组 126例患者均在术中有良好的配合, 未发现操作中有损伤周围组织、 神经及血管等严重并发症出现。

2 . 2 术后护理

2 . 2 . 1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所有病例术后护士均严密观察病情,重点观察患者颈部有无紧压感、 切口有大量渗血、 呼吸是否费力、 气急烦躁、 心率加快、 发绀、 甚至窒息等, 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如出血严重, 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联系手术室,并做好手术准备。对于术后痰多不易咳出者, 应做好呼吸道通畅的护理, 帮助和指导患者咳痰或作雾化吸入,如果出现痰液阻塞应及时进行吸痰, 无效时则要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对于术后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 避免引流管受压、打折、扭曲或脱落,确保引流管通畅, 每日更换无菌引流袋,认真记录各引流管引流液的量、 性质。本组病例中术后出血压迫气管者 3例、 术后肺部感染者 2例均及时处理后病情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后还会出现甲状旁腺功能降低,多发生于手术后 1~ 3 d ,轻者只有面部、口唇周围和手、足针刺感、麻木感和强直感,重者可出现面肌和手足阵发性、疼痛性痉挛或手足抽搐, 甚至发生喉和膈肌痉挛, 引起窒息死亡。本组病例术后有 2例出现抽搐,护士在及时发现病人抽搐后,立即用压舌板垫于上下磨牙间, 并静脉注射 10 %葡萄糖酸钙 10 m l 。病人均在术后 2~ 3周内症状消失,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一致。

2 . 2 . 2 术后疼痛护理本组病例术后12~ 24 h内诉疼痛者65例。我们对术后患者的疼痛进行了准确评估,根据疼痛的特点、部位和程度识别疼痛的存在和性质给予不同的处理。其中对于对于25例患者建议绝对卧床休息, 并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 增强患者的耐受能力而好转; 对于另外的 37例患者病痛性质较重者给予盐酸曲马多 0. 1mg ,肌注后好转。

2 . 2 . 3 术后健康教育 本组 87例病例均在出院前接受健康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嘱患者注意休息, 避免劳累,休息 3个月后可恢复正常工作;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颈部肌肉训练方法, 防止瘢痕挛缩所致的功能障碍,对于伴发心脏损害患者 (本组病例中有 15例) ,嘱患者每月检测心功能指标;同时嘱患者按时服药, 定期复诊。

3 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无甲状腺危象发生, 无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病例随访, 并发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予以甲状腺素片维持。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

篇1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安全护理是工作的目的和核心,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对护患关系起着重要的影响。对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院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开展内分泌科中老年住院患者安全护理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先将资料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0例中老年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在53~83岁,平均年龄为(61.23±4.25);糖尿病17例,甲亢14例,其他14例;合并高血压11例,合并冠心病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在54~82岁,平均年龄为(61.41±4.21);糖尿病17例,甲亢16例,其他12例;合并高血压10例,合并冠心病1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例数、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老年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具体护理方案如下所示。

1.2.1.1日常护理 定时对患者进行个人清洁,并按时打扫患者居住的病房,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对于行动不便患者,负责他们的日常清洁工作,每天为患者刷牙洗脸,定期为患者擦身洗头;定期为患者更换衣物和床品,确保患者的个人卫生。

1.2.1.2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要提醒患者严格遵守医嘱,定时定量的服药,不能自行停药或改变药量;对于一些有副作用的药物,护理人员应在用药前就向患者明确说明[1]。对于抽烟酗酒、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的劝说,劝导他们戒烟戒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

1.2.1.3心理干预 临床工作中要表现出对患者的关心,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普及相关的医学知识,告诉患者治疗的目的性和必要性;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干预,让患者及家属认同医院的诊疗方法和护理方法,帮助他们树立治疗的决心。

1.2.2实验组 对照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安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1.2.2.1安全教育 中老年患者在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和家属安全教育;及时提醒患者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对于肢体功能障碍和患有老年痴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告知家属24h陪护患者,为患者的病床安装约束带、护栏等保护装置[2]。

1.2.2.2安全治疗 护理人员应该监督老年患者按时遵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和更改剂量。在劝导老年患者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态度应真诚诚恳,让患者意识到按时按量服药对治疗的意义和作用。

1.2.2.3医患沟通 护理人员应该具备高度的岗位责任心,做好一些活动以患者的康复为中心;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通报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情况。对于病情复杂,情况危急的患者,护理人员要知会家属做好心理准备,避免因患者病情恶化而产生医护关系纠纷。

1.3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实验组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5.56%,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内分泌科疾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着我国中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目前而言,治疗中老年患者的内分泌科疾病,除了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外,积极有效、恰到好处的护理方案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安全护理的重点在于保证患者的日常安全和治疗安全。日常安全护理主要是加强患者的日常监护,预防和减少中老年患者走失、坠床、褥疮等情况的发生。治疗安全是指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执行医嘱,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预防和减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内分泌科的临床安全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内容。护理人员应该严格监控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预防和减少低血糖、血糖波动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使用放射碘治疗的甲亢患者,应该给予白细胞数量监测,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正确的皮肤护理,保持病房内的清洁和卫生,开窗通风,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集中处理患者的排泄物,叮嘱患者患者多使用一些润肠通便的食物[4];对于出现甲状腺部位不适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告诉患者不可触摸甲状腺。

从本次研究分析的结果上看,实验组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参考文献:

[1]骆艳丽.内分泌科中老年患者入院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有效预防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19:2704-2705.

篇12

摘要: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中职护理专业“药物学基础”教学内容设计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立足点和根本目标,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重内容的基础性、职业性、实用性、灵活性、拓展性,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灵活运用“先行组织者”、“问题链”、“概念图”等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药物应用护理能力。

关键词 :药物应用护理能力;药物学基础;职业能力;教学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1-0063-04

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药物学基础”是中职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而中职护理专业《药物学基础》教材未能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特点,绝大多数编者为学校专职教师,教材编写周期较长,因而不能及时将药物应用护理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案例等及时融入到教材内容中,势必会影响学生药物应用护理能力的培养。“药物学基础”教学内容设计应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围绕药物应用护理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关注中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思维特点,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到终点状态(预期教学目标)应掌握的药物学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和组织,提升学生的临床护理职业能力。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依据教学目标,突出内容选择的基础性

基础知识适应性广、包容性大、概括性高、派生性强,有助于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扩展知识结构。中职护理专业“药物学基础”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各类代表药物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药物应用过程中的护理技能,培养学生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因此,教师应依据上位的课程目标确定下位的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侧重点,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框架内选择与之匹配的基础性教学内容。例如,教学大纲对“糖皮质激素”的教学目标要求是:掌握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依据其教学目标,可以把“糖皮质激素”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三方面:一是基础知识部分,阐述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二是能力与方法部分,借助教材、教学辅助用书、药品说明书等教学资源,给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制定用药指导方案;三是情感体验部分,通过播放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多媒体视频及图片,加深学生对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围绕职业能力,突出内容选择的职业性

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个体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的整合。因此,教师应紧紧围绕护理岗位对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要求选择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药物应用护理能力。在“药物学基础”课程中,学生掌握和运用药物学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在能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能力;二是对常见病非处方药的用药指导和药物咨询能力;三是对常用药物制剂的外观检查、查阅药物相互作用、检索配伍禁忌与准确换算药物剂量的能力。其中,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在教材中往往有详细描述,而第二、第三方面内容在教材中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或引导学生阅读药品说明书等,以及时加以补充及完善。方法能力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除了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外,应充分展示学习“药物学基础”课程独特的思维方法,给予学生大量练习和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修正学习行为、评价学习效果,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掌握新方法打下扎实基础。社会能力是从事职业活动以及生活在社会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它既是基本的生存能力,又是基本的发展能力。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责任意识、组织纪律性等。

(三)联系社会生活,突出内容选择的实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经验、真实情境相结合,才能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学科知识,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使教学内容成为连接课内与课外的桥梁,实现教学内容量的扩展和质的延伸。例如,讲授“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部分内容时可以设计问题情境引入主题: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使用加碘盐?如果缺碘会导致什么疾病?如果碘过量又导致什么疾病?

(四)关注学生差异,突出内容选择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是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的过程,教学过程的“教育性”特征要求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具有灵活性。目前,中职学生差异日益突出,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学生个体在先行知识、感知方式、思维特点、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灵活选择适合不同学生的内容素材和教学案例。例如,在讲授“糖皮质激素”部分内容时,针对形象思维见长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描述性、叙事性的内容提问:糖皮质激素的“四抗”作用具体指什么?有何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而针对逻辑思维发展水平较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逻辑性和思辨性较强的内容提问:为什么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既可引起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又可引起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两者临床护理有何不同?针对具有直观行动思维倾向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提供一些动手操作的内容,让学生从无序摆放的众多药品中挑选出糖皮质激素类药,按使用方法分类排列,并依据药品说明书列表比较各药的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

(五)挖掘课程资源,突出内容选择的拓展性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内容,是教学内容选择的基础,但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药物学基础”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文本资源(如教材、教学辅助用书、教学挂图、药品说明书等),还应包括信息技术资源(如网络、光盘、图片、视频等)、社会教育资源等。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例如,在讲授“解热镇痛药”部分内容时,首先展示常用解热镇痛药各种制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的同时,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从药理毒理、适应证、用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深入了解药物,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列表比较常用解热镇痛药的异同。教师还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体中充分挖掘与药物应用有关的素材,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安全用药意识。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

(一)基于“认知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中职护理专业“药物学基础”课程往往只是本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的缩小版,仍沿用“作用—临床应用(用途)—不良反应”的知识架构。这一知识架构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程序,从学科体系的逻辑程序呈现教材内容,而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也往往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从知识的自身发展和演进来阐述,较少关注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难以适应中职生的知识水平及认知特点。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内容呈现力求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灵活多样,着眼于学生“最近发展区”,把学科知识系统的内在逻辑顺序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认知顺序相结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例如,在学习“平喘药”时,教学内容组织如下:播放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及临床处理的视频;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是什么,平喘药分哪几类,各类平喘药有何作用特点,如何对支气管哮喘病人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学生围绕引导性问题阅读文本材料(教材、药品说明书)提出假设,并说明理由;教师就引导性问题进行解释(讲解重点及难点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对假设进行修正(补充或删减),进而得出正确结论。

(二)设计“先行组织者”,促进知识技能的协同迁移

“先行组织者”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课堂教学操作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就是在学生正式学习新知识前,先向学生介绍他们熟悉的、比新知识具有更高概括且能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被称为“先行组织者”。简单来说,“先行组织者”是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桥梁,是认知结构与将要学习的教材间的桥梁,如图1所示。

“先行组织者”既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述或用图片视频呈现,也可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例如,在学习“抗变态反应药”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因进食海鲜、吸入花粉、注射青霉素等引起过敏反应的视频及图片作为“先行组织者”,由此引入新知识“抗变态反应药”。 在学习“抗甲状腺药”时,以临床见习作为“先行组织者”。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医院甲亢科见习,见习内容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甲亢病人有何临床表现?治疗甲亢的药物有哪些?护士如何对甲亢病人进行用药指导?教师通过对见习活动过程及见习报告的检查和评估,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抗甲状腺药”的学习。在学习“青霉素”时,可以用文字表述作为“先行组织者”。教学内容组织如下:通过多媒体课件用文字呈现急性扁桃体炎致高热抽搐的临床案例,并强调其中关键信息(作为“先行组织者”);教师讲解急性扁桃体炎的致病原因,由此引入“青霉素”(当前学习主题);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教材及青霉素药品说明书),师生共同讨论分析青霉素的抗菌谱、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教师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获得对青霉素临床用药指导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促进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与迁移)。

(三)设计“问题链”,促进认知结构的合理重组

设计“问题链”是教学内容组织的有效途径,把教学内容以“问题链”呈现,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性归纳”这一流程,将教学内容层层推进,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应用过程,实现旧知识的内化和新知识的生成,促进认知结构的合理重组。“问题链”可以基于一节课内容设计。例如,可以把“抗甲状腺药”的教学内容设计成“问题链”:抗甲状腺药有哪几类?哪些甲亢病人可选择硫脲类治疗?使用硫脲类期间为何要定期查血象?甲亢术前为什么要使用硫脲类与大剂量碘进行术前准备?放射性碘治疗甲亢有何优点?有何适应证?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什么?为什么小剂量碘剂可防治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剂量碘剂可用于甲亢术前准备及甲亢危象?

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性地学习,逐步达成教学目标。“问题链”也可以基于一个主题内容设计,即将一个复杂的大问题分解成若干有内在联系的子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子问题,在解决一个个子问题的过程中剥茧抽丝地深入到大问题核心,最终找到解决大问题的方法。子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子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更次一级的问题,进而建立不同层级的“问题链”。例如,针对“M受体阻断药”这一主题内容,可以设计系列子问题:

阿托品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M受体兴奋有何效应?

阿托品的作用与M受体有何关系?

阿托品的适应证有哪些?如何对病人进行用药指导?

山莨菪碱、东莨菪碱与阿托品比较有何异同?

(四)构建“概念图”,实现知识网络的渗透贯通

“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中职学生普遍反映:《药物学基础》教材结构庞大,理论性强,逻辑关系不够明显,需要记忆的内容太多,分析问题时不能准确筛选和提取信息。“概念图”能够把教学内容“网络化”,通过箭头和恰当的连接词将中心概念与它的上位概念、下位概念联系起来,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结构,有效呈现思维发展及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纵横联系、相互渗透,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例如,“药物的作用”部分内容可以归纳总结成“概念图”,如图2所示。

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学设计最为关键的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需要认真分析学生、课程标准和教材等教学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紧紧围绕临床护理岗位对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要求,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框架内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监控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效果,以期培养学生的药物应用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利民.现代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8-272.

[2]姜大源.职业教育的学习目标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21.

[3]刘红熠.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及其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116-118.

(责任编辑:王璐)

Design of Teaching Content for the Course Pharmacology Based on the Ability of Pharmaceutical Care

QIN Li-lian

篇13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197-02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有发生,尤其是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如控制不及时,很容易引发呼衰、心衰而危及患者生命,随时引起死亡。我科于2011年1月~2013年2月收治4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具体护理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41例患者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21-80岁,平均50±5.5岁,病史1~28年;所有患者均按《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确诊[2]。

1.2疗效标准:①治愈:无喘息、胸闷、呼吸困难,无端坐呼吸,R18~20次/min,双肺听诊未闻及弥漫性哮鸣音。PaO2、PaCO2、SpO2分别达92~100mmHg(1mmHg=0.133kPa)、35~45mmHg、90%~98%。②有效: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症状缓解,R21~24次/min,双肺听诊可闻及少许哮鸣音,PaO2、PaCO2、SpO2分别达90~94mmHg、38~52mmHg、89%~92%。③无效:症状、体征及PaO2、PaCO2、SpO2各项临床指标未见改善。

2护理

2.1一般护理。病室要清洁、光线好、室内空气新鲜和流通,病室温度应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60%减少致敏因素,病室不易放置致敏的花草,防止花粉引起患者过敏[3]。

2.2心理护理。哮喘的发作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学习,患者易产生精神紧张、烦躁、恐惧、悲观失望心理,而不良的情绪常会诱发或加重发作。因此,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要关心和体贴,要多安慰,富有同情心,尽量守护在患者床旁,使其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帮助其消除恐惧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寻找致敏源和诱发因素,遵循治疗方案,以控制哮喘发作。我们认为针对每个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护理,防止一般化、公式化,是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

2.3饮食与水分。哮喘病人呼吸困难过度通气,出汗致大量水分丧失,加之呼吸劳累使食欲下降,进食减少,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应及时补充水分,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液体及酸碱平衡,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以营养丰富、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不食可能引起哮喘的食物如鱼、虾、牛奶、蛋等。忌禁食用易致过敏的食物,少食油腻食物,减少烟酒刺激。

2.4用药护理。

2.4.1糖皮质激素用药观察护理。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可缓解哮喘的严重发作,大剂量全身应用后易致肥胖、肌无力、低钾性碱中毒、水钠潴留、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还可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还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导致伤口不愈合。现在多主张以局部气道吸入为主。用药过程应注意观察副作用和预防口腔真菌感染。

2.4.2茶碱类的药物用药观察护理。氨茶碱静脉推注时,若浓度过高、速度过快,可导致恶心、呕吐,甚至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导致死亡。毒副作用与用药浓度密切相关。如血浆有效浓度>20μg/L时可发生胃肠道刺激症状、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心脏兴奋作用。注射过速可致惊厥,甚至死亡,还可有多尿、尿潴留等,对心、肝、肾功能不全和甲亢者需注意药物浓度不宜过高;滴注速度不能过快,不宜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避孕药、甲氰咪呱等药合用,以免降低茶碱的清除率。如必须同时应用,需减少茶碱类药物的剂量。

2.4.3抗胆碱药物常用异丙阿托品气雾剂吸入,副作用是口干、排痰困难、心率加快、食欲下降、乏力、低血压等。

2.4.4β2受体激动剂的用药观察护理。使用初及剂量过大时有心悸、心律失常、手指颤抖、头痛、兴奋、低血钾,部分有失眠、尿潴留、恶心、呕吐等,大部分不良反应随用药时间延长可减轻,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甲亢者和妊娠初3个月禁用。冠心病、老年病人和低血钾者在使用中应加强心率、心律的监测。

2.5哮喘持续状态的护理。需及时抢救,措施主要包括吸氧、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联合应用,祛痰排痰,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等。输液是抢救哮喘持续状态的关键措施之一,输液过程中应避免为防止诱发心衰而过分控制滴速,否则,因气管分泌物粘稠,引流不畅,加重气道阻塞[4]。正确补液方法:第一天补液量2000~3000ml;第2天继续补液,平均100~200ml/h,使尿量维持在1000ml/d以上,应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并鼓励患者口服液体。

3讨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多种药物治疗,由于药疗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在进行药物治疗时要格外留神氨茶碱、激素之类的不良反应。通过对本组患者的治疗护理可见,在准确药物治疗的同时施以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参考文献

[1]胡志雄,周海英,张熙,等.克拉霉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2010,17(4):495-498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