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

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

篇1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college elite education to mass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employment system of college graduates assigned by national interconnected system to graduates,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as become an indisputable fact. But, since 2007, the United States sub-loan triggered a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world economy in a recession, the employing units in the recruitment of talent has been reduced. In such a situation,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has become the 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 of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2010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日趋下降,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是让就业形势变的更加不容乐观。

1.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据教育部统计, 2010年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整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2.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加强流向

伴随我国沿海等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发达城市以及较发达城市和一些发展相对缓慢的乡镇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不断加大。在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等的吸引下,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也在跟随经济发展方向,选择在大中城市寻求发展空间,逐渐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动的洪流。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有限的就业市场的需求。

3.毕业生的期望值居高不下

伴随着精英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也就一直居高不下。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想起薪集中约有15%的人定位于4000元以上,而仅有不足3%的人选择1500元以下。而大部分的企业全部选择1500-2500元。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过高的期望值不可避免地让他们失了大量的就业良机。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从毕业生主体自身来讲

当前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一步到位的想法,认为到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大公司企业是就业,而到中小企业、私营机构只是打工,因此,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宁可在家待业也不愿意到一些中小企业去就业,更谈不上到边远地区工作。而且,有些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更多的期望的找到一份轻松高薪的工作,既不愿从事高付出的工作,又想获得高收入;既想获得高薪工作,又对自身能力了解不足。而社会现实往往与毕业生的想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进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2.从毕业院校来讲

首先,自2003年我国第一批扩招大学生走向社会以来,我国社会的人才需求量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庞大的毕业生队伍走向就业市场。伴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地区的经济开始衰退,社会已经不可能提供如此众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导致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骤然加大,就业难现象凸显。

其次,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多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专业技能也不够强,很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另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关注,许多高校积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目前有些高校还停留在传达政策、整理信息、组织“双选”会的粗线条阶段,就业指导工作远远适应不了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

3.从社会用人单位来讲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结构调整,企业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用人也处于成熟稳定期,吸纳的人才有限,而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型产业主要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所需要的是高精专人才,而大多数毕业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主要以接纳毕业生为主的中小企业大量破产,而生存下来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断地减员,进而造成了就业困难。

三、大学生就业前的准备

1.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

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2.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3.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4.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四、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建议

1.切实了解用人需求,不断增强毕业生综合能力

如何更好的利用仅有的不到四年的时间来完善自我直接影响了大四的就业形势。因此,大学生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来关注了解用人单位需要怎样的大学毕业生。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大学四年去学习相关知识,考取相关等级证书,进而在就业招聘中占据优势,获得一份好工作。

2.调研就业形势,合理进行就业指导

由于当前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高校就业办公室等应不断深入调查当今的就业形势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广大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得大学毕业生能够及时的完善知识储备,调整就业心态,获得就业信息,加快并改善大学生就业。

3.网罗校友资源,多渠道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比较成功的校友手里拥有一些资源,可以帮助师弟师妹们提供一些工作岗位。建议充分调动和利用专业教师及校友的社会资源,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招聘机会。针对专业特色,利用校友、老师的资源,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专业的小型专场招聘会,以便使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4.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创新就业招聘形式

篇2

造成目前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包括经济形势原因、社会原因、高校原因、大学生自身原因。

一、经济形势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我国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行业性的冲击必然是不可避免。尤其是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更加严重的影响。

二、社会原因

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录用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门槛。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避免遭遇大学生无工作经验以及社会实践经验,需要对其进行专门培养,无法快速为自己所用,或者怕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用人单位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跳槽,浪费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以及影响用人单位自己的发展规划。由于以上原因,部分用人单位直接不招聘大学应届毕业生或者限制录用大学应届毕业生。也有不少用人单位为了追求更好的人才质量对大学毕业生招聘对象仅限于985或者211高校的学生。这些各种各样的门槛的设置直接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生连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都没有,便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了,更遗憾的是设置这些门槛的用人单位往往是工作条件比较好的单位。

三、高校原因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时更多的是注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较为欠缺。导致所培养出来大学生无法快速有效地将大学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工作,甚至无法清楚地向别人表明自己内心的想法。无法让别人发现自身才华,影响自身发展。部分高校为了追求综合性的发展,忽略自身实际条件,不考虑社会实际需求,设置自身不具备开设条件的专业或者社会需求已严重经饱和的专业。对于社会迫切需要的技术性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不能及时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与模式,导致其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弱。

四、大学生自身原因

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刚刚踏入社会,就自认为高人一等,对自己的工作待遇要求过高,对那些薪资水平相对较低、工作比较辛苦、工作环境不够优越的企业不屑一顾。不能脚踏实地、要求过高、过分急于求成,是很多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问题。也有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就业在大学期间没有合理的规划,大学期间所学基础知识不扎实,社会实践能力发展欠缺,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够,没有合理利用大学在校时间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因素。

五、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建议

首先,大学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掌握好所学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在构建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还应注意对自身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与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认真规划出自己的职业生涯,尽可能对此作出充分的准备,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只有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后才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的方向并及时作出适当的调整。大学生要学会正确对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等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再次,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职业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抵抗挫折与失败再次站起来并最终都想成功的关键,在求职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缺乏抗挫折的心理素质,遇到一次或者几次失败便心灰意冷或者在以后的求职中不够自信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注意培养锻炼使得自己具有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要充分了解就业信息。学会沉着、冷静地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客服一切困难。其次,用人单位要改变对大学生的看法和用人观念。用人单位要解除多重门槛划分,对于普通非重点院校的学生不要拒之门外,应该让他们有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重点院校的学生并非一定都是优秀的能力强的,非重点院校的学生也并不就意味着不优秀和工作学习能力差。再次,高校教学模式改革。高校应当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及时合理的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同时,高校应该定期加强对学生就业能力技能的相关培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后,政府职责。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来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尤其注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改进与完善,逐步把毕业生就业问题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消除当前社会存在的就业歧视,规范就业市场。国家可以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并结合行政、经济等手段来实现和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去锻炼发展。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促进大学生就业。

六、结语

通过大学生、政府、高校、社会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定能够妥善地解决。大学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不但解决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给莘莘学子及其家长一个满意的交代,同时也减少了人才的浪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更加强大的活力。

篇3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两会”期间也被纳入议题提案,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式下,大学生就业更成为与中国经济大环境密切相关的话题。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1.扩招政策。自1999年起,全国高校开始扩招,当年就扩招了48%。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也接踵而来:扩大规模的辅政策和措施跟不上、学校教学和生活条件的约束成为高校稳定问题的新因素、一些学校由于扩招造成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这些都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2.就业能力不足。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但劳动力市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3.盲目择业现象严重。目前,大学生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由于“毕业即失业”的悲观论普遍流行,毕业的时候盲目投简历,以先安顿为目标,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导致不少学生盲目就业,对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另一方面也产生大量违约现象,给大学生的社会信誉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同时,大学生失业率有上升之势,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供需结构性矛盾增强,“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共存,“挤占效应”突出。

二、大学生就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普遍会考虑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究竟是就业还是考研,客观的说,目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2009年全国将有610万应届毕业生,加上去年未就业的100万人,超过700万的庞大人群。

我们可以进一步运用博弈论的模型来分析,假设大学生毕业只有考研和就业两种选择出路(这里仅就普遍存在的这两种毕业选择进行讨论),那么将这两种选择做博弈,得出最佳选择组合:

从表中可以看出,所有人同时选择一种途径的预期收益没有部分人选择就业、另外一部分人选择考研的预期收益大,所以,大学生还是应该准确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确定自己的优势,正确选择毕业去向。

大学生就业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才培养成本比较优势。人才培养的成本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时间成本。一般大学生的学制为四年,而要考研还需要2年~3年,如果我们用考研的时间先去就业,势必会比考研的同学多2年~3年的累积工作经验的过程。二是教育成本。选择考研的学生会比选择就业的学生多出2年~3年的教育费用,包括学费和住宿费。三是其他成本。如图书资料等,投入会更多些。因此,研究生在择业时要求待遇高,本科生则要求低些,二者对比,就使大学本科生就业的比较优势更大。

2.就业期望值不同。研究生就业难,主要受制于研究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而本科生则不然,他们更容易面对现实,更愿意从基层做起,大多不计较报酬。

3.自身优势。大学生一般都可塑性强,对新鲜事物比较能够容易接受和适应,学习知识的能力强,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相对少地受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因此他们更有可能开创全新的产品和市场。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问题的探讨。世界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国际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内发展地区就业市场趋于饱和,下岗职工占有很大的比率,大批海外学子学成归来,这一系列的客观因素影响了我国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如果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通过其他的途径得到解决,势必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需求信息、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系统。

2.注重中国经济转型与就业问题的联系。随着我国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经济重心将实现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一般制造业到高科技先进制造业的转换。因此,从长期看,中国应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改革现行教育模式,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这次就业困局也将是化“危”为“机”的好时机。扩大就业重在开源,以创业促进就业,全方位启动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打造自主创业的造血机制才是破解就业瓶颈的根本解决之道。为此,要加快建设多层次创业政策体系,从产业政策、所有制政策、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构建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参考文献:

篇4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叙事探究的方法进行分析,作为质性研究的一种方法,叙事探究关注人的生活经验,抓住人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进行研究,并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式。近几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很多相关研究采用“叙事探究”这一方法,叙事研究者关注经验的代表性、因果关系、即时性,事件经验和事件讲述的差异、叙事形式、在整个研究文献中的前后一贯性,研究文本的感染性、真实性、充分性和合理性。叙事探究通过叙事方式进行探究,即借助被访谈者讲述的故事进行理解、分析和诠释,在此基础上,还原事件经验的现实性。

(三)研究程序首先,参考当前学术界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及其因素,编制大致访谈提纲;其次,告知A学生自己的身份和研究目的,访谈资料只用于研究目的,并强调保密性,此外,在经过A同学同意下对访谈进行录音;第三,按照提前编制的访谈提纲,进行深度访谈,诸如你找过几个工作?具体什么情况?当时的心理感受以及结果如何?等等。通过访谈和研究,形成初步判断,认为可做进一步研究。第四,选择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对其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观察与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了六次现场观察,并进行访谈,写观察日记。在此基础上,与A同学的室友、家人和朋友等进行交流,收集这些人对她的评价。第五,整理访谈材料和录音内容,将录音转化为文本。在文本分析研究过程中,不时就一些问题对她进行及时访谈,并不断地追问,力图把握其具体行为和心理活动。

二、研究内容与相关分析

A学生毕业后接近两年的时间里,一直忙于找工作和参加各种招聘考试,她的目的只有一个———找到有编制的稳定性工作。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她付出了很多努力。

(一)“蹭校一族”A同学毕业后,参加了其家乡县城组织的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但没有进面试。一直在大学附近租房子,继续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教室和食堂等资源。在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A学生虽然换了好几个城市,但租房都是在高校附近。可见,她仍然挥不去曾经的学生情结,做着“蹭校族”。高校良好的环境和各种资源为A学生提供了便利,她不仅可以利用高校的图书馆、教室、运动场等设施,而且可以享受学校比较便宜的伙食。可见,以A学生为代表的“蹭校族”无论在哪个城市,仍然还是留恋学生的生活环境,依赖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难以摆脱学生的某些特质。就生活圈子而言,也是同学、教室和食堂等,与学生时代没有什么差别。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导致了他们不能很快实现自我身份的改变,总是以“学生”身份自居,没有考虑到“社会人”的角色。很显然,这也不利于其很快地融入社会。

(二)艰难的自立与心酸的生活1、无颜面再向父母伸手要钱A学生来自农村,父母均为农民,家中还有两个弟弟正在读大学。一个农村家庭,三个大学生,高昂的学费与农民微薄的收入形成很大反差,所以,沉重的家庭负担使A同学没有勇气向父母要生活费。A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对很多农村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费尽心血供养一个大学生已经相当不易,令人遗憾的是,却找不到工作。所以,A同学要在没有找到稳定工作之前,自己边打工边学习,以维持自己的生活费用和房租。2、本科生去酒店当服务员面对经济上的压力,无奈之下,A同学去某星级酒店,做起了服务员。生活的压力虽然解决了,但又平添了很多精神上的压力。她说,“一个大学生在酒店里做服务员,想想都感觉心里很不平衡,酒店服务员一般是年龄较小的初中毕业生做的工作,现在的同事都比我小,干起活来比我麻利多了。由于我戴着眼镜工作,客人便很好奇,当得知我是大学生后,还经常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十年寒窗苦读,本希望大学毕业后,找个稳定的工作,但面临的不仅是待业的煎熬,而且是生活的无奈,用她的话来说,“一个初中毕业生都能做了的工作”,这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当今人才资源的浪费。3、微薄的收入与法律意识的缺失A学生不仅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酒店打工,而且工资特别低,甚至低于一些省市的最低工资水平。她说,原来全职的时候一个月1200元,现在改为钟点工了,下午四点上班,晚上等自己负责的包厢客人走后,才能下班,一个下午加晚上是20元,工作一个月也就拿600块钱。很显然,A学生的钟点工工资不合法。按照A学生所在地区小时最低工资标准6.5元计算的话,3小时便能收入约20元。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法律意识方面普遍存在法律知识掌握不牢、权利义务理解不深、守法护法精神欠佳、法律信念不坚定等问题。当前,由于大学生对社会就业岗位需求了解甚少、缺少正确的就业定位,学校对大学生缺乏系统的法制教育,以及家长对大学生的教育存在偏差等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存在法律意识缺失的问题,往往出现不知法、不懂法的现象,以致当自己合法权利被侵害时,并没有意识到或者不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对未来的思索与追求继高考独木桥后,A学生又踏上公务员考试的独木桥。但公务员考试的专业限制令她大为不满,也导致了她对自己和其所学专业的轻蔑。她说“,唉!学这个破专业干什么!考公务员的专业要求很少有历史专业”历史专业或许不如财经类好找工作,但历史专业也给予了她其他专业所不能给予的东西,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只不过在就业市场上,历史专业相对于其他的专业稍微逊色而已。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指出:在2011届本科专业门类中,专业对口率①最低的为历史学类47%。所以,大学历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存在着报考生源不足、就业相对困难、学生学习劲头不足等状况,这种现象属于史学危机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反映,不仅有经济体制转型的影响、应用学科的冲击等因素,也存在着史学研究和史学教育目的不明确,脱离现实需要的自身原因。不管怎样,A学生对未来工作还是满怀信心的,即使工作很累,仍然保持坚强的意志,但有时也会陷入内心的纠结与迷惘中,思考自己的前程在何方,并常常处于纠结的煎熬之中。所以,未就业大学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生活问题是次要的,更主要的是,对自己前途渺茫的担忧和心理负担。这些高学历群体,不同于一般的打工者,因为他们有知识(其中不乏有些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背景),能深入思考很多社会问题,尤其当与周围身边同学的对比形成反差时,他们感到的不仅是无助,而且也有很多无奈,然而,更多的是对生活目标与人生追求的思索。

篇5

目前,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时容易有一个误区,都期望自己可以进入一个生产环境较好的地区、产业和用人的单位就业。先看单位是否可以满足自己一系列的要求,再决定是否应征,这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不能很好的认清当前的形势,对自我的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评价不够确切,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就业地域偏向沿海发达地区。许多高校毕业生以向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作为自己的理想,对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情有独钟。二是在选择就业单位时求地位、保稳定。大部分学生以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首选机关、行政事业单位、银行等金融机构,其次才是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三是就业收入期望值较高。在求职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制作简历。在制作简历方面,应该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评价,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找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对自己和社会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填写简历前,应当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的评价自身的优缺点,不应夸大自己的优点,避谈自己的缺点。

二、大学生自身心理问题对就业的影响

应对是个体为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由此引起的心理困扰而采用各种方法、手段或策略的行为。应对方式主要有两种:自我调节和寻求他人帮助。大学生由于接受的心理发展与健康教育、挫折教育的不足,面对挫折和应激事件往往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和能力;而自我意识的增强也使得一些学生对于外部的支持系统有较强的防御心理,遇到事情不愿意向父母、师长以及学校的心理、职业咨询机构等这些潜在的支持系统求助。应对意愿、策略与能力的欠缺,使得学生不能有效的处理就业过程中的各种事件、较快恢复心身平衡。

其实克服这种心理,就需要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向“生涯辅导”转变,更着眼于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定位”、“职业环境认知”、“职业决策”、“职业素质提升”等对学生未来发展与成长具有更深层次影响的问题;并以全程化的视野帮助学生及早规划、全面解决多元问题。加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心理辅导中要关注到就业所引发的相关问题;在职业生涯辅导中,更是要把心理辅导和发展作为不可或缺的组成模块和内容加以关注和指导,这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适应能力也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素质。

三、运用社会心理学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心理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心理期望值普遍过高。当前,社会上许多行业和领域对于高校毕业生的期望值非常高,当发现大学生的实际能力远远低于预期希望之时,这些行业和领域之中就会产生对于高校毕业生的负面评价,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群体的整体印象。其次,社会普遍存在浮躁心理。浮躁心理是当前社会的一个共性问题。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很多行业和领域过分注重短期效益,忽视了长期效益的培养。许多高校毕业生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很难在短期内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就导致了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转而招用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人才。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大学生毕业生个体要克服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和情绪。高校教师应当高度关注应届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课程,帮助毕业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目标选择。此外,还要对应届高校毕业生进行挫折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看待不良社会现象,学会如何面对竞争和挫折。通过这些方式逐步改善个体心理因素。其次,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也要逐步纠正不良的集体心理因素,如浮躁情绪、过分追求短期效益、拜金主义等等,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就业环境。与此同时,适当降低对大学生的期望值,正确面对其成长的过程,为其提供展示自身价值的平台。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其意义在于,大一新生从入学开始,就寻找适合自身发展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兴趣、爱好,给自己尽早进行明确定位,最终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04.

[2]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吴正龙,李淑娜.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分析.教育与职业.第20期.2012.

[5]琥珀,柯岑.关于当前大学生择业面试的有关思考[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9).

[6]郭冬艳.浅谈社会心理学知识在大学生求职中的应用.百花园地.2012-02.

[7]王雨晨.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心理学分析.时代教育.2013-04.

篇6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076-04

2009年5月中旬,笔者在南京市某二类本科高校大四学生中进行了有关就业的问卷调查。我们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发出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51份,剔除其中回答前后矛盾及填涂不完整问卷之后,获得样本202个。调查问卷包括求职情况、个体特征、家庭背景三个方面共22个问题。其中,求职情况包括工资、就业单位的性质、求职方式、求职时间等内容;个体特征包括性别、是否党员、原户籍性质、是否独生子女、学习成绩、个人相貌等因素;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的最高职务、最高学历等问题。样本中男女的性别比例为1:2.3。约40%的同学原户籍为农业户口。党员所占的比例为40%左右。独生子女比例约为51%。下文我们将根据此次调查的数据总结当前江苏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特点,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改善就业的政策建议。

一、就业率较高及其推进措施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大致为70%,就业率和以往学者调查和官方的数据一致,考虑到大学毕业生统计就业率的截止时间为每年12月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应当非常高。这表明江苏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较好,这主要归因于江苏省12%的经济增长率。但是考虑到调查所在地为南京市,大部分非省会城市高校学生的就业率可能较低。由于江苏省对外贸的依存度较高,其经济深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拖累。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几乎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这说明江苏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然较为乐观。每位大学毕业生平均有两个岗位可以选择,因为最终每个人只能选择一份工作,多余的工作岗位反映了企业对大学毕业生旺盛的需求,同时也增加了还未成功求职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概率。调查结果说明当前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仍然很旺盛。但是,2009年江苏省大学毕业生共有46万人左右,即使只有10%的大学毕业生失业,人数仍然众多,因此促进其就业仍然是政府的当务之急。

重视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最佳途径。调查数据表明,国有企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所占比例最大,为40%。在外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所占比例最小,为4%。在企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占大学毕业生总就业人数的65%,这表明企业仍然是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归宿。它提醒我们,一定要重视企业的发展,只有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才能显著增加,才能更好地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所有企业中,吸收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为高科技企业,因而推动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是解决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当前珠三角地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调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长三角地区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而且在大学毕业生工资和普通工人的工资差距不断缩小的情况下(马颖等,2008),政府尽快推动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升级,将大学毕业生相对过剩的劣势转变成人才价廉、质高、丰富的优势。政府应当积极出台推动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例如减免税收,简化行政许可办事流程,为高科技企业融资提供便利,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各级政府要从思想上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众多的大学毕业生是中国的宝贵财富,经过16年左右的学习,他们积累了大量的人力资本,如果他们不能就业,将造成巨大的浪费。胡总书记的17大讲话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理论阐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① ”而且胡总书记还谈到“就业是民生之本”,②“解决失业问题就是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③以人为本就一定要想方设法解决人民生活问题,那么解决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就应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低工资的原因及对策

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为2 392元,而其期望工资平均值为2 928元,故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工资与期望工资的比值为82%。工资最高的为党政机构,工资最低的为民营企业,党政机构的平均工资比民营企业工资高51%左右。此外,党政机构还有一些隐性收入,例如集资建房、高额的住房公积金等。考虑到这些隐性收入,党政机构的工资与民营企业的工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在平均工资的排名中处于第二位的是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平均月薪为2 833元,比民营企业平均月薪高约45%。这表示外资企业给出的薪水相对较高,但是和党政机构相比,外资企业平均工资低5%左右。从改革开放初期外资企业的绝对高薪,到现在的相对高薪,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已经明显降低,然而,它仍是大学毕业生非常好的选择。还未就业的全体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工资为2 661元,这说明仍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较低。根据经济学理论,个人能力较低的人对自己的工资期望值也较低,即较低的期望工资反映了个人能力的不足。江苏省2009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 990元,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工资很低。由于当前大学教育的投资较高,已经毕业的学生必然面临收回教育投资的压力,但是其工资却显然不能满足此需要。因而,提高大学毕业生工资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工资较低的原因为供给相对需求的增加。自1999年中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骤然增加,大学生在校人数在短短的几年内就从1997年的317万增加到了2005年的1 561万,增长近5倍。供给的增加导致中国大学毕业生工资持续下降(赖德胜等,2005;马颖、秦永,2008)。

只有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才能推动其工资的逐步回升。对大学毕业生需求较多的行业为高科技企业,如果高科技企业能迅速发展,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将显著增加。由于需求的增加,大学毕业生工资将逐步回升,同时将促进江苏省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提高生产效率是提高大学毕业生工资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根据经济学原理,生产效率的增加可以提高个人的边际产出,由于工资与边际产出成正比,个人工资将随着个人边际产出的增加而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伴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工资水平持续上升。促进竞争仍然是推动企业持续提高生产效率的最佳方法。政府应当制定政策,制止垄断,鼓励竞争。

三、城乡差异及对策

调查数据表明,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由于各种原因,在就业中处于不利地位。原户籍为农业户口的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为2 140元,原户籍为非农业户口的大学毕业生平均工资为2 533元,即城市户口的大学毕业生比农业户口的大学毕业生工资高约18%。从期望工资的角度看,原籍为城市户口的大学毕业生比原籍为农业户口的大学毕业生高20%。此外,非农业户口的大学毕业生比农业户口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高12%左右,差距显著。

笔者认为,农业户口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较低,有以下三个原因:(1)由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对主要位于城市的企业缺乏了解,不能明确求职岗位,在求职中缺乏针对性,因而成功求职的可能性较低。(2)农村的学生由于其成长地为乡村,其社会关系网络集中于乡村,这些社会关系对其在城市求职缺乏帮助;而来自城市的学生的社会关系网络主要集中于城市,社会关系网络在求职中可以提供就业信息,亲朋好友甚至可以向企业进行推荐,这些帮助增大了学生求职成功的概率,因而城市学生的就业率较高。(3)由于乡村教育更多地以应试为目标,与人交流、人文知识、组织能力等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较为欠缺,因而来自乡村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不受企业的偏好。

为了使城乡大学毕业生都能人尽其才,政府和学校应当针对以上情况,采取以下两种政策。

第一,学校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应当通过就业指导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与专业相关的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待遇、要求等信息,使学生能够对以后就职的岗位有充分地了解。与城市背景的学生相比,来自乡村的学生更需要学校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人生的职业目标,并根据中国的就业状况、学校的就业状况明确每个学生的求职目标。在求职目标明确之后,学生可以根据求职目标安排自己的学业,注意有关知识的学习和相关能力的培养,并力争到目标岗位实习。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和能力培养,来自乡村的学生在求职中的不利地位必将改善。

第二,强调大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来自乡村的毕业生更需要课本知识之外的其他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借此培养组织协调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等诸多非书本知识。同时,学校应当多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

四、性别差异及对策

调查数据表明,男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工资存在显著差异。男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较女大学毕业生高出12个百分点。此外,已就业的男大学毕业生平均工资为2 552元,已就业的女大学毕业生平均工资为2 280元,即男性工资比女性工资高12%,差距悬殊。从期望工资的角度来看,已就业的男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工资为2 931元,已就业的女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工资为2 927元,即二者的期望工资基本相同。根据经济学理论,这说明女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和男大学毕业生能力相当。男大学毕业生和女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工资与期望工资的比例分别为87%、78%,即男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工资和实际工资更加接近,而女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工资和期望工资的差异更大。

性别歧视可能是造成男女工资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济学家们认为,造成男女大学毕业生工资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四个(Daymont and Andrisani,1984;Weinberger,1997;Gerhart,1990;Paglin and Rufolo,1990;Brown and Corcoran 1997; Joy,2003):(1)男女选择的专业不同,男性选择的专业积累的人力资本更多,所以男性比女性工资高;(2)男女选择不同的专业是因为他们的兴趣和禀赋差异造成的,禀赋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个人工资,也造成了工资男高女低的现象;(3)性别歧视造成了女性的低工资;(4)男性的劳动时间普遍较长,因而其工资也较高。 由于此次调查的样本来自同一所学校,且专业相似,因而,造成男女工资差异的因素应当为性别歧视或工作时间的长短。

为消除求职中可能存在的性别歧视,政府应当立法予以禁止。工作时间造成的工资差异政府不能干预,但是政府应当立法禁止企业在招聘中的性别歧视,如此,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将上升,工资也将增加。甚至政府可以出台鼓励雇佣女大学毕业生的政策,例如根据招聘女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进行税负减免。

网上求职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利用最多的求职方式。我们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方式分成校外招聘会、亲友介绍、自己创业、网络投简历、单位到校园招聘、考公务员等六种情况。调查数据显示,网络投递简历是大学毕业生使用最多的求职方式,使用人数最少的求职方式是创业。在已经求职成功的大学毕业生中,有30%以上的人是通过网上投递简历成功求职的。网络投递简历在不同性质的单位中都存在,比例最多的是国有企业,为58%。 在已经成功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中,约有25%的人是通过亲友介绍成功求职的。亲友构成的关系网可以理解为个人的社会资本,利用自己或家人的社会资本求职也是一条重要途径。亲友介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三者所占比例大致相等。通过校内招聘和校外招聘成功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基本相当,各自占成功求职人数的15%左右。校内、校外招聘会更有针对性,也体现了企业对人才的重视。通过校内和校外招聘会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也有部分事业单位。由于经验和创意不足及资金的短缺,大学毕业生通过创业就业的人很少。创业要求大学毕业生有足够的资金、相当的经验以及创意,具备三者之一的人本是大学毕业生中的少数,同时具备三者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但是通过创业就业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就业方式,它不仅可以实现创业大学毕业生本人的就业,而且其投资可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总之,调查数据说明,网上求职是当前求职的主要方式,同时采用多种求职方式更加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

为了从求职方式上推动大学毕业生就业,政府和学校可以采用以下三个政策。

第一,政府构建更多的网络平台,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求职和用人信息在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信息越透明,大学毕业生越容易成功求职。政府应当建立信息平台帮助企业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学业、家庭、学历等诸多个人情况,同时政府还应当积极地向大学毕业生介绍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当中间人,并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第二,鼓励大学毕业生通过亲友推荐等多种方式求职。社会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1)帮助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Aguilera et al., 2003;张少平,2009),更加丰富的招聘信息可以帮助大学毕业生成功求职。(2)增进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相互了解,提升彼此的信任度(Fernandez, 2000)。个人可以通过亲友了解用人单位有关岗位的工作性质、薪金水平、所需知识等各种信息,在求职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求职效率;企业也可通过中间人获得求职者的详细信息,减少招聘中的失误。(3)得到亲朋好友的工作推荐(Fernandez, 2000)。很多单位都非常重视同事的推荐,由于同事对工作岗位和被推荐人的情况都较为了解,故其推荐的个人将与工作岗位更加匹配,所以企业一般对聘用被推荐人持积极态度。调查数据表明,亲友推荐等方式仍然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应当鼓励大学毕业生通过各种可能、合法的手段求职。多方位、多角度着手求职可以大大增加大学毕业生获得的求职信息,并提高大学毕业生求职成功的可能性。

第三,召开更多的专业招聘会。各种形式的招聘会仍然是很多大学毕业生获得工作机会的重要方式,更多目标明确的招聘会可以节省大学毕业生求职成本,同时能够帮助更多的毕业生成功求职。当前政府组织的招聘会大多囊括各种专业,这种招聘会目的性不高,应当组织各种专业性的招聘会。此种招聘会将提高企业和大学毕业生匹配的效率,同时降低毕业生求职的成本。

五、总结

江苏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总体较好,表现为就业率较高。但是同时存在城乡和性别差异、工资较低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五点政策建议。

第一,各级政府要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高度重视。诸多的政策都需要政府制定,没有政府的支持无法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各级政府应当本着落实胡总书记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对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扶持。

第二,推动高科技企业发展。政府可以降低高科技企业的税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简化高科技企业行政许可流程,帮助企业融资。这些政策都将推动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高科技企业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经济增长,同时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增加大学毕业生工资。

第三,学校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学毕业生可以明确职业目标。在明确职业目标之后,学习相关知识、培养其相应的能力可以帮助大学毕业生求职,最终也将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第四,政府立法禁止对女性的歧视。女性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仍然处于不利地位,性别歧视可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立法禁止对女性的歧视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第五,政府构建网络平台,帮助大学毕业生和企业获得招聘岗位和求职者的信息。网上求职是当前大学毕业生主要的求职方式,网络信息平台的构建可以使企业的招聘、学生的求职效率更高,减少失业时间,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赖德胜,田永坡. 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J].经济研究,2005,(11):111-119.

[2] 马颖,秦永. 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8,(2):53-58.

[3] 张少平,张芬芳,赖志淮.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调查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6):1-4.

[4] Aguilera M B, Massey D S, Social Capital and the Wages of Mexican Migrants: New Hypotheses and Tests[J].Social Forces. 2003.82(2):671-701.

[5] Brown C, Corcoran M. Sex- Based Difference in School Content and the Male- Female Wage Gap[J].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1997,15:431-65.

[6] Daymont T N, Andrisani P J. Job Preferences, College Major, and the Gender Gap in Earnings[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1984,19:408-428.

[7] Fernandez R M, Castilla E J and Moore P. Social Capital at Work: Networks and Employment at a Phone Center[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0,105(5):1288-1356.

[8] Gerhart B. Gender Differences in Cur- rent and Starting Salaries: The Role of Performance, College Major, and Job Title.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1990,43:418-433.

篇7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147-02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农村大学毕业生由于受到自身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出现很多心理问题。深入了解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是非常必要的。

一、农村大学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心理问题

1.焦虑心理

由于受个人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知识能力和社会关系等因素影响,农村大学毕业生往往成为求职场上的弱势群体。他们一旦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要么由于心理准备不足,要么因为过高的就业期望,面对可能无法实现的就业目标就会产生忧虑、紧张、恐惧等焦躁不安的消极心理,主要表现为意志消沉,个别人甚至产生绝望心理,出现极端行为。

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农村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种心理问题。由于所拥有的社会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较少,能力较单一(主要在学习成绩上),缺乏掌握信息的有效渠道,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无法与他人相比,不敢参与就业竞争,或者即便参与竞争,也伴随着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情绪体验。

3.刻板、功利心理

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刻板、功利心理。主要表现为:他们对某些职业、某些区域存在着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式,比如认为教师、医生、公务员等稳定职业是他们的首选;在地域的考虑上,他们认为凡是能进入大城市里工作的毕业生都是很了不起的人。由于这些心理的作祟,他们往往忽视自己的兴趣,片面追求在部分农村家长眼里所谓“稳定”、“光鲜”的职业。

4.盲目从众心理

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盲目从众,往往表现为犹豫不决,反复无常,见异思迁,躁动不安,缺乏主见,不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在校期间他们不能够有针对性地充实自己来提高职业能力,就业过程中忽视自己的特长,不会恰当的自我推荐,不敢积极地参与竞争,不能准确地把握机遇,因此也就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5.退缩心理

由于就业压力增大,可供利用的社会资源较少,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或对就业茫然不知所措,或者不顾现实情况,企业以通过考研、考证等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来逃避就业。更有少数人为了不思考与就业有关的问题,他们不去做就业的相关准备,反而在就业的关键期选择打游戏、上网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

二、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1.自身原因

一是其自身就业观和择业观不合理。很多农村大学毕业生受父母传统就业思想和同伴群体价值观的影响,在就业观上存在认知偏差,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不完整,加上自身对国家就业政策的不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搜索、加工能力,不能把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因此,在就业的过程中很容易表现出自卑、盲目从众、功利等消极就业心理。二是自身能力欠缺。一方面,农村教育资源的欠缺导致农村大学毕业生在起点上就和城市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另一方面,视野上的局限、教育观念上的片面、父母在学业指导上的缺失,使得部分农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缺乏竞争力而变得自卑,当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时,他们很容易对未来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三是就业心理准备不足。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在大学期间由于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面临就业就没有准确的就业定位,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一旦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他们很难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从而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2.家庭原因

家长所从事的工作及就业观、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亲子关系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而言,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父母希望子女能从事稳定的职业,比如教师、公务员、医务工作者等,他们仍保留传统中的包分配、要编制的就业观念。在区域的选择上,他们仍希望自己的儿女在身边(主要是本市、县级单位),但又不希望子女回到家乡(主要指农村),这就使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减少。长期的教养方式、就业观念的影响又使得农村大学毕业生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从而导致复杂就业心理的产生。

3.学校原因

一是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不符合市场需求,造成一部分大学生毕业生无业可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大学毕业生在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面临就业时自然衍生出一些负性心理。二是高校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需要,而且没有专门针对农村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咨询,导致农村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疏导。三是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政策教育,缺少对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训练,缺乏健康心理疏导,导致大多数农村大学毕业生缺乏综合竞争能力,不能准确地把握机遇,因此产生了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

4.社会原因

一是总体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日益突出,整个就业大环境给农村大学毕业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二是就业市场体制不健全、社会用人程序不完善,导致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不平等。这对于缺乏广泛的人脉关系的农村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

三、消解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农村大学毕业生自身应积极、主动地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1)科学合理地评价自己,准确定位,减少盲目从众

首先,自我反省,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通过与自己条件、情况类似的人比较,从而认识自己,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1]。其次,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从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中来分析、评价和认识自己,在客观上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再次,做心理检测。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标准量表,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从而减少就业过程中盲目从众的心理。

(2)加强人际交往,克服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

农村大学毕业生应多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通过活动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学习与人相处,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创造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氛围,把自己融入集体的共同发展中去,在参加活动、与人沟通的同时,提高自信心。

(3)正确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就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挫折,农村大学毕业生应善于从困难、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培养自己的勇气、能力和智慧,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找到合理的心理调适途径。

2.学校应针对农村大学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

(1)指导农村大学毕业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

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帮助农村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1)树立主动、积极进取的就业竞争观,消除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2)树立“大众化教育”观,正确认识就业制度从“包分配”到“找工作”的转变;3)树立科学的职业选择观,妥善处理好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待遇与发展、就业与创业的关系;4)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可变职业观”,正确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谋求发展的道路。

(2)对农村大学毕业生详细介绍国家的就业政策

农村大学生相对城市学生而言,信息渠道较窄,对国家很多就业政策不甚了解,因此,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针对农村大学毕业生大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如自主创业、报考公务员、到部队工作、面向基层就业等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3)充分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尽可能为农村大学毕业生提供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

首先,发挥现代网络优势,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劳动人事部门可以联合各高校建立统一的就业信息网,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供需信息,避免盲目性。另外,及时准确地将校内校外就业信息公布于学校就业网站上[2]。其次,培养农村大学毕业生积极主动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并及时更新网页,避免农村毕业生错过招聘信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设专门的课程、讲座,培养农村大学毕业生积极主动获取就业信息的意识和有效获取、筛选、运用信息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因就业信息匮乏而导致就业难的问题。第三,鼓励校友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农村大学毕业生,拓展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平台[3]。

(4)及时有效地做好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农村大学毕业生面对的就业环境十分复杂多变,面对就业中的困难、挫折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其心理问题的出现频率非常大,因此应组建一支有相应专业水准和实际指导经验的就业指导及心理咨询队伍,让心理咨询工作贯彻就业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地为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及时解决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3.农村大学毕业生父母应减少对子女就业的压力

父母是大学毕业生求职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的避风港,在子女就业阶段,农村大学毕业生的父母也应尽自己所能积极主动加强与子女的联系与沟通,凭借自己的阅历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努力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以积极、坚强的心态度过就业这一特殊阶段。

4.政府应为农村大学毕业生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学生从小就能够拓宽视野,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宽知识面,学到更多知识,提高农村大学生综合能力,减少城乡不平衡因素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差距。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 制度性分割 自愿性失业

劳动力市场不同条件下就业问题概述

如果对大学生规模进行总量分析,由于我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和高等教育入学率仍然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加上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区域增长极带动的多层次经济发展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因此,大学生依然是稀缺人力资源。然而,与劳动力市场上大学毕业生供给量逐年上升形成反差的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持续降低,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有效需求滞后于毕业生的供给,不均衡的人才结构性分布凸显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关于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失业)的研究,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供给―需求”分析范式一直居于主流,认为凭借工资水平的灵活调整机制,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会实现均衡,劳动力市场将自动出清。他们承认劳动力市场有时也会失灵,不过认为市场之所以出现失业现象,主要是缘于因工会垄断、信息不完全等造成的工资刚性,致使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缺乏有效的工资调整机制。Freeman运用这一分析范式较好地解释了欧美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的长期变化(Freeman R.B.,1975)。不过,“供给―需求”分析范式由于建立在完全竞争、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假定基础之上,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非竞争性因素的影响,就发展中国家而言还忽视了二元经济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Lewis,w. Arthur,1954;Tpdaro,Mrchael,1969),因而对现实缺乏足够的解释力。

在批评“供给―需求”分析范式的基础上,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因素逐渐受到重视。克拉克•科尔首先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认为现实中的工资差别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结果,从而较早提出了有关劳动力市场分割(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LMS)的思想。多林格尔(P.B.Doeringer)和皮奥利(M .J .Piore )在对波士顿低工资群体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模型,根据工资水平、工作条件、稳定性、培训和升迁机会等差异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他们认为二者之间不仅存在差异,还存在严重的流动壁垒,尤其是由次要劳动力市场向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动的可能性很小。赖德胜等在运用市场分割框架对我国劳动力市场进行分析时发现,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因经济内生性因素形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不同,市场机制尚不成熟的转型经济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主要因外生的制度造成分割,就我国劳动力市场而言,则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以及正式劳动力市场与从属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分割(赖德胜、孟大虎等,2008)。

正是因为制度性分割因素的存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大学毕业生总量上稀缺与结构性过剩并存的现象,这意味着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并非就业难,而是择业难(赖德胜、孟大虎等,2008),毕业生如果在就业过程中“先就业,后择业”,譬如选择去中西部农村地区或者降低就业期望值先行就业,就业空间将很广阔。但是大量毕业生在暂时无法找到不低于就业期望值的工作时,往往放弃低于期望值的就业机会,选择自愿性失业毕业生作为一理性个体,对于就业选择会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其放弃“先就业,后择业”而选择自愿性失业的行为并非是盲目的,而是约束条件下的最优选择,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这种约束条件,包括个人、家庭、朋辈群体的示范等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以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主要特征的外在制度因素。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毕业生就业

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力市场是统一的和完全竞争的市场,工资具有无限弹性,可以自由调节劳动力的供求,而且劳动力的供给取决于对收入与休闲的权衡,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雇佣劳动力的边际成本(MRC)与边际收益(MRP)的均衡点。新古典经济理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古典经济学关于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假设,但是仍然假定市场主体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的理者,工资可以使劳动力的供求实现平衡。假如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供给大于需求,工资水平将趋于下降,从而使作为劳动力的毕业生使用成本下降,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增加,而由于毕业生的劳动收益率在降低,这个时候毕业生个人会倾向于选择更多的闲暇,因此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的供给随之减少。相反,如果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供给小于需求,则会导致工资水平的上升,并迫使对作为劳动力的毕业生需求减少和毕业生供给增加,最后使供给和需求重新达到均衡。

如图1所示,D是毕业生需求曲线,S是毕业生供给曲线。假如实际市场工资率位于W1,这时毕业生供给量为S1,而需求量为D1,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市场上的毕业生工资率会产生一种向下的压力,即新增的毕业生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来获得就业岗位,而厂商即便提供较低的工资也能雇佣到自己所需要的毕业生。这样,经过一个短暂的调整过程后,工资率会降低到W0的水平,从而实现毕业生供求的均衡。同样,如果市场工资率低于W0,则因为毕业生供不应求,会使工资趋于上升,一直上升到W0的水平。这样,只要工资率是可调的,市场上毕业生的供求都会在相应的水平上实现均衡,从而实现劳动力市场出清。

在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由于工资率对毕业生供需的灵敏反映和调节,一个劳动力市场是充分流动和竞争的,毕业生选择自愿性失业并不能带来额外利润,却丧失了如果选择工作则可以获得的工资收入,从这个意义上看,自愿性失业并不符合毕业生利益最大化目标。

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条件下的毕业生就业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指由于经济内生因素或者政治、经济等外在制度因素的制约,使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特征和不同运行规则的领域,不同的领域在工资决定机制、工作稳定性、劳动者获得提升的机会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而且劳动者很难在不同的市场之间流动。对大多数成熟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来说,因经济内生因素形成的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是最主要的分割形式,但对市场机制不成熟的转型经济国家来说,则主要是制度性分割。本文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定义和特征,对劳动力市场作出如下假定:

劳动力市场是由两个不同类型的单一市场A与B组成,其中A市场在工资水平、工作的稳定性、工作条件和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显著性优于B市场;B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基本上没有进入壁垒,劳动力由A市场向B市场流动比较容易,相反,A市场存在很强的进入壁垒,劳动力由B市场向A市场流动成本很高;A、B市场的差别主要缘于制度性分割,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因为分割的原因,A、B市场存在不同的劳动力供求均衡。

毕业生进入A市场,意味着可以获得较高的分割性收益,这种分割性收益是以各种形式的福利待遇或社会地位等形式存在的,而如果进入B市场,则无法获得分割性收益,因此作为“理性人”的毕业生,选择进入A市场符合利益最大化目标。

毕业生进入A市场,一般有如下三种不同路径:路径1:一步到位,直接进入A市场;路径2:先进入B市场,再择机进入A市场;路径3:放弃在B市场的就业机会,进行等待或工作搜寻,择机进入A市场。

以上三种路径,路径1显然是最优选择。但在短期内A市场就业岗位容量有限或者毕业生与A市场就业岗位不匹配等情况下,毕业生将一时难以进入A市场,此时路径2与路径3哪个选择更符合毕业生利益最大化呢?如果仅仅从短期收入来看,路径2比路径3能获得更多的收入,因此路径2优于路径3。但这种分析忽略了路径2与路径3对毕业生进入A市场的可能性差异。

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毕业生与雇主之间的博弈过程,由于在毕业生与雇主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毕业生具有对自身的信息优势,而雇主处于信息劣势,因此,一方面,毕业生通过发送文凭、技能、工作经历等有利信号使自己“脱颖而出”,另一方面,雇主则需要对毕业生发送的信号进行甄别和筛选。在毕业生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是否有在B市场的工作经历,对于毕业生进入A市场可以起到信号的作用,雇主有理由相信,宁愿留在A市场失业也不到B市场寻找工作的劳动者生产效率较高,而B市场的求职者生产效率较低,因此,在B市场工作的毕业生更加难以进入A市场。此外,毕业生即使有幸能离开B市场进入A市场,也面临与B市场雇主的解约成本,包括可能存在的违约金、若干年内禁止从事同业竞争的限制以及从原先单位的其他退出成本。综上分析,在毕业生难以一步到位直接进入A市场的情况下,先进入B市场工作虽然能使毕业生获得一定的收入,但进入B市场工作不利于毕业生向A市场流动,相反,自愿性失业有利于毕业生择机进入A市场,因此更加符合毕业生约束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选择。

结论与建议

如果劳动力市场不存在流动,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毕业生会先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等有合适的机会再转移到主要劳动力市场。但是,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及其所导致的高流动成本,加上在追求劳动力市场分割性收益动力的驱使下,毕业生不惜暂时失业也要想方设法留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这说明在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的约束条件下,“先就业,后择业”并不符合毕业生的最大化利益目标。为此,需要通过改革缺乏效率的制度安排来培育市场机制,尽可能地消除人为的、制度性的市场分割,逐步建立一个统一的、更加具有弹性的、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

首先,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问题,当前重点是培育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机制,减少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机制将是劳动力资源配置最有效的力量,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应主要限制在市场失灵的领域。

其次,政府要推动现有制度变迁,打破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壁垒,建立富有弹性和竞争性的统一劳动力市场。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主要表现为制度性分割,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推动现有制度变迁,减少劳动力市场的制度交易成本。

最后,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尤其要完善小城镇和农村公共资源建设,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区域分割。当前,大学毕业生之所以不愿意前往农村地区就业,除了不尽合理的就业心态等因素外,城乡之间包括劳动力、资本等在内的资源配置上存在严重的制度性分割是主要根源。因此,要拓展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除了进一步挖掘城市就业机会外,重点需要完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劳动力市场环境的建设,辅之以配套性激励政策,进一步缩小农村与城市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区域分割。

参考文献:

1.赖德胜,孟大虎等.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篇9

初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为适应社会需求,必须尽快完成由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变,懂得作为职业人应该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要求。但是在转变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问题,所以构建一个相对合理的调适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1.大学毕业生角色转变中的角色不适的主要问题

1.1社会角色转变前对自身角色认识和定位的偏差

一些大学生习惯了十几年来校园生活的简单和宁静,没有主动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局限于学校赋予自己的角色认识,对自己角色的定位缺乏理性的认识,与社会实际存在一定差距,对未来工作环境规划不合理,没有客观地评价自己,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认识有偏差。

1.2社会角色转变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导致失意苦闷

一些大学生在构想自己未来的职业时大都具有丰富的理想色彩,而一旦觉得现实不如理想那样美好,失落感便油然而生,甚至悲观失望。同时,由于缺乏对社会及各种职业需求的足够了解,在择业取向上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往往脱离现实。

1.3职业适应不良造成的挫折感和失衡感

毕业生在校时所处的是相对清静、单纯的校园,在社会上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很难正确地分析,往往带着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个社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会很快发现在学校里所学的有些知识在工作岗位上根本用不上或不够用,总是进入不了工作角色。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习惯用学生时代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待工作,从而更加无法适应目前的角色和职业。

2.大学毕业生角色转变中的角色不适的原因分析

2.1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复杂心理

2.1.1焦虑心理。

不少大学生在毕业前夕心理压力较过去明显增大,担心工作是否最佳,担心求职是否被拒,表现为过度焦虑、紧张烦躁。

2.1.2抑郁、畏难心理。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往往因为屡屡遭受挫折,不为用人单位认可接受,而出现情绪低落、愁眉不展的抑郁心理,以及缺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1.3自卑抱怨心理。

极少部分大学生一旦受到择业挫折,便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大大减弱,甚至对自己全盘否定,感到一种空前的失败和愧疚,缺乏自信心和勇气,不敢面对竞争。

2.2大学毕业生本身存在的问题

2.2.1知识转化率低。

目前,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普遍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到了社会上后显得很被动。有关部门对相关企业作了一个信息反馈,60%的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后,即使是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也不足40%;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

2.2.2就业理念滞后。

毕业生就业理念因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其就业理念主要存在三大误区。

2.2.2.1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总觉得孩子找的工作薪水不能太低、不能太累,而且要稳定,这样就给毕业生很大压力。

2.2.2.2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大部分毕业生首选有招牌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则兴趣不大。但是最后,民营的、中小企业却成了毕业生最大的雇主。

2.2.2.3创业不如就业。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极少数毕业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

2.3就业的客观因素

2.3.1全国就业形势严峻。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631万人,比2009年增长了20万人,而2011年将达到660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3.2对薪酬有所期望。

薪酬问题向来是大学生就业中的热点问题,根据调查的企业吸引力分析,薪酬与福利一直是吸引大学生选择该企业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1500元是多数大学生的薪酬底线。2009届毕业生的月薪底线有大幅度上升,比2008届上升了约500元。由于性别不同,在薪酬期望方面,男生的期望值要明显高于女生。

2.3.3就业的趋向发生改变。

随着大众化就业时代的来临和全社会就业竞争的加剧,社会向大学生就业提出了由大城市向基层乡镇转移的要求,如果大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不发生变化,那么即使就业也无法适应。

3.大学毕业生社会角色转变的调适体系研究

3.1心理适应模式

研究者认为,心理适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目标及基本目标,是个体生存与发展必要的心理素质之一。张大均等将心理适应看做是个体在基本的心理素质成分(认知)和人格潜质(个性品质)的基础上,在自己的特定年龄阶段所处的社会生活背景中,通过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外在社会环境进行学习、应对和防御,对内在心理过程进行控制、理解和调适所表现出来的习惯性行为倾向。它与认知品质、个性品质一起同为心理素质

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之一。下面就谈谈心理适应对大学毕业生角色转变的影响。

3.1.1有助于大学毕业生理性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每一个大学生都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对自己的职业兴趣、个人特质(气质、性格)、能力结构、职业价值观、行为风格等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既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又要理性看待自我的不足。

3.1.2有助于客观认识当前社会。

大学毕业生应该善于把握社会发展脉搏,客观分析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热点职业门类分布及需求状况;所学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形势;自己所选择职业在目前与未来社会中的地位状况;社会发展对自身发展的影响,等等。对这些社会大趋势问题的认识,有助于自我把握职业社会需求,使自己的职业选择紧跟时代脚步。在社会无法达到我们的心理预期时,必须接受客观现实。

3.1.3有助于大学毕业生转变观念,形成正确的就业理念。

毕业生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一锤定终生”的陈旧就业观念,建立新型的就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使自己的心理定位与就业目标相一致,尽最大的努力。要从长远目标着手,积极谋划自己的职业规划,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自身职业发展方向理想职业,学会调整心态和目标。

3.2就业新模式

麦可思调查研究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教育最应该改进的三大方面依次是实习实践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以及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

我也对已经毕业的2008届毕业生作了一个问卷调查:

1.您认为对所学专业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

A.基础理论 B.专业知识

C.实践环节 D.自我总结经验

2.您认为在学校最需培养哪方面的能力?( )

A.培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B.掌握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C.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D.提高综合素质

3.您认为学校在课程设计哪些方面应该特别加强?( )可多选

A.专业课程 B.专业基础课程

C.外语课程 D.计算机课程

E.人文艺术课程 F.人生指导课程

G.社会实践活动 H.体育课程

4.对已经走上社会的您来说,大学的过渡阶段对您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

A.很大,不可缺少 B.一般,稍有作用

C.不需要,浪费时间

5.在过渡阶段,您觉得最重要的是补充什么?( )限选三项

A.交际能力 B.组织能力

C.口才 D.协调能力

E.实际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F.创业意识和能力 G.都不需要

根据问卷调查,凡是有关实践的选项比例都很高,95%以上的学生认为实践很重要。虽然学校有社会实践课,学校在就业之前有实习,但是很多学生都觉得这个实习显然是不够的,时间上也过于紧张。跟真正工作相比,显得作用甚微。社会实践应在同学们专业明确的情况下开设。所以,应该建立一种全新的就业模式。

3.2.1建立产学合作运行的长效就业机制。

所谓产学合作,即产业与学习相结合,学院对专业建设与产学合作实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学院成立产学合作与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全院产学合作和专业建设的决策与宏观调控,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和“产学合作方案”。各系按专业(群)聘请行业知名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和专家共同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各专业产学合作、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工作,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就业机制。然后,拓建校外实训和就业基地,学生可在实训基地学习技能,增加与用人单位的相互了解,拓展学院的社会影响,加强实际应用能力。最后,以职业为导向,准确定位,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转贴于

3.2.2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即由用人单位根据其对不同规格的人才需求情况,提出订单,由学院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规格、数量进行培养。每学期企业都定期派技术和管理人员为我校学生授课,做到了学生入口、培养过程、出口的有机统一,真正实现了企业文化进校园,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企业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产学合作的培养模式充分调动了企业参与的热情,加大了企业参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并很好地解决了实践性教学资源问题,也增强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方向性、主动性和针对性,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3.3开设应届毕业生公务员适应培训课程。

根据近几年的就业情况,“公务员”一类的职业已成为一种时尚。“公务员”考试培训已开展得相当成熟,但入门以后的适应性培训还是所见不多。所以,学校应当开设“公务员”类的机关事业单位适应性的培训,一方面使毕业生尽快适应角色转变,另一方面使他们学会思考“公务员”等一类职业是否适合他们,避免盲目追风。第一,就需要加强岗位专业技能的培训,熟悉公务员等类的工作的特殊性和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第二,加强应届毕业生公务员的职业认知。高校针对应届毕业生存在职业认知模糊、职业定向不清的情况,在他们上岗前每人分发一份关于他们自身工作岗位的工作说明书,清楚界定和详细规定他们所在岗位的工作内容、拥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等,使应届毕业生公务员对岗位有进一步的认识。

3.2.4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长期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开辟学校“创业园”。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即是让你明白毕业后你适合去做哪些事情。在此基础下,学校可以考虑开辟一些场地作为学生的“创业园”。让毕业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所长,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创业”。如温州城市学院创业园就是在学院提供场所等优惠政策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学生成立了计算机、音乐、服装、手工等工作室,除了面向学院内部外,还面向社会,从而不仅实现了学生的自我价值,而且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和就业后的适应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晓.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中的心理冲突及其应对策略[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147-149.

[2]姚庆斌.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J].首都医药,2008:13-14.

[3]邓碧会,邓维.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状况及相关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8,(13):67.

篇10

当前,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匮乏,人才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这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成为大开发、大发展的“瓶颈”,西部大开发迫切需要大学生这样的知识型人才。“人才资源是西部地区的第一资源”,而现在影响人才流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住房问题。现在的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都有很好的工作选择,但由于高房价,高租金,最后权衡再三,还是放弃了留大城市工作的机会。西部地区应抓住这个机会,对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买房和租房给予政策扶持以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从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一、西部新就业大学毕业生的住房现状

对于西部新走上工作岗位的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来说,最初的1000元左右的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想在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买住房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甚至对于一部分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讲,他们不仅无力买房,即便是租房也很困难,租金有的占工资收入的1/3左右,甚至一半。据笔者调查都匀市一级地段的一套80m2的旧住房租金是1200元左右,二级地段的一套60m2的旧住房租金是600元左右,而三级地段的一套30m2的旧住房租金也是200元左右。随着大量中小套型旧(公)住房被拆除,代之而起的中大套型是商品住房,这一切导致可供新就业大学毕业生租赁的中小套型房源奇缺。同时中小套型住房租金也在快速拉升。在持续飙升的高房价和高租金下,合租是许多西部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无奈的选择。

2007年8月7日,国务院颁布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简称24号文件)。24号文件保障了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据新华社报道,2008年建设部在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同时,将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从目前政府住房政策取向中可以看到,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都有可能在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解决住房问题。但对于西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面对的就是一月1000左右的收入与几十万元的房价之间的巨大落差。买房暂时不现实,而住房保障体系又享受不到。他们成为政策面辐射不到的群体。既不符合买经济适用房的条件,也无力购买商品房,他们被戏称为“夹心层”。

二、都匀市房市现状问题主要表现

(一)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适合当地居民(包含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不足

1、都匀市2007年房地产市场供给套型结构。在批准预售的商品住房中,60m2以下的6883.25m2,占比1.32%;60-80m2的1948.54m2,占比0.37%;90-100m2的18413.40m2,占比3.53%;100-120m2的76099.80m2,占比14.58%;120-144m2的178317m2,占比34.18%;144-180m2的172363m2,占比33.03%;180m2以上44099.7m2,占比8.45%。从以上可知90m2以下共32478.61m2,占比6.22%;100-144m2为主流供给户型,共254416.80m2,占比48.76%;144-180m2的大户型172363m2,占比33.03%。即2007年都匀市房地产市场供给套型结构9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房所占的比重较小。

2、从都匀市2008年住房修建计划表可知,2008年都匀市新开工的住房建设中,90m2以下共20.70m2,占比53.1%,没有达到《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中规定的城市新审批、新开工的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m2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

(二)住房需求持续旺盛,推动房价上涨(见表2)

据业内人士分析,都匀住宅房价上涨主要原因有:近年来,政府实施房改,严格控制了单位和私人建房,房屋商品化进程加快,从而刺激了房价上涨。加之各家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提高了市民的购买力,房子销得快,房价也就涨得快。此外,随着都匀市城市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户籍和教育等机制逐渐放开,贵新公路开通并即将建成的黔桂铁路扩能改造等交通环境得以改善,正在修建新火车站和外环城大道,由此,贵州南部次中心城市的吸引力不断加大,来自瓮安、独山、平塘等周边许多县(市)的人和外来打工者纷纷到都匀买房定居,扩大了商品房需求。

(三)引导合理消费的政策措施不到位

注重非本地居民购房供应,与当地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自住住房需求的政策区别不明确(目前还没有针对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自住住房需求的政策)。据都匀市房地产管理局2008年5月对房交会统计资料知:都匀市商品房45%为外县(市)的人购买,购买的目的主要是投机或投资;该市的中年人购买商品房主要也是以投资为主,或为第二套住房;只有本市的年青人购买商品房是以自住为主。在2008年5月的房交会上为了吸收更多的人到都匀市安家置业,都匀市房地产管理局按照都匀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决定,凡在此次房交会购房、投资的省内外业主,一律免掉契税50%的优惠。

(四)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行为不规范问题仍很突出

据笔者实地调查,都匀市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商品房预售违规,销售合同违规,房地产经纪行为违规等等;如有的房地产企业不能按合同规定的日期交房;而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按合同规定的日期竣工,而竣工时成本已上升,这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就要求购房者补购房的差价等不合理的行为。由于目前房地产是一个卖方市场,房价涨幅太快,在遇到问题时,有些开发商在处理问题的时间上拖延较长,而市民一般又不愿退房,因此解决的难度相对较大。

三、解决西部新就业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的建议

(一)建设针对大学毕业生的人才公寓

西部地区的政府应大力建设专门为大学毕业生、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人才公寓”,以低廉的价格出租给他们,以缓解他们的住房问题,从而吸收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来西部工作。所谓的“人才公寓”,单套面积很小,但配套设施很好。“人才公寓”由政府在财政中建立专项资金建设,由开发商承建,但产权属于政府,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出租和管理,以低于市场的租金出租给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政府可以和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签订合同,规定在何条件下可以租住,到达何标准就必须搬出。这样做既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廉租房源,也可以给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相对固定的租房保障期。“人才公寓”的形式可以为西部如都匀这样需要大量人才的城市留住所需要的青年人才。避免人才因为买不起房子而流失。

(二)增加住房的有效供给,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1、扩大小户型和低价位的商品房供应。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有很强的潜在购买力和较稳定的收入,但在工作初期没有积蓄,经济能力依然较弱,承受不起总价高的房子,小户型、低总价的商品房是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购房的首选。因此政府应从土地供应、规划设计等方面引导开发商多开发一些小户型、单身公寓以及价位较低的商品房,以满足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需求。

2、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重点着力建立住房租赁新机制,鼓励发展并规范住房出租业。考虑给那些向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出租房屋的业主给予税收上的优惠,鼓励房东将自己的房子出租给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这样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就可以更容易租到适合的、租金相对较低的房子;同时建议扩大公积金的提取范围,特别是考虑让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可以提取缴存的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

(三)提高西部地区居民的收入,引导住房需求

当前西部地区普通居民收入的提高远远落后于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如2006年都匀市普通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93元,比上年增长12.61%,而从表2可算出2006年都匀市商品房住房销售均价比上年增长22.6%;又如2007年,都匀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净增13%,而从表2可算出2007年都匀市商品房住房销售均价比上年增长27%),导致近期房地产有效需求不足,如2008年上半年都匀市商品房住房销售交易量与2007年同期比下滑47.1%。建议政府在抑制房价过快攀升的同时,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以推动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转变,同时强化税收调节作用,控制投机性购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居住条件改善的愿望强烈,加之土地供应量的限制,商品房价格提高是总的趋势。要缓解居民的住房压力,需要引导住房需求。应注意引导居民,特别是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使其认识到租房和买房都是解决居住问题的方式。

(四)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要做到以下方面:一是增加财政投入,创造条件逐渐放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应条件,采用租售并举的方式,公正、公平地供应给急需住房的困难家庭和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二要根据财政的实际支付能力,长期坚持,逐步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的比例和建设力度,保障中低收入人群和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基本住房需求;三是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缩小贫富差距,优先满足自住需求,抑制投资性需求,积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对于某些开发商囤积房源和少数高收入人群大量购买房屋的比例既不出租也不急于出售的“捂房”现象,应适时出台针对空置房屋的税收,增加闲置住房的持有成本,推动住房资源实现更高效的配置。

参考文献:

1、孙玉波.2008年将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DB/OL].中央政府门户网,2008-02-09.

2、栾淑梅.房地产市场营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文林峰.城镇住房保障[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篇11

关键词:本科会计专业 就业

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在经贸交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80年代开始,会计专业毕业生一直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一直是社会上最抢手的人才之一。然而,从2009年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情况来看,会计人才需求呈现出下降的态势,一些毕业生也开始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因此,深入分析当前会计专业学生开始出现就业难的原因,从中探求破解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一、当前的本科大学生就业形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大学生就业难就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大幅递增,到2009年已达611万人,2010年更是达到了历史性的631万人。与此同时增加的还有全国大学生待业人数,据教育部统计,到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未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人数达到了79.43万人,“蚁族”队伍日趋庞大。此外,每年还有数百万的中专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的就业者,再加上农村转移劳动力,预计2010年全国劳动力供求缺口在千万人以上。由此可见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巨大。大学生求职难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如高校扩招的影响、人才供需错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自我期望值过高、缺乏求职技巧、就业渠道不畅通、用人单位的用工制度不合理……然而,高校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导致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却是众多原因中尤为突出的一个。由于很多高校沿袭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突出。相反,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需要的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能够迅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实用型人才。因此,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高校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二、会计专业学生开始出现就业难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变化

这些年来一批又一批各种形式培养出来的会计类人才充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岗位中去,满足了许多用人单位的需求。特别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许多金融机构、理财咨询公司、企业以及事务所大量减少用工岗位。

2.现行人事制度的制约

由于一些用人单位的用人机制不够健全,使一些本来应该使用会计专业人才的岗位被一些不甚称职的人占去。一些企业负责人在财务这样的岗位上,宁愿用一些层次较低的“自己人”边干边学,也不引进有真才实学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还有些企业则更注重阅历而非学历,只愿意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不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

3.当前教育盲目的扩招

在前些年会计专业毕业生走俏时,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会计类专业或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据一项不完全统计,全国平均10名高校毕业生中就会有1名学财会的。这种发展态势在当前的需求形势下显然难免导致出现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

4.学生自身的定位

从学生自身来看,不少学生报读会计专业,是为了毕业后找到工作稳定、条件优越、待遇优厚的单位工作,缺乏肯吃苦的思想。

三、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以企业需要为根本,以岗位群设置为依据,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就业的竞争能力。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结合会计准则的颁布和目前我国劳动人事用人制度的变化,准确定位我院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中小型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日常会计核算,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助理会计师证书,有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较好的职业道德,为我省的化工行业的经济发展提供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具有以下特点:(1)去向明确,面向湖南省化工行业的中小型企业;(2)岗位群明确,一般的核算会计;(3)具有会计专业的特点,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助理会计师证书,增强就业竞争能力;(4)符合会计专业实际需要,有职业判断能力和较好的职业道德。

2.建立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科学完善的教育评价制度将会对会计教育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从而提升会计教育质量。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教育质量的评价仍然是基于“政府主导型”的评价体系,往往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应该调查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及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通过社会的广泛介入,充分发挥会计职业团体和中介机构的作用,逐步建立专业的、权威的评价机构,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使会计专业质量评价制度化。此外,大学内部应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对本科会计教学进行过程监督和事后考查,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和奖惩制度,最终形成内部监督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提供不同类型的实习工作

大学期间,高校应为学生提供两类实习工作,一类是企业实习,具体掌握日常业务的账务处理。去企业实习比一般的会计手工模拟实验课要鲜活得多,一般的课程往往受学时限制或课程目标约束,不能全面完整地涵盖全部账务处理。通过企业实习,能够优化中级财务会计方面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对账务处理有了本质性的理解和掌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校可以分批向企业输送实习生,缓解企业的人员压力。另一类是事务所实习,让学生对审计业务有更深层次的体会,为学生提供体验“百家”做账系统的机会。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广泛,接触的客户种类繁多,但去企业实习同样不可替代,学生能深刻体会整个企业的氛围,毕竟将来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会选择企业会计这一职业。

结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会计专业还是其他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需要社会关注、学校引导、毕业生本人理性认识的长期系统的工程。希望无论是否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这个话题都能被长期重视。

参考文献:

[1]陈玉荣.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6).

篇12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巨大的竞争压力,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因此,深入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对引导大学生合理就业及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大学生就业人数居高不下

大学生就业人数总量巨大,造成大学生就业中存在某些失业现象。自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根据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宣布,大学毕业生人数近10年呈直线上升趋势,由2003年的212万上升到2014年的727万。大量毕业生涌入社会,超出社会经济增长对大学生的需求,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2.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

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引起了结构性失业,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结构性失业现象尤为突出。在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了较多新生、新鲜的岗位,然而由于客观与主观的因素,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岗位;同时,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许多毕业生热衷于一些稳定、体面的工作,从而出现了“公考热”、“考研热”等现象。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出现了一边大量毕业生等待就业、一边却有大量岗位空缺现象,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

二、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及表现

1.易焦虑暴躁或低迷抑郁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当意识到客观实际与自己的主观期望产生较大偏差时,往往会产生一种焦虑浮躁的心理。表现为心慌、失眠、坐立不安等症状。多次受挫后对找工作产生畏惧心理,既希望谋求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过分担心找不到工作。当机会来临时,无法完全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导致失去就业机会。

2.过度自负或过分自卑

自负心理在如今的大学毕业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总觉得自己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工作单位提供的岗位无法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从而盲目攀比,虚荣心不断增长,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导致对自己的劣势和缺点估计不足,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与自负相对的,是自卑心理。自卑是大学生常见的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心,过低地评价自己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当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后,丧失了竞争勇气,于是临阵退缩。这一点在贫困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3.从众心理严重

所谓从众心理,主要是指个人受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在就业方面表现为毕业生一味追求热门职业和工作单位,甚至不惜放弃自己所学专业。于是把自己限制在狭窄的求职道路上,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4.有明显的依赖倾向

在就业过程中,有的毕业生对自身缺乏理性的认识,就业信心不足,犹豫观望,就业依赖父母,依赖社会关系,依赖学校和老师。高校每年招聘季到来时,有些毕业生缺乏就业意识,对学校组织的专场招聘置之不理,等待辅导员老师将就业信息发到自己的QQ上;在每年的大型双选会上,学生家长、朋友代替自己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场面屡见不鲜。这些高校毕业生缺乏自我选择决断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竞争,或推销自己。从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就业机会。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原因探析

1.社会原因

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而社会上的职位有限,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部分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不易就业。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很多毕业生倾向于到东部沿海城市就业,造成地域性的就业失衡现象;而社会对职业的评价和定位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如今,在人们的心目中,“公务员”才是最理想的职业,所以许多大学毕业生执著于报考稳定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此外,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下,企业本着一切以追求利润为先的原则,往往会对大学生提出地域、性别、经验等种种限制条件,阻碍了一部分学生的顺利就业。

2.学校原因

高校的专业设置在时间上往往会滞后于社会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处在不断变化和相对稳定的状态下的。而许多高校往往热衷于当前比较热门的需求方向,并没有精确预测四年后该需求的发展趋势,从而盲目开设和调整专业进行扩招,导致大量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很难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完全匹配的工作。此外,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过多地强调理论课知识,实践课、实习实训相对较少,尤其是一些工科院校,许多大学生面对成熟型的、应用型的社会需求缺乏胜任力;在就业指导方面,并没有深刻分析当前的社会现状,对学生的心理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启发,缺乏对学生求职观、职业道德、成功观念的指导,使得部分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产生了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

3.家庭原因

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已经是90后,他们生长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时代背景都有鲜明的特点和优越性。家庭作为他们的强大后盾,无时无刻不在保护和引导他们。父母对稳定工作的向往已经渐渐植入孩子的头脑中,家庭关系网络也为孩子提供了许多信息渠道。父母的地位和社交能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庭环境和氛围等直接影响了就业结果,对毕业生的择业心态产也造成了一定影响,由此更容易引发就业过程中依赖心理的产生。大学生就业不再是个人的决策,而是整个家庭的集体决策。

4.个人原因

大学生处在心理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就业方面缺乏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面临复杂的就业形势无法正确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加之家庭和社会对其期望值较高,容易出现盲目择业的行为。此外,一些大学毕业生在大学阶段只是一味地学习并没有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面对如今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他们缺乏团队合作的精神,几次求职受挫后,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而始终在失败的阴影中不能自拔,容易产生自卑、忧郁甚至极端的心理。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社会方面

高校的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应该顺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不要一味盲目扩招,导致部分专业毕业生无业可就。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鼓励大学生到中小城市就业、自主创业,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与择业机会,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建立真正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大学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的同时,建立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聘用制度,为每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毕业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使毕业生能真正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学校方面

(1)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设置专业。

高校应把握就业市场动态,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培养学生,优化专业设置,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在招生和就业工作上培养超前意识,深入调研、实时追踪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开设具有潜在竞争力的专业,为未来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行业培养专门人才。

(2)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就业、创业大赛等,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为毕业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造条件的同时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能够合理定位自己的工作目标。

(3)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应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整个大学教育,采取分年级的就业指导体系,针对不同年级设置相应课程内容。一年级以“目标教育”为牵引,重点开展就业形势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二、三年级重点开展以培养职业化精神与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拓展训练方面的指导,四年级侧重政策与择业指导,同时应构建就业指导课群,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4)高度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注意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坚忍不拔的心理品质,尤其要关注毕业生群体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针对毕业季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展开专题教育,定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另外,要加强心理咨询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人才,定期为心理咨询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3.家庭方面

家庭不仅是大学生的休息场所,也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目标和价值观的主要引导者。家长在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孩子本人的意愿和爱好,鼓励孩子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当孩子在就业过程中受挫,陷入抑郁、烦恼的时候,家长要及时了解情况,采取措施安抚孩子情绪,帮助孩子重获信心。

4.学生个人方面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核心是坚持立足于社会的择业取向,大学毕业生要正确认识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把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以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和人民需要为重。深入基层,到人民群众最需的岗位上工作,先就业后择业,在就业过程中不断充实、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力争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2)合理规划职业发展,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大学生一入学就应该培养自己的规划意识,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制定分阶段生涯发展目标。在每个阶段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自己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高个人素质,为步入职场奠定基础。

(3)培养抗压能力,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积极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敢于面对失败,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及时调整目标,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时,要不断地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可以通过如跑步、健身、游泳等方式进行适当的宣泄,必要时也可以向心理专家求助。

综上所述,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引发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而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存在的问题造成了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减轻就业压力,缓解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深入分析原因,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鲁铁汉.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2012(8).

[2]陈松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4).

[3]黄琬钦.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调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7).

[4]谢秀珍,魏京祥.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心理指导[J].德州学院学报,2012(8).

[5]余磊.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

[6]徐耀生.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J].中国人才,2013(3).

[7]尹晨祖.基于就业竞争激烈形式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3(2).

篇13

“啃老”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现象,但中国的“啃老族”具有特殊性。国外啃老群体多界定于青少年一代,但中国的啃老族除由于自身身体和心理原因不能自立的人外,还包括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高学历人才和学历低、多从事劳动力方面的人、自身收入不多的城市“啃老族”、追求高学历的城市“啃老族”四种群体。本文谈论的群体是以高学历大学生为代表的群体,并落实到大学生毕业之后找到工作但仍选择啃老的群体。

二、对大学生毕业之后买房啃老的深入探讨

买房啃老的大学生毕业生有自身因素:依赖心理过重、责任意识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但本文抛开个体层面,从整体层面来分析大学生毕业之后的“买房啃老”现象,深刻剖析“买房啃老”的社会原因。

1.泡沫经济形成的“买房热”,和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近几年泡沫经济的发展使中国持续出现“买房热”。尽管房价在不断上升,但仍然不能阻止更多的人加入这场买房的硬仗中,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也加入到买房的大军中来,而买房的投资大多来自于父母,有的大学生父母甚至在大一、大二时已经为自己的孩子买房,因此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成为了买房啃老的一族。

“养儿要买房”这是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在中国社会父母就要承担买房的社会角色,又加之“买房总比租房好”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买房总比租房好”观念的影响,刚刚走进社会的大学生直接买房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采取租房子的方式解决自身的居住问题。中国租赁市场机制不完善,又加上租房子的不稳定性,使很多人宁愿承受经济压力也要买房子。中国大学毕业生是买房子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年龄、婚姻等问题,大学毕业之后买房已经成为最重要、最迫切的事情,但是由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经济收入较少,只能依靠父母,成为买房啃老的一族。

2.社会制度环境的影响

中国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大学毕业生由于年龄的问题必须解决婚姻问题,还要承担户籍制度的压力,随之买房的问题就相伴而生了。因此,应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让社会更加公平化。同时当前高校扩招和就业环境一方面导致了大学生总体素质和能力趋于下降,增加了就业竞争压力的同时也使收入呈现大众化,很多毕业生工资收入只能解决自身温饱问题,因此只能通过啃老买房。除此之外,大学毕业生收入甚少,很多仅能维持个人的生活水平,通过自己的能力买房更是遥不可及,但很多支配经济能力下降的退休老人却享受着高额的退休金,会造成经济资源的浪费,应将更多的资源给予更需要的人群,因此应有效分配资源,让更多的人享受获得感。

3.“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影响,从而形成中国特殊的赡养和抚养的特殊关系

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执行,“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便成为社会的主要代际家庭结构。本文所指的“四二一”家庭结构是“祖父母、父母、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由于独生子女政策,使得两代人的精力都集中到独生子女这一代上,使独生子女有先天的物质条件,买房啃老便产生了;同时也滋生了独生子女的依赖心理,有很多独生子女认为父母为他们买房是应该的,这种心理是不正常的。除此之外,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每个人无法都置身其中,“孝悌之道”和“人情关系”“亲子关系”形成了中国特殊的赡养和抚养关系,“一对夫妇赡养两对父母”这种特殊的抚养和赡养关系下,两代人都愿意为子女买房,他们一方面不愿意让子女承担过多的压力,希望通过他们的帮助能让子女有更好的发展和生活,同时也使自己的老年生活有更多保障。

4.对“买房啃老”的标签化

“啃老族”在中国有很多贬义成分在里面,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被贴上了“啃老族”的标签。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啃老”说的是家庭内部的代际经济关系“儿靠老”,即子女成年后在经济上继续依靠父母的现象,代际财富流向下净流动。但“依靠”是否就是“盘剥”不能简单视之,很多空巢父母愿意“被啃老”,父母愿意的啃老反倒有利于拉近亲子关系。除此之外,在现实生活中,啃老者未必愿意啃老,而是迫于无奈。啃老的说法似乎有污名化之嫌,虽然这一说法能够产生抓眼球的新闻效应,在学术上却未必准确严谨,经不起追问,与其说是“啃老”,不如说是“靠老”也许更理性客观。“啃老”是刺目逆耳的负面用词,容易将一度倾斜的代际关系模式化、标签化,甚至将处在中间地带的代际关系往不好的方向引导,我们应该看到很多深层的社会原因,毕业的大学生买房啃老有深层的社会原因和传统文化的原因,不能简单从个体出发对其污名化,使毕业的大学生的社会化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很多“买房啃老”群体也是出于无奈的情境,他们不想让父母承担很多压力,但现实经济压力太大,很多同学就选择妥协,成为“买房啃老”中的一员。

友情链接