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酒店行业风险分析及对策

酒店行业风险分析及对策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2: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酒店行业风险分析及对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酒店行业风险分析及对策

篇1

我国酒店行业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到酒店业的竞争中来,其中不乏国际知名的酒店管理公司。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快速适应外部环境、高效整合内部资源已成为我国酒店拓展自身生存空间的关键所在。在此背景下,内部控制已经开始走进酒店管理者的视野,并使管理者开始意识到有效的内部管理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实现自身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酒店业内部控制现状

(一)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

我国很多酒店看似是建立起了内部控制的框架,实则是漏洞多多,并没有在管理中起到应有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很多酒店的内部控制水平不高,只停留在基础的操作环节,而忽视整体制度的建设;只强调销过程的程序规范,却忽视了内控控制是一个动态的管控流程,缺乏在企业发展中对其结构进行动态的调整和优化;比较注重对事务的规范,却忽略了对组织中个人行为的规范与管控,尤其体现在很多内部控制只针对组织的员工而对管理人员的控制则相对较少。

(二)制度建设相对薄弱,执行缺乏严格的标准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体现在对组织内全部部门和员工的覆盖,对全部业务流程的串联与贯通,但目前我国酒店业内很多企业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大多数的酒店仅仅把内部控制局限在质量标准、服务标准和内部会计控制的范畴,片面强调内部牵制,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不足。一些酒店企业单单把内部控制看成是根据上级部门规定而制定出的各项规章制度,很难对整个业务流程以及相关联的员工实现细致全面的规范和管控,内部控制流于文字性的描述,缺乏清晰地流程图和配套表单,也就使得其可执行性大打折扣。

(三)内部环境建设缺位

对于上市的酒店企业,很多公司在管理层面上对维护股东的权益意识淡薄,缺乏对经营者有效的约束;关键人控制现象严重,企业资源过多掌握在个人手中使得公司对关键人物的依赖性过强,内部控制形同虚设,不利于业务的开展;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员工素质的提高关注不足,使得企业凝聚力缺乏,员工的忠诚度不高,造成酒店运转效率底下,员工怠工乃至舞弊现象突出,甚至出现一些人员利用企业的管理漏洞来谋取私利。

(四)内部控制目标不明确

我国酒店企业大多将内部控制简单地理解为确保资产安全,降低成本等部分目标,未能全面地看待内部控制、把其应用到企业整体宏观管理之中。酒店内部控制的目标应该是把其整合到公司的全部业务流程之中,形成良好的掌控力,增强企业管理风险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把经营效率的提高和企业战略的实现作为内部控制的更高要求。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更重要的是把股东权益的最大化和内部控制联系起来,而我国的很多酒店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

(五)内部控制监督不力、评价及反馈机制缺失

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一定目标的动态过程,而目标的实现是以管理制度的实施和开展为基础的。管理制度发挥充分与否、效果如何又与管理者制定的控制政策和制度息息相关,要确保政策和制度在业务的动态流程之中行之有效,必要的监督考核以及评价的机制是关键所在。同时,在监督的过程之中,要注重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应用,及时发现企业运营过程中乃至是控制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应既使内部控制落到实处又要避免制度的僵化落后,使内部控制能够成为真正的动态系统,使监督评价所形成的反馈积极作用于企业的运作之中。目前,我国酒店业内往往缺乏科学明确的考核机制和惩罚机制,即便实现了对内部控制的监督考核,管理层也很少对评价结果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并将其运用到企业管理的改进和战略的制定之中。

二、酒店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分析

我国酒店业在内部控制方面所面临的以上所述问题,已经愈来愈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为了找到应对之策,应在问题的表象之下深入探讨其原因所在。在相关前沿文献的基础之上结合统计数据以及酒店企业的实地探访,对内部控制的问题根源做了以下总结。

(一)酒店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

很多的酒店管理层把内部控制仅仅等同于内部监督,把单纯增加管理人员作为实施内部控制的唯一途径,甚至导致很多中小酒店把内部控制与效益对立起来,认为内部控制会给企业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带来负担。究其原因,还是管理层没能认识到全面合理的内部控制可以为酒店树立核心竞争力,能够增加酒店的盈利能力而不是财务负担。

(二)内部控制建立中行业环境的影响

从行业外部来看,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虽然由来已久,但行业市场中还是缺乏专门针对酒店的成熟的内部控制制度,大多数的企业只能按照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片面僵硬地制定一些规范和制度,但普遍缺乏对自身业务活动的适应性和带动性,不能将内部控制的精髓溶于企业的管理之中。从酒店内部来讲,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往往相对不足,其管理水平和经营理念易受行业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没有意愿与能力建立全面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在成本效益的约束下忽视对风险的管控

强化对风险的管理是大势所趋,这在COSO委员会结合《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萨班斯—奥克斯法案》所颁布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可见一斑。但是我国很多酒店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只看到其繁多复杂的控制环节和措施,在对成本和收益的权衡中着重考虑控制的成本问题。当然考虑成本对于管理层来讲本是无可厚非的,可问题在于管理层在考虑收益时却往往只注重眼前可见的效益,没能把内部控制所带来的风险管控的效用考虑在内,所导致的结果便是对内部控制效益的人为低估,对内部控制实施的重视度不够,本质上还是缺乏风险管控的意识和风险分析防范的能力。

三、酒店业内部控制能力强化对策

我国的酒店企业若想抓住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全面合理的内控控制体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铺垫。为此,针对我国酒店业的现状以及相应的问题,宜采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和应用的COSO内部控制(如图1所示)为框架来进行整体设计,提出相对的解决对策。

(一)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文化理念与组织体系

根据ERM框架,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架构,可以影响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其他要素也应该以内部环境为基础,所以内部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的实施效率和效果。跨国公司需要从企业文化和组织体系这两个方面构建优良的内部环境。图2列出了内部环境主要构成要素所归属的内部控制点。(1)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由全体员工共同信仰并遵守的经营理念、道德规范、价值体系及行为准则的综合。企业的内部环境实质上是企业文化塑造过程的结果,良好企业文化氛围的确定,将会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实施控制的自觉性,使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建立在共同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团队精神,酒店业需要解决怎样在企业文化中渗透风险管理思想。企业文化会对管理者的经营观念和管理模式起决定作用,为了塑造全面风险管理内控体系,需要将全面风险管理意识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构建一种以风险管理理念为导向的企业文化,从而使风险管理成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统一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酒店业在经营中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所以风险管理文化是其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ERM框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塑造酒店业的风险管理文化:一是要制定风险管理战略,确定公司的风险偏好并设定相应的风险容限。风险偏好能够体现管理层对风险的态度,比如愿意承担哪种风险、最多能够承担多少风险、如何承担风险、对每份盈利愿意承担多少风险等。在确定了风险偏好的基础上,要对其量化以构建一套包含关键控制点的风险容量指标体系,如表1。二是要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将风险绩效指标纳入个人目标中以构建“风险管理责任制”。风险管理不仅是涉及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体系,也是公司高层、中层与基层全员协作参与的过程。(2)组织体系。酒店业建立尽量简单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以便获得有效的内部控制。董事会作为公司经营决策机构,需要全面负责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是成对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董事会的主要职责包括明确公司风险偏好、量化风险容限、制定风险管理政策等。完善董事会结构和运作模式是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构建的核心。首先为了理解、定义并积极经营企业风险,董事会需要配置业务及风险方面拥有深厚专业素养的资深风险管理专家,而且需要培养客观公正的品质及强烈的求知欲的董事会成员并适当聘用独立性较强的独立董事。此外,酒店业还应该加强董事会风险管理的职责,使董事会实行对跨国公司经营、投资及融资活动所涉风险的全面监控。应对风险的第二道防线在董事会设立的审计委员会或类似的管理控制机构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具有独立于管理层的监管功能,其中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风险管理委员会则负责向董事会报告并协助其向股东会报告有关风险管理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运作和监督等事项。为了确保风险管理的执行效果,风险管理委员会应具有独立性。风险管理委员会中需要设置风险管理经理角色主导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并协助其他部门经理报告企业风险信息,图3列示了风险管理经理的主要职责。

(二)设计高效内控流程

(1)现金管理。由于现金的特殊性,最容易被经管人员挪用、侵吞,因而也最需要利用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严密的管理,以防止发生意外或损失。现金出问题一般都是内部人的问题,因此对现金的管理首先要从制度上进行控制,并辅之以不定期的稽核。对现金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一是管钱不管账,实行钱账分开管理;二是每日登记现金日记账,做到日清月结,并与库存现金核对,保证账实相符。酒店的现金内部控制,主要包括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和库存现金的内部控制三个方面;现金管理的内容包括:编制现金收支计划,合理估计现金需求,以保证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在时间和数量上协调;做好现金的日常管理,尽量做到收支匹配,力求现金收支按计划进行并且能加速收款;确定最佳现金余额,当酒店实际的现金余额与最佳现金余额不一致时,采用合适办法加以解决;酒店现金管理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尽量缩短现金在周转过程中的占用时间,减少实际占用的现金总量,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控制现金支出,包括合理延缓现金支出(即合理推迟付款时问);加速收款,提高收现效率,包括缩短应收账款的收款期限、建立(银行)集中收款系统等手段。(2)信贷应收管理。信贷(Credit)是金融术语,这里是指酒店为客人垫支消费款的商业信用行为,即先让客人在酒店里签单消费,待日后汇总再收账;信贷是和应收账款相伴相随———客户在享受了酒店信贷的同时,就形成了酒店的应收账款。因此,对信贷的内部控制既包含信贷的形成,又包含应收账款的收回,其控制原则是既要给客户信贷方面的便利,促进酒店经营的扩大,又要防止坏账的产生,维护酒店的利益。据统计,饭店的信用交易已占到整个交易的50%以上,单纯的现金交易在逐渐减少,由于信用关系的不断发展与扩大,给交易双方带来了不确定性,这就是信用。

参考文献:

[1]殷祖贞:《试论从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到〈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框架〉演化过程中对内部控制与管理关机的发展》,《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2]孙明:《COSO报告与建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结构的构思》,《经济经纬》2007年第3期。

[3]苏开怀:《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与内部控制内体框架的比较分析》,《财会通讯》2008年第10期。

[4]陈锋:《内部控制环境理论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9期。

[5宋永春:《上市公司并购中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财会月刊》2014年第11期。

[6]姜楠:《酒店企业内部控制的应用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篇2

(一)旅游企业战略定位值得重新思考

长期以来,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迅速,进入门槛低,行业内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近年来,新闻报道的导游打人,天价旅游产品等事件层出不穷,突显出一些旅游企业管理者无视企业品牌形象,追求短期利益,舍本逐末的战略定位。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创新发展,许多旅游项目已不是传统的吃住玩式的物质消费模式,新揉入了养生、保健、度假、休闲、人文关怀等精神消费元素。旅游不再是一锤子买卖,在粉丝经济盛行的时代,如何以良好的口碑,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宣传,赢得更多的忠实消费者,是摆在旅游从业者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二)旅游企业经营风险管理有待加强

旅游企业提供的商品是旅游项目,旅游项目相对其他商品要灵活的多,包含吃、住、行、游、购等多个方面,旅游项目受到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天气情况、风俗人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为旅游企业埋下了一定的财务危机,比如今年年初受中韩两国政治关系紧张影响,两国间的往来游客迅速减少,韩国出境游市场急剧萎缩,中国接待韩国游客也显著下降,对一些专注于韩国市场的旅游企业来说,甚至是灭顶之灾。如不能很好的识别应对这些风险,调整经营策略,企业经营必定受到严重影响。

(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旅游企业服务的终端客户中存在大量的个人客户,往来结算时常采取现金结算的方式,资金监管存在一定困难。企业间的垫支,三角债问题非常严重,一些往来款项因对账不及时,账目不清晰,导致最终无法按照预期的时间收回,出现坏账损失。旅游景点、酒店、饭店、购物等相关场所对导游、司机的返佣回扣形式多种多样,实际结算价格较复杂,如没有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较容易发生中饱私囊,侵占公司利润的行为。

(四)部分旅游企业财务机构不健全,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一些旅游企业、旅行社采用承包经营的方式,组织架构较松散,企业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高,财务机构很不健全,不相容职务混岗。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财务管理制度混乱,使得这类企业的财务管理常常出现违规行为,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和发展。

二、加强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旅游企业要制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

企业战略规划应该体现在企业的长远规划、未来目标上,应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创新性、竞争性等特征。要抛开过去的传统认识,转变漠视企业品牌,追逐短期利益的思想。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和落脚点,将企业的产品和文化注入日趋多元的市场环境,打造高品质的企业品牌效应,争取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先机。

(二)旅游企业管理中应加强风险管理

企业应对国家政治环境、宏观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预测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适当调整企业经营策略。风险评估就是通过量化的测评风险发生的可能程度及及其造成的后果,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影响经营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的过程。面对风险不仅仅要有心里准备,还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体系,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将货币资金管理作为监管重点,货币资金的收付、保管只能由经授权的出纳员负责处理。会计人员对业务的收入、支出、债权、债务的处理加强稽核对账工作,保证往来账目清晰,记录准确。不得由一个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有效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控制措施,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定期检查与评估内部会计控制是否有效,以发现其中的缺陷,采取措施加以弥补。

(四)建立健全的财务机构保障财务管理的有效实施

篇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业逐渐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我国大部分房地产公司发展并不够成熟,对风险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也没有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和配备专门的风险管理人员。加强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引进先进管理方法和策略来减少风险,探索出必要的、合理的、有效的措施来规避风险,对于提高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尤为重要。

1 房地产项目投资的特征分析

1.1房地产项目的不可移动性

相对其他商品而言,房地产项目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不可移动性,这一特征使房地产项目具有明显区域性和个别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房地产项目会受到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政治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房地产项目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投资的效用则与其所处地段的社会经济有密切关系。另外,房地产项目投资还可能会承担部分政治风险。

1.2房地产投资周期长

房产投资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投资期、建设期、运营期三个阶段,通常会持续几十年。在整个房地产投资过程中,从获得土地使用权,到房屋的建设,再到后期的运营维护,都会受到来自土地市场、开发市场、建筑施工市场、房产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房产项目投资过程中,时间是最主要的风险源之一。

1.3房地产投资活动的相关性

房地产项目投资的区域性和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它的投资会受到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的很大影响。由于开发周期长,房地产虽然对当地的经济形势十分敏感,但是对波动做出的反应和进行的调整却相对滞后很多。所以研究预测国家关于房产投资的开发与经营的政策变化趋势,对减少房产项目开发风险至关重要。

1.4房地产项目投资对专业管理的依赖性

所谓的依赖性是指房地产项目投资离不开专业化的投资管理,这种管理活动可以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专业管理是指对投资者本身管理经验和能力的要求,因为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本身需要有获取土地使用权、规划设计、项目融资、市场营销、工程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外部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项目要服从政府部门的土地、城建、规划、市政、环保等部门的专业管理;②对外部咨询和中介等机构专业指导的依赖性。若投资者没有以上的分析能力或者不遵守国家有关部门的专业管理,就会出现盲目投资、项目的不到批准或者因违反有关部门规定而面临处罚。

综上所述,面对房地产行业投资风险的问题,要提高投资水平和投资效益,对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和决策研究意义重大。

2 房地产项目投资阶段面临的风险

2.1地点选择风险

由于房产行业的不可移动性,所以投资地点的选择对房产投资影响巨大。从宏观角度看,在社会经济环境和政策偏向地区投资风险相对会减少。从微观角度来看,合适的地段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地段就要冒成本高和竞争激烈的风险,差的地段就有盈利低、甚至房产滞销的风险。所以说,要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一个适合的地段,保证投资效益。

2.2区域发展风险

所谓的区域发展风险是指房地产周围环境的变化影响房地产商品为投资者带来的风险。这有两方面的因素:①房地产项目邻近地区的社会经济等各项因素发生变化,这就是会给房产投资者带来风险。②房产项目所处的相类似的其他区域对房地产造成的影响。

2.3物业类型风险

物业是房产项目必不可少的因素,物业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公寓、别墅等的住宅类,商场、宾馆、酒店类的商业设施,仓库、厂房等的工业设施,电影院、体育馆等的文化娱乐设施,写字楼等。所以说,只有适合于市场需要的房产才能够顺利销售。

3 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管理重要性及目标

3.1房地产投资风险重要性

房地产投资的风险不只是指投资损失这一种情况,完整意义上的风险既包括损失也包括盈利,也就是说投资活动的结果与所期望值的任何偏离都是风险。房地产投资中风险管理不仅要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还有增大获利的可能性,当然,最基本的就是保证损失的最小化。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项目投资管理体制有了很大的改进,推行了诸如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等一系列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最主要的问题是目前投资风险约束体制尚未建立。在开放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房产项目面临着种类繁多的不确定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关系错综复杂,这就使得房产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致损的规模以及风险波及范围都会愈来愈大,而且目前的房产保险市场尚不完善,这些状况都迫切要求建立完善的风险约束机制。因此,研究分析决策理论对房产项目投资风险进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目标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在投资中的损失发生前保证经济正常运行,在损失发生后的复原工作也要令人满意。基于这个观点,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尽可能最小的成本投入,最大的限度的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以获得投资最安全的保障。一般来说,风险管理目标可以分为损失前目标和损失后目标两种。损失前目标指一个合理的风险管理系必须具备的目标,包括经济目标、承担社会责任的目标以及减少烦恼和忧虑的安全目标,这是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具备的基础性目标,不受企业损失情况的影响。损失后目标指在投资前企业领导能够预见的最严重的损失发生后,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在最低限度内可以接受的目标,它的内容主要有生产、持续经营、收益稳定以及发展的目标。

4 防控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的措施

4.1风险预测

由于房地产是一个高投资的行业,投资前对风险的预测非常重要。房地产项目一旦投资,就要面对一个相对狭窄的消费市场,具有很大的风险性。风险的预测指的是投资之前,投资者要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供求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然后选出能够获取较大收益的投资项目,投资前的预测对房地产投资项目的成功与否有着直接的影响。

4.2风险规避

在房地产投资过程中,通常会选择投资风险较小项目或者放弃投资风险较大的项目的方式来尽可能减小风险的概率,但是获得高投资额利润的机会也减小了。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特定的投资规律就是预期收益值随着风险大小而增降。

4.3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在风险发生之前,要通过控制尽量减少风险损失发生的机会;②风险发生之后,通过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损失带来的严重后果,处理那些投资者不愿意回避和转移的风险。风险损失控制的目的在于要改变风险本身的特征。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在风险控制中,进行损失和危险分析时,既要考虑直接和间接成本,又要考虑隐藏成本。

4.险自留

风险自留指的是指房地产项目参与方自己做好相应准备,主动承担风险带来的损失。在实践中,风险自留有主动与被动两种。主动风险自留指的是通过对风险的分析明确风险的预期损失和风险性质,在充分了解之后,投资者主动选择风险自留措施,做好相应的财务准备。与前者刚好相反,被动自留是指在风险带来的损失发生之后,参与者被迫承担损失的方法,这种方式往往以严重的财务后果为代价。

4.5风险转移

篇4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190-05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风险投资的发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在近20年的迅速发展中,风险投资已被公认为创新企业增长的“引擎”。风险投资的资本来源于私人资本、公共养老金、保险公司、捐赠基金、公司及个人天使投资等。由于其回报极为丰厚,使得近几年来风险投资基金规模急剧增长,从而极大地补充了创新企业的资金。微软、英特尔、康柏、戴尔、思科、太阳系统、联邦速递等公司都因风险投资者提供了最初启动资本,已在各自的行业中成为领先者。风险投资基金规模也已因为在这些公司的投资及回报,从1970年的1亿美元发展到今天的超过1千亿美元。

国内创业投资界有这样的一个说法“20世界80年代看银行,90年代看证券,21世纪看风险投资。最近一两年来,创业投资的高风险、高收益、高增长潜力的特性,已经逐渐为国人所认识,国内风险投资行业迅速崛起,并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例如投资顾问公司、中介公司等等。不仅如此,政府、券商、上市公司、外资金融机构等纷纷介入风险投资,如四通、联想,清华同方、宝钢等公司或独自或联合其他机构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实行战略投资。

由此看来,风险投资行业的崛起和发展已是势不可挡,其高收益的特征吸引着一大批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风险投资家。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在当今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的大环境下,如果尽最大可能规避风险?如果能获得最高的投资回报?成为摆在风险投资家们前的一大难题。一套行而有效的风险投资管理理论看来必不可少。

1.2 研究意义

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国风险投资事业在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显示出其对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及高科技产业化的重要作用。风险投资时的投资资金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中,由于风险投资项目大多数是由技术创新而产生的高科技项目,过去同行业的历史资料很少或几乎没有,因此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除了具有一般项目的风险以外,还具有本身的特殊性。风险企业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因管理不善而导致投资失败的风险统称为风险投资的管理风险,主要表现为:市场风险、决策风险和技术风险等。进行科学的风险管理,对于有效运用风险投资这一手段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使风险投资项目实现最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框架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风险投资家在进行风险投资的各个阶段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以及对各类风险的有效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得出相关规避和降低风险带来的相关损失,警惕风险投资家在做风险投资时应该审慎考虑,随机应变。在创新方面,由于中国在风险预警理论方面还比较缺乏,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资本市场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下,风险投资行业蓬勃发展,急需建立起一套行而有效的风险管理理论,从风险投资的各个阶段的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给风险投资家们一个有效的警示和明确的指导。令风险投资家们在多变的政治经济大环境中,站稳脚,得到最大的回报,在经济危机发生之前能及时抽离,减少最大的损失。

本文多采用上网搜集数据表格,集合教材的理论知识,综合多方面的社会调查资料等方式完成。

1.4 术语说明

风险投资(Venture Investment)概念的界定是研究风险投资的起点,目前国内外对这一基本问题的认识尚有很大分歧。从国内外文献看,关于风险投资的各种表述多达10多种。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如下:风险投资时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欧洲投资银行将其定义为风险投资是为形成和建立专门从事某种新思想或新技术生产的小型公司而持有一定的股份形式承诺的资本……[1]总括各种对风险投资的定义,可以得出:风险投资是指具备资金实力的投资家对具有专门技术并具备良好市场发展前景,但缺乏启动资金的创业家进行资助,帮助其圆创业梦,并承担创业阶段投资失败的风险的投资。投资家投入的资金换得企业的部分股份,并以日后获得红利或出售该股权获取投资回报为目的。风险投资主要分四个阶段:资本导入(种子期),资本成长(创建期),资本管理(成长期)和资本退出(成熟期)。

风险投资家(Venture Investor)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风险投资家与银行家不同,他们不仅是金融家,而且是企业家,他们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风险投资家在向风险企业投资后,便加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就是说,风险投资家为风险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专业特长和管理经验。

种子期是指风险投资的第一个阶段,是指技术的酝酿与发明阶段,这一时期的资金需要量很少,从创意的酝酿,到实验室样品,再到粗糙样品,一般由科技创业家自己解决。创业家在这个阶段要主动寻找风险投资公司,推销自己的产品及经营理念,吸引更多风险投资家去投资。

资本管理(Capital management),是指技术发展和生产扩大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本需求相对前两阶段又有增加,一方面是为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是开拓市场、增加营销投入,最后,企业达到基本规模。这一阶段的资金称作成长资本,其主要来源于原有风险投资家的增资和新的风险投资的进入。另外,产品销售也能回笼相当的资金,银行等稳健资金也会择机而入。这也是风险投资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的风险已主要不是技术风险,因为技术风险在前二阶段应当已基本解决,但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加大。

资本退出(Capital Exit),风险投资最终将退出风险企业。风险投资虽然投入的是权益资本,但他们的目的不是获得企业所有权,而是盈利,是得到丰厚利润和显赫功绩从风险企业退出。风险投资从风险企业退出有三种方式:首次公开发行;被其他企业兼并收购或股本回购;破产清算。显然,能使风险企业达到首次公开上市发行是风险投资家的奋斗目标。破产清算则意味着风险投资可能一部分或全部损失。

2 文献综述

根据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在投资项目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在项目尽职调查阶段对很多风险估计不足,一般较少使用相关的定量分析方法,而且对估计到的风险处理和控制办法并不得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投资前对风险的规避不力。

2.1 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

韩树荣(2007)认为,风险投资为那些勇于涉足新技术、新的商业模式的投资者提供了丰厚的增值回报,但实际上每一次风险投资计划的实施都会涉及到一系列的难以估计的风险。当风险企业忽略了这些风险的存在没有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时,将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是血本无归。

赵志运和申景奇(2007)也认为由于风险投资项目大多数是由技术创新而产生的高科技项目,过去同行业的历史资料很少或几乎没有,因此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除了具有一般项目的风险以外,还具有本身的特殊性。风险企业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因管理不善而导致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进行科学的管理风险控制,对于有效运用风险投资这一手段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使风险投资项目实现最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由于经验不足,在投资协议的拟定中,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控制投资风险的需要,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对于“一票否决制”、“股权逐步释放”等条款,有些早期的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协议中就没有设置,结果造成投资后碰到此类问题,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甚至束手无策。

2.2 创新之处

在以上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和比较论证等方法继续深入探讨在风险投资的过程中投资家们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这对我国的风险投资行业有重要的意义。

3 风险投资管理的阶段特征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风险投资,一般都包含三方当事人,分别是投资者,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企业。资金从投资者流向风险投资公司,经过风险投资公司的筛选决策,再流向风险企业,通过风险企业的运作,资本得到增值,再回流至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再将收益回馈给投资者,构成一个资金循环。周而复始的循环,形成风险投资的周转。

性质上讲,风险投资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资本种子期;在这一阶段,普通合伙人要用6个月到1年的时间,寻找有限合伙人,筹集各类资金。第二个阶段是资本投资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资金已经进入风险企业,并且风险企业已经开始研发产品推出市场。第三个阶段为管理阶段;风险投资家在投资后,并不以为大事已成,他们还是要间接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帮助后者成长壮大。在这一阶段,风险投资家的目标都很明确,需要增加风险企业的市场价值,因为增加它的价值就是增加自己的投资收益。最后一个阶段是风险投资的结束阶段;这个阶段在风险投资界也叫做退出阶段,风险投资家将所有的资产变为资金,从而收回全部所投资的资金。

3.1 资本种子期的风险阶段特征

投资项目的筛选是风险投资的第一个步骤,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在种子期,风险投资家面临着极高的投资风险。由于风险投资家对创业者的产品领域不熟悉不了解,从而存在很高的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当风险投资家筹集到资金后,就要投向风险企业。这些企业主要靠一些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只被少数创业者掌握;另外,企业在创业期一般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数据,也没有可供观测的信誉记录。由于创业者更了解自己、自己开发的技术和企业,因此,风险投资家在选择创业者是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除了上述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外,风险投资家还可能面临着极大的信息成本。这尤其针对首次接触风险投资的人来说,由于不熟悉各行业的运作,盲目地去寻找一个创业家去合作是一件很难的事。有些风险投资家大费周章地找了一个相对称心的投资项目,但是到头来还是发现没有合作的机会,导致计划告吹。有些风投家在寻找中介时,没有了解中介公司的信誉,往往遭遇骗局。现今的风险投资中介公司的发展良莠不齐,中介人员素质不高,中介监察考核制度不完善等都对风投家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信息成本也是风投家们要考虑的一个因素[2]。

3.2 资本导入期的风险阶段特征

在资本导入期,风险投资家主要考察风险企业经营计划得可行性,以及产品功能与市场竞争力。如果风险投资公司觉得投资对象具有相当的存活率,同时在经营管理与市场开发上也可提高有效帮助,则会进行投资。这一阶段风险主要是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在风险投资过程中,因技术因素导致创新失败、风险资本无法收回的可能性。风险企业所拥有的技术是吸引风险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因为技术的先进性、独立性和市场性,才赋予了风险企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高成长性,风险投资才会产生高额投资回报。然而,一项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技术风险。高技术产品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寿命周期短、更新换代快。如计算机的电路技术在短短四十多年内已经更换了五代,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周期越来越短,从最初的真空管到晶体管,周期13年;从晶体管道集成电路,周期8年;从大规模集成电路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周期仅为3年[3]。

市场风险是指风险投资主体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面临的亏损的可能性。即新产品成功地制造出来后能否将其顺利地推向市场。产品销售不畅的原因有:(1)产品的功能与价格之比过高,顾客难以接受;(2)目标市场定位不准;(3)广告宣传不当或不力;(4)产品有严重的副作用或缺陷。

3.3 资本管理期的风险阶段特征

当风险投资家和创业家签订合作协议后,风险投资家酒药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这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管理阶段。

在风险管理期这个阶段,风险投资家主要面临着决策风险,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其中,决策风险是指在项目选项、投资决策等重大决策上由于信息的失真、判断预测不准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比如对风险的分析,预测不准,没有权衡收益和风险,当项目出现不利因素时没有及时进行控制等。管理风险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政策、法律、利率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层自身管理水平的限制、使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着许多风险。比如人事大变动造成的人才流失和利益损失。财务风险是指当企业采取借贷方式融资时,企业的负债比例增大,到期还不上贷款的财务风险也增大。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发展的后续资金缺乏,使企业发展受阻。面临不进则退的危险。

风险投资家与创业家同甘共苦,共同管理企业。风险投资家获得一定的支配权是减少风险的一种方式。

3.4 资本退出期的风险阶段特征

一项风险投资的时间大约为四到五年,一些特殊的投资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风险资本家进行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上市是风险投资公司最希望看到的,也是最理想的结果。但是高技术公司的风险极大,同业竞争性较强,即使能顺利地开发出产品,也可能因类似产品已面市或新产品推出的时机不对而导致失败,而且高科技公司还可能因经营不善或产品无法顺利开发成功而倒闭。

风险投资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合作项目,当投资企业经营到一定成熟阶段时,风险投资家应该要考虑资本退出。其实与其说资本退出是风险投资的最后一个步骤不如说资本退出也是防范风险的一个方法。

3.4.1 资本退出的方式

(1)上市。若一个公司发展迅速,业绩较好,可首先选择公司上市这种方法。公司上市这种方法较灵活,风险资本家可以通过出售所有的股票而立即获得全部的收益,也可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将股票买出而逐渐获得收益。这是从企业中完全抽身的一种好方法。

以苹果公司为例,这个最初在车库里的小作坊,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现代化企业,成为风险投资成功的案例。1977年4月,苹果公司首次公开推出了新产品——苹果二号,1977年销售额为250万美元,1980年达1.17亿美元,1982年达5.83美元,成为《幸福》杂志500家大公司之一,这是第一次,一家新兴企业在5年之内进入《幸福》杂志500家大公司排行榜。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以每股22美元的价格公开发行460万股,集资1.01亿美元。乔布斯、马古拉、沃兹尼克、斯科特4人共拥有苹果公司40%的股份。早期在苹果公司投下赌注的风险投资家,都获得丰厚的回报。阿瑟洛克1978年花5.76万美元,以每股9分的价格买了64成股票,首次公开发行进价格1400万美元,增值243倍。而马拉古最初投入的9.1万美元已增值1637倍。苹果公司是风险投资成功的案例。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使投资者满载而归。这是风险投资的理想结果。从苹果公司成功的经验看出,风险投资的退出政策市获取高额回报的关键[4]。

(2)卖出选择权。把公司出售给第三者,是退出的一种快捷方法。尤其在被投资公司经营业绩不接时,这种权利使得风险投资基金能抽回资金,将资金运用在其他的投资项目上。但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投资家都希望能将该项目尽快售出,退出资金。因此,在价格的谈判上,商业买主会利用风险投资家的这种心情,尽量压低价格。这种卖出选择权还可运用于被投资公司经营业绩不错,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在短期内上市。

(3)管理层收购。风险资本家可将其持有的股份出售给被投资公司的管理层。这种方法会促进被投资公司的管理层努力工作,并保证公司的所有权及管理权变动不至于过度。

4 风险投资管理的意义及策略

国内风险投资的发展历史不长,而且由于客观环境的特殊性,使国内风险投资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中国风险投资缺乏相关的规范化法律制度环境,同时又缺乏合格的专业风险投资人才,更缺乏风险投资的经验。这些都使中国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就对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4.1 风险管理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风险投资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无论风险投资家还是创业家,都日益认识到进行内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人们想出种种办法来对付风险,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风险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对风险的处理有回避风险、预防风险、自留风险和转移风险等四种方法。

(1)回避风险。回避风险是指主动避开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如考虑到游泳有溺水的危险,就不去游泳。虽然回避风险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但这种方法明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回避或应该进行回避。如人身意外伤害,无论如何小心翼翼,这类风险总是无法彻底消除。再如,因害怕出车祸就拒绝乘车,车祸这类风险虽可由此而完全避免,但将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实际上是不可行的。

(2)预防风险。预防风险是指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小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兴修水利、建造防护林就是典型的例子。预防风险涉及一个现时成本与潜在损失比较的问题:若潜在损失远大于采取预防措施所支出的成本,就应采用预防风险手段。以兴修堤坝为例,虽然施工成本很高,但与洪水泛滥造成的巨大灾害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

(3)自留风险。自留风险是指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动承担风险。"非理性"自留风险是指对损失发生存在侥幸心理或对潜在的损失程度估计不足从而暴露于风险中;“理性”自留风险是指经正确分析,认为潜在损失在承受范围之内,而且自己承担全部或部分风险比购买保险要经济合算。自留风险一般适用于对付发生概率小,且损失程度低的风险。

(4)转移风险。转移风险是指通过某种安排,把自己面临的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另一方。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障,是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保险就是其中之一。

4.2 风险投资管理的策略

为了应对风险投资在各个阶段可能遇到各种风险,结合风险管理的四个手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策略,做到预防和减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危害。

(1)认真分析项目计划书的可行性。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份可行的计划书应该显示出对投资者足够的诱惑。风险投资家应该看看其是否完整地说明了企业的经营现状、发展规划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另外,还要综合分析该产品的核心技术。很多风险投资项目的技术设想还只停留在实验阶段,因而必须分析判断该技术设想是否具有超前意识,在目前是否可以实现,是否还需克服很多技术难关才能将其变为实用的技术等等。还要评估该新产品是否需要依靠其他厂家的产品,技术产品是否具有独特的核心技术。这些都要靠风险投资家仔细分析研究计划书,尽量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2)考虑创业家的素质。风险投资家和创业家实质上是一种合伙人的关系,企业是否经营得稳妥都直接与企业家的素质挂钩。风向投资家应该从多个角度去考察创业家是否在他所从事的技术领域里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是否掌握新产品的市场全貌,是否懂得如何去开拓新产品的市场,是否具有利用各种办法去筹措发展资金的能力,是否有想自己的技术设想变为现实产品的能力等。当然这种考虑并不是绝对的,往往与企业家自身的素质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对于风险投资家来说,选对了人,也就成功了一半。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可以不具备精深的技术知识,但必须具备这样的一些素质: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愿望,不墨守成规,不人云亦云;具有敏锐的机会意识和高超的决策水平,善于发现机会,八五机会并利用机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自信心,敢于在困境中奋斗,在低谷中崛起。

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品创新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技术专家、管理专家、财务专家、营销专家的有机组合,形成企业管理的整体优势,从而为高技术产品创新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那种由技术所有者包揽一切,集众权于一身的家长式管理,往往由于管理水平、管理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企业创新活动的失败。

(3)要想解决技术风险,风险企业可以走合作研究之路。合作研究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或科研单位之间发挥各自的优势,联合研究开发,共同生产销售。它是提高开发效率、减少技术创新风险的有效途径。其特点是合作的各方共担风险共享成果。合作的方式可以使多种多样的,欧洲各国在进行独立开发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对于那些一国开发有困难,而对各国发展都有利的高科技项目,如“尤里卡”计划、航天技术等都由各国联合开发,经费由各国共同提供。我国企业的很多重要新产品大都是联合开发的结果。

(4)为了应对市场风险,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在产品投入生产之前,应该做一套完善的市场调查。要了解该产品在市场的价格定位以及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接受度和受欢迎程度。做好一个详尽的市场销售计划和宣传计划。在解决决策风险方面,首先不选择具有两个风险以上的项目;选择可接受的风险和可控制的风险;尽量选择低风险高收益的项目。

(5)管理风险的解决方法:建立一套灵活的激励机制。允许企业管理者投资入股,也可以技术入股,占有企业一定比例股份甚至绝大部分的股份;允许管理层在完成经营指标的情况下可以持有更多的股份,安排期权制;允许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回购企业的全部股份。风险投资公司控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投资的安全,当资本增值时就退出,允许企业持有绝大部分的股份即是约束也是激励;在对风险企业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中,美国普遍采用期权制。将企业的股份的10%~20%做成期权计划,按照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不同比例,分期赋予其预定价格优先购买股份,并在公司上市时以市价售出的权利。以此来约束企业管理队伍;在企业的薪酬制度方面,可以参考如下方案:员工的基础工资处于浮动中,达到预期目标,就按照规定获取报酬。同时在薪酬机制加入一些常量和变量。常量即是基本工资,董事长工资由股东确定,总经理工资由董事会确定,员工工资由总经理董事会批准。变量即是与业绩挂钩的奖金。

5 一个案例分析——携程的成功之路

携程旅行网( International, Ltd)创立于1999年初,主要的投资者有美国Carlyle Group(凯雷集团)、日本Soft Bank(软银)、美国IDG(国际数据集团)、上海实业、美国Orchid(兰馨基金)等。作为一个创业型的互联网企业,携程协助私募股权基金的力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与2003年12月9日登陆美国纳斯达克(NASDAQ)正式挂牌交易。

作为中国领先的在线旅行服务公司,携程旅行网成功整合了高科技产业与传统旅行业,向超过4000万会员提供集团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度假预订、商旅管理、特惠商户及旅游资讯在内的全方位旅行服务,被誉为互联网和传统旅游业的无缝结合的典范。

5.1 携程网的创立

1999年春节后的一天中午,一顿再平常不过的午餐,成就了沈南鹏、梁建章和季琦三人的商业帝国,成就了沈南鹏“携程之父”的美名。他是耶鲁MBA出身,时任德意志中国资本市场主管,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具有相当的融资力和宏观决策能力;梁建章,曾在甲骨文公司做过研发工作,技术背景深厚;季琦,有丰富的创业经验,擅长交际,对管理和销售都有一套。三人都具备了创业家的素质,这为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夯实的基础。经过一番讨论,最终他们决定:向旅游业进军。在携程创始之前,沈南鹏等四人共投资了200万元。不过单靠这点资金,携程不可能得到快速的发展。沈南鹏便积极向外寻求合作机会,而在此时,有不少的风险投资公司对携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旅游业在国内市场大有可图之利。

5.2 携程网风险投资历程

第一步:吸引IDG第一笔投资50万美元。1999年4月,创始人梁建章、沈南鹏、范敏和季琦四人成立携程香港公司[ (Hong Kong)Limited],注册资本约200万元人民币,公司的股权结构完全以出资的比例而定,沈南鹏是“最大”股东。携程在国内的业务实体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Ctrip Computer Technology(Shanghai)Co,Ltd]早在1994年就已成立,携程香港公司成立后,以股权转让形式100%,控股携程上海公司。1999年10月,在携程网站还没有正式推出的情况下,基于携程的商业模式和创业团队的价值,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之一,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凭借携程一份仅10页的商业计划书向其投资了50万美元作为种子基金。作为对价,IDG获得了携程20%多的股份。在携程随后进行的每轮融资中,IDG都继续跟进。

第二步:吸引软银等风险投资450万美元,携程集团架构完成。2000年3月,携程国际( International, Ltd)在开曼群岛成立。由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Softbank China Venture Investments)牵头,IDG,兰馨亚洲投资集团(Orchid Asia, LP.),Ecity Investment Limited、上海实业创业投资公司(S.I. Technology Venture Capital Limited and Certain Individual Shareholders)五家投资机构与携程签署了股份认购协议、携程以每股1.0417美元的价格,发售432万股“A类可转可赎回优先股”。其中,除了IDG追加投资认购了48万股以外,软银认购144万股;兰馨亚洲认购921,600股;上海实业和一些个人股东认购48万股。本次融资共筹得约450万美元。随后,携程国际通过换股100%控股携程香港。这样,携程的集团架构完成,为携程以红筹模式登陆海外证券市场扫平了道路。

第三步:引来美国凯雷集团等机构的第三笔投资。2000年11月,凯雷等风险投资机构与携程签署了股份认购协议,以每股1.5667美元的价格,认购了携程约719万股“B类可转可赎回优先股”。其中凯雷亚洲认购了约510万股,投资额约达800万美元,取得约25%的股权;而软银、IDG和上海实业分别增持约64万股、41万股和83万股;兰馨亚洲增持了约18万股。至此,携程完成了第三次融资,获得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投资。

第四步:吸引老虎基金,提升了国际投资者的认可度。2003年9月,携程的经营规模和赢利水平已经达到上市水平,此时获得了上市前最后一轮1000万美元的投资,携程以每股4.5856美元的价格向老虎基金(Tiger Technology Private Investment Partners, L.P. and Tiger Technology, L.P)发售218万股“C类可转可赎回优先股”。这笔投资全部用于原有股东包括凯雷、IDG、上海实业及沈南鹏、季琦等创始人等的套现退出:携程以每股4.5283美元的价格赎回普通股和A类可赎回股票共约122万股,以每股6.7924美元价格赎回约64万股和B类可转可赎回股票。对于准备在美国上市的携程来说,能在上市之前获得重量级的美国风险投资机构或者战略投资者的投资,对于提升公司在国际投资者的认可度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第五步:登陆纳斯达克市场,私募完成增值。2003年12月9日晚11时45分,携程国际以美国存托股份(ADS)形式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本次携程共发行420万股ADS,发行价为每股18美元,其中270万股为新发股份,募集资金归携程;150万股为原股东减持套现,募集资金归原股东,扣除承销等各项费用,携程得款4520万美元,站IPO总额的60%;原股东得款2511万美元。

IPO后,携程总股本3040万股,市值约5.5亿美元。上市当天,携程以24.01美元开盘,最高冲高至37.35美元,最终以33.94美元的价格价格结束全天的交易,收盘价相对发行价上涨了88.56%,一举成为美国资本市场2000年10月以来首日表现最好的IPO。

凭借着一轮又一轮海外风险投资入主携程,携程拥有了更充足的资金、资本,进一步加强了携程集团公司化的进程。目前,携程旅行网拥有国内外五千余家会员酒店可以供预订,是中国领先的酒店预订服务中心,每月酒店预定量达到五十万余家。在机票预订方面,携程旅行网是中国领先的机票预订服务平台,覆盖国内外所有航线,并在四十五个大中城市提供免费送机票服务。

从最初的一个商业计划、三四个合伙伙伴,到现在这样一家市值15亿美元的公司,携程凭借着海外风险投资走到今天国内的数一数二的低位,实在是强大。

6 结论与建议

风险投资者的风险管理目标有两个方面:资本增值和资本的保值。资本的增值是指通过对新兴增长企业的资本投资获取长期增值收益;资本的保值是指风险投资者通过积极的风险企业管理来实现风险资本的保值。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审慎选择投资机会。风险投资家应对拟投资对象进行充分的风险识别与前期的评估。在投资之前,应对影响风险资本增值与退出的风险充分加以分析,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相应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方案并付诸实践。

(2)全面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众所周知,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很危险的,风险资本的投资必须分散化,资金应投向有较好前景的高增长行业中,风险资金的20%以上不能投向任何一个单独的风险企业,应投向将全部资金投射30~40个组合投资风险企业,且这些企业应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从而避免非系统风险。

(3)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管理体系。风险因素不但错综复杂,而且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因市场竞争而不断变化,不易被察觉,不易被识别,不易把握。为了控制风险,投资者应当认真履行投资原则,并与企业一道,同心协力,共同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管理体系。

(4)加强对风险投资管理人才的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风险的察觉,识别和控制,机遇的洞察,捕捉和把握,都有赖于风险投资管理人员智力和能力的有机结合与发挥。因此,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风险管理人才应作为大事认真抓好。

综上所述,由于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投资活动,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化解其风险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通过对风险投资的风险分析,我们找到了对风险投资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运用这些方法和手段可以降低风险投资失败的概率,从而保障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以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为契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 谢科范,杨青.风险投资管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78.

[2] 柯迪.风险投资与中国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2:19.

[3] 李建良.风险投资操作及案例评析实务全书[M].陕西:民族出版社,2009:108.

[4] 蔡莉,陈德棉.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与管理[M].山东: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 王勇.风险投资新论[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0:84.

[6] 王洪波,宋国良.风险预警机制—— 在躁动和降并下风险创业投资机构必备的生存工具[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93.

[7] 姜树梅.风险投资运作[M].黑龙江: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8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